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前沿与趋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3:12:16

点击下载

作者:宋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供应链——前沿与趋势

中国供应链——前沿与趋势试读:

前言

全球价值链,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四个主要研究主题之一。价值链或生产以及分销的网络遍布全球,共同组成了所有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从原材料、设计、制造、组装直至送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全球供应链由开始出现于日本,到今天以中国为主供应消费品至全球的“亚洲工厂”,是过去60年全球贸易与生产的经济故事。

全球供应链的演进,已经超越了过去的一个世纪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联系。全球供应链反映了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在根本上的改变,为政策制定者、学者和企业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在没有考虑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核心角色的情况下,中国就不能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经济体。诚然,没有显著的制度、过程和商业模型的创新,包括本地政府和大学的角色,中国亦不能演变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向外国学者的著作和在中国的跨国企业的做法学习和采用西方的供应链模式,但许多制度和过程上的创新,如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的发展,都是原创的。

随着国家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逐渐从“世界工厂”转型成为更为平衡的经济体,其供应链研究的课题也相应变得更多样化,从原来对生产和分配的效率的单向度关注,加入了新的题目,如产业服务化、贸易金融和可持续发展。

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和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有幸能请到中国供应链研究的权威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华教授,带领其他从事供应链研究的中国杰出学者,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中,提炼出关键的主题和内容,编写了这一有关中国全球供应链研究的文献

综述

。直至最近,大部分有关全球供应链的中国研究只有中文版本,未能使国际上对全球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感兴趣的其他读者对此有所了解。

中国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文献,其关注重点和相关的英语文献有异同,分歧点主要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的特质,即其高度分散的市场和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这也是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对供应链进一步改善效益的同时带来了障碍和机遇。

本书展示了中国和全球在全球价值链下一个阶段发展所面对的处境。第一,中国作为全球分散式生产的主要集散点,导致传统贸易统计以及“原产地规则”失效。第二,不仅中国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塑造着新的全球贸易模式,这些供应链同时也使得过去从东往西的流动,逐渐演变为同时带有从西往东流动的双向性质,并进一步朝着不单只南南,还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内部的自身发展。

因此,理解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对全球的企业家和政府来说极其重要。在这互相联系和改变迅速的世界,我们都不能忽略中国企业如何型塑全球价值链,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被演化中的全球价值链型塑。透过向国际社会介绍这些让人着迷的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促进学术合作,并协助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最后,我们要感谢宋华教授以及他的同事,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张家敏、刘方和钱慧敏,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的萧耿和罗柏年(Patrick Low)。是他们的努力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沈联涛 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综述撰写人:宋华(中国人民大学)于亢亢(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概况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功能,它对所有物流活动与包括营销、销售、生产、财务和信息技术在内的其他功能进行协调和优化。近几年,在物流领域里一种更宽泛的供应链管理导向发展起来。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5年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包括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管理活动以及全部物流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与渠道成员(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条供应链就好像是一条河流,产品和服务作为河水顺流而下。不论是否有人意识到治理河床的意义,这条河流都会一直存在。同样,不论是否有企业意识到供应链这一系统的战略意义,这条供应链依然存在。当河流流经的某国意识到上游国家要储存和保护水源,也意识到自己也有必要同样做的时候,也就明确了系统治理的方向。但是,如果没有上下游国家的合作,那么实现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只有当众多的国家共同为这个目标努力并积极管理这条河流的资源时,才能达到可持续的治理目标。同样,对供应链的系统管理既是企业内部更是集成和整合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的供需、资源和能力的管理过程,由此成为许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来源。

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同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也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生产运作、市场营销,以及战略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进来,不断完善该领域的研究框架,并形成了更多新的交叉领域。本书纵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最新动态、重要理论观点、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同时精选并收录2010年度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国内外期刊文章、学术著作,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通过对2004—2010年万方数据库中的文献检索情况(图0—1)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经历了2005年之前的快速增长阶段后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关注热度有所回落,近几年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研究的主题主要聚焦在物流技术,如车载定位、远程监控、VMI、RFID、分布式技术等方面,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活动方面,如信息、安全、服务、运作模式、增值成本、整合等。进一步比较分析这些关键知识点,如图0—2所示,可以看出绩效评价和信息共享仍然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而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作为比较传统的研究内容近些年的关注度有所降低,此外供应链风险作为2003年开始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具备未来发展的潜力。如图0—3所示,对价值链、博弈论、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而库存、牛鞭效应这些相对早期的研究内容已经逐渐淡出研究者的视线,而2007年才开始引起关注的供应链金融这一主题近几年发展很快,作为服务供应链的一个分支,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图0—1 2004—2010年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2 1998—2011年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趋势对比图Ⅰ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3 1998—2011年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趋势对比图Ⅱ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我们首先对国外核心期刊和书籍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所检索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核心期刊包括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该领域的知名期刊。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文献综述的理论框架,继而对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代表性文章和书籍进行综述。主要是通过几大国内权威的数据库对相关主题进行检索,例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的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出版的CNKI系列数据库之一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所检索的主题涉及到如图0—4所示的章节内容,包括宏观层面上以

全球供应链

现代物流业及其发展

绿色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的相关内容,产业层面上以

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创业与集群

服务供应链

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因素层面上以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金融

为主题的相关内容,最后是以

物流成本和供应链绩效评价

为主题的相关内容。下面将具体介绍各部分的综述方法和核心思想。图0—4 本章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球供应链

自2005年以来,全球化在供应链领域的影响日趋明显。全球化的影响,从主要发达国家,到南美、非洲、中东、亚洲等新兴经济主体,遍布全球。全球供应链(global supply chain)一词最早出现在Hishleifer(1956)的成果中。经过学者的不断深化,形成如下定义:全球供应链是实现一系列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相互关联的商业活动,包括采购原料和零件、处理并得到最终产品、产品增值、对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配送、在各个商业主体之间交换信息,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全球供应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供应链,它要求以全球化的视野,将供应链系统扩展至世界范围,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全球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全球供应链的实现必须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第二,全球供应链的目的在于达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通畅,以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第三,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是链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

图0—5展示了2004—2010年国内全球供应链研究趋势,可以看出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并没有出现特别剧烈的变化,只是在2006—2008年数量上有小幅的增长,在2009年左右有所波动后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研究的主题来看,2006年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进出口中的问题如转让价格、税后利润、港口物流等,以及少数战略性问题如企业应用集成、发展战略、专业化等。这之后,对战略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例如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相关的主题,同时全球采购、高端物流这些供应链流程也开始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在2009年左右的波动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主题如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等,还有一些新引入的研究方法,例如交通运输经济学、集成优化、非线性规划等。图0—5 全球供应链的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第1章根据两个纬度将全球供应链管理分为六个不同的研究主题。这两个纬度为:分析层级和研究重心。其中分析层级分为国家和产业研究、公司层面研究和买卖关系研究三个不同的层级,研究重心分为管理行为和前因研究以及管理绩效研究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这两个纬度组合就有六个不同的主题,具体如下表0—1所示,包括:(1)走向全球——全球供应链管理前因的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2)区别绩效——全球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3)全球采购——全球供应链管理前因的公司层面研究;(4)成本和效益——全球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公司层面研究;(5)关系系统——全球供应链管理前因的关系层面研究;(6)综合绩效——全球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关系层面研究。表0—1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架构现代物流业及其发展

物流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产业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起了政府、各行各业以及企业的高度关注。如何在中国能顺利地建立起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地域环境,以及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近些年来中国物流供应链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表现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物流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物流经营模式经历了新的变革、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何黎明,2011)。由此,第2章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综述:一是宏观和制度层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物流政策的研究,以及对产业物流政策的探索;二是在区域层面对物流产业和物流功能的研究;三是关于第三方以及第四方物流产业的探索,包括企业竞争力因素、客户满意度以及物流服务供需关系的研究等。

物流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全社会物流的高效运行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具体包括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措施(对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直接指导等。物流政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物流政策,评价政策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实施绩效,并且判断和预测政策调整和改进的空间。如从图0—6所示的研究趋势来看,关于物流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4年开始逐渐增多,主要聚焦在物流环境、物流格局、物流技术、物流成本等方面,在行业研究方面也较为单一,集中在对世界粮食物流的研究上。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度有所下降,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有所变化,如系统优化、政策评价、专家判断等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所针对的行业范围不断拓展,如煤炭物流、铁路物流、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等都被纳入进来。特别是注重从全局出发,从战略高度考虑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物流政策体系。针对以上趋势,第2章第2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一是对国家物流政策的评价以及配套政策的探索;二是对低碳物流政策的关注;三是专门针对特定行业的物流政策分析。图0—6 物流政策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区域物流是为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军事等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图0—7展示了区域物流的研究趋势,可以看出与此相关的主题研究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且往往都与区域经济、物流规划等主题相关联,分析角度也很广泛,从非均衡分析、资源整合、竞争力,到灰色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再到SWOT分析、综合评价。由此,第2章第3节按照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物流规划研究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对于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和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图0—7 区域物流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8 第三方物流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又称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或物流外部化,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如图0—8所示,有关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发展也较为平稳,在2007年左右达到一个小高峰。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与电子商务、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主题关系紧密,侧重于对相关对策的分析。按照这些相关研究的主题和内容,第2章第4节主要综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文献: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客户满意度与绩效衡量以及第四方物流发展。绿色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由一个抽象的概念逐步成为日常经济活动的指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的各类组织和企业都纷纷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概念: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具体来说,一个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管理方针、采取的行动以及形成的各种关系的设定,所形成的各种关系是应对公司产品和服务有关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分发、使用、再使用以及处置方面的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活动包括:监测供应企业环境绩效,与供应企业合作开展绿色设计,为供应企业提供培训和信息以建立其环境管理的能力等。

图0—9展示了国内绿色供应链研究2004—2010年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逐年增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达到了高峰,随后两年有所下降,但是在2010年之后又开始快速增加。早期的研究围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社会讨论热点词汇,以及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和战略价值的探讨。近两年,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并出现了很多新的关键词,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逆向物流等,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博弈论、数学建模等方法也被引入进来。随着近几年对食品安全的社会关注度提高,绿色供应链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个分支——农产品供应链。从图0—10所示的2005—2011年研究趋势来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早期研究更是与经济现象和经济学理论密不可分,如对农产品供需、农业产业化、政府宏观调控、利益分配的研究。近几年很多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理论逐步渗透到这一领域中,围绕农产品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选择等经典的理论展开,同时也对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还特别探讨了与农产品相关的金融贷款问题,以及国家对该行业的有限干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图0—9 绿色供应链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10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三大主题:概念研究、运作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第3章借鉴国外的研究思想,对国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首先,综述了与绿色供应链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对绿色供应链运营的动力和障碍进行分析,其内在和外在动力不仅包括组织因素、法规、消费者、竞争者以及社会机构,还包括供应商,而内在障碍包括成本的提高和供应商的不合作,外在障碍主要包括社会调控的缺乏、行业的特殊性等(Gilbert et al.,2001)。此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这些投入是否能够带来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提升还不确定。因此,第3章还从各个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变化进行了综述。供应链风险

风险与收益共担是供应链成员合作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要求供应链企业之间能够共担风险与收益,从而形成单个企业管理方式下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Cooper and Ellram,1993)。供应链管理通过供应链中跨企业的职能整合和流程整合为网络中的企业与客户带来价值增值,实现供应链企业和客户的共赢,这一点已被众多企业管理活动所证实。但如何就风险加以规避与管理,是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有学者和管理者提出应当把风险管理纳入整个供应链管理理论之中。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研究者们对供应链风险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管理控制理论中对“风险”的界定,并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是由于供应链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二是风险会对供应链及其企业成员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从图0—11所示的国内学者2004—2010年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趋势来看,增长趋势比较平稳,主要也是聚焦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和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如汇率风险、企业风险,以及来自采购成本和供应商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对风险的管控机制,包括风险估计、风险识别、系统分析、风险防范、风险传导、风险管理、风险规避、传导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也比较多样,既包括经济分析方法如弹性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也包括实证研究如案例推理和数学建模如结构优化、数据挖掘等。2010年,新的主题不断涌现出来,如信息共享、弹性供应链、供应链脆弱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灵活性等,也即研究企业如何通过这些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来应对供应链上的各种风险。图0—11 供应链风险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第4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关于供应链风险研究的文献,试图了解和说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焦点,通过对所梳理的现有研究的分析与评述,提出现有研究的特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从内容来看,现有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对供应链风险加以研究:一是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及其分类;二是供应链风险对企业或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三是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战略。风险识别研究以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产生供应链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即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供应链风险研究的首要问题是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风险来源,二是风险归类。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第4章将现有关于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的探讨分为三类:从企业职能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从供需匹配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从供应链网络层次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基于以上综述,第4章提出了如图0—12所示的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分析的环境层面。由此,对应的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环境风险因素、供需风险因素和供应链整合风险因素,它们都会影响供应链稳定性从而影响供应链绩效。图0—12 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分析的环境层面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归纳整理。供应链创业与集群

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中小企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中小企业很难从供应链的发展中获得溢出效应(Li et al.,2012),其供应链管理发展远落后于其供应链合作的大企业(Harland et al.,2007)。无论是供应链创业还是集群供应链的研究,都关注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第5章重点回顾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供应链创业是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出发,主要指中小企业为了开展特定的市场活动,凭借现有的资源特点,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寻找同样有合作发展意愿并且资源相互匹配的企业,通过与之形成供应链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图0—13展示了近年来关于企业创业的研究趋势,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相关研究快速增加,特别是出现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主题。但是,专门研究中小企业创业的文献仍然非常少,是企业创业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因此,从中小企业的主题出发,第5章第2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综述:一是有关中小企业供应链构建的研究;二是有关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三是有关中小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协作的研究。图0—13 企业创业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14 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如图0—14所示,中小企业集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2006年左右达到了峰值。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往往在区域经济的背景下展开,探究对企业竞争优势和技术创新的影响。集群供应链将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集群进行了有效结合,同时具备产业集群以及供应链的网络特征(吴群、谌飞龙,2007)。集群供应链能够使中小企业取得价值链上某个关键环节的突破,而集群供应链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获得资源和能力的来源。因此,与中小企业集群相关研究的下降趋势相比,对集群供应链的研究在经历了一系列震荡之后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如图0—15所示,研究主题相对分散,第5章第3节的综述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集群供应链对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集群供应链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的研究,集群供应链在控制“牛鞭效应”方面的研究,有关其他集群供应链竞争力的研究。图0—15 集群供应链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服务供应链

随着当今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特别是管理活动的流程化、网络化发展,服务供应链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在当今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中,服务性活动本身产生的绩效已经占到了整个供应链管理收益的24%,利润的45%。为此,服务活动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已逐渐超越了产品供应链,也已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进一步发展变革的方向。然而究竟什么是服务供应链的特质和结构,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找到兼顾最优服务和最低成本的方式来经营服务供应链;第二类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与制造业或制造部门的供应链相对应的服务业或服务部门的供应链,并对比两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期找到适用服务业的供应链管理方式;第三类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以服务为主导的集成供应链。

图0—16展示了服务供应链研究2005—2010年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对服务供应链的关注度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传统的供应链活动和职能,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港口物流、利益相关者、服务外包、产品供应链、关系研究、绩效评价体系、物流供需、协同运作等,也即将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关键的研究问题引入了服务供应链中,并突出其中的差异性。图0—16 服务供应链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第6章首先界定了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然后按照如图0—17所示的框架对服务供应链的构成部分进行了综述。服务供应链是由供应商、服务商、客户以及其他支撑单元构成的网络,服务供应链以资源消耗为基础进行服务的提供,将资源转化为核心服务或支撑服务,并将服务传递到客户手中。而服务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从最上游的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信息、资源、流程、服务和绩效等进行管理。服务供应链包括的流程有需求管理、能力与资源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绩效管理、订单流程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最后,整合和管理服务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水平正比于向链中加入管理要素的数量,因此加入更多的管理要素或提高管理要素的水平能够提高服务供应链流程管理的水平。管理要素主要包括计划与控制、组织结构、管理方法、领导力、风险与收益、企业文化等。目前,有关服务供应链中的管理要素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供应链构建、契约设计、任务分配、服务供应链控制与风险管理几个方面。图0—17 服务供应链模型(SSCF)供应链柔性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使企业面临空前复杂的竞争环境。随着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必须采取更加快速、柔性化的竞争策略。供应链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快速响应能力,即供应链柔性,成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焦点。现有文献中对柔性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早期对制造柔性的定义主要是关于低成本制造、高质量制造或者柔性制造三者之间的权衡决策(Gupta and Buzacott,1989);第二,普遍接受的对于制造柔性的定义是以较低成本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的能力(Upton,1994);第三,在营销领域通常使用的柔性定义,被归类为一种关系规范(Heide and John,1992),不过最近学者也将这层含义融入了供应链柔性(Krajewski、Wei and Tang,2005;Wang and Wei,2007);第四,很多运营管理领域内的学者认为柔性的某个维度可能是在一个纵向或者跨职能系统中的某个层次上产生的(Sethi and Sethi,1990;Sanchez,1995;Prater et al.,2001);第五,关于供应链柔性最新的定义是将其看作一个混合系统的产出(Zhang et al.,2002;Duclos et al.,2003;Stevenson and Spring,2007)。

图0—18展示了供应链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对供应链柔性的关注度较为波动。应该说,供应链柔性是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但在2000年以后才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对供应链柔性概念的界定,以及从企业满意度的角度来分析对供应链柔性的需求,理论上主要是从供应端而不是整个供应链来分析,如供应链柔性分析模型、供应商选择模型等。2006年出现了供应链柔性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理论上开始探索供应链柔性的驱动因素、增强途径的主题,而在实践中主要引入各种建模,通过模糊评判、模糊算子、隶属度函数等方法来实现。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08年左右,学者们主要关注供应链柔性的测度,以及对各种方法的对比,如黑箱模式、灰关联分析等,由此构建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同时也与特定的情境建立联系。图0—18 供应链柔性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在对供应链柔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第7章又对供应链柔性的维度和测度进行了综述。鉴于供应链柔性的维度多种多样,一些研究者将这些维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分析:(1)纵向的视角,包括基础的车间层面、系统-公司层面、整合-链上层面;(2)横向的视角,试图诠释供应链上的每个流程,包括采购柔性、制造柔性和传递柔性;(3)纵向和横向的视角相结合;(4)引入关系柔性和网络柔性;(5)按照柔性的特征进行拆解。基于此,第7章分析了影响供应链柔性的各种因素,以及供应链柔性所产生的绩效,如图0—19所示。供应链柔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方面:内部的影响因素,如知识和信息系统、运营和控制系统、内部物流、组织设计;外部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网络和关系。供应链柔性的产出或绩效可以分为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多数研究通常从内部经营的角度把供应链柔性和绩效联系起来,这意味着绩效是通过如销量增长和市场占有率这样的市场绩效或者总成本减少、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这样的财务绩效来衡量的。因此,从客户的视角来看,广义的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也应该在供应链柔性绩效的考虑范围内。图0—19 关于供应链柔性的理论框架供应链金融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开始产品创新,利用供应链给原本岌岌可危的中小企业融资之后,供应链与金融相结合的问题也渐渐出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之中。从本质上讲,金融供应链主要是对资金供给方主导的为实现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充分融合而构造的金融系统。在现行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供应链概念当属Hoffmann在2005年提出的定义,他认为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供应链中包括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内的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金融资源在组织间的流动,以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途径。供应链金融体系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机构参与者、供应链管理特性和金融功能。其中机构参与者包括了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再到终端客户的工商业企业,第三方、第四方这些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及像银行、机构投资者等金融机构;供应链管理特性主要涉及与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相关的伙伴关系和战略合作;而金融功能是投资、财务、会计等金融职能和采购、生产、销售等物流职能的交叉运用,主要包括追踪资金流,获取和应用金融资源。由此,形成了集合供应链内部资金和外部金融资源的涉及工商业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多方权责关系的复杂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在对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的综述中,如图0—20所示,可以发现金融供应链这一主题是在2007年之后受到关注的,而随后的关注度则进入了快速的上升期。2007年出现的关键词如“保兑仓”、“融通仓”、“中小企业融资优势”等,都是与金融供应链运作模式相关的核心问题。随后又有融资模式、风险、物流金融、金融创新等主题出现,特别是“中小企业”这一热词在2007—2010年间的文献中出现的频度都非常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金融供应链的运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0—20 供应链金融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然而国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贸易融资等名称都出现在学者的研究中。通过综述,第8章指出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引入国外大金融的概念,然而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供应链融资这个范围内,与国外供应链金融概念相比,只能算作是供应链金融研究的一部分。此外,第8章还综述了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供应链中,虽然所有成员企业的绩效与供应链整体水平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成员间资源和能力的差异、交易地位的不同以及各种历史原因,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表现差别巨大。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因为规模大、竞争力强、市场地位高而具有较为强势的地位。这种地位优势通常使其在交货价格、时间、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上下游企业通常是资源和能力匮乏的中小企业,后备资源不足而且银行资信低。核心企业的时间、账期压力通常导致其资金链紧张,影响其在供应链中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失衡。物流成本和供应链绩效评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变革中的作用,认为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帮助企业确立创建综合价值的能力以及实现经济的稳定性。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在于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业务协调战略,整合供应采购、生产、分销配送和服务等作业环节,实现顾客需求的即时响应,并且在达到该目标的同时,实现最低的库存和整体的运作成本,亦即实现系统控制、即时响应和存货最低的目标。这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无疑要求必须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和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途径,这其中物流成本管理也是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实现供应链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如何度量供应链整体经营绩效,尤其是体现供应链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亦是关键所在。由此带来的挑战是对物流成本、中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状况以及供应链绩效的研究。

中国学术界对供应链物流成本和绩效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如图0—21所示,2004年之后才逐渐有学者关注供应链作业成本和目标成本等主题,但随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在2007年达到了峰值。可以看到,初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供应链上各个流程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如标准成本、采购分析、生产成本、库存、经济批量、费用分析等。2007—2009年,对于供应链成本的研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能也与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有关,既有企业内部组织方面的成本,又涉及双边关系中的成本。但是,近年来,作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又有一个小幅的回升。而对供应链绩效的研究焦点一是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物流绩效评价的算法。如从图0—22所示的2004—2010年国内供应链绩效研究的趋势来看,经历了2004—2007年持续增长的阶段,以及2007—2009年下降阶段,而在近几年趋于平稳。可以看出,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的,慢慢地开始偏向理论构建方面,如物流能力、供应商、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等。近几年,从战略视角,对绩效管理、评价系统、战略匹配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供应链绩效研究。图0—21 供应链成本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图0—22 供应链绩效研究趋势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基于综合性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在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上,第9章首先综述了目前运用的主要成本分析方法,包括直接产品盈利率分析(direct product profitability,DPP)、作业成本分析(物流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所有权成本分析(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ing),以及有效的消费者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基于以上各种供应链物流成本测度方法的特点和不足,第9章又综述了整个物流成本体系中所涉及的流程和功能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的实现步骤和体系,并提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实践框架和体系,这反映在两个纬度上:一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领域,二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具体工具和层次。根据这两个方面的纬度,提出供应链成本管理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建立和推动整合的成本分析和管理,而且能面向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成本优化,并将这些要素整合到所有的供应链管理流程中。

参考文献

1. 何黎明.落实“国九条”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1(11):11-14.

2. 吴群,谌飞龙.集群供应链结构竞争力的体现与提升.经济问题探索,2007(6).

3. COOPER,M.C,ELLRAM L.M.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urchasing and logistics strate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3,4(2):13-24.

4. COOPER,M.C.,LAMBERT,D.M.,& PAGH,J.D.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re tha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7,8(1):1-13.

5. DUCLOS,K.K.,VOKURKA,R.J.,Lummus,R.R.A conceptual model of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03,103(5/6):446-456.

6. GILBERT,S.Green supply China: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green productivetity.TaPei:Taiwan Press,2001.

7. GUPTA,D.,Buzacott,J.A.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1989,8(2):89-97.

8. HARLAND,C.M.,Caldwell,N.D.Barriers to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small businesses adrift of eLands.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6):1234-1254.

9. HEIDE,J.B.,JOHN,G.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2):32-44.

10. HISHLEIFER,J.On the economics of transfer pricing.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56,29(3):172-184.

11. HOFMANN,E.Supply chain finance:some conceptual insights,2005.

12. LI,Y.,DAI,W.,ANONA,A.,ANDREW,C.,DU,M.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system for small businesses in thaustralia:a service-oriented phoenix solution.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Australia,2012.

13. KRAJEWSKI,L.,WEI,J.C.,TANG,L.-L.Responding to schedule changes in build-to-order supply chains.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452-469.

14. PRATER,E.,BIEHL,M.,SMITH,M.A.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agility:tradeoffs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5/6):823-839.

15. SANCHEZ,R.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product compet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135-159.

16. SETHI,A.K.,SETHI,S.P.Flexibility in manufacturing:a surve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0(2):289-328.

17. STEVENSON,M.,SPRING,M.Flexibility from 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definition and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7,27(7):685-713.

18. UPTON D.The management of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4,36(2):72-89.

19. WANG,E.T.G.,WEI,H.-L.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value creation:coordinating for information vi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in supply chains.Decision Sciences,2007,38(4):647-674.

20. ZHANG,Q.,VONDEREMBSE,M.A.,LIM,J.-S.Value chain flexibility:a dichotomy of competence and cap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2,40(3):561-583.

第1章 全球供应链与外包管理

撰写人:贾景姿(中国人民大学)侯海涛(中国人民大学)宋华(中国人民大学)

1.1 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范爱军(2002)提出:当代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全球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

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管理成为可能,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国际之间贸易环境的宽松和开放,加大了全球物资的流通;跨国生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展开,也促进了大量本土化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技术能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条件下,实施国际化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能够使企业突破一国现有资源的限制,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面对这波经济大潮的冲击,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而是要适应,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检验。事实上,现代企业经营的产品、服务和业务等正逐渐拓展到世界范围内,企业经营理念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多元化,企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姿态跻身世界企业竞争的行列。1.1.2 企业国际化

国内大部分学者,例如鲁桐(1998)、金润圭(1999)认为国际化是一种空间层面的扩展,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是一种能力的扩展,是以出口为导向,瞄准世界市场,实行跨国经营,国际性地配置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也就是一个本土企业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梁能,1999)。王增涛(2003)进一步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过程”,它是以获取国际经营利益为主的经营方式,同时也是有意识地以国际市场信息和国际市场需求为决策依据的经营行为,最终的发展方向不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为主,而是旨在建立整体优化的全球经营系统。而宛天巍(2006)则认为国际化经营和经营的国际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际化经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概念上也并不完全等同。

全球供应链的产生,是国际化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化产生的条件,而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发展,尤其是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供应链产生和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工序的不同或者零部件对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比例的投入要求的差异,将不同的工序或零部件生产在空间上分散到不同的区域或国家进行,各个区域和国家中的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或供应。产品内分工包含企业内和企业间分工两种形式。企业内分工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并购国外某些企业产生跨国公司实现,企业间分工通过独立厂商之间合作进行。

1.2 全球供应链的定义和内涵

全球供应链的定义多种多样,可以说有多少个研究领域,就有多少种对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石红(2006)对全球供应链的定义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系统,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商品批发商、零售商等运用这个系统进行原材料的购买、加工,以及运输、配送,直到销售给客户的整个物流活动。谢键(2005)指出:随着跨国公司积极对外投资,把被全球化一方的资源、人力等因素纳入自己的供应链环节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供应链的参与方范围逐渐国际化,形成在全球范围的供应链即国际供应链。李文峰(2011)认为: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是指在全球市场环境下,从消费者(客户)需求开始,贯穿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配送分销等过程,并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全流程业务运营模式。杨庆定、黄培清(2004)认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供应链称为国际供应链。

自2005年以来,全球化在供应链领域的影响日趋明显。全球化的影响,从主要发达国家,到南美、非洲、中东、亚洲等新兴经济主体,遍布全球。经过学者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如下定义:全球供应链是实现一系列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相互关联的商业活动,包括采购原料和零件、处理并得到最终产品、产品增值、对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配送、在各个商业主体之间交换信息,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全球供应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供应链,它要求以全球化的视野,将供应链系统扩展至世界范围,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

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供应链的成员遍及全球,生产资料的获得、产品生产的组织、货物的流动和销售、信息的获取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和实现的。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发生根本变化,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主流。全球供应链管理会影响竞争优势,因此可以从战略的视角去讨论;全球供应链可以特指服务于全球客户的供应链,因此其管理也是营销管理的内容。目前,已知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还包括国际商业管理、运作管理和经济学等,因此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尽管如此,对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区分全球和国内情境的不同,强调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一句话,全球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情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所有内涵全球供应链管理也都包括,譬如:供应使用的是垂直视角而不是水平视角,链则意味着多个参与者,管理说明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活动或努力。

李政嘉(2008)、于梅(2008)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化背景下和竞争环境下,全球供应链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全球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一种把供应商和最终用户有机联系起来的新的管理模式。陈功玉、王洁(2007)认为全球供应链管理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一般供应链管理质的突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挑选供应商,建立生产及研发基地,构建全球销售及售后服务渠道,实现对覆盖全球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宏观控制,逐渐发展成全球供应链管理。

吕本富和胥悦红(2003)对企业国际供应链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大致的描述:(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作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企业国际化运营的供应链上横向合作客体的选择是有的放矢的。(3)整个企业国际化运营的供应链的实现过程应是一个互动、多赢、螺旋上升的过程。

杨三根、段钢(2005)认为,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就是随着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的供应链也延伸至全球范围,在全面、迅速把握全球各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前提下,对供应链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在全球市场上做到“6R”,即:将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态度(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

李文峰(2011)介绍了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的特点:(1)跨国公司的核心主导。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与规模优势,成为所在产业链的集成者和操控者。(2)价值链条的全球布局。在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中,产品设计、零部件采购、产品生产组装及销售等增值环节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而是涉及多个国家。(3)业务流程的协同合作。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讲求制造商与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的协同作业。(4)流程外包的动态优化。企业注重发展自身核心业务,同时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5)信息系统的快速反应。(6)物流体系的有效管理。供应链运营商同时也是物流服务提供者,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让产品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准时到达客户手中。

吴福明(2012)提出了全球化供应链的运作理念:(1)面向全球消费市场驱动的供应链运作;(2)跨文化的全球新型合作竞争经营理念;(3)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实现合理分工合作;(4)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信息支撑。

1.3 全球供应链的策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1.3.1 全球供应链的策动因素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全球采购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于平(2008)分析认为企业在决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由于企业的战略和目的差异,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可能偏向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动因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联系,而且有时多种动因的共同作用会引发一次投资行为,如图1—1所示。图1—1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模型

何俊(2008)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获取技术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齐军领(2007)在研究全球采购与供应商协作的文章中提到,使企业实行全球采购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动”因素,二是“推动”因素。“拉动”式的全球采购在本质上是消极被动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下和客户更高的需求之下进行全球采购的。“推动”因素在本质上是积极主动的,这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姚琼(2005)研究了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文章认为,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是外部环境因素推动和内在竞争优势驱使的共同结果。更重要的是,跨国零售企业具有的战略管理优势、流程管理优势和商业业态优势,是其在中国零售市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让·皮埃尔·莱曼(2012)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前景》一文中谈到,只有当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被战略性地开发后,加入全球供应链才会是个很好的机会。他提到供应链的本质也是中国成为“全球工厂”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中有三个关键点:改革开放、互联网普及和公开的全球市场的出现。1.3.2 全球供应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目前对全球供应链发展现状的研究集中在各个学科和层面。宛天巍博士(2006)通过对分布在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569家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各种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的调研,研究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的特点。他认为,国际化阶段理论的渐进性不完全适用于长三角,发展中国际企业由于国际化的“后发优势”和被动国际化造成的急于求成心理,在实力雄厚或有特殊背景条件下会“跳跃”发展。利嘉伟(2011)谈到,来自新兴国家的固有供应商将不得不改变发展方向,应从仅依靠成本竞争转变为利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

谢键(2005)提出,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自主营销渠道,纵向一体化的国际化合作、合资、嵌入国际供应链以及全球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将成为当前温州民营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陈彦斌、裘文辉(2012)提出,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部企业得以从闭塞的境地走出来,融入全球供应链,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一环。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也有了新的发展。供应链开始从原来的线性模式走向网络化,从各环节相互隔离的状态走向高度一体化,西部企业在迎来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新挑战。这时,政府应该发挥对市场的主导作用,比如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发挥企业集聚效应等;企业则应适时做出的举措为: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战略协作联盟、建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等。

关于全球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冯国经(2012)指出,目前的趋势是从“开放的区域自由贸易”逐步迈向“开放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冯国经进一步具体介绍了全球供应链的六大发展趋势:第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作用及比重可能不会继续提升,甚至可能减少;第二,亚洲的消费和高附加值产业可能会不断增长,而美国的高端制造业由于美国新能源的良好前景及运输成本的上升,可能回归本土;第三,在日本福岛地震及随之发生的核事件及泰国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全球供应链地理位置分布将更趋多元,这将巩固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但也会改变过去单一关注成本而忽视各类风险的管理模式;第四,全球多功能产业链发展创新的需求将促使通信技术、资讯技术和交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第五,由于新兴经济体巨大的人口规模,自然资源及可消耗能源的限制,企业及国家将不得不更加关注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为全球供应链将来的分布与演变带来不确定因素,同时提供各种挑战及机会;第六,金融及贸易监管与政策等宏观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越来越频繁甚至更加严重,国家及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全球治理的问题。

王中美(2012)对近年来全球供应链中价值链的新趋势、新平衡与关键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发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呈现两种转移势头:一是更分散,寻求更便宜的供应商;二是更集中,依赖更专业化的供应商。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价值链更多地走向集中而不是分散。同样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一部分企业减少订单的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却进一步将生产和供应外包出去。更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势是,尽管目前全球价值链的运作,特别是其附加值的分配,仍然取决于来自发达国家拥有关键技术、设计和品牌的大公司,但是,另一方面,末端市场的一些主要国家也正在成为某些基础原料、能源与设备的采购商。这使得全球价值链的布局和制约关系呈现更为错综复杂的特点,而工业化的进程惊人地席卷全球,关于发展代价这一命题的争论空前激烈。

梁岩松、杜梅(2004)在对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全球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在实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关税、汇率、贸易壁垒和政府等因素以及文化、语言、传统、偏好、经营环境、法律环境、经济条件差异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差异都使得全球供应链管理显得更加复杂与困难。由于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全球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仍然面临着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差异、价值变化、战略集成和信息共享等诸多挑战。

此外,物流作为连接供应链各个节点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王国文(2007)认为,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使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延伸,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带来了更多的供应链风险。与此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交货期越来越紧迫。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今后在供应链的发展中,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将决定城市国际贸易竞争力,应率先将物流业作为支柱性产业。1.3.3 基于全球供应链的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何慧、张伟(2009)通过分析中国出口制造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地位和运作模式,指出中国出口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为中国出口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杨旭、李兴旺(2000)认为,中国企业应实施逆杠杆效应以及深度潜入国际供应链的方式从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获利。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将为跨国公司做事所积累的资源转换为自己的资源。在跨国公司利用战略杠杆的同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吸收其技术、能力、资金、管理理念提升竞争力,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

王殿华、翟璐怡(2013)在对美国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美国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这给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其中包括制定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严格统一食品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网络、确保食品供应链的第三方认证、提升全球食品供应链参与者的责任意识。

丁华、高詹(2008)研究了国际大粮商构建的大豆产业链对中国大豆进口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为加强国际粮油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应构建以国内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以油脂加工企业为主要节点,涵盖大豆主产国收纳库、中转库、集并库在内的国际采购大豆供应链。

朱健(2012)也指出,随着我国劳动力、能源、资源、资本和环境等成本不断上升,当成本洼地即将不再时,全球化大公司开始按照资本逐利本性对全球供应链进行调整。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正面临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的挑战。为有效应对制造业全球供应链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市场定位要逐步从国外调整到国内,注重内外两个消费市场的平衡;二是渠道建设要从依赖国外伙伴逐步转向在国外自主、在国内自建,并注重内外两个渠道的平衡;三是供应链布局要从“两头在外”逐步转向单边在外,注重原材料供应或产成品销售控制能力的平衡;四是加快与物流业的融合,在企业调整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同时,重建和完善相应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体系;五是在本轮全球供应链调整过程中,努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注重制造、设计、品牌和管理等的平衡。

匡增杰(2012b)从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的原因出发“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的内容”,并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的途径与模式。他认为我国企业应借鉴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的成功经验,“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以及发展核心业务等方面加强供应链整合”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匡增杰(2012a)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发展动因的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新趋势。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文章提出加强其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建设,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从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刘燕灵(2012)也总结道,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跨国公司在进行供应链管理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优的供应商,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的运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跨国公司自身的利润。

刘志彪、张杰(2009)提出中国的产业升级,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走进去”与“冲出来”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冲出来”,即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加快构建以本土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李君华和彭玉兰(2004)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供应链治理和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将两者优势结合在一起,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而获取特定地区的竞争优势。

刘鹤、徐晓(2013)针对全球供应链议题进行了营销方面绩效的探索,指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政策法律、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等国际营销环境的影响,以及目标客户可变性和全球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全球供应链营销工作变得日益复杂与困难。因此,企业应从供应链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变幻中的国际营销环境因素,有效选择和把握目标客户,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供货能力的增强、信息系统的建立、人力资源的运用以及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目标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整体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自身利润价值的提升。

1.4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效应研究

国内学者们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全球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企业建立持续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实证领域证明了全球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以及改进整体竞争地位。

一些学者就供应链管理实践活动中的某一项或几项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叶飞等(2006)以广东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供应链伙伴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绩效,而且通过信息共享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绩效。文华(2012)针对韩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对其供应链伙伴水准一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总结道:韩国中小企业经营中,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是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性是供应链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赵泉午等(2009)则以上市公司年报为数据观测来源,选取沪市49家医药制造企业,使用面板数据方法检验了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企业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比例越高,库存周转速度就越快。

宋华、刘林艳和李文青(2011)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索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宋华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国际化程度和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还不够高,但对企业绩效都有影响。在国际化初级阶段,融入全球供应链并积极提高全球供应链管理水平将会给企业的绩效带来提升和保障。周英、刘树林(2011)对企业国际采购的战略选择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国际采购对于企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有助于推动企业国际化;(2)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们还对中国企业国际采购的阶段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发现,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追求海外供应的高质量和高技术,随着国际采购阶段的深入,中国企业国际采购能力建设将更为完善,将追求更为多样化的战略利益。

刘春丽(2004)就全球供应链管理如何引起商业模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认为全球供应链管理将会引起公司行为的六大改变:(1)从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到各个公司之间的协调;(2)从物理效率到市场整合;(3)从以供应为核心转变为以需求为核心;(4)从单一公司产品设计到合作进行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和供应链设计;(5)从降低成本到经营模式的突破;(6)从提供大众需求到度身定做。这六大转变将会影响公司的成本与效益,并最终造成公司品牌的荣衰和公司地位的重新确立。

在国家和产业层面,洪俊杰(2013)在研究了贸易壁垒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后总结道:供应链的贸易壁垒比传统的贸易壁垒更宽泛,它包含产品跨境之前和之后的环节;供应链壁垒对贸易的抑制作用比传统的贸易壁垒更大;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供应链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葛娜、汪传旭(2012)针对比较绩效,分析了模糊随机需求下的全球供应链订单分配。文章认为,如果在供应链中仅仅追求一方企业利润或者两方企业利润最大化,总的全球供应链利润就不会真正实现最大化。

李南、尹景瑞(2012)在对东亚区域港口物流进行的实证性分析中指出,港口物流的改进可以为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机遇。东亚地区的海陆地理特性和高外贸依存度决定了港口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东亚港口物流服务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效率,秉持开放、平衡及合作的原则,更好地满足仍在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在全球供应链的动态重构中为贸易便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1.5 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式

1.5.1 国际化的形式

国内学者鲁桐(1998)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企业的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其中,内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进口、购买技术专利、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等;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合资合营、成立境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对于中国制造企业,其内向路径指通过引进外国企业的产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使企业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组成部分,从而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其外向路径指依托中国企业的优势要素走向国际市场,主动将市场由国内延伸到全球,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学习与累积,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周尚志,2003)。

国际化蛛网模型也是鲁桐(2000)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国际化在六个侧面得到充分反映: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化指数。每一个侧面由若干个因素决定,然后,每个因素列出具体的五级标准,采用五分法逐项进行打分,最后,用这六个方面的量化指标构建一个平面六维坐标系,在六个坐标轴上找出相应的各点,并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六边形,由于其酷似一张蛛网,故称为蛛网模型。图1—2中的两个六边形,代表两个不同的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它们是根据企业在六个层面指标的得分而画出的。某一方面越靠近原点,表示企业在这一方面国际化程度越低,面积越大的表示国际化程度越高。图形越规则(如呈正六边形),企业的国际化越是较均衡发展。图1—2 国际化蛛网模型

从国际化方式角度分析,孙志毅等(2004)将企业国际化分为国际贸易、对外经济与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可以分为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和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王亚星等(2009)认为,常见的企业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有出口、外向契约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三个类型。其中,出口可以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外向契约经营包括许可经营和国际外包,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合资和独资。常见的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有进口、内向契约经营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口可以分为直接进口和间接进口。内向契约经营可以分为承接许可经营、承接国内出口企业外包(配套模式)、承接国际外包(配套模式、OEM、ODM);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为合资。科尼利斯·德·克鲁维尔(2013)指出,由于全球性产业和采购需求的发展,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全球战略的基本元素。

Forsgren(1989)对瑞士公司国际化类型的调查,否定了传统的国际化途径,即从出口、许可证、分支机构、全资子公司到国家直接投资的渐进过程。这个新的理论称为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根据这一理论,组织机构与组织机构之间的网络是相互关联的。若要了解某个组织机构的行为,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获得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生产要素,一个企业不得不发展各种各样的关系。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公司需要发展和培育与分包商、供应商、分销商和批发商的关系;公司也必须与同一网络中其他组织机构发生联系,如竞争者、当地权威机构和其他在同一产业中的第三者。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组织机构与传统组织相比,也在发生着新的变革。1.5.2 全球供应链中的买卖关系

严洪、陈向东(2002)对国际供应链买卖双方的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国际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在较长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地,严洪和陈向东对我国供应商参与国际供应链合作的实际受益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供应商与国外制造商长期的国际供应链合作关系与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距。齐军领(2007)认为全球采购利用国外供应商的能力对企业经营能够做出贡献,而供应商选择在全球采购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他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构建了用于供应商选择的组合模型。刘彩虹和徐福缘(2010)认为,当前企业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用户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需要具有更开放的视野以及与动态开放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他们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nterprises——SDN,供需网),通过转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供需网模式,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石红(2006)文章认为,现代供应网络是易变的、不稳定的动态结构,需要及时、有效、自动、快速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信息。因而,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决定以及商务过程必须基于动态数据和相关知识。李政嘉(2008)通过对全球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战略的比较分析,提出根据企业价值链前后环节的重要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战略;根据企业战略定位的需求,可以考虑横向一体化战略,从而构建起不同形态的全球供应链系统。

国内学者对国际供应链内部买卖双方关系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个方向,即买卖双方的协调机制。其中,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等(2002)研究了价格弹性需求下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价格折扣契约。杨庆定、黄培清(2004)借鉴了价格折扣契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最终市场需求具有价格弹性的情况下,由相互独立的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国际供应链的最优价格折扣契约。在文章中,他们分别建立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无折扣、有折扣时的利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最优价格折扣的算法,通过算例仿真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国际供应链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了应用指导。

2012年10月25日沃尔玛在北京举办可持续发展采购计划发布会及“可持续发展联盟”(TSC)中国办公室成立启动仪式,并由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道克宣布了一系列继续推动沃尔玛在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和承诺。这些承诺显示出沃尔玛将可持续发展业务进一步全面融入业务发展的决心,也强调了其在全球供应链内推广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目标将被贯彻到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路径。

1.6 全球供应链中的外包管理

外包的概念指企业整合利用其专业化资源,降低成本,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商业模式。全球供应链中的外包主要是指离岸外包。Olson最早对相关概念内包、外包和离岸进行了界定。认为外包即把某些业务转给公司的外部供应者,而不关心供应者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而离岸则是把某些业务转给国外供应者,而不关心供应者是来自企业外部还是内部。由于外包对工资就业等影响的敏感性,国际上一般以全球分包涵盖外包与离岸外包。其中离岸外包即国际外包,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离岸外包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起初离岸供应商称之为辅助的应用开发帮助(supplement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help)。离岸外包指跨国企业或组织将非核心业务和部分关键业务剥离到其他国家的行为。离岸外包的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外包商通常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西欧和日本;外包供应商则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菲律宾和中国。

Mike W.Peng所定义的四个业务活动单元中也涉及到离岸外包和圈养资源(captive sourcing)。圈养资源指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但工作在企业内部完成。其定义在概念上类似于对外直接投资,具体如图1—3所示。图1—3 跨国企业业务单元

从图1—3中看出,即使对单一企业来讲,价值增值活动也可能遍及世界各个地区,通过利用最佳的区位优势和采用最好的方式来从事这些业务活动。

一般认为,离岸外包能够提供三个层次的价值:首先是节约成本,这主要基于接包国和发包国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等的差别。利用这种差异,可以降低客户成本结构。其次是企业能力的提高,这主要源于该领域的知识渗透。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增加,接包企业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也能将利益传递给客户的用户。最后是业务流程再造和过程改善。

国内外学者对外包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外包的策动因素和实施外包战略的效应。1.6.1 外包的策动因素

在外包的动因研究方面,何玉梅、孙艳青(2011)的研究发现,由于生产环节的难以监督和契约制度环境不完善产生的代理成本使国际外包水平显著下降,间接验证了为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增大代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外包选择的理论假说。

景瑞琴(2008)在她的文章中提到了服务外包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生产分散化主要以FDI为主。之后,国际外包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与成本优势,使其越来越受到制造业企业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外包又扩展到服务业,而且服务外包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鲁丹萍(2010)的文章认为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价值增值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小、吸纳就业人数多等产业特点,服务外包对GDP的贡献是来料加工的20倍,通过服务外包所获得的GDP增长是绿色增长。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张会清、唐海燕(2010)的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发包方的区位选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低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更偏好选择低工资国家以节约劳动成本,而高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则更偏好选择高质量服务的国家以节约交易成本。曾铮、熊晓琳(2008)的研究发现,生产要素成本和外包交易成本仍然是影响美国对外离岸外包决策的主要因素,成本因素对中国承接国外离岸外包数量的影响大于印度;同时,中国和印度在承接国际外包活动中存在竞争关系。

赵晓男、郭雪旸(2013)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交易成本劳动密集度和产业规模对国际外包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产品的劳动密集度较高,承接外包国家产业规模越大,交易成本越低时,最终产品生产商就越偏向以国际外包形式组织生产,从而印证了国际外包的经济动因。霍杰(2012)则利用关税水平对海外生产组织方式选择的影响,论证了贸易自由化对于国际外包的驱动作用。任志成、孙文远(2012)运用简单的两国模型分析,发现跨国团队的培训成本和接包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国际外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外包的动因研究方面,国内还有不少其他学者涉及。杨丹辉、贾伟(2008)对外包进行了定义。陈菲(2005)以及张芬霞、刘景江(2005)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离岸外包的经济、技术和制度三大动因,他们认为经济动因不外乎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技术动因则归之于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制度动因则有母国和东道国双重政策的压力与动力。谭力文、马海燕(2006)认为在全球外包下,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必须重构企业价值链,并根据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微笑曲线分析了中国企业全球外包市场定位的基础,构建了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框架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 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框架模型

李玉红(2006)同样从产品价值链理论出发,把外包归结为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分工已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阶段,而在于产品的整个价值链,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变为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基于其全球战略对整个产品价值链进行分拆,基于成本或竞争的原因外包给不同国家的供应商,从而带动了国际外包的发展。

徐姝(2004)对市场、外包与企业这三种制度安排做了比较,如表1—1所示。表1—1 市场、外包与企业三种制度安排的比较1.6.2 外包的效应

在外包的效应研究方面,国内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包的技术效应

郎永峰和任志成(2011)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黄烨菁(2009)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外溢的研究成果,分别就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接包方的技术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对制造外包而言,价值链“模块化”以及产业网络形态的动态趋势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而对服务外包而言,用户导向的属性则决定了接包方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创新空间中具备更加主动的地位。同时,黄烨菁和张纪(2011)结合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动态特征构建南北方国家之间中间品生产合作的模型,从北方国家技术转移与接包方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两个视角探索了接包方发展创新能力的因素。卫平(2013)讨论了国际外包模式下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类型及特征,并探讨了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路径,进而提出与发包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是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动力。卢胜、刘林青(2008)指出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国家竞争优势不再按比较优势法则,而是按竞争优势法则来衡量。外包和知识产权相互促进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的焦点。因此,在全球外包中,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专利战略尤其重要。牛卫平(2012)则从发展中国家承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角度审视国际外包,落入国际外包陷阱就是承包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积累,与发包企业间技术差距和边际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并提出下图1—5所示的跨越国际外包陷阱的途径,以及“单脚”、“双脚”及“跳跃型”三种跨越陷阱模式。图1—5 国际外包陷阱跨越路径

胡国恒(2013)采用制度嵌入理论分析,发现相对劳动密集的国际外包具有成本敏感性,而制度质量向上竞争和要素成本向下竞争均导致国际生产的规模扩张,但前者形成可持续的交易效率优势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后者形成不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且导致低端技术锁定。

2. 外包与产业升级及竞争力

张明志(2008)在文章中指出,国际外包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正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的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快速切入全球高技术产业链条。通过调整产业升级思路、提高交易制度的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实现国际外包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刘志彪(2009)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面提升制造业外包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服务业外包的国际机遇,实施制造业外包与服务业外包协同发展的策略,而不是现在就从世界加工厂全面走向所谓的世界办公室。利用服务业外包和制造业外包的关系,通过结构调整形成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链接机制,是解决中国地区发展非均衡问题,并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最佳工具。张向阳、李楠、孙艳青(2012)利用出口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外包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国际外包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在短期内承接国际外包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但就长期而言,仅仅依靠承接国际外包则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负面作用。姚志毅(2012)采用不完全契约下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国际外包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提出中国实施区域圈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吴盈盈、李东光、仲崇文(2013)提出发展服务业离岸外包对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汪素芹、贾志娟、曹玉书(2012)论证了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程度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要大。

3. 外包与生产率

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对中国的研究也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刘海云、唐玲(200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汪丽、贺书锋(2010)利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服务外包和实物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都有显著正效应,服务外包正效应显著高于实物外包,并且服务外包正效应在1997年后明显提高。赵霞(2013)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生产率的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对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也有显著的影响。魏悦、王敏(2012)则同样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不仅显示服务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陈清萍、刘晴(2013)则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在短期和长期,国际外包对行业的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都具有负向影响。

4. 外包对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宋玉华、周均(2006)在文章中提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包作为一种资源组织方式获得了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从内部化到外部化的转变对发包国和承包国的就业与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需求逆转之后,外包的就业和分配效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徐毅(2011)在文章中检验了国际外包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与斯托尔帕-萨缪尔逊定理所揭示的相反,外包贸易降低了我国相对丰裕的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孟雪(2011)则梳理了以经济视角研究全球外包的国外文献,认为国外文献原来集中于全球外包的静态影响,但最新的文献则考虑了经济主体对全球外包行为的动态反应,譬如贸易政策的改变、外包形式的选择以及外包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范爱军、尹文静(2013)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指出国际外包催生出的产品内贸易会拉大中国技术工人工资和非技术工人工资的差距,因而在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的基础上,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同样姚洁、张亚斌、雷日辉(2012)也论证了外包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均存在明显的正效应。孙文杰(2013)通过实证验证了我国在承接全球价值链外包业务上存在面板门槛效应,当我国工业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环节低于或接近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时,承接国际外包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当承接国际外包环节明显高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时,则为显著的正面影响。张艳和桑百川(2013)指出国际外包有利于优化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拉动了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大了对管理者、工程师以及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卫平、杨宏呈、潘明韬(2013)通过实证分析了行业要素密度差异视角下外包加大行业密集要素使用的效应,即资本密集行业的外包会抑制就业、降低工资,而劳动密集行业的外包则正相反。

1.7 全球供应链风险研究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风险管理研究。这是因为在全球情境下,空间的纬度跨度较大,而供应链管理又要求合作伙伴的集成、分享与配合,制度与文化的差异无疑成为风险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在这一点上,牛敏(2009)就分析了全球供应链金融风险产生的自然、经济、政治、制度、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系统性因素,其中政治和制度因素就是特指在全球供应链一体化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涉及到不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特定国家的法规不熟悉,势必会引起纠纷,增加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风险。包晓、李素兰(2010)通过分析认为全球物流外包已经成为一种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新型管理的模式。他们同时对物流外包中系统、管理、信息、财务、市场多层次上的风险及其因素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风险的若干措施。

李政(2012)在他的研究中对波音公司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细致的实证研究。波音公司在全球并行研发制造的协同方式,全球供应链上某个环节一旦出了问题,就会使787客机整个项目进度受到拖累,使得波音数次宣布延迟交付。针对此类隐患,波音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战略,其中包括:(1)波音强化了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把供应商管理部门从飞机设计开发和生产功能一体的部门中独立出来,特别成立了专门的供应商管理部门。(2)在不断完善供应链系统的过程中,波音不失时机地建立了包括信息搜集、原材料采购、生产、市场营销和客户支持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在内的全球协同式信息系统平台。(3)为了共同利益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4)重视风险评估,加强对环境风险因素的考量。

杨天树(2012)还基于博弈论,对全球供应链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他分析到基于博弈论,在全球供应链管理风险中,可考虑建立完善的合同,使得在合作后能够追究一方的责任,降低道德风险;通过博弈分析,在合同不完备的情况下,即使有约束机制也难免存在风险,因而企业更需要关注合同签订前的信息获得,依靠第三方信息平台,消除信息的扭曲现象,在获得更充分的信息的同时,降低供应链管理中监督和信息搜寻成本;在整条全球供应链管理中,更需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建立信誉机制,使跨国间能获得企业的信誉情况,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

综上所s述,全球供应链与外包管理是一个多角度、多方法的跨学科研究主题,要将其完全综合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本文按照全球供应链的前因、绩效两个大类进行了梳理,但仍不足以将所有有关该主题的研究包罗进来。但是通过以上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全球供应链管理分布在营销、战略和组织、经济学、国际商务及运作和采购管理五大独立的学科领域,每个领域内的研究相互之间都是独立的,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并未过多涉及。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跨学科研究,这将会极大地拓展我们有关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的研究集中在模型构建、数据分析、案例及纯概念性的质性研究方法上,但国内的研究则涉及数据分析不多,而尤其是多研究方法的交互使用即三角测量法更为稀少。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另一个方向,即研究方法的交互使用,将使我们在该主题的研究上有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包晓,李素兰.浅析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当代经济,2010(4).

2. 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美国服务外包的验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5(6).

3. 陈功玉,王洁.全球化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管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4).

4. 陈剑,蔡连侨.供应链建模与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2001(6):26-33.

5. 陈清萍,刘晴.国际外包与我国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3(4):66-70.

6. 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37).

7. 陈彦斌,裘文辉.全球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企业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2012(4):98-100.

8. 丁华,高詹.中国国际采购大豆供应链的渠道与主要节点[J].改革,2008(9).

9. 杜丽群.全球供应链管理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10. 樊增强,宋雅楠.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5(9).

11. 范爱军.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经济科学出版,2002(1).

12. 范爱军,尹文静.产品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与一般贸易比较的角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1-28.

13. 冯国经.全球供应链变革与自由贸易体系的多边开放[J].中国科技产业,2012(4).

14. 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等.弹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中的Pareto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1(1):36-39.

15. 葛娜,汪传旭.模糊随机需求下的全球供应链订单分配[J].工业工程,2012(6).

16. 何慧,张伟.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全球供应链战略分析[J].商业时代,2009(22).

17. 何静,徐福缘.供应链瓶颈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2):122-126.

18. 何骏.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3).

19. 何玉梅,孙艳青.不完全契约、代理成本与国际外包水平:基于中国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

20. 洪俊杰.从全球供应链的视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J].对外经贸,2013(3).

21. 胡国恒.制度质量、比较优势与国际生产的组织变迁[J].国际经贸探索,2013(4):95-106.

22. 黄烨菁.国际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效应:基于微观机制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9).

23. 黄烨菁,张纪.跨国外包对接包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

24. 霍杰.贸易自由化下的企业中间产品海外生产组织形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2(13):45-46.

25. 金润圭.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6. 景瑞琴.国际生产分散化与服务外包的兴起及趋势[J].2008(8).

27. 凯瑟琳·曼.国际供应链物流与贸易便利化的宏观政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5).

28. 科尼利斯·德·克鲁维尔.全球化企业须具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J].IT时代周刊,2013.

29. 匡增杰.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4).

30. 匡增杰,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视角下我国企业发展的对策[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3(2).

31. 郎永峰,任志成.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行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1(5).

32. 李冰漪.供应链行业回顾与展望[J].Chian storage & transport magazine,2012(3).

33. 李德震.契约实施效率与国际外包区位分布——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13(5):78-81.

34. 李君华,彭玉兰.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4(1).

35. 李南,尹景瑞.全球供应链视角的东亚港口物流服务绩效与趋势分析[J].水运工程,2012(4).

36. 李文峰.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对提升我国外贸核心竞争力的启示及思考[J].中国经贸,2011(11).

37. 李雪.基于服务外包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提升[J].商业时代,2013(13):40-41.

38. 李彦彬,裘文辉.全球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企业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2012.

39. 李玉红.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国际外包[J].商场现代化,2006(13).

40. 李政,基于波音787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12.

41. 李政嘉.中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战略[J].物流科技,2008(1).

42. 利嘉伟.全球采购新策略行动.中外管理,2011(1).

43. 梁能.国际商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4. 梁岩松,杜梅.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管理科学,2004(4).

45. 刘彩虹,徐福缘.供应链企业转向供需网企业的演进边界及建模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

46. 刘春丽.全球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转变的影响[J].物流技术,2004(7).

47. 刘海云,唐玲.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48. 刘鹤,徐晓.全球供应链营销的环境细分与路径探索[J].商业时代,2013(11).

49. 刘利民.利用贸易融资规避全球供应链风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3).

50. 刘燕灵.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

51. 刘志彪.国际外包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09(1).

52. 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9).

53. 卢胜,刘林青.全球外包体系下的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优势.知识产权,2008(3).

54. 鲁丹萍.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提升温州经济发展水平[J].国际商务研究,2010(5).

55. 鲁桐.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

56. 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1).

57. 吕本富、胥悦红.企业的国际供应链运作研究[J].管理评论,2003(2).

58. 罗琪.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的回顾:影响与反思——基于全球供应链视角[J].对外经贸实物,2012.

59. 孟雪.全球外包研究的演进及最新进展——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视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3).

60. 牛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及风险应对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2009(13):43-44.

61. 牛卫平.国际外包中合作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机制[J].经济问题,2012(8).

62. 彭维刚(Mike W.Peng)著,刘益等译.全球商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3. 齐军领.全球采购中的供应商选择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07(14).

64. 齐军领.谈全球采购与供应商战略协作[J].商业时代,2007(19).

65. 让·皮埃尔·莱曼.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前景.Column,2012.

66. 任志成,孙文远.人力资本,培训成本与跨国服务外包[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26-31.

67. 石红.动态环境下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6(27).

68. 宋华,刘林艳,李文青.企业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

69. 宋玉华,周均.国际外包、就业和收入分配之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70. 孙文杰.承接国际外包、价值链升级与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基于工业行业的面板门槛模型[J].产业经济研究,2013(5):74-83.

71. 孙志毅,乔传福.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探析.中国软科学,2004(8).

72. 谭力文,马海燕.全球外包下的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武汉大学学报,2006(2).

73. 谭敏.承接国际外包率的测量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3(12):134-135.

74. 田贞余.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趋势:国际外包[J].2005(17).

75. 宛天巍.长三角都市圈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1).

76. 汪丽,贺书锋.中国制造业国际外包与生产率增长:基于服务外包和实物外包的双重度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

77. 汪素芹,贾志娟,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1):86-96.

78. 王殿华,翟璐怡.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美国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及对中国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2013(2).

79. 王国文.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的走势[J].中国储运,2007(2):79-80.

80. 王廷如.如何成为跨国企业的供应商[J].中外管理,2004(2).

81. 王亚星,张磊.国际市场分工定位下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选择.经济管理,2009(7).

82. 王增涛.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研究——以彩电企业为例.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3.

83. 王志承.全球采购模式中我国企业的发展路径[J].企业研究,2012(4).

84. 王中美.全球价值链的新趋势、新平衡与关键命题[J].国际经贸探索,2012(6).

85. 卫平,杨宏呈,潘明韬.外包的资源配置效应:理论与实证——基于行业要素密度差异视角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1):106-116.

86. 魏悦,王敏.国际外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广东省工业行业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6):28-36.

87. 文华.韩国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东疆学刊,2012(3).

88. 吴定玉.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2).

89. 吴福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实施[J].管理探索,2012(5).

90. 吴盈盈,李东光,仲崇文.我国发展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3(7):68-70.

91. 谢键.企业经营国际化:区域经济国际化中的温州模式[J].财贸经济,2005(12).

92. 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

93. 徐福缘,何静.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初探[J].预测,2002,21(6):19-22.

94. 徐福缘,何静.全球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8):89-91.

95. 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

96. 徐毅.外包与工资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

97. 严洪,陈向东.从供应商受益角度研究国际供应链合作关系[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4).

98. 杨丹辉,贾伟.外包的动因、条件及其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08(2).

99. 杨庆定,黄培清.弹性需求下一类国际供应链的最优价格契约[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6).

100. 杨三根,段钢.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管理[J].世界经济研究,2005(9).

101. 杨天树.基于博弈论的全球供应链管理风险分析[J].财经界,2012.

102. 杨旭,李兴旺.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中国制造型企业如何走向国际[J].2000(1).

103. 姚洁,张亚斌,雷日辉.外包与工资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4):66-70.

104. 姚琼.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J].商业研究,2005(15).

105. 姚志毅.基于国际外包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和途径[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57-61.

106. 叶飞,李怡娜.供应链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与企业运营绩效关系[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6):89-95.

107. 于梅.LEXMARK全球供应链管理及优化流程分析.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8. 于平.FDI与外包——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09. 于志宏.将可持续性发展指数整合到供应链[J].WTO经济导刊,2012(11).

110. 俞毅.论物流的国际化趋势及我国跨国企业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1).

111. 曾铮,熊晓琳.生产“零散化”、生产成本和离岸外包:一般理论和美、中、印三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8(12).

112. 张芬霞,刘景江.“离岸外包”发展述评[J].经济问题,2005(8).

113. 张会清,唐海燕.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兼论中国的比较优势[J].国际贸易问题,2010(8).

114. 张明志.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

115. 张文骞.企业国际化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116. 张向阳,李楠,孙艳青.国际外包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再考察——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260-262.

117.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5).

118. 张艳,桑百川.国际外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4):119-128.

119. 赵泉午,黄亚峰,王青.国内医药制造业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物流技术,2009(11):173-177.

120. 赵霞.国际服务外包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道国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86-95.

121. 赵晓男,郭雪旸.交易成本、产业特征与国际外包程度——基于中国24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47.

122. 赵志远.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竞合战略构建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7(1):65-67.

123. 钟祖昌,谭秋梅.全球供应链管理与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国际经贸探索,2006.

124. 周尚志.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化中学习.机电新产品导报,2003(6):74-76.

125. 周英,刘树林,贾甫.中国企业国际采购的阶段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11(1).

126. 周英,刘树林,贾甫.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阶段特征的案例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127. 周英,刘树林.企业国际采购的战略选择研究[J].商业时代,2011(11).

128. 朱健.应对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0).

129. 朱萌.全球供应链之争:造成成本优势之外的附加值[J],Marketing管理,2012(8).

130. FORSGREN M.Manag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M].Routledge,1989.

131. GROSSMAN G.M,HELPMAN E.Outsourc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5(72):135-159.

132. GOYAL S K.A joint economic lot size model for purchaser and vendor:a comment[J].Decision Science,1988(19):236-241.

133. GROSSMAN,GENE M,HELPMAN,ELHANAN.Integration versus Outsourcing in Industry Equilibriu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117(1):85-120.

134. HELPMAN,ELHANNA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NBER Reporter:Research Summary,Summer,2006.

135. HYMER STEPHER 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I.T.Press,1960.

与本章相关的代表性文献

书名:全球供应链管理

作者:张良卫、颜波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介绍:《全球供应链管理》一书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供应链管理丛书中的一本,该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共同策划、编著,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其特点是在结构、观点、行文上注意强调反映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规律,力求更多地从全球化的视角去阐述。

该书以案例为引导和分析对象,收录了包括利丰有限公司在内30多个世界著名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实际案例,涉及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完全适应物流、分销、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全球供应链的设计、业务外包、全球采购、全球供应链的海运物流和空运物流、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成本管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等。该书可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科研人员以及企业培训或专科学生用作参考教材。

论文题目:企业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研究

作者:宋华、刘林艳、李文青

发表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11年10月第32卷第10期

研究主题:虽然企业国际化和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理论界已经有充分的讨论,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究竟如何,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究竟如何,它们是否已经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们之间又是否存在关系,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的量化研究以及国际化和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的关系研究。该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旨在探索企业国际化程度、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文章选取汽车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业2005—2008年度的年报,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二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意义:该研究从实证的数据分析出发,得出了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和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有利于中国汽车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中企业的业绩提升的结论,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文章也指出,用以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和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量化指标平均值都还比较低。这说明,之所以两个行业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是因为企业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进行了国际化,就是产生对外出口和贸易。按照国际化阶段理论,这还处在国际化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更进一步地,作者指出,扩展样本群体,从更广泛的行业入手研究国际化程度、供应链管理实践和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题目: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兼论中国的比较优势

作者:张会清、唐海燕

发表期刊:《国际贸易问题》

发表时间:2010年第8期

研究主题:本文利用20个发达国家(地区)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中间品贸易数据,对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作者从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入手,系统考察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外包业务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与主要竞争国家的区位条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揭示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承接国际外包提供政策参考。

研究方法:文章的实证研究是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配对样本数据,分别利用20个发达国家(地区)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中间品贸易的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体现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作者依据2006年贸易数据的排名,选择贸易额位居前20位的发达国家(地区),以及贸易额位居前40位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由于剔除了中东产油国以及部分国家数据缺失,作者又补充了一些贸易额较高的国家进入样本,这6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占当年世界贸易总额的90%。作者分别对截面样本和面板样本以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回归分析。

研究意义:文章为中国企业的外包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建议和依据。文章揭示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发包方的区位选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低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更偏好选择低工资国家以节约劳动成本,而高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则更偏好选择高质量服务的国家以节约交易成本。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大部分指标上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今后要更多地依靠服务和制度条件的改善,以抵消劳动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同时,作者也指出,这篇文章只是从承包方角度实证检验了国际外包的决定因素,缺乏对发包方因素的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以此为基础,从更多方面对外包的策动因素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第2章 现代物流业及其发展

撰写人:宋华(中国人民大学)王岚(北京语言大学)

2.1 引言

随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产业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起了政府、各行各业以及企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企业对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急迫。可是虽然如今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意识到物流管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有力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自己建设和发展物流系统。这不仅是因为建立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由于物流供应链管理需要相当高的管理技能和专业化知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政策环境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所以并非一般的企业能够完全做到。正因为如此,如何在中国顺利地建立起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地域环境,以及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近些年来中国物流供应链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

诸如赵俭(2004)在对中国物流产业进行展望的论述中提出,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四个趋势:一是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的转化;二是企业物流向专业物流的转变;三是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的投入;四是物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

杨三根和段钢(2005)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入手,研究了物流分工演进路径、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的比较与关联,以及现代物流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而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性引导、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物流业的公共平台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的战略定位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徐扬、王传涛、申金升(2010)认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条线是通过专业化提高物流服务效率,也就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分离;另一条线是通过集成化的物流业态减少交易费用,也就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两个方向互为一体,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两个方面。基于此,他们提出通过发展物流技术来推动物流产业的升级是关键,这其中加快行业和技术标准的确立,以及制定结合物流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与扶持是最为重要的。

与上述观点相一致,何黎明(2012)在对中国2011年物流业发展回顾的论述中指出,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条件下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表现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物流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物流经营模式经历了新的变革、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这些都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物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物流业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物流车辆顺利通行、物流管理体制、物流设施资源整合,以及物流技术创新等方面加以调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的:一是宏观和制度层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国物流政策的研究,以及对产业物流政策的探索;二是在区域层面对物流产业和物流功能的研究;三是关于第三方以及第四方物流产业的探索,包括企业竞争力因素、客户满意度以及物流服务供需关系的研究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