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8岁孩子(全新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9:28:03

点击下载

作者:(美)路易丝·埃姆斯、 (美)卡罗尔·哈柏,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的8岁孩子(全新升级版)

你的8岁孩子(全新升级版)试读:

给父母一份关于孩子的成长地图

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孩子在相应年龄段所应有的行为或者行为规范。这些东西能让不少家长看过之后感到心里踏实,因为做父母的总是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当然,我们这些描述也有可能反而使一些家长更加焦虑,甚至愤慨。好在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因为预先知道了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而多多少少放松下来。而这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事情。

尤其让许多父母感到安慰的地方是,他们现在终于明白,孩子在某些阶段出现的一些“糟糕”行为,其实是一种“正常”行为。因为,别人的孩子也都这样。

我们这一群人在阿诺·格塞尔博士的亲自带领下,跟踪了孩子四十多年,详细研究儿童行为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的研究始于当年格塞尔博士指导下的耶鲁大学科研诊所,也就是现在著名的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前身。

这些针对数千名儿童(一点不夸张)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使得我们坚信,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出现什么行为阶段。这里的行为,指的是能够表现出孩子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行为。

我们的确能够很有自信地告诉你,通常来说,一个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会在某个年龄出现某种行为特征。

但是,毫无疑问,没有哪个孩子可能是一个“通常来说”的孩子。正如我们在这本书里的第八章将要详细阐述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有别于任何其他孩子,甚至包括和他或者她同胎而生的兄弟姐妹。

因此,当我们告诉你,四岁孩子是张狂而可爱的,五岁孩子是沉静而安详的,六岁孩子又是怎样怎样的时候,请你记住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孩子都会在某个特定年龄段表现出某种特定行为来,而且都肯定或者应该跟我们的描述完全一模一样。

同样是发育十分正常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行为成长既可能比我们描述的进程时间表更快,也有可能比我们的进程时间表更慢,当然也很有可能不偏不倚,与其同步前行。不论孩子的成长是更快还是更慢,这都不值得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

不仅仅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进程快慢有所不同,而且其行为的和顺与不和顺的程度也相当不同。有些孩子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十分招人喜爱,很善于调整自己,让别人觉得十分易于相处;另有些孩子则相反,不论家长多么懂得孩子、多么精心照料,他都有可能在整个童年阶段十分难以相处,甚至有可能在任何年龄段都十分不易相处。

有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明显十分均衡,齐头并进。他们在各个不同方面的发育进程要么都提前,要么都延迟,要么都恰好跟我们的描述同步,包括他们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所谓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可还有些孩子却并不均衡,比如有可能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神速,而运动方面的能力却远远落后;或者很可能完全倒过来。

在这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但这却绝不是为了要让我们的读者因此而更加惴惴不安;相反,我们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再三强调,我们对孩子各种行为的预期只不过是常规描述,是对众多孩子自然展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概述而已。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把这本书里以及其他类似书籍的描述都比喻成一份地图,而且是你想要前去旅游的那个国家的地图。我们能够告诉你的是那个国家总体来说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告诉你,你的旅程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能比其他游客走得更从容些,或者更匆忙些;也可能比别人看得更细致些、更周详些,甚至有可能会回过头去再看看。你的这份地图既不能告诉你将会遇到什么,也不能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它能够告诉你的只不过是这块地界的大致模样。

人们大多愿意借助于地图的帮助。许许多多的父母也愿意借助于我们所做的这份孩子行为描述图的帮助。因此,如果你愿意,请使用我们的行为描述图吧,我们很希望你能因此有了一个很实用的向导,就像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只是,请你不要因为我们的常规描述跟你的孩子不太一样,就去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好,或者指责我们的描述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好的、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我们仅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更加懂得欣赏他。

名家推荐序(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

每一个做了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对孩子成长负责任的好爸爸或好妈妈,我也不例外。当儿子的生命还蠕动于我的体内时,幸福的同时伴随着我的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

孩子出生了,他躺在我的怀里,吸吮着我体内流淌的乳汁,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和我对视着,充满了对我的信任和爱,而此时,我却感到了一阵恐慌——我该如何去爱上天赐予我的这个宝贝?我懂得要给他吃母乳、要保护他的安全、要尽我所能地给予他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不懂得在他每一个成长阶段,会出现怎样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些心理发展会让他呈现出怎样的行为,我又该如何去帮助他完成这些发展过程。比如,他现在才三个月大,他的精神需要是什么?我是否应该让他吃手指?在他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会出现怎样的行为?他四岁的时候如果与小朋友打架,我该怎么来处理……我感觉到做一个好妈妈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真的开始吃手指头了;他去幼儿园的第一周就和小朋友打架了,脸上还被抓出了血痕;他开始追着我和先生的屁股不停地问问题,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明白的东西;他拿起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朋克状;他在幼儿园为了不把大便解在裤子里而憋上一天,我们不明白他为何不去洗手间;他开始说“屁股”“臭大便”,反复地说,我们越是阻止他说得越开心;他开始邀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而且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带小朋友回家了;他开始对文字感兴趣,家里的任何一本书以及大街小巷的每一个门牌和挂着的标语,他都要求我们认真地读给他听……

因为不懂得孩子,所以我们会犯下很多的错误。比如,当他的脸被小朋友抓出小小的血痕时,我告诉他:“如果谁再靠近你,你就还击他!”当天,老师给我们的反馈是:“你的孩子怎么了,小朋友才靠近他,他就出手抓人家的脸,他以前不这样啊!”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在哪里,我却不知道。

当我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后,我开始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到书店里去买书看。然而,十七年前的书店里,教育孩子的书种类非常稀少,唐诗和宋词外加名人教子语录,这些书籍无法帮助我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无法让我学习到正确的应对方式,于是,我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着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孩子十五岁的时候,我才接触到了教育的核心,才开始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完成每个年龄阶段生命发展的任务,可是,我的孩子已经十五岁了!他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被我错过了,那种因为错过而心痛的感觉让我在许多夜晚不能成眠,我们和孩子都无法重新来过,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现在,孩子已经二十岁,即将离开我们远赴英国上大学。好在从我明白错过的那一刻起,我没有再错过孩子的成长。这五年是我弥补自己缺失的五年,感谢上天给了我这五年的时间!

有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有了我对教育的研究和感悟,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年轻的父母们做点什么,让他们不再重蹈我们的错过。这些年来,我不断地接触、体验和思考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能够给父母们带来更好帮助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这样的书入我的眼,直到玉冰把这个宝贝带到我的面前,这套书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多年来苦苦寻找而不得的宝贝吗?!

这是一套研究1~14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 一群严谨的学者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规律,并给父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应对方法。虽然我国也有很多研究教育的机构,但是,我们缺乏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科学严谨并能够持续四十年之久的研究。这套书能够弥补我们的缺陷,给我们的研究和父母养育孩子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东西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但是,在人类这个物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上,存在的差异不会太大。比如,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孩子们都需要在妈妈肚子里怀胎十月才出生,一出生就能够吸吮,出牙的年龄都在4~6个月,都会在一岁左右走路,都能够解读成人的表情,都会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出现相应的敏感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有责任感和自律等优秀的人格品质,都需要具备帮助孩子建构健康人格的能力,由此,我相信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假如,在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我就能够看到这套书,我就有信心做一个好妈妈。因为,我会了解孩子在当下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行为,我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帮助,才能让他顺利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同时,我还会预见孩子在未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生命发展的方向,我会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和物质准备。虽然,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只能成为一个“假如”,但对于孩子在成长阶段的读者来说,这是真实可行的!胡萍2012年4月26日于深圳编者注:胡萍,中国儿童性教育的先驱。2001年开始研究儿童性健康教育和儿童性心理发展。2004年开始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性健康教育父母课程,并多次与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合作录制儿童性健康教育节目,其代表作有《善解童贞》《成长与性》《儿童性教育教师用书》等。

名家推荐序(二)

在这里寻找答案

“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仅凭经验。”这是我回国后一直倡导的教育价值观。

2002年我从德国慕尼黑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将近十年的工作中让我感到困扰最多的就是父母宁愿相信经验,而不求证于科学;父母宁愿把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孩子相比,也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自己孩子成长得是否合适。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都有父母非常焦虑孩子的正常现象。比如说“多动”。在他们的眼中,如果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无法专心做事30分钟就是多动症,就需要看病吃药,就会导致学业问题。每次当我耐心地向他们解答每个年龄段不同的正常现象,持续多长时间就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才能减轻他们的担心。比如父母们不明白为什么三四岁的孩子喜欢拿着东西就往地上扔,喜欢强调“我”。

只有当父母知道什么是“正常”,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也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

所以,我特别希望有一套介绍个体发展基本规律的书籍帮助父母认识到个体发展规律,帮助他们能够判断孩子行为的“正常”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相比较个人发展和心理认知的专业书籍的晦涩,《你的N岁孩子》系列更加生动,语言容易理解。在这本书中,读者会看到的是一群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跃然纸上,在这里,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家里的那个宝贝,也能更加走进他们的内心。兰海编者注:兰海,上濒教育机构创始人,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创造力发展、青少年成长、教育规划、亲子关系。兰海先后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三个学位,在九年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对国际、国内的教育状况有异常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目前,兰海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特邀专家;《父母世界》杂志特邀专家。著有《嘿,我知道你》《孩子需要什么》。2009年,中国教育报专题人物报道:《教育是科学,不能仅凭经验》;2011年4月,CCTV10《人物》栏目专访:《 带孩子寻找快乐的老师——兰海》。

名家推荐序(三)

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懂得孩子

我要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对家长育儿最有帮助的书;我也要郑重地向老师们推荐这本书,因为有了这本书,忙碌的老师们就再也不用为发展心理学中那些生涩的字词而头痛了。妈妈和老师不想成为理论研究者,他们只想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懂得孩子。他们只想知道一个两岁的孩子眼皮都不抬地乱扔东西是否正常;他们只想知道当孩子乱扔东西时,他们该怎样帮助孩子。

当有一本书说“孩子的感知运动时期的第八循环第一阶段,其生物功能如何被环境改变,这一改变来自怎样的图示过程”时,家长和老师们真的就被吓住了,他们会带着可怜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的神情对你说:“我学不会,我看不懂,我做不到。”

假设你是那个作者,当一个老师或一个家长这样对你说时,你会绝望吗?你会觉得他们不适合做父母和老师吗?这时,请你看看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这本书是有鲜活灵魂的,当你面对它时,你会自然轻松地用心灵与它沟通。

我要说,朋友们,请打开这本书吧,不管你是妈妈还是爸爸,不管你是老师还是教育家,请打开这本书吧!李跃儿

编者注:李跃儿,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芭学园创始人,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畅销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系列的作者。2004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2006年荣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第一名)称号。2009年荣获“2009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2012年荣获“教育木兰奖”。

译者序

因为懂得,所以从容

我的小羊羊,再过几个月就该满九周岁了。过去的这几个月,我一边翻译这套书,一边根据我看到的对七岁、八岁、九岁孩子的描述观察他。我知道他身上还带着一些七岁孩子的特点,觉得这世界有时候还是挺不待见他,他也仍然喜欢埋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神游;我也知道他身上已经带出一些八岁孩子的特点来,他开始明显有了对与错、好与坏的观念,而且很能“严以律人”(呵呵,他还不够能力严以律己);他甚至也开始有了一些九岁孩子的特征,更愿意听从“道理”,而不再一味地“蛮不讲理”。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我认真地揣摩他,努力去理解他,仔细地感受他,随时享受着他的可爱,宽容着他的可恼,思索着怎么化解我们之间的不够协调……

我真的很欣慰,身边能有这么一套书,能够如此贴心而实用地帮助我理解我的孩子。我发现真的正如作者所说,这套书是一套“地图”,让我知道这块“地界”大致会是什么模样。我也真感谢能有这么一套“地图”,正如我这个路盲开车出门之前总要仔仔细细研读地图,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之后才敢上路一样,有了这套《你的N岁孩子》,我真的觉得对孩子有了种“心中有数”的感觉,而不再像以前那般,时不时陷入迷茫、困惑、焦虑、苦恼之中。

虽然我的孩子跟书上描述的并非一模一样,就正如我的羊羊有本事集七八九岁孩子的特点于一身,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孩子的行为、心理、与我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个大致的了解,因此,我能够借此不断调整我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调整我与孩子相处的分寸。尤其是羊羊马上就该九岁了,即将走上“远离”妈妈的青春之路,小翅膀就要开始展开了,我必须做好准备,在他需要我的时候,伸出我的手,在他需要飞的时候,松开我的手。

而这正是这套书的作者所希望看到的,也正是这群儿童研究专家们的初衷。为此,我由衷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用心血和真爱凝成的这一套书。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两个淘气的小男孩还只有两三岁。那时候我一边四处搜寻怎样养育孩子的书,一边和孩子一起参加美国老师主办的亲子班。老师的素质非常好,专修过三门儿童心理方面的不同学位,常常给我们讲述一些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些什么样的“坏”行为、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以及妈妈这时应该怎么办。这些知识让我十分惊奇,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了解孩子心理和行为背景的窗户,更何况,老师传授的“技巧”还真管用!我越来越喜欢向老师请教。有一天,老师把我带到亲子班的一个书架前,拿出一本书来介绍给我:你读读这本书吧,会很有帮助。我接过书一看,立刻注意到这本书里的内容和老师授课的内容十分相近!我蹲下身子,往书架里仔细一看,嚯!四岁、五岁、六岁、七岁……每一岁都有一本!

我立即拿了两本回家读。从此,我爱上了这套书!

这套书和其他育儿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成书的背景。很多育儿书,包括现在最走红的海蒂·墨卡夫的书,大多都是妈妈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而写成的书,也有些儿童教育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写成的好书。但是,这一套《你的N岁孩子》系列,却是由美国著名的“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的一群儿童研究专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严谨而系统的跟踪,针对数千名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做的详细观察和了解,而总结出来的系统研究成果!不但很有深度,而且很有广度。这里有任何一位妈妈或者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可能企及的充足的数据、翔实的研究、精密的分析、高度的概括。

正因为这套书的成书背景如此特别,使得它不仅仅是一套很实用的育儿宝典,而且是一套很科学的儿童行为认知学的科普读物。研读这一套书,不但能让你预先了解你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可能出现哪些让你十分向往的以及让你十分头疼的行为表现,从而让你有了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心理准备,面对困境时能够更加从容而不至于惊慌失措烦恼不堪;而且,这套书还能让你明白孩子的许多“坏”行为不但是短暂的阶段性的行为,其实也是合理的孩子气的正常行为,从而能让你放下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和心理包袱。故此,不但你的日子能过得更舒坦,孩子也能活得更率真、更健康。

随着我的两个小儿子逐渐长大,我慢慢了解到,这套育儿宝典,不但是美国亲子班、幼儿园老师们的养育依据,而且还是美国小学老师了解和对待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行为的依据。每年开学,孩子升到不同的年级,我都能收到学校发给家长的一份文件,告诉我们孩子在今年会有哪些特点,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项。我也通过在学校频繁做义工的机会,深刻体会到学校老师对待不同年级的孩子真是不一样,不但对孩子的约束要求不一样,而且约束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样,十分合理而人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书不但适合父母朋友们学习和阅读,而且也适合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甚至中学老师们阅读和学习。

别看这套书是30多年前的“老古董”,它之所以到今天仍然被美国学校奉为宝典,正是因为这套书的主题是孩子发育与成长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是不会过时的。当然,有些外在的环境影响是有了一些改变,比方说那时候还没有“ipad”,现在估计很多孩子都陷于这种现代电子游戏中而给家长带来新的烦恼。不过,只要我们能够智慧而灵活地运用这套书中的基本观念,就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出办法来,让我们和孩子走出困境。

这些年来,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总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苦恼,也总是能够不断地从这套书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调整我的心态,调整我看待孩子“坏”行为的视角,也调整我和孩子相处的进退尺度和协调方法。这套书已经很多次成功地帮助我走出亲子关系低迷的僵局,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焦虑、烦躁、失落。我的两个孩子,不但在家庭的小环境里,而且在幼儿园和学校的大环境里,沐浴在这套书的福泽之中,成长得健康、活泼、快乐、聪明。

正因如此,我对这套书情有独钟。一年多前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这套宝贵的好书介绍到中国来,造福中国的孩子和父母。几经曲折几番努力,终于得到了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总算是如愿以偿,能够亲手把这套书翻译给祖国的家长和老师朋友们。

我替你的孩子感谢你,因为,你愿意研读这套书,愿意接纳这套书将带给你的新知识、新观念、新视角。我在此真诚地祝福你,祝福你的孩子,祝福你全家。你们一定会从此更加相亲相爱,更加幸福和美。玉冰美国洛杉矶2012年8月16日编者注:玉冰,美籍华人,畅销书《正面管教》的译者。她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发展,也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此外,她还译有《与神对话——献给青少年》等作品。

八岁孩子能力发展及教养简表

Chapter 1

极其活跃,并且希望得到肯定——

八岁孩子的年龄特征

八岁孩子似乎完全从七岁的“阴霾”里走了出来,他变得那样阳光好动,好似有用不完的精力。他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了。不过,即使在智力、体能和性格上有了这么多好的改变,八岁孩子的内心还是很敏感的,他渴望自己的表现被大家肯定,希望自己被大家接受。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才能跟八岁的孩子相处融洽。

1.本阶段孩子的特征

典型的八岁孩子是一个外向而活跃的孩子,而且具备了评估与判断的能力。与七岁的时候不同,遇到困难时他不再退缩,相反,他会一往无前,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性格外向,行动迅猛

正是由于这种典型的外向而又追求向外拓展的天性,和七岁相比,八岁的孩子对周边环境的回应要主动得多。他充满了活力,仿佛愿意迎接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那些新奇的、有难度的事情。他的性格变得开朗大方,不再像前段日子那么羞怯,与人相处显得自然得多。他甚至会充满自信地与陌生人接触。

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认为八岁孩子生龙活虎,或者叫风风火火。他满屋满院子飞奔,对挡在路上的障碍似乎毫无知晓。他能随时随地投入某种行动之中。他完成任务快,做游戏快(喜欢来回奔跑),说话快,甚至吃饭也快。很多情况下,他往往会迅速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上,并且很少花时间来看看刚才做过的事情。对外界的评价敏感

尽管他向外拓展而且风风火火的做派往往导致做事粗心,但是八岁的孩子通常不会太在意这些。然而,他新具备的评估与判断能力,往往会给他带来不少困扰。他知道自己哪里搞砸了,很不愿意原谅自己的错误。他也知道哪些地方别人对他的回应远不如他所期待的。八岁孩子对别人对他的批评极其敏感。不过另一方面,这种评估与判断的能力有时候也能帮助他做出恰当的判断,比如他能不能完成任务,会不会陷于失败。这使得他不至于轻率行动,有时还能阻止他去做那些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八岁孩子的智力方面,也和其他各方面一样不断向外拓展。他善于表达喜悦和好奇。他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的力量。他既能够区别棒球与橘子、飞机与风筝、木头与玻璃的根本不同,也能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他开始着迷于植物生根发芽和动物的生命历程。他甚至开始相信所有人都有生老病死,而且明白总有一天他也会死。幸好现在处于相对阳光而开朗的年龄段,不然的话,若是在此之前的七岁,这不知该让他多么灰心丧气。

八岁的孩子太热衷于聊天了!从学校一回到家,他会“喷涌出”没完没了的新闻:“你肯定没见过类似这种样子的东西!”“哦,那真可怕!”事实上,每一件事他都要夸大一番。“嗨!我怎么了?”“这真使我抓狂!”“我老是把这么简单的事情弄糟。”不再喜欢窝在家里

八岁孩子的活动空间也在不断向外拓展。现在,他可以独自从较远的地方乘公共汽车回到家。他在邻里附近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有时你都很难找到他在哪儿。他喜欢到没去过的城市去,喜欢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和其他有趣的地方。他的空间世界比过去更为宽广,因此对地理也有了兴趣。他对东南西北的方向以及他所在社区的分布已经有了很清晰的概念。

七岁孩子往往喜欢窝在家里或者家的附近,而八岁孩子则喜欢探索新的地域。他的眼界远远超越了邻里,开始向更宽广的地方扩展。比方说,他开始喜欢邮购,喜欢查阅百科全书。全面发展,各方面趋于成熟

和七岁的时候比起来,八岁的孩子总的来说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喜欢打打闹闹、吵吵嚷嚷的活动。不论是说话、读书、写字,还是弹钢琴,他的速度总是很快。他吃饭时狼吞虎咽,屁股挂在椅子边上,随时准备冲出门去,常常还没有穿上袜子或者掖好衬衫就跑得没了影。八岁男孩可能会故意夸大他的雷厉风行,以显示他的男子汉气概。

七岁孩子往往过于焦虑,而且常常往坏处想,因此在很多方面他还显得相当幼稚;可是,八岁的他却开始显露出成年人的气度来。他明显长大了不少,连他的容貌也成熟了许多。他的身体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你已经可以看得出将来他长大时候的影子了。在参加体能活动时,他身体的协调度也显然更加成熟。关注自己的人际关系

对于八岁孩子而言,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论是他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还是跟朋友之间的友好交情。六岁时,孩子忙着与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八岁的孩子则忙着与他人建立感情关系和态度关系,他对别人的印象和别人对他的印象都变得很重要。

典型的八岁孩子往往喜欢凑过去听成年人谈天说地。他关注他们说话时的表情,希望听到他们能说一些有关他的好话。他还能意识到成年人的世界和他的世界之间的差距,并且随之做出自我调整。

八岁孩子这时对人际关系十分感兴趣,尤其对他身边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很是好奇。事实上,他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好打听”。女孩子通过玩纸娃娃来探究家庭矛盾以及家庭关系,这正如棋盘上的棋子一样,纸娃娃也能够扮演各种角色和场景。父亲、母亲、新郎、新娘、女儿、儿子、婴儿以及访客,这些都可以用纸娃娃来代替,而且孩子还能配以戏剧化的导演和解说。有时候这些对话能够昭示出比表面语言更深层的东西:“我丈夫不会对我忠诚的!”一个八岁女孩对她的朋友说道。她的朋友幸灾乐祸地说:“他已经对你不忠诚了。”强调自我

八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他对所有能调动起他兴趣来的事情都很积极。正如一位八岁孩子的母亲所述:“就连他的姿态都是他自己的样子了。”到了八岁,孩子对自己的外貌、个性有了明显的觉察。他可能徘徊于渴望长大与不愿长大之间。他也会戏剧化地夸大他的问题和矛盾。

八岁孩子的能力水平只不过居中,可是在他看来别人对他的标准却出奇的高。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能让他一时很不快乐,甚至气得直哭。有时候他就吹嘘或者狡辩,说他能做什么或者愿意做什么。他很容易感到伤了自尊,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他的确常常把事情做砸了,也常常很快就能意识到,禁不住唉声叹气:“我怎么也做不好!”“我老是做错!”渴望赞许

八岁的孩子不仅跟自己过不去,跟别人也一样过不去。他变得争强好胜、强词夺理,对妈妈更是如此。为了给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找到借口,他往往会使自己相信是他遭到了别人的攻击。

八岁孩子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夸奖。他也许会这么问你:“这很难看,对吗?”心里其实期待着“这很好看”之类的回答。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评估与判断能力,因此,他期望得到的夸奖至少要真像是那么回事。

当事情变得很糟糕时,他也会真的很生气。有的孩子会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恼怒。他脸上绷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昂起下巴,弯起胳膊肘并握紧拳头。这种夸张的姿势在学校里常常会招致同学们的大笑。时间观念增强

八岁孩子的时间感这时变得更强,他的快速行动能力也使得他能够更好地遵守时间。你现在不用再担心他上学迟到,只不过有些孩子仍然和以前一样,还不太会认表(译者注:这里的表是指老式指针表,而非现代数字表)。八岁少年也常常会弄丢、弄坏或者找不着自己的手表。尽管他可能还不太会认表,但是已经有了遵守时间的概念,经常会向他人询问是什么时候了。如果他明白不能按时赶回家的话,他已经知道要打电话跟家人说一声。

2.给父母的提醒:顺应八岁孩子的特点

和孩子的任何年龄段一样,借助下面的和顺阶段与不和顺阶段图,以及内向阶段与外向阶段图,这会有助于父母了解自己的八岁孩子可能处于哪一个成长阶段。如图一所示,八岁孩子属于螺旋式成长图示中的和顺阶段这一侧。你可能感到奇怪,我们怎么把八岁孩子描述成了一个不太好相处的孩子。没错,有时候八岁孩子真的会让人感到很棘手,尤其是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过,因为孩子无限充沛的精力,再加上他喜欢戏剧性地夸大,八岁的少年其实往往很享受他的生活,哪怕在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一样。虽然有些时候他会自己责怪自己,但是总的来说,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还有,根据图二所示,八岁孩子毫无疑问地属于螺旋式成长图示中的外向阶段这一侧。Chapter 2

既依赖他人,又相对独立——

八岁孩子的人际交往

与八岁孩子相处,可有点让人伤脑筋。因为这时候的他对待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其中,八岁少年最依赖的是妈妈,若是爸爸、祖父、兄弟姐妹或是其他人,则因人而异。这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这时候孩子的性格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以后性格的形成。

1.母子关系

格外依赖妈妈

比起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八岁少年与妈妈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与微妙,也更为紧张。作为母亲,如果你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孩子和谐相处,或者孩子在需要你帮忙的时候能听得进你的指教,那么你就必须对这层母子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典型的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比在任何其他年龄段都更为“拎不清”。他相当依赖妈妈,不仅很在乎妈妈为他做了些什么,而且还很在乎她对他的想法。

八岁的孩子仿佛总觉得妈妈对他的关注不够。他总是缠着妈妈,时时刻刻在她身边转来转去。一位妈妈说:“他老缠着我。”另一位妈妈干脆这么说:“简直就像是我们俩在谈恋爱一样。”八岁孩子能很清楚地意识到妈妈每一个表情与语调的变化。有一些孩子甚至会在妈妈花时间对他人表示关注的时候显得相当嫉妒与不满。

六岁小孩想让他的妈妈做他想让她做的事。八岁少年则想让妈妈自己想到要去做他想让她做的事。

六岁的时候,妈妈只需要做做样子就可以了,比方说,妈妈可以假装她和女儿是两个相互通信的女士,她俩一边玩写信,妈妈一边可以真的写一封她正好需要写的信。但是对于八岁少年而言,这种表面上的假装配合已经不能让孩子感到满意了。

八岁少年和妈妈一起做游戏时,他会要求你不间断地跟他互动,完全彻底地关注他。这种互动不但指的是不间断的对话,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动作。

八岁孩子要么喜欢幻想情景剧,要么喜欢棋盘游戏或者扑克牌,而且往往是没完没了地玩下去。这些游戏固然能令许多孩子乐此不疲,却也能令他的妈妈十分腻味。

已故的海姆·吉诺特博士有一次遇到一位妈妈跟他诉说这种无休无止的游戏之苦:“谁规定了妈妈就必须陪着孩子玩?”他回答这位倒霉的妈妈说,“很不幸,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所规定了的。”

对于一个成长之中的孩子来说,妈妈的亲情和陪伴至关重要,包括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憧憬、跟孩子聊天、陪孩子玩耍。为了维持这种良好的母子关系,妈妈的确需要为孩子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这时候的母子关系能够维持得好,那么等孩子长到九岁时,他就能慢慢地脱离对妈妈的依赖,转而去寻求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反之,如果母子关系不够好,则将导致孩子感情上严重的失落,从而为后来孩子不良的人际关系种下病根。渴望妈妈的关注

由于八岁少年想要妈妈时时刻刻陪伴他,因此,我们建议妈妈最好能跟孩子规定一段一起玩耍的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最好能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妈妈可以跟孩子谈谈心,告诉他你很想多花时间陪他玩耍或聊天,但是由于还有许多别的事要做,所以只能花一部分时间陪他。然后告诉孩子你每天可以拿出半个小时(或者你能够挤得出来的时间),用来专门陪伴他。跟孩子说定以后,这一段时间一定要特意为孩子留出来,而且在这段时间之内妈妈一定要专心专意地陪伴你的儿子或女儿。

有一个孩子将家门前草地上的落叶都耙到一块儿。这时,妈妈提着刚买回来的东西,匆匆走过他面前进门而去,完全没有注意到他耙了树叶,也没有任何置评。这孩子顿时满脸的失落。只要有可能,请妈妈尽量满足孩子对你关注他的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段对妈妈的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九岁的独立打好基础。其实,八岁的孩子不但要求妈妈能按照他的心意满足他的需求,而且也会要求自己按照妈妈的心意满足妈妈。对妈妈感情索取很多,妈妈应多多满足孩子

八岁孩子一方面对妈妈有很多要求,另一方面,他又比以前更加抵触妈妈。这使得八岁孩子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更为复杂。如果妈妈能顺着他的心意,他也往往能很好地顺从妈妈。他更愿意妈妈给他一个温和的暗示,而不是命令他。比方说,轻点一下头,或者眨眨眼睛。又比方说,你简单地说一个字“手”,这会比你直接大白话要求他去洗手更为奏效。(这种交流方式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你和他之间有一份特殊的秘密。)

如果你要求他做件什么事情,他常常会用这样的措辞来搪塞你:“我现在很忙”,或者“好的,我过一会儿做”。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最好还是多给他一些时间,因为你如果能留出一定的空间来让他自己去处理,他反而更愿意听从你的要求。和七岁的时候比起来,八岁孩子已经不是那么健忘了。

八岁孩子经常会问你:“啊?什么?”哪怕他明明在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而且显然听到了你的话,可他还是往往要问:“你说什么?”这是因为他的注意力转移得太快了,以至于他都忘了你正在说什么。

尽管八岁孩子非常爱他的妈妈,而且常常很不避讳地流露出对妈妈的爱恋,但是当他愤怒的时候,他也会咬牙切齿地对她说些狠话,比如说“你是个讨厌鬼”。他对别人犯的错误十分敏感,尤其是妈妈的错误,而且会毫不客气地对她指出来。同样,八岁孩子对自己的缺点也很敏感,一旦他做砸了什么事情,或者妈妈稍微批评了他一下,他可能立即跟你抗辩:“你也来跟我作对。”

请你一定要记住,八岁孩子与妈妈的紧密关系,虽有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由于八岁孩子非常黏妈妈,渴望妈妈的关注,因此妈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来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明智的妈妈不妨建议孩子跟你一起读书,或者一起做作业,来作为亲子时光的有趣节目。八岁孩子不太容易自发地去做什么事情,不过一旦他开始做起来了,那么你需要给他一些自由发挥的余地来做他的事情。(但同时,他也希望妈妈能一直陪在他身边。)有时候,他可能很快就厌倦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妈妈来鼓励和帮助他坚持做下去,直到结束。

如果妈妈在陪孩子一起做事情时(比如做家庭作业),孩子的疲倦导致他发起脾气来,那么这时最好能让孩子停下来,或者至少让他稍微休息一下。

哪怕孩子只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妈妈也应该毫不吝惜对他的夸奖。不过,八岁孩子已经能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因此妈妈的夸奖要讲究合情合理。正如第一章所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夸奖。假如他在画画,他可能会说:“画得很糟,对吗?”其实,他是希望妈妈真能从他的画中找到一些亮点来夸赞他。

2.父子关系

对爸爸尊敬而非依赖

八岁孩子的父子关系,一般来说没有母子关系那么紧张,而是要轻松得多。他会很享受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却并不需要爸爸像妈妈那样时时刻刻关注他。他也不要求爸爸像妈妈那样必须按照他的心意来说话和看待他。不仅如此,他还愿意允许爸爸时不时犯些错误,对爸爸的要求也不太高。在他心目中,爸爸往往比妈妈好。不过,虽然如此,他却不太会像对妈妈那般表达对爸爸的强烈感情。

他显然很尊重爸爸的威信,更有意愿不加争辩地接受他的命令。不过背着爸爸,他也可能嘟囔几句。对于八岁孩子来说,妈妈虽然是他的中心,而他却可能更崇拜爸爸。

由于八岁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不像他和妈妈之间那般重重纠葛,所以,有些孩子最快乐的时光竟是父子俩的亲子时光,这是因为父子间一般都不会太过感情用事。故而一旦孩子和妈妈之间出现了僵局,爸爸这时介入往往能迅速化解争端。

然而,父子关系也并不总是那么风和日丽,因为爸爸通常都会比妈妈更反感孩子的一些幼稚行为,比如吵闹、粗野、草率、不修边幅、吃饭时不讲究仪态、喜欢做白日梦、凡事都要来点戏剧化的夸张……

七岁的时候,孩子会让自己相信家里人人关系和睦,哪怕相反的事实明明摆在眼前。然而,八岁的他却不再这样。如果父母之间看来有些矛盾,他会为此感到担心;可是相反,如果父母之间亲亲热热,他又会吃醋。(要想满足八岁孩子的心意,可真不容易!)以爸爸作为榜样

家庭在八岁孩子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开始密切关注家里发生的事情,包括关注成年人之间的电话、书信、对话等。他试图找到他在成年人世界里的位置,特别是在爸爸妈妈眼中的位置。这可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七岁的时候孩子看来一直忙于建立家庭的概念,而到了八岁,他则试图要这个家庭和睦快乐。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有时候实在太难了。

八岁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态度也很是敏感,包括爸爸妈妈对他的态度,以及对其他事情的态度,特别是对种族、信仰和异性的态度。他能观察到的一切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

3.兄弟姐妹关系

争吵源于嫉妒

八岁孩子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比过去更为复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纠葛。妈妈将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他的兄弟姐妹身上,这可能会让他感到嫉妒。更何况这个年纪的孩子对别人对他哪怕最轻微的,甚至是他假想的轻视与忽视都会很敏感。

因此,八岁孩子的天性使得他很难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哪怕他其实愿意大家能和睦友好。他会嘲笑他们,会只顾自己而不在乎他们,甚至会跟他们无谓争吵。由于八岁孩子天性开朗,若要让他别去跟周围的人掺和、纠结,还真不容易;再加上别人的言谈举止若要满足他的要求也真不容易,因此,很多摩擦也就随之而来。

八岁的孩子凡事都要来点戏剧化的夸张。因此一旦他与兄弟姐妹有了争吵,他去找父母告状的时候,往往会狠狠地添油加醋一番。

他喜欢与别人争论并且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这自然令他的兄长十分不屑。而且,他也不喜欢弟弟妹妹做他的拖油瓶,正如他的兄长也同样不喜欢他的追随一样。

不过,手足关系中的某些方面八岁孩子的确有了一些进步,比如他现在能比较“输得起”地参与竞争性游戏,不再会打滚耍赖。但是,因为他总是要伸出他的触角以探明别人是不是公平,他又往往真就觉得他的兄弟姐妹在做游戏时占了他的便宜。典型的八岁孩子不但想要拥有对方所有的能耐(哪怕是比他大了好几岁的哥哥姐姐),而且最担心的就是对方朝他使出他还没有的能耐来。对待兄弟姐妹的态度取决于对方年龄

跟孩子在其他年龄段一样,八岁孩子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年龄大小。对五岁以及更小的弟弟妹妹,他会很有耐心、很是宽容。然而,要他照看小弟弟小妹妹时,他又往往对小家伙要求过于苛刻。不过,如果你提前跟他说好该怎样照顾小孩子,他也会做得很好。当然,事后他会希望听到有人称赞他做得多么好。

可是,八岁孩子跟他年龄相近(尤其是相差两岁以内)的兄弟姐妹之间往往有很多冲突。他很善于打压比他稍小的弟弟妹妹,不但不再继续像他七岁的时候那样扮演“老大哥”的形象,相反他常常故意招惹他们,还跟他们打架。

按照惯例来说,八岁孩子与十一岁的孩子不会相处得好,因为十一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跟谁都过不去。八岁的他也可能与十二岁的孩子相处不好,尽管十二岁是对兄弟姐妹最好的年龄段。

然而,如果哥哥姐姐是十二岁以上的大孩子,那么八岁孩子则往往能跟他们和睦相处,因为通常来说大哥哥大姐姐要么比较有耐心,要么不怎么搭理小家伙。

有趣而且意料之中的是,八岁孩子要是受挫了,他常常会回家拿弟弟妹妹撒气。一位妈妈问她的儿子:“你明明是在生我的气,为什么要去打你妹妹?”

4.与祖父母的关系

与独住或大家庭同住有很大关系,八岁孩子与祖父母的关系取决于祖父母是否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过去祖孙三代常常一大家子住到一起,而今祖父母则往往独门独户自己住。如果一个八岁孩子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很可能会对祖母粗鲁而蛮横,不过对祖父倒是要好一些。

对祖父母的不同“待遇”,有可能跟祖父通常不太陷于家庭纠葛之中有关,而祖母往往会身陷其中。如果祖孙三代住在一起,那么祖母最好能明智地把自己跟孙儿之间的关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方说,陪孩子玩游戏,给孩子读书。而祖母最不该插手的地方,是孩子的父母教训八岁孩子。这时候她插手,不论是谁都会觉得很不舒服,而且都有可能说话很冲。

然而,如果大家不住在一起,双方只不过是偶尔相互探访,那么祖孙之间的关系通常都会相当愉快。八岁孩子乍一看到他亲爱的祖父母时,眼睛里依然会闪烁出他小时候那种喜悦的光芒。祖孙关系更融洽

这时候的祖孙时光,常常充满了快乐,祖孙两代都很享受这一时刻。许多八岁孩子都认为他可以向祖父母吐露真言,包括他自己干过的坏事,以及他心里的苦恼,因为他通常相信祖父母能够理解他、同情他,而且不会惩罚他。祖父母能够给予他的相对来说更为无私的爱,往往使得孩子对祖父母心生感激。

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祖父母往往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更投入地陪孩子游戏,做他喜欢的事情。一个八岁孩子就曾对我们说:“我喜欢我的祖父母,因为他们给我买礼物、陪我玩,而且还带我出去逛。”

这个年龄段的小女孩在讲到祖母的时候,会描述祖母的头发长啥样,或者说祖母很“和善”。讲到祖父的时候,她也会描述祖父的头发,还会描述他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他经常看报纸和电视。”而男孩则会形容祖母的头发、年龄、是否戴眼镜。在描述祖父时,会说到他的年龄、头发、职业,也会说他 “和善”或是“有趣”。

5.家庭关系

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会受到他的个性、发展阶段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这里很有必要讲述一下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家庭环境。独子和多个孩子的家庭关系很不一样

首先,一个家庭里有多少孩子,这对孩子在各个阶段的行为成长无疑有着深厚的影响。当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时,他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会给爸爸妈妈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他何时会爬、何时开口说第一句话、何时开始走路……所有这些成长,父母都会倾情关注,而且满心喜悦。然而当家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孩子开始爬、开始说话和走路时,爸爸妈妈就不再像以前那般激动,而是把这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同样,第一个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每个阶段的不同行为表现,也都会令父母或喜或忧。两岁半孩子的“不”字当先,三岁半孩子的缺乏安全感,四岁孩子的不遵规守矩,六岁孩子的“要逼我,你试试看!”和“我恨你”的叛逆,七岁孩子的内向与退缩,八岁孩子的向外拓展、风风火火以及他评估与判断的能力,都能狠狠冲击父母的心。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可能会深深地牵动整个家庭,让父母感到十分焦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何会有如此表现。

等他们的第二个、第三个或是第四个孩子也都表现出相同行为时,父母则已经习以为常。更何况如果家里有好多个孩子的话,爸爸妈妈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感情精力,用来关注每个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行为,除非哪个孩子有特别的极端表现。孩子自然会走过一个个的成长阶段,如果孩子耍出多少鬼花招都得不到父母最起码的关注的话,那么哪怕最渴望父母关注的孩子也都只好作罢。家庭结构不同对孩子感情诉求的影响

不仅每个家庭孩子的数量有所不同,现在每个家庭的家庭结构也各有不同。根据1983年8月15日出版的《今日行为》一书,在1970年,有85%的孩子生活在完整的双亲家庭里,到了1980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75%;在不同种族里,这个数据也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今日行为》1980年的统计数据,只有80%的白人孩子和仅仅47%的黑人孩子生活在双亲家庭里,最新的数据则更加使人感到失望。

在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固然可能会战胜感情挫折而成长得不错,但是,他们却不可能奢望他每个阶段的成长都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与尊重。因此,一个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八岁孩子,可能会比生活在双亲家庭里的同龄孩子对妈妈有更强烈的感情索求。

而单亲妈妈对于孩子这种过分情感索求的回应,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一个单亲妈妈为了养家糊口而挣扎得十分艰辛,那么她能够给予孩子的情感满足肯定比有个爸爸在家要低很多。但是反过来,如果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而且也有时间,那么她能够给予孩子的感情满足则可能比双亲家庭还要充分。

如果是单亲爸爸抚养孩子,那么孩子对妈妈的所有情感需求很可能都会转移到爸爸身上。

如果是再婚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很有可能会跟生活在有众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相似。要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问题,这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应对再婚后对方带来的孩子,那就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因此,在一个大家庭里,或者是再婚家庭里,即使是孩子的一些相当重大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也有可能没有被父母留意,甚至完全被漠视。

故此,在一个中等规模、生活比较富裕,而且是亲生父母的双亲家庭里,八岁孩子那似乎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会得到最为充分的满足。不论妈妈需要出去上班,还是全时在家照顾,都会是这样的情形。反之,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发愁,那么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满足,就成了很次要的事情了。

6.孩子也在审视和评价我们

有一次,我们问一位八岁的孩子:“你认为成年人喜欢孩子吗?”

他回答:“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们坚称:“你妈妈肯定喜欢你。”“对,”他点头同意,“妈妈喜欢我,但是我不知道爸爸喜不喜欢我。”

我们继续坚持:“你爸爸肯定也喜欢你。”“呃,可能吧。他挺能帮上忙,而且当然是他在上班,挣钱养活我们。”

这一连串的应答看来效果不错,我们接着往下提问:“那么你觉得爷爷奶奶喜欢你吗?”“噢,我知道他们喜欢我们,因为他们经常给我们买礼物。”“那你的太奶奶呢?”“呃,她讨厌小孩。”他回答,“她说小孩太吵闹了、太烦人了,而且还老弄坏东西。”

针对喜不喜欢孩子这一问题,我们成年人大多数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希望,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真正喜欢孩子。也许你有可能跟我们一样,也对探寻你自己的孩子对你、对其他长辈的看法感兴趣,那不妨去试试看。

7.和朋友的关系

主动建立良好关系

开朗而外向的八岁孩子,不难有成群的朋友,而且对维护友谊也充满热情。典型的七岁主基调是孩子很关心他自己,也担心别人会怎么对待他。八岁则显然有了成长,他不但对别人会怎么对待他很感兴趣,而且干脆跨出一步融入了跟别人的人际交往之中。他不但有了这种能力,也有了这份心态,去跟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双向友情。他不仅仅关注别人做些什么,而且还关注别人想些什么。和七岁的时候相比,他肯为别人付出的更多,不过,他同样希望别人也能回报他更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搬弄是非,因为八岁孩子愿意自己跟朋友之间的关系能够维系得更好。有了最亲密的伙伴

在这个年龄段里,不少男孩或女孩都有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假如之前还没有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不但很密切,而且相互的感情索求也很多,因此免不了出现争执、纠纷和“很生气”的时候。在八岁孩子眼里,朋友间友谊的深厚程度变得十分重要,而不单单是在一起玩些什么。八岁孩子与朋友之间相处呈现出更多的和谐,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顺从对方的要求。八岁孩子不但很想让自己活得快乐,也很想让他的朋友活得快乐。

尽管八岁孩子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不乏复杂与紧张,但总的趋势是他们能够在一起融洽玩耍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只是间或有少许争执。然而,如果是任何没有成年人关照的孩子间的玩耍,却有可能到了最后因为意见无法统一而不欢而散,至少也是其中一个人负气而去。八岁孩子眼中的“敌人”

虽然“友谊”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孩子非常看重的观念,但是“敌人”却也是他的常用词,而且在这个年龄段里,越是被人众星拱月的孩子,往往越是会去欺负某个“丑小鸭”。

八岁孩子很少再愿意和不同性别的孩子一起玩。跟他最能玩得到一块的,往往是跟他同性别的孩子,也往往是跟他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当然也有些八岁孩子会跟比他大好几岁的孩子玩得很好,比方说他往往有可能崇拜十二岁以上的孩子,而这个十二岁以上的大孩子也往往会保护自己的崇拜者不受别人欺负和打压。另外,以前很不善于跟别人交往的孩子,现在也有可能格外主动去找人交朋友了。

八岁孩子特别喜欢和街坊里的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玩,尤其是一起玩球等体能类的活动。“孩子王”这时渐渐崭露头角,而且也渐渐开始有了 “私人”小帮派的雏形,只是大多数孩子对于小团伙的兴趣都还十分粗浅。需要父母特别注意的情况

不过,针对孩子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此重申,请父母一定要牢牢记住,在某些方面,孩子独特的个性可能会盖过这个年龄的常规特点。虽然有些八岁孩子身边从不缺朋友,电话响个不停,家里总是高朋满座,要么就是他老也不在家,找朋友玩去了……但是,和这完全相反,也有些八岁孩子很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而且一旦这唯一的朋友搬走了,他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任何一个人来取代那个朋友的位置。

不幸的是,孩子能不能找到朋友,父母很难帮得上忙,可是做父母的偏又往往太过于为此而犯愁。事实上,孩子对自己没有朋友的愁苦,很可能远没有父母对这件事情的愁苦更甚。孩子对朋友的需要并非人人都一样,父母大可不必为此太操心。

那些被我们称之为长形孩子的沉静而又羞怯的人,往往在他一生之中都不可能变成一个众星拱月的中心人物。这种孩子更可能独处时最为自在,他会喜欢独自阅读、看电视、学习、做科学实验、上网或者与宠物逗玩等。他往往不愿意放下这一切去找别人玩,最多也就只需要一个最好的朋友而已。(译者注:有关长形孩子、方形孩子、圆形孩子的详细讲解,请参照这套书的《你的7岁孩子》第9章。)

而更加活跃而健壮的方形孩子,凭着他天生外向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往往是一个很有人气的孩子,而且往往是个孩子头,其他孩子都喜欢追随他、跟从他。这种方形孩子也往往有很好的体育天赋,从而在体育竞技方面备受敬仰。这样的孩子从来不缺朋友,不过,虽然他的朋友人数众多,但是友情却不见得个个都很深厚。

还有肉乎乎的、和善的圆形孩子,他也不会缺朋友。他真诚地喜欢别人,喜欢身边总有别人的陪伴,同时别人也往往愿意跟他在一起。和这样的圆形孩子相处总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因为通常他更在意的不是当孩子王,也不会要大家都顺从他的心意,他只愿意大家都喜欢他就好。

其实父母在孩子交往方面也的确能帮上一些忙,哪怕是善于交往的八岁孩子可能也需要帮忙。虽然父母肯定做不到替孩子交朋友,没办法强迫其他孩子陪自家孩子玩,不过,你却可以邀请其他孩子加入你们全家远足等活动,或者是送自己的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少儿俱乐部,例如男孩童子军以及女孩童子军等。有些孩子虽然在自由玩耍中不见得能和别人玩到一块去,但是,在有成年人督导的少儿俱乐部活动中却能够玩得不亦乐乎。Chapter 3

自主性增强——

八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与紧张宣泄

八岁的孩子在饮食、睡眠、着装、洗浴和控制情绪上都上了一个台阶。有些父母已经不用再为孩子不吃饭而担心;八岁的他在睡前也基本能料理得当;宣泄紧张情绪的方式也让我们可以理解。不过,虽然你的八岁孩子一切都慢慢趋于正常,但仍有个别情况需要你更加细心地关注和照顾。

1.饮食:胃口极好,但要注重食品选择

原来一直为孩子“什么都不肯吃”而发愁的家长们,现在应该觉得轻松多了,因为八岁孩子的胃口通常都会有所增加。可以说大部分的八岁孩子都有很不错的食欲。那些本来就食欲很好的孩子现在常常嚷着肚子饿,正如一位妈妈所说:“他像一头小猪一样,特能吃,狠狠地往嘴里扒。”即使是以前最没有胃口、最对吃饭不感兴趣的孩子,现在也有了改善。

绝大多数八岁孩子不仅吃得多而且吃得也快,有些甚至吃一顿饭要添三次。对这种孩子,父母要有意限制,注意不要让孩子在八岁期间体重增加过多。食量大增

八岁孩子愿意接纳的食品种类也比以前有所增加。六岁的时候,孩子会又想要巧克力冰激凌,又想要香草冰激凌,主意变来变去就是没法决定;七岁的时候,他总是吃他更为偏爱的那一种口味的冰激凌;而今到了八岁,他则不论哪种冰激凌都愿意吃,而且还可能会把好几种味道混在一起吃。

但是,八岁孩子也还是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比方说他会叹息:“为什么他们偏要将那么恶心的奶油涂到这么好吃的火腿上呢?”孩子对于食物的喜好可能会受到气味的影响,花生酱的味道既有可能让这个孩子讨厌至极,也有可能令那个孩子喜欢至极。他这种凭气味来决定要不要吃某些食物的行为,有时候会使父母感到十分恼怒。我们认识这么一对母子,有一次,儿子又把鼻子戳到盘子里闻闻东西好不好吃,结果妈妈一气之下把孩子的脸全给按到了盘子上。我们当然不鼓励妈妈这么做,但是我们却很能理解妈妈当时那股子冲动!要特别注意导致孩子过敏的食物

绝大多数八岁孩子几乎什么都愿意去尝一尝,但是,不少孩子却不喜欢吃肉上的肥膘。爸爸妈妈不应该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食物,因为他很有可能对那种食物过敏。(可是另一方面,也有些孩子可能偏偏喜欢那些会害他过敏得很厉害的食物。如今父母已经比过去对可能导致孩子过敏的食物有了更高的警觉,许多家长已经明白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不仅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译者注:《你的4岁孩子》第6章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用餐技巧熟练

八岁孩子使用餐具的技巧已经相当不错,虽然有的孩子还是弄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