阅读|《沙乡年鉴》:被误译的《大雁归来》


发布时间:2020-03-12 09:02:36

点击下载

马修 瑞恩的《狼》专辑

其中最好听的音乐《飞鼠溪》

喜欢这个版本的封面

自然文学,这个提法很有噱头

中英文对照的版本

1|壹

《大雁归来》是美国著名生态环境保护主义先驱阿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阿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他买下了位于威斯康辛河畔的一个废弃的农场,举家迁入这个农场的一座破旧的木屋里。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在这里观察自然的变异、思考土地的命运,并创立了“野地动物保护学科”,并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人类对土地应摈弃征服者的姿态,换以谦恭平和的态度。

我喜欢的一档节目,《荒野求生》

野外对火的控制非常紧要

早年,我也是背包客

2|贰

《大雁归来》是利奥波德《沙郡年记》第一部分中的三月篇章中的内容,另一个译本翻译为《雁群归来》,如果从一年十二个月的整体布局来看,用《雁群归来》为题比《大雁归来》更加合理,因为整书的十二个章节本身就是存在内部逻辑。这十二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一月,一月雪融;二月,好橡木;三月,雁群归来;四月,河水高涨、葶苈、大果橡、空中舞蹈;五月,从阿根廷归来;六月,河口——一个垂钓的好所在;七月,巨额的财富、草原诞辰;八月,青青河边草;九月,灌木丛中的合唱;十月,暗金色、起得太早、红灯笼;十一月,如果我是风、手拿斧头、坚固的要塞;十二月,动物的活动范围、雪地上的松树。

再则“TheGeese”在英语中的解释为“雁群”,也就是说英语和中文不同的是在英语中这个单词是分单数与复数的,“The Goose”才翻译成“一只大雁”。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个题目到底是“大雁归来”还是“雁群归来”。相对这两词的情感意义来说,我认为应该是“雁群归来”,雁群比大雁似乎合乎语境也更带有温度。如果我们关注文本内容的话,还会发现下文更多的是在写“雁群”而不是“大雁”,特别是结尾部分的“联合观念”,所以我们可以判定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雁群归来”;还有一个证据是英语中的单数后面跟的动词应该“Returns”而英文原版的题目后面是“Return”,所以可以肯定课本中的“大雁归来”就是一种典型的误译。

这个一本的头像有趣

有个版本有点花

同样一本书,不同译法,味道迥异

3|叁

其实“雁群归来”也好,“大雁归来”也罢,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单数与复数的硬伤还出现在文章开头两段中。打开现行教材39页,文章第一段中说“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注意这里是“一群大雁”;接着第二段结尾的地方,文章是这样的“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注意这了写到的是“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虽然和前面的“一只主红雀”“一只花鼠”顺承,可是如果与开头一勾连,其实这里应该是复数,“一群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们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译者没有区分好单数与复述,出现了翻译上的错误。

还有这本书的到底翻译成《沙乡年鉴》还是《沙郡年记》,这也是一个问题。从语言与地名符合翻译的约定俗成来说,《沙郡年记》更胜一筹。美国的政区体制层次是州-郡(县)-市,我们可以肯定这里不能叫“乡”那是更低的一个行政区域称呼。所以相对来说将此书的书名“A SandCounty Almanac”翻译成“沙乡年鉴”是一种不符合常规的做法。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4|肆

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雁归来》文本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明显错误。我认为中学语文一直在局部地误读《大雁归来》,现将错误摘录如下:

一是删节。毫无疑问的是因为单元编排的需要,对文本首先要适当的删节。其中对文本删节最厉害的地方是涉及第一人称“我”介入的部分,编者也许认为,“我”的借入对读者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槛。而我认为这种删节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作者的本意。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的自然观念:土地伦理。他将自然界的万物都当生命体来写,所以在他创作的作品里无不渗透着这种以自然人文的关怀。大雁作为生命体,其实和作者“我”是平等的。所以文本中涉及的两个关键段却被无端地删除了。一处是课文第3自然段的结尾,本应该有这样一段文字:“而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希望自己化作一只田鼠,潜藏在泥沼之中,静静地端详这一切。”在这里作者视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借自己化作田鼠的眼光看待大雁。第二处是第9段的结尾应该有:“这时,我禁不住再次产生了化身作一只田鼠的美妙幻想。”这和第一处呼应的地方,同样被编者阉割了。所以作品中我的介入被无形地冲淡了,我们看这文章似乎只能做到隔岸瘙痒的效果。当然被删除的内容绝非这些,比如第2段后面人类听到雁声而漠视雁群使我不禁纳闷:难道教育使我们学会了漠视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吗?这一类关键的作者“土地伦理”观念的介入都被编者莫名其妙地删除了。

书页插图

插图

荒野

5|伍

二是关键译文的错误。关键词译文的错误是造成《大雁归来》被误读罪魁祸首。我们先试着看一处课文的译文,第6节看头一句:“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这个句子最让人费解一词是“旅行”,其实我们仔细观看后面的文本“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事物的价值”,鬼都知道这“旅行”一词的含义,那就是“觅食”,如果翻看英文原词这里应该是:“TRIPS TOCORN ”其实应该翻译成“觅食”而不是“旅行”。这个关键词的错译直接造成我们对这段文字的误读,我们通过对这个关键句的把握,还以为这里重点向我们讲述的是大雁的喜好旅行的习性。

这样的误读还在结尾发生。我一直不理解结尾的句子“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最后我找到了英文原版句子:And in this annual barter of food for light, and winter warmth forsummer solitude, the whole continent receives as net profit a wild poem droppedfrom the murky skies upon the muds of March.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应该是:“而每年,大雁们获取食物,享受阳光,摆脱夏日的孤独,追逐冬日的温暖,都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留下一首天籁之歌。”这个译文就非常明了第告诉我们大雁归来的所有秘密,而不是像前面那样与我们打了一个可笑的哑谜,让我们猜不透其中的意思。

插画

荒野求生

热爱自然

6|陆

三是译句的丢失。译句的丢失让我们对课文很多地方摸不着头脑,这也增加了学生或老师对文本误读的可能。最典型地方莫过于课文的结尾:“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斯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这个句子明显与后面的句子脱节,追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被人为地丢失了半个句子“there to combine with the waste sunlight of a nightlessJune to grow goslings for all the lands between”,补充完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在那里,这些果实和充足的阳光一同哺育了雏雁,让它们快乐地成长”。其实原文还有对第6段中雁群非常偏好草原上的玉米地的阐述,但这些语段也同样遭受人为的删减,这些都造成了我们今天对《大雁归来》的误读和理解的偏差。

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雁归来》其实作为译文有很多地方是被我们人为地设置了误读的障碍,要打消这些障碍唯独一点就是要求查看原版的英文。也许在查看更好的译文和原版英文后,我们才可能真正系统地了解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以及内里透露出来的“土地伦理”观念。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当代世界出版社《沙郡年记》2005年9月第1版的中译和英文原版。)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利奥波德

喜欢这套野外生存的书籍

喜欢这档节目

《沙乡年鉴》的另一个版本

——*——

阅读|《沙乡年鉴》:被误译的《大雁归来》

正文到此解释,喜欢请转发,打个赏更好

更多旅行、阅读资讯,请加上面公众号

麒麟,极客行者

行走,就是与大地的美好对话

阅读,可以扩展人身的广度与深度

感谢关注!

点击下载《沙乡年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