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苦难是爱的养分,也是活着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03-25 10:30:25

点击下载

阎连科《我与父辈》 [2019] 豆瓣评分8.6

点击左上角绿圈圈,收听音频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阎连科的长篇散文集《我与父辈》。这并不是他的新作品,早在200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就出版过这本书。但我读的是2019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重印的新版。

阎连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可能同样是身为河南老乡的缘故,读起他的作品感觉特别亲切,潜移默化也就多了几分好感和关注。

提起阎连科,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特别传统的、来自河南籍 农村出身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活》《日光流年》《炸裂志》等,曾先后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捷克卡夫卡国际文学奖、日本twitter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被业界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一向以苦难深沉的现实主义题材、针砭时弊的风格著称,每部小说一经发布,就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但是,与他以往的作品不同,这本散文集《我与父辈》看起来,风格上要温柔和朴实的很多。字里行间,言语真诚,又不乏真挚的爱与温情。用阎连科自己的话说,《我与父辈》就是我所有作品里的一颗情感钻石。可见这本书在他心中有多重要。

他在接受采访的时说过,写这本书的缘由是因为在四叔去世的时候回老家守灵。忽然一个晚上,一个妹妹给他说,“哥哥,听说你写了很多小说,在外面是有点名气的,但是你给我们寄的书没有一本能看的明白的,你为什么不写写父亲,写写我们家里的事情呢,写写大伯,写写你自己,这些东西我们就会特别爱看。”

正是她这样一句话,提醒了阎连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与这块土地的联系,想要写一本既能让家人爱看,孩子可以看的作品,最终成就了这本书。所以,《我与父辈》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阎连科献给亲人的一本家书。在《我与父辈》刚刚出版上市的时候,他一次就买了200本,送给自己远在河南老家的亲戚和孩子们,希望他们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情感的依托和慰藉。

△作家 阎连科

那么,《我与父辈》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该书主要由我的那年代、想念父亲、大伯一家和我的四叔四个部分构成。讲述了作者自己、以及作者老家成长记忆中与父亲、大伯、四叔父辈男人之间所经历的点滴和感想。全书除了自序《被我弄丢了的家》之外,共收录了42篇短文。并且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成长历程。记录了父辈那一代人在贫穷、饥饿、困顿的生活里,是如何一路艰难走来的波折。

读完后,你会觉得在上世纪5、6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代人生活的苦难,很难让人想象!

阎连科却告诉读者:《我与父辈》不是写苦难,而是写苦难人活着和活着力量的一部书。他在书中是这样写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可能什么都缺乏、唯一不缺的,正是来自父亲、大伯和叔叔们这一辈人给我的那细雨无声的温情与呵护。

但是,抛开我与父辈之间的故事和关系,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这本书能够清晰的告诉你:阎连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阎连科,从父辈的传统教育,贫穷饥饿的生活,到对逃离故土的迫切追求。阎连科说:少年时期最大的梦想就是逃离土地。写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土地,不为了当作家,不为了当名人,就是为了吃饱肚子,讨个城里老婆,过得像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为了逃离土地,高中辍学后,阎连科跟着四叔去了水泥厂 做过两年的临时工,后来又去参军当了兵,再后来进入体制成了一名军旅作家,终于过上城里人体面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作者回忆过去,讲述自己、父亲、大伯和四叔的故事。有很多打动人心的点。他用大量的文字去描写曾经生长的那块“土地”,描述父亲耕种的日常情境。其中在《想念父亲》的章节里,作者讲父亲病危前,想要在家里看一场当时热播的电影《少林寺》,每包放一场十块钱,大家都同意这样做。

把放映员请到家里后,母亲又说,算了吧,有这十块钱,也能让你父亲支撑着多活一天。大家只好面面相觑,送走了放映员。这件事成为兄弟姐妹日后懊悔不迭的失孝之一,后来,每每想起都有几分疼痛。

讲起对父亲的愧疚,他责怪自己在父亲病重期间,产生“只要父亲活着,我们家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并“希望父亲早一天离开人世”的念头。读到这一段时,我特别震撼,当一个人能敢于这样去面对自己,唤起心灵的自我救赎,是很让人敬佩的。

讲述大伯,他有8个儿女。他爱赌博,却又很顾家。大伯的愿望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当的成家。所以,书中记录他在严寒下雪的冬天,带着全家人穿过冰冷刺骨的冰河对岸去运石头回来,卖给村里换成钱,给儿子盖房娶亲。就是这些平凡琐碎的小事,却最能看到苦难生活中,显露的那种可贵的精神,活着的力量。

讲述四叔,四叔这个人其实代表着中国巨大的农村阶层,就是这个阶层,在日常生活中过着一头沉的生活,男的在青壮年时期去城里打工,女的在乡村老家里持家务农,在城里他们经年累月见过了“世面”,目睹了美好的生活,却无法被城里人接纳,退休后,回到老家,又无法融入乡村人的生活。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四叔这一生,他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人。在城市,他是一个乡村人,他因为根在农村而很难真正融进城市里;在农村,他是一个城里人,他因为离开土地过久,身上的多半血液都已城市化,所以也再难真正成为一个乡村的人。他是我们这个社会城乡夹缝中的生存者。如果城市在乡村人眼中是高悬的天堂,而农村是土地上的地狱的话,他将近四十年的最好人生,都是悬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生活和生存,已经成为他熟悉的、不可更改的生活往复和状态,正如被挂在树梢笼子里的鸟,它在那梢上的笼里生活了将近一生后,在它年老时,你把它放出来,它既无法适应蓝天,也无法适应大地了。它所能适应的,只能是树梢上的天空和阳光,只能是随梢摆动的和风与细雨。

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在有太多社会城乡夹缝中的生存者在我们身边生活。

在作者讲述父辈那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时,无论是父亲和他的土地、大伯和他走街串巷卖鞋的生意,还是四叔在外漂泊看似阔绰的生活。无不都是用勤劳的双手,努力为了孩子成家立业,体面、并有尊严的活着,而默默奉献、牺牲自己的一生。这是他们毕生的梦想。

而作者迫切逃离故土的那种梦想和希冀,又恰恰与父辈一代的生活形成对立。所以,在我看来,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与父辈》这本书本质上也是在讲 我与父辈之间,存在的某种岁月的隔阂。它随着时间不断地拉长,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光景,但那些浓浓的情感和记忆,却不会因为空间而改变,只会越来越深。

最后,我想和你聊聊为什么要分享这本书呢?

从创作上来讲,《我与父辈》这本散文集语言质朴平实、没有太多的修饰。甚至有些内容太过絮叨,在讲述对父亲愧疚的情感时,文字渲染太多,有人会觉得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浓妆重彩的表达,有点过头了。但是,如果考虑到年代的不同,物质匮乏所给予他这代人精神上的情感厚重,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我一直觉得阎连科是一个特别坦诚的作家。他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一种能够清晰的审视和批判能力。审时度势,在小说里,对社会的批判。在这本书里,对自我摊开来揉碎了的批评。这正是很多有责任感的作家里 所欠缺的一种能力和态度。

阎连科在谈到写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泪流满面,一边写,一边要去卫生间洗把脸平静一下回来继续写。而我在读《我与父辈》的时候,也曾几度落泪,感动与共鸣固然是情感的一部分,但它所带给我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观照和警醒。

中国有句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用来表达子女孝敬父母之爱时的那种“缺憾”之言。从表面上来看,《我与父辈》也是一本献给对故去的父辈那代人思念与愧疚的书,但其实在我看来,这却是作者离家多年之后对自我心灵救赎,寻找圆爱和宽慰的书。

作为读者,我们通过这本书中阎连科与他父辈之间的情感和解读,从而观照到自身与父辈那代人 情感记忆的缺憾、传承与缝合,然后获得心灵上的洗礼。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价值。这也是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读它的真正意义。

·》查看上期: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

点击下载《我与父辈》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