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8)(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0:14: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8)(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8)(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试读:

总序

陈雨露当前中国的各类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写法各异,成百舸争流、各领风骚之势。中国人民大学经过精心组织、整合设计,隆重推出由人大学者协同编撰的“研究报告系列”。这一系列主要是应用对策型研究报告,集中推出的本意在于,直面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开展动态分析和评估预测,建言献策于咨政与学术。“学术领先、内容原创、关注时事、咨政助企”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的基本定位与功能。研究报告是一种科研成果载体,它承载了人大学者立足创新,致力于建设学术高地和咨询智库的学术责任和社会关怀;研究报告是一种研究模式,它以相关领域指标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研究报告还是一种学术品牌,它持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和重大战略问题,以扎实有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计划、决策,服务于专门领域的研究,并以其专题性、周期性和翔实性赢得读者的识别与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研究报告系列”,有自己的学术积淀和学术思考。我校素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注重学术研究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曾陆续推出若干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譬如自2002年始,我们组织跨学科课题组研究编写的《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紧密联系和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年不辍,近年又推出《中国法律发展报告》等,与前三种合称为“四大报告”。此外,一些散在的不同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也连续多年出版,在学界和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报告都是观察分析、评估预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其中既有客观数据和事例,又有深度分析和战略预测,兼具实证性、前瞻性和学术性。我们把这些研究报告整合起来,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出版资源相结合,再进行新的策划、征集、遴选,形成了这个“研究报告系列”,以期放大规模效应,扩展社会服务功能。这个系列是开放的,未来会依情势有所增减,使其动态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研究报告系列”,还具有关注学科建设、强化育人功能、推进协同创新等多重意义。作为连续性出版物,研究报告可以成为本学科学者展示、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编写一部好的研究报告,通常需要集结力量,精诚携手,合作者随报告之连续而成为稳定团队,亦可增益学科实力。研究报告立足于丰富的素材,常常动员学生参与,可使他们在系统研究中得到学术训练,增长才干。此外,面向社会实践的研究报告必然要与政府、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关注社会的状况与需要,从而带动高校与行业企业、政府、学界以及国外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收“协同创新”之效。为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报告系列”在出版纸质版本的同时将开发相应的文献数据库,形成丰富的数字资源,借助知识管理工具实现信息关联和知识挖掘,方便网络查询和跨专题检索,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适用的增值服务。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报告系列”是我们在整合科研力量、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的新探索,我们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力争使每一种研究报告和整个系列都成为精品,都适应读者需要,从而打造高质量的学术品牌,形成核心学术价值,更好地承担学术服务社会的职责。

第1章 绪论

1.1 本报告的撰写

中国零售业担负着商品流通和城乡居民消费实现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提供就业的主战场,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之一。

本书按照年度全面监测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关注多个零售商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热点问题,包括宏观经济、居民消费、零售产业、行业结构、效益效率、地区发展、城乡零售、综合业态、专业业态、收购兼并、高管变动、营销活动、技术运用、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政策法规、案件纠纷、会议会展、培训教育、研究与海外零售业等,并通过对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追踪,以实现对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特点、脉络和问题等的监测与分析。

今年的零售业年度监测报告,除绪论外每章监测和分析一个专题的内容。具体包括中国经济增长与零售商业、中国零售业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零售业地区发展分析报告、中国综合零售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专业零售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零售公司管理与运营分析报告、中国零售业综合事务与海外概览。每个专题包括监测分析报告和数据附表两个部分。

其中,监测分析报告部分是针对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监测和分析,一般包含该专题的零售商业发展全景,行业与代表性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向监控、问题思考与展望等,即本书纸质版。

数据附表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根据专题进行的统计,即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格和企业动态监控表格,包括产业数据分析表、地区数据分析表、业态数据分析表和零售公司动态监控数据分析表四类数据表格,共计60张,以连续反映年度内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受出版篇幅的限制,所有数据附表都已制作成电子版,读者朋友可扫描本书第242页的二维码获取。

本报告的主体仍然延续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6)》和《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7)》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

1.2 本报告的结构

本报告的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本报告结构示意图

1.3 本报告的数据

1.3.1 本报告数据来源概述

本报告所有的资料信息均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得,数据来源主要有:

1)统计年鉴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版),《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历年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历年版),《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历年版),《中国住户调查年鉴》(历年版)。

2)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附属部门的官方数据和信息,包括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各省市政府和统计局等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动态、数据和统计资料,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统计数据库、Wind数据库、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权威网站发布的数据和统计资料。

3)行业协会数据和信息,包括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等国内权威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发布的官方信息、动态和数据。

4)企业官方数据和信息,包括中国零售业代表性企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有关该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和经营动向等信息,零售业中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指定官方网站和社会媒体发布的年度、半年度、季度报告等信息与数据。

5)新闻媒体和专业网站信息,包括国内外多种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和相关资讯信息,以及联商网、超商网、第一零售网、零售网等行业专业资讯网站的信息。

6)国外数据,包括海外主要国家的官方统计数据(以该国统计局数据为主),海外大型零售公司的官方网站信息和年报数据,美国STORES杂志发布的零售业250强数据,等等。

关于以上数据来源所采集的数据涉及的年限情况,具体说明如下:

1)关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和其他月度、季度数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初发布全国统计公报,各省、市统计局相应发布本级统计公报,所以,本报告中所有涉及此类统计公报的数据,都是截至2017年年底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口径按月、季度公布的诸如GDP、CPI、货币、类别商品销售额等月度、季度数据,因此本报告中所有涉及此类月度、季度的数据,也都是截至2017年年底的数据。

2)关于国家统计局口径的统计年鉴数据:由于国家统计局年鉴发布的时间限制,即大部分统计年鉴是在每年的8—11月发布的,其中数据均是上一年度的数据,而非本年数据,因此本报告各章节中所有涉及统计年鉴的数据,都是截至2016年年底的数据。

3)国内其他数据,包括代表性企业官方信息数据、上市公司信息数据、行业协会信息数据、新闻媒体和专业网站资讯数据等,是随时更新的数据,因此本报告中所有涉及此类的信息和数据,也都是截至2017年年底的信息和数据。

4)国外数据,涉及不同国家会计结算年度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般是上一年度的数据,即截至2017财年;宏观统计数据涉及该国统计制度和数据发布时间问题,可能会是2016—2017年的数据;企业资讯是2017年企业官方公布的资讯信息和数据。1.3.2 具体各部分的数据来源

本报告各章节所用到的统计数据,以及本报告撰写小组自行收集整理的数据,具体数据来源、年份、性质等如表1-1所示。表1-1 本报告数据来源一览续前表续前表

1.4 本报告数据附表说明与相关阅读指南

1.4.1 本报告各章数据附表说明

本报告根据中国零售商业行业发展监测与分析的需要,在进行一手数据采集和二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编制了大量的行业发展情况一览表,共计60张,这些数据附表和各章的对应关系,具体如表1-2所示。

应该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数据附表凝聚了本报告编制小组全体成员的大量心血,是本报告的核心价值之一。

首先,对于所有涉及公司发展情况的数据附表,我们在对行业内代表性公司的海量资讯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规范化的基础上,根据每一章主题分析的需要,进行了艰巨的数据编码和再处理工作。尤其是我们在针对每章主题设计的附表中,针对行业内有代表性的成长型、大中型公司的资讯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所有表格都有较丰富的维度,这些维度及其内含数据,是行业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是目前现有统计年鉴类资料无法提供的宝贵信息来源。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行业数据和零售公司的信息,比如公司销售额、员工人数、门店数等可能会因为商业机密和官网信息披露的缘故,确实无法获取,出现缺失,所以部分章节的附表中会存在一定空白的行和列,在此我们统一解释(为控制全书篇幅,不在各章的每个附表单独解释),敬请读者谅解。

其次,所有行业发展的数据附表,是我们收集与整理了统计口径的数据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加工和深化后得到的,我们力图将这些数据经过适当的比例、比率、相对值等计算和处理,尽可能地反映行业、子行业、业态、所有权、地区等多个维度的规律、差异性和背后的故事,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最后,这些数据附表和正文存在对应关系,整体而言,在正文中,我们引用了小部分的数据附表:有的情况下,我们将数据附表转换成了各种图形;有的情况下,我们截取了其中的关键数据做成小型的表格放入正文中。当然,在对正文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也会引用或提及附表中的数据,或作为证据、或作为对比,不一而足,请有兴趣的读者对照查看。表1-2 本报告各章数据附表一览表续前表续前表1.4.2 相关阅读指南

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电子化的要求,本报告60张数据附表现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并全部做成了二维码模式,请各位读者扫描本书第242页的二维码后对照阅读。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并请您谅解。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编写零售业年度监测报告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既要全面反映中国零售业的年度发展特点,又要避免成为年鉴或者大事记,同时要体现对中国零售产业分析研究的成果,任务艰巨。我们将竭尽全力编写高质量的年度监测与分析报告,但其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遗漏或者错误,责任在我们作者,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王强)

第2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零售商业

首先,本章对2017年中国零售商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基本关系进行监测与分析,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税收、就业、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人口、收支、三类消费、工农业生产、电子商务、物流运输、货币流通、消费贷款、地区发展等。其次,本章对中国零售业2017年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包括行业总体情况、各主要综合业态情况、各主要专业业态情况、公司管理运营和政策法规综合事务等。最后,本章针对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整理制作了零售商业发展的一览表——中国零售商业的一天,并区分为2017年数据和[1]2016年数据两张表。

本章共有数据附表3张,用于监测与分析中国经济和零售商业2016—2017年的总体情况与结构比例问题,请读者朋友扫描本书第242页的二维码免费查阅。[1]由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发布的时间限制,本报告2017年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口径数据,但由于统计公报仅有全国层面的基本总体数据,因此其他部分的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7》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所刊载公布的2016年数据,以及以前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当年版本数据。

2.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零售商业

2.1.1 经济增长与零售商业的总体情况

中国2017年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增幅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回复到6.9%,实现了约82.7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天创造GDP约2266.09亿元,全国人均GDP约5.95万元。其中,第三产业继续保持8%的较高增速,增加值约42.70万亿元,第三产业占比第三年突破50%,达到51.6%,和去年持平。

全年零售和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实现了约36.63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额),但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0.2%。平均每天实现社零额约1003.46亿元,全国人均年社零额约2.63万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31.42万亿元,约占85.8%;商品零售额约32.66万亿元,约占89.2%。

从发展趋势来看,按照当年统计公报口径的中国社会消费如图2-1所示。一方面,GDP和社零额增长率都整体下滑,延续了“十一五”期间的下降态势,整体呈现逐年降低走势,GDP增长率相比2010年的18.3%大幅度降低到2016年的6.7%,下降了11.6个百分点,2017年略有回升。同期社零额增长率则从“十一五”末期的18.3%下降到2016年的10.2%,降低了8.1个百分点,2017年仍呈下滑态势。

另一方面,社零额增长率自2006年以来显著高于GDP增长率,2008年差值的峰值达到约12.6个百分点。但2013年后两者差距持续缩小到目前的3.3个百分点,这从总体上反映出国民经济和国内零售商业经营双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经济转型带动了增速的持续放缓。图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2007—2017年)

另外,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17》追溯调整后的数据,社零额占GDP的比例从“十一五”末期的38.26%增长到2016年的44.69%,2017年略有回落至44.2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也逐步提高,占比则从2010年的8.69%增长到2014年的9.69%,随后连续小幅回落至2016年的9.59%。2.1.2 投资与零售商业

2017年中国全年投入的全社会口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63.17万亿元,平均每天约1730.64亿元,全国人均约4.54万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约1.65万亿元,平均每天约45.32亿元,全国人均约1190元,全行业整体连续第二年下降,增长速度由2016年的-4%扩大至-6.3%。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多年来一直高于GDP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6.99%,高出GDP年均增长率6个百分点以上,也显著高于社会消费的增长速度,但进入“十三[1]五”时期后,2016年和2017年连续大幅度下降至5.9%(见图2-2)。

批发和零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出现较大波动:2015年之前,整体延续了“十一五”期间的增长态势,从“十一五”末期的603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8925亿元,增长约2倍,年均增长率25.7%,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和跨越,彻底改变了中国商业的面貌。而且,这一增长率也明显快于全国水平约8.7个百分点,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中批发和零售业的占比也由“十一五”末期的2.4%增长到2015年的3.43%。但是“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全国整体投资增速的下滑,2012年后,增长率掉头向下,2016—2017年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占比也快速下滑至2017年的2.62%。城镇零售业的新增固定资产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规律:“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7509亿元,是“十一五”末期2003亿元的3.7倍;2016年出现拐点,增长率从24.45%直接跳降至-17.64%。图2-2 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2007—2017年)

与此相对应,城镇零售业5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在过去的十年中,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从之前的每年五六千个增长了约3倍,2016年继续扩大至17521个。新开工项目数量从2007年的5362个增长到2016年的14433个,同时,全部建成投产的城镇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15—2016年有大幅度增长,达到12961个。这些数据既表明过去的十年中,社会资本对进入零售业具有较高兴趣,又反映出资本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零售业的面貌。但是,从综合投资金额的陡降情况来看,金额指标与项目数指标有背离,原因估计在于:一方面,未来的项目数量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拐点将有可能很快到来;另一方面,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便利店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该业态建设项目数量的增长,对冲了总投资金额下降的冲击。2.1.3 税收与零售商业

2017年全国实现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7.3万亿元,平均每天约472.8亿元,全国人均约1.24万元。其中,税收部分14.4万亿元,平均每天约395.5亿元,全国人均缴纳税收约1.04万元。税收约相当于全国城乡可支配收入与纯收入总量的38.65%(本报告预估),约占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与生活消费支出总量的53.7%(本报告预估),约占最终消费支出的32.73%(本报告预估),约占全年社零额的39.4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扣减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我们估算2017年以[2]上主要流转类税收合计约为6.87万亿元,平均每天约188.2亿元,全国人均缴纳流转类税收约4942元。主要流转类税收约占全年社零额的18.76%,占本报告估算的最终消费支出的15.58%。按人均水平来看,2017年估算主要流转税合计占居民收入合计的比例约为18.39%,估算人均主要流转税合计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约为26.22%。

从发展趋势来看,如图2-3所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全国税收和流转类税收虽然总量都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波幅较大,“十二五”期间呈现增长率逐年下滑态势。综合来看,全国税收从2007年的4.56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2.21%,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本报告估算的主要流转类税收合计从2007年的2.48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8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74%,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但是略低于社零额和收入的增长率,特别是其在2013—2015年的快速下降,拉低了总体增长率,也最终导致主要流转类税收合计占社零额比例持续下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从26.4%下降到2015年的20.2%。进入“十三五”时期之后,虽然推进了营改增的降税措施,但由于税收征管的从严,税收和流转类税收增速都有加快迹象,2017年这两个增速分别为10.74%和8.94%,显著高于GDP增长率,事实上背离了原定的减税目标。图2-3 税收、主要流转类税收及社零额(2007—2017年)2.1.4 就业与零售商业

从全国的就业情况看,2017年全国就业实现约7.76亿人,其中城镇部分提供就业约4.25亿人,农村部分提供就业约3.52亿人。从已经公布的就业结构细分数据(截至2016年)看,近五年总就业情况基本稳定,结构上有所分化,城镇部分实现就业4.14亿人,五年间年均增长率2.9%,乡村部分实现就业3.62亿人,年均减少2.24%。民营企业和个体就业实现3.1亿人,近五年年均增长率11.2%,是就业增长的主要部分。

从行业构成看,批发和零售业一直是中国就业提供领域当之无愧的主战场,从全国占比角度来看,本报告估计批发和零售业提供了13127万人的就业岗位,近五年年均增长率10.2%,占全国就业人员数量的比例持续增长,五年间增加了约6.4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的16.92%。

从批发和零售业提供就业的内部结构看,如表2-1所示,2016年中国的批发和零售业中城镇单位提供了就业人数875万人,近五年年均增长率6.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8个百分点;提供了民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12252万人,近五年年均增长率10.54%,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5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构成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国有单位的就业人数2016年仅82万人,近五年年均减少10.86%,减少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5%,反映出批发和零售业国有资本退出速度仍然较快。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人数也有相应的缩减速度,2016年仅28万人,近五年年均减少9.76%。

从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和就业提供来看,2016年全国批发和零售业有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约19.3万个,近五年保持了年均9.08%的较高增速,提供就业约1194万人,扭转了2015年下降的局面,但恢复力度不大,仅增长了20万人,近五年年均增长率5.78%,占全国全部批发和零售业就业的9.1%。

其中,纯粹零售业部分,2016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约9.83万个,近五年年均增长率10.95%,提供就业697.7万人,近五年年均增长率5.75%,导致就业占比下降到5.31%。究其原因,虽然批发和零售业中较大规模的限额以上企业全社会进入热情较高,仍然在企业数量上实现了较高的年均增长速度,但是限额以上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放缓甚至个别年份就业人数出现负增长。

从零售商业提供就业的地区差别来看,2016年,一方面,本报告估算的城镇部分实现的就业(包含城镇单位、城镇民营企业和个体)合计9601万人,乡村部分实现的就业(包含乡村民营企业和个体)约3527万人,近五年来分别保持了10.52%和9.4%的较高增长率,城镇部分仍然是批发和零售业就业的主导部分。城镇批发和零售业劳动效率达到29.77万元/年,乡村部分仅为13.19万元/年。另一方面,[3]地级及以上城市口径指标显示,合计提供批发和零售业就业约998.1万人,其市辖区部分提供就业约699.6万人,相较上一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从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来看,2016年城镇单位的批发和零售业人员工资水平约6.5万元/年,近五年年均增长率9.86%,基本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占全国水平的96.3%);城镇民营单位人员工资水平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虽然高达11.68%,但由于基数较低,到2016年仅为3.96万元/年,只到全国水平的92.4%。表2-1 批发和零售业就业情况一览表(2015—2017年)2.1.5 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与零售商业

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2017年为3.14万亿美元,扭转了2016年的下滑态势,增长了4.3%。但从近五年的情况看,年均减少1.1%,全国人均减少到2559美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外商投资对于中国的批发和零售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从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个数(国家统计局后期调整为新批家数口径)角度看,过去五年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11.81%,明显有异于全国平均-1.06%的增长局面。2017年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个数达到12283个,占全国的比例提高到34.45%。

同时,如图2-4所示,在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基本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过去五年间批发和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14年和2017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17.79%和-28.14%),年均增长率也被拉低至3.81%。图2-4 批发和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2007—2017年)

从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企业数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2016年年底有12.14万户,保持了较高增长率,过去五年年均增长率10.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17个百分点,占全国50.5万户的24%。虽然企业数量较多,但是批发和零售业整体的注册资本2016年仅为2008亿美元,仅占全国的6.43%。所以综合来看,受行业外资进入规模小、数量多的制约,折算到每个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企均注册资本、企均投资总额、平均每个合同项目实际使用金额等,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1/3。

从对外投资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08.94亿美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15.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2个百分点,导致占全国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持续下滑至2016年的10.65%。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截至2016年为1691.7亿美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28.07%,约占全国存量总额的12.46%,整体上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态势,增长率略高于全国水平1.9个百分点。[1]本数据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1684亿元,增长7.2%。[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月度累计值计算,其中已无营业税数据。[3]地级及以上城市就业数据,系根据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的市级数据库中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加总得来。

2.2 中国的人口、收支与消费

2.2.1 人口、收支与消费的总体情况

2017年年底中国总人口约13.9亿人,实现了约36.6万亿元的社零[1]额,其中,城镇人口约8.13亿人,实现社零额约31.43万亿元;乡村人口约5.77亿人,实现社零额约5.20万亿元。全部就业人员约7.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约4.25亿人,另外,农民工总量2.87亿人。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约2.44万元,增长率延续了“十二五”时期以来的下滑态势,2017年降低至5.92%,本报告按照城镇人口总量估算全国约实现城镇居民消费19.89万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2016年迈上万元大关后,2017年接近1.1万元,本报告按照乡村人口总量估算全国约实现农村居民消费6.32万亿元。本报告合计估算全国实现居民消费约为26.21万亿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如图2-5所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自从迈入“十二五”期间以来,就一直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特别是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为8.77%,远低于农村居民的14.17%的年均增长率,农村市场成为消费增长的关键部分和新引擎。但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近五年城镇总人口和乡村总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呈现2.8%和-2.12%的剪刀差,总人口差距扩大到2017年的2.37亿人,最终延缓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部分比例的下降速度。图2-5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增长率(2007—2017年)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6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34万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6万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近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04%和12.12%。从城乡内部对比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成为过去十年间的主要特点。但是“十二五”时期以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都呈现下滑态势(见图2-6),这也是消费支出增长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图2-6 城镇与农村收入、消费支出对比(2007—2017年)

综合收支两方面的因素来看,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角度收支差距在过去十年间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扭转了之前扩大的局面,差距开始逐年缩小,从“十一五”期间的峰值3.3倍持续缩小到2017年的2.7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距在“十二五”期间,以更快幅度下降,“十二五”末期已经缩小到2.32倍,2017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23倍。2.2.2 工资增长、消费与零售商业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约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

从2018年3月21日国家人社部在其官网更新的2017年最新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看,上海、深圳、浙江、天津、北京这五个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迈入2000元大关,上海最高为2300元,广西和辽宁的最低一档分别为1000元和1020元。

但是,综合考虑到中国真实时薪的可比性、权威性和连续性,以及有近86%的社零额是在城镇实现的,本报告采用了国家统计局年度公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的消费和零售数据调整成城镇部分。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7569元,折算时薪约为34元,日薪约为270元。与此同时,城镇民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仅为42833元,折算时薪约为21元,日薪约为171元,[2]约为前者工资水平的63.4%。另外,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农村地区的相应工资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过去五年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虽然总量在增长,年均增长率10.08%,与之相较,民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略高出1.7个百分点。但是从各年趋势看,如图2-7所示,“十二五”时期以来,两类工资增长率都呈现下降态势,导致2011年以来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其中,除个别年份外,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低于两类工资增长率,但城镇社零额的增长率自2015年以来明显高于平均工资增长率。图2-7 城镇平均工资水平与消费支出、零售额对比(2011—2017年)2.2.3 三类消费的结构与比例

从消费总量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2016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2.85万亿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6.41万亿元,政府消费支出10.75万亿元,三类消费近五年间都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1.03%、9.32%和10.76%。合计三类消费最终消费支出4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67%。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64.6%。

对于2017年,由于缺少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本报告根据全国人均消费和人口总量估算城镇居民消费19.89万亿元,农村居民消费6.32万亿元,合计约26.21万亿元。另外,根据社零额中政府部分上年占比26.87%来估算,在本年的社零额中,估计政府实现9.84万亿元,居民实现26.8万亿元,约占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合计总量的71.71%。

从发展趋势来看,如图2-8所示,三类消费支出总量在持续增长,但是从增长率看,波动较大。2011年以来三类消费支出增长率呈现逐步下滑态势,2016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有所企稳,较上一年度回升了0.5个百分点,为10.48%,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部分的增长率仍在下滑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率甚至下降到8.46%。图2-8 三类消费支出及其增长率(2007—2016年)

从结构上看,城镇整体人口结构的持续增长,导致农村部分的消费总量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一直低于城镇部分,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自2011年以来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消费总量增长率的差率有所缓解,从6个百分点缩小到约1~2个百分点。最终,城镇居民消费在三类消费中占比从2005年的53.5%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57.1%,增加了约3.6个百分点。2.2.4 网络零售与新兴商业

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2月开始,在当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网络零售商业的发展情况和基本数据,2017年统计公报是第4次公布。

从网络零售的总量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17年全年[3][4]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折合每天约196.6亿元,全国人均约5162元。按照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72亿人折算,人均网上零售约9294元。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零额的比重为15.0%。在网上商品零售额中,吃类商品增长28.6%,穿类商品增长20.3%,用类商品增长30.8%。2016年年末全国25.1%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但是,如果当年按照统计公报的网上零售数据计算,之前的年份按照统计年鉴进行追溯调整后计算,如图2-9所示,2017年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39%,仍然保持了一个非常高的增长率,其占社零额的比重在过去的四年里从10.26%提高到19.59%。如果按照网上商品零售额口径计算,增长率略有降低,其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比例也较2015年的12.07%,在三年里提高了约4.7个百分点。图2-9 网上零售及其增长率和占比(2014—2017年)[1]关于居民部分实现的社零额计算问题,本报告根据上一年(2016)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支出占比73.13%来估算,本年度(2017)社零额中居民消费实现的部分约为26.9万亿元。[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批发和零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5061元/人,城镇民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2833元/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主要从事实物商品交易的网上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其中,网上零售额包括的服务,以及少部分用于生产经营用或被转卖的商品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4]本数据系我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直接披露的增长率数据,全年网上零售额和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2017年分别增长32.2%和28%,2016年分别增长26.2%和25.6%,2015年分别增长33.3%和31.6%,2014年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49.7%,该年没有公布网上商品零售额数据,仅公布了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2.3 零售商业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比例

2.3.1 零售商业和工农业生产及运输的结构与比例

在过去五年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增长势头,但是总产值增速仅为6.6%左右,对比中国零售商业中商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有约6个百分点的差距,导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1]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与商品零售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从2011年的0.5和5.16降至2016年的0.38和3.91,如表2-2所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商品零售额比例也呈现同向的减少态势,2017年下滑到0.86。表2-2 零售商业和工农业生产及运输(2012—2017年)

2017年中国的全年货物运输继续回暖,货物运输总量479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约19.61万亿吨千米,由于“十二五”期间虽然这两个指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率(分别仅为3.16%和2.45%)因受到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近两年来遇到的一定困难的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整体拉低了近五年来的年均增长率。从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对应的角度看,2017年实现252.8万亿元,估算平均每吨货物的货值约为5277元,平均周转里程约为409千米。

对应到中国的零售商业发展,每万元商品零售额中所含货物运输总量自“十二五”时期以来有相对下降态势,从2010年的23.26吨/万元降至2016年的14.67吨/万元。同期,每元商品零售额中所含货运周转量也从2010年的1.02吨千米/元逐渐下滑至2016年的0.60吨千米/元。这也反映出流通改革和零售发展缩短了商品流通渠道,优化了路途周转和运输时间。2.3.2 零售商业、网上零售和快递物流的结构与比例

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互联网上网人口数量,2017年达到7.72亿人,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2016年将近3亿户。受此推动,中国的网上零售和快递物流发展迅猛。

从快递物流的发展情况看,全国快递业务量在过去的五年间保持了年均47.77%的高速增长,2017年达到400.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36.26%,达到4957亿元。“十二五”时期以来的快递业务的大发展推动了行业效率提升以及成本和运费下降,每件快递成本(收入)已经从“十一五”末期的24.57元,下降到“十二五”末期的13.4元,2017年进一步降低至12.37元。成本的下降又相应推动了快递业务愈发普及,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全国商品零售和快递物流的关系来看(见表2-3),“十二五”期间,全国商品零售额中每万元使用快递业务量从“十一五”末期的1.68件增长到7.69件,增长约3.58倍,2017年进一步扩大至12.27件。结合前述,虽然快递业务本身的单价有所下降,但是综合下来,每万元商品零售额中发生快递费用也从41.23元增长到151.77元,增长约2.68倍。

从网络零售与新兴快递物流关系来看,按照2017年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72亿人折算,互联网上网人均全年网上零售额从2014年的4300元增长到2017年的约9294元,人均快递量2017年增长到51.89件,约是“十一五”期末5.1件的10倍,人均支出快递费约642.1元,约是“十一五”期末125.65元的5.1倍。2017年快递应用更加普及,平均每件快递对应网上商品零售额继续下降,约为136.8元/件,每元快递收入对应网上商品零售额约11元。表2-3 网络零售与快递物流发展(2013—2017年)续前表2.3.3 零售商业与货币流通的结构与比例

中国的货币流通和信贷发放在过去的十年间继续增长,到2017年,其中广义货币(货币和准货币,M2)余额达到167.7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达到54.4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余额达到7.1万亿元。另外,境内住户人民币存款达到64.4万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率9.43%。

据此折算,2017年每元货币(流通中的现金M0)所拥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5.16元,所拥有的商品零售额约4.6元。每元货币(货币M1)所拥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67元,所拥有的商品零售额约0.60元。按照人民币存款余额口径计算的每元人民币存款所拥有的社零额2017年为0.57元,较“十一五”期间的0.5元左右的水平有所提高。

从发展趋势来看,如图2-10所示,每元货币(M2)流通量所拥有社零额在整个“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开局时期都比较稳定,保持在0.22元的水平,这是由于M2指标含有包括定活期存款和保证金在内的储蓄存款,实质上是全社会消费支出的最终支付保证,其趋势稳定也表明从社会消费的角度看货币投放量整体合理。但是,由于流通中现金(M0)在“十二五”期间以来增速低于社零额增长率,因此每元货币(M0)流通量所拥有社零额从2010年的3.52元增长到2017年的5.16元。每元货币(M1)流通量所拥有社零额增长率出现波动,2014年达到峰值0.78之后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2017年为0.67。

中国的消费贷款余额在过去五年间,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17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超过31万亿元,五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4.74%,远高于同期GDP和社零额增长率,每元社零额中所包含的消费贷款从2012年的0.49元增长到2017年的0.86元,折算到全国人均贷款约22675元/人。

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率更为惊人,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8.57%,到2017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8万亿元,折算到全国人均贷款约4895元/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元社零额中所包含的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从2011年的0.07元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0.19元。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居民消费观念和支付形式的巨大变化,现代金融和信用消费已经成为新时期居民消费模式的主流之一。图2-10 货币投放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值(2007—2017年)

从发展趋势看,全部消费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率虽然有较大波幅,但仍能持续高位运行,受到房地产形势趋于稳定的影响,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和全部消费贷款增长率明显低于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增长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受宏观经济下滑和消费意愿降低的影响,2013—2016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7年情况有所好转(见图2-11),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增长率又恢复到37.98%的较高水平,信贷消费方兴未艾。图2-11 消费贷款及个人短期消费贷款(2012—2017年)2.3.4 零售商业与地区发展的结构与比例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2016年中国有城市合计657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78个,县级城市360个。大中型城市具有远超出其人口应有比例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辐射能力,产业集聚和消费集聚继续深化。

从零售商业发展的城市地区结构分化来看,人口和消费的城市化集聚现象较为突出。中国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作为国内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代表,2016年仅用19%的全国人口,创造了全国40.44%的GDP,占有37.15%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贡献了13.29万亿[2]元的社零额,占比40%。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总人口在“十二五”期间有小幅增长,从“十一五”末期的25126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26267万人,占比也基本上稳定在18%~19%。GDP增长在“十二五”期间经历了从2010年和2011年的18.15%和19.11%的相对高速,逐年回落到2015年的7.35%,2016年又回暖至8.26%,整体略快于全国水平,其占比如图2-12所示,形成了倒U形变化,仅微幅提高了约0.35个百分点。相应的财富占有自2004年以来有一定的波动,2010年以后持续下降,2016年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占全国的比例相较于“十一五”末期下降约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水平自“十二五”以来基本保持稳定,消费能力占比大约维持在40%左右。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特大型城市集聚能力相对稳定,但是增长后劲相对开始减缓。图2-12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GDP、社零额及其增长率(2007—2016年)

中国的地级城市,按照市辖区口径,即一般意义上包含了一线、二线、三线和部分四线城市的中国全部城市市区(即国家统计局口径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的地级城市拥有33.96%的全国人口,创造了全国62.77%的GDP,实现了21.2万亿[3]元的社零额,占全国社零额的63.79%。

中国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扩张态势,核心表现在市辖区城市土地面积和人口的双扩张上。一方面,所有地级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从2005年的57.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2016年的78.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比例较上一年提升了0.5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城市加速扩张,仅这七年占比就较“十一五”末期增加了约1.6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人口也有明显增长,从2005年的3.6亿人增长到2016年的4.7亿人,占全国的比例达到33.96%。特别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城市人口加速流入,仅这七年占比就增加了约5个百分点。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在“十二五”期间有加速的迹象,特别是以传统城市的面积扩张和人口涌入为主要推动力量。

在以上两个因素的推动下,全部地级城市市辖区的GDP增速和消费增速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都呈现扩张的态势,如图2-13所示。“十二五”期间,GDP占比从“十一五”末期的61.31%提高到2013年的63.87%,增长了2.56个百分点,但是2014年和2015年增长率回落,占比也相应回落至62.32%和62.45%,2016年占比又回升至62.77%。全部地级城市市辖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出现小幅度增长趋势,从“十一五”末期的61.28%,提高到2016年的63.79%,增幅为2.51个百分点。图2-13 地级城市GDP、社零额及其增长率(2007—2016年)

社零额占比的增长率相较于面积与人口占比,在最近几年出现一定的差距,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虽然在“十二五”期间以来保持了持续扩张,城市化进程仍然较快,仍吸引了人员继续流入,但是,相较于其他县及县以下地区的收入与消费的快速增长,城市的消费能力的增长实际上是相对减缓的。另外,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社零额部分的消费相对减少。[1]由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变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口径指标基本上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替代。[2]数据系将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的市级数据库中全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数据加总得来。[3]数据系将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的市级数据库中全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数据加总得来。其他各项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

2.4 中国零售业发展综述

由于行业数据获取原因,本节的数据涉及年份在各小节中有所差别:(1)2.4.1中国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2.4.2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部分,采用2016年国家统计局数据;(2)2.4.3中国综合零售业发展、2.4.4中国专业零售业发展部分,结合采用2016年统计局数据和本报告搜集和监测的2017年数据;(3)2.4.5中国零售业的管理、运营与综合事务部分,采用本报告搜集和监测的2017年数据。2.4.1 中国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

关于行业数据,由于国家统计局仅公布了限额以上口径,且数据有一年滞后期,因此,本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7》中公布的2016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据,汇总整理成为表2-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基本情况(2016年)”,其中数据归口有所调整,具体说明如下。

1)限额以上批发业指标加上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等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总计指标。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指标、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标、外商投资企业指标3项合计等于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3)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本报告的“行业:综合零售业”指标加“行业:专业零售业”指标等于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但是,其中的“行业:综合零售业”不是原始统计年鉴中的综合零售,是本报告对原始年鉴中的综合零售业指标和货摊、无店铺及其他指标这2项的合计,“行业:专业零售业”指标是本报告对原始统计年鉴中7项专门零售指标的合计。另外,原始统计年鉴中的百货零售指标、超级市场零售指标加总小于原始的综合零售指标,中间差值部分,本报告用“其他综合零售业”一栏来反映。4)按零售业态分,“业态:综合零售业态”指标是本报告对原始统计年鉴中的超市指标、大型超市指标、百货店指标、无店铺零售指标4项的合计,“业态:专业零售业态”是本报告对原始统计年鉴中的专业店指标、专卖店指标这2项的合计;本报告的“业态:综合零售业态”指标加“业态:专业零售业态”指标要小于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中间差值部分,本报告用“业态:其他业态”一栏来反映。5)按有无店铺分,有店铺零售、无店铺零售均是原始统计年鉴指标,合计等于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

中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016年实现商品销售额总计约55.89万亿元,其中零售业实现约12.66万亿元。从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如图2-14所示,其商品销售总额在“十二五”期间保持总量上的整体稳定增长,但是,其各年度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下滑态势,2015年低至3.3%,2016年回升至10.8%,但平均水平仍然高于GDP与消费增长率。图2-14 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与零售营业面积(2010—2016年)

与此同时,限额以上零售业门店面积的扩张速度较低,年末零售营业面积自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率下滑态势,到2016年年底零售营业面积虽然增长至约3.39亿平方米,但增长率下滑至3.8%。零售业的坪效指标相应从“十一五”末期的2.2万元/平方米提高到3.73万元/平方米,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年均增长率水平。以上数据反映出行业发展势头整体良好,在总量规模扩张的同时,单位零售营业面积的生产率也有较大提高。

具体到限额以上零售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如表2-4所示。近年来行业进入热情较高,限额以上零售业的法人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从“十一五”末期的约5.23万个增长到2016年底的约9.83万个,保持了超过销售额和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从“十一五”末期的501.3万人增长到2016年年底的697.7万人,近三年保持了一个较低增长率。和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对应,限额以上零售业的劳动效率自“十二五”期间以来也出现了较大提高,到2016年年底增长为人均181.5万元。但是,限额以上零售业的利润率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净利率较“十一五”期间有所下降,这也是行业内部竞争加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反映。2016年限额以上零售业的净利润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毛利率仍不乐观。表2-4 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整体情况(2010—2016年)续前表

从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情况看,如图2-15所示,近年来延续了“十一五”期间的态势,内资企业仍然是限额以上零售业的主力且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持续高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导致内资企业占比相较于“十一五”末期有所增加,达到88.3%,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占比持续下滑,仅为6.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