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懂得尊敬师长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4:34:55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青少年懂得尊敬师长的故事

让青少年懂得尊敬师长的故事试读:

前言

尊师敬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文化教育优秀历史遗产,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于尊师敬业的涵义、价值、品位及作用,多有论述,十分深刻。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形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社会风气。墨子充分肯定教师在传播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指出“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管子说“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也强调了教化对于改变风俗精神的重要性。《礼记·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突出了“师严”对于“道尊”、“敬学”的作用。唐代的韩愈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认为只有尊师敬业,整个社会才能按照“道统”的方向顺利发展。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认为教育对于发展文化、培育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尊师敬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途径,总结了尊师敬业的理论认识和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尊师重教越来越成为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人民把教育视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摆在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振兴中华的希望在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振兴和发展的希望又在教师。为确立人民教师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每一年教师节上,都表彰树立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教师和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

当今,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人民教师又赋予了新时代的种种喻称和誉称:“辛勤的园丁”、“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把教师称为“耗尽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吐尽蚕丝的“春蚕”,甘为他人通向知识大道的“铺路石”,送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人梯”。这既是对人民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精神的赞颂,也是对人民教师兢兢业业、辛勤劳动品格的讴歌。

本书选取的尊师敬业的故事,人物很多,范围很广:有帝王中的人物,像魏文侯、燕昭王、秦始皇、汉明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圣祖康熙等;有贤臣名将中的人物,像张良、石勒、岳飞、文天祥、宋濂、史可法、林则徐等;有学者、文人和各类专家中的人物,像孔子、华佗、郑玄、范缜、孙思邈、颜真卿、李时珍等。这些尊师敬业的故事很生动、很感人,它们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道路历程,表现了求知求学、研习钻研、孜孜矻矻、不馁不止的精神,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业授道的崇高思想境界。

书中通过100多个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故事,描述了古代先贤和历史名人尊敬师长的优良美德,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敬业的传统美德。要心中有老师,心中有事业,增强献身的历史紧迫感和责任感,听从老师的教诲,忠于职守,严谨治学,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和劳动,扎扎实实地打好做人、成人的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诚心拜师

孔子拜三贤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常问他:“你的老师又是谁呢?”

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学而知之的人。”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因家境清贫,他15岁时才有志于学问。

他为了弄懂“礼”,从山东走到河南,一拜李耳(老聃)为师。老聃为其讲学,临别时,老聃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有学问的人送人以言……我送给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的人,易遭杀身之祸,因为他好评论人;博学善辩的人,易危害自身,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短处;为人子、人臣不要有这些事而存身以尽孝尽忠。不要只顾自己,坚持个人意见。’”这席话,使孔子受益匪浅。

以后,他又二拜鲁国乐官师襄子为师。开始学琴时,一连十几天总是反复弹拨同一支琴曲。师襄子见他弹得已经十分娴熟了,就对他说:“你可以换一支曲子进一步练习了。”孔子却回答说:“我只学会了乐曲的表面形式,对节奏内容还不了解。”于是又继续练习了。又过些天,师襄子倾听琴音,感到孔子已经领会了乐曲的意境,可以学习更复杂一些的乐曲了。孔子微微摇摇头说:“我虽然体会了乐曲的意境,但作曲的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没体会出来。”又弹了一些时间,孔子轻轻地放下琴,站起来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师襄子问他有什么体会,孔子说:“我倾听着琴音,似乎看到了一位个子高高的,目光远大,慈爱安详的长者。这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师襄子称赞道:“你说的完全对啊!”就这样,孔子学会了乐,并且十分精通。

这之后,他又三拜苌弘为师。苌弘是个大音乐家,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孔子拜他为师,请教律吕之学。孔子非常虚心听取苌弘指导,不懂就问,他说:“勤学,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本领。”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实效。

由于孔子多方面拜

能者为师

,掌握了多种学问和本领,成为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大学问家。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魏文侯(公元前?─前396),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能之人埋没在民间,不能发挥作用,太可惜呀!于是,魏文侯下决心请他出来,帮助治理国家。

一天,魏文侯带领随从驱车直奔段干木的住所。一到巷口,文侯就下了车,为了不惊动贤士,他屏退左右随从,毕恭毕敬地来到段干木家的门前。他轻轻地扣动门环,有礼貌地请家人进去禀告一声,说文侯求见。

没想到,段干木一听说是文侯要见自己,误认为他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国君,像听到狼来了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中,纵身一跃,越墙逃跑了。

遭到这样的冷遇,魏文侯不仅没有灰心,反而更觉得段干木品格高尚了。所以,每次他路过段干木家住的巷口,总是垂首躬身扶轼向段干木的住所致敬。

时间长了,段干木的家人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上前问道:“尊敬的国君,段干木不理睬您,您为什么一过巷口就向他的住所致敬呢?”

文侯说:“段干木是一位难得的贤能之人,他不追求权势和非分之求,他有卓越的才能,深明大义,隐居一个贫穷简陋的小巷里,却名声传千里,我怎能不敬重他呢?”

段干木听说后,也很受感动,魏文侯再来求见,就不再回避了。

文侯请段干木出任相国,段千木不肯,文侯就登门求教于他。

段干木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滔滔不绝地讲治国安邦、举贤任能的为君之道,讲休养生息、爱护百姓的立国之本。从烈日当午,一直讲到夕阳西下。魏文侯就像小学生听讲一样,不敢坐下,一直站立在段干木面前,认真领会其中的道理。站累了,站得两腿发木了,怕打断老师的思路,也没有坐下。

就这样,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求教,接受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的故事,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薛谭学歌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薛谭。薛谭很爱好唱歌,但是他的家乡没有懂得音乐的老师。虽然先天的条件很好,但由于得不到名师指导,再加上缺乏音乐基本功的训练,他不能成为最好的歌手。

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寻访名师。当时,有一位名叫秦青的音乐大师,他不但精通乐理,而且还会弹琴唱歌。薛谭寻访到秦青,要拜他为老师。秦青看到薛谭一路克服了很多困难,千里迢迢来寻师学艺,很受感动,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收下这个徒弟。

举行完拜师礼以后,薛谭便从基础理论开始,进行系统学习。

开始的时候,薛谭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不懂就问。这样,他学习很扎实,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乐理,而且也学会了唱歌。秦青很高兴,多次在众人面前表扬他。薛谭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的艺术技巧,但他自己却认为已经全部掌握了。于是,他就向秦青告辞,要回家去。秦青就说:“好吧,咱们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有了师生情谊,等到明天为师给你送行。”

第二天,秦青和学生们到郊外十里长亭给薛谭送行。在送别会上,互相敬酒,当喝得兴致正浓时,学生们每人唱一支最优美动听的歌献给薛谭。最后,学生们提议请老师也唱一支。

秦青很愉快地接受了。只见他一边弹琴一边唱了起来。手指在琴弦上敏捷地跳来跳去,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歌声凄凉悲壮,有时低沉,有时高亢。歌声飞过森林,森林发出回响,蓝天上的白云也停在那里,久久不愿意飘走。

这支歌深深地打动了薛谭的心,他想:“老师弹唱的技艺举世无双,有许多东西自己还没有学到呢。”

想到这里,薛谭向秦青鞠躬敬礼,说:“先生,我错了,从今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我不回家了,我还要留下来,继续向先生学习。”

从此以后,薛谭再也不敢说回家了。在秦青的耐心教育下,他终于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一位歌手。荀淑拜少年为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荀况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家学说开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他十分强调后天的教育,认为只要刻苦用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来者可以居上。他把老师和天、地、君、亲并列,并进一步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况这种思想,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家庭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孙子荀淑,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非常爱读书,也很有才华。曾做过郎中大夫,还当过当涂的县令。后来他辞官归故里教书。由于他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学生不计其数,还有从很远地方来拜他为师的,连当时知名的学者李固、李膺都是他的学生。

有一次,荀淑来到慎阳县,在旅店遇到一个14岁的少年,粗布短衫,但气度不凡,两目炯炯有神。一见面,荀淑就非常喜欢这个少年。两人攀谈起来,很是投机。这个少年谈起学问来,滔滔不绝,很有见地,就是当地一流学者,也望尘莫及。两个人足足谈了一整夜也没谈完。荀淑把多年积存在心里的疑难问题,向少年请教。少年有问必答,讲得头头是道,使荀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佩服得五体投地。

荀淑请教少年尊姓大名。少年从容作答:“姓黄,名宪,字叔度。”于是荀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给黄宪施礼,并说道:“黄先生在上,受我一拜。”黄宪道:“老人家,何必客气,学问就要互相切磋,才能提高啊。我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字辈。老人家出身名门,已名扬千里,就免礼吧。”荀淑道:“尊师重教是先祖的教诲,能者为师,不拘年龄大小,常言道:英雄出少年。你是我40多年来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解决了我多年的疑虑,理应受拜。”说着上前了大礼。可见,荀况的尊师重教的遗风在荀淑身上进一步得到了发扬。特殊的拜师礼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曹植是三国时魏王曹操的三儿子,小时候跟着父亲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由于曹操酷爱文学,他的几个孩子也都受到了熏陶。特别是曹植,平日经常进入父亲的书斋和营帐,阅读父亲看过的书籍和写作的诗文,从六七岁起就开始跟着文学侍从学习,并且好学上进。

曹植的表现,被父亲看在眼里,除了自己抽空教导之外,还经常请些名士为儿子辅导。曹植也特别盼望自己能有一位好老师。

这天,父亲真的为曹植请来了一位老师——邯郸淳,他是东汉末年博学多才的著名学者,这正是曹植所期盼的。可是,当邯郸淳老师来到曹家时,却找不到曹植了,正当大家都感到纳闷时,只听门外响起了疾步奔走的声音。接着,一个赤着膊、散着头发、浑身湿漉漉的少年推门而入,身上还散发着阵阵香味。邯郸淳定睛一看,说:“这不是曹植吗?怎么弄成这般模样?”他不由得站起身,看着曹植发愣。

谁知曹植走进屋来,并不言语,只是满脸带笑,朝邯郸淳深深地作了一揖,接着便耸肩、蹬脚、击掌,富有节拍地跳起了当时民间流行的舞蹈。跳舞结束,他又从墙上取下宝剑,抽剑出鞘,舞起剑来。邯郸淳发觉曹植的剑功比舞蹈更胜一筹。在曹植舞到精彩处时,他不由得连连鼓掌。这时,他已经明白了曹植的用意。

舞毕剑,曹植又向邯郸淳作了一揖,并先请先生坐下,然后便有声有色地朗诵了一篇生动的“俳优小说”——民间流传的故事。这故事大约有几千字,曹植背得流畅自然,邯郸淳听着朗诵,从心底赞扬这个才能非凡的年轻人。他不停地夸奖着:“好!太好了!”

曹植看到老师面有喜色,这才去穿衣整装,束发戴冠,并端端正正地坐在邯郸淳的下首,谦恭地问道:“先生,您觉得我做您的学生,合格吗?”原来,刚才曹植为了迎接老师,特地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还在身上擦了香粉,誊示要用自己清洁芬芳的身体,来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赤膊、披发,是表示自己的一片赤诚;而跳舞、舞剑和朗诵,则是为了让老师鉴定一下自己的基础。

邯郸淳对于这场别具一格的“拜师”礼,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与曹植促膝而谈,从圣贤、名臣、烈士,到诗歌、文章、赋诔;从当官治国之道,到行兵用武之法,无所不谈。他感到曹植已从众多的书籍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只要稍加点拨,定能够出类拔萃,才能过人。华佗拜师求教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备科,其中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佗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

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来人问道。“生人脑子。”病人听后,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他失望地回家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了吗?”

年轻人回答:“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顶事。”

年轻人照办,果然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位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一般,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便问:“你的头风病好了吗?”“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好了。”

华佗详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非常敬佩那位老先生。他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到手。他想,如果老医生知道他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他为徒。于是,他装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老医生一直学了三年徒。

一天,老师外出了,华佗和师兄弟们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如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慕名而来求治。

老师不在家,徒弟们不敢随便接待,就让病人改日再来。病人苦苦哀求着:“求求先生,给我治治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这时,华佗见病人病得很重,不能拖延了,便说:“我来给你治治吧!”

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服用,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

病人接药,连声道谢而去。

病人走后,众师弟埋怨着:“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可怎么办?”“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治死了人谁担当得起啊?”

华佗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遇上了老医生回转来,病人便走上前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好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掉,一次全吃了有危险,快快去吧!”

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已拿给我了,也是叫我分两次吃的。”

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了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给开的?”

徒弟们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们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劝告,逞能。”

华佗不慌不忙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这是谁告诉你的?”师傅问道。“护国寺老道人,我在他那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佗。连忙说:“华佗啊!你怎么跑到我这学徒啊!”

华佗只好如实说出拜师求学的原因。

老医生听过华佗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医生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

老医生当即把治疗头风病的单方传给了华佗。郑玄千里拜师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郑玄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十二岁时,随母还家,正赶上腊会,有十多人在那里欢聚,他们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高谈阔论。郑玄对此非常冷淡,离他们很远,其母催促多次,让他参与,他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说完就离开人群到别处读书。

后来郑玄在乡里任啬夫之职,主管乡间民事诉讼和收取赋税,每逢休息时他都前往学府,向老师请教各种经学问题。从此他就不愿意担任官吏,立志读书,他父亲非常愤怒,但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郑玄辞职进入太学学习,白天在学校学习,晚间经常读到深夜。

郑玄立志求学,多方拜师,不耻下问,研究义理,力求深透。开始拜京兆第五元先为师,研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掌握这些经典内容后,又拜东郡张恭祖为师,学习《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等。郑玄读书非常精细,认真圈点评注,每有所得,就在书上写眉批,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解独到。他治学严谨,从不妄加揣测和品评,不懂就问,到处寻师,山东有名的学者他几乎问遍,并不满足,还要精益求精。

马融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名重一时。郑玄千里迢迢西入关中,经卢植介绍拜马融为师。马融有学生四百多人,亲自进入课堂听讲的仅五十余人,多是学识水平较高者。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马融派学业成就优异的学生去教郑玄,郑玄不因为没有亲自聆听马融教诲而失望,日以继夜发愤读书,孜孜不倦,学识大有长进。有一天,马融召集许多弟子考论图纬,遇到许多问题不能解答,听说郑玄善于计算,在楼上召见郑玄。郑玄才思敏捷,回答准确,计算迅速,马融和他的学生很是惊奇,赞叹不止。郑玄借此机会,把几年来在经学上的疑难问题全部提出来,马融一一解答,郑玄顿开茅塞,心里非常高兴。解答完毕,郑玄就和老师马融告别返回山东。马融依依不舍,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在外地学习十多年,目睹了东汉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厌恶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势力小人,却甘愿当一个正直的学者,毅然回乡务农,自食其利。虽家境贫寒,仍办学教书,跟随他学习的近千人。当时学习的内容是六经。给六经作注释的人很多,各持己见,洋洋几十万言,往往言不及义,阅读起来不得要领,无所遵循。郑玄综合诸家所见,“刊改漏失”,删繁就简,使“学者略知所归”,减少学习难度,深受学生欢迎。

何进、董卓、袁绍多次征召,郑玄拒绝赴任,安贫乐道,一心教书,培育人才,郗虑、王基、崔琰这些名倾一时的汉魏贤臣都出自他的门下。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潜心钻研,以“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为己任,著书立说,自成一家。郑玄一生著述甚丰,所注释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等,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稀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共一百多万字。郑玄在经学界是很有权威的,他兼修今古文,融汇古今学说,见解超常,注释详实,“义据通深”。唐初作《五经正义》多采用郑玄注释,足见其影响之深。总之,郑玄为我国文字学、训诂学及史学作出了很大贡献。张良虔诚拜师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人。韩被秦灭亡时,他虽然年轻,却胸怀大志,到处求师访贤,要为韩国雪耻。他曾用全部家财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事情未成而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有一次,张良在下邳地方的一座桥上散步,有一位身穿粗布衣服,满头白发的老人,走到他跟前时,故意将一只鞋子脱掉,扔下桥去。对他说:“小孩子,快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回来!”张良觉得很奇怪,一个毫不相识的老头,竟故意难为我,如此不客气地下命令,一时火气上来,不想去拾。但又一想:他是一位老人,可以谅解,对老人应该尊重。于是,便压住火气,跑到桥下把鞋子拾来递给老人。谁知老人并不用手接,竟把脚伸过来,命令道:“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取了鞋子,好事做到底,就给他穿上吧!”就跪下去给老人穿好鞋子。然而,老人只是对他笑了一笑,就走了。

张良心想:“这个奇怪的老人,可能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于是,便紧紧地跟随着老人向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老人忽然转过身来,对张良说:“我看你这个小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很乐意教教你。五天后一早,在这儿会面。”张良恭恭敬敬地连声说:“是!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赶到桥上,老人早已在桥上等他,见张良迟到,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呢?再过五天后一早来见面吧!”

到了第四天的后半夜,鸡刚叫头一遍,张良就到了,谁知老人又比他早到,生气地说:“为什么又来迟了?”说完,转身就走,边走边吩咐道:“五天后再来,早一点。”

又到了第四天晚上,张良这次干脆不睡了。前半夜就赶到那里。等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笑眯眯地说:“这还差不多!”说着就从怀里取出一本书,递给张良:“给你,读熟了就能辅佐兴国立业的人……”

天亮以后,张良翻开一看,原来他得到的是一本《太公兵法》。他非常高兴,经常捧着学习,从中学到了好多用兵打仗的知识。后来,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出谋献策,就是他深刻地理解了《太公兵法》的结果。

刘邦建立了汉朝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钟隐装奴拜师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全唐诗·补逸》

五代时期,有一位叫钟隐的青年,喜欢画禽鸟竹木。他平素以郭乾晖为师,临摹作品,学习技法,已初露头角。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见过这位老师,只是“神交”而已。

他为什么不去拜师呢?原来,他从旁了解到,郭乾晖老师虽独树一帜,誉满画坛,但有个特点:画法秘而不宣。无论谁去找他求教,他都不教,连让人家看一看作画过程也不答应。

钟隐求师心切,他并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点滴成绩,还想再提高一步。在郭先生拒不收徒的情况下自己怎么办呢?他想了好久。终于,办法想出来了,决定改名换姓,卖身郭家为奴。这件事钟隐做得很秘密,不露一点破绽。而郭乾晖只把他当奴仆看待,也未存有戒心。这样,钟隐学画的机会有了。端茶倒水之机,他可以瞧上几眼,夜深人静之时,他又细心琢磨。不多久,郭先生的绘画技艺,他几乎全掌握了,有时没人在场,他还练上几笔,心中十分高兴。

一天,钟隐心中忽萌画兴,便提起画笔在郭家的粉墙上画了一只老鹰。苍鹰共翠柏,壮志冲云天,那老鹰的神气,真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般。正当钟隐凝目沉思之际,忽有客人到。客人一见这壁画,无不称赞,说郭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待到他们向郭先生祝贺的时候,弄得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随着客人们一起走到粉墙前一看,被那欲击长空的老鹰惊呆了。他忽然想到:世上学我画法的,只有钟隐一人,这老鹰画得如此之好,莫非……这时,钟隐纳头便拜,说明了求师的缘由和事情的经过,郭乾晖深为感动,他连忙扶起钟隐说:“你是一位可以深造的好后生,我决定收你为徒!”

从此,钟隐跟着自己久已渴慕的老师,更加勤奋地学画。终于,成为世人皆知的丹青妙手,为了拜师,不惜为奴,真诚的求学精神,也为后人所传颂。孙思邈问遍百家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孙思邈(581—682)是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于华原县(今陕西省跃县)一个木工家庭,父亲是个雀目病人(夜盲),母亲患粗脖子病,都是当时无法医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孙思邈也体弱多病,饱尝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给自己,给自己苦难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孙思邈牢牢地记在心底,从小就立志学医,将来行医治病,为人解除痛苦。

12岁时,孙思邈跟父亲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从此孙思邈开始对中药手生了浓厚的兴趣,处处留心,虚心向张七伯请教每一味中药的功能、作用、生长地、药力大小等情况,深受张七伯的喜爱。

15岁时,孙思邈开始拜张七伯为师学医,同张七伯一起上山采药,学习单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药性。后来张七伯看他虚心好学,又天资聪敏,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不能满足孙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黄帝内经》送给了孙思邈,让他好好研读,并告诉他将来到铜官县找自己的舅舅继续学习深造。

孙思邈得到了《黄帝内经》,真是如获至宝,对七伯千恩万谢。回到家里便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手不释卷地苦心钻研,有时会通宵达旦。

但他愈是学习,愈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后来,他决定去铜官县找张七伯的舅舅求学问。经过许多周折,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医生,便拜他为师,潜心学医。一年时间里,他不但学到很多医学知识,而且把师父的一部《伤寒论》全部抄了下来。

学有所成后,他又回到村里,一边在邻居亲戚中行医,一边刻苦读书,继续深造。20岁左右,不仅医道大有进步,而且对诸子百家的学说、南北朝的历史以及从天竺传来的佛教经典,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做了深厚的文化准备。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就连二百里以外的京城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的孙思邈。

一天,孙思邈为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赞许他如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孙思邈听了这样的称许,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惆怅起来,深感惭愧地说:“我连称职的医生都不够格啊!乡里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无法医治,怎敢与那两位名医相比呢?唉!惭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孙思邈因不能医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样子,深为他的这种全心为解除病人的痛苦的医德所感动。便对孙思邈说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给他的表妹治好了。

孙思邈听到这些,便如寻到珍宝一般,惊喜地抓住那个人的双手,急不可待地打听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姓名地址。了解明白后,第二天一早他便一无反顾地告别家人乡亲,只身前往远隔四百里的太白山寻师去了。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在郿县以南。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孙思邈才来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说的人——陈元。可遗憾的是,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根据父亲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每次上山时带一些回来,用完就没有了。

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孙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灰心,心想:“既然陈元的父亲会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这种病的情况。”

于是,孙思邈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一边给山区人治病,一边同陈元上山采药互相学习交流。一天,陈元偶然地说出了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根本不害这种病。”

听到这话,孙思邈心里一动:“看来,穷人是由于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让穷人吃富人的食品,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陈元父亲所说的话的启发下,孙思邈整日整夜地研究如何治疗雀目病的问题。一天夜里,孙思邈正在一边苦思冥想,一边查看医书。忽然间,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闪电一般,眼睛亮起来。因为他在医书上找到“肝开窍于目”这样一句话。他想:“眼睛的病多半与肝有关,那么吃动物的肝儿是不是可以补益眼睛呢?”后来经过实践,孙思邈找到了医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疗法,吃动物的肝儿来治雀目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问题,孙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找到吃牛靥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靥也有效。

孙思邈用食物疗法,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这些人对孙思邈总是千恩万谢,称赞他的医术高明。但孙思邈却总是念念不忘地说:“这都是陈元父亲的启发才使自己搞明白治病方法的。”足可见他对“一言师”都是十分难忘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孙思邈被聘进京。到长安后,他依然坚持勤学好问的习惯。他听说长安有甄枚和甄立言两位高医,就想登门求教。但这两位医生年事已高,正忙于著书,不肯接见人。孙思邈却不顾这些,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他们,诚恳地向他们求教。两位名医深为孙思邈的好学精神所动,不但同他一起探讨了许多医学上的问题,而且把自己的著作《针方》、《明堂人形图》、《古今验方录》等送给孙思邈,供他学习参考。

贞观十四年,60岁的孙思邈重返家乡,把自己一生搜集的医方,医药标本整理撰写了《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是他一生对药物研究,走遍家乡和汉中、四川一带,遍访名师、求教群众、研究古代经典而获得的硕果,集当时和前代医学之大成,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画圣吴道子拜师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吴道子,唐朝开元盛世的画圣。他天性聪明,一向好学,在向师傅学画的一群学生中,他的成绩最为突出,画得很好。师傅看他学有所成,决定让他出去闯荡一番。临别时向他赠言:“不拘成法,另辟蹊径。”

吴道子认为已经学的很好,自己了不起了,恃技狂傲。一次,与名画家杨惠之比画,结果比败了,他羞愤难当,不仅撕了自己的画,也把杨惠之的画抢过来撕掉了。

他没想到还有比他画得更好的人。他衣衫不整,失魂落魄地来到一家酒肆。正巧,当朝的秘书监贺知章和长史张旭正在豪饮。他们醉后挥笔。贺知章提笔写出一幅古拙沉雄,大有飞动之势的狂隶书:“酒中去寻蓬莱境,悠悠荡荡上青云。”而张旭展臂挥写,两行狂草出现在墙壁上,写道:“张颠自有沧海量,满壁龙蛇碗底来。”其字迹真如龙蛇狂舞,气势豪壮。

吴道子看得发呆,仿佛得见天人一般。他奔到贺、张二人面前,扑地跪倒,纳头便拜。贺、张二人见一满脸污垢的人跪在面前,以为是乞丐来乞讨,连忙扔下两把碎银,向门外走去。吴道子慌忙站起,跪到门前,把二位大人拦住,重又跪倒在地,说:“在下姓吴名道子,愿投在二位老先生门下学习书法。”贺、张二人这才明白吴道子的用意,但看他这副怪模样,都不大欣赏地摇了摇头。在他们看来,这个人怎么能学好字呢?贺知章拉着张旭,绕开吴道子又向门外走去。

吴道子一看,他们不肯认他为学生,重又站起,急得大叫:“二位先生慢走!”然后,跑过去连连叩拜不起,只叩得额头青紫,流出血来,嘴里还不住地说道:“道子实在是为先生的技法倾倒,望能收下弟子,望能收下弟子。”一时间声泪俱下。

贺、张为吴道子的一片挚诚所感动,忙过去把他扶起来。张旭取出自己写的真、行、草三幅字给吴道子,要他先临习两年,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勤奋就是诀窍。”

烈日炎炎,蝉鸣不已,吴道子在室内赤臂挥毫,练习楷书。他大汗淋漓,案上已积满了已书写过的纸张。

秋去冬来,大雪盖地,吴道子在书写狂草。

一年过去了,吴道子去拜见恩师。张旭见吴道子来,马上问道:“你为何临摹刚一载就来找我?”吴道子把一幅自己写的草书呈给张旭,回道:“弟子来请恩师指导一下……”张旭将条幅展开一看,很生气,随手掷于地上。吴道子见状,连忙跪在地上说:“恩师,弟子知道,技法还远未练成,然而弟子不是为学书法而学书法的。”“嗯?”张旭面有愠色。

吴道子说:“弟子本来志在丹青,现如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另开蹊径,然而苦于无从下手。也是苍天助我,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猛然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有一拙作,望恩师赐教。”说毕,将一幅“兰叶描”金刚力士像呈现张旭面前。

张旭接画在手,展开观看。吴道子窥视着老师的脸色。但是,张旭却一脸矜持之情,不露声色。观后,张旭将画卷了起来。

吴道子起身道:“弟子还要游遍远近山川庙宇,再练山水画技,就此告辞了。”说完,对着张旭拜了三拜,转身离去。

张旭待他走后,才展开画幅重新看了又看,赞叹道:“绝顶聪颖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李白求师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晚年,由于政治上不得志,李白怀着愁闷的心情,漫游名山大川,经常寻师访友,写诗。

一天清晨,李白正在安徽歙县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里喝酒,忽听到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能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向酒店伙计打听,伙计告诉他:“吟诗者是名叫许宣平的老翁,因为看穿了世俗,恨透了腐败的官府,弃官隐居到深山。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只是经常看见他到镇里柴行卖柴,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一路走一路吟诗。……”

李白暗想:这不正是自己所要寻找的知己吗?我必须马上与他相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诗艺和做人处世的道理。李白立刻追出门去,只见老翁已经走上了街头的小石桥。李白大声喊道:“许先生,请留步。”许宣平回头见是一个身穿锦袍官服的陌生人在喊他,扭头疾步远去,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李白没有追上许宣平老翁,心里非常懊悔。那天夜里,他怎么也睡不着觉。心想,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没结识几个真正的诗友。今天遇见了这样一位“诗仙”,想欲求教,又错过了机会,明天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一早,李白就赶到了柴行门口等候许翁,可是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踪影。就这样,李白一连等了4天,天天落空。李白求师心切,决定进山去寻找。他翻山越岭,整整找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许翁。李白有点泄气了。可是,他一想到少年时代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老婆婆讲的话,就咬了咬牙,紧紧腰带,又继续往前走去。

这天黄昏,李白走到了紫阳山下,只见山前立着一块巨石,石上龙飞凤舞地刻着一首诗,李白边看边读,被这首恬淡自然、充满情趣的诗吸引住了。他情不自禁地连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呀!”他料定这首诗是许宣平老先生写的,便更加坚定了拜许翁为师的决心。

李白继续往前走,忽见崖石前平地上有一堆稻谷,心想这肯定是许翁晾晒的,就坐在崖下等候,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忽然山下小河里传来一阵阵击水声,李白惊醒了,寻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正站在船上弄桨。李白急忙迎上前去,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啊?”

原来这位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在镇上,看见身穿锦袍官服的李白追赶自己,以为又是朝廷找他去做官,就赶快躲开了,而且再也没到镇上去卖柴。没想到,这人又追到了这儿,便反问道:“你是谁?找许宣平有什么事?”李白回答说:“我是李白,找许先生是为了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诗艺呀!”老翁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人竟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李白呀!老人双手一拱说道:“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许宣平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大海怎么能向一滴水求教呢?实在不敢当呀!”说完,撑船便走。李白急了,忙上前,苦苦哀求道:“老人家,学生为了寻找您,已经在这深山野岭之中转了三个月了,难道您就用这么一句话把我打发了不成?……”

李白的真诚感动了许翁,他请李白上了船,向河心划去。

从此,人们经常可以看见李白和许宣平老翁坐在溪水边或山林中饮酒吟诗。李贺诚心拜名师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自幼喜欢读书写诗,小小年纪就已在写诗上显露了才华。为了提高写诗的水平,实现自己要成为诗人的愿望,18岁那一年,李贺决定到东都洛阳去拜名师。临离开家乡时,父亲拉着他的手,嘱咐说:“孩子,你如今已经长大了,该到外面去闯荡闯荡。京都名人很多,到了那里,你要诚心诚意地向名师求教,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真本事,实现施展自己才能的宿愿。”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当时就住在洛阳,他是一位名望极高的师长。李贺一到洛阳就听到不少人向他介绍韩愈。有人说:“韩先生像伯乐,非常赏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有人说:“韩先生虽然爱才,但眼光非常高,一般水平的诗文是根本看不上眼的。他怎么会轻易看得起一位年轻无名的乡下人呢?”还有人说:“韩先生脾气很不好,有时生起气来,吓死人呢。”……

李贺听了这些议论,最初心里也有些打鼓,不敢贸然到韩愈府下求教,但又一想,不大胆地向名师求教,又怎么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帮助,又怎么能进步呢?他决心竭诚拜韩愈为师。

当时正值盛夏,拜师那天骄阳似火,烤得人难以忍受,但李贺却穿戴得格外整齐,信心十足地向韩愈府上走去。

这天,韩愈正好刚从一位朋友那儿回来,因有些疲劳,就靠在椅子上休息。这时,仆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韩愈身旁,低声说:“大人,门外有一位英俊青年,要求拜见您!”韩愈微微睁开眼睛,向仆人挥了挥手,说:“不见,我想休息休息。”仆人退出,对等候在门外的李贺说:“韩大人今天累了,不能接见你。”李贺却执意不肯离去,诚请仆人再次回报自己要求拜见韩大人。

那仆人又翻转回来,为难地对韩愈说:“大人,这青年就是不肯走,非要见您不成,您看……”韩愈心想:我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个青年又不知是什么身份,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就对仆人说:“今天不行了,还是请他回去吧!”

当仆人再次告诉李贺,韩大人不能接见他时,李贺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诗稿,请他无论如何将它呈送给韩大人过目。仆人看到李贺站在烈日下,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往下流,被他求师的决心所感动,就再次去回报韩大人。

当韩愈看到仆人又转回来,心里十分不悦。仆人忙将诗稿递给韩大人,说:“大人,这位年轻人请您务必抽空看看他的诗稿。”韩愈接过诗稿,只见第一页上醒目的标题,写着《雁门太守行》,诗的第一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好句子!气势不凡!”韩愈只看了诗的头句,马上赞不绝口,精神为之振奋,造不及待地又往下读了起来:“……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读到这里,韩愈的疲劳一扫而光,对仆人大叫一声:“快!请客人进来!”

韩愈见到李贺,连连称赞他的诗写得好,并拍着他的肩膀说:“要不是你如此执着地求见我,我可能永远无法发现你这位青年诗才。”

从此,李贺就拜在韩愈门下学习,写诗作词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快成为诗坛上的名人。状元汪应辰拜师圣人无常师。——韩愈

宋朝状元汪应辰,是信州玉川人。小时候就和一般儿童不一样,好沉思,老成持重。不满5岁,就会背很多古诗,出语惊人。18岁考中了进士。他的试卷特别突出。主考宋高宗出的题目:“吏道,民力,兵势何者为本。”汪应辰没有就事论事,指出三者都不是根本。“治之要以至诚为本。”高宗看后,非常满意。一定要殿试。结果一看是个少年,觉得非常惊奇,特开一例,让他到大殿上来。侍从让他到了殿上,高宗非常满意。汪应辰中了状元,在朝中任职。

可是他总觉得自己知识有限,应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精益求精。他小时候,就听说京城有个张九成,是个大学问家。久不得见,深为遗憾。如今和他同在一个朝廷任职,就主动到张九成府上,拜张九成为师。张九成很谦虚地说:“自己老了,没有资格担任当朝‘状元郎’的老师。”可是汪应辰不依,接连下拜,由于他对自己学业精益求精,二人成了忘年交,互相研究学问。以后又听说当朝宰相赵鼐有学问,又做了赵鼐的幕僚,虚心向他请教。二人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汪应辰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学问大有长进,成为宋代名流。陆佃千里求师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

陆佃小时,家境贫困,没钱供他上学读书,只得帮助家里打柴、耕田。但他酷爱读书,居贫苦学,从不放过一点空余时间,白天劳动空间,晚上劳动后,都是他读书的好时机。他一边干活,一边向有学问的人求教,把学到的知识记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才学。夜晚没油点灯,就在院子里映月光读书。经过十几年的苦读,陆佃在当地已初露头角,小有名气了。

古时学校很少,求师困难,求名师更为不易。他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决定到外地拜师求学。当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讲学,便决心去拜师。

为了拜师,他穿着草鞋,背着铺盖,长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来到一条河边,当时没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顶在头上涉水过河。当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发,巨大的洪流将他卷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王安石,当他跨进王安石的家门时,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这位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的有志青年后,十分喜爱,决心把全部知识传授给他。

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导下,陆佃学习非常刻苦,博览群书,知识面极为广泛。在京师考试时,考官将题目一道紧接一道地发下来,许多人都惊慌失措,陆佃却从容答对,考中进士。他精通三礼,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继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升吏部尚书,又拜尚书右丞,后转左丞。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度过,仍坚持写作,著书242卷,如《埤稚》、《礼象》、《春秋后传》、《陶山集》但等,皆传于世。岳飞从师周侗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大将,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屡败入侵的金军。

岳飞小时候,家境贫穷,上不起学。他家隔壁是村里三个员外合办的学馆。文武双全的周侗就在这个学馆里教书。

岳飞仰慕周先生的学识,每天将凳子垫了脚,爬在墙头上听周先生讲学。

一天,周先生出去了,临行给学生王贵、张显、汤怀三人出了一个作文题。

爬在墙头上的岳飞心里想道:先生既已出门去了,我何不到馆中看看?于是,他绕道走进了学馆。

没想到,岳飞被王贵一把扯住,说:“张哥、汤弟,他就是岳飞,我爹常夸他聪明。先生给我们出了文章题目,我们哪有心情去写,何不请他代笔?”

张、汤两个孩子说:“有理!”

岳飞说:“怕我写的不中先生意!”“休要太谦!你肚中饥饿,抽屉里有点心!”王贵怕岳飞跑了,把书房门反锁起来,王、张、汤三人飞跑玩耍去了。

岳飞坐在凳上,依照三人的口气写了三篇文章。然后,他又翻看周先生写的文章,不禁拍案叫绝:“我岳飞若得周先生教诲,何愁不能成才?”

正在这时,只见王贵、张显、汤怀三人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说:“不好了!快走!先生回来了!”

岳飞慌忙离开书馆回了家。

周先生回馆,检查三个学生写的文章,逐篇看过,文理皆通,与往日写的文章大不相同。周先生很纳闷儿:三个学生的学问怎么骤然长进了许多?他严肃地盘问三个学生:“刚才何人来过?是谁人为你们代笔?”

三人开始还在抵赖,被先生盘问不过,只得把岳飞来馆代笔的经过招了出来。

周侗大喜,命令王贵将岳飞请来。

岳飞惴惴不安地来到馆中,拜见过周先生,说:“小子年幼无知,一时狂妄,望先生恕罪。”

周先生问:“你从师何人?”“无师,是跟家母学的。”

周侗连忙说:“快请令堂大人来馆!”

岳飞回家请来了母亲。这时,三个员外和他们的夫人也来到了学馆。

周先生对岳母说:“令郎今后必成大器。玉不琢,不成器,我欲收令郎为徒,愿将平生所学教他!”

岳母大喜。岳飞连忙跪拜于地:“恩师在上,受学生一拜!”

从此,岳飞跟周侗学文习武,视先生为义父。周侗把十八般武艺,尽数传授给他,他的学问也大有长进。

不料,周先生年事已高,偶感风寒,一病不起,竟溘然长逝。

岳飞十分悲痛,同王贵、张显、汤怀将恩师安葬在沥泉山旁。岳飞在坟侧搭个芦棚,他居住在栅内为恩师守墓。

后来,岳飞没有辜负周先生的期望,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当上了率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入侵的金军一见岳家军,皆望风而逃。时有民谚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濂求师宁吃千般苦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大臣,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三学士”。

宋濂从小就酷爱学习,但家贫买不起书。为了读书,他常找当地藏书富甲一郡的郑义门借书。书一借来,他就抓紧一切时间抄完送还,从不过期。由于他爱学习、守信用,才能常借到书,这样使他读了很多书。

二十岁以后,宋濂的求知欲更强烈了,渴望得到名师的指教,却苦于找不到名师,又没有学识渊博的朋友一道研究学问,为此宋濂常常感到苦恼。

一天,有人告诉宋濂百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向他求学的人众多,是个难得的良师。

听到这个消息,宋濂十分欣喜,立即决定登门拜师。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穷困的宋濂却穿着草需冬裹着一件破棉袄出门拜师。凛烈的北风刺骨,爬高山,越深谷,几尺深的积雪更使他举步艰难。脚冻裂了口子,四肢冻得麻木了,宋濂却全然不顾,一心拜师求学,后来严酷的风寒已冻得他无法支撑了。幸好被一位好心的客店主所遇救护。

宋濂求学,更是不易。那位老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严厉。每次求教,宋濂都要恭恭敬敬地站在教师的身旁,小心翼翼地提出问题,探问究竟,然后躬腰曲背倾耳等候解答。就是这样,老先生有时也会不耐烦,宋濂还要常常遭到无端的呵斥,甚至是没有自尊的训责。

宋濂遭到这样的呵斥,心里有时也无法承受,泪水常会不争气地涌出来。但他想:“自己是来求学的,为的是向教师学得知识,不能计较先生的态度。”因而他常以张良进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极力抑制住要流出的眼泪,掩饰自己为求学而丧失自尊的痛苦,对老师的态度反而更恭谦了,礼节更周到了,耐心地等到先生高兴时,再提出问题请教。

当时与宋濂同学的人,大都是些纨绔子弟:衣食住行非常奢侈。宋濂却从不羡慕他们,更不觉得自己寒酸,他常想:“虽口体之奉人也,以心中有常乐者也。”因而,求师更加虔诚,修学更加刻苦。

后来,宋濂又先后拜过元末著名的古文家吴莱、黄溍、柳贯等人为师。求师时总是不顾酷暑严寒,顶风冒雨,长途跋涉。又常常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他一天也只能吃两顿饭。但他从不把这些难耐的苦痛放在心上,却把求得高师,得到真知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宋濂不辞劳苦虔诚求师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历来被传为佳话。宋濂更无负于求师的艰难而潜心修学,使他的史学知识博大精深。文采出众。散文名噪于世。平生著述极富,主修了《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浦阳人物论》、《孝经新说》、《龙门子》等。在当时影响很大,蜚声海内外,高丽、日本等国的使臣来中国,总是要问候宋先生,广泛购买他的文集。李时珍处处拜师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

明朝的时候,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被排到所谓下九流的行列里,人们既需要医生,又看不起医生。李时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从小继承父业,毕生钻研医道,直至成为一位闻名全球的大医学家。

大约在他35岁的时候,李时珍发下宏愿,决心重新修订医学名著《本草》。为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在十年苦读的基础上,立志要再行万里路。他知道,人人皆有专长,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每到一地,他就向当地的农民、山民、渔民、樵夫、猎人、药农学习,向他们请教。凡是遇见他不懂的、没见过的知识,他都虚心请教,认真记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走到一处驿站,已累得非常疲乏了。一些往来于驿站之间的车夫们正聚在一起,见到李时珍,便热情招呼他坐下。见到李时珍如此疲惫的样子,一个车夫从眼前刚刚熬好的一盆汤中盛了一碗,端给他说:“来,吃碗解乏汤试试。”李时珍端过碗来一喝,微甜,略带清香。急忙问:“这汤是用什么熬的?叫什么?治什么?”车夫们笑着告诉他:“这是用叫鼓子的旋花熬的汤,这种草药能治理筋骨损伤,保护筋骨,解除疲乏。”说罢,还拿了些粉色的旋花给他。李时珍听罢,兴奋得跳了起来,连忙把车夫们的话记录下来。李时珍由衷地感谢这些车夫老师!

还有一次,李时珍来到河旁边,给一位渔民治过病后,渔民们盛情地招待他吃了一顿海鲜。餐中的一道鱼菜,吃起来味道鲜美。一问才知道是“河豚”。李时珍立刻就想起了“舍命吃河豚”的谚语了。看来只有知道河豚味美无比,才会懂得为什么有人宁愿舍命,也要吃河豚了。但是为什么吃河豚要“舍命”呢?李时珍非常谦虚地一一向渔民们请教,渔民们告诉他:“吃了河豚的脂油,会使人舌头发麻;吃了河豚的子,会使人肚子发胀;吃了河豚的眼睛,使人眼睛发花;吃河豚不得法,还可能送命。”李时珍就是根据渔民们的这些经验,总结出了“油麻、子胀、眼睛花”的顺口溜,告诫人们,吃河豚千万小心以防中毒。

每到一地,李时珍都要到当地的制药作坊,向制药工人询问一些药物的制作方法,请教制药的一些技术问题。

李时珍就是这样,时时学习,处处拜师,生活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生活在群众的智慧海洋里,不断武装自己,不断获得真知灼见。他踏遍了大江南北,访问了上千人,阅读了800多种医药典籍,记录了大量珍贵资料,写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反复修改、校对、整理,三易其稿,历经30年时间,在他6l岁时,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问世了。董七十拜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董沄,字复宗,号梦石,浙江海盐人,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知识渊博,早年爱好文学,但从不满足,对学识孜孜以求,“以能诗闻江湖间”。

68岁那年,他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听说王阳明正在深山讲学,便赶去听课。一连听了几次,感到王阳明很有学问,特别是对他的理学观点非常赞赏,诚恳地提出要拜王阳明为师。当时,王阳明53岁,不肯收已68岁的董沄为学生,再三推辞,董沄的一些朋友也都劝他:“你已这么大年纪了,也很有名气了,何必如此呢?”而董沄则说:“吾从吾之所好为之。”(我是按照我自己的爱好去从头做的)并改号为从吾道人,决心跟随王阳明从头学起。

两年后的一个除夕晚上,董沄整整70岁了,他决定正式向王阳明行拜师之礼。那天,天正下着雨雪,寒风刺骨,道路泥泞,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自己背着铺盖,一跌一滑地赶到王阳明的住处。70岁的老学生向55岁的老师行了跪拜礼,正式确立起师生关系,两位老人在烛光下,精神焕发,相对守岁,开始了新的一课。

过了两年,王阳明去世了,董沄悲痛地诀别了老师。他痛悔自己拜师太晚,没能把教师的全部知识继承下来。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便专心致志地钻研王阳明的遗著,学到了很多理学知识,他的学识更加渊博了。直到他77岁去世那一年,也一直苦读不息。徐光启拜利玛窦为师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美国]海明威

徐光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在学术上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尤其在天文、数学和农学上,更是成果卓著。

公元1596年夏天,徐光启任广西浔州知府赵凤宇的家庭教师,随赵家一起来到浔州。在那里,他结识了意大利神父郭静居,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万国全图》,神父指着地图给他看中国在哪里,欧罗巴(欧洲)在哪里,意大利在哪里。徐光启看后十分惊异,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除了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地域。这使他非常倾慕,当他知道这图是耶稣教会会长利玛窦所绘时,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利玛窦,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在郭静居的指点下,徐光启几经周折,多次追踪,终于见到了利玛窦。两人一见如故,从天文、地理谈到数学,非常投机。利玛窦用欧几里得的《原本》举例,对比中西方教学特点的一番谈论,使徐光启一下子便迷上了《原本》。“先生,可以把你的《原本》一书借给我看看吗?”徐光启恳请道。

利玛窦笑了,他摊开两手说:“可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先生读不懂。”

一种对科学强烈追求的欲望,使徐光启下了一个更大的决心,一定将《原本》译成中文。

为了学习西方科学,为拜利玛窦为师,公元1603年,他全家加入了天主教。第二年他又考中了进士。在他再三的请求下,利玛窦终于开始向他讲授《原本》和绘制地图的方法。老师规定每两天向他讲授一次。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黄沙弥漫,徐光启总是按时到达,恭恭敬敬地听利玛窦的讲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终于弄通了欧几里得《原本》。他发现该书着重阐述数学的基础理论,有严密地逻辑推理,确实能弥补中国古代数学的不足,就建议利玛窦说:“这段时间先生不辞辛苦,精心讲授,晚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的要旨。请先生继续赐教,与晚生一起把该书译成中文,名字可否定为《几何原本》?”在徐光启的精神的鼓舞下,利玛窦答应试一试。《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终于开始了。

整个冬天他俩都是在灯烛下度过的。白天徐光启要去办公,只是晚上才能与老师一起译书,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书中专用名词在汉语中没有,只能由两人琢磨决定,但是经过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定下来的。常常为了一个名词,他们想了几个晚上,改了十几次,还不满意,有时一个章节译完了,但因文字艰设冬就推翻了再译,直到文字准确,通俗易懂时为止。

时光荏苒,他俩从大雪纷飞季节译到了桃李花开时,译完了前三卷。他们没有时间去游春赏花,继续奋战,终于在五月前译完了前六卷。

初稿译完后,徐光启又反复修订了两遍,直到六月末,终于定稿刻印了。

公元1607年,《几何原本》终于印出来了。本书装帧十分精细,第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印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写着“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看着他们共同心血的结晶,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表达了真诚的师生情谊。马锦当仆学戏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卢梭

明代后期,陪都金陵(今南京)是一个繁华之地,游人如云,到处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仅戏班子就有数十个。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兴化部,一个是华林部。著名演员马锦,字云将,祖辈是西域人,他是兴化部的主要演员。

一次,一个富商遍请贵客文人,举行盛大宴会,让兴化部和华林部演对台戏助兴。兴化部在东台,华林部在西台,同时上演《鸣凤记》。这是一出反应杨继盛等“谏臣”与严嵩父子等奸佞之间矛盾斗争的戏。开头,两台歌声悠扬,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而当演到严嵩和夏言两个宰相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时候,两台演员的演技便显出了差距,观众都面向西台,为华林部扮演严嵩的一位姓李的演员喝彩,有的大呼:“端酒来!”有的索性把座位移到西台前面去了,不再向东台观望。东台上还没等这出戏演完,便停锣息鼓了。原来兴化部扮演严嵩的马锦自感羞愧,当即卸装不知去向了。

马锦是金陵著名的歌手,兴化部的主要演员。自他出走后,兴化部又不愿意随便找人接替他,只好停演了。于是,华林部独享盛名。

过了三年,马锦又回到了金陵,召集他的同伴重理旧业。他又找到原先那位富商,请求道:“希望你再举行一次宴会,把上次请过的客人全部请来,我们兴化部和华林部重新对台演一回《鸣凤记》,给大家助兴。”那位富商欣然应允。

两台戏照例同时开演。演到严、夏两宰相争论河套问题时,马锦简直把严嵩演活了,不要说观众为之倾倒,连西台那位姓李的演员,也失声叫好,连忙跑到东台,跪倒在马锦面前,甘愿做他的徒弟。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一些演员都到兴化部去拜访马锦,请教说:“你的演技本来也不错,可是比不上李君,李君扮演严嵩,可算是演绝了,现在你又从哪位高师那里学了这一套演技,竟然把他压倒了呢?”

马锦回答:“李君扮演的严嵩,确实是天下无与伦比,可是他又不肯教我。我怎么办呢?我听说当今宰相顾秉谦同严嵩是同一流人物,便跑到京城里,请求给他当仆人。整整三年来,我每天伺候他,仔细观察他的举止,琢磨他的语言,久而久之,对于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部摸得熟透。这就是我拜老师的经过啊!”

大家听了,都佩服他为演好角色而立的恒心和所下的苦工。袁枚多方求教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朝著名诗人。袁枚不仅诗写得好,而且散文、骈文都写得纵横跌宕,自成一家,与当时的大文学家纪昀齐名。世人称之为“南袁北纪”。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流传于世。

袁枚的成功,在于他的不耻下问,多方求教。书是他的老师。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袁枚便向附近藏书富者去借。屡借不得,“归而形诸梦”。

一切人,一切自然现象也都是他的老师。无论邻里小儿,山野牧童,还是白发老农,都是他学习的对象,他乐于同他们交谈,希望从他们的谈吐中有所收获。自然现象,也都是他的老师。无论花草树木,或山水风云。他都要细心观察,希望能从观察中悟出道理。

时值二月,袁枚远行。送行的和尚见春色正浓,惋惜地说:“满园梅花正盛开,可惜的是您老人家不能带走它啊!”袁枚听了,随口吟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十月的一个晚上,袁枚在随园里散步。此时,万籁俱寂,明月当空。月光下,一片竹林郁郁葱葱,几株老梅繁花似锦。袁枚触景生情,便吟起诗来,但有两句总吟不好。此时一位老农担粪而过。见了袁枚,高兴地说:“先生,梅花树已经有一树花了!”袁枚听了,心里一动,两句诗脱口而出:“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随后朗声大笑道:“今天,满园的美景给了我意境,老人又给了我佳句!真乃幸遇多师也。”

袁枚常说:“从事创作,不仅要餐经馈史,博览群书,还要向老百姓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这些所谓诗人、文人如能拜他们为师,还怕写作源泉枯竭吗?”太极巨星杨露禅拜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杨露禅(1799—1872),本名杨福魁,字露禅。河北永年县人,清末武术家,人称“太极巨星”。

杨露禅小时候家世贫寒,酷爱武术。他稍大以后,以卖水、卖土为生。由于天天推车,练就了惊人的臂力。

他在有些功夫之后,喜欢同人比试拳脚。有一次,他给永年城太和堂药店运货,听说店伙计们都练“绵拳”。绵拳,运好气之后不但能借人之力打人,而且能拨动千斤之物。由于他怀疑绵拳威力,便向人家提出比试。药店掌柜出场。杨露禅攥紧双拳,一个箭步,扑向掌柜。掌柜呢,双手一迎,身子一闪,便躲过了。杨露禅要打第三拳时,忽觉身子右侧遭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站立不住,向左倒去。杨露禅从来没被人三拳两拳击倒过,知道遇到了出奇高手,于是慌忙跪下,赔礼讨教。掌柜见他爽直诚恳,便向他讲出来历。原来,这太和堂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进士开的。陈德瑚是绵拳创始人陈玉廷的后代,家有继承先袒拳业的兄长陈长兴。药店掌柜正是陈长兴的弟子。露禅听后,立即再拜,要认为师。由于立有祖训,被掌柜拒绝。

杨露禅并没有就此灰心。他立即回家,凑足路费,背上行李,星夜奔赴陈家沟。从永年到温县有近千里路程,由于求师心切,他只用了半个月。到了陈家沟,在村子中间打听到了陈德瑚的家。

陈家门前堆放着许多柁檩砖石,一些人正往来搬运木料。杨露禅高兴极了,一路劳累一扫而光。可是他想:人家在修建房屋,怎好意思提起拜师学艺的事呢?还是先帮人家多干点活,待日后再想法求见师傅吧!

这时只听有人大喊:“上梁喽!”杨露禅立刻跑上前去,扛起一架大柁登上石阶,走到墙基边,稳稳当当地把大梁放下。众人见了,齐声喝采。

陈德瑚闻声赶来,仔细端详了杨露禅,然后让人把他叫到账房,收留他当了小工。陈德瑚把杨露禅只身扛大柁的事告诉了陈长兴。陈长兴怕是武林高手登门闹事,便急忙来到现场,只见杨露掸浓眉大眼,膀宽腰圆,虽年龄不大,却能毫不费力地将几百斤重的大柁搬到肩上,断定他定有功底。于是说了声:“好!”接着说,“这位朋友,你能扛动大柁,我能试试吗?”杨露禅见此人高不到五尺,消瘦干瘪,年近花甲,便说:“大柁长有两丈,重有八百,我不费吹灰之力;您年高体瘦,哪能同俺这莽夫相比?”陈长兴哈哈大笑,说:“那咱们就比一比吧!我站在柁头,你如果拉我下来,我就认输!”杨露禅想:不用说一个瘦老头,就是铜铁罗汉,俺也把他拉下来!于是说:“拉不下来,俺就拜您为师。”陈长兴把绳子系在腰间,另一头扔给杨露禅,一个箭步跳上大柁,说:“朋友,拉吧!”杨露禅用力一拉,没拉动;再一拉,又没拉动;他急了。于是,使出了全身力气,身子都要贴到地面了,可是,陈长兴悠然自若,稳如泰山。那大柁呢,眼见着一点点下陷。杨露禅摇摇摆摆,汗水淋漓。站在一旁的陈德瑚,担心兄长年老有失,连喊:“停,停!”杨露禅放下绳子,扑倒便拜:“敢问大师尊姓大名!”陈德瑚说:“这就是兄长陈长兴!”杨露禅听了,激动得落下泪来,连连叩叩头说:“弟子久闻师傅大名,不惜跋山涉水登门求艺,万望师傅收下弟子!”陈长兴默不作声。陈德瑚说:“兄长,他千里寻师,可见心诚,你就收下他吧!”众人也七嘴八舌地帮腔,陈长兴扬长而去。

杨露禅心想:师傅收徒弟理应有个考验。我今天能见到师傅,就已心满意足。只要能让我在这干活,不愁实现不了求艺愿望。从此,陈家里里外外的脏活累活都被杨露禅包了。一天,他听人说陈长兴师傅天天深夜在花园里练功,就半夜起床,藏在花园的大槐树上。果然,见到师傅来到花园。只见他,一招又一招地练了一遍又一遍。练完后,又回到屋睡觉去了。杨露禅爬下树来,一边打扫庭院,一边琢磨师傅的招术。天亮了,众弟子都来跟师傅练武,杨露禅也夹在中间。就这样,明学暗练,苦心琢磨不知过了多少天,受了多少累。

转眼到了腊月,长工们结账回家过年。可杨露禅既不结账,也不回家。陈德瑚知道了,觉得奇怪,就问:“露禅,你为什么不回家?”露禅说:“东家待我实在是好,可有一样,我出来已经一年,连师傅都没拜成,哪有脸面回家?”陈德瑚被他的志气感动,就向兄长替他说出心事。陈长兴听了哈哈大笑:“实不相瞒,我早破例将他收下了!”

杨露禅知道了,立刻跑到上房,喊了一声:“师傅!”“扑通”一声跪在地下。陈长兴正要扶起,陈德瑚一摆手,说:“慢着,往日兄长收徒弟,要先练拳,后推手,再磕头。今天怎么啦?”陈长兴说:“他每天三练功,早已掌握了内家拳的奥妙,成为自己人了!”陈德瑚说:“那就叫他显显身手吧!”

杨露禅知道偷艺的事已被师傅识破,只得说:“那就请东家和师傅指教吧!”他凝神走身,练了一趟太极架子。陈长兴感慨地说:“他三更看,四更练,五更扫庭院,亮天以后又一遍。别看只学8个月,功勤胜3年!”

除夕,杨露禅在新落成的客厅里正式向陈长兴行了拜师大礼。陈氏家族相传14代的绝技,第一次传给了“外人”。

后来,杨露禅将陈氏拳的招式进行了修改:缩减了高难动作,增加了简易招术。并且创新了器械,创立了太极刀、太极锤、太极枪等,太极拳得以在祖国各地普及。

1872年,73岁的杨露禅逝世。人们对他无比怀念、敬仰,称他为“太极巨星”。陈毅登门向老塾师求教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曾先后担任新四军的支队长和军长,领导了华中的抗日战争。在他浴血战斗过的大江南北,至今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陈司令的感人故事。

苏中战役打响之前,陈毅住在苏北根据地的一个村子里。房东是一位在外村教私塾的老先生,儿子参加了新四军,家中只剩下婆媳二人。

激战前的陈司令十分繁忙,他日理万机,常常要工作到深夜。一天夜里,他刚写完一份给党中央的报告,站起来松散一下神经。忽然听到从厢房里传来了婆媳俩的声音:“我怎么输了呢?”“妈,您输了,我的马二进三卧槽将军,车又当头,您的帅出不来了!”“啊,好!再来一盘吧!”司令员的兴头来了,真想立即上阵杀一盘。但考虑到夜已深,又面对女流,也只好作罢。

第二天,陈毅向老大娘询问,知道她们会下象棋,赞叹不已,表示要与大娘下一盘。大娘赶忙摇手说:“我和媳妇的棋都是跟老头子学的,首长喜欢下棋,我就捎信叫老头子回来如何?”陈毅说:“不!还是我去登门求教吧!”

傍晚,陈毅去拜访老先生。一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棋盘,黑将用钉子钉得牢牢的,上面落满了灰尘。陈毅说明来意后,老先生高兴地摘下棋盘,又把钉死的黑将起了下来,说:“我下棋从来不用老将,今天你是客人,破例了。”于是二人开始对弈。陈毅是下棋能手,他攻势凶猛、凌厉,锐不可挡,很快胜了第一盘。第二、第三盘却都呈胶着状态。陈毅连连发动攻势都不能奏效,最后都只好握手言和。老先生一推棋盘,连声说:“不才不才,同志见笑了。”

战役取得胜利后,陈毅带部队到这里休整,又到私塾找老先生下棋,老人十分爽快,从墙上摘下棋盘,摆好棋子,招呼陈毅坐下来对弈。这次老先生并没有把钉在墙上的“将”拿下来,可陈毅却连输了三盘。陈毅深感不解,问道:“老先生,前次对弈你动了老将我反而一胜两和,今天你没动老将我怎么连战连败呢?”老先生说:“你上次来,身后跟着9个带枪的,我知道你是位首长。那时我又听说苏北将打大仗,我想战前不能挫伤指挥员的锐气。后来我才知道你就是闻名的陈毅将军,真庆幸当时没有胜你的棋。现在,一连几个大仗咱们都胜了,我败你两局,好让你冷静一下头脑啊!”

陈毅听到此,连忙躬身施礼说:“在棋艺上您是我的先生,在对待胜负问题上您也称得起是我的老师,请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冼星海拜音乐大师杜卡斯为师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生于贫苦渔民的家庭。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人民的音乐家”。

冼星海自幼酷爱音乐。23岁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在音乐上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他并不满足,为了继续学习,他远涉重洋到了巴黎。

这位贫困的年轻人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被失业和饥饿困扰着,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练习拉琴,练习谱曲。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巴黎多位知名学者,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的三重奏曲《风》,登上了世界音乐学府的舞台,并获得了荣誉奖。后来他考入了日夜盼望的巴黎音乐院,进入了音乐大师杜卡斯主持的高级作曲班。

杜卡斯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位音乐家之一,能直接接受他的教育的学生并不多。一个外国的穷学生能得到如此机会真是太不容易了。

冼星海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地向杜卡斯老师学习高深复杂的现代音乐理论,掌握欧洲高级作曲技术。他像“饿汉”一样拼命吞食杜卡斯所讲授的每一节课、每一句话。

冼星海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超人的才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杜卡斯老师对他特别器重。班上的同学对这位最穷、最勤奋的同学也产生了好感。为了帮助冼星海成为一名造诣精深的东方音乐家,杜卡斯教授常给他以个别的指导,并鼓励他说:“不要骄傲,小伙子!要形成表达你们东方人巨大的热烈感情的民族风格,还需要艰苦的努力,不能老让西方人来写你们东方的音乐!”

冼星海望着老师满怀希望的眼睛,深情地说:“我一定记住老师的话,现在对我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

冼星海虽然因为入学考试成绩优异被破例批准在音乐院免费用餐,然而昂贵的学费、书费和每月的房租,常使冼星海窘迫。他曾几次向中国大使馆申请官费津贴,但总得不到答复。冼星海只好半工半读,利用课余时间帮人抄乐谱、到饭馆洗碗、上大餐厅拉琴卖艺,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低水平的生活。

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冼星海终于以优异成绩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了,并再次受到学院的奖励。

冼星海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为武器,宣传我党的抗日路线和主张。后来又奔赴延安,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他先后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及《到敌人后方去》等近500首歌曲,充分表达了东方人巨大的热烈感情,唱出了抗战救国的心声,成为中华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响亮的号角!王振国雪夜拜师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王振国,吉林省抗癌协会长白山药物研究所所长,在35岁时,世界防癌抗癌组织于1989年第38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授予他一枚“军官勋章”、一枚“骑士勋章”和一枚比利时王国荣誉奖牌。他研制的抗癌新药“复方天仙丸”,荣获了唯一的最高个人发明研究奖。

他入伍那年,刚满18岁,在团部卫生队当卫生员,立过三等功,多次受嘉奖,还入了党。部队领导决定提拔他,他硬是不同意。他说自己已搜集了许多民间验方、偏方,准备研制一种抗癌药。他不能离开长白山这天然的中草药宝库,他要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长白山。

他勤于学习,虚心求教,拜一切能人为师。一次,部队拉练经过一个村庄。他曾经听说这一带有位中医能治癌,到了宿营地他一打听,才知已走过十几里路。一天的急行军,人已精疲力尽,双脚就像灌了铅似的挪不动步。天又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王振国放下背包,向领导请了假,急匆匆返回去找那位老中医。

王振国步履艰难地找到了老中医的家。老中医望着从雪中冒出的他,一副诚恳、期待的神情,二话没说,立即把几例药方交给了他。王振国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进出一句话:“老师,你放心吧!”他向老人深鞠一躬,转身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中。

四年中,他历尽艰辛,拜老中医为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800多条民间治癌验方、偏方。复员后,他被分配在通化白山制药厂。开始,他业余时间研究,后来干脆辞了职搞个体研究所,潜心研究起来。他到处走访老中医,拜能人为师,又搜集到400多条民间验方、偏方。1983年9月,终于从几十味中药中提炼加工出第一批抗癌新药,取名“天仙丸”。经过几年实验和在自身上、在一些宣布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身上服用,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1985年,国家科委医药科研处在北京第一次召开“天仙丸”民间协调会;1986年初“天仙丸”被列入吉林省科委研究计划。随后国际第一届癌化疗、癌治疗新趋向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他作为特邀的唯一没有技术职称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1988年,国家卫生部批准,抗癌新药“复方天仙丸”由通化市白山制药厂投入批量生产,并在美国申请了国际专利。1989年,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它在30多个国家20多万名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率和稳定率达到8l%,治愈了2000多人,在国家同类药物中,它的疗效处于领先地位。赵丹为女儿举行拜师会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赵丹、赵青父女两代,都是成就卓著、蜚声中外的著名艺术家。

赵青从小就十分喜爱跳舞,并受过严格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她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夯实了舞蹈艺术的根基。1956年,在公演《西班牙舞》和《滑冰舞》时,她以纯熟精湛的舞蹈语言,博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一次演出后,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先生在一番祝贺之后,语重心长地对赵青说:“你的舞固然跳得好,不过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跑,学得再好,最多是二三流水平。我们民族有许多好东西,只有在民族传统上推陈出新,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李少春先生的一席话,使赵青陷入了沉思……

当赵丹听到这番议论后,就对赵青说:“李少春先生说得太好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又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舞蹈艺术也应该吸收民族的素养,在其中开拓新路。”

赵丹为了使女儿能够从著名老艺术家身上更好地吸收中华民族的艺术营养,进一步提高艺术造诣,在北京丰泽园饭庄特地为女儿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拜师会,邀请了我国文化、戏剧、电影界的著名大师夏衍、田汉、梅兰芳、肖长华、裘盛戎、吴祖光、新凤霞、李少春等来参加。

在拜师会上,赵丹拱手向大家致意,并诚心诚意地说:“赵青是我的女儿,也是诸君的女儿。20年前,在她刚出生两周时,我们大家就曾对她寄托了厚望。如今赵青长大了,在舞坛上开始起步了,但是还很幼稚,还在学步。今天,特拜诸位长者为师,恳盼多加指教!”说完,赵丹和女儿分别向到会的各位先生施拜师礼。

当走到李少春先生面前时,赵青向他深深地鞠躬施礼,并恳切地说:“李老师,我一定听您的话,走自己的路,发展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蹈,请老师多多赐教!”

拜师会后,赵青没有辜负父亲和大师们的一片苦心,她一方面虚心地向各位艺术大师学习技艺,另一方面更加刻苦地训练,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年,赵青在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中,成功地饰演了主角三圣母,她把贤良、妩媚,追求幸福,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和邪恶势力的三圣母,塑造得维妙维肖,真切感人。她的表演赢得了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一致好评。能者为师王羲之和水饺师傅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人称“二王”。

王献之自幼跟父亲学书法,7岁时他对父亲说:“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就行了吧?”王羲之对他说:“你能写完18大缸的水,你的字才能站稳脚跟。”三年后,王羲之见儿子的书艺有了进步,但见他开始自满,心中十分担心。有一次,王献之和同学举行一场书法观摩会,请王羲之到会评判。会后,这批少年问王羲之:“先生年轻时曾拜何人为师?”“我最初有两位老师,第一位是我的母亲,叫卫夫人,你们都知道。第二位老师是做饺子的女师傅。”王羲之说着向众人讲了一段故事。

王羲之17岁时在母亲卫夫人的指点下书艺大有长进,笔锋初露,震惊了方圆百里,许多人赶来请他题字、写对联。王羲之少年得志,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他经过一家饺子铺,看见门楣上写着“鸭儿饺子铺”,门的两边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王羲之看到这10个大字写得毫无骨力,结构又差劲。心想:是谁写出这种字来献丑?正想转过身去,腹中感到饥饿,又见铺内食客满座,就走了进去。

王羲之见矮墙边有一口大锅,锅内沸水翻滚。只见一只只饺子从墙上飞来,不偏不倚只只都落人锅的中央,十分准确。他看得惊呆了。

王羲之坐下招呼伙计,不久伙计端上一大盘水饺,只见个个水饺玲珑精巧,活像浮在水面的游鸭。再尝尝饺子,鲜美可口,不一会儿他便把一盘水饺吃下肚去。

付账后,王羲之问店主在哪里,伙计指了指矮墙那边。他看见一位白发老太坐在一块大面板前独自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动作利索娴熟,不一会儿一批饺子包好。只见她一边与伙计讲话,一边随手把一只只饺子抛出墙外,连看都不看一眼。

王羲之惊叹不已,欠身问道:“敢问老妈妈,你学了几年才练成了这手功夫?”“熟则50年,深练要一生。”白发老太回答说。

王羲之听了,心想,自己学写字不过十几年就自满起来,好不应该,不觉脸上一阵发热。“吃了贵店的饺子果然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为什么不请人写得好一点?”

那老太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位相公有所不知,我何尝不想请名人写副对子,只是像王羲之那种人架子太大,学了不到我这功夫的一半时间就眼睛抬上脑门,哪里会瞧得起我这店铺?我看他的那点功夫还比不上我这扔饺子功夫的一半深呢!”说完只顾做饺子,连看也不看王羲之一眼。

王羲之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

第二天他亲自把给饺子铺写好的一副对联送到白发老太手中。白发老太受了这副对子,见来人便是王羲之,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不知王相公到来,言语失敬了,还请王相公原谅!”

王羲之回答说:“师傅给学生讲的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您老就是我的师父,请受学生一拜。”

此后,王羲之格外虚心刻苦练习,把水饺老太讲的话当作座右铭,终于成为一代“书圣”。周以众人为师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法言·学行篇》

唐代著名大画家周防(字景玄),他能在画坛上有所长进和成功的秘诀,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在于虚心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拜众人为师,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大家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画中的不足。

人们都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人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草图的作者周昉。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面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指点。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连,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他这样做就是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他听到这些意见后,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周昉所以勤奋刻苦,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关键是他有自知之明,视众人为师,拜众人为师,看到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这样做,他的艺术造诣越来越深,终于超过了当时驰名遐迩的绘画大师韩干。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为他画像,大家都说画得不错;后来又请周昉给画了一张。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当时的名画师,郭子仪就把这两幅画都挂在了房间里,反复比较,分不出高下。正好赵纵的妻子回娘家省亲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面问道:“这上面画的是谁?”“赵郎。”女儿回答道。“哪一张最像?”郭子仪问道。“两张都像,不过挂在后面那张更好,因为前面那张只画了赵郎的状貌,而后面那张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性情和谈笑的风度。”

郭子仪大喜道:“今天总算分清二者的胜负了!”这后面的一幅,就是周昉所画。王方庆甘拜部下为师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王方庆曾任唐朝洛阳留守,他自幼攻读经史,功底颇深。当了镇守使后,他更觉得自己学问不够用,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所以仍手不释卷地学习,日以继夜。他自幼年就非常喜欢《三礼》这部典籍,不过这部书古奥艰深,有的地方看不懂。他便虚心向周围的人请教。这部古籍读的人很少,有人介绍说:“判官,徐坚西钻研过这部书,并且造诣很深。”他听了非常高兴,就去找徐坚西,请他给讲解。

徐坚西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者,文章写得非常流畅。他起草的奏章,交到朝廷,当时的唐高宗李治都非常欣赏。曾向王方庆查问过,起草人是谁。

这次王方庆向他请教,他感到很意外。因为王方庆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又是有名的学者。他想:是不是来探一下自己的功底?或者是要裁撤我,故意找岔子刁难,他有些心神不定。

王方庆看出他的心思,直陈来意,说:“求学问,不在职位高低,也应像圣人孔子那样,以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吗!你的学问比我高,我就应该向你来请教。我的职位高,在工作上你要服从我,在学问上你比我高,我当然要服从你啦!”一席话使徐坚西解除了顾虑。这样,王方庆像小学生一样天天亲自到徐坚西那里去请教。徐坚西也诚心诚意地接待他,给他认真讲解,为他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有时两人在一起互相切磋,各持己见,终于把这本古奥艰深的《三礼》弄通了。王方庆虚心向部下求教的故事,后来传为佳话。李相不耻下问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李相,唐代的大将。曾担任大居守(高级武官)。他博览群书,认真细读,勤学好问,学识日进,受到当朝和后世人们的赞扬。

李相最喜欢读《春秋》,无论公务怎样繁忙,他每日必读一卷,常年不懈。

读书时,李相误把《春秋》中鲁国大夫叔孙婼的“婼”字读成了“若”字。

有个小吏给在他旁边侍读。每当他把“婼”字读成“若”字时,小吏的脸上就不大自然起来。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李相便发现了这一情况,很觉奇怪,便问小吏:“你也常读《春秋》吗?”“是的。”小史恭恭敬敬地回道。

李相严肃地问:“为什么每当我读到叔孙婼时,你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呢?”

小吏见长官那么严肃,以为是责怪自己,连忙躬身跪倒,然后恭谨地回答:“小人过去曾蒙老师教过《春秋》,今日听相公把“婼”字读成了“若”字,方才明白过去照老师所说把“婼”读成了“绰”是大错了。”

李相听小吏说是老师读错,不由暗自生疑,便说:“恐怕不是你老师的错吧?我没拜过师,这个“婼”字是照本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释文注音读的,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读错了。”说完,从书架上取出《经典释文》,让小吏看。

小吏一看,才明白李相把字注音的字形看错了,他委婉地说明正确的读音是“绰”而不是“若”。

李相听了,顿时脸色通红。觉得自己身为大官,日读《春秋》,多次读错字而不知,十分惭愧。于是,他走下座位,把太师椅放在北墙边,请小吏上坐。

小吏哪里敢坐,连说:“这是相公的宝座,小人岂敢越礼僭坐?”

李相把小吏按在坐椅上:“不许动,不然,我要生气了!”

小吏不敢拂逆,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局促不安,十分尴尬。

李相站在南面,整整衣冠,然后面朝北,向坐在太师椅上的小吏躬身下拜。小吏又要离座,李相喊道:“不要动!”小吏只好坐在椅子上接受他的大礼参拜。

行过礼后,李相诚恳地说:“我身居高位,却常读错字,实在惭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一字师’,我要再读错字,请你一定要给我指出来,千万不要客气啊!”小吏见李相身为大官,如此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深受感动。

从此,小吏把自己从小跟名师学到的学识,教给李相,李相的学识大增。吕祖谦以优者为师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中原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祖父吕好问曾做过尚书右丞,使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利用家中藏书颇多的优越条件,熟读历代经典著作。

但他很不满足。觉得世界上最深奥的事莫过于学问了。他决心以优者为师,不管走到哪里,听说谁的文章好,一定要见上一面。攀谈攀谈,把人家的优点学过来,补自己的短处。如当时出名的理学家朱熹,他是二程理学的四传弟子,是他的好朋友,他十分注重向朱熹学习请教。由于吕祖谦博采众长,以优者为师,学业成绩突出,考中了进士,以后又考上了博学宏词科,升任博士谦国史院编修。当时对在任官吏,每年都进行考核,一些心中没底的人,考前四处寻风摸底。唯有吕祖谦,不动声色,胸有成竹。结果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

吕祖谦虽身居要职,文章优秀,但他仍坚持以优者为师,经常与人切磋砥砺,如发现陆九渊这个后起之秀,便千方百计找他的文章来拜读。果然名不虚传,有独到之处,于是和他做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交谈,只恨相见甚晚。他认为陆九渊大有可为。果然在科举考试中,他的文章最好,主考官互相传阅,都赞不绝口。吕祖谦看完后,指出此文乃陆九渊所做,众人以为他太武断了。吕祖谦指出:应拆封检验。一验证,果然是陆九渊的文章,大家赞叹吕祖谦好眼力。吕说:“他的文章我仔细琢磨过,了解他的风格、特色。怎么看不准呢?”揭侯斯以父为师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揭侯斯是元朝著名学者,是《辽史》、《金史》、《宋史》的主要撰辑者。他去世时朝廷内外为之哀悼。他寿终正寝那天,正赶上外国使者来访。礼宾司原定那天要宴请外国使者。当听到揭侯斯去世时,立即取消了当天的宴会,为揭侯斯举哀。由此事可见揭侯斯是深受民众爱戴朝廷敬重的一位名人,也是德高望重的学者。

揭侯斯所以有这些成就,是与他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也是他父亲教导的结果。他父亲学识渊博。可是考场发挥不好,连考几年也没考上。他父亲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儿子身上了。可是这个老书呆子,整日里读书,真是读傻了。一点也不会管理家业,没几年工夫,就一贫如洗了。他又无半点官职,分毫收入没有。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可是,这些他全然不在乎,以教子为乐。像有人督促一样,每天准时给儿子上课。儿子也非常体谅父亲,主动帮父亲干活,恭恭敬敬的以父亲为师。父子关系极为融洽。父亲一字一句地教他。儿子字字句句一丝不苟地学习。白天父亲上完了课,晚上他自己认真复习。一学就是半夜。家穷升不起火,他只好盖上被子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揭侯斯不但掌握了父亲教的全部功课,而且还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诸子百家图书,学问渐渐地超过了他的父亲。

揭侯斯入朝初曾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在任期间,曾写成《功臣列传》一书。宰相李孟正阅读后,赞叹不已。升任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兼任原职。在奎章阁任职,负责教授公卿大臣们的子弟读书。他学问渊博,教书又非常耐心。因此学生们都很欢迎他。一次文宗到学馆视察,顺便向老师提些问题,回答最满意的就是揭侯斯。以后在文宗心中把他作为一把尺子。在录用官员时,总是以能否赶上揭侯斯为标准。

以后,顺帝即位,秦王伯颜当政,把揭侯斯升任为奎章阁供奉学士。还没等到位又晋升为翰林直学士。等到他开课时又升任为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以后根据他的职权,又封他为中奉大夫。当时典章制度规定官员升迁不得超过两级而他连升四级是绝无仅有的了。张曜拜妻为师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吴老向服务员请教至理一言,点凡成圣。——《景德传灯录》

吴玉章,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过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老前辈,大家都尊敬地称他“吴老”。

吴老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喜欢听不同意见,不论在什么场合,也不论提意见的人职位高低,他都能虚心接受,并诚恳地向他人学习。

那年,专门收集革命回忆录的《红旗飘飘》编辑部准备将吴老在1942年写的一首诗——《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编入丛书中,吴老接到通知后,准备亲自抄写好再寄给编辑部。

这天,吴老拿出纸和笔,细心地抄写起来,其中有两句是描写当年八路军开垦南泥湾前当地的景象。诗中是这样写的:“纵横百余里,‘回乱’成荒地。”那打引号的“回乱”,是指清朝政府腐败,南泥湾一带回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但是,起义不久就被清政府军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从此,南泥湾变得满目荒凉。吴老抄完诗句以后,忽然发现在自己身边工作的小服务员,看着诗句直搔头皮,似乎想说什么。吴老便亲切地询问小服务员:“小鬼,你想说什么呀?大胆地说,没关系。”小服务员思索了一下,有些胆怯地指着诗中“回乱”两字说:“‘回乱’成荒地,这样写不太妥帖,您虽然在这两个字上打了引号,但从字面上看,好像南泥湾的荒废是由于回民起义造成的。”

吴老听了以后,脸上露出欣喜的目光,拍着小服务员的肩膀说:“提得好,提得好啊!不妥,就是不妥!”接着又谦逊地问:“你再说说看,怎么改写好呢?”

小服务员一时也想不出怎么改写好,急得满脸通红。这时吴老又安慰小服务员说:“不要急,我们再请其他同志来一块商量商量吧!”吴老又把在自己身边工作的其他同志都找来,大家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想出了改写办法,把“回乱”改写成“剿回”,一字之改,就准确地揭示了南泥湾的荒废,是由于反动的清朝统治者对人民起义的镇压造成的。

这件事后,吴老感慨万分,经常指着小服务员对来访的客人说:“这个小同志是我的一字之师啊!”肖楚女以能者为师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屠格涅夫

肖楚女是我党早期的著名理论家,担任过《新蜀报》主编,和恽代英一起,编辑过《中国青年》杂志。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黑暗的旧中国,他就像一支点燃的蜡烛,用自己的光辉,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可有谁知道,肖楚女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理论家,却几乎没上过学。

他出生在一个破产的木商家里,父亲早逝,家贫如洗。十二岁时,就不得不为生计到一家木行当学徒。虽不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但肖楚女并不自甘暴弃,能够以能者为师,向能者学。

十三岁那年,肖楚女背井离乡,在鄂、苏、皖、浙等沿海城市过流浪生活。在船上当杂工时,船上有位大师傅,读过一点古书,肖楚女就在业余时间向他求教。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最后能够流畅地背诵下来。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洛阳老家,他有幸遇到了塾师胡文叔,一有空,就登门拜问,请胡文叔讲书,细心昕教,一丝不苟。因家穷买不起书,就向胡先生借书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昼夜研读,如期送还。这使他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

1910年,他在从镇江回武汉的轮船上,结识了一位进步青年郑希曾。郑希曾出身书香门第,文化水平较高,肖楚女就利用军训之余的时间,虚心向郑希曾学习,读了不少书,学到了很多知识。

1914年,郑希曾因支持一个以武装反对袁世凯的集团,事败被杀于汉口。肖楚女为失去了这位良师益友而悲痛欲绝。决心要发奋钻研,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倒军阀,报国仇,雪家恨。

肖楚女得到了开明的郑希曾的父亲郑锡元老先生的大力支持,老人把寄托在亡儿身上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挚友肖楚女身上,变卖了自己的部分家产,资助肖楚女读书。

为不辜负老人的殷切希望,肖楚女没有为个人谋求出路,找敲门砖,也不再去上正规学校。而是买了大量的书籍,寄寓郑家,在郑老先生的指教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读。重点研究社会,研究政治理论。为不负郑老先生的厚望和精心教育,他读书专心致志,如饥似渴,甚至有时废寝忘食。

有一次,他从乡下到武汉妹妹家作客,妹妹给他装上水烟袋,请他吸烟。他一边接过烟袋,一边专注地看书,根本不知道已接过了水烟袋,直到点烟的纸捻烧着他的手指头,他才知道。

后来,肖楚女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在革命活动中,他接触到了许多进步青年,始终坚持以能者为师,虚心学习。他看到恽代英写的和翻译的文章,很快改造了自己的思想,逐步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理论战士。

肖楚女以能者为师,向能者学,从不认字到识字,从不知道知识到知识的极大丰富,理论的先进深刻。不负众多能者的传教,不负郑老先生的资助和厚望。在同反动文人做斗争中,连那班反动派的文人也不得不赞叹肖楚女的文章“字夹风雷,声称金石”。他所写的《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著作,曾风靡全国,成为革命者和大多进步人士的必读书。这正是他学无常师,以能者为师,虚心向能者学习的结果,他为人们做出了风范。郭沫若以演员为师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郭沫若是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谦虚好学,甘拜普通小人物为师的故事广为流传。《沫若文集》分卷发行后,他接到不少热情洋溢的来信。写信的有学者、作家,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都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郭沫若边读边说:“真是太过奖了!”

忽然,郭沫若同志对其中一封信仔细地阅读起来。原来,这是一封上海中学生的来信,信里对文集中个别字的使用提出了意见。郭沫若走到书架前,抽出自己的文集,翻到中学生指出的页码,读了读,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嗯,小家伙提得好,提得对!”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后生可畏啊!”

他回到书案前,抽笔摊纸,立即给那位中学生写回信:“你的批评意见大体上是中肯的,特别是对我的杂文有些可以删去的建议,我愿意接受。你如有工夫,在不影响你的功课和身体的情况下,请你把我的杂文或其他文字中不能满意的地方具体指摘出来寄给我。”信中还说,文集其他各卷出版时,将分送给这位中学生,请他读后再提意见。

郭沫若回信后,怕忘了送文集的事,又写了一个条,放在文集里,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大事,不能忘了。”

还有一次,郭沫若在台下观看自己创作的历史剧《屈原》的演出,演到第五幕第一场,他听到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老听后,感到骂的还不够份量,就走到后台在找婵娟的扮演者商量。“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郭老问演员。

正在化妆的一个演员,灵机一动地插了话:“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

郭沫若一想,真是太绝妙了。这一字之改,真把这句话讲活了,蝉娟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他不禁拍手叫绝,连称:“好!好!直率!”

这件事在郭沫若这位著名学问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为此专写了一篇题为“一字之师”的文章,倾吐了他对这位演员的赞赏之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王卓《今世说》

陶行知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他母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发明家的故事。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