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经典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9:59:25

点击下载

作者:戴维·凯里, 约翰· 莫里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资本之王(经典版)

资本之王(经典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资本之王(经典版)作者:戴维·凯里,约翰· 莫里斯设计:李洪达排版:郝禾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213077821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译者序黑石,全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巴曙松 研究员 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上私募股权(PE)投资的火爆程度,经常被夸张地形容为“全民PE时代”,据说金融界人士见面,几句寒暄之后,不谈谈PE就OUT了;又据说在北京金融街或者国贸附近的餐厅里,服务员因为听得太多、耳熟能详的缘故,也都大致知道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PB(私人银行)、PE等概念。

在这些场合,我常常在想,不断涌入私募市场的人们,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呢?我想,找到这个行业里的标志性公司,从这个行业的起步,到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一直到现在还在这个行业呼风唤雨、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公司,分析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与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参与PE事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读本。

于是,系统介绍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的《资本之王》,就成为我们的首选。

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缘于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在其挂牌上市之后不长的时间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也不断下跌,至少从短期来看,把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换言之,无论是运气好、还是精明的时点计算,黑石创始人和原来的股东们成功地实现了高位套现。这已经足够成为一个让中国和美国的财经媒体反复挖掘、分析并反思的投资案例了。

在黑石上市之前,私募股权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低调,在外界看来甚至还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的。因此,黑石在2007年的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英国《经济学人》刊出的批评文章直接命名为《拯救施瓦茨曼》。美国《财富》刊登的文章以黑石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任务。”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人一起载入史册。

检索各种关于黑石的介绍资料,可以看到,虽然内容和角度有所不同,但是都会中规中矩地介绍说,黑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同时,作为花边,通常也都会介绍黑石公司名字的来历: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和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施瓦茨曼想出来的,schwarz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黑”,peter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石”。

不过,对于黑石的了解如果只是局限于此,那么,就确实没有充分借鉴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更为深刻的成长经验和体会。黑石的许多探索和做法,已经有不少在全球业界被广泛采用和借鉴。

例如,黑石一直强调,在恶意收购十分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上,黑石坚持了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反潮流的规则——友好收购。彼得森说:“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并成为不少私募股权公司积极学习和改进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甚至成为“私募股权”中“私”字的一个自然内涵,那就是: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业如世界500强合作,在时点的选择上也有许多引人称道的案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黑石2004年从德国一家投资机构手中买下了塞拉尼斯化学公司(Celanese),然后在华尔街当时互联网新经济低迷、投资者转向传统行业的市场气氛下,将其推向资本市场,使得黑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30亿美元现金收益和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本书系统地记录了黑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介绍了这些案例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私募股权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广义的私募股权已经发展到包含从企业种子期到Pre-IPO各阶段的权益投资;狭义的私募股权主要指针对处于创业投资后期、规模及现金流已比较稳定的企业的投资。这些都可以在黑石的成长轨迹中找到蛛丝马迹。

与其他许多全景式描述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历史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以黑石集团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而把握整个私募股权行业的前世今生,成为检视私募股权行业功过是非的特定载体。

尽管作者戴维·凯里和约翰·莫里斯更倾向于以积极与发展的态度看待私募股权行业,但私募股权与生俱来的创造者与掠夺者双重面孔的争论还是在黑石成长的轨迹中若隐若现,而黑石集团与竞争对手的起落沉浮则为这种争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黑石的投资故事外,私募巨头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的传奇杠杆收购大战、德崇证券梦幻般的垃圾债券艺术以及当代私募股权公司向被投资企业空投高管的手法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也都在本书中有着很独到的描述。

由史蒂夫·施瓦茨曼及彼得·彼得森创建于1985年的黑石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业务丰富多元的上市私募股权公司,既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新一轮并购浪潮和金融市场创新带来的全新金融服务业产物,也是创始人独树一帜、险中求胜的理念带来的丰厚果实。与《门口的野蛮人》中描述的掠夺者形象不同,黑石在大部分时间都尝试坚持诚信的投资哲学,致力于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利益关系,同时以谦卑的姿态开创重组咨询等反市场周期业务,这为黑石优异的长期业绩及面对危机时的稳定表现奠定了基础。由黑石的发展历程及史蒂夫·施瓦茨曼、彼得·彼得森的沙场征战所勾勒出的私募股权行业演变轨迹,可以为投资界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如果与中国当前的私募投资发展相对照,本书中的不少案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可以简要提炼几点。

一是交易结构的安排灵活和多样化。黑石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吉布森贺卡公司及运输之星公司时就采用了资产、债务、股权重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现金流偿付、提高现金流、股息资本重组的同步实施为黑石带来了巨额回报。目前中国私募投资的主要手段仍为传统的股权投资,同质化严重,在交易结构的安排方面还需要做出重大改进。

二是退出渠道多元化。退出渠道始终是影响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IPO依然是目前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率最高的退出方式,中国创业板的推出更加强化了该方式的吸引力。与并购占国际私募股权公司退出方式一半以上的比例相比,中国2007—2009年的退出案例中,并购方式在全部退出案例中的比例不到20%,拥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三是私募股权基金应当聚焦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价值创造。从长期来看,持续地获得高额回报需要依靠专业团队来仔细甄别优秀项目,并通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健康成长,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突击Pre-IPO项目实际上与这些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通常,企业价值的根本提升能为私募股权公司带来最为理想的回报,同时也为整体经济做出贡献。

四是提高专业化程度、完善产业布局。随着市场的发展,私募投资的专业化程度必须相应提升,未来企业质量的内涵将更为丰富,在市场竞争力量的推动下,将促使产业链重心逐步从后端向前端转移。

总之,黑石这家经历了风风雨雨、既广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私募股权公司,同时也被视为全球私募股权行业的象征公司之一,可以成为当前中国私募股权公司和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这种类型公司的成长史及其对一个行业发展的正反面参考价值,正是吸引我和几位学生一起来翻译这本书,并积极将其推介给中国私募股权界的重要推动力。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我主持,并与陈剑博士共同承担了分工校对工作。巴曙松、陈剑、罗泳涛、路扬、任志强、张阿斌、刘少杰、张晓龙、白铂、杨安琪、王凤娇、叶聃等共同参与了初稿的翻译。翻译共历时7个月,初译工作从2011年1月底开始,3月底完成;随后,又进行了5个月的交叉校对及文字润色工作,以减少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当然,同样需要承认的是,即使再细致的工作也难免出现疏漏与瑕疵,还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湛庐文化的编辑们为促成此书的出版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是为序。中文版序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

就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剧本,2011年,私募行业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目前行业现状已有所改善,但前景还不够明朗。

自2010年以来,并购业务依旧顽强地发展着。在我们刚刚完成《资本之王》的出版时,并购生意兵败如山倒,而且业内许多在2005—2007年发起的大手笔生意都是江河直下。但也就是从那之后,市场开始强力反弹,超低的贷款利率以及复苏的经济及时扭转了并购界的颓势。在10年大额交易的中期报告中,绝大部分交易都处于净盈利状态,新的收购生意开始酝酿,黑石集团的股价也从2009年2月的3.55美元反弹到2011年年初的20美元。

这期间,我们跟踪的黑石和杠杆收购的几个主题愈发明朗。而且,业内的精英集团不断多元化私募投资行业,同时业内企业公开上市的步伐也在加速。此次经济危机改变甚至重塑了行业的发展模型。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黑石集团以及整个私募行业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故事,这两个主题对中国读者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自从2007年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购买黑石集团10%的股权以来,黑石集团就与中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除了直接投资于黑石集团之外,中投公司还大量投资于黑石集团管理的投资基金,因此,中国人民可以间接地享有黑石集团及其投资的成功收益。

不只是黑石集团,私募股权在过去30年内不断收购、重组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最近几年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更大。正如本书最后一章中所说,可以把私募行业看作一个替代资本市场,为需要资本或者想要出售资产的企业提供类似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的功能。

还可以把私募股权看作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公司所有权的临时表现形式,比如价值被市场低估或者需要进行重大变革时。因为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子公司自身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私募股权通过发挥这些功能,同时巧妙地利用市场,在贷款利率较低时借款,在公司价值低估时收购,为其投资者和创始人如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取得了神话般的利润。事实上,施瓦茨曼的财富在2007年那场奢华的生日宴会后变得众所周知,当时正是市场的顶峰。而这次生日宴会也正是本书的起点。

虽然到目前为止私募股权对中国经济的作用还微乎其微,但是,随着资金不断流入私募基金,中国读者将会极度渴望知道黑石集团及其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在几十年来是如何获取超常利润的——其收益率高于西方股票市场几个百分点,以及为什么有些公司会轰然倒闭,给其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黑石集团也曾出现投资失误,对此我们在书中做了详细的描述。不过从许多方面来看,它的错误投资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如今,亚洲市场正作为私募股权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迅速崛起。私募股权基金过去的投资者主要是美国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以及金融机构。但是,随着中东和亚洲财富的不断积累,黑石等私募公司的投资资本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地区,正如中投公司的投资。

而且,自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大型私募股权公司把目光投向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投资资本,更重要的是寻找投资机会。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如多数观察家所预测的那样持续长期低增长,那么这将成为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黑石集团登陆亚洲市场较晚,但是自2007年以来它在中国进行了多笔交易。它投资了中国的一家化学公司蓝星集团,并且同意帮助中国蓝星收购国外其他企业。它还投资了中国的一家商场,2009年,它还与上海政府部门达成了创建一家人民币投资基金的协议,将其资本投资于中国。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中国在黑石集团等私募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他们希望以多种方式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中。

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是,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像黑石集团这样最成功的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在随着时间调整并改变其投资策略。当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还限于杠杆收购时,他们已经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其他投资。

这种灵活性在美国私募股权公司与中国企业结成的联盟上已经有所体现。在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中,中国企业与私募股权公司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不是为了资本。

以黑石集团投资中国蓝星集团为例,其主要原因是黑石可以带来如何收购其他西方化学公司的经验。同样,2005年,黑石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于联想集团,以帮助其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其中货币的重要性远比不上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带来的如何兼并企业的经验及其对西方市场的了解。

私募股权公司在企业收购、兼并和重组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中国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对其加以充分地利用和借鉴。而且,由于私募股权公司在几年后要以利润回报其合伙人,因此,他们对于那些不愿出售永久股权以完成交易的公司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中期合伙人。

本书主要是介绍一段历史,但自2007年黑石集团上市以后,由于受金融危机和黑石主要竞争对手相继上市的影响,私募股权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公司被迫进行多样化改革,根据市场随机应变。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将解释黑石集团及其竞争者是如何在西方经济中产生影响,如何对所拥有的公司进行改革,以及他们是如何不断以此获利的。同时,本书也展望了这些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亚洲将会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通过了解黑石及其同行,中国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司在中国扩张的动机,以及他们将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人物一览表黑石集团人士

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tzman),黑石集团创始人兼CEO

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黑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亨利·西尔弗曼(Henry Silverm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之后担任圣达特集团CEO

劳伦斯·芬克(Laurence Fink),黑石集团旗下黑石财务管理集团负责人,该部门后发展为贝莱德集团,芬克为该集团董事长兼CEO

霍华德·利普森(Howard Lipso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罗杰·奥特曼(Roger Altm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家

约翰·施赖伯(John Schreiber),黑石集团房地产投资公司负责人,JMB房地产公司前收购部门主管

戴维·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黑石集团合伙人,曾是里根总统的首任预算负责人

詹姆斯·莫斯曼(James Mossm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史蒂夫·威诺格拉德(Steven Winograd),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德崇证券前并购专家

戴维·巴滕(David Batte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第一波士顿前资本市场执行官

布莱恩·麦克维(Brian McVeigh),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黑石套利交易部负责人

理查德·拉维奇(Richard Ravitch),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2009年被任命为纽约州副州长

乔纳森·科尔比(Jonathan Colby),黑石集团员工,后跳槽到凯雷集团

劳伦斯·古费(Lawrence Guffey),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西蒙·洛纳根(Simon Lonerg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布雷特·皮尔曼(Bret Pearlm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戴维·布利泽(David Blitzer),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托尼·詹姆斯(Tony James),黑石集团总裁,帝杰证券前资深银行家

奥斯汀·博伊特纳(Austin Beutner),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耶杰·约翰斯顿(Yerger Johnstone),黑石集团并购部门主管,在黑石只待了不到三年时间

肯尼斯·惠特尼(Kenneth Whitney),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阿瑟·纽曼(Arthur Newman),黑石集团重组咨询部门负责人

托马斯·塞拉克(Thomas Saylak),黑石集团房地产投资部联席主席,全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前高级经理

约翰·库克拉尔(John Kukral),黑石集团房地产投资团队成员,约翰·施赖伯在JMB房地产公司的同事

迈克尔·霍夫曼(Michael Hoffman),黑石集团并购咨询业务主管

格伦·哈钦斯(Glenn Hutchins),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安东尼·格里奥(Anthony Grillo),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尼尔·辛普金斯(Neil Simpkins),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马克·加洛格利(Mark Gallogly),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朱钦(Chinh Chu),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汤姆林森·希尔三世(J.Tomilson Hill Ⅲ),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黑石并购咨询业务主管,雷曼兄弟前合伙人

加勒特·莫兰(Garrett Moran),黑石集团并购团队首席运营官,帝杰证券前资深银行家

乍得·皮克(Chad Pick),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黑石房地产投资部联席主管

乔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黑石房地产投资部联席主管

弗兰克·科恩(Frank Cohe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肯尼思·卡普兰(Kenneth Caplan),黑石集团合伙人之一

迈克尔·普利西(Michael Puglisi),黑石集团资深首席财务官

罗伯特·弗里德曼(Robert Friedman),黑石集团总法律顾问

梁锦松,黑石集团大中华区主席、前香港财政司司长

迈克尔·蔡(Michael Chae),黑石集团房地产投资团队成员

道格·罗杰斯(Doug Rogers),黑石集团卫生保健行业投资顾问

帕特里克·伯克(Patrick Bourke),黑石集团资深技术主管

拉尔夫·施罗斯坦(Ralph Schlosstein),雷曼兄弟前合伙人,黑石财务管理集团成员

詹姆斯·奎拉(James Quella),黑石集团并购业务负责人,帝杰商业银行前资深投资管理咨询顾问

保罗·奇普·肖尔四世(Paul“Chip”Schorr IV),花旗集团私募股权投资部主管,后加盟黑石集团

小约瑟夫·罗伯特(Joseph E.Robert Jr.),黑石集团员工,戴维·巴腾团队成员,曾主管重组信托公司价值23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坏账清算业务

金融界人士

普拉卡什·梅尔瓦尼(Prakash Melwani),韦斯特资本合伙人公司创始人之一,后加入黑石集团并购团队

杰米·戴蒙(Jamie Dimon),摩根大通CEO

斯坦利·奥尼尔(Stanley O’Neal),美林证券CEO

道格拉斯·西斯勒(Douglas Sesler),美林证券的银行家

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高盛董事长兼CEO

吉米·凯恩(Jimmy Cayne),贝尔斯登CEO

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KKR集团创始人

乔治·罗伯茨(George Roberts),KKR集团创始人

小杰罗米·科尔伯格(Jerome Kohlberg Jr.),KKR集团创始人

戴维·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创始人

詹姆斯·科尔特(James Coulter),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创始人

威廉·普莱斯(William Price),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创始人

爱德华·皮克(Edward Pick),摩根士丹利资深银行家,曾建议黑石集团进行公开市场运作

鲁思·波拉特(Ruth Porat),摩根士丹利资深银行家

迈克尔·怀斯(Michael Wise),摩根士丹利资深银行家

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Baldwin),摩根士丹利总裁

弗雷德·埃尔曼(Fred Ehrman),雷曼兄弟前总裁

刘易斯·格鲁克斯曼(Lewis Glucksman),雷曼兄弟前交易部主管

沃伦·赫尔曼(Warren Hellman),雷曼兄弟前总裁

乔治·鲍尔(George Ball),雷曼兄弟合伙人之一

史蒂夫·芬斯特(Steven Fenster),雷曼兄弟前合伙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好友

布鲁斯·沃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沃瑟斯坦-佩雷拉公司创始人,第一波士顿银行前并购部门联合负责人

费利克斯·罗哈廷(Felix Rohatyn),华尔街传奇投资银行家,拉扎德公司投资银行家

萨利姆·路易斯(Salim Lewis),贝尔斯登前CEO

史蒂夫·科林斯基(Steven Klinsky),高盛前银行家,后自营一家收购公司

阿特·佩波尼斯(Art Peponis),高盛银行家

泰德·福斯特曼(Ted Forstmann),福斯特曼-利特尔公司创始人

丹尼尔·奥康奈尔(Daniel O’Connell),第一波士顿收购团队成员之一

迈克尔·米尔肯(Micheal Milken),垃圾债券之父

卡尔·伊坎(Carl Icahn),美国著名金融家、投资家、投机商

神崎康夫(Yasuo Kanzaki),日兴证券首席副总裁

刘易斯·拉涅利(Lewis Ranieri),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之父,所罗门兄弟公司银行家

约瑟夫·佩雷拉(Joseph Perella),沃瑟斯坦-佩雷拉公司创始人,曾是第一波士顿并购业务的超级明星

肯·米勒(Ken Miller),北极星集团创始人

沃尔特·希普利(Walter Shipley),化学银行前CEO

比尔·哈里森(Bill Harrison),大通曼哈顿银行总裁,化学银行前CEO

詹姆斯·李(James Lee),化学银行前商业贷款主管,在化学银行收购大通银行后,在大通曼哈顿银行任投资银行部负责人

杰弗里·罗森(Jeffrey Rosen),拉扎德公司名誉主席,史蒂夫·施瓦茨曼耶鲁大学同学

罗伯特·康波(Robert Campeau),加拿大金融家、房地产开发商

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凯雷集团创始人

威廉·康威(William Conway),凯雷集团创始人,美国微波通信公司前首席财务官

汤姆·希克斯(Tom Hicks),希克斯-缪斯公司创始人

约翰·缪斯(John Muse),希克斯-缪斯公司创始人

利昂·布莱克(Leon Black),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创始人

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美国金融家、企业收购者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金融大鳄,量子基金创始人

迈克尔·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短线杀手、大额交易员

保罗·都铎·琼斯二世(Paul Tudor Jones Ⅱ),都铎投资公司创始人

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选股高手,老虎基金创始人

鲍勃·皮特曼(Bob Pittman),领航私募投资集团创始人,美国音乐电视网(MTV)共同创办人、媒体营销领域的大师

约翰·多尔(John Doerr),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公司创始人

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公司创始人

杰弗里·博伊斯(Geoffrey Boisi),大通曼哈顿银行投资银行部门负责人

迪克·詹瑞特(Dick Jenrette),帝杰证券创始人

比尔·唐纳森(Bill Donaldson),帝杰证券高级合伙人

肯·默利斯(Ken Moelis),德崇证券高级银行家,后被托尼·詹姆斯挖到帝杰证券

贝内特·古德曼(Bennett Goodman),德崇证券高级银行家,后被托尼·詹姆斯挖到帝杰证券

约翰·麦克(John Mack),第一波士顿银行CEO

迈克尔·克莱因(Michael Klein),花旗银行资深银行家

罗伊·马奇(Roy March),美国顶级商业地产银行家

哈里·麦克洛(Harry Macklowe),纽约办公行业巨头

楼继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韦斯利·伊登斯(Wesley Edens),堡垒投资集团创始人

小彼得·布里格尔(Peter Briger Jr.),堡垒投资集团创始人

迈克尔·诺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堡垒投资集团创始人

商界人士

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索尼公司董事长兼CEO

史蒂夫·拉特纳(Steven Rattner),华尔街银行家,负责奥巴马政府拯救汽车业的行动

丹尼尔·埃克森(Daniel Akerson),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在进入通用之前,曾任凯雷集团总经理兼全球收购业务负责人

查尔斯·珀西(Charles Percy),贝灵巧公司董事长

彼特·科恩(Peter Cohen),希尔森公司CEO

吉米·林(Jimmy Ling),商业帝国LTV创始人,得克萨斯电气工程承造商

罗伯特·萨恩诺夫(Robert Sarnoff),美国无线电公司CEO

特德·特纳(Ted Turner),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者

罗纳德·佩雷尔曼(Ronald Perelman),美国亿万富翁,露华浓公司总裁

哈里·格雷(Harry Gray),美国联合技术公司CEO

海耶斯·沃金斯(Hayes Watkins),美国CSX公司总裁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创始人

罗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美国钢铁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

戴维·罗德里克(David Roderick),美国钢铁集团总裁兼CEO

查尔斯·科里(Charles Corry),美国钢铁集团总裁

桑迪·西格洛夫(Sandy Sigoloff),维克斯公司前CEO

迈克尔·沙夫(Michael Scharf),埃德加康博CEO

罗伯特·施密斯(Robert Schmiege),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CEO

德鲁·刘易斯(Drew Lewis),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里根政府运输部部长

罗斯·约翰逊(F.Ross Johnson),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CEO

彼得·马高恩(Peter Magowan),西夫韦公司CEO,其祖父查尔斯·美林(Charles Merrill)是美林证券创始人

赫伯特·哈夫(Herbert Haft)和罗伯特·哈夫(Robert Haft)为兄弟,敌意收购家,他们家族创立了达特药品连锁商店

郑家纯,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总经理

罗伯特·克瑞斯(Robert Krass),UCAR国际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和CEO

罗伯特·哈特(Robert Hart),UCAR国际公司前首席财务官

保罗·艾伦(Paul Allen),微软的创始人之一

戴维·韦德曼(David Weidman),塞拉尼斯公司首席运营官

迈克尔·迈耶(Michael Mayer),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总裁兼CEO

山姆·泽尔(Sam Zell),美国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创始人

理查德·金凯德(Richard Kincaid),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CEO

杰弗里·约翰逊(Jeffrey Johnson),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首席运营官

阿克塞尔·赫伯格(Axel Herberg),格雷斯海姆公司CEO

尼克·瓦尼(Nick Varney),默林娱乐集团有限公司CEO

杰弗里·克拉克(Jeffrey Clarke),有方国际有限公司CEO

鲍勃·范驰(Bob Fanch),马克·加洛格利团队培植起来的资深有线电视主管

史蒂夫·罗思(Steven Roth),沃那多地产信托公司创始人

迈克尔·法西泰利(Michael Fescitelli),沃那多地产信托公司总裁

政界人士

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美国第37任总统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国第39任总统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美国第42任总统

小布什(George W.Bush),美国第43任总统

威廉·西蒙(William E.Simon),美国尼克松和福特时期的财政部长

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美国前财政部长和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

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美国前财政部长

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美国前财政部长,高盛前合伙人

家人、好友

爱伦(Ellen),史蒂夫·施瓦茨曼的第一任妻子

鲍比·布莱恩特(Bobby Bryant),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好友、初中同学

霍勒斯·塔夫托(Horace Taft),达文波特学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其妻为玛丽·简(Mary Jane),他们与史蒂夫·施瓦茨曼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1章|一场自我加冕的盛典

2007年1月末,《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新闻:“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划时代事件发生前的序曲而已。此后,关于这次派对的议论又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正在精心筹备他的六十大寿庆祝派对。施瓦茨曼奢华的生日派对在曼哈顿金融圈享有盛名。有一年,施瓦茨曼夫妇把位于公园大道最豪华公寓里的整整两层共24个房间装扮成圣特罗佩兹景点,这个景点实际上位于他们在法国西南部里维埃拉的度假别墅附近,那是施瓦茨曼最喜爱的地方。而他的六十大寿派对,施瓦茨曼想办得更加隆重,举办地选在了公园大道军械库,这座经过加固的砖石大厦位于纽约最昂贵的地段,并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

2007年2月13日晚,众多各界名流西装革履,坐着豪华轿车陆续到来。电视界常青树芭芭拉·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梅拉尼亚·特朗普(Melania Trump),媒体巨星蒂娜·布朗(Tina Brown),纽约大主教管区红衣主教卡迪纳尔·伊根(Cardinal Egan),索尼老总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都来了,另外还有几百号名人悉数到场,包括美国最大的几个银行的总裁: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Jamie Dimon)、美林证券公司的斯坦利·奥尼尔(Stanley O’Neal)、高盛集团的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贝尔斯登公司的吉米·凯恩(Jimmy Cayne)。

第二天,《纽约邮报》如此描述:生日派对举办地仿佛“一个巨型的室内棚帐……灯光如星辰般在高高的穹顶上闪耀”,这个创意其实是仿照施瓦茨曼的公寓客厅顶棚设计的,这座豪华公寓价值3000万美元,公寓里其他的珍贵装饰品也都悉数仿制摆放在派对现场,包括一座老爷钟和墙上的古典油画。

说唱明星帕蒂·拉贝尔(Patti LaBelle)唱起《生日快乐歌》。记者兼歌手罗德·斯图尔特(Rod Stewart)正站在施瓦茨曼的巨幅画像下,喜剧演员马丁·肖特(Martin short)摇摆着向他走来,打趣说,施瓦茨曼把派对选在这里,是因为他觉得这里比他的公寓要低调一点。据报道,斯图尔特出席类似场合需要100万美元的出场费。

这个耗资300万美元的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昭示着“镀金年代”新国王的诞生。这是一个热得发烫的年代,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军人物——黑石集团的CEO。

这场奢华的生日派对正是一个惊天计划的序曲,很快,黑石集团就要IPO了。或是故意为之,或是无心插柳,施瓦茨曼的生日聚会淡化了人们对黑石集团在5周后,也就是3月22日上市的恐惧,也消弭了阴谋论的影子。其他与黑石集团规模和级别相当的私募股权公司没一个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黑石集团此举把金融界习以为常的行为公开化了:私募股权,不过是一桩先收购公司,然后若干年后再把收购的公司出售以获取利润的生意,现在,这种生意正式从经济的边缘地带移到了经济最核心的位置。黑石集团的前景非常诱人,远在东方的中国很快就找上门来,要求购买公司10%的股份。

6月22日,黑石集团股票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很快从31美元飙升至38美元,成批的投资者都声称想要分得一杯羹。按这个收盘价,公司价值达380亿美元,相当于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集团价值的1/3。

公司上市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使施瓦茨曼不得不将公司巨额利润公之于众。这个数目如此巨大,以至于黑石集团连对自己的银行家都不愿透露,直至几周后,黑石把股票提供给投资者时,才把其利润数额公开。2006年,黑石集团为60个合伙人创造了23亿美元的利润,平均每人3800万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得到了3.98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工资。

IPO给施瓦茨曼和他的同伴带来了第二笔横财。23.6%的公司股权出售给普通投资者和中国所获得的76亿美元中,黑石集团及其合伙人拿到了46亿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拿到了6.84亿美元。施瓦茨曼所持有的剩余股票价值94亿美元,确保了他依旧是富人中的富人。80岁的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是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当时处于半退休状态,在这次IPO中拿到了19亿美元。

黑石集团的IPO正值金融界变革之际,黑石集团和其对手们在全球范围内竞购公司。这个私募股权公司或杠杆收购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难得一见地卷起袖子,大干特干。黑石集团、KKR集团(Kohlberg Kravis Roberts and Company)、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等私募股权公司,获得了对冲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者提供的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们先是接管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公司,然后是200亿、300亿、400亿。2007年以前,每5桩跨国公司并购中就有1桩是私募股权做的,而且他们的雄心远未停止。当时曾一度传言,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准备以1000亿美元收购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

私募股权已经渗透到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黑石集团,你不可能喝上一杯法奇那(Drangina)或在Orbitz.com网上订票参观杜莎夫人蜡像馆。其实,当你在邓肯甜甜圈店喝上一杯咖啡,在玩具反斗城买一个泰迪熊,在席梦思床垫上睡觉,在喜度摩托艇上冲浪,打开一个高仪公司(Grohe)的水龙头,在伦敦联合博姿公司购买剃须刀片,都会有一些私募股权公司因此获益。黑石集团全部或部分拥有51家公司的股权,雇员达50万人,每年销售额达1710亿美元,这些让黑石可以与全球第10大公司相匹敌。

私募股权的妙处在于公司人很少,多数时候在暗处操作,他们很少在媒体露脸,更不会向媒体透露投资计划的细节。高盛有30500名员工,其盈利情况每季度都对外披露。黑石集团尽管拥有众多工业和房地产业的控股权,但仅有1000名员工,它的账目没到披露时间是绝对保密的。那些掌控几十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的网页通常非常简单,你很难在上面找到所需信息。

不过,黑石集团、KKR集团、凯雷集团、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的控制权,仍由各自的创始人牢牢控握。自从19世纪的“强盗贵族”时代以来,还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会有这么多的巨额利润流入到如此少数人的手中?

私募股权的力量在华尔街空前强大。以前,资产收购公司仅仅是一个依靠银行给予施舍来维持交易的乞求者。现在却反过来,银行向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摇尾乞怜。

2004年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世界上最大的两家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摩根大通的投资精英们在竞标中犯了错,以比黑石集团、KKR集团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高很多的报价竞标一家爱尔兰医药公司华纳-奇考特(Warner Chilcott)。KKR联合创办人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吉米·库尔特(Jim Coulter)怒斥这些银行的冒失行为,给那些银行好好上了一课。摩根大通立即解散了参与那次竞标的私募股权子公司,瑞士信贷则下令禁止其私募股权团队竞拍黑石集团、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KKR集团参与竞标的公司。

对于黑石的一些对手来说,受到公众关注并不是件稀罕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KKR就进入了公众视野,当时KKR收购了西夫韦连锁超市(Safeway supermarket chain)和出产纯果乐果汁、新秀丽箱包、倍得适内衣的碧翠丝公司(Beatrice)。1988年,在一次激烈的竞标中,KKR用313亿美元收购了烟草及食品巨头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RJR Nabisco),成为早期大手笔收购的典范,KKR也成了那个懵懂时代的收购狂徒。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详尽地描绘了KKR在那场竞购中的经典运作,令KKR创始人亨利·克拉维斯家喻户晓。与此同时,私募股权界的另一巨头凯雷集团高薪聘请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和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在投资界掀起风波。在施瓦茨曼生日派对和黑石集团IPO之前,施瓦茨曼的公司在业内相当低调,尽管在华尔街股权投资领域最为成功,但它并不为人所熟知。

直到1985年,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彼得森才迟迟加入这个收购游戏中,而那时,KKR和其他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磨炼,早就把握了杠杆收购的运作“精髓”:借钱收购一家公司,把被收购的公司作为抵押。到2007年,由施瓦茨曼实际掌控的黑石集团风头超过了其他顶级对手公司。

黑石集团拥有投资人投入的880亿美元资金,规模超过KKR和凯雷集团,从并购业务上获得的收益也远远高于其他对手公司。此外,它还掌控价值10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并注资500亿美元到其他公司的对冲基金中,从中收取管理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这是其他竞争对手仅能蜻蜓点水般涉足的地方。黑石集团有顶级并购专家,还有一群精英银行家可以为其他公司在兼并和破产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经过22年的发展,施瓦茨曼和彼得森创造了华尔街令人叹为观止的新盈利模式,这时的黑石集团足以与全球任何一家超级投行相匹敌。

同时,黑石集团不遗余力地招纳金融界明星人物,如圣达特公司(Cendant Corporation)CEO亨利·西尔弗曼(Henry Silverman),他是美国非政府持有的公司中最吸金帝国的创始人;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的创始人劳伦斯·芬克(Laurence Fink),贝莱德债务投资规模高达3.2万亿美元,曾是黑石集团的一部分,后因芬克和施瓦茨曼在资金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另立门户。

相对于私募股权公司聚敛的财富和形成的影响力,杠杆收购(LBOs或空头收购)却始终唱着反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私募股权的敌意。但在2006—2007两年间,黑石集团和他的同行们收购的公司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批评。

股权投资行业中部分公司的做法的确不妥。一些金融家们耀武扬威地以企业掠夺者的身份进行恶意收购,继而颠覆企业的管理层。杠杆收购与私募股权投资存在差别,杠杆收购公司很少恶意并购,他们大多先攻克管理层,然后再收购公司。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大多数时候选择吞并陷入困境的公司,一旦得手便像侵略者那样毫不留情地解散员工、肢解公司。因此,他们被看作是“资产强拆队”,以狩猎公司为食,把优质资产出售后扔下负债累累的残骸,怀揣横财扬长而去。

21世纪初,反对收购浪潮的呼声起源于欧洲。当时德国一位内阁成员公开宣称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是“蝗虫”,英国工会成员也不断游说,呼吁遏制收购。就在施瓦茨曼为庆祝生日高调狂欢时,美国出现了反收购的声音。美国工会担心新一轮收购浪潮会导致失业,美国国会也注意到了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所获得的巨额利润。

亨利·西尔弗曼说:“开派对之前我就告诉施瓦茨曼,这时候开这样一个派对不是个好主意。”他曾是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后来去领导圣达特公司。在这之前关于对投资基金经理人加税的提案已数不胜数,西尔弗曼明白,这时开派对无疑是火上浇油。

甚至一向较为保守的《华尔街日报》,也对这次奢华的生日派对表示了担忧,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施瓦茨曼先生的生日派对及其所表现出的私募股权界的财富表明……越来越不公平……在金融家为他们轻而易举赚来的巨额利润狂欢的同时,工人们正抱怨着工资增长停滞、工作朝不保夕。”

在生日派对4个月后,也就是黑石集团IPO前夕,新税收方案公布,黑石集团的税赋翻倍上升。《华尔街日报》批评施瓦茨曼:“那场奢华的六十大寿生日派对,让人们见识到了现实版戈登·盖柯的腐朽生活。”施瓦茨曼的高调铺张把他所在的行业以及他自己都推上了公众审讯台。

人们恐惧的原因显而易见。私募股权公司体现了资本家最本质的特点: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而不管公司是增长还是衰退,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持股人,没有任何人情味,无情索取利润之后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公司抛弃。

事实上,私募股权公司常常因解雇工人、出售资产、破坏公司现行制度而遭到起诉,处于交易中的公司经常遇到这些情况。与杠杆收购相比,被对手公司兼并会导致更多人失业。但是收购就意味着公司所有权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接下来几年,公司必然会再次转手,这个过程很自然地给员工带来恐慌和不安。

私募股权投资会系统性地破坏公司的说法应该不正确。倘若果真如此,收购生意不可能做得下去。要是这类生意前景黯淡,高管们肯定不会继续留在这一行业,因为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资本家。最重要的是,如果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习惯于出售烂公司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很难持续出售公司。公共养老基金是私募股权行业最大的投资者,一旦他们认为私募股权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就会立即停止资金支持,那么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肯定会遭到重创。

学术界的不断研究为私募股权公司“剥离—抛弃”的骂名平了反。例如,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在新上市后的表现明显高于其他新上市的公司,这就否定了收购会影响公司发展的论调。在就业方面,私募股权持有公司的就业率平均而言跟其他公司差不多。收购时会有部分员工失业,但长期来看,它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虽然有理论认为杠杆收购所借的债务会让公司更加脆弱,但研究表明,那些被收购公司的破产率和其他公司是一样的。

尽管“剥离—抛弃”的形象依旧,但私募股权公司就是通过收购那些衰败的、陷入困境的公司,然后帮助其恢复生机并做大做强,再将其出售从中获利。在这一方面,黑石集团有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它帮助默林娱乐集团从一个小小的英国娱乐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企业;乐高玩具和杜莎夫人蜡像馆也是两个成功的典范;在它的帮助下,德国一家单一的玻璃瓶制造商格雷斯海姆集团(Gerresheimer AG)发展成业务复杂、盈利水平更强的药品包装商。它还做项目初始投资,如投资一家石油开采公司,帮助其开采位于西非海岸的新油田。所有这些都与“剥离—抛弃”的骂名不相符合。

与断言收购公司仅是为了获取短期暴利的说法相左,默林娱乐集团和格雷斯海姆集团的CEO都认为,在私募股权旗下,他们可以更好地实施长期发展战略,而从前作为公众公司,不得不盲目地维持短期利润。

尽管对收购争议不断,施瓦茨曼的奢华生日派对也起负面效果,但黑石集团最终还是成功上市了。不过,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其他人都在担心市场会陷入低迷。2007年6月22日,黑石股票交易的第一天,不祥预兆悄然发生:一向以卓越交易能力闻名的投行贝尔斯登决定出手挽救旗下一只对冲基金,该基金在投资抵押证券时遭受重大损失。数月后,这起事件在金融系统掀起轩然大波。入秋后,这架曾经为私募股权浪潮提供数千亿美元低价债务支持的借钱机器失灵了。

就像购物狂刷爆了卡,私募股权公司发现他们的信用卡也失灵了。2007年2月,黑石集团以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集团——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2007年7月,以260亿美元接管了希尔顿连锁酒店。但这之后的两年内,再也没有做成一笔4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2008年,黑石集团利润急剧下滑,在年末时连红利都无力支付,这意味着施瓦茨曼一分钱的投资利润也没挣到,他不得不拿着区区35万美元的基本工资聊以自慰,这还不到他两年前拿回家的千分之一。黑石集团的股票从IPO的31美元跌到了2009年年初的3.55美元,当时整个收购行业情况都是如此。

杠杆收购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源泉,但私募股权公司却在这次市场大衰退中损失惨重。一些在市场繁荣时期收购的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业务下滑并最终倒闭,如零售商利纳斯百货公司(Linens’n Things)、床垫制造商席梦思公司、《读者文摘》等。很多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虽然躲过了当时的险境,但仍面临着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开始偿还收购贷款的困境。就像在次贷危机中借贷过度的业主突然发现他们的房子不再值钱一样,私募股权也突然发现他们拥有的公司很快将资不抵债,如果不尽快恢复其价值,或重新拟定贷款合同,那就没有足够的抵押品进行再融资,到那时,要么被迫亏本出售公司,要么被债务人没收。

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私募股权公司被迫关闭。在经济完全恢复前,情况很可能继续恶化。如同以往的低迷时期,因为那些在经济高涨时疯狂投资的投资者撤资,必然会导致暴跌。其实与金融业其他部门相比,私募股权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杠杆收购与银行、按揭公司的关系并不大。部分私募股权公司倒闭影响不大,他们无须政府救助,他们的所有者也不会失业。

金融系统崩溃时,收购公司是最先接到求救信号的机构之一。2008年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打算联手拯救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和美国国际集团时,他们向黑石集团和其他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寻求资金帮助。当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全力营救英联邦的储蓄银行巨头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 Bank)时,私募股权公司也积极参与,不过因其资金缺口过大,最终还是破产了。2009年,美国政府在挽救美国汽车制造业时也向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就以有“汽车沙皇”之称的通用汽车为例,奥巴马政府曾任命史蒂夫·拉特纳(Steven Rattner)管理处于过渡期的通用公司,拉特纳是私募股权公司四方集团(Quadrangle Group)的创始人,同时还任命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创始人大卫·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和凯雷集团的执行官丹尼尔·埃克森(Daniel Akerson)做通用公司的董事。埃克森在2010年被任命为CEO。

2007—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私募股权来说不是头一遭了。20世纪80年代,收购行业就遭遇了几乎是灭顶之灾的信用危机。21世纪初,又因IT泡沫破灭而再度遭遇重创。然而每次灾难过后,收购业都能重振旗鼓,吸收更多资金投向新的项目。从次贷危机中渐渐走出来后,整个私募股权行业大约有5000亿美元的资金等着投出去,2009年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才7870亿美元。就在许多卖方仍旧处于低迷阶段的时候,仅仅黑石集团手中就有290亿美元可以用于收购企业、房地产和债权。在资金短缺时期拥有如此巨额的资金可以带来巨大的盈利。尽管2008—2009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处于历史最低点,但2009年年末,美国3家大型公共养老基金承诺将向私募股权公司注入更多资金,新一轮私募股权浪潮已经蓄势待发。

我们可以从黑石集团的发展道路窥探到私募股权的成长历程:几位精明的金融家通过数次投资成功地将一家小公司发展成规模庞大的企业,并赢得了财力雄厚的公共养老基金和投资界其他巨头的支持。2007年黑石集团IPO后,KKR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也相继上市。上市揭开了私募股权公司的神秘面纱,并将其推向金融体系的主流。

黑石集团的历史也是一位精明企业家的编年史,尽管那个不合时宜、过分炫耀的生日派对有损“精明”二字。虽然公司开局不顺,初期经历了几个灾难性的失败投资,人才频繁流动,但经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施瓦茨曼终于建立起了一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成功,反映了施瓦茨曼的个人特质。在1985年,他和彼得森筹集了1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基金,但此前两人都从未主导过企业收购,这些恐怕仅用“胆识”来解释还不够恰当。他的自负在那次生日派对上也充分暴露出来,不过他最初招来的几个合伙人也是相当自负,但他能够虚心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即便是公司最低级别的雇员,他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到2002年,公司已经走上正轨,施瓦茨曼便开始招聘公司的接班人。正如他的同事们所说,施瓦茨曼那种对亏钱发自骨子里的厌恶深深影响了公司文化。2006—2007年,尽管公司预算极其充沛,但他仍没有冒然扩张。

施瓦茨曼及其同行如享利·克拉维斯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像银行一样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与企业不同的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一年一个样,每笔生意都是单独运营,或盈或亏,互不影响。这些精英们影响力巨大,他们所持有的公司不断地买进、卖出,精英们通过收购举措以及做出的收购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市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