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谜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8:46:13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类之谜百科

人类之谜百科试读:

前言

飞碟、恐龙、野人、怪兽、人类、自然……组成了宇宙大迷宫,编织了人类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奥秘现象,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简直捉摸不透。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人类的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世界的奥秘之谜,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编辑了“奥秘世界百科”丛书,包括《宝藏之谜百科》、《飞碟之谜百科》、《考古之谜百科》、《人类之谜百科》、《自然之谜百科》。

奥秘现象非常神秘又非常复杂,其间掺杂着许多虚假杜撰、荒诞谣传的伪科学,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当然,我们在编选这些内容时,也尽量甄别审查,去伪存真。但这不是科学的定论,因此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审视这些问题,而要用探索的思维思考这些现象,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并吸收,这就是这些奥秘知识的神奇魅力。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第一章生命之谜与奥秘

生命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既不是神和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其它星球上飘来的,更不是很快地从没有生命的物质变来的,而是慢慢地从没有生命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来的。一、人类的存在之谜

1.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从古自今,人们都在追索:天上飞着的鸟儿,水里游的鱼儿,地上长的花草树木……还有我们人,这些多姿多彩的生命,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古代的人们,由于缺少对自然的了解,往往对生物界的种种奇异现象感到莫明其妙,所以只好把生命归于他们想象中的某种神的“杰作”。我国最著名的是盘古开天地、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女蜗是一个人头蛇身而又十分美丽的天神,她心地善良、机智聪明。一天,她来到大地上,觉得大地空旷无物,身心倍感孤独,于是就用泥土做了个人形的东西,再对它吹了一口气,这泥人就活了。以后她又做了好多好多,人就这样诞生了。在西方,生命的来源起源于“上帝”,“上帝创造一切”。基督教经典著作《圣经》记载:在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第五天,他感到世界太单调寂寞了,于是,上帝说:“水中需要鱼,以及其他各种水生动物,空中要有鸟,以及其他各种飞禽。”第六天,上帝又说:“地上要生长出活物来,牲畜、昆虫和野兽,各从其类。”这一天上帝还照着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人。真是不可思议,女蜗一“捏”造人,上帝一“说”变世界。难道女蜗、上帝真的有这样大的能耐吗?不是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慢慢地否定了这些观点。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各种生物的种类都在不断地增多,不断地变化中,并不是照着上帝创造时的模样一成不变的。

有人猜测,生命是从没有生命的物质中演变而来的。17世纪初,欧洲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有人发现,从发臭的腐肉中可以产生小虫,脏水污汗中可以产生虱子,于是,他们以为发现了生命产生的“秘密”,就勿忙得出结论:生命是从没有生命的物质中产生的。可笑的是,比利时一位名叫爱尔蒙的医生根据这种观点,还一本正经地公布了制造老鼠的处方:把带臭汗的衣服和小麦放在大杯子里,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就可以生出活老鼠。后来,意大利有位叫利迪的医生通过实验,证明臭水和腐肉能生长虫,是因为臭水和腐肉里有虫卵在里边,而制造老鼠的处方,却是小麦引诱老鼠来吃而已,臭衣服和小麦凭什么能生出老鼠来?

后来,又有人猜测,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是从其他星球上飘落下来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种观点又成了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持此说的有赫尔烟霍茨、李比希、阿列纽斯等。阿列纽斯在《宇宙的形成》一书中说:宇宙中游荡着一种生命的“种子”,这些“种子”靠太阳光的压力,不断地在新的行星上“安家落户”。后来,这些“种子”落到了地球上,地球上就有了生命,慢慢地就形成各种生物。这种观点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反驳,他们说太阳光里有许多具有强大破坏生命能力的射线,如紫外线等,即使宇宙间有生命的“种子”,恐怕还不及“飘”到地球上,就被杀死了。

那么,生命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50亿年前,地球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大地上烈日当空,电闪雷鸣,火山喷发如注,熔岩四处流溢,根本就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后来,经过不断散热,地球表面才慢慢地冷却下来,于是天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凝结成雨点降落。积少成多,经过几亿年后,就形成原始海洋。在这过程中,天空中各种原始大气如氢气、氨气、氮气、甲烷等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形成一种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核甘酸和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元素”被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相互作用、互相合并,就组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大约在40亿年前,这些“元素”开始蠕动,类似细菌的原始生物产生了,慢慢能够吞吐食物,排泄废物,生命就随之诞生了。

2.生命起源于何时

生命到底起源于何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始生命的诞生大约是在40多亿年前。截止目前,自然界生存着种类繁多,千奇百怪的各种生物,仅人们已知的世界上现存的动物就有110多万种,还有50多万种植物和微生物。

从古至今,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曾有过“独创论”、“自然发生论”、“生命永恒论”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有的认为生命由上帝创造,有的认为生命乃自然而然产生,还有的认为生命源于生命,就像人来自于人。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出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后,人们的认识才逐渐统一。

1850年以来,人们发现在成千上万种有机物中,只有两种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即核酸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之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核酸则是生命本身最重要的物质,没有它,活的机体就不能繁殖,当然也就不能出现生命。由此证明:生命是物质的,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和英国生物学家霍尔登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指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诞生和进化的过程中,通过化学演化产生出来的。他们还认为,这个化学演化阶段的第一步,原始大气和海洋里的无机物生成了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第二步,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生成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最后是第三步,生成了能够自我复制和繁殖的原始生命体。

美国化学家米勒在一九五二年做了一个驰名中外的实验:在实验室里模拟海水蒸发的情景。他把“原始大气”(水蒸气、甲烷、氨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放入玻璃制成的曲颈瓶中,并从曲颈瓶下部送入水蒸气,外部条件则符合原始地球的一切条件。米勒使用的“原始大气”的成分是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尤里经计算后确定的,所以这个实验也叫“尤里一米勒实验”。这个实验成功地把“原始大气”中的简单分子合成为构成生命的复杂的有机物质,其中除含有甘氨酸和丙氨酸等重要的氨基酸之外,还有乳酸、醋酸、尿酸、蚁酸等大约20种有机物质。

第一步探索的成功,使人们勇敢地向未知领域迈进。198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霍克斯博士做的一个实验更加震惊了世界:他把一种无生命的“类蛋白”粉末放在清水里略微加热溶解后,这些“类蛋白”变成微小球,后来竟然活起来了!它们会移动,会连接在一起。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竟会“吃掉”尚未变成微小球的“类蛋白”粉末而长出新的微小球来。霍克斯博士认为,可以把这些微小球看成是原始细胞,它们的大小跟细菌的大小相似,在显微镜下像个中空的球状体,球壁具有多层膜结构,中心有些类蛋白分子,可以分解和合成其他分子,其作用就像活细胞里的酶一样。微小球往往连在一起,能“出芽”和“分裂繁殖”。这个奇妙的实验,仿佛揭开了40多亿年前地球上原始生命出现时的情景。但也有人对霍克斯博士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活细胞里都有最基本的自我复制结构DNA,而微小球里并没有DNA,它能与生命相提并论吗?

看来,生命的起源问题,仍然是个难解之谜,仍需科学家们进行艰苦的探索。

3.生命播洒者是谁

根据科学家对化石,这个大自然最忠实的记录者的研究,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遗迹可追溯到35亿年前。也就是说,地球在诞生几亿年后就已有生命的存在。而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的产生却更早:距今已有40亿年抑或45亿年左右。

这里就产生一个疑问:从原始的生命形式演化成生命体需要多少时间?

现代科研表明,生命的化学演进起码需要数十亿年,仅从无核细胞进化到有核细胞就需要10亿~20亿年。换句话说,地球上的生命不可能是自产自生的,地球不是生命的母亲,而仅仅是位品格高尚的“奶娘”。

既然如此,生命到底来源于何处呢?答案只能是那广漠的宇宙。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学说——天降论(又称宇宙“抱子”论)。这种学说认为宇宙间普遍存在着生命物质,而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是以彗星、陨石为载体实现的。如果说形象一点,彗星、陨石就像播种机,地球恰恰是具备养育生命的母体,于是就终于成为今天万物万类生机勃勃的世界。宇宙间无数的星球当然应该享有同等的机会,但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繁衍的条件就不得而知了。

持“天降论”观点提出的证据是,他们在许多坠落地球的陨石上发现有由抱子或细菌转化成的碳粒。

二十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治.克劳斯和巴特.内吉,在1938年坠落于澳大利亚塔斯尼亚的一块陨石上,发现一种奇怪的结构:在这颗陨石上有丝状表层,形状很像蘑菇。通过精确的辐射鉴年法显示,这颗陨石的年龄同整个太阳系一样古老。他们由此推断,生命早在地球诞生之前就存在了。

据此,有人大胆地提出一种假设:30亿或40亿年前,一颗彗星曾与地球相撞,这次相撞对年轻的地球几乎是一次生死考验,但同时激烈地撞击也在地球上播撒下生命的种子。

其实,对于彗星可能携带生命之种,很早就有人发现。据记载每当一颗彗星飞临地球后,地球上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流行病。而且这种流行病几乎都首先发生在一个有限地区内,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流传,继而危害整个人类。

1664年,人们观察到一颗彗星,那一年,英国伦敦流行鼠疫,短短5个月内,几十万人死于非命。

1825年,埃及人看到一颗彗星,在那段日子里,成千上万头牲畜倒毙于地。

1918~1919年流行于欧洲的大流感也与一颗彗星有关,这次流感致使3万多人丧生。

但彗星似乎也并非只与瘟疫连在一起。例如,当1811年一颗拖着长达1800万公里彗尾的彗星蔚为壮观地出现后,当年欧洲的葡萄却意外地喜获丰收。美滋滋的欧美人把那一年酿出的葡萄酒美其名曰:“彗星美酒”。

1858年,当多纳蒂彗星出现时,所过地区的葡萄园又是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色。

1981年,一批日本天文学家的发现使生命携于彗星的说法进一步得到辅证。他们通过对彗星缜密的观测发现,彗星彗尾中粒子的大小与细菌的大小完全一样。同一年,美国天文学家又指出,彗星粒子释放出的辐射光与有机物释放出的辐射光完全一样。

其后不久,科学家们在金星、木星、土星的大气层中也陆续发现了形同细菌的粒子。这说明,生命之源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近年来,射电天文学家们的发现更令人震惊,仅目前已认定的存在于星空中的50多种化学物质中,就有45种具有生命意义,这一发现表明:似乎整个字宙,其实就是一部制造生命的奇妙机器。

4.人类的远祖是哪个

人类的祖先是哪个?

当人类产生意识的时候,也就开始了对自身的由来以及自己的祖先的探究。但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只能把人类的产生归结于神的创造。十九世纪以后,人类为弄清自身的由来,做了艰苦的努力。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的哲学》一书中首先向“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提出了挑战,他大胆地断定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进一步肯定了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说法。1863年,英国学者赫胥黎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应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方面的科学成果,明确地阐述了人、猿同祖的观点。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更进一步论述了人类的起源问题,明确地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是从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虽然人类在弄清自身由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诸多假说仍有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

比如,在人类究竟起源于哪一种古猿的问题上,就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有人认为人类的祖先是西方古猿,有人说是南方古猿,也有人说是类人猿,还有人说是腊玛古猿。但究竟起源于哪一种古猿,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定论,原因是专家们所发现和搜集到的古代人类和猿类的化石数量极既少,又很零碎,材料严重不足,因此只能根据少量的材料提出一些假说和推测,这必然会产生分歧。引起争论的另一个原因是,即使是同一材料,以不同的理论为出发点,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总之,从古猿转变到人的漫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失的环节”或“空白区”,迄今尚未被古人类学家们发现。

继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进化论,这种理论认为,新物种的产生,不是由渐变,而是由突变所致,这种观点已被古生物化石所证实。法国科学家格鲁希认为,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猿变成人是突变的。任何生命形式,无论是低等的细菌还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均通过遗传来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通过变异——遗传而得到进化。按照格鲁希的观点,有的古猿由于偶然因素产生了变异,以致少了一条染色体(原本应有47条)。它们与异性的同类相交配,在若干代之后,便产生了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成对,2条不成对)的人。还有人提出,非洲南方古猿族身体形态的突变,是在宇宙辐射能强烈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地球的磁场好像保护层一样,阻止着宇宙辐射能的渗透,这个保护层由于某种目前人们还不清楚的原因,有时会大大减弱,尔后发生磁极极性的交替。这种现象叫做“地磁反转”。在人类从猿类中分离出来的时代,发生了一次强大的地磁反转现象,引起地球上宇宙辐射能的急剧增加,从而促使特殊类型古猿体质的突变,从猿变成人。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关于人类起源问题,尚待科学家继续充实证据,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5.人类起源在何处

人类的起源地问题,许多科学家长期以来根据在爪哇和北京发现的猿人头盖骨,曾经深信源头在于亚洲。后来,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人类的起源地又“漂洋过海”,到了非洲。那么,人类到底起源于何处呢?

20世纪70年代,非洲猿人化石的三次重大发现,像冲击波一样震撼着人类学领域,它们向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可的人类起源地和进化理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其实,早在1924年,人类学家雷蒙德.达特教授就已经在非洲发现了更为古老的类人生物,但是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1959年,人们在非洲发现了和达特教授发现的类人生物同属一族的生物的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1960年,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史前的头盖骨——包括部分头颅和下颏,同时出土的,还有凿成的石头工具。一年以后,人们发现了一种更为高级的动物——直立的人的骨骼,它被确认为是最早使用火的人。以后它又被考证为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同种,但时间上却提前了50万年。

1970年12月,两位年轻的南非考古学者艾德安.博舍和彼得.博蒙特从地下洞穴中挖掘出了约30万件烧黑了的兽类骨头。他们从一条积满灰烬的巷道里取出的木炭,经考证至少已有5万多年历史。一些石器和铺在地面上的赭石使人们可以这样推断:这个大洞穴早在10万年前就曾有人居住过。这比北京的周口店洞穴和爪哇的洞穴要早得多。

20世纪70年代初,理查德.利基等人又在肯尼亚发现了280万年前的猿人的骨头。它们的形状很近似于现代人。这一重大的发现,有力地否定了原来的人类进化时间表——直立的第一个灵长类动物大约出现在100万年前。

1975年,在坦桑尼亚又发现了史前人的牙齿和颚骨,据考证,它们属于375万年前的猿人遗骸。这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就更早了几百万年。

人类学家们在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面前,不得不作出初步的结论: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不是亚洲。

至此,关于人类的起源地,仿佛已有定论,但会不会又出现新的考古发现,还很难说,因为对于未知世界,人类需要了解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6.远古人类在哪里

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阿依努人,生活在日本北海道地区。他们的体格特征明显地异于日本人。他们平均身高二米,具有白种人的凸颌、毛被和色素,是有别于东方民族的无法归类的民族。

阿依努人的血型是特殊的,任何其他民族都没有。专家们认为,即使在数十亿的属于黄色人种的人当中,偶然出现几万个具有白种人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的人也是不大可能的。

阿依努人的传说说,“在远古时代,勇敢智慧之神曾降临北海道的北部,他那闪亮的金属飞船白天呈银灰色,夜间却是火红的。当飞船升上天空时,发出雷鸣般的巨响。这位大神在人间停留了几个春夏秋冬,教给人们务农、做工、艺术和智慧。”他传授给他们一部关于道德和社会准则的法典,然后就“乘坐他的飞船向星星飞去,永远地消失了。”阿依努人怎么能够编造出一个关于飞行时发出雷鸣,并能够改变颜色的金属飞船的故事呢?他们怎么能够知道它能够飞上星星呢?阿依努人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亚洲的呢?

1975年,埃里希.冯.邓尼肯拍摄了一部名为《关于未来的回忆》的纪录片,说在莫斯科古生物学博物馆里,一具数千年前的野牛头的眉间,有一个圆圆的小洞,其大小恰好能穿过一颗九毫米直径的子弹,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在旧石器时代,是谁使用卡宾枪猎杀野牛呢?

1928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美国北部大康尼翁山脉进行考察,在群山之中发现了一条荒凉的山谷,山谷陡峭,两边高耸入云的陡壁上布满了一万年前的岩画,岩画描绘了古人围攻猎扑猛犸和野牛的场面,令人惊奇的是,岩画中有数十只令人惊骇的霸王龙、剑龙和禽龙的形象。美国科学家查尔斯.伯科兹说,它们简直犹如从巴黎和纽约博物馆的画册中复制出来的。最令人惊异的是山谷北端的岩壁上,竟有一幅极其准确的包括所有支流的亚马逊河的流域图。另外,科学家们还在墨西哥阿扎巴罗城附近,发现了许多表现马、犀牛、骆驼、恐龙和鳃恐龙等中生代动物的泥塑。其实,早在1801年,亚历山大.冯.洪博尔特就在中美洲的恩卡拉马达山区,在卡西吉亚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之间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被印第安人称为“画石”的巨大岩壁,在根本无法攀登的岩壁高处,有许多表现动物、星辰、太阳的绘画。还有不少内容无法辨认的画,其中有些描绘的似乎是人物形象。

1969年,考古学家们在前苏联乌兹别克的费尔干纳发现并拍摄了一幅新石器时代的岩画,画面上有一个头戴装有天线的密封圆形头罩的人物。他的背上背着一个奇特的装置,很像宇航员离开飞船在太空活动时使用的呼吸器。前苏联科学家沙茨基早在1961年就发现了类似的两幅图画。第一幅表现的是一个头戴潜水员那种头罩的类人动物。他的头部光芒四射。第二幅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纳沃伊镇附近,这幅画有五千年的历史,画面上有许多携带呼吸器的人。

1956年,法国研究工作者亨利.洛特在阿尔及利亚沙漠中的塔西里高原上的杰巴伦地区发现了数以百计布满绘画和雕刻的岩壁,总共有数千个动物和人物。其中有些人的衣着完全没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他们手持一些圆环,圆环连接正方形盒子。两人身穿潜水服,圆形头罩上装有显然是抛物形天线的东西,壁画上还有二十来个穿着这种笨重服装的人物,他们同野兽形象的完美逼真形成鲜明对照。在高原中部一块突兀的岩石上,矗立着“火星大神”的塑像,塑像高达六米,神情冷漠威严,令人震慑。塑像的服饰与宇航服极其相似,完全密封,无线缝,在臃肿的眉上托着一个与服装连成一体的圆形头罩;正对着鼻孔和嘴的地方开有口子。

这些神秘的画揭示的神秘现象,给远古的高度文明渡上了一种惊人的色彩,等待着后人来揭开谜底。

7.人类为什么变成今天的模样

在现今的地球上,人类是处于主导地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终于成为地球的主人,也进化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任何生物的形态都与其生存的环境有关。人所以进化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种样子最适合于在地球的自然条件下生存。

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动物,从大到小,体积的差异达到1000万倍之多,人的体积恰在最有利的适中位置上。如果人有恐龙那么大,未必比现在更有力量,因为那样身体的能量大部分都要消耗在维持庞大的肌肉系统上,大脑就不可能发达到现在这样的程度;如果像兔子那么小,人体又会没有足够体力和速度去抵御一般走兽的侵袭,人也可能早就被灭绝了。

大自然赋予人一个近似圆形的头颅,脑子就装载在颅壳里。脑是人类最宝贵也是最娇嫩的器官,什么样的颅壳能最好地容纳和保护好“一碰就坏”的脑呢?惟有圆的颅壳才合乎要求。因为只有圆形的容器才具备体积最小、容量最大且最坚固的特点。

人类的脸形有很多种,但无论是瓜子形脸还是圆形脸都那么丰富、秀气,不像一般动物尖嘴缩腮的样子。这是因为人类有丰富的表情肌,充填在颅骨的下半部构成了人所特有的头形。表情是人类独有的功能,表情肌能够表达大脑的某些思维活动,因而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人类的五官之所以都集中在头部而不是分散到别的什么地方,这是因为人站立时头部位置最高,便于观察周围事物,但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尽量靠近大脑,以便能最快地传递信息。以眼来说,眼实际上是脑的延伸,在胚胎时期脑组织伸出一对突起穿出颅孔外面最后形成眼球。眼球紧贴在大脑额叶下方,离大脑的视觉中枢神经很近。神经传递信息是需要时间的,眼与脑距离近,传递信息所费的时间相对地也短,这就便于人迅速调整行为活动,如看见危险能躲避,看见食物能获取。显然,人作出反应愈快生存能力也就愈强。相反,如果眼球远离头部做出的反应也就势必缓慢多了。

鼻子位于脸的中部。鼻子为什么不和脸齐平而要冒着容易被碰痛的风险高高隆起?又为什么要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朝下的鼻孔?鼻孔朝下是为了雨水流不进去而分泌物能淌出来。至于鼻子伸出前方,则是为了方便凑近要闻的物品以及加长空气进入体内的通道,使干冷的空气在两条通道里得到充分的加温和湿润,这样肺叶就不致受凉。这点在寒带地区特别重要,所以北欧等寒带的人鼻梁特别高,鼻子也较长。而热带非洲人的鼻子就不需要那么突出,比较扁塌。

眉毛有将汗水引走不致流进眼里的作用。眉毛是体毛的一部分,人的远祖猿人遍身都有长毛,起到御寒作用。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不再需要依赖天然“皮大衣”来保暖了,所以大部分体毛现已退化殆尽,但也依然保留着有用的一部分。除眉毛外,头发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烈日烤晒,冷气侵袭;腋毛等可以减轻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摩擦。

但是尽管如此人体今天的样子也决不是永恒的“最佳模式”。外界自然条件在变化,人类也必须不断改变形体性状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比如人类的手,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的方向并不一致,可以使我们握持劳动工具,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掌)的模式,但它很可能还会变化。没有人能断言人手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其他器官的变化也是如此。二、人类的奥秘探索

1.生命是从火里诞生的吗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从海里诞生的。也就是说,生命起源于水。可是最近,西方有些科学家对四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即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这种新看法通俗地说,就是“生命是从火里诞生的”。

按照过去地质史学界长期以来的传统说法,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距今约三十五、六亿年前),由各火山口喷出的炽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层中筑成了一个相似于温室的气墙,它吸收了太阳的热力,把热力凝聚在地球的表面上,因此,在地球诞生后不久的那些岁月里,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高达摄氏540度左右,所以那时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存在。直到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降低之后,生命才可能开始孕育生长。

可是,最近有些科学家对上述传统说法提出了怀疑和挑战。

据1981年8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和1982年第五期美国《读者文摘》发表的文章报道,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于1980年爆发时,释放出来的高温和喷发出来的有毒化学物质,杀死了附近苏心利湖中几乎所有的生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却在该湖中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它们非常类似四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原始微生物。该大学著名的微生物学者约翰.贝洛斯说:“火山喷发释放出的酷热能够将一些最基本的原始气体变成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这是地球上最早产生生命的第一步。

火山爆发把一些金属和硫倾散在苏必利湖中,使湖内淤积了大量的金属和硫磺,并把火山口里的表面覆盖着硫磺的岩石加热到华氏194°——这恰好是一些奇怪的细菌能够繁衍的适当条件。该湖里的微生物用它们多孔的“皮肤”吸收养料,包括铁、锰、氨、硫、碳等。这些微生物是厌氧的,它们根本不靠氧气生存。据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微生物,就是厌氧菌,这些生命是不靠氧气生存的。

最近,另有一些科学家在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厄瓜多尔共和国的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岛火山爆发后冒出的一汪汪深达二点五公里的地下热水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离奇古怪的细菌——微生物,它们以吞食化学物质为生。加拉帕戈斯位于海底板块交接和摩擦的断裂间,沿着这一断裂间,有许多裂缝。海底火山常常从这些裂缝喷发出来,当海水冲进裂缝又喷涌出来时,就带出了高热量,使周围海水温度之高,非同于一般的滚水,这是极大压力下温度极高的滚水,其温度可超过300℃。同时海水的喷出也从地层下熔岩里带出了大量的硫酸盐,在海底的高温与高压下,这些硫酸盐就变成了氢硫化物。按照一般生物生存的规律,在这种高温高压、充满着氢硫化物的极端恶劣环境里,任何生命想要生存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蛋白质和DNA会发生分解,生物酶统统化为乌有,任何生命都会在一瞬间死亡。可是,令科学家们感到十分惊奇而迷惑不解的是:在这种高温高压、充满着氢硫化物的极端恶劣环境里,却有无数细菌在生存和繁荣昌盛,通过纯化学反应,它们可以依靠氢硫化物来进行新陈代谢。更有甚者,当科学家把这些奇怪的细菌装入高密闭容器,加热至250℃以后带离海底,它们竟然还能迅速地传宗接代,繁殖率颇高。这种奇怪的细菌外形与普通细菌一般无二。在电子显微镜下面观察,它们具有和普通细菌相同的基本结构。目前,有些科学家认为,在每一个海底火山熔岩的喷发处,都存在着不同的生命体;当火山熔岩处于喷发状态时,生命就十分繁盛。这种细菌通过纯化学综合过程把氢硫化物的化学能转变为一种新陈代谢的能源。据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些细菌就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原始细菌,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

上述新发现的奇怪细菌,证明了即使在火山喷发时的热液中,因为有大量的硫酸及硫化物,生命仍然可以存在和繁殖。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番迪尼.佛克斯通过作模拟上述特有条件的试验发现:氨基酸——蛋白质的构成原料,在几分钟内就可以聚合成类似蛋白的分子,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可以成为类似细菌的生物体。据此推测,四十多亿年前地球诞生后不久,火山喷发的热液可能曾是原始生命产生的最早的大锅,是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发源地。可以预料,通过研究这些新发现的奇怪细菌,科学家们不久将可以较清楚地揭示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秘密。

2.人类有毁灭与再生吗《圣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上帝造人的故事:上帝用泥土做成了人形,取名亚当,并以亚当的肋骨造出其妻夏娃,然后将他们同置于伊甸园中,由于他们的繁衍生息便出现了人类。

谁是我们的祖先,这种“上帝造人”的说法,在达尔文创造生物进化论学说之后本已被人视为无稽之谈。但在十多年前,美国加州大学一科学家却提出了一种与此相关的新见解。因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含有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现代生殖学业已证实,在高等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中的线粒体DNA是不能进入受精卵的,人类细胞的线粒体DNA都来自母亲,因此,线粒体DNA属于严格的母系遗传。这样一来,如果人们能证实同一人种的线粒体DNA是相同的,则说明他们来源于同一个母系。

据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选择了来自非洲、欧洲、中东、亚洲以及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土著妇女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进行不同种族婴儿胎盘的线粒体DNA研究,发现全人类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小,平均歧异率只有0.32%左右。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各民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遗传下来的。那就是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这个妇女就是全世界现代人的祖先。

威尔逊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也就被称为“夏娃理论”。“夏娃理论”还认为,当时也许有几千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都没能留下后裔,因此,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便断绝了。“夏娃”的后代在9万一13万年前迁徙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但“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人中就会有多种线粒体DNA,而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却是高度一致的,这说明他们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夏娃”。

现代人的男性祖先是否便是“亚当”?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都认为,世界各地的男性基因源于同一种基因。如上所述,分析女性祖先的基因比较容易,因为线粒体DNA只通过女性遗传。而分析男性祖先的基因则复杂得多,为此,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均把突破口选在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上。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分析了8名现代非洲男性。2名澳大利亚男性。3名日本男性和2名欧洲男性、以及4只大猩猩的基因,结果发现,从基因角度看,世界各地的现代男性源于同一副Y染色体。通过与人类最近的近亲大猩猩比较后,美国研究人员认为,18.8万年前,非洲一个部落的Y染色体是现代男性Y染色体的祖先。同样,人们也可以将这位幸运的男性称为“亚当”,自然也应该可以称这一观点为“亚当观点”。如果这两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说明400万~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然后向世界各地迁徙,形成了现代人。“夏娃理论”提出以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亚当观点”使这场争论更为激烈。

例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密执安大学的科学家对此种看法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现代人的确进化自非洲的一个部落,但其进化过程并非是20万年,而至少是l00万年。他们说,如果夏娃之说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世界上一切与夏娃无关的人类祖先就都已绝种了。但从对古人类化石的分析结果看,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在对l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研究后发现,它们的特征与亚洲现代人极其相似,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亚洲人是百万年前亚洲祖先的后裔。

争论还在热烈地进行。但是,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亚当观点”、“夏娃理论”都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神创论”的翻版。

我们几乎都听说过“八卦”。八卦学说始见于殷周时代的《易经》。据说,它是我们祖先伏羲氏创造的。它含有极深奥的内涵和博大精深的哲理。

我们从八卦图上可以看到两条鱼尾相抱而合的圆形图案,它一黑一白,代表了一阳一阴。凡了解人类生理解剖学的人都会知道,人在母体中的早期胚胎极像鱼形。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这是不是说明,地球陆地上的一切动物(也包括人类)都是由水中的鱼类进化而来呢?如果不是,为什么人类胚胎与鱼相似?并且连古代的八卦图上也用鱼形来表示呢?

3.人类的始祖来自外星球吗

越来越多的古文明遗迹让生物考古学家的感到迷惑不解:美国科学家多次在岩石中发现约有2.5亿年历史的类人猿动物脚印,特别是在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同一块岩石中还发现了穿鞋子的人类足迹,而三叶虫存在的时间是6亿年前至2.8亿年前,那时根本没有我们人类!

科学家在加蓬奥克洛铀矿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在古埃及金字塔内发现那些裹着的尸体放射着粒子和光子射线。在发掘爱尔兰栋拉雷和恩尼斯古城堡时,发现了只有核爆炸才能留下的遗迹;在古印度遗迹中发现了佩服所含放射能是正常情况下的50倍,这两条都表明是核袭击的结果。而人类近几十年才开始掌握核技术,那以前的核技术是谁发明和应用的呢?

考古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一个描绘2.7万年前的古代星空图,图上的符号记述的是极其深奥的天文知识,这些知识是现代人类所未掌握的。在秘鲁珍藏着一块3万年前的石刻,石刻描绘一位古印第安学者手持一个跟现代望远镜非常相似的管状物贴近眼前观测天象。而人类第一架望远镜是在17世纪中期才发明的,至今不过300年,3万年前的望远镜又是从何而来?

对于上述古代文明,许多考古学家都深感蹊跷,谜题难解。他们认为,除非外星人所为(可至今也未找到外星人),绝非近代人类或古代某一个时期的人类所能做到。

瑞典学者丹尼肯在其代表作《众神之车》中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谜一概归之于“神”,他认为是“神来到了地球,把人猿变化为人,并教会人识字,吃熟食,穿衣服,建筑等等之后,才离开地球”。并且他预言,“神”将在不久的将来还会重来。

许多比较严肃的科学家,并没有轻信丹尼肯的理论。因为,虽然经过长期、大量的工作至今未能发现外星人存在或来过地球的有力证据。对丹尼肯理论,目前在世界上依然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人类进化至今是不是只有30万~40万年历史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类进化至现在,已经有上百万年历史,通过碳14已经精确地估算出某种高度文明的产物远在3万~4万年前,人类有一个活跃、鼎盛时期。

我们的地球曾经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灾难的侵袭,因此古文明可能一毁再毁,古人类也死而复生。

对于这些大洪水的各种传说,考究其历史,都可以追溯到1.2万年以前,那时正好是冰河结束时期,这使我们对这些传说无法掉以轻心,仅仅视之为神话或多事的臆测。同时这也证明了人类远在1.2万年以前就有“历史”,而且较4000年前甚至比今天更发达。

最近从海底探测获得资料显示,那些在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被称为“奇迹”的亚特兰蒂斯,可能正沉在百慕大三角西方。由水中拍摄的照片和实地勘测可知,l000年前的人类已能举起数百吨的巨石了。这个“大洪水”时代以前的文明废墟,其海底墙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无异于今日视之为谜的7000年前埃及大金字塔。

也许在1.2万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已经超过了今日;也许在三四万年或10多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有了数次这种文明的高峰。我们仅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类创造的,但无法得知人类文明的进程。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河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书中记载的史实则要比成书时间早2000年,就是说书中的事情是发生在500多年前的事了。

此书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令人不解和惊讶的是,从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看,他们是在打核战争!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上,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简明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儿在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现代人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在原子弹还没有产生的年代,许多学者一直认为此书中的那些悲惨的描写是“带诗意的夸张”。可是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描写就似原子弹爆炸目击记一样准确。

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岸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1800℃。一般的大火都达不到这个温度。只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焦地废墟。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

由此而论,国外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认为:“我相信人类曾有过若干次文明。人类在那时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使他们遭到了毁灭。”

这可能吗?大部分科学家们认为这仅是一种附会,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但是另有一些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我们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亿年了,而人类文明仅仅有5000多年历史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有人推测,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历史中,曾数度诞生过生命。主要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第一次在5亿年前,第二次在3.5亿年前,第三次在2.3亿年前,第四次在1.8亿年前,灭后生,生后灭,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也有人根据考古发现的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推断,可能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级文明生物,但不幸毁灭于一场核大战或特大的自然灾害。总之,当太阳系运转到宇宙空间某个特定位置时,地球上会周期性地出现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磁场的周期性消失等,前一届高度文明便会遭到灭绝,随后又会导致高级智慧生物的周期性起源和进化。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便是一个例证。

有趣的是,最近,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盖.福克鲁曼博士等人根据阿波罗计划所掌握的小天体撞击月球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小天体撞击地球图样的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的可靠性。研究认为,约35亿—45亿年前,地球上曾数度有过生命,但由于发生过几次大小行星和陨石与地面相撞(至少有两次直径为800公里的小行星与形成10亿年时的初期地球相撞)。小行星以每秒约18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击。除如此大规模的撞击外,还时常发生中等规模的撞击。这些撞击都可能使地热上升,海水蒸发,地表面熔化,生命消失,数亿年后生命才得以再生。只有那些生活在深海海底的生命体才能生存下来。目前在深海海底发现的生物,也许是地球整个生命的祖先。

所以在我们这一代文明形成之前,地球上就很可能存在过若干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

因为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有规律运转、发展、更换交替进行着,它们都有自己的周期性。寓生于死,由死而生,由生而死,大自然就是处于这样的进化、演变之中。

当地球上的各种条件适应人类生长时,他们就会大量繁殖、发展;当条件不适应人类了,他们就会在地球上灭绝或外迁。

假设,地球上的人类发生了人口大爆炸,整个生态失去了平衡,各种资源枯竭,或是各国都在进行军事扩张,大量制造、贮备核武器,有那么一天,某个战争疯子发动战争,引爆这些核武器,地球就会成为人类的墓场。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之后,地球再次适应人类生存时,他们也许又开始从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向进步的社会发展。

4.海猿是人类的近祖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十九世纪以后,一直被人们奉为圣典。虽然说进化论是人类伟大的发现之一,但它有不完备的地方,试看根据进化论列出的人类起源时间表:

古猿:生活于800万-1400万年前;

南猿:生活于90万-400万年前;

猿人:生活于20万120万年前。

这里有两个空白期:古猿与南猿之间空缺400万年,南猿(相当于类人猿)与猿人之间空缺20万年。所谓“空白期”,就是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化石。

相比而言,400万年的空白期更引人注目。

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来解释这一段时间的化石空白,这个学说就是“海猿”说。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类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提出:地质史表明,400万~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在水中生活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

提出海猿说是根据人的许多生理学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性哺乳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

作为这一论断的根据,哈代列举了人与猿猴之间的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大部分和水有关。例如,猿猴厌恶水,而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游泳,而且游泳是孕妇妊娠期内惟一能进行的安全运动。猿猴不会流泪,而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比如儒良,即“美人鱼”)有眼泪。人类是惟一能以含盐分的泪液来表达某种感情的灵长类动物,这可能和人类早期在海洋中的经历有关。再从身体的结构上看,人的躯体绝大部分是光滑的,和海洋哺乳动物相同,只有头部长有毛发,这可能和游泳时头露出水面有关,正如“美人鱼”一般;人和海豚有皮下脂肪,猿猴却没有;人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合于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弯的。人类喜欢吃鱼、贝和海藻等水中生物,而猿猴则不。最令人瞩目的是,雄性猿猴与雌性猿猴的交配是倚伏于背部进行的,而大部分海洋哺乳动物,是面对面进行的。有趣的是,海豚生产时也像人那样,是由充当“接生婆”的海豚用“手”迎接新生儿,这和猿猴也不一样。综合这种特性,所以哈代断言:人由海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上岸的成为“人类”,没上岸的被叫做“海怪”。

在研究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后发现,在这一方面人类与所有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缺盐时,动物食欲锐减,对食盐的渴求抑制了其他生理欲望。然而,一旦满足了它们对食盐的需要,多余的食盐就再也不能引起它们的兴趣,动物对自身食盐的需要量有精确的感觉,它们摄入食盐也极有分寸。

然而,人类对食盐的需求量是没有感觉的。摄入食盐也毫无分寸。例如,生活在美洲的一些印第安部落人生来就厌恶食盐。而日本和西方的一些国家,人们摄入的食盐量超过健康需要量的15~20倍,达到了危害心血管系统的地步。人类不具备别的陆生哺乳类动物那种对食盐摄入的精细的调节本领,体内缺盐不产生渴求,摄入食盐过多也不能自我控制,而这一特性与生活在海洋中盐分充足的水兽相似。

专家指出,人类的潜水生理反应也很有说服力。人潜水中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人潜入水中,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还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上,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

伦敦动物园的营养生物化学权威克劳福特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指出:“人类进化成具有高度智慧、脑容量大的动物,主要得益于所食的鱼。”

鱼和贝类体内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成分对大脑的发育有益。而身体其他部分的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巨大的食草类动物,用蛋白质构成了它们巨大的身躯而没有使脑容量增加。而脑力仅次于人类的海豚在陆地上生活时,其食谱和当时沿海地区的人类没什么区别。由此可见,人脑是靠食鱼进化而来的,而不是通过生育时的自然选择。

实际上,这也为“人类是从海洋进化来的”论点提供了新的论据。

科学家还认为,从海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大致可以这样设想:海水分隔了古猿群体,迫使其中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消退,海猿重返陆地,成为人类祖先。甚至还可以进行更大胆的设想:在几百万年中的某个时期,分成了两支,一支上了陆地,进化成现在的人类,而另一支留在水中,由于适应环境,进化较快,成了高于陆地文明的“海底人”。

这个设想,是否能充填“空白期”,尚有待科学家们研究证实。

5.人类文明曾被毁灭过吗

考古和种种难以破解的迹象表明,地球上曾有过一次人类文明,否则,许多现象将无法解释。就拿金字塔来说吧,它就不一定是古埃及人建造的,因为在北美、南美,甚至“百慕大”也发现了金字塔。有人说是外星人建造的,可也没什么根据。

在南美洲发现一条离地面250米深、数千千米长的隧道系统,通往隧道的秘密入口由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把守着。隧道的穴壁光洁平滑、顶部平坦。有些宽的地方,竟如喷气式客机的停机库那么大。其中有个宽153米、长164米的“大厅”,里边放着一张桌子、7把椅子似的“家具”。“家具”的材料很奇特,像石头,但不像石头那样冰凉;像塑料,但又像钢一样坚硬、笨重;而且显然也不是木头。在椅子后边还有一些动物模型,如蜥蜴、大象、狮子、鳄鱼、老虎、骆驼、猴子、野牛、狼、蛇和螃蟹。“大厅”里还有许多金属叶片,大多约1米长、约0.5米宽、1.2厘米厚,一页一页地排列着,就像装订的书,共发现有3000片左右,每片上都书写着符号,好像是用机器有规律地压印上去的。这些符号没有任何人能看明白。

在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和南卡罗群岛一带海底,人们还发现了一条路面宽广平坦的“街道”。

在亚洲的科希斯坦山区,有一幅洞穴画,上面描绘着1万年前各个星座的确切位置。画中还把金星和地球用线条联接起来。

在蒂亚瓦纳科发现一座巨大雕像,由独块红砂岩雕成,重20吨。雕像的符号准确记载了2.7万年前的天体现象。

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许多。

于是,一些科学家们推论:金字塔不是孤立的,它与以上世界之谜有着必然的联系,它们出自同一智能生物之手,这种智能生物曾经遍布世界各地,曾经主宰过世界,曾经有过高度的文明和发达的科学技术。他们在航天、航海、天文、数学、机械等许多方面和我们今天的水平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至少出现过一次人类文明,其程度不一定低于当今。后来,由于剧烈的地质运动,突然的气候变化,或是一场人为的战争,把当时的人类整个毁灭了,文明也随之消失,留给后世的仅是难以被自然的力量彻底毁灭的少量文明的遗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有50亿年的历史,远在6亿年前就出现了生命。难道只有到两三百万年前人类才有条件诞生?在此之前就不可能产生智能生物?

种种猜测令人欲罢不能,谜底还需后人揭开。

6.史前人类的遗踪之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贝利欧学院地质系主任保罗博士曾在肯塔基州的一处山上发现了10处40个完整的“人”脚印,其中有的脚印甚至存在于距今2.5亿年前的原生代沙石海岸的石碳纪沙石中,令人不解。

1968年6月1日,自称为“岩石狂”的赫克尔公司监察人梅斯特和妻子、两个女儿与朋友的家人到犹他州得尔塔西北约43英里的“羚羊喷泉”度假时,发现了一些三叶虫化石,当梅斯特将化石敲开时,不由大吃一惊,他发现岩石断面中央有一个“人”的脚印,在脚印中间踩着一个三叶虫。令人不解和好奇的是,这个“人”竟穿着凉鞋!经过测量,这个右脚凉鞋印比现代人的鞋印大得多,长有10.25英寸,前端宽3.5英寸,后跟3英寸宽,后跟深度比前端深入1/8英寸。

1988年8月,犹他大学教授、地质学家柯克承认盐湖城公立学校的一位教育学家比特先生也曾在同一地区发现过两个踩着三叶虫的“凉鞋印”。柯克说:“这些标本是那么明确,令人无法怀疑,这实在是对传统地质学的严重挑战。”

凡是读过达尔文进化论的人都知道,人是由哺乳类、灵长类进化而来的。在现代进化论的观念中,猿人是在100万年前开始站立起来的,可是,三叶虫却是5亿年前的低等生物,在那时,别说猿人了,就是猴子、熊等一些动物都没有产生呢,何来的“人”呢?

人类学家将面临着一个难题:5亿年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迈着雄健的大步在行走呢?

笔者曾这么想,这是不是我们上一届人类或更早几届人类留下的遗踪呢?

以下所述也许可以印证以上想法。16世纪时,秘鲁的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哥.德.托列多在他的办公室中放着一块从里边露出一根18厘米长铁钉的岩石,而这块岩石是从附近一个采石场开采出来的。正因为它“来历不明”,而被西班牙总督所看重。

1844年,人们在金属锝采石场的坚硬岩石中也发现了一块岩石中有一根3厘米长的铁钉,不过它已经生锈了。

1851年,在美国多尔切斯特附近,人们在岩石中发现了一件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