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麻醉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4:16:48

点击下载

作者:王月兰,姚尚龙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介入手术麻醉学

介入手术麻醉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介入手术麻醉学/王月兰,姚尚龙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785-6

Ⅰ.①介… Ⅱ.①王…②姚… Ⅲ.①介入性治疗-外科手术-麻醉学 Ⅳ.①R6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19124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介入手术麻醉学

主  编:王月兰 姚尚龙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785-6策划编辑:尚军责任编辑:杨帆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在1996年11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学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介入医学的发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内科、外科以外的第三种临床治疗学。近年来,与麻醉学密切相关的内科学、外科学、放射学等学科的进步,为麻醉学理论和临床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临的新科学理论和技术挑战,为适应麻醉专业发展的需要,系统的麻醉学书籍《介入手术麻醉学》应运而生。《介入手术麻醉学》由年轻上进的王月兰教授和知识渊博、专业造诣精深的姚尚龙教授主编,并指导一批具有丰富临床麻醉经验的中青年才俊共同完成。在编写中广泛征求多位老专家和相关科室的意见,参阅大量的介入专业、麻醉专业书籍和最新发表杂志的文献,并反复修改和完善,以确保理论知识的可靠性和临床麻醉的实用性。《介入手术麻醉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先进的介入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麻醉学理论以及介入手术过程中采用MAC麻醉、快通道麻醉、低氧血症、气管痉挛等方面管理,旨在规范手术和麻醉各项操作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医疗安全,消除或减少医疗隐患,保障患者最大利益。

在《介入手术麻醉学》即将出版之际,感谢姚尚龙、王月兰教授的邀请为本书作序。我由衷地感谢全体编者的辛勤劳动,编委们的关切与支持。最后,我殷切地希望广大读者关心介入手术麻醉学的发展,并对本书不足之处不吝赐教和指正。孙大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终身教授2013年5月前 言

手术科室经过了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类手术及微创介入手术的快速普及与推广,使得很多疾病在过去高风险、创伤较大的手术治疗转化为可视、微创、快速康复的腔镜或介入技术为主的手术模式。使然,此类手术的开展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和延长寿命。但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范围、种类、数量的剧增,围术期引发的不良事件也被越来越多报道,为此,规范各科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是当务之急,也是撰写此书的初衷。

介入手术的迅速发展其中也得益于麻醉技术和麻醉管理的提高。介入手术要求麻醉医生有较强的临床综合判断能力、快速正确处理问题能力和亚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和娴熟干练操作技术。但目前大家对门诊日间手术尤其介入手术的麻醉实施与管理仍欠合理与规范。再有,患者和家属对微创期望太高和对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很多介入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对此类手术的特点、环境因素等掌握和重视度还不够。 为引导和规范此类手术的麻醉,2011年10月在恩师姚尚龙帮助和鼓励下,申请并筹划出版本书。《介入手术麻醉学》一书共14章,近50万字。主要阐述了介入手术特点、麻醉特点:其不同于手术室内的规范性及门诊手术麻醉的可预见性;详述了麻醉前准备与病情评估、麻醉方法选择及胸外科、心脏、神经外等各类常见的介入手术麻醉管理和并发症防范,并附有典型病例及讨论,放射影像学知识和防护,为广大一线的临床麻醉医生参考;由于介入手术患者多为急症(无意识、无亲属、无领导陪同),本书还增加了实施麻醉前的告知协议合法性及相关的法律常识。我们希望该书能成为临床麻醉医生必备的参考书。

感谢全国著名的麻醉学专家姚尚龙教授的指导和主审,《介入手术麻醉学》编写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在保证编写准确的前提下,本书启用了一批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中青年麻醉医生编写,他们多数在海外培训和深造,对新理论、新技术接受能力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因此他们的加入提高了本书的理论基本知识,同时使该书的实用性得到保障。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长期为中国麻醉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麻醉界老前辈、获得窗体顶端、获得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荣誉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孙大金教授为本书作序;老一辈专家们的帮助和具体指导使我们难以忘怀,老教授的朴实勤奋、德才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代表本书所有参编人员向孙老致以最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同时感谢所有参编、修改等人员的付出。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虽经各方努力,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再版修订。王月兰 姚尚龙2013年5月目 录序前 言第1章 绪 论第1节 介入手术学的发展第2节 介入手术麻醉学概述第3节 麻醉学科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参考文献第2章 麻醉实施准备与术前评估第1节 麻醉相关仪器准备第2节 介入手术环境中的安全措施第3节 麻醉实施前基本药品准备第4节 患者术前准备与评估第5节 麻醉协议及法律法规参考文献第3章 介入手术麻醉常用药物第1节 局部麻醉药第2节 麻醉辅助用药第3节 吸入性麻醉药第4节 非吸入性麻醉药第5节 肌松药第6节 预防恶心呕吐药物第7节 其他参考文献第4章 介入相关放射影像技术操作第1节 X线检查与成像第2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第3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4节 磁共振成像第5节 介入放射学第6节 信息放射学参考文献第5章 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第1节 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基本原则第2节 不同麻醉方法的选择和术中管理第3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管理第4节 术中液体管理和输血第5节 控制性降压第6节 呼吸道管理参考文献第6章 介入手术麻醉的术中监测第1节 呼吸功能的监测第2节 心电图监测第3节 循环功能监测第4节 镇静和麻醉深度监测第5节 神经肌肉传递监测第6节 凝血功能监测参考文献第7章 麻醉后管理第1节 介入手术和麻醉并发症及处理第2节 疼痛治疗第3节 麻醉后恢复室管理参考文献第8章 胸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胸外科的应用第2节 胸外科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胸外科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胸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胸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胸外科手术后处理第7节 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9章 心血管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第2节 心血管外科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心血管外科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心血管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心血管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心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后处理第7节 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10章 普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普外科的应用第2节 普外科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改变第3节 普外科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普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普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普外科介入手术后处理第7节 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11章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应用第2节 神经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神经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中枢神经系统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中枢神经系统介入手术后处理第7节 神经介入手术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8节 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与脑损害第9节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12章 泌尿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第2节 泌尿外科常见介入手术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泌尿外科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泌尿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泌尿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泌尿外科介入手术后处理第7节 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13章 骨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骨外科的应用第2节 骨科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骨科介入手术的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4节 几种常见骨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5节 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的典型病例参考文献第14章 五官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第1节 介入放射学在五官外科的应用第2节 五官外科介入手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第3节 麻醉前困难气道的评估第4节 五官外科介入手术麻醉选择、实施和管理第5节 五官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第6节 五官外科介入手术后处理第7节 介入手术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参考文献附 录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临床血液学检查临床体液学检验中英文名词对照英中文名词对照第1章 绪 论第1节 介入手术学的发展

介入手术学从医学角度严格来说应称之为介入医学,介入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萌芽与发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介入医学因其微创、可操作性,临床经常称之为介入手术学,是一门跨内科、外科的新兴学科,已发展成为内科、外科以外的第三种临床治疗方法。

介入手术学又称为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指以影像医学为基础,通过经皮穿刺或原有体内通道,将特制的导丝、导管等器械插入至人体病变区进行特殊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技术。用于介入医学的影像学设备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ultrasound)等。

介入手术学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如X线、超声、CT、MRI等,利用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②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刺、导管等技术,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以明确病变的性质。介入手术学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明成果,如DSA、US、CT和MRI作为导引设备,医生能够精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为现代医学诊疗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具有直接、有效、简便、微创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一)介入手术学发展史

介入手术学源于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造影学家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同时,影像设备和介入器材的发展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亦起着重要作用。

1967年Margulis首次提出介入放射学这一概念,20世纪后期迅速发展。介入手术学是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Lussenhop和Spence在X线引导下应用导管栓塞了一例AVM。1929年葡萄牙人Dos Santos首次报道了腹主动脉造影术,开创了血管造影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医学影像的进步,血管造影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3年,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它的出现结束了血管造影需要血管外科医师协助的历史,成为介入医师可独立完成的一种简便、安全的血管插管技术,沿用至今。1961年,瑞典血管造影学家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报道了X线透视引导下的腹部内脏动脉造影。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视监视器的出现,使血管造影学家摆脱了黑暗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上当时缺少直观地显示内脏器官的其他医学影像设备,血管造影诊断从此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此后,血管造影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由心血管疾病扩展至腹部内脏器官和颅脑疾病。1964年Dotter和Judkin推出一种经皮穿刺共轴扩张导管系统,扩张周围血管直到血管再通,但由于并发出血和栓塞机会多,没能推广应用。1973年Gruntzing发明双腔带囊扩张导管,达到扩张狭窄血管的目的,从而使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得到发展。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1966年Rashkind开创心房间隔开口术,1967年 Postmann应用PDA关闭术,20年来发展到治疗ASD、VSD关闭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肺动静脉瘘栓塞等。1972年Rosch对肝、肾恶性肿瘤进行栓塞,70年代Maddison和Spigos对脾进行部分栓塞治疗脾亢。1969年Kaude经皮肝穿作胆道外引流,1978年Hoevels作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治疗胆道狭窄。1970年Christoffersen和1972年Oscarson在X线或CT、超声引导下行实质脏器的细针穿刺活检,脓肿引流等。

随着血管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非血管介入技术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后期,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发展起来的经皮肝胆管、输尿管、腹腔脓肿引流术和经皮胃造瘘术等相继建立,并逐步替代了需要剖腹置管的外科手术。20世纪80年代,血管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向血管外管道系统延伸、发展,并成为消化道、胆系、输尿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CT和实时超声在临床的应用,CT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脓肿引流、囊肿硬化、硬膜外血肿抽吸、恶性肿瘤消融术等逐步建立和发展。

介入医学近80年代初传入我国,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在国内首先报道经皮穿刺插管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试验。1978年上海华山医院赵伟鹏和陈星荣报道应用国产穿刺针,导管做肾动脉造影。1982年上海华山医院首先报道PVA治疗一例股动脉狭窄。1983年北京宣武医院报道10例应用PTA治疗肾动脉狭窄。1986年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大等报道应用双腔气囊治疗肾动脉狭窄。1980—1985年上海华山医院报道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中山医院林贵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肝、肾动脉的试验研究。1981年上海中山医院等报道经皮穿刺胆道造影及胆汁外引流(PTCD)1985年报道经皮插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肝脓肿,肾盂引流及经T管网篮取石等。1984—1986年报道在X线,B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单纯依靠影像难以确诊的病变提供了病理学证据。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78年开始做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同年开展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国内开展较早的单位之一。

随着介入材料、工艺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技术更趋于微创、快速、安全和有效,尤其在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等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7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在过去10~20年,约30%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变或疾病,现为微创或少创的介入治疗所取代。当前,颈动脉内支架置放术,已逐步取代内膜剥脱术;经皮腔内带膜支架(stent graft)置入术,已成为主动脉瘤或夹层治疗的首选技术。

介入手术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多已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1996年11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也逐渐细分为神经介入科、心脏介入科、消化介入科等。(二)介入手术学特点

1.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降低了风险。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小,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正常器官。

3.对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手术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三)介入手术学分类

1.按目的可分为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

2.按技术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学(药物灌注;栓塞技术;成形支架;滤器技术等)和非血管放射介入学(穿刺活检;引流技术;异物取除;腔道支架等)。

3.按临床应用范围可分为肿瘤介入放射学、非肿瘤介入放射学、神经介入放射学等。虽然CT、MRI、B超对某些血管病已具有诊断价值,但血管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尤其辨别出血管动脉、细小血管病变和血流的动态观察等仍然不可被替代。在某些血管病、肿瘤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如肾动脉狭窄,肝癌的治疗等。特别是对血管外一些管道狭窄性病变的开通如食管、胆管、气管、泌尿系狭窄甚至鼻泪管狭窄都有明显疗效。

4.按应用设备分为X线透视引导下、CT引导下、B超引导下、MRI引导下。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与普及,使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复机会,日益成为人们选择性治疗的首选方法,备受患者关注和欢迎。近几年来介入手术学在肿瘤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新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介入手术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国产介入相关的器械和器具不能适应临床工作和发展的需要,主要依靠进口;介入治疗的学术和专业水平在各地发展不平衡;面临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的挑战等。第2节 介入手术麻醉学概述

麻醉(anesthesia),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anesthesiology)则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介入手术麻醉学的发展不过50年,是麻醉学中一个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工作的需要,集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临床而建立起来,目前已成为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介入手术学的发展,麻醉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术期的准备与治疗,监测围术期重要生理功能的变化,调控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维护患者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一、介入手术麻醉学的发展

18世纪,乙醚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近代麻醉学的开端,到20世纪逐步形成了临床麻醉学。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由于麻醉工作范围与领域的扩展,麻醉学又分支出亚学科,随着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麻醉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学在临床医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在基础医学方面以药理、生理、生化、病理生理学为基础。近年来麻醉学又以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免疫、遗传、生物医学工程学密切联系,进一步探讨和阐明疼痛与麻醉对机体的影响和机制。在复苏和危重症医学方面研究机体死亡与复活的规律。反过来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和丰富诸如疼痛学说、麻醉药作用机制、麻醉对遗传的影响等。随着整个医学科学和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介入手术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脏科、腹部外科、骨科、神经内外科等,从肿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到心脏病、脑部疾病的治疗渗透到疾病的各个领域,使复杂的外科治疗方法简单化,使原来无法认识甚至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认识并解决。介入手术学的发展与普及,使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复机会,日益成为人们选择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随着介入医学地不断发展,介入医学的各种技术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如放射科、内科、外科、神经科、妇产科等应用,有的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介入医学科或介入放射科,并组建相应的介入病房。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麻醉学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介入手术的复杂性和精细程度越来越高,介入医师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虽然介入手术与普通外科手术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对于术中患者的配合和监护同样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长期以来,在国内除了神经外科医师施行颅内血管的介入手术,以及血管外科医师施行主动脉瘤支架隔绝手术较多地采用静脉麻醉外,更多“普通介入放射学”的医师并不习惯于麻醉医生的配合和监护,更多地由自己来完成局部麻醉、术中镇静、止痛、生命体征监护及手术操作。虽然这也能体现介入医生的独立性和学科优势,但为了患者和介入医生自身的利益及学科的发展考虑,这种独立意识是需要商榷的。McDermott 1993年一份关于介入手术镇静、麻醉、监护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英国仅10%的介入手术有麻醉医师的参与,仅20%和16%的介入手术室给患者监测SaO和自动血压监测;28%的介入医师从不给患者吸氧,仅24%的介入医师常规给氧;28%的介入科室报道近10年至少有1次介入术中或术后短期内死亡病例。虽然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非麻醉专业人员接受标准化的心肺复苏、镇静药的使用、麻醉及监护等方面的培训远远不够。学科的发展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外科医师因为有了麻醉医师,才可能把刀开到全身各部位。介入医师应该向外科医师学习,让麻醉医师帮助监护生命体征,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相关药物让患者安静无痛苦、无焦虑、安全舒适下完成治疗。二、介入手术的麻醉方法与特点

介入手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椎管麻醉、监护下镇静麻醉(MAC)、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以及几种麻醉方法的复合实施。

介入手术的麻醉特点:不同于普通手术室内的麻醉,也不同于门诊手术的麻醉。手术室内麻醉管理有大家多年来已遵循、熟悉和掌握的环境设备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操作规范、严格的麻醉制度、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患者的充分准备等;而介入手术麻醉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流程、标准和制度。其特点主要在于:环境布局、工作人员配合、患者无年龄、体质限制、急症濒临危急多、手术时间不确定性等特点。

介入手术麻醉方式以穿刺部位或操作部位局部麻醉为主。局部麻醉体现了操作的微创性,但患者因术中疼痛、精神紧张等导致血压、心率的变化等影响了手术的进行。静脉麻醉是介入手术的一种相对简单的全身麻醉方式,即经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静脉麻醉药物,然后在心电监护下利用持续、微量静脉给药,使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无需气管插管,麻醉深度、麻醉时间完全可以控制,麻醉药物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轻微,所以有必要将先进的麻醉技术引入到普通介入手术中,应重视麻醉学新技术对介入放射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区域阻滞是介入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一般由术者完成。但对关键部位或患者体质肥胖或神经部位较深者,由麻醉医生在超声引导下或神经刺激仪监测下,采用不同浓度或时效的局部麻醉药注入相应的神经鞘膜内或神经纤维附近,已达到阻滞神经支配区域痛觉等同时可留置特殊套管用于术后镇痛。

随着介入手术种类越来越多,手术越来越精细,患者对于无痛治疗的要求也越加强烈。虽然介入手术以微创著称,但术中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影响着术者的操作和患者的安全,介入手术的麻醉和监护问题更加迫切地需要重视,单纯的局部麻醉已经很难满足手术的需求,全凭静脉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越来越多,根据手术、术者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例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等。大部分医师更希望用全麻,优点为患者可充分制动进而提高成像质量、患者舒适且能够更好地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缺点有术中不能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可能引起高血压、呛咳而使ICP增高。大部分麻醉药均使循环波动小、麻醉深度易控制且苏醒迅速而平稳。目前广泛使用丙泊酚镇静,患者在术中可被唤醒并能合作。其优点是呼吸抑制作用小,可在术中反复测定神经功能并能避免诱导及苏醒期的循环波动。其缺点是有误吸的危险,且应用不当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患者可突然体动。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希望手术患者尽快周转出院,随之出现了无需住院麻醉(ambulatory anesthesia)、快通道(fast tracking)以及有监测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等新概念。给医疗技术和医疗制度带来一场革命,随着医学和相关学科(光纤与激素)技术的发展,以前那些需大切口和伴随较大病理生理反应的手术,现在只需要用小切口和较少的组织损伤即可完成,特别是介入医学的发展,这使得MAC技术有了更广阔的适用范围。目前,MAC主要适用于上、下消化道内镜术,纤维气管镜术,各种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口腔科手术,眼、耳鼻喉科手术,体外震荡碎石,儿科影像术,体表包块和病灶切除及其他整容外科手术,关节镜及肢体手术,疝修补,静脉曲张手术,膀胱镜,经尿道肿瘤和前列腺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及修复术,会阴部手术等。MAC麻醉方法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促进介入医学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的广度、深度发展,更好地体现介入医学越来越多的优势和特点。

介入手术麻醉学的规范化、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发展,势必极大推进介入手术学的进步。当前介入治疗技术已广及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病变,故可概括为介入医学,它将成为同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而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着诊疗技术的专一化、精细化,介入医学麻醉将成为临床麻醉的一部分,值得麻醉专业同仁不断地学习与探讨!三、介入手术麻醉操作及相关情况处理指引(一)麻醉前准备

1.查看病历、询问病史和既往史,了解禁食情况;查体应包括GCS评分、瞳孔、神志、心、肺等功能;核对患者姓名和手术部位。

2.检查麻醉机,包括氧源、氧气压力是否充足、麻醉机工作状态及检查钠石灰。

3.检查监护仪是否功能完好。

4.药物包括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急救药物如麻黄碱、阿托品、亚宁定肾上腺素、喘定等。

5.检查气管插管用品是否齐全,包括喉镜、气管导管、管芯、口咽通、喉罩、简易呼吸囊、负压吸引机。

6.预先确定紧急救援时呼叫的上级麻醉医生,确认联系电话和途径。(二)操作常规

1.面罩充分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各项监测包括ECG、HR、BP、SpO等。2

2.根据手术情况及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案。如果选择术中全凭静脉方法维持麻醉,避免过量使用肌松药物。

3.注意防护射线的同时确保精确有效的麻醉监测真实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三)特殊情况观察及处理

1.持续性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

①手术操作的影响:通知外科医生停止相关操作,密切观察血压变化。②造影剂过敏反应: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甲泼尼龙80mg静脉注射。③失血量大,血容量不足:加快补充晶体和胶体,必要时补充血液制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维持。④麻醉过深:维持循环稳定;调整麻醉维持药物。

2.控制性降压

给予适量亚宁定(或佩尔等)。因介入手术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等病史,血压降低不应超过原水平的30%(通常20%~30%)。

3.脑缺血期间需行控制性升压,通过侧支血管短时间内增加缺血区的血供

一般使收缩压比基础值升高30%~40%。单次给予适量麻黄碱静脉注射,但注意升压速度不宜过快;注意快心率易致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处重新出血;可采用去甲肾上腺素:配制浓度20μg/ml,每次注射0.5ml或10μg/次。

4.脉搏氧饱和度下降,但波形正常

术中应经常留意麻醉机工作是否正常,如发现麻醉机停止工作,应马上用简易呼吸囊接氧辅助呼吸,再排查故障。此外,还需检查气管导管有无扭曲脱落并及时调整,若非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应注意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等急危情况发生。(四)术后处理

1.据手术或病情将患者安全转送回病房或者监护室。

2.待患者情况稳定,自主呼吸恢复良好,保护性反射恢复时,方可拔除气管导管。拔管时避免剧烈呛咳。

3.患者必须由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一起转送至ICU或PACU,转运途中应有适当的连续监护,应配备监测仪、供氧设备、简易呼吸囊、静脉输液、复苏药物和设备。

4.麻醉后甚至镇静后常见低氧血症,而且难以识别,无论成人或小儿运转中均应吸氧。

5.如果患者出现烦躁,应采用有效的对症处理方法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时合理作出判断。(五)注意事项

建议安排工作经验超过5年,并已接受正规培训的麻醉医师。第3节 麻醉学科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介入手术学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估计,我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已有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介入治疗工作。从介入治疗的数量和专业队伍看,以腹部、胸部介入治疗最多(约占2/3),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次之,其他各系统、部位的工作则较少。同时,血管性介入治疗又远多于非血管性工作。当前介入治疗技术已广及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病变。

21世纪的介入手术麻醉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知识,更快更多地了解新的信息。随着高科技在麻醉工作中的应用,在麻醉机呼吸器及各种循环、呼吸、神经肌肉等功能监测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方面,都不断地采用新的医学工程技术。例如具有微电脑控制的麻醉机和呼吸器。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等监测人体及呼吸回路的气体及药物浓度;利用阻抗血流图、光纤多普勒血流速度仪、超声心动图等监测心功能,利用定量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等监测脑血流和脑功能等,大大提高了麻醉和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对于临床上应用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例如CT、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影像医学,它所提供的丰富便捷的从平面到立体、从定性到定量的诊断治疗技术,亦将为临床麻醉如某些复杂神经阻滞的解剖定位,危重症及疼痛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极其精确可靠的诊治手段。在麻醉基础理论方面,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神经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以及免疫、遗传等各个学科提供了许多新概念,新学说和新理论。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发展,亦将给麻醉学提供许多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要求。这许多新的科技知识,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研究应用。当今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大量文献资料快速的发展传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电脑网络可以快速查询掌握最新的麻醉学术动态和科技成果。至于在日常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帮助我们收集整理分析计算各种资料数据,麻醉记录等,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形影不离的有力工具。

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介入医学专业相关的麻醉理论及技术、介入手术麻醉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资格认定等。从事介入医学的麻醉医师在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上参差不齐。拥有高端的设备和材料,而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同样会限制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基础研究的滞后也阻止了本学科更加深度的发展,相关介入医学的发病机制的研究、麻醉理念和技术的应用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介入手术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应顺应医学的发展潮流不断前进,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迎接严峻的挑战。赵蔚 孙永涛参考文献

1.Margulis AR.Rec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diagnostic radiology.4.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roentgenology.Adv Surg,1971,5:88-102.

2.Raiten J,Elkassabany N,Mandel JE.The use of high-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for out of operating room anesthesia.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2,25(4):482-485.

3.鲍姆,李麟荪,欧阳墉,等.介入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哈蒙,马浩南,李恒林.麻醉超声诊断与介入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5.David Kessel MB BS MA MRCP FRCR, Iain Robertson MB ChB MRCP FRC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 Survival Guide.Churchill Livingstone.2010.

6.吴恩惠,刘玉清,贺能树.介入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Ronid D.Miler.米勒麻醉学.第7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8.黄峻.介入放射诊疗策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G·Edward Morgan,Jr.Maged S.Mikhail,et al.摩根临床麻醉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第2章 麻醉实施准备与术前评估第1节 麻醉相关仪器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介入设备引进和使用、临床科室介入操作技术水平提高,以及患者对介入手术的了解和理念渗透,近十多年来,介入手术数量增多,且种类也繁多;要求麻醉医生必须掌握介入手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部分介入手术操作步骤、刺激强度、手术时间等,为介入手术这一微创技术的开展、推广、成功保驾护航。

麻醉监护仪器与设备的准备因接受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病情、介入手术部位、手术种类及手术的时间和刺激强度等要求而不同;如需做ERCP手术的93岁患者,因胆管系列肿瘤导致胆系梗阻,黄疸,腹水、肝功异常、低蛋白血症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糖尿病、陈旧性心梗等,其麻醉方法、麻醉监护仪器就要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脏器灌注、充分氧合和镇痛以及防止呼吸抑制、低血压、手术中迷走反射及术后苏醒延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还要监测麻醉深度、围术期心律失常和液体输注管理等。

目前,伴随麻醉学科的迅速发展,各类监护设备及其所获得的数据也日益复杂精妙。但新型复杂监护仪的应用并不意味着要用仪器取代麻醉医生以及人为的物理学观察,而是用仪器协助发现患者早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和确定这些变化是麻醉医生的任务,实际上,麻醉医生才是真正的监测仪。本节拟就临床监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一、监测的指标与要求

在麻醉学中,监测即为利用医师的各种感觉和电子设备对患者的重要生命参数进行反复或持续的测量,是麻醉医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监测是保证麻醉安全的基本条件。整个围麻醉过程中,有资质的麻醉医生都要保证在场并持续监测患者的氧合、通气、循环及体温变化。只有在具有严密监测的前提下,出于安全考虑(如躲避放射线损害等)才能离开患者附近。

目前,常用的监测分为以下几类:

1.标准监测(1)全麻的标准监测,包括氧合(吸入氧浓度、脉搏氧饱和度)、通气(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分钟通气量)、循环(心电图、动脉血压、灌注压评估),如果需要还可以监测体温、尿量。(2)麻醉监测管理(MAC)和区域麻醉的标准监测。(3)特需监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超声心动图、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2.心血管系统的监测(1)循环:根据平均动脉压和静脉压评估器官灌注情况。(2)心电图:用来监测电活动的心脏传导,有效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情况。(3)动脉血压。(4)中心静脉压和心排血量:通过选择合适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达到监测目的。(5)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3.呼吸系统的监测(1)机控呼吸的监测。(2)氧合情况。(3)通气。

4.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包括脑电图、BIS、熵的监测等。

5.体温监测

6.神经肌肉阻滞监测二、监测仪器的准备

临床工作中麻醉医师可以在不同病例中不断调整监测项目的不足或过多。根据患者情况、外科手术种类以及使用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不同的监测指标。根据安全麻醉的基本要求,以下是麻醉中常用的监测指标:①血压和脉率;②心脏电活动;③外周血流和血氧饱和度;④呼吸容量;⑤呼吸压力;⑥呼吸频率;⑦呼吸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⑧呼吸气体中的氧含量;⑨体温。

有些患者需再增加一些监测指标:如心输出量、肺毛细血管嵌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动脉内测压、脑电图和诱发电位、麻醉深度监测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规定最基本麻醉监测设备包括:

1.麻醉机

2.呼吸器

3.监测装置

①血压监测仪(有创和无创);②中心静脉压测量仪;③电子听诊器和脉率监测仪;④脉搏容积和氧饱和度仪;⑤呼吸容量仪;⑥用力呼吸测压仪;⑦二氧化碳监测仪;⑧氧浓度监测仪;⑨电子体温计。

4.记录装置

①心电图;②脉搏容积和频率;③二氧化碳监测仪;④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5.安全装置

①氧压力不足安全装置;②氧浓度监测;③呼吸压力报警;④麻醉残气排污。

6.其他辅助设备

①除颤仪;②输液泵;③输血加温器;④患者加温装置;⑤神经刺激器;⑥光导纤维支气管镜。辅助设备多是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而准备的,必须经常保持正常使用及保养良好,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根据术前制订的麻醉计划,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准备相应监测仪器。监测仪所获得的数据改变一定排除人为、机器等干扰因素,综合分析再做处理。三、麻醉机与呼吸装置的准备

麻醉机是实施麻醉的最重要设备,是麻醉医师的重要武器,主要用于全身麻醉中的辅助或控制呼吸,提供充分的氧供患者,要求氧气和吸入麻醉药浓度精确、稳定和容易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机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和完善,为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全面熟悉麻醉机的结构、性能、操作要点及其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危险。麻醉机除了具有气路部分的基本构件外,还配备了电子、电脑控制和监测等仪器设备,因此,对操作和管理的要求较高。

每次麻醉开始前,应对麻醉机进行严格的、完整的安全检查。麻醉前检查中,以氧浓度监测、低压系统的泄漏试验和循环回路系统试验最为重要。(一)氧浓度监测仪的校准

氧浓度监测仪是评估麻醉机低压系统功能是否完好的最佳装置,用于监测流量阀及气体浓度的变化。(二)低压系统的泄漏试验

低压系统的泄漏可以引起患者缺氧或吸入麻醉为主的麻醉中知晓。低压系统的泄漏试验主要检查流量控制阀至共同输出口之间的完整性。流量表的玻璃管和蒸发器及其衔接处是泄漏的常见部位。(三)回路系统试验

回路系统试验用于患者呼吸回路系统完整性的测试,包括共同输出口至Y接口之间的所有部件。试验分为泄漏试验和活瓣功能试验两部分,均需在麻醉前完成。(四)麻醉机的检查常规

在使用麻醉机之前,对所将使用的麻醉机进行全面的检查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检查,确定麻醉机各组成部分性能及状态良好,可以减少由于麻醉器械而引起的麻醉以外的发生,从而提高麻醉安全性。

除了麻醉机之外,其他辅助呼吸装置也需要准备齐全。包括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一次性使用螺纹管、贮气囊及面罩。各类喉镜、喉罩,根据患者气道情况,还应准备相应的困难气道工具,如困难喉镜、光棒、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导丝,吸引器,吸痰管,牙垫等。简易呼吸囊,备用氧源。四、放射或磁场对仪器的影响及功能维护

介入手术室内大型仪器很多,互相之间的干扰也不可避免,某些特殊检查场所如MRI,更是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在日常使用维护中,应建立严格的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仪器应该定期检修、定期测试耐压和绝缘情况及使用登记制度。

由于高质量成像,MRI开始成为日益普遍的无创性放射性诊断操作。MRI需将患者限制在磁性、嘈杂的封闭空间内30~60分钟。因此,由于年龄、精神状态改变或疼痛,有些患者无法完全长时间合作,需要全身麻醉或静脉镇静镇痛以获得高质量成像。检查中患者任何活动都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麻醉医师越来越多地参与MRI和光谱学检查的患者管理。MRI高磁性区域和特定放置MRI扫描器的房间和建筑有一些特殊的麻醉注意事项。包括:

1.铁磁设备必须从磁性区域移走,包括信用卡、钥匙链、纸夹、大头针、钢笔以及传统监护设备。

2.在扫描过程中,接近患者和观察患者受限。

3.变化的磁场可引起监护设备的功能障碍或造成干扰(如注射输液泵)。

4.监护设备产生的偏离射频流可能减低成像质量。

这些问题使得达到ASA麻醉监护标准和获得高质量成像间难以充分平衡。现在已经有了更新的麻醉机器和非铁质的监护设备。远离患者监护和管理,常发生静脉管道、麻醉环路管道、监测电极和电缆连接断开或纠结的机会增加。理想的状况是有2个麻醉人员:一个靠近患者,一个助手在房间外观察监护设备。

术中还应注意电刀、磁场对安装起搏器患者的影响。

介入手术环境与传统手术室相比,有如下特点:

1.介入手术室内,大型仪器更多,麻醉医生习惯占据的患者头部位置,一般都固定有放射仪器。而且,某些介入手术中,还需要不断变动患者的体位。这就要求麻醉医生,在术前就与其他工作人员良好沟通,将监护仪器及麻醉机置于合理位置。另外,还应注意反复确认,各监测导线、液体通道及通气回路等足够松弛,保证术中不受影响。

2.不需要与患者同处一室时,要把麻醉监护设备置于观察窗或闭路电视前,密切观察,也可以用麦克风或电子听诊器监测镇静或麻醉患者的呼吸音。

目前,针对介入手术环境的强辐射及强磁场特点,也对监护仪器及麻醉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可移动监护屏幕、无金属麻醉机等的推出,都将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第2节 介入手术环境中的安全措施

对于麻醉医师来说,介入手术具有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目前,许多医院的介入手术室都是建成之后改造而成,室内空间狭小,留给麻醉医生的操作空间十分有限。远离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配合的医护人员不熟悉,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不能默契配合。工作地点远离本科室,手中的药品仪器有限等不利因素。适度的镇静不仅可提高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也可增加患者对后续检查的接受性及手术者操作的安全性。麻醉技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患者检查中的体位。为方便检查,接受内镜操作的患者多为侧卧位或俯卧位,而在需要做复苏时,这些体位常会造成困难。在上消化道内镜操作或内镜逆行胆道造影中,内镜从口插入,这就迫使麻醉医师与内镜医师共用气道。由内镜医师、放射科人员和麻醉医师组成的团队的合作是迅速完成这些操作的关键。因此,本节着重从安全角度解析介入手术环境中的各类问题。一、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即保障患者的安全。无论何时,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是麻醉医生工作的“NO 1.”。根据相关统计,分析目前医疗事故中麻醉相关损害的原因。除患者及手术因素外,麻醉方面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种情况:麻醉前准备不足、麻醉方式选择不当、操作失误、术中管理疏失、机械故障等。许多专业书籍中对于术前准备的论述都非常详尽,本书不再一一赘述。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有关手术室外麻醉指南,包括:①供氧源,包括可靠的备用供氧;②吸引装置;③废气排放系统;④能够满足基本麻醉监测标准的监护仪和一个自动充气的人工复苏球囊;⑤电源接头;⑥具有蓄电池的照明设备;⑦空间要求;⑧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急救药及其他急救设备的急救车;⑨通讯设备;⑩专用安全规范。

对于介入手术有其特殊性:

1.介入手术常需应用大量抗凝药物,术前制订麻醉方案时,应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如对某些只应用镇静麻醉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鼻咽通气道等,防止出血不止;

2.许多患者心脏功能较差,介入手术操作过程中常会严重影响循环稳定,应备好起搏器。

3.介入手术进行中,常需要变动患者体位,人工气道建立之后,应注意反复确认牢固,监测导线、通气回路足够松弛,保证术中不受影响。

4.不需要与患者同处一室时,要把麻醉监护设备置于观察窗或闭路电视前,密切观察,也可以用麦克风或电子听诊器监测镇静或麻醉患者的呼吸音。

5.许多医院因介入手术较少,仪器设备长时间搁置,这些地点使用的麻醉机和监护仪可能是陈旧或不熟悉的型号,与手术室相比,它们的监测设备及其补给常常有限。缺乏有经验的助手,此处的医疗人员也常常不熟悉麻醉药、设备和麻醉医师的操作。因此,麻醉医师必须在检查麻醉机时保持警惕,必须知道紧急复苏用药和设备的位置。应提前进入介入手术室,进行基本设备的检查与保养,确认工作状态正常化。

6.介入手术的特殊性,使其对于麻醉医生的要求较高。除具备一般麻醉知识及技能外,还应熟悉相关疾病及手术步骤、具备危重疾病的抢救经验,建议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麻醉医生实施。遇到重症患者,还应配备熟练的助手。同时,应在术前确定紧急救援时呼叫的上级麻醉医生,保证随时支援。二、医生自身的安全

目前,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中面对许多潜在的危险。除了传统手术室内常见的废气、感染等危险因素外,介入手术室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辐射暴露。在介入手术中,麻醉医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必须注意辐射安全,尽可能采取防范措施。目前,物理隔离仍是减少此类危险的最好措施。穿戴铅衣,尤其注意敏感器官(如甲状腺)的防护,必要时还应佩戴防辐射护目镜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应当安装放射量测定器。另外,与放射医师良好的沟通,使其及时的给予警告。

另外,介入手术室的管理也应同传统手术室一样严格,杜绝火灾或触电等事故的发生。三、其他安全问题

传统上,麻醉医生习惯于把重点集中在死亡和诸如心梗、肺炎及肾衰竭等较严重的疾病上。如今,影响患者经济状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转归也在考虑之列,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恶心、呕吐可延迟或阻止患者出院,会增加医疗费用和影响生活质量。门诊手术后患者再次入院也是医疗转归研究的重要部分。患者群体的满意度也逐渐成为一项转归的评价措施。

针对以上安全问题,应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替代预案,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补救。第3节 麻醉实施前基本药品准备

临床工作十分琐碎,如何避免人为的失误,确保患者安全,术前充分的准备十分必要。手术中许多情况常常是瞬息万变,充足的准备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因为介入手术并不是大家日常工作的地点,如果不能提前做到面面俱到,有可能会手忙脚乱。此节并不是详述麻醉前用药,只是按照常用药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罗列,作为日常工作的总结,便于应用。一、麻醉药物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包括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咪达唑仑;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其他新型镇静催眠药(如唑吡坦)、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异丙嗪)、丁酰苯类(如氟哌利多等)。

2.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等。

3.常用吸入麻醉药。

4.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等。

5.局部麻醉药,如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等。

6.肌松药,琥珀胆碱、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哌库溴铵等。二、血管活性药物

1.升压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等。

2.降压药

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亚宁定、柳胺苄心定等。

3.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心律平)、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溴苄铵、硫酸镁、胺碘酮、艾司洛尔等。

4.强心药

地高辛、去甲酰毛苷、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米力农等。

5.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等。三、血浆容量扩充药物

介入手术前的准备与传统手术相同,也需要一定的禁食时间,而且此类患者本身就常伴有严重的脱水或电解质平衡紊乱的问题,所以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充分合理补充液体也显得尤为重要。还应注意的是,介入手术中应用的造影剂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目前常用的液体包括:各类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液、果糖、5%葡萄糖、10%葡萄糖及各种人工胶体液等。另外,还应权衡利弊,备好血液制品。四、其他相关药物

1.根据术中应用的麻醉药物,还要准备相应的拮抗药。如氟马西尼、阿片类受体阻断药纳洛酮,抗胆碱酯酶新斯的明等。

2.利尿脱水药 呋塞米、甘露醇等。

3.中枢神经兴奋药及平喘药 氨茶碱、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4.凝血药及抗凝药 维生素K、凝血质、酚磺乙胺、纤维蛋白原、氨甲环酸、肝素等。

5.激素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6.电解质补充药物 如50%葡萄糖注射液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10%氯化钠、10%氯化钙、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等。第4节 患者术前准备与评估一、麻醉前综合性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

与传统手术患者相同,术前应对患者仔细观察、详细询问,综合分析患者、疾病及手术三方面因素,适时地与手术医生沟通,着重了解手术医师对于术中镇静的要求及血流动力学干预程度,最终制订出最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患者及大部分动脉瘤患者既往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弹性差,术中循环极易波动、难控制,术前应掌握基础血压情况、仔细评估心血管贮备、尽量优化循环状况,必要时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其他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术且预计术中频繁球囊扩张的,术前应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防止术中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鼾症病史提示镇静下可能会发生不全性气道阻塞,还会因运动伪影降低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硝酸酯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等应持续用至术前;因术前禁食,注意需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上午手术者,晨起的用量减半;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应谨慎用药,术前和术后可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以降低造影剂诱发肾病的发生率;既往有过敏史,尤其是有造影剂反应及鱼精蛋白、碘过敏史;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在整个手术进程中防止癫痫大发作,尤其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急症患者,应首先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此外,术前应仔细观察患者情况(如神志、瞳孔、上下肢活动及肌力等),明确记录已存在的神经功能不全,以利于术中、术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术前实验室检查与常规外科手术要求相同,但由于此类手术需要抗凝,所以凝血功能的筛查更加重要。认真评估凝血功能有助于围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