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三十六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02:15:43

点击下载

作者:孙颢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破译三十六计

破译三十六计试读:

前言

提到“三十六计”,可以讲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甚至还能脱口而出并加以运用,这说明“三十六计”已经是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矗立在人们的心头,而且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如果不懂三十六计,你肯定会被其中的任何一计折磨得死去活来。

在此,不需要我们浪费篇幅去一一陈述“三十六计”的名称,只需要关注这样一个话题——“三十六计”的破译技巧”。请看我们对“三十六计”在当今社会中的几个破译技巧:

瞒天过海——围棋之道在于:用尽可能用的招术引对方误算,从而掉入自己的陷阱之中,这叫智骗。生活中有瞒人和被瞒之分,假如你为了达到目的,有意去瞒住对方,就要看你瞒的手段是否高明。善瞒者,总是把秘计死死地埋藏在心中,每一计都让对方陷于被动局面。 借势发挥——可以借他人之力实现自己的意图。例如:把别人的梯子搬到自己的脚下,爬到自己想爬的地方去。这要比自己先造梯、再登梯要来得快,来得巧。善借势,才能巧赢。这是成功的硬道理。

声东击西——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被别人掌握,这个人肯定已经犯了许多低级错误。反过来,如果你施展飘忽不定的套路,就会让对手摸不着、猜不透你,从而可以声东击西,左右开弓,打开一条成功的通道。

暗渡陈仓——路有很多,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明或暗。如果你选择了走“暗道”,那么就要掩盖声势,装着自己的计谋悄然行进。只有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将其曝光,这是对“暗渡陈仓”最通俗的解释。可惜,有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总是喜欢不分场合地在别人面前显能耐,显实力。 隔岸观火——竞争之道不在于勇,而在于巧。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一点利益相互较量时,你可以躲在远处,静观事态的变化,从而借机从中捞到一点利益。退避三舍,不意味着与人无争。真正的竞争高手,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

打草惊蛇——为了猛、准、稳地捕获对手,采用的技法应当是不露声色,佯装无事。等到对手麻痹大意、心理松弛以后,再一下擒住对手的要害。这叫在最佳时机出最猛、最准、最稳的招儿。 调虎离山——对付强者,最好的办法是引诱对方走入歧途,然后从另外一个侧面攻入其致命的地方。这样既可保全自己的实力,还可提高成功的保险系数。这是调虎离山计的启示。

关门捉贼——你要想彻底利用对手来降服对手,最好的办法是敞开大门,诱其深入。做到这一点,需要魄力,需要充分的自信。这一“关”,一“捉”,足见一个人办事能力的大小与高低。

假痴不癫——一个人太清醒,是容易受伤害的,所以有时我们有必要装糊涂;只要不损害大局,我们不妨想得开一些,太计较者往往会吃大亏。 反间计——防止别人暗算的办法是:善用反间计。它告诉你:你不要以为跟你坐在一起的都是朋友,有时候不坐在一起的恰好是交情最深的朋友。 连环计——成功的步骤在于: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有些人能成功一时,却不能成功一生,其关键在于缺乏连续性。如果缺乏连续性,就不能把雪球从小滚到大。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于今天多么智慧,多么具有实用性。在“破译三十六计”中,我们始终发现一个字——“变”,正因为这个“变”字,领导之艺、处世之道、经商之技才显得那么富有灵活性、机动性、随意性;或者说,“三十六计”是每个智能型选手打开人生局面的“秘密武器”。 本书的立足点是全方位破译“三十六计”,力图告诉“三十六计”的潜力和威力。 我们希望,“三十六计”能成为你成功的三十六个台阶!第1计瞒天过海 把秘计死死地埋藏在心中《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曰:“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防备十全十美,就容易斗志懈怠;平时司空见惯了的,也就不容易引起怀疑了。秘计就存在于公开化的事物里,而不存在于与公开形式相对立之中。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非常机密的心计。

※※※※※※※※※※

围棋之道在于:用尽可能用的招术引对方误算,从而掉入自己的陷阱之中,这叫智骗。生活中有瞒人和被瞒之分,假如为了达到目的,有意去瞒住对方,就要看瞒的手段是否高明。善瞒者,总是把秘计死死地埋藏在心中,每一计都让对方陷于被动局面。在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道理:有些事,不瞒则做不成;但处处都瞒,则为下策。“瞒天过海”一计用在领导艺术方面,就是领导要善于控制自己积极的工作热情,不要把自己急躁、不安、失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而是要引导下属一起跟你“战斗”;如果你一有情绪,就流露出来,会弄得下属心绪不宁,无心工作。因此高明的领导善用“瞒天过海”之计,把委屈、失落掩藏在心头,用热情去激励下属。

掩饰情绪显大将风度

作为一名领导,如何掩饰情绪,稳定军心是“瞒天过海”之计最突出的运用。

在某单位,一位领导早上来上班,突然听到下属说,李明先因有单位重金聘他,辞职了。这位领导听到这位爱才不辞而别的消息,顿时乱了手脚,神色慌乱,结果一下被别的下属知道了他的心中过分关注李明先,而不关注其他下属,结果大家心情涣散,一连几个星期,工作效率降低。这位领导真应该学一学瞒天过海之计,把自己的外露感情藏起来,保持平常心,从而让下属觉得你有大将风度。

毫无疑问,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下属,遇到变故时,往往显得慌张,不能冷静下来分析问题。作为上司,应该有极佳的应变能力,才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带领下属渡过难关。

上司好比飞机驾驶员、航海的掌舵人,一定要有准确的判断力,以及冷静理智的头脑,才能控制所属部门。不负责任的上司,只会将过失全推到下属身上,自己则向上级打报告,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们保持的心理,是宁可缺失一个员工,不能影响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工商社会,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基于性格的影响,可能你属于情绪紧张型,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了惊慌失措和狼狈的举止。这对个人形象的损害,是无可挽救的;因下属惟你的马首是瞻,你的反应,也正是他们的样板,连你也不知如何是好,下属的军心必然大乱。

最佳的例子,是一批下属突然集体辞职,虽然你知道是有其他公司进行高薪挖角,但却无力挽留下属。这个时候,如果你突然改变对待下属的态度,例如变得比平日谦恭或有意无意地恳求下属留任的话,你的上司形象必大打折扣。

如果你认为自己平日的作风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外界发生任何情况,导致下属流失,你都不要改变个人作风。与其做出恳求的挽留政策,不如积极招聘人手。此举是比较实际的,而且你的上司形象会显得更鲜明和硬朗。

无论任何时候,处变不惊是最重要的。不要随便说出:“糟了”、“哎”、“真气人”等,这是不成熟、不老练的表现,只有未成熟的孩子才喜欢以此作为口头禅。这里的瞒天术“瞒”的是你的下属,其目的是为了稳住阵脚,全面发展。

瞒住你的聪明

泰勒·罗斯福在白宫的时候承认,如果他的判断百分之七十五是对的,行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期望。

如果像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的上限是这个百分比,你和我又该当如何?

如果你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有百分之五十五是对的,便可以到华尔街去日进斗金。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有百分之五十五是对的,又怎能指责别人常常犯错呢?

你可以利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责别人的错误,这和言辞表达一样有力——但是假如你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对方会因此同意你的观点吗?绝不会的!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们的智力、荣誉和自尊,这只会造成反击,而不是改变观点。也许你会用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理论反驳,但还是没有用,因为你早已伤了他们的感情了。

千万不要开始就宣称:“我要证明什么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着痕迹,很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300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契斯特菲尔爵士也告诉儿子:“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苏格拉底一再告诫门徒:“我惟一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因此要学会瞒住你的聪明。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瞒天过海”之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哄”与“遮”是两种最典型不过的方式了。“哄”能把激化后的矛盾化解掉,“遮”能把问题的严重性暂时挡一挡,等到最佳时机再去处理。

善意的谎言生活中的“味精”

如果你在生活中运用“瞒天过海”之计绝对不能恶意骗人,而是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巧妙地“哄”一“哄”对方,暂时延缓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家知道,“哄”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人如果离开了“哄”字,你可能寸步难行,因为人人都离不开“哄”字,小孩需要家长、大人、老师的“哄”,其实大人也是一样。懂得“哄”字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得体而有技巧,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下海的年轻机关干部,随着几本畅销书的策划、编撰,办起了一个文化发展中心。事业正如日中天,由于工作太专心,就冷落了带着孩子的爱妻。早过午餐时间了,他才回家。妻子自然不高兴,话也就越说越气:“你到现在才回来,你以为这是旅馆,不是家?再说了旅馆还有个‘旅客须知’,制度也蛮严的。你倒好,甩手一身轻,把做饭、带孩子都推给我!别忘了,我要的是丈夫!要当干部你就别再进这个家门!”经理先生没生气,扑上去抱住妻子,温和地说:“别生气,亲爱的。我办公司是你同意了的。再说,我玩命去干,还不是为你和孩子?星期天,我就陪你们娘俩坐船、坐碰碰车,请你们吃自助餐,好不好?对了,明天,我还要给你一个惊喜,你说行吗?……”这时,妻子转怒为笑。她故意一推丈夫的手,娇嗔地说:“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的确,“哄”是夫妻之间爱的法宝。“哄”还是润滑剂,既能防锈,又能减少摩擦,降低噪音,减少损耗。

学一学“哄”的艺术吧!它会使你的家庭生活更愉快,夫妻关系更融洽。其实不失原则的“哄”,正是“瞒天过海”之计在日常生活中最深刻的体现。

转移视听巧妙安排

有人投诉你的上司办事不力,刚巧他不在,由你接听电话,对方满腔愤怒尽向你发泄,难听的话也出现了。由于对方说得确实有据有理,你无从解释,只得唯唯诺诺。这时你该怎样使用“瞒天过海”之计呢?

其实,问题是在挂了电话之后,你应该将事情向上司和盘托出呢?还是向其他同事讨教?或者,索性当做没有听过那电话?

三种做法都不妙。将投诉者的说话一字不漏的向上司复述,你以为“被人当众批评”的滋味如何?这等于叫上司没有下台阶的余地,那么,你自己也同样没有好回报的,甚至会被上司以为有意使他出丑。

向其他同事讨教,不就是将上司这件丑事公开?给予那些平日与上司不和的人一个突袭机会?弄巧成拙,万万不可。若无其事也是行不通的,投诉者若得不到回应,必然会再次投诉,事情就可能愈闹愈大了,甚至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你该在接听电话时告诉对方:“对不起,我先代他向你道歉,请在一小时后再来电,我看由他亲自处理会更好。”然后向上司报告,由他自解困结。

人事斗争一旦牵涉你的上司,也就间接影响到你了。你惟一可以做的是,做个上司的永远支持者,别怕给人家冠以“拍马”之名,想深一点,连顶头上司也背叛之人,还有人肯信任或重用他吗?孰得孰失,你自会作出明智的抉择。

听到别人讲上司的坏话,是否应该立刻报告?当然应该,但不应一字不漏的相告,尤其是一些难听、损害上司尊严的话,可以省略,只需将坏话的大意转告,请上司有心理准备就足够,遇到别人对上司进行尖锐的批评,而你又在座,你当然不会插嘴,但为避免尴尬,也为了表态,你不妨起身离座,表示你的不满。

万一有人请你发表意见,就平心静气地说:“对不起,我的责任只是为上司做事,其他的可没有多余时间去理会。”

或者,你明知某件事是上司故意所为,请扮作不知情(包括上司),这样,才能巧妙地避免卷入人事漩涡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瞒天过海”之计在经商中的体现是:面对有充分准备的竞争对手,不施奇谋就无法取胜。而隐起真情,制造假象,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正是为了促成“乘隙潜袭”的良机。

巧订合同“虎飞”再次风行市场

美国虎飞自行车公司占尽老、大、名、特四字:建于1928年,牌号老;年销量占美国货的40%,金额达264亿美元,规模大;居美国四大自行车制造商之首位,知名度高;下属YLC公司专营装配和保修,服务网点多达4000个,已遍及全美,有经营特色。据市场调查,美国现有自行车逾一亿辆,但消费需求依然很大,因为更换率高、速度快,成年人将其用于体锻和健美,正在与球类和跑步竞争第二位。虎飞公司凭自身实力,藉良好的消费环境,本当安然度日,不料七劫八难接踵而至,危情厄运不请自来。

先是台湾、日本、韩国利用美国进口关税低,大肆推销自产整车,夺下美国整车市场的一半;继而英国、法国、德国倾销零件,又使美自行车无国货可言。外强杀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虎飞,而国内对手又趁势逼于身后:第二大制造商默里公司以凌厉攻势使产销增长速度很快超出虎飞;老三Scrwinn公司专心致力于运动用车,独占成年人市场;老四则迂回包抄虎飞市场;其他各大公司各以所长,分占市场一席之地。

面对如此严酷的局势,虎飞公司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断然使出瞒天过海之计:与英国罗利公司签订长期独营合同,取得特许证;以惟一代理人的身份在美国生产、销售罗利公司产品;利用商标使用特权给自己产品打上罗利商标。这一妙计是美国其他大公司想不出,想出来也不肯做的。

为救燃眉之急,虎飞先使用罗利商标,迅速获得了招揽顾客,打进对手销售渠道的两大好处。因为,罗利是美国自行车市场第二大商标,给人以“谦谦君子款款骑行在英国林荫小道,悠然自得”的高雅印象,美国成年人正追求这个视觉形象;而且罗利商标的产品主要在美国专营专业商店出售。虎飞借用英国商标迅速打开市场之后,进而利用惟一代理人之便,一面出售罗利公司产品,一面租用生产车间,扩大生产自家产品,以“美国罗利自行车公司”之名,堂堂正正地步入专营专业商店,顷刻之间身价陡增,单价跃至245美元至1400美元之间,虎飞的市场保有率直线上升。

虎飞公司的成功,正是利用了“瞒天过海”之术,使“虎飞”自行车走上国际化并风行全美市场。第2计围魏救赵 摆出最厉害的“龙门阵”《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曰:“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其大意是:集中、强大之敌,应当诱使它分散兵力而后各个歼灭;正面攻击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

当你实力不够却硬要做成某件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强大的对手,声东而击西。反之,如果霸王硬开弓,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丢掉已有的成果。“围魏救赵”一计用在领导方略上,就是避免直接的对立,采取最有效的迂回方法,对待下属要以迂为直,谨言慎行,同时作为领导也要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去解决主要问题,切忌方法单一,直来直去,要会“围”甲救乙,这样就不会身处困境。

谨言慎行巧妙计算

有些领导不注意工作方法,单刀直入,不懂“围魏救赵”之计的妙用,常常引起下属的不满。实际上,领导不单会发号施令,还要是一个“围魏救赵”的指挥家、谋略家。如何使领导者发出的指令得到最有效的施行,这对几乎所有的领导人物都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权力的影响度,威信的分量。因此发号施令要遵循如下规则:

(1)谨言慎行

圣人举步,众目睽睽。地位和知名度很高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必有相当多的人注目而视。此谓船摇一尺,桅摆一丈。因此,具有高度社会地位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抱着戒惧、审慎的态度,才能名副金口玉言之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圣人接触别人,小心言行,不为防人,只为防口。人之口舌软而无规,人与人之间,舌之作用得半个人。身处高位的人,一咳嗽一眨眼都引起众人注意,当年美国总统布什访日,于席间昏倒,立刻影响到华尔街股市价格。鉴于此,领导人物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非常必要,那些轻视这个道理与原则的人,必定会不时引起群体舆论的攻击,因而遭受困扰。因为,地位愈高的人,他们在外的名声愈是属于整个社会。

循着尊重别人,谨言慎行的原则,赞誉之声一定是伴随着你。反之,则说不定。伟人们越是声望高时,越要谦虚地审度自己的言行。否则,声望也有可能走向反面,正所谓不积小善,无以成名;不积大恶,不会有灾;小恶多积,恶掩善言。

(2)内圈外圈

每一个人都是可信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可信的。不论人多人少,必定有内圈外圈。要正确使用内圈的人,首先应该不断地扩充巩固外圈,有外圈才能巩固内圈。

内圈的形成,还必须配有一种定势。群体定势形成后,反对派不会轻易拉出你内圈的人,外圈又会向内圈靠拢。

命令制造者是自己,发布者应该是别人,这样可避免矛盾焦点集中到自己身上,要避开矛盾焦点,不管面对内圈还是外圈,在有些事情上面,应对内外圈一视同仁。

领导者想坐稳自己的位子,一方面要谨言慎行,修炼自己,通过不同的途径磨合自己,同时又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这些都不能一蹴而就,都要经过一个九曲十八弯的路途!因此要多学一点“围魏救赵”的奥妙。

用透镜观察下属

领导在发现下属时,要想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必须学会用透镜观察下属,区分“魏”、“赵”,采取不同的策略。

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人。

领导者要想说服和劝导下属,让他们依照你的意志行事,就必须摸清下属的性格秉性,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手段,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牛不吃草强按头”。

摸透下属的秉性,必须对下属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对雇员的情况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问题。作为领导人,你应该尽一切力量去认识和理解一个人的全部情况。

你应该了解雇员的家庭。家庭是他们的一部分,影响着雇员的工作和行为模式。如果你知道雇员的家里有多少人,子女的年龄、名字,就读学校,学业成绩如何等等,那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你的雇员。

同样地,你对雇员本人的情况也应该有所了解。他们的籍贯,工作经历,有什么特别的技能或爱好,受过什么教育,目标和抱负是什么。

了解有关雇员的这些问题,你就能够与雇员探讨调到较好岗位的可能性,探讨他们的晋升机会。他们渴望成为主管的话,还能一起分析他们是否具备了公司所要求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

当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对每一个雇员的情况有太多的了解。了解到以上几方面的情况,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你的雇员,理解他的问题,明白他的观点,并且能设身处地地对待他。

雇员在能力和才干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你必须面对的活生生的事实。你的某些雇员掌握了扎实的技能,其他人很可能缺乏这种才能。有些人聪明,有些人笨拙。有些人可能很快就胜任新的工作,有些人则学得很慢,人与人不一样,你得承认这个事实。

你的雇员会把他们的差异带到工作中来,这些差异是由他们长年的生活和经历造成的。你要想重新塑造他们,改变他们,这是不现实的。他们是什么样,你就得承认他们是什么样,他们能怎么干,你就得让他们怎么干。如果你不这样做,如果你想去改变他们,你就会遇到不必要的挫折。

领导者掌握属下的性格品行,对于领导者本人的工作好像是毫不相干,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你只有了解雇员,才能抓住他们的心理,这看似非常繁琐的一件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围魏救赵”一计用于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求你能抓住对方实质,采取避实击虚、后发制人的技巧,或者说以“佯攻”来造成对方的错觉,信以为真,一旦时机成熟,你就可以与其竞争,以达到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手不利的目的,从而赢得竞争的最后胜利。

以迂为直委婉批评“迂”乃迂回之义,“直”就是如直线般地一通到底。意谓领兵进攻时切勿急于短兵相接,迂回前进,反而能快速到达目的地。欲速则不达,亦即这个道理。这是“围魏救赵”之计的精髓。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围魏救赵”之计呢?举个例子: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赞美别人,每时每刻都说别人爱听的话,因为别人不可能总是正确无误,我们也不可能没有做事的原则,当我们发现了别人一有错误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指出他的错误,批评他的错误,使他改正。

可是,批评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对于批评者来说,批评别人往往会使别人不高兴,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怨恨之情,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些人就不愿意批评别人。有的时候,别人不接受自己的批评,甚至与自己争吵,这也会使自己没面子,所以这也导致一些人不愿批评别人。

对于被批评者来说,挨批受训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接受批评往往意味着自己做错了事,别人批评自己就意味着将自己的错误公之于众,这会大大地丢自己的面子,别人的批评不会使被批评者脸上有光,所以一般的人是不欢迎别人的批评的。

既然批评别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样的事变得容易起来?即使批评者好意思开口指出别人的错误,又如何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呢?

方法是有的,这就是批评别人时要婉转,婉转地批评别人能够保全被批评者的面子,不会使被批评者尴尬,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痛改前非。同时,因为婉转的批评不会导致被批评者激烈地对抗,不会得罪被批评者。

人际关系有时也是这样,已然裂变的友谊需要花时间慢慢愈合。

从事工作或谈判之时,倘若一言不和,便恶言相向,互揭疮疤,将使事情触礁,难有结果。这时应该使自己冷静下来,从侧面试探,重新设法制造接近的机会。

上面那句话反过来又可以应用在人际关系上面。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不要发生正面冲突,如果处处摆出不能容人,对别人的一点小错均不肯轻易放过,随着日长月久,结怨必深。

尤其应该避免人前人后谈论是非,或与朋友三三两两聚集的时候暗箭伤人,把对方批评得体无完肤。纵使一时人心大快,趾高气扬,得意洋洋,但话若不慎传至对方耳里,那时难堪的倒是自己。

跟他人发生龃龉时,不妨先聆听对方的意见,若实在无法苟同,可在不损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替对方制造下台阶,然后将自己的主张婉转提出,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安排亦即《孙子》所主张的“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富于弹性的曲线思维。

人们之所以经常在人际关系上受挫失败,一部分原因便来自对事轻易承诺,事前答应既未经深思,事后又否认承诺,这样自然会失去人心,更无法获得部下佩服。因此,要想做一个聪明人,出言务求慎重,以免给人留下恶劣印象。所以处理人际关系,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适当的时候来点以迂为直,“围魏救赵”之术,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经济活动中,竞争对手之间不管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信誉和知名度,还是在经济实力方面,都有高低强弱之分。技术水平低、经济实力弱的企业如果硬碰硬地跟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十有八九要败阵。“围魏救赵”之计的核心,就在于“避实击虚”。企业经营者运用此计,关键在于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与之发生正面交锋,而要侧面出击或者绕道进取,捕捉机会,乘虚而入。例如,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商品市场的虚实所在。哪些产品市场已经饱和,哪些产品市场缺乏,哪些产品滞销,哪些产品畅销。根据这些情况,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开拓新产品,钻空档,走冷门。

在市场营销中,商品市场之大,总是有可乘之隙。经营者在产品推销中,要善于面对实际,到市场上去找微小的空档。销售某种产品时,如果遇到某一地方的市场已经饱和,或出现滞销,就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找市场。

避实击虚宗一郎打造“本田王国”

日本有家公司,在世界4辆摩托车中就有它制造的1辆,在日本汽车制造业的三足鼎立中有它这个强劲的一方,且行销渐有独占鳌头之势。这家公司名叫“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世界商界却管它叫“本田王国”,其“国王”是“令人生畏的本田宗一郎”。其实,30多年前,本田王国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作坊,国王本是个不起眼的靠修车起家的小铁匠。

他1907年出生在名古屋城北滨松镇的本田铁匠铺里,因是长子,取名宗一郎。幼时听到的是打铁声,看见的是铁家伙,玩具也是父亲用铁皮做的,耳濡目染使他与铁制机械结下不解之缘。

涉足汽车业远比制造摩托难。宗一郎虽在1963年暗中起步,但因列强称霸的格局使他施展艰难。其后,日本汽车制造业的老大“丰田”、老二“日产”更把本田看得死死的,而美国的福特虽用主要精力对付丰田和日产,但也在提防着本田。勤于思索的宗一郎记起了创造性思维的对应规律,心想你们研究“矛”,我就研究“盾”;你有所长,我就专攻你的所短。他针对丰田凭轿车和普通车为优势,福特靠大型车称雄的状况,把价廉、省油、低公害的轻型轿车作为自己的处女地。

1970年美国修订《净化空气法案》,1975年实行严格的汽车排废规定。宗一郎加紧了研究步伐。不久美国派出用户监察员抵日本考察,丰田公司不当一回事,本田却虚位以待,诚心求教。1972年本田的耗油低、污染小的CVCC发动机研制成功。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降临,本田的小汽车立刻成为日本市场的抢手货,一举夺下丰田、日产的轿车市场,成为日本汽车制造业的老三。本田转身攻向福特的大型轿车,迅速拓展美国市场。

福特的第一反应不是改进产品适应市场需要,而是要求美国政府限制日本货进口,意在困住本田车。宗一郎这次直截了当地使用“围魏救赵”之计,在俄亥俄州广设汽车装配厂,使本田车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辐射欧洲,这一手不仅抵挡住福特的堵截,而且使紧紧追赶的丰田背腹受敌。丰田不久也生产出新型车,但日本市场已被本田夺去,而销往美国又受到严格的进口限制。此后宗一郎在美国建立汽车制造厂,大批生产本田车,使福特转产的小型节油车在市场上“慢了一拍”。他的成功受到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嘉奖,颁给“荷利奖章”,他成为世界汽车工程师戴此奖章的第二人,第一个是亨利·福特,美国人因此叫他“日本的福特”。

功成名就之后,宗一郎主动引退,把总裁位置让给对本田公司有卓越贡献的45岁的雇员河岛喜好,而任顾问兼董事,关注技术开发。1988年,本田公司打破现行汽车发动机的“四冲程式”,发明了“六冲程式”,极大提高油燃效率,并在英国大赛中创下每公升汽油行驶229公里的世界纪录。专家们预言,装有这种发动机的新车将成为21世纪的低燃耗汽车。丰田汽车公司再不迎头赶上,日本第一的桂冠难保不被本田摘走。

一送一卖冷饮商速解燃眉之急

说来也怪,有一年冬天,美国冰类食品的销售势头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直线上升,于是人们大量需要冰捧、冰淇淋的说法逐渐传播开去。

本来就跃跃欲试的冰点商们以为自己赚大钱的机会来了,便高速度大批量地生产并囤积冷饮制品。

谁知道,人的口味却是变幻无穷。冰点商生产出来的冰凉之物,没能温暖消费者的心。惨了,门可罗雀。生产得越多,卖出去的却越少,并且越来越少,从而引发了一场各冰点商资金周转呆滞、调度不灵的危机。

其中一位冰点商更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他为了尽快将陈货脱手,四处奔走游说推销,可到头来仍然无人问津。在回家的路上,他猛然间看见了一张马戏团的海报,一时灵性大发,推销商品有望了!望着这张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海报,一种成功在望的喜悦油然而生,他无论如何按捺不住自己那颗由于兴奋激动而怦怦乱跳的心,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计。

他立即与马戏团联系,在剧场入口处给观众赠送热炒的豌豆仁,人们边看戏边吃豌豆仁自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哟,既饱眼福,又享口福,开心极了!

演出休息时,在剧场周围突然冒出了一群卖冰棒、冰淇淋的小孩。人们刚吃完精心炒热的“咸豌豆”,正感到喉头干得直冒火,焦渴难耐,猛然看见冰凉凉、清爽爽的好东西,那还不是老鼠跌到米桶里——求之不得,纷纷掏腰包购买。

就这样,一连5天,这位冰点商将其积压品全部推销给了看马戏的戏迷们。

美国冰点商,先是实情实意送豌豆,燥其热,紧接着雷厉风行卖冰棒,降其温。这一送一卖,显示出该商人似平地风雷般推销滞货的过人之处。为此,他不仅没有遭受倒闭的厄运,反而还大大地赚了一笔。这也是“围魏救赵”在商业中的巧妙应用。第3计借刀杀人 自己躲在暗处掌控局面《三十六计》第三计“借刀杀人”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意思是:敌方的情况已经明朗,盟友举棋不定,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是运用《损》卦中关于“损下益上”的求胜之法,即自己作出谦让之状,希冀盟友有所作为。

※※※※※※※※※※

借势发挥的道理在于:可以借他人之力实现自己的意图。例如:把别人的梯子搬到自己的脚下,爬到自己想爬的地方去。这要比自己先造梯,再登梯要来得快,来得巧。善借势,才能巧赢。这是成功的硬道理。“借刀杀人”是一种借助他人势力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用在领导之艺上,一方面可以推而广之,理解成领导者向下属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以人制人,以牵制对手。

要善于网罗人才

作为管理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对他人无所求,相反,他们是那种最懂得求人又善于求人的那种。即借人有借法。《花花公子》杂志总裁海芙纳拥有一切成功企业家的特质——精明果断、擅长授权。而在博采众长这方面,她又绝对高人一等。

身为老海芙纳之女,一般人都认为她命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事实上,1982年她接手的是一家问题重重的公司,每年亏损5000万美元,利润丰厚的赌场事业已成过去,花花公子杂志本身也仿佛与时代脱节。

不眠不休的工作加上精明的管理,她终于使公司转亏为盈,重振声威。真正的情况应该是:她继承《花花公子》杂志并非幸运,反而是花花公子有幸找到明主。

刚接手《花花公子》杂志时,海芙纳并不像一般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的能耐,却刻意网络了一群顾问。正如她所说:“聪明的人才永远不嫌多。”

她随即设立“总经理”一职,重用一位能力甚强的财务主管。

海芙纳对巴菲特担任贝克夏·哈塞威企业董事长所创下的惊人业绩,已有耳闻。巴菲特是公认的投资奇才,长于发掘有价值的特许权,然后进行长期开发。

于是她写信给巴菲特,表示有意对某家公司的特许权做长期开发,并且愿意在他到芝加哥、纽约或洛杉矶时,请他吃午餐。

不到一周,巴菲特即回信说,很少到那些大都市去,但如果海芙纳造访奥玛哈,他倒很愿意碰个面。要不然,新年期间他与家人会到圣地亚哥北边的加州海滨去度假,顺便也欢迎她来访。于是海芙纳刻意赶到加州,与他谈了一下午,获益良多。日后又两度亲往奥玛哈。谈话的结果是巴菲特同意做她安排的财务主管角色。这样降低自己的姿态求人的做法正是许多管理者的擅长。

一封信,一趟旅行,便换来一位可贵的顾问。网罗到人才就能利用其聪明才智为自己服务,也就是“借”得人才发展自我。

管人奇招一物降一物

管人的根本方法之一,只要学会借人治人。何以见得?

任何领导者,都会遇到个别颇难对付的奸臣和小人。对于这些下属,作为领导者,应持的正确态度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热情帮助,严肃批评,积极促使他们改掉毛病,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然而,在一些领导者看来,如此对待他们,未免太无能了,远不如以毒攻毒的权术显得“高明”。

因为采用后一种方法,一来可以省去领导者不少精力和时间;二来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这些特殊下属为自己服务;三来可以彻底制服这些下属;四来可以通过驾驭他们,从中获得不少乐趣。

因此,这些领导者,一般都乐于运用以毒攻毒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所谓以毒攻毒,就是利用下属的缺点、毛病来制服下属,或者利用下属之间的矛盾,指使这一下属去制服那一下属。

常见的手段有:

(1)以其人之“毒”,还治其人之身

某甲喜欢上领导家里传递信息,出卖别人。针对他这一毛病,故意向他提供假信息、假情报,借他之口,传到某个领导者耳朵里,造成领导者的决策失误,从而最终使某甲受到该领导者的惩罚。

某乙喜欢给某上司充当“打手”,按照上司的意图,压制反对上司的人。针对他这一毛病,故意制造假象,设法唆使他跳出来攻击某个反对上司的人,其实,此人恰恰是该上司的一个心腹,结果,某乙给上司帮了倒忙,自己也为此而吃了苦头。

(2)以恶治恶人

某下属品性恶劣,不服管教,谁也制服不了他。领导者特意将他交给一个以心狠手毒著称的中层领导者整治,没用多少时间,该下属就变老实了。

(3)以懒人治懒人

张三办事不勤快,爱动嘴,不动手;李四干活节奏慢,干一天,歇半天。领导者干脆将他俩搁在同一个科室里,给他俩规定了各项硬指标,并且指定由李四“管”张三。这样一来,他们谁也依靠不了谁,完不成任务都得受罚,没用领导者费嘴,他俩都变“勤快”了。

(4)以奸臣治奸臣

某下属爱上领导家里打小报告。领导者就特意将他安排在某个同样也爱走上层路线的科长手下当干事。他俩都有共同的毛病,互相提防,互相揭发,互相吃苦头,互相吸取教训——时间久了,谁的名声也不好。渐渐地,他俩都觉得挺没趣,打小报告的行为,就有所收敛了。

上述手段就是“借刀杀人”之计,在运用时只要适宜,一般都能治服有缺点、毛病的下属。

在现实生活中,“借刀杀人”一计普遍运用,其意是诱导同行或朋友之力战胜对方,以保存自己实力。这是“损下益上”求胜之法,即自己退避起来,借自己以外的人、事和物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借“名人效应”及借助各式各样的机会来使自己有所作为。

巧借东风直上青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时、地利,是指机会。在处事做人过程中,看准机会,抓住时机,借助于现有条件或现成的机会以达到目的的做法,就是“巧借东风”的妙用。“巧借东风”与“借梯登高”有相同之处,都是借助于外部条件获得成功,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借梯登高”强调的是借助于他人之力而达到目的,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机会;而“巧借东风”强调的是借助于外物,如自然条件、金钱等物质条件,便于利用现成的机会以达到目的。

在处事做人过程中,借助于现有的条件和现成的机会而一举成功,是很不费力气的事情。

运用这一妙计的诀窍在于以下两点:

(1)机不可失,即首先要抓住机会。机会是难得的,故此才有切勿坐失良机的劝世良言。像赤壁之战中的曹军,就是由于没抓住机会,再没有胜利的希望了。所以,要想不失去机会,就应当在机会失去之前,仔细观察分析,随时做好准备。

(2)巧借东风,即知晓机会,随时巧妙地加以把握。一直想当元帅的拿破仑,发现借助约瑟芬的力量可以争得远征埃及的机会,他便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机,此举为他日后建功立业乃至为法兰西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应该善于借助各种有利条件,为我所用,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为最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借刀杀人”之计被历代军事家广泛运用,现代商战中的“借刀杀人”更是花样翻新,屡奏功效。在激烈的商战中,常常出现强者一统天下,弱者夹缝求生的情况,弱小企业者欲赢得市场,由小而大,须巧用借术,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借刀杀人”是一个把握性较大的发展谋略。

借兵破敌汇丰大败美银团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几家大银行组成银团,开始实施一项惊人的秘密计划:占领香港金融界,彻底打垮华人和英国人在香港的金融实力,夺取香港,控制东南亚。计划一出台,美国金融大亨们纷纷来到香港“旅游”、“度假”。他们的到来,使香港的股票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股票买卖风潮,这一风潮险些把资金雄厚的香港汇丰银行置于死地。多亏他们急中生智,亮出绝招,才得以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挽狂澜于即倾。

香港汇丰银行是一家金融集团,在香港有着雄厚的根基和社会基础,实际上起着香港中央银行的作用,其首脑人物与当地居民也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因此美国银行视其为“眼中钉”,只有打垮汇丰银行,才能稳获香港金融大权,但要击倒汇丰,又谈何容易呢?

美国金融界的人士进攻汇丰银行的策略,在香港之行前夕就早已谋定。他们首先利用香港当时的股市传播信息系统不灵活的条件,大量收购汇丰银行股票。一时间,汇丰银行股票连翻数倍,不断暴涨,成为人们手里发财的象征。汇丰银行为平抑股价,开始抛售股票,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紧接着,美国人在一两天内把所有收购的汇丰银行股票向市场低价抛售,并制造各种谣言,散布汇丰银行经营状况不好,汇丰股票如同废纸等等。一时间,汇丰股票价格如落潮般狂跌下来,在银行挤兑现款的人越来越多。形势对汇丰银行十分不利。

很明显,如果不收尽这些堆积如山的股票,任其继续下跌,汇丰的信誉便会一落千丈,甚至有关门垮台的危险。谁知形势比预料的还要糟,就在汇丰银行筹集资金大量吃进股票时,分布在全港的汇丰各分支机构也频频告急:许多不明真相的储户纷纷提款,使银根紧张,如不关门停业,存款有被提空的危险,一份份写有“绝对机密”的电文飞到汇丰银行总部,总部决策人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之中。

面对美国银团的挑战,汇丰银行开始进行反击。他们首先广而告之,安抚民心,强调汇丰银行久盛不衰的秘密在于对每一位储户负责。然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四处贷款,先找老关系户,不行,再找新关系,也不行;最后找到香港黑社会组织,请他们助一臂之力,但是一切努力都未能奏效,借款的工作人员四处碰壁,谁也不肯把钱借给看来即将破产的倒霉蛋。汇丰银行既无力收购股票,也无力支付挤兑,失败的结局似乎离汇丰银行越来越近。战场是无情的,你死我活。商战也是如此,是生与死的较量。在这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面前,汇丰银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猛然找到了一剂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那就是向香港的大后方——中国大陆金融机构求援。

对于美国金融界的野心,中国大陆驻港金融机构早已察觉,并曾多次提醒汇丰银行注意,但由于汇丰银行没有防范,结果吃了大亏。如今在这极为关键的时刻,中国金融机构本着稳定香港的目的,决定支持汇丰,保证香港的经济稳定。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十分正确的,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大陆驻港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把香港发生的一切反馈到北京。中国金融的权威机关,中国人民银行立即作出决定:支持汇丰银行。并迅速指示驻港机构以最快的速度办理贷款过账业务,一切都以最高效率进行。与此同时,香港新闻媒介立刻作了大标题披露:“中国人民银行与汇丰银行联手共进”,“汇丰银行信心的一票来自大陆”等等。大小报纸从头到尾进行报道,一时间成为港报的主旋律。

香港的股民和储蓄客户知道,汇丰银行有大陆金融机构撑腰就意味着,汇丰银行的资本不会枯竭,资金信用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看到了这场厮杀的前景。紧接着,形势急转直下,汇丰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储蓄额再领风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美港金融大战,半路杀进了个程咬金,形势由对汇丰不利转为有利,来港的美国人只能望洋兴叹,本想吃掉汇丰,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由于大陆金融机构的加盟,战局已经明朗,美国银团被迫与汇丰银行进行谈判。由于美方高价吃进,低价抛出,损失了很多,并且为弥补汇丰银行损失,不得不同意将一个航空公司拱手相让。汇丰银行为保证香港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同意让美方在香港保留一部分资产,并让美方承诺,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事后,美方一位金融界高级人士讲,“汇丰银行邀请大陆金融机构参战,这一招太绝,也太狠,差一点使我们全军覆没。”这一仗中,汇丰正是“借”中国人民银行这把“刀”,“杀”的是美国银团这个“人”。第4计以逸待劳 不经意间收获成果《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曰:“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意思是:围困敌军的进攻态势,不用实战攻击,待敌精疲力尽、声威锐减、攻防双方的态势发生逆转之时,我方便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了。

※※※※※※※※※※

不懂技法,一味地强攻硬打,既消耗体力,亦不一定能有所收获,甚至会一败涂地。最高明的应对术是:“以逸待劳”。你想:你没有费多大劲,就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对手,这是多么舒心的一件事。一个人累得气喘吁吁,离成功的距离还很远,这是最可悲的境况。“以逸待劳”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即是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身处危难的环境,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要沉着,消耗和回避对手的锋锐,抓住对手疲惫之际,转守为攻。“逸”不是无为高枕无忧,而是养精蓄锐,积极准备。“待”不是守株待兔,而是选择战机,创造战机。

不打无准备之仗“以逸待劳”之计在领导管理方面,有一个主要特点,避免盲目性。这就要求领导打有准备之仗。

你公司的总体意向是什么?短期目标是什么?长远目标又是什么?它将驶向何方?你能辨明它的价值观吗?是让受过最好训练的人来干活,还是要又快又省地完成工作?是企图让那些竞争者销声匿迹,还是要在众多竞争者中力拔头筹?对人们工作以外的事,持的是什么态度?是不干公司的事,还是我们是个彼此关心的整体?尽管每个公司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整体生产力,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却与公司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对你而言,你要了解的就是有关整个公司的宏伟蓝图。

这里,我们讲要了解整个公司的状况,是因为新上任的主管往往还不能把自己和工人分开,仍以工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是,情况已是今非昔比了,现在该是你以管理人员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时候了,你现在已经是管理阶层中的一员了。然而,尽管如此,也许你会觉得对你的支持更多的来自于你的员工们,而不是来自于你的同级或上级。所以,千万要注意别落入了那个令你无限惬意的漩涡,你得去了解你的新同事们,与他们一样行事,而不是与你的员工们一样行事。

充分了解公司的目标是什么,以及用何种方式来达到这些目标是相当重要的。这将有助于你弄清楚在公司里,谁来执行计划以完成这些任务。毫无疑问,自然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比方说,你主要以新产品为龙头,那么作些改进和革新就是必要的。因此,可以想见,那些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的人一定会比那些因循守旧的保守派们干得好。如果操纵公司运营的是上了年纪的人,那么那些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人一定会比那些脑子灵活,不太安分守己,老想着改进和创新的人更受欢迎。

预期目标还要受公司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此,你就得考虑一下,现在公司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扩大规模的时期,还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或者是公司正在裁员和缩减开支以渡过困难的时期。

就一般情况讲,权力总是落入那些最为公司所需要的人手里。让我们来看些例子:宝洁公司(PC)主要是盯住市场;英特尔(Intel)计算机公司则将重点放在研究和开发上,以期打败众多的竞争对手;而克莱斯勒(Chrgsler)汽车公司,过去是将重点放在产品的生产上,现在却大力地依靠起自己的金融决策人员来。如果资源紧缺的话,对公司而言,采购部门就更显出其重要性来,就像一个学校如果在财政上有困难,它就必须多争取些办学经费,还得搞些合营来创造收入。

在任何体制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些紧张的状况,所以为了生存,你也需要了解一下政治。权力的平衡是动态的,因此你得不时地留意动向,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事情正在发生。

在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希望大家认同的话,尽量按规划行事。只有等时间长了,而你也赢得信任且很好地树立了威信的时候,你才能来点创新,试着去改变一下现有的僵化的工作状态。

作为领头羊,你要想着士兵的安全,运筹决策要经过深思熟虑,只有平时练好“兵”,做好打仗的准备,以逸待劳,才能在实战中一举取得胜利。

不紧不慢化解矛盾

作为领导,解决下属矛盾,也可以用“以逸待劳”之计,即不用急着非要弄个张家长,高家短,而是先停一停,观察一下,再找方案。

当下属之间出现矛盾时,处理这种矛盾是很显水平的。处理得好,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进步;处理不当,矛盾终会导致“白热化”,至此程度,作为领导你也就很棘手了。

当下属间出现磨擦时,你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因此风风火火,甚至火冒三丈,这样你的情绪对矛盾双方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妨来个冷处理,不紧不慢之中,会给人以此事不在话下之感,人们会更相信你能公正处理,假如你自己选“一跳三尺”,处理起来显然不太合适,效果也不会很好。

双方因公事而产生矛盾时,“官司”打到你的跟前,这时你不能同时向两人问话,因为此时双方矛盾正处于顶峰,此时谈来,双方定会在你跟前又大吵一顿,让你也卷入这场“战争”,双方可能由于谁最先说一句话,而争论不休。

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此时是争论不出个一二三的。这种细节的问题,也委实难以证明谁是谁非。

不妨倒上两杯茶,请他们坐下喝完茶让他们先回去,然后分别接见。

单独接见时,请他平心静气地把事情的始末讲述一遍,此时你最好不要插话,更不能妄加批评,要着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

事情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个人所讲的当然会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不必去证明谁说的对。

但是非还是要由你断定,当你心中有数了,此时尽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开说谁是谁非,以免进一步影响两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开站在一方,显然这方觉得有了支持而气焰大涨,而另一方则会觉得你偏袒一方。

你不妨这么说:“事情我已经清楚了,双方完全没有必要吵得这么凶,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关键是你们要从大局出发,以后不计前嫌,精诚合作。”想必经过几天的冷静,双方都有所收敛,你这么一说,双方有了台阶下,互相认个错,也就一了百了。“以逸待劳”之计,要求做人者面对强大的对手,以善于休整,养精蓄锐,不急不躁,能忍则忍,能让则让的做人技巧来对付劳顿疲乏,急功近利,表面强硬的对手的做人策略,待时机成熟后,再找机会战胜对方,因为做人其实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意志的考验,耐得住诱惑,忍得一时之勇,才是你战胜对手的关键。

待之以疲促成谈判

在谈判中,常见“以逸待劳”之计的灵光闪现。请看:

1978年9月17日,美、埃、以签订了戴维营和平协议,埃以关系进入缓和时期。为了促进埃以关系的改善,在谈判桌上,卡特以超人的耐心和别出心裁的方法打破了谈判僵局,促成了埃以双方早日签订协议。

卡特把谈判地点安排在戴维营一个偏僻的没有生气的地方,这里没有繁华的街道,喧闹的市场、电影院、酒吧间、夜总会一概与它无关,普通人不去那里消闲,时髦男女不见出没。卡特在那里安排了两辆自行车,供前来参加谈判的14个人玩耍,此外再不增加其他娱乐设施。晚上休息时,人们可以任选三部乏味的影片中的任何一部片子观看。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从9月6日开始先在戴维营这座别墅休息了几天,每天也没什么好玩的,几部电影片看来看去也都快背熟了。

这样到了第8天,从此每天早晨8点,萨达特和贝京会准时听到同一节奏的敲门声。随着听到那个熟悉声音友好地说:“你好,我是卡特,我们再把那个乏味的题目讨论一天吧。”萨达特和贝京起初还认为这种消遣持续不了多久,双方都顶着牛,不愿让步。到了第13天,两人都实在受不了了,有点脾气也磨平了。双方在该签字的地方写下了他们无可奈何的笔迹。

关于戴维营协议签字经过,卡特后来调皮地对人说:“那招是我向最小的儿子学来的。”卡特的这一招正是“以逸待劳”之计的妙用。

方圆处世以图大计

前面讲过,“以逸待劳”之计重在把握时机,不贸然行动。把握住时机则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如果不知把握时机,非得弃弱逞强,到时非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会输个一塌糊涂。历来成功的从政者都知道“忍”字是传家宝,能忍者方能伺机待时,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与对手抗争时方猛地反击,定能一战而胜。

能忍得旁人所难以忍受的东西,才能使自己能屈能伸,不断地积蓄力量,增强忍耐力和判断力,这样才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可抵抗千军万马,可以说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忍住仇恨,并且是一忍再忍,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蜀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率众起兵反叛,诸葛亮奉命率兵去平定。当诸葛亮听说盂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南中各个地区的部族人民中很有威望,想到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使蜀国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于是,下令对孟获只许活捉,不得伤害。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初次交锋时,诸葛亮授意蜀军故意退败,引孟获追赶。孟获仗着人多势众,只顾向前猛冲,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被打得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当蜀军押着五花大绑的孟获回营时,孟获心知此次必死无疑,便刁钻使横,破口大骂。谁知一进蜀军大营,诸葛亮不但立即让人给他松了绑绳,还陪他参观蜀军营寨,好言劝他归降。孟获野性难驯,不但不服气,反而倨傲无礼,说诸葛亮使诈。诸葛亮毫不气恼,放他回去,二人相约再战。

孟获跑回去之后,重整旗鼓,又一次气势汹汹地进攻蜀军,结果又被活捉。诸葛亮劝降不成,又一次把孟获送出大营。孟获也是个犟脾气,回去又率人来攻并同时改变进攻策略,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遭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擒,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肯走了,他流着泪说:“丞相对我孟获七擒七纵,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我打心眼里佩服,从今以后,我绝不再提反叛之事。”

孟获回去之后,说服各个叛乱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属蜀汉控制。自此,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族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常言说,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都可以,再三再四就有些按捺不住。可是诸葛亮却为了自己后方的稳定而对孟获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下去,并没有因为孟获的行为而放弃,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获心悦诚服,下定决心不再叛乱。这就能够使自己获得一个稳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国内人民免于战乱之苦,同时也能逐渐积蓄力量以对付魏、吴的觊觎和侵略。如果诸葛亮对孟获的傲慢失礼和不识时务无法忍耐,抓住之后一刀杀掉,那也就只能出一时之气,反而会激起其他族人的敌忾,竞起效尤,那么他不但会对此疲于应付,而且会因无暇他顾而使曹魏和东吴有机可乘,丢了天下。所以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发一下眼前怨气,忍却能得到长远利益的回报。善忍者,可“以逸待劳”,轻松达到目的。

在企业运营中,迫使对方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必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的防御,逐步消耗、疲惫对手,使其由强变弱,我则因准备充分而变被动为主动,再行出击。此计之延伸,还可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近待远”、“以不变应万变,化被动为主动”、“静如处子,劫若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等来形容或说明。也和《孙子兵法》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以逸待劳法,就是在现代商战中,企业经营者善于牵动和疲劳竞争对手,而我自从容,养精蓄锐,保存实力,待机而动,后发制人。

延时疲敌日商击败“山姆大叔”

一位美国人前往日本参加一次为期14天的谈判,他怀着美国人所特有的自信,心想一定要大获全胜。飞机着陆后,他受到了日本方面的热情接待,日本人诚恳而热情地表达了对他的问候,随后请他坐上豪华舒适的轿车。显然,日本人把他看做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使得美国人不禁暗自得意。他被安排住进一家高级酒店,日本人客气地说:“您的一切花费由我们来支付,请尽情享受。”随后又问:“您来过日本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