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5:51:15

点击下载

作者:冯世杰,张新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作者:冯世杰,张新晖排版:青杨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2-01ISBN:9787308093637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青少年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标准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故事引路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里。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哈利竟然发现了满满一杯水。这可是天赐的水啊,是分给朋友,还是留给自己慢慢救命?

哈利欲独占比黄金还要贵重的水,竭尽全力向沙漠深处跑去,而朋友则在后面使劲追赶。哈利既要跑得快,又要护住杯中的水,自然累得够呛。朋友也气喘吁吁。这场追赶持续了多久,我们没必要深究了,最后是哈利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不小心,一杯水全泼到了黄沙里。结果两人筋疲力尽,求生的勇气全无,很快被黄沙埋葬了。

心理按摩

也许,关键时刻,有些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哈利的做法。

其实,把半杯水给别人,同时也会救了自己。

倘若把半杯水给别人,就等于给了自己成功的最大机会,还可能成为上帝一样的恩人。

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够证明这一观点。

乔治起先不过是英国一家手工作坊的小业主,按照马克思资本积累原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大资本家。但是很不幸,一场经济危机使他陷入了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物价暴涨,他面临破产的威胁。友人劝他赶快裁员,以减轻负担。乔治思考良久,准备采用友人的建议。

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老乔治的耳朵里。第二天清晨,老乔治来到办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乔治不服,老乔治便当场解除了乔治的职务。中午,老乔治走进了工人餐厅,看见大家脸色憔悴、苍白,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几片豆腐,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三英镑买回两碗红烧肉,端进餐厅,哽咽着说:“兄弟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乔治的职务,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起吃饭——当然,价值三英镑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工人们欢呼起来。

那时候,三英镑是个不小的数目——是老乔治夫妇一天的基本生活费用。

每天三英镑,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计算的,因为工人们心存感激,便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这个手工作坊慢慢渡过了难关,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英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资产过千万。

细细想来,老乔治不过是把半杯水给了工人。

表面上,老乔治的语言朴素、行为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实际上,他是深谙经营之道的,从小事做起,从“半杯水”开始,从最打动人心的角度入手,才最终创造了一个奇迹。

说不定什么时候,半杯水,就能帮你死里逃生。

健康护照

故事中的哈利和乔治的行为都给他们自己带来了不好的结果,为什么呢?仔细想来,这其实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汉语有个成语叫“别来无恙”,“恙”即病,“无恙”就是没有疾病的意思。“别来无恙”是古人常用的问候语,“祝您健康”是今人常用的祝愿辞。可见从古至今,健康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把有无疾病看作评判健康与否的依据。其实,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就为健康下过定义,即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具体说,就是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在这个定义中,“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其实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并且是构成“健康”的要件。

身体的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生第一财富。因此人们常用“1”来代表身体健康,用“0”来代表诸如事业、爱情、成就、荣誉、金钱等身体健康以外的方面,意在强调没有了“1”,一切“0”都失去了意义。

可见,身体健康对人生的幸福是多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做到了身体健康,还不能代表他就是健康的。因为生理机能正常只是前提,而心理健康才是关键。

我们常见到一些人身体条件很好,但整天处在生活的阴影里,唉声叹气地过日子,甚至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有些男孩常为自己的“阳气”不足而苦恼,不是因为他的体质孱弱无比,而是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不像许多少女崇拜的“白马王子”那么潇洒、英俊、刚毅;有些女孩常为自己的“魅力”不足而苦恼,不是因为她长得弱不禁风,而是因为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像许多男性迷恋的“白雪公主”那么温柔、娴静、婀娜。于是,那些性别特征模糊的“中性”人物反倒备受推崇。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目前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普遍认识,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第一层含意是在强调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这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不可或缺的,这与身体健康必须具备“身体没有疾病”这一基本条件的道理相同;第二层含义是在强调心理健康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以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为目标,凡属于不健康的心理倾向都要消除。

在生活中,有严重心理缺陷的人并不少见,只是在对他人没有造成明显危害的情况下,还没能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而已。我们不希望故[1]事中哈利和乔治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不希望马加爵一类的事件再次发生,就应及早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般人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这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认识上产生偏颇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反对以偏概全。我们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由认知导致心理不健全抑或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但是现象不等于实质。譬如一位女生很喜欢看别人瀑布似的披肩长发,却又总把自己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小男孩,我们因此就断定这位女生心理不健康,这未免有些偏颇了。追求个性和性别意识扭曲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不具备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可她没有被命运击倒,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命运的不公,学外语,著书立说,关注残疾人事业,至今还担任全国残联主席,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霍金应该说比张海迪的身体条件还要差,可身体上的残疾并没影响他在物理学上做出惊人的贡献,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的重要意义。

注释

[1]马加爵: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与其同学为琐事争执,认为邵某等人说自己为人差、性格古怪等,有损自己名声,于是决意杀害邵某等人,遂于2004年2月13日至15日,用铁锤将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被害人尸体藏匿于宿舍衣柜内。作案后潜逃,经公安部通缉,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判处死刑。马加爵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大讨论。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故事引路

1992年5月,很偶然地,一位刚拿到律师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听说,司法部正在北京举办中国首期证券资格律师培训班。他知道,证券市场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拥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在中国还没有,如果能拿到这块“敲门砖”,那就意味着与成功近在咫尺。

第二天,他和两个同学找到司法部。当他们向主管培训班的处长说明来意后,处长耐心而坚决地说:“第一批参加培训的都是资深律师,是经过各省层层筛选审批产生的,而且每个省只有一两个名额。你们是没有机会的!”

三个年轻人沮丧地走出司法部大楼,可那个大学生越想越不甘心,便独自折了回去。他对那位处长说:“我想交钱旁听,可以给我一张证吗?”处长两手一摊:“这个班没有旁听的概念。小伙子,以后再努力吧!”说完,处长就走了。

回到寝室,大学生还在为如何抓住这个机会而四处打探消息,同学们纷纷讥笑他痴人说梦。晚上,当大家泡吧时,这位大学生独自找到司法部值班室,打听到了那个培训班的地址。

第二天早上5点多,大学生转乘了三辆公交车,早早出现在培训班所在的邮科院培训楼门口。可因为没有听课证,值班门卫不让进,他只好在楼口徘徊了两个多小时。快8点时,他发现楼口有工作人员在搬运培训资料,就趁门卫不注意,连忙赶上去帮忙。从一楼到六楼,别人跑一趟,他跑三趟,挥汗如雨,不敢有丝毫倦怠。工作人员以为他是学员,也就没怎么在意。

就在这时,那位处长驱车到培训班视察,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大学生,忍不住笑着说:“你别这样故意感动我好不好?我就是让你旁听,但因为没有报批手续,即使你考过了,也不可能得到资格证!”工作人员恍然大悟,都被这个小伙子求学的精神深深打动,纷纷为他说好话。处长也心动了:“我们有话在先,拿不到资格证,可别来找我!”

三个月的培训,大学生很刻苦。考试结果揭晓,他得了全班第三名。全班58人,前50名就可以拿到资格证。

拿到成绩单后,尽管很无奈,大学生还是硬着头皮找到那位处长。对方一见到他,不禁苦笑:“你呀,怎么考了第三名呢,这叫我帮你不是,不帮你也不是!”大学生诚恳地说:“那您就帮我吧!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望着小伙子不屈的眼神,处长终于感动了,他当即向部领导详细汇报了情况。就这样,司法部指示湖北破例为这个小伙子补办了手续。

拿到了“敲门砖”,正赶上湖北地区的公司纷纷上市,而上市必须向有关部门出具拥有证券资格的律师意见书。当时湖北拥有证券资格的律师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那位大学生。

小伙子抓住机遇,两年内,为全国15家公司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武汉市第一个拥有高级轿车的大律师。

回首往事,他说:“当初,我也以为拿到资格证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不愿放弃机会,机会也就不愿放弃我了!”

心理按摩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司法部正在北京举办中国首期证券资格律师培训班,立即意识到这个培训班对自己“成功”的意义,且在受到拒绝的时候,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轻易放弃努力,一再为自己争取机会,终于拿到了“敲门砖”,进而掘到了“第一桶金”。故事中的大学生之所以能成功,有人说是因为他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话不假,健康的心态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健康。我们说这位大学生心理健康,表面上是依据这个故事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得出的结论。

或许有人会问,心理健康也像身体健康那样有具体的标准吗?是的,心理健康是有标准的,只不过这个标准还不像身体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客观,还不能用完整、清晰、科学的客观数据来衡量。也就是说,检查心理健康还不能像检查身体健康那样,通过量体温、号脉、测血压、验血等客观的检查或者通过运用心电图、脑电图、X光透视、B超、核磁共振等一系列科学手段而得出结论。心理健康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由于目前心理学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人类对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律还是未知或知之不多的,因此公认的科学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但是综合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科学家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健康护照

1.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1)智力正常

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集合了其多种心理成分和大脑活动的整体功能。智力正常指个体具备了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目前,人类受自身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还没有完善明确的智力测定的科学方法,亦没有全面衡量大脑功能的统一标准。但是一些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智力量表,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1]我们衡量智力水平提供了借鉴,例如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和[2]法国的比内-西蒙的智力量表。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智商”概念,是普遍公认的衡量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一般把一个年龄组或团体的平均智商定为100,通过测验和计算得出个人的智商数,分数越高,表明一个人智力水平越高。根据这一规定,正常人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其智商必须在85以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儿童智商应在80以上),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亦属心理健康范畴;70~79是智力缺陷,属心理缺陷范畴;70以下则属于低能,属心理疾病范畴。(2)适应环境

适应环境指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好,即个体具有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和身心功能而满足客观环境的需要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个体能够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

适应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具备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所谓自然环境,主要是相对各种人为因素而言的。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生存能力是人的首要能力,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又是构成生存能力的基础。

②具备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环境因素,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社会环境。应该说,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适应的难度大一些。人们习惯把能否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看作是衡量和判断个体社会适应性如何的关键因素。因此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标准。

③具备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与前两点涉及的环境因素不同,情境虽然也属于环境因素,但一般是指个人行为发生时的现实环境。情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社会形态、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后者指个体心理行为所处的场所、氛围以及接触对象的态度、情绪和期待等,如考核、演讲、比赛等场合。广义的情境制约和影响狭义的情境。个体具有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就能够在身处不同时间、空间和各种情境时泰然自若、处变不惊,让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和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人生追求的目标服务。(3)人格健全

人格指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显示的身心行为上的独特特征,是个体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又被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人格健全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能够平衡、健康、全面地发展。[3]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对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指标有比较具体的阐述:①有自我扩展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有许多兴趣爱好。②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妒忌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值观念和信仰上有差别的人。③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情绪稳定。④有现实性。能根据事物实际情况而非自己的希望看待事物,能看清情境和顺应它。⑤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清楚准确地知晓自己的所有或所缺,能够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⑥有与社会规范一致的人生哲学。能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能在意识形态、信念和生活方面对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4)情绪稳定

情绪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与否,与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相关。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狂躁不安、悲痛欲绝、喜不自胜、怒不可遏等)和持久的消极情绪(如悲戚、忧郁、恐惧、怨愤等)以及变化不定的情绪反应(如喜怒无常、悲喜交集等),严重干扰了人的心理平衡,左右了人的认知,控制了人的行为,还可能造成生理机能的紊乱或导致各种躯体(脏器)疾病。而良性情绪反应(如愉快、喜悦、乐观、通达、恬静、满足、幽默等),促进了心理平衡,调动了人的心理潜能,还可以推进人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保持情绪和情感稳定协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比较重要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者能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并非没有悲戚、忧郁、哀愁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是他们在体验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做出调节,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因而才表现得喜怒不形、宠辱不惊、胜败不躁。(5)行为协调

这里的行为指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一般称为“意志行为”。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一般由行动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个体由自觉地确定目标到主动支配其行动以努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及其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意志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般很难将两者割裂开来,因为要观察一个人的意志活动,只有通过具体行为才能实现。

衡量个体的行为是否协调,关键是看个体的意志品质如何。优秀的意志品质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特征:

①自觉性。即能够明确界定自己行动的范畴,认清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能为实现任务目标而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自觉性是一个人积极地完成目标任务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有了它,个体就能遵从客观规律,独立自主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屈从于环境,积极地摆脱外力的影响或干扰,以实现既定目标。

②果断性。即做事有决断,不犹豫。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有了它,个体既能遵循客观规律做出判断,又能不受客观外界的干扰,合理地执行自己的决定。

③自制性。即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能够明确地加以执行,善于敦促自己竭尽全力实现决定目标,善于主动制止和排斥与执行决定无关的行为,自觉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自制性是一种有较强克制能力的心理品质,有了它,个体既能对自己行动的目标认识明确,又能对与行动目标相悖的行为加以克制,坚定地完成目标任务。

④坚韧性。即为达成目标任务而毫不妥协,坚固而有韧性。坚韧性是一种善于坚持(为达目的而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有了它,个体既能信念坚定、毫不动摇地执行自己的决定,又能意志顽强、坚忍不拔地排除艰难险阻,直至达成目标。

行为协调除了优秀的意志品质作保障之外,还需要行为自身符合要求。这也是衡量个体行为是否协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正常的行为指标是:①行为不受非意识支配,即尽量受理智控制而不受情感控制;②行为适应的方式灵活,即处理问题采用弹性方式而非僵化方式。(6)心理平衡

所谓心理平衡,指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这涉及两个标准:①个体的实际年龄必须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保持一致;②个体在不同的心理发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应该与这个时期的身份、角色相符合。

人的年龄分三个层次,即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指人的自然年龄,即人已经生存的年数。

生理年龄指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机体的发育成长特点。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不一定完全一致,有的人生理发育延迟,有的人生理发育提前,也就是生理年龄小于或大于实际年龄。导致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有营养状况、遗传基因、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心理状态等。

心理年龄指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所表露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谓整体心理特征,指人的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也并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共经历3个阶段7个心理时期,即儿童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阶段(亦称学龄期,包括少年期、青年期),中老年阶段(中年期、老年期)。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身心发育缓慢,心理活动幼稚不定;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发育突变,心理活动动荡剧烈;老年期老成持重,身心功能降低,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

同一年龄段的不同个体,年龄特征也不尽相同。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应该说,直至今天,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尚无统一公认的结果。这是因为,同一条件下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并非相同。例如环境虽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但是身处于同一环境里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尽相同。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起码应具有如下内容: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这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一个人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生理机能缺陷是自卑的主要原因。

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性格、情感符合其年龄特点。

乐于交流,善于结友——人际关系良好、善于结交朋友,这是一个人摆脱孤独、融入社会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与人沟通、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情绪稳定,心态乐观——情绪和心态如同体温计,是心理健康的外显标志。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有所追求,积极进取——有所追求是人生的动力,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具体的标准为:(1)智力正常。智商在90以上(这是一个综合标准,最低标准为85),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属正常,能保持高效绩的学习或工作状态。(2)适应环境。能根据客观情况设计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能基本统一,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对学习或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3)热爱人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于助人,具有强烈的生存实在感,能从矛盾中悟到统一,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奋斗目标切合实际。(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足感,心胸开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5)意志健全。意志坚定,毅力持久,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坚定性,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6)行为协调。行为受理智控制,不受非意识支配,做到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思维与行动统一、协调。(7)善于交际。乐于与人交往,能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并能客观评价他人,善于合作,人际关系融洽,能够保持和发展友谊。(8)反应适度。对各种刺激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既不过敏,又不迟钝;善于发现,有解决困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9)特征稳定。充分了解自己,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心理活动特征与自己的实际年龄相符合,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0)追求进取。面向未来,善于进取,富有竞争意识和勇于向前的精神;崇尚科学,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3.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1)健康标准的非绝对性。应该讲,任何标准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也只是参照某些标准才得出结果的,而所参照的某些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用其衡量的结果也并非是绝对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基本符合了公认的心理健康的特征,就可以被认为是心理健康者。要知道,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想要找到完美无缺的符合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要在世界上找出一个毫无躯体疾病的“绝对健康”者非常困难一样;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健康”的完人。不管怎样,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相对的可比较的概念,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操作可努力的方向。青少年个体只要以现有基础为起点,不断努力,就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推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层次跃升。(2)健康状态的非固定性。每个人的健康状态不是静态的,这是尽人皆知的。心理健康也是如此,即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比如心理疾病患者,经过医治,排除了心理疾病,恢复了健康,就重新回到了健康状态;基本健康的人,经过努力,提高了自我修养,完善了个性品格,磨炼了坚强意志,可以更加健康;心理健康者,并不是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更不是没有心理不健康的行为表现,也存在着向其他状态转变的可能。任何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处于两种临界状态相交叉的状况,也是常有的。(3)心理与行为的非等同性。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与否与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起来。因为任何一个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人,都有可能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如针对特定对象或事物可能产生的自卑和嫉妒等心理,就可能经过调整,较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心理健康者出现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状态是暂时的,而心理不健康者出现的缺陷心理和行为的状态则是较持久的。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时一事而简单地得出结论,尤其不能仅凭蛛丝马迹就轻易地给人下一个心理不健康或有心理疾病的论断。(4)健康与否的非对立性。生活中有些人习惯把健康和不健康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本身就存在偏颇。事实上,健康与否不能用“非此即彼”来衡量,躯体健康如此,心理健康更是这样。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现象,有时无法用明确的界限来加以区分,更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人类的基本心理状态虽有最健康、健康、较健康、心理缺陷、较轻的心理疾病、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一些概念上的区别,但它们的分布状态还是体现了连续的特征。这连续分布的每一个状态,都如同水平仪中的水银,随时都可能向相邻的状态发展,如心理缺陷就是不稳定的状态,具有向两极发展的可能性。心理缺陷属于特殊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其发展和变化的趋向,受个体的心理防卫功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程度和自我心理保健水平的制约。具体说,就是心理健康者因为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发展为心理缺陷者,如果继续受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者;反之,心理疾病者经过积极的防治和保健措施的落实,可以恢复为心理缺陷者,再进一步实施心理卫生教育和自我心理保健,就可以恢复为心理健康者。各个状态之间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是渐进的,且两个相邻状态还存在交织、交融的现象,根本不存在对立。

注释

[1]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1896—1981),于1939年在纽约Bellevue医院出版W-B(Wechsler\|Bellevue)量表,它可用于儿童与成人,其智力测验在世界上信度较高,被广泛使用。

[2]比内-西蒙的智力量表: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西蒙受法国教育部的委托,编制了比内—西蒙量表,首次提出了心理年龄(智龄)的概念。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于1916年修订发表了《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并引出了智商的概念。

[3]阿尔波特(1897—1967):美国心理学家,强调人格的个别特点,创立了人格特质论。其关于健全人格指标的阐述是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提出的。三、心理状态及对策

故事引路

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学生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可能吗?他们怀疑自己听错了。一阵沉默以后,拿破仑•希尔又重复了一遍:“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有人马上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要是把那些杀人犯、抢劫犯以及强奸犯全部释放,你想想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啊?这个社会别想得到安宁了。无论如何,监狱是必需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讨论:“我们正常的生活会受到威胁。”“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呢!”“天天都有犯罪案件的发生!”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做,否则他们都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不为所动,他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怎么做。”

大家勉强地把它当成试验,开始静静地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这群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穷,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方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总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心理按摩

这个试验说明: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时,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你真正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状态,不同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

有一位退休老人,在一所学校附近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打算在那里安度晚年。可是,有三个无聊的年轻人,经常在闲着无事的时候踢房屋周围的垃圾桶。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们的恶作剧多次阻止,但无济于事,时间长了,只好听之任之。

这位老人受不了这种噪音,决定想办法让他们停止。

有一天,当这三个年轻人又在狠踢垃圾桶的时候,老人对他们说:“我特别喜欢听垃圾桶发出来的声音,所以,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天天给你们每人50便士的报酬。”

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踢垃圾桶了。

过了几天,老人愁容满面地对他们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现在起,我恐怕只能给你们每人30便士了。”

三个年轻人有点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继续踢垃圾桶,只是没有从前那样卖力了。几天之后,老人又找到他们:“瞧!我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10便士了,请你们千万谅解。”“10便士!”一个年轻人大叫道,“你以为我们会为了区区10便士浪费我们的时间?不成,我们不干了!”

从此,老人和邻居都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经常失去一些东西,但我们却不知为什么失去的,这其实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每一种心理状态都有底线,只要我们学会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就能找到弥补和挽救的时机。这位老人深知:逼迫得别人走投无路,别人就会拼命反抗;给别人一线生机,他就会自行逃走。同样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

切记,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不想办的事情!

健康护照

心理健康、心理缺陷和心理疾病,是现代心理卫生科学划分的人的三种基本心理状态。心理缺陷和心理疾病皆归入心理不健康范畴。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有关联又有区别——心理卫生的目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手段是心理卫生。也就是说,没有心理健康作为目标,与心理卫生相关的各种措施和活动就无从开展;脱离了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就没有保障。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是,积极地运用心理规律,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角度上说,心理卫生既有利于个体的人格完善,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般适用的心理卫生措施也不同:

1.心理健康状态及对策

通常,多数青少年是基本具备6项心理健康特征的心理健康者。但是,我们已经强调过,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是根本不存在绝对健康的“完人”的。因为凡是已经被现代心理卫生科学归入心理健康范畴的人们,依然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不健康、不完善现象。长期忽视心理卫生保健的心理健康者,有可能转向心理缺陷。

针对心理健康者应采取的心理卫生策略是:(1)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主渠道,自然是以普及心理卫生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强化只是为了打好基础,形成自觉培养健康心理的意识才是关键。(2)增强心理防卫能力。任何个体都存在着个性方面的不足或偏差,克服这些不足和偏差,重点是调控自我心理行为,即及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认识、情绪和行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自觉地接受心理咨询指导,定期进行心理测验,了解自己心理的优势和不足。(3)遵循心理科学原理。目的是以心理科学原理为依据,认清自身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发挥好大脑效能,高绩效地完成学业或工作,不使学习、工作、情感、社交、健康等方面成为个人为社会服务、为人类贡献的障碍。

2.心理缺陷状态及对策

现代心理卫生科学把有心理缺陷的人归入心理不健康范畴的原因,是这类人缺少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适应、调节和平衡能力,虽然他们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程度,但已经明显地偏离心理健康轨道。

心理缺陷是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是造成心理缺陷的基本原因。性格和情感缺陷是心理缺陷者最常见的特征,社会集体生活适应不良是这种缺陷导致的直接后果。所谓社会集体生活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在人际关系上有协调障碍。也就是说,心理缺陷使个体在集体生活中无法摆脱心理矛盾或困扰,无法面对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无法使自己进入正常的心理平衡状态;心理缺陷容易诱发多种心理疾病,导致身心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个体在学习、工作或事业上的追求进取,妨碍其在集体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阻碍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心理缺陷虽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但这种状态属于“过渡”或“边缘”性的,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其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既可以转化为心理健康,亦可以发展为心理疾病。究竟是向积极方向转化,还是向消极方向转化,取决于个体心理卫生水平、接受医疗帮助程度和客观上的心理卫生指导情况。

针对心理缺陷者应采取的心理卫生措施主要是:(1)开展心理教育。开展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让心理缺陷者尽早树立心理卫生保健意识,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卫生保健方法,使其能够早期识别、正确判断自身存在的心理缺陷,并认清心理缺陷的危害性,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为向心理健康者转化铺平道路。一句话,越早认清危害,越早掌握转化的先机。(2)开展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训练相结合,是解决心理缺陷者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只有认清了心理缺陷的危害,才有主动接受心理训练的可能。越早接受训练,越早实现转化。

3.心理疾病状态及对策

心理疾病已被现代心理卫生科学明确界定为心理不健康范畴。[1]《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2)把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看做是同一类疾病,认为它们都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主要是看这个人的表现是否符合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并且必须由心理医生或精神病科医生诊断,而其他人不能妄下结论。

针对心理疾病患者应采取的心理卫生策略是:(1)开展心理训练。关键是能够早期发现和识别病人,越早越好,早期明确诊断就更有利于防治。心理疾病患者不仅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心理训练,特别是早期的患者,使其转化到心理健康状态,心理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2)施行心理治疗。对待心理疾病患者,除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施行各种心理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虽是手段,却是实现心理疾病患者稳定病情和转化状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心理训练为基础,施行心理治疗,要遵循早而坚持的原则,既不耽误治疗,又不影响治疗效果,以促使心理疾病者早日康复,转化到心理健康状态。

必须指出,心理缺陷与心理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淆。一般情况下,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对心理缺陷是没有实际效果的,这是在采取心理卫生措施时应区别对待的。

注释

[1]《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2):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后来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前者主要关注器质性病变,后者主要关注心理活动,两者相关但有所区别。)1989年通过颁布,1994年修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共列出精神疾病100余种,常见的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心理障碍、身心疾病、人格障碍与性变态等。第二讲青少年如何提高适应能力一、适应的心理过程

故事引路

一个犹太小男孩,在5岁生日前的一天,和父亲一起突然被纳粹抓进了集中营。

小男孩的父亲用平常的语气告诉他:“我们正在参加一场惊险、刺激和有趣的游戏,如果取得了1000分,我们就会取得胜利,奖品是一辆坦克。”

父亲和孩子制定了游戏规则,把凶恶的纳粹看作敌方,在充满恐怖的集中营里做着游戏。当感觉到濒临溃败的德国人将要进行最后的大屠杀的时候,父亲悄悄地把孩子藏进了一个大柜子里,并告诉他,“现在我们已经积了940分,只差60分就可以成为最后的大赢家了。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藏在里面,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让任何人发现你。否则,前面我们的940分都白攒了,敌人就获胜了。只有当外面没有任何人时,你才能出来。记住,一直到外面没有任何人时,你才能出来!”

天真的孩子以为父亲是真和自己玩游戏,他遵守了游戏规则,耐心地守在柜子里。不知过了多久,当他确信外面没有人时,才从柜子里爬了出来,正当他望着空旷的集中营发呆时,一辆坦克冲破集中营的高墙缓缓驶来。小男孩惊喜地叫了起来,他发现了人群中还穿着囚服的妈妈,一边跑一边高喊:“妈妈,我们赢了1000分,坦克!我们赢了!”可是小男孩的爸爸,却已经死在了纳粹的枪口下。

心理按摩

适应就是个体适合客观条件或客观需要。即个体随着各种客观条件、客观环境、客观需要的变化不断做相应的改变,以适合客观变化。适应是人类优于其它动物的本能之一,是人人应该具有而且也能够发挥好的基本能力之一。故事中的小男孩,在纳粹大屠杀的恐怖中,严格遵守父亲与他一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终于躲过了纳粹的枪口,幸运地活了下来,这与他良好的适应心理不无关系。

适应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人人都要经历,只不过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故事中的小男孩,躲过浩劫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经历的适应时间较短。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不能适合客观条件和需要的孩子,一个不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如果处在这个小男孩的生存环境下,结果将会怎样,恐怕我们是不敢设想的。

当然,小男孩的父亲通过“游戏”为他提供了一种新的适应心理需要的环境,缓解或减轻了他内心的紧张和恐怖,这也是小男孩躲过浩劫的前提。“适应”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基本观点。达尔文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我们熟知的“适者生存”和“用进废退”理论,揭示了人类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奥秘,即适应环境。

健康护照

适应的心理过程即适应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需要→阻挠→反应→适应。

1.需要

需要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或要求,是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例如,每个学生来到学校,都会从自己的需要或动机出发,进入学习状态,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求得进一步学习深造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为今后就业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等等。其中,创造高质量的生存条件和获得较高的生存能力,是求学者的普遍需要或动机。

2.阻挠

阻挠指人现有的习惯机制不能满足其新产生的需要或阻止了其动机的实现。阻挠一般对个体的发展或成功起破坏或阻滞作用。例如,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像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等,新生都会产生一些新的需要和动机,但是其旧有的习惯,如动作拖沓、自由散漫、贪图安逸、依赖父母或依赖他人等,根本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致使他的新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这种事与愿违的状况就是阻挠状况,大多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这也是许多新生进入学校后出现的常见现象。

3.反应

反应指人面对各种情境所采取的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反应有习惯方式和非习惯方式之分。一般情况下,面对一种新的情境,在用习惯方式尝试解决问题而遭受挫折时,人们就会主动寻找一种新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反应的非习惯方式大多是在习惯方式遭遇挫折时出现的。只要情境不断变化,人的反应就会不断变更。通常,人是以适应环境著称的,而这种适应的效果,基本取决于其不断变更的反应。效果不同,情绪表现截然相反:成功了就喜上眉梢,失败了则垂头丧气。例如,新生进入学校后,旧有的习惯使其跟不上校园的快节奏,而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向规范的同学模仿讨教,从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生活窍门,很快就跟上了学校新的快节奏生活,继而出现轻松、愉悦的情绪,这就属于反应方式变更快捷有效;如果其完全处于被动或消极状态,即停留在旧有的习惯方式上,难以变更,或虽有变更,但其方式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境的要求,则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延续乃至加重,这就属于反应方式变更缓慢无效。

4.适应

适应指人显示的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的心理状态。一般只要个体减轻或消除了紧张心理,就被视为达到了适应的标准。例如新生入校后不久就找到了正确的反应方式,刚入校时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并且对新环境、新要求逐渐熟悉,与学校生活节奏保持一致,就达到了基本适应状态;进而完全消除了紧张心理,与学校生活节奏保持了和谐统一,甚至游刃有余,就达到了完全适应状态。

需要→阻挠→反应→适应,这一适应心理过程告诉我们,当适应出现问题时,关键是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常言道,心态决定成败。只要坚信,任何不适应的状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方式,即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积极的心态能够促使我们尽快地寻找这种方法。当然,积极地寻找并不意味着能够成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反应方式,且其寻找的过程又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无论情况有什么不同,在尚未找到成功的反应方式的时候,更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为,任何消极的心态,都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一点好处。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借助外力也是寻找解决问题方式的捷径。个体受客观环境限制,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找到或者干脆不能找到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方式,这种时候就需要求助他人。如评选“三好学生”的需要受名额限制满足不了时,班主任老师一席安慰鼓励的话或心理辅导老师的开导帮助,就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心理适应条件,缓解或减轻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一种解决方式只要能够减轻个体内驱力(需要、动机)引起的紧张状态,就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二、新生的心理适应

故事引路

1942年1月8日,是现代科学之父、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纪念日,也是斯蒂芬•威廉•霍金诞生的日子。9岁时霍金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17岁他跨进了牛津大学,在别人眼里,霍金是幸运的。

然而,在大学三年级时,他的手脚变得越来越不灵活,竟然在一次可怕的事故中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一直滚落到楼梯的底部。他患了肌肉萎缩症,却以惊人的毅力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后,除了思想,他几乎全身都不能动弹,不能说话,谁也没有想到他不仅能够活下来,而且硕果累累,32岁被接受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37岁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成了与牛顿、爱因斯坦并肩的科学巨匠。

心理按摩[1]

美国的拉尔夫•沃尔多•爱默森说:“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够统治你。”霍金从小住在一个又乱又破的旧房子里,栅栏倒了,墙纸剥落了,窗户上的玻璃碎了……在他向成功迈进的时候,身体的残疾又接踵而至,生存环境的窘迫、身体的高度残疾,都没有让他向命运低头。他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巨额的财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却有着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精神。凭了这一点,他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创造了奇迹,实现了梦想,赢得了尊重。

霍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适应艰苦乃至恶劣的环境,更要适应生活对自己的考验。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心理的残疾才是可怕的。

健康护照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从学生到普通劳动者,从单纯的消费者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青少年人生经历的一次次重大转折。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角色,使许多青少年随着短暂的新鲜感和好奇感的消失,出现了一些与适应有关的心理反应,如学习生活紧张、生活条件艰苦、管理严格和远离亲人等方面的不适应。针对这些不适应,我们介绍一些具体的对策:

1.学习生活紧张的适应对策

21世纪的校园生活节奏快,学习任务繁重,所有的学校在作息时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准军事化管理(一般多为寄宿制)的学校,一切活动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现在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期望值过高,从早到晚逼着学生学这学那,既要素质教育,又要应试教育。因此,不少青少年在多重压力下,出现了紧张、焦虑甚至失眠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我们建议青少年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掌握校园生活规律。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匹配的校园生活,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显得格外紧张,但只要细心研究就会发现,无论多么紧张的校园,都是井然有序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熟悉了校园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程序,掌握了与自己相关的作息规律,了解了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增加了预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避免忙中出错,进而实现从容应对。当然,由遵循规律到适应规律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尽量缩短这个适应周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就充满了乐趣。乐趣是舒缓紧张情绪的良药。(2)学会做时间的主人。一般,有时间观念的人,能够要求自己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增强信心。俗话说,不怕一步慢,就怕步步慢。如果在遵循校园生活规律上总是落后于他人,适应校园紧张学习生活的进程就会被拖延。时间是销蚀意志的腐蚀剂,只有缩短不适应期,才能减缓心理压力。青少年要学会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做时间的奴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或工作,这样才能缩短不适应期。(3)学会培养技能技巧。熟练的技能技巧不仅能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缓解心理紧张,缩短不适应的周期。因此,青少年要高度重视提高各种活动技能的训练,以促进对学校生活的尽快适应,如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学生,空闲时练习一下穿衣、叠被、洗漱、清理卫生等;走读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练习,缩短滞留在家的时间,为按时到校学习提供保障。(4)学会休息和放松。常言道,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张弛有度,这虽是一种对工作的理性要求,但对青少年学习亦有启发性。比如,有些同学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的弦绷得紧紧的,丝毫不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机会,这样更容易出现问题。其实会休息的学生学习才是高效的,那些喜欢和同学开开玩笑、打打球、下下棋、唱唱歌的学生,学习效果一般都比较明显。所以学会放松,如约几个同学在花园中写生、在树荫下散步或到琴房弹琴、去声乐室唱歌等,对缓解疲劳、保证旺盛的学习精力,大有裨益。

2.生活条件艰苦的适应对策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教育投入的增加,校园生活的艰苦程度已经大为降低,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教育设施基本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但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生活条件相比,学校的集体生活会相对艰苦一些,特别是寄宿制学校。青少年如果原先的心理准备不足,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落差,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不适应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为尽快适应学校艰苦的集体生活,我们建议青少年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面对新环境,要了解环境特点。每个阶段的新生初到一所新学校后,首要的事情是及时了解新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特点,了解这所学校与原先就读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心理准备是适应艰苦环境的前提。艰苦的生活就像担子,摆在我们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可见,艰苦的生活环境最能考验人的意志。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连学校这种集体生活的艰苦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克服,那么又怎能去面对更加艰苦的社会和人生呢!2008年9月6日晚23点,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当“鸟巢”上空的主火炬塔被点燃的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侯斌身上。是的,是侯斌拉动手中的绳索,让自己连同身下的轮椅“飞”向火炬塔,每一寸,都那样艰难,每一寸,又那样坚定。那一刻,全世界为之震撼,在侯斌身体的飞升中,无数的心灵在升华,因为侯斌的身体负载着人们追随圣火的梦想,这就是不屈服、不抱怨,默默攀爬,不断超越的人类精神。那一刻,我们没有人因为侯斌坐着轮椅而对他有一丝的怜悯,却肃然起敬,因为人们知道,为了这一刻,侯斌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瞧,侯斌所处的恶劣环境没有阻挡住他前进的轮椅,反倒成了帮他取得成功的优势,相比之下,所谓的校园集体生活的艰苦,又算得了什么呢!(2)面对新环境,要纯正生活动机。动机决定态度。要问问自己,进入这个新环境,生活动机是什么。如果进入一所新的学校的动机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自己、早日成才,就能克服困难,为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愿,毅然抛弃了富裕的家庭生活,坚毅地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成为人民爱戴的好总理。无数像周总理这样的爱国人士,无一不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裕的生活条件,而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成就皆来源于生活动机的纯正。对那些生活态度端正的人来说,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更应该或能够做出一番事业。(3)面对新环境,要建立吃苦意识。青少年要学会考问自己,进入一个新环境,有没有吃苦意识。有人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享福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苦与乐从来不是绝对的,两者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人生的最大财富是能够从艰苦中磨炼意志,吃苦的经历常常是激发人走向成功的动力。青少年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不是享乐,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砺。江苏淮阴县五里中学,有名女孩叫徐胜兰。徐胜兰的父亲因病去世,撇下了她和弟弟妹妹,还有多病的妈妈相依为命。在农村,像徐胜兰这样的家境,女孩是无力上学的,因此,妈妈劝她停学,帮妈妈种田养家糊口,可她死也不答应,哭着向妈妈哀求:“妈妈,我知道您的苦楚,可我不能不上学,5亩地,我边上学边帮您种地。”妈妈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起早贪晚,承担了家中许多活,还跟学校请好假,每天提前回家帮妈妈种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居然能扶犁耕地,连比她大的男孩子都自愧弗如。起初,排在学习成绩前10名的全是男生,由于徐胜兰学习有目标,态度端正,从入学成绩倒数第二,一跃而成为全班第一。徐胜兰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建立起吃苦意识,才能直面人生磨难;只有自觉地吃苦,才能真正享受到艰苦过后的快乐。

3.管理严格的适应对策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想高效运作,都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是组织制度的需要,青少年在自觉性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这种组织制度的约束是必需的。即使是成年人,也经常表现出缺乏自觉性的行为,有的甚至还是习惯性的。因此,人们无论处于哪一个社会组织中,都应该接受严格管理,这是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组织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从通常意义上说,严格管理就是对人的自由意愿的客观约束和限制,而任何个体在主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与这种客观约束相排斥的需要。因此,严格管理就意味着任何个体都要放弃一部分自己的主观意愿,接受一部分客观限制,即强迫自己放弃那些想做而与组织需要相悖的事情,尽量去做不想做但组织需要必须去做的事情。客观上说,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订的,相比其他组织机构要宽松得多,无论怎样强调严格管理,也是充满人文性的。但不管怎么说,管理的这种约束和限制,还会使一些青少年在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之初感到不适应。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1)尽快定位角色,服从规范。社会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社会规范理论。所谓社会规范,就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里,人们如何行动的一致意见。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如教师、学生,医生、患者,父母、子女等,社会规范对每一种角色的言行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个人必须服从这些规范,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和谐,否则就会招致排斥甚至惩罚。青少年以学习为主,以接受学校教育为主,因此,作为学生,与人生其他阶段的角色相比,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有其特殊性,即与其他角色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校学习期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守纪的习惯,为今后扮演其他社会角色打好基础。毫无疑问,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青少年都应该自觉接受这种严格管理,主动适应这种严格管理,以培养自身优良素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2)端正行为态度,辨证思维。心理学强调态度影响行为,而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辨证关系,首先取决于态度。有些青少年对学校(或其他组织)严格管理有逆反心理,这恰好与态度有关。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我们常说的自我意识,就是心理倾向的一种表现。如果自我意识出现了偏差,心理上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严格与宽松、纪律与自由从来就是相对的、辩证的,双方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一个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青少年,再严格的管理对他来说也是宽松的;因为在自觉遵守纪律的前提下,自由的空间是很大的。要知道,多么严格的管理也有一个度的限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样,宽严结合、张弛有节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只要明白,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客观世界,但可以改变主观世界。作为青少年,一开始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增强信心,就能够处理好与管理有关的一切难题。(3)强化自律意识,树立信心。他律是一种客观的约束,而自律是一种内化的动力。强化自律意识,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有了这样的情绪体验,说明我们的自我教育显现了效果。为了巩固这一效果,此时可以对自己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所谓强化,其实就是不断地适时地鼓励自己,使积极的情绪体验转化成良好习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都清楚自己对未来充满憧憬,期待这种憧憬早日成为现实。但憧憬和期待都不解决树立信心问题,只有行动才能让愿望变为现实。坚持自律的强化,就是在不断强化信心,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外界的约束和限制,并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告诫自己,适时地抑制并化解与之相悖的情绪体验,主动排除强化信心的障碍,把适应学校严格管理进而自觉遵纪守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作风和习惯,做自律的模范。

4.远离亲人的适应对策

心理学有一个“第二次断乳期”的概念。所谓断乳,指阻断个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