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6:30:11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 水延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试读:

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视角不同,观感就会不同,结论也会不一样。

同一个历史传说“尧舜禅让”,从政治视角看,它反映了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权力的和平转移,体现了大公无私、任人唯贤的思想和做法。而从社会调查视角看,尧舜禅让的意义在于:通过访问调查、民主推荐发现接班人,通过多方实践考察接班人,通过基层艰苦环境磨炼接班人,待考察、考验合格后再正式任命接班人。尧舜禅让的真谛在于:把访问、观察、实践、考验贯穿于处理接班人问题的全过程,从而为中华民族选拔、培养接班人创立了一个光辉榜样。

同一篇历史文献《禹贡》,历代学者对其著作性质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从篇名看,它是贡赋之法;有的认为,从内容看,它是地理文献;有的甚至认为,它“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土综合整治开发建设总体规划”[1]。而从社会调查视角看,它是长期实地调查的结晶。因此,较全面的看法应该是:从著作目的看,它是一部“贡赋之法”;从主要内容看,它是一部“地理文献”;从形成方法看,它是一部山川调查报告。在上古极其原始的条件下,做如此宏观、如此深入的实地调查,在世界社会调查史上很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同一个历史人物苏轼,从文艺方面看,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可谓文坛耀眼巨星。从官场看,他24岁踏入仕途,40年间被贬谪3次,先后外放凤翔、杭州、徐州、黄州、扬州、儋州等12地,可谓官场踉跄过客。而从政绩看,他无论是做地方官,还是当被贬谪的“戴罪”之人,每到一个地方总能为民众解忧、为百姓造福;从社会调查视角看,他勤于调查研究,善于实地考察,敢于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决定,这是他总能解民倒悬、造福一方的重要原因。

同一个历史故事“三顾茅庐”,人们一直把它作为礼贤下士的典范传扬。而从社会调查视角分析,对人才的系统、深入调查,才是“三顾茅庐”的精髓(详见本书《“三顾茅庐”的精髓》)。今天要正确选拔人才,既要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谦恭态度,更要学习刘备对人才做系统、深入调查的精明做法。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传说、历史文献、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浩如烟海,人们对其中的一些历史传说、文献、人物、故事的意义及其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当统一、相当稳定的看法。然而,我在研究中国社会调查史的过程中发现,一旦从社会调查角度来审视这些历史传说、文献、人物、故事,特别是研究他(它)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观感就会大不相同,结论也会很不一样。为了丰富和扩展对中国历史传说、文献、人物、故事的理解,加深和提高对中国社会调查历史的认知,宣传和发扬中国历史上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我们选择了60个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文献、人物或故事,力求从社会调查视角来概述和评析它们,不知是否正确、恰当?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现把它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希望得到读者、有关专家的批评和指教。水延凯2017年1月18日于美国圣路易斯注释

[1] 刘胜佳.《禹贡》——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地理学报,1990,45(4).第一部分先秦时期尧舜禅让的真谛【故事来源】

本故事取材于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之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有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事迹和一篇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以及礼、乐、历法、天文等),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史学家、思想家。他自幼聪明好学,10岁能诵《尚书》等古籍,曾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等大儒。30岁左右入仕为郎中,38岁任太史令,42岁开始编撰《史记》,48岁时因李陵案被处以宫刑。后任中书令,忍辱含垢,发愤著史,56岁时编著成《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圣、太史公、历史之父。【故事概述】唐尧画像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故称唐尧。

话说公元前23世纪末期,放勋担任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人称“尧帝”。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部落之间亲如一家,和睦相处,深受人民爱戴和尊重。尧在位时间很长,年老后没有传帝位于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品德高尚、睿智能干、有胆有识的部落成员舜。尧是如何禅让帝位于舜的?其中有何真谛呢?尧帝已有所闻 四方诸侯推荐

尧在位七十年,感觉到有必要选择继任者。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召集各位大臣诚恳地说:“唉!四方诸侯啊!我在位已七十年了,你们哪一位能按天命行事,接替我的帝位?”四方诸侯答道:“我们的德行卑下,会玷辱帝位的。”尧说:“只要是真正贤能的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至亲好友,还是地位卑微隐居在民间的人,都可以向我举荐。”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百姓中有位尚未娶妻的单身汉,名叫虞舜。”尧接过话头说:“我也听说过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大家说:“舜各方面都很优秀,特别是很有孝行。他是盲人的儿子。父亲心术不正,母亲愚悍奸诈,弟弟骄纵不法,舜能用孝行与他们和睦相亲,使他们受到感化而向善,变得互相亲爱,没有滑向邪恶的泥潭。”尧听了诸侯们的介绍,觉得舜可能是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当即对诸侯们说,先对舜好好考察一番,然后再做决定。多种考察锻炼 虞舜不负众望

尧首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观察他如何对待两位妻子,以考察他的德行。舜娶了娥皇和女英后,并不因为她们是尧的女儿而给予娇宠,而是将她们安排在老家妫河边,让她们按照普通百姓家媳妇的礼节去拜见公婆,负责做好家务,尊敬并侍奉好公婆。尧认为舜这样做很对。

接着,尧让舜掌管礼教之事,负责推行五典,教导臣民努力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尽心尽力地向臣民宣传五典,使臣民都严格遵从,而不违背人伦。在舜的努力下,孝顺父母、爱护子女、亲近兄弟的美德逐渐在各部落蔚然成风,社会风气大大好转。

尧见舜工作出色,非常高兴,于是,又让舜帮助自己按照五典的要求整饬和管理百官。舜首先自己带头遵守五典,为百官做出榜样;在管理百官的过程中,举止得当,雷厉风行,赢得了百官的钦佩。在舜的整饬和管理下,百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把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而后,尧又要舜在明堂的四门接待各方诸侯和宾客,以观察他处理对外事务的能力。舜接受这一任务后,精心准备,妥善安排各方诸侯和来访宾客,不仅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努力让他们友好相处,使四门充满了彬彬有礼和稳重从容的气氛,各方诸侯和宾客对舜都十分钦敬。

最后,尧又派遣舜去担任守护山林和川泽的官职。舜不畏困难和艰险,经常奔波于崇山峻岭,广泛涉足于浩渺的河川与湖泊,尽职尽责,守护山林的安全,保证川泽的畅通,即使在暴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他也坚守岗位,从不迷失方向,从未出现失误。深得各方信任 禅让帝位成真

经过重重考察后,尧认为舜是一位圣贤,于是召见舜,对他说:“你考虑问题很周到,承诺的事情能够兑现做出成绩,经过三年考验,你已取得了我和百官的信任,你就登上帝位吧!”舜一再推让,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胜任帝位。但是,尧决心禅让,于是选择正月的一个吉日,在庄严的文祖庙里,召集各部落首领举行禅让大典,当众把帝位禅让给平民出身的虞舜。

历史事实证明,虞舜后来也成了上古时代的一位明君。【故事评析】

尧舜禅让的故事发生在上古时代,距今已四千多年。圣明的尧年老以后,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不足以授天下,就把帝位传给了平民出身但德才兼备的舜。尧这种大公无私的美德,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世高度赞美。

然而,仅仅赞美尧的大公无私是不够的,尧的更大贡献在于:

第一,通过访问和推荐发现接班人。对于舜,尧表示“朕闻之”,显然是曾做过调查了解,但仍通过四方诸侯推荐,对舜的出身、品德和能力有了更多的了解。这颇有些类似于当今通过调查和民主推荐而发现接班人。

第二,通过实践多视角考察接班人。首先,通过嫁两个女儿,考察舜的品德;其次,通过推行五典,考察舜教化百姓的能力;再次,通过“遍入百官”,考察舜整饬吏治的本领;最后,通过“宾于四门”,考察舜处理外事的才能。通过多方面实践的考验,尧对舜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第三,通过艰苦环境磨炼接班人。最后,尧派遣舜去守护山林和川泽,看看他在基层艰苦环境下表现如何。由于舜尽职尽责守护山林的安全,保证川泽的畅通,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未出现过失误,因而获得了尧的高度信任。

尧舜禅让的真谛在于它把调查研究——包括访问、观察、实践、考验等——贯穿于处理接班人问题的始终,在于它为中华民族选拔、培养接班人创立了一个光辉榜样:通过访问调查、民主推荐发现接班人,通过多方面实践考察接班人,通过基层艰苦环境磨炼接班人,待考察、考验合格后再正式任命接班人。总之,尧舜禅让的真谛比尧舜禅让本身,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原文和注释】史记·五帝本纪(节选)(1)(2)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

(3)(4)(5)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6)(7)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8)(9)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10)(11)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12)(13)(14)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弟傲,(15)(16)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17)

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18)(19)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20)(21)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22)(23)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24)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注释:(1)其知如神:知,智,智慧。指他的智慧如神那样,无所不晓。 (2)就之如日:就,靠近,趋向,追随。指追随他如同追随太阳一样。 (3)望之如云:望,希望,期望。指人们对他的企盼,有如大旱之望雨云。 (4)黄收纯衣:黄收,古冠名,色黄,故曰黄收;纯衣,古祭服,以丝织之,黄黑色。指头戴黄色冠冕,身穿黑色衣服。 (5)彤车乘白马:彤车,朱漆车。指乘坐红色的车子,由白色的马拉车。 (6)能明驯德:能,能够,善于;驯,顺从,教诲。指他有善于顺天诲人的美德。 (7)以亲九族:亲,亲近;九族,泛指亲属。指能使自己的亲属互相亲近。 (8)四岳:指四方诸侯。 (9)庸命:庸同用。指顺应天命。 (10)忝(tiǎn):辱没(谦辞),没有资格或不配。 (11)贵戚:指帝王本姓的亲族。 (12)疏远隐匿者:指被疏远隐匿在民间的隐士。 (13)矜(guān):通鳏,指无妻的成年男子。 (14)虞舜:舜名重华,属有虞氏,故又名虞舜。 (15)烝烝治:烝烝,厚美;治,处理,治疗。指以自己的至孝美德感化人。 (16)不至奸:奸,狡诈,邪恶。指由于舜的感化,而没有变成邪恶之人。 (17)饬:整顿,整治;告诫;谨慎。 (18)妫汭(Guīruì):妫,妫河,又称妫川,在今北京延庆境内。汭,河流转弯处。 (19)五典:又称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 (20)四门:指明堂四方的门。 (21)穆穆:美好、柔和、威仪盛大、平和恭敬的样子。 (22)女:同汝,指你。 (23)绩:成就,功业,绩效。 (24)不怿:不悦、不愉快。裴骃《史记集解》:“谓辞让于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撰稿人:叶传德大禹治水何以成功?【故事来源】

本故事取材于司马迁编撰的《史记》。

关于《史记》及其编撰者司马迁的简介,见本书第3页,这里不再重复。【故事概述】大禹画像

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民族,如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第安、古墨西哥、古玛雅等,都有惊人相似的史前大洪水传说。华夏大地的史前大洪水,发生在约公元前23世纪,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本故事讲的,就是尧、舜、禹时代的治水故事。鲧受命治理洪水 失败后流放羽山

在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华夏山川未经治理,许多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滔滔洪水到处泛滥,包围了山岳,淹没了丘陵,冲毁了田地房屋,百姓经常陷入愁苦之中。当时,尧在位,非常着急,于是向群臣询问:谁能承担治理水患的重任?群臣和四方诸侯都说,颛顼(轩辕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的儿子、封于崇地的鲧,可以承担治水重任。尧说:我听说过此人,他不大听话,经常违背上命,在族里的名声也不好,他能胜任吗?群臣和四方诸侯说:在他那一辈人当中,没有比鲧更有胆量、更有魄力的人了,您就试用一下吧!尧勉强采纳了群臣和四方诸侯的建议,委派鲧负责治理水患。

鲧为了堵住泛滥的洪水,迅速行动,大刀阔斧,组织百姓到处修堤筑坝,拦截洪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然而,洪水四处流窜,东边堵住了,西边又泛滥,西边刚治理好,东边又溃决了,治水九年,未见成效。尧甚为焦急,就派虞舜代理天子巡视各地诸侯治水情况,发现鲧治水不力,给百姓造成巨大损失,于是就从重惩罚了鲧,把他流放到边远的羽山。后来,鲧就死在了那里。禹总结失败教训 创以疏为主方针

尧逝世后,舜继帝位。舜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禹勤劳俭朴,聪慧多谋,品德高尚,仁爱可亲,诚实可信,举止恰当,是遵守纲纪的模范。禹接受治水任务后,就与伯益(黄帝第五代孙、皋陶的儿子)、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一起奉舜之命,挑起了治理水患的重担。

禹决心根治水患,在外劳身焦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自己吃穿很简朴,却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很丰厚;自己住房很简陋,却不惜巨资修建各种水利工程。他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钉鞋。他痛心于父亲鲧治水失败受惩罚致死,决心总结其失败教训。禹先走访鲧的部下,他们告诉禹,鲧一向用硬堵的方法治水。堵的结果是洪水淹没的面积越来越大,有时连刚修的堤坝也被冲毁了。禹觉得父亲的治水方法有误,要根治水患,必须找到正确的治水方法。他与伯益、后稷一起,率领诸侯百官,征集各地民夫,一方面,开展大规模山川调查,随着山势竖立标识,确定那些高山大川的方位和走向;另一方面,开渠、挖沟、修堤、筑坝,兴建各种水利工程。他带领部下翻山越岭,实地踏勘,足迹遍及华夏各地,随身携带的是测定物体平直的水准、绳墨和画图用的圆规、方矩,一年四季用这些器具勘察地形,详细记录,划分、设置九州,开辟、畅通九州的道路,修筑九州湖泽的堤坝,计度九州山岳的脉络。通过山川调查和兴建水利工程的实践,他发现:华夏地形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水往低处流,凡是开渠、挖沟的地方,洪水都被排出去了,即使雨量很大的地方,也很少淹水;凡是只知道修堤、筑坝的地方,多余的水都无法排走,积水越来越多,堤坝修得再高也难以容纳那么多洪水,溢出的洪水必然淹没田地房屋,形成灾害。于是,他得出结论:治水要“堵”,也要“疏”,必须“疏”与“堵”相结合,而以“疏”为主。这样,他就改变了鲧治水“硬堵”的老方法,根据各地山川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有的地方修堤、筑坝,拦蓄洪水;有的地方开挖渠道,疏通河流,把洪水排入大江大海;地势特别低洼的地方,已潴聚成大片水域,就干脆构筑堤坝围成湖泊,防止洪水漫溢,还可利用湖泊蓄水在天旱时灌溉农田。总之,要从各处地形地貌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治水方法。勘测先行治洪水 四海会同大成功

禹治水,总是测量、规划先行,测量一处,规划一处,治理一处。他治水的行程从冀州开始。在冀州,先治理壶口,后治理梁山和岐山等;接着,治理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治理冀州时,下一处的测量、规划已基本完成,然后依次步步推进。在治理黄河时,他发现河中游横挡着一座大山,叫作龙门山(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奔流而下的黄河水无法冲破龙门山的阻挡,经常溢出河道,形成水灾,给这一带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禹去那里察看地形,与部下、附近的部落和长老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组织、发动百姓一起动手,开凿龙门山。经过几年奋战,龙门山被凿开了,黄河水再也不在此漫溢、肆虐,而是乖乖地向前畅流,一直流入大海。

就这样,禹带领部下经过十三年不懈努力,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疏导了九条大河,有的注入流沙(沙漠),有的流入南海,有的注入长江,有的注入黄河,最后都流入大海。由于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州的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禹治水获得了成功,其功绩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交口称赞,从此人们尊称他为大禹。大禹度量地势开掘九州水道【故事评析】

大禹治水取得成功,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十三年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二是率领百官和各地民夫治水的组织才能;三是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创新实践的杰出智慧。在治水过程中,禹的杰出智慧集中表现在:

首先,通过访问调查,总结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禹接受治水重任后,不是盲目动手大修水利工程,而是首先走访鲧的部下,了解鲧的治水情况和方法,发现鲧治水失败的主要教训是单纯用硬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是洪水淹没面积越来越大。禹认为,要根治水患,必须寻找新的治水方法。

其次,通过山川调查,创造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治水方针。禹随身携带准绳和规矩,率领部下广泛开展山川调查,发现华夏地势西高东低,凡开渠挖沟的地方,洪水都能顺利排出;反之,洪水泛滥,堤坝修得再高也难免出现水灾。于是,他创造性地制定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新治水方针。

最后,通过实地考察,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不同的治水方法。禹治水总是测量、规划先行,测量一处,规划一处,治理一处,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方法。例如,在兖州,雷夏洼地已汇聚成湖泽,他就将雍水、沮水导入雷夏泽;在扬州,彭蠡之域汇众水成湖,他引导彭蠡以东诸江水注入海;在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涧水注入黄河,荥播汇成一个湖泊,他还疏浚了菏泽,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在雍州,泾水、漆水、沮水、沣已水汇入渭水;在荆州,长江、汉水注入大海;等等。

总之,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创新实践,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关键。【原文和注释】史记·夏本纪(节选)(1)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2)(3)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4)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5)(6)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7)(8)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9)(10)(11),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12)(13)。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14)(15)(16)(17),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18)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19)(20)(21)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22)(23)(24)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注释:(1)怀山襄陵:怀,包围;襄,升至高处;陵,土山。指大水包围了山岳,漫过了丘陵。 (2)鲧(Gǔn):上古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颛顼之曾孙、大禹之父。 (3)负命毁族:负命,指违命,不服从命令;毁族,诽谤、损害同族人。 (4)殛(jí):通极。流放远方;惩罚;杀死。 (5)亹亹(wěi wěi)穆穆:亹亹,持续不倦前进;穆穆,平和恭敬。指为人勤勉恭敬。 (6)为纲为纪:纲,行为规范;纪,法度,法律。指可作为遵守纲纪的模范。 (7)益:即伯益,嬴姓,皋陶的儿子,黄帝的第五代孙。 (8)后稷:姬姓,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被尧举为“农师”,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9)傅土:傅亦作“敷”,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山川。一说傅即“付”,指付出功役,治理水土。 (10)行山表木:指随着山势竖立木杆作为标识。 (11)定高山大川:指划定高山和大川。 (12)薄衣食,致孝于鬼神:指自己吃穿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 (13)卑宫室,致费于沟淢:指自己居屋很简陋,但不惜耗费巨资修渠挖沟等。 (14)橇:古人用于在泥路上行走或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 (15)檋(jū):上山穿的钉鞋。一说是上山坐的滑竿类的乘具。 (16)准绳:准,测定平面的水准器;绳,量直线的墨线。指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 (17)规矩:规,圆规;矩,角尺。指画图或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 (18)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开,分割,设置;通,沟通,通畅;陂,陂塘(水塘),陂池;度,计算,量度。指开划了九州,通畅了九州的道路,修筑了九州湖泽的堤障,计度了九州山岳的脉络。 (19)九州攸同:攸,所;同,统一。指所有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九州统一了。 (20)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居住的地方。指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 (21)九山刊旅:刊,消除,开通;旅,旅途。刊旅,开通道路。指九条山脉已开通了道路。 (22)九川涤原:涤,洗涤,疏通;原,同源。指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 (23)九泽既陂:九泽,九州之泽。指九州的大湖都筑起了堤防。 (24)四海会同: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撰稿人:叶传德从家奴到厨圣再到帝师【故事来源】

本故事取材于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和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吕氏春秋》是集先秦道家之大成的代表作,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它博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等诸家学说,但以道家思想为主。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思想观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吕不韦(前292—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庄襄王卒,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为秦王政兼并六国做出重大贡献。秦王政亲政后,吕不韦被免除相邦职务。不久,秦王政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饮鸩自尽。

关于《史记》和司马迁,本书第3页已做介绍,这里不再复述。【故事概述】伊尹画像

公元前1630—前1550年间,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夏王朝已统治中国四百多年,夏朝最后一任帝王叫夏桀,是个有名的暴君。夏朝末年,汤准备灭夏,求贤若渴,决定重用伊尹为相。伊尹是何许人也?有何本领?入汤为相后有哪些功绩?他是怎样取得这些功绩的?下面细细道来。从家奴到厨圣

伊尹(前1649—前1549),姓伊,名挚(“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小名阿衡,出生于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西空桑村。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厨师家奴,母亲是采桑养蚕的女奴。他长于伊水,自幼聪颖上进,勤于观察研究,虽躬耕于有莘国之野,却乐于探寻尧舜治国之道。他学习父亲的烹调方法,取其精华,加以改良,逐渐成为一名烹饪高手。

伊尹对可做食材的各种动物,都亲自处理、品尝,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三类动物的特性:水里动物味腥,食肉动物味臊,吃草动物味膻。他根据多年操作经验指出:气味不好的食材,可用调料使之变好。调和味道,必须使用五味三材。所谓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所谓三材,就是水、木、火三样材料。他认为,调味的根本在于用水,五味必须溶入水中才能调味。这些调料剂量很小,但先放后放、放多放少,都有一定之规,不能乱来。调味的关键在于用火,食材只有经过多次煮沸、多次变化,味道才能改变。要除去食材的腥味、臊味、膻味,火候必须适中,时而炽热,时而微弱,不能过度。鼎中味道的变化,精妙细微,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就如同射箭驾驭技术的精微、阴阳二气的交合、四季的变化一样。经过这样处理的食材,便可久放而不腐败,并可做到熟而不烂,甘而不甜,酸而不涩,咸而不苦,辣而不烈,淡而不寡,肥而不腻。此外,他根据长期调查和研究,掌握了当时肉、鱼、菜、调料、粮食、水和水果各自最好的产地。在中国烹饪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伊尹的烹饪理论与烹调技术,特别是他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可谓独树一帜,因而他被尊称为中国“烹饪之圣”。直到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新加坡等地,所有中式烹饪同行都奉伊尹为“厨圣”或“烹调之圣”。

伊尹不仅是“厨圣”,而且是“汤液始祖”。这源于他首创的“医食同源”理论。伊尹略通医术,曾在乡间为百姓治病,在深山采集药材,掌握了许多治病方法,熟悉了许多药材疗效。他的屋内堆满了中草药,房前屋后种植了多种药材,堪称百草之园。在亲身实践基础上,他逐步认识到食物与药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他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指出,生姜、肉桂味辛性温,既是调料,又有发散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的治疗,称为辛温解表;“阳朴之姜,招摇之桂”(阳朴为地名,招摇为山名——引者注),则是姜桂“之美者”(《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更为可贵的是,他采用烹调食物的方法,将各种生鲜草药加水煎煮成汤液,给病人服用,极大发挥了药物疗效,这成为伊尹的一大发明。据此,他将煎煮中草药汤液的方法及其疗效撰写成《汤液经法》,传于后世,遂被称为“汤液始祖”。《资治通鉴》称伊尹“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说明,伊尹作为“汤液始祖”,真是名不虚传。从厨圣到贤相

关于伊尹从厨圣到贤相,有两种说法:一说,伊尹想求见成汤,却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给王后有莘氏做陪嫁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汤,借谈论烹调的机会向汤进言,劝他实行王道。一说,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归从,并向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个君主的所作所为。这两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从论烹调入手,转而议国政。

一天,王后吩咐伊尹给汤做饭。伊尹精心做了一锅粥,用鼎盛给汤。汤喝了几口,感觉鲜美异常,十分惊讶,便问:“这叫什么粥?”伊尹抿嘴一笑,答:“回君上,这叫忧国忧民羹。”汤愣了一下,问:“何谓忧国忧民羹?”伊尹慢条斯理地答:“君上请看,这鼎表面十分坚硬,但已有八百年之久,现脆弱不堪,可喻我国,故称忧国;此羹以莲子、红豆为料,莲子、红豆可喻为民,在沸腾的汤里挣扎,莲心甚苦,可谓忧民。故名忧国忧民羹。”汤听罢大惊,一个厨师竟有如此胸怀!不禁肃然起敬,忙起身让伊尹坐下,诚恳地说:“这正是我所忧虑之事,请先生坐下详谈,教我该如何做。”此后,汤就委任他管理国政。

公元前1650年左右,夏桀继任夏朝君主,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原是夏的一个属国,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其祖先叫契,曾与禹一起治洪水,是个有功之人。商部落畜牧业发展很快,到汤任首领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经济力量超过了夏,已成为足以与夏相抗衡的对手。当时,商汤积极谋划起兵伐桀。为了灭夏,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人才任用上,提拔重用出身低下而有才干的人,任用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其次,在政治上,揭露夏桀的暴政罪行,争取民众的支持,为胜利奠定政治基础。最后,在军事上,先出兵攻灭夏的属国,削弱夏的实力。

在完成对夏的战略包围后,汤对决战十分慎重,问伊尹有何主意。伊尹建议,先由他亲去夏都斟(今河南洛阳偃师)住一段时间,观察夏的实际状况,再做决定。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准备了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朝贡。伊尹到夏都后,常与夏王妃妹喜交往,取得妹喜的信任。三年后,伊尹掌握了夏桀的个人喜好、内部机密和重要情报,认为桀虽暴虐无道,但仍有实力,在诸侯中仍有威信,不能急于伐桀,只能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建议,只做积极准备。

后逢百年大旱,汤决定发兵伐夏。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有不少叛离者,但拥护夏的仍然不少,特别是东部的韦、顾和昆吾三个属国忠于夏桀,与商为敌,致使伐夏困难重重。夏桀二十二年,桀召汤入朝,囚汤于夏台。伊尹和仲虺得知汤被囚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就下令释放了汤。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极大恐慌,诸侯、方国纷纷投商,表示愿助汤灭夏。

汤回商后,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见叛夏归商的人越来越多,就与伊尹、仲虺商议,先后消灭了韦国和顾国,削弱夏桀的实力。接着,汤又采纳伊尹建议,停止向夏朝朝贡,以试探夏桀的反应和实力。消息传到夏都,桀立即召集九夷之师(即属国兵力)攻商,汤见桀还能调动九夷兵力,知其还有实力,就马上请罪,恢复进贡,以等待时机。一年后,昆吾向商进攻,汤率军大败昆吾军。当夏桀得知汤灭了昆吾且不再入贡后,就下令调东夷军队伐汤,但此时东夷首领们看出夏桀不会长久,不听调遣,纷纷叛离。伊尹认为灭夏时机已经成熟,就请汤率军征讨夏桀。不久,汤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北)誓师,正式兴兵伐夏。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大会战,结果夏军大败,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忧愤病死在南巢的亭山。至此,夏朝灭亡。

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是他为商朝立下的首功。此后,他帮助商汤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协助商汤管理国家;创造了区田法,教人民施肥下种,担水浇庄稼,抵御旱灾;创造了区种法,按一定距离分町、开沟整地,按一定行距、株距播种除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这说明,伊尹不仅为建立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为商朝初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不愧为商朝贤相。从贤相到帝师

伊尹是华夏第一个帝王之师,他教汤效法尧舜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商汤极为推崇伊尹。商汤对于伊尹,总是先以伊尹为先生,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伊尹为臣子,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2]

公元前1587年,商汤去世,因太子太丁未即位而早亡,立太丁弟外丙为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弟中壬为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立太丁之子太甲(汤的嫡长孙)为帝。伊尹在辅佐外丙帝、中壬帝、太甲帝期间,总理国家大事,掌握实权。他一生辅弼商汤、外丙、中壬、太甲四代帝王,功勋卓著,是四代帝师。尤其是对太甲帝的辅弼,可谓用心良苦,方法独特,效果卓著。

太甲继位后,头两年表现尚可,能坐朝执政,关注国家大事。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无视国法,不听良言,任意发号施令。更严重的是,破坏商汤制定的法规,朝政昏乱,一味享乐,凌虐百姓。伊尹对他百般规劝,耐心教导他说:“你乃一国之主,你的所作所为关系着国家存亡,应当学习先祖,全心为国为民啊!”但太甲置之不理,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胡作非为。

作为开国贤相的伊尹,深感太甲如此下去,必将亡国灭族。为顾全大局,伊尹果断地将太甲流放到商汤墓葬之地桐宫,让他悔过反省,自己亲摄国政,代行天子职权,同时写下大量训词,向太甲讲述帝王应如何为政、如何继承法度等问题。在流放期间,伊尹常同太甲促膝谈心,谈古论今。为了让太甲知晓民情,伊尹不辞劳苦,带领太甲沿黄河步行到民间做调查。他们访问了许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考察了许多破败村庄,看到那里萧条冷清,没有一点生气。这一路见闻,令太甲大为震惊。在伊尹的开导下,太甲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开始弃恶从善,施行仁义。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归朝当政。太甲复位后,果然以仁义行事,以诚意待人,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从此,商朝逐渐繁荣起来,国力鼎盛,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商朝第五位国君沃丁继位。伊尹自觉年迈,不再参与朝政,公元前1549年,伊尹病死,相传已有百年之寿。商王沃丁感念他对商朝所做的贡献,用天子之礼厚葬他,并亲自为他临丧三年。[3]【故事评析】

伊尹所处的时代,尚无成熟文字,甲骨文、金文尚在形成之中,基本上没有可资借鉴的历史文献。伊尹出身家奴,社会地位卑微,没有也不可能接受良好教育,但他却成为中华厨圣和汤液始祖、商代著名贤相、华夏第一帝师、已知最早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伊尹之所以能在多领域、多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践行尧舜之道、实施以德治国外,关键在于他是一个实践型人物:

伊尹之所以能成为中华烹饪之圣,“五味调和说”“火候论”和“医食同源”理论的创立者,“汤液始祖”,并熟悉当时肉、鱼、菜、调料、粮食、水和水果各自最好的产地,就在于他勤于庖厨实践,善于做产品产地调查。

伊尹之所以能成为商朝著名贤相,辅佐商汤灭夏建商,并帮助商制定典章制度,创造区田法和区种法,为商朝初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深入调查夏桀动态,善于了解商初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决策。

伊尹之所以能成为华夏第一帝师,辅弼商朝四代帝王,特别是流放太甲,带领太甲到民间做访问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当太甲弃恶从善后又迎接他归朝当政,就在于他懂得和善于运用实地调查对帝王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帝王的执政观念、政策和作风,从而收到改变帝王的奇效。

总之,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实践型人物,勇于实践、勤于调查、善于研究是他在多领域、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和法宝。【原文和注释】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节选)(1)(2)

……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3)(4)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5)(6)(7)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8)(9)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10)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11)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12)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13)(14)(15)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16)(17)(18),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注释:(1)至味: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物。 (2)可对而为乎:当作“可得而为乎”。 (3)三群之虫:群,群居;虫,泛指各种动物。三群之虫,指下文中的水居者、肉玃者、草食者。 (4)水居者:指鱼鳖之属。 (5)肉玃者:玃,通攫(jué),抓取、掠夺。指食肉动物。 (6)草食者:指食草动物。 (7)臭恶犹美:臭,气味;恶,不好。犹,还、仍然。指气味不好的仍然可以使之变好。 (8)五味三材:五味,泛指甜、酸、苦、辣、咸等各种味道;三材,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9)纪:纲领、准则、关键。 (10)理:指火候适中,不要过度。 (11)其齐甚微:齐,同剂,剂量,调剂。指调味的剂量很小。 (12)若射御之微:如同射技、御技一样精细微妙。 (13)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指阴阳二气的交合、四季的变化。 (14)弊:指败、坏。 (15)不哝:哝,味道浓厚。指味道不要过于浓厚。 (16)不酷:酷,极,甚,深度。指不要过分。 (17)澹:通淡,淡薄、清淡。 (18)月侯:食物油脂过多,黏黏糊糊。史记·殷本纪(节选)(1)(2)(3)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4)(5)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6)(7)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

(8)国政。

…………(9)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10)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11)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12)(13)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14)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注释:(1)欲奸汤而无由:奸,请求。意为想求见成汤,但苦于没有门路。 (2)有莘氏:夏朝的方国,位于陈留郡外黄县莘昌亭(今河南商丘民权县西北)。 (3)媵(yìnɡ)臣:媵,古代指随嫁。指随嫁的臣仆。 (4)鼎俎(zǔ):鼎,烹煮用的器物;俎,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 (5)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6)五反:来回去了五趟。 (7)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素王,指远古帝王,或有王者道德而无王者权位的人。这里指讲述远古帝王治理天下的原则以及九个君主成功的故事。 (8)任以国政:委任他管理国政。 (9)崩: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叫作“崩”。 (10)适:通嫡(dí)。 (11)《伊训》《肆命》《徂后》:伊尹写给太甲的教导和告诫,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 (12)桐宫:商之离宫,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 (13)以朝诸侯:指朝会接见诸侯。 (14)咸归殷:咸,全,都。指诸侯都对太甲表示殷勤和归服。撰稿人:梅长荣注释

[1]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卷第一.济南:齐鲁书社,2009:77-81.

[2] 参见《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万章上》有关部分。

[3] 参见皇甫谧《帝王世纪》有关部分。郑伯如何克段于鄢?【故事来源】

本故事取材于左丘明撰《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共三十五卷,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共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均列入儒家十三经。《左传》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的编纂方法,不但记载了春秋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史料,从而提高了其史料价值。

左丘明(前556—前451),姜姓,丘氏,名明,因先祖曾任鲁国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称“左丘明”。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并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左丘明堪称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唐以后,有人对左丘明是《左传》作者的说法提出质疑。现在,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此书非成于一人之手,很可能是儒家学者在左丘明所记史实基础上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故事概述】郑庄公画像

郑伯是本故事的主角。郑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伯是春秋时的一种爵位,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郑国国君属伯爵,故称郑伯。段,又名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鄢,郑国邑名,在今河南鄢陵境内。春秋后期,周王室式微,各诸侯国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争夺权势的斗争也日益加剧。这里讲的,是郑庄公对其弟共叔段的叛逆劣迹进行二十二年跟踪调查后,在关键时刻对其绳之以法的故事。亲妈亲兄弟 水火不相容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是为郑庄公,郑国的第三任国君。武公正妻是申国公主,史称武姜,其中,武是丈夫的谥号,姜是娘家的姓。据说,申国是伯夷之后,姓姜;郑国是厉王之后,姓姬。武公娶武姜,是姬姜两族长期通婚的一例。武姜给武公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寤生,老二叫段,都是嫡子。刀兵相见的,就是这哥俩。

奇怪!亲妈亲兄弟,血浓于水,怎么会水火不容呢?据说,武姜不喜欢老大。不喜欢的原因很怪异,说是老大出生时两条腿先出来,把武姜吓了一大跳,因此管他叫“寤生”,也就是“倒着生”。寤生从小就不受疼爱,后来有了弟弟,老妈的一片爱心便全给了老二。武姜甚至多次在床上吹枕边风,要武公立老二段为太子,未遂。后来武公去世,寤生根据遗嘱接班,是为郑庄公。老二段没能接班做国君,心中很是不满。老妈向着老二,就向庄公开口为段讨“制”(在今河南荥阳汜水西,又名虎牢关)作为封地。庄公说:“制是地势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那里,不恰当,其他地方随您挑选。”姜氏改而请求京邑(在今河南荥阳东南),庄公应允。于是,段得到了京邑,从此人称京城“大叔”(也称太叔)。叔段忙扩张 郑伯故放纵

段到京邑后,并不安分守己。开始,他不遵法度,大兴土木,扩建城郭。郑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凡是都邑,城墙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是:大的都邑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已超过规定,不合制度,君王会受不了的。”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我哪里能够避免这场祸害呢?”祭仲说:“姜氏怎么会有满足呢!不如对共叔段早做处理,以免他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除掉,更何况是国君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己跌倒的。你就等着瞧吧!”

不久,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两个原来属于庄公管辖的邑,同时要听命于自己。公子吕对庄公说:“一国不能容二君,国君打算怎么办?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想让给他,那请您除掉他,以免百姓生出二心。”庄公说:“不必如此,他会自取灭亡的。”过了一段时间,叔段进而把两邑正式收为自己所有,并逐步把地盘扩大到廪延一带。公子吕对庄公说:“现在可以下手了,他地盘扩大,就会得到更多的民心。”庄公说:“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敬,地盘越大,垮台就越快。”密切观动向 一举克于鄢

郑庄公及其部下一直密切注视着叔段的一举一动,对叔段的不轨行为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庄公深知,叔段虽为心腹之患,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老妈的儿子,有这层关系在,下手就不能太狠,仅仅因为他违规违纪就大动干戈绳之以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顶多只能训斥一顿,挪个地方。不过,叔段既然有武姜这个大后台,就绝不会停步、收手。因此,庄公只静观其变,把叔段的种种不轨行迹记录在案。如果他不太越格,就不动他。

后来,叔段大规模整治城郭,积聚粮草,整修铠甲,打造武器,准备步兵和兵车,逐步建立起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对于叔段的种种叛逆行为,武姜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准备在郑国都城内充当卧底和内应。鲁隐公元年(前722),叔段自认为羽翼丰满,计划袭击郑国都城,连袭击的日期都谋划好了。殊不知,这些情报早已被庄公的眼线侦察清楚。郑庄公得到叔段意欲袭郑都的准确消息后,认为这就是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必须绳之以法,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伐京。京人闻讯,立即宣布与叔段划清界限。叔段抵挡不住,只好狼狈逃窜到鄢。庄公当然不会让他在鄢安家落户,继而挥戈伐鄢。五月二十三日,叔段再次逃亡,逃到国外避难去了。【故事评析】“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兄弟相争,一个有谋逆之心,得寸进尺,一个有杀弟之意,欲擒故纵,皆权势之争,无信义可析。但仅就郑伯克段而言,却不能不佩服庄公长达22年的耐心监控和调查。

首先,封地的安排。老妈为老二讨“制”为封地,庄公以“虢叔死焉”为由不同意,而应允以京邑为段的封地。为何如此安排?因为制地遥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京邑在自己眼皮底下,便于调查和监控。显然,庄公对老妈、老二的心思早已洞察,对郑国的地形地貌更了然于胸。

其次,城墙的修建。春秋时期,城墙的高低、长短都有严格规定。“都城过百雉”,是“国之害也”。段到京邑后,大兴土木,扩建城郭,超过规定,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对于郑大夫祭仲的提醒,庄公表示无法避免,无可奈何,“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说明,他早已知晓,故意放纵叔段而已。

再次,二邑的管辖。叔段命令原来属于庄公管辖的两个邑,也要同时听命于自己,后正式收为自己所有,并扩大地盘到廪延一带。对于公子吕“现在可以下手了”的建议,庄公仅以“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敬,地盘越大,垮台就越快”来回答,说明庄公不仅熟知叔段的动向,而且早已有对应的准备。

最后,偷袭的准备。叔段大规模积聚粮草、整修铠甲、打造武器、准备兵车的行动,早已被庄公的眼线侦察清楚。当庄公进一步掌握了武姜打算充当卧底和内应,并确定了袭击郑国都城的日期后,立即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伐京,继而挥戈伐鄢,一举粉碎了叔段夺取君位的图谋。

从公元前743年继位,到前722年克段,庄公对老妈和老二隐忍了22年,也持续跟踪调查、监控了22年,他还真有耐心啊!

庄公如何克段于鄢?耐心的严密监控,持久的跟踪调查,这就是答案。【原文和注释】左传·隐公元年(节选)(1)(2)(3)(4)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5)(6)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7)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8)(9)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10)(11)(12)(13)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4)(15)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16)(17)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18)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19)(20)(21)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22)(23)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

(24)待之!”(25)(26)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27)(28)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29)(30)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31)(32)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33)(34)“不义不昵,厚将崩。”(35)(36)(37)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38)(39)(40)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41)(42)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43)大叔出奔共。

注释:(1)初:当初。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的往事。 (2)郑武公娶于申:郑武公,郑国第二代君主,郑庄公的父亲;娶于申,即娶申国(诸侯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国君之女为妻。 (3)武姜:“武”表示丈夫为武公,“姜”表示娘家姓姜。 (4)共叔段:庄公的弟弟,名段;叔段后出奔共国(诸侯国名,在今河南辉县),因此称为共叔段。 (5)寤(wù)生:寤,通牾,逆,倒着。寤生,指胎儿脚先出来,即难产。 (6)恶(wù):厌恶。 (7)亟(qì):屡次。 (8)为(wèi)之请制:(武姜氏)替共叔段请求把制(地名,在今河南荥阳汜水西,又名虎牢关)这个地方作为封地。 (9)岩邑:险要的城邑。 (10)虢叔死焉:虢叔,东虢的国君;死焉,死在那里。 (11)佗邑唯命:佗,同他;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 (12)京:郑国的邑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南。 (13)大(tài):后来写作太。 (14)祭(Zhài)仲:郑国大夫。 (15)城过百雉:城,指城墙;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城过百雉,指城墙长三百丈、高一丈。 (16)叁(sān)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17)不度:不合法度。 (18)焉辟(bì)害:辟,同避,躲避。指怎么能躲避祸害。 (19)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即“有何厌”,指哪里会满足。 (20)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通毋,不要。滋蔓,滋长,蔓延。这里指不如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自己的势力。 (21)蔓难图也:图,图谋。这里指如果蔓延就难以对付了。 (22)蔓草犹:蔓草,蔓延的野草;犹,尚且,还。 (23)自毙:毙,仆倒,倒下去。指自己摔跟头。 (24)姑待之:姑,姑且;待之,指等待共叔段自毙。 (25)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不久;鄙,边邑;贰,两属,臣属二主。指大叔命令原来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边、北边的两个邑也同时臣属于自己。 (26)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 (27)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若之何,怎么处置它。指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您将对它怎么办。 (2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如果)打算(把郑国)送给太叔,就请您允许我侍奉他。 (29)无生民心:不要使民生二心。 (30)无庸:庸,用。无庸,不用,指用不着除之。 (31)贰:指以前两属的地方。 (32)至于廪(Lǐn)延:至,到;廪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 (33)不义不昵(nì):昵,亲近。指对君不义,对兄不亲。“不义”和“不昵”是并列关系。一说“不义”和“不昵”是条件关系,意思是,多行不义,别人就不会亲近他。 (34)崩:山塌。这里指崩溃,垮台。 (35)完聚:完,修葺(qì),这里指修城;聚,指聚集粮草。 (36)缮甲兵:整修铠(kǎi)甲和武器。 (37)具卒乘(shèng):具,准备;卒,步兵;乘,兵车。 (38)夫人将启之:夫人,指武姜;启之,为段开城门。指做内应。 (39)期:指共叔段袭郑的日期。 (40)帅车二百乘:帅,率领;车二百乘,战车二百乘。乘,古代军队组织的单位。一乘有甲士(戴盔甲的兵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有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41)诸:“之于”的合音字,语气助词。 (42)五月辛丑:古人以干支纪日,五月辛丑即隐公元年(前722)五月二十三日。 (43)出奔共:指逃到共国避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