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可以当饭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5:11:53

点击下载

作者:罗小刚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笑话可以当饭吃

笑话可以当饭吃试读:

前言

“大家好,我是罗小刚,喊我小刚就OK了。”十多年前,就是这句既有普通话又有四川话,还带有一丝丝国际范的开场白,开启了哥的电台主持生涯。它迅速地被大家记住,并如我希望的那样被广泛和热烈地讨论,这让我一直无限感恩并内心喜悦。

唯一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依然会有人问我那句著名的开场白究竟说的是什么:“我是洛小刚?”“喊我小刚来请客了?”……呃,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都既尴尬又得意。

这些年一路走来,哥不仅收获了无数听众的支持和爱护,更得益于无数老师同事的建议和指教。为了做得更好,我们除了对节目做了无数次的改版,无数次的花样翻新之外,最近这几年我又开始了新派评书专场演出、出了几首山寨歌曲、做了好几档电视节目,现在而今眼目下,哥又出书了……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听众可以有更丰富的感受,而电台节目主持的角色,或许才是真正会伴随我终生的事业吧。

十数年来,哥说了无数的笑话,讲了无数的段子,以至于我在大家的心目中,被阴差阳错地塑造成了一个“很扯把子”的人。但其实,哥是很内向的好不好?哥原本有着一个害羞而孤僻的小心灵,有木有?!

——不好意思,好像哥又要开始扯把子了,呵呵,不过这至少可以说明,讲段子博人一笑,是我的市场价值所在;但让人笑过之后能有所思考,却一直是哥前进和奋斗的方向。所以,借这次出书可以玩玩深沉的机会,取了“笑话可以当饭吃”这个书名,既可以说是为笑话正名,也可以说是为自己在诸君心中,多争取那么一分半钱的分量。

如果把人生的苦辣酸甜,视为必须的经历,必要的营养,那么那些让人发笑的段子和笑话,其实就像醪糟,在甜丝丝的味道当中,一直不乏营养,只是那清清雅雅的酒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那甜酸适中的味觉享受把我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而良药苦口的逻辑惯性,以及对于自虐式修行的偏执,却让我们忽略了:其实一路笑着,也能获得幸福、甜蜜和智慧。吃培根论人生

有一本经典的书叫《培根论人生》,所以这一部分内容我一直想要将它取名为“吃培根论人生”,和哥的style完全吻合,因为哥就是一个爱调侃的吃货。培根在论人生的时候,其中关于爱情关于家庭的观点,或许有些过时,但他对人生的清雅论述,我这样看书时间不多的人,也常常抽时间翻阅品读。

还有咱中国的《增广贤文》,也是汇集了无数前人智慧的佳作。从明朝传到今天,其中有些理念现在看来似乎太狭隘了,但那也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其价值始终不可磨灭。

可见从树上的猴子爬下来直立行走,到现在印度人都要去探测火星……古今中外,论人生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人自身精神世界的探讨总是有价值的。当然,哥不论是从电台主持,还是从一个说书人的身份,拔到这个高度来论人生都是愚蠢得会引来上帝发笑的。所以各位看客权且将小刚看作小丑,来表演一位智者的模样,以智者的视角去找寻对人生的感悟和角色感吧。如何“拼爹”“拼爹是可耻的,拼爹是万恶的”——这逻辑的症结在于现在很多的拼爹行径是跨越游戏规则,甚至违背道德法律而为的。我们应该鄙视的是一些基本的保障和权利也因为爹的差异而被践踏和破坏的行为,而好的爹其实是人人可拼,人人期望的。

就像许多网络游戏一样,当你身处其中,必然是能升级得到极品装备的规则你就支持,只针对极少数幸运儿的规则你就不屑一顾,拼爹也一样。

拼爹的本质是继承,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一个自然逻辑,要不前人种树来干吗?谁都希望自己能坐在父辈种下的大树下舒舒服服过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一生拼搏的成果能够给后人创造更宽裕的环境,所以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拼爹游戏的受益者。

很多在网上骂拼爹游戏的人,实际上比起另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也是拼爹游戏的受益者。有道是:“没有最好的爹,只有更好的爹”,除了比尔盖茨的女儿,人人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说“拼爹”是不对的,“爹外有爹”。所以谁都会觉得自己在拼爹游戏中是吃亏的,这明显是个错误的逻辑。

再从“爹”的角度来看,当你为人父母后,你努力工作的绝大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给孩子更优渥的资源。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在努力工作,你能说他完全是为了事业?大家都知道,当同一份工作做了几十年之后,绝大多数人最初的雄心壮志和激情早已消磨殆尽了,所以努力工作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美好。

而且对于孩子,父母都恨不得将自己几十年来摸爬滚打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什么地方吃过亏,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法等等,都一股脑灌输给孩子,让他们走更少的弯路,更何况自己穷其一生的积蓄、房子车子……这样一来,最终每个人也会变成拼爹游戏的一个参与者。

所以事实上,除非你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都捐出去,一点都不留给后人,那才有资格倡导绝对公平,那才是一个有底气全盘否定拼爹游戏的人。所以我认为对待拼爹这个游戏,首先你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其次也要明白“爹”不是拿来拼的,要正确引导子女去理性善良地使用父辈留下的资源。“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土豪”的又一次流行,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土豪做朋友”“为土豪写诗”云云。所谓“又”,在于稍微有点儿年纪的人,对“土豪”的原本所指都不陌生,在曾经那个年代的语境下,土豪是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打土豪,分田地”,绷过阶级斗争那根弦的,谁不耳熟能详?

不过,现在的“土豪”跟以前的土豪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现在的土豪更多的是调侃。关于最新土豪的定义,有好事者给出了7大标准:1.不再聊多少项目,而是几个上市公司;2.不再谈多少钱,而是几个政要朋友;3.不再问多少车,而是几个司机;4.买房不问房屋面积,而是庭院的面积;5.吃饭不点菜,而是点厨子;6.穿衣服不问牌子,而是问哪国的裁缝;7.娶老婆不找眼前的,而是点电视里的……

其实现在大家开玩笑说要跟“土豪”做朋友,这种心态本身也表达了一种希望从“土豪”身上获取创造财富的精神乃至物质动能,希望自己能像“土豪”那样完成命运的逆袭。所以大家才都是用一种偏向调侃戏谑的口吻去讨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其实在网络戏谑化的语境下,谁也不太会把这话当真,也不必上纲上线到对“拜金崇拜”的批判,这种略带讽刺又充满善意的幽默,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不必否定。一辈子租房真的可以吗

从理性角度思考,人人都应该租房。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房子租便宜点的,一年2万元租金,70年就是140万。不过这140万你是分期给出去的,所以每月除了房租外你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闲钱。但是如果是140万的房贷,显然会让你的生活负担更重一些。然而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账单,现实果真如此吗?

租房这事,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把房贷省下来了,就能更自由地享受人生了,但众多的个案显示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如果你又说你现在还没有积蓄,也存不起那么多钱去买房的话,那可能你本身的理财能力就有限,你就更加不可能把原本要用来买房的钱用到刀刃上了。

什么才叫刀刃上?马化腾、马云他们到处借钱去做互联网,这就是刀刃上。初创业的时候,他们也没买房,那你能说你没买房你就能再做出个腾讯和阿里巴巴吗?所以说享受生活、创造奇迹,跟你是不是房奴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买房成了房奴,所以才没有去环游世界,才没有焕发出年轻人的朝气,通通都是借口,就算抱怨者们一直租房子,钱还是会从指缝里流走,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理财能力。人生的规划都没有,又哪里来的能力去驾驭生活中零散的财富呢?压力人人有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压力,这牵扯到每个人的“幸福能力”。幸福不是说有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握有多大的权力,而是一种感知幸福的能力。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你没有这种感知幸福的能力的话,再多的幸福你都感觉不到。“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现在人们幸福感缺失、压力大的唯一源泉。

一说到80后的压力,就必然是房子、车子、养老、子女等等这些因素,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特别提出80后,是因为80后在当下正好是他们的人生正在做一个质的变化,他们从一个个孤家寡人变成了有家庭、有儿女、有父母的顶梁柱,这是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阶段。

80后的压力之所以被特别提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80后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恰逢他们话语权成熟的阶段,可以大面积发出声音来表述自己的压力,这就使得他们成为社会压力的一个范本。当然也是因为如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

但其实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比如说60后、70后在刚刚成家立业的时候,难道没有压力吗?当然有,只是那代人生活的状况相差不大,所以幸福感相对较强。而现在80后的压力突显,除了有客观的经济发展,以及话语权的及时表达等因素外,还在于他们正好处于改革开放30年的时期,社会的财富积累已经形成了差异,贫富的差异、物质的差异,在他们的人生上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全面的体现。

除了成家立业的80后,其实初入社会的90后和年少懵懂的00后也是有压力的。只是00后太小了,他们的发声相对微弱,例如“不想读书”也是压力。90后的压力已经有所表达,因为他们居然开始慨叹自己老了,他们觉得自己没赶上80后的好时代,只能遭遇毕业就是失业的尴尬,“最差就业季”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压力。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区别在于是否把压力作为口头禅,是否作为首要表达,社会现象其实是每个人压力的集合状态。隐形的城市围墙

城镇化是国家下的一盘很大的棋,农村越来越空,农田越来越荒,至少在四川的很多农村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山区。平原地区能够出产作物,交通也方便,土地本身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开发利用。但处在山区的农村,大多都只剩下老人,年轻人越来越少。

农村人进了城可以在这个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要真正地成为一个城里人很难,这就是隐形的城市围墙。老成都人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城市,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他们对于城市的了解和外来人口对于城市的了解是相去甚远的。

城市其实不存在隐性的围墙,没有谁刻意去构建这个隐性的围墙,感受到它的存在,是因为你本身对于城市的了解还不够。而不了解的原因则有很多,比如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比如福利体系,以及很多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等等。微博不是隐私晾晒地

喜欢在微博上晒自己的行踪,是现在颇为流行的一种现象。

向陌生人告知自己的一些信息,是许多人都在追求的虚荣感引发的,他们忽视了其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这种心理的源头是一种表现欲,是一种“想被关注”的另类放大,放大到尽一切手段来引起他人的关注,包括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圈子,以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微信更加偏向于熟悉的圈子,还有一些小众的论坛,都是以个人的爱好形成的特定圈子,而微博其实是更加开放的,偏向于更陌生的全民,希望形成某一种更广泛的关注,却其实又并不知道拿这些关注来做啥子。妙手偶得之的网络名词

网络名词实际上是对整个汉语体系的一种颠覆,由于倚重手机终端的微信、微博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对文字的诉求更广泛,不管是去创造一个词语还是去传播、扩大它的影响,从技术手段和用户消费习惯来说,都能够更加轻易、简单地去实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词语的创造其实都是对时事的一种调侃,不管是“正龙拍虎”,还是“给力”。对于如今的一些事件,以前我们传统的一些描述明显不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你真好,真棒”这样的词语显得苍白无力,而用“给力”,一下子有了新鲜感,而且表达更有渗透力。

类似“正龙拍虎”这样的把事件变成词语,里面既有网络推手和最开始的网络创造者的作为,也有编辑把它变成某个栏目的简单调侃。但更多的网络名词,应该是出于偶然。“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了。”这句话,后来被说是有人策划的,我觉得其实未必,也许他们原先策划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或另外一套关注体系,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导致了这句话的流行,因为这事的可控性太有限了。

与现在有人刻意地去做,去模仿,人为造就的东西不一样,它是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意中成就的流行词汇或流行体更具震撼效果。“惊呆了”的出处,想来也是最真实的情绪表达,那种情绪表达就像是音乐家的表述,每个音符都在那里,但是音乐家把音符组成了一个合适的组合,形成了所有人的共鸣,不见得有多么繁复,而是以一种最简单的结构,形成了最广泛的共鸣,这种共鸣,促成了在网络上广泛的传播。

网络用语是对现有词汇的补充。每种语言都有苍白的一面,词汇不可能达到完全无上限地开发,但是需要表达的意思却一直不断地扩张。这个物质世界在扩张,在变出很多原先没有的东西,必然需要很多新词汇。如果发现了一个新的元素,那么科学家会去命名它;如果有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或社会现象,会有社会学家去总结和关注;词汇亦然。

现在有“把网络词汇进入词典”的声音,不过进不进入词典对于这些精妙的网络词汇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进入词典,老百姓还是一样喜闻乐见、口口相传。网络词汇的价值不在于官方的认可,要是词典用了这个词汇或话语,是给词典贴金,要是不用,对这个词汇一点影响都没有。情非得已“培训班”

现在幼儿园的费用很高,以前的人读一辈子书可能都没有一个小孩上一年幼儿园花费的多。中国人对于读书很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的理念传承至今,所以我们对于读书的投入,永远是全世界最高的。而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大家对教育的追求,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价格体系。价格高的教育机构,必然有人家的一套教育体系,会让你掏了腰包之后觉得值。

而且你如果不愿意买这些培训班的单,你还真没有其他选择,中国的隔代抚养现象一直被诟病,全职太太又只是少数人的状态。对于小孩的教育,必须借助第三方,或者是所谓的外包业务。人人都买,那卖的人明显价格就高,中国人在小孩身上比较舍得花钱,希望小孩的知识体系能够丰富,绘画、钢琴、音乐、舞蹈样样都不能少。以前我认为这些东西既让小孩很累,又是在花冤枉钱。但当时是作为局外人的感受,现在自己有了小孩,你就会发现小孩的世界是难以完全独立的,你能够去影响小孩的只有社会上摆给你的那些选择题。

可能有人会说“那你可以给他更丰富的人生”,但实际上你是做不到的。你不可能把工作丢掉,带着小孩去环游世界;你也不可能为了那一套非常有创意的教育体系,去付出自己人生的全部。因为除了孩子的教育,你还有自己的生活压力,以及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

中国人对于钱的重视,是源于对不可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大家总是觉得要攒更多的钱才有安全感。如今,钱已经攒出来了,在现在的物质体系和人生价值都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又想把最好的给儿女,最后就只有变成外包了,买各种培训班。这种不乏痛苦和纠结的选择,是基于父母的一个理性判断,因为他们发现除了这样就再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非要给父母的选择找毛病,那就是功利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希望他将来成才,这是现在社会对于父母不理性诟病和唾弃最多的一点,但是,很多人没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如果不这么做,父母又能给孩子什么呢?这真的是无从选择之后的选择。“传统文化”和软实力

国家把一些传统节日变成法定节日,除了国家层面的东西,还有民族自信心的苏醒。从历史的角度能看到中国的辉煌时期,如唐朝包容万象,世界各国来朝,任何外国人来都不拒绝,任何文化都能够吸收和接纳,这是一种底气的表达。但是在经历明清闭关锁国政策之后,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几乎都是仰望的。这确实跟GDP有关,跟大家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有关。

现在的中国人也会“崇洋媚外”,但不再是简单地仰望国外的高楼大厦,而是崇尚他们的软实力。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民族自信心的树立,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附着。让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了解和推崇,这既是一种政府提倡,也是一种民间思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方言的复出也是一样的,它对于地方区域文化起到自我复苏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比喻成广东方言和四川方言就很清晰了。广东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快速,所以有一段时间广东话成为大老板的象征,因为思想的开放和物质的强势形成了广东话的优势。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四川方言的节目上舞台都会被鄙视,觉得它上不了台面,但是随着四川经济的走强,大家自觉的审美也开始慢慢复苏,四川方言渐渐不再被附着很多负面的东西。以前说四川话走不出川,四川语系代表着落后,但现在已经彻底转变了。

说回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其实是把文化变成一种作用力,中国文化的民间复苏,就是大家自尊心的一种复苏,大家对于自己的经济和语言在国际上或在某种语境当中,带有的自豪感、正面力量越来越多。如果政府把传统文化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或许就能把这种作用力变成提高整个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选秀”必须要创新

比较突出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本身是在刀尖上走钢丝,第一年举办的时候,投资很大,买版权,买几把椅子回来,请大价钱的明星。面对巨大的投资压力,主创团队各种谨小慎微,出来的节目一炮而红。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一下子变得很抢眼。但是到第二季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开始有了变化,主创团队得到了更高的利益,做节目的精力相对第一季来说反而变少了。另一方面,老百姓已经看过转椅子了,第二年再转没什么新意,第一年转椅子是观众关注的一个点,第二年转椅子成了该有的标配,或许换成板凳的话还会新鲜一些。

选秀节目的质量越来越差,观众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口碑。选秀节目一路走来,从最初的《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以及其他众多选秀节目,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第一个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跟风也会成功。“整”出来的幸福

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就了你的样貌,整容其实算是种大不敬的行为。世间百媚千红正是基因多样化的表现,如果都整得跟张柏芝一样,那在机场撞脸的新闻可能以后就算不上新闻了。

当然,如果是因为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容貌损毁,去整容修补是无可厚非的,而就平常生活中,我个人是不赞成整容的。现在整容的生力军主要是女性,女为悦己者容可能是促使她们去整容的最大原因。但容貌并不是维持感情的手段,张柏芝漂亮吧?她婚姻也一样不幸福。多少女明星嫁给富豪,她们较之常人可谓美若天仙,但最后落得惨淡收场的也不在少数。这证明美貌或许是很占便宜,但这却是建立在距离美的基础上。

就像一群女人走在街上,其中总有一位最漂亮的收获最多陌生男人眼光的佼佼者,但路人多看她一眼,她银行账上就会增加一块钱吗?所以路人的艳羡目光其实跟她的终身幸福并不挂钩,真正要跟她过一辈子的人,更看重的还是内在。

说实话,像我这样的已婚人士,看老婆跟看家具一样。以前有个笑话,说有个五十多岁的领导,和老婆一直恩爱有加,不论场合对老婆都只喊“亲爱的”。同事们深感佩服,纷纷求教何以这么多年了还如此甜蜜,结果领导高深莫测地一笑:“其实我只是忘记她名字了。”由此可见,长相也好,名字也好,最开始的时候都有强烈的识别价值,但当你们的距离亲近到一定范围之后,就像两个人的眼睛也虚焦了一样,都变得越来越浮云了。

所以,虽然容貌在日常生活中确实重要,但过于重视容貌,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退一万步讲,整容后获得美丽的外表,却没有相匹配的性格、气质等内在,整容就会演变为一种思想负担,对自己的人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多的积极影响。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里,标新立异更容易引人注目。如果大家都是同一条“整容”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每幅面孔千篇一律,则行情就大大看跌了。养个宠物当儿子

现在养宠物的成本和生活中的其他开销相比,已经非常低廉。用如今丰富物质中的沧海一粟,换来海洋般广袤的情感回馈,是越来越多人愿意养宠物的原因。从宠物身上能得到的信任、忠诚和欢乐,是无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的。而且和宠物的交流是轻松的,它不会背叛,也不会将秘密泄露,人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的压力都可以在跟宠物的沟通中得到纾解。

其实这也有点像养孩子,只不过以前养个儿子叫狗子,现在养条小狗叫儿子。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觉得父母是他的天,孩子当时带给父母的被爱和被需要的感觉是最强烈的,但随着孩子越大越独立自主,与父母间感情越深的同时,交流沟通反而不如童年频繁。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很怀念跟三四岁大的孩子生活的日子,因为那时的沟通是最令人舒适放松的。而有的宠物如牧羊犬、贵宾犬等智商都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跟宠物交流也能获得同样的乐趣与满足。

所以人与宠物相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和亲人一样的感情,这导致很多宠物主人时常会对宠物做出一些令普通人费解的事。所谓宠物依赖症,其实和其他心理现象不一样,它并不会伤害他人或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最受伤的就是当事人自己。所以不管和宠物多么亲密,都应该有清醒的认知,不要让宠物占据生活的全部。而且宠物的寿命通常只有十几年,像其他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拥有它,就难免有失去的时候。所以当有天这份美好不再时,要学会放下。不旅游便疯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人们所盛行的旅游,跟我想象中的并不相同。在我的理想国度,旅游应该是用年为单位计算的,不是去哪个著名景点,而是去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因为现在太多的旅游景点商业化模式化,就像买房子时看到的样板间,将当地的风貌浓缩到围墙中,走马观花地浏览一圈就算到此一游了,这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是去感受你所眼见的物质世界之上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里面也有两重意思:跨越地理上的距离,看到了不同的山水,这是旅游的第一重;跟当地人的交流,品味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这才是旅游的第二重。当然,现在人们普遍的旅游方式,更多的是换个地方透透气,因为大家都已经到了不透气就要疯魔的地步。

旅游这回事,无论闲庭信步还是日行千里,看起来好像是个有闲有钱的事情,其实还是金钱和时间的纠结。就像老歌《我想去桂林》唱的,年轻时没钱、年长时没时间,有钱有时间了又年事已远。其实不管是走马观花的观光客,还是用间隔年来沉醉的旅行者,一切的意义都寓于过程。

当去不了想去的地方时,如果吃一碗馄饨都很开心,能够领略它的味道,那馄饨就是你的另一个世界。在周末,如果你和朋友一起能放松自己,感受另一种不同生活,那你大概已经周游宇宙,不必依凭什么了。被妖魔化的中国游客

现在说起中国游客,就像说起国足一样,甭管事情是什么样,先骂了再说,反正骂人也不要钱。但有可能很多在电脑前骂中国游客“低素质”的人,还没有出国旅游的消费能力。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写上“到此一游”,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地上打架,在德国高档的酒店里大声喧哗,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泡脚……这样的事情似乎总能招来一片骂声。如果一个外国人在天府广场的喷水池脱了鞋泡脚,或者还会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外国人崇尚自由,令人羡慕。但中国人在卢浮宫泡脚就变成低素质了,这不是简单粗暴的崇洋媚外吗?

其实,在中国游客惹下的是非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算得上是文明的冲突。就像在鸡犬相闻的村庄里,常常可以听见某位妈妈站在屋旁呼唤孩子回来吃饭,这样的情景总会让人们心中泛起温馨。但这事如果发生在都市里,那就会被视为大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了。同样,国人在就餐时喜欢热闹的场面,但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显得有些嘈杂,这也是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有些是非只不过是个案,它们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的游客身上。但经过炒作放大之后,这些是非被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似乎只有中国游客才能做得出来。比如中国游客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地上打架一事,充其量不过是一件普通的偶发事件。打架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只不过这次发生在几个相互并不熟识的中国游人身上,相信没有人会将打架列为中国游客的“恶习”。

其实现在也已经有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但凡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的糗事,就会被塑造成中国游客的集体形象。这种自我反思也给中国游客上了一堂课,知道以后要入乡随俗,既不妨碍他人自由,也为自己创造一个顺畅愉快的旅程。另一方面,自我妖魔化“中国游客”,只会给国人带来一种“文化自卑感”,仿佛中国人在素质上注定远逊于西方人。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上帝公平地给了人3个8小时,第一个8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8小时大家都在睡觉,剩下第三个8小时用来生活,这就是有强大理论基础和社会学基础而形成的三八原则。

其中工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时间正不断侵占着生活的时间。很多人都会说:“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拿钱换命”,虽然有点极端,但工作的一端的确就是国家经济的走向和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

所谓的生活路径,是某些专业人士,如咨询顾问、律师等,自身价值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积累,而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组织。这种情境下,需要投入大量额外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积累,以确保生存。一开始,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是不清晰的。但是,积累不是无极限的。随着积累发展到一定的极致,积累的速度就会停滞;越往上,积累的速度就会越慢。这时候,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在积累停滞的时候,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对于这类人,较多的工作时间不仅是他们也是社会需要的。

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国家,之始都是愿意拼搏的。但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社会往往会向偏享受的方向发展,其人民也会呈现这种状态。我们不像欧美的一些高富帅国家,他们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人民的工作与生活相辅相成,但又不至于形成干扰。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一种分水岭的状态,出现的下班沉默综合征和旅游经济的暴涨,都是这种状态的体现。虽然我们不希望工作影响生活,但是过度的享受生活,锐减工作时间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少,会让处于发展的社会减少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大概永远也分不开,只要做到合理运用时间,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利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买房

为什么中国的住房需求会这么高?有的是受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影响,不愿寄人篱下住在没有支配权的别人的屋檐下,这是安全感的缺失。也有人喜欢以拥有房子表明身份,有攀比和炫耀心理。但我觉得中国人如此喜欢买房与中国人的储蓄习惯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储蓄,2005年国内储蓄率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是中国人消费增长了吗?汽车消费增长或许是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那么中国家庭的一部分储蓄搬到哪里去了呢?答案就是买房了。

有些经济学家喜欢把住房称为消费,认为买房是一种消费行为。在国外也许这样的看法是对的,而在中国,这个看法至少是不准确的。在中国买房更多的是一种储蓄行为。正是中国人把房屋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持续旺盛。房屋的保值、增值作用在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银行的人民币储蓄。它也不会因为通货膨胀变为负利率,是规避通胀的非常好的行为。正是这样优质的储蓄产品特性,使住房已经变成比黄金还可靠的储蓄产品。在中国,至今还很少出现买房亏本的现象,我们周围到处传诵着因买房而发财致富的神话。即便目前自身不具备买房条件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地加入买房队伍,因为目前人民币储蓄利率相对买房来说早已经是负利率。换句话说,存钱远远赶不上存房。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家庭一家三代合伙买房,刚毕业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赶紧首付按揭加入买房队伍,哭着喊着成为房奴。

中国人喜欢储蓄的心理不改变,房价就不会下跌。怎样引导和满足中国人的储蓄心理,倒是值得经济学家们好好研究的课题。现在,中国人的投资渠道太窄,大众投资品种太少。有人说,可以去投资股市,但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中小股民吃的亏太多了,股市已不再是神话。那么是否有更好的投资品种供大众投资呢?这个就需要政府和经济学家去思考了。第一口奶背后的症结

第一口奶,通常指新生婴儿出生后喝的第一口奶。由于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后没有奶水,无法喂养母乳,所以很多宝宝的第一口奶选择的都是奶粉,于是催生了众多洋奶粉企业抢占第一口奶市场。

这种行为就像“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对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就在这样的金钱交易下,被奶粉企业和医院无耻地绑架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源于当代中国家庭对孩子的高度重视,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商家和父母就像站在天平的两端,中间是孩子,家长一端总是选择退让,这自然使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一场只赢不输的赌注。

引申来看,现在的各种高额培训班,即使贵得吓人,也依然人满为患。根源还是在于家长愿意为孩子的一点兴趣和爱好付出很大的代价。商家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就像握住尚方宝剑一样握住他们的弱点,行使一场并不公平的交易。

产科医院常备奶粉应急无可厚非,但能否合理使用可能是影响到母乳喂养成败的关键,手一松一紧大有区别。恪尽职守的医院,不会随便提供奶粉,但会提供充足的指导协助产妇抓紧最初一两天的黄金时机开奶;已经被奶企渗透,但不想做得太明显的医院,采取“家属要就给”的策略,并对催乳指导工作消极对待;而已被奶企完全攻陷,像被曝光的某些医院那样,竟公然把奶粉作为常规食品定时分发,甚至抢在了第一口母乳之前。

奶企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情感牟利,但医院还是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不要让新生儿的第一口奶混上铜臭味。莫将人生外包

外包人生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古时候的帝王之家,那时皇帝的子嗣自打生下来就由奶妈、太监、嬷嬷精心照料着,他们成长的一切阶段皇帝都没有参与过,就连皇子公主们想见自己父亲一面都很困难。贵族形态是最初的外包人生。再从忙碌的现代人举例,为了工作,把三餐外包给餐厅、小吃店;把家务整理工作外包给钟点工;把小孩的教养外包给学校、补习班、家教;把家人相处的时间外包给电视与电脑;我们把所有会妨碍我们赚取利润的社会活动全都外包出去,以为花钱请人帮我们处理,我们会有较好的生活品质,有更多时间去赚钱。结果,其实我们最后就变成了只会赚钱,什么都不会的机器。孩子和我们一点都不亲,不懂得下厨煮饭的乐趣,不知道家人在一起要做什么好,人生只剩下工作。

千万不要把人生全都外包化,这和经济学所说的“比较利益法则”无关,人生的可贵与美好之处,往往是把时间花在毫无经济生产力的事情上。像是亲自下厨煮饭给家人吃,自己陪孩子写功课(而不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都丢给家教或学校),自己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自己引导孩子学习与成长,带孩子出去玩,和配偶约会,做这些事情虽然会减少自己赚钱的时间,却能创造真正高品质的生活,有意义的人生。现在有很多的家庭,正在执行自己在职场中所看到的工作业务外包,以为为了家庭、生活好,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专家来做,却在不知不觉间让自己处理家人关系与经营家庭生活的能力大幅下滑。

适度将生活事务外包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替我们争取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自己教养孩子,陪伴父母,也就是经营高品质的家庭关系,而不是把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与赚钱上。

千万不要因为过度外包,毁了自己的人生与家庭!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交给别人做,必须花时间与心力亲自去做,才能让生命变得圆满而有价值。人人都在等折扣

网购的风靡带来了血拼族、比价族,现在这群人变成了“等折扣族”,也就是没有折扣就不买,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现在等折扣的人越来越多,若是简单地以此来评判一个人是高富帅还是屌丝就毫无意义了。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在作祟:不想吃亏。这样的想法也并没有错,只是欲望一旦太强烈,就容易被“折扣”的幌子晃花了眼,最终等到的也并未见得都是真如自己所想的“折扣品”。

这里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现象:消费者觉得商家好像真的让利不少,而商家则觉得消费者们都是傻瓜。因为当所有商家都打折之后,事实上就没有真正的折扣商品了,大家开始不再关注原价,“打折”就变成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标有这个符号的商品也并非真的就变得“物美价廉”了,消费者实则没有获得多大的利,而商家其实也并没有吃多大的亏。

商家的想法是:我让你“占便宜”。可是你真的占到便宜了吗?难道商家就真愿意做赔本买卖?其实,变化的是,商家不再纠结要不要打折,而是想尽办法在打折上添加各种水分。你买到的是称心如意的“打折商品”,他们也并未如你所想的那样大让价吃大亏。而不变的是,该消费的照常消费,该盈利的依旧盈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打折”已经变得没有太多意义。

或者可以说,这是消费者配合商家,或者更恰当地说是商家联合消费者,一起完成的一个全民性的集体意识。而你我只需要享受购物过程的快感,在乎买到的商品自己是否喜欢,不必过分纠结于划算与否。今天,你开启网络飞行模式了吗?“飞行模式”一词应该是在智能手机的功能中被大家所熟知的,而现代人的“网络飞行模式”则是指的不上社交网络,不开手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而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失恋之后或者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之后。

我们知道,电话、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然而,越是必要越是被其所约束,而越是受到限制就越想要逃离。当物理空间被打破,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再单一地依靠距离的长短来区分亲密程度,我们可能和远隔重洋的陌生人聊更多私密话题。而网络时代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孤独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与外界随时保持“联系”。简单点说,就算你不找人家,别人也会来找你。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逃离”心理,渴望摆脱一种扁平化的生活模式。于是想办法让他人找不到自己,变成了人们经常说的“玩失踪”。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看似自由,实则却被很多无形的“线”牵制着,然后被迫去接受“联系”。事实上,每个人在这些牵制之下,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甚至容易窒息的空间。于是,也就加剧了开启“飞行模式”的情绪。“网络飞行模式”其实是人类返璞归真的一种欲望,也是对自我沟通交流的一种反省,同时也掺杂着一种逃避的意味在其中。只不过,这样的逃避更多的是出于主动,主动地关掉手机、离开网络,主动地切断与他人的联系。然而,需要意识到的是,利用“网络飞行模式”实现“逃离”的行为不但不是积极的,甚至是反社会发展的。因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依赖科技和网络,而人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我们必然不能完全脱离与他人和外界的接触和交往,所以“飞行模式”没有可持续性,只能是短暂的释放和逃离,只能是偶尔为之。做一个适时的情绪文盲“情绪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情绪,同时也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的人。情绪的控制某种程度上可能取决于一个人EQ的高低,而EQ似乎一直给我们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它是可以被改善和提高的。可事实上,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不能接受的似乎就真的不能接受。

可以控制情绪的适当节奏,但并不能不发作。如果真的是一直在忍受和控制不良情绪,那大概就会得“内伤”了。

而所谓的情商调整,情绪控制,只能是暂时的,或者是教你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对象和换一个场所再发泄。其实不难发现,越是在网络虚拟世界骂声更大、负面情绪更多的人,生活中反而显得更加淡定和平和。因为生活中的情绪在网络世界中已经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所谓的“情绪文盲”所释放出去的“坏情绪”有时也并非全是负面效果,有的人会从里面得到启发和意见,而且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也可能被更多的人放大,变成了传言谣言,造成恶劣的影响。更有甚者,还可能会利用这些“情绪”进行炒作、宣传乃至进行不法活动。

然而,在网络社会越来越规范化的今天,即便是置身于虚拟的世界中,也应该谨言慎行,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宣泄场所和方式,“情绪文盲”也只应该是一个偶尔切换的身份,因为积沙成塔,虽然每个人都只是一粒沙子,但是最后堆出来的“塔”却是沙子们不可控制的。青春没有样板“样板式青春”已经成为现在70、80后怀念青春的一个关键词。何为“样板式”?自然就是指缺乏激情和刺激,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青春经历,而且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和他人有着类似的“样板式青春”。

青春真的有很多种模式吗?其实不然。青春其实从来都没有变过,它不过是人一生中一段具体的岁月。在这段岁月里,我们有着年轻的面孔,对生活有着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有着被所有人公认的最好的年纪。于是,我们似乎就应该在这样一段美好的年岁里做一些对得起这份美好和独特的事情,而这些事又必然应该被标签上“疯狂”“刺激”“意义非凡”等词语。

青春必然是与社会相结合但又相脱离的,青春必须在社会的熔炉里发挥和经历,但又似乎与社会保持着距离,觉得它应该高于现实物质之上。而正处于青春中的人对青春永远是不自知的,当一个人在感叹自己的“样板式青春”的时候,青春已经离他远去了。“样板”并非因为这一代人的青春真的有多么平淡无奇甚至没有意义,只不过是对下一代人青春的一种简单羡慕。事实上,除了青春,还有很多事情,上一代人都会羡慕下一代人,因为社会在进步,因为人人都喜欢年轻,渴望青春永驻。

很多时候,我们遗憾自己的青春不够疯狂,其实只是把“疯狂”的定义简单化,戏剧化了。就拿赵薇的《致青春》来说,它的情节也不过是把很多人的青春片段集合在了一起,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部足够刺激足够精彩足够不平淡的青春,而每一个人似乎都能在里面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或很多类似的事我们也做过,只不过形式不同或者程度不同。相似的是,你正好是那个青春集结体中的万分之一,不同的是剩下的9999,而那9999事实上也只是另外的9999个万分之一而已。你的人生已经晚了多久?“晚点族”已经普遍存在,晚下班、晚睡觉、晚婚晚育甚至连生病都得拖到周末。“晚”已经成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一个生活常态,他们的整个人生进程和人生计划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推迟。有的可能是迫于奋斗压力,有的可能是希望延长“青春期”或者“自由时光”,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加入到了“晚点族”的队伍,可能更多的偏向是许多人的无奈之举……

之所以会“晚”,可能源于对人生一开始过高的预期,面临很多所谓的“人生目标”却并没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按时完成”,于是只好不断地推迟再推迟,晚点再晚点。与上一辈人相比,现在的青年人烦心事多了不少:工作不再包分配,很多人为就业奔波,远离父母;为职业发展,不得不考虑延迟很多其他事情。但事实上,这种“推迟”并没有让压力变小,当你越往后推,在越晚的时间去做一些本该早就完成的事情,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违反一种人类的自然生理。另一方面,这样的“晚点”或者说“推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弹性,不可能无限制的往后压。可能在“晚点族”看来,好像是放大了没有压力的一段自由自在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也失去了另外一段人生进程中的精彩。

其实“晚点”与现在常见的“拖延症”异曲同工,拖可以,但是拖到最后还是得做,说不定还做得更痛苦,迫于时间的压力也更凑合。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阶段里,人生或许可以允许我们晚一点,但是千万不要晚太久。警惕负增长遗传

有人说了,低收入会遗传。因为贫寒的家庭难以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就影响了孩子将来的就业能力,于是多数出身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将来也只能从事低薪工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世代遗传的恶性循环。可是难道富翁们就都真的是因为从小家里环境很好物质很丰富,或者说受过很好的教育而成功的吗?

其实遗传的,绝对不单纯的是“穷”这个现实。如果真的只是贫穷的家庭才会有低收入遗传的话,那寒门何以出将相?我们不妨把低收入遗传换成另一种更合适的说法,那就是“负增长遗传”。而这种负增长遗传绝不止发生在低收入家庭,往往很多有钱人的家庭也难以避免。打个简单的比方,对比尔·盖茨来说,他的儿女就算每个月挣一百万,对于他的收入来说,那也是负增长。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其实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有钱没钱的,都会有负增长遗传的情况发生,不同的是,造成穷人“负增长遗传”的因素可能更加显性化,比如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不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无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等。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社会制度的改善和自己的努力进行改变和调整的。而对于富人来说,导致他们出现“负增长遗传”的原因可能更核心更致命,这些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个性和价值观,一个人越不缺什么,越是对那样东西不稀罕。所以对很多高收入家庭来说,他们的子女不缺钱,所以很多的“富二代”对财富没有概念,大多只是简单的享乐,内心也并没有对随手可得的财富有思考和渴望,而这些因素通常很难改变。或许这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

要警惕负增长遗传,并不能单单从财富累积或者控制着手,而是需要从认识和习惯上去影响下一代,无论穷还是富,都不要被外界太多物质上的限制和诱惑影响。因为“负增长”从来不仅是指的财富的多少,而是个人能力的大小,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以及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大学毕业的“文盲”?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十年寒窗,辛辛苦苦学了那么多各科知识,待到毕业之后,却发现那些耗费我们那么多青春岁月的“知识财富”似乎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重要和有用。正是因为好似没怎么用过,然后就慢慢遗忘了那些知识,于是,明明是完成了学业顺利毕业了,结果反而变成了文盲,一问三不知。

其实这里的被意识到的“文盲”,可能更多的是指普遍大众认为的“知识的实用性”,这是必然出现而且不可避免的。可是我们学的那些数学、物理、化学就真的“没用”吗?或者你会说,当我们在擦桌子的时候谁会想到物理中学的摩擦力?但是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其实都运用了摩擦力的概念,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不够显性,或者被“生活琐事”的名头掩盖,不容易被察觉而已,擦桌子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其实越是高深的知识,它运用起来的显性化程度越低,越是浅显的知识反而越是容易被我们意识到。因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面对一些具体的事情,而在应对不同事件和情况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必然是受到高深的知识支撑的。譬如哲学,看似高深晦涩枯燥难懂,没有实际操作意义,但是我们的人生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人际交往、恋爱分手等,都会在潜意识里把它们拿出来佐证和引导自己的选择。

所以,不是毕业了知识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就被遗忘了,它们只是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而细小的事情上,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道理,其实都是每一个以前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在支撑和解释。只是,以前学习知识是目的性的,当“升学”的目的一完成,我们的脑袋就会松懈,而现在变成“文盲”的我们,只不过是思考的时间太少。综艺“抄”时代

创新成本的无限大,山寨成本的无限低和利润的无限高,是构成现代社会山寨化的重要原因。包括综艺节目,曾经的做法是直接模仿,像当年《幸运52》这一类受欢迎的节目,很快全国各家电视台的模仿版本就会跟着出炉,然后观众不管看哪个电视台,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节目。所以都说那时是大陆抄港台,港台抄日本,日本抄欧美。但这样的做法毕竟难为长久之计,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因为版权纠纷的麻烦事也越来越多,所以现在的电视台开始走起了版权引进的路。

毕竟简单的模仿有东施效颦之嫌,即便每个零件环节都一样,没有人家专业的幕后团队,少了核心科技,就是粗暴的照搬过来,也未必能博得满堂彩。其实中国很早就有引进的节目,像《正大综艺》《动物世界》等都是购买的内容,引进国内后只是进行了后期的翻译和配音。现在的综艺节目的引进都是购买创意,甚至还有原版团队过来全程指导。这样快节奏的推出一档节目,所消耗的创新成本其实很低。

但是等着吃现成的,捡人家玩剩下的东西只会越来越懒。目前已至少从简单抄袭到引进模式,进入了新的阶段。说不定接着发展,以后就会有中国的电视节目将自己的创意卖到国外呢?那些年的冲动消费

消费带来的满足感,肯定是在实现了自身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才最强烈,就像口渴时买到了水,肚饿时买到了面包。只是现在更多的消费是随机的,女人逛街看到了漂亮衣服,男人上网看到了新潮数码产品,都会促成一次冲动消费。我也是个数码控,以前类似的冲动消费也很多,现在能克制住消费欲望还真的要感谢乔布斯。一年卖一次肾的iphone,还有型号多样的ipad,苹果的产品更新换代太快,真要跟上潮流还是很困难。于是也反过来把它当成对自己能不能管住手的考验,当真的错过发布时间几个月之后,战胜了狂热的消费欲望,反而有另一种成就感。

2013年10月时我去东南卫视做嘉宾,说实话一路还是颇辛苦,所以在机场候机闲逛时发现了一种迷你投影仪,只有手掌大却可以将手机的内容都投影到墙上,按个钮还能将2D的画面转换成3D,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就能将任何一条新闻转成3D的看,销售员还在演示的时候我就被深深折服了,如此高大上档次的东西真的值得拥有,就当是福州之行给自己的奖励。

结果买回来之后发现很多功能都不会用,只好又打技术咨询的服务电话,一拨号发现居然是个成都的号码,还来不及算我跑到福州机场买了个成都产的迷你投影仪多花了多少冤枉钱,就先被只能在工作日的特定时段咨询的规定给打败了。当一天一个电话终于摸索明白之后,对迷你投影仪的兴趣也基本消磨干净,发现要看个新闻查个资料还是手机给力,再加上家里的小朋友好奇心重,基本上我也就摸不到手了。所以说很多消费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达成的,其带来的满足感也只是极短的一段时间。真要说能带来长期持续满足感的消费行为,还是和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工作有关。网络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比尔·盖茨描述了未来网络时代教育将出现的一些特点,例如,教育机会将可能对全球所有的人开放,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学到最出色的老师教的最好的课程,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教育水平;信息高速公路使家庭学校变得更简单,允许学生从一系列具有各种内容的课程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所有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自己获取信息并进行交互活动……事实上,不仅是比尔·盖茨,更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也在世纪之交预测和展望了21世纪的教育图景。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教育的改变持保守甚至是不看好的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就是频繁使用电子终端产品,容易产生近视,影响孩子视力。但我认为这是不存在的,像我们80后,小时候没有电脑、手机和ipad,一样也有大量的近视眼,那时候家里穷的,连电视都没看过,依然有近视眼。其二是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书籍等于知识,而电子产品只是消遣和娱乐的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书并不全是知识性的读物,也有很多鱼龙混杂的内容,危害青少年儿童。而电子产品只要使用得当,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会比书本来得更丰富和有趣,枯燥,晦涩的学习体验早已不适合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不过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有所显现,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为了方便快捷,采用视频聊天或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电子家访。如果只是简单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这样的操作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需要深入沟通,却还依然使用这种“见字不见人”的方式,会让不少家长觉得少了“应有的温情”。“剧二代”为何不受待见

续拍,早已不是中国影视的新现象。然而,近来荧屏首次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续集作品”扎堆现象。《大宅门1912》《金枝欲孽2》《新编辑部故事》《闯关东前传》接踵而至……经典难续,此话不假。大多“剧二代”都怀抱着一颗超越前作的野心呼啸而来,而且沾了前作的光,但这些电视剧出炉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都实在只能称得上是“狗尾续貂”之作。

这就反映了创新力的缺乏。打比方上一部戏是父辈,续集是子辈。当父辈得到认可和尊重后,群众的期望值会转移到随之诞生的子辈身上,这就使得子辈从还未出生就承担着重大的压力,想突破实在太难。与书本不同,电视是一种线性的媒体,这意味着在播出的那一秒钟必须给予观众足够的心理刺激。对于看续集的观众来说,多少都带有一点对原作的怀旧之情,你把与原作相关的人和事全部抽空,另起炉灶,自然会让观众觉得有心理落差。因此,撇开拍摄水准不谈,拍续集是一个心理游戏,需要“循序渐进”,通过观众熟悉的事切入,慢慢在其中融合新的内容,才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续拍让你看到新故事,即便吐槽也有鲜花送上,也比把雷人著称的“老剧翻拍”有创造力。换一批“偶像派”重演《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老角色”演新故事,当翻拍与续集在荧屏上同时段“对打”,你会将遥控器停在哪一部?作为编剧或导演拿到续拍某电视电影的版权后,应该要思考的是对于上一部剧,哪些角色是深入人心不能撼动的,哪些情节故事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从而进行改变和加工,清醒认识到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只有做到这个地步,所谓的“剧二代”才能越走越好。35岁不是危机

人才市场上存在一种“35岁危机”现象,即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这种“35岁危机”不仅对求职者的影响较大,对那些企业在职员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许多企业员工在过了35岁以后,都不免有些担心公司裁员。

按理说,35岁绝对不是一个危机,用人单位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来招聘员工。如果我的节目组招人,35岁以上的人反而我会更欣赏。因为三十而立,家庭稳定,有来自生活方面的负担,这会使他们更安于现状,不会像20岁的青头小伙,跟你干了几年,突然辞职自己开了一家与你形成竞争关系的公司。我觉得35岁是在职场拼搏的最佳时期。

但是不排除有些企业需要一些有朝气具有创新力和体力的新鲜血液的加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所以会有如此的差异。不过35岁人的阅历和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谁都会经历35岁这道门槛,其实自己做好应对之策,加强与职场新人的沟通磨合,减少对工作待遇的期望值,保持上乘的体力和精力,你也会是公司的一块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