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精思:裴海泉中医实战传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22:27:54

点击下载

作者:裴海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门精思:裴海泉中医实战传真

医门精思:裴海泉中医实战传真试读:

医门精思:裴海泉中医实战传真裴海泉\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医门精思:裴海泉中医实战传真/裴海泉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5

ISBN 978-7-5132-5424-3

Ⅰ.①医… Ⅱ.①裴…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9324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6.25 字数157千字

2019年5月第1版 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424-3

定价 36.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 长 热 线 010-64405720

购 书 热 线 010-89535836

维 权 打 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 方 微 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内容提要

本书整理了作者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每种病均有简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基本方等内容,所用方药都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经典方剂灵活加减,辨证组方而成。杂病治验部分附有典型病例及临床发微,以方便读者体会辨证、用药之思路。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病,有自己一定的独特见解及经验。其文章短小精悍,疗效真实可靠,理论与实践结合。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不论对于临床中医师,还是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自序

中医学源远流长,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学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有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经得起重复验证。

我之所以步入中医行列,也是因为它的实际疗效震动了我,感化了我。很早的时候,我还在农村行医,有两位痢疾重证患者来诊,输液打针五六天不见效果,后来改用中医治疗,煎服三剂中药,病就完全好了。还有一位疑难病患者,患肌痛综合征,久治不愈,经过中医辨证治疗也很快治愈。这些耳闻目睹的事实使我为之震惊,深深感到中医学确实是个伟大的宝库。我发誓:一定要把中医技术学到手。从此我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得有小成。

我从事中医事业近五十载,潜心学用岐黄之术,坚持从事临床实践,数十年来有所感悟,遂口述、笔录,记载下来。在不断辨证论治中,解疑释难,积累了一部分较为有效的临床经验。今利用工作之余,将临床之经验梳理汇集成册,加以总结。这些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其中很多都曾在国家级期刊或省级期刊发表过,有些也曾被评为优秀文章,虽为沧海之一粟,但若能抛砖引玉,指导临床,帮助更多的医者解除患者的病痛,也算是一桩善事罢。理论探讨做中医必须学好“四大”经典

“四大”经典者,《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也。

“四大”经典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之根,是中医之脊梁,是中医之源泉。“四大”经典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关键在于其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独特疗效。“四大”经典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在中医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经者,径也”,它是学习、研究、发展中医学术之必由门径。

观历代名医贤哲,大凡成中医之大家者,无一不是娴熟经典,并通过临床实践灵活运用经典,而有所建树和发明。或续先贤之绪余,创立新说,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推动临床学术之发展的有志之士,都是精通经典的名家。《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医学典籍,它总结了秦汉以前先民在同疾病斗争中积累之医学知识、经验教训,结合古代中国先进之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就,成为后世医者必读的临证要典。本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共一百六十二篇。历代医家遵循《内经》之指导治病救人,成名成家,著书立说,保证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推动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神农本草经》总结了秦汉时期医家的用药经验,都是源于临床实践并予以总结而来,对临床治病的“理、法、方、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这些药物的功能主治均是在相当岁月里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仔细观察才得出的正确结论,如麻黄定喘、常山截疟、茵陈退黄疸、黄连治肠澼等,都是临床卓有良效之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中医学著作。本书是东汉末期张仲景所著。张仲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医学大家,后人尊之为医中之圣。《伤寒论》载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历经两千余年仍为众多医家广泛运用和研究,实在是一部中医临床鲜少的经典著作,堪称中医的必读教材。《金匮要略》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宋代整理成书,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其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本书共分为二十五卷,包括四十多种疾病,载方二百〇五首。大部分方剂组成简练,配伍严谨,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四大经典则是宝库中的精髓。作为一名中医者,特别是要想成为高水平的名中医,更要认真、刻苦、深入地读经典。要按照王永炎院士所倡导的“读经典,做临床”,在“读”字上下功夫,带着问题去读。著名中医裘沛然教授曾指出:读书或学习导师的经验,神明之妙,贵在一个“化”字。王庆其教授对这个“化”字更有深刻的体会,他说:“所谓‘化’有两层意义:一是消化,即深刻领会经典含义,联系临床实践进行消化;二是化裁,即在自己的实践中变化运用。”这些名家的学习方法,给我们学习经典指明了方向。做中医要有“悟”性

“悟者”,醒悟、明白也。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悟性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没有悟性是搞不好中医的,临床疗效是出不来的。所以许多著名老中医总是告诫我们,做一名中医就必须有良好的悟性。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说:对待中医学必须是“钻进去,跳出来,不断临证,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要勤奋读书,专心致志读,反复思考书中的真义,并在临证中认真理解,到一定的时候必有所悟”。著名老中医龚士澄也说“用方选药,存乎一心。心者,悟性、思路也,然必先有学识素养和临证经验,才能从心”。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理论源远流长,要学好中医,就要精通中医基本理论,精读中医经典著作,还要掌握好各个历史时期的各家学说。四大经典著作要细读,反复地读,把名句名段背下来,深刻领会其精义。还要能跳出来,从实践中领会和验证医理的效用。书读多了自然会有所体会和醒悟,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会理解更加深刻,认识和解决问题更有思路和心得。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开始也是钻研伤寒,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临床上单走伤寒这条路并不通畅。当时大多数患者患的是湿热病和温热病,用辛温解表非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于是他跳出了伤寒圈子,改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改辛温解表为辛凉解表,治愈了大量患者,挽救了无数温病患者,终成温病学说创始人之一。这就足以证明只有钻得进去,才能跳得出来。从古到今有多少名家都是这样,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头脑里空空的,见到患者当然就会不知所措。有了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却不去实践,那么理论再好也没有用处。只有多读书多临证,大量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变成理性认识,才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而有所悟。

著名中医学家谢海洲学验俱丰,在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并很有悟性。例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锡类散。古方锡类散为解毒消炎、止痛散肿之良药,用于口咽部溃疡有很好的效果。谢老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口、咽、肠道相关,经络联属的论述,大胆设想,把锡类散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果然取得良效。这就是因为他能在“悟”字上下功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值得我们学习。

在临床上,诊断与治疗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悟性。笔者通过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如治疗放射性肠炎用乙字汤加味,该方本是治疗内痔的效验良方。余思之内痔的表现是便血、肛门下坠,放射性肠炎也是便血、里急后重、肛门下坠,症状基本相同,并且发病部位都在直肠,所以就在乙字汤中加入清热凉血、解毒抗癌的中药,结果取得了很好疗效,治愈了众多患者。

总而言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发展也要提速,要突出中医特色,掌握真本领,掌握技巧,提高悟性,做一个现代化的中医人。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髓,早在汉代,张仲景就为我们开辟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人揭示了辨证论治的总则。《伤寒杂病论》就是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如“辨××病脉证并治”,始终贯穿着辨证论治的法则。原发证也好,继发证也罢,或经误治之变证,或传变之候,无一不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归纳患者的脉证、特点,从而判断疾病产生的原因,然后确定治疗原则,继而选方用药。如不遵循这个原则,治病就谈不上疗效,很可能会延误病情,造成恶果。故仲景在《伤寒论》第16条中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为医者必遵之总则。

确定了总则,要想具体实施,就需要明确疾病发生的总体规律。疾病发生的根本过程其实在于阴阳失调,治疗疾病就是在调整阴阳。《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其本。”这个“本”就是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些都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根本要点。仲景在《伤寒论》第58条中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由此可见,无论伤寒外感和内伤杂病,或虚、或实、或气、或血,其论治之要皆在调其阴阳。中医诊断必须重视脉诊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方法独树一帜,堪称中医之绝技。前人早就说过:“切而知之谓之神。”所以从古至今的中医大家都十分重视脉学。《内经》就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并用多个篇幅论述了脉象的生成、机制及运用,从而奠定了脉学的基础。东汉医圣张仲景更加重视脉诊,并把它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他说“脉者,人之根本也”,又说诊病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每种病时,标题均冠以“辨××病脉证并治”,全书以脉诊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之一,可谓运用脉诊的典范。几千年来,脉学代有发展,特别是王叔和《脉经》与李时珍《濒湖脉学》,对脉学的发展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产生了极大影响,后世医家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但在分阴阳、定虚实、明部位,以及确定治则时,均需重视脉象表现。故脉诊是辨证的依据,立法的准则,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志海先生所著《详谈细论28脉》一书中说:“脉诊是中医学的宝中之宝,重中之重。有了它,在临床中心明眼亮,如在夜航中看见明亮的灯塔一般。昧于脉诊,医道之大失,不通脉诊非中医。”

现在很多人不学中医,也不懂中医,凭空说“中医不科学”“诊脉太抽象”,甚至说“切脉是骗人的”,这样的态度也不是很科学吧。当然,学中医的人对中医一知半解,对脉诊滥竽充数者也是不少的。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

笔者几十年来研究脉诊,深刻体会到脉诊的重要性,总结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体会之一:脉诊是诊治疑难病的重要依据,辨证不明的时候要反复细致地体会指下脉象,结合其他三诊收集的证候,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体会之二:我体会到诊脉的态度极为重要,做到专心致志,平心静气,鼻息调和,宁神细辨,真正辨清指下脉象是何种脉象,绝不能草率从事,无所用心,或一边诊脉,一边还说话不停。张仲景在《伤寒论·序》批评过那些仓促持脉,随便作出诊断的医生说:“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也。”他的批评很中肯,我们每个搞中医的都要记住。

体会之三:患者来诊,首先要问其哪个体位不舒服,如果患者说头晕头痛,就要注意其两手寸部脉象的变化,是浮还是沉。如浮紧是伤于寒邪,浮缓是伤于风邪,浮数是感受了热邪,治疗就会方向明确。如患者主诉胃脘胀痛不舒,就要注意体会其两手关部的脉象是弦脉还是数脉,或者是滑脉。如果是弦脉,则会有胃脘胀满、嗳气频频等,通常是肝气犯胃;如果脉数而有力,并见舌质红、苔厚腻、胃脘不适,则属湿热阻滞胃脘;如果是滑脉,患者又有胃脘胀满、嗳气吐酸、不思饮食,则是食滞胃脘。如果患者主诉腰部不适或疼痛,就要体会其两尺部是什么脉,沉脉、弱脉还是滑脉,然后结合其他三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在临床上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体会之四:在临床上如见两手六部脉弦滑有力,患者主诉头晕、头痛,十有八九是高血压;如果见到弦数脉,患者主诉纳差乏力,厌油腻,小便黄赤,舌苔厚腻,目黄身黄,通常是黄疸病;如见到两手脉沉细无力,患者主诉气短乏力,咳嗽气喘,腰酸软,舌质淡白,那应该是肺肾两虚。这样治疗就有针对性,只要合理配方,定能取得良好疗效。

总而言之,余临证几十年,对脉诊运用有较深刻的体会与心得,大致总结了以上几点。但是也需要强调,脉诊重要并不是说其他诊法就不重要,只是现在有很多人不怎么重视脉诊,所以在这里重申脉诊的重要性,希望同道们一定要精通脉诊,运用脉诊,提高诊治疾病的水平。郁证浅谈

何为郁证?凡滞而不得发越者称为郁证。正如朱丹溪所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这话真是一语中的,道出了郁证的真谛。

郁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郁证,指各种疾病过程中,表现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失其通畅条达,郁滞而不得发越的一类病症,包括五郁、六郁、七情之郁、六气之郁、脏腑之郁等。狭义之郁证,主要指情志因素导致气机郁滞而出现的病症,如七情之郁,所以有“郁不离乎七情也”之名言。后者在我们临床上最常见。

郁证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中就对郁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有所论述。如《素问·本病论》谓:“人忧愁思虑,即伤心。”《灵枢·本神》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举痛论》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奠定了中医情志致病的病机理论基础。

同时《内经》还提出了郁证的治疗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些理论和原则,至今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汉代张仲景对郁证也有深入的研究。已认识到百合病、妇人脏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等病症均与郁证有关,并创制许多有效方剂。如治热郁的栀子豉汤,治少阳气机郁滞的小柴胡汤,治阳气内郁的四逆散等有效方剂,至今仍广为应用。故可以说张仲景初步奠定了中医郁证辨证论治的基础。

宋、金、元时期对郁证的研究,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宋以前的理论与经验,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郁证理论与学说,出现了研究郁证的许多名家,如朱丹溪、王履等。明清时期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强调七情致病,辨证分析郁证的新久虚实,对郁证的研究更深入一步。近代一些名家也对郁证进行纵深研究,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

总的说来,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气机郁滞,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他病,可引起多种病变。郁证可引起五脏气机不和,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等病变。

郁证在临床最为常见,以肝气郁滞为多见,而且表现症状较多。患者自我感觉痛苦,但西医学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没有任何阳性反应。对本病的治疗,西医疗效不佳。中医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并且疗效甚佳,治疗郁证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肝气郁滞多见于妇女,因女人的特性是多虑善感,情绪容易波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耿耿于怀,不能及时发泄,郁久必然滞而不通,引起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所以治妇人病要以治肝为先,以解郁为主要治则。

在临床治疗上,以疏通气机为治疗郁证的总治则。但要辨清虚实,实证以疏肝理气为主,方剂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随证配伍行血、化痰、清热消食之剂。虚证则以疏肝健脾、益气血扶正为主,方剂常选用逍遥散、甘麦大枣汤、滋水清肝饮等辨证加减。

本病除上述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念,有助于提高疗效。否则郁结不解,再好的药物也难以奏效。说说“心下痞”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即已提到了“心下痞”这个病症,确实为临床所常见。所谓心下,通常指胸部剑突之下的胃脘部位。痞,为“满而不痛”的自觉症状。患者可因此而引起嗳气、呕吐、下利等。心下痞迁延不愈往往导致患者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甚至消瘦乏力等症状,故应及时治疗。心下痞的形成与病机《伤寒论》原谓“心下痞”,是由太阳病、伤寒误下而成。如“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历代医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其病因也已基本明确。关于其邪陷于何处,总结起来有三种认识。1.邪陷于里论

如钱天来说:“脉浮而紧,寒邪在表之脉,麻黄汤证也。而复下之者,言不以汗解而反误下者也。紧反入里者,言前所见紧脉之寒邪,因误下之虚,陷入于里而作心下痞满之证也。此不过因表邪未解,误下里虚,无形之邪气陷入于里而成痞耳。”2.邪陷胃外论

尤在泾说:“阳邪内陷,止于胃中,与水谷相结,则成结胸。阴邪内陷,止于胃外,与气液相结则为痞。”3.邪陷胸膈论

唐容川说:“盖紧脉是寒闭其火,浮紧主在表,则为皮毛腠理间病;沉紧主在里,紧反入里,曰反入里者,谓本浮而反沉,主从外而入内,故主陷入胸膈而为痞也。”

以上这三家论述,邪陷的部位略有出入,究其所因,都认为是因误下,胃气受伤,气机升降失常,以致寒热互结,滞于胃脘而成。《张氏医通》说出了“痞”的本质,即“天地不变而成痞,此脾之清气不升而下流,胃之浊气不降而上逆。”对此,朱丹溪也早有高见,如《丹溪心法》云:“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满痞塞者也,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有中气久虚,不能运行精微为痞者;有湿热太甚,痰气上逆阳位为痞者。”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胃居于中焦,执中央以运四旁,为中焦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寒热互结,升降失常,为心下痞病机之关键。由于其病变的重点在于气,故张仲景又将之称为“气痞”,以示与水热互结的结胸有所不同尔。心下痞的治疗

仲景不但提出心下痞的成因与病机,而且创制了治疗心下痞的诸泻心汤,简述如下。1.半夏泻心汤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消痞。

主治:心下痞满(胃脘部),按之柔软不痛,干呕或下利,不思饮食,舌苔腻而微黄,脉滑或弦滑。2.生姜泻心汤

功效: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心下痞满,按之不痛,干噫食臭呕吐,肠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安,苔腻微黄,脉濡数。3.大黄黄连泻心汤

功效:清热泄痞,泻火解毒燥湿。

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发热烦躁,甚则发狂,便秘尿赤,或吐血衄血,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发黄疸,舌红苔黄,脉滑数。4.附子泻心汤

功效:清热泄痞,扶阳固表。

主治:心下痞,按之柔软不痛,恶寒汗出,脉浮,重按无力,或沉细带数,舌质淡,苔薄黄。临床发微

自从张仲景提出“心下痞”这个病名,至今已1700余年。现在“心下痞”之病还是常见病症,是胃病中的一个证型,我临床多年,用仲景之法治愈者很多。诸泻心汤都是配伍严谨、疗效卓著的方剂,于我而言,运用最多的是半夏泻心汤。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医疗条件极差,医疗水平还十分落后,医生治病造成许多误诊误治的情况。如感受风寒得了感冒,初期病邪在表,应该用辛温发汗法就可解除,但医生不知,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导致病邪入里,引起了一系列变证,出现“心下痞满”之病症。仲景根据其病因病机,创制了半夏泻心汤等系列方剂,治愈了误治的病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为什么会出现“心下痞”病症呢?我认为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特别是膏粱厚味,烟酒肉食,冷饮凉菜,油腻之品,天天下肚,饱食终日又以车代步,少于运动,很容易导致脾胃功能损伤,中焦气机紊乱。正如《内经》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焦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寒热之气痞塞中焦,则导致“心下痞满”。

有些患者感到寒冷之品食之怕寒,辛热之品食之又怕热,胃脘痞满,痛苦不堪,这怎么办呢?一般医生对此感到毫无对策,补之、泻之、寒之、热之均无疗效。其实仲景早为我们创制了一个极好的良方——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药方平和,不偏不烈,疗效独特。历代医家都十分推崇并广泛运用它,而且深入研究它。

总而言之,“心下痞”清浊难分,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然其病位始于心下,以心下为阴阳之夹界,气之上下必经之路故也。五首泻心汤所适用的主症可归纳为两类,即以半夏泻心汤为首的脾胃升降不利,和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首的水火不交。至于在两方基础上的加减变化,则因人因证而异,应明乎心,应乎手,触类而旁通也。浅谈“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篇中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此乃胸中大气衰弱,水气不行而致水气病的治疗原则。《内经》中多处提到大气,其所云的大气大多也是指的胸中之大气。特别在《灵枢·邪客》篇中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明确告诉我们宗气不但走息道、行呼吸,而且贯心脉以行气血。仲景所言大气和《内经》中所谓的大气是一脉相承的:即胸中之大气。可贵的是,仲景把它运用于水气病的治疗,并创制了许多治疗水气病的名方。

清代名医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亦曰:“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神机化灭,气立孤危。”进一步强调了大气的重要性。近代名医张锡纯又说: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现代中医亦认为:大气似为宗气,宗气是积于人体胸中之气,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宇宙间的空气结合而成,其主要功能为上行于呼吸道,推动肺的呼吸,贯通心脉,促进血液运行。大气实与心肺功能息息相关。

从以上这些古今医家的论断中可以看出,大气在人体中是极其重要的。故仲景所言“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是有其深奥意义的。它指导我们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病,挽救了不少危重患者。

如我治疗许某的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口唇青紫,面目水肿,咳嗽气喘,心悸烦躁,不能平卧,纳呆乏力已3日,水谷未进,下肢肿及大腿以上,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呼吸快而无力,两肺有湿啰音,心音低钝。余诊后,用补胸中大气、活血化瘀利水之法治之。

方药:黄芪60g,白术15g,茯苓20g,炮附子10g,丹参10g,当归10g,泽泻10g,五味子6g,杏仁10g,泽兰10g,水煎服。

4天后患者的病情大有好转,调理半个月,一切情况好转,至今病未再发,还可参加一般劳动。

又如患者黄某,患心肌梗死多年,几次住院治疗,反复发作。此次发作更为严重,面色灰暗,气息短促,胸前憋闷疼痛,并向左肩放射,语言低微,下肢水肿已至膝关节以上。四天未进饮食,全身极度衰竭,舌质紫暗,舌苔厚滑,脉结代。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请当地名老医生诊治,打针、输液均不见效。患者已无治疗信心,要寻短见。患者一亲属推荐于我。余诊治以大补胸中大气,配合活血温阳利水之法。

方药:黄芪60g,人参10g,丹参12g,桃仁10g,泽兰9g,茯苓15g,当归6g,薤白10g,陈皮9g,炙甘草6g,水煎服。

4天后,患者已能坐起,面色鲜活有光泽。心慌胸憋、气短均已好转,下肢水肿已消,病情大为好转,调理半个月,病情好转,还可参加轻体力劳动。

此类病例,不胜枚举,此处略谈一二,以资佐证。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确是一条至理名言,但历代不少医家都是草草读过,并未得其深义。笔者近几年经过精心研究,反复思索,才深得其奥妙。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延伸其义,日益完备。余体会到它不仅是治疗水气病的一条大法,也是治疗一些危重病的重要治则。特别是心肺两脏病变的危重时刻,西医治之乏效,采用补胸中大气之法,再配温阳化气、活血利水之药,常能力挽狂澜,使患者转危为安。浅谈“血不利则为水”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其意是说妇女月经当行不行或行而不畅,继而出现水肿,这种水肿病之本并不在水,而是在于经血不利,病在血分。治当调畅经血,经血畅行则水肿自除。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断。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曰:“瘀血化水,亦为水肿。”何梦瑶在《医碥》中亦云:“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而后病血者……有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医学管见》于此亦有论述:“水肿之症,盖水盛而火不能化也,火衰不能化水,故水入之于脾胃者,皆渗入于血脉骨内,血亦化水,肉发肿胀,皆自在之湿也。”这些医家明确告诫我们,临床治疗水肿病,不能见水只知治水,还有一种由于“血不行则病水”的水肿病,要活血、行血以治水,方能奏效。

我近几年来理解“血不行则病水”之病理机转,治愈许多顽固性水肿病。

如患者秦某,女,42岁,农民,自诉面与四肢水肿一年,时发时止。经多方检查,原因不明,中西药罔效。余询其月经,知其月经至或不至,甚者三月一行。月经不行在先,水肿在后。查其舌质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沉弦,因此诊为“血不利则为水”的“血水”病,治以四物汤去生地黄,加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丹参、茯苓、川牛膝,连服5剂,经血至而水肿渐减。后又再服5剂,下次月经按期而来,从此,水肿未再发作。

临床上采用这个原则治疗,不但是月经不利所致水肿病能愈,许多内科病症运用之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如车某,女,46岁,患慢性肾炎2年,经多家医院诊治,病情反反复复,尿蛋白一直为(++~+++),水肿时起时伏,患者请余诊治。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药,如泽兰、益母草、丹参、桃仁、赤芍、当归等,调治半年而愈,至今未发。

其他如肝硬化腹水、急性脑卒中、特发性水肿等,都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之品,疗效上佳。

总而言之:“血不利则为水”是仲景对《素问》中所提出的“去菀陈莝”之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这一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使许多疑难病症得以治愈。浅议“虚不受补”

何为“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益之谓也。

“虚不受补”这种状况在临证时常常会遇到,如不能正确处治,会影响治疗效果,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虚不受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临证时明明表现为一派气虚之象,如体倦乏力、面色萎白、纳差食少、舌淡脉弱等,但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补之,反而更加乏力,腹胀不适,口淡无味。

2.临证时明明是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口唇淡白、脉细无力等一派血虚症状,但用四物汤加阿胶、鸡血藤之类补血之品,患者服后不见有功,反见加重。

3.临证时明显见到唇红、口干、两颧潮红、全身乏力、口干不欲饮、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表现。但用大量补阴之品,如生地黄、石斛、沙参、麦冬之类却无寸效。

4.临证时显是阳虚之体,见畏寒怕冷、身倦无力、口淡不渴、舌淡脉微等阳虚证候,但用四逆之辈则难见功效。

其实古代医家早有告诫。李时珍说:“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于一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古人运用补剂早有制方之妙。如六味地黄汤用三补三泻、异功散要配陈皮、归脾汤中要配木香等,可见配方之玄机也。

我们运用补法,也不能滥补、蛮补,而是要辨证施之,补泻兼施,在大队补品之中,稍佐行气消滞之味。人体受病之后脾气亦必受损,脾虚不能运化,中焦失斡旋之力,补药呆滞胃中,则精微不能运化四旁,补养之剂当然不能发挥作用。如在补剂中加陈皮、木香、麦芽之品,则能理气畅血,充分发挥补药的效能,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现象。另外,慢性病在初用补剂时用量宜轻,待脾胃运转起来之后,再逐步加重补药之量,这样才能达到补虚的目的。

在运用补血药时,不要把补血药堆积在一起,可加入补气药以佐之。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少佐行气之品,还能起到补而不滞之作用。

在用补阴药时也不能仅仅把滋阴药叠加运用。可在大队补阴药中反佐一味助阳药,以求“阴得阳助,生化无穷”;在大队补阳药中稍佐滋阴药,使得“阳得阴助,泉源不竭”。

以上是我对运用补药时所出现的“虚不受补”的认识。然在临证时,因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和症状表现的程度不同,还是要观其具体证候,随证治之。扶正祛邪是治疗癌症根本大法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未被攻克的顽症之一,它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西医学在治疗方面采用的是手术、化疗和放疗,疗效并不甚理想,有的甚至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遇到数十例癌症患者,通过运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减轻,症状缓解,并延长了生命,于此论之一二,可供其他人学习参考。正虚邪实是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癌症虽然发生于某局部组织器官,但癌症导致的反应却是全身性的,表现为脏腑的损耗、组织的破坏、功能的失调,因此不能只顾局部而忽视整体。早在《内经》中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癌症这个毒邪之所以导致人体发病,就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正虚邪实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正虚的基础上瘀毒内生,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病理产物不能排出,蕴结体内而成癌症。

癌症在治疗过程中还往往有转移的情况。如为乳腺癌患者切除了乳腺,癌细胞又转移到肺部;切除了左肺组织,癌细胞又转移到右肺甚至转移到脑部;截掉了下肢,腹部又有了转移;清除了腹部病灶,肿块又转移到胸部等。如果只治疗局部而不顾整体,只知祛邪而不去扶正,则癌症是永远也不会被攻克的。所以要重视整体,顾护人体的正气,治病必求其本,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清代名医李中梓说过:“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李时珍也提倡“养正破坚积”。可见扶正祛邪的理论已源远流长。扶正祛邪就必须健脾益胃

古人云:“四时百病,胃气为本。”人体的正气强弱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正气旺盛,营卫调达,不易患病。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针对阴阳气血俱不足,补阴则碍阳、补阳则损阴的复杂情况,提出健运中气,创制了大小建中汤,通过强健脾胃之气从而达到增强患者体质,正强邪自去的目的。

怎样扶正祛邪呢?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只有在补气健脾、培补正气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成果,哪些中药有抗癌成分,对哪个脏腑的癌症作用较好,有针对性地配伍到治癌方中去。比如消化道癌症,可以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配伍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有较好疗效中药,如莪术、预知子(八月札)、壁虎、重楼(蚤休)、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肺部恶性肿瘤,在补气健脾(培土生金)基础上加入对肺癌有效的中药,如龙葵、冬凌草、鱼腥草、薏苡仁、半边莲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疗效,至少也能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现在有一些医生,特别是某些治癌专科,只要是癌症,就把有抗癌成分的所谓的“抗癌药”拼凑成一个专方,不管什么癌症都用专方去治,不管什么体质的人都让其服用,结果体质本来就虚弱、脾胃不好的患者服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中医治病的真谛: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犯了“虚虚”之戒,败坏了胃气。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正气不足,病邪发展,延误了病情,坑害了患者。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某,男,54岁,农民,夏县禹王人。

2004年5月的一天忽然感到吞咽时食管有些不适,吃硬食物时胸骨后感到疼痛。在县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切片活检确诊为食管下段癌,其后又在西安某医院经复查,仍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看到某治癌专科医院的广告后,就去治疗,结果服了3个月中药,花去了一万多元钱,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观其所服之药,尽是破气、破血、消积、软坚、清热解毒等所谓的治癌专药。患者又来到我的中医门诊,要求治疗。

刻诊:患者全身乏力,面色不华,吞咽不利,食硬食物或食稍多时,胸骨后疼痛较甚,胃脘胀闷不舒,时有打嗝、反胃、口干不渴、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余辨证为脾胃气虚、瘀毒郁滞,治以补气健脾,再配伍有抗癌疗效的中药。

处方:潞党参15g,浙白术20g,茯苓15g,黄芪20g,陈皮10g,半夏10g,莪术12g,鸡内金12g,重楼12g,预知子15g,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30g,甘草6g,代赭石10g,10剂,水煎服。

10日后患者来诊,病情有些转机。余在前方基础上加重扶正药用量,并让其每日服壁虎末2条,分2次冲服,早晚各1次。2个月后,患者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转机,能食一般食物,并且食后也不疼痛,打嗝、反胃明显减少,面部气色好转,予前方继服。3个月后,经胃镜复查,癌瘤明显缩小,患者非常欣喜,至今健在。

病例二:刘某,男,58岁,夏县泗交镇人,2005年2月初诊。

患者1个月来咳嗽,胸闷气短、痰多,纳差乏力。开始患者并未在意,在本村诊治,诊为支气管炎,用一些抗菌消炎、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并且有所加重。在家人劝说下,来到我院中医门诊求冶。

刻诊:患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咳嗽气短,胸闷痰多,咳嗽时伴有胸痛,有时有咳血现象。舌质淡,苔厚腻,脉弦滑。

余诊后,让其拍胸片。胸片示:肺右上叶有块状阴影,边际不清,怀疑肺癌。经CT检查后,确诊为肺癌。其家属对诊断有疑惑,在地区医院进一步确诊,结果证实诊断是正确的。患者在地区医院进行化疗、放疗,1个月后,患者由于化疗、放疗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病情加重,被迫停止治疗,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余经过全面诊查病情,辨证为肺脾不足、邪毒壅肺,治以补脾益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

处方:太子参20g,浙白术15g,茯苓15g,黄精15g,黄芪15g,百部12g,龙葵20g,半枝莲20g,薏苡仁30g,冬凌草15g,重楼(七叶一枝花)12g,甘草6g,水煎服,连服15剂。

半个月后患者来诊,诉其服药后病情稍有好转,照前方稍事加减,继续服用。3个月后患者又来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经摄片示右肺阴影明显缩小,饮食正常,精神大振。患者信心百倍,照前方再行加减,继服2个月,现在患者还健在,每日参加轻体力劳动。临床发微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扶正祛邪是治癌的重要法则。扶正即是抗癌,祛邪必须有机配合。癌症的早期,正气不太虚时,就要以祛邪为主,稍佐以扶正。如正气已虚,邪毒较盛,就要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总之要观其脉证,辨证施治。

再从以上两个典型病例来看,一个是食管癌,一个是肺癌,均用扶正祛邪之法,使病情明显好转,至今仍然健在,进一步证实了扶正祛邪的重要性。我并非专攻癌症的专家,只是在临床上治疗一些癌症患者,使其病情有所好转或明显减轻,自己感到很欣慰。在这里想把我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不过我相信癌症是一定能够被攻克的。《内经》中有句名言,“病不治者,未得其术也”。癌症之所以还没有被攻克,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它,还没有弄懂它的病因病机,还没有找到一个绝妙的方法战胜它。但是我也相信,在攻克癌症这个顽症的征途中,中医学是一定能够做出巨大贡献的。也许在这个伟大的宝库中能找出治癌的良方妙药来。肝气郁结是肝癌的重要发病因素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的癌症中位居第二位。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治疗难度大,究其病因也是十分复杂的,现在还未被人类了解清楚。笔者多年来从事临床,遇到数十例肝癌患者,对其病因作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此病患者相当一部分与肝气郁结有重要关系。有的由于家庭内部矛盾,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不和谐,发生过激烈冲突,导致双方长期郁闷不舒;有的曾受到强烈的精神打击;有的由于情感意外冲击,精神受到刺激后闷闷不乐等。所以我认为肝气郁结也是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有必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学对肝脏生理病理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即疏通畅达之义。在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人才能气血平和。若肝气不能疏泄而发生抑郁,影响精神情志时,可出现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甚则沉闷。由于气机不畅,气滞肝经郁久则可发生病变。肝主疏泄还有疏通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水道不行,则可引起水肿或腹水等。

肝主藏血,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贮藏血液,二是调节血量。肝有调节全身血液流量的作用。若肝气郁结,气滞则可使血瘀,气血滞于肝经出现胸胁胀痛,日久可见肿块、积聚等。总之,肝既能贮藏血液,又能及时进行调节,因此,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若发生郁滞气机逆乱,则发生多种病变。名家对气机郁结致病的论述

历代名医都对气机郁结致病机制作了精辟的论述,现选择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简述如下。

元代·朱丹溪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清·叶天士说:“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终成郁劳沉疴。”

清·何梦瑶说:“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百病皆生于郁。人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怫郁,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或郁于气,或郁于血,病斯作矣……木郁者,肝气不舒也。达取通畅之义……”

明·张景岳说:“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生,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致病也。”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升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而治。”

明·赵养葵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抑而不通之义。”

可见古人已观察到气机郁结导致发病的机制。典型病例

1.王某,女,农民,夏县某村人

由于原配丈夫病逝,后与本村某男组成家庭,因双方子女互相不能平等看待,两人经常吵架生气,心情郁闷不舒,半年后患肝癌,医治无效,又半年后,病故。

2.曹某,男,工人,夏县某村人

患者一贯性格内向,由于一起案件牵连,公安机关对其进行处理,其精神受到刺激,愤怒不平,感到自己冤枉,情绪郁闷不解。此后查出患了肝癌,医治无效,半年后离开人世。

3.张某,男,职工,夏县某村人

患者家中有兄弟二人,为赡养老人而经常争吵,闹矛盾,并发生冲突。患者生气郁闷,长期不解,后患肝癌,曾到北京、西安治疗无效,半年后离世而去。临床发微

通过对数例肝癌患者的治疗和调查及追访,余深刻体会到肝气郁结是导致肝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肝气郁结后,情感失于调畅,一方面使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血液流行不畅,肝络为瘀血所郁结;另一方面,肝气郁结,则横逆而乘脾胃,致使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血瘀搏结,日久不化,痞塞中焦,渐致肾脏俱病。气、血、水相互搏结,形成气滞湿阻型鼓胀。正如《沈氏尊生书·肿胀源流》所云“鼓胀……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此与肝癌中后期形成肝腹水,伴发热,久久不退的情况基本相符。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一般选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腹水严重者可加攻逐水饮之药,发热重者,加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抗癌作用的白花蛇舌草、重楼等,随证加减。从肝论治神经官能症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大脑高级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的记载,但在郁证、脏躁、惊悸、百合病、奔豚、梅核气等病中多有描述。本病症状复杂,累及脏腑广泛,且病程积年累月,发病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上遇到很多神经官能症患者,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发现肝郁是本病的致病之本。从肝论治,常能获良好效果。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以血为体,司疏泄,以气为用。肝的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为心所主外,与肝的关系很密切。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如果肝气郁滞,影响精神情志,则可出现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甚至沉闷欲哭。因气滞于肝经,可见胸胁胀满。如果肝气疏泄太过而亢奋,影响精神情志,则可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由于气血冲逆,同时可见头胀头痛、目眩头晕等。

本病症的发生,多因生活紧张、竞争激烈、长期精神抑郁或过度精神刺激,导致情志内伤,气机郁结逆乱,以致肝气疏泄失司,枢机不利,诸证丛生。正如朱丹溪所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张景岳也说:“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由此可见,气机郁滞是神经官能症的重要致病因素。从肝论治的辨证分型(1)肝气郁结:愤怒不平、厌恶憎恨、烦闷不舒、精神郁结,使肝失条达,气失疏泄。症见头晕,胸胁苦满,气短,胸部窒塞感,喜叹气,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沉弦。(2)肝气犯胃: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胃气上逆。症见头晕头胀,胸满心烦,口苦咽干,胃脘满胀,恶心呕吐,脉弦数。(3)肝郁克脾:肝主疏泄,可协助脾的运化功能。精神紧张,或长期伏案思索,可导致肝气郁滞,气机不利,横逆乘脾,致脾失健运。症见喜叹息,不思饮食,神倦乏力,两胁作痛,有时便溏,舌质淡,脉弦而虚。(4)肝郁痰凝: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气不行则津液的运行、输布、排泄异常,湿聚成痰,痰气交阻,夹痰上逆。症见咽中不利,自觉咽中如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脘憋闷不畅,时有呃逆,嗳气频频,舌苔白,脉弦滑。(5)肝火上炎: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疏,气郁日久化火,肝经气火上逆,导致肝火上炎。症见胸满口苦,烦躁失眠,头晕头痛,咽干,五心烦热,尿热尿痛,脉弦数。

以上这些都是神经官能症所表现的证候。患者诉说病情总是滔滔不绝,叙述不完,总觉得浑身上下都是病,症状繁多,无从谈起。从肝辨治神经官能症

对于该病的治疗,《内经》早有记述。《素问》曰:“木郁达之。”《证治汇补》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因此,疏通气机为本病的总治则,早期疏通气机对于防止病情发展、发生他病,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选方,如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汤加减;肝气犯胃,用柴平汤加减;肝郁痰凝,用半夏厚朴汤加味;肝火上炎,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如果病久体虚,就要用补肾养肝之法。总之,要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总而言之,肝气郁结是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病因。用现代化仪器检查,一般无器质性改变。这时就要发挥中医的特色,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基本治则,效果常常十分良好,病情很快能够得到控制。实践反复证明,从疏肝解郁论治神经官能症的确是个有效途径。治病必明脏腑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较完整地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确定治病方法,所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并用以广泛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多年来在实践中体会到,在临床上只要确定是哪个脏腑经络的病变,循经选方用药,多能取得良好疗效。略举案例三则,以资佐证。疏利太阳经,治愈颈椎病

项背强痛,原为风寒之邪侵袭于太阳经,经久不解,导致本经气血不能疏畅。因项背部为太阳经循行之处,感受风寒后寒邪凝滞,经气运行不利而致。现代医学所称的颈椎病,表现也是项背强痛,活动不适,酸困非常,有的兼有上肢麻木和眩晕。经X线摄片或CT检查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大部分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或椎间孔变形,导致气血循行失常,阻滞津液,使之不能输布,经脉失养,以致出现上述症状。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之,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病例:杨某,女,35岁,夏县南关人,工艺厂职工,2003年4月13日初诊。主诉半个月前的一天,突然感到颈部强硬疼痛,酸困非常,左右活动加重,抬头也感困难。经按摩、针灸治疗并服西药,还服几剂中药,少有疗效,还是难以忍受,遂来我院中医门诊求治。经余诊后,辨为太阳经腑不利,气血运行不畅。

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桂枝12g,白芍10g,葛根30g,丹参15g,红花10g,鸡血藤20g,防风12g,羌活10g,威灵仙10g,枳壳9g,甘草4g,4剂,水煎服。

4日后患者来复诊,诉4剂药服完,病去大半。照前方继服4剂,治愈,之后已3年有余,从未复发。和解少阳经,治愈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疑难病之一,病因复杂,治疗棘手,医者大都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常法治之,疗效不佳。笔者根据坐骨神经的通路符合少阳经循行的部位,即从臀部向下放射到大腿内侧,至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放散掣痛、酸困。选用和解少阳的主方小柴胡汤加味治之。

病例:张某,男,58岁,农民,夏县张家坪人,2001年4月5日诊。

患者坐骨神经痛已月余,在本村输液打针、服西药、吃中药都没有明显疗效。刻诊:患者下腰部不适,疼痛从臀部向下放射到大腿至小腿外侧、足背部外侧,放散掣痛、酸困,有时痛得彻夜难眠,行走百米远就要蹲下休息。舌质红,舌苔腻,脉弦滑有力。

余诊后沉思良久,本病常法不效,需另辟新径。患者疼痛部位按经络循行属少阳胆经所过。辨证属少阳枢机不利,气血郁滞不通。

方用少阳主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川芎10g,川牛膝12g,薏苡仁2g,鸡血藤15g,当归10g,忍冬藤20g,红花9g,甘草6g,4剂,水煎服。

4剂服完,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基本不痛。又服4剂,治愈,至今未发作。清解阳明经,治愈前头痛

阳明经在面部循行最广泛,上至额,下至额,中至鼻,左右至颊,几乎整个面部都为阳明经脉循行所布,无处不到,所以有“阳明主面,治面要取阳明”之论。仲景在《伤寒论》第48条说:“二阳并病……因转属阳明……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在临床上,前头部(即额部)及眉棱骨部疼痛极为常见,但用一般西药止痛药,或不按经络循行选药,叠加一些祛风止痛中药,疗效并不显著。按照经络循行路线选方用药,常能取得理想疗效。

病例:王某,男,农民,大庙人,2004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前额部及眉棱骨处疼痛剧烈,但有规律,早上和晚上不痛。早上八九点钟,太阳出得很高时开始发作。不能在太阳下活动,否则就疼痛难忍。眼睛畏光难睁,眉棱骨部有酸困沉重感,面色红赤,舌质红,舌苔厚腻,脉洪滑有力。余诊后,治以清解阳明、行气化痰。方用白虎汤加味治之。

处方:知母12g,石膏20g,葛根15g,黄芩10g,茯苓12g,白芷10g,半夏9g,天麻6g,陈皮9g,甘草3g,3剂,水煎服。

3日后患者来诊,病情大为好转,已基本不痛,能在太阳下劳动了。照前方稍事加减,继服3剂,病已愈3年,未再复发。

综上所述,可知经络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内经》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经络的生理、病理及诊断和治疗,并在《灵枢·卫气》中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并作《伤寒杂病论》一书,创立了六经辨证,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使经络学说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此后,经络学说代有发展,如清代名医喻嘉言说:“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进一步强调了经络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一些中医医生对经络学说不够重视或学而不用,有的疾病久治不愈,也不知循经选方用药,只埋怨中医这不行、那不对,忘记了经络学说的巨大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治病必须重视脏腑经络,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难治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致残率较高。根据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历节病”“痹证”等范畴。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在抗炎、镇痛、免疫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我十多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治疗经验,治愈和好转的患者达数十人。我体会到:类风湿确实难治,容易复发,这是事实。但是我们要抓紧早期治疗、综合治疗、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严谨配伍选方,草木药、虫类药、毒性药密切配合,认真辨清寒热虚实,还是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的。寒证与热证必须辨清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变化是寒热。一般而论,早期、急性期多湿热,后期多虚寒,但是也有早期即表现为寒证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状、面色、局部皮色、温度及舌苔、脉象,审证求因,分清寒热真假。是实热症,就要“热者寒之”,选用大队寒凉祛风湿药,佐少量辛温之品治之。是寒湿症,就要“寒者热之”,选用大队辛温散寒药,并配伍活血、利湿之品治之。如果我们的医生连寒证与热证都辨不清,那么治疗就更无从谈起了。

但是临床上往往有这种情况,寒湿郁久变为湿热,湿热型的热去而寒湿仍存。特别在治疗过程中,温阳太过,使寒证转化为热邪伤津;热症者,寒凉剂服之过多,转为虚寒证。所以要遵循仲景倡导的治疗原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寒热分不清,转败为胜,早日治愈患者。实证与虚证要审察明确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顽痹”,其病因不明,病机复杂。风寒、湿热、痰浊、瘀血均可导致本病。病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故实证多。在早期表现出一系列实证,如晨僵、肢节疼痛、肿胀、发热恶寒、全身酸楚等症状。后期多虚证或虚实夹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本病之因是气血失调,肝肾亏损,所以治疗应该寓补于通。即使在病变的早期也要注意补益肝肾,在大量祛邪方药中酌加熟地黄、桑寄生、川续断等药。若肿痛已消,则宜调气血、补肝肾以图治本。若专事通散,往往可见一时之效而正气更伤,病情很快复发,变证多端。正如张景岳所说:“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在临床上,大多数医者往往注重祛邪而忽视扶正,故提出来以引起重视。经方在类风湿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中医学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疑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其治疗方剂达数百首之多。但是哪些方剂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比较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呢?从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还是经方的疗效独特。什么是经方呢,就是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清代名医徐大椿说:“唯仲景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唯此两书真谓经方之祖。”因为这些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简,历经1700多年而不衰。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就有专篇论述,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