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奶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4:58:50

点击下载

作者:(英)伍兹(Woods,M.)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第一次当奶爸

第一次当奶爸试读:

作者序

当初写《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时,我压根儿没想到其他国家的人还会看它。

事实上,我本以为这本书只有我爹、我妈、我丈母娘、老丈人,还有我老婆会稍稍有点兴趣!

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迄今为止,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四种文字!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它在中国还成了众口称赞的畅销书!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那迷人的文采,超人的智慧,还有颠倒众生的幽默感——但除此之外,这本书畅销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我的感觉是:如今这个时代,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时区的男人们正在陆续回归家庭,重新扮演起父亲的角色,重新担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从《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所收到的反馈来看,在中国尤其如此。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随着整个国家逐渐走向富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愿意跟妻子分担抚养孩子的责任;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更是一种文化心理上的转变,意味着他们开始愿意去体尝“当奶爸”的酸甜苦辣,去真正地当一回父亲。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父亲回归家庭,一股新的社会潮流正在成型,“奶爸”正在成为一种令人神清气爽的社会现象。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第一次当奶爸》,并很高兴地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

本书将带领奶爸们经历从产房到托儿所,并一路伴随尿不湿、乳牙、断奶和蹒跚学步等诸多有趣的人生亮点。相信我,这段时期对任何父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首先我要向即将踏上这段旅程的中国奶爸们致敬,如果这本小书能够真的对你有所帮助,那将是我的无限荣幸!

各位兄弟,祝你们好运!马克·伍兹

致谢

感谢那些为本书的创作做出贡献的奶爸们,你们的聪明才智让我自愧不如。我爱你们!

我还要多谢克利蒙森出版公司优秀的工作人员们,尤其是本书的编辑贝斯·比舍,在本书长达三年的创作期里,她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我还要多谢瑞蓓卡·温菲尔德的宝贵指导。

我要特别感谢我那伟大的妻子萨拉。她不仅帮我查阅资料、核对书稿,还在我创作本书的过程中帮我打理种种琐事。

内容简介

让我们直奔主题吧:做爸爸是你在这世上所做的最好、最重要、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了。

没错,你在事业上可能颇有成就——你可能是体育赛场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运动员,或者自认为是一位数独高手。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不过,说到重要性,什么都比不过你在这个绿色的可爱星球上逗留的短短几十年内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这可是你最重要的一场秀。是你把这个小人儿带到这世界上来的,你影响着她,你对她负有责任。为了与“父亲”这个庄严而重要的角色相匹配,你一定会遇到一系列或兴奋或郁闷、或成功或惨败、或光明或绝望的事情。

看到了吗,“父亲”这本词典里包含着许多词,但绝对没有“渐入佳境”这个词。

作为父亲,你可能一大早就火冒三丈,吃午饭时又极度沮丧,到了下午茶时分,你恨不得收入比现在高出37倍——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孩子。

在这些极端情绪的折磨下,你可能会身心俱疲,濒临崩溃。

是的,在经历了怀孕之前的强烈期盼、孕期当中的神经紧绷、分娩时分的手足无措之后,你本以为一切麻烦都过去了,你和你的妻子从此可以在田园诗般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中,共同抚养大你们的小宝贝儿。

不幸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你还没加入“奶爸俱乐部”,也会很快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听说过在塞恩斯伯里超市(Sainsbury’s,英国第三大超市连锁公司。——译者注)排长队购物的父亲,看到过拖着沉重脚步挣扎着上班的奶爸——他们活像扎着领带的游魂,我们也眼睁睁看着那些曾经温和而淡定的朋友们,现在为了如何处理一块沾满绿粑粑的尿布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样子,而我们在一旁居然还能吃得下饭。

我说到的所有的事,还有我没说到的更多的事,都将发生在你身上——我保证。

然而,正是这些你在当爸爸之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才真正让人着迷。你的快乐、你的骄傲、你对你的小儿子或小女儿压抑不住的爱,是别人根本无法体会的,因为这些情感全都发自于你的心底最深处。

一天清早,我穿着一件穿了十年的、自认为很帅的蓝格子衬衫下楼,正巧碰到了我的大儿子。他抬头看了看我,说:“老爸,你今天很帅。”然后就溜进厨房偷马麦酱(Marmite,一种涂抹在面包上的深褐色咸味酱。——译者注)去了。这话听起来没什么,却让我感动得无以复加,而且他每次这么说都会深深打动我。当然,我知道他的马麦酱可能快吃完了,但不论是他,还是地球上其他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具备了一瞬间让父母情感决堤、毫无招架之力的神奇能力。

这正是作为父母,尤其是作为父亲的所有美妙体验中最妙不可言的地方。不管这个角色让你多忙乱、多紧张、多有压力,它都会隔三岔五地让你体验一把幸福感爆棚的感觉。因为孩子,你不但觉得自己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更能感觉到自己的一部分正活生生地存在于另一个生命里。

当然,做爸爸的感觉并不都如蜜糖般美妙动人。当你刚出生的宝宝生平第一次感冒,整夜流鼻涕、打喷嚏,因为鼻塞而喘不上气的时候,你就会体验到这辈子从未有过的恐惧。

当你跚跚学步的孩子从忘了关好的大门走出去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发出像小姑娘一样又尖又细的叫声,同时以光速冲出门外。当天夜里,你会在脑海中把这个场景重现一百万次,想象着如果孩子再多走几步,会发生怎样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要处理,而拒绝了和孩子一起搭建第四个密室的请求,那么接下来你必将受到负罪感的反复折磨。

如果孩子在公园或商场里离开了你的视野,哪怕只有几秒钟,你都会觉得五脏六腑都挤作一团,仿佛马上要从身体里冲出来一样。

这种感觉就像是着了魔。

这是个好现象。

与此同时,孩子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你的感受——他们只是孩子,只会本能地玩耍着、生活着、探索着。只有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会真正了解你今日的心情,到那时,一切做爸爸的苦乐酸甜又会在他们身上重演。

我要提醒你的是:你也许不会立刻体会到做爸爸的辛酸。你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慢慢进入角色,成为一个像样的保护者、提供者和养育者。不过,一旦你“入了戏”,就一辈子都别想“出戏”了,你会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尽情享受其中的百般滋味。你从未觉得自己竟然如此重要、如此有价值,你从没有这么精神振奋过。

这本书要做的,就是帮你尽快适应并享受这崭新的奶爸身份。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你会经历无数个喜悦的巅峰和沮丧的谷底。在本书中,我会将权威资料与足有一支军队之多的奶爸们那里采访到的个人经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失误”)结合起来,让你对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情况、你该怎么应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书的第一章是关于你们这个崭新三口之家从孩子出生到出院回家之前的情况介绍,接下来的几章分别对应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情况,包括从出生一直到三岁的成长过程。

既然你对这本书感兴趣,那就意味着你希望扮演好奶爸的角色,把孩子好好抚养大。有了这个想法,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它可以让你更加投入地、耐心地、公平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而在努力做好孩子榜样的同时,你也会从孩子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做爸爸还会将你个性中的弱点甚至阴暗面暴露出来,它们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从身体和精神上对你造成双重打击。

因此,我会密切注意你在孩子不同年龄段里的不同感受,你是如何改变的以及你的思想是如何转弯的。

本书不可能把孩子成长头三年里的情况都事无巨细地包含在内。不过,请放心,那些最重大、最有料、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情都会在书中出现。不论你是现在读,还是等孩子长大到相应的年龄段时回过头来温习,都会得到极具价值的参考意见。

说到年龄段,小孩子可不会去在乎这一点,只有我们做父母的才会对某个年龄段要出现的一些特征期待不已。一旦发觉某个特征迟迟不出现,我们就会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她还没长牙?她怎么还不长牙?隔壁家的孩子都长牙了,NCT小组(National Childbirth Trust,全国儿童信托基金会,英国最大的育儿公益组织。——译者注)里所有的孩子都长牙了,我记得妈妈说当年我这么大的时候也已经长牙了——牙牙牙牙牙!”

诸如此类。

请不要把本书中提到的时间段当成金科玉律,认为到了某个时间,牙齿就一定会长出来,孩子就一定会爬,因为——很不幸,你的小宝宝现在还不太懂得守时的重要性。

如果某些异常情况的确让你担心不已,那就立刻去向专业的儿科医生寻求建议。

在开始了解新生儿头三个月的内容之前,我还要特别指出一件事:除了你和你的宝贝儿,本书还会出现一位同样重要的人物。

妈妈!没错,就是她。

看着那个你再熟悉不过的女人当上妈妈,是一件令人喜忧参半的事。她与宝宝之间那割不断的血脉亲情、那最原始的母子感应以及她一天比一天强烈的无私忘我精神,简直让你这个旁观者汗颜。

如今,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作为爸爸更多的是在配合妈妈的工作,因此在本书中,你会看到许多关于你妻子该如何做的内容——几乎和涉及到你的内容一样多。在每一章的结尾处,我会给出一个进程报告,总结你和宝宝在这一阶段的情况以及你的妻子会有哪些感受。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注意:虽然“超级妈妈”们的确个个了不起,而且大多数关于育儿的书籍也都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创作的,对奶爸们的育儿天分和技术难免有所忽略,但实际上,我们和他们一样重要,不可小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参与得越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及成人以后就会越乐观、越沉稳甚至越成功。就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也会在未来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比如爸爸经常帮忙给孩子洗澡,孩子十几岁时的情商就会更高。

虽然你的“戏份”很重,但也不需要压力太大。你可以好好读读这本书,把它作为手边常备的参考书。在不久的将来,当你为了如何更好地抚养孩子而无数次与孩子他妈激烈争论的时候,你还可以引用书中的原话。

那我们就开始吧!

你现在正值好时候,我的伙计!不管你在凌晨3:37分第四次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时是什么心情,你的孩子都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成长着。在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你就该惆怅地追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还有那让人崩溃的旅行婴儿床了——好吧,不提旅行婴儿床的事。不过现在,还是让我们勇敢地开始下一小节内容,看看孩子刚出生时你会碰到哪些问题吧。别担心,你不会表现得太差。

最后再唠叨几句

你也知道,婴儿无非分为两种:不是“他”就是“她”,至于“他们”指代的就是所有的婴儿了。在本书中我决定只用“她”来指代,原因很简单:在我的上一部作品《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中,我用了“他”来指代肚子里的孩子,所以这本书中用“她”完全是公平起见。

另外,虽然我非常认真地将引用的资料数据查了又查,又请专业的儿科医生乔·琼斯帮我为全稿把关,但本书并不能作为专业的医学参考书来使用。

其实这一点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对不对?

最后,我要对多胞胎奶爸说几句话:本书为奶爸提供的所有建议同样适用于双胞胎、三胞胎以及多胞胎的爸爸。问题是,如果你要照顾多胞胎,恐怕至少在未来的十年里不会有时间读这本书。

我要向所有同时抚养不止一个孩子的奶爸们脱帽、脱衣、脱袜致敬!我和其他奶爸们实在无法想象你们是怎样熬下来的。如果这本小书能事先为你减轻哪怕是一点点负担,我将会感到无比荣幸!

第一年

第一章 在医院里发生的事

1.恢复期间你的任务

2.宝宝的人生第一次体检

3.在特护病房受特殊护理

4.育儿进度报告

可以用整本书的篇幅来说你在当上奶爸头三个月里会遇到的事。我

实际上,我可以用整本书的篇幅来说你在当上奶爸头三天里会遇到的事——因为分娩后要担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即便你妻子的分娩过程顺利得可以载入人类分娩史,你们也要经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动荡。

先说你妻子。在经历了痛苦的分娩过程之后,她就算要求去海边休养两个星期也不为过,可她却要立刻对那个无助的、完全依赖别人才能存活的小生命负起责任来。

再想想那小家伙刚刚经历过怎样的痛苦——如果你能想象得出来。她在温暖的子宫里舒舒服服地待了九个月,偶尔翻个筋斗、吸吸手指头就是她这天堂般生活当中的小插曲。突然间——原谅我实在找不到更文雅的描述方法——她从一个小得不可能通过的洞口硬是被挤了出来,或者以一种很不庄重的方式从上面被取了出来。仿佛还嫌出来的方式不够痛苦似的,接下来她还要面对刺目的光线、嘈杂的噪音以及莫名奇妙的刺痛,这些都是她那小脑袋想象不出来的。

那么,你呢?

在整个怀孕期间,你始终尽力做好后勤工作,好让妻子过得轻松一点儿;在分娩过程中,你曾经拼命保持坚强、镇定。现在你要面临的新任务是如何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赶在几个星期的产假结束、你必须回去上班之前,让这个新诞生的三口之家早点回家安顿下来。

总的来说,你们三个人过得都不轻松,而你作为一个骄傲的、兴奋的,或许还有些畏畏缩缩的新奶爸,必须要做很多工作才能保证你的小家庭顺利度过这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几个星期或几个月。

在开始崭新的家庭生活之前,你的妻子和宝宝要先在医院待一段(也许更长)时间。1.恢复期间你的任务

如今,英国每年大约有97%的孕妇在医院分娩,因此,本章主要介绍你在医院的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周(这种情况极其少见,除非新生儿需要特殊护理)的时间里会遇到哪些情况。如果你妻子是顺产,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那你们最多在医院待上一两天就可以了,甚至可能在分娩后的几个小时就能带着小宝宝一起回家了。在大多数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译者注)医院电话预约床位都是件特别痛苦的事,你希望妻子能在分娩后好好休息,得到特别照顾,但这种需求往往在医院有限的空间里得不到满足。就算是你们成功预约到了床位,病房里的空间也不够你们好好放松。新生婴儿的啼哭声,其他产妇们的嘈杂声,络绎不绝来探视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喧哗声,绝对会让你心烦意乱、不得安宁,恨不得马上离开。

出院前的这段时间虽然短暂却至关重要,你的妻子要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给孩子喂奶、判断孩子什么时候需要睡觉、琢磨该拿那段像外星人似的脐带残端怎么办等。不过,大多数时候她考虑的是自己真的当妈妈了这个事实。

对她而言,夜晚的时间更加孤独难熬,尤其在你一过十点就睡得不省人事以后——所以你最好一直开着手机,好让她想说话的时候可以找得到你。清晨医院的探病时间一到,你最好立刻就在病房现身。如果再带些她喜欢吃的早餐,那你就是最受欢迎的模范丈夫了!

必须承认,NHS对产妇的护理十分专业,简直可以拿到米其林五星。他们会对你的妻子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脉搏、体温和血压等数值的测定。助产士还会检查她的子宫是否收缩回了正常的大小和位置。等这些检查都结束之后,你们就可以准备回家了。当然,这时她应该已经顺利地有过分娩后的第一次排尿了,这说明她的尿路没有问题。

如果你的妻子是剖腹产,那么她得在医院里待上三到五天。

助产士会仔细观察你妻子的恢复状况,比如能否自己慢慢地走到卫生间,能否不借助导尿管顺利排尿,能否正常进食、喝水等。

小宝宝同样需要做一系列检查。儿科医生或受过特别训练的助产士要对新生儿进行一整套专业的检测,只有结果达到标准值,你们这个新组成的三口之家才能离开医院。

就算是回到家以后,你的角色也特别重要:你得帮助妻子尽快从剖腹产手术中恢复过来。2.宝宝的人生第一次体检

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分钟内,她将接受人生第一次体检;出生后的五分钟,她将接受第二次体检。

阿普加评分[The Apgar Test,是肤色(appearence)、心率(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和呼吸(respiration)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用以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译者注]是由弗吉尼亚·阿普达医生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并推广使用的。助产士会检查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和喉反射五项体征,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

10分当然是每对父母都希望听到的结果,不过8~9分也是相当不错的消息,5~7分意味着宝宝状态还不错,但需要借助些帮助才能正常呼吸。在这种情况下,助产士会摩擦宝宝的皮肤,必要的时候还会给她吸氧。

5分以下意味着宝宝的状态很不好,需要放在暖箱里进行特别护理。暖箱看上去就像个烤箱,里面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含量都是精心设定好的,可以为宝宝保温,并帮助她顺畅呼吸。儿科医生也会时刻关注着宝宝,为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阿普加分数值低的宝宝在经过特别护理后,还会再接受一次检查,以判断她是恢复到稳定的健康状态了,还是需要接受进一步治疗。

大多数宝宝的阿普加分数值还不错,因此助产士的下一项任务就是为宝宝测量体重和头围。现在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7.5磅(约合3.4公斤),你的宝宝有可能远远轻于这个数值,也可能超出这个体重值很多——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宝宝的体重。

在过去的30年中,英国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值始终呈缓慢攀升状态。现在,新生男婴的体重攀升到了7磅8盎司(约合3.4公斤),新生女婴的体重也上升到了7磅4盎司(约合3.3公斤),体重超过9磅15盎司(约合4.5公斤)的巨型婴儿比例已经增加了20%——该引起重视了!

从医学角度看,头围值非常重要,不过对于忙着公布喜讯的新父母来说,这个数值远远比不上体重值更加常用,不是吗?如果你想要矫正头围值所受的“不平等待遇”,那就不妨给亲朋好友发送这样一条短信。我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我们有了一个女儿,现在母女平安。奥莉薇亚·简健康、漂亮,头围是34厘米。

别忘了告诉我效果如何。

宝宝还要接受一项足跟采血筛查,筛查时间为宝宝出生一周之内。虽然只是从足跟采集一点儿血,但看起来却十分残忍。尽管你本能地想要阻止护士将细针扎入你那小心肝的娇嫩的、脆弱的小脚中,但慎重起见,这项筛查还是做了为好,它可以检验宝宝有没有以下疾病:

·镰状细胞病;

·囊肿性纤维化;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D),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将脂肪转化为能量的酶;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酶缺乏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宝宝要接受的最主要的一项检查,还是新生儿的全身检查。儿科医生或接受过特别训练的助产士会在孩子出生后的4~48小时之内对她从头到脚查看一番,以防孩子有任何明显的健康问题。如果此时你也在旁边,那无疑是最理想的情况。你可以就不明白的地方向医生提问,也可以告诉医生你们是否有家族病史。

新生儿的全身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头部

有些顺产婴儿的头部形状非常奇怪,甚至看起来有些可怕,原因相信你也猜得到:在妈妈的阴道内受到了挤压。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在孩子出生后48小时之内自动恢复正常。孩子的囱门——也就是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这里比较软,便于孩子从妈妈体内出来——也要留心检查。

如果分娩过程中用到了产杯或产钳,那么孩子的头部很可能会留有淤伤,甚至颈部肌肉也会受到伤害,这也是医生需要仔细检查的地方。

医生会查看宝宝的上颚是否完整。如果上颚开裂,那就必须通过手术来修复。当然,这段时间宝宝进食会非常困难。

眼睛

医生会用检目镜查看宝宝的眼睛能否对光线做出正常反应。当光线较暗时,瞳孔会放大,好让更多的光线通过,这时视网膜的血管就会在照片上产生泛红现象,这就是照片出现“红眼”的原因。也就是说,红眼是个好现象,这意味着宝宝患有白内障或其他罕见的眼部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

心脏

宝宝的心跳声不应该伴有杂音。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有心脏杂音不能算是罕见——毕竟失去了与母体连接的脐带,宝宝的循环系统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心脏杂音的宝宝都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不过这种现象通常会自行消失。

生殖器官

当你第一次看到宝宝的生殖器时,往往会吓一跳:它们也许是胀鼓鼓的,也许是黑乎乎的,甚至是既胀鼓鼓又黑乎乎的,这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受到孕激素影响的结果。

这种激素也会使得宝宝的胸部胀大,这与宝宝的性别没有关系。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里,女婴的阴道可能会有轻微出血现象,这也是孕激素影响下的正常表现。

如果是男婴,医生要检查他的睾丸是否下降到了阴囊里,阴茎头能否外露,是否隐匿性阴茎。隐匿性阴茎会引起各种问题,不用我说你也想象得到。

肺部

医生会观察宝宝的呼吸方式是否正常,也会用听诊器听呼吸声,判断两片肺叶是否都能正常吸入空气。

皮肤

医生会仔细检查宝宝的皮肤有什么异常印记,包括鹳喙斑、草莓斑和蒙古斑等。

手脚

你大概猜到了,医生会数数手指头和脚趾头的个数,查看脚趾间有没有蹼膜(大约1/2000的孩子在出生时两个或多个脚趾间会长有像鸭蹼一样的薄膜)。

医生还会检查宝宝的脚踝部分,看有没有足内翻,也就是前脚掌向下向内弯折的畸形现象。

臀部

医生会反复检查宝宝的臀部,看髋关节是否稳定。大多数NHS医院都会对臀部做例行扫描,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反射

宝宝的各种反射真是非常奇妙的生理现象。大多数宝宝刚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反射。同样奇妙的还有觅乳反射,这是大自然赐予最柔弱无助的新生儿寻找食物的本能。你可以试着轻轻摩挲宝宝的脸颊,她很可能就会转过头来,寻找奶源。

抓握反射也是先天性反射的一种。宝宝抓握的力量非常大,她可以抓着你的手指把自己吊在空中——不过你最好别拿你的宝宝做实验。

脆弱无助的新生儿为什么能够完成如此高难度的“体操动作”?这个问题似乎比这套动作本身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给出的解释是:婴儿极其专注地紧抓手里的东西,源于人类的近亲猴子和类人猿的遗传基因。刚出生的小猴必须紧紧抓着妈妈的皮毛,才能随妈妈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不会从树上摔下去。人类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妈妈对小“泰山”们的“高超技艺”视而不见,因此这种本能反射很快就会消失。不过当你的指头被一只小小的手紧紧抓着时,你会亲眼看到人类千百年来进化的过程。

医生给宝宝做体检时,会逐个检查宝宝是否每一种反射都具备,其中也包括莫罗反射。医生一手托起宝宝的头,然后突然松开几厘米,宝宝的身体随之突然下降,就会本能地伸直手脚、张开手指,好像要抓住什么,这就是莫罗反射,也称为惊跳反射。这种反射也是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遗存现象,显示的是小猴子遇到紧急情况伸出四肢抓住妈妈的能力。受到惊吓的宝宝可能会哭上一阵子,当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耳朵

在你带着宝宝出院回家之前,大多数医院都会对宝宝进行听觉测试。听觉测试通常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用特殊的仪式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听觉测试方法是耳声发射(OAEs)。在宝宝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听筒和麦克风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然后播放声音。如果宝宝听力正常,那么声音会从耳道里反射回来,被麦克风捕捉到。

还有一种常见的听觉测试是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BR)。医生会把电极放在宝宝的脑袋上(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然后一边播放声音,一边探测脑电波的反应。他们小小年纪就知道怎么用iPod了。

看到了吧,你刚出世的宝宝在她生命的头几天里,要接受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如果她也像绝大多数宝宝那样,能够顺利通过所有测试,那么你就可以完全放心了。不过意外情况总是难免,大约有6%~10%的宝宝因为健康问题、早产或需要特别监视(比如妈妈是糖尿病患者)而要在医院里多待上一段时间。3.在特护病房受特殊护理

宝宝需要送进特护病房的原因很多,比如早产、体重过轻或出现健康问题,包括妈妈患有可能遗产给孩子的疾病。

虽然特护病房里的宝宝情况各不相同,但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在挣扎求生的父母们,心里的震惊和忧虑却是相同的。我的小儿子因为早产六个星期,出现了严重的黄疸而在特护病房住了将近一个月,当时我和我妻子别提多么绝望了。小家伙因为离开妈妈的肚子太早,还不具备吸吮反射,只能在小小的胃上插一根导管来输送营养。不过,与特护病房里的其他孩子相比,他已经算是个健康的大块头了——他体重4磅(约合1.8公斤),也没有任何需要做手术的严重问题。尽管如此,那段时期还是我们一生当中最紧张、最慌乱的时期。

我们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特护病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保温箱,听着连在我小儿子身上的监视器发出的“哔哔”声。另一对夫妇准备带着他们的孩子离开医院了,那景象让我们既充满希望又满心绝望,我们多期待自己也能那样啊!

好在特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都非常专业,简直是百里挑一。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也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有多幸运。在普通产房,有时候人们会把奶爸当做多余角色,至少他们的态度会给奶爸造成这种感觉,但在特护病房里,我自己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我和这里的其他奶爸们聊天,发现他们与我的感觉一样。

根据宝宝的情况不同,特护病房提供的加护服务分为三个等级:

·重症监护(即neonatal intensive care,简称NICU),针对那些有严重健康问题或早产的婴儿;

·高度监护(即high dependency,简称HD),针对那些病症不是非常严重,但仍需复杂的护理程序的婴儿;

·特别护理(即special care,简称SC),针对那些早产后没有出现严重问题的婴儿,或是那些受到重症监护或高度监护后恢复良好的婴儿。

有的孩子从重症监护一步步转为特别护理,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而有的孩子健康状况恶化,会从特别护理再转回重症监护,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大多数特护病房一天24小时都对父母开放。当你离开医院,在家里时睡时醒地捱过一夜,一大早起来就为孩子的事情头痛不已时,你可以直接给特护病房打电话,向负责照料你的宝宝的护士问问情况。

别忘了,即便你的宝宝正由最专业的医护人员照料着,你和你的妻子仍旧是最了解她的人,你们发自本能的意见应该得到尊重。从我的经历来看,医护人员还是非常认可我的意见,也会鼓励我多发表看法,他们把我看成是他们的一员。

即便在特护病房,父母还是可以为孩子做很多事,比如给孩子喂奶——哪怕是通过导管。多数特护病房里都有吸奶器和冷藏柜,因此就算孩子还不会吸吮,她也可以喝到妈妈的奶,从母乳里获取营养和抵抗力。

如果宝宝的状况允许,你们还可以为她洗澡、换衣服。如果宝宝实在太小,那这些事情做起来恐怕要费一番工夫,尤其对那些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不过特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个个都非常专业,而且超级有耐心,他们会教你该怎么做的。“袋鼠式护理法”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很有好处。这种方法一点儿也不复杂,而且人们经过验证发现它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你只要把你那只穿着纸尿裤的宝宝放进你的衬衫里,让她紧贴你的皮肤,把她的头转过来,让她的耳朵贴在你心脏的位置上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受到推广的。由于缺乏有效的医疗手段,人们发明了这种方法,没想到新生儿的死亡率立刻从70%下降到30%。

不过,在这段难熬的时间里,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你自己,最关键的是——照顾好你的妻子。在好不容易生下孩子以后,却要把她一个人留在医院里,这恐怕是一个母亲所经历的最痛苦、最违背母性的事情了。尽管你自己也很担心、很忧虑,但也要先帮她过了这一关。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孩子在特护病房里,那她受到的就是最好的治疗和照顾了。

有时候我们会有种奇怪的想法:在不考虑预算的理想情况下,让孩子在特护病房里接受照顾是人人都希望的。我指的当然不是保温箱或插到胃里的管子,而是一对一的照顾模式,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全天候监护,你知道就算你离开医院了,孩子也能受到最高规格的照顾。

过来人的经验:尼克,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妻子在医院的那几天,晚上总是特别孤独,这和值班护士总是不够体贴有关系。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红毛小家伙——这是我的问题,我带有红头发的隐性基因。我妻子对此很是不满,她整天抱怨,直到旁边那张病床周围的帘子收起来,我们看到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和他们的亲戚,所有人都是红头发。后来我升级了病房,住进单人间。钱花得真是值得——这里舒服、安静又放松。唯一打扰我们的只是一两次来送婴儿用品的,包括纸尿裤、皮疹霜以及红牛——听起来有点吓人。一天,有个人走进病房,问我们愿不愿意花10英镑拍一张全家福。那时我才意识到我们身处怎样的婴儿产业链中——到处都充满了商机。本,两个孩子的父亲: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情况有点复杂,所以医生时刻待命。不过生完以后,我们就转到了离家不远的一所医院。那里更像是一家婴儿宾馆,主要由助产士来照顾产妇和孩子,气氛很放松,助产士有许多时间陪着我们,教我妻子如何给孩子洗澡、喂奶等,他们甚至一连几个小时帮我们带孩子,好让我妻子能睡个好觉。等到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直接去了那家像婴儿宾馆一样的医院。那里的助产士们竟然都记得我妻子,这让她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都觉得非常放松。绝对是五星级服务!斯图尔特,两个孩子的父亲:别的还好,只是我在凌晨4点钟被撵出医院的经历让我很不舒服。当时我妻子刚刚经历了27个小时的痛苦才生下孩子,把她一个人丢在医院里让我很难过,而且我也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非要把我撵出来。探视时间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那时候我才回到了医院,中间这几个小时让我待在医院里又能怎么样呢?4.育儿进度报告

你的宝宝

对于你刚出生几天的小宝宝来说,子宫外的生活一定让她不知所措。这不难理解,她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适应光照、噪音以及一下子宽敞起来的空间,她可以好好舒展一下蜷缩了九个月的手脚了。

现在,小家伙的视线还很模糊,她只能看到45厘米(也就是18英寸)以内的物体,也就是从妈妈的乳房到脸部的距离,因此记得和她保持近距离。

宝宝现阶段的“研究课题”是“人脸识别技术”,你会发现她一有机会就盯着你的脸看。宝宝这么做有助于尽快记住你的脸部特征,认清谁才是对她负责的人。

虽然宝宝现阶段的食谱还是以母乳或牛奶为主,但她的小味蕾已经能够分辨出甜味和苦味了,所以这白白的液体是新鲜的还是变质的她完全尝得出来。

除了钻研“人脸识别技术”,并且将“乳品品尝师”的事业蓬勃发展下去以外,她还要每天尿个18次,拉个4~7次,拉的东西各种各样。要是她能保证每天拉一次也算是正常,如果一整天都没拉,只是尿,那也不用太过担心,但超过一天你就该去问问医生了。在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小宝宝至少应该排过一次尿。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大便应该是浓稠的黑绿色。宝宝第一次排出的粪便叫做胎便,它坚硬而粘腻,把路面砸个坑我想都不成问题。

一旦宝宝开始正常吃奶,你就会在她的尿布发现黄色的、像鸡粪一样的物质了。宝宝每天尿尿的颜色都未必相同,取决于她当天吃了什么。如果她吃妈妈的奶,那就取决于你妻子当天吃了什么。

你的妻子

如果一切顺利,宝宝非常健康,那么你的妻子也会放下心来,她自己也将慢慢恢复。那把悬在她头上九个月之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被移走了。

在下一章中我们会讲到:为了恢复身体,你的妻子将有一大堆事要做。至于现在,她还完全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当中,这其中包括生下孩子的成就感、自豪感和浓浓爱意,还交织着分娩后的疲惫以及对接下来如何扮演好妈妈这个角色的忧虑和恐惧。可以告诉你的是:这杯由多重情绪交织混合的“鸡尾酒”,你们在后半辈子扮演父母的整个过程中都将或多或少地品尝它的复杂滋味。

无论病房里环境如何,住院实在不是件高兴的事,因此你要尽量让她过得舒服一点,哪怕只是改善一点点也好。你可以请医护人员帮忙带一会儿孩子,好让她能松口气。带点她喜欢的食物来病房,不管是什么,她都会很感激你的。

生完孩子之后一两天,你妻子可能会便秘——好像还嫌疼得不够似的,不过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在怀孕期间,她体内的孕激素水平很高,再加上分娩时,她的消化系统几乎完全停滞——毕竟所有的能量都要优先供给眼前最紧要的事,所以她要过几天才能恢复正常。

如果她对分娩后第一次“上大号”心里有诸多顾虑,请你尽量安抚她,让她看看杂志,转移一下注意力。她已经很不容易了,没必要再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如果她真的便秘了,那就服一些比较温和的泻药吧。

欢迎进入你人生当中的新纪元!

你自己

从宝宝刚出生到你带着妻子和宝宝出院回家,这中间的几天真是不可思议。

我的大儿子刚出世时,我高兴得欢蹦乱跳,简直像喜剧演员诺曼·威斯顿一样。我得意洋洋地“飘”进花店,为我妻子买了一大束花,还不忘给看店的女士大讲特讲我儿子多么好看,我对这小家伙的妈妈是多么崇敬,就好像我是史上第一个光顾她花店的奶爸似的。(我没想到的是,那束花后来摆在了护士的办公桌上。出于卫生原因,病房里禁止摆放鲜花。)

那是你的真实感受——是的,你也知道,就在你斟酌该买康乃馨还是红玫瑰的那一眨眼工夫,世界上又有20个婴儿出生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还是觉得既兴奋又骄傲,觉得自己是最独一无二的奶爸。干吗不这么想呢?

你就是独一无二。

给她喂奶吧,享受抚养她的每分每秒吧!当你有了第二个孩子时,虽然你还是会兴奋不已,因为家里又有了一个需要你照顾和关心的小家伙,但你的感觉永远不会和有第一个孩子时完全相同。

第二章 0~3个月 崭新人生的第一天

1.给宝宝喂奶

2.宝宝在成长

3.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一

4.第一次做父亲

5.别忘了照顾好妻子

6.育儿进度报告

于到了一家三口出院回家的那一天。从此,你作为父亲的生涯正式开始了。终

在你开车载着妻子和小宝宝离开医院之前,光是汽车座椅是否安全你就检查了足足九遍。在你的心里有两种感觉正在混战,一面是交织着兴奋和骄傲的轻飘飘的感觉,另一面是紧张和责任而带来的沉重感,它们打得不可开交,你心乱如麻。

有件事是肯定的:当你家大门在你们身后关上,你和妻子会茫然地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现在该怎么办?

答案不用我说,你们很快就会知道。

在回到家后的头三个月,你们要做的归纳起来只有一件事——了解这个小不点儿新成员,了解她如何吃饭、如何反应、如何睡觉。(在这件事情上,我只能祝你好运了!)总之,就是要了解她是谁、她是怎样生活的。

你至少可以请两个星期的产假(真是太慷慨了),这样你就可以和妻子一起探索新生命的成长历程,享受其中的乐趣,并共同研究如何为人父母——这可是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啊!

在所有的研究领域中,最基本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块就是:如何保证你那嗜好乳品的宝宝营养充足。我们稍后会详细说到这个问题,它虽然是最基本的,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从现在开始,宝宝的成长状况、健康情况以及排便习惯都将成为你们这个小家庭里的头等大事。忘了足球、忘了度假、忘了你常常念叨的扩建厨房的事吧!从现在起,体温、护臀霜和乳腺炎将会成为你挂在嘴边儿的常用词汇。

就像最早居住在地球上的原始人一样,你现在生活在“第一次”的世界里:第一次给孩子洗澡,第一次看着孩子号淘大哭而不知所措,第一次看见她冲你笑——以后她会经常这么做的。每一个“第一次”都代表着一个挑战和一个喜悦的瞬间(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你全神贯注于这些“第一次”,专心得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

与此同时,你的妻子刚刚从身体的变化与荷尔蒙的干扰中恢复过来——这种磨难只有坚韧不屈的女性才能挺得过来,有的人还要反复多次经历——她现在也要面临人生最大的挑战了。“产后情绪低落”是一种比较轻微、但出现概率很高的情绪波动。在孩子出生后一周,新妈妈往往会觉得沮丧、悲哀和焦虑等,这种现象一般持续几天就会自行缓解。你越是提前对它了解透彻,越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你的妻子平稳度过这几天。“产后情绪低落”有一个更厉害的兄弟——“产后抑郁症”,你对它的大名一定不陌生。

千万别以为你和它扯不上关系。

宝宝出生后头三个月的育儿经听上去让人心惊胆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不想骗你,不过我想这点问题还难不倒你。我还希望你能在成堆的纸尿裤和无数次半夜起来喂奶的痛苦经历中抽点时间透透气,想一想你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重要、多么伟大——因为有你,你妻子肩上的担子减轻了不少。

我敢保证:你会不知不觉就度过了这一阶段,到时说不定你还会想念这三个月呢。

只是,当你身处这一阶段时,会以为它永远看不到尽头,就是这种感觉。1.给宝宝喂奶

我还记得载着孩子回家之前,我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刚刚买来的婴儿车座去医院(我又像诺曼·威斯顿了)。仅仅半个小时车程后,崭新的家庭生活开始了。

我敢说,这是你这一辈子当中最宝贵的时刻——你载着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宝宝回家。那小家伙脆弱、精致而且无比宝贵,你看着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当你的关注点从如何把你和妻子照顾好,转移到如何把这个只会用哭闹表达需求的小家伙照顾好时,麻烦事就来了。

对宝宝来说,成长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在生命的头几个星期里,她一切行为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吃奶,而对你和妻子来说,要在头几个月里与宝宝建立起感情,再没有什么方法比喂她吃奶更基本、更有效了。

你可能以为给孩子喂奶没什么难的——还有什么事比这更简单吗?给这个饿肚子的小家伙补充能量无非有两种方式——从你妻子身上那对构造精妙而且24小时不打烊的“乳汁供给站”中获取,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供给站“缺货”了,那么婴儿配方奶粉也是个值得尝试的选择,成千上万的宝宝靠它也能长得非常壮实。

好了,喂奶的事情解决了,该为孩子大学学费的事情操心了。

别高兴得太早。

对许多妈妈来说,给孩子喂奶是件无比困难的事,乳房可能会非常非常疼。由于乳房是一对不透明的容器,你从外观上只能看出它们的容量,所以要了解它们内部出了什么问题就不太容易了。

当宝宝饿得哇哇大哭,而“母乳喂养计划”又宣告失败时,许多妈妈就会觉得难过、羞愧甚至耻辱。这时,你的巨大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你的角色可不仅仅是个洗奶瓶工,更应该是你妻子的坚强后盾,支持她度过这段沮丧难熬的时期。

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对母乳和奶粉喂养有所了解,知道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争论的核心是什么。

关于母乳喂养

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份新的科学报告出来,证明母乳是喂养孩子的最佳方式。

母乳不仅可以为刚出生的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更含有多种抗体,能保护孩子远离疾病,更有人认为母乳可以降低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

科学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孩子患上肠胃炎、呼吸道感染、儿童白血病、哮喘、各种过敏症、糖尿病、心脏类疾病、高血压以及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还有很长一串疾病名称,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即便是孩子吮吸乳头的动作,也有利于牙齿和下颌骨的正常发育。有些研究还指出:母乳喂养的孩子比用奶瓶喂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2011年5月公布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用母乳喂养了四个月甚至更久的孩子,将来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更低。这不仅是因为牛奶的构成与母乳不同,更是因为在哺乳过程中,妈妈和孩子更容易建立起亲密的互动关系。

母乳喂养不仅对孩子好,妈妈也可以从中获益。给孩子喂奶能燃烧掉妈妈身体内更多的热量,有利于更快甩掉怀孕期间积累的脂肪。研究还发现:哺乳有助于降低妈妈产后抑郁症、II型糖尿病、乳腺癌、卵巢癌以及骨密度方面疾病的发病几率。

美国卫生总署甚至指出:母乳喂养对促进美国经济大有好处。如果90%的美国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六个月都吃母乳的话,那么美国政府每年可以节省出高达130亿美元用于新生儿疾病治疗的费用!

好像觉得这一条不够有说服力,美国人还指出: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工作效率,因为母乳喂养的孩子生病较少,新妈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

还有——没错——母乳喂养可以省下买配方奶粉的花销,减少空瓶丢弃,防止资源浪费,有助于拯救地球!

即便母乳喂养的支持者们提出了这么多充分的理由,还是有不同的声音冒出来加以反驳——就像人们在其他问题上的争论一样。2009年,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顾问的儿科专家迈克尔·克雷默指出:用母乳喂养孩子的新妈妈们往往会对日常饮食更加注意,也喜欢听取更多的健康建议,这才是母乳营养全面、益处多多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它自身真的具备多么神奇的特质。

尽管有人对母乳喂养疑虑重重,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喂养方式显然更加合理,对宝宝也更好。不过,母乳喂养真的是每位新妈妈都能做到,甚至都愿意去做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许多新妈妈发现母乳喂养对他们来说不太可能做到,甚至从一开始就不想去尝试。

不论你的妻子愿不愿意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你都要支持她,这才是最关键的。

解开母乳喂养的心结

英国卫生部给出的育儿建议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六个月,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但卫生部对英国民众所做的调查结果却与他们给出的建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约76%的妈妈表示:在刚刚怀孕的时候,他们的确想在孩子出生后用母乳喂养(这个数字在2010年发布的调查中可喜地上升到了80%),但仅仅过了一个星期,这个数字就急剧下降到了45%。

到了怀孕第六周的时候,愿意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数量只剩下21%;怀孕四个月时,只有7%的准妈妈将来会给孩子喂母乳。

到了怀孕第六个月,还愿意用母乳喂养孩子的妈妈就屈指可数了。

这个调查还指出:80%的妈妈清楚地知道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有哪些好处——“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要放弃母乳喂养呢?究竟是什么原因?”

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虽然主流媒体和医疗专家都大力推荐母乳喂养,但新妈妈们还需要一些来自身边的、最直接的支持,好让他们对母乳喂养更放心、更有信心。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支持的力量普遍不足,所以新妈妈们的决心还是动摇了,最终转向用奶瓶给孩子喂牛奶。有一项研究表明:2/3受访的助产士甚至从来没有和新父母们讨论过关于婴儿配方奶粉的话题。

母乳喂养的真正问题在于:尽管它是一种生理现象,就像打喷嚏一样自然而然,却很难完全做好,许多新妈妈在这件事情上都有难以解开的心结。

如果宝宝咬乳头的方式不对(在YouTube上有许多关于正确方式的示范视频,你可以自己去找找看——我很小心,绝不在上班时间偷偷看,提醒你也注意),妈妈的乳头可能会疼痛、开裂甚至流血——简直是一场噩梦!

虽然无法保证孩子不会咬疼妻子的乳头,但你可以在妻子尝试喂奶的过程中做点实质性的辅助工作。喂奶会让新妈妈容易口渴或饥饿,那么:她舒不舒服?她手边有水和小点心吗?她暖和吗?喂奶的环境安静吗?能不能保证她专心地给孩子喂奶?

就算外界环境都安顿妥当了,喂奶仍是一件疼痛无比又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妈妈的乳腺组织可能会因为分泌乳汁而发炎甚至感染,发展成乳腺炎,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旦患上乳腺炎,你可怜的妻子就有罪受了。

身体上的疼痛还不是最糟糕的,每一次喂奶对她来说都是一次心理上的考验,你们面对的可是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儿。

每当看到孩子,妈妈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分泌乳汁。如果哺乳技巧还没有掌握纯熟,或者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畅,那么最合乎逻辑的做法就是:先用配方奶粉来喂宝宝,替自己争取点时间。

虽然这种做法合乎逻辑,却引起了许多争议。来听听这场“乳房之争”都说了些什么。

这场沸沸扬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宝宝习惯了奶瓶喂奶后,反而会拒绝妈妈的乳房。

我们通常认为:由于用奶瓶很容易吃到奶,你那聪明的宝宝只要吸吮几口,很快就能吃得饱饱的。(顺便提一句:我们摇头说“不”以及吐舌头表示不满意,都是从婴儿时代保留下来的动作,婴儿用这两种动作表示他们已经吃饱了,不想再吃了。)

不过这种做法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给宝宝喂奶的奶瓶和奶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否则宝宝很容易因此患病,尤其是刚出生没几天的新生儿。这就让那些准备用奶瓶先抵挡一阵子的新妈妈们很是纠结。

克莱尔·拜厄姆·库克是一位顶尖育儿专家,尤其擅长引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奶瓶反对者”。她在她的大作《母乳喂养的真相》中,给新妈妈提供了不少求真务实的建议。

掌握正确的技巧是解决许多哺乳问题的关键。人们往往从助产士、健康顾问、亲戚朋友甚至自己的父母那里听来一些错误的经验,因此,自己提前做做功课,对哺乳方式有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如果哺乳时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母乳喂养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孩子出生的头几天。一般来说,在这几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叫作初乳,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非常珍贵。在孩子出生一周以后,初乳的分泌量就急剧减少,慢慢变为成熟乳了。

在乳汁开始分泌的那几天里,一旦遇到任何问题,你们都应该尽快打电话给社区助产士,如果附近有专业的母乳喂养专家那就更理想了。千万不要害羞,一定要请专家尽快过来帮你们解决问题。如果你们不好意思开口,情况只能越来越糟。

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

关于母乳喂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孩子吃了多少奶,也没有什么好方法能计算得出。

虽然没有明确的计量方法,但你还是可以通过观察——当然不可能像空奶瓶那么直观——一些信号来猜个八九不离十。

宝宝一天至少吃6~8次奶是非常好的现象。这样一来,妈妈在喂奶时也不会那么疼。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换纸尿裤的次数也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粪便应该是淡淡的芥末黄。看看多乐士(Dulux,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旗下著名的建筑装饰漆品牌之一。——译者注)的比色卡片,你会发现它与一种名叫“向日葵的交响乐”的颜色非常接近。在饱饱地喂过孩子一次之后,你妻子也会觉得乳房变空、变软了许多。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已经体会到:在你们这个崭新的三口小家当中,新妈妈要面临的挑战很多。如果给孩子喂奶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的话,那么荣升妈妈的喜悦很可能会被乳头开裂和乳腺不通的痛苦所冲淡。

这可不是好现象。

这时,你的支持、理解和爱对她至关重要。就算那些来自社会和道德层面的压力让她如陷地狱,有了你的支持,她最终也能度过难关。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赞同她的决定——知道了这一点,她就能干脆地下决心,要么勇敢尝试母乳喂养,要么痛快地给孩子喂配方奶粉。她会觉得不管哪种决定都是你们共同的选择,不需要惴惴不安、满心羞愧,也不会受人指责。

关于奶粉喂养

如果你们决定使用配方奶粉而不是母乳来喂养孩子,请相信:你们绝不是少数人群。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大多数父母都采用了和你们一样的喂养方式。所以,松口气,坚持下去吧。

用奶瓶来喂孩子对于奶爸来说是个好消息,你可以替妻子分担一部分喂养孩子的任务,尤其是半夜的那几次。

太棒了!

你为宝宝的成长做了最直接的贡献,而且在喂奶的过程中,你看着宝宝的眼睛,享受着属于父子俩的亲密与宁静时光。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给宝宝喂奶的确很有意思,就算你把手机扔在沙发上,把电视调成静音,把文件丢到脚边都是值得的。至少在头几个月里,你得好好享受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每分每秒。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变成一个能跑能跳、能在你耳边不停呱噪的小人儿了。

别以为用奶瓶喂奶是件轻松的差事。你必须先给奶瓶消毒,用正确的方式冲奶粉,尽量不让宝宝把空气吞进肚子里,以免引起呕吐。虽然听上去复杂,但所有这些你都能做到,因为你现在是奶爸了。2.宝宝在成长

不管你们决定采用哪种喂养方式,都会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宝宝在她生命的头几个星期以及几个月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过,怎么看,宝宝似乎都没什么改变,这可真叫人心神不宁。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里都会掉一些体重,因为他们要脱去从妈妈子宫里带出来的多余水分。健康宝宝一般会比刚出生时减重7%~10%,两个星期后,他们的体重又会重新增加。在出生后的一个月里,大多数宝宝会以每星期5盎司(约合141克)的速度增重。出生后的第7~10天是宝宝第一个快速成长期,第3~6周是第二个快速成长期。

如果宝宝是早产儿,那么医生会根据早产的时间来更正她的年龄,这就是纠正月龄。

宝宝的身高和体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医生告诉你:你的小天使体重在第11个百分位上,那就意味着89%的同龄孩子体重都超过她。不要在这些数据上和别的孩子做无谓的攀比,“你们一定计算错了,再算一遍,我告诉你再算一遍!”你真的没必要这么愤怒。

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以内,不管她在第1位、第50位还是第100位上,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当这些数值濒临或超出正常值范围的极限时,事情才算是严重。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你们很可能会从医生或健康顾问的嘴里听到“发育停滞”这个词。有的孩子在一岁以后身高或体重的数值会在百分位区间里缓慢上升或下滑,这些都是正常情况,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发育停滞“发育停滞”意味着你的宝宝比与她同龄的其他宝宝生长得更缓慢。

判断宝宝是否发育停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公认的标准数值,也与任何具体的体征无关。通常宝宝过了一定的发育阶段后还没有出现这一阶段相应的发育特征,即被认为是“发育停滞”。

万一你不幸必须面对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让负罪感冲昏了头脑。其实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

要解决问题,你必须首先配合医生或健康顾问,一起研究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他们可能会询问你们给孩子喂奶或配方奶粉的具体过程,好判断是不是奶的质量有问题或是喂奶太少。

有时候,问题也会出在孩子对奶过敏或是肠道功能不良等原因上。在极少数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更加严重的问题——不用说,问题当然是越早发现越好。

过来人的经验:默里,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记得很清楚,当我们一家三口出院回家之后,我(应该说我和我妻子)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好这个完全依赖我们才能生活下去的小东西。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本能会告诉我该怎么做——只要跟随它的指示就好了。马克,一个孩子的父亲: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月,我妻子试着用母乳喂她,不过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乳房实在是太疼了,而怀里的孩子却饿得哇哇直哭!后来她试着催乳,似乎有点效果,但是没能坚持下去。我除了对她所做的任何决定表示支持以外,可以帮上忙的地方不多。她已经尽力了,却还是不得要领,于是我们灰心了,觉得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给自己制造太大的压力。再说,给孩子喝配方奶粉也没什么不好。科林,两个孩子的父亲:母乳喂养简直就是场噩梦。我妻子受了不少罪:乳头开裂、流血、感染等等。不过值得敬佩的是:她硬是坚持了过来,给孩子吃了足足七个月的母乳。在开始那段难熬的时期里,我非常茫然——最难的事情是不知道孩子吃了多少奶,也不知道乳房里还剩下多少。如果有一种测量乳房内剩余多少乳汁的计量仪器就好了。也许有人会设计出这样一款软件,放在App上!斯蒂芬,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尽量鼓励我妻子用母乳喂孩子……给孩子喂奶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你也应该鼓励你妻子这么做。有人说我之所以坚持这么做,是因为当孩子半夜饿醒,哭着要吃奶的时候,必须起床的那个就是她而不是我——后来想想,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我记得当我们考虑改用奶瓶的时候,我妻子已经疲惫不堪了。她试着躺在床上给女儿喂奶,却总是很快就睡着了。可怜的小奥莉薇亚离滴着乳汁的乳头几英寸远,但就是够不着它。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从那以后,我们就改用奶瓶喂奶了。我们的女儿成长得很快,也很结实,睡觉时间也更长了——于是我们也能多睡一会儿。当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我开始学着不那么自私。当然,我妻子早就知道了我的小心思,她也绝不会再给我留第二次机会。尼克,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妻子一点儿也不享受母乳喂养这件事,实在是太疼了。我们面对的另一项挑战就是吸奶。显然,多余的奶水必须从乳房里吸出来。我们用的是双泵吸奶器,我负责半夜2点钟穿着小裤头、蹲在地上阅读德文说明书,好让吸奶器工作起来——真是糟糕透了。3.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一

睡觉即将成为摆在你们面前的大问题。

你的睡眠、宝宝的睡眠、你妻子的睡眠——你们是多么渴望多一点睡觉时间。

实际上,只要你一晚上被吵醒多次,基本上也就睡不着了。

与其硬是要恢复“正常”的睡眠方式,倒不如接受目前的状态,至少在孩子刚出世的几个星期里。

关于睡觉:你应该了解的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很长——出生后一周之内,每天大约要睡18个小时;到了三个月的时候,每天平均也要睡15个小时。

听上去不错啊,为什么我们还会忙得没时间睡觉呢?这是因为,小家伙每次睡觉从来不会超过3~4个小时——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这种短睡眠模式对宝宝非常重要。它意味着宝宝会花更多时间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睡眠时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又称浅睡期。——译者注),它对孩子大脑的发展极有帮助,能为大脑提供足够的内部刺激,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第一年里,你就会亲眼见证这种神奇的变化。孩子从行为、理解能力到互动能力的发展速度足以让我们成年人汗颜。

有趣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大脑的发展模式上还不尽相同。男孩的大脑是由后部(主管运动的部分)向前部(主管思考的部分)发展的,而女孩的大脑发展方向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男孩子们的思维往往跟不上他们行动的速度。

听上去是这么回事。

女孩子们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思考和语言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上学年龄时,女孩往往表现得比男孩更优秀的原因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你的睡眠被破坏,正是在帮助你的孩子飞快地发展她的大脑。这么想可能会让你心里舒服一点儿——不会太多,毕竟一晚上第三次醒来再躺下已经快要把你折磨疯了。

情况很快就会有变化。等到第6~8周的时候,大多数宝宝白天睡觉的时间就会缩短,夜晚睡觉的时间会增长。当然,每天晚上他们至少还要吃一次奶。

到了第8周的时候,有的宝宝可能会一睡一整晚,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现象。所以,如果别的孩子父母骄傲地告诉你,他们从孩子出生后的第四天起就能“一觉睡到大天亮”,那他们绝对是骗子。我告诉你:至少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你的小宝宝都不可能整晚安睡。

很抱歉,这就是事实。

婴儿猝死综合症

如果说流产是笼罩在整个怀孕过程中的阴云,那么婴儿猝死综合症就是悬在新父母头上的一把利剑。

婴儿猝死综合症,简称为SIDS(即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的首字母缩写)。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宝宝突然毫无预兆地死亡。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自从1991年英国大力推广降低猝死风险的方式以后,猝死的婴儿数目就减少了大约70%。现在,英国每年大约仍有300名婴儿死于这种综合症。引起婴儿猝死综合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俯卧姿势睡觉。因此,降低猝死风险的核心就在于推广仰卧睡姿。

想几个简单的小方法,保持孩子睡觉时仰面朝天是战胜猝死综合症这个恶魔的关键。

最近的研究表明,SIDS并不是由哪一个单纯的因素导致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些宝宝可能存在脑干发育异常或不成熟的问题,而这部分大脑正好控制着睡眠期间的呼吸和苏醒。

几乎所有的婴儿猝死综合症都发生在婴儿睡眠中,但并不一定都在夜晚,在白天任何时段打盹时它都可能夺走孩子的生命。SIDS多发在冬季,至于具体原因我们还不得而知。两个月大的宝宝最容易被SIDS夺走生命,有数据显示:90%的SIDS都发生在六个月以内的宝宝身上。随着宝宝长大,SIDS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只有极个别SIDS会发生在一岁以上的宝宝身上。

科学家们还发现,SIDS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发生规律。根据统计数据:父亲的职业是普通职员或体力劳动者的,孩子发生SIDS的几率比父亲是管理者或专业人才的孩子高出两倍多。另外,亚洲婴儿受SIDS的影响很小,原因同样不得而知。

没错,我们对婴儿猝死综合症还知之甚少,但我们知道可能引起它的高风险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降低它的发生几率。既然目前还没有方法完全杜绝SIDS的发生,至少我们可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尽可能地确保孩子安全。

●怀孕期间要戒烟,父母双方都要——宝宝出生后,不要让任何人在宝宝的房间里抽烟。一旦你当了爸爸,就要成为坚定的烟草反对者;

●保证宝宝采用“仰卧位睡眠”,而不是俯卧位或侧卧位;

●在宝宝睡着或待在室内时,不要给宝宝裹得太厚,要把她的头露出来;

●让宝宝的双脚靠近床脚,免得宝宝睡着了向下滑,头被蒙在被子里;

●父母不要和宝宝同睡在沙发或椅子里。在宝宝六个月大之前,最安全的睡觉地点是她自己的小床;

·如果你或你的妻子是烟民,那么就算你们没在床上或家里其他地方吸过烟,也不要让宝宝睡在你们的床上,这样做对宝宝尤其危险;

·你或你的妻子喝过酒;

·你或你的妻子服用过药物,反应度降低,或感觉到累了;

·宝宝出生还未满37周,或出生时体重还不到2.5公斤;

●研究表明:让孩子含着安抚奶嘴睡觉可以降低猝死的风险,也许是因为安抚奶嘴可以保持孩子口腔的空气流通。只是,如果你们打算用母乳喂孩子的话,一定要先让孩子习惯妈妈的乳房,再给她用安抚奶嘴;

●母乳喂养本身也是降低猝死率的方法之一。

关于降低SIDS风险的其他方法还在研究讨论中,至今没有定论。比如,家庭监测仪可以监测宝宝的呼吸、心跳等,一旦监测不到数据,它就会立刻发出警报声,但这种仪器对降低SIDS究竟有多大作用?结果还未知。

另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是关于襁褓。这种传统的包裹婴儿的方法在最近几年里又有重新“走红”的趋势。一些专家认为给宝宝包襁褓(也就是用毯子或棉布把宝宝紧紧包裹起来)可能有助于避免发生婴儿猝死,因为襁褓能帮助宝宝更舒服地仰躺着睡觉。

不过另一些专家则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警告——英国婴儿死亡研究基金会认为襁褓可能会导致宝宝过热,而过热的环境会增加婴儿猝死率。

不论如何,你要记住婴儿猝死综合症只是极少数现象,当宝宝成长到第五个月以后,它发生的几率就大幅度下降了——到了那时,宝宝已经能够自己翻身,靠着自己的力量在床上挪动了。

过来人的经验:默里,两个孩子的父亲:睡眠不足是照顾孩子的过程当中最难熬的事,也是我和妻子每次争吵的根本原因。我想我们两个都累坏了。尼克,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觉得睡眠不足是最难受的。一个晚上不睡还没什么——老实说在要孩子之前,我们也经常玩通宵——我还可以应付,但连续几天睡眠不足就不行了,我根本扛不住。在孩子出生的头几个月里,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我就没能做到)。现在不是要你熬个通宵,而是把你从熟睡中惊醒(即便醒来以后你什么都不用做),是在深夜和凌晨醒来好几次给孩子喂奶,是睡眠被打断。我需要有质量的睡眠。温斯顿,两个孩子的父亲:就算我当爸爸已经四年,也从来没有一夜睡满过八小时。本,两个孩子的父亲:当你刚刚有了孩子时,那种兴奋劲儿真是不可小视。借着那股兴奋劲,我乐观地认为在头几个月里,我们两个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不过真的做起来,才发现事情根本没那么容易。你们两人得轮流照顾孩子,好轮流去睡一觉或者打个盹。绝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小睡的机会,哪怕是等交通灯的那几十秒——当然,趁红灯的时候睡比较保险。4.第一次做父亲

人人都知道,第一个孩子的诞生能把你的生活全盘改变。

说得严重点儿,升级为父亲意味着你的大脑程序需要重组,同时你的坏脾气也要来一次大转变。

反过来说,当父亲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作为一个父亲,你得自信、全知、全能——不用说,你已经是了。但在某些方面,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又回到了“菜鸟”级别。

在孩子出生的头三个月里,你和妻子将要面对许多个“人生第一次”,最麻烦的是,你们能找到的参考经验少之又少。

不管是第一次看见宝宝笑(如果有人告诉你那只是宝宝在打嗝,你一定会掐死他),还是第一次给宝宝换纸尿裤(那情形简直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总之,在这段时期,你们几乎每一天都会面临几项前所未有的人生新挑战。

宝宝的第一次嚎啕大哭

宝宝很可能在医院里已经哭过很多次了,也许她的小脑袋刚从妈妈的身体里露出来时就已经开始哭了。不过总有那么一刻,当你和你的妻子出院回家,正在畅想即将到来的美好明天时,宝宝扯着嗓子,开始大哭。“哇,她的肺活量真大啊!”你紧张地说,同时心里在想,“我可不能冲过去,那不是哭,那是一次炮火突袭,是一次火力密集的噪音进攻,比起枪林弹雨,它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可强得多!”“她哭了吗?”你妻子会说,同时心里在偷着乐。前几天住院时,每次孩子在夜里嚎啕大哭都是她一个人应付过来的,现在终于轮到你来体验这种滋味了。

哭的唯一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宝宝的哭声之所以刺耳,是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实,哭的力量非常强大,有些妈妈一听到哭声就会不自觉地分泌乳汁,就算那哭声并非来自她自己的宝宝。

因此,不要害怕宝宝哭,那是她在召唤你。

此时此刻,作为父母和监护人,你的任务就是弄明白是什么问题让孩子哭,然后解决掉它。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老话放在这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最可能的情况有这么几种:饿了、困了、孤独了或是不舒服了——最后一种可能涵盖的内容可就多了,也许是尿了、拉了或是发烧了。

最近几年,解读宝宝的每种哭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的“科学”非常受欢迎,已经不再局限于妈妈圈,而成了一种产业,甚至就连iPhone的应用程序里都有一种软件,可以分析宝宝的哭声,告诉你她需要什么。

就以“邓斯坦婴儿语言系统”为例,它声称可以将婴儿的哭声分为几大类,每一类分别对应一种意思:

·呐——我饿了;

·噢——我困了;

·嗨——我不舒服了;

·呃——我打嗝了;

·哎——我放屁了;

·咿哇撒——我不想看电视了。

最后那条可能是我记错了,其实没有任何一条是经过科学验证的。

就算你可以读懂宝宝的哭声,要让她完全心满意足似乎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只是一味地哭个不停,让人心烦意乱,尤其当你一连几天没有休息好时,这种由哭声造成的心理压力更是不容小觑。这种时候,你最好和妻子或其他看护人一起照看宝宝,互相帮忙、互相安慰。如果只有你一个人,那就做个深呼吸,想想你的宝宝只是在做她唯一会做的事。再说,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真的。

第一次换纸尿裤

换过纸尿裤的人应该都来说说,其实换纸尿裤没那么可怕。

好吧,有时候你的指头的确会不小心戳进不该戳的东西里,但至少那是你自己的宝宝制造出来的。如果——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你不幸要替其他宝宝换纸尿裤,那么等你再给自己的宝宝换纸尿裤时,你的心态就积极多了。

好在用尿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再也不用把棉布或毛巾洗干净,再折叠成细长条状。你只要简单地买包一次性纸尿裤回来,用过之后再简单地扔掉它。(顺便提一句:如果你还是遵照传统,给孩子用尿布,我一定会向你脱帽致敬,再对你说声“祝你好运!”)

有几个换纸尿裤的小贴士应该告诉你。如果你家有一张适合给宝宝换纸尿裤的台面,下面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必备用品,那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当你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看到里面快要溢出来的物体时,最好还是原封不动地先把“盒子”盖好,因为越是这种时候,要找到几条可以擦屁股的毛巾就越是不容易。

如果宝宝是在你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拉屎的,那么在你双手可及的范围之内最好有一套称手的换纸尿裤必备物品,不然你还有身上那件又干净又考究的T恤可以用。

当你终于决定缓缓打开“盒子”时,最好先用这张已经脏了的纸尿裤为宝宝擦第一次,这样,小屁屁上的大多数粪便就被擦掉了,剩下的残渣就好清理得多了。说得太详细了,是吧?不过等真正实践起来,你就会感谢我了。

等宝宝稍稍长大一些,他们就不喜欢换纸尿裤的感觉了。这时候,找些有意思的东西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是最关键的。每次换纸尿裤时,我们都会担心这小家伙是不是要伸手玩自己的粪便。如果她真的玩了——孩子的动作你永远预料不到,还在你家的白墙上涂涂画画,那么你最好还是称赞一下宝宝的创造力吧!

如果你从来不曾脸上沾满粪便,那你永远都不算真正的奶爸。

宝宝的第一次笑

宝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早在四周左右就出现了——在辛苦忙碌了一个月以后,你和你的妻子终于可以满怀感激地接受来自这小家伙的一点点奖励了。

还是那句话,宝宝的第一次笑出现在什么时候因人而异,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当你满心期待看到宝宝冲你笑,却未能如愿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生了个小“冰块脸”而懊恼。

如果你幸运地在四周不到的时候就看到宝宝冲你笑,那么一定会有些酸溜溜的父母把它解释为宝宝在打嗝——别理他们,回赠宝宝一个灿烂的、爱意浓浓的笑脸。

宝宝的第一个笑脸不仅是你看到过的最美好的表情,更表达了这小家伙想要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进行交流的与生俱来的愿望。其实宝宝早就可以模仿爸爸妈妈的表情了——你不妨试着对宝宝做个鬼脸。

你的宝宝生来就擅长盯着你看,与你进行眼神交流,而回望宝宝的眼睛不仅能够减轻你的压力,更能促进宝宝的成长,加深你们之间的父子感情。

所以,对宝宝说“茄子”吧!

宝宝的第一次洗澡

这是个需要勇气的活儿,而且必须要靠团队合作——你们两个人、四只手才能搞定,这要等你妻子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才行。

调好水温是给宝宝洗澡的关键,这点一开始不太容易做得好。我第一次给我儿子洗澡时,刚把他放进滚烫的水里,他的尖叫声就把我吓呆了。从那以后,我总是喜欢把洗澡水弄得凉一点,简直像洗冰水浴似的。洗澡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

如果你对用手试探水温没什么信心,那就准备一支小小的温度计,它会告诉你最准确的水温。

不过,就算水温刚刚好,前几次洗澡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顺利。奇怪的是,新生儿总是对脱衣服、躺在一个陌生的、水汪汪的大碗里等诸如此类的事非常抗拒。

因此,你必须用一只手支撑宝宝的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扶着她的身体,轻轻地、轻轻地把她放进水里——脚先入水。一旦她成功泡进洗澡水里,你就立刻觉得手里像抓了一只活的大马哈鱼。更糟的是,你为了把她放进澡盆里,自己也几乎快要泡进去了,你简直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出得来。

终于洗完了澡,这时你会无比感激地发现妻子已经把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你必须立刻用干的毛巾把湿淋淋的小家伙擦干净,给她穿好衣服,别让她着凉。

真不容易,没错,但是很快地,再过一两个月,给宝宝洗澡就会容易得多了,因为到那时你的洗澡技术已经相当纯熟了。

宝宝的第一次感冒

宝宝总是多灾多难。

当她发出沉重的呼吸声,似乎正奋力与鼻塞抗争的时候,你也一次又一次地从床上坐起来,满心的担忧让你根本睡不着觉。你绝望地看着她,她的小胸膛一上一下,艰难地起伏着,甚至就连平时最喜欢的奶水她都不愿意吃了。

不出所料,这小家伙感冒了。

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可能会患上八次左右感冒。在那些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父母看来,简直太频繁了。奇怪的是,宝宝从来不会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内患上感冒,可能是因为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抗体还在保护着她。

一般来说,宝宝每次感冒都要持续大约两周才能痊愈。在这段时间里,你简直不知道世界上除了鼻涕以外还有什么。五个月以内的宝宝只会从鼻腔呼吸,还没学会用口腔呼吸,所以鼻塞引起的呼吸不畅是个大问题。

你能做些什么呢?很遗憾,没什么能做的。你只能对儿童感冒药顶礼膜拜,指望它能帮助孩子降降温、好受一点儿。让孩子多喝水也很重要,如果她在呼吸恢复正常的短暂时间里闹着要吃点东西,那就尽量喂她吃一点。

给孩子清理鼻涕不是件容易事。你可以试着往鼻腔里喷一点生理盐水,这种办法也是医生常用的,但似乎宝宝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市面上有一种吸鼻器,据说可以吸走堵塞鼻腔的鼻涕。我看身边几乎人人都买了一台,但没几个人真敢把它用在宝宝身上。

插上加湿器,让宝宝呼吸几分钟潮湿的水蒸汽。不过,现在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这小家伙与病魔作斗争时多给她一点爱和拥抱。

你或许觉得没必要因为感冒而兴师动众地上医院去,但该去还是得去,尤其是你第一次面对宝宝感冒,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过来人的经验:汤姆,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觉得刚开始抚养孩子最难的就是,你听不懂这小家伙发出的声音代表什么意思——那声音就像从车盖底下传出来的。你希望有位机械师来帮你,可实际上你只能自己去应付。苏吉,三个孩子的父亲:我经受的最大一次考验恐怕就是第一次换尿片。当时我觉得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直接把孩子放在水龙头下冲。这绝对是需要沉着冷静的场合。当然,你还需要一大堆的湿布片。罗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太生气了,把折叠床从房间这头扔到了那头,因为我怎么都搞不定它。当然,我扔的时候宝宝不在床上。5.别忘了照顾好妻子

你应该既当爹又当妈吗?

其实你很难想象:当一个人经历过生孩子这种极度消耗身体资源的事情之后,紧接着还要承担抚育孩子这种更加繁重疲累的任务,她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然而这正是你的妻子从医院回到家之后所要面对的。其实,不管分娩是否顺利,她都应该卧床静养,看看书、做做背部按摩,像病人一样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

不过,这种理想的恢复过程很难真正实现——毕竟那儿有个小宝宝时刻需要照顾,她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她饿了,或者她想打嗝了。

你就得马上过去。

身体恢复

这么说也许太直接:妈妈生孩子流的血实在太多了。

这种事绝不是新妈妈会告诉准妈妈的,甚至也不是爷爷和爸爸之间会讨论的——但事实的确如此,你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不管她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流很多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恶露。这是子宫在分娩结束后将内部坏死的蜕膜随血液一起排出体外。

有时恶露可能会突然涌出,里面夹带着许多组织碎片;也可能像来月经一样,流得缓慢而平静。一般情况下,随着子宫逐渐愈合并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恶露的颜色也慢慢由鲜红色变得越来越浅。

在分娩后2~3周左右,恶露就会排干净,有些体质比较虚弱的女性可能会延长至6周左右。在恶露排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除了放松心情以外,还要多注意恶露的颜色和流量变化,备足产妇垫(卫生棉栓就不要用了,容易引起感染),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然而,在恶露消失之前你还必须密切注意以下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出现,立刻向助产士或产科医生求助:

·不明原因的腹痛;

·身体发热或发冷;

·排出的血块体积较大,或者呈胎膜状;

·分娩一周后恶露仍然浓稠、混浊并呈血红色;

·恶露伴有臭味。

少数情况下,在分娩6周后出血量会在24小时之内突然增大,这种情况就是产后二次出血,出现的概率大约在1%以下。

在分娩时,医生可能会在你妻子的阴道和肛门之间做一个切口,也就是会阴侧切。在恢复期间,她必须保持伤口部分的清洁,防止感染。洗盐水浴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缓解伤口疼痛——虽然听上去会很疼。

尽管排出恶露是每个产妇都会经历的,没什么特别,但稍不注意,它还是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比如便秘、皮肤问题和小便失禁等。

现在,你的妻子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心理变革。身为孩子爸爸的你,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你的妻子尽量舒服一些、好过一些,顺利适应“妈妈”这个新的人生角色。如果她刚做了剖腹产手术,那你就更得忙得团团转了。

剖腹产的术后恢复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剖腹产无疑都是一次大手术,这一点想必你很明白。可也许你想不到的是,手术后的各种影响以及伤口的疼痛也足以让人难以忍受。

咳嗽会疼,大笑会疼,睡觉翻个身也会疼,实际上,做任何动作都会弄疼她的伤口。幸好她还能在宁静安逸的环境下好好休养,谢天谢地!

还有一点要注意:别以为你妻子不是通过阴道分娩的,就不会排出恶露。如果在分娩过程中用到了吸罐或产钳,或者在侧切后缝合过伤口,那么术后恢复起来就更加缓慢。请尽量用你那宽阔的肩膀帮你的妻子分担一些痛苦,虽然你自己也正因为疲惫而痛苦不堪。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她必须吃好喝好,保证营养,并且保持伤口处的清洁。觉得有精神的时候,就慢慢起来活动活动。

剖腹产后,给孩子喂母乳就成了一件无比痛苦的事,任何一点动作都会牵动伤口。不过一旦开始了,她也可以像顺产的妈妈那样正常喂奶。你的工作就是在她开始喂奶之前,先把她安顿得舒舒服服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开始喂奶的头几天到几个星期,形成舒适的喂奶方式和环境无论对妈妈还是对宝宝都好。

不要让她提举任何东西,包括稍大一点的孩子。任何需要伸展或负重的工作都要由别人去做,她只要大大方方地接受帮助就好了。如果朋友或家人主动帮她,那就请她愉快地接受;如果他们没有表示,那就向他们求助。

在头一两个星期里,登门来看孩子的客人最好能少一点——除非是来帮忙做家务或是送三明治来的家人,而谢绝客人来访就是你的任务。我明白你的心情,你一定急着想让每个人都看看这漂亮得无与伦比的宝宝。相信我,再过几个星期,她会变得更漂亮,到那时再展示也不迟。现在,你要尽量抑制自己把家变成秀场的冲动——新妈妈真的需要时间休息,也需要时间好好了解这个刚刚闯入她生活的小家伙。

一段时间以后,新妈妈就恢复得差不多了。目前还没有什么规定限制剖腹产后的女性在多长时间之内不能开车,这要看她自己的感觉,她认为自己能否应付诸如紧急刹车之类的情况,还要听从助产士或产妇医生的意见。

你妻子的情况可能要好得多,她可能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回家了。不过对许多女性来说,剖腹产后的恢复阶段都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她的日常起居几乎全部要靠丈夫和其他亲朋好友的帮助。

情绪恢复

在经历过从紧张到狂喜的情绪起伏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剧烈变化后,你的妻子难免会在分娩之后产生心理落差。“产后情绪低落”指的就是新妈妈在分娩后经常出现悲伤或烦躁的现象。据估计,80%的新妈妈都有过这种由顶峰突然跌落谷底的心理体验,这是因为妈妈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在分娩后的2~4天发生了改变。

此外,由于孩子出世而产生的责任感、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对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妈妈的忧虑以及照顾孩子的身心俱疲,这一切都让新妈妈更加不堪重负,情绪更加低落。

虽然你的第一要务是减少家里的访客数目,但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充当她烦躁时的倾听者、痛哭时的安抚者和愤怒时的发泄对象。一般来说,产后情绪低落来得快、去得也快,它也是产后恢复过程当中的一部分。

如果这种状态迟迟没有好转,或者在分娩后一个月又再度出现,那事情就严重了。

可能是产后抑郁症。

就在若干年前,人们还以为产后抑郁症只是极个别妈妈才会有的。随着人们对这种病症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也终于承认被产后抑郁所折磨的新妈妈并非只有10%,而是高达25%。

就像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样,想要通过典型症状来判定产后抑郁症并不容易,更糟糕的是,人们常常会把产后情绪低落与产后抑郁症混淆起来。产后情绪低落往往持续时间不长,而且能不经治疗自行痊愈,产后抑郁症却恰恰相反。

每一位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的症状都不一样,只有最了解她的人,比如她的丈夫、她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才能分辨得出她的表现是否异常,因此,新妈妈身边的人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新妈妈产生绝望、焦虑、负罪、孤独等感觉,都是判定产后抑郁症的关键症状。此外,深深的疲惫感和被困住的感觉也是产后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通常在分娩后4~6周内发生,但并不代表过了这个阶段,它就不会再“找上门来”——实际上,在分娩数月之后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女性大有人在。

到目前为止,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哪种类型的人更容易被这种病症所困扰,我们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变化、遗传、对荷尔蒙水平变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饮食结构——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但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结果表明究竟哪种原因才是罪魁祸首。可以确定的是,新妈妈因为带孩子而与亲朋好友的距离变远,由此产生的疏离感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此外,采取母乳喂养的新妈妈由于白天晚上都要给孩子喂奶,过度劳累、休息不好,也很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的情绪,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症。

如果你怀疑妻子可能患上了产后抑郁症,那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鼓励你的妻子多和卫生随访员(指英国上门护理老、弱、病、残、孕的医护人员。——译者注)进行交流。如果她比较害羞或紧张,你可以在一旁陪她——一定要让她相信: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完全可以治愈。

其次,你还要多替妻子分担一些照顾孩子的任务,这可能需要你从工作中分点时间出来,匀给家庭。多留意那些被你忽略掉的、由妻子默默承担的小事,只要是你能替妻子做的,就尽量接管过来,这样妻子就会轻松得多,负面情绪也会少一些。

运动作为一种对抗产后抑郁症的手段,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你可以找点时间陪她去去健身房、散散步或是去游游泳,也可以做些她喜欢的运动。如果她忙于照顾孩子没时间好好吃饭,那么带她出去吃顿大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多听她的倾诉,多给她肯定,让她确信自己是一位好妈妈,还有——多表达你对她深深的爱。

帮助一位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度过难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在帮助她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向英国产后疾病协会(Association for Postnatal Illness)之类的机构寻求帮助,共同度过这个难熬的阶段。

大多数医生都会推荐产后抑郁症患者参加心理援建小组,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现在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是认知行为疗法,即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心理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它的原理是提高5-羟色胺的水平——一般认为,人体内缺乏5-羟色胺会导致多种精神类疾病,尤其是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综合症等。大约50%~7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在服用了抗抑郁症药物之后,症状在几周之内都得到了缓解。

不过,有研究证实:这种药物会随着循环系统进入母乳。虽然量非常少,但也可能会对宝宝有所伤害。因此,靠服用药物来治疗产后抑郁症远远算不上最佳方案。

男性与产后抑郁症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现在许多奶爸也正被产后抑郁症折磨着,至于确切比例我们还不得而知。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认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奶爸大约有10%——这正是过去的许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女性的比率。

根据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学者分析:生活方式的巨变、新增加的责任、睡眠不足和分担妻子照顾孩子的重任等因素都是引发男性产后抑郁症的“导火索”。研究还发现:奶爸往往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里幸福感最强,而抑郁情绪通常出现在产后3~6个月以后。

虽然男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例子太极端了些,但你也最好不要忽视孩子的出生对你造成的巨大心理影响。对现代社会的男性而言,仅仅作为养家糊口的主力已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不仅需要提供抚养孩子的金钱,更想要亲身参与到抚养过程中,亲手带大自己的孩子。

这就给我们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男性应对压力的方式与女性不同。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精妙:抑郁的女人会悲伤,抑郁的男人会疯狂。过量饮酒、滥用药用甚至外遇都是男性过度焦虑不安的外在表现。毕竟,做父亲不是件小事,一边被巨大的自豪感冲击着,一边又在紧张和疲惫当中咬牙坚持着,可怜的奶爸们不知不觉就忽略掉了自己的健康。

过来人的经验:罗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妻子是剖腹产,因此恢复期很难熬。我给孩子喂奶、换纸尿裤、夜里起床照顾孩子,还要负责做饭——我觉得自己简直太了不起了!杰森,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妻子剖腹产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之后休息了整整六个星期,那也就意味着:我的任务比较重。一开始,我真的考虑过给她床边装个铃铛,好让她需要我的时候可以拉铃。我真的很喜欢照顾她和宝宝。温斯顿,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不抑郁。虽然过去逍遥自在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确让我有些难过,但还不至于抑郁。我是个快乐的奶爸,一直在为自己拥有美好的小家庭而感到幸运。科林,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自己倒是不抑郁,但我很理解那些得了抑郁症的奶爸们。那么多正面和负面的体验——压力、兴奋、紧张、担心、骄傲、欠疚——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涌来,再加上睡眠极度不足,心理比较脆弱的人必定会受到冲击。6.育儿进度报告

你的宝宝

就如我们了解到的,在头三个月里,你的宝宝就在你眼皮子底下飞速成长着,其中以大脑的发育为主。

三个月之后,这个眼睛水汪汪、四肢软绵绵、像外星人一样的小家伙就能撑住自己的头不向后倒,眼睛可以追随走来走去的人,甚至还能冲着你笑了。

这是她一辈子当中学习东西最快的一段时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她甚至能从地球上70亿人当中准确认出自己的妈妈和爸爸——聪明吧?

宝宝的睡觉时间开始有规律了起来,就连喝奶、尿尿、拉屎的时间也慢慢地固定了。

其实我的意思是:在这三个月里,你的小宝宝——可爱的、无辜的小天使——成功地将她自己的生活规律强加在你、你们这个小家庭以及你和妻子的后半段人生当中了。哈哈哈!

你的妻子

产后头三个月对你妻子来说绝对是一段难熬的时光——身体恢复、母乳喂养的折磨以及可能出现的产后抑郁症,我们都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不过,我们也别把这个阶段一味看得那么黑暗,好不好?虽然睡眠严重不足,但还是有许多新妈妈感到无比振奋,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从此以后,有一个小生命与她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这种母子连心的感觉非常奇妙,你很容易就能看到或感觉得到,甚至有些奶爸会觉得自己像是在妻子和宝宝之间“插足”的“第三者”一样。

你自己

如果你也觉得妈妈和宝宝之间太过亲密,根本没有为你留下位置,不妨稍安勿躁——要知道,属于你的时代终究会到来。

刚开始,也许你觉得自己在宝宝眼里无足轻重。不过别忘了,你给宝宝的每一次拥抱、每一个眼神都是有意义的,正是这些,才让你成为她此后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

如果现在你的心态还算轻松,那就拥抱每一次凌晨3点起床的机会,珍藏每一次换纸尿裤的体验吧。头三个月虽然难熬,却也是最独特、最不可思议、最短暂的一段时光。

第三章 4~6个月 渐入正轨

1.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二

2.回到“婴儿炸弹”的话题上

3.难能可贵的交流

4.育儿进度报告

已经做了12个多星期的父亲了——那可是80多个没日没夜的辛勤付出啊。你

你太了不起了!

现在,亲戚朋友们不怎么上门来了,也没有人给你们送食物、帮忙做家务了。你们这个三口小家庭渐渐归于平静。

虽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有三个共同的问题是你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会遇到的,稍后我们会一一讨论。

你得专心工作了。总拿“我当爸爸了”当作懈怠和请假的借口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

宝宝每天晚上至少还会醒来一次。

宝宝的诞生会给你们增加许多家务,多得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你们这个三人小组就是政客们常说的“具有挑战性的人际关系”,而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一场活生生的噩梦”。

也许我把局面描述得太过黑暗了点,但无可否认的是:你已经开始思考这崭新的三人关系当中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了,比如,当你们两人肩并肩躺在床上,听着孩子的哭声,彼此都在心里想着“他(她)该不会以为这次轮到我了吧”,这时该怎么做才能既解决了问题,又不至于大打出手呢?当你们偶尔有时间出来和别的父母,或者还没当上父母的朋友们(天啊,千万不要)聊天时,该怎么组织语言才能既介绍了你们最近的混乱生活,你们两人又不至于吵起来?

棘手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问题:睡觉问题。1.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二

当宝宝的睡眠时间调整为“正常模式”之后,你也终于可以睡得踏实一些了。

也许你注意到了,一般来说,三个月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是成年人的两倍,但有一半儿时间分散在白天。白天宝宝能一次睡上两个小时,晚上则能一次睡上四到六个小时。

宝宝的睡眠与成年人一样,也分为深度睡眠与浅度睡眠两个阶段。从六个月开始,宝宝就逐渐建立起良好的睡眠模式了。

宝宝也会做梦,他们至少有一半的睡眠时间处在快速眼动期。做梦有助于归纳和理解人们在白天的经历,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

随着宝宝的成长,她在晚上会睡得越来越多,白天睡得越来越少。一般来说,六个月大的宝宝晚上的睡眠时间是白天的两倍,而且,白天的几次小睡会渐渐连在一起,变成时间比较长的两段睡眠。到了一周岁时,一两次白天的小睡也会消失,宝宝只会在晚上睡觉,一觉到天亮。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调节宝宝在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你要完成的任务。很明显,宝宝白天睡得越多,晚上睡得就越少。在你尽情享受那长达三四个钟头闲适的午休时光时,应该想想:晚上你会为此付出代价!不过,你也别太矫枉过正,毕竟宝宝白天需要睡眠,不然她会非常疲倦,反而影响晚上正常入睡。你得掌握好度。

还有一个误区:为了让宝宝睡得安宁,做父母的恨不得卸了门铃,在咯吱作响的木地板上踮着脚尖儿走路,不让宝宝受到一丝一毫的打扰。

不过,要是你知道宝宝在诞生之前,曾一连几个月都隔着妈妈那层薄薄的子宫壁,听着家里的一切动静入睡的话,也许你就不会对现在家里的声音如此耿耿于怀了。

有许多宝宝都能在厨房的排气扇或是休息室里吸尘器的嗡嗡声中迅速平静下来,甚至安然入睡。因此,你大可以下载一整套家用电器在工作时发出的白噪音(白噪音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内都是均匀的。——译者注)放在你的随身听里,需要哄宝宝睡觉时,就拿出来给宝宝听,而不必把婴儿床搬到安静的地下室里去。

除了这个小窍门以外,逐渐戒掉宝宝吃夜奶的习惯也很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人可以慢慢减少夜间给孩子喂奶的次数,直到宝宝养成睡整觉的习惯,忘掉了夜奶为止。为了防止宝宝半夜饿醒,睡前最后一次喂奶的时间可以延迟,把宝宝喂饱后再哄她睡觉。如果宝宝半夜哭闹,也不要给她喂奶。要明白,如果宝宝睡前吃饱了,这时候基本上是不会饿的。耐下心来,用各种方法哄宝宝睡觉。另外,白天给宝宝喂奶时,可以适当增加些辅食了。

还有一个常常引起争议的小道具可能会帮上你的忙。

安抚奶嘴,用还是不用?

用不用安抚奶嘴一直是少数几个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一:有的父母全靠它哄宝宝睡觉;有的父母对它嗤之以鼻;有的表面上不赞成使用,关起门来却一天也离不开它,好像它是一个见不得光的、肮脏的秘密武器似的。

可以肯定的是:安抚奶嘴这个东西已经被父母们广泛使用了好多个年头了。它可以让夜里醒来的宝宝通过吸吮的动作迅速平静下来,进入梦乡,也好让大人们能轻松一点,睡个好觉。

除了安慰作用以外,有证据显示安抚奶嘴可以防止宝宝猝死,因为它可以保持宝宝口腔周围的空气流通。不过,防止宝宝趴着睡觉、不在宝宝附近吸烟还是降低猝死率的最主要方法。

至于负面影响,据说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会增加宝宝耳部、肺部和胃部感染细菌的风险。另外,如果你的宝宝常年使用安抚奶嘴,尤其在三岁以后还在使用的话,就会影响出牙时间和牙齿整齐度,引起咬合错位。

使用安抚奶嘴还会增加宝宝患语言障碍的风险,原因很简单:宝宝的口腔长时间被奶嘴占着,无法练习说话。因此,你最好只在夜里哄宝宝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白天就别再用了。

总的来说,在采用安抚奶嘴之前,你们一定要权衡好利弊。如果你有办法应付宝宝哭闹,用不着这个小玩意儿,那当然是最好的,相信别的父母乃至育儿专家都会对你挑大拇指。

如果你们决定给孩子用安抚奶嘴,那就尽量使用扁平的,它比传统的圆形奶嘴更有利于孩子嘴型和牙齿的自然发育。

还有一点很重要:安抚奶嘴一定要尽量保持干净无菌,记得定期更换。不管家里的长辈怎么怂恿,千万不要用它蘸糖或威士忌给孩子吃。

一般来说,在宝宝一周岁以前,你就该帮她慢慢戒掉这小道具了。当你发现宝宝有不喜欢安抚奶嘴的行为时,比如自己把它吐出来,就别再把它放回到宝宝嘴里了。要让她习惯不依赖奶嘴,自己睡觉。

有些孩子对安抚奶嘴非常依赖,迟迟无法戒掉。可是拖得越久,要戒掉就越难,越得做好“拉锯战”的准备——不过,将来的事还是留到将来再去解决。

除了安抚奶嘴以外,还有什么道具能让宝宝睡得更安稳,更香甜,更容易培养起良好的日常作息习惯呢?

这个问题就留给你自己去探索了。

哭闹的宝宝该怎么哄

当你或你的妻子第四次半夜起身,去哄你们那哭闹不止的小宝宝入睡时,你们一定会觉得为人父母的生活仿佛跌入了无底深渊一般。

何时才能看到曙光?何时我才能像以前一样精神抖擞地上班,而不是蜷缩在拥挤的电梯角落里昏昏欲睡?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