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0:40:31

点击下载

作者:朱红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试读:

前言

为了实现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康复,最终实现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康复工作者在开展躯体康复的同时,针对残疾人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康复日显重要。为了便于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心理康复,在该专业学生中开展心理学方面教育尤显重要,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康复心理学》这一教材。

我们根据本书的特定对象,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特点为编写的指导思想,努力汲取康复医学各种教材的精华,着重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如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心理应激与心理防御、病理心理学,以及心理康复基本技能、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常见病症和各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等。为方便学生学习,本书在章首写明了学习要点,章末编写了思考题。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康复方法,以及常见康复对象心理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心理康复措施,具备做好心理康复工作的基本素质。

本书邀请全国多所中等卫生学校的资深康复医学老师担任编委。其中,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由朱红华编写;第二章由付晓东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刘凤英编写;第五章、第八章由黄莉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由贾新静编写;第九章由张均伟、朱红华、刘凤英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孙华祥编写;第十四章由曾姝编写;第十三章由孙华祥和曾姝编写。在此对各位编委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工作经验和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从事康复心理学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仁提出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并引用了许多康复医学界前辈和同行的学术成果,也得到了各编委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谨此一并致谢。《康复心理学》编委会2009年2月28日

第一章 绪论

学习要点

1.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

3.掌握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4.熟悉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康复心理学概述

一、康复心理学的概念

康复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是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理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等。其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残疾现实并逐渐适应,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等实际问题。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一个生物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人,他们生活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网中,从核心家庭关系到亲属、同事、邻居及集体的关系,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周围自然环境也对个体身心健康有着影响。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既要注重人的生物性因素,也要关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于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不仅有赖于生物机体的良好功能,同时也有赖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协调平衡。因此,要达到让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目的,在积极进行躯体康复治疗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地位等因素的作用,考虑患者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二、康复心理学的发展

康复心理学是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并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千上万的残疾士兵返回家园,战争的创伤使他们既有身体的残疾,又有心理上的严重打击,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为使他们尽快地达到躯体、心理以及社会职业等方面的全面康复,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康复机构,使康复医学得到迅猛发展。经过美国Howard A.Rnsk和英国Lndwig Gnttmann等学者积极实践和大力倡导,康复医学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与此同时,由于战争而引起的情感创伤,需要心理学家医治,出现了康复心理学的工作机构。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康复中心的增加,康复心理学得到公认和发展,同时产生了康复心理学的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成立的“失能的心理因素全国理事会”后来发展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康复心理部。康复心理部的目标有8个:①鼓励会员推广和交流与康复有关的心理学学术成果和资料;②召集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同道们更好地宣传为残疾者服务的心理和社会的因素;③发展残疾者与其组织的联系;④与其他有共同目标的组织合作;⑤向群众宣传残疾者的心理和社会的因素;⑥向立法与管理机构解释康复工作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和康复心理学的价值;⑦促使康复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专科;⑧努力为康复心理学家们创造合适的训练标准和方案。

医学科学和心理学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人类对医学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项成果很快地被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康复医学的内容;与此同时,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对心理康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交叉和渗透,最终形成和发展了康复心理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医学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智力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记忆力测验以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评定量表等心理测验技术的应用,使得心理、行为指标量化,为康复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评估手段;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各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康复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康复医学从一个跨科性的学科变为一个学科群,康复心理学已成为康复医学学科群中一个相关学科。康复心理学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全国各地现有大量疗养和康复机构是其发展的雄厚基础,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康复心理学亦正在形成。

三、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的作用表现在对患者进行医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的全面康复中,康复心理学贯穿患者功能康复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高层次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正和康复护理等方面,心理康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心理康复与医学康复

医学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医疗的手段使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得到恢复。但是,患者在患有躯体功能障碍的同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两者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在开展医学康复的同时必须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措施进行心理康复,使患者的心身康复顺利进行。(二)心理康复与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是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促进病、伤、残的康复,使他们重返社会并能自立。但是,患者受自身伤残的影响,他们要想与其他人一样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既要克服躯体功能障碍,又要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因此,心理康复是教育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康复人员应在开展教育康复的同时通过帮助患者克服挫折感、树立自信心等措施解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育康复的效果,实现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康复对象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平等。(三)心理康复与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帮助患者训练职业能力,恢复就业资格,取得就业机会,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这些对于发挥残疾者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贡献于社会等均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康复对象因其身心功能障碍,从事社会劳动受到多方面限制。因此,一方面,在开展职业康复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咨询;另一方面,在职业康复操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进行指导,可以使职业康复顺利、有效地进行,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四)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

心理康复在社会康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心理康复是社会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社会康复的范畴相当广泛,涉及患者的家庭生活(婚姻、生育及衣、食、住、行等)、升学就业、消遣娱乐、公共服务及政治生活等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心理问题存在,均需要开展心理康复。因此,心理康复是社会康复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2.心理康复是实现患者重返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康复的目的是通过功能和环境条件的改善使患者回归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同等对待,不受歧视,自主自立地参与社会和生活,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拥有同等的权益,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的各项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我完善和个体价值的体现,满足个体应有的需要。然而,在满足这些需要时,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往往大于躯体功能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康复良好的状态下,个体才能体验到幸福、快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如果心理健康得不到康复,个体难以适应社会,更谈不上重返社会。

3.心理康复能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康复对象生活在社会上,往往会受到多种不良刺激的干扰,使其身心功能障碍加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需要减少或消除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尽可能为患者营造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心理康复工作,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力,并及时地解除心理障碍,以便患者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此外,心理康复还能使患者的高层次需要如自尊、社会地位等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心理康复在康复的整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目标,应充分认识到康复对象复杂性,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开展康复工作,重视并有效进行心理康复,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康复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疾病的结构谱发生了变化,加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随之发生改变。各种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化所带来的功能障碍的患者,各种功能障碍的残疾者是当代康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疾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

随着康复意识的增强和行之有效的康复临床实践,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认识和接受。目前,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已逐渐成为康复医学最主要的治疗人群,同时也是康复心理学的重要对象。因为对于患者而言,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他们会由于疾病本身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因此影响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进程。因此,对此类患者开展康复心理治疗不仅可促进疾病的临床治愈、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预防并发症,而且也为疾病后期的功能康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各种慢性病患者

当今,各种慢性病已成为康复医学治疗的重要对象之一。在这类患者中,以骨关节、肌肉、神经疾病最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次之,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疾病位居其后。由于组织器官的慢性病损,不仅使慢性病患者的活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受限,而且也因长期处于“患病状态”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而产生精神创伤,加之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更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心理创伤的程度。如果患者的这些心理问题不及时解除,必将对各种康复措施的实施和整个康复治疗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该类患者也是康复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三、老年病患者

由于老年人群在社会中所占比例的日渐增高,老龄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老年人患有多种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受疾病和家庭、社会等其他一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往往心理问题复杂多样,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疾病康复和安度晚年生活。因此,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开展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残疾人

目前,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仍是各种先天性残疾、非传染性疾病所致残疾和外伤性残疾患者,这些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精神、言语、智力、视力、听力等残疾,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并因此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因此,该类患者也是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康复心理学重点研究康复中的心理问题,社会、生活、学习、文化等应激源对机体的刺激作用与康复的关系,机体应激后的心理反应特点及其与康复的关系等,康复过程中的患者心理状况评估,以及康复治疗中有关的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详述。

一、行为与残疾的关系

包括行为因素对残疾的影响和残疾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其适应过程。如研究哪些心理、社会及行为因素造成残疾,如何改善环境、改造行为模式,减少残疾的发生;研究病、伤、残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及其适应过程,从而为及时正确地给他们以心理学的帮助提供依据。

二、研究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

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几乎均可以在康复医学中得到应用,其中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在康复机构中,需要种种心理治疗,包括人类行为的整个范畴。康复心理学的心理治疗主要解决因残疾而发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因心理行为因素而造成残疾改变的问题。支持性心理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均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三、康复心理评估

康复心理学还负责康复的心理评定工作。应用各种心理测试手段,检测和评定残疾者的心理行为变化情况和心理特征,目的在于了解残疾者心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掌握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研究残疾者心理变化规律等。

四、为康复对象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

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面对残疾的现实,改善和消除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特别是及时干预心理危机,避免患者自杀。

五、研究康复治疗方法有关心理问题

研究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康复治疗手段的心理康复作用以及患者在实施各种治疗时的心理问题,避免在治疗中出现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康复心理学主要研究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各种复杂心理现象,由于心理现象受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较大,所以在研究中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采用可以进行检验的方法,避免任何主观臆测,其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采用观察法研究患者心理,首先要求有明确的计划(包括观察的目的、重点、要求与次数),否则可能出现忙乱或重要的遗漏。其次应做好尽可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以备反复观察与分析所需。最后要善于分析记录材料,避免武断,力求作出切合实际的推断和结论。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对结果进行量的分析和反复验证。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借助于各种专门仪器设备进行心理实验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严格人为控制条件,从而获得较精确的科学结果,但由于患者意识到正在接受试验,因此易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患者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其特点是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正常活动的自然条件,可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而处于自然状态,因此研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问题的回答,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该法通常采用问卷法和谈话法来收集调查资料。问卷法是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卷表进行,通过患者回答问题的情况,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有关对象的状况。谈话法是和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对面谈话,从而了解他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

四、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时,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资料的来源可由患者自己提供,也可由其家属、同事、朋友等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在广集个案资料时应分析资料的可靠程度,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资料的内容包括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状况、生活体验、工作情况、社会关系以及重要的生活事件等,还可借助于患者的作业、日记、书信、绘画等进行分析,获知患者的神经类型和性格特点,探索其对事物与人际关系的态度。

思考题

1.什么是康复心理学?它在康复医学中的地位如何?

2.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3.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4.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有什么作用?(朱红华)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点

1.掌握心理现象的内容,心理的实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的概念,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情绪、情感、意志的概念,人格、能力、气质、性格、需要的概念,动机的概念与功能,性格的概念与特征,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2.熟悉感觉、知觉的特性,记忆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功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力的概念与分类,气质类型及其心理行为特点。

3.了解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的外部表现,兴趣的概念和分类,性格的类型学说。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纷繁复杂,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面对这个色彩缤纷、变幻莫测的世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神秘的心理世界。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一、心理现象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现象。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由此可以说明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上一般把心理现象区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3个方面。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点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人们为了改造客观事物,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影响认识过程。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人格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向。人格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调节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个部分构成。

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个体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格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又反过来制约和调节心理过程的进行。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人格是无法形成的。而已经形成的人格又会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表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现象的内容可归纳如下:

二、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人的心理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围绕心理的实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观点和假说,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心理观,即唯物主义心理观和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认为心理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万事万物是心理的产物。

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早在战国后期,荀子便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这一唯物主义观点,肯定了心理产生于机体的某一特定器官,但心理究竟产生于哪一种器官,经历了不同的认识阶段。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们认为心理是有内脏器官产生的,心脏是产生心理的主要器官。我国古代哲学家孟轲就曾说过“心之官则思”,把心脏看成思考的器官。这种观点至今在汉语言中还留有痕迹,如:汉字中几乎所有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字都带“心”或“忄”旁,如“思、想、感、情、愤、怒、恐、惧”等,与心理活动有关的成语也多带有“心”字,如“心想事成”、“心中有数”、“心心相印”等。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的进步,人们逐步增强了对脑的认识,把心理的产生与脑的活动联系起来。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明确地作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现代科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神经系统之后,才出现了心理活动的功能。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系统,其最高部位是脑。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以脑的发育完善为物质基础的,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但人脑只是产生心理的物质基础,人脑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没有客观现实作用于脑,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状态。人的心理活动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在客观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源泉。例如,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就是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表现相互关系的反映;神话中虚构的形象其原始材料也来源于客观现实,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把猴和猪的形象拟人化而已。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就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没有客观现实提供信息,人脑就不可能产生心理现象。由此可见,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如果脱离了客观现实,心理活动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从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到情感、意志,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就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客观的,但反映的方式和结果却是主观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刻板的、照镜子式的反映,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个性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就必然使人的心理活动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表现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例如,对同一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兴致盎然,有的则觉得索然无味;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评价等。因此,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性的反映。(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人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对客观现实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人不仅可以反映客观现实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且可以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现实。如人们根据云雨形成规律施行人工降雨,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发射人造卫星,根据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品种改良等,这都说明了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3个方面。

一、认知过程(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通常都具有多种个别属性,如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硬度、滋味、气味等,当这些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时,头脑中就会产生事物相应的形象,这就是感觉。例如,我们面前有一个苹果,用眼睛看,知道它有红红的颜色、圆圆的形状;用鼻子嗅,可以闻到浓浓的清香;放在嘴里一咬,可以尝到甜甜的味道;拿到手里,可以感到光滑的果皮等。这里的红、圆、香、甜、光滑是苹果的一些个别属性,这些属性直接刺激了我们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使我们的大脑认识了苹果的这些属性,这个过程就是感觉。

感觉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然而它在现实生活中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如果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给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感觉剥夺”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其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知活动,都是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发生的;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自身内部状态的感觉。所以,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信息的来源和感觉的性质,一般把感觉分为以下两类。(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本体感觉等。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例如,我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听不到远处低低的说话声,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声音,无法用耳朵识别光线等。只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是适宜的刺激,而且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我们才能产生感觉。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即阈限值越低,感受性越高。

4.常见的感觉现象(1)感觉的适应:这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的降低,这对人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视觉上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是最典型的感觉适应,暗适应是眼睛对暗光感受性提高的表现,而明适应是对强光感受性降低的表现。古语所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图2-1 明暗对比(2)感觉的对比:这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图2-1,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更加明亮一些。如吃过药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甜,先吃糖再吃苹果,就感觉不到苹果的甜味。“红花还需绿叶衬”、“月朗星稀”等都是生活中的感觉对比现象。(3)感觉的相互作用:这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如食物的色、香能提高味觉的感受性,某些嗅觉刺激能提高视觉感受性,微光刺激能提高听觉的感受性,轻微的音乐可使病人的疼痛减轻,强烈的噪声会使病人的疼痛加剧等。(4)联觉: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视觉联觉。如红、橙、黄等颜色类似太阳和火光的颜色,往往会使人有温暖的感觉,因而被称为暖色;而蓝、青、绿等颜色与蓝天、大海、树木的颜色相近,往往会引起凉爽的感觉,因而被称为冷色。联觉作用广泛应用于绘画、建筑设计、室内装饰等领域,临床上我们也运用联觉作用来治疗疾病,如“颜色疗法”、“音乐疗法”等。(5)感觉的发展和补偿:感觉的发展是指人的感受性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提高的过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某些感觉的感受性明显高于一般人。如有经验的医生,能听出心音微小的变化,经验丰富的中医能分辨出各种各样的脉象等。丧失某种感觉能力的人,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利用其他感觉的超常发展来弥补,叫感觉补偿。例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聋哑人视觉特别敏锐等。(6)感觉后像:这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在短暂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例如,音乐停止后有余音萦绕的感觉,就是听觉后像;现实生活中,电影就是利用人们视觉后像的原理,将那些间断的画面连续起来产生的动态景象。(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要认识事物的整体,没有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也不可能获得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例如,我们通过感觉认识到苹果的形状、颜色、硬度、味道等属性,在综合这些个别属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苹果”这个整体属性的认识,这就是知觉。我们看到一个人,听到一首音乐,这些都属于知觉现象。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知觉并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2.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所反映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空间知觉:这是人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等空间特性的反映。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等。(2)时间知觉: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如四季变化、昼夜更替、时间长短、先后顺序等。(3)运动知觉:这是人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到重要作用。

3.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人所生活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每时每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不可能同时清晰地感知到周围的所有事物,而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对象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图2-2,A图若以黑色为知觉对象,白色为背景,看到的是两个人脸的侧面;若以白色为知觉对象,黑色为背景,看到的则是花瓶。B图既可以看成一位年轻女子,也可以看成一位老妇人。知觉的选择性与对象的特点和个人的兴趣、需要、经验等有关。图2-2 知觉的选择性—双关图(2)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都是由许多部分和属性组成的,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而知道它的其他属性,从而把知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如图2-3是一些不规则的黑色碎片和白色线条,但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把它看成一些黑色圆盘和一个白色立方体。(3)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映知觉对象,而是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如图2-4,看到这张图片,人们不是消极地看图片上的这些黑白斑点,而是力求理解这些斑点的关系,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是雪地还是一只动物?人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与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对于同一知觉对象,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一张X线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线片中看出身体的病变情况。图2-3 知觉的整体性图2-4 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于一个我们熟悉的人,不会因他的发型或服饰的些许变化而变得不认识了。再如图2-5,无论你在教室的哪个方位看教室的门,也无论教室的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你总把教室的门看成是矩形的,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能使人不受外界的干扰,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客观事物,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图2-5 知觉的恒常性(三)记忆

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从事过的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以经验的形式重现出来,这就是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的。没有记忆,人们无法积累知识经验,只能每次都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人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其他一切心理活动都将无法进行。可见,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没有记忆,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

2.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逻辑记忆。

1)形象记忆:这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外部特征的记忆,具有比较鲜明的直观性。例如,对日常生活中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景色的记忆等。形象记忆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获得。

2)情绪记忆:这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第一天到校上学时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至今仍记忆犹新,这就是情绪记忆。

3)运动记忆:这是以过去经历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对学过的临床技能操作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

4)逻辑记忆: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对数理化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这是指外界刺激停止后,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保持时间极短的记忆。储存时间为0.25~2秒,又称感觉记忆。如果这些感觉信息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这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例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就属于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这是指保持时间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中存储着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3)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可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内隐记忆:这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所表现出来的记忆。例如,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印象和交往反应就体现着内隐记忆。

2)外显记忆: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能随意地提取记忆信息,能对记忆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例如线索回忆、再认等。

3.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3个基本环节。(1)识记:这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初始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有重要影响。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这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个体在不同环境熏陶下,养成的生活习惯,积累的生活经验,多来自无意识记。

2)有意识记:这是指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上课认真听讲,记住老师讲述的内容,就属于有意识记。实践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

根据有意识记是否建立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机械地重复进行的识记。人们记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生理指标等,常常依靠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由于意义识记是一种与思维活动密切联系的、积极主动的识记,在识记的速度、准确性、巩固性等方面,都优于机械识记。(2)保持:这是信息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即是把知识经验储存在头脑中。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回忆的重要保证,没有保持就谈不上记忆。(3)再认和回忆:这是指人从头脑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1)再认:这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例如,认出多年未见的儿时伙伴,考试时做选择题、判断题等,都属于再认。

2)回忆:这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头脑中把它再现出来的过程。例如,和老朋友一起回想过去的往事,考试时做名词解释、问答题等都属于回忆。

4.遗忘(1)遗忘的概念: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回忆。遗忘与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遗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不需要记忆的东西遗忘有利于保持大脑的清晰和记忆功能的良好状态,但遗忘同时会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困难。(2)遗忘的规律

1)遗忘与时间: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遗忘现象和时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了遗忘曲线(图2-6)。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规律对于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趁记忆材料未被大量遗忘时进行巩固和强化记忆。图2-6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数量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3)学习的程度:学习程度是指学习过程中正确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学习后的巩固水平超过其刚能背诵的程度称为过度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效果最佳。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较长的识记材料,最后识记的部分最不容易遗忘,其次是最先识记的部分,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5)识记者的态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符合识记者需要、兴趣的材料不容易遗忘。

5.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指记忆速度的快慢。一般以在单位时间内能记住或回忆多少事物为指标,是记忆的重要品质之一。记忆的速度快,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材料,学习更多的知识。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久难成诵,就是在记忆敏捷性方面的差异。(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指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的特点。有了记忆的持久性,才会有知识的巩固。记忆保持的时间越长久,人们就越能充分运用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指记忆内容是否准确无误。记忆准确的人,回忆起来的事物与原来识记过的材料完全相符,没有歪曲和遗漏,也没有减少或增多。准确性是记忆的最重要的品质,没有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其他品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汉末学者蔡邕的400篇作品,是他被害后,女儿蔡文姬准确无误地背出来,才得以流传至今。(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指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知识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记忆的目的在于在实际需要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回忆所需的内容加以应用。准备性强的人,记忆的知识处于活跃状态,能随时提取出来用以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知识竞赛中,虽然大家都掌握了回答某些问题的有关知识,但有的人反应很快,有的人反应很慢,这就是记忆准备性品质的差异。(四)思维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1)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让我想一想”、“请你考虑考虑”,这里的“想一想”和“考虑考虑”,指的就是思维活动。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属于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属于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2)思维的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1)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指人能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西医则可以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诊断病人体内有无病变等。

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流感、乙肝、艾滋病等,我们把这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统称为传染病。

2.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可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这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形式。其特点是思维和动作不可分离,离开了动作,思维也就终止。幼儿将玩具拆卸、组装,就属于直观动作思维。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动作思维是3岁前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成人有时也要运用动作思维来解决问题,例如,技术工人检修机器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

2)形象思维:这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3~6岁儿童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成年人解决问题时也常用到此类思维活动。例如,艺术家、作家经常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塑造艺术形象或典型人物形象。

3)抽象思维:这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家进行某种推理、判断等,都要运用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较晚,一般成长到青年期以后才具有较发达的抽象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可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这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例如,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病人进行正确的诊断,就是一种聚合思维。

2)发散思维:这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寻求多种答案的一种开放性思维。例如,一词多组、一题多解,一种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案等,都属于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这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运用已学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医生使用一种治疗方案治疗不同患者的同一种疾病等。

2)创造性思维:这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都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实现的。

3.思维的过程人的思维活动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思维的过程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1)分析与综合:这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的过程。例如,我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进行认识,把一篇文章分解为若干段落加以理解等。综合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例如,把字、词组成句子,对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评价等,都属于综合过程。(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关系的过程。例如,多种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通过比较进行鉴别诊断等。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例如,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可以把词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又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将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推广运用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例如数学公式、几何定理都是概括的结果。

4.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广阔性:这是指思维过程中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全面而细致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广阔性相反的是思维的狭隘性,表现为孤立片面地考虑问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思维的深刻性:这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通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与深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肤浅性,表现为思维过程缺乏逻辑性,思维结果空泛、肤浅,对事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上。(3)思维的灵活性:这是指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灵活机智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遇事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而有的人机械呆板、墨守成规,就是思维灵活性方面的差异。(4)思维的敏捷性:这是指思维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思维敏捷的一种表现。与敏捷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迟钝性,表现为遇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束手无策等,但思维的敏捷性并不意味着匆忙草率。(5)思维的独立性:这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独立性相反的是思维的依赖性,表现为遇事盲从附和,解决问题时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等。(6)思维的批判性:这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客观地、正确地评价并修正自己与他人的思维成果。思维的批判性还体现在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维,敢于另辟蹊径,独立思考,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五)想象

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而想象是个体通过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形成的新形象。这种新的形象可以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各种妖魔鬼怪的形象都是作家想象的产物。尽管这一类形象离奇古怪,有时甚至荒诞无稽,但它们仍来自现实,来自对人脑记忆表象的加工。

2.想象的种类根据产生想象有无目的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例如,看到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把它想象成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起伏的山峦等事物形象,就是无意想象。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幻觉,也属于无意想象。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是无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2)有意想象:这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有意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这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在头脑中形成北国冬日的壮丽景象;学习时通过解剖挂图想象实体的情况等,都是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想象,创造活动就难以顺利完成。在科学发明、文艺创作、新产品设计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这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如果幻想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一般称为理想。例如,青少年想将来当科学家,想为人类多做贡献,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经个人努力能够实现的。如果幻想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一般称为空想。例如,有人幻想长生不老,到处寻找灵丹妙药,这是不切实际的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六)注意

1.注意的概念和特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例如,学生在上课时,只关注老师的讲解和活动,而忽略周围环境中发出的声音。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倾注于选择对象的稳定和深入程度。它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与注意对象无关的事物,而集中到认识对象上来,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例如,外科医生在做复杂的手术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病人身上,与手术无关的人和物,都处于他的注意范围之外。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同时进行的,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并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2.注意的种类根据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种。(1)无意注意:这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正在教室里听课,突然有人推门进来,这时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视线朝向他,这种注意就是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这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干扰时,通过意志努力使注意力保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这种注意就是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这是指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在刚开始做某种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困难较大,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种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这种工作熟悉了、有兴趣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广度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广度的大小决定着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获取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效率。例如,在学习中,注意广度大,阅读速度就快,逐字逐句地读和“一目十行”地读,其速度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注意的广度与知觉对象的特点和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任务、情绪与兴趣状态等有关。(2)注意的稳定性:这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稳定的注意,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外科医生只有在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注意的稳定性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和主体的状态,内容的丰富、明确的目的任务、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等,都有利于注意的稳定。(3)注意的分配:这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就是注意的分配。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例如,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汽车驾驶员开车时,一边观察路面,一边进行各种操作等。

注意的分配对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注意的分配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至多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余的必须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例如,演员边弹吉他、边唱歌、边跳舞,是在弹、唱、舞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的反应系统后,才能实现注意分配的。(4)注意的转移:这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在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英语课,再上解剖课,学生就应根据学习任务的变化,及时把注意力从英语课转移到解剖课上。灵活而又正确的转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医护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不同病人,这就要求具有灵活转移注意的能力。一般来说,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性质。原来的注意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的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常会产生好恶或肯定与否定的态度。例如,对美好事物的爱慕、对丑恶现象的憎恶、成功时的喜悦、失败时的痛苦等,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要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与人的需要无关的事物,不会引起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凡是符合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妨碍需要满足的事物,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例如,我们会因生活中遇到知己而感到欣慰、无端遭到攻击而产生愤怒等。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往往同生理性需要相联系,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人类所特有的较高级的体验;从发生的角度来看,在个体情感发展过程中,情绪的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后;从反应的特点来看,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从表现的特点来看,情绪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则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外在表现不明显。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也要通过情绪的形式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个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和言语沟通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成人也正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各种生活条件。在成人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例如,部分患者就医的动机就源于对疾病的恐惧。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情感的协调、促进作用和消极情绪、情感的干扰、破坏作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积极情绪和情感,有利于提高认识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例如,在许多场合,人们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有4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基本情绪与人的基本需要相联系,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可以派生出许多复杂的复合情绪。(1)快乐:这是指盼望的目标得以实现、紧张得以解除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程度和意外的程度。快乐可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2)愤怒:这是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取决于外界干扰的大小和对其察觉的程度。愤怒可分为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大怒、暴怒等。(3)恐惧:这是指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与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有关。恐惧可分为惊讶、害怕、惊骇、恐怖等。(4)悲哀:这是指失去所盼望的事物,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悲哀可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等。

2.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性和持续性上的综合表现。(1)心境:这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情。心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某种情绪色彩。例如,心情舒畅时,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干什么事情都兴致勃勃;当心情郁闷时,一切都黯然失色,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甚至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就是心境弥散性的表现。心境持续的时间有很大差别,有时持续几小时,有时可能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这主要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各种刺激的特点和个体的人格特点。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的逆顺、事业的成败、人际关系的好坏、身体健康状况,甚至天气、景色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心境对学习、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精神振奋,充满信心,提高活动效率,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信心和希望,降低活动效率,有害于心身健康。(2)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例如,取得重大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惨痛失败后的沮丧绝望、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

人处于激情状态时,常常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咬牙切齿、悔恨时的捶胸顿足、恐惧时的语无伦次等。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失去意志力对行为的控制,有一种情不自禁、身不由己的感受,甚至作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例如,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在激情状态下,一时冲动,酿成大错。当然,激情也有积极的一面,一些激情可以成为激发人行动的巨大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以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3)应激:这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和意想不到的危险,它要求人们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作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以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这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就是应激。例如,飞行员、驾驶员突遇险情,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并产生相应的反应,就是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①惊慌失措,目瞪口呆,急中丧智,陷入困境;②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应激状态与刺激的性质、强度以及个体的适应能力、人格特征、知识经验等有关。注意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意志的果断性,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强化技能的熟练性,人们的应激水平就能逐渐得到提高,如军人的实战训练、学生的模拟考试等,目的都在于促成应激状态下的积极反应。

3.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情感的种类繁多,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1)道德感: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当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荣誉感、幸福感、自豪感等情感;反之,则会感到羞愧、内疚、自责、不安。当他人的思想、言行符合道德标准时,会产生崇敬、钦佩、赞赏等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厌恶、鄙视、憎恨等情感。道德感是伴随着人们的道德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推动、控制和调节作用。(2)美感: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由现实生活中美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凡是符合人们美的需要的一切事物都能引起人的美感。例如,秀丽的桂林山水、苍茫的内蒙古草原、雄伟的万里长城,可以使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人的创造之美;纯朴、善良、正直、诚实的品质和行为,可以使人体验到人性之美;美妙的音乐、精美的绘画等可以使人体验到艺术之美。人在感受美的同时,通常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且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强烈倾向性。所以,美感有时也能成为人的行为推动力,沉醉其中,乐此不疲。美感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展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对美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对美的需要也不同,因而,对美的体验也各不相同。(3)理智感:这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惊讶,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幸福和喜悦,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和憎恨等,都属于理智感。理智感体现着人对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态度,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动力。正如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说:他对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涨和鼓舞”,正是他探索天体的奥秘时产生的理智感,推动他创立了“日心说”。(四)情绪的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虽然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情感发生时,常常伴随着某些外部表现。这些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关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以面部肌肉活动为主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例如,高兴时“眉飞色舞”,忧愁时“愁眉苦脸”,气愤时“怒目圆睁”,恐惧时“目瞪口呆”,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整个面部肌肉的协调活动显示出人类丰富多彩的情绪状态。

2.身段表情这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表现。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得意时“摇头晃脑”,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双拳紧握”,羞怯时“扭扭捏捏”,紧张时“手足无措”等。这些躯体和手、足的动作特征,可以真切地流露出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在身段表情中,手势是重要的表达形式。手势通常和语言一起使用,更富于表现力。手势也可以单独使用表达某种情绪,如鼓掌欢迎、招手示意等。

3.言语表情这是情绪在言语的音调、速度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言语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信息的手段。例如,爽朗的笑声、痛苦的呻吟都表达了不同的情绪状态;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悲哀时,声音低沉,语速缓慢;愤怒时,说话大声严厉;平静时,语音平缓而沉着等。

表情是人际交往中信息传达、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了解他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客观指标。借助表情,我们才能“察言观色”,在别人的举手投足间洞悉他的内心感受。(五)情绪与健康

情绪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早已精辟地阐明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也说明了情绪对健康的作用与影响。积极乐观的情绪,如高兴、愉快、快乐、满意等有利于人的心身健康;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抑郁等,常常会影响人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心身疾病。

三、意志过程(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在积极主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不仅接受内外刺激的作用,产生相应的认识和情绪情感,而且还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表现为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根据目的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这种心理活动就是意志。所以,意志是一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人很难达到预定的目的。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做意志行动。(二)意志的特征

1.具有自觉的目的性意志行动的目的性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而存在于头脑之中,并且以这个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没有目的,就不会有意志行动。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人类的运动可分为随意和不随意两类。不随意运动是指那些不受意识支配的运动。例如,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瞳孔反射等。随意运动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有一定的目的的运动。例如,学习、劳动等。有了随意运动,人就可以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组成复杂的行动,来实现预定目的。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的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在目的确立和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没有困难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例如,走路对正常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明显困难,一般不认为它是意志行动;而对一个因病长期卧床正在康复的病人来说,每迈一步都要克服许多困难,这时练习走路就是一种意志行动。(三)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1.意志的品质人在意志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特点即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自觉性:这是指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品质。具有自觉性的人,通常目的明确,立场坚定,在行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行动中既不轻易接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是指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盲目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决定。独断性则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经常毫无理由地拒绝别人的意见、规劝或建议。(2)果断性:这是指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实现决定的品质。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当机立断,及时行动。果断性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医护人员的果断性,能使病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早康复。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往往导致错失良机;草率决定是指对事情缺乏深思熟虑,不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行动的后果,凭借一时冲动,冒失行事。(3)坚韧性:这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坚持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具有坚韧性的人善于抵制各种不符合行动目的因素的干扰,目标专一,锲而不舍,有始有终。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和顽固执拗。动摇是指立志无常,见异思迁,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放弃对预定目标的追求,往往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顽固执拗是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正确的估计,常常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我行我素。(4)自制性:这是指人在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性集中反映出意志的抑制职能。自制性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去执行所作出的决定,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克服盲目冲动的行为,遇事三思而后行。与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感情用事,为所欲为;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困难就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2.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1)树立远大的理想:古人云:“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培养意志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才能使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才能克服前进中的重重困难。(2)激发积极的、愉快的情感:情感与意志是紧密联系的。积极的情感能鼓舞人的斗志,使人在行动中更有活力和激情地去克服困难;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动摇和销蚀人的意志,使人萎靡不振、丧失斗志。(3)参加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面对和克服困难,不断经历风雨的洗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自卑,才能不断地在挫折中积累经验和磨炼意志。(4)进行自我教育:意志的自我教育主要通过自我提醒、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不断地鞭策和激励自己,并在不断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发展。

一、人格概述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如:有人活泼开朗,有人多愁善感;有人冲动莽撞,有人谨小慎微;有人正直诚实,有人奸诈虚伪;有人谦虚好学,有人则骄傲自满等。这些心理差异都是人格差异的表现。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如“尊重他人的人格”、“他的人格高尚”、“他出卖自己的人格”……这些描述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也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那么,什么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呢?

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表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特征,就如同我国戏剧中的脸谱一样。因此,面具是剧中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标志。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人格”,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其独特的精神面貌。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3个部分构成。(二)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由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成分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作为一个整体去影响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例如,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它们紧密联系,综合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品质。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品质运作的结果,而是与其他成分密切地联系和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

2.人格的稳定性在一个人身上会表现出许许多多的心理特征,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人格。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形象地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特征。

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存在着差异,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或者没有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沦落为“狼孩”、“熊孩”,心理发展也就定格在动物的水平上,就不可能形成人格,或者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2个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即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们先天获得的解剖和生理的特性,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特性,其中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通常在智力、气质等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人格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

2.后天环境的因素(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启蒙地。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教育观点和方法,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气氛,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等都从各方面影响人格形成。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例如,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孩子容易形成活泼、直爽、自立、善于交往、思想活跃等积极的人格品质;而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人格特征。(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起关键性作用。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而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3)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另外,个人独特的经历、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等也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是人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认识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人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选择与舍弃什么、看重与轻视什么、趋向与回避什么、接受与拒绝什么等,都由人格倾向性所决定。(一)需要

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条件在头脑中的反应。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形成一种寻求满足的力量,驱使人朝着一定的对象去活动,以满足这种需要。一般来说,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

2.需要的分类人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对需要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人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饮食、呼吸、睡眠、排泄、运动、休息、性等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交往、成就、求知、道德等需要。(2)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如对衣、食、住等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交通工具、娱乐工具的需要,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等。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等。人类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精神需要,才促使人去不断地探索和创造,从而使人类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需要的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发展的一个最简单原则就是满足各层次的需要。他将人的需要按其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以下5个层次(图2-7)。图2-7 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式(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阳光、水分、空气、食物、排泄、睡眠、求偶、疾病的治疗、性的需要等。这些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生殖繁衍的基本需要。(2)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例如,人们希望得到一份较安定的职业,愿意参加各种保险,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5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我国古代“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颇相一致,对于我们探索人类的需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临床实践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对病人首先考虑的是他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所以要给予治疗,并注意必要的营养和护理,但我们也不可忽视他们对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甚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病人得到我们的爱护和尊重,他们就容易解除孤独、焦虑、忧愁、抑郁的情绪,产生信心和希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但也有其局限性。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的社会制约性、各种需要之间的复杂联系等。如“志者不食嗟来之食”就是很好的例证。(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动机是一种驱使人们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或内部心理过程。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源泉,那么动机就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3种功能:其一是激发功能,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其二是指向功能,它能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和对象;其三是维持和调整功能,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如饥饿、渴、睡眠、性、解除痛苦等动机。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劳动动机、认识动机、创造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2)根据动机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人活动的动机是由外部事物的吸引力诱发出来的,内部动机是指人行为的动机出自本身的自我激发。如学生刻苦学习既可能是因为本身的求知欲、上进心等内部动机,也可能是因为得到表扬、避免惩罚等外部动机。

3.动机冲突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有多种需要,于是就会形成多种动机。如果这些动机同时存在,但又不能同时满足,就会使人难以取舍,引起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就形成了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以下3种基本形式。(1)双趋冲突:两个同时出现的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并引起相同强度的动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两者必选其一,即造成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例如,周末的晚上既想看电视,又想看书。(2)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具有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情景,迫于环境和条件,他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这样就会产生“前怕狼,后怕虎”的左右为难的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例如,对一位必须在手术和药物治疗间作出选择的病人来说,他既恐惧手术的危险又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3)趋避冲突:这是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动机,一是好而趋之,另一是恶而避之,“想吃鱼又怕腥”,此种矛盾心理,称之为趋避冲突。例如,一个病人想通过手术治好自己的病,但又害怕做手术;学生想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等。

以上3种是最基本的动机冲突模式,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内心冲突是极其复杂的。了解这些基本模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更复杂的动机冲突,也有助于解决内心冲突。(三)兴趣

1.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肯定情绪表现的一种认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客观事物抱有一种选择性态度和自觉的行动,并始终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例如,一个学生对心理学有兴趣,他就会钻研心理学书籍,并感到乐在其中。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认识倾向,因而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他可以推动人积极地、满腔热忱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促使个体满足对客观事物的需要或实现自己的目标。

2.兴趣的分类(1)根据兴趣的内容,兴趣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是由人对物质的需要而引起的,如人对住房、家具等的兴趣。精神兴趣是由精神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如人对科学技术、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的兴趣。(2)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本身的兴趣等。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文凭的兴趣、对劳动后取得报酬的兴趣等。

3.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广泛性:这是指兴趣的范围大小。兴趣广泛的人,对许多事物和活动都兴致勃勃,乐于探究,从而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当然,良好的兴趣品质不仅应该是广泛的,而且在广泛兴趣基础上还要形成主导性的中心兴趣,一个人如果“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一无所长,就很难有所建树。兴趣既博又专,才有可能在某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2)兴趣的倾向性:这是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们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差异很大。例如,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艺术,有人喜欢体育等。兴趣的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需要、素养、知识水平、信念和世界观。兴趣的倾向性有时直接关系到人的兴趣的性质问题,指向于个人生活享乐的兴趣是低级的兴趣,指向于为社会谋福利的兴趣则是高尚的,是应该提倡的。(3)兴趣的稳定性:这是指个体兴趣的持续时间或稳定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如果兴趣缺乏稳定性,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在事业上就很难获得成功。(4)兴趣的效能性:这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根据个体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进个体的发展。无效能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三、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是人格中较为稳定的方面,体现了个体的独特心理活动和行为。(一)能力

1.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些因素虽然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体力、耐力等,它们不属于人格的组成部分,不能称为能力;有些虽是心理特征,如急躁、稳重、勤奋、谦虚等,但它们不是顺利完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因此也不能称为能力。

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一方面,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要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称为才能。而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之为天才。天才决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正常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以及自己的主观努力而发展起来的。爱迪生说过,天才来自于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就是这个道理。

2.能力的分类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能力进行分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能力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的区别旋律能力、音乐表象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活动中能力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例如,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习字时的临摹等都属于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个体不受成规的束缚而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照能力表现形态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条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属于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别决策的能力、调解纠纷、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这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都有重要作用。

3.能力的个体差异能力的发展及个体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表现为能力的类型差异,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发展早晚的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人的能力可以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思维等方面表现出具体类型的差异。如在记忆方面,有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运动记忆型和混合型等能力类型差异。另外,不同人往往采取不同的途径或不同的能力组合方式去完成同一种活动。这些都说明人们存在着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一般能力即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全人口中,智力水平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水平极高的智力超常者和智力水平极低的智力低下者都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间不同的层次水平。(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表现有早有晚。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某一方面的卓越才华,这叫“人才早熟”。例如,我国唐朝的王勃6岁擅长文辞,10岁能赋,26岁写出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与此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叫“大器晚成”。有些人的才华在中、晚年才表现出来。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时才显露出他的绘画才能,50岁时成为著名画家。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也是50岁以后写成的。(二)气质

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具有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征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例如,有的人性情暴躁,容易发火;有的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

2.气质类型及生理学基础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人类气质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种学说,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是体液学说,比较科学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1)体液学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认为人体内有4种液体,即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4种体液在人体内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在体液中,血液占优势的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为抑郁质。希波克拉底用体液多少来解释气质的类型,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4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所以,这4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为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1)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2)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3)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深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动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4)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个体差异及其特点的基础,个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决定气质特点的3个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的3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它们与体液学说的气质类型有着对应的关系。两者的对应关系见表2-1所示。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在表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为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的关系勾画了一个轮廓,对气质的实质作了科学的解释。

3.气质的意义(1)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从前面对气质类型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特点和消极特点,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再者,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以成为道德败坏、有害于社会的人。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2)气质与职业选择: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气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选择气质特征适合的人从事相应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一般来说,胆汁质、多血质的人较适合从事需要反应快捷、灵活性强的工作,黏液质、抑郁质的人较适合从事需要持久耐心、细致性的工作。(3)气质与医患交往:不同气质类型患者显露出的个性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医患交往。例如,对于容易冲动的胆汁质人,要特别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稳定其情绪,防止冲动行为的发生;而抑郁质的人敏感多疑,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启发他们,从多方面对其多加关心,语言要谨慎,防止医源性的不良暗示。(4)气质与身体健康: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心理的可能。孤僻、抑郁、情绪不稳定、过分性急、冲动等特征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是某种疾病的易感因素。例如,胆汁质的人易兴奋而不易抑制,生活中强刺激、过度紧张与劳累,会使他们的兴奋过程更强而抑制过程更弱,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三)性格

1.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做什么和怎么做就意味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人格的核心,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属性。

2.性格的特征性格是由许多个别特征所组成的复杂心理结构,由于每个人性格特征组合的情况及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性格的结构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这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如诚实、正直、虚伪、粗鲁、大公无私等;二是对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特征,如认真细致、勤劳、有创造精神等;三是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自信或自卑、谦虚或自负等。(2)性格的理智特征:这是指人表现在认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主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的个体差异,也称为性格的认知特征,如有的人感知敏锐、过目不忘、想象丰富,有的人则感知迟钝、缺乏想象、墨守成规。(3)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人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人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波动性大,喜怒无常;有的人情绪则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有的人则稍现即逝。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4)性格的意志特征:这是指人自觉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在行为目标明确程度方面,目的明确、独立性强或盲动蛮干、易受暗示等;在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主动、自制或被动、任性等;在面对紧急或困难情景时,镇定、果断、勇敢或优柔寡断、粗鲁、怯弱等;在经常和长期的工作中,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或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等。

3.性格与气质性格与气质彼此有区别又有联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②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①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表现和形成,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精神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埋头苦干。②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黏液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例如,护理人员应具备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在严格的职业训练活动中,这些性格的形成有可能掩盖和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的气质特征。

4.性格类型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由于性格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性格类型学说。最常见的分类如下。(1)按心理活动倾向性分型:①外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对外部事物更为关心和感兴趣,情感外露、活泼、开朗、果断、独立、善于交际、不拘小节、遇事易轻率等;②内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一般表现为以自我为出发点,感情深藏不露、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冷静沉着、反应缓慢、孤僻寡言、不善交际、较难适应环境。(2)按心理过程的特点分型:①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处事冷静而善于思考;②情绪型:易于感情用事,其言行易受情绪支配,不善于冷静思考,但情绪体验深刻;③意志型:行为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意志坚定,果断而自制。(3)按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分型:①独立型: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困难面前能够镇定自若,有坚定的信念,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②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常常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惊惶失措。

另外,根据心身疾病的易罹患性可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C型3种性格类型。

四、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平时我们常说,“我觉得我有点粗心大意”、“我觉得我是个急性子的人”等,都属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1)从表现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自我意识在认识上的表现。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对自己认识不当,评价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控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自我体验是一个人对自己怀有的情绪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悦纳自己”等问题。自我体验可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满、自豪、自卑、自责、自怜、自我欣赏、自惭形秽等情绪状态。

自我调控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的调节和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上的表现。自我调控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如“我怎样克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等。

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组成了自我监督和调节的自我监控系统,调节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2)从心理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例如,个体对自己的容貌、性别、身高、体重等的认识。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例如,个体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等的认识。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例如,个体对自己的情感、需要、能力、气质、性格等的认识。

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心理内容,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自我意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

2.感觉、知觉有哪些特点?如何利用感知规律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

3.遗忘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防止遗忘?

4.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5.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哪些?

6.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气质与性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8.4种典型气质类型有什么特点?

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付晓东)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理防御

学习要点

1.理解心理应激概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

2.掌握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3.熟悉应激应对的常见方式。

4.了解挫折概念、挫折产生原因以及常用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类型。

应激(stress)是近70年来不断发展着的概念,由于应激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它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有关心理病因学的深入研究而日益被人们重视。在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的联系中,应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是机体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的一生可遇到各种不同的心理应激,也会在潜意识里进行自我的心理防御。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但对个体的成长、发展,而且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心理应激超过个体的适应承受能力,则可使机体的生理、心理产生损伤性的变化而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使已有的疾病加速或复发,还可使人罹患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概念(一)应激的一般概念

应激(stress)尚无统一的概念,最初源于物理学,意思是“张力或压力”。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和加拿大学者塞里(H.selye)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应激的生理病理反应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1932年,坎农最先将其应用于社会领域,他认为,应激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不平衡状态,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1936年,塞里将这个词引入到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第一个将外界刺激和疾病与健康联系起来,塞里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和大量动物实验后提出了应激学说。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其作用在于调动机体的潜能去应付紧张刺激。塞里把这一系列反应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由3个连续的生理阶段组成。

1.警觉阶段也称为动员阶段,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

2.阻抗阶段生理和生化改变继续存在,合成代谢增强,如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强应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这两个阶段的变化,即可达到适应,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3.衰竭阶段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阻抗阶段延长,机体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最终进入衰竭阶段,表现为淋巴组织、脾、肌肉和其他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躯体的损伤而产生所谓的“适应性疾病”,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二)心理应激的概念

继塞里之后,以马森(J.W.Mason)和拉泽鲁斯(R.s.Lazarns)为代表的学者对应激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应激的生理方面,而是更多地关注应激对机体心理功能和健康、疾病的影响。对引起机体应激的刺激也不局限于生物方面,而是扩展到心理、社会方面。拉泽鲁斯特别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后经steptoe和Vogele以及Leventhel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形成了现代应激理论。现代应激理论除了强调认知评价这一心理中介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性外,把应对方式亦当作重要的心理中介机制,心理应激逐渐被人们认识,丰富了应激概念。心理应激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理解。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这种刺激物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而且应激源不一定都是不愉快的,如庆典、结婚等重大活动构成的心理应激源。

2.应激是一种反应应激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它导致个体各种机能的变化,且个体能够体验到这些变化。由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估价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也就存在差异。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激过程分为输入、中介、反应、应对4个部分,这4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应对能力和技巧是决定机体是否产生应激及应激强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心理应激有时也称为心理社会应激、紧张状态、心理压力,或被人们简称应激。

二、应激源(一)概念

应激源(stressor)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具体是指那些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和应对反应的事件或情境。(二)分类

1.按来源人们习惯上分为4类(1)躯体性应激源:这是指直接作用于躯体的理化与生物学刺激物,如高温或低温、辐射、电击、强烈的噪音、损伤、疾病等。此类应激源一般先引起生理反应,然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和归因过程,才会导致应激状态和心理反应。(2)心理性应激源:这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或情境。包括人们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预期、凶事预感、工作压力、造成个体生活风格的变化、能力不足以及在满足需要和愿望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冲突、人际矛盾以及疾病、伤残等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等。(3)社会性应激源:这是指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政治经济制度变革、职业变动、失业、竞争、生活节奏加快等。(4)文化性应激源:这是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引起“文化性迁移”应激的刺激或情境。

2.按人类社会生活情况分类按照马森(J.W.Mason)的观点,应激源又可以概括为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职业性应激源、环境应激源4类。(1)生活事件(lifeevent):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霍尔姆斯(T.H.Holmes)和雷赫(R.H.Rahe)通过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nstment Ratingscale,s RRs)。量表中列出了43种生活事件,每种生活事件标以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其中,配偶死亡事件的心理刺激强度最高,为100LCU,表示个人去重新适应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最大,与健康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其他有关事件LCU量值按次递减,如结婚为50,微小违规最低为11。利用这个量表评估个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来度量(表3-1)。霍尔姆斯早期研究发现,LCU一年累计超过300,第二年有86%的人可能会患病;若一年LCU为150~300,则有50%的人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小于150,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身体健康。雷赫(1976)研究发现生活变化单位的升高与突然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结核病、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糖尿病、运动创伤和交通事故有类似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Holmes TH α Rahe RH.The social Readjnstment Rating scale.J P sychosom Res,1967,11:213~218(2)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即个体生存小社会中的麻烦琐事。诸如婚恋不如意、工作不称心、希望的落空、亲人的离散、事业的受挫、童趣的被剥夺,财产与安全的被威胁与被侵犯、交通的拥挤,乃至被人误解等。1981年,拉泽鲁斯(R.s.Lazarns)等学者将日常轻微而持久的烦恼称为“微应激源”(microstressor)或“日常困扰”(daily hassles),指的就是这种日常生活的麻烦带来的苦恼,并且编制了“困扰量表”,用来测定上一个月中引起困扰的日常事件,研究发现,“困扰量表”得分与心理症状的程度有强烈的正相关,困扰越大,心理症状越多。(3)职业性应激源:职业性应激源是指劳动环境中影响劳动者心理、生理稳态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近年来有关职业应激问题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关心的一项课题,WHO于1987年专门出版了题为《工作中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专著,综述有关问题。(4)环境应激源:指来自自然、社会环境的刺激因素。凡是自然及社会环境中的重大或突然的变故,使个体心理、生理稳态受到破坏的因素均可归入此类。

3.按环境因素分类将应激源分为三大类。(1)家庭环境应激源:包括世代间的变动(亲代与子代的社会环境变异),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等。(2)工作或学习环境应激源:如工作负担过重、受教育水平差异等。(3)社会环境应激源:经济、职业、婚姻、年龄的变迁;个人的社会化程度、社会交往、生活、工作的变化等。

4.按对个体影响分为两类(1)正性生活事件:指个人认为对自己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事件,如各种庆典、喜庆事件等。(2)负性生活事件:指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如失恋、下岗等。

5.按事件是否可预料或可控制分两类(1)可预料或可控性事件:如工作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2)不可预料或不可控性事件:如空难、地震、车祸等。

一般负性事件与不可预料、不可控性事件对个体心身的影响较大。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是指当个体觉察到应激源威胁后引起生理与心理、行为的变化。一般来说,应激反应是综合反应,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可以同时发生并相互影响。(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在应激的生理反应中,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应激源作用于人体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接受、整合,传递至下丘脑。下丘脑通过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机制,引起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同时,下丘脑还分泌神经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机制,广泛影响体内各系统的功能,以利于机体进一步全面动员,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外部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有刺激性的生活事件,如考试、与陌生人会见、接受一项重要任务而造成紧张时,体内释放的肾上腺素会不断增加通向心、脑等器官的血流,提高机体感知能力,增加能量以便应付这些事件。同时,还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胃肠分泌液减少、蠕动减慢、支气管痉挛及呼吸加快、尿频、出汗、手脚发冷、厌食、恶心、腹胀以及失眠多梦等。直到人们适应了外界环境之后,这些生理反应才会逐渐消失而恢复常态。如果人们遇到一些意外灾祸或遭受重大失败挫折而面临紧急危难场面,承受强烈而持续的精神刺激时,将发生一系列更为显著的生理反应: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会引起心肌收缩、心动过速、糖原分解及血糖升高、代谢加速及耗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分泌进一步加剧血压及水盐代谢变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对血压、血糖、水盐代谢、脂蛋白代谢、细胞膜稳定性、胃蛋白酶分泌以及脑电活动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还会抑制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干扰抗体形成。总之,严重的应激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失衡以至于产生病理性改变。(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1.心理应激的反应类型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可分为两类。(1)积极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质唤醒和情绪唤醒、注意力的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等。这些心理反应可以帮助人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作出符合理智的判断,恰当选择应对策略,有效地适应环境。(2)消极的心理反应: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焦虑)、紧张;过分的情绪唤起(激动)或情绪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或行为上表现为攻击、逃避和退缩等。这类反应会造成人的认识紊乱和自我评价的降低,妨碍个体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正常应对能力的发挥,对应激源造成的心身变化不能有效地处理。

2.心理应激反应的阶段应激的心理反应可以分为5期。一般的顺序是惊叫、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进入时相的顺序及每一时相的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都有较大的变动性。影响变动的因素有事件发生前对应激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预期、个人经历及性格类型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否认与侵入两个时相,其余时相可以不出现或不明显,时相顺序也可以变换。这种应激时相的划分在急性应激下较为明显,在慢性应激时则不太明显。对应激的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异常,只是在反应过度时才属病理性的。(1)惊叫:常发生于未曾预料的事件信息的突然冲击时,可表现为哭泣、尖叫或昏倒。(2)否认:这是情绪麻木、概念回避及行为束缚相结合的时相。情绪麻木是缺乏正常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感觉;概念回避是有意不涉及应激情境的概念;行为束缚是个体活动范围变窄,表现为专心致志地从事一般的重复动作而不顾周围。(3)侵入:这是应激性事件的直接或信号性行为以及自发的观念性或情感性折磨再现,包括有关应激事件的梦魇、反复的自发印象,或由其他事件而派生的吃惊反应。(4)不断修正:这是机体动员应对机制适应的过程。(5)结束:若应对成功就进入结束,如受阻或未获成功则可能转入创伤后应激障碍(图3-1)。图3-1 应激状态的时相(Horowitz,1981)

3.应激的心理反应表现(1)认识反应:轻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提高认识能力,但中度以上的应激则对认识产生不良影响,如感知过敏或歪曲,思维和言语的迟钝或混乱,注意的强化与分散,自知力下降,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等。认识活动障碍的原因,一种是强烈的焦虑情绪和冲动行为破坏了个体心理上的内稳态;另一种原因与不能恰当使用自我防御有关,妨碍或歪曲了对应激源的认识。(2)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焦虑是预料要发生某种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不安,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们对应激的警觉状态,有利于人的认识能力充分施展。过强过久的焦虑会妨碍人的智能发挥,不利于对应激源的应付。焦虑可以成为应激状态下造成失败和心理痛苦的原因。恐惧是面临危险或即将受到伤害时所产生的害怕感。通常伴有逃避倾向,即避免进入危险的境界或从威胁性环境逃走。轻度的恐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适度的危机感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应对行为。例如,驶入危险地段的司机,由于害怕发生意外,才能更加注意行车安全。严重的恐惧能造成习得性失助(毫无行为反应,坐以待毙),或情绪释放(哭、喊、唱、跳、闹)等失控行为。愤怒多出现于一个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境。由于有目的的活动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排除障碍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愤怒情绪经过适当的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化解,如处理不当则可激化,导致直接攻击行为或转向攻击行为的发生。抑郁指诸如悲观、失望、绝望和失助等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愉快感丧失,自我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的兴趣缺乏,常有自责倾向,自我评价降低,多伴有睡眠和食欲障碍。研究表明,灾难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丧亡易产生抑郁反应;失恋、被诬陷、失业等也可形成抑郁。严重的抑郁者可萌生消极轻生念头,故对有抑郁情绪的人应当深入了解有无消极厌世观念,严密观察与抑郁有关的心理生理症状,防止意外发生。(3)行为反应:应激状态下机体的行为可表现为“战”或“逃”,或不“战”不“逃”。“战”是知难而上,去接近应激源,可以是与愤怒有关的拼搏与攻击行为;也可以是非攻击性的,表现为正视现实,分析研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逃”则是回避远离应激源的防御行为,多受避免伤害的安全动机驱使,与恐惧情绪有关。不“战”又不“逃”的行为称为退缩性反应,表现为归顺、依附、抑制与讨好,多与保存实力及安全的需要有关,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意义。总之,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各种行为反应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限度内是有益的,但超越了一定范围与限度则应视为有害。(4)防御反应:这是指在挫折和应激条件下,个体不自觉采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目的在于避免精神上过分的痛苦、不快或不安,这种心理反应,大多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又称心理防御机制。

四、应激与健康

适度心理应激源的存在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应激的生活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的,而过度的持久的应激却会给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是疾病。

通常,人们比较关注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然而当我们历史地回顾人类的过去,便会发现:自然界风、雪、雷、电、地震、台风等应激性事件不但造就了大批自然科学家,也使人类面对这些刺激不再像动物那样慌乱、紧张和束手无策;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激烈竞争不但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和文化巨匠,也使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不再去怨天尤人,而是冷静、积极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创造,从而在赢得生存的同时,也赢得了自尊。

可见,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就像艰苦的体育锻炼能铸就出强健的体魄一样,痛苦的应激常常能打造出优秀的心理素质和生理功能。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应激是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需要刺激的存在。一只刚出生的猫被蒙上眼睛两个月之后,由于失去了光线的刺激,它便终生失明。经常参加紧张的球赛,运动员的骨骼肌,心、肺功能,神经反射功能,大脑分析、判断、决策功能均得到增强;同样,紧张的学习、工作使人变得聪明、机灵、熟练,大大增强了个体的生存、适应能力。心理学的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人在被剥夺感情或处于缺乏刺激的单调状态超过一定时间限度后,会出现幻觉、错觉和智力功能障碍等身心功能损害。塞里认为“如果没有应激就会死亡”。

2.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的成长发育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心理应激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的早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适度的心理应激经历可以提高个体后来在生活中的应对与适应能力。如青少年艰苦的家庭条件与生存环境,锤炼出他们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各种艰难困苦面前应对自如,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所以有位哲人说过,痛苦和逆境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心理应激的青少年(如被父母过度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在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环境适应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二)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当应激超过人的适应能力就会损害人的健康,因此,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从目前人类的疾病谱及死亡顺位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直接引起生理和心理反应,使人出现身体不适与精神痛苦强烈的应激作用于体弱和(或)应激能力差的人,引发急性心理应激状态。临床常见的有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和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强度虽小但长期的心理应激常使个体发生慢性心理应激状态。个体总是失败、受挫、失意,就会出现头晕、疲惫、乏力、心悸、胸闷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和体征,还可以出现各种神经症表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样表现。

2.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旧病复发已患有各种疾病的个体,抵抗应激的功能较低,很容易加重原有疾病或导致旧病复发。Paykel的研究发现,门诊神经症病人的心理应激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躯体疾病的例子则更为常见。如高血压病人在工作压力增大时病情加重;冠心病患者在争执或激烈辩论应激时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哮喘患儿,在母亲离开后哮喘继续发作等。

3.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罹患心身疾病人是心、身的统一体,严重的心理应激引起个体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失常,稳态破坏,从而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机体处于对疾病的易感状态。体内那些比较脆弱的器官和系统便极易首先受累而罹患心身疾病。临床上的应激性胃溃疡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然,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青少年处于生命的旺盛时期和心理的可塑阶段,经过科学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多可使心理应激发挥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对老弱妇孺则应通过关爱和帮助,尽可能使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程度。(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1.定义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nmaticstressdisorder,PTs D),也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PTSDSym Ptoms),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灾难可以分为3个类别:自然灾难(如中国“5·12”地震),人为过失灾难(因技术原因导致的灾难,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人为蓄谋引起的灾难(美国“9·11”事件)。常见于残酷的战争、灾难事故、暴力伤害的受害者或目击者。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许多经受创伤的受害者其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应激症状一般会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逐步消失。然而,某些受害者的症状可能会非常严重,并且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或更长。

2.临床表现PTs D的核心症状有3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1)闯入性症状:①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②痛苦地梦及此事件。(2)回避性症状: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①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②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③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④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⑤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3)激惹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此症状,表现为:①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②激惹或易发怒;③难以集中注意。

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年龄越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也越明显。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噩梦、梦魇;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制常常描述不清噩梦的内容,时常从噩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也可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3.后果本病从遭受创伤到出现精神症状的潜伏期为几周到数月不等,很少超过6个月,病程有波动,大多数病人可望恢复。少数呈慢性病程,可有人格改变。有学者指出PTs 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

Herman等经过研究指出,战争所致PTs D可持续50年,并且共病抑郁的患者自杀危险性亦增加。简而言之,PTs D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

4.诊断标准PTs D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创伤后的心身症状在一个月以上。本类障碍的发生是急性应激或持续性心理创伤的直接后果,必须有证据表明其发生在极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的6个月内,具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者没有其他适宜诊断(如焦虑症、强迫症或抑郁症等)可供选择,但事件与起病的间隔超过6个月,症状表现典型,亦可诊断。

5.影响因素PTs D具有明显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和人格改变。社区调查居民终生患病率为1%~14%。高危人群中(战后复员军人、天灾人祸中的幸存人群)患病率则高达3%~58%。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有的人有人格缺陷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因此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可加重疾病过程。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 D的患病危险性不完全相同。主要影响因素是下列5种:①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感;②是否脱离创伤情境;③干预措施是否及时;④是否有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⑤是否具备有效的应对策略。

6.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心理治疗:常用的是认知行为方法、心理疏泄、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想象回忆治疗以及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对于创伤后儿童用游戏替代言谈的介入策略,让儿童把创伤经验玩出来。对儿童的支持还包括,通过学校和家长组织进行公共健康宣传,向家长解释儿童的暂时性退行,运用绘画和游戏来控制创伤,青少年的支持性小组治疗,严重案例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简称CBT)。(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急性PTSD时应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低剂量的曲唑酮用于改善睡眠;慢性PTSD时应用SSRI类药物,谨慎使用苯二氮卓类(安定类)。关于PTSD的药物治疗在最初的数小时内降低恐慌和心理铭记选择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最初几天降低敏感性和记忆固化选择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情绪稳定剂。最初数月减少症状选择SSRI和低剂量的曲唑酮用于睡眠。一年以后减少症状和共病选择SSRI、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情绪稳定剂。哈佛大学学者罗杰·皮特曼利用普萘洛尔对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医学空间(MEDcyber.com)消息——近期在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年会上进行交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氯氮平单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仅疗效满意,患者的耐受性也较好。

五、应激的应对

人类社会中应激源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如何正确地应对应激源,减少或免除不良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一旦遭遇到不可预测或不可控事件或情境,又怎样才能尽快康复?关键是锻炼个体应激的应对。对应激处境采取的对策不同,效果亦不同。(一)国外专家提出的处理应激技术

1.McLean的3个步骤降低应激源的强度、维护健康的技巧、缓冲应激对健康的危害。

2.Flannery提出4种应对策略有自信心能控制应激源;掌握所从事的任务,为了长远的利益敢于牺牲当前的利益;注意饮食营养,定期体育锻炼,放松;利用社会支持。

3.slaby(1988)提出60法在“应激为你所用60法”中提到有60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1)基本观点:主要是认识应激的客观存在,并要争取为自己所用;其次,要善于在危机中找机遇。(2)了解自己躯体的状况:早期发现病症,及时治疗,注意休息,锻炼身体等。(3)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作现实的选择,制定好计划和努力的目标,认清自我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面对现实。(4)处理好社会和人际关系:如懂一点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以仁,为人有礼,保持幽默感,灵活一些,不传闲话等。(5)处理工作的一些方法:如凡事要有一些准备,多与周围人交流,力争把事情办好;对可预见性的应激,设置些缓冲区,使用提高效率的现代技术等。(6)学会放松和静思。(二)国内提出的应激应对原则

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社会风尚,国内有学者提出7条原则。

1.树立应激的社会观念对应激源的处理抱积极适应与干预的态度。对无法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应激事件,如自然灾害,只要平时有过对应激处境的实践锻炼,就容易镇静下来,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主动参加社会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对应激的反应阈值水平。同一应激事件,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其区别之一就是个人素质与经验。而素质与经验通过锻炼是可以加强的。久经锻炼的人临危不惧,常能急中生智。相反,极少社会实际锻炼的人,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遇事则常常急中丧智、惊慌失措、呆若木鸡。

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应激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调节因素是主观上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评价,并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就存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要真正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必须摆正个体与群体或社会的关系,这取决于价值观的问题。个人应对应激的技巧是重要的,但离开群体、离开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应对社会应激处境,特别是重大的应激处境。

4.提倡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处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加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是防止人际间矛盾激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或邻里关系时,尤应如此。

5.注意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减轻负担,有意识、有计划地“减压”,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不但能缓冲应激处境,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6.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许多实例已证明,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的应激反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躯体与精神上的应激反应,减少或免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7.求助于心理医生在应激反应过程中,自我调节不能满意时,出现一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或者疾病先兆或疾病,此时应立即求医,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第二节 挫折与心理防御

一、挫折(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frnstration)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慢性应激。挫折是常有的心理现象,一个人的行为经常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人们产生的任何挫折,都与其当时所处的情境有关。构成挫折情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外在的客观因素构成心理挫折的外在的客观因素主要来自自然和社会两方面。(1)自然因素:这是指由于自然的或物理环境的限制,使个体的动机不能获得满足。如亲人的生离死别、地震、暴风雪的袭击等。由自然发展规律和时空的限制而形成的心理挫折。(2)社会因素:这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人为因素的限制,其中包括一切政治、经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社会风尚、道德法律、文化教育的种种约束等。如学非所用,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习的课程与兴趣间的矛盾;家长和老师教育方法的不当等等。凡此种种社会因素均构成挫折。

2.内在的主观因素内在的主观因素即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带来的限制和阻碍,包括以下两类。(1)生理因素:这是由个人容貌、身材、体质不足,使自己所要追求的目的不能达到而产生的挫折。(2)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点、动机、需要、情绪和欲望等。这些因素常常限制人的动机实现,从而产生心理矛盾,造成挫折。

挫折的产生是当事人对动机与目标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由于挫折表现为一种主观的情绪感受,因此它与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排解力有很大关系。

二、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作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me chanism)是一种潜意识层的心理保护机制,主要是个体应对心理应激或挫折时的策略。个体用防御机制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或心理外部的应激状态。(二)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积极的作用,能暂时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安,对情绪有缓解作用;另一种是消极作用,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防御机制在性质上带有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多半是逃避现实的,有时还会使现实问题更加复杂,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三)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1.否认机制把已经发生的挫折和不愉快的情境加以否定,从根本上认为它从没发生过,以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它也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否认亲人的死讯或考试成绩等。

2.投射(外射)机制这是指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的、所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和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来避免心理上的不安,维护个体的自尊,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找替罪羊、投射测验等。

3.内射(摄入)机制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例如,人们受早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事物影响,婴幼儿时期受父母行为与言行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

4.退行机制这是指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退回到原先幼稚行为的现象,借此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例如,有一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尿床。原来是家中添了一个“屎尿”需要照顾的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婴儿身上,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的5岁孩童之故。

5.反向机制个体将潜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转化为意识领域里的反面行为,从而帮助个体更平静地生活在一个戒律众多的世界里。例如,此地无银三百两,内心贪婪的人大谈金钱是万恶之源、反对拜金主义等。

6.潜抑机制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现实中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使自己避免痛苦。潜抑作用是所有心理防御机制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方法(如梦、失语、失态、笔误等)。

7.幻想机制这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备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8.隔离机制这是指将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此处所讲的部分事实,乃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例如,不说人死了,而说过去、仙逝或长眠等,因为后面这些字眼同样能表达“死”讯,从感觉上来讲,也不会感到太悲哀或不祥。

9.转移机制个体将情绪反应(喜爱、憎恶、愤怒等)转移给无关的人或物以调节心理平衡。例如,一个售货员或一个服务员因家中一大堆烦恼问题既无法解决又不能向孩子或老人发泄,只好迁怒于顾客,服务态度极差。迁怒于人、迁怒于物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10.抵消机制这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一个丈夫在娱乐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迟,他也许会为妻子带回较贵重的礼物来抵消他的愧疚之情。又如,按我国习惯,过阴历年时不要打破东西。万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则赶快说“岁岁平安”。

11.合理化机制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机制。这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这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即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即“酸葡萄”心理或“甜柠檬”心理。

12.补偿作用这是指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例如,盲人的触觉、听觉敏锐。又如,一个一向淘气的10岁男孩,由于突然同时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他的父亲就把全部爱和希望给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应该懂事了,不能再淘气了,于是一下变为好学生。但是,过分的补偿则可导致心理变态。

13.升华作用这是把社会不接受的冲动或欲望,经过改头换面,转向比较高尚的、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样的话,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了宣泄,不仅消除了动机受挫而产生的焦虑,而且还使个人获得成功满足感。升华作用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例如,居里夫人年轻时曾恋爱受挫,对方因其学识浅薄而嫌弃她,从此她立志在学术上超过此人,于是埋头科研,奋发努力,终于不但与居里比翼双飞,且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14.幽默作用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防御机制的形式,是较高级的适应方法之一。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以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稳。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次,当他在跟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时,听到夫人的叫骂声,不久便见他夫人提了一桶水过来,往他身上一泼,弄得他全身都湿透了,在场的人很尴尬。可是苏格拉底只是轻轻一笑,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本来很难为情的场合,经此幽默,也就把尴尬化解了。一些有修养的人,常常会利用幽默,将困难或窘迫化转成轻松和自然。

三、应对(一)应对的概念

尽管应对的概念迄今还存在分歧,但就其本质来讲,可理解为应对(coping),是指个体面对应激情境或事件时,调动自身内部或社会资源对该情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的动态过程。(二)应对的功能

1.问题指向性应对即改变现存的人环境关系。问题指向性应对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或改变环境条件来对抗应激源,改善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例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信息和寻求帮助等等。

2.情绪调节性应对即对应激性情绪或生理性唤醒的控制。情绪调节性应对是通过应对调节由应激引起的情绪情感上的不适,包括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努力,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例如,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对人诉说等。(三)应对的常见方式

1.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许多研究者认为应对行为处于单维双极人格特征压抑敏感“连续谱”的一点,处于中部为适应性应对,处于两端为非适应应对。处于压抑一端的人忽视、回避、远离威胁情境;处于敏感一端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包括再思、寻求支持)快速解决问题(Byrne,1964;Krohne&Rogner,1984)。哈恩等(Hann,1977)将有助于个体在应对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排在最高层,属于成熟自我心理的过程和积极应对;而那些可能带来适应性神经症的防御方式属中间层;早期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中大多数都被排在最底层,属不成熟或消极的方式,会使个体陷入紧张,造成身心障碍。

2.成熟应对与非成熟应对维兰特(Vaillant,1975)等人认为应对行为即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若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与“合理性”应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对方式,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不同类型的应对行为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

思考题

1.什么是应激?常见的应激源有哪些?

2.简述应激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3.简述应激应对有哪些常见方式。(刘凤英)

第四章 心身疾病

学习要点

1.理解心身疾病的概念、发病原因。

2.熟悉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3.掌握心身疾病的康复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等)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如偏头痛等)。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心身疾病的定位可参考图4-1。图4-1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躯体功能改变,根据其强度和作用的持续时间,可分为以下3种。(一)心身反应

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是指应激源引起的躯体机能改变,一般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消失后就随之恢复。(二)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obstacles)是指应激源过强或作用较久使心身反应持续存在,可以不伴有器质性改变。(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在心身障碍的基础上,躯体伴有器质性病理改变,即狭义的心身疾病。由于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Heinroth(1818)最早将失眠一类疾病称为心身障碍;以后,Jacobi(1822)又将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纳入其中。其后,Alexander(1934)又加进了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神经性皮炎而成为人们所熟知的7种经典的心身疾病(包括转换性癔症,此病后来被排除,认为它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的)。

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研究的深入,心身疾病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改。人们越来越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造成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因此,“心身疾病”就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它们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二、心身疾病的判定标准

心身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根据美国精神协会(1980)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手册》第3版(DSMⅢ),同时具备下述3条标准即可判定为心身疾病:①具有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学为基础;③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这3条标准基本上适用于没有躯体症状的隐匿性心身疾病以外的所有心身疾病。要注意的是,有时心身疾病和神经症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三、心身疾病的范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已占66.5%,而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心身疾病在临床各科疾病中,已达1/3左右,而且呈上升趋势。

心身疾病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多见于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与系统。(一)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等。(二)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食道痉挛、贲门或幽门痉挛、神经性呕吐、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心因性)厌食等。(三)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四)内分泌、代谢系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肥胖症等。(五)神经系统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急性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等。(六)泌尿生殖系统

慢性前列腺炎、遗尿、阳痿、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七)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全身肌痛症、颈臂综合征等。(八)妇产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九)儿科

心因性发热、心因性呼吸困难、周期性呕吐、胃或肠功能紊乱。(十)皮肤科

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十一)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弱视、眼肌疲劳症等。(十二)耳鼻科

美尼尔综合征、晕动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十三)口腔科

心因性齿痛、颞关节炎症、口腔黏膜溃疡等。(十四)癌症

各种恶性肿瘤疾病。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体完整的生命活动。机体通过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活动,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保持人体的健康。显然,自然、社会、心理和生理4个方面的因素都与人体的各种疾病有关。(一)生理因素

1.生理始基(analogne)即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如地震、洪水、战祸、灾荒等波及大量人口的刺激,其中只有少数人得了心身疾病。而这些患者的心身疾病又不都是一种病,如有人患溃疡病,有人却患冠心病。这主要是由患者的生理特点不同所致,因而使他们具有对不同心身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患性。如在溃疡发病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增高起重要作用,由于它消化了胃黏膜而造成溃疡。实际上,患者在病前,其蛋白酶的前体——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就已经比一般人高,因此这种胃蛋白酶原的增高即可称之为溃疡病的生理始基。当然有溃疡病生理始基并不一定会有溃疡病,因为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人具有这一特征,而其中只有一部分溃疡病患者是由于心理社会刺激对他们起着“扳机”(trigger)作用。这说明只有生理始基和社会心理刺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有溃疡病的产生。

现已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始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症的生理始基,高蛋白结合碘者则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生理始基。对生理始基的研究不仅对了解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2.遗传与不良生活习惯患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的家族中,患同类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10倍,他们往往具有共同的性格和生理素质。此外,冠心病家庭成员多有高脂肪膳食、吸烟、饮酒、缺少体力活动等相似的生活方式。(二)心理因素

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情绪和人格类型。

1.情绪因素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情绪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或反复出现,就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血压持续升高,从而导致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如心脏可出现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早搏)。紧张情绪还可导致兴奋亢进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动员储存的脂肪,使血中的脂质增加,当这些游离的脂肪酸不能被肌肉活动所消耗,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愤怒、激动、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能促使胃液分泌和酸度升高,而抑郁、悲伤则可使胃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慢,长期焦虑还可使充血的胃黏膜糜烂。

在支气管哮喘疾患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者约占30%。有支气管痉挛素质、易产生IgE抗体者,哮喘易被促发。哮喘的病程可因心理因素而改变。有些儿童的哮喘只在家中发作,在学校则不发作,甚至在两种场合都接触同样的致敏源也是如此。这说明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哮喘患者可由条件反射而引起哮喘发作。

2.人格类型近代的研究资料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有些心身疾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表4-1)。

对癌症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孤独、矛盾、抑郁和失望情境下的人易患癌症。如有人对1337名医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发现有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人格特点,即内向、抑郁、隐藏着愤怒和失望。

有一学者对100多名企业人员作长期观察中发现,约有75%的人,其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操劳和精力消耗,他们在紧张工作期间血中脂质水平明显升高。还发现大多数病人属于A型行为模式(type Abehavioral Pattern)或称为“冠心病易患行为模式”。其特征为:①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②富有极大的竞争性;③很易引起不耐烦;④有时间紧迫感;⑤语言和举止粗鲁;⑥对工作和职务提出过多的保证;⑦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有的学者认为A型行为并非是冠心病的结果,而是起因。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而且其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岛对葡萄糖的反应增高,凝血时间缩短。经常出现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更易患心肌梗死。(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和经济状况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心身疾病的发病率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50年前,溃疡病和高血压病患病呈男性高于女性,约为4:1;而近年来男女患病比例已逐渐接近,溃疡病约为3:2,高血压病已接近1:1。据分析可能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和社会活动,因而增加了社会心理刺激的结果。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病机会最多者是中层社会中经济条件偏低者,为了竞争以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要付出较多的努力,但他们的个人要求和需要并非经常可以得到满足,因而这种个人需求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般躯体性疾病中,病因(如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常因与特定器官的亲和力而引起特定器官的病变。在心身疾病中,目前并未发现病因与特定器官的亲和、病变关系。同样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可引起相同或不相同的心身疾病。显然,作为信号的心理社会刺激作用于机体后,经历了一个内在的加工过程,才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这个内在的加工过程是心身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目前,一般认为,在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有4个关键环节:①心理因素;②生理因素;③脆弱器官;④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以各种信息影响大脑皮质的功能,而大脑皮质则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些重要的生理中介机制,影响内环境的平衡,使靶器官产生病变。正是这个中间环节即中介机制,将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联结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心身疾病。(一)神经生理机制

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以大脑皮质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信息(刺激)传入,首先被大脑皮质觉察并认知评价而产生一定的情绪,而情绪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如果反应强烈而持久,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情绪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边缘系、下丘脑、脑干网状系)协调活动的产物,即情绪不但受大脑皮质调节,且直接与边缘系和下丘脑有关。情绪的直接中枢在边缘系,而边缘系与下丘脑有广泛的神经联系,如主观认为是恐惧的信息,就会引起惊恐、焦虑或愤怒。这种恐惧心理又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以致导致功能障碍,当心理反应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通过网状结构向下传递,可引起总体性交感神经反应,导致血压上升、全身代谢增强、胃肠道抑制等。如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时,上述的功能活动起着相反作用。因此,长期持续的心理反应能使交感和副交感的对立统一出现失调。(二)神经内分泌机制

情绪活动与神经内分泌有密切联系。长期持续的不良情绪体验和心理矛盾是通过两条途径来产生各种躯体反应的,其中下丘脑起了重要作用。

1.大脑边缘系下丘脑自主神经通路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效应作用。情绪的直接中枢在边缘系,而边缘系与下丘脑有广泛的神经联系。长期的不良情绪可使下丘脑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机制,引起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导致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加快(以增加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以及呼吸加速等。

2.大脑边缘系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通路下丘脑可分泌多种神经激素。如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作为一种化学信息兴奋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机制,使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的合成与分泌,以利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行为变化。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情绪反应经上述两条途径转变为躯体的生理反应。(三)神经递质机制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其中化学突触的突出前膜释放的是神经递质(nenrotran smitters),它进入突触间隙后,运动至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研究表明:谷氨酸、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等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们起着神经调节、传导信息的作用。例如,5羟色胺是控制情绪的主要物质,它的缺乏可以出现情绪低落、紧张易怒。(四)神经免疫学机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