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丛书(套装共10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6:16: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立刚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人家风丛书(套装共10册)

名人家风丛书(套装共10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

总序

第一章 远古那些事儿

第一节 鲍姓有大来头

第二节 心生敬畏的老祖宗

第三节 政坛两兄弟

第二章 开启棠樾的辉煌

第一节 从北方到南方

第二节 元朝的保卫者

第三章 孝悌行家有规矩

第一节 舍妻救母终团圆

第二节 在外行商不忘父

第三节 念老母兄弟争死

第四节 善心定会得善报

第四章 每座牌坊都有故事

第一节 牌坊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父子争死名远扬

第三节 替母吮疮孝行记

第四节 忠君爱国留青史

第五节 继母更比生母亲

第六节 千里寻父感动天

第七节 守节廿载把儿养

第八节 牌坊群终于完整了

第五章 祠堂义田存家规

第一节 从宗祠看孝道

第二节 从义田看慈善

第六章 后继有人不孤单

第一节 经商却是为入仕

第二节 乐善好施承家风

第三节 探舅却逢母去世

第四节 德艺双馨鲍家儿

第五节 不平凡的鲍家女

参考文献

读书明理为君子:曾国藩与曾氏家风 总序第一章 祖父留下的“八”“三”家风 第一节 幡然悔悟第二节 “考、宝、早、扫、书、蔬、鱼、猪”第三节 坚守本分“三不信”第二章 父亲的家国情怀 第一节 心向圣贤第二节 恪守耕读家风第三节 孝即是忠第三章 科举路上扬家风 第一节 读书考科举第二节 从举人到进士第三节 同进士出身第四章 “一团和气”的做官经历 第一节 京城做官第二节 在地方官场第三节 与皇帝的关系第五章 曾国藩“做官不为财” 第一节 经济窘迫的翰林第二节 额外“合法收入”第三节 没有路费的二品大员第四节 负债度日的湘军统帅第六章 “不信医药”的曾国藩 第一节 一生为癣疾所困扰第二节 “药虽有利,害亦随之”第三节 靠节欲而勤劳养生第七章 曾国藩教育诸弟 第一节 长兄为父第二节 四弟守家为业第三节 九弟“曾铁桶”第八章 曾国藩教子弟读书 第一节 读书的目的第二节 这些书都要读第三节 读书要讲方法第四节 写作也是一门学问第九章 子女成才显家风 第一节 曾纪泽和“醒狮论”第二节 曾纪鸿喜欢数学第三节 曾纪芬和《廉俭救国说》第十章 曾家儿媳的功德 第一节 欧阳夫人第二节 郭筠乃曾氏家风功臣第三节 家教楷模刘鉴第十一章 曾国藩提炼家风 第一节 要远离“官气”第二节 “勤俭孝友”传家第三节 “八本”“三致祥”第四节 遗嘱里的家训第十二章 繁星点点看家风 第一节 曾氏家族部分后代支系第二节 家族人才辈出第三节 读书明理为君子参考文献

读书传家继世长:何溥与何氏家风 总 序第一章 灵石两渡的何氏家族第二章 何溥的贡献 第一节 振家声 先读书第二节 家计窘 改商贾第三节 热心肠 系故土第四节 兴家门 商而儒第三章 秀才家族的突破 第一节 继先志 不改素第二节 获青衿 登士族第三节 遇名师 功名著第四章 何氏族学和义学 第一节 师道立 善人出第二节 读经书 千钟粟第三节 受教诲 不相误第五章 何氏的宗祠与坟茔 第一节 数百年 一朝覆第二节 崇祭祀 追远祖第三节 约道德 立制度第四节 慕先人 营坟墓第六章 何氏的家风与官风 第一节 考功名 官员出第二节 做官员 编图书第三节 做官员 兴教育第四节 做官员 念旧故第七章 国家危难中的何氏家族 第一节 义和团 前途误第二节 新力量 何厚吾第三节 学西学 读新书第八章 从军从政又从商的何澄 第一节 弃古文 改学武第二节 何教习 懂军务第三节 在官场 多抵牾第四节 是文人 恋故土第九章 何氏女德之何怡贞 第一节 女德兴 有基础第二节 进女校 万里赴第三节 师生恋 相扶助第四节 启后学 严态度第五节 视金钱 如粪土第十章 何氏女德之何泽慧 第一节 腹诗书 气自华第二节 在东方 居里妇第三节 危难中 真性具第四节 美德共 家风符第十一章 何氏家风的再继承 第一节 世变迁 古不复第二节 治大国 要家族第三节 有家族 不孤独参考文献

国学之花次第开:钱基博与钱氏家风 总 序第一章 钱氏的谱系 第一节 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二节 钱镠与钱氏家训第三节 钱氏名人遍天下第四节 堠山钱氏的源流第二章 父祖的行状 第一节 廪贡生钱维桢第二节 举人钱福炜第三节 副举人钱熙元第四节 附贡生钱福烔第五节 钱福烔之妻孙氏第三章 兄弟的人生 第一节 长兄钱基成第二节 胞弟钱基厚第四章 钱基博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国学第二节 接触西学第五章 教书的生涯 第一节 由仕返教第二节 国文教学(上)第三节 国文教学(下)第六章 钱锺书的教育 第一节 家居岁月第二节 外出求学第三节 父子同事第七章 后辈的婚姻 第一节 “为婚姻须择门户”第二节 天作之合:钱锺书与杨绛第三节 义贞相守:钱锺元与许景渊第四节 金玉良缘:钱锺霞与石声淮附录 钱氏家训参考文献

孝友传家立高德:秦观与秦氏家风 第一章 锡山秦氏之家族渊源 第一节 溯本追源 远绍淮海第二节 散叶锡山 谱系分支第二章 孝友传家 第一节 百善孝为先第二节 长爱幼敬 手足情深第三节 孝友皆是爱第三章 簪缨门第 第一节 科名之始 廉政之官第二节 五部尚书 三朝太保第三节 宦海沉浮 寄畅山水第四节 辰未联科双鼎甲 高玄接武十词林第四章 恒于守业 第一节 秦金凤谷筑行窝第二节 凿池叠山添风趣第三节 官场失意寄畅山水第四节 秦园合璧得翻建第五节 繁花似锦迎圣驾第六节 祸起萧墙园没官第七节 秦探花痛上陈情表第八节 荒园一夜改祠堂第九节 乾隆临幸作诗赞第十节 战火频传草木惊心第十一节 古园新生还旧观参考文献

芝兰玉树生庭阶:谢安与谢氏家风 总 序引 言第一章 “起” 第一节 虎父“犬”子第二节 金友玉昆第二章 “升” 第一节 东山养望第二节 棋逢敌手第三章 “盛” 第一节 匡扶晋室第二节 策马淝水第四章 “衰” 第一节 倦飞而还第二节 祸不单行第五章 “亡” 第一节 落日余晖第二节 零落成泥结 语参考文献

勤业重群冠中西:严复与严氏家风 引 言第一章 勤学敬业,学贯中西 第一节 自强不息:寒门弟子的漫漫求学之路第二节 先中后西:严家子女遵循的成长之路第三节 勤勉好学,严谨治学第四节 放手,另一种深沉的爱第五节 为学须有优游自得之趣第六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第七节 勇敢追梦吧,少年第八节 细节决定成败第九节 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二章 乐生宽和,敦亲睦族 第一节 乐生为要,健康第一第二节 二妻一妾,忘年红颜第三节 中西交锋,婚约流产第四节 兄友弟恭,缺一不可第五节 提携族辈,互助繁荣第六节 持守中道,宽待他人第七节 做人分量,不易圆满第八节 谨言慎行,低调做人第三章 爱国奉公,己轻群重 第一节 仁心仁术,济世穷家第二节 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三节 侠肝义胆真性情第四节 一门忠烈卫海防第五节 志虑忠纯,坦率直肠第六节 背井离乡,情牵两岸第七节 顽劣犹可,暴戾必除结 语参考文献

治家勉学存孝义:颜之推与颜氏家风

目录

CONTENTS

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 总序第一章 远古那些事儿 第一节 鲍姓有大来头第二节 心生敬畏的老祖宗第三节 政坛两兄弟第二章 开启棠樾的辉煌 第一节 从北方到南方第二节 元朝的保卫者第三章 孝悌行家有规矩 第一节 舍妻救母终团圆第二节 在外行商不忘父第三节 念老母兄弟争死第四节 善心定会得善报第四章 每座牌坊都有故事 第一节 牌坊的前世今生第二节 父子争死名远扬第三节 替母吮疮孝行记第四节 忠君爱国留青史第五节 继母更比生母亲第六节 千里寻父感动天第七节 守节廿载把儿养第八节 牌坊群终于完整了第五章 祠堂义田存家规 第一节 从宗祠看孝道第二节 从义田看慈善第六章 后继有人不孤单 第一节 经商却是为入仕第二节 乐善好施承家风第三节 探舅却逢母去世第四节 德艺双馨鲍家儿第五节 不平凡的鲍家女参考文献返回总目录总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家风”就往往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学风、班风,而学风有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存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家风,本质上也是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

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社主编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丛书”。

由于时间关系,第一辑的十本书都是我的学生编写的,他们有的已经博士毕业,有的还硕士在读,水平不一。尽管我们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多次在中心的例会上讨论编写事宜,但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读者诚挚地帮助我们,不吝指教,以便我们把后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 

                               2015年1月第一章远古那些事儿鲍叔牙第一节鲍姓有大来头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家族的姓,随着家族的绵延而延续。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里也常见到“刘氏”“张氏”这样的说法,表示“姓刘”“姓张”的意思。如果细心观察,在平日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按姓氏笔画排序”这样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不管“刘氏”“张氏”,还是“姓氏”,说的都是“姓”,或者说现在的“姓”和“氏”是同一个意思,“姓”就是“氏”。然而,在很久以前,“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分别有自己不同的由来。这段历史要追溯到远古时代了。

在华夏民族还处在母系社会时,“姓”是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那个时候,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还很原始,他们认为某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例如蛇或风、闪电等,跟不同的部落存在着某种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些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可以保护自己。于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往往会把某种自然物——比如蛇——奉为自己的祖先或者保护神,这就是远古时代的图腾。久而久之,某种图腾就成了这个部落的代表,不同的部落也有自己的“姓”,这便是该部落的图腾。在这个部落里,每个人都以它为“姓”。

在母系社会里,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小孩儿一般都是随母姓。也正是这个原因,远古的姓也多以“女”为偏旁,如“姚”“姬”“姒”“姜”“妫”等。“姓”字直到今天依旧是由“女”“生”构成。

在远古时代,虽然没有“优生学”一说,但是,长期的实践经验使人们发现在氏族内部通婚会造成人种的退化。“姓”的最早功能便发挥出来了。每个部落都有不一样的图腾,于是每个部落的人的“姓”都不一样,这样可以保证部落内不通婚,进而保证本部落的人口质量。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繁衍,某一部落的活动区域也随之扩展,原来的部落可能衍生出了不同的支脉,形成了许多新的“姓”。这样不同的“姓”便越来越多。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完成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这时候,新的部落开始以男子为中心,除保留原来的“姓”以外,还往往为自己的部落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姓”产生得较早,它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

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又产生了“新时代”的姓氏。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夏、商两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分给他们土地和人民。各诸侯建立诸侯国,同时也有义务服从国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等,被分封到各地的诸侯有了他们自己的“氏”,最常见的就是直接以分封的地方的名称为“氏”。例如,周文王把儿子管叔鲜封在管国,周武王把儿子唐叔虞封在晋国,于是这二人分别成了“管”氏和“晋”氏的始祖。同天子分封诸侯的模式一样,各诸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又分封卿大夫,同样分给他们土地和人民,于是在这个卿大夫管辖的地方又有了一个新的“氏”。这样,越来越多的新的“氏”产生了。

为什么分封下去的诸侯和卿大夫要开始重新用一个“氏”呢?这是因为西周的分封制严格规定:只有嫡系长子才有继承权。这就是说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采用不同的“氏”后可以分别嫡庶,避免不必要的继承权的争夺。对于庶出的后代来说,单独立“氏”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安分守己,不和嫡系长子争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的时候,只有贵族阶级才有“氏”,普通的黎民百姓是没有“氏”的。基于上述原因,后来有学者便总结出了“氏所以别贵贱”一说。

到了战国时期,“姓”“氏”两者开始发生混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西周的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一个人需要依靠对国家的贡献大小重新获得官位或者社会地位。这样,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便被清除殆尽,但是人们总要用一个符号来表明亲子关系,来寄托家族延续,所以“姓”和“氏”当然继续存在,只是不再区分得那么清楚了。

经历秦末大乱,进入西汉,“姓”“氏”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刘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写孔子:“字仲尼,姓孔氏”。中国人对“姓氏”的认识也基本稳定了,一直到现在仍是如此,只是当代中国人的姓名不再有字号而已。“姓氏”历史悠久,而本书的鲍氏家族所拥有的“鲍”这个姓氏同样拥有一段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史料记载,鲍氏原来出自“姒”这个姓,是夏朝大禹的后人。春秋时期,“姒”姓的后人敬叔为齐国效劳,齐王给他的封地在“鲍”这个地方,于是他便以“鲍”为氏。鲍敬叔便成了鲍氏的始祖。第二节心生敬畏的老祖宗

鲍敬叔留下的史料不多,一般人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儿子鲍叔牙,大家一定略有耳闻了。

鲍叔牙生活在公元前七八世纪,此时正是中国的东周列国时代。都说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儿不假。鲍叔牙可能算不上是绝对意义上的乱世英雄,但是他生就了一双能识得英雄的慧眼,正是这双慧眼让他名垂后世。

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在河南南阳经商,认识了同在此经商的管仲。通过交往,鲍叔牙很快认识到管仲是个有智慧、有才华的人。因为他发现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情况有多么紧急,管仲都能做到条理清晰、临危不乱,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非常周全的计划,想出挽救的办法。所以他断定管仲将来一定会大展宏图,只是现在时机未到,他的才华无法展现罢了。

说实话,也只有鲍叔牙一个人这么觉得,因为这个时候的管仲非但没有什么特质让人喜欢,相反却经常惹人讨厌。

管仲家境贫寒,却非常高傲。一般人都不愿意与他交往,只有鲍叔牙是个例外。鲍叔牙在和管仲合伙做买卖的过程中,每次盈利之后,总要让管仲比自己分红多点。别人都认为鲍叔牙太实在了,花的心思比管仲多,到头来赚的钱反而还少。鲍叔牙总是一笑了之,为管仲开脱,说管仲家有老母要照顾,花销比自己大,这是身为朋友的他应该做的。

管仲在经商上可能没有什么天赋,他自己去做生意,赔了本,遭到大家笑话。鲍叔牙又给大家解释,说错不在管仲,而是行情和时机的缘故。因为经商没有什么成绩,管仲便改行去当兵,可还是碰壁。一到前线,管仲就当了逃兵,而且逃了不止一次。大家都嘲笑管仲是个怯懦的小人,不是真丈夫。只有鲍叔牙表示理解,说他家有老母要侍奉,自然会非常珍惜他的生命,百善孝为先,所以他出逃是可以谅解的。

从军不利,管仲又改行去当“士”,想一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出谋划策。结果他的思想、理念得不到任何国君的认可,多次被驱逐。鲍叔牙却去安慰他,说这不是他没有才华,也不是他的理念不对,只不过是这种超前的理念在当下不合时宜,国君们都还不能认识到其前瞻性罢了,不用在意。

管仲屡次遭遇不顺,只有鲍叔牙能理解他的处境。鲍叔牙处处宽容、理解管仲,以至于管仲自己都说:“生我的是父母,懂我的却是鲍叔牙啊!”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管仲和他一起去了齐国。当时的齐国,在齐僖公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盛,在中原地区算是一个小霸主了。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诸儿,他是太子;管仲和鲍叔牙分别选择了追随二公子纠和三公子小白,并且一步步成长为两位公子身边的主要谋士。历史证明,鲍叔牙果然具有一双慧眼。

齐僖公过世后,太子诸儿继承王位,他便是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的齐襄公。这个大昏君,竟然喜欢自己的妹妹文姜,在一次醉酒后杀死了妹夫鲁桓公,之后变本加厉,又对大臣大开杀戒。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害怕遭到迫害,于是出逃他国。公子纠与他的两个师傅管仲和召忽逃到鲁国,得到了鲁庄公的庇护;公子小白与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了莒(Jǔ)国。

不久之后,齐国大臣连称、管至父两人联合公孙无知发动政变,杀死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被拥立为国君。公孙无知即位的第二年,被他曾经虐待过的雍林人杀死,齐国开始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说起连称、管至父造反,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典故呢!当时,齐襄公派连称和管至父去戍守葵丘(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两人问襄公要戍守到什么时候,襄公当时正在吃瓜,于是便随口一说:“到明年瓜熟季节,就派人去接替你们。”可是到了第二年,瓜都已经熟烂了,任期早满了,也不见齐襄公派人来换他们。于是两人便遣人回去问襄公缘由,襄公奚落了他们一通,丝毫没有派人去换他们的意思。这二人便怒了,这才有了上述造反的一幕。现在有个成语“及瓜而代”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公孙无知被杀之后,齐国的大臣开始商量另立国君。大夫高子、国子两人因为年少时和小白有交情,于是私下先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在莒国逃亡的小白。鲍叔牙非常高兴,亲自为小白驾车,日夜兼程往齐国赶。鲁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立刻派兵护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当然他们为了提防小白,又另派管仲带兵去截住莒国通往齐国的路。等到小白抵达后,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腰间的饰品——衣带钩,鲍叔牙出主意,让小白就势倒地装死。管仲这边看到后,以为射中了小白,欣喜若狂,于是派人快马加鞭回鲁国报捷。公子纠听说后非常高兴,于是心里想只要回到齐国就能即位了,也就放慢了回齐国的步伐。

怎奈公子纠他们还没回到齐国,就先碰上了小白亲自率领的军队。原来小白施计后日夜兼程赶回了齐国,而且被大夫们立为国君,他便是后来“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坐稳王位,扫除障碍,于是他便亲自率领齐军去征讨公子纠。当然,他此行大获成功,不仅大败纠,还夺得了鲁国汶阳的一些地方。

公子纠败走逃回鲁国后,鲍叔牙怕鲁国会先发制人把英才管仲杀了,于是他给鲁国国君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国国君的兄弟,齐王宽厚仁爱,是不忍杀他的,请鲁国代替杀了他吧。至于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齐王的仇人,请把他们送到齐国来,让齐国来制裁他们。不然的话,齐王恐怕是要出兵讨伐鲁国的。”面对日益强大的齐国,鲁国当然感到害怕,于是把公子纠杀了,然后准备把他的老师召忽和管仲押送回齐国。没想到召忽心理素质太差,一听到这消息还没等到别人动手就自行了断了。于是,鲁国便把管仲押送回了齐国。

不久前在争夺国君位的时候,管仲曾经射过齐桓公一箭,这一箭之仇桓公可是一直怀恨在心,恨不得立马杀了管仲,以解心头之恨。可是这时候,鲍叔牙又为他的老朋友管仲出来说话了,意思就是我鲍叔牙上辈子不知道修了什么福,当初选择了您,而今您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我真心地为您高兴。但是,我还是得说,您如果只是想治理好齐国的话,那么有我鲍叔牙和高子他们就够了,不过如果您想在这乱世当中成就一番伟业的话,那么还真是非用管仲不可。

鲍叔牙跟随并辅佐齐桓公小白多年,桓公自然知道师傅不会骗他。鲍叔牙还说:管仲因为之前追随公子纠,您是他的敌人,所以才那么对待您,而如果您能不计前嫌,让他跟随着您,他自然会死心塌地地辅佐您,到时候别说是射衣带钩,射得天下又有何难?于是齐桓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对管仲进行了一次“面试”。在与管仲谈论霸王之术时,两人一拍即合,相谈甚欢,大有相知恨晚的感觉。这样,齐桓公不计前嫌,让管仲做大夫,和师傅鲍叔牙一起帮助自己治理齐国。管仲当然千恩万谢,肝脑涂地,恨不得倾百分之百的心血来报答齐桓公的赏识。

当然,管仲没有让大家失望。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那个成就他的英主,他的雄才大略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得到了施展。当时,对内他主持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建立选拔人才制度;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鼓励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等等。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即联合邻国,共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后来孔子还高度评价了这一策略:“要是没有管仲的话,只怕我们都要沦陷于异族人的统治,变成野蛮人了!”

经过全方位的改革,齐国由此国力大振,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雄霸中原三十多年。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后来齐国数百年的强国地位,而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也成为流传千古的著名故事。如果说管仲是千里马,那么鲍叔牙无疑是发现这匹千里马的伯乐。自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司马迁后来在《史记》中评价鲍叔牙:天下不缺少管仲这样有才能的人,但是缺少像鲍叔牙这样慧眼识才的人啊!

鲍叔牙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由于鲍叔牙对齐国的突出贡献,封妻荫子,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鲍叔牙能够在乱世之中慧眼识得英雄,并且为其提供无私的帮助,让他大展宏图,这种“大我”精神为后来鲍氏家族代代传承并弘扬下去。在鲍叔牙的后代中,有很多生活在徽州,成为徽商,“管鲍之交”往往被鲍氏的徽商后辈作为合伙经营时的理念。第三节政坛两兄弟

鲍叔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鲍氏一直在齐国,世享齐国的优待。到鲍叔牙的曾孙这代,有两兄弟,哥哥叫鲍牵,弟弟叫鲍国。他们都是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人。之后鲍氏家族世代很多为官当政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鲍氏的这种风格。

鲍国早年在鲁国活动,是鲁国大夫施孝叔的家臣,他为人忠厚善良,深得大家的欣赏。施孝叔家大业大,很多事情管理不过来,于是他想找一个人来担任管家,帮他分担府上的零碎事情。为此,施孝叔还占了一卦,卦象显示让匡句须来担任是吉象。在当时的条件下,担任施家的管家可以得到一百户的封地,施孝叔把这个事情向匡句须一说,匡句须思忖了一会儿,诚恳地对施孝叔说:“这个大任,我觉得让鲍国来担任最合适。”大家都觉得奇怪,可是匡句须却说:“能让一个忠心耿耿又能力超群的人担任,不是更吉利吗?”大家一听这话,纷纷表示赞成,认为匡句须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鲍国便接过这个重担,后来他把施家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施氏家族个个对他刮目相看。

齐灵公七年(前575年),晋国扣押了鲁国的卿大夫季文子,鲁成公派遣子叔声伯去跟晋国交涉,晋国将领郤犨(Xì Chōu)想用封邑来贿赂子叔声伯,子叔声伯坚决不接受,回来后鲍国问他原因,他说:“郤犨他自己尚且自身难保,他的封邑多半是兑现不了的,所以我断然拒绝。”接着子叔声伯给鲍国解释:“郤犨德行不好,却误受晋王的宠爱;地位不高,但是野心不小,总想干预国家大事;没立过什么功劳,却贪得无厌,要丰厚的俸禄。这些都会招致人们对他的不满,所以他灭亡是迟早的事儿。”鲍国听完子叔声伯有条有理的分析,惭愧道:“我的确不如你,如果我鲍氏家族中有什么祸兆,估计我是没有办法事先预料到。而你却考虑深远,辞让了封邑,你一定能够保住稳固的地位的。”当天晚上,他就写了一篇反思“日记”,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以后他就以这件事不断地督促自己,虚心向朋友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拓展能力,提升修养。

鲍国的哥哥鲍牵是鲍氏的大宗,此时他正在国内担任齐国的大夫。齐灵公八年(前574年),齐国大夫庆克穿着女人的衣裳坐辇车进入宫中,和齐灵公的母亲声孟子私通。不巧,这一幕却被鲍牵看见了。耿直不阿的鲍牵想都没想,第一反应就认为这是个道德败坏的事儿,我得做点什么以表明我的反对立场。于是他告诉了卿大夫国佐,国佐也是个直肠子,直接上门去把庆克斥责了一通,并且苦口婆心地劝告他这种行为是多么不对,性质有多么严重,以后绝不能再发生!庆克脸上无光,便在家“闭门思过”。但声孟子还以为是庆克变心了呢,遣人一问才知原来是这两人从中作梗,于是她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机报仇。

这年六月,国佐随齐灵公与诸侯会盟,讨伐郑国。令高无咎、鲍牵留在国内处理政务。会盟结束,灵公回来,将要入城的时候,高无咎、鲍牵关闭城门,检查旅客。他们本意是要保护灵公的安全,以免鱼龙混杂,混进来刺客什么的可就不好了。没想到这件事被声孟子知道后,觉得这正是个报复的好时机。于是,声孟子对齐灵公进谗言:“高无咎、鲍牵二人在你回来之时,不开城门,这是有预谋的。他们正在国内策划阴谋,准备废了你,而另立公子角为君。”这种不高明的挑拨离间,明辨是非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假的,可偏偏碰上了齐灵公。他这智商真让我们这些后人着急,听到母亲这么义正词严的控告,勃然大怒,不由分说,便对鲍牵实施酷刑,把高无咎逐出齐国。可怜正直的鲍牵就这样莫名其妙被砍掉了双足,从此成了残疾人。

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能一日无主。鲍氏是齐国的世家大族,当然不能没有当家人。鲍家于是把在鲁国做施氏管家的鲍国召回齐国,让他临危受命,承嗣鲍氏。

此时的齐国正值乱世之秋,公室衰落,卿大夫之间互相兼并;城郭满目疮痍,整个国家四分五裂。鲍国带领鲍氏一族,不但没有被其他氏族兼并,相反使鲍氏一族的力量可与田氏、国氏、高氏相提并论,田氏、国氏、高氏可一直是齐国的世卿大夫,地位举足轻重!

齐灵公死后,本来是有意让宠妃的儿子公子牙继位的。但是大夫崔杼先声夺人,拥立了公子光,他便是齐庄公。可惜庄公在位没几年,就被拥立他的崔杼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齐庄公对崔杼感恩戴德,也同他非常要好,于是就经常往他家里去,没想到,串门串出了风流韵事——他看上了崔杼的妻子,继而和她私通。于是才出现了崔杼弑君的事情,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齐庄公死后,崔杼心虚,又把庄公的弟弟杵臼立为国君,他便是齐景公。齐景公即位时,尚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大权掌握在大夫崔杼和庆封手里,无助的他在王位上形同傀儡,战战兢兢,唯命是从。

齐景公二年(前546年),庆封势力逐渐超过崔氏,后来把崔氏灭掉后,更加肆无忌惮,骄奢淫逸。虽是他掌权,他却把国政交给他的儿子庆舍,自己则干脆带着妻妾住到宠臣卢蒲嫳(piè)家里,更有甚者,他还经常和卢蒲嫳交换妻妾,真是荒淫无耻。庆舍理政,比庆封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为所欲为,乱伦丧德,贵族、大夫都对其切齿痛恨。

当时在朝廷办公的人用餐标准是一天两只鸡,而管伙食的人却私下把鸡换成鸭子,送伙食的人又偷偷把鸭肉私吞。于是出现的结果就是:大夫辛苦工作了一天,揭开饭盒,目之所及只有清汤寡水而无片肉。大家本来就已经对庆封父子的胡作非为非常愤恨,而这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大夫子雅和子尾,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庆封。庆封便想杀掉他们,于是让人去向晏婴等大夫问计,可是没有人帮他。至此,庆氏在齐国已经是孤立无援了。

齐景公三年(前545年)十月,庆封去莱地打猎。十一月七日那天,在太公庙举行秋祭的时候,庆舍主祭。鲍国联合栾氏、高氏、田氏一起借机发动兵变。当时,庆舍为了自身安全,安排他的士兵在他的行宫四周把守。而鲍国与田无宇安排自己的养马人去表演节目。为了引开注意力,鲍国安排表演的地点在鱼里,那儿离祭祀地点有一段距离。庆舍的马看到刀戟易受惊吓,所以庆舍命兵士都脱掉铠甲、拴好马来饮酒,后来为观看演出,去了鱼里。这时候,眼看时机成熟,栾、高、田、鲍等人,穿上庆氏兵士的铠甲,突然袭击,一举杀掉了荒淫无道的庆舍,大快人心。庆封打猎归国,在回程途中知道有变,只能出逃他国。

齐景公是一位既有治国韬略又不忘享乐的君主。与此相应,他的身边有两批不同的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享受之臣。鲍国正是治国之臣中最突出的一个,而且刚正不阿,经常向齐景公直言进谏。在他和晏婴等大夫的辅佐下,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国力昌盛,在诸侯国里超伦轶群,国力数一数二。

齐景公四十七年(前501年),鲁国阳虎出亡齐国。阳虎请求齐景公派兵去攻打鲁国,并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攻打三次,必能完败鲁国,取而代之。在阳虎的鼓动下,齐景公半信半疑,蠢蠢欲动。这时候,年迈的鲍国又一次站了出来。这是鲍国的最后一次进谏,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他是这样说的:“微臣年轻的时候,在鲁国施氏那里做过管家。现在的鲁国,国力强盛,百姓和睦,鲁国是不能轻易占取的啊!阳虎居心叵测,君王别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迷惑。他一定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借助齐军的力量去攻打鲁国,打下来固然好,他可以回去继续作威作福,打不下来,齐国也已经是劳民伤财,大夫也定会有伤亡,此时他便可趁机取而代之,在这里施展他的阴谋。阳虎是个没有德行的人,贪图富贵而为富不仁,这跟君王您的治国理念完全相反,哪里能听他的呢?咱们齐国比鲁国强大,您也比鲁君富有,而这正是阳虎所要颠覆的。他是个害群之马,所以鲁国把他赶了出来,而您又收容他,只怕他会在这里接着祸害您啊!您可千万不能上当啊!”齐景公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他的老臣鲍国说得有道理,所以听从劝谏,扣押并流放了阳虎。

从齐灵公八年(前574年),鲍国从鲁国归齐,至齐景公四十七年他劝谏景公扣押阳虎,中间已是七十余年。鲍国自鲁归齐之前,已为施孝叔家臣,他在归齐时至少二十岁。这么推断的话,鲍国已经历经九十多个春秋,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松柏之寿。第二章开启棠樾的辉煌

从鲍叔牙后,鲍氏的后裔世享齐国厚待,散居在齐国各地,大部分是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后来,鲍氏家族各派却以南方居多。鲍氏家族什么时候开始南迁的呢?这还得从当时的大背景说起。第一节从北方到南方

西汉和东汉一共经历四百余年,这四百余年是文化统一、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四百年,以至于汉朝后直至现在,中华民族称为“汉族”,中华大地上的语言称为“汉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段话出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后的百余年,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一直处于激烈的混战之中,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便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鲍氏家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南迁的脚步。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外戚掌握实权,搞得民不聊生,最终起义不断。政府为了有效镇压,便加强了地方的权力,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央再也没有办法收回下放的权力,地方军队一支比一支厉害。此后,董卓与各地军阀拥兵自重,进行了数十年的大混战,直到曹丕建魏、刘备建蜀、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虽然局部的战争依旧不断,但是相比之前要太平许多。后来魏灭蜀,司马炎替代魏国建立西晋,灭掉东吴,统一中国,百姓得到短暂的和平。

三国初期,中原群雄割据,北方的少数民族慢慢发展起来并建立政权。晋朝开始尚能控制局面,到了晋惠帝时期便出了大乱子。由于晋惠帝是位有名的白痴皇帝,这个白痴皇帝至今仍能让人们记住,大概源于他的一个经典回答吧。话说在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老百姓都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吃观音土来填肚子,很多百姓更是被活活饿死。消息被报到了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龙位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非常不解。“善良”的晋惠帝便为他的子民出主意,对大臣说:“百姓肚子饿,没有米饭吃,那为什么不喝肉粥呢?”可以想见他昏聩痴顽至什么地步。一国之君是如此德性,还能指望有什么样的朝廷呢?

晋惠帝自己痴傻,不掌实权,朝政都为其妻子贾南风所掌控,于是爆发了有名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也接近崩溃。这时候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分别为匈奴、鲜卑、氐、羌、羯,相继混战并走马灯似的建立过十六个国家,最后鲜卑的拓跋氏逐渐胜出并统一了中国的北方,称为北魏。而西晋皇族在南方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晋。后来刘裕废晋恭帝,建立政权,南方依次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的北魏逐渐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取代。这就是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的历史一直持续了好几百年,最后隋文帝夺取北方政权,平定南北,最终再次统一中国。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北方长期的战乱无法使人愉快地生活,所以人们就想方设法往相对太平、安静的地方流亡。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江南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因此也吸引了中原地区大批士族和民众渡江前来避乱。

一、开始南迁

西晋太康年间,晋武帝司马炎的同母弟弟司马攸被封齐王,时任青州都督。他是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知人善任。听闻青州人鲍叔牙后裔鲍伸(算起来应该是鲍叔牙第二十八世孙)为人品格优良、才能出众,于是司马攸举荐他入朝。开始时鲍伸任国子学博士。国子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不亚于现在的“清华”“北大”;但博士不是现在所说的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而是国子学的老师。国子学的教育对象可都是统治阶级的子弟们,若非学问极高、能力超群是万不能胜任的,鲍伸却在这个职位上干得游刃有余。

不久鲍伸便转任度支尚书。度支尚书是个什么样的官儿?度支尚书演变到后来叫户部尚书,这个应该为我们所熟悉。户部相当于现在财政部,户部尚书就是户部最高长官,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其职位大体等同于今天主管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也就是说,此时的鲍伸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为官时,多次向朝廷力陈利民救边的策略,并且数次得到朝廷的肯定和赞赏。后来,鲍伸以有文武之才,拜护军中尉,出镇新安。护军是中国古代高级军事长官,也就是说,司马攸派鲍伸带兵去治理新安了。新安为晋朝的一个郡名,管辖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今浙江的淳安以西,安徽的新安江流域,西到祁门,往南包括江西的婺源等地。

皖南地区由一个个山间盆地组成,周围高山环抱,盆地中间水源充沛,景色秀丽,土壤肥沃,适于农耕,自然环境极为优越。盆地与外界沟通,多数要穿越一条条狭长的峡谷。这么美的地方,现在的人们都愿意去休闲度假、养生。只可惜,晋朝那会儿的人真没那么悠闲。另外,当时的新安,用“蛮荒之地”来形容绝对不过分,山岭里住的都是剽悍难治的山越人。连诏书都是这么说的:“新安乃万山之中,故盗贼不时往害吾民,特选智勇才全度支尚书臣鲍伸领兵镇守。”

当时,正是晋王朝平定东吴之初,新安又为新立之郡,朝廷担心民心不安,所以特意派重臣带重兵镇守。鲍伸接到任务到达新安后,恩威并施,抚绥有方,百姓各得其所,自然愿意接受改制。鲍伸大半辈子在新安为官,但是暮年还是落叶归根回到了山东青州。

二、从新安到棠樾

在鲍伸镇守新安四十一年之后,他的孙子鲍弘,鲍叔牙第三十世孙,于东晋咸和年间被晋成帝任命为新安太守。经过永嘉之乱后,为避免战争,很多士族“衣冠南渡”,鲍弘正是其中之一。鲍弘任新安太守时候,把一家老小都带了过来,并从此在新安城西安了家,他便是新安始祖。

岁月悠悠,历史的指针很快就指到了南宋。自鲍弘公以后,鲍氏家族大部分人一直居于新安城西。到了南宋建炎年间,鲍荣在徽州府担任“文学”一职,这是个主管教育的官职,大概相当于老师、校长这样的职位。他看到棠樾村环境很好,便在棠樾村头建了一所别墅,取名为“掌书园”,生前还把早逝的妻子葬在掌书园。这个掌书园今天依旧在,就是村中鲍氏始祖的墓园。鲍荣的曾孙鲍居美,彻底将全家从徽州府城西搬到棠樾来,开始了规模宏远的村业。鲍居美有胆有识,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到元代至正(1341—1370年)年间,棠樾村中生产、生活设施都有了良好的基础。

棠樾其实以前不叫棠樾,而叫“唐越”。

故事发生在隋朝末年。鲍氏家族传到这一代,有个叫鲍安国的,家有兄弟三人,另外家族中还有其他堂兄弟七人,十个大家庭总计三百余口同炊共饮,乡邻都称赞他们为“十安堂”。凭着祖上的积累和自己的努力,鲍安国家有良田千顷、金银珠宝无数,可算得上是富甲一方了。隋朝末年,天下又一次大乱,鲍安国连同家族一起,主动捐出家产,募集武士,协助其妻弟汪华起义。

鲍家和汪家的交情似乎是注定的。多少代之后,汪华后人有嫁入鲍家并成为节妇的,这个故事后文有述。

汪华生在南北朝时期的陈朝,自小习武。天下大乱后,他顺势揭竿而起,在姐夫鲍安国及其族人的支持下,很快就占领了包括歙(Shè)县在内的六州。后来,李渊逐渐统一中原后,汪华认识到李渊是个有为之君,便主动率领自己的部下归顺唐朝,使得六州免受战乱之苦。因保卫六州有功,唐高祖李渊任命汪华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的军事,并封他为“越国公”。人们为了感念越国公的大恩大德,所以把村名改为“唐越”,意思是纪念唐朝的越国公。

那“唐越”怎么又演变成“棠樾”了呢?《诗经》中有一篇是赞扬古时贤臣召伯的诗《甘棠》,原文是这样的:

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翻译过来就是: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砍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毁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折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棠樾始祖鲍荣

   乾隆时期的掌书园鲍居美

这首诗歌赞扬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召伯南巡宣扬武王的勤政爱民之策,他每到一处地方,从不占用老百姓的民房,而是就在甘棠树下搭建一个茅草棚,听讼断案都在这个草棚里解决。像他这样体恤乡民疾苦、为民众排忧解难的人,深受百姓爱戴,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中。人们感激他,特意保护那棵甘棠树,因此甘棠树逐渐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鲍氏家族成为“唐越”的主姓家族后,雅化村名,取其谐音。用《甘棠》中的“棠”字替代了“唐”字,把“越”变成“樾”,“樾”就是树荫的意思,以示纪念先贤、歌颂德政,也劝诫鲍氏子孙要在祖宗的德政荫庇下勤勉刻苦、奋发向上。后来鲍氏家族果然开枝散叶,富甲一方。第二节元朝的保卫者

宋朝开始,鲍氏家族南迁后,与之前有些明显的差别。南迁以前,家族成员主要以从政为主,且大都活跃在政治激流的主航道上,他们始终贯彻“从政必须为民”的思想,品格上为人耿直,敢于直面社会中的丑陋与黑暗,这可能是由于家教家风的熏陶,以及遗传因子的影响。南迁新安以后,这个家族更多的是追求“桃花源”式的宁静、和谐,“耕读传家”,“孝悌育人”,开始偏离政治激流的旋涡,生活在总体上就显得较为平和。

一、齐家是另一种从政

悠悠岁月,不经意间,就到了元朝。鲍氏家族中这一世出现了一位叫鲍鲁卿的后代。

鲍鲁卿是后文“父子争死”中鲍寿孙的儿子,他出生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父亲鲍寿孙十八岁就是江东解元,有如此父亲,鲍鲁卿的学问自然不会差。鲍鲁卿从小就非常聪敏,传闻他读书的时候,一目三行,过目不忘,每天能记下数千百言;而且他爱好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不涉猎,尤其喜好兵书。

他成长的年代,中国已经实现了大一统,国力空前强盛。在这样的时代里,鲍鲁卿似乎觉得找不到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朝堂上也没有认识的亲朋好友可以举荐他。于是他自我安慰:“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在家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又能将这样的孝友之心作为管理家族的指导思想,使长幼都能和睦相处。以这种方式来对政治产生影响,这不也是在从政吗?何必非要人人都去为官从政呢?”

这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个事情要追溯到鲁定公初年,有人问孔子说:“夫子有那样的理想抱负,为什么不出世去治理国家呢?”当时的鲁国为季氏专权把持朝政,季氏的家臣阳虎为非作歹。一来没有孔子施展抱负的平台,二来孔子也不愿与这群乌合之众为伍,因此他没有轻易地去谋求官职。但是一般人或许并不知道这其中复杂的缘由。孔子也不必要明讲,所以说出了上述那番话。这虽然是托词,但是道理完全没有问题,《大学》中就有先“修身”,再“齐家”,继而“治国”,最终实现“平天下”之说。

鲍鲁卿没有在朝为官,于是也用孔子的话自比。鲍鲁卿心里在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自不用说,这一直是他们鲍家的传统——就在不久前的南宋朝末年,由于战争,官兵抓住了祖父,想逼他交出家里的银子,祖父不从,正在官兵要杀害祖父的时候,父亲却出现了,于是出现了祖父和父亲两个人争死以保全对方的壮举,这让鲍家慈孝之名远扬千里。但是,只有这样的话,对家族的影响不够,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够啊!于是,他想着得先让家里生活宽裕起来,小有积蓄之后,一方面他可以周济乡邻,宣传慈孝友爱的理念;另一方面,子孙衣食富足,不用为生计担忧,可以安心做学问,读书以致用,贡献社会,效力于朝廷。这难道不是比起他自己一个人为官当政要强多了吗?鲍鲁卿这么想着,心里乐开了花。

鲍鲁卿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饱读诗书,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意经,虽然他没有很快就发大财,但是生意也做得稳稳当当、风生水起,人们都对他表示佩服。元朝著名的理学家郑玉也是歙县人,跟鲁卿是多年的朋友。一次,他们照往常一样,喝着小酒,聊着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做生意这件事上。郑玉对鲁卿的生意头脑非常钦佩,鲁卿笑笑,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的原则是,用人是最重要的,不要去计较一时的得与失。”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可取的,虽然一开始投入的成本会多一些,但是后面的盈利更多。

鲍鲁卿做生意成功,还在于他有非常独到的眼光。比如,他能根据地形、地理位置来判断一块农田是肥还是贫,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平常看的书多,涉猎的知识广泛,然后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有一回,有个人认为自己的田过于贫瘠,不论种什么总是收成不好,于是干脆弃耕不要了。鲍鲁卿看到后,便以高价买了回来。家人都十分不解,认为他这是在浪费钱财,谁知鲁卿却说:“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块田哟,它处在河流下游,这里会有足够的河沙冲积,只要耕作得好,必然是一块大肥田的。”后来他采取轮作的方式,果然使它变成了一块良田。

鲍鲁卿生财有道,家境越来越富裕,但是他却依旧像年轻时候那样嗜书如命。即使家务繁杂,生意再忙,他也不忘记时刻给自己“充电”。每天“闻鸡起读”,只要鸡叫声一响起,邻居准能听到隔壁的读书声,风雨不误。饱读儒家经典的鲍鲁卿为人智达,儒家所讲究的“中庸之道”他时刻铭记在心。家里的田产一过千亩,他就告诫儿子鲍元康:“咱们家不能再买地了,否则,将会赋税过重,反而使子孙为之所累。田产一多,白天晚上都疲于应付生意,哪里还能有时间来读书穷理、修身齐家呢?我做生意的初衷是让家族子孙没有衣食之忧,以将心思放在读书做学问上,而不是要家累千金呀!”

也正是秉着这样的理念,在家庭“小康”之后,他就说:“吾将效鸱(chī)夷子皮之为矣。”这个“鸱夷子皮”是谁呢?鸱夷子皮是春秋末期楚国商人范蠡经商时期给自己取的名字。“鸱夷子皮”,原意是指牛皮做的酒器,“酒囊皮子”的意思。范蠡用这个来做自己的名字,看似粗俗,实则大智大慧。因为“鸱夷子皮”在用的时候可以尽情盛酒,容量很大,而不用的时候轻轻一叠,就可收入囊中,不为人所知,这蕴含着能屈能伸、包罗万象、吞吐天地之意。

范蠡本是楚国人,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但是博学多才,因为对当时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的楚国不满,于是和好友文种一起投奔越国。后来他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帮助越王消灭吴国。灭吴后,范蠡不顾越王的极力挽留,功成身退。他还告诫文种一起隐退,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但是文种不听,后来果然被勾践赐死。

而范蠡从此化身商人“鸱夷子皮”,西出姑苏,驾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其间经商三次成为巨富,然后却将家财散尽。他自号“陶朱公”,被后世很多生意人奉为“财神爷”。

鲍鲁卿对范蠡恬淡睿智的生活态度十分欣赏,中年以后,他彻底放弃政治追求,经商理财,享受生活。他依旧爱和老友郑玉喝酒聊天,纵论天下形势,品思古今治乱。每每鲍鲁卿都口若悬河,自三皇五帝说到有元一朝,侃侃而谈、切中肯綮(qìnɡ)。郑玉对他的博闻强识和高瞻远瞩发自内心地叹服:“如果你进入了政界,那你所贡献的力量一定是非比寻常的。”似乎他都在为鲍鲁卿没有从政而遗憾。

二、行义再舍生

鲍鲁卿的儿子叫鲍元康。元康成长于富足的书香门第,自幼便饱览群书,受到良好的教育。

父亲鲍鲁卿和理学家郑玉是多年的老友,元康便师从郑玉,在其门下学习。得到郑玉的指导后,元康觉得郑玉对儒家学说的理解非常到位,便经常和老师一起探讨朱子之学。

鲍元康不仅学问做得好,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是一位理财能手。父亲鲍鲁卿对他的教育方式非常民主,元康尚在年幼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一些简单的生意,他听得津津有味之余,还经常主动为父亲出谋划策。父亲逝世后,元康服丧期满,就开始筹划完成父亲生前富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