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第9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3:42:35

点击下载

作者: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播音主持艺术.第9辑

播音主持艺术.第9辑试读:

人才培养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几点思考

张颂

社会实践不断涌现出各个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丰富着、充实着传统学科。这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深化。其中,跨学科、比较学科、学科的综合与分解,成为当代学科变迁的主要态势。

中国播音学,是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实及时传播为根基,以规范、审美为艺术追求,以民族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的一门科学。在“文学”这个大门类下,同相关一级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播音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而不应该附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一级学科。

历时沿革:1963年建立“中文播音专业”,附属于新闻系。1980年成立了播音系,在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时,并没有论证学科归属,就表面地理解播音,认为既是“搞语言的”,当然属于“语言学”。从此,播音专业的本科属于“新闻学”。后因必须提前进行专业面试,作为艺术类招生,必须进行艺术性培养,在本科专业目录中,进入“艺术类”,并更名为“播音与主持”。经过多年力争与磨合,2006年在“新闻传播学”下,自主设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二级学科,并招收博士生。2007年,招收的硕士生也理所当然地归于这个学科。但是,这并非最合理的定位,问题的解决,还要进一步论证。

学科依存:中国播音学(播音与主持)的根本属性,应该是新闻性。广播电视是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而播音主持,是“喉舌的喉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同新闻传播学的共性。

中国播音学的工具属性,确实是语言文学。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的交际交流,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都不能违背其发展规律;以语篇为传播单元的话语,不能不以布局谋篇的主题、构思、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为基础。这是同语言文学的共性。

中国播音学的表达属性,基本上是艺术学。以艺术感受、艺术想象、艺术意境、艺术韵律为主的艺术技巧,源于艺术学,同音乐、绘画、舞蹈、戏曲表演,都有着突出的共性。

中国播音学,自然是在“哲学、美学”的统领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命线、指路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其增强审美能力、实现美学理想的现实路径和必胜武器。

但是,中国播音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时刻显示着同相关学科的质的差异性。

差异之一:独特的研究领域。中国播音学研究的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语言,可以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大类。书面语从文字书写上体现,口语从口头言说中体现,逐渐形成各自的语体特征。有声语言,不但包括了口头言说,也包括了文字书写的“音声化”。简略地说,有声语言既可以从文字语言转化而来,又可以从内部语言外化而来;既可以表现书面语的色彩,也可以表现口语的色彩,它和“口语”、“口头语言”是不同的概念。我国的图书典籍,浩如烟海,唯独缺少对有声语言表达规律的研究与论述。

差异之二:独特的研究主体。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是语言传播的主体,是话筒前、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主体,是“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驾驭主体,是发挥“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社会功能的主体,是把有声语言从“生存空间”提升到“规范空间”再升华到“审美空间”的创造主体。这个主体处于“咽喉要道”的核心位置,它后面是众多的工作环节和相关的各类专业人员,它要“撷英咀华”;它前面是众多的收听、收视群体,它要“诚信亲和”。它引领着社会语言生活的潮流,它代表着国家通用语言的形象,它创造着当代语言的典范,它强化着语言素质的标高。研究这个主体,既可以汲取优良传统的精华,又可以融汇人类文化的积淀。

差异之三:独特的创作规律。有声语言是“口耳之学,幽眇难知”,“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把握它的规律,十分困难。经过多年来几代播音艺术家们和广大播音主持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反复实践的总结和探索,我们终于概括出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如“用气发声规律”、“创作准备规律”、“语言表达规律”、“即兴口语规律”、“新闻播音规律”、“现场报道规律”、“影视配音规律”、“广告编播规律”、“节目主持规律”等等。播音主持的创作规律,遵从“正确的创作道路”,坚持“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坚持“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率,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达到“以事省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美愉人”的目的。

差异之四:独特的研究方法。以有声语言为视阈,以有声语言创作为重点,以驾驭为核心,以“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和“形神兼备、赏心悦目”为最高境界。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迥异于相关学科。它仅把“文本”研究作为参照系,而主要研究“有声语言”的形态和运动轨迹;它不能只进行“静态”研究,它必须进行动态研究,而且必须进行“原因主义”的“预案”研究,而不能进行“结果主义”的“后期”研究。它只能在实践的基点上,凝练理论,深化“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研究理路,并严格检验其对实践的及时有效的指导性,这只有那些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感悟到“个中三昧”的人方能胜任;脱离实践、纸上谈兵,便会隔靴搔痒、于事无补。

差异之五:独特的专业队伍。播音主持专业队伍,主干和中坚是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他们坚持走“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播”指“播报”、“播读”、“播讲”、“解说”以及“采编播”)的专业路径。他们具有独特的话语权力和独特的综合素质,具有强劲的语言功力,具有在话筒前、镜头前松弛自如的驾驭能力,具有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传播魅力,具有言而有信、行而有矩、话语明晰、风格多样的吸引力、感召力。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教师队伍,必须兼有播音主持实践、教学、研究的三种能力,尤其要做到“为人师表”,善于“教书育人”,实现“教学相长”,力求“青出于蓝”。教师群体的心血融入学生的声音和形象里,造就“居高声自远”、“会当凌绝顶”的梯队态势。目前,全国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其中60多所高校设置了播音主持本科专业,还有几所高校开始招收播音主持专业的硕士。这个队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今后,明确了“精英教育”的定位,可能缩小规模,减少人数,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坚实、越来越稳固了。

差异之六:独特的学科方向。播音主持的学科方向,是在“书同文”的历史伟绩基础上,指向“语同音”,把握“有声语言”的本质——人文精神,可以表示为“人文精神的音声化”;是在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的支撑下,又向各个学科、向自然和社会、向宏观和微观、向客观和主观立体辐射的“生命存在”,从而走向“独具特色”的一级学科——播音学;是创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声语言创作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研究范畴,并催生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及其代表人物。

我们中国播音学的学士、硕士、博士都授予“文学”门类的学位。而这个门类之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边界也是清晰的。有声语言,是人类生命体征的组成部分,用“工具”来比喻,不够科学,忽视了“文化”在其中的灵魂意义,舍弃了“人性”的丰富蕴藉。有声语言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现实,远不是语音(声、韵、调)、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材料”所能涵盖的,更不是实验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等应用语言学所能包容的。有声语言,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现实表露,是审美能力、美的尺寸的显现形态,但不以钻研哲学、美学的本体为己任。有声语言带有某种艺术特质,创作心理和表达技巧也毋庸讳言地含有艺术性,但却坚决避免“会有的事实”的虚幻和艺术夸张,而永远保有对“已有的事实”的准确表达。有声语言,是为了“表情达意、言志传神”,虽然以广播电视的语境作为立足点,又不受其局限,而是把社会生活中的“自言自语”、“潜心体味”、“社会交际”、“大众传播”等各种语境拓展为历史和现实融合的广阔、高远的时空,进行“息息相通”、“语语中的”的创作,这就不是传播模式、传播效果、新闻真实、新闻要素等所承当的了。凸显有声语言这个独特的学科核心,并作为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并非夸大其词、好高骛远,而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术不断深化的必然。

作为一级学科的播音学,下位的二级学科可以设置:中国播音学、世界华语传播、双语播音主持、口语传播、艺术语言演播等五个。每个二级学科之下,又可以设置若干个三级学科。如中国播音学下设: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体育解说评论、普通话语言测试、播音主持心理学、播音哲学、播音美学、播音主持教育学等。口语传播下设:即兴口语表达、教师口语、律师口语、新闻发言人口语、交际口语、外交口语、少儿口语等。艺术语言演播下设:影视配音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广告编播艺术、朗读朗诵艺术等。世界华语传播和双语播音主持,可以分别设置:西欧、北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域或国家的华语传播研究;中英、中日、中法、中德等以及汉藏、汉蒙、汉朝、汉壮等双语播音主持研究。各二级学科都应设置“史论”和“方法论”的三级学科。

总之,播音学,以其学科独立性,显示了其具备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和外延,具备一级学科的理论体系,具备一级学科的发展潜质。我们应该为此而进行百折不挠、不厌其烦的启蒙、宣传、阐述、申报。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

李洪岩

传媒变革在新世纪表现最为突出之处莫过于媒介形式超乎想象地发展并且不断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其带动下,包括播音主持人才在内的传媒人才的发展走向、选拔、培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认识传媒变革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传播人才,成为广播电视传媒结构和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一

传媒变革最先表现在媒介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广播媒介的发展布局、移动目标受众的重新确立、新媒体给传播方式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对播音主持方式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传媒竞争态势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也产生了连带的影响。

一方面,媒介形式发展对播音主持节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带有普遍规律性的。

就广播媒介的发展布局而言,“轮子上的广播”成为广播发展异军突起的特殊一翼。由于受到电视媒介的冲击,以收听广播为重要生活方式的人群不断萎缩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广大私家车主和司机朋友则成为广播最忠实的受众。随着这类受众群的框定,广播节目的黄金时段、风格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原来的收听黄金时间处于人们闲暇的晚餐后时段,而如今则出现在私家车主上下班时段,这是由于时间条件所自然产生的热点收听时段;比如城市道路出现拥堵时,交通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内容,这是由于实用需求而产生的热点收听内容;比如混杂了新闻、音乐等综合内容的节目为受众所喜欢,则是多样的受众构成造成的广播经由“窄化”再变得“泛化”的佐证;甚至于不少频率的节目概念被时段概念所取代的现象,也是由于目标受众群的变更所造成的。当然,以上种种情况使得驾驶人员只能伴随式收听,因此听觉元素成为广播节目唯一的传播手段。

就移动收听收视人群的变化而言,公交地铁内的移动电视则是视觉元素大于听觉元素的典型。目前,不少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配置了移动电视,以此为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由于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噪音等影响听觉,因此明快简短的新闻速递、实时路况视频直播、炫目的广告成为这类媒体的主要传播内容,不少乘客虽然无须像驾驶人员一样除了观察路况外无暇他顾,但也只是在乘车过程中间或瞟几眼节目,一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收看电视。因此,此类媒体的传播内容也非传统意义上的节目,而是带上了不少新的传播特征。

就新媒体发展而言,重新调动视听元素以传播与此相适应的节目成为新的传播课题。如今新媒体发展比较快的领域如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前者由于兼具视、听、读特征而对传统广播电视的优势进行了整合,其视听元素的融合大于单一元素的强化,听、看、读结合的接受方式对传播而言要兼顾音像和文字的立体传播;后者则由于移动性,特别是屏幕尺寸的限制,而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诸如直播重大事件、偏重于短片制作、景别取舍、色彩运用等都应该有相应的对策。可以想见,媒介形式对节目形态乃至语言传播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传媒竞争态势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影响有些是带有规律性的,但更多的则是非规律性的突发性影响因素,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跳出学理分析层面而直接进入问题研究层面。

其一,主持人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这给原来专门进行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院校带来了压力。像以前的广播电视领域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受过专门培训的人才不会体会到太多的职业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专门的广播电视院校毕业生会顺理成章地进入相关媒体,特别是在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大量增加的时期更是为专业人才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同时,这也与当时受众对广播电视大众媒体的定位有关,人们一般不会对广播电视有所谓“追求深刻”的要求。如今,诸如财经、法律、体育等领域的内容吸纳了更多熟悉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而相声演员、影视演员、歌手等从事相关的艺术节目主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更不用说非专业院校出身的人士从事不同领域的新闻传播工作,等等。应该说这是广播电视传播得到更大发展的表现,对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工作带来挑战也是正常的发展趋势。

其二,原有节目形态的变更对主持方式的变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版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但近些年广播电视节目频繁改版的风潮毕竟会对主持人不断提出调整的要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开播到现在。有过几次大的改版,《360度》的撤销,《中国周刊》改为《新闻周刊》,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节目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传播方式;再如成功的益智类节目《幸运52》的停播与《咏乐会》的试播,反映了节目的热度毕竟抗不过节目的老化;还有名称未变但形式内容都在不断调整的现象更为突出,《挑战主持人》由非职业主持人之间的主持能力竞争变成了如今的各行业人员(如空乘人员)与主持人之间的游戏大比拼;此外,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节目招标连带出主持岗位的竞争,等等。主持人的能力竞争集中于他们对节目形态的创新与适应上。

其三,传统典型的广播电视节目依然存在并且长期存在,但发展空间变得相对紧固和局促。以上所说各类节目的变化的确错综复杂,但节目的主要类型和传播的主要功能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综合类(含社教、财经、法律等)、文艺体育综合类(含综艺、游戏等)节目依然以各种面目出现,传播信息、提供服务、愉悦身心的本质功能依然存在,在节目类型空间和传播功能空间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节目的推陈出新只能是该空间内部布局的调整变化,这种调整变化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追求节目的标新立异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赢得人们的关注,但从长远角度来讲,内容为王的观点和追求精致的要求才是根本。二

与广播电视传媒一线相适应,传媒教育格局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对传媒教育发展走势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步骤是要对目前全国语言传播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格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目前全国培养语言传播人才的高等专业教育大概有四种类型,他们分属不同类型的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属性上各有特点:

第一种是专业龙头型,也就是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核心和特色的专业教育,他们在建校之初或者在建立专业之初就有着明确的专业定位,一般都有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并有着突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传媒业发展早期,此类专业的学生大都进入了相关媒体并已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以这些专业为龙头,此类院校一般都定位于传媒教育,代表性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等。其专业设置一般都明确地确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也都直接指向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岗位。专业特点因受传媒发展历史的影响而带有明显的传媒属性,往往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以艺术性为重要属性。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特质。

第二种是综合支撑型,也就是以综合学科教育见长的专业教育,他们一般都集中在综合类院校,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和丰厚的综合教育传统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传媒教育时也会以此前的学科积淀和综合专业优势为基础,学生的特点往往是基础扎实,有较为强劲的发展潜力。以综合专业优势为支撑,此类院校中的传媒专业往往是其一个分支,代表性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其专业设置一般确定为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是这些专业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多为新闻采访(如出镜记者)、评论(如新闻评论)等岗位。专业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人文学科属性,往往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人才类型以研究型为主,兼顾应用型。

第三种是传媒部件型,也就是以综合专业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优势的专业教育,该传播专业往往有传统且有优势,实力强劲、积累深厚,它和其他专业一起都体现出该院校的综合教育优势,所培养的人才在传媒实践领域和传媒研究领域都广有影响。代表性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等。其专业设置一般确定为新闻传播学,语言能力是其新闻传播能力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专业特点多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

第四种是特色母体型,也就是借助母体学科优势来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类型。目前此类院校多为艺术类专业实力强或积累厚的院校,他们在戏剧表演、影视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此类院校往往是在艺术专业中设置播音主持方向,代表性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及某些音乐学院。专业属性一般以艺术性为主,培养的人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就业走向多集中在综艺文艺类的节目主持岗位。

第二步骤是要对语言传播人才规格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播音主持人才除了应该具有过硬的语言传播专业能力外,还要为适应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而具备更为全面的素养,因此对语言传播“优秀人才”至少是“合格人才”标准而言,我们应该有更明确的认定。

广播电视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行业,“合格人才”不仅要求业务上过硬,还要能够满足传媒工作的其他需求。另外,作为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和谐的单位。专业教育肩负着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教育职责,那就是全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对此,我们需要对“合格人才”进行再认识,并特别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其一是要处理好知识与文化的关系,避免有知识没文化现象的出现。在这里,我们认为“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知识,可以理解为获得精神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知道了”;吸收文化,可以理解为转化精神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明白了”和“做到了”。从人们惯常的认识角度来看,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精神财富的过程,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的境界,所有人都知道人们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勤俭节约,但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明了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依然讲求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所有人都知道人们应该讲文明懂礼貌,但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做到行为上讲求文明礼貌。这就是“知道了”但却未必能够“明白”和“做到”。因此,“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和行为上的改变,达到这样的要求才更具现实意义。就语言传播人才教育而言,我们不能仅仅进行专业培养,更要注重人格塑造,就“主持人”这三个字而言,“主持”固然重要,但“人”更是根本。

其二是要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避免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思维、注意、记忆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好的智力因素当然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就播音主持专业而言,最后学有所成并在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未必是专业条件最好的,但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相同条件的不同个体,同样在大学中接受了专业教育,但进步的程度与幅度却各不相同,其养成教育的成效至关重要。

其三是要处理好“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关系,避免模式雷同和方式单一。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应该为当今的教育理念所吸纳,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的职责,即尊重并保证每一个个体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丝毫不应该成为教育模式雷同和教学方法单一的借口,因为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单一的教育目标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必定会造成教学成效的降低,而“因材施教”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符合学生的多种状况,又符合广播电视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教无类”重在育人,“因材施教”重在教书,两者应该并行不悖。三

播音主持工作具有综合性特征,其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复合属性、文化积淀与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多种能力的多重构建,都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提出了专业标准,同时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教育作为特殊而且新兴的语言传播人才教育,其培养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全国诸多高等院校开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在分析了广播电视一线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后,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并互相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各自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同时,目前广播电视事业对人才依然有着数量的需求,尤其需要既符合标准而又风格多样的人才,因此专业教育领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化、多样化、复合型等诸多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就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走向而言,其宏观的教育理念和微观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应该注重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宏观设计意识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应该为高校所采纳。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可以任其随意发展,尤其是当下的学生大学前生长环境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进程存在着事实上的迟滞阻碍作用,专业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这种设计首先应该是宏观的,而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不仅是经过教学环节教育出来的,更是经过培养方案设计出来的。

首先,设计理念要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规格的划定、核心课程的设置到课内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处理等问题,都需要以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比如说,学生培养是以科研型还是应用型为主会影响到课程设置以及讲授重点的调整;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条件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会推进专业的细化进程;实践环节的设计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等等。培养方案可以调整,而且必须根据社会、行业、学科的发展而调整,这种调整必须要有一定的蓝本,这个蓝本也许是基础性的和不成熟的,但没有蓝本则不仅会导致培养思路混乱,甚至还会影响到课程安排上的重复与无序。

其次,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规格比照是明确培养目标并完成专业设置的有效途径。从学生入学到最后毕业,大学专业教育到底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如何安排专业教学,核心问题集中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所得上。学生入校应该对其进行基本条件的统计分析,而学生毕业时要明确广播电视一线对学生的规格标准,通过两相比照,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理顺有效的管理秩序,从而完成知识的转移和人才的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学生入学时的状况分析不够充分,对毕业时规格标准的测定缺少跟踪性研究,因此往往造成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确认相对模糊,培养环节的把握尚欠规范。

再次,科研工作应该占据龙头地位。目前,大多数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为教学型;少数院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为科研型;此外,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科研型。这种定位是符合广播电视一线的需求和各个院校实际的,大量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和部分教学科研单位的研究型人才需求决定了培养模式的定位与比例。不过,科研工作在各类院校中都应该占据龙头地位。科研工作在科研型院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学型院校也应该把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其核心问题是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事实证明,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期望高于对硬件建设的期待,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的论断。硬件建设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很快完成,而师资队伍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开展科研工作是长期的和艰巨的。需要说明的是,搞科研一方面依靠教师的业务自觉,另一方面更需要院校切实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包括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学术交流、鼓励教师通过参与一线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等等。

最后,自觉遵守行业操守是规范也是责任。广播电视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规定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要有强烈的党性意识,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要遵循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属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必需的专业素质,而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明确并体现在行为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育应该自觉遵守行业规范而不是破坏秩序,应该大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方向而不是混淆概念,应该态度明朗而不是回避现实(比如低俗乃至粗俗的主持现象、不分是非地简单“迎合”、不顾知识产权而任意“克隆”他人节目,等等)。目前,播音与主持行业虽然有持证上岗的要求、普通话水平的要求等等,但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规范、严格、有效的行业标准。相信随着行业的有序化发展,播音主持工作也会有类似的质量认证体系。而对于专业教育来说,专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也同样是必需的。

第二个环节是要在共性教育平台基础上突出特色。搭建平台与突出特色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共性教育平台的搭建是保证人才规格的基础,没有基础何来高等教育规格?而突出专业特色又是专业教育所必需的,否则就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就语言传播人才培养而言,平台是基本条件,特色是立足要件。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在文化平台基础上突出专业教育特色,实现夯实文化基础和强化专业能力的目标。文化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老问题,但却常常出现新情况。就学生而言,年轻的学子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和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在不少专业院校中都存在。面对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知识结构构成角度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经常性地提醒学生,以便强化学生重视文化素养的意识。不过与此相比更为严峻的情况是,这一问题出现在教育者方面的情况似乎更多——应该说轻视文化课的观念并不多见,但有意无意忽视对文化平台基础搭建的情况却并不鲜见——专业教学管理部门由于重点需要落实专业教学工作,并且由于文化基础课往往由协作部门负责安排,因此对文化课建设常常处于无暇顾及和无力掌控的状态;同时文化基础课教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讲授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也觉得此类课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未必非常重要而简化和浅化讲稿。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了教学双方对文化平台基础的轻视。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在行业平台基础上突出阶段教学特色,使得专业总体目标在实现过程中能够落实阶段教学的重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语音发声、语言表达到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每个阶段都有所侧重。不过专业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阶段的教学容易形成条块分割的现象,课程阶段性教学目标的独立性超过了整体性,内容重复、内容割裂、课程衔接不畅的现象也确实不易消除。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不论阶段性教学怎样设置,都应该以达到播出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此搭建行业平台基础;二是通过业务研究来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和理顺教学体系,突出阶段教学特色。两者都需要树立系统性观念。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在专业平台基础上突出方向选择特色,推进“一专多能”理念的落实。“一专多能”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长期秉承的理念,这对突出人才的专业性和强化人才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目前的专业教育对于“一专”的理念贯彻得比较到位,各个院校的拳头品牌就是这一理念的现实体现。不过,相较而言,“多能”的培养则尚在尝试和起步阶段,特别是广播电视一线节目多样化的发展现状和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矛盾长期存在,这更将落实“多能”理念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三个环节是要注重推进知识的能力转化。

如前文所言,广播电视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要强化“学以致用”的观念,推进知识的能力转化。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就是要在实施环节落实教学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便是教学科研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具体的专业教学来说,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其一,按部就班与循环强化相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有着严密而系统的体系,阶段性教学需要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但在坚持专业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的教育思路之下,训练要求却不能条块分割,而应该采取循环的方式反复强化学生各个阶段的能力训练。比如播音发声学是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但是不少学生在基础阶段却未必能够完全解决所有发声问题,有时需要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调整;随着机体的生理变化,面对发声器官的变化需要进行声音的调整;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审美观念的变化和风格特色的形成,对用声的控制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此外,不间断地训练也是提高和巩固艺术创作能力所必需的,因此循环强化的方式应该体现在专业教学以及此后的工作过程中。

其二,教学训练与实战标准相结合。学生的每一次专业训练都应该按照实战标准进行,因为普通的训练和实战中的播音主持工作是有区别的,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过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而松弛的播出状态。不夸张地说,直播中的播音主持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和镜头话筒前的状态,因此教学训练在达到了语言表达标准的基础上,很关键的一环就是状态的训练。

其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已有之的治学名言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设置必要的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以及必要的作品创作等实践环节,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加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非常明显的帮助。比如,学生哪怕仅仅是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到一线了解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状况,都会直接对其职业精神的强化、岗位意识的树立和播音主持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高校对社会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关键是这一理念如何落实。综观国内外艺术专业教育领域,几乎都非常重视毕业作品创作环节,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阅,是对学生走出校门前进行的最重要的质量把关,它含有督促、检验、提高等多重作用,应该敢于探索和试验。

以上所论,着眼点在传媒发展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的分析层面,重在强调人才培养设计理念的重要性。至于更为具体的宏观设计意识与微观语言功力锤炼如何结合、强化通识教育与突出能力培养如何相互支撑、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如何设计、人才规格设定与质量监控落实如何匹配等问题则是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完成的环节。(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思考

马谛

从1954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培养广播人才的学校——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至今,中国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之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其栉风沐雨,历尽艰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和随后各地陆续建立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系),为我国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遴选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为我国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世界传媒业的迅猛发展,相对于传媒一线对创新型、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日趋紧迫的需求,原有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已日显滞后——尽管我国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在近十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兴未艾。面对当今传媒业对播音主持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再创辉煌,使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及传媒发展之需要,避免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盲目性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为此,本文拟从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试着展开一些探讨,抛砖引玉,以求与业界同人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一、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之现状分析

要对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不能不首先对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一番冷静而客观地分析,看清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前所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为广电传媒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成功的,所取得的成就亦是巨大的,其间所积累的宝贵教学资源以及逐渐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便在国际传媒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也仍然在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要使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满足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整体需求,我们对当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思路局限、培养模式单一和同质化竞争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一)培养思路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在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思路上一直存在着局限性。关于这一点,只要反观我国以往曾经进行的和当下正在进行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情况,就不难看出其培养思路上存在的局限:

局限之一:长期以来,局限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

从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的北京广播学院,在其发轫之时所办的全国第一个播音员培训班,其任务是为广播电台培训播音员。后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建立了播音专业,开始为全国各广播电台培养播音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为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培养、输送专业播音人才的特殊使命。数十年间,专司此职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为我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了大批播音人才,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节目主持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其他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为广电传媒培养播音员、主持人。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近三百所院校开办了播音与主持专业,每年各院校的招生人数由20多人至二三百人不等,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这一矛盾在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被毕业生自谋出路的就业方式淡化了,但是,矛盾确是不可否认的。由此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和专业人才流失现象愈演愈烈。

局限之二:长期以来,侧重于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

由于历史的陈因,加上思想观念和传媒技术的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存在着观念陈旧、节目形态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方面都明显滞后。这种滞后,尤其集中体现在对节目形态的研究与开发上。多年来,我国除对新闻节目的研究相对深入外,对诸如生活服务节目、娱乐节目等其他类型的节目则研究甚少,或者说刚刚起步。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多数高等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几乎清一色地将教学重点放在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上,对于其他方向的播音主持业务甚少涉及,即便有的院校开设了生活服务、综艺娱乐等方面的课程,也只是蜻蜓点水,附带进行,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随着传媒实践的发展,大众传播逐渐向分众化传播过渡,媒体服务功能日趋扩展,频道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使得不同类型的节目日益增多,仅仅注重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传媒产业对多样化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如果原有的思路不改变,一方面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路子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适销对路”的播音员主持人依然稀缺的尴尬局面还将有害无益地继续蔓延下去。

局限之三:长期以来,对播音主持人才的社会新需求缺乏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昌明,以及传播时代的到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和行业(如政府机构、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演艺公司、公关公司、航空公司、演出团体、大型场馆等等),对专业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日益显现出来。然而,针对这些领域和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问题,至今尚未纳入相关院校的科研、教学与培养范畴。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是学术研究上的一种缺憾,更重要的是对开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疆域,尽快从整体上满足社会对多种类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十分不利。

我国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的局限或许不止以上三个方面,至于其他方面存在的局限,此处不再赘述。(二)培养模式单一

由于上述培养思路上的局限,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就成为一种必然。重要的是,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培养模式单一带来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我们未来可以扩展的广阔空间。

首先,我们要看到,现有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在播音人才的培养中就开始了从吐字发声到语言表达再到文体播音的规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培养出一大批“适销对路”的播音人才的同时,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广播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节目制作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日渐丰富起来,不仅有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科学教育节目,还开始有了生活服务、法制、体育、资讯等多种类型的节目。这些五彩缤纷的节目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多元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体系,而这个节目体系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反观我们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除对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系统的培养模式外,对娱乐节目播音主持、生活服务节目播音主持以及其他类型节目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至今尚未建立成熟、稳定的培养模式。

其次,我们要看到,即便是业已建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处开掘。尽管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国在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并运用这套模式成功造就了大批新闻播音主持人才。但是,在对不同类型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去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如在新闻播音主持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消息类新闻节目的播报,还应该对国内外常见的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如新闻谈话节目、新闻直播节目等,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类型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一些相关院校已在探索不同类型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且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其他诸如对娱乐类、科学教育类、生活服务类等节目的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有待于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实现培养模式的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最终形成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共荣的培养格局。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只要我们放开眼界,把长期以来只习惯投向广电传媒领域的眼光,投向日新月异的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我们也许会陡然发现,播音主持其实是一个涉及领域较广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职业不再仅仅属于电台和电视台。据此,我们的相关院校,完全可以在为电台、电视台培养专业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之外,积极建立为社会其他领域、其他行业培养所需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总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与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样,均应该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建立更加细化的相对完善而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确保专业特点突出,“适销对路”,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同质化竞争激烈

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创造条件,竞相开办播音与主持专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广泛存在的社会需求依旧没能得到满足。究其原因,就在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现象。这种同质化现象至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培养思路大抵相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断扩张和纷纷成立的各个传媒机构,对专业传媒人才的需求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尤其对专业水准要求较高的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更是求贤若渴,虚位以待。于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了一个热门专业。竞相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思路上也都集中定位于为我国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培养播音员主持人这个热点上。

第二,培养方向大抵相同。目前,多数院校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方向设置上基本都以新闻为主打,重点培养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尽管少数院校有所突破,开始在娱乐、社教等专业方向上有所探索,但由于缺乏清晰的教学思路、系统性的教材以及规范的教学要求,而在整体上没能形成气候。绝大多数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依然处于大致相同的状态中。

第三,专业课程设置大抵相同。由于多数院校在培养思路与培养方向上基本接近或大致相同,因而课程设置上自然基本接近甚至完全一样。这就导致一方面是所有学生的专业知识构成基本相同,另一方面是一些具有某种专业特质的学生难以得到适合发挥其特长的专业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很难得到落实。

第四,授课教材大抵相同。目前,全国多数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教学科研力量整体上较为单薄,他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所写教材,少有自编教材。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不同院校培养的播音主持人才如出一辙,缺乏自身特点。

第五,教学方式大抵相同。从师资队伍看,各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多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由于长期的专业熏陶和观念养成,在教学方式上不仅思路相同,而且教学手段也大致一样。严格地说,我们目前所开展的许多教学活动,还处于播音主持基础教育层面。由于知识结构相对局限,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创新性自然明显不够,由此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竞争力上就注定“先天不足”,其就业竞争力之强弱亦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目前众多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之间为瓜分有限的一块“蛋糕”而“同室操戈”的尴尬局面,面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过剩与播音主持岗位有限的矛盾,面对传媒一线对播音主持人才多样化、复合型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我们培养思路单一、课程设置滞后的矛盾,面对人才培养上缺乏针对性,多有盲目性的弊端,我们不禁会想:我国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上由于培养思路局限、培养模式单一而引发的大规模趋同景况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我们能否放开眼界,各扬己长,迅速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开辟新的疆域,变竞争为竞合,在改革与创新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呢?笔者深切地期望这个问题能在业界同人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努力下,早日有一个令人欣慰的成果。二、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之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传播渠道的增多,传播内容丰富多彩,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需求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看,笔者认为:全方位、高起点、整合全国教学资源、各自凭借学科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多种品牌,将成为未来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并且应该依照这一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

所谓“培养策略”,是指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制定的培养方针和方法。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策略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在此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设想。(一)依托优势,扬长避短,明确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即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目标是确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尤其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才有针对性。播音主持人才属于实用型人才,增强培养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播音主持专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重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为电台、电视台培养播音员主持人方面,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面对新形式,从培养目标上看,就应该明确地将培养目标锁定在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培养播音主持的精英人才上,紧紧围绕培养精英人才的战略思路制订培养计划。综观全国高等院校开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多数院校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目标上均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目的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强、专业特色不鲜明,甚至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质量,长此以往,还将影响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声誉。倘若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依托自身优势,选准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独具特色的培养策略,那么,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将会出现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全新格局。如一些具有商业教育资源的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培养商业购物促销主持人;一些具有戏剧表演资源的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培养娱乐节目主持人;一些体育类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培养体育节目主持人?这样,不仅能合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避免过度同质化带来的资源浪费,满足社会诸多领域、行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从整体上促进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二)整合资源,量身定制,合理设置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确定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个部分构成。从公共基础课看,它是所有专业学科学习的基础,播音与主持专业也不例外,主要强调的是通适性。如哲学、政治经济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从学科基础课看,它是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应该具备的基础,主要强调的是广博性。一般包括文、史、艺术、美学等领域的内容,如文学史、美学史、艺术概论、心理学等课程。从专业基础课看,主要强调的是精良性。有的学院对专业基础课的选择不够精良,只要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都作为专业基础课,结果由于课程安排过密,导致学生学着疲劳、老师教着费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点研究不够深入所致。其实,专业基础课的构成,应该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和播音与主持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如中国播音学概论、语言学、吐字发声、语言表达、形体训练、表演课等。二是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基础课。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院,就应该开设广播电视艺术概论、新闻概论、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基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作品赏析等课程;如果划分了新闻、生活服务、娱乐、体育等专业方向的,还可以再行开设与其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以娱乐主持为培养方向的,就可以增开中外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史、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等课程。总之,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该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要瞄准培养目标,精心配置专业基础课,切忌求全求大,重心不突出。从专业课程看,它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强调的是精深性。长久以来,播音与主持专业课主要包括广播节目播音主持和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两个专业方向。其实,开设何种专业课,不同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量身订制。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培养目标,就主要是为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培养播音主持精英人才,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就开设了广播节目播音主持和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两个体系的课程,然后再根据每个培养体系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如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体系就根据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方向的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根据电视服务类节目主持方向或电视娱乐节目主持方向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等。

总之,不同的院校均应依照自己的培养目标来设置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使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质,强化专业学习的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确立科学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就不同,培养方式也就不一样。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培养方式决定培养目标和所设课程的实现——课程设置合理、培养方式科学,就能顺利地实现培养目标。反之,必将有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式一般包括培养方法与培养形式。由于播音主持这一特殊的工作岗位,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有丰厚的文化知识,又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既要有专业理论修养,又要十分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既要具备较好的信息传播整合能力,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因此,我们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外,还必须十分重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立。

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方法看,第一,要丰富基础教学内涵,提升基础教学品质。除公共基础课程外,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既要宽,也要厚,宽厚结合。“宽”指课程内容涉及面要广;“厚”指主干课程要有专业代表性和系统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全方位地提升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的素质。第二,以实践带教学,以教学促实践。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开展节目创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创造力,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此外,还应有意识地通过分析总结实战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在业务上的判断力与鉴别力。第三,教学类型化,人才专业化。类型化教学即依照广播、电视节目类型进行分类教学。就电视播音主持而言,可以依照节目类型进行分类教学,如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娱乐类节目播音主持等。通过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以及训练方法的专门化,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化的播音主持技能,也能使他们成为分别具有明确定位的播音主持专门人才,而不再是宽泛意义上的,似乎可以胜任任何一个播音主持岗位的“全能型人才”。

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形式看,除了已经形成的稳定的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大课教授与小课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外,还应该建立稳定的多媒体手段与教师示范相结合、创作实践与分析点评相结合,以及单向传授与多向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方式。由于播音主持艺术是一门实践艺术,其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案例剖析、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来形成的,它的这一特性使其理论教学方式不能不与一般纯理论教学有所区别。播音主持理论教学若能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们通过观摩成功的播音主持案例去逐一展开分析,无疑对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要点十分有利。

我们还应大力倡导教师在大、小课上亲自示范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教师生动形象地诠释理论要领,起到与理论讲述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其次,根据播音主持艺术特别强调实践性的特征,我们要特别注重创作实践与分析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采用。要想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实战能力,除了大量的创作演练之外,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创作实践展开点评。通过点评,不仅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或劣势,及时地加以发扬或纠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鉴赏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性提升,而且提升速度还可能会十分明显。

最后,我们还应该秉承“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单向传授与多向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往,我们的教师一般多采用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的我说你听、循循善诱、悉心指导的单向传授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最常规、最基本的,当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但是,这只是有效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也应经常组织学生展开一些专题研讨(如对某一种社会现象或某一个新闻事件展开研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这种方式的采用,对于培养以口语传播为职业,十分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播音主持人才而言,尤为重要。在采用这一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老师重在倾听与点评,通过老师点评与学生互评、提问与提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培养学生敢说话、能说话、会说话的能力。

总之,确立科学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式是落实所设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只有突出专业特色,抓住核心、主干,构建独具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方法体系,才能有效实现系统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目标。

以上,笔者结合我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广电传媒发展实际,不揣浅陋地围绕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旨在认清当前形势,厘清培养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战略,构建多元化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格局,切实将社会对不同类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与不同类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校办学与打造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品牌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不仅为我国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培养播音主持人才,也为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其他领域、行业培养他们所需的播音主持人才的良性生态圈。在避免由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盲目性带来的教学资源和生源资源浪费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够赢得广大受众欢迎的高素质播音主持人才。(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新时期广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研究

陈雅丽

法国印象画派大师保罗·高更有一幅反映土著人生活图景的作品,名字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现状如何?我们将向哪里去?》,这一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将这一问题移到播音主持教育领域的选择上,移到广播播音主持教学的发展方向上。

随着广播媒体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作机制、人员管理方式、节目制作流程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作为广播节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悄然中,播音员已从过去的有稿播音转化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商品的传播者”,大部分主持人从事的已不仅仅是播音或主持这一单项工作,而是集采、编、播、节目策划、制作于一身。现实还告诉我们,播出机构和社会节目制作公司都需要大量一专多能的综合型、高质量的人才,这样一来,播音和主持艺术的竞争越来越宽泛化。我们现在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当然不怕语言方面的竞争。但是,在节目理念、信息选择、表达方式、制作技巧以及与受众交流方面,能否胜过对手,还要看我们的综合能力。加之,近年来一方面广播节目低俗化现象有目共睹,一线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广播事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专多能、综合型”成为目前广播实践一线用人要求的考评尺度。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少数人能在毕业后直接从事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大部分学生则要从某一栏目或节目的配音、编导或记者工作做起。不难看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瞄准市场特殊需求培养强能力、高品质、有特色的综合型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才,探索一条多元化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培养“有特色的综合型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发展空间,已是广播播音主持教育亟须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秉承传统教学优势,确定与时俱进方向

广播播音主持教学课程在继承本专业40多年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施广播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974年播音专业重新复课以后,老一辈教师根据当时广播一线的发展状况,开始摸索总结当时广播电台最重要的新闻、评论、通讯等“三大件”文稿播音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教学重点,把播读好“三大件”作为看家本领,并从中央台、北京台的广播稿中选取了大量练习材料,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从而奠定了“文体”播音教学的基础。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1978年播音系成立广播文体业务教研室,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内容,开始研究包括新闻播音、通讯播音、评论播音、文艺播音、对话播音等广播文体业务教学。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广播播音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和系统了该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日臻成熟。教材也从无到有不断建设,几经反复修改,第一本用于本科的《文体播音业务》教材于1989问世。1997年和其配套的训练教材《实用播音教程》第三册《广播播音主持》在多年试用的基础上正式出版。教材内容翔实丰富﹑深入浅出,成为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独立教材。

1997年广播播音主持教研室成立,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到广播播音主持教学队伍中,使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对广播播音与主持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播音系40多年的成长历史证明: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她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奠定了基础,引领了专业方向,作出了贡献。这足以让我们自豪!但事业仍期待我们继续前行。尤其是广播电台节目形式样态的不断变化,广播一线减员增效带来用人机制的变化等等,要求广播播音主持教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

我们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形态由传统的单向模式走向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交互式传播,由本地化传播走向全球化和社区化传播,由大众化、综合性的“广播”走向小众化、专业化的“窄播”。从发展上看,广播的功能不再仅仅停留在为听众提供资讯和娱乐,而是为引导听众形成健康、科学、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上。这种广泛意义上的服务,是将听众所需要的、广播电台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进行整合、打包,使听众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不难看出,广播的多种功能尤其是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而使广播节目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态势。广播的发展在专业化、本土化、网络化、品牌化上已体现出它的独特趋势。因为今天的受众同时接受各种媒体的包围,他们以苛求和挑剔的目光对待近乎爆炸的各类信息,而在传媒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广播如果没有崭新的形象、亮丽的品牌,是不大可能把人们吸引到收音机前的。要想引起受众的“注意”,一定要有包装精美、夺人心魄、使人感动的节目。2001年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迈开了以“策划、编辑、制作播音主持广播节目”为训练目的的教学改革步伐,开始了广播播音主持多元化、综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二、关注广播一线发展态势,核准教学目标“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它在播音专业大学三年级开设,在专业课程中属于业务能力整合、提高的教学阶段。我们在反复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教学改革目标锁定在了两个层面,一是突出有声语言表达优势,一是拓展相关专业能力。探索培养具备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社教节目、体育节目的理论知识和深厚文化功底,熟悉我国媒体宣传政策、法规,能从事播音、主持、采编、策划、制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新时期广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自于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创新与继承相结合,二是拓宽口径与保持优势相结合。因此,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是在继承中求发展,逐步协调在新的条件下一线需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紧密联系广播实践,以制作成品广播节目为教学内容”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采编播综合能力、实际制作广播节目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出发点,将教学的目标确定在真正提高学生对广播节目策划、编辑、制作、播音主持的整体驾驭能力上,进而解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少有个性特点、“克隆”主持风格等通病。

教学计划的实施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针对教材中的新闻、通讯、评论、文艺等稿件的播音训练,转变为以文艺、社教、新闻等节目类型为教学单元的综合培养。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阶段设计讲授理论大课,学生按照大课的理论引导,按照教学要求,从节目策划、编辑、播音主持和制作等多个环节完成自己的作业。例如广播文艺节目的策划、编辑和节目制作,可先参考教材中文艺节目篇目,然后根据广播电台文艺频道、音乐频道等节目特点和教学要求,独立策划、制作一档广播文艺节目。

以按教学计划做节目的实践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们知道,广播节目的播音主持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有相当过硬的语言传播能力,这里不仅包含“传播什么”,还有“怎样传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着力加强学生选题、策划、整合素材、撰稿、编辑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在节目的语境要求下,学生的篇章播音技巧,这样做就很好地结合和继承了播音文体业务传统的教学优势;注重语言传播效果意识的培养,学生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研究“怎样传播”,并诉诸有声语言表达,为展现其个人特征,为培养多元化综合型人才打开了通路。三、实事求是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激发创新思维

近几年来,本课程任课教师不断总结完善课程体系,细化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不断探索新的改革亮点,可以说,本课程最后阶段的节目听评会是学生提高业务水平、更新传播理念的好机会。听评会以学生所做的典型节目展播为桥梁,学生、教师和一线的专家、领导共济一堂,就宣传思想、舆论导向、节目品位、播音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研讨。学生的节目受到来自一线的台长、专家的指导和肯定,使学生节目意识更明确,舆论导向更清楚,对目标听众群的交流也更有的放矢,同时听评会也催生了学生对“节目”的兴趣,使节目制作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技巧运用更加娴熟,主持状态显得更有信心。这样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进步的决心,专家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深表认同。

2.建立交流平台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考试方式也不可能再走老路。根据改革后教学内容的改变,我们确立了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试制度,转变了传统的考试观念;考试方法采取了“开放透明”的方式,以学生的产品——节目“听评”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检查教学质量,检验学生专业水平,验证教学成果,达到考试的目的。

在考试环节,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广播社教节目播音主持教学考试阶段,采用了典型节目“自评”的方法,即将学生作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节目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们集体听评,每个人都作为评委,按照表格要求为播放的节目打分,并写出自己对节目的评价。老师通过“自评”的结果考查学生对所听节目政策把握能力、审美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决定考试成绩。

在节目听评中,学生们打开了思路,充分了解到其他同学制作节目的流程,共享了制作经验,吸纳互补了语言表达的优势,同时也统一了评价节目的标准,提高了审美认知的能力,确定了以弘扬主旋律为节目导向的节目制作观,在“考”中得到了“学”的乐趣。通过这样的考试方式加强了学生“新闻人”的身份定位和传播意识的巩固,不断明确新时期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透明考试”的交流平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使他们更加热爱广播。

3.强化新闻素质

新闻播音主持教学阶段,我们改变过去只教“播”的状况,把“编”也纳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指导学生掌握“编”、“播”新闻节目的流程,锻炼他们整体驾驭新闻节目的能力和水平。例如:新闻节目安排两个学生一组,按照中央台整点新闻具体时间段的要求,编辑一档新闻节目。对于“编”的要求重点在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明确的目的性、时效性。内容包括:两条时政新闻、两条社会新闻、两条体育新闻和两条其他新闻,时间为15分钟。我们在教学阶段强调广播新闻的编排要注意统筹节目布局,兼顾各层次的听众,尽量包容多地域、多行业、多层次的新闻信息,相同题材、体裁的稿件要穿插排列,稿件要长短搭配、形式灵活;重点要求一组新闻整体是否全面,每一条新闻的结构是否完整,中间插播的广告、片花是否合理等等。对“播”的要求在于:新闻播音叙事清楚,新鲜感强,有时代气息;有声语言表达自如大气,朴实无华,干净利落,简洁明快以及对手之间配合默契。事实证明,通过“编”的过程,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更深刻了,对党的政策方针理解得具体了,初步感受到了整体驾驭新闻节目的能力,新闻素质在“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以提高。所以,不论是新闻播报、说新闻还是夹叙夹议等新闻语言表达样式,都能语气转换自然得当,新闻的语言表达功力在实践中迅速提高。

4.突出专业特色

这是广播播音主持专业课期末考试笔试中的一道听评题:

根据以下录音(现场放),谈谈你对新闻播音“节奏明快”的认识。(不低于500字)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了“考试背概念,考完了就忘”的弊病,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全盘梳理的过程,广播播音主持专业课期末考试笔试采取提前两周给出考试方向,当堂闭卷考试的方法,并在笔试中增加听力考核内容。

试题中第一题为“听评题”,听评的内容是学生期末考试口试中的“典型”录音。我们根据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选取了新闻播报中“节奏明快”这一问题,结合典型录音让学生展开论述。学生第一次接受这样的答题方式,虽有些生疏,但他们很感兴趣。由于学生对典型录音内容非常了解,对典型录音的同学(同班同学)也很熟悉,所以,在答题中,不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论述的也较为充分。我们认为,这样的考试方式针对性强,符合“口耳”之学的专业特色,符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不但激发了学生“听”的自觉性,还培养了他们查找资料的积极性和不断深入分析专业的主动性。

5.重视技术支持

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生长点。我们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学观念更加开放,能够将广播节目的最新发展动向反映在教学中,知识更新快,尤其是理论大课讲授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专业辅导课使用较先进的录音设备,通过丰富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比如广播节目个案观摩与分析、广播音响采集、广播节目制作软件的熟练应用等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加上学院综合教学中心的小课教室已经配备了相应的录音、播放、直播等设备以及音频工作站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这也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全方位搭建广播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们深深感到,文化体制改革使节目制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播出机构和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无论是制作专题节目,还是制作专栏节目,都需要大量从事播音和主持的工作人员。这一方面,为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还为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职业流动化”创造了可能,一位优秀的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可能会在各个制作单位当中自由流动或者多处任职,其核心是一个专业人士需具备高素质、全方位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脚步不能停歇,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要努力探寻下一站的改革发展空间。(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上海地区调研组调研报告

李凤辉

为更好把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考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毕业生在电台、电视台的工作情况,了解一线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需求,了解兄弟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2007年11月22至24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一行九人到上海地区进行了考察、调研。

调研组由李洪岩副院长带队,播音创作基础教研室主任陈晓鸥、广播播音与主持教研室主任陈雅丽、电视播音与主持教研室主任罗莉、专业教师徐树华、翁佳、李凤辉、吴洁茹、查谦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先后考察、参观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即SMG)的广播和电视制作及播出机构并与几个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的老师们对调研的成果进行了总结。2007年12月5日,调研组成员在全院大会上向全体教师汇报了考察和调研的成果与收获。听完汇报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老师们表示,调研组所带回来的这些经验为今后进行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一、上海戏剧学院调研报告

2008年11月22日上午,调研组到达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参观校区并简单浏览了戏曲、舞蹈、话剧等多门艺术的教学活动,观摩了“电视节目创作”课。下午调研组参观了虹桥路校区,并与电视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一)调研的主要内容

调研组主要了解了上海戏剧学院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方面的特色。

1.办学方针

依托大上海的文化特点、国际化的城市背景以及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海戏剧学院坚持精英教育方向,播音主持专业每年招生名额为23名左右,坚持少而精的教育方针。

2.教学安排

上戏的教学特色基于四个方面:口语传播、语言艺术、主持艺术、表演艺术。

一年级注重培养学生敢于当众说话的愿望、遣词造句的能力。二年级谈话节目培养对话能力,制作50分钟的谈话节目、专访,培养学生即兴演播的能力。三年级安排语言艺术汇报演出,主要是语体汇报,鼓励学生参加“挑战主持人”比赛。

综合利于艺术院校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安排形体、声乐、表演等训练内容。

形体课训练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空间里对物体的适应能力:对舞台的适应力,对电视演播室的适应力。

声乐课强化学生声音能力的训练。在运动当中训练,利用机体记忆,大幅度训练。

表演课中让学生解放天性。

3.培养目标

他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一线培养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面对综艺节目发展的多样性,他们培养的重点是即兴主持。包括主持中的文本操作、半文本操作、无文本操作。提出三稿的要求:背稿、腹稿和喉稿。

4.关于教学互动和实践教学

语音、表演、声乐都搞展示性的教学。每个月都有展演。组织朗诵的团队、辩论的团队。

5.重视“短句”的训练

训练短句(小言论、小点评)。强调“军人钢枪不离手,主持人‘短句’不离口”。要随时碰撞,有机会要“溜词”。

培养发散性思维。第一追求流畅性;第二追求变通性;更高层次上追求独特性。在训练中,与语境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同样的语境下能够给出不同样的语言表述。提出“没有说不好的话,只有想不到的话”。(二)调研的整体感受(1)学科基础有戏剧学院的特色,教学中利用了相关的资源;(2)教学中注重实践性,训练中注重实战性,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强;(3)科研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摸索出了一些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4)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倡时尚、前卫、开放的态度和理念;(5)注重学生语言、形体、动作等相互配合的镜头前状态的训练;(6)偏于“娱乐性”、“艺术性”,弱化“新闻性”。二、SMG电视新闻中心调研报告

2007年11月23日上午,调研组的九位老师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的电视新闻中心进行了调研。

电视新闻中心是SMG下属的重要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娱乐频道的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调研组的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参观中心的数字化编播工作平台,了解中心的硬件设施;二是与中心的业务部门、人事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毕业生座谈,了解中心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和人才使用情况。(一)关于电视中心的数字化编播工作平台

从2003年起,SMG大力推进电视数字化进程。到2003年底,SMG整个系统的数字化率达到82%,其中,摄像机数字化率100%,录像机数字化率达到95%,数字演播室占总数的90%。目前,SMG的电视新闻编播系统已经全部数字化,采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开放空间新闻直播系统、虚拟演播室、高清电视技术设备。

经过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提高了节目采编播的工作效率和技术质量,实现了采编工作区的安静化和无纸化编辑,使新闻直播的空间更开放;有效利用虚拟演播室,将SMG积累的大量节目资源转化为媒体资产。SMG继承了近半个世纪上海广播电视业发展积累的大量节目资料,过去由于没有进行数字化编目管理,利用率十分低下;另一方面,12个频道、11套广播日常各自采集大量节目素材,由于没有一个新闻共享系统,造成大量重复投入、资源浪费。为此,SMG对广电数字化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调整,他们认为,SMG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并不是广播电视大厦、现代化演播厅,也不是数字化设备本身,而是传媒品牌和知识产权,也就是媒体内容资产。SMG的数字化,一方面是采编播生产程序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有效整合多年积攒下的内容资源,对其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二)关于新闻综合频道

新闻综合频道是SMG收视率最高的频道,是吸纳我院毕业生最多的频道,也是自办节目最多的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目前在岗在编的主持人41位,其中,毕业于我院的有13位,占总数的32%。

该频道的自办栏目均为新闻类,共17个。其中,新闻播报类七个:《新闻报道》、《时事传真》、《新闻夜线》、《午间新闻》、《上海早晨》、《新闻晚报》、《新闻坊》;新闻杂志、新闻访谈、新闻专题类十个:《时代》、《七分之一》、《当代军人》、《名医大会诊》、《东方110》、《观众中来》、《新闻透视》、《长三角周报》、《庭审纪实》、《案件聚焦》。其中,我院的毕业生在播报类节目中担任较大的工作量。

该频道的名牌栏目有八个:《新闻透视》、《观众中来》、《七分之一》、《案件聚焦》、《庭审纪实》、《东方110》、《真情实录》、《名医大会诊》。名牌栏目均需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较高的主持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毕业生能胜任的较少。(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SMG需要的播音主持人才

需要两类,一类是声形俱佳,播音业务特别出色的“大主播”,如首席主播叶蓉(89级播音),但这类主播需要的数量很少且用人周期长。

还有一类是声形条件较好,兼具记者的采访能力、编辑的文字能力,应变力较强、综合素质突出,学习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主持人,如95级播音的夏磊、欧阳夏丹。

2.关于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SMG重视主持人的语言功力,他们理想中的主持人是“既能播稿,又能脱稿”。在“脱稿表达”方面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趣,言之有情。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有稿播音”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在“无稿播音”方面,能力还比较欠缺。

3.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

最看重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叙述、采访、谈话和短评),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有节目负责人认为:一个主持人,如果打通了思维—写作—口语表达的通路,就能较好地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并不那么看重摄像、编辑等实际动手能力。

4.对招生考试的建议

赞赏“有声、上像、内涵深”的选拔原则,建议特别关注高考的语文单科成绩。

5.对学生培养方面的建议

保持语言纯正、字正腔圆的优势,保持有稿播音的优势。

在保持有稿播音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无稿、半脱稿的播音主持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含叙述、采访、谈话、短评)。

加强文学修养、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运用能力)。

加强限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的个性表达空间,使学生既熟悉和遵循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规律,又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加强实战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对毕业生推广方面的建议《成长与长成》画册质量还可,但视频质量不够理想——个性欠缺,形象造型还应更加精良。

7.专业背景是否对主持人有特殊帮助?

比如当问到“有金融、法律等其他专业背景的主持人比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吗?”他们的回答是:不见得。电视台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建议在校期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8.主持人的成才周期是多长?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毕业生工作三年还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状态和位置,基本上就要转岗了。

9.SMG对主持人进行分级管理

他们把主持人分为首席主持人、资深主持人、主持人、助理主持人四级,绩效考核分A、B、C三级,分级和绩效考核状况与薪酬挂钩。(四)启示与收获(1)这次与SMG的业务部门和人事部门进行了交流,虽然时间短暂,但一线用人单位开诚布公、恳切务实的合作态度,对我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2)调研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我们自己对于教学方针和教学策略的思考——坚持学院派优势,同时求实创新。(3)我们的教学理念仍是先进的——我们强调“有声、上像、内涵深”、“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厚基础、强能力”、“播音主持的新闻属性”,这些都与一线的要求不谋而合。(4)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相对落后,难以保证先进理念的实现。(5)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应成为学生飞翔的两翼。但目前在无稿播音方面,我们存在“四不够”——训练目的不够明确,训练手段不够科学,训练层次不够细致,训练过程不能持续,致使两种能力的发展事实上是不平衡的。我们在人才选拔时,是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这部分的训练却远远不够。(6)“无稿播音”的业界新动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不是以大段独白的方式进行表达,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短小而到位的提问、插话、总结、短评。这和我们过去理解的“出口成章”,可能有所不同。三、SMG广播新闻中心调查报告

2007年11月23日下午,调研组的成员参观了上海人民台、东方台、交通台、东广新闻台部分演播、编辑、控制部位,与广播新闻中心的负责人、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部分节目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一)上海广播的概况

目前,广播新闻中心下辖11个广播频率,调研组考察的“广播新闻中心”,下辖四个频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交通台、东方广播电台、东广新闻台;他们正在筹备的“广播文艺中心(事业部)”下辖五个频率;之外,还有“第一财经”下属的一个频率,“上海体育”属于五星体育下的一个公司性经营频率。

广播新闻中心有专职播音员主持人80位,其中挑重担的大多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毕业生。

四个频率的节目定位分别是:

东广新闻:滚动新闻,注重对新闻的即时报道。节目量非常大。要求主持人要适应快节奏的直播状态。

上海人民台:以新闻的深度报道为主,新闻评论节目较多。

上海交通台:新闻综合和音乐综合。

东方电台:都市生活为主,专题节目较多。(二)交流的内容及收获

第一,上海电台广播评论节目现在有三种类型:访谈类、采写制作类(声音和素材的再制作,比如音响报道,用声音展现新闻)、编播类。访谈类评论有:《记者视线》、《市民与社会》、《法眼看社会》、《实事新观察》;采写制作类评论有:《纪录2007》、《声音档案》;编播类评论如读报类节目。

所有这些节目都没有编辑,20多个主持人要完成20多个小时的节目。

第二,广播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主持人能够全面掌握、控制直播间中所有的设备:调音台、话筒、插播音乐、播放采访同期声,具备与现场记者对话过程中对节目驾驭的能力,具备对话与采访中设置问题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广播对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播中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对主持人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要求主持人要沉稳,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第三,毕业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基本功不扎实,甚至越来越差,比如吐字和发声的能力。(2)新闻感觉不好,有些人不能适应滚动新闻。上海城市大,人口多,经济比较发达,受众对新闻有着巨大的需求。上海人民台的收听率一直处于第一位,占有25%的广告市场份额。除了早新闻以外,滚动新闻所占的比重最大。这对主持人的新闻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语言功力与能力不足。主持人不要求全能,但要能够按照节目的要求去做。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能够展示丰富的社会与新闻事实,有深切的感悟,能引起受众对所反映的社会事件和侧面感兴趣。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的特种兵。主持人语言的背后是思想。主持人自己编、自己播,就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融合到了节目之中。广播节目主持人不能忽视音声美,更不能忽视思想美。(4)学习能力差。有的学生不会提问,缺乏记者素质,编和采的能力也较差。(5)适应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台里的节奏,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这可能与个人的情商、心理素质、阅历等有关。(6)执业思想不端正。现在有的学生角色错位,自我膨胀,讲求展现自我的魅力,讲求说自己的话。还有的学生“要价意识”很强。有的学生心气太高,但同时又缺乏深入一线的精神,不能脚踏实地。其实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全方位做好进入社会、进入实践的准备。在实践中,主持人绝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媒体之上,主持人要强化媒体意识,要展现符合节目要求的魅力。

第四,广播一线对专业教学的要求。(1)学校教学要能跟上一线的要求。教学中应该多设置一些能够模拟播出实践的内容、形式,比如模拟直播状态的教学。

学校在教学中要更有针对性,比如,哪些台现在都有些什么样的节目样态,有哪些新的节目类型、模块。在教学中要进行全真模拟。

教学要能跟得上形势,跟得上实践的发展:现在一线都有哪些节目类型,最新节目类型是什么,它是从哪一步开始的,节目是怎么推广的,这些节目形态都是怎么产生的,其背后的规律是什么,这些节目是怎么策划出来的,最终体现在对技术、对专业的要求是什么等等。(2)要强化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时能够打破系与系之间的隔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比如技术、制作等。(3)更注意学生的表达个性培养。毕业生的声音与表达有听起来都一样的趋势。(4)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现在的学生对稿件的把握能力还可以,但是离开稿件后,其表达事实、营造气氛、表达思想的能力就有所欠缺。在无稿播音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组织能力、新闻判断力(即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清楚一条新闻)等方面有所欠缺。建议增强演讲、思辨性内容及文学功底的训练。文与语相通,学生文笔不通,肯定也不能妙语生花。(5)坚持打“学院派”的大旗。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高雅的审美追求、大气的品位,学习沟通的艺术,不要去迎合。不能唯收听率马首是瞻。要用最好的、最美的作品去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美学品位,比如可以让学生多听齐越、夏青等大家的作品,熏染他们的大气与雅气。(6)广播和电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不同。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零件,风格和定位自己做不了主;而在电台,主持人则是复合型的,风格定位个人可以做主。但是对电台和电视台来说,基本功都一样,只不过广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7)学校教学不能忽视广播。(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华语播音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

陈京生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也是使用地域较为单一的语言。十几亿汉语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和方言复杂,促使人们很早就希望有一种各地民众都可听懂的汉语共同语,这是中国在明清时代通行官话,在民国时期推行国语,在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原因。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注重共同语的规范。这是由中国人口众多,方言复杂,缺少共同语会直接影响人们语言交流这一具体国情而决定的。

面对特殊的语言国情,中国国内广播电视媒介,从诞生之初就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有意识地将共同语作为媒体语言。早期以国语作为标准,后来以普通话作为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不使用共同语,媒体就不能够与更多的受众进行沟通。确切地说,使用共同语一直是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主流。

如果中国一直保持统一状态,或许我们的共同语会保持不变,广播电视的媒体语言也会保持统一。但历史有时不会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发展,中国的地域的分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共同语标准产生了分化,原本统一的媒体语言也发生了改变。一、地域分化造成语言标准改变

地域分化和由此产生的行政权分化是语言标准改变的重要原因。地域分化会使语言隔绝,原本一致的语言也会逐渐变得不同。行政权力改变后,在行政权力指导下的语言政策可能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媒体语言也很难再保持原有标准。

最先产生地域分化的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殖民地地区,使用的语言除了宗主国的英语、葡萄牙语外,广东方言的粤语也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形成了与祖国大陆不同的具有共同语特征的粤语区。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除了使用英语、葡语之外,粤语是重要的媒体语言。与此相比较,中国内地的粤语,并没有获得如此高的地位。由于推广共同语的需要,同是粤语,在内地媒体中的使用,则受到了限制。港澳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提升了粤语的地位,使得在一般人的认识中,粤语也进入到华语的范畴中。而内地的其他方言,包括广东粤语,由于语言政策的制约,始终未能获得主流地位,也未能像港澳地区那样,成为主流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粤语作为方言,在发音上与北方话或普通话有很大不同,很容易被认作是不同语言。香港的特殊地位使粤语成为世界范围内华语的重要类型。香港回归后,在语言政策上仍然尊重香港的语言习惯,粤语方言也仍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次地域分化,即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也使共同语标准产生了分化。原本是全国通行的国语,在1949年两岸分离后,由于几十年相互隔绝和语言政策的不同,语言面貌已经发生了变化。

内地在20世纪50年代对国语进行了整理改造,重新制定了普通话标准,共同语的标准有了变化,与早先的国语有了一些不同。为了推行普通话,在汉语拼音方案和读音规范确立之后,内地广播电视在行业管理上,要求播音员严格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和读音标准,这一做法在几十年中一直没有改变。

台湾的情况与内地不同。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后,为了消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经在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国语的运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949年后,台湾的语言政策仍然与此前一致,以“国语”作为社会交流的共同语,在学校教育和传媒语言中,“国语”是主要的选择。但是,随着地域隔绝和两岸交流的中断,台湾的“国语”与内地的“国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经发生了改变,两者在词汇、发音等方面都产生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变化,以至于人们可以直接从语音听感上判断出说话人的属地。长期分隔后,内地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已经明显不同,形成事实上的两种标准。

台湾的共同语发生变化,根源是台湾和祖国的长期分离,以及两地采取的各不相同的语言政策。内地采取了积极的语言政策,对以前的国语进行了修正,制定了新的普通话发音标准和读音标准,并且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媒体语言政策,要求广播电视媒体使用普通话,限制方言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台湾则一直延用旧的国语标准,在发音和读音上都沿用20世纪40年代使用的标准。这是造成两岸语言过去同源,现在却各不相同的基本原因。尽管台湾在媒体语言的使用上也有限制,“国语”一直是主要的媒体语言,但经过几十年的当地环境的影响,“国语”的味道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台湾“国语”和内地普通话之间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可懂度,只是在发音的味道上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双方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上。

行政权是建立语言标准的重要保障,因为当局可以规定通用语,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对语言采取适度的人工干预,以达到统一语言,促进社会交流的目的。行政当局不可能限制民众在生活中使用方言,但可以规定在学校、政府部门以及广播电视中使用哪些语言。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广播电视语言。行政当局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决定影响大众的广播电视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粤语的独一无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港澳地区与内地关系的日益紧密,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台湾的“国语”虽然还保持着主流语言的地位,但一直不断受到当地方言的冲击,在发音中已经掺杂了方言因素。近年来,台湾当局又大力推行语言本地化,削弱“国语”在台湾的共同语地位,这些做法也影响着台湾“国语”在当地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地位。二、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现有语言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主要是统称为华语的中国内地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香港粤语,使用其他方言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数量很少。如果从共同语角度出发,用更严格定义来界定华语,则不应包括粤语方言。如考虑港澳地区的特殊地位和在世界范围内粤语方言的影响,有时也将粤语归入华语范畴。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是由全球范围的华人原属地不同造成的。从语言区考虑,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是以华语作为流通语言的四个语言区,它们也是世界各地使用母语的第一代华人的主要出发地。因此,除了这些以华语作为流通语言的地区,世界其他地方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或多或少与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港澳粤语有联系。

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使用,与它们所针对的受众群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亲近受众,广播电视语言要尽可能接近受众的语言,当然,如果当局另有规定,还要服从法规的要求。各个华语语言区是按照习惯或当地的规定使用媒体语言的,并形成了各自成文或不成文的语言标准。广义的华语标准有四类: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香港粤语。严格的华语标准有三类: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

四个语言区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散布着大量的华人,这些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的华人,大多还在家庭生活和华人圈内使用自己的母语。他们使用的母语,包括各种方言,也包括不同腔调的华语。而他们使用的华语,与其来源地有很大的关系。来自香港的移民,多习惯使用粤语;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多习惯于普通话;来自台湾的移民,多使用台湾“国语”;来自新加坡的移民更熟悉新加坡华语。本地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会根据传播对象的需要或经营者的意愿,采用适当的媒体语言。

与报纸杂志不同,开办广播电视需要大量的设备资金和一定数量的受众群,由于传递距离的限制,小功率的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比较小,若没有一定的移民聚居数量,广播电视无法建立,也无法生存。移民状况,尤其是来自华语地区的第一代新移民数量,是直接影响海外华语媒体生存的因素。这是因为,新移民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与当地人进行有效沟通,为了了解当地社会,获得各种信息,对于华语媒体有迫切需要。而在海外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大多已经熟悉所在国的语言,不存在交流障碍,可以从当地媒体获得信息,对华语媒体并不像新移民那样迫切。

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发生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战前前夕的一百年间,中国人口国际迁移人数多达1000万。迁出地主要是广东、福建,而迁入地则为东南亚。

中国人口第二次大规模的国际迁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人数估计已达400万左右(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的再移民,内地移民约100万~150万)。迁出地也从沿海几省扩大到全国各主要城市,而移入地则集中在美、加、澳和西欧各国,迁入东南亚的为数不多。

在美国的亚洲移民中,华人占了相当的比例。1983年之后,在美国的亚洲移民中,超过15%的移民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1993年甚至高达27.8%。1987年以后,中国内地成为美国主要华人移民的来源地。

最近几十年来的华人移民和出国热造成新移民大量增加,为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可观的受众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在60年代和70年代修改了歧视亚洲移民的立法,为华人移民提供了机会。首先开始的是80年代的香港移民潮,由于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误解和担心,一些香港居民开始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移民。与此同时,台湾在70年代中美建交后,一些民众担心台湾安全,也开始出现移民热潮。中国内地在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也出现了留学和移民的热潮。美国境内的华人1960年不到24万,1980年达到80多万,2005年达到180万。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数据显示,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与以往移民潮不同的是,中国是仅次于墨西哥的第二大移民来源国。2000~2005年间,向美国输出移民最多的五个国家依次是墨西哥、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菲律宾、印度和萨尔瓦多。其中,中国在这五年间共有35.5万人移民美国。加拿大1961年只有3万左右的亚洲移民,而1996年,香港移民达到24万,中国内地移民达到23万。

除了正式的统计数字,还有一些未列入统计的非法移民,也是潜在的听众群。据估计,在美国的700万非法移民中,约有20万是中国移民。

近年来进入西方国家的中国移民除了数量巨大,还有居住相对集中的特点。例如,美国加州是华裔移民最多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西海岸距离中国较近,交通相对方便,加上气候较好,是中国移民的传统居住地区。

移民的相对集中,为建立华语广播电视打下了受众基础。在世界范围内的华人聚居区,会逐步形成华语广播电视的集中区域。目前,北美地区已经呈现出华语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种快速发展与华人移民的集中有密切关系。

如果依据移民状况考虑华语广播,已经形成或可能形成的华语广播板块主要有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日本这几个地区或国家。当然,是否能够出现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并不完全取决于移民数量和集中度,还与移民需求、投资意愿、资金来源、推动力量、当地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直接关系。如欧洲有大量中国移民,但因分散在许多国家,相对削弱了集中度,因此缺少规模较大的华语广播电视。在日本的华人数量也很大,但因距离中国较近,信息传递较容易,华语广播电视的数量也不多。

华语广播的语言格局,即在世界华语广播范围内华语的使用,从总体来看,普通话在使用范围上有逐步增长的倾向,这是因为中国内地人口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普通话的需求增加。另外,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移民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投资的华语媒介,会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普通话。在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初期,台湾“国语”是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主要语言,现在,这些媒体也改为向普通话靠拢,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内地移民。粤语广播电视节目虽然在华语广播媒体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与更通行的普通话相比,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弱化。三、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发展进程

在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它们的媒体语言受到不同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现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地域分隔,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比较小。但其他海外地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移民,带来不同的方言母语,形成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加上所在国对于移民族裔的媒体语言通常并不加以限制,这种相对自由的语言环境,反而给当地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语言选择的难题。

从总体发展过程来看,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在语言的使用上会经历单一类型向混合型发展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媒体所在国家国情和华人移民成分、媒体投资人意愿,以及节目趋向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海峡两岸政治气候的影响。

在移民来源较为单一的地区,华语媒体的语言会倾向于多数移民的来源地。如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较多,语言会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词汇的选择也会使用中国内地的说法。如果来自台湾地区的移民较多,媒体语言会选择台湾“国语”。一般来说,来自一地的新移民往往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这样可以相互关照,大家社会背景相同,语言沟通也比较容易。在移民政策较为宽松、移民数量较大时,这种移民扎堆现象更为突出,会出现所谓的华人区。

在华语主要类型中,普通话涉及的中国内地、台湾“国语”涉及的台湾地区、香港粤语涉及的港澳地区,近20年都曾经发生过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从80年代的台湾移民、90年代的香港移民,到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内地移民。这三种移民进入各国后通常会有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在澳大利亚悉尼附近,有中国内地移民集中的城镇,在加拿大有香港移民集中的地区,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等地有台湾移民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介在使用语言时,受众的来源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华语媒体发展初期,节目数量较少,常常采用租用频道和节目时间的方式播出,播出的覆盖面较窄;而且很多节目是公益性的,只是为了给华人社区提供信息。华人社区的构成和华人受众的意愿,以及华人社区的政治倾向,都会成为媒体语言的选择依据。在八九十年代,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呈现两种状态,面向中国内地的各国对外广播,都力图使用普通话,以便更接近中国内地受众。而海外面向当地华人社区的华语媒体和华语节目,除了粤语,多数都使用台湾“国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内地的海外移民数量较少,改革开放后的留学人员,多为青年学生,他们的注意方向是专业知识和当地语言,由于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信息渠道主要是英语和当地语言,而不是华语。这些人对于华语广播并没于特别迫切的要求。而台湾移民则不同,他们往往是家庭移民,一家之中常有不懂英语的老人、妇女,这些人无法从当地语言中获得信息,对华语媒体有着更迫切的要求。另外,台湾移民多是岛内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他们之中有些人具有筹办媒体的经济实力。而当时内地家庭移民较少,移民中也很少有经济实力的人物。华人移民的经济差异,也使得具有内地背景的媒体难以形成。当时的华人移民特点,造成了在那一时段华语媒介语言以台湾“国语”为主的局面。

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海外华人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内地移民的激增,留学生在海外居留结婚等等,使得内地移民由单身状态向家庭化发展,对华语媒体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内地移民人口的经济实力也在加强,一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和投资华语媒介,他们有些人看好这一行业,是为了获得利润,也有一些人投资华语媒体,是出于公益目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以普通话为主要媒体语言的电台、电视台。

除了移民特点会影响媒介语言外,内地和台湾之间的两岸关系,也是影响海外华语媒体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隔绝,两岸在语言上形成普通话和“国语”的明显差别,人们从语言上就可以区分相互的地域背景。鉴于两岸之间长期的政治对立,很容易使各自使用的语言带上政治标签。而一些华语媒体也正是利用这种特殊方式表现自己的政治倾向。这也是造成海外华语媒体语言类型多样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数量已经超过台湾和香港,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华人移民群体。顺应这种变化,一些华语广播电视媒体采用普通话作为媒体语言,在内容的选择、词汇的使用和发音的方式等各方面,靠近内地移民。一些规模较大的华语媒介,则采用中立路线,在不同的节目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类型,既有面向港澳移民的粤语节目,也有面向内地移民的普通话节目,还有面向台湾移民的“国语”节目,各类节目使用不同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有一些媒介不作节目划分,混合使用内地和台湾背景的播音员主持人,节目中混杂了两岸不同的词汇和说法,也混杂了不同的发音方式。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华语媒体语言已经从最初以台湾“国语”和香港粤语为主,逐渐向普通话靠拢。在媒体语言使用上,普通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华人移民较为集中的北美地区,伴随中国内地移民数量的增加,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考虑到中国内地人口基数庞大,虽然移民比例较低,但绝对数量很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移民数量还会持续增长,华语媒体主流语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倾向还会持续。

另一方面,在海峡两岸分治造成的民众隔阂依然存在的现状下,一些华语媒体仍然会利用语言的地域特征作为标示自己立场的政治标签,带有地域特征的广播电视媒体仍然会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更多的华语媒体会走中间路线,将普通话和“国语”混合使用,以争取更多的华人受众,避免因为语言而被误插政治标签。这种融合的中间路线可能会成为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主流。四、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前景

中国内地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仍会保持以普通话为主的局面,在相对严格的语言政策约束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规范仍会长期存在。但在部分地区,会出现少量的方言媒体或方言节目。伴随大量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民众进入广播电视节目,与之进行语言互动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口语化节目的语言规范标准可能会在实际使用中有所降低。

台湾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其主流仍会是台湾“国语”,这是台湾各地民众进行相互沟通的选择。但由于台湾岛内“台独”意识和“台独”势力的存在,媒体语言的政治标签作用有加强的趋势,使用台湾本地方言的媒体数量有可能增加。

港澳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目前仍然以粤语为主。一些学者认为,港澳地区民众的口语是粤方言,但书面语是普通话(所谓语体文)。虽然他们的意识中,粤方言是母语,但这些年由于政治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人们也逐渐接受和正在接受普通话是自己的母语。相信随着普通话逐渐被港澳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熟悉和接受,港澳地区会出现更多使用普通话的广播电视媒体。

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融合的可能性最大。

粤语的使用仍会继续,因为许多港澳移民还听不懂普通话和“国语”,但随着香港回归,港人中国意识的增强,对普通话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能听懂和使用普通话。海外的粤语媒体的发展势头会逐步减弱。

而普通话和台湾“国语”,作为海外华语媒体使用最多的华语类型,可能的发展前景是相互融合。

当前的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是20年内移民潮的产物,各国的华语媒介还保留着移民来源地的语言特征。因此,一段时间内,这种使用不同华语的状况还会持续。但是,随着香港回归和两岸关系的缓和,这种体现在海外华语媒介中的语言对立也会逐渐减弱。现在,已经有一些华语媒介不再是单一的语言风格,而是兼收并蓄,容许不同风格的语言出现。许多华语媒体的主持人分别来自内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或新加坡,这种南腔北调的组合方式是海外华语广播的特有形式,也是顺应海外受众群体特殊构成的独特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样式可能会在不同华语类型融合后,产生适合当地的次生华语系统。这种华语可能以当地移民所使用的台湾“国语”和内地普通话为基础,结合当地社会背景,混杂融合。在华语移民族群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语言会倾向避免使用普通话或台湾“国语”的单一路线,通过相互融合,形成当地华人都可以接受的新的华语类型,这可能是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寻求商业利益和媒体效率最大化时的唯一选择。当然,在移民成分较为单一的地区,语言偏向一边的媒体仍然会存在。但在移民来源较为复杂的大城市,中间路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教学研究

言为心声 语随情动——浅论有声语言与自我修养的内在联系

马桂芬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时常会为一些条件不错却怎么也播不好稿子的学生深感遗憾。细究起来,他们的问题并非吐字不清、发音不准,而是对所播稿件的思想感情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不论什么内容的稿件,一经他们口中说出,总是那样的呆板、单调,缺乏生动、准确的情感表达。为什么他们的播读总是令人遗憾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往往只注重语言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个人修养的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我们用于交际、传播的有声语言,何尝不是“语如其人”?这里说的“如其人”,指的就是写作者做的文章、说话者说出的话语能表现出他们的自我修养,也就是说,是他们个人修养的真实写照和体现。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与他(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存在着无法割断、无法掩饰的内在联系。从事有声语言传播的人,若能在提高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其有声语言自然会在达意传情中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反之,若不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即使嗓音再好、吐字再清晰、语言技巧再纯熟,其有声语言也将因缺乏灵动变化的思想情感而失去艺术魅力,甚至会令人反感。因此,我主张有志以有声语言传播为职业的人,应该认真领会“言为心声,语随情动”的基本道理。

下面,我就有声语言与自我修养的内在联系,谈谈自己的理解。

所谓“修养”一般泛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具有一定水平”。修养里面涵盖的“理论”包括的内容很广泛,理论是指:“人们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中和社会中各个层面总结出来的有系统的结论”。而“知识”又指在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等。最后是修养中的“思想”,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是我们对“修养”的简单理解。

根据对“修养”一词的理解,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平,才能够算得上“有一定的修养”了。这种修养的程度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它涵盖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我们再看“语言”,通常我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一般由书面形式(文字语言)构成,但是和文字并行的还有口语形式。播音员主持人使用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有声语言”,它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把理解消化后的文字语言通过自己的声音再传达给受众的语言。“有声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它是“通过人类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是人体发出的声音。有声语言的自我修养,对于一般人来讲,注重口语交流中的语言畅达,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从事有声语言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讲,要求就高一些了,同时也更为重要了。

书面语言是用文字来表达思想的,这种形式需要人通过阅读来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的过程中就需要借助阅读者自身的修养,才能够对作品有较正确或较深入的理解、消化。那么,我们播音语言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之上才能够完成的,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传达给受众的,在传达的过程中就需要传达者通过自身的各种修养来配合完成。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声语言”。一、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的,是播音员主持人把节目的文字稿件或节目提纲转化成声音,再传达给受众。在转化之前,首先进行两方面基本功的锤炼与修养。

1.对自身的普通话进行锤炼

汉语有声语言首先是指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讲,在上岗之前要达到国家级普通话测试“一级甲等”的水平,有了一级甲等证书才有资格参加上岗证书的考试。

当然,不单单是为了参加上岗证书的考试,才去学习普通话。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里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受到高度重视。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两个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义和标准,将它正式定名为“普通话”,同时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桥梁。

播音员主持人是从事有声语言创作的新闻工作者,是我国广播电视的“窗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广普通话”。并且,播音员主持人是使用和学习普通话的典范,所以,播音员主持人使用的普通话必须规范、标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任务也很艰巨。特别是来自方言区的学生,刚进大学校门时,多多少少都会带有少量的方音。那么,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努力学好普通话,为今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打好基础。可是这一问题有时会不由自主地被忽视,以至于有的同学临到毕业时还通不过普通话测试,拿不到一级甲等证书,给就业造成不应有的障碍。对于这个问题,所有在校生(不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2.对于有声语言中的“声”进行锤炼

有了标准的普通话,有声语言就有了很好的起点,才能进一步对有声语言进行锤炼。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通过电波等传送给受众的。在声波传送过程中,有声语言会受到一些损耗。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塑造出良好的声音形象,声音力求达到清晰、明亮、圆润、持久等标准,这是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有一种误区会经常性地干扰我们,认为:“声音不需要完美,差不多就行了。”其实不然,除了以上强调的在电波传送过程中有损耗,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具备清晰、明亮、圆润、持久的声音条件外,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他们必须养成良好的有声语言的基本功,否则就和普通的听众、观众没什么区别了。有声语言的发出,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它需要通过气息的支撑、吐字基本功的锤炼,还有与声音相配合的情感的锤炼等等。

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训练和演艺界的演员对基本功的训练是相通的。前辈对于青年人的要求是:“基本功要天天练习”,业内人士总是强调“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大家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也对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广播,没有图像和画面,只靠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和受众进行交流,如果基本功不够,就有可能对工作造成干扰甚至出现误解的情况。比如,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吐字不清会给听众带来疑问:“他说的是什么?”新闻的任务是“要解决人的不确定心理”,这样就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对于即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学生来讲,天天练声是大学四年中必须坚持的一门功课。二、自我修养

播音员主持人的自我修养和专业修养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自我修养还要高于专业的修养。

首先是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播音员主持人属于新闻工作者,每天要面对大量新闻节目、新闻稿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传达的过程中要把“稿件当中反映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反映到大脑意识中,再经过思维活动,把稿件中反映的客观事实进行消化理解‘得出结果’再传达给受众”。这个过程就包含了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适合于工作需要的“思想”呢?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思想方面应积极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四年中没有加入党组织,那么,你也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虽然组织上没有入党,但思想上已经达到了共产党员的标准了”,为今后加入党组织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自己成为一名思想修养符合传媒工作需要的播音员主持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做人。

播音前辈齐越先生有一句名言:“要想播好音首先做好人。”“做好人”是具备先进思想、高尚思想的基本条件。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做积极向上的人,学业有成的人,思想进步的人,团结友爱的人,能够帮助他人的人,能够关爱集体的人,能够面对困难不畏艰难的人,能够吃苦在前的人,能够把荣誉留给他人困难留给自己的人。要想全部做到这些,也许很难,但关键是你怎样要求自己,怎样给自己定标准,你是否有意识地按照这个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了。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人的学识,一个人的素养,在你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已清晰地告诉给了他人。播音员在播一篇稿件时,你的思想、学识、做人都会浓缩在你的声音当中。你对文字语言的分析、理解、消化,就包含了你的思想、你的学识、你的人格。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应当具有完美的人格。在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这样界定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备完美的人格,看问题就会心胸豁达,言行举止就会得体适当。这样的人,才更适合做播音员主持人。

最后是学识。

学识是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大学生在校四年,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有一定的知识量,才能够给予人格修养一定的储备;有了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储备,才能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思想修养具备了,才能够对文艺作品中或其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政治倾向、政治标准、思想深度等,给以准确的理解,才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准确地把作品内涵传达给受众,创作出好的有声语言作品。那么,“学识”怎样才能够得来呢?“学识”是靠日常的学习积累得来的,不是靠空想得来的。那些追求上进、勤于思考的人,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创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只有学识渊博了,才能够胜任工作。播音员主持人被人们称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前边有诸多人员在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最后的成果需要由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传达给受众。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那么诸多工作人员的工作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会给整个节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总之,有声语言与自我修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我们才会在苦练有声语言基本功的同时,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才能使自己的有声语言发自内心、真切感人,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从中真正感受并体现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论播音感受过程中的几大瓶颈

陈晓鸥

感受是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常说“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感受是理解到表达的桥梁”,便说明了感受的重要性。感受的本质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感之于外”是“受之于心”的前提,“受之于心”是感受的核心,感物的目的是感动,即动情,只有“情动于中”,才会有创作的冲动,才会产生“非说不可”的强烈愿望,才会有千变万化之声,语言才会形象、生动、深刻。语言功力中的一个重要能力要求就是感受力。因此,在播音创作基础教学中,对于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感受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解决感受有没有、准不准、深不深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创作主体顺利迈入感受的大门和感受的准确深入,成为我们学习以及进行感受过程中的瓶颈。瓶颈之一:“感之于外”与“受之于心”脱节“感之于外”与“受之于心”脱节的主要表现是创作主体重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但却置身于外,止于认知,未能向情感方向引发,即主体情感没有真正运动起来。“感之于外”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播音感受中的“物”从宏观角度来说包罗万象,稿件中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关系,即兴主持、采访、口头报道、访谈节目等现场情况、氛围、受众等都是我们需要感知的客观对象,只是在特定的语言创作环境中,其“物”的内容和范围有所限定。“受之于心”就是主体由物引起的情感运动(在这里我们是从广义角度说感受,包括了态度和感情),就如《礼记·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但就像生活中存在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现象一样,感受过程中感而不动或感而微动的情况也不少见。作为创作活动,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感知还是直接感知,重要的是主体要“感于物而后动”,心动是关键,心不动,其“音”就难以动人。“感之于外”与“受之于心”脱节造成了创作主体总是在感受的大门外徘徊,成为学习感受的一大瓶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排除有意抵触情感运动的情况,主体情感识别能力不强和生活积累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点抓以下两点:

1.加强情感体验,提高情感智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塞拉维和迈耶提出了情感智力的概念,其首要内容就是指主体“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包括:①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②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③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需要的能力;④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如果情绪的知觉、评估能力不足将直接影响创作过程中对自我以及他人或外物情绪、情感状态的准确判断。在感受过程中,特别是感受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人、事、物、景时,创作主体往往不能像生活中那样顺其自然,而是需要一定的认识来引导,如果对心动本身不能准确识别,常常会把认识与情感混淆,或者把对“外”的观察和细致想象误认为就是“受之于心”了。我们常听到学生苦恼地问:怎么就是感情运动了呢?因此,要解决感而不动的问题,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对情感活动的特点要有明确的认识和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关系密切但又有各自的特点。认知主要是了解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规律,而情感活动却是人对该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态度本身还不是情感,情感“必须是这种态度引起了个体的以某种生理感觉为其特征的体验”。而对审美心理而言“体验被视为审美地、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心理能力。具体说,它指“人通过自己的全部感官与外界事物互相交流,

在物我融通中真切而内在地体味生命的意义……的一种精神活动”。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体验”。情感活动是一种体验过程,上面的论述概括了情感体验的两个特点:一是以某种生理感觉为外部特征,也就是身心共动。二是情感体验是人在与物(包括与他人)的交流、融通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加强情感体验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身心共动。

情感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与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此心理学家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探讨情感活动与大脑神经分布区域具体的联系,这些是我们无法感觉到的。但负责情感活动的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活动所引起的相应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呼吸、肌肉组织、泪腺、表情等变化却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正如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兴奋时炯炯有神,难过时黯然失色;人在紧张、恐惧时浑身发抖,高兴时跳起来等等,都是人在不同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人的这些生理变化是人内在情绪特点的外部反映,虽不都“形于色”但自我是可以觉知的。有的人认为自己内心已很有感受,他们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哪里需要高兴、紧张、愤怒等等都有较清楚的认识和设计,但声音、气息、表情、姿态等却没有相应的自然变化,这实际上还是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感情没有真正运动起来。因此,当我们无法识别自己的内心是否动起来时,不妨对自我的生理状态进行体察,如果你在“感知于外”的过程中,虽能“明察秋毫”,但身体上没有相应的反应,应该说就没有真正地“受之于心”,就缺乏真正的感情运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对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有独到的研究(尽管他的有些观点受到了另外一些心理学派的质疑,但影响始终存在),他认为,假如知觉了之后,没有身体变化紧跟着发生,那么,这种知觉就只是纯粹知识的性质,它是惨淡、无色的心态,缺乏情绪应有的“温热”。因此,感受过程中我们强调身心共动,既符合情感活动的特点,也有助于创作主体对自我内心活动状态的准确辨别,有助于主体尽快迈进感受的大门。

当然,情感强度不同,生理反应的强度也不同,而且人的情绪有简单也有复杂,有单纯的也有复合的,因此要提高自我情感识别能力不仅仅是明了自己是否心动了,更重要的是能对各种不同情感类别和强度进行准确细腻的识别和表达,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地进行体验、校正和积累。

第二,注重物我交流。

物我融通是一种审美体验,但在一般情感体验中,物我交流、物我融通也是非常需要的,这是我们觉察、体验他人内心或物之神韵从而感物而动的重要方法。感受过程中,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物”的刺激,而是要用全部的感官去认识客观世界,更要将心置于物中,设身处地地去体味,去交流,与之共情,或引发“我”的态度感情。比如,白杨是我们常见的树,它姿态挺拔高大,但在一般人眼中它只是树,而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白杨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团结向上、不屈不挠。那是作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与白杨“交流”获得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当我们用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时,要想表现出白杨的精神,就要特别重视与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交流,去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状态,体验作者笔下客观事物独特的生命个性,从中获得“我”对白杨精神的独特体验,达到“我”与作者、作品的共鸣。如果在我们的眼中“树只是树”,即使能将作者的思想及其赋予杨树的精神分析得头头是道,依然是“惨淡、无色的心态”。

除了对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深入体验外,与我们创作有关的现实情景也都需要用心去交流。

2.深入生活,重视情感体验积累

感而不动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生活积累不足。体验的基本含义就是亲身经历。由于现在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书本上的知识,平时生活接触面较窄,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去体会别人的辛劳、别人的快乐和痛苦,很多人不会与人交流,情感体验缺失成为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问题。面对现实和稿件中的一些人、事、物、景,有些学生经常会找不到感觉,无动于衷,缺少共鸣。对此,一方面要重视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他们深入生活,加强对生活的直接感知,尽管通过书本间接积累生活经验也是一个重要方法,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历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丰富情感、磨炼意志的过程。我们在接触、认识丰富生活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甜酸苦辣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是心灵的财富,将被心灵储存和活化,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情感动力源。就像经历了汶川地震,我们对恐惧、痛苦、绝望、坚强、崇高、大爱、感动、感恩、珍惜、责任有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深的体验,而地震或抗震救灾的亲历者体验会更加深刻(尽管我们不希望以人类付出这样大的代价来获得这些体验),这些体验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生活的深刻认识。齐越先生强调播音“要动真格的”,如果视野狭窄,各个方面体验储备不足,那就不容易“动”起来,即使“动”了也难深刻。因此,深入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是提高感受力的根本。

重视情感体验积累,要求我们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对出现的一些情绪状态特点进行有意识的体验,在心灵中刻下痕迹。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去“造情”,“造情”获得的体验是虚假的,而是希望当某种情绪出现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体验、品味或回味那种感觉,这样我们的心灵将更敏锐细腻,对自我情绪的辨别也将更加准确。瓶颈之二:部分与整体疏离

在感受过程中,部分与整体疏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脱离整体的感觉和要求成为一个独立体。具体来说,就是创作主体在感受某一个场景时,忽略了这个场景在所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将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去把握。典型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字生情、喧宾夺主。二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感受缺乏有机联系和变化。这样当部分之间的关系弱化、断裂时,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受到影响。感受中部分与整体疏离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感受、表达不准确,影响播讲目的的实现。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感受过程中,特别是学习感受的过程中经常发生。

要解决感受过程中部分与整体疏离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加强整体意识

整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可大可小,可简单可复杂。作为整体中的部分,不是零散的或随意拼凑在一起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一定组织化后形成的一个有序的整体。一个事物本身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整体中存在就有了不同的规定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阿恩海姆说:“在一个式样中,各个不同要素的表象看上去究竟是什么样子,主要是取决于这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比如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海鸥、海鸭、大海、乌云、闪电在表现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战斗的整体格局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行为,彼此又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不同形象被散乱地堆放在那里。在这个整体中,海燕是勇敢无畏的革命者,正是在这个整体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其姿态就不是贵妇人式的傲慢,也不是孩童般的轻松活泼,而是像一个冲锋向前的无畏的战士。因此,在感受过程中,具体的感受要在整体的规定中进行。无视整体要求,就无法准确把握部分的特点和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语言传播过程中,一次节目、一个访谈、一篇稿子、一个段落、一句话都可以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一个更大整体中的部分。为了说明的便利,我们把稿件看做一个整体。

加强整体意识除了要对稿件的整体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认识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对稿件的整体认识包括对稿件主题、背景、目的、基调的认识。这些对具体的感受有引导、深化和制约的作用。应该说,面对稿件,我们一般能够从整体出发进行理解和认识。但认识毕竟不能代替感情运动,内心的感情运动有时不一定按认识的要求进行,因为认识往往偏重让我们在理性上知道应该如何,而具体感受时却很容易被事物的表征所吸引,如果对那“应该”的东西缺乏情感认同,或没有成为我们内在的需要,“应该”就显得很无力,就很可能被搁置一旁。这样遇到某些词汇或情景时我们就会跟着感觉走,或许那些词汇本身很容易引起我们某些熟悉的或喜欢的情感体验,或许某一个情景相对完整,细节生动形象,很容易将其从整体中抽出,使我们不自觉地陷入某种习惯的情感体验中,而忽略了它在整体中应有的情感特点。总之,感受过程中,我们更容易被一些具体的细节“诱惑”,更容易沉浸在某些情绪中而迷失方向,偏离目标。所以,在感受过程中首先要从总体上知道“应该”如何,接着更重要的是要将“应该”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当“应该”和需要结合在一起时,感受中主体的整体意识才算真正建立起来,整体对部分才具有稳定的控制力量,部分才会自觉地满足整体的需要。整体意识的真正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最终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

2.在心理上建立一个“力”的结构

有了整体意识,还不能解决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特点和关系的恰当把握,因为它解决的主要是情感的大致轮廓。如果我们对整体中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关系能够感受得更具体准确,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语言的表现力。在此,我们不妨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在我们的心理上尝试建立一个“力”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形”,是一个“力的式样”。这个“力”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这种客观事物的“力”虽然不是物理概念的实在的力,但却具有表现性,并能唤起主体心理上同样结构的“力”。也就是说,人与客观事物具有“异形同构”的关系。如看到柳树弯斜下垂的样子,容易引起伤感的情绪;看到杨树挺拔的树姿,更易引发积极向上的感觉。主体的心理力既要受客观事物“力”的约束,但又不是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把握”,是“心灵的作用”。按照这样的理论,当我们面对一个文本时,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力的式样”将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刺激,在我们体验、呼应的过程中,心理上也可建构起与文本蕴涵的“力”的结构相符合的“力的式样”。比如,《军礼》在整体上发出的“力”是强烈的,具有冲击性,《春》散发出的“力”是轻松跃动的,如果我们用心体验,确实可以感觉到不同“力”的特点在我们的身心所引起的不同的反应。感受中心理上把握住这种“力”的特点非常重要的,它将使我们很快地进入状态。

当然,整体“力”的特点并不仅仅是由一种“力”形成的。一个整体中含有许多不同的部分,存在许多不同的“力”。“整体决定着每一个方向上的力的位置、特征和强度。反过来,任何一个有机统一的结构体,都是它包含的各种作用力的合成。”作为一个整体,重要的是和谐。人具有追求和谐的愿望。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整体,各种不同的“力”不是趋于一致,而是在“力”与“力”的抗衡、呼应、推进中达到平衡,使整体内部充满张力,富有动感。在我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时,文本已是一个被作者组织好的整体,面对这样的整体,特别是那些结构复杂的整体,我们首先要去接收、体会,获得文本中所包含的各种“力”的状态,同时加入自己的体验,构建我们心理上的“力的式样”。这些不同的“力”在整体的要求下不仅色彩不同、主次位置不同,还具有收与放、强与弱、动与静、松与紧等多种不同的存在状态,这些不同的状态既突出了各自的特点,又表现了它们在整体中的关系。以《军礼》为例,文本为我们提供的“力的式样”是很有冲击力的,在不同“力”的对比冲突中,给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我们在感受时,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整体的“力”的状态。但它并不是由一种“力”的一味释放构成的,这个整体分别是由坚持、痛惜、发怒、痛哭、悲壮、怀念等不同感情色彩构成的,“力”的特点也不一样。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发怒、痛哭、悲壮应该处于中心位置,处于整体“力”的中心,“力”的强度都较高,这符合整体的要求。但它们各自的“力”又不完全一样,在“力”的色彩、方向、强度、动静上又各有特点。如军长的发怒和警卫员感情的迸发,“力”的方向虽都具有向外爆发的特点,但实际并不完全相同:军长发怒的过程,其“力”的趋势是由弱渐强,跳跃式推进,不能半途松懈;而警卫员的迸发,“力”的向外倾向尽管也很强,但趋势是由强渐弱,并有一种控制感,与军长情感持续加强的“力”相比具有内抑的趋势。它们之间既有“力”的延续,共同反映了整体力度强的特点,同时又有色彩、收放、强弱上的区别,形成了一种张力。而其后悼念场面中“悲壮”的力也是较强的,但有一种更加向内拉动的感觉,与前面的“力”既统一,又有动与稳、收与放的区别,有一种新的坚定的“力”感,使整体内部张力更强。而“坚持”、“痛惜”和“怀念”的“力”都处于整体非中心位置,较为内向、稳定、偏弱,与“发怒、悲痛、悲壮”的“力”形成一定对比。这样,不同的“力”就在相互的推动和对抗中达到平衡,使整体“力”的结构更为稳定。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力”都变成了一样的“力”,这个整体就失去了活力。整体中部分之间“力”的延续反映了整体“力”的要求,“力”的区别构成了具有表现力和运动感的张力,使整体更为稳定和谐,也使我们的表达更生动。

也许我们用语言来描述这种心理“力”的结构会让人感到过于复杂,实际上我们只要尝试用心去体验那客观事物发出的“力”的召唤,并与之呼应,也许就会觉得相对简单了。这里需再强调的是:一要从整体上把握部分的“力”的特点,任何脱离整体去追求部分效果的要求都将破坏整体。二是要避免去想象或构建“力”的实在样子,那必定是僵死的,而是要在心理和生理上不断去体验,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愉快放松,时而紧张不安,而不能成为心理的摆设。三是所谓的“力”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主体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情感的存在,“力”就毫无意义。对心理“力的式样”的建构最终是为了我们的感受和表达更准确、生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播讲目的,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瓶颈之三:形与神顾此失彼

这里说的“形”主要指事物的外部形象,而“神”主要是指事物的神态、神韵。形与神顾此失彼主要是指主体在对文本的形象感受过程中重事物外在形象,轻事物的内在个性。具体表现为:主体在感受时追求对事物外部形象的细致想象,未能由外入内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造成细节堆砌,整体个性缺失,主体情感活动也因此受到抑制。同时由于表达时极力想把想象到的都表现出来,而有声语言的流畅性要求使脑海中具体形象的变化根本无法跟上语速的快速行进,主体经常感觉心跟不上口,内在感情线被形象分割得支离破碎,语言既不生动也不形象,表达效果很不理想。从感受到表达的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抓住感受对象的神态,化实为虚

我们应该明确面对文字符号展开想象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情感,为了语言更生动形象,不是为了想象而想象。那么,对文字符号的想象是不是越细越好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如果过于关注对客观事物形象的全面把握,反而会干扰对该事物形象个性特点的把握,让我们的内心无所适从。所以,在形象感受过程中,我们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把握有时不一定要做加法,不断丰富细节,而可以做做减法,去掉不重要的枝蔓,抓住最能体现该事物神态的关键点。就像中国的写意画,不追求形的逼真,而重神态的活灵活现;不追求画满,而讲究留白。其实生活中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也常常只是对体现某一事物特点的部分印象深刻。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书中,他提到了“心理意象”这个概念,之所以不用“表象”这个词,他是要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适宜于思维活动的心理意象“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通过实验,他得出结论:人们记忆中的事物形象“常常是不完整的”,而只是该事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细节或部分”。如提到谦卑的随从,眼前闪现最清晰的只是“他的弓形的背”,说到“律师”这个词,脑中记忆的只是“胳膊上挎着一个公文包的形象”。实际上即使这个形象不是那么清晰而是模糊的,但这些意象简单的轮廓却能准确地体现该事物的“力”的特点。因此,当我们对文字符号展开想象时,没有必要对事物的外部形象展开充分细致的想象,不必对每一句话都进行“情景再现”,表达过程中更不要在脑海里塞满了一个个具体的形象,而是要抓住最能体现该事物特点的神态。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化实为虚。比如:看到“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时,没有必要去想象桃树、杏树、梨树具体是什么样子,那个形象是非常模糊的,只要把握扫视感就可以了,重点是“赶趟儿”,它表现了桃树、杏树、梨树争春的神态,我们也不需要想象这些树如何挤来挤去,不停地开花,主要是把握住它们愉快地你追我赶的神态。如果作为作品的欣赏者,也许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但作为有声语言的创作者,还需把物的神态进一步虚化,化为主体心理的一种感觉或者说一种“力”的式样,即把桃树、杏树、梨树争春的景象化为心理上的一种愉快感和动态感。这种感觉既反映了形的特点,又不是形象本身,是主体能动感知的结果。它在脑海中不占空间而是印入心灵,能够一触即发,迅速启动,迅速转换,使表达过程中内心与内容变化能够迅速贴合。当我们把握住了物的神态,并把这种神态带给我们的感觉或者说唤起的“力”的式样储存在心里时,那么,尽管我们脑海中的形象不那么具体,但感受却是准确具体的。一旦获得了这种感受,它就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可以不断被激活。这也是为什么有较强创作能力的人,在反复朗读同一篇东西时总能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心态的原因。

2.让多种感受交织融合

在进行形象感受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可观照三个层面:一是事物存在的时空特点,二是事物的神态,三是主体的感情态度。缺少生动的形象,感情容易苍白空洞;主体的感情态度不明确,表现的形象也易飘忽不定;而忽视事物存在的时空特点,各个形象将被叠加在一起,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的世界就会是平面的、静止的。为什么说主体的感情态度对事物的形象有影响呢?因为有声语言作品中表现的事物形象包含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感受和感情态度。比如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如果主体对它们的行为是赞赏的,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会被表现为好朋友之间的追赶,反之,也可以表现为对手之间的互不相让、明争暗抢。所以,主体的感情态度不同,其展现出的事物形象也不相同。

那么,在进行形象感受时,如何从上述三个层面进行把握呢?我们来举例说明。比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山、水、太阳在空间上的位置是不同的,不必想它们具体的样子,但要把握它们各自所处的空间特点,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感——“山”略远而高,“水”较近而低,“太阳”在头顶的天上,也是高的。“朗润”、“涨”、“红”表现了它们不同的神态,“朗润”让我们感到舒适温暖,“涨”让我们感到一种向上的活力,“红”给我们精神焕发的感觉。而对这一切,主体的情绪是兴奋愉快的。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感受,我们对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和主体情感就有了较清晰的心理感觉,不再是混沌一片。需要强调的是,从这三个层面获得的感受不是并列或分割的,一定是交织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心理,并在表达中同时呈现出来的。当然,在实际的感受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也没有必要一项一项去感受,面对文字符号我们也许会立即全方位地获得这种综合的感受,但不可否认的是顾此失彼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时我们便可以分析一下,或许会发现我们缺失了对某一层面的感受。(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成倍

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其传播过程比广播复杂得多,这也使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复杂得多。所谓可视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来说的,是指受众通过视觉器官感受到的创作主体表达情感的信息编码系统。我们都知道,在语言学理论中,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编码系统,它有很多的形式,对其的研究关键在于这种编码系统的特点所反映出来的这个人群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因此,我们解读电视新闻播音的可视语言,需要了解其在传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它的表达特点。这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取有效的编码法则,使其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发挥正确的作用。一、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可视语言包括两个编码系统,一个是画面语言,还有一个是字幕语言。每一个编码系统都有它的编码法则和语法规范,都产生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播音员可操控的这一部分编码系统,即在画面语言中口播图像的这一部分。

我们知道,电视和广播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觉器官参与到了传播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觉和听觉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由于可视语言的直观、具体,观众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因此视觉系统的主导作用,使得我们需要认真看待电视新闻播音员可视语言的表达。

1.可视语言的传递信息作用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在日常交流中,可视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不可忽视。最典型的是手语。聋哑人无法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只能通过可视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在一些语境中,可视语言甚至可以取代有声语言,或者说能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含义、不便表达的含义。比如,我们经常可以注意到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有一个起幅动作:一个微微的抬头动作,视线从偏离镜头的地方转移到镜头中来,然后开始说话。这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取代“我们的新闻节目现在开始”这句话,播音员的动作完成了从片头到新闻节目主体内容的转场。同样,在导语结束,伴随着“请看报道”,还有一个落幅动作:播音员微微低头,把视线从镜头转移到监视器的方向,意思是“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新闻小片”。这样的表达使创作主体和受众处于同一个心理环境中,加强了受众的参与感,使他们觉得更加贴近创作主体,从而使创作主体获得了亲和力。

2.可视语言的交流情感作用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够让人感受到温馨,感受到友好。这就是可视语言交流情感作用的具体体现。情感交流是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功能。人的情感表现,都会使我们的生理系统产生相应的反应,心理和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所有的情感主因,无疑地都是发自生理的。”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常常要通过生理系统的外部反应,即面部表情或者体态语来表达他的心理动态,这在情感交流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播音员在开始播音时,一句“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伴随着由衷的微笑,可以让人感受到播音员的亲切、友善和平易近人;在播送政府公告时,严肃的表情可以让人感受到庄重和肃穆。这些通过视觉系统来感知的心理信息,是有声语言所不能体现的。

3.可视语言的美学作用

可视语言的美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形象思维上。形象思维,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是一种人的本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受众对视觉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原始的加工和情感判断,在此间寻找相同或者类似。这就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所提出的“人心受本性的驱遣,喜爱一致性”的理论。这种相近的情感共鸣,会使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想象性的类概念”,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受众的形象思维,把这种原始的情感分析上升到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电视新闻播音员所传递的视觉形象并不只是单纯的个人形象自然属性的体现,还要塑造其所代言的媒体、节目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中国新闻》的播音员所塑造的视觉形象并不属于播音员本身,而是整个节目的形象:大方、端庄、国际化。二、可视语言的表现形式

播音员可以通过可视语言与受众表情达意,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外貌

外貌主要是指面部静态形象,包括脸部和五官。不同的脸型及五官传递的信息均有所差异。例如,我们常说的眼睛,形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在构造人的面部形象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反映人的生理变化。古代医书中详细列有眼睛大小、深露、高下、偏正、肿陷、眨眼的动作所对应的身体状况。很多时候,中医大夫不用病人叙述症状,通过观察眼睛,就能找到病因。

电视新闻主播在口播过程中,面部形象往往是画面的主体,所以对眼睛的造型不可小视,因为眼睛所传递出来的主客观信息都较为集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如“眉清目秀”、“眉开眼笑”之类的有关眉眼描述的词汇,它们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基本都是积极的。因此,我们知道眼睛和人的内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表情达意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2.体型

美国纽约的大学教授谢尔顿和英国伦敦圣汤玛斯医院的教授泰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用统计方法认为人的体型和人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他们认为,高大型的身材有进取心,喜欢冒险,擅长体育运动;矮小型聪明活泼,能说会道,善于思考,反应敏锐;肥胖型乐观旷达,心地善良,人际关系好;瘦长型反应敏捷,勤于思考,聪明能干等等。这些对于性格特点的描述,虽然是一种统计分析,但是大致能反映出大众审美对于人的体型判断的价值取向。

有关人的体型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有生理基础的。比如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物质交换以及新陈代谢和体型是有关系的,高大型的人,物质交换反应时间较长,所以相对就会比矮小型的人要迟钝。所以常有人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虽表述粗糙,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

基于此,我们在塑造电视新闻主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其体型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3.服饰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足以见到服饰在塑造个人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衣服不仅仅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有时还能上升到精神需要的层面。服饰文化的进化反映了人类文明演变的过程。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及美学特点往往是可以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来体现的。例如,你穿的衣服是艳丽的还是朴素的?你喜欢亮丽的色彩,还是暗淡的色彩?你是不是喜欢首饰?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需求特征。

一个喜欢穿白色的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性格单纯、有教养、较为清高;而喜欢淡红或紫红色系的人,则热情活泼、追求向上;喜欢黑灰色系的,庄重自信,有文化修养,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因此,电视新闻主播可视语言的表达训练可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4.表情

表情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社会学家们把态度看做是行为的趋势,是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态,而表情就是态度的外化反映。表情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眼睛、嘴、面部肌肉的密切配合。对于电视新闻主播来说,要善于通过表情的变化来表现内心的变化。人们常用“喜怒哀乐”来概括人的情绪,其实这里面所蕴含的表情还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研究表情和人的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表明了表情的作用:没有声音照样可以传递情感,甚至可以表现得更为恰如其分。

5.肢体语言

心理学的研究数据表明,一般情况下,人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剩下的83%是用视觉获得的。有心理专家总结出一个公式:准确表达信息=7%语言+38%声音+55%表情、动作。虽然我们无从去考证这个公式的科学性,但是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体态语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上面我们提及的表情以外,肢体语言也是体态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捕捉他内心的细微变化,比如脚尖轻拍地板可能是由于内心焦躁不安;手臂交叉可能是一定程度的警觉等等。

学习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的表达,要注意观察、学习和总结能传递人的思想感情的肢体语言。一个熟练的电视播音员是有能力驾驭这无声的语言的,并且能准确地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三、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训练法初探

之所以说初探,是因为在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这一块,还没有成型的、系统的教学法研究,所以尝试将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做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可视语言训练这一环节,要做到“三个原则,四个方法”。

原则一:防止技术化倾向。

技术化倾向是电视新闻播音初学者经常犯的毛病。技术化倾向最典型的表达特征就是模式化的表现。模式化的笑容、模式化的手势,以不变应万变,说什么都一个样,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熟练工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学生提出“我的手应该放在哪里”这样叫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只要是在正确的创作道路指引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播音可视语言表达和有声语言表达一样,不是一种技术动作,而是人的内心情感变化的自然外露。把握住这一点,一切问题就都好解决了,手放在哪里不重要,想放在哪里都可以,关键在于心在哪里,心有没有和要创作的内容融为一体,只要心融入到内容中去,那么人就会忽略某个生理部位的具体动作;相反,如果只注重局部的表达,对整体情绪的驾驭就会缺失。就好比在人际传播中,我们很少去顾及手放哪里,眼睛看哪里一样,这是同样的道理。

原则二:防止演艺化倾向。

近年来,一些地方台的新闻播音员尝试“创新和突破”,试图用表演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屏幕形象。有的高举“娱乐化”的旗帜,高唱要用快乐的方式来解读新闻;有的要追求“成熟稳重”,成天板着个面孔,端着个架子,手中永远拿着个什么东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有的为了表现所谓的“亲和力”,有事没事都摇头晃脑,保持那特别的“亲切笑容”;甚至还有的扮演出“舞台明星”的架势,准备打造出一个“偶像派”的新闻主播。

这一切都违背了新闻节目的本质属性。作为新闻播音员,我们的职责是传播新闻事实,同时把我们的主观倾向通过“内在语”和可视语言表达出来。这里所指的主观倾向,一定是要符合舆论导向的、符合新闻传播目的的。而表演式的播报,往往会使播音员走入“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

原则三:防止过分强调个性。“个性”是近两年来比较时髦的词汇。什么都讲究个性,什么都讲究与众不同,到底个性是好是坏呢?应该提倡个性么?

我们发现在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一种“逆反现象”,凡是固有的形式,都想去挑战,都想去打破。殊不知,这长期以来形成的播讲方式,自有它存在的道理,随意用所谓的“个性”去改变它,往往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我们不反对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对新闻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视角也有着些许差异。但是个性一定是要在共性的阈限里得以发挥的,换句话说,是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人们观看新闻节目的初衷,是想在短时间里尽快地获取信息,所以一切创作形式都要以此为核心。我们发现近年来的新闻节目改版确实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从画面语言的丰富上,符号系统的充实上,乃至内容的拓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作为台前的新闻播音员,就更要认真领悟里面的“玄机”了。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一幕。播音员在镜头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泪水凝聚的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情感。在灾区现场,我们的新闻记者、主持人,顾不上自己的安危,更不用说所谓的“个性”了,他们心中想到的就是尽快地把现场的细节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全国的观众。而这种职业精神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个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防止过分追求个性,而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明确了这几个教学原则以后,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以下四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供各位参考:

方法一:聚精会神法。

所谓聚精会神法,就是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这是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训练的基础。初学电视播音的同学经常容易走神,思想上有很多杂念,周遭环境中有些许的干扰,都会使他们分神。特别是他们主观性的干扰因素,比如说不自信,担心自己播不好,担心自己的图像不被人接受等等,都会使他们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聚精会神法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静态训练阶段,要求学生看镜头纵深处,通过和镜头中人物倒影的交流,找与受众视线交流的感觉,然后心中默默说话“观众朋友您好,今天我要跟你说……”一定注意,此时要保证绝对的安静,授课教师从监视器里可以感知学生是否走神,如有走神要及时提醒。当第一个阶段的教学成果基本巩固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动态训练阶段了。此时要求学生开口说话,只让他们想内容,不让他们想与内容表达没有关联的细枝末节。强调一点,镜头前的言行举止都是在为内容表达服务的,举手投足都是为了强化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简单叙述新闻事实开始,强化点对点的线性交流,不论旁边有什么庞杂的信息干扰,都要求学生不能分神,要集中注意力。

方法二:人际交流法。

人际交流法是指借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常用手段来使学生的创作状态松弛、自然下来,只有做到自然,才可能做到自如。比如说,普通人见面打招呼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们互相问候时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表现,都可以用在我们的创作中,少许借鉴一下。这种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表达方式是最真实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就是指我们的创作是以生活真实为原型的。

以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为参照来训练可视语言的表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人际交流法作为可视语言的基础教学法,把可视语言作为“基本语段”来讲解,用人际交流的片段来进行训练。例如:跟朋友谈心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可以用来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娓娓道来”的状态,此时眼睛是怎么看的,重心在哪里等等,都可以细心体会;告诉朋友一件新鲜事时的状态是怎样的,人际交流中兴奋感是如何表现的,通过“眉飞色舞”来体会新鲜感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流法的训练重点是真实情感的调动和流露,这是播音员创作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创作道路就能走对了。

方法三:模拟情境法。

模拟情境法是基于前两个基础训练法之上的较为接近实战训练的方法。这个训练法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展开。可视语言表达教学的重点是交流的状态,所以要千方百计让学生跟“观众”交流起来,从面前存在的实际观众到虚拟的观众,逐步地使学生进入到熟练的交流状态中。一般情况下,模拟情境法的训练是从现场报道入手的,因为现场报道比较鲜活,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讲述感和交流的状态,教师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和学生“对话”,辅助他内心找到应答、交流的状态。

比如我们进行了一个春运的报道演练。教师:“小刘,你现在在哪里?你那边的情况怎样?”学生:“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我现在是在北京站的售票大厅门前,我们看到站前广场上已经是人头攒动,有不少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据介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北京铁路局增开了13列临客。”

这么一小段对话,训练的重点有三点:首先是讲述感,要让学生通过和实际对象的交谈,找到讲话的状态,由于有具体对象对话的参照,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在讲述的过程中,视线较为自然,手势动作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强调性。其次是交流感,这里讲的交流感,特别强调交流双方之间的人物关系,需要注意学生可视语言表达和接收反馈的协作。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画面感知到学生眼里有人,知道是在“跟谁说”。最后就是多变性,鼓励学生挖掘新闻事件的细节,并找到与之相关联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产生的肢体生理反应就是我们所要获得的多变的可视语言。

方法四:个性挖掘法。

挖掘新闻播音员的个性,在新闻播音的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个性不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是源于创作主体独到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所引发的具有独立视角的分析和判断;个性也不是作秀,不是为了表现出与众不同而故意“哗众取宠”;个性更不等同于向“共性”和“规则”挑战的“叛逆精神”;凡是不按照规则进行的都属于个性,凡是按规则进行的就是没有个性,这都属于狭隘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那么究竟怎样来挖掘个性?如何通过可视语言来表达呢?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个性是对共性的个性化解读

个性不是自由表现,想怎样就怎样。“任意性”的表达是有一定阈限的,问题的根源就是在美学的判断标准上,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解读方式。到底什么是“美”的?关键在于它的标准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群的心理诉求或者说心理需求。只有当这种美学标准能够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时,这种标准才可能被认可。

我们挖掘个性就要立足于对事物的分析判断标准之上,而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上的表现。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个性挖掘是不能脱离其新闻属性的,可视语言的表达是为了表现新闻的主题,而不顾新闻事实只想凸显自己个人形象的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可视语言的个性化表达特征

个性化行为是每个人独特的、具有标志性的行为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视语言的个性化表达的训练一定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对一地挖掘创作主体的表达特征。

比如热情大方型的腰腹力量较为强劲,从视觉上看腰杆挺直,挺拔感强,同时面部表情动作较为丰富;而成熟稳重型的,则重心靠后,肢体动作和缓,幅度也不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