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5:11:24

点击下载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灵鸡汤: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心灵鸡汤: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试读:

前言

FOREWORD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面对着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趋于严峻的各类挑战,以及人际间愈发激烈的竞争关系,身心俱疲,幸福感淡薄。这时,人们需要滋养、温暖、慰藉自己的心灵,找回迷失的自己,以及往日平静安详的内心世界。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一些充满正能量的经典小故事。

罗斯·斯图特曾说:“一则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关系,移人情性,使人恍然大悟,认识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一则故事可使我们沉思生存之意义;一则故事或使我们欣然接受新的真理,或给我们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感悟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

为此,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心灵鸡汤全集》。本书共有四册,即《遇见未知的自己》《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我心安处是幸福》和《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分别阐释了“自愈”“处世”“幸福”“情感”等生活哲学。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阅读,书中还设置了“温暖絮语”小板块,用或深刻或温馨的语言将每个小故事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情感历程一一阐明。

希望您在拿起这套书,开启涤荡心灵的阅读之旅后,能够细细品读其中滋味,从中获取希望的力量,使心灵保持平和宁静,使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轻装上阵,活出自己的精彩!

爱在灵魂深处盛开

我们必须博爱众生,这样一来不可能的事就变为可能。——美国文学家,爱默生

活着的权利

美国和墨西哥有几千公里长的边境线,每天都会有很多墨西哥人穿越边境,去美国谋生。美国政府在边境线部署了大量的军队日夜执勤来阻止这些越境者。除此之外,美国一些民间组织也成立了手持长枪的巡逻队,以守株待兔的形式来阻止这些非法偷渡的人。

胡佛是一位居住在边境线附近的美国人,他不但没有帮助政府阻止这些非法入境的墨西哥人,反而在边境地区竖起了蓝色的旗帜,为这些非法移民建立了很多供水站。

其实,要想成功偷渡到美国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这个危险不是来自美国军队和民间组织的枪炮,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越境者偷越边境线进入美国后,首先要面临的考验就是穿过浩瀚的亚利桑那大沙漠。给他们生命带来威胁的并不是缺乏食物和体力,而是缺少水源。一个人只有带上至少36升饮用水,才能成功穿越这片沙漠。越境者们通常在仓皇越境时根本不会想到水的问题,因此,每天都会有很多偷渡者因为淡水不足,而渴死在这片沙漠里。然而这个危险并不能阻止越境者前进的脚步,为了圆自己的“美国梦”,人们前仆后继地走进这片死亡之域。

胡佛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越境者建立供水站,是因为他的一次偶然经历。那天,胡佛开车经过这片沙漠时,碰到了一对母子。他们在越境进入沙漠时,只带了一瓶水,已经奄奄一息的母亲把水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永远倒在了沙漠里。这感人的一幕永远留在了胡佛的心里,于是他决定在沙漠里建立一个水站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活着走出这片死亡沙漠。

胡佛每天都开着装满水的卡车奔走于各个水站之间,以保证水源的充足。另外,胡佛还绘制了沙漠地图,并在地图上清晰地标出每一个水站的具体位置、美国边境检查站的灯塔位置以及经常发生意外的危险地段。在这份地图上,还附有胡佛写的一句话:“别这么干,没有水,你会丢掉性命!”这份地图已经在墨西哥和其他中美洲国家广泛流传了。

很多美国人都批评和指责胡佛的这种做法,他们觉得供水站直接帮助了那些非法移民,而且在这些非法移民当中很可能有恐怖分子,这就等于是间接鼓励了那些对美国有不良企图的人,威胁了美国民众的安全。而散发地图更是对犯罪行为和恐怖分子的鼓励和煽动。

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胡佛表现得很平静。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也痛恨那些偷渡者,因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也希望他们不要来美国。但是,痛恨和尊重是两码事,偷渡者也是人,从人道主义上来讲,我有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尊重他们活着的权利。”【温暖絮语】

任何生命都应该受到关爱,无论他们来自什么地方。

更高的法律

我是德国人,2个月前到了美国纽约。我和另外两位德国朋友一起租了一间又旧又破的房间,当时我们几个身无分文,也没有固定的职业收入,只能靠打临时工维持生计。

我们租住的地方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贫穷、拥挤的社区,该地区有很多类似的租赁住宅。我们的房东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爱尔兰胖子,名叫莫菲。莫菲的妻子过世了,他独自一人抚养着5个孩子,小儿子叫吉米。

在我们租住了大约3个月后,吉米突然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莫菲几乎束手无策。我的室友古特在没有来到美国前,是柏林小有名气的儿科大夫,但是他来美国后尚未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考试,所以他无法为吉米治病。

莫菲只好为吉米请来了一位意大利医生,这个老头年纪一大把了,瘦得皮包骨头。他来过两次,上下午各来了一趟,然而吉米的情况并未得到任何好转。到了夜里时,吉米的体温开始不断升高,气息越来越微弱。作为一名医生,古特深知其中利害,一直催促着莫菲再去请大夫。莫菲去了,可一会儿后,他却失魂落魄地独自回到家中。“医生呢?”古特抓着莫菲的手焦急地问道。“他不肯来。白天的医药费还没有付清,他坚持要看到钱才肯来……”莫菲喃喃地说道,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此时的他既愤怒又无助。

此时,吉米的房间里挤满了我们的邻居,有胖胖的意大利女人、波兰的传教士,还有白胡子的犹太人,大家站在那里低声交流着,他们想凑点钱,但大家都很穷,钱不够。

莫菲望着痛苦呻吟的吉米,眼泪簌簌地往下掉。突然,他猛地转过身来,对古特大声吼道:“古特,你是个医生,求你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救救可怜的吉米吧!”

大家也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古特身上,古特突然间脸色惨白,好像也得病了一样。说实在的,对于古特的心情,我想我是能够体会的。几个月后他就可以参加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考试了,只要通过考试,他就可以在美国展开新的生活了。如今,他却被美国的法律和一位父亲的请求给“挟持”了,灿烂的未来和可能被捕及丧失居留权之间,你叫他如何做出选择?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性命。

最终,医生的良知战胜了法律的约束,古特守了吉米十天十夜,几乎没有休息过。虽然古特憔悴了不少,但终于帮助吉米度过了危险期。然而,事情才刚刚开始。

那一天,吉米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而古特却被警察带走了。大家很快就知道是那个意大利老头告了密,所有人都很气愤,街坊邻居都在讨论这件事情。第二天,纽约市立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这群街坊邻居全都没去上班,都到法院去了。当古特被传讯时,大家蜂拥而上,法官盯着这上百位男男女女,惊讶不已。“是否有罪?”法官问道。“没有罪!”古特还没来得及回答,上百个声音已经齐声代他作答了。“肃静!肃静!”法官敲着木槌,维持法庭秩序。待大家安静下来,他才指着立于古特背后的莫菲,让他说话。

莫菲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法官认真地听着,众人也认真听着。“……所以,我们到这儿来了,”莫菲在结束发言前说道,“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保释我们的医生。如果就因为他拯救了一个小生命,您就判他有罪的话,我们已经凑足了钱——我们已经准备好68美元,用来缴纳罚金。”

听完莫菲的讲述,法官微笑着站了起来,他举起木槌,槌落定音:“古特先生,您违反了法律,但您这么做却是为了遵循另一个更高的法律,所以我判您——无罪!”

此时,法院里立即响起了欢呼声和阵阵掌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场审判就发生在1935年1月24日,地点是纽约市第二高等法院。【温暖絮语】

人类最高的法律就一个字——爱,人类所有法律的制定都要遵循这个最高的法律,而其评判的标准则是人类的基本道德和良知。

盲人过马路

一天,杰克正准备去参加一个会议,眼看就要迟到了。当他的车子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杰克一边焦急地等待着绿灯,一边给车加足马力,打算一变灯就冲出去。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

一对盲人夫妻领着两个孩子,正准备穿过这个路口。夫妻俩一人手中拄着一根手杖,丈夫的另一只手则牵着一个小男孩,而妻子则用另一只手托着胸前背带里的婴儿。他们紧挨着,用手杖一点一点地探着路,谨慎地挪着步子。在这热闹的十字路口,他们随时都可能会被车撞倒,但他们就这样移动着,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

杰克不禁为这一家子捏了一把汗,但就在这时,各个方向开来的车都停了下来,行人们也都驻足关注,大家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上。这一刻,司机们没有不耐烦地按喇叭催促,也没有人破口大骂,世界在这一刻仿佛都静止不动了。“往左走,往左走!”突然,一个司机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好心地提醒他们。紧接着,大家也都跟着喊“往左走,往左走”!在众人的引导下,这一家人慢慢地调整了自己的方向,终于平安地过了马路。

当这一家子消失在众人视野中后,开车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也都感动不已。虽然平时大家开车时总是互不相让,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大家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还是被激发出来了。【温暖絮语】

请放慢你的脚步,敞开你的心灵,仔细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爱别人并接受别人的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你是上帝的妻子吗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一个打着赤脚的10岁小男孩站在一家鞋店门前,隔着橱窗出神地往里面张望,全然不顾自己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

这情景被路过的一位女士看见了,她走近男孩,和蔼地问道:“小家伙,你在这里站了半天了,你想买鞋吗?”

男孩羞愧地说:“女士,天太冷了,我曾经向上帝祈祷能得到一双鞋子,我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

女士听后说:“孩子,咱们先进屋吧。”于是男孩跟在女士身后走进店内。女士让店员给男孩拿来了几双袜子,然后又请店员打来一盆热水,拿来一条毛巾。她牵起男孩的手,把他带到店堂后面,脱下手套,跪下,将他的脚泡进热水里洗干净,然后又用毛巾擦干,并给男孩穿上新棉袜。之后,她为他买了一双鞋,又把剩下的几双袜子递给男孩。

两人走出鞋店后,女士拍着小男孩的头说:“小伙子,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舒服一点儿了?”小男孩没有回答她,而是低头沉思着什么。女士微微一笑,正打算转身离去,突然身后的男孩紧紧地拉住了她的手。她回过头,看见男孩正仰视着她的脸,而他的双眼中盈满了泪水。男孩声音颤抖地问道:“你是上帝的妻子吗?”【温暖絮语】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可以为这个世界付出的或许并不多,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丢掉我们的爱心。只要我们能尽力为世界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即使我们不能成为上帝,我们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成为天堂。

劫匪与医生

1999年7月25日,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一起持枪抢劫银行的案件,一名劫匪在逃离途中被警察团团包围。眼看逃走无望,劫匪手持一把匕首,挟持了一名妇女与警察对峙。当他胁迫着人质向外突围时,人质突然大声呻吟起来。劫匪吓了一跳,才注意到自己劫持的是一名孕妇。原来,孕妇受到了极度惊吓,出现了早产迹象。

孕妇表情痛苦地大声呻吟着,鲜血已经染红了她的衣裤,情况万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劫匪出人意料地把枪扔在了地上,而后举手投降。这时警察一拥而上,将手铐铐在了他的手腕上,围观的群众发出一阵欢呼。

就在警察押着劫匪准备离开时,孕妇已经无法坚持到被送去医院了,因为她马上就要生了。这时,劫匪突然开口说道:“等一下好吗?我是医生。我可以帮助她。”怕警察不同意,他又补充了一句,“孕妇临产在即,再这样拖延下去,母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你们一定要相信我!”为了孕妇和孩子的生命安全,警察破天荒地打开了罪犯的手铐。

1个小时后,一阵洪亮的婴儿啼哭声传入人们耳中,孩子终于平安降生了。围观者不由自主地欢呼雀跃,不少人竟感动得痛哭流涕。将新生儿交到孩子母亲的手中后,劫匪伸出沾满鲜血的双手,主动让警察给自己戴上了手铐。【温暖絮语】

每一条生命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无可替代的,所以即使是一个持枪劫匪也会为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动容而回归本性。这就是人性的力量,也是爱的光辉。

圣诞礼物

一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有关圣诞老人的故事。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今年的圣诞节,大家都希望得到圣诞老人的什么礼物啊?”同学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想要小弟弟,有的想要芭比娃娃,有的甚至想要一个圣诞老人……一时间,教室里的气氛活跃极了。

这时,老师发现一个叫韦德的小男孩,低着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语,与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是个不幸的孩子,他3岁时父母就去世了,是年近七旬的奶奶一手将他养大。虽然家境贫困,但韦德却很懂事,他在班里不但人缘好,而且成绩也名列前茅。

老师走到韦德面前,问道:“你呢?你希望得到圣诞老人的什么礼物?”韦德慢慢地站起来,面目忧伤地低声说道:“老师,我家的房子没有烟囱,圣诞老人根本进不去!”

老师思索了片刻,然后微笑着告诉他:“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因为圣诞老人是无所不能的,他当然会有办法把礼物送到你的手里。”

听到这个消息,韦德猛地抬起了头,眼神显得格外明亮。他语调不自觉地抬高,急促地追问:“老师,真的是这样吗?”

老师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当然是真的,老师什么时候骗过你?”“如果圣诞老人真的能送我礼物,我想要一副棉手套和一双棉鞋!”韦德兴奋地说道。

孩子们开始大笑起来,觉得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在笑声中,韦德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地笑了,他笑得是那样的真挚和纯洁。

老师并没有笑,因为她觉得韦德的这个愿望绝对不会像听起来那样简单。于是她接着问道:“你为什么想要这个礼物呢?”“现在已经是冬天了,老师的手要写字,一定很冷,有了棉手套就不怕冷了;奶奶的脚被冻坏了,她穿上棉鞋脚就好了。”这个又矮又穷的孩子的回答令所有人动容。笑声没有了,窃窃私语声也没有了,学生们一个个若有所思地紧抿着嘴唇,仿佛有什么东西敲打着他们的灵魂。

忽然,韦德扬起的嘴角耷拉了下来。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沮丧地问道:“老师,我的袜子都很旧,圣诞老人会不会嫌弃我的袜子而不送给我礼物啊?”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他旁边的孩子们已经一个个地站起来,争着抢着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韦德,这其中就包括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

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老师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泪眼模糊中,她看到有一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托起她冰冷的手,放在了自己暖暖的小脸上。【温暖絮语】

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千万不要因为生活在贫困中,就剥夺孩子的爱心,否则他们就会因此而变得冷漠。

最好的消息

罗伯特·德·温森多是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他一生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与他生性豁达的性格不无关系。

一次,温森多在一场高尔夫锦标赛中夺冠,赢得了一张冠军支票。赛后,温森多心情愉悦地走向停车场,打算开车回家与家人庆祝一番。

这时,一名年轻女子突然从旁边冲了过来,说道:“您是温森多先生吧?恭喜您在比赛中获胜。我叫丹瑞,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的孩子生了重病就快死掉了,而我根本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您能帮帮我吗?”

女人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悲伤,温森多的心灵深处一阵颤动,他当即掏出笔在刚拿到的支票上签了名,然后塞给她,说:“这是我今天获得的奖金,请你收下。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复。”女人接过支票,千恩万谢地走了。

一个星期后,当温森多正在一家俱乐部吃饭时,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说:“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了我一件事。他们说前几天看到你跟一名年轻女子交谈,女子自称孩子生了重病。有这回事吗?”

温森多点了点头说:“是的,怎么了?”“哦,对你来说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官员说,“那名女子我认识,她压根没有结婚,就更别提有患病的孩子了。她就是个骗子,你让她给骗了!”“你的意思是,她根本就没有一个病得快要死掉的小孩子?”“对,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闻言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说:“这是我这个星期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暖絮语】

相对于金钱,温森多更在意生命,他认为人的生命比金钱更重要:如果能拯救一个孩子,哪怕要献出更多的钱,他也义无反顾。

苏西的创可贴

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苏西看到了,便问母亲:“妈妈,你在做什么呢?”“我在焙盘,一会儿给隔壁的史密斯太太送去。”母亲温柔地回答。“为什么?”仅有6岁的苏西问。“因为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她现在非常伤心难过,我想她心都碎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照顾她。”母亲跟女儿解释道。

或许是因为年纪太小,苏西还是不明白,所以她又问了一遍:“妈妈,为什么?”

母亲于是蹲下来,耐心地跟女儿解释道:“苏西,人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就会无法做一些事情,比如做饭或是洗衣服之类的家务。所以,这个时候史密斯太太就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和她是邻居,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她。你瞧,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拥抱她的女儿了,也再也不能听到女儿的声音了,很多我们能一起做的事情,她都没办法跟女儿一起做了。亲爱的,你那么聪明,或许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史密斯太太,让她开心。”

听了母亲的话,苏西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几分钟后,苏西敲开了史密斯太太的家门。史密斯太太的眼睛又湿又肿,显然她一直在哭。“哦,是苏西啊,你好。请问,你有事儿吗?”史密斯太太哽咽地问道。苏西发现史密斯太太的声音不如平时那样好听了。

苏西看着史密斯太太,怯生生地伸出手来,递过一个东西给史密斯太太——那是一个创可贴。“我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伤心得心都碎了,这个给您,它可以治您破碎的心。”

史密斯太太蹲了下来,强忍着的泪水又涌了出来,她紧紧地拥抱着苏西,哽咽道:“亲爱的,谢谢你,这对我帮助很大。”

史密斯太太十分珍视苏西的善行。她买了一个有树脂玻璃框的小钥匙扣,然后将苏西送给自己的创可贴放进了玻璃框内,这样她就可以随时看到它了,而这可以提醒自己快点走出悲伤。史密斯太太知道自己需要时间和别人的帮助才能治愈心灵的创伤,而这个创可贴给了她力量,能让她记住和女儿共同拥有的一切美好,忘却悲伤。【温暖絮语】

小姑娘苏西的创可贴真是小到微不足道的安慰礼物,可创可贴背后的赤子之心却有着巨大的力量,这力量不但修复了史密斯太太心灵的创伤,更温暖了一个又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人。

克莱尔和珀尔

一天早晨,黛博拉让家仆赫斯特准备好马匹,她准备骑马出行。1个小时后,赫斯特却回报她说:“夫人,那匹马性子太烈了,我用尽了办法都没办法抓住它,您看都过了整整1个小时了,它仍不肯听话。”

既然赫斯特已经这么说了,黛博拉也只好悻悻地打算放弃骑马了。就在这时,黛博拉12岁的女儿克莱尔跑了过来——小姑娘拥有一头棕色的头发和一双棕色的眼睛,长得十分可爱。“妈妈,您把那匹马交给我吧,我有办法制服它。”克莱尔胸有成竹地对母亲说道。

黛博拉夫人一听大吃一惊,她紧张地看着女儿,生怕女儿会去干危险的事儿。她警告克莱尔说:“亲爱的,你可别想着制服那匹马了,你没听到赫斯特说的话吗?他花了1个小时都没有驯服它,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克莱尔微笑着安抚母亲说:“妈妈,您放心,我不会有事儿的。赫斯特不能驯服它,不代表我也驯服不了它。”

黛博拉看着女儿,最后同意了,但是她还是告诫女儿说:“亲爱的,那你答应我你得小心点儿。我听赫斯特说,那匹马一发起脾气来就像野马一般,如果你没办法制服它,你就赶快放弃,别忘了你还得上学呢。”“好的,妈妈。我会很快就搞定的,我保证它会乖乖地听我的话。”克莱尔信心满满地说道。说完,她拿过一个大草帽,一边戴上草帽,一边冲黛博拉摆摆手,便独自去马场了。

克莱尔匆匆地来到马场,她今天穿的裙子有点儿长,裙摆拖在草地上,发出了沙沙的声响。马群中的一匹小马似乎听到了这裙摆拖地的沙沙声,它停止了吃草,竖着耳朵倾听,接着它又用鼻子嗅了嗅。不一会儿,小马便欢快地抬起了头,因为它听到了克莱尔到来的声音,也闻到了她身上甜美的味道。看样子,它和克莱尔已经是老朋友了。

克莱尔一见到小马便唤着它的名字,欢快地跑到它身边,轻轻抚摸它的头。她一边抚摸着小马,一边扭头朝不远处的另外一匹马叫道:“珀尔!噢,珀尔!”

听到呼唤声,那匹名叫珀尔的高头大马停止了吃草,循着声音转过身来。当它发现呼唤自己的是可爱的克莱尔时,就喷着响鼻兴冲冲地朝她一路小跑过去。跑到克莱尔身边后,珀尔低下头亲昵地在她的肩上蹭了蹭。

不一会儿,克莱尔便带着珀尔来到母亲面前,它显得是那样的温驯,一副随时听候黛博拉差遣的模样。黛博拉一脸惊讶地望着女儿,她不知道克莱尔到底对这匹马施了什么魔法,竟然让它变得如此乖巧听话。

原来,赫斯特平日里对马儿们太粗暴了,因而它们都不愿意听赫斯特的命令。但善良的克莱尔却不同,她把马儿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一般温柔对待,因而它们也把克莱尔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并愿意听候她的差遣。【温暖絮语】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像尘世中的孤岛,爱就是连接这一个个孤岛的桥梁。有了温柔的爱,连人和动物之间的隔阂都能消除,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呢!

小狗的价值

一天,一名店主挂出了一幅出售小狗的广告牌。这条信息显然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广告牌挂出没多久,就有一个小男孩前来咨询。“请问您的小狗卖多少钱?”“品种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一般30至50美元不等。”“我手里只有2.75美元。请您让我看看它们,行吗?”

店主吹了一声口哨,6只可爱的小狗立马欢快地跑了出来。男孩发现,其中一只小狗跑起来一瘸一拐的,被伙伴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男孩指着那只小狗,问道:“它是不是有毛病?”“它生下来就这样,医生们都说治不好。”“我要买这只狗,您开个价吧。”

店主惊讶地望着小男孩,说:“我本来就没想着它能卖出去。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就白送给你吧。”

谁知男孩听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很气愤。他脸色涨红地说道:“我才不要你白送给我,这只小狗应该和别的小狗值一样的价钱。我先给你2.75美元,以后每月我会给你50美分,直到付完为止。”

店主闻言劝说道:“你这样做太傻了。这只狗跟其他小狗不一样,其他小狗可以又蹦又跳地陪你玩,它却不能。”接着,他又指着这条小狗再次劝小男孩说:“你真的没必要花钱买它。”

听到这句话,小男孩默默地弯下腰卷起裤脚,露出了左边的小腿。他的左小腿已经严重变形,靠一根金属架支撑着。他看着店主,低声说道:“我自己跑起来也一瘸一拐的。那只小狗需要一个理解它的人。”【温暖絮语】

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可是我们却生了一颗不平等的差别心。差别心将生命无理地分出贵贱,使生命的尊严尽失。可是在自然法则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要用博爱之心看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避难的翅膀

这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夜晚,一群鸽子缩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取暖。几十只麻雀飞了过来,向鸽子哀求道:“亲爱的鸽子,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我们已经飞了大半天了,身子已经冻僵了。我们能不能躲在你们庞大温暖的身躯下取暖?”

一只鸽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嘀咕道:“不行,你们的外衣太冰冷了,会把我们冻坏的。”“可是,我们即将被冻死了……”一只小麻雀流着泪说。“如果这样做了,我们也会被冻死的!”

在麻雀的一再恳求下,一只鸽子同意了麻雀在自己冻僵的翅膀下取暖,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最后,有一半以上的鸽子收留了瑟瑟发抖的小麻雀们。

见此情景,另一些鸽子劝说道:“伙伴们,这样做无异于自杀!你们太傻了。”“可是,它们太可怜了。”第一只好心收留麻雀的鸽子说,“或许我们都挨不过这个严寒的夜晚,不过,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应该与这些麻雀分享我们的温暖。”

凛冽的寒风刮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一个小女孩打开房门,惊讶地发现屋檐下的地板上有很多冻僵了的鸽子和麻雀。女孩的父亲把它们一个个地捡起来,放到了屋里。不久,一些鸽子醒了过来,发出咕咕的叫声。奇怪的是,这些鸽子的翅膀下,都有一只同样活着的麻雀。而那些翅膀下没有麻雀的鸽子,却一只也没有活过来。女孩奇怪地问父亲:“这是怎么回事?”父亲语重心长地回答:“有两个生命相互依偎取暖,寒冷就会变得不那么可怕。”【温暖絮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而每个人也因此可以生活在被爱包围的环境中了。

一杯牛奶

一个穷困的小男孩为了凑足学费找了份上门推销的工作。某一天,辛苦了整整一天的他觉得肚子特别饿,可是他翻遍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1毛钱。这可如何是好?他决定走到下一家时顺便讨些饭吃。但是当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打开门时,小男孩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没有讨饭,而是请求女子给他点儿水来解渴。那位女子看到他很饿的样子,就端来一大杯牛奶。男孩小心地喝完牛奶,问:“我需要付给你多少钱?”年轻女子说:“一分钱都不需要。妈妈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爱心,不能索求回报。”男孩说:“这样的话,我只能把您的恩情记在心里了。”说完,男孩便告辞了。走到门外,男孩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力量,而且似乎看到上帝在对着他点头微笑,他心里顿时迸发出一股男子汉的豪情。

本来,男孩是想放弃学业的。但这杯牛奶、这位女士的爱心,让他生出了无论再艰难也要继续努力完成学业的决心。

过了几年,当初帮助过男孩的那位女子患上了一种不常见的怪病,本地医生不知如何治疗。随后,她被辗转送到大城市治疗,由专家进行诊治。当初的小男孩现在已经成了业内知名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他也是会诊的专家之一。看过病历上记载的基本信息后,凯利医生忽然想到了那桩往事。他心中一动,迫不及待地赶到病房看望该患者。

进入病房后,凯利医生立即就认出新来的病人正是当年对自己施以援手的好心人,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治好女子的病。自此之后,他对这位女患者格外照顾。经过精心的治疗,女子终于康复了。女子出院前,收费处按凯利医生的吩咐,将女子的医药费通知单先送到他的办公室,凯利医生在通知单上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女子那里时,她几乎没有勇气去翻看最终的数目。因为她相信,治好病的代价会让她倾家荡产。当她颤抖地打开手中的医药费通知单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行小字上,半晌,她轻轻地读出那行字:“医药费是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温暖絮语】

给予是世间最美的真情,它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往往能够改变他人和自己的命运。

真正的慷慨

一座小城遭到龙卷风袭击,损失惨重,报纸上每天都登着有关这场自然灾害的信息。一天,报纸上登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得太好了,相信看到的人都会有所触动的。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领着两个孩子站在一座已成废墟的房屋前面,小男孩眉头低垂,女孩紧紧抓住女人的裙衫,一双恐惧的眼睛盯着镜头。

照片旁,作者标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发现我和我的孩子的衣服刚好他们都能穿。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学会去帮助比他们不幸的人。

我把照片从报纸上剪了下来,贴在冰箱上,然后将他们的遭遇告诉了我的3个孩子:7岁的双胞胎男孩——布兰德和布雷特,3岁的小女儿梅格。“你看,我们拥有那么多好东西,可他们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你们觉得,我们是不是该把我们的东西跟他们分享一下?”我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他们看着我,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于是,我从阁楼上取了3个大盒子,然后放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先装好了衣服、玩具等东西,然后两个男孩帮我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不易腐坏的食物、一些日用品装进最后一个大盒子里。就在这时,我的小女儿抱着她心爱的布娃娃鲁西走到我们的面前,她将鲁西那被涂了颜色的、扁平的脸紧贴在自己圆乎乎的小脸蛋上,然后给了鲁西最后一吻,终于恋恋不舍地将它放在玩具盒子里。

看到她和鲁西依依不舍的样子,我连忙对她说:“亲爱的,你可以不捐鲁西,妈妈知道你最喜欢它了。”

梅格嘟着小嘴,隐忍着不让泪水流出,然后一字一顿地告诉我说:“妈妈,鲁西给我带来了欢乐,我想让它也给那个小女孩带去欢乐。她现在什么都没有,该多伤心呀。”

梅格的话触痛了我的内心。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出去,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但是要做到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送人,那只有真正慷慨的人才能做到。

什么是诚挚仁爱?

一个3岁的孩子想将自己虽然有些破旧但却是最珍爱的东西送给另一个孩子——这就是诚挚仁爱。而我,我本意是借此机会给孩子上一堂课,结果我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梅格的话也打动了她的哥哥们。两个男孩子看着妹妹,一会儿,布兰德到房间里取出了他最喜欢的变形金刚,轻轻地放在了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笑着看着他俩,激动地跑回房间,很快拿来了他最爱的火柴盒汽车,然后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我微笑着看着孩子们,从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抽出了那件袖口磨损严重的棕色夹克衫,然后放进了一件我几天前刚买的绿色夹克衫。希望那张照片上的女人也像我一样喜欢它。【温暖絮语】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出去不是真正的慷慨,真正的慷慨应该是:即使是我的心头好,只要你有需要,我也能忍痛割爱。

昂贵的礼物

2000年,为了表彰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朝鲜半岛和平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为韩国民主和人权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诺贝尔委员会为他颁发了代表至高荣誉的诺贝尔和平奖。

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韩国某财团决定送给金大中总统一份礼物。可是,究竟应该送他什么礼物呢?财团首脑们经过商讨后决定,花巨资购买美国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的经验,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金大中总统,从而帮助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韩国的民主制度。

后来,这个财团将这一课题委托给了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纽纳姆学院,这一学院以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而闻名。学院接受课题后高度重视,他们当即成立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的课题研究组,花费了很长时间,从卷帙浩繁的原始文献中,进行了追本溯源的研究,从美国当代的民主制度一直研究到了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民主建国思想。在研究华盛顿的民主建国思想从何而来的时候,一个小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1764年,14岁的华盛顿收到了父亲送给他的一棵苹果树苗。他非常喜欢这个礼物,当即将它种在了屋子的后面。父亲见到后,对他说:“如果你想吃到这棵树在未来结出的苹果,你就必须把它种在有肥料的土壤里,每天都给它浇水,并让阳光照耀它。”接着,他的父亲把话题一转,从树说到了人:“只要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梦寐以求的。”这句看似简单的话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关爱人性、善待生命。尽管当时年幼的华盛顿并不十分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但他却将它牢牢记在了心里。

1787年费城立宪大会上,时任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曾反复提到他父亲当初说过的这句话。

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纽纳姆学院得出结论:华盛顿父亲说的这句话,造就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也可以说,这句话正是美国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经验之精华。

美国的民主制度源于苹果树下的一句话!这个财团对纽纳姆学院的这一研究结论十分不满,不过最终他们还是以200万美元买下了这句话,“只要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梦寐以求的”,并将它当做礼物送给了金大中。

让这个财团没有想到的是,该消息在韩国披露后,立即引起民众的热烈反响。他们认为,这份礼物买得太超值了,它不仅是给金大中总统的礼物,还是给所有韩国民众的一份大礼!因为它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韩国的民主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更出乎这个财团意料的是,他们竟然收到了很多民众的自发捐款,就连他们的股票也在当天涨停!【温暖絮语】

如果你付出的是爱,那么你得到的就是爱;如果你付出的是恨,那么你只能得到恨。如果你觉得世界缺乏温暖,身边的人对你不够友好,那么你就该想想,自己曾给过他们什么。

人情味

1898年的冬天,罗吉士接手了一个牧场。一天,牧场中的一头牛冲出牧场,跑进附近一个农夫的玉米地中糟蹋了不少的嫩玉米,农夫一气之下便杀了它。罗吉士知道后十分生气,按照惯例,农夫应该事先通知罗吉士,然后再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于是,罗吉士叫上一名工人,气冲冲地去找农夫理论。

路上,寒流来袭,罗吉士和工人以及他们的马全身都挂满了冰霜,人和马都冻坏了。当他们到了农夫家中时,农夫不在家,农夫的妻子接待了他们。她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屋烤火。罗吉士一边烤火一边打量农夫的家,只见家中摆设简单,农夫的妻子面容消瘦,躲在一旁打量他的几个孩子也面黄肌瘦的。

不一会儿,农夫回家了。妻子告诉丈夫家里来客人了,农夫并不认识罗吉士,但还是热情地跟罗吉士打招呼。罗吉士本来是要跟农夫理论的,但是当他见到农夫的那一刻,他又决定不说了。罗吉士伸出手,农夫也伸出手来,两人握了手。农夫显然不知道罗吉士的真正目的,否则他可能就不会留对方吃晚饭了。“我们只能招待二位吃点儿豆子了。”农夫有些抱歉地说道,“我本来在宰牛,可是因为突然起风了,所以没宰好。”主人盛情,罗吉士两人只好留下来吃晚餐。晚餐时,孩子们听说他们在接下来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显得十分兴奋,而罗吉士也跟孩子们说说笑笑,自始至终都没有提牛的事。

吃完晚餐后,风越刮越大,农夫和妻子便邀请两位客人住下,让他们第二天风停了再赶路。两人于是又留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农夫妻子为两位客人准备了面包、黑咖啡和热豆子。罗吉士和工人吃饱喝足后才赶路,但是关于此行的目的,罗吉士依然不发一言。返回的路上,工人问道:“我还以为您会向他们讨个说法呢,可是您为什么什么也没有说?”

罗吉士感叹道:“刚开始我是很生气,可是到了那儿以后,我却不想提这件事了。我虽然失去了一头牛,但是却换来了那么多的人情味。世间牛有很多,可人情味却十分稀少,因此更加珍贵。”【温暖絮语】

人情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就像一缕爱的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睦,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放下报纸

芝加哥下了一晚上的雪。翌日清晨,当阳光普照大地时,纯白的雪花化成了一摊摊的污水。威甘德踏着污水登上了南行的151号公共汽车。

芝加哥的冬日景色实在乏善可陈,因此即使公共汽车穿梭在著名的风景区林肯公园里时,也没有一个人朝窗外看。他们穿着厚实的衣服在车上挤成一堆,车厢里闷热的空气和汽车单调的引擎声让他们昏昏欲睡。

车厢里安静极了,谁都没有说话,这是芝加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不成文规矩之一。威甘德每天碰到的大都是这些人,但他每天都会在上车前买上一份报纸,借着看报纸的缘故,避免与他们交谈。显然,其他乘客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他们也在举着报纸看。

当公共汽车行驶到密歇根大学门前时,司机突然喊道:“大家注意一下!”他的声音很有威严。无精打采的人们闻言精神一振,他们纷纷将目光从报纸上移开,伸长了脖颈,紧张地注视着司机的后脑勺。车厢内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能即将遭遇绑架或抢劫。“所有人都把报纸放下。”司机继续说道。车厢里报纸嘎嘎作响,人们把身前的报纸折好,放在了大腿上。“现在,把头转过去,微笑着看着你旁边的那个人。”车厢内议论纷纷,没有一位乘客这样做。“赶紧转啊!”司机催促道。乘客们虽然一头雾水,但最终还是照做了。不过,他们只是机械性地转了转脑袋,并没有露出笑容。

威甘德面对着一位老妇人。她拄着一根银色拐杖,头上包着一块红色方头巾,他几乎每天都能在车上看见她。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等待司机的下一个指令。

只听司机用命令的语气说道:“现在跟着我说……早安,朋友!”

于是,乘客们像小学生那样,齐声对身旁的陌生人说出了这句问候。不过他们的声音很轻,也很不自然,因为这或许是他们今天讲的第一句话。

威甘德听到自己那不自然的声音,不由自主地笑了一下,其他乘客也相继笑出了声,车厢里的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他们隐约意识到,以往他们因为腼腆、难为情,从未向同车的人表露过友善,如今阻隔在他们之间的那道看不见的壁垒消失了,他们终于说出了很早就想说的话,而这一点儿也不困难。“早安,朋友!”一些人跟着又说了一遍,一些人则与身边的人握手拥抱,更多的人开怀大笑起来。

这时,没有人再去关注司机说了什么,而司机也确实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已无需多说。车厢里没有人再拿起报纸,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非凡。大家开始时的话题都集中在了这位古怪的司机身上,随着话题的深入,他们开始互相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趣事。这一刻,151号公共汽车上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热情洋溢的笑声。【温暖絮语】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很近,但彼此之所以会感到陌生与冷漠,完全是因为人们在彼此之间放了一张阻隔心灵交流的“报纸”。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张“报纸”放下,对别人说一声“你好”,这个世界就能立即变得充满爱意。

改变

周五的早上,格兰照常早早打开礼品店的门,等待顾客的到来。她平和地坐在柜台里面,愉悦地赏玩着店里的礼品和鲜花。

突然,店门被推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很难看,两眼搜寻着店里的各式物品,当他看到一个精美的水晶乌龟时便盯住不放。格兰热情地问:“先生,您是打算要这件礼品吗?”年轻人的脸色依然阴沉,他冷冷地问道:“这件东西多少钱?”“50元。”格兰马上报出价格。年轻人掏出50元钱拍在柜台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格兰很是诧异,自从小店开张以来,她第一次见到这样大方爽快的顾客。她小心翼翼地问:“先生,您的礼物是送给什么人呢?”年轻人冷冰冰地回答:“我的新婚妻子,明天我们要举行婚礼。”格兰心里一沉,想着哪有人会送一只乌龟给自己的新婚妻子,那样不是给自己的婚姻制造麻烦吗?格兰凝神想了片刻,告诉年轻人:“先生,我觉得应该把这件礼品好好包装起来,这样才会让你的妻子更感动。不过本店今天恰巧没有包装盒了,不如您明天来取吧。我今天晚上一定会专门为您做一个新颖别致的包装盒。”年轻人点点头,说:“好,谢谢。”然后走了出去。

第二天早上,年轻人很早就来到店里,取走了格兰精心包装好的礼品。

年轻人带着礼品赶去一个结婚礼堂——他并不是新郎,只是一位宾客。年轻人径直走到新娘面前,把包装精美的礼品送给新娘。然后,他立即离开礼堂,回到家里等待新娘质问和谴责的电话。在焦虑不安的等待中,他心头涌起了悔意,责备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到了傍晚,他终于等到了新娘的电话,新娘不停地说着谢谢,感谢他送来的礼物——一对漂亮的鸳鸯,感谢他的理解,感谢他的体谅。年轻人听着新娘一连声的谢谢,心里很困惑,他什么话都没说,挂上了电话。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立即出门往格兰的礼品店跑去。一进门,他就看到了那只水晶乌龟,还是像先前那样躺在柜台里。

真相揭开了,年轻人静静地注视着柜台里面的格兰,而格兰还是平静地坐在那里,对年轻人微微笑了一下。笑容融化了年轻人脸上的冰冷,他满怀敬意地对格兰说:“谢谢,谢谢你帮我找回了自己。”【温暖絮语】

用爱心关怀身边的每个人,能够使你的生活多些快乐,少些摩擦。同时,也能使被关怀者心存感恩,让他冰冷的内心世界融化。

弗洛尔的施舍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带发生了特大旱灾。很多地方一连好几个月滴雨未下,天气酷热、河道干涸,地里的庄稼苗旱死了大半。冬天到了,人们开始面临一场可怕的灾难——饥荒。迫于生计,许多人流离失所,甚至背井离乡逃难到外地找寻食物。到了夜晚,他们只能露宿街头或住在临时帐篷里,得不到任何庇护。

弗洛尔是当地的一位农民,他勤劳老实,善于种庄稼,再加上他精打细算、生活简朴,是过日子的好手,所以,即使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旱,他的谷仓仍然储满粮食。

当时,这场规模空前的粮食危机席卷了整个加州地区,粮食变得异常珍贵起来,土豆从之前的每公斤2美元上涨到了70美元,并且还在不断上涨中。对弗洛尔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发财良机。但是,弗洛尔没有那么做,因为他觉得那样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弗洛尔不仅没有趁火打劫,反而主动站出来大施善行。那段时间,他整日游走于大街小巷,每每遇到露宿街头的饥民,他都会说:“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需要粮食。上帝保佑我,我家里有很多粮食。你们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吧!”于是,他的家门口很快就聚集了众多的饥民。弗洛尔说到做到,他将自己储备的粮食全部赠给了那些挨饿的人们,解决了他们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弗洛尔的妻子劝说他:“你怎么不为自己的家庭打算呢?你把所有的粮食都送出去了,要是明年再遇到干旱,我们怎么活呢?”弗洛尔告诉妻子:“《圣经》上说,在你施予的同时,也会得到回报。上帝不会抛弃我们的。”

第二年,这个地区粮食大丰收了。在收割完毕后,当初接受过弗洛尔救助的人们争着来还粮食,并激动地说道:“去年你把粮食借给我们,让我们一家老小平安过冬。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如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粮食归还给你,并向你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弗洛尔婉拒了人们的好意,说道:“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今年同样获得了大丰收,我的粮食够吃了。如果你们的粮食有盈余,就去救济那些此刻仍然吃不饱的人们吧,他们最需要粮食。你们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激。”【温暖絮语】

一份普通意义上的回报是针对施恩者个人的,但这绝不是最好的回报。一份最好的回报应该包含着尽可能多的善意,并且是针对世界的。懂得回报个人,让我们成为有情之人;懂得回报世界,让我们成为有义之人。有情之人懂得偿还,而有义之人懂得奉献。

鲜花与囚犯

约翰是华盛顿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这天,他的女友过生日,为了讨她欢心,他从一家花店买了999朵玫瑰给她,并因此结识了这家花店的老板本森。不过,他与本森仅仅是认识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往。

后来,约翰在处理一件客户理赔案时,被无缘无故地以诈骗罪判处了有期徒刑15年。约翰入狱后,女友只看望过他一次,后来就不再出现了。

从此,约翰整日沉湎于痛苦和绝望之中,他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可能真会死在监狱中。只在监狱中待了1个月,他就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就在约翰濒临崩溃的边缘时,有人前来探望他。原来是花店的老板本森!他给约翰带来了一大束鲜花。

虽然这只是一束鲜花,但它却让约翰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美好,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此,他静下心来,不再悲观绝望,而是下定决心勇敢地战胜一切厄运。他坦然接受了自己坐牢的事实,并积极寻找出路。他开始每天都满怀激情地攻读电子类书籍,并期待着有一天刑满出狱。

5年后,由于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约翰提前出狱了。他凭借着自己在狱中所学的知识,找到了一份软件公司开发人员的工作。

几年后,约翰自己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公司的效益好得惊人,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让他拥有了千万资产。

后来,功成名就的约翰特意去花店看望本森,却被告知本森已于3年前破产了,原本家境还不错的他变得一贫如洗,为了生存,他只好带着全家迁到了乡下。

约翰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查到了本森一家的下落。他亲自登门接回了本森一家,赠给了他们一套楼房,又为本森重新开了一家豪华的花店。但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仍然觉得无法回报本森当年对自己的帮助,于是他就想到要以本森的名义,给慈善机构捐一大笔钱,让世上所有受苦受难的人都能感受到本森博大无私的爱心。不久,“爱德华·本森爱心基金会”就在华盛顿成立了。【温暖絮语】

无论你遭遇怎样的不幸,只要你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活着,生活就绝对不会亏待你。

面包里的银币

这是发生在英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英国政府给贫民发放救济粮,由于失业的人很多,所以领取食物的队伍总是排得很长,排到后面的往往就领不到食物了。而且,这种救济也并不是每天都有的,日子越往后,救济就越跟不上了,很多人都饿死了。当时有一个面包师,富有且善良,虽然他不能救济所有的人,但是他却有心帮助同城最穷的几户人家。

有一天,面包师请来了城中最贫困家庭中的20个孩子,然后告诉他们,在国家经济恢复之前,他们每人每天都可以到他的面包店里免费领取一个面包。孩子们都十分兴奋,对他们来说,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每天,这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一大早就守候在面包店前,一见到面包师提着面包篮子出来,他们便一拥而上,将面包师和篮子围在中间,争先恐后地伸出手来,想拿到最大的那块面包。拿到大块面包的孩子心满意足地走了,拿到小块面包的孩子则嘟着小嘴怏怏离开。他们来得早,去得也快,甚至连一声道谢也没有。

然而,在他们中却有一个女孩子与众不同。这位贫穷的小女孩叫格琳琴,她每次来取面包时,总是静静地站在小伙伴外围,不争不抢,等其他孩子抢走面包后,她才去取篮子里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小一块面包。每次拿到面包后,她会先跑去亲吻面包师的手,由衷地向他说声“谢谢”,然后才高兴地拿着面包回家去。

一天,格琳琴照旧拿到了最后一块面包。虽然这一天的面包显然比之前的面包小了一半,但是她看起来还是很高兴。她像往常一样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并微笑着向他道谢,这才离开了面包店。

格琳琴回到家后,母亲小心地切开面包,赫然发现里面夹着几枚崭新的银币。母亲大吃一惊,心想一定是面包师在揉面时不小心揉进去的,于是连忙叫格琳琴将钱送还给面包师。

格琳琴接过银币,小心地揣在兜里,一路小跑来到面包店。当她将银币递给面包师时,面包师却笑着告诉她:“亲爱的,这些银币是我故意放在里面的,我只想让你知道,上帝会祝福和奖赏谦让的人。愿你和你的家人始终拥有感恩的心。好了,回家去吧!告诉你的妈妈,这些银币是上帝给予谦让者的奖励。”【温暖絮语】

面包师的博爱之心与格琳琴的感恩行为一起为我们献上了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

诚以待人,信以处世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国诗人,海涅

守住小小陵墓

美国纽约的哈德逊河畔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历来是四海宾客向往的旅游胜地。1797年7月的一天,这片土地的小主人——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在玩耍时不慎坠崖身亡。他的父亲痛不欲生,将他埋葬于此,并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小小的陵墓,以寄托哀思。

几年后,由于家道中落,这位父亲不得不卖掉了这片土地。出于对儿子的思念,他对土地的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孩子的墓地永远不能被毁坏,它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不能私自拆迁和铲平。他对儿子的爱意让新主人感动不已,新主人答应了这个要求,并把它写入契约。就这样,孩子的陵墓被保留了下来。

在之后的100年里,这片土地被转卖了无数次,先后换了几十个主人,而这条特殊的要求也被写入了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里。世人早已忘却了孩子的名字,但孩子的陵墓仍然完整无损地留在那里。

1885年,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联邦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去世了。他在美国民众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曾经在南北战争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战役的胜利,为美国的统一和完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两年后,即1887年,根据格兰特将军生前的遗愿,人们决定在纽约的哈德逊河畔为他建造一座陵园。

就这样,政府成了这片风水宝地的主人。在签订契约时,老主人同样向政府提出了一个条件:不管将来这片土地如何建设和发展,都不能将这个无名孩子的坟墓迁走。政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将无名孩子的坟墓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他们在离这座坟墓不到100米处,为格兰特将军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庄严简朴的陵墓。

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竟然和一个默默无闻的孩童之墓毗邻!这一奇特景观引来了世界各地的人驻足观瞻,深沉思虑。他们在凭吊格兰特将军的陵园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小男孩的墓前敬献花束。

时间又过去了100年。1997年,那时正值格兰特将军陵园建成100周年,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位伟人,美国政府决定重新修整陵园,而此时,也正值小男孩逝世200周年,政府在修整完格兰特将军陵园后,也将男孩的墓地修葺一新。时任纽约市长的朱利安尼还亲自写下了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并把它刻在了一块木牌上,立在男孩墓地的一旁,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都能了解到这个动人的故事。【温暖絮语】

良好的道德风尚要靠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事情做起。诚信不会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诚信有的只是这种默默的守候。

富兰克林的诚信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和社会实业家。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先后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1706年1月17日,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世代打铁的工匠家庭,他在家中的17个孩子中排行15。8岁时,富兰克林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的兄弟姊妹众多,父亲的收入又非常微薄,两年后他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干活。

后来,富兰克林的哥哥在城里创办了一家报社,他在父亲的安排下到哥哥的印刷所里当了一名小小的印刷工。

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哥哥对他非常刻薄,经常因为一些工作上的琐事对他非打即骂,外人根本看不出他们是亲兄弟。富兰克林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哥哥的报社,准备到别的印刷所去谋一个差事。小肚鸡肠的哥哥对富兰克林的离去怀恨在心,他四处散播谣言,说富兰克林是因为偷了印刷所里的东西被赶出来的。就这样,城里所有印刷厂的老板都不敢聘请富兰克林,无奈之下,富兰克林只好去别的城市谋生。

富兰克林辗转来到费城。那时,一个叫凯谋的人在镇上新开了一家印刷铺子,他极力邀请富兰克林去他那里做管理工作,并许给富兰克林很高的工资。举目无亲、穷困潦倒的富兰克林立即答应了凯谋。

很快,富兰克林就发现这个铺子里的工人都是新手,他们对印刷、排版、装订一窍不通,而凯谋支付给这些工人的工资也很低。看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富兰克林就已经识破了凯谋的阴谋。因为当时富兰克林的印刷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凯谋是想让他把这些廉价雇佣来的工人培养成像他一样优秀的工人,然后再把他赶走。凯谋是出了名的阴险狡猾,他在当地可谓是臭名昭著。而富兰克林则是一个诚信和大度的人,他觉得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并且要尽力做好。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老板人品不好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态度,每天都会认真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其他人,他甚至把自己发明出来的制作字模的方法也告诉了他们。

凯谋在刚开始时伪装得很好,对富兰克林毕恭毕敬的,但是等到富兰克林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了工人们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千方百计地找富兰克林的麻烦,并且无缘无故地扣富兰克林的工资。更过分的是,有一天凯谋竟然当众指责并辱骂富兰克林像猪一样愚蠢。富兰克林非常愤怒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蠢猪一样的老板,而没有蠢猪一样的工人,而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做老板。”一心想赶走富兰克林的凯谋继续挖苦说:“我这儿太小了,根本容不下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