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8:45:31

点击下载

作者:朱蝉飞,王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读:

出版说明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编写组组织相关力量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保障重点专业建设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划和编写。

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并通过了专家的审定。本套教材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容编排、例题组织和图示说明等方面努力作出创新亮点,在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办学条件教学需求的同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希望各地、各校在使用本套教材的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编写组

前 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呈现出更多的新特点。为此,中等职业教育规划组组织相关专家和骨干力量编写了这本《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财经类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作为在职人员培训用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难易适中。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本课程相关教学指导要求以及我国现行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编写。(2)板块设置灵活。在编写过程中,针对每一章内容,添加了“动脑思考”和“第二课堂”等栏目,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3)配置同步练习。每章后配有“本章思考与练习”,有助于巩固本章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主要包括绪论、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国际贸易组织、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等内容。

相关专家审稿后认为,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学时分配如下:

全书由朱蝉飞、王林编写,马丽君统筹全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论著,并汲取了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益经验,在此向原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版权信息

书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作者:朱蝉飞,王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2008-05-01

ISBN:9787505871588

本书由北京博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常用名词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了解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货物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是一门以跨国界(地区)商品或服务交易活动的产生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型经济学科。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国际贸易研究的特定内容。它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四大部分。

1.国际贸易环境

对国际贸易环境的研究是国际贸易产生及发展的必备条件,如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价格形成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分析。

2.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地理流向的决定、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以及利益的分配等的内在规律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在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都十分重视对国际贸易各种问题与规律的研究与探讨。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学家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交换比价的决定、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各种问题的理论总结。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讨论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理论依据,诸如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各种国际贸易措施的特点、经济效应以及实施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问题。

国际贸易是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的,它直接涉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反映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国都制定了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对外贸易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为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执行对外贸易政策,各国都采取了各种对外贸易措施,概括地说,就是奖出限入。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奖励出口的措施;另一方面是限制进口的措施,如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为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各成员国贸易措施的约束和规范作出了许多规定。

4.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

国际贸易新问题主要是对当代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形式、新特点、新问题,特别是对国际贸易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现象的描述。国际贸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比传统的领域要广阔得多、丰富得多。它不仅研究有形商品贸易、无形商品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而且研究国际投资、国际信贷、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合作;它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措施,同时还研究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法规体系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问题。

二、国际贸易的学习方法(一)牢牢抓住国际贸易研究的主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但是任何理论要说明解释的不外乎有这样几个问题:国际贸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进口某种产品,而出口另外一种产品?一种产品为什么出口到这个国家或地区,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的利益在贸易双方以及同一贸易方的不同社会集团之间是如何分配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这个主线,就能理清思路,提高学习的兴趣,使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二)注重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把国际贸易作为一门观察和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的科学方法来学习,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只是我们学习该学科思维方法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和理论要点,而且还要对书中提供的案例和动脑思考认真分析和作答,并且时时关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的讨论,以此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动脑思考怎样才能学好国际贸易这门课程?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与作用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特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最大区别是看待同一事物所处的角度不同。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某些对外贸易活动主要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把这种交换活动称为海外贸易。随着国际贸易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把包括商品与服务在内的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把不包括服务在内的对外贸易称为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二)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用货币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一般用本国货币为单位,也有用国际上通用的货币为单位的。例如,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相关数据就是以美元为单位的。

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内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值。对外贸易量原意是用进口商品的数量、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计算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多少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然而,世界上各个国家进出口商品成千上万,计量单位也各不相同,无法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世界或某个国家的实际贸易量。

对于一国而言,出口额加上进口额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例如,中国2005年出口额为7620亿美元,进口额为6601亿美元,全年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4221亿美元。然而,当计算国际贸易总额时,则不能简单地采用上述的方法,这是因为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两者简单相加无疑是重复计算。为此,在统计世界贸易总额时,要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通常是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汇总起来。

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所以对外贸易额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如果以对外贸易的商品实物数量来表示,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可是,参与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繁多,计量标准各异,如汽车要按辆计算,电视机要按台计算,棉花要按吨计算,无法把它们直接相加。因此,只能选定某一时点上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量,以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具体来讲,往往要选用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样修正后的对外贸易额就可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对外贸易规模的实际变动幅度。使用这一指标有利于不同时期一国或多国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动脑思考你认为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哪一个更能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和变化状况呢?理由是什么?

第二课堂最常见的两种贸易术语FOB、CIF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两种贸易术语。FOB———FreeOn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是指买方必须自货物越过船舷起负担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后,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必需的费用和运费,但货物越过船舷后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突发事件而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均自卖方转移到买方。然而,在CIF术语中,卖方还必须为货物在运输中灭失或损坏的买方风险取得海上保险。因此,卖方须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随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其基本趋势是初级产品的比重大大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工业产品、化学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显著增加。

对某一个国家来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类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等。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则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

动脑思考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二课堂自然资源禀赋论自然资源禀赋论是指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导致各国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自然资源的“有与无”产生分工。这种“有与无”决定了一些国家要生产这种产品,而另一些国家根本不能生产这种产品,只能依赖进口。第二是“多与少”产生分工。一些国家尽管蕴藏着较少的自然资源,但其需求量却很大,另一些国家尽管蕴藏量比较大,但其需求量相对比较小,这就形成一些国家要向国内生产小于国内需求的国家提供一部分资源产品的状况。第三种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第四是战略上的原因。自然资源禀赋论尽管直观合理,但它仅适用于解释那种建立在自然资源条件或地质、地理条件下的国际分工。因此,自然资源禀赋论只能对一部分国际分工现象作出解释。(四)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了一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与服务的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与服务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与服务结构和地理方向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与服务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与服务的来源。(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额(出口额加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进口额不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商品和劳务值,使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数值表现较高,因此,一般用出口依存度来代替对外贸易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出口贸易额(X)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出口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新创造的商品和劳务总值有多少比重是输出到国外的,也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联系程度。出口依存度越高,说明该国国民经济活动对世界经济的依存程度越高。

另外,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额(M)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进口依存度,也称为市场开放度。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国内经济发展易受国外经济的影响或冲击;对外贸易依存度过低,就说明该国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优势。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不同阶段本国最佳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动脑思考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堂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低位蛰伏期(1980~1983年)。此阶段为中国对外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和出口依存度蛰伏在低位。第二个阶段为缓慢攀升期(1984~1990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开始缓慢上升。第三个阶段为稳步上升期(1991~2000年)。在此期间,随着中国出口主导型、外向型经济基础的逐步建立,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出口依存度的增速超越进口依存度,并推动对外贸易依存度稳步上升。第四个阶段为快速增长期(2001年至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日益明显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显著提高。(六)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数量之间的比率。作为一个“交换效率”指标,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空间大小的重要参照。贸易条件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一国贸易获利程度的高低,也可以反映一国出口竞争力的优劣。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种:

1.净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它的经济含义是:一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商品交换的比率,即一国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多少数量的进口商品。

2.收入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起来,它反映的是一国出口能力的变化与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到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往往被看做是结构变动的信号,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并行的,当一国经济增长时,其劳动生产率也开始上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劳动力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也就是说出口量将进一步增加,这会导致净贸易条件恶化。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即净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大于劳动生产率上升的程度,那么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就会恶化。根据该贸易条件的经济含义,可以得出该国的人均实际收入降低了。这说明,该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发生了人均实际收入降低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贫困化增长的现象。此时,必须把造成陷入这种状态的贸易类型停下来,转向其他类型的贸易,这就是单项因素贸易条件被视为需要进行结构变动的信号的原因。

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了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贸易条件仍会改善。

如果一国在某一时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上升,表明其贸易条件改善,即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国际贸易条件指数下降,则表明交换比价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一)按商品流向分类

按商品流向分类,国际贸易可以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出国外市场进行销售。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是每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对卖方而言是出口贸易,对买方而言则是进口贸易。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对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不经任何实质性加工,就向外出口时,称为复出口;反之,一国的产品销往他国后未经加工又被该国重新购回时,称为复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类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如果一国或地区在某种商品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其超出部分被称为净出口;反之,如果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其超出部分称为净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一般以实物数量来表示,它反映的是一国(地区)在某些商品贸易上是处于出口国(地区)的地位,还是处于进口国(地区)地位。

一个国家通常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如果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就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反之,若是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则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如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例如,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贸易商品,对乙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另外,如果过境贸易货物不经过境国海关仓库存放,完全为了运转的过境,称为直接过境贸易;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商品需要分类包装、暂时的运转困难、购销当事人的意愿中途变更等,把货物先存放在过境国海关的海关仓库,而后再进行分类包装、转运出境的过境,属于间接过境贸易。

动脑思考韩国经我国境内把货物卖给印度的贸易属于哪种类型的贸易?为什么?(二)按商品形态分类

按商品形态分类,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由于物质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又常常被称为有形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出售或购买服务的交易。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贸易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分为要素服务贸易和非要素服务贸易。要素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它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收益、侨民汇款及技术贸易的收入。非要素服务贸易是狭义的服务贸易,它是指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工程咨询、会计等。

与有形贸易相对应,包括上述两类服务的服务贸易也常称为无形贸易。在实际活动中,按照WTO的分类,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商业、通信、建筑及工程、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文化与体育、运输以及其他12大类155个项目。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货物贸易带动了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又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但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区别,这就是货物的进出口要通过海关手续,从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同时它也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服务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是它也是国际收支的一部分。(三)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类

1.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贸易双方交易的货物既可以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以通过第三国的国境转运到消费国,只要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关系,即不通过第三国的商人作为中介人来进行贸易就是直接贸易。例如,过境贸易就是直接贸易。生产国商品出口到消费国,对于生产国来说,是直接出口;对于消费国来说,是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贸易双方交易的货物既可以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以通过第三国的国境转运到消费国,只要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的商人作为中介人来进行的贸易就是间接贸易。

3.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他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地区)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签订进口合同与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也属于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一是前者有第三国(地区)的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地区)运送,而后者则是无第三国(地区)的商人参与;二是转口贸易是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动脑思考我国土特产品经过日本商人之手转卖到南美洲,这种交易行为属于哪种国际贸易类型?请说明理由。(四)按清偿工具分类

1.自由结汇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贸易为自由结汇贸易,也称为现汇结算贸易。在此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兑换。目前能作为清偿货币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

2.易货贸易

易货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又称换货贸易、对销贸易。它起因于贸易参与国双方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各国的自由兑换短缺,于是双方把进口和出口直接联系起来,互通有无,以做到进出口大体平衡。易货贸易的特点是:它只涉及贸易的双方,如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或企业对企业;易货商品按照各自的需要,可以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换;贸易合同往往是短期的;在清偿时,既可以逐笔支付平衡,也可以定期综合平衡。

同自由结汇贸易相比,易货贸易虽然可以缓解进口支付能力不足的缺点,但是它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易货贸易取决于双方对对方商品的直接需求,这样可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就很有限;其次,双方的进口和出口要直接保持平衡,贸易规模受到限制;最后,货物计价通常是通过谈判确定的,而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贸易条件(即交换比例)对某一方来讲往往不是很合理。在当前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自由结汇贸易是最常用的贸易方式,易货贸易只在一些外汇比较短缺的发展中国家间采用。(五)按统计标准分类

按统计标准分类,国际贸易可以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是指贸易国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时所采用的统计制度。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统计体制有两种:一种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称为总贸易。凡是进入该国国境的商品均列为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国境的商品均列为出口,总进口值加上总出口值就是一国的总贸易值。另一种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称为专门贸易。根据这个标准,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如果外国商品虽已进入国境,但仍暂时存放于海关的保税仓库内,或者只是在免税区的自由经济区流通,则不被统计为进口。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联合国在公布各国对外贸易统计数字时,一般都注明该国是总贸易体制还是专门贸易体制。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制。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统计出来的贸易数额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第一,关境和国境往往不一致,既有国境大于关境的情况,比如印度和埃及在本国国境内都设有自由贸易区;也有国境小于关境的,如欧盟。第二,对某些形式的贸易,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例如,过境贸易会计入总贸易值但不会计入专门贸易值。此外,两者反映的问题也不相同。前者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后者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反映了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六)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1.水平贸易

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例如,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展开的贸易活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尽管生产力水平相近,但仍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各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技术水平各有长短,资源供应也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水平贸易,则是为了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民族工业部门的短缺,以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2.垂直贸易

垂直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由于这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经济技术发达程度相差甚远,因此,通常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工业原料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而向这些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特别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七)按有无纸单证分类

1.有纸贸易

有纸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通过单证等商业文件的交接进行结算支付并履行合同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结算单据有:汇票、发票、提单、装箱单、重量单、保险单和商检证书等。另外,信用证和合同本身也都是书面文件。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不易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往往是单据的买卖,即一手交单、一手付款,因此,单据在交易过程中就成了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

2.无纸贸易

无纸贸易(EDI)是一种将贸易、运输、保险、海关、银行等部门的电子计算机联网,对商务信息(主要包括订单、发票、提单、信用证、进出口许可证等)按国际统一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商业文件相互交换和自动处理,在不使用纸制单证的情况下完成询问、订单、托运、投保、报关、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手续的一种现代化的新型贸易。

第二课堂使用EDI的优点(1)降低了纸张的消费。根据联合国组织的一次调查,进行一次进出口贸易,双方需交换近200份文件和表格,其纸张、行文、打印及差错可能引起的总开销等大约为货物价格的7%。据统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EDI后,每生产一辆汽车可节约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产500万辆计算,可以产生12.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2)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没有EDI系统,即使是高度计算机化的公司,也需要经常将外来的资料重新输入本公司的电脑。调查表明,从一台电脑输出的资料有多达70%的数据需要再输入其他的电脑,这样既费时又容易出错。(3)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美国DEC公司应用了EDI后,使存货期由5天缩短为3天,每笔订单费用从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采用EDI贸易网络之后,使贸易的海关手续从原来的3~4天缩短到10~15分钟。(4)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商户可以缩短存货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三、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地位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完全脱离世界经济独自取得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掌握经济建设中所需的各项技术。要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就要开展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以取得所需要的资源和国外的先进技术等。所以,国际贸易是连接国内外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通道,在国内外生产和消费之间处于重要的中介地位,对推动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1)国际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交换日益超出国界,经济生活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国际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国的经济如何发展,重大政策的实施,往往要影响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变化,单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所以必须依靠其他国家的帮助才能实现。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往来更加密切,就需要各国之间加强经济联系,合理地进行国际分工交换。(2)国际贸易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日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技术发明,从科研、试验到成批投产的周期已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要想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给予极大的重视,即使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也是如此。而国际贸易则是世界各国进行技术交流的主要渠道。各国通过国际贸易,结合本国国情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国际贸易有利于充分发挥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国际贸易是国家间的商品交换。任何一种商品交换过程都是商品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从商品的价值来看,在交换前和交换后,出售者手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价值赖以存在的物质承担者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转移和交换的结果。因此,各种商品使用价值的转换构成了商品交换的物质内容。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交换双方都不能从交换价值得到利益。但是,从商品交换的物质内容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都能得到利益。商品经济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更进步,就在于它能发挥国际分工的作用,使商品交换双方不仅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且可以用同样的劳动为社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用同样的交换价值能得到更多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所以,国际贸易有利于充分发挥国际分工的经济效益,使参加贸易的各国能用同样的劳动为国际市场生产更多的商品,用同样的交换价值从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多的产品。(4)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世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值是按国际价值计算的。如果出口国出口的商品,其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则能在国际交换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差额越大,获得的利益就越多。而要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一个国家想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生产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所以,国际贸易有利于从经济利益上促使各贸易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世界的劳动生产率。

2.国际贸易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1)提供资源补充。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种类型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如资本商品、机器设备、原料、半成品材料以及技术知识。这样,通过补充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可以争取时间,节省资金,加快经济发展。(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如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得以发展,以该种商品所需资源为基础的商品出口就会扩大,由此会引起人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使以前闲置的和未被发现的资源能够被利用,使国内一些资源变废为宝,从低价值变成高价值的商品。同时,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把国内产品转换成使用价值不同的国外商品,使商品数量增多,使用价值多样化,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3)带动与示范效应。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部门往往是这个国家的主导经济部门,如果出口增长迅速,就会使国民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并带动其他相关部门发展。国际贸易是国家间需求传递的重要通道。一个国家由于进口贸易,带来了国内没有的新商品,消费者的偏好便开始逐渐向这些新进口的现代化商品转移,从而产生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将成为国内生产扩张的刺激因素。当前,国际贸易的这种示范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发展中国家,也使资本主义消费方式传入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早熟性”消费和投资。(4)提高利润率,增加外汇收入。对外贸易使企业有可能从国外购买比较便宜的原料和设备,使生产费用降低。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高效率的机器设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更有效地使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扩大产品出口可以使企业组织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即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国家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随着一国国际贸易水平的提高,海关征收的关税额也可以不断增加,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国家也可以有更多的外汇收入来调节国际收支。(5)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一国通过出口可以提高有效需求水平,并通过乘数作用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连锁反应,使国民收入和国内就业量相应增加,这是扩大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一国所能生产的产品,受其物质资源、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在产品的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可以通过对外贸易进口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来调剂国内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6)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回报。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含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是很重要的投入要素。劳动力素质越高,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也越多。人力资本需要通过教育投入才能不断地获取,而个人或企业对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这种投入可能获取的回报的影响。如果人力资本用于更高效率的生产过程,或利用较多人力资本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上升,人力资本的回报将会上升。由于对外贸易导致在更广阔的市场进行国际竞争,提高生产的效率或占有率使人力资本的回报得以提高,就会刺激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所有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并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7)促进对外政治、经济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交往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独自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外贸易,加强与他国的交往与合作,有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动脑思考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 口9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一)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

国际贸易是国家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国内贸易是国家内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两者虽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商业活动,同属流通领域,是生产实现消费的中间环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同处于中介地位。(二)商品流通方式相同

在贸易范围方面,两种贸易虽有国内、国外之分,但作为商品流通运动公式都是“货币—商品—货币”,即“G—W—G′”(G′代表在原G的基础上升值了)。(三)交换的内容、目的相同

两者交换的内容都是货物和服务,经营的目的都是为取得利润或经济收益。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

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交易条件、交易做法以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加困难

!"语言与风俗习惯不同

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如果各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往,就会比较容易,但实际上各国语言差别很大,这是从事国际贸易活动首先遇到的困难。为使交易顺利进行,必须采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通行的商业语言是英语。因此,必须通晓英语,才能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此外,由于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通行其他语言、文字,所以对一些其他语种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差异很大,这些都给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要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适应国外的市场文化,否则将很难开展国际贸易活动。

第二课堂国际贸易中的禁忌中国人眼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日本一般仅在葬礼上使用,被视为不吉祥的物品,因此中国产品销往日本时要慎用“荷花”作为商标或印刷在商品的包装上。中国向伊斯兰国家出口的鞋子曾因鞋底的图案类似古兰经中“真主”的文字而遭遇贸易纠纷,不仅商品被焚毁、商店被砸,而且还要求中国企业公开道歉。

1.经济环境与政法制度不同

国内贸易是在相对稳定而又比较熟悉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比较容易。而国际贸易经常受国外政策、经济形势和其他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各个国家间贸易摩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际政局动荡不安以及国际性经济周期波动、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更为明显,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难度比国内贸易更大。

各国政法制度的不同也会影响贸易的进行。比如政治干预经济,即市场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干预。一般常见的有外汇管制、进出口限制、价格管制、税收管制、劳工问题等。此外,从事国际贸易也要涉及很多法规,既有本国法规,也有国际法规和市场国法规,这些都对贸易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2.市场调研困难

为了进行对外贸易,便于开拓国外市场,出口厂商必须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更多了解贸易对象的资信状况。由于国际市场大且多变,所以在国际贸易中收集和分析这些资料要比国内贸易更为困难。此外,如何开拓国外新市场,选择何种销售渠道进入,如何定价及贸易伙伴的选择等都有一定的难度。

3.贸易障碍多于国内

为了争夺市场,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各国往往采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用以限制进口商品的壁垒种类不断增加。

4.交易洽谈困难多

交易磋商方面,要与交易对方讨论接洽,最终签订贸易合同,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国际条约和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而且要了解对方国家的各种贸易规定,以减少和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至于国际贸易货款支付中的信用证、承兑、汇款等具体操作方面的复杂性,较之国内贸易更为复杂。而且因缺乏国际贸易共同法规,合同签订后,在履约过程中,由于情况复杂多变,容易引起各种贸易纠纷。如果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来处理贸易纠纷,从处理到裁决执行均比国内贸易困难。(二)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加复杂

1.各国货币与度量衡差异很大

世界上各国使用的货币有上百种,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货币有十多种。由于各国币制不同,采用的汇率制度、外汇管理制度不同,特别是外汇汇率分类很多,计算国际汇兑方法复杂。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就要考虑应采用何种货币计价,两种货币如何兑换,实施不当就会影响贸易利益。在度量衡方面,不同国家分别采用公制、英制、美制,因此还要考虑度量衡不一致时的换算,以免造成误解及纠纷。

2.商业习惯繁杂

由于各国、各地市场的商业惯例、习惯做法差异很大,因此在洽谈交易和履约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沟通,国际贸易中的公约与条例应如何解释,这些都比国内贸易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贸易的正常进行。

3.货物的运输与保险复杂

对于国际贸易中货物的运输,一要考虑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二要考虑制定运输合同的条款、缴付运费以及承运人与托运人的责任、风险的划分,还要考虑办理装卸、提货手续。对于装卸费用,双方还要进行洽谈由何方承担和如何承担的问题。国际贸易的货物运输过程一般较长,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失,还要对运输货物加以保险,至于选择何种险种,由何方办理保险并支付保费,也需进一步洽谈。

4.国际汇兑复杂

国际贸易货款的支付多以外汇支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和货币制度,每单位货币又有不同的名称、代表不同的价值量、具有不同的购买力,而且一个国家的货币一般不能在另一个国家流通。因此,如何实行不同的货币计价和结算,如何选定合适的国际汇兑方法,用何种支付工具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都须细心考虑。并且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均不相同,这使得汇兑更加复杂了。(三)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风险更大

1.信用风险

由于资信调查上的困难,在交易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信用风险,进而有可能带来经济损失。

2.商业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如出现交货期延迟、货样不符、单证不符等问题,进口商往往会拒收货物,从而给出口商造成商业风险。

3.汇兑风险

由于汇率不断变化,如果信息不灵、措施不利,就会出现汇兑风险。如定价使用的货币币值上升,则对买方不利;反之,则对卖方不利,卖方就要承担汇兑亏损的风险。

4.价格风险

国际市场价格变幻莫测,贸易双方签约后,货价可能上涨或下跌,这都会给贸易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签订合同后,在卖方发货前,如价格上涨,则卖方要承担涨价风险;买方收到货物后,如价格下跌,那么买方就要承担跌价风险。

5.运输风险

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里程一般超过国内贸易,因而引发运输风险的概率要高于国内贸易。

6.政治风险

一些国家的政局变动、政权更迭、民族纠纷、军事冲突、政策法令修改以及国际社会对某些国家实行经济制裁,都会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会使贸易双方承担许多国内贸易无须承担的政治风险。

第二课堂国际贸易的代价或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际贸易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会付出代价。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国际贸易付出的代价呢?当一项国际贸易不能够保证所有人(生产者、消费者、土地所有者)同时都能够获得利益时,政府必须在一个人的收益和另一个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例如,如果日本政府不太在意资本所有者的损失,只想扶持土地所有者,那么从日本政府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国际贸易使日本的土地所有者受损,资本所有者受益。尽管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分析了国际贸易的许多好处,但并不回避“在国际贸易中确实存在着固有的利益冲突”。即一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往往以牺牲他国的总体利益为代价。允许贸易伙伴与本国产业进行有效竞争,并以此迅速提高生产能力,有可能会使本国全面受损,而不是造福全体公众。这种损害不是局部危害,或者受影响的产业马上出现就业下降,而是一种波及整个国家的负面效应。不过,他指出,为了使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害性降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帮助相当不发达的国家提高生产能力而从国际贸易中受益”。但是,发达国家的利己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积极主动地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能力,以避免让这些国家的进步损害自己的利益。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的是( )。

A.总贸易B.专门贸易C.有形贸易D.无形贸易

2.以货币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称为( )。

A.对外贸易值(额)B.对外贸易量

C.贸易差额D.无形贸易

3.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

A.对外贸易值B.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D.对外贸易额

4.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

A.直接贸易B.服务贸易C.转口贸易D.货物贸易

5.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于第三国来说是( )。

A.直接贸易B.转口贸易C.过境贸易D.间接贸易

6.一国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超出的部分称为( )。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净出口D.净进口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 )。

A.提高利润率,增加外汇收入B.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带动与示范效应D.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国际贸易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可以分为( )。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

C.过境贸易D.转口贸易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表现在( )。

A.都是商品和劳务交换B.商品都是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

C.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D.商业习惯相同

4.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

A.贸易顺差B.贸易入超

C.贸易逆差D.贸易出超

5.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采用的统计制度有( )。

A.总贸易B.专门贸易

C.服务贸易D.货物贸易

6.国际贸易所遇到的困难比国内贸易多,具体表现在( )。

A.语言不同B.法律、风俗习惯不同

C.贸易障碍多于国内贸易D.市场调查困难

三、判断题

1.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 )

2.我国采用的是专门贸易。 ( )

3.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 )

4.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 )

5.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对外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 )

6.服务贸易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 ( )

7.净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部分。 ( )

8.一国的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贸易顺差越多越好。 ( )

四、简答题

1.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简述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中美贸易差额之争布什政府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白宫经济报告中称,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快速增长,其中以对中国贸易逆差最多,达到2016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报告,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中美贸易差额之争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公布的贸易差额始终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990年美国公布的对华贸易逆差为104亿美元,同期中国官方公布的贸易数字则为中方存在14亿美元的逆差。2000年美国公布的对华贸易逆差为838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官方公布的贸易数字为中方存在29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中美贸易中,经过中国香港的转口贸易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香港的转口贸易在方向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以2005年为例,当年有61亿美元美国商品经中国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却有365亿美元中国内地商品经中国香港转口到美国,根据现行国际贸易统计规则,必然造成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巨大差异。【请问】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报告,2005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贸易差额是多少?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特点;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及发展的一般过程;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战略。

第一节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概述(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按参与分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3种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交叉的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演变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世纪~!%世纪中叶)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虽然邻近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还没有出现。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国际分工的出现提供了市场条件。在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各国一方面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用暴力手段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这些新发现的地区进行残酷的掠夺。他们开采矿山,发展种植园,建立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农场主制度,为本国提供甘蔗、烟草等农作物和大量的金银财富,同时扩大本国手工业的生产和流通,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世纪后半叶&!'世纪后半叶)

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带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大机器工业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它对国际分工产生了如下影响:(1)大机器工业使生产和消费超越了国界。大机器工业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大批商品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同时,创造的需求也引起了原料供应的紧张,需要开辟大量的原料产地。这些需求仅依靠本国市场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便成为必然。(2)大机器工业新技术的运用为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产业革命后,远洋轮船的建造、铁路的运营和电报等现代通信工具的使用,缩短了国际间的距离,方便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消除了世界大范围内生产分工的时空障碍。(3)大机器工业创造了冲破国内分工壁垒的重型武器。大机器工业所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市场,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种国家卷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迫使各个国家改变原来一切范围内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不得不按照自己的生产条件或根据市场的要求来安排生产,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在这个国际分工体系中,“英国是农业世界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转”。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国家只是被卷入国际的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完全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生产部门优先为国际市场而生产,不论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亚非拉国家变为畸形的单一经济的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对少数几种初级产品和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高度依赖;第二,水平型国际分工出现,发达国家之间也形成了互为市场的国际分工关系,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扩大到一组发达国家。例如,当时挪威专门生产铝,比利时专门生产铁和钢,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丹麦专门生产农产品,而美国则是谷物的生产大国。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等一批新型产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和深化,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格局,由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发展为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2)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国际分工大量出现在同一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之间,出现在零配件或部件生产之间以及工艺过程之间。例如,如今生产一架飞机所需要的零部件来自几十个国家是很正常的。(3)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战后,随着以前苏联为首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并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统国际分工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随着东欧国家的剧变和冷战的结束,中国等一些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大大加快了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这些经济集团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排他性的保护政策,导致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和贸易不断强化。(5)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仍然是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居于分工的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处于相对劣势。(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当代的国际分工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跨国公司以其自身的科技优势、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和技术转移等形式,将技术、知识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和工序灵活地定位在不同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条件的国家,利用区位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网络化、国际化的内部分工体系。(7)“大脑-手脚”型国际分工成为潮流。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跨国公司特别注重核心资产的经营,将产业或企业中专门从事管理和创造技术、知识的功能部门独立为专门的企业或子公司,凭借其对核心资产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和控制其他企业和产业的经营行为。这就犹如大脑与手脚的分工,故将其称为“大脑-手脚”型分工。例如,在计算机制造业中,美国硅谷的公司集中精力生产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操作系统和微处理器,而让其他企业或国家生产硬件或配件,这就是产业层次上的“大脑”和“手脚”式分工。

第二课堂耐克公司的虚拟经营以生产运动鞋而闻名于世的耐克(NIKE)公司创建于1972年。起初,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布沃曼和耐特都身兼数职,公司连自己的办公楼都没有,但它却后来者居上,超过了曾雄踞市场的领导品牌阿迪达斯、彪马、锐步,被誉为“近20年世界新创建的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耐克公司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除了优良的产品品质、精心的广告宣传以及公司创建者耐特极具现代商业意识和开拓精神之外,其选择的虚拟生产经营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虚拟”是计算机术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引用到企业管理中,实质上就是用内部力量整合外部资源的一种策略。耐克公司不需要购进原材料,不需要庞大的运输车队,没有厂房、生产线和生产工人这些“实”的东西,而主要依靠自身非凡的品牌价值、卓越的设计能力、合理的市场定位以及广阔的营销网络等“虚”的东西。它可以选择市场上最好的制鞋厂家作为供应商,按照耐克总部的设计和要求生产耐克运动鞋,并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的商业战略需要改变生产基地。由于耐克公司在生产经营上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手段,而是广泛采取虚拟经营方式,仅仅拥有耐克品牌和一些专门从事设计、研究和营销的研究管理人员,使得本部人员相当精简而又有活力,这样避免了很多生产问题的拖累,使公司能集中精力关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将它反映在产品设计上,然后快速由世界各地的签约厂商生产出来以满足需求。公司将与知识技术有关的核心部分留在美国,而将与知识技术相关度较低的生产活动以特许生产方式分配到全球各地其他公司,完美地做到了“大脑”和“手脚”的分工。(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非常困难,如矿产品只能在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生产和出口。自然条件是多方面的,像地理条件、地质条件、资源状况、气候、国土面积等,它们都对国际分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热带作物一般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制约作用正逐渐减弱。因此,自然条件只提供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需要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因此,在生产力水平和自然条件之间,前者居于主导地位。

2.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它是促使国际分工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工厂”,并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英国之后也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核心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改善。(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和经济集团纷纷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国际分工已把各个国家、地区和集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各国参加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分工形式。(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高精尖产品不断增多,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大量出现,服务部门分工也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3.人口、生产和市场规模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人口稠密,生产规模大,支付能力强,市场规模大,其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就越大,实现国际分工的程度也会越高;反之,实现国际分工的程度会很低。

4.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技术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两大稀缺要素。当代各个国家对技术和资本的吸引政策刺激了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雄厚的金融资产、强大的管理优势和网络化的内部国际分工体系,已成为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主导者和推动力量。

5.经济贸易政策是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外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能够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而闭关锁国的保护贸易政策则会阻碍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当今世界,建立了许多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建立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加强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的发展。

动脑思考请举例说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来看,在国际分工发展迅速的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迅速。相反,在国际分工发展缓慢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贸易量来看,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从1780~1800年的0.27%增加到1860~1870年的5.53%。相反,1913~1938年间,世界生产发展缓慢,国际分工处于停滞状态,国际贸易在这个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又有了飞速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也相应加快,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前各个时期。1950~2000年,国际货物贸易额增长了10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由此看来,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表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地位,它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一直独占鳌头。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1820年为18%,1870年上升到22%。随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英国的地位逐步下降,但是直到1925年,它在国际贸易总额中仍占15%。自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以来,它们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居于支配地位。(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分不开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分工,这种分工的结果是英国对世界贸易的垄断。这次科技革命在欧美各国完成后,英、法、德、美四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750年的34%提高到1860年的54%。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继续占主导地位。(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因此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制成品。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

1.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增加

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工形式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不断增加。

2.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产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机械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五)国际分工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相对比较平等。但是发达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却是中心和外围的关系,两者之间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分工关系决定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的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关系。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市场上的独占地位,把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利益甚至是全部占为己有,使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大大影响其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飞速发展,数目猛增,规模巨大,实力雄厚,分布极广,它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形成了世界性的从生产到销售的超国家企业经营体系,加强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控制着国际贸易额的50%以上,获取了巨额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不断斗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改善,贸易利益随之增长,但是还未发生根本性、实质性的变化。(六)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纵深化发展,整个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在不断提高。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60年的25.4%提高到1990年的38.7%,到2003年,已经接近45%。这表明随着国际分工的纵深化发展,世界经济生活也在不断地国际化。

其二,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运转的一个必需条件,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不同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1950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7.7%增长到22%。2000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37%,超过了发达国家。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必要条件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社会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依靠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所获得的有限生活资料而生存,没有剩余产品,不存在交换。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使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氏族公社和部落之间出现了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但那时还没有货币,没有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国际贸易。直到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便由物物交换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以及商品流通的扩大,出现了商业和商人,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这时,由于国家的产生,商品流通便超越了国界,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动脑思考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

1.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492年,热那亚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的直接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世界”的概念。地理大发现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速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由于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产生的巨大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是,地理大发现在推动贸易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殖民扩张,使得世界贸易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地理大发现及其随后的殖民扩张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市场,当时的贸易流向如下:(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包括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品等。(2)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3)美洲向欧洲输出的主要是黄金、白银、烟草、棉花等。(4)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茶叶等。

实际上,在地理大发现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但是决定商品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此时,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约束,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世界上只有一部分国家被纳入跨国界交换体系,各国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基本不生产的物品,因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因此,“二战”前的国际贸易以殖民贸易为主要特征。

2.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世纪中期%!&世纪中期)的国际贸易

16~18世纪,欧洲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自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各国从海外获取大量的金银财富,积聚了大量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大大刺激了欧洲工业生产的发展。到18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长足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在这一时期发生了。

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主要标志,建立起纺织、冶金、煤炭三大支柱产业。在欧洲,以英国为代表,完成了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出现质的飞跃,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社会产品大量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蒸汽机在火车、轮船上的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革,相对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使更多的国家和商品进入国际交换领域。自给自足的封闭自然经济体系不断受到冲击,国际范围的分工与贸易逐渐成为日益增长的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1)国际贸易总量实现快速增长。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欧洲工业生产规模空前扩大,直接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迅速增长。1720~178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为1.5%,世界贸易增长率为1.1%;1780~1820年,分别为2.6%和1.37%;1820~1840年为2.9%1和2.81%。但是,世界经济发展到184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840~1860年,世界贸易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世界工业年增长率,分别为4.84%和3.5%。世界贸易增长在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1800~1870年实际贸易量增长了9.6倍。(2)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扩张使世界贸易中的主打商品从过去各洲、各国土特产和手工产品(如香料、丝绸)转向殖民地种植园生产的大宗产品(如蔗糖、咖啡、茶叶等),但工业原料和制成品还没有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因而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到19世纪中期,随着其他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经济相继获得快速发展,它们开始在国际贸易中与英国展开竞争。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9151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0%、%,870年的比例分别118为22%、0%、3%、%。尽管如此,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中心地位并没有动摇。

3.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产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到1914年,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先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并通过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资本输出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已形成的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现代工业经济与其他国家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手工业传统经济组合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应的经济秩序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了。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贸易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长速度缓慢。1840~1870年,1国际贸易量增长了3.4倍,870~1900年,国际贸易量增长了1.7倍,而1900~1913年仅增长了62%。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也就是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时期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100多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一时期,急剧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一些国家,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先后出现几次经济衰退。除英国之外,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限制进口,抑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比较稳定,但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1876~1913年,世界初级产品贸易增加了2.1倍,制成品贸易增加了2.2倍。制成品贸易中,纺织品所占比例持续下降,金属产品的比例持续上升,化学产品、纸张、木制品、玻璃制品也迅速增长。在初级产品中,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矿产原料所占比例快速上升,食品和农业原料的比例则不断下降。(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此时,尽管英国在国际贸易中仍占据第一的位置,但其重要性却在不断下降。1870年,英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为22%,1913年下降到13.1%。但是,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仍控制着国际贸易,这一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1913年,欧洲占世界出口量的59%,占世界进口量的65%。二是其他国家对外贸易对欧洲的依赖程度。19世纪80年代,美国出口80%以上输往欧洲,拉丁美洲对外贸易的60%以上也是与欧洲开展的。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

1914~1945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段时间,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了衰退与萧条。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增长极慢,1913~1938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仅为0.5%。这段时间,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具体表现为:(1)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例迅速增加;(2)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例迅速提高。

由于战争的原因,在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其他国家地位上升,特别是美国地位上升很快。1913年,欧洲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将近2/3,到1937年下降到1/2,同一时期,美国所占比重从13.2%上升到15.5%,其他亚非拉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比重也从20%上升到24%。(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括起来,“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二战”后,不仅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其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以原子能、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调整,不仅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大部门间的贸易相对比重的升降上,而且表现在两大部门贸易的内部空间结构也有了改变。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的比重下降,而资本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上升,高技术产品的增长加快,化工产品、机器和运输设备等的贸易比重增长也较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导致世界范围内产品结构的智能化、高级化,智能的物化产品将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体。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将成为出口增长最快、贸易规模最大、发展后劲最足的支柱商品,其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石油贸易增长迅速,而原料和食品贸易发展缓慢。

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贸易地位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快的仍是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则相对缩减。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继续保持支配地位。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较快。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逐步加强。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大国。

第二课堂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2004年11月20日,随着北京神华煤炭运销公司向韩国出口的1.6万吨价值89万美元的“神华动力煤”被天津海关审结放行,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报关单在天津新港海关诞生。至此,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017亿美元,其中进、出口总额双双越过5000亿美元关口,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超过6%。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但是,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中国人均对外贸易额还不到850美元,而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美国人均对外贸易额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世界人均水平是2400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1.35亿美元。到1973年达到109.76亿美元,用了23年的时间跨上了百亿美元的台阶。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027.84亿美元,用了15年时间跨越了千亿美元的台阶。如今又用了短短16年的时间,跨越了万亿美元的大关,其中200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总额为5100亿美元,仅用短短的三年翻了一番,004年达到11547亿美元,这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进自由贸易、与世界各国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结果。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仍非贸易强国。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足以表明差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事业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4.国际服务贸易急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类行业对服务的需求增加,形成了部门齐全的大规模的国际服务市场,使国际服务贸易成为可能。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使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5.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随着生产与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全球性的投资活动、技术转让和国际性的生产专业化过程,一方面引发了公司内部货物贸易的扩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带动了金融、法律、技术服务、保险、运输、计算机服务、工程咨询等服务业务的发展。

6.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主要贸易国为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寻求与其他国家联合,通过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不同方式,组建区域贸易集团,实现在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以1957年成立的欧共体为导线,贸易集团在全球迅速蔓延。进入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区域贸易集团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贸易集团激增,区域内贸易日益活跃和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和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区域内贸易的开放性高于排他性,预计今后区域内贸易的发展速度仍将高于其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但是,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和程度不同的贸易转移效应,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正常运行和进一步发展。

7.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贸易政策和体制总的特征是自由贸易,但自7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有逐渐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化的倾向,国际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逐步走向管理贸易。这其中,关贸总协定的缔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对战后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的调整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均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使生产要素在全球间更加自由地流动和有效配置,限制性的各种壁垒不断减少甚至消除,自由贸易已是不可逆转的基本潮流。特别是21世纪初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的启动,各成员国都力图通过更多的国际协调和干预,使国际贸易更加规范有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为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是也必须注意,世界贸易组织诸协议在为自由贸易运作提供制度保证的同时,其所允许的诸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规则,也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助威增势,诱发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力图通过将贸易与环境保护、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政策等新贸易问题提上世界贸易组织的议事日程,以地质环境倾销、绿色补贴、不公平竞争等为由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制裁,这将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中新的障碍。

8.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如包销、代理、寄销、招标、拍卖、展卖等方式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贸易方式,如补偿贸易、加工装配贸易、对等贸易和租赁贸易等。这些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而且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深度,使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能借助不同的贸易方式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合作的阵营中来。

总之,从以上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尽管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总的趋势仍是不断前进的,特别是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个主题,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这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各个国家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都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2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言,1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动脑思考有人说“国际贸易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引擎”,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全面实施围攻。它们通过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禁运”政策,妄图阻挠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干扰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友好贸易往来。我们一方面反“封锁”、“禁运”,尽可能地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另一方面我国全力以赴地抓紧恢复和发展经济,尽快地建立起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摆脱贫困,闯过难关。然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关起门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错误思想,导致了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错误方针。此外,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给自足的思想仍旧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国际分工,没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仅把对外贸易作为调节生产物资余缺的调节器。这种自给自足的倾向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远远地落后于其潜在的可能性。在这段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几乎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自我循环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2.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四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无论政治关系、文化与体育交流,还是科学技术合作,都是以经济联系为基础、以对外贸易活动为核心展开的,表现为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不仅使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互通有无,促进高科技的发展,而且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联系起来,取长补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争取时间,少走弯路,加强经济建设。(二)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商品实物形态的转换和实现价值的增值,因而对外贸易具有其他经济部门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职能,对国民经济起着补充、协调、促进和推动作用。

1.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国际范围的商品交换,转换使用价值形态,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出口贸易,为国内产品开拓国外市场,扩大我国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同样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作用,使国民经济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实现平衡。

2.对外贸易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要素是发展生产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供给比例是不同的,往往是某一生产要素在甲国过剩,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在乙国则十分紧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对外贸易把一国的经济运作扩大到世界范围,突破了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增加了优化配置本国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本国的各种不同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对外贸易推动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

对外贸易通过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推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4.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出口贸易是我国外汇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出口贸易外汇收入占我国外汇总收入的80%左右。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进出口关税,出口产品的企业所得税、产品税,进口物资投入生产所发生的税收,都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5.对外贸易有利于满足国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日用品需求,虽然主要依靠国内生产供应,但同时也应发挥对外贸易在这方面的作用,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6.创造就业机会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物质生产和劳动力生产严重失衡,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很大。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产品寻求新的市场和销路,就会促进国内生产的扩大与发展,也就能为各行各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人口较多或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手段。

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拓展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都与发展对外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

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与对外开放同步进行的。在1979年以前的30年间,为了与新中国建立之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实行了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外贸国家垄断体制。1979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外贸体制也经历了若干次重大改革。回顾外贸体制改革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外贸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与国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历史进程相伴而行的。

1.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79 ~1987年)

1958~1978年的20多年间相对稳定的外贸体制存在大量弊病:(1)外贸统得过死,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其他部门经营外贸的积极性;(2)产销分离,生产企业或者供货部门脱离国外市场,得不到价格、质量、品种、规格方面的足够信息,因此也无法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3)外贸部统包盈亏助长了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习惯,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4)外贸经营上的垄断不但使生产效益低下,还滋长了官僚作风。因此,在探索阶段,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开始实行进出口贸易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方式。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1988~1990年)在整体推进阶段,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以便真正做到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相互结合。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根据商品分级管理分类经营的原则,多渠道经营进出口贸易;推行政企分开的改革;外贸专业公司对工矿产品的出口基本上由收购制改为代理制,只有一些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仍采用收购制;简政放权,搞活外贸企业;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学会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出口商品的数量和规格;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

第二课堂中国对外贸易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国对外贸易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具体是指对外贸企业实行利改税,让它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财务上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变外贸企业财务上由中央财政统收统支,盈亏由国家包下来的局面。各类各级外贸公司承包出口总额、出口收汇总额、出口商品换汇成本、盈利或者补贴总额。承包的方式是主管部门向有关外贸总公司或公司发包,上级公司再向下级公司分包,然后层层落实到科室和人员,把经营业绩同经济利益挂钩,做到责任权利的统一。

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 (!))$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取消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从建立自负盈亏机制入手,使外贸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代理经营的轨道。具体内容包括:推行新一轮的外贸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放开出口商品的管理;深化进口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加快外贸立法工作,增加外贸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4.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阶段(!))% (#**!年)

该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为此,在继续做好上一阶段改革工作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出了如下具体的改革措施:双重汇率合并成单一汇率;实行结售汇制;减少进出口方面的数量限制;部署外贸企业的脱钩;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外贸公司的试点;鼓励外贸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加强出口退税,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5.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面改革(2001年至今)

2001年底,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后,外贸体制进入了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面改革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和修改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法规;(2)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允许私营外贸企业迅速发展;(3)转变外贸主管部门职能,从以行政领导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增。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新定位。

1.我国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趋势的要求,实行我国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新的增长点。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用最小的稀缺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福利总量。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福利,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也包括环境的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着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外经贸领域,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向规范的新型外经贸体制的转变和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外经贸领域实现两个转变要达到双重目的:一是建立外经贸发展主要依靠质量、效益提高和结构优化的机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二是提高外经贸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更好地为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

2.我国应注意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配合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产业政策运用得并不是很好,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政策没有也不可能体现市场经济按市场机制引导产业发展的要求;其二,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实施措施来支持产业政策的运用;其三,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未能很好地配合,且由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都有明显的地区和部门偏向,这使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悖。

3.我国应提高境内外加工贸易的水平,以拉动出口增长

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增强结构优化带动作用,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使加工贸易与当地经济的产业关联程度趋向紧密。为了发挥比较优势,传统产业加工贸易应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则重点在于优化升级。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带动国内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是扩大出口的新增长点。从发展条件来看,我国有一些产业和一批产品及许多企业具备了向外开拓业务的条件,很多产品包括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因物美价廉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备受欢迎,一些产品如我国的传统食品及工艺品也在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市场。

总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和自由竞争中,只能凭借国际竞争力取胜。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和权利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面临更多出口贸易和投资合作机会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国内市场开放的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对外贸易应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动脑思考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B.国家的出现C.自然条件D.资本的国际化

2.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上层建筑C.社会生产力D.资本国际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主要是在( )之间展开的。

A.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C.工业国与农业国D.宗主国与殖民地

4.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是在( )。

A.第一次产业革命后B.第二次产业革命后

C.第三次产业革命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5.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

A.奢侈品B.农产品与原材料

C.农产品与工业品D.农产品

6.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我国整个出口贸易中仍将占有较大比重的出口产品是( )。

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D.成本密集型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是( )。

A.补充B.协调C.促进D.推动

2.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大概包括的阶段有( )。

A.萌芽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深化阶段

3.下列关于影响国际分工发展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生产和市场规模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

B.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D.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 )等方面。

A.发展速度B.地区分布C.地理方向D.商品结构

5.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包括( )。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B.社会分工的扩大C.生产要素发展到一定水平D.国家的产生

6.“地理大发现”及其随后的殖民扩张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以西欧为

中心的国际市场,当时的贸易流向基本是( )。

A.欧洲向美洲出口农产品B.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

C.欧洲向美洲出口制成品D.欧洲从亚洲进口丝织品

三、判断题

1.国际分工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是历史范畴。 ( )

2.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 )

4.我国地大物博,因此在原材料的供应上没有问题,基本上不需要进口原材料。( )

5.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降低。 ( )

6.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四、简答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如何理解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美国得自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据一项研究表明,旨在减少贸易壁垒的1994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可使美国每年获益130亿美元,大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2%,使全球收益960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0.4%。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自由化程度越深,产生的收益也越大。如果新一轮的贸易回合在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上的关税减少1/3,美国的福利收益将是1770亿美元,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5%。这些收益大多数来自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全球获利将能达到6130亿美元,大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请问】(1)从上述文字中可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在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

第三章 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

本章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当代国际市场的构成与特征;了解国际市场价格的主要种类;掌握国际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变动的基本规律及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际市场概述

一、国际市场的含义

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交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它既包括交换的领域,也包括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国际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国际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国际市场的地理范围要比一国的市场范围大,前者包括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后者只包括一国疆域之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国际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内容、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服务、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交换服务的。

二、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萌芽,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完成而迅速发展,最后又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而最终形成的。(一)国际市场的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包括16~17世纪和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期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地理大发现使国际市场进入了萌芽阶段。(二)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的70年代。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国际市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机器工业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不断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市场的规模。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经常要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到国外去寻找新市场,为大工业开拓更广阔的领域。(2)大机器工业不仅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也需要日益扩大的原料供应来源。这样就使市场交换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3)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和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形成许多大机器工业中心和大的商品销售市场。这些商品不但要从本国各地区运来,而且往往要从世界市场上源源不断地输入。(4)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移动,扩大了世界劳务市场,也是扩大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食品来源的重要因素。(5)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铁路、轮船、通信事业的发展,为扩大各国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经常性的经济联系所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三)国际市场的形成

国际市场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竞争,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资本输出成为争夺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市场形成的标志为:

1.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多边贸易是指两国间贸易在进出口相抵后总有余额,用对某些国家出超支付对另外国家的入超,在若干国家之间进行多边支付与结算的贸易。

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上城市和农村的出现,西欧大陆和北美这些经济发达国家从经济不发达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原料和食物,出现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与此同时,英国继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从西欧大陆和北美的新兴工业国输入的工业品持续增长,经常呈现大量的逆差。但英国又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工业品的主要供应国,于是呈现大量的贸易顺差。这样,英国就用它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所取得的收入来支付对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而经济不发达国家,又用对西欧大陆和北美的贸易顺差来弥补对英国的贸易逆差,此时英国成为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为所有贸易参加国提供购买货物的支付手段,同时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利息和红利的支付能够顺利完成,有助于资本输出和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流动。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它也是世界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发挥作用的货币制度。这个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它给国际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价值提供了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并且能使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保持稳定;第二,它给国际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一致,把各国的价格结构联系在一起。世界货币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发展与世界货币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世界市场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参与世界市场进行交易的人们普遍感到,必须有一个在任何国家都能够流通的一般等价物以后,作为国际间交换媒介和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的职能才能充分展开。一般来说,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有三种职能:第一是作为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支付手段;第二是作为国际上一般的购买手段;第三是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体现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当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职能。这几项职能都是与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买卖、资本的转移和无形项目的交易直接或间接联系在一起的。

3.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固有的规律诸如基本经济规律、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价值规律等在国际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制约着国际市场的发展。

4.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形成了大型的固定的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市场、博览会等;建立健全了航运、保险、银行和各种专业机构;建立了比较固定的航线、码头等。这一切都使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国际市场上,参与交换的国家一般可以分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国际市场交换的对象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以货物为主,发展到货物和服务并重,并且出现了知识产权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国际商品市场的经营主体既包括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流通企业、从事生产和贸易的工贸企业,也包括从事政府采购等业务的国家机关和部门。除了这些直接参与贸易的经营主体外,货物贸易还离不开运输、保险、银行和咨询等部门的服务。

5.国际价值规律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

国际价值规律对世界商品交换发挥主导作用,国际价值成为国际价格形成的基础,并制约着参与国际交换活动的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

三、当代国际市场的构成及特征(一)当代国际市场的构成

1.交易对象

国际市场的交易对象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大类。有形商品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制成品和其他产品,无形商品主要包括服务以及其他各种无形的要素。随着无形商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的不断加强,无形商品贸易迅速发展。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上,与高科技相适应的新型服务贸易项目的发展速度将超过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高级人才、高素质的劳务人员的跨国流动将成为主流。

2.参与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市场是一个由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转轨型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等多种经济类型的国家组成的既统一又对立的复合体。

3.定约人

在当代国际市场中从事交换活动的主体,既有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有代表企业家集团利益的企业联合会,还有经政府授权进行外贸活动的国家机关和机构。其中,企业联合会是企业家联合组织,它们代表企业,往往是某一行业企业的利益,游说政府以形成对其有利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它们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出口等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它们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商讨企业对策,协调企业利益,组织集体行动。例如,日本的一些企业行会在产品出口方面行使协调的职能,主要是价格方面的协调,避免提供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展开过于激烈的竞争,从而有损本国企业的利益。

4.商品市场

按交易进行的形式,国际商品市场可分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的原则、规章和程序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国际博览会和展销会等。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商品交易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其次,必须通过交易所内特定的交易人员直接进行交易;最后,通常是根据商品的品级标准或样品进行交易。成交后,无须交割实物,卖方只是把代表商品所有权的凭证转让给买方。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可以纳入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这种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商品购销;另一类则是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如三来一补、招标投标、易货贸易、租赁贸易等。

第二课堂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Exposition)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启蒙普通百姓不可多得的场所。世界博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还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普通百姓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5.运输网络

国际市场上的运输网络是由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水上运输网、管道运输网等组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中,水上运输占第一位,铁路运输占第二位。

6.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国际市场的中枢。它由电话国际网、大众交流工具(如印刷品、电话、电报等)、通信卫星系统、计算机互联网等组成。(二)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

1.国际市场的规模空前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导致了国际市场的激烈动荡,但国际市场的规模却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到8.88万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了145倍。

2.国际市场垄断与竞争进一步加剧

随着资本国际化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当代国际市场的垄断不断加强,竞争更加激烈,具体表现如下:(1)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划分贸易范围,加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2)通过跨国公司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科技和发展能力、遍及世界的推销网和信息网、高超的组织管理技能的优势,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控制市场,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3)国家通过各种奖出限入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利益;(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并广泛开辟市场,使贸易方向多元化。

3."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作用不断加强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市场依赖性的提高,各个国家一方面通过国内的对外贸易政策干预或影响世界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参与实现一体化、签订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国际经济组织首脑的定期会谈等形式对国际市场进行协调和管理。

第二节 国际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是在一定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实际买卖所需要的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是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标准,是国际价值及国际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的国际价值及国际使用价值。

一、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国际市场价格按形成的条件和变动特征可以分为封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一)国际封闭市场价格

国际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它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国际封闭市场价格一般包括以下四种:

1.调拨价格

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其各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所规定的价格。这种价格不是按照生产成本和正常的营业利润或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来定价,而是根据跨国公司全球性经营“战略部署”和子公司所在国的具体情况,人为地加以确定的。

2.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而决定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国际垄断价格有两种:一种是卖方垄断价格;另一种是买方垄断价格。前者是高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后者是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两种垄断价格均可取得超额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的上限取决于国际市场对国际垄断组织所销售的商品的需求量,下限取决于生产费用加国际垄断组织所在国的平均利润。此外,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价格进行干预,所以出现了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

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是指在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交换时所使用的价格。

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商品协定通常采用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办法来稳定商品价格。当有关商品价格降到最低价格以下时,就减少出口或用缓冲基金收购商品;当商品价格超过最高价格时,则扩大出口或抛售缓冲存货。(二)国际自由市场价格

国际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组织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卖双方集中在固定的地点,按一定的规则,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公开竞争而形成的交易价格。这种价格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所发表的统计中,把美国谷物交易所的小麦价格、玉米的英国到岸价格、大米的曼谷离岸价格、咖啡的纽约港交货价格等36种初级产品的价格列为国际自由市场价格。

国际自由市场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实际成交价格

它包括交易所价格、拍卖价格、开标价格、一般实际成交价格和合同价格等,这些都是由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形成的价格。

2.参考价格

它包括由各种新闻媒体或非新闻媒体公布的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应用参考价格时,必须注意应用折扣的方法,如现金折扣、成交额折扣、季节性折扣、代理商和中间商的折扣等。

3.外贸统计价格

它是用进出口商品总值除以进出口商品数量求出的价格。这种价格并不表示具体商品的价格,它是反映同类的但技术性能和品质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因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各国的外贸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

动脑思考自由市场价格和封闭市场价格有什么区别?

二、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一)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

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数量和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商品的国内价值或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是以该国的货币表示的,而国际价值是在世界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平均劳动强度下,由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是由世界货币来表示的。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新产品刚上市时,由于生产量小,单位产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格十分昂贵。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产品的价格随之降低,国际市场价格也随之下跌。

第二课堂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除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强度的大小和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外,还与参加贸易国家的贸易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参与国际贸易的数量比较大,则该国这种商品的国别价值就会更多地体现为国际价值。国际市场上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服从“众数原则”。众数原则是指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是由参与国际贸易数量比较大的国家的国别价值来决定的。(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但这并不等于每一次商品交换的国际市场价格都与国际价值相一致。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不平衡是经常性的现象,而且存在着买方之间、卖方之间和买卖双方之间激烈的竞争。当供大于求时,买方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使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价值;反之,当供不应求时,卖方居于竞争的优势地位,使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价值。因此,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相对稳定的,但国际市场价格却是经常变动的。

三、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

除了国际市场价值、供求关系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对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具体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1.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垄断组织为了夺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会采取各种办法控制国际市场价格。他们通过瓜分销售市场,规定统一价格,限制商品产量、销售量、购买量和采购时间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国际价格。

2.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产销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危机阶段,商品滞销,导致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复苏、高涨阶段,需求逐渐增加,价格便逐渐上涨。

3.各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价格支持、出口补贴、进出口管制、外汇管制、政府采购、战略物资收购及抛售政策,一些国际性组织实行的干预国际市场价格的政策措施,如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共同能源政策、共同渔业政策等,都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很大影响。

4.国际通用货币价值的变动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以国际通用货币来表示的。当用来表示国际市场价格的通用货币的价值上升或下降时,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随之下跌或上涨。

5.商品的质量

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是按质量和装潢的程度论价,优质优价,劣质劣价。

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商品销售中的付款条件、运输条件、成交数量、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高低。

此外,自然灾害、政治战略、战争等非经济因素也对国际市场价格的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

动脑思考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实行对外开放?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B.资本主义垄断形成时期

C.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D.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深入发展时期

2.国际市场的外延是指它的( )。

A.市场范围B.地理范围

C.商品的交换D.货物的交换

3.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是( )。

A.国际价值B.供求关系

C.经济周期D.商品的质量

4.下列不属于国际市场自由价格的是( )。

A.实际成交价格B.调拨价格

C.外贸统计价格D.参考价格

5.( )决定商品国际价格的形成。

A.国际价值B.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C.国际生产价格D.国别生产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

1.按交易进行的形式,国际商品市场可分为( )。

A.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B.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C.有形市场D.无形市场

2.国际市场形成的标志包括( )。

A.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B.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

C.世界货币的形成

D.国际价值规律的形成

3.下列国际市场形式属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是( )。

A.易货贸易B.国际拍卖

C.国际展览会D.招标投标

4.当代国际市场垄断与竞争进一步加剧具体表现在( )。

A.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划分贸易范围

B.通过跨国公司输出资本,控制国际市场

C.国家通过各种奖出限入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利益

D.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5.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包括( )。

A.国际市场价值B.供求关系

C.经济周期D.商品的质量

三、判断题

1.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形成是国际市场形成的标志之一。 ( )

2.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

3.当供大于求时,买方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因而使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价值;反之,当供不应求时,卖方居于竞争的优势地位,使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价值。( )

4.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数量和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 )

5.外贸统计价格属于国际市场封闭价格。 ( )

6.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 )

四、简答题

1.国际市场由哪些部分组成?

2.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铁矿石价格猛涨带来连锁反应,钢铁企业涨价紧随2005年2月28日,宝钢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与巴西CVAD公司和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公司达成的最终协议是,年度矿石价格上涨71.5%。不久,新日铁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达成了同样的协议。这是亚洲铁矿石价格史上的最大涨幅,也大大超出了中国国内分析人士涨价30%的预期。消息传出之后,沪深股市钢铁板块应声而落。一天后,商务部开始对钢铁进行进口自动许可管理。2004年中国进口了2亿吨的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1/3。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对铁矿石依存度目前已达到50%。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2004年的进口量计算,价格上涨71.5%之后,中国钢铁行业将新增成本397亿元,相当于钢铁行业2004年利润总额的46%。【请问】(1)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价格上涨的原因。(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动荡?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本章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及其发展演变;了解和掌握关税的性质、含义及主要特点;了解关税的种类、征税的方法、标准和通关手续,并会计算进出口关税税额;了解和掌握非关税壁垒的含义、特点及常见的几种非关税壁垒;了解鼓励和管制出口的常见措施。

第一节 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国际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国际贸易政策范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是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

政策客体就是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

贸易政策行为是有目的的行动。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首先是在一定政策目标的指导下确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内容制定的依据。

4.政策内容

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

政策手段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如关税、非关税壁垒措施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