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白话图解:宫廷药膳食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5:48:4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存悌,任岩东,史瑞锋校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饮膳正要白话图解:宫廷药膳食谱

饮膳正要白话图解:宫廷药膳食谱试读:

前言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药膳是将药品与食物结合而做成的美食,既味美可口,又有疗养作用,寓医于食,药食结合,是传统中医学与饮食烹饪结合的产物。而在药膳的发展过程中,《饮膳正要》一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忽思慧,为元朝延祐年间(1314-1320)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膳事宜,相当于《周礼》中的“食医”。作为太医,他精通医学;作为饮膳太医,“御膳必须精制”,专研此道,可谓医食兼通,药膳皆精,无疑是一位高明的宫廷御膳专家。忽思慧积10多年药膳经验,于1330年(天历三年)撰成《饮膳正要》三卷,并由太医院院使(即院长)耿允谦校正,进呈于元文宗,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世界著名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其是中国在“饮食治疗和保健食品领域中的一部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由于本书的价值所在,明朝景泰七年(1456),代宗皇帝竟亲撰“御序”:“朕嘉是书而用之,以资摄养之助,且锓诸梓,以广惠利于人。”颁旨重刻推介本书,这在医学出版史上极为罕见。而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上海商务印书馆馆长张元济(1867-1959)先生对本书也颇为重视,“求之有年,(民国)十七年冬始觏之于东京静嘉文库,因得借印流传,偿余夙昔之愿焉。”并亲笔作跋,附记于书后。

单从上述本书出版所牵涉的名家人物来看,本书成就与价值自是不言而喻。

本书主要内容:

1.养生宜忌,饮食避忌

主要从理论上论述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服药食忌、四时所宜等养生道理,颇多高明之论,下面摘引一些:“保养之法,……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不妄,使以五味调和五脏。五脏和平则血气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诸邪自不能入,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先晓病源,知其所犯,先以食疗,不瘥,然后命药,十去其九。故善养生者,谨先行之。”“一日之忌,暮勿饱食;一月之忌,晦勿大醉;一岁之忌,暮勿远行;终身之忌,勿燃灯房事。”“服药千朝,不若独眠一宿。”“避色如避箭,避风如避仇,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凡早皆忌空腹。古人云:烂煮面,软煮肉,少饮酒,独自宿。”“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乐不可极,欲不可纵。”“凡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凡夜卧,披发梳百通,平日头风少。”

2.常用食品的性味功能

作者倡导“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肉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和而食之,则补精益气。”因此对常用的谷果肉菜、禽鱼调料(料物)等的性味功能予以介绍,计有米谷44种(含有药酒13种),果品39种,肉类32种,禽类28种,鱼类22种,菜类46种,调料28种,收集之丰富,不啻为一部小型食品科普百科全书。

忽思慧为蒙古族人,生当元代,因此书中颇多蒙古族、回族及穆斯林兄弟喜食之物,尤其羊肉之类。但其书并不局限于此,而是集中华民族历代食疗实践和研究成果之大成,开创了一个药膳新时代。

3.食养、食疗之药膳食谱

本书最重要部分在于“神仙服饵(延年益寿食谱)”、“食疗诸病”、“诸般汤煎”、“聚珍异馔”四节中,以大量篇幅介绍了众多食养、食疗之药膳食谱,包括原料药材、食物品种及数量,烹饪方法,功能效果,适宜病症等,总计237款之多,这也是本书精华之所在。各款药膳以佳肴为主,以药疗为辅,重在饮食美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寓治疗于饮膳之中,并无药味或者药味不重,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大多切实可行,食养、食疗效果可信。编校说明

本书主要根据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主持的《万有文库》版编校而成,说明如下:

竖排改为横排。原书系竖排,今改为横排,重新标以现行标点符号。原书附有插图,今予删除,同时配以新式插图。

重新编排次序。原书目次将养生宜忌各节混杂于卷一、卷二中,显得有些不集中。今将相关内容统编于一起,置于前面作为第一部分。

原书将“神仙服饵”、“食疗诸病”、“诸般汤煎”、“聚珍异馔”等四节药膳部分置于卷一、卷二,而将谷果肉菜等性味功能置于其后,编排上似欠合理。实际上,谷果肉菜等单品的性味功能是基础,先掌握这些才能理解药膳的配合应用,这就如同先学习中药,再学习方剂才好。由是编校者将谷果肉菜等性味功能移到前面,作为第二部分,而将“神仙服饵”、“食疗诸病”等四节药膳部分置于其后,为第三部分。这样显得合理些,也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实践的学习原则。以上为本书与原书最大变动之处。

统一简化汉字。凡原书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一律改为现行通用简化汉字,不另出注。

注释与纠误。为方便阅读,对原书中生僻词语给予注释。凡原书脱文及衍误、错讹之处,一律订补更正,不另出注。

尽量保留原貌。对于书中食物、药物剂量等,均保持旧制,维持原书的书写方式,未换算成公制。对于有些食物禁忌、相克相宜等内容,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不必拘执,但为保留原貌,未做修改,请读者去伪存真,斟酌应用。

参与本书编校者尚有:车群、聂晨旭、白龙、杨洪云、王波、吴红丽等人。编校者2012年6月御序

朕惟人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者也。然物又天地之所以养乎人者,苟用之失其所以养,则至于戕害者有矣。如布帛菽粟鸡豚之类,日用所不能无,其为养甚大也。然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其为残害一也。其为养甚大者尚然,而况不为养而为害之物,焉可以不致其慎哉!此特其养口体者耳。若夫君子动息威仪,起居出入,皆当有其养焉,又所以养德也。

尝观前元《饮膳正要》一书,其所以养口体、养德之要,无所不载,盖当时尚医所论著。其执艺事,以致忠爱,虽深于圣贤之道者不外是也。夫善莫大于取诸人,取诸人以为善,大舜所先肆。朕嘉是书而用之,以资摄养之助,且锓诸梓,以广惠利于人,亦庶几乎好生之仁。虽然生禀于天,非人之所能为,若或戕之,与立岩墙之下者同,有不由于人乎!故此非但摄养之助,而抑顺受其正之大助也。景泰七年四月初一日

景泰一序,原书已佚,初版未获印入,殊为缺憾,嗣从瞿氏借得,今当重印,因以冠诸卷端,读者鉴之。(张)元济再识。虞序

臣闻古之君子善修其身者,动息节宜以养生,饮食衣服以养体,威仪行义以养德,是故周公之制礼也。天子之起居、衣服、饮食,各有其官,皆统于冢宰,盖慎之至也。今上皇帝天纵圣明,文思深远,御延阁阅图书,旦暮有恒,则尊养德性以酬酢万几,得内圣外王之道焉。

于是赵国公臣常普兰奚,以所领膳医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以进。其言曰:昔世祖皇帝,食饮必稽于本草,动静必准乎法度,是以身跻上寿,贻子孙无疆之福焉。是书也,当时尚医之论著者云,噫!进书者可谓能执其艺事,以致其忠爱者矣。是书进上,中宫览焉。念祖宗卫生之戒,知臣下陈义之勤,思有以助圣上之诚身,而推其仁民之至意。命中政院使臣拜往刻梓而广传之。兹举也,盖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俱安;推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恩泽之浓,岂有加于此者哉!

书之既成,大都留守臣金界奴传敕命臣集序其端云。臣集再拜稽首而言曰:臣闻《易》之《传》有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天地之大德,不过生生而已耳。今圣皇正统于上,乾道也;圣后顺承于中,坤道也。乾坤道备,于斯为盛,斯民斯物之生于斯时也,何其幸欤!愿飏言之,使天下后世有以知,夫高明博浓之可见如此,于戏休哉。天历三年五月朔日谨序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直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臣虞集撰自序

伏睹国朝,奄有四海,遐迩罔不宾贡,珍味奇品咸萃内府。或风土有所未宜,或燥湿不能相济,倘司庖厨者不能察其性味而概于进献,则食之恐不免于致疾。钦惟世祖皇帝圣明,按《周礼·天官》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分职而治。行依典故,设掌饮膳太医四人。于本草内选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药味,与饮食相宜,调和五味,及每日所造珍品,御膳必须精制。所职何人,所用何物,进酒之时,必用沉香木、沙金、水晶等盏。斟酌适中,执事务合称职。每日所用,标注于历,以验后效。至于汤煎、琼玉、黄精、天门冬、苍术等膏,牛髓、枸杞子等煎,诸珍异馔,咸得其宜。以此世祖皇帝圣寿延永无疾。

恭惟皇帝陛下自登宝位,国事繁重,万机之暇,遵依祖宗定制,如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进加日新,则圣躬万安矣。臣思慧自延祐年间选充饮膳之职,于兹有年,久叨天禄,退思无以补报,敢不竭尽忠诚以答洪恩之万一。是以日有余闲,与赵国公臣普兰奚,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名曰《饮膳正要》,分为三卷。本草有未收者,今即采摭附写。

伏望陛下恕其狂妄,察其愚忠,以宴闲之际,鉴先圣之保摄,顺当时之气候,弃虚取实,期以获安,则圣寿跻于无疆,而四海咸蒙其德泽矣。谨献所述《饮膳正要》一集以闻,伏乞圣览下情,不胜战栗激切屏营之至。天历三年三月三日饮膳太医臣忽思慧进上前言

天之所生,地之所养,天地合气,人以禀天地气生,并而为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人而有生,所重乎者心也。心为一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故身安则心能应万变,主宰万事,非保养何以能安其身?保养之法,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不妄,使以五味调和五脏。五脏和平则血气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诸邪自不能入,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

夫上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轻货,盖有所取也。故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肉败者,色恶者,臭恶者,失饪不时者,皆不可食。然虽食饮,非圣人口腹之欲哉!盖以养气养体,不以有伤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若食味不调则损形。形受五味以成体,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盖以药性有大毒,有大毒者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然后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是以伤其正。虽饮食百味,要其精粹,审其有补益助养之宜,新陈之异,温凉寒热之性,五味偏走之病。若滋味偏嗜,新陈不择,制造失度,俱皆致疾。可者行之,不可者忌之。如妊妇不慎行,乳母不忌口,则子受患。若贪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而终不悟,百年之身,而忘于一时之味,其可惜哉!孙思邈曰:谓其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先以食疗,不瘥,然后命药,十去其九。故善养生者,谨先行之。摄生之法,岂不为有裕矣。三皇圣纪太昊伏羲氏

风姓之源,皇熊氏之后。生有圣德,继天而王,为万世帝王之先。位在东方,以木德王,为苍精之君。都陈时,神龙出于荣河则而画之为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立五常,定五行,正君臣,明父子,别夫妇之义,制嫁娶之理。造屋舍,结网,以佃渔,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取牺牲,供祭祀,故曰伏羲氏。治天下一百一十年。伏羲氏治天下110年炎帝神农氏

姜姓之源,烈山氏之后。生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以火德王,为赤精之君。时民众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而食蠃蛖之肉,多生疾病,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种五谷,以养民众。日中为市。作陶冶,为斧斤,造耒耜,教民耕稼,故曰神农。都曲阜。治天下一百二十年。黄帝轩辕氏神农氏治天下120年

姬姓之源,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而神灵,长而聪明,成而登天。以土德王,为黄精之君,故曰黄帝。都涿鹿。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罡所建,始作甲子;命容成作历,命隶首作筭数,命伶伦造律吕,命岐伯定医方。为衣冠以表贵贱,治干戈,作舟车,分州野,治天下一百年。黄帝治天下100年

此段讲解了伏羲、神农、黄帝三人的治理天下的管理方法。伏羲氏立五常,定五行,正君臣,明父子,治理天下110年。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以养民众,治理天下120年。黄帝治干戈,作舟车,分州野,治理天下100年。养生避忌

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而能寿。今时之人不然也,起居无常,饮食不知忌避,亦不慎节,多嗜欲,浓滋味,不能守中,不知持满,故半百衰者多矣。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保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与,盖不适其性而强。故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能善服药,仓促病生而归咎于神天乎!

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不劳神,不劳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

凡热食有汗,勿当风,发痉病,头痛,目涩,多睡,夜不可多食,卧不可有邪风。凡食讫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汗出时不可扇,生偏枯。

勿向西北大小便。勿忍大小便,令人成膝劳、冷痹痛。勿向星辰、日月、神堂、庙宇大小便。夜行,勿歌唱大叫。一日之忌,暮勿饱食;一月之忌,晦勿大醉;一岁之忌,暮勿远行;终身之忌,勿燃灯房事。服药千朝,不若独眠一宿。如本命日及父母本命日,不食本命所属肉。

凡人坐,必要端坐,使正其心;凡人立,必要正立,使直其身。立不可久,立伤骨;坐不可久,坐伤血。行不可久,行伤筋;卧不可久,卧伤气;视不可久,视伤神。食饱勿洗头,生风疾。如患目赤病,切忌房事,不然令人生内障。沐浴勿当风,腠理百窍皆开,切忌邪风易入。不可登高履险,奔走车马,气乱神惊,魂魄飞散。大风、大雨,大寒、大热,不可出入妄为。口勿吹灯火,损气。

凡日光射,勿凝视,损人目。勿望远,极目观,损眼力。坐卧勿当风、湿地。夜勿燃灯睡,魂魄不守。昼勿睡,损元气。食勿言,寝勿语,恐伤气。凡遇神堂、庙宇,勿得辄入。凡遇风雨雷电,必须闭门,端坐焚香,恐有诸神过。怒不可暴,怒生气疾、恶疮。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虎豹皮不可近肉铺,损人目。

避色如避箭,避风如避仇,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古人有云:入旷者,朝不可虚,暮不可实。然不独旷,凡早皆忌空腹。古人云:烂煮面,软煮肉,少饮酒,独自宿。古人平日起居而摄养,今人待老而保生,盖无益。

凡夜卧,两手摩令热,揉眼,永无眼疾。凡夜卧,两手摩令热,摩面,不生疮。一呵十搓,一搓十摩,久而行之,皱少颜多。摩面

凡清旦以热水洗目,平日无眼疾。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凡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凡夜卧,披发梳百通,平日头风少。

凡夜卧,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盛热来,不可冷水洗面,生目疾。

凡枯木大树下,久阴湿地,不可久坐,恐阴气触人。立秋日不可澡浴,令人皮肤粗糙,因生白屑。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乐不可极,欲不可纵。

此段讲解了日常养生方法,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要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如从饮食上来说,应先饥而食,食勿令饱。从生活起居上讲,卧不可有邪风,勿忍大小便,并指出了某些行为不可过,如立伤骨,坐伤血,行伤筋,卧伤气,视伤神等。还指出了在某些特殊的天气、特殊的地点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人们临睡前要按摩,用热水泡脚;清晨起后要刷牙、洗脸、梳头;不可纵欲。妊娠食忌

上古圣人有胎教之法,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故太任生文王,聪明圣哲,闻一而知百,皆胎教之能也。

圣人多感生,妊娠故忌见丧孝、破体、生理残障、贫穷之人;宜见贤良、喜庆、美丽之事。欲子多智,观看鲤鱼、孔雀;欲子美丽,观看珍珠、美玉;欲子雄壮,观看飞鹰、走犬。如此善恶犹感,况饮食不知避忌乎?孕妇要多看美丽的景物

妊娠所忌: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食山羊肉,令子多疾。食鸡子、干鱼,令子多疮。食桑葚、鸭子,令子倒生。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罔顾羞耻。食鸡肉、糯米,令子生寸白虫。食雀肉、豆酱,令子面生黯。食鳖肉,令子项短。食驴肉,令子延月。食冰浆,绝产。食骡肉,令子难产。

此段介绍了妊娠宜忌,告诫孕妇胎教的方法,即妊娠时忌遇丧事,多看美丽的景色,最好少吃兔肉、山羊肉、雀肉、鸭肉等。乳母食忌

凡生子择于诸母,必求其年壮,无疾病,慈善,性质宽裕,温良详雅寡言者,使为乳母。子在于母资乳以养,亦大人之饮食也。善恶相习,况乳食不遂母性。若子有病无病,亦在乳母之慎口。如饮食不知避忌,倘不慎行,贪爽口而忘身适性致疾,使子受患,是母令子生病矣。

乳母杂忌:夏勿热暑乳,则子偏阳而多呕逆;冬勿寒冷乳,则子偏阴而多咳痢。母不欲多怒,怒则气逆,乳之令子癫狂;母不欲醉,醉则发阳,乳之令子身热腹满。母若吐时,则中虚,乳之令子虚羸;母有积热,盖赤黄为热,乳之令子变黄不食。新房事劳伤,乳之令子瘦痒,交胫不能行。母勿太饱乳之,母勿太饥乳之,母勿太寒乳之,母勿太热乳之。子有泻痢、腹痛、夜啼疾,乳母忌食寒凉发病之物;子有积热、惊风、疮疡,乳母忌食湿热、动风之物;子有疥癣、疮疾,乳母忌食鱼、虾、鸡、马肉、发疮之物;子有癖、疳、瘦疾,乳母忌食生茄、黄瓜等物。乳母要注意饮食

凡初生儿时,以未啼之前,用黄连浸汁,调朱砂少许,微抹口内,去胎热邪气,令疮疹稀少;凡初生儿时,用荆芥、黄连熬水,入野牙猪胆汁少许,洗儿,在后虽生斑疹、恶疮,终当稀少。凡小儿未生疮疹时,用腊月兔头并毛骨,同水煎汤洗儿,除热去毒,能令斑疹、诸疮不生,虽有亦稀少;凡小儿未生斑疹时,以黑子母驴乳令饮之,及长不生疮疹、诸毒,如生者亦稀少,仍治小儿心热、风痫。

此段介绍了乳母宜忌,告诫乳母若不注意饮食和起居,会使孩子生病。如夏天太热时、冬天太冷时、乳母生气时、乳母太饥、太饱时等哺乳,都会使小儿生病。另外,乳母在小儿患有不同疾病时应忌食不同的食物。饮酒避忌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消忧愁。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

醉饮过度,丧生之源。饮酒不欲使多,知其过多,速吐之为佳,不尔成痰疾。醉勿酩酊大醉,即终身百病不除。酒,不可久饮,恐腐烂肠胃,渍髓,蒸筋。

醉不可当风卧,生风疾;醉不可向阳卧,令人发狂;醉不可令人扇,生偏枯;醉不可露卧,生冷痹;醉而出汗当风,为漏风;醉不可卧黍穣,生癞疾;醉不可强食、嗔怒,生痈疽;醉不可走马及跳踯,伤筋骨;醉不可接房事,小者面生、咳嗽,大者伤脏、澼、痔疾;醉不可冷水洗面,生疮。醉,醒不可再投,损后又损;醉不可高呼、大怒,令人生气疾;晦勿大醉,忌月空;醉不可饮酪水,成噎病;醉不可便卧,面生疮疖,内生积聚;大醉勿燃灯叫,恐魂魄飞扬不守;醉不可饮冷浆水,失声成尸噎。饮酒宜忌

饮酒,酒浆照不见人影勿饮。醉不可忍小便,成癃闭、膝劳、冷痹。空心饮酒,醉必呕吐。醉不可忍大便,生肠澼、痔。酒忌诸甜物。酒醉不可食猪肉,生风。醉不可强举力,伤筋损力。饮酒时,大不可食猪、羊脑,大损人,炼真之士尤宜忌。酒醉不可当风乘凉、露脚,多生脚气。醉不可卧湿地,伤筋骨,生冷痹痛。醉不可澡浴,多生眼目之疾。如患眼疾人,切忌醉酒、食蒜。

此段介绍了喝酒时的注意事项,告诫人们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醉饮过度,丧生之源。服药食忌

但服药不可多食生芫荽及蒜、杂生菜、诸滑物、肥猪肉、犬肉、油腻物、鱼脍腥膻等物,以及忌见丧尸、产妇、淹秽之事,又不可食陈臭之物。

有术勿食桃、李、雀肉、胡荽、蒜、青鱼等物。有黎芦勿食腥肉。有巴豆勿食芦笋及野猪肉。有黄连、桔梗勿食猪肉。有地黄勿食芜荑。有半夏、菖蒲勿食饴糖及羊肉。有细辛勿食生菜。有甘草勿食菘菜、海藻。有牡丹勿食生胡荽。有商陆勿食犬肉。有常山勿食生葱、生菜。有空青、朱砂勿食血。凡服药通忌食血。有茯苓勿食醋。有鳖甲勿食苋菜。服药禁忌

有天门冬勿食鲤鱼。

凡久服药通忌:未不服药,又忌满日。正、五、九月忌巳日。二、六、十月忌寅日。三、七、十一月忌亥日。四、八、十二月忌申日。食物利害

盖食物有利害者,可知而避之。

面有气,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食。浆老而饭馊,不可食。煮肉不变色,不可食。诸肉非宰杀者,不可食。诸肉臭败者,不可食。诸脑,不可食。凡祭肉自动者,不可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马肝、牛肝,皆不可食。兔合眼,不可食。烧肉,不可用桑柴火。獐、鹿、麋,四月至七月勿食。二月内,勿食兔肉。诸肉脯,忌米中贮之,有毒。鱼馁者,不可食。羊肝有孔者,不可食。诸鸟自闭口者,勿食。蟹八月后可食,余月勿食。虾不可多食,无须及腹下丹,煮之白者,皆不可食。腊月脯腊之属,或经雨漏所渍、虫鼠啮残者,勿食。海味糟藏之属,或经湿热变损,日月过久者,勿食。六月、七月,勿食雁。鲤鱼头,不可食,毒在脑中。诸肝青者,不可食。五月勿食鹿,伤神。九月勿食犬肉,伤神。十月勿食熊肉,伤神。不时者,不可食。

诸果核未成者,不可食。诸果落地者,不可食。诸果虫伤者,不可食。桃杏双仁者,不可食。莲子不去心,食之成霍乱。甜瓜双蒂者,不可食。诸瓜沉水者,不可食。蘑菇勿多食,发病。榆仁不可多食,令人瞑。菜着霜者,不可食。樱桃勿多食,令人发风。葱不可多食,令人虚。芫荽勿多食,令人多忘。竹笋勿多食,发病。木耳色赤者,不可食。三月勿食蒜,昏人目。二月勿食蓼,发病。九月勿食着霜瓜。四月勿食胡荽,生狐臭。十月勿食椒,伤人心。五月勿食韭,昏人五脏。食物相反

盖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知者分而避之。

马肉不可与仓米同食。马肉不可与苍耳、姜同食。

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羊肝不可与椒同食,伤心。

兔肉不可与姜同食,成霍乱。

羊肝不可与猪肉同食。

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羊肚不可与小豆、梅子同食,伤人。

羊肉不可与鱼脍、酪同食。猪肉不可与芫荽同食,烂人肠。

马奶子不可与鱼脍同食,生癥瘕。鹿肉不可与鮠鱼同食。麋鹿不可与虾同食。麋肉脂不可与梅、李同食。

牛肝不可与鲇鱼同食,生风。牛肠不可与犬肉同食。

鸡肉不可与鱼汁同食,生癥瘕。

鹌鹑肉不可与猪肉同食,面生黑。鹌鹑肉不可与菌子同食,发痔。

野鸡不可与荞面同食,生虫。野鸡不可与胡桃、蘑菇同食。野鸡不可与鲫鱼同食。野鸡不可与猪肝同食。野鸡不可与鲫鱼同食,食之令人生癞疾。野鸡卵不可与葱同食,生虫。雀肉不可与李同食。

鸡子不可与鳖肉同食。鸡子不可与生葱、蒜同食,损气。鸡肉不可与兔肉同食,令人泄泻。

鸭肉不可与鳖肉同食。

鲤鱼不可与犬肉同食。

鲫鱼不可与糖同食。鲫鱼不可与猪肉同食。

黄鱼不可与荞面同食。

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虾不可与糖同食。虾不可与鸡肉同食。

大豆黄不可与猪肉同食。

黍米不可与葵菜同食,发病。

小豆不可与鲤鱼同食。

杨梅不可与生葱同食。

柿、梨不可与蟹同食。

李子不可与鸡子同食。李子、菱角不可与蜜同食。

枣不可与蜜同食。

葵菜不可与糖同食。

生葱不可与蜜同食。

莴苣不可与酪同食。

竹笋不可与糖同食。

蓼不可与鱼脍同食。

苋菜不可与鳖肉同食。

韭不可与酒同食。

苦苣不可与蜜同食。

薤不可与牛肉同食,生癥瘕。

芥末不可与兔肉同食,生疮。食物中毒

诸物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物成毒者,有杂合相畏、相恶、相反成毒者,人不戒慎而食之,致伤腑脏和乱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随毒而解之。如饮食后不知记何物毒,心烦满闷者,急煎苦参汁饮,令吐出。或煮犀角汁饮之,或苦酒、好酒煮饮,皆良。

食菜物中毒,取鸡粪烧灰,水调服之。或甘草汁,或煮葛根汁饮之。胡粉水调服亦可。食瓜过多,腹胀,食盐即消。食蘑菇、菌子毒,地浆解之。食菱角过多,腹胀满闷,可暖酒和姜饮之即消。食野山芋毒,土浆解之。食瓠中毒,煮黍穣汁饮之即解。

食诸杂肉毒及马肝漏脯中毒者,烧猪骨灰调服,或芫荽汁饮之,或生韭汁亦可。食牛、羊肉中毒,煎甘草汁饮之。食马肉中毒,嚼杏仁即消,或芦根汁及好酒皆可。食犬肉不消成胀,口干,杏仁去皮、尖,水煎饮之。

食鱼脍过多成虫瘕,大黄汁、陈皮末同盐汤服之。食蟹中毒,饮紫苏汁或冬瓜汁,或生藕汁解之,干蒜汁、芦根汁亦可。食鱼中毒,陈皮汁、芦根及大黄、大豆、朴硝汁皆可。

食鸭子中毒,煮秫米汁解之。食鸡子中毒,可饮醇酒、醋解之。

饮酒大醉不解,大豆汁、葛花、椹子、柑子皮汁皆可。

食牛肉中毒,猪脂炼油一两,每服一匙头,温水调下即解。食猪肉中毒,饮大黄汁或杏仁汁、朴硝汁,皆可解。禽兽变异

禽兽形类,依本体生者,犹分其性质有毒无毒者,况异像变生,岂无毒乎?倘不慎口,致生疾病,是不察矣。

兽岐尾,马蹄夜目,羊心有孔,肝有青黑,鹿豹文,羊肝有孔,黑鸡白首,白马青蹄,羊独角,白羊黑头,黑羊白头,白鸟黄首,羊六角,白马黑头,鸡有四距,爆肉不燥,马生角,牛肝叶孤,蟹有独螯,鱼有眼睫,虾无须,肉入水动,肉经宿暖,鱼无肠、胆、腮,肉落地不沾土,鱼目开合及腹下丹。四时所宜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四时所宜表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五味偏走

酸涩以收,多食则膀胱不利,为癃闭。

苦燥以坚,多食则三焦闭塞,为呕吐。

辛味熏蒸,多食则上走于肺,荣卫不时而心洞。

咸味涌泄,多食则外注于脉,胃竭,咽燥而病渴。

甘味弱劣,多食则胃柔缓而虫过,故中满而心闷。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

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

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

甘走肉,肉病勿多食甘。

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

肝病禁食辛,宜食粳米、牛肉、葵菜之类。

心病禁食咸,宜食小豆、犬肉、李、韭之类。

脾病禁食酸,宜食大豆、豕肉、栗、藿之类。

肺病禁食苦,宜食小麦、羊肉、杏、薤之类。

肾病禁食甘,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之类。

多食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则肉胝皺而唇揭。

多食咸,骨气劳短,肥气折,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则骨痛而发落。

多食苦,则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则筋急而爪枯。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肉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和而食之,则补精益气。虽然五味调和,食饮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矣。米谷性味

稻米味甘苦,平,无毒。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即糯米也。苏门者为上,酿酒者多用。

粳米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和胃气,长肌肉。即今有数种:香粳米、匾子米、雪里白,香子米,香味尤胜。诸粳米捣碎,取其圆净者,为圆米,亦作渴米。

粟米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止痢。《唐本草》注云:粟类多种,颗粒细如粱米,捣细,取匀净者为浙米。

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中热,消渴,止泻痢,益气补中,轻身延年。

白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黄粱米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泄。《唐本草》注云:穗大毛长,谷米俱粗于白粱。

黍米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

久食昏人五脏,令人好睡,肺病宜食。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烦渴,除热。

稷米味甘,无毒。主益气,补不足。关西谓之糜子米,亦谓穄米。古者取其香可爱,故以供祭祀。

河西米味甘,无毒。补中益气。颗粒硬于诸米。出本地。

绿豆味甘寒,无毒。主丹毒,风疹,烦热,和五脏,行经脉。

白豆味甘,平,无毒。调中,暖肠胃,助经脉。肾病宜食。

大豆味甘,平,无毒。杀鬼气,止痛,逐水,除胃中热,下瘀血,解诸药毒。作豆腐即寒而动气。

赤小豆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脓血,去热肿,止泻痢,通小便。解小麦毒。

回回豆子味甘,无毒。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

青小豆味甘寒,无毒。主热中,消渴。止下痢,去腹胀。产妇无乳汁,烂煮三五升食之,即乳多。

豌豆味甘,平,无毒。调顺荣卫,和中益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