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天,推荐书目:《鱼丽之宴》(木心)


发布时间:2020-03-12 08:59:41

点击下载

我不讨厌骄傲的人,我不喜欢的是要通过“踩”别人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人。

以前做学生,后来当老师,凡是回答问题,或者开会的时候,比如三个人站起来发表了一通观点,这时站起第四个人,一开口就是:“我跟他们的看法都不一样。”

其实前面三个的观点也并不一样啊。第四人只是想“踩”着别人表现自己罢了。

这很可笑,也很可怜。

木心很骄傲,从照片上就能看出满面的桀骜不驯,文字上面也全然如此,用词极怪,语法不规范,古今词汇杂揉,又时时要加上外文,各种西方名词四处纷飞。

一帮自以为是的年轻读者趴在地上服服的,立马奉为教主。

搞笑的是,教主本人却视这帮无知的年轻人为无物。

当然,木心在国内的出名最得益于学生陈丹青。陈丹青刻薄,为人“横站”,以鲁迅自居,凡事采取“不合作”态度。这样的一个人全力来“捧”,杀伤力是相当惊人的。

说回《鱼丽之宴》。

真的要多读点书,要有一些“常识”,不然,哪怕你掏了钱,买了木心的书,打开一看,发现他在嘲笑你连他的书名都读不懂。

其实又有多深奥多玄妙呢?

“鱼丽”的一个“源流”在《诗经》里,《小雅·鱼丽》就是一首周代贵族在祭祀之后,大宴宾客时演唱的歌曲。

“鱼丽”的另一个“源流”,说的是“鱼丽之阵”,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一种“车阵”,大抵相当于相邻战车拉开一定距离,中间用步兵补充,如同鱼鳞一样。

用“鱼丽”再加上“宴”,造成一种文字的跳跃。写过现代诗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这种“套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比如把“河流”“马匹”“穿过”三个词任意组合一下,你会发现下面的一些句子:

马匹穿过河流(大白话,俗);

河流穿过马匹(现代诗);

河流马匹穿过(木心)。

乍一看是不是挺“唬人”?自己动手操作一番,是不是觉得挺可笑?

《鱼丽之宴》其实是木心接受一些媒体的访谈文稿,有些主持人傻,问题问得非常低级且可笑;有些主持人坏,就是希望木心能“爆料”。

但是木心是什么人呀?从小就鸡贼无比,看看下面这段:

小学时代,我的作文还真不错,我说:“姐姐,帮我开个头!”姐姐便执笔破了题,我说:“你这样写,叫我怎样接得下去呢?”姐姐嗔道:“真笨……”她承之转之,全文已得四分之三。我说:“唉,最后的感想最难了!”“有什么难。”她又捉笔瑟瑟草就扔给我,我赶快称赞:“姐姐真聪明!”看到她的笑容,便知下次求她再写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木心写作上也还是很勤奋的,他说:

进度一天通常是七千字,到半夜,万字,没有用的,都要反复修改,五稿六稿,还得冷处理,时效处理,过一周、十天,再看看,必定有错误发现。如果把某一文的改稿放在读者面前就可知道,我有多窝囊。

他“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写作秘诀”:

公开一则我的写作秘诀——心目中有个“读者观念”,它比我高明十倍,我抱着敬畏之心来写给它看,唯恐失言失态失礼,它则百般挑剔,从来不表满意,与它朝夕相处四十年,习惯了——谢谢诸位读者所凝契而共临的“读者观念”与我始终同在,“以马内利”!

请注意,他所谓的这个“读者”并不是生活里的任何一个人,生活里的人都“不配”,这个“读者”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应该算是他的“超我”,其实也是他最为自恋和自大的那部分。

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是俗的,自己是雅的,别人是向社会妥协的,只有自己忠于自己的青春,木心更是不例外:

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

我特别纳闷,木心其人到底认识过几个人,又深入过多少人的内心,怎么能如此言之凿凿呢?他一句话,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便都可笑地“化为齑粉”了?

子非鱼,子亦非我!

附录里是木心的两篇长文,回忆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包括在美术学院里的求学日子。文章里面老师是可笑的,同学是混日子的,只有木心如同一朵“白莲花”。

木心一方面各种表态,说自己对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全不在乎,因为旁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评价,一方面又对给自己评价不高的人极尽嘲讽之能事。

是的,白莲花,诸君懂得的!

众人一并努力,牌坊立起来了。

张涛

阅读者、教师。

在我,人生有四乐:

读书、讲学、切磋问道、与家人完聚。

天下之事,皆需人伴;

惟读书一事,可独自醉心销魂。

若能将醉心销魂处,与友人同赏,

那更是难得之佳期。

愿为指月之手、拨弦之指,

与君分享生命里点滴的阅读之美。

愿我们一起循着阅读之阶,

升阶而上,阅尽人生大美。

点击下载《鱼丽之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