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种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0:37:54

点击下载

作者:(英)爱伦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考的种子

思考的种子试读:

序言

当一个人走进一间黑暗的屋子时,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并不十分明确,他无法看清自己周围的物体,或者准确找出它们所在的位置,而且他在黑暗中突然碰着这些物体时,很有可能伤着自己。然而,如果让光亮驱散屋内的黑暗,所有这些混乱将告以终结。每件物体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人也就不会遇到受伤的危险。

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如同这样一间黑暗的屋子,在屋中摸索前行的他们时不时地受到的伤害——他们的失望、困惑、悲哀与痛苦——都是由于突然触及,他们没能看清,因而也未能做好应对准备的原因而造成的。然而,当智慧的光芒驱散人生的黑暗时,失望不见了,困惑消失了,困难迎刃而解,人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都以真实的比例呈现在它们实际的位置。这样一来,人们便可借着大彻大悟的光亮,睁大眼睛阔步前行,而毫无受伤之忧。詹姆斯·爱伦

关于作者和本书

詹姆斯·爱伦被称为20世纪“人文科学界的神秘者”。尽管他的畅销书《做个思想者》曾给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以极大的鼓励,但世人对他却知之甚少。

詹姆斯·爱伦,1864年出生于英国城市莱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后因国内经济不景气,于1887年破产,并在次年惨遭谋杀。在这种情形下,詹姆斯·爱伦为帮助母亲养家糊口,15岁便被迫辍学。爱伦结婚后,做了一家英国大公司总经理的私人秘书。

38岁那年,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深受托尔斯泰作品的影响,爱伦最终意识到,拚命赚钱,并用它来尽情享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他离开了原来那家公司,然后和妻子一道移居英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去追求富于思想的人生。正是在那儿,爱伦把托尔斯泰视为自己的导师,开始寻求他“乐于清贫、精神自律、简朴人生”的梦想。

爱伦的一天通常这样度过:早早地起床,外出散步,每次都登上一个峭壁,眺望大海。在那儿,他要沉思默想1个小时左右。当萦绕他精神视野的蛛丝被轻轻抹掉之时,整个宇宙的奥秘便展现在他的眼前。这些奥秘悄无声息地在他的内心烙下印迹。随后,他返回家中,把他内心的顿悟诉诸笔端。到了下午,他就侍弄自己心爱的小花园;晚上,他则与当地喜欢谈论玄虚的那些人聊叙一番。

10年来,爱伦都过着这种宁静、沉思的生活。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皇室家族所支付的稿费。一切都是那么突然,48岁那年,爱伦告别了人世。他与世长辞的方式,颇似他活在人世的方式,外人知之甚少,没有赢得如雷贯耳的名声,没有大笔财富的回报。直到他辞世多年之后,世人方识他杰出的才华,他的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的无穷鼓舞。然而,这正是这位英国的神秘文人真正之所想:在自己百年之后,世人能分享他的精神顿悟。

中译本“读透人生系列”是詹姆斯·爱伦一生的智慧结晶,共分为三部:《人生的思考》、《命运的主宰》、《幸福的蹊径》。每部都收录了爱伦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但愿这些文字能扣开读者的心扉,带给您人生的智慧启迪。译 者

第一篇 感悟人生的困难

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依靠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所创造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心境与心态,决定着我们是幸福还是不幸,是坚强还是脆弱,是罪恶还是圣洁,是愚蠢还是聪明。如果某个人感到生活得很不幸福,他肯定有着那种深感不幸的心境,而且那种心境源于他自身。

1 心境源于自身

书旨在成为那些志在健康、坚强而又平静地度过一生的人们的一个坚定、善良的伴侣,以及令人精神振作、意气风发的源泉。本它将帮助读者培养他们希望自己具有的理想品格,并且让他们收获梦寐以求的幸福人生。

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依靠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所创造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心境与心态,决定着我们是幸福还是不幸,是坚强还是脆弱,是罪恶还是圣洁,是愚蠢还是聪明。如果某个人感到生活得很不幸福,他肯定有着那种深感不幸的心境,而且那种心境源于他自身。心境是内心对某些外界事物做出反应时所处的境况,但心境的起因却源于自身之内,并非源于那些外界事物。如果一个人意志脆弱,那么他就会选择相应的思想与行为,而这将导致他身处那种不堪一击的弱小境况。如果一个人感到罪孽深重,那是因为他昔日犯下难以饶恕的罪恶,而且至今仍在罪恶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如果一个人比较愚蠢,那是因为他自己总爱做些蠢事。

每个人的品格、心灵与人生,都与他自己的思想行为息息相关。他抱着什么样的思想,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当他的思想行为有所改变时,他这个人也就有所改变。他被赋予意志,而且能够改变自己的品格。就像一块木头经过木匠的加工雕琢,就可变为一件漂亮的家具,犯过错误、心怀叵测的人,也可以把自己雕琢为一个明智而又热爱真理的人。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内心的思想负责,为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心情负责,为自己所处的人生境况负责。没有哪种力量,没有哪个事件,也没有哪种境况,能够迫使一个人走向邪恶与不幸,他本人是他自己的强迫者,他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去思想及行动。没有哪一个多么聪明或伟大甚至至高无上的人,可以让他与善良、幸福相伴,他自己必须选择善良,而后方可收获幸福。

倘若一个人希望自己发现善良与真理,而且有着这种强烈的意愿,那么他最终一定能够发现善良与真理,进而体验到它的幸福与平静。正由于这一点,永恒的幸福只存在于真理的殿堂,完美之人才可体验到神圣的欢乐。天堂的大门敞开着

天堂的大门永远敞开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除了他自己的意志或力量之外,没有任何外人的意志或力量可以阻止他进入天堂;然而,只要一个人迷恋地狱的诱惑,选择地狱作为自己的归宿,只要他把自己托付于罪过和悲伤,那么他就不可能步入天堂的王国。与充满罪过和遭受磨难的人生相比,有一种更宏大、更壮丽、更高尚、更神圣的人生。这是一种悔过自新,战胜邪恶的人生;这是一种智慧、幸福、善良、安静、纯洁、平和的人生。这种人生现在就可以找到,现在就可以拥有。拥有这种人生的人,在变革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在骚动不安的环境中平静自处,在勾心斗角的纷争中心平如水。即便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内心也十分平静安详;即便受到迫害、攻击,他的人生也并不苦涩,他的内心依旧燃烧着热情之火,他仍然能够笑对一切。在这种异常美丽的人生中没有邪恶,罪过与悲哀早已烟消云散,伤痛的心和流泪的双眼已不再重现。

天堂的大门永远敞开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除了他自己的意志或力量之外,没有任何外人的意志或力量可以阻止他进入天堂;然而,只要一个人迷恋地狱的诱惑,选择地狱作为自己的归宿,只要他把自己托付于罪过和悲伤,那么他就不可能步入天堂的王国。

与充满罪过和遭受磨难的人生相比,有一种更宏大、更壮丽、更高尚、更神圣的人生。这是一种悔过自新,战胜邪恶的人生;这是一种智慧、幸福、善良、安静、纯洁、平和的人生。这种人生现在就可以找到,现在就可以拥有。拥有这种人生的人,在变革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在骚动不安的环境中平静自处,在勾心斗角的纷争中心平如水。即便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内心也十分平静安详;即便受到迫害、攻击,他的人生也并不苦涩,他的内心依旧燃烧着热情之火,他仍然能够笑对一切。在这种异常美丽的人生中没有邪恶,罪过与悲哀早已烟消云散,伤痛的心和流泪的双眼已不再重现。

胜利的人生不属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人们,它只属于那些渴望胜利,并乐意努力去获取胜利的人们,属于那些像守财奴渴求金子那样去渴求正义的人们。胜利人生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只要人们接受她,拥抱她,就可以追求到她,就可以体验到无限的幸福。这样的人们将进入真理的世界,他们将收获完美的平和。

2 依据事实而非臆测做判断

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激烈的辩论和混乱的观念。然而,就在这种充满争当辩的混乱中,人生的简单事实也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永恒的和谐一致吸引着我们,而它们无形的简朴与真理则让我们无限憧憬。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宗教流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哲学的、超自然科学的,以及其他类别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每门学科的带头人都竭力想证明本学科的不朽,都渴求着人们能够信奉本学科对宇宙的解释,整个世界处于一种骚动不安的境况。多种多样的相互矛盾的论述,已经发展到令人困惑的地步。这样一来,真理的寻求者们在充满对立的体系中无法找到可遮风挡雨的庇护所,他因而需要重新依靠他自己,依靠他做人的、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些事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永远与他相伴的他的自我,就是他实实在在的人生。事实与臆测

论战围绕着臆测而展开,并非围绕着事实而展开。事实是确定的、最终的实情,臆测则是易变的、不能久存的猜想。人类发展到当今这个阶段,既没有意识到事实的美丽、朴素,又没有意识到蕴含于人类自身的、满意的力量。他们没有觉察到真实所固有的可爱,而非要把它粉饰一番。因此,当事实被提及时,诸如“你如何解释这一事实?”之类的问题,几乎不可避免地被提出来,紧随其后的就是臆测,而这一臆测则会导致另外一个臆测,就这样不停地进行下去,直至事实完全湮灭于一堆相互矛盾的臆测中。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各种互相对立的教派与学派也就诞生了。

对一个事实的明察,可以引导人们去明察其他事实,而一个看似阐明事实的臆测,实际上却把事实掩盖起来。如果我们对臆测这种华而不实、引人注目的玩具爱不释手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认识到真理的壮丽。真理不是一种意见,而且任何一种意见既不能夸大它,也不能粉饰它。事实与臆测永远是相脱离的,甚至连最精明的魔术戏法,即便能给人带来乐趣,或者能欺骗大众,也无法改变一丝一毫的事实,或影响事物的本质。正是由于这一点,真正的老师抛弃臆测的曲折之路,只和人生的简单事实打交道。真正的老师知道,这个世界的许多人已经在臆测的迷宫中惘然不知所措,因此他不会去把另外一个臆测强加给这些人,从而让他们更感困惑,同时给他们的论战再加把火。相反,真正的老师只会让世人的注意力固定在人生简单的事实上面。

人生的事实永远摆放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能够摈弃妄自尊大,以及由妄自尊大所带来的、让人失去正确判断力的错觉,那么这些事实便可被我们透彻地了解。人没有必要为了寻求智慧,就去超越人性,做人的事实足以担当坚实的地基,在它上面可以建起一座光芒四射的知识殿堂。你并没有与思想脱离

人无法与自己的思想脱离;人怎样去思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意识到这两个事实中的任何一个,就会让人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收获最高层次的智慧与完美。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成为智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我灌输有关灵魂与自己——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分离的冗长猜测,因而他们无法认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本质是什么。灵魂分离的猜测,遮挡了人们的双眼,让人看不到自身,不知道他的智力,不了解他的思想实质,也没能明白离开了思想,他的有意识的人生便不复存在。

人的生命是实实在在的,人的思想是实实在在的,人的一生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只相信那些明了确凿的事情,则是明智之举。那些自以为超越思想或脱离思想的人,是不明智的。他们只相信那些推测的、并不实在的事情,这就常会导致他们做出愚蠢之举。

人是不能与他的思想相脱离的。他的一生都无法与他的思想脱离。头脑、思想与生命,如同光、光线和色彩一样,是不可相互分离的。此外,它们就像光、光线和色彩一样,不再需要另外一个因素来阐明自己。这些事实已经足够了,而且它们自身之内包含着由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建立的根基。变革的法则

人如同其思想,时常需要变革。人并不是一件“已经制成”而且最终完工的东西,人自身具有进步的能力。靠着进化的宇宙法则,他成为现在的他,而且他正在成为他努力成为的那个他。他这个人被他内心的每一种思想改变着;每一次经历都影响着他的性格;他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改变着他的心理。如果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那么他就可能走向堕落;相反,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变革的法则,选择正确的思想,那么他的能量就会大增,他就能够得到拯救。

人活着就要思想,就要行动,而思想和行动将带来变革。如果人对思想的本质一无所知,那么他就会时而变得更好,时而变得更坏;但他一旦熟知思想的本质,他的智慧便与日俱增,他便能够正确引导变革的进程,而且他只会变得更好。

一个人的思想总量是什么,决定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与人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例外。当思想有所增加或有所减少时,就会给这个人带来变化,数学法则在此永远是起作用的。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是有头脑的,头脑的运转靠的是思想,而思想时常是要变化的。有意地去改变人的思想,就等于有意地去改变这个人。心灵的净化

所有的宗教都和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思想打交道,它们旨在引导人的心灵走向更加纯洁、更加高尚的层次。在引导方面取得的成功,无论是部分成功还是完全成功,都可被称为“拯救”,这就是说,从一种思想、一种心理状况中解脱出来,升华到另外一种思想、另一种心理状况。

然而,今天许许多多的宗教施予者们却并没有明白这一点,这是由于事实与他们的意识之间有一层臆测的遮蔽物。他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开始向人们宣扬宗教。可那些创立各种宗教的大师们,却能够摈弃臆测,对事实情况明察秋毫。宗教大师们之所以一直强调并不断重申几件主要事情,比如心灵的净化及行善,是因为他们想鼓励人们努力选择那些高尚、纯洁的思想——这些思想可把他们升华到蕴含更大能量、更多幸福的境界,进而达到让人们培养一种高尚纯洁的思想模式的目的。

真心渴求、沉思默想、专心致志,这些都是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用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思想模式、更宽广的平和空间、更辽阔的知识疆域的主要途径,因为“他内心是怎样想的,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他通过在自身内创造新的思想习惯,通过成为一位新的思想者,一位新人,而与他自己的愚昧和苦难作别,让自己得到拯救。

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突然意识到自身内蕴含的能量,并成功地像耶稣那样思想,那么他就能够成为耶稣那样的人。伟大与渺小之间的差别

佛教的文献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并不具备伟大智慧的虔诚的人,向佛询问人如何才能够得到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启蒙。佛回答说:“靠清心寡欲。”据称,这个人听从佛的教诲,把所有的个人欲望都一一摈弃,随后他便意识到了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启蒙。

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智者在关系到自己的方面所创造的惟一奇迹,就是把一个罪人转变为一个圣人。”爱默生在谈及由思想变化而产生的这种转变能量时曾说:“做伟大的人,其实和做渺小的人一样容易。”它的寓意,与下面这句时常被人重复,但却很少为人透彻理解的话的寓意相近,“天堂的圣父是完美的。你若像圣父那样思想,你也可以成为像圣父那样完美的人。”

那么,一个伟大的人与一个渺小的人之间的根本差别是什么呢?是思想,是心态。的确,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根本差别是知识,但别忘记,知识无法与思想脱离,当一个人用好的思想取代坏的思想时,他的这种取代恰如一个转变机构,它标志着这个人在获取知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人类从最低级、最原始的蒙昧阶段发展到最高级的智慧阶段,人的思想自始至终决定着人的品格、状况和知识水平。圣人是思想的主人

芸芸众生在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和召唤时,借着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的盲目冲动,沿着进化之路缓慢前行。但真正的思想者、圣人,却能沿着他自己慎重选择的人生道路,快速而又明智地前行。芸芸众生没有获得人生的启蒙和顿悟,他们成了思想的奴隶,但圣人却是思想的主人。前者喜欢随波逐流,盲从于流行一时的思想,而后者在思想方面则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前者遵从的是当时的冲动,只考虑他们眼前的享乐与幸福,后者则能指挥并征服冲动,永远与正确为伍;前者被盲目的冲动支配,违背了正义法则,后者靠着驯服内心的冲动,遵守了正义法则。圣人敢于直面人生的事实,他知道思想的实质,他懂得并遵从做人的法则。

但那些人生充满悲伤的盲目冲动的受害者们,可以睁开思想的眼睛,认清事物的实质,只要他希望自己这么做。圣人——充满智慧、精神焕发、内心平静,并非天生比那些愚者——不知所措、精神不振、心乱如麻者高明,他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他们的精神实质。倘若愚者能够摈弃他的那些愚蠢的思想,选择并接受明智、正确的思想,哇!他便可变成圣贤之人。选择智慧的思想

苏格拉底看到了品德与知识的实质,而且每一位圣贤都看到了这一点。学习可能有助于让人与智慧为伍,但仅凭学习无法成为智慧之人。只有选择了智慧的思想,并且去采取智慧的行动,最终才能够收获智慧。有的人可能在学校里博学多才,但在人生这所学校里却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培养了更加纯洁、高尚的思想,那么他就能够获取真正的知识,达到宁静平和的境界。

愚蠢和智慧,无知和启蒙,并不只是思想的结果,它们本身就是思想。因与果——努力与结局——均包含在思想中。

我们如今是什么样,那都是我们曾经如何思想的结果。

我们建立在我们的思想之上;

我们是由我们的思想构筑的。

人并非只拥有灵魂。他自己就是灵魂,他自己就是思想者及实干家、行动者及认识者。他总的思想状况就是他自身。围绕着他的精神实质的,是他的思想领域。他怀有愿望与悲伤,欢乐与痛苦,关爱与憎恨。思维并不是超自然的、超人的灵魂。人是心灵,思维是本质,思维是人。

人可以发现他自身。他可以看到实实在在、不加掩饰的他。他以前在臆测的世界里迷失了前进方向,当他为摈弃虚假的、自我杜撰的臆测世界做好准备时,他就能够直面人生的事实,进而了解真实的他。此外,他还可以把自己勾画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而且他可以在他自身内创造出一个新的思想者,一个新人。这是因为每一时刻都是选择的时刻,而且每个钟点都涉及人的命运。

3 生活中的因果法则

们常常把“法则”与艰辛和残酷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看来,法则似乎只意味着一种不灵活的专制。这一方面由于人们未能觉人察法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大都想当然地认为,法则的办公室只负责做出惩罚的决定。一个人如果抱着这种心态,那么在他的眼里,法则仿佛是一个具有让人难以捉摸的个性的人,这个人整天要做的事,就是去搜捕那些违犯法则的人,然后重重地惩罚他们。

尽管法则确实要处罚那些违背它的人,但法则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却是为人们提供保护。即便是人类制定的法则,也是为了让人类的利益得到保护,避免人类的堕落。我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生命与财产,而且只有在它被违犯的时候,它才被作为一种处罚手段来动用。犯法者可能认为法律法规残酷无情,他们毫无疑问地会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待它;但对于那些遵守法律法规的人们来说,法律法规很友好,是他们无处不在的保护神,而且他们根本不会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待它。

神圣法则也是如此,它是世界的支柱,它是宇宙的核心与生命,它时刻起着保护作用,而且它在惩罚违背法则的行为时所起的保护作用,丝毫不亚于它在平静、幸福的生活中所起的保护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永恒的保护,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无论有的人由于无知而触犯了法则,或者有些人是有意违犯法则,法则都会让这些人受到相应的惩罚,遭受应得的痛苦,从而让他们吸取教训,达到保护他们的最终目的。法则抱着永恒的善意

法则不可能是偏袒的。它是一种恒久的行为模式,我们违背了这种模式,就会受到伤害;我们遵从了这种模式,就会收获幸福。无论是支持,还是哀求,都无法改变法则,这是因为如果它能够被改变或被废除的话,宇宙就会崩溃,一切将混乱不堪。我们遵从法则,做正确之事时,应该收获幸福,法则这时候充满善意;我们违犯法则,做错误之事时,应该遭受惩罚,法则这时候同样也充满善意。如果我们能够逃脱由于无知和罪过而造成的严重后果,那么所有的安定与秩序将不复存在,世上将不存在任何避难所,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能够避免“恶有恶报”的话,当我们靠着智慧与良心做事时,我们同样会对自己能否“善有善报”充满怀疑。由此可见,法则是正义之剑,它抱着永恒的善意。

实际上,超级法则就是永恒善意的原理,它毫无差错地起着作用,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耶稣把它歌唱为:恒的爱河,永不干涸,远自由地流淌。

佛教的经文则把它颂扬为“无限的关爱”。

惩罚我们的法则,恰恰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法则。当人类由于无知而行将自我毁灭时,法则就会向人类伸出它友爱的双臂,它的拥抱有时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在为人提供着保护。我们遭受的每一次痛苦,都引导着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神圣的智慧;我们所享受的每一点儿幸福,都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伟大法则的完美。当人类摆脱蒙昧,获得伟大认识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无限的幸福。

我们通过学习而获得进步,而且从某一点来讲,我们靠着遭受坎坷磨难而学到宝贵的东西。当内心因爱而醇香四溢时,人便能够充分感受到爱的法则的永恒善意。当人获得智慧时,肯定能够达到平静祥和的境界。没人能够调整法则

万事万物的法则时刻提供着庄严的保护,我们无法改变这些法则。然而,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以便去更多地理解那种保护,进而让那种庄严的保护为我们所拥有。希望把完美的降低为不完美的,纯属愚蠢之极;而努力把不完美的升华为完美的,则属聪明之至。

宇宙的先知者并不为万事万物的安排配置而哀伤。他们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非各个部分不完美的混杂体。伟大的老师,是那些收获快乐与平和的男男女女。

盲目成为不圣洁的欲望的俘虏者可能会哭喊道:啊!爱:我、你、他能否共谋,去掌握万事万物的遗憾安排?我们能否不把它割裂开,以便我们随心所欲地重塑它?

这是寻欢作乐者的愿望,这是肆意享受不合规则的快乐的愿望,这是不打算承担任何痛苦后果的愿望。正是这类人,才把宇宙视为“万事万物的遗憾安排”。他们想让宇宙屈从于他们的想法和欲望。他们想的是随心所欲,而非遵守法则。然而,智者却让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屈从于神圣秩序,他把宇宙视为一个辉煌、完美的整体。

佛总把宇宙的不朽法则称为慈善法则。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不认为宇宙法则充满好意,在它的仓库中没有一粒邪恶,那么他就不可能觉得这种法则是慈善法则。宇宙法则并不是铁石心肠的怪物,硬要压服弱者,毁灭无知者;它是一种使人宽心的关爱,一种浓厚的情谊,它要帮助弱小者避开伤害,而且让强壮者避免滥用自己的力量。它击溃一切邪恶,保护一切善良。它既能全心呵护每一棵秧苗,又能不费吹灰之力去消除一切不公。感觉到它的存在,是一种幸福。了解了它,则能收获无限快乐。只有感觉到它并且了解它的人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心平气和,欢乐与他们永远相伴。宇宙法则伸张正义,无人可避开它或左右它;它的内心充满关爱,它的目的是营造平和幸福。每个人所应做的就是:遵守它。

4 万事万物皆有价

时有一条公理称:“每件东西自有其价。”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可从精神的角度来讲,知道这一点古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做生意讲的是等价交换。顾客掏钱得到了商品,而商人则靠卖出商品得到了金钱。这种观念被非常普遍地接受,而且被所有人认为公平合理。

对于精神方面的东西而言,方法是同样的,但交换的形式却不同。对于物质方面的东西来讲,在每次交换过程中一件东西被给予买方。这两种交换形式无法被调换。它们的性质截然不同,而且永远无法一致。因而一个人可以带上钱去一家商店,要些食品、衣物或文学作品,而且他能够得到与他花出的钱等价的商品。然而,如果他拿着一美元前去一个真正大师那儿,请求真理大师供应给他价值一美元的宗教信仰、正义或智慧,真理大师将告诉他,那些东西是无法用钱买到的,它们的精神本质把它们排除在商业交易之外。

然而,充满智慧的大师也将告诉他说,他一定要购买这些精神必需品。尽管金钱无法买到它们,但它们自有其价,它们在被得到之前,有些东西必须被放弃。换句话来说,他不必去付出金钱,但他必须贡献出自我,或放弃他的自私自利。他放弃了多少自私自利,他就能够立马得到多少宗教信仰、正义及智慧,这种交易从不会出现失败,而且它绝对公平合理。如果一个人确信付多少钱,就能够得到多少易腐烂、损坏的食品或衣物,那么他也应该确信放弃多少自私自利,就能够得到多少不会腐烂变质的精神必需品及精神上的呵护。难道法则的运行会出现偏差吗?不会的。人类可能没有观察到法则在起作用,但法则却时时刻刻在起着作用,而且它是确实可靠的。物质商品的交换

一个人可能会很珍爱他的钱财,但他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在得到所想要的物质商品之前,他必须舍弃他的钱财;一个人可能会对自私自利情有独钟,但他在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之前,必须舍弃自私自利。

当商人们为了挣钱而把商品卖掉后,他也不可能永远把挣到的钱留在手中,因为他也需要用这笔钱去交换其他的商品。商业贸易的主要功能,并不是让每一个人都积聚一大笔钱,而是促进商品的交换。只知贪婪钱财而不知去花的吝啬鬼是最大的失败者,即便成为百万富翁,也可能死于饥寒,这是因为他只崇拜钱财,而忽略了它的精神——相互交换的精神。

金钱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它的交换表明商品在被公平地给予及得到。因而商业、连同其所有的衍生物,可被简要地归纳为一个主要原理:生活的物质必需品的相互交换。精神商品的相互交换

现在让我们把这一原理推广至精神领域,在那儿看一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当一个精神焕发的人把精神上的东西——善良、同情、关爱——给予他人的时候,作为回报,他得到了幸福。然而,当他得到幸福之后,并不意味着他要把幸福囤积居奇,据为己有,而意味着他应当把得到的幸福再给予他人,进而得到精神上的其他东西。精神性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储藏个人的快乐,而是积极实施精神幸福的相互交换。

最自私自利的人——把只为自己攫取幸福视为人生主要目标的人——其实就是精神的吝啬鬼。他的头脑可能因精神贫穷而空洞无物,尽管他为个人享乐而达到一些目标,得到了一些物质财富。这主要是因为他只崇拜表面的幸福,而忽略了幸福的精神——无私交换的精神。自私自利的目的,就是获得个人享乐或幸福;宗教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具有美德。因而宗教,连同它不计其数的信条,可以被归纳为一个主要原则:精神幸福的互换。给予他人精神幸福

那么什么是精神幸福呢?它们是善良、兄弟情谊、好意、同情、自制、耐心、信任、平和、无尽的爱和无限的同情。这些幸福,作为人的饥饿精神的这些必需品,是可以被获取的,但它们的价钱必须被支付。不友善、不仁慈、恶意、缺乏同情、坏脾气、不耐心、怀疑、争斗、仇恨及凶残,所有这些,连同其带来的一时享乐和个人满足,都必须被舍弃。这些精神钱币能给人带来致命的危害,人们必须把它们舍弃,而且只有当人们真正舍弃了它们,才能够得到它们精神上的对应物,才能收获真正的、永恒的幸福。人们可把舍弃它们作为交换精神幸福的手段。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把钱付给一位商人,而且作为回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商品时,他不会希望他付出去的钱再回到自己腰包,他心甘情愿地永远舍弃这笔金钱,而且对这种交换很满意。因而当一个人为了换取正义而舍弃邪恶时,他不希望让自己浸透着自私的个人享乐再回来,他已把它们永远放弃了,而且对这种交换感到满意,心中非常平和。

同样道理,当一个人赠予他人一件礼物时,即便它是一件物质上的礼物,他并不指望得到赠礼的人以金钱的形式把礼物的价值返还回来,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事迹,而非一种商业交易。这样一来,物质上的东西代表着精神幸福的交换,以及随之而来的福佑——赠出礼物的福佑与收到礼物的福佑。精神上的东西无法被买卖“难道两只麻雀连一点儿钱也卖不了吗?”再不起眼的小东西也是有价钱的。宇宙中的一切——每一件物品及每一种思想——都是有价值的。物质上的东西有其物体价值,精神上的东西有其精神价值,把这些价值混为一谈是不明智的。试图用金钱去寻求精神上的幸福,或用美德换取物质上的奢华,都是自私而又愚蠢的。它等于把宗教与物品交换混淆起来,企图在物品交换过程中获得宗教信仰。同情、善良、关爱无法被买来卖去;它们只能被给予及获得。当一件赠品被付钱时,它就不再是赠品。

由于万事万物皆有其价,那么那种被免费给予的,只有靠积累来获得。一个人舍弃自私的享乐越多,他获得无私的幸福就越多。宇宙是公正的,它的正义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人们一旦信奉它,就不会再对它抱有任何怀疑,而且内心没有任何畏惧,他只会惊讶、高兴。

5 把握分寸感的能力

一场梦魇中,一个事情与另外一个事情之间没有联系;所有的事情都是危险的,而且有一种普遍的迷惑与悲凉。聪明的人把在利己主义的人生比作一场梦魇。自私自利的人生有非常类同之处,在这种人生中,感悟分寸感的能力已经丧失,一个人所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响到他自己的自私目的的事情,而且常有狂热般的激动,让人不堪承受的麻烦和灾难,而且那种睡眠遇到麻烦的状态被称为梦魇。

在一场梦魇中,控制的意志和感知的智慧也处于休眠;而且在一种自私自利的人生中,更好的品质和精神感知,被禁锢在沉睡中。

未开化的头脑缺乏感悟分寸感的能力。它看不到一个自然物体与另外一个自然物体之间的正确联系,因而也对它周围的美丽与和谐毫无感觉。

具有分寸感的能力,就能够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这种能力需要不断去培养。当这种能力被应用于自然物体时,它包含全部的智慧,而且它可使人的品格更加高尚。在涉及精神上的事情时,人们普遍缺乏这种能力,因而培养这种能力便显得更加迫切。这是因为在精神领域里,要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需要让忧伤没有生存的土壤,让悲伤没有存身之地。所有苦难的根源

所有的悲伤与焦虑、恐惧与烦恼从何而来的呢?难道不是因为事情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难道不是因为欲望的多样性妨碍着他们以正确的眼力看待事物,而且认清它们的真正分寸?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悲伤时,他看到的只是他的损失;他没能高瞻远瞩,没能看到人生广阔的画卷。悲伤之事本身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在承受者看来,却成为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它与承受者生活中发生的其他事情不成比例。

所有已过而立之年的人们都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昔日的生活经历,回想往日他们一碰到生活中发生的不幸事情,就充满焦虑,心头笼罩着悲伤的阴云,甚至处于绝望的边缘。可今天再去看看这些不幸的事情,看清它们在自己整个人生中所占据的真正分寸,就会觉得那些事情其实微不足道。

有些人甚至现在碰到了不幸之事,便动了自杀的念头。可如果他能够冷静下来,暂时不要动手结果自己的性命,他只需等上10年光景,再回过头来看今天的不幸之事,就会觉得当初自己怎么能够那样愚蠢,为了一件相对来讲很小的不顺心事情,竟然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当一个人的头脑为狂热所占据,或者充满悲伤之时,他便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无法掂量事情的分寸,不能对事情做认真考虑。当他被某些事情烦扰时,他不能觉察到事情的相对价值和分寸。这样一来,这个人便走入梦魇,他的各种能力也被束缚。偏见由盲目所致

思想狂热的人严重缺乏感悟分寸感的能力,以至于在他看来,他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完全正确,而且总是好的,他的反对者的立场或观点总是坏的、错误的。他的理由和他的偏爱密切相连,他无论用什么理由去解释事物,都会让这些理由服务于偏爱,而不是服务于寻找双方之间存在的、公正的联系。他是那么的相信他自己这一方完全正确,而具有同样智慧的另一方完全错误,以至于他根本不可能保持公平公正。他对正义的惟一理解,就是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或把统治权置于他这一方手中。精神上的分寸感

如同在对待物质的东西时具有分寸感,可以消除不和谐的精神一样,在对待精神的东西时具有分寸感,则可以消除冲突争斗的精神。真正的艺术家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丑陋,他只看到美好。让有些人十分讨厌的东西,在他看来却在自然界占据着它的正确位置,而且它可以作为美好的东西出现在他的画中。真正的先知者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邪恶,他看到整个宇宙都充满善良,他看到让别人憎恶的东西,却处在进化安排的正确位置,而且他能够在内心里静地对它进行思考。

男男女女们之所以担忧、悲伤并争斗,是因为他们缺乏这种分寸感,是因为他们没能看到事物之间保持着正确的关系。并非事物本身让他们骚动不安,而是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他们自我制造的阴影,是一种脱离真实的自我主义梦魇的杜撰。

合乎伦理的分寸感的培养与发展,可以把一位狂热分子转变成为一位彬彬有礼的和平使者,可以让人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再去费尽心机地追逐私利。

精神分寸感让人心智健全;它让人平心静气;它给予了公平与正义,并展示出宇宙的完美、和谐。

6 坚持神圣的原则

持真理的人永不背离他所赞成的神圣原则。他可能被疾病、贫穷、痛苦、丧失朋友和地位,甚至眼前的死亡所威胁,然而他坚却能够矢志不渝地坚持这些神圣原则,因为他明白这些原则永远是正确的。对他来讲,只有一件事情,比所有的邪恶加在一起更让人悲伤,更让人恐惧,更让人想避开,这件事情就是背弃原则。只是由于永恒的神圣原则没有给自己带来健康、富裕和舒适,就面对考验而成为懦夫,失去良知,与一帮乌合之众狼狈为奸,欲望横流,患得患失,横加指责,以及对这些神圣原则进行不公正的攻击,这一切在坚持真理的人看来,简直是邪恶中的最大邪恶,罪过中的最大罪过。

我们并不能躲避生老病死。尽管我们可以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避开它们,但最终它们将突然向我们袭来。但我们可以避开错误行为,我们可以避开恐惧与懦弱。倘若我们能够习惯性地避开错误行为,并把恐惧消除掉,那么即便生活中的邪恶突然向我们袭来,它们也无法征服我们,这是因为我们已能支配着它们。每逢碰到它们,我们不必暂避时日,因为我们可以在它们的领地里把它们征服。勇敢坚持你的至高真理

有些人教育他人说,当做些虚假的事情可以保护另外一个人时,那么即便去做虚假的事情也是正确的。比如,当向另外一个人说谎是为了他的健康幸福时,说谎就是正确的。这些人等于是在辩解说,一个人在经历严峻考验时,摈弃真理的原则是正确的做法。伟大的导师从来都不会这样去教育他人。即便是那些高尚的人、先知先觉的人、圣贤之人和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也绝对不会这样去教育他人,因为这些得到神圣启蒙的人们明确地认识到,没有哪种境况可以混淆是非,让错误的变为正确的,而且谎言从来没有拯救与保护的力量。错误的行为要比痛苦更具邪恶,谎言要比死亡更可怕,更具破坏性。皮特为保护救世主耶稣的生命而做出错误的举动,耶稣为此而毫不留情地斥责皮特。对于正直之人来说,即便有些时候,别人以牺牲品德为代价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正直之人也不会舍弃正义而苟且偷生。

所有的人都敬仰及尊重殉教者,他们都是立场坚定的善男信女,他们怕的是自己做错事,说谎话或在考验面前畏惧退缩,他们并不怕痛苦与死亡;他们即使身处极为严峻的境地,也能泰然自若,坚持原则。是的,甚至当敌人辱骂、嘲讽他们时,所爱的人用眼泪和哭诉去感召他们放弃原则时,他们也毫不退缩,决不放弃,因为他们明白未来的美好和整个世界得以拯救,靠的是他们在最危急关头的坚定。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作为美德的纪念碑、拯救中心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准的力量,为人们永世不忘。

然而,如果一个人为了拯救自身,或为了让他个人所爱的两三个人受益而撒谎的话,他便很少为人们记起,因为他在摈弃原则的那一时刻,他的力量便消失殆尽。即便有人记起他,他也不会因为说谎而为人爱戴。在人们眼中,他永远是一个当考验来临之时畏惧不前的人。所有时代的所有人,都不会把他作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而怀念。

假若所有的人都相信,在极端的情况下说谎话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殉教者和圣人,人类的道德将遭受极大的破坏,世人只好在空前的黑暗中摸索。原则可让我们获得救助

把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坏事看成是正确之举的态度,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想之上:与不幸、痛苦和死亡相比,坏事与假话只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都知道,坏事与假话是最大的邪恶,因而他决不做错事,决不说假话,即便他自己的生命或其他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春风得意或财源茂盛的时候,他劝说自己坚持原则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情。然而,当痛苦向他突然袭来时,当不幸的阴云开始笼罩他时,当所处境况的压力包围着他时,那么他就开始接受着考验,检验他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这种时候,他究竟是依附于他的自我,或者坚持真理,就将大白于天下。

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原则可让我们获得救助。如果在那种时候我们背弃了它,我们如何才能从自我的陷阱与痛苦中获得拯救呢?

如果一个人昧着良心做坏事,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即刻的或迫近的痛苦,那么实际上他不仅没能达到避免的初衷,反倒增加了痛苦与邪恶。善良的人不会为了避开痛苦而做坏事。

当我们的幸福似乎危如累卵时,我们去背弃永恒的、保护性的原则的做法,可以说既不明智又不安全。如果我们为了追求享乐而背弃真理,那么我们失去的将不只是真理,我们还将失去享乐;但如果我们为了追求真理而放弃一时的享乐,那么真理的平和将消除我们所有的悲伤。

如果我们用高品位的东西去换取低品位的东西,那么我们将会感到空虚与苦恼,而且倘若我们随后背弃了永恒的真理,我们还指望去哪儿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呢?然而,如果我们为了追求高品位的东西而舍弃低品位的东西,那么高品位的东西所带来的力量与满足将永远与我们相伴,我们会感受到无限的快乐,而且还将在真理中找到可以躲开邪恶与悲伤的坚实避难所。

努力去在人生的千变万化中找到永恒,并且在找到永恒之后能够在各种境况下都坚持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拯救与持久的平和。

7 自我牺牲

我牺牲是伟大的精神大师们教义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包括放弃自我或自私自利,以便真理可以成为行为的指导源泉。自我自并非一种必须被抛弃的实体,而是一种必须被转变的心理状况。

放弃自我,并不是智慧之人的毁灭,而是每一个阴暗与自私欲望的毁灭。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和短暂的欢愉,与明智地培养美德、与坚持正义截然不同,而自我就是盲目地依附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和短暂的欢愉。自我就是内心的贪婪、觊觎与欲望,只有摈弃了自我,才能够了解真理,才能够收获真理带来的持久平静与无尽祥和。

把物质财富全部扔掉并没有益处,重要的是要牺牲对物质财富的贪欲。即便一个人牺牲了财富、地位、朋友、家庭、名声、家园、妻子、孩子——是的,甚至生命——但如果他没有与自私自利的自我断绝关系,那种牺牲也没有多大好的作用。

佛退隐之后,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在6年时间里一直在彷徨、寻求及承受磨难。只有当他做到戒欲时,他方可得到启蒙,达到平和的境界。

只放弃自我沉溺的东西,无法达到平和的境界,而且痛苦接踵而至。必须放弃的,正是自我沉溺,正是对物质财富的贪欲。只有放弃这些,随后才可保证心地恬静。牺牲自我

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自我残留心地,牺牲都是痛苦的。即便一个人没有多大价值的物品或欢愉已被牺牲,但他对它们的贪欲如果仍残存在内心深处,那么他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承受痛苦和面临巨大的诱惑。然而,如果他能够把对没有多大价值的物品或欢愉的贪欲,从内心深处永久地清除,那么他的牺牲不仅彻底,而且完美,随后他既不会承受痛苦,也不会受到那些物品或欢愉的诱惑。因此,当私心被连根清除,自我被彻底牺牲时,痛苦也便告以终结,人们就能够得到完美的认识与完美的平和。

仇恨是有私心的自我,贪婪是有私心的自我,妒忌与猜疑是有私心的自我,空虚与吹嘘是有私心的自我,暴食与好色是有私心的自我,撒谎与欺骗是有私心的自我,恶意中伤自己的邻居是有私心的自我,愤怒与报复是有私心的自我。

自我牺牲包括摈弃所有这些阴暗的心理状况。这个过程在其早期阶段充满痛苦,但不久之后,一种神圣的平和便不时地降临在朝圣者的生活中;随后,这种平和越来越长时间地与他相伴;最终,当真理的阳光开始照亮内心世界时,平和便永恒地为他拥有。

这种牺牲可以迎来平静祥和,因为在真正的完美人生中,再也没有牺牲,再也没有痛苦与悲伤。因为哪儿不再有充满私心的自我,那儿也就不再有需要放弃的东西;哪儿不再出现头脑依附于容易变质腐烂的东西这种情形,那儿就没有需要断绝关系的东西。当所有这些被放置在真理的圣坛,自私自利的爱也便被神圣的爱淹没。沐浴着神圣之爱的人,不会再有私心杂念,因为他拥有了洞察、启蒙和不朽的完美,从而也拥有了完美的平静祥和。

8 驾驭心智

接着上一章讲述的内容,对心智的驾驭做出几点提示,毫无疑问是恰到好处的。一个人甚至在能够看到完全、彻底的自我管紧理的必要性之前,就必须消除许多错觉。要知道,好多人都产生过这些错觉,他们错误地认为,他的行为的过失,完全由他周围的人们导致,而非完全由他自己导致。“如果我不被他人妨碍的话,那么我肯定能够取得更大进步,”或“我不可能有任何进展,因为我整天要和这些令人生厌的人们生活在一块儿,”是不少人时常挂在嘴边的抱怨。这些人错误地认为,别人应该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负责。

凶暴之人或易怒之人总是指责别人惹得自己下狠心或勃然大怒。这样的人一直生活在这种错觉中,越来越对他的凶狠和恼怒持肯定态度。如果一个人让自己深信,他自己的缺点都是由别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那么他如何才能够克服,甚至打算去克服那些缺点呢?此外,如果他坚信他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那么他为了设法让自己的境况有所改观,他会更多地迁怒他人,并且完全不了解造成他不幸的真正根源。

人们总爱把他们不成功的举动,归咎于他人教唆自己做出错误的抉择,或其他任何事情,就是不从自身找原因,不归咎于存在缺陷的自我。对每一种行为负责

一个人内心存在的所有缺陷、罪恶与自甘堕落,都应该由他自己来负责。社会上存在一些诱惑者及挑衅者,这的确是事实情况,然而如果他对诱惑与挑衅置之不理,那么它们就会在他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诱惑者与挑衅者均为愚蠢之人,那些屈从于他们的人,便成了心甘情愿地加入他们愚蠢阵营的人。他既不明智,又不坚强,麻烦的根源就在他自身。纯洁之人不会被诱惑,明智之人不会被挑衅。

一个人应该充分认识到他应该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完全负责,他已经沿着通向智慧与平和的道路前进了不少。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把利用诱惑作为成长的途径,而且把他人的错误行为视为对他自己力量的一次考验。耐心是一种美德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感谢上帝赠送给了他一件礼物——他那泼妇般的、脾气暴躁的妻子,妻子使得他更好地培养了耐心这种美德。与那些没有耐心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反倒可以更好地培养耐心;与自私自利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反倒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公无私的品质。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容易觉察到的真理。如果一个人不能耐心地与急躁之人相处,那么他本人其实就缺乏耐心;如果一个人与自私自利的人相处时表现得很自私,那么他本人实际上也是一个私心很重的人。美德就像是金子与宝石那样需要不断地经受检验,而且它经受的检验越多,它的光芒就越璀璨。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具有美德,然而当他面临与美德相对立的恶劣品质时却畏缩不前,那就别让他再自欺欺人了,他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真正的美德。别再指责别人

如果一个人打算能够挺起胸膛,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那么他必须摈弃“其他人妨碍着我进步”这种存在缺陷而又愚蠢的想法,并且真正认识到他进步的步伐有可能被他自己妨碍。让他意识到,把过错归结于他人则是他自己并不完美的反映。只要他不再指责别人,他就会沐浴着智慧的光芒,平和之门将向他敞开,而且他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自我的征服者。

实际上,一个人不断被与他人的亲密交往所烦扰,预示着他需要让这种交往促使他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让他达到一种更高层次、更加平静的心境。

如果一个人能够充分意识到他的道德责任,以及他做正确事情的内在力量,那么被他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的那些东西将成为对他最有价值的帮助。随后他将不再为自己的懦弱行为去指责别人,而且在各种各样的境况下都能够生活得从从容容。他不再去自欺欺人,而且明白每逢他想像着自己受到挑衅时,他自己实际上就是挑衅者。当他从烦乱的思绪中走出来时,他在与人交往时就不会再心烦意乱、毫无涵养了。借助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将与善良、纯洁为伍。随后他不仅让自己成为高尚者,而且能够激发他人也加入高尚者的行列。

做个高尚者!其他人自身内处于休眠状态,但却从未消亡的高尚也会被激发出来,并成为像你一样的高尚者。

9 自我克制

类在走向智慧的途中,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就是自我克制这门课程。人生经历是一所学校,人们在这所学校里遭受的一切痛人苦的惩罚,都是由于他们没能学好这门课程所造成的。抛开了自我克制,拯救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词语,而且平静祥和根本不可能得到。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直向罪恶让步,那么他如何能从罪恶中得到拯救呢?如果一个人不能消除内心的烦恼,他如何又能意识到无限的平和呢?

自我克制是天堂之门,它通向光明与平和,一个人离开了它,便会深陷地狱,而且他将在黑暗与不安中迷失方向。人们由于缺乏自我克制,才让自己的身心承受沉重的苦难,经受无法言表的折磨。只有他们能够做到自我克制,他们的痛苦与磨难才会烟消云散。宇宙间没有哪种力量可以取代人的自我克制的力量,一个人迟早都必须把自我克制付诸实践,方能彻底摆脱苦难。自我克制使能量升华

借助自我克制,一个人可以显露出他的神圣能量,而且可以上升到神圣的智慧与完美的层次。每个人都可以把它付诸实践。最脆弱的人也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实践它。在他开始这种实践之前,他的脆弱将与他形影不离,甚至他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如果人们拒绝自我克制,拒绝净化他们的心灵,那么他们是否信奉上帝或耶稣、婆罗门或佛、神灵或大师,都无济于事。是否相信耶稣就是上帝,佛就是全知者,神灵或大师给人们以神圣的指导,对那些一直依附于自身内的争斗、无知与贪婪等因素的人们来说,都不可能有任何帮助。

如果一个人拒绝放弃诽谤或辱骂的话语,拒绝改掉动辄恼怒的坏脾气,或拒绝消除他不纯洁的设想,那么什么样的神学主张或神学否定能够让他得到矫正呢?什么样的外在力量能够让他走上正路呢?花儿通过与下面的阴暗不断斗争,最终跃上枝头,沐浴着上面的阳光;一个人也只能依靠与他自身内的黑暗做不懈的斗争,才能够沐浴真理的光芒。天堂之门

自我克制的广泛重要性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人们也不理解自我克制是极其必要的,他们看不到自我克制所带来的精神自由与荣耀。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才不断遭受奴役、悲伤与苦难。但愿人们能静下心来,沉思一下地球上所出现的暴力、邪恶、疾病与苦难,思考一下他们中多少是由于缺乏自我克制造成的,这样一来他将渐渐认识到自我克制迫在眉睫。

我再次声明,自我克制是天堂之门,因为离开了它,幸福、关爱、平和都无从谈起。一个人的自我克制能力缺乏到什么程度,他的思维与生活就会混乱到什么程度。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人还没有学会去实践它,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被强制实施,用以维护社会秩序,预防毁灭性的混乱。纯洁的思想产生灵性

自我克制是美德的开端,它可引导人们去培养每一种高尚品格,在一种井然有序的宗教生活中,它是首要的品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平静、幸福与安详。缺少了自我克制,尽管可能有神学信仰或神职人员的教诲,但却不会有真正的宗教,因为离开了品德高尚的行为,宗教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如果不能战胜思想的错误倾向,灵性从何谈起呢?倘若人们远离自我克制,而且拒不去实践它,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宗教和行为相分离的错觉。随后他们会劝说自己,宗教并不包括克服有私心的自我并堂堂正正的做人,宗教只是让人相信《圣经》所讲的教义,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去朝拜某位救世主。这样一来,人们的信仰更加复杂化、混乱化,人们为了捍卫他们自己那种被格式化了的宗教,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暴力与争斗中。

然而,真正的宗教不能被格式化,它是思想的纯洁,它是充满关爱的一颗心,它是与这个世界平静相处的一个灵魂。它不需要去捍卫,因为它就是本质,就是行动,就是生命。当一个人开始克制他自己时,他便开始把宗教付诸实践。

10 多关注行为少考虑后果

们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所找的一个最普遍的借口,就是如果他按正确的去做,那么不幸之事便接踵而至。这样一来,愚蠢之人人只关心他们自己,只觉得他们有先见之明,他们在意的并非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由此造成的后果。既想获得令人愉快的结局,又想逃避令人不悦的后果,则是造成人们思想混乱的根源所在。而人的思想一旦处于混乱状态,时常无法明辨善恶,并且使自己不能扬善弃恶,甚至有些人会声称他们做错误的事情,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获得幸福,其实他们抱着同样的荒谬之见,而且它变得更加微妙、危险。

明智之人让自己关注的是自己的行为,而非它能够带来多么大的实惠。他们考虑的,并非什么可以让人愉悦,什么将会让人伤心,他们只考虑什么是正确的。因而他们只做正确的事情,而非拼命争取结果,这样一来他们就给自己卸掉了怀疑、欲望和恐惧的重负。一个只去做正确事情的人,既不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又不会被困惑混乱所烦扰。他的事业的道路是如此的平坦、笔直,以至于他从不会被疑虑和无常搅乱平静的心境。

印度教中的克里须那神称这样做事的人,是做正确之事而“把做事的结果置之度外,”而且他进一步指出,那些只做正确之事而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们,是最为善良的人,是具有至高智慧的人。不再为追求结果而做事

那些只为追求令人愉悦的结果而做事的人们,那些在他们自己或他人的幸福明显处于紧要关头之际,却脱离了正确道路的人们,永远无法摆脱怀疑、困难、困惑及痛苦。他们由于总在预测着可能产生的结果,因而他们今天会以一种方式做事,而明天则有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做事。所处境况的变幻之风把他们吹得飘忽不定,他们给自己徒增许多烦恼,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知所措。

然而,那些只为正义而做事的人们,那些只在乎他们的正确行为的人们,会摈弃一切私心杂念和一切对结果的想法,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无忧无虑,平静自处,宠辱不惊,而且他们行为的果实总是甜蜜无比的。

只有正确做事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知识,错误的行为永远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结果,而正确的行为永远也不会带来不良结果,它带给人的总是坚定与平和。人无论是否去追逐行为的结果,只要他采取了某种行为,他就无法避开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

那些自私自利、对真理的法则置若罔闻的人们,认为他们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结果,可到头来他们收获的却是自私自利带来的苦涩之果。

那些与正义为伍的人们知道他们将是收获者,而不是不良结果的制造者,到头来他们收获的将是正义的甜蜜果实。

正义极其简单,没有任何复杂性。错误极其复杂,它会让人的头脑陷入困惑与迷茫。

抛弃自私自利,坚持力争在做正确的事情的过程中树立真正的自我,这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11 智慧之路

慧之路是至高之路,走上这条道路的人们,内心所有的怀疑和动摇将烟消云散,他将获得真正的知识,在人生旅途迈出坚实智的步伐。

智慧是如此的镇定、沉静和美丽,以至于在这个世界的刺激与愉悦中,在人类激情的漩涡中,它的确很难被发现。它之所以难以被发现,并不是因为它无法被理解,也不是因为它比较复杂,而是因为它不爱自我炫耀,它朴实无华,因为具有私心的自我是如此的盲目、鲁莽,如此地妒忌智慧的正确与快乐。智慧是私心的大敌

智慧常被那些有私心的人们拒之门外,这是因为它总以谴责的形式,去触及他们内心的自私,品德低下的人自然无法承受它毫不留情的谴责。只有当一个人的私心被消灭时,他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智慧,正是由于这一点,正是由于智慧是私心的大敌,私心才起来反叛,它不甘心被智慧排挤,甚至被智慧消灭。

愚蠢之人被他狂热的激情和他个人的欲望所左右。每当他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并不去问“这样做正确吗?”而只是考虑他从这件事中获得多少享乐或个人利益,他并不能支配自己狂热的激情,也不会按固定的原则做事,他只是自己欲望的奴隶,他的人生道路完全由他的欲望所引导。

智慧之人能够克制他的激情,抛弃所有的个人贪欲。他从不按自己的冲动与狂热的激情行事,而是非常冷静地去考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会按正确的去做。他总是深思熟虑,冷静沉着,用最高尚的道德准则去指导他的行动。他能够超越快乐与痛苦。智慧就是正确地行事

智慧无法在书本上或旅途中发现,也无法在学习中或哲学里找到,它只有通过实践方可获得。一个人可能坚持不懈地阅读最伟大的贤人所定的规则,然而如果他不净化自己的心灵,做到自我克制,他将永远摆脱不了愚昧。一个人可能非常熟悉最伟大的哲学家的作品,然而只要他继续依附于他狂热的激情,他就无法获得智慧。

智慧就是正确行为,非常正确的去做事;愚昧就是错误的行为,非常错误的去做事。如果一个人看不到他自己的错误,并且不去摈弃这些错误,那么他即便阅读再多的著作,即便整天潜心研究,到头来也只是徒劳一场。

智慧对徒劳之人说:“不要赞扬你自己。”对骄傲之人说:“做人要谦卑。”对爱传播流言蜚语的人说:“管住你的舌头。”对动辄发怒的人说:“压住你的怒气。”对充满怨恨的人说:“宽容你的敌人。”对自我沉溺的人说:“凡事要有节制”对不纯洁的人说:“消除你内心的贪欲。”对所有的人说:“意识到小小的过错,忠实地履行你的职责,而且永远不要妨碍他人履行职责。”消除私心

这些事情都非常简单,做起来也并不复杂,然而一旦到了需要消除私心的时候,一个人内心的自私倾向就会对它们持反对态度,而且会负隅顽抗。这是由于自私者喜欢过那种充满刺激与狂热的生活,憎恨智慧的镇定与平静,这样一来这些人仍旧摆脱不了愚昧。

然而,智慧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它总是乐意接受那些已厌倦走布满荆棘的愚昧之路的人们。没人可以被阻挡在智慧大门的外面,除非他本人想阻挡自己;不依靠自己的努力,任何人也无法获得智慧。一个人只要准备诚实地对待自己,检验他到底多么无知,直面他的错误,认识并积极纠正他的过错,而且愿意去履行让他自己获得新生的职责,那么他定能找到智慧之路。他迈着谦卑而恭顺的步伐,在合适的时间定能得到拯救,过上甜蜜的生活。

12 改变习惯,改变性格

真是不由自主地这么做,这是我的性格所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不少人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我借口。这话是什么意思?说这话的人意在声称,他认为自己在所做的事情上毫无选择,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他认为他必须继续做错事,一直做到他告别人世的那一天,而这是由于他“生性如此”,或者由于他的父亲或祖父也这样做事,或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得顺着他的家谱,向前数上二三百年,有一个老祖先具有这样的性格,而他遗传了老祖先的性格,必定会这么做事。这样的思想应当被根除、被摈弃,因为它不仅毫无道理,而且它是一切进步的障碍,妨碍着善良的培养,妨碍着性格的发展,也妨碍着人生步入高尚境界。

性格并非是永久不变的。实际上,它是自然界最容易变化的事物之一。如果性格不被意志的有意识行为去改变,它也要不断地被所处环境的压力所变革。性格并不是固定的,除非一个人靠永远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固执的坚持他那种“我不由自主地去做它”的信念,来让性格固定不变。一旦一个人消除那种信念,他将发现他可以支配自己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此外,他将发现智慧与意志是能够塑造性格的有力工具。如果一个人能真心实意地用它去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么他很快就能看到明显的成效。

性格难道不是一遍遍地做同样的事情而形成的吗?不要重复的做同样的事情,这样一来你做事的习惯倾向就会被改变,接下来你的性格便会被改变。我知道,要与过去的思想或行为习惯告别,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挺困难的一件事,然而你每努力一次,这种困难就减少一些,直至最终消失。随后,崭新而良好的习惯便得以形成,你做事的倾向就会由坏变好,你的品格日渐崇高,你的思想摆脱了烦扰痛苦,达到快乐的境界。

任何人都没必要一直充当不良个性的俘虏,这种不良个性会致使他深感不幸福,而这种情况肯定是他本人不愿看到的,他可以摈弃它,他可以挣破奴役的枷锁,他可以把自己释放出来,获得自由。

13 让思想自由

个人在他自己头脑的领地内拥有一切力量,但在他人头脑的领地内或外在事务上,他的力量却非常有限。他可以支配自己的一头脑,但他却不能支配他人的头脑;他可以选择他的思想,但他却不能对别人想些什么做出选择。他无法按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天气,但他可以支配他的思维,而且决定对将来天气怎样抱什么心态。

他可以对自己的思想领地进行改革,但他却不能改革外在的世界,因为外在的世界由其他人的思想组成,而其他人的思想和他的思想一样具有同等的自由。一个纯洁的人无法去净化另一个不太纯洁的人的心灵,但他可以借助他的纯洁人生,去阐明他纯洁的经历,从而充当一位老师,充当他人的向导,让他们能够更快速、更轻易地纯洁自己。但即便是到了那个时候,那些人也有力量去决定是否将接受这类指导,因为这是一个人的选择权。

正是由于这种双重真理——一个人在他人的思想领域中没有力量,然而他在自己的思想领域却具有一切力量,所以他无法避开他自己的思想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人类无力去改变或避开后果,但却具有对思想行为做出选择的力量,他在选择了自己的思想之后,就必须接受它们带来的一切后果。他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就无法避开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全部结果。承认思想自由

规则在宇宙间处处起着作用,而且宇宙间有着完美的个人自由。一个人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与此同时所有其他的人也可以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一个人有力量去偷窃,但其他的人有力量保护自己不被盗贼偷窃。一个人一旦把自己的思想散播出去,并依照自己的追求而采取了行动,那么这个人在那种思想与追求上的能量已告以终结。结局是确定的,丝毫无法逃避。无论他们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实际上都是由人的思想与行为所造成的。

既然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来思想及行动,而且所有其他的人也具有这种自由,那么一个人迟早需要学会认真对待他人的思想,而且在他做好这一点之前,他将不断遭受坎坷。在思想及行动时丝毫不考虑他人,既是对自由的滥用,又是对自由的侵害。一个人的这种思想行为由于违背了自主的原则,必将自取灭亡,而在其自取灭亡的过程中,这个人也将遭受痛苦。

如果思想摆脱了无知,认识到它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巨大的能量,并且不再让它自己去对抗他人的思想,那么它将能够和他人的思想和谐相处。承认他人选择的自由,它随后便可意识到精神的充实与苦难的终结。自负表现出的自私自利

从精神的立场来看,自私、利己主义和专制,是可以相互转换使用的术语,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每一种自私的思想或行为,都是利己主义的体现,都是专制思想在作怪,等待它的总是痛苦与失败。它终将被消除,因为自由的法则时刻在起着作用,永远不会被废除。

如果自私自利能够征服一切的话,那么自由将无存身之地。可实际上,自私自利带来的结果只有痛苦,因为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包括两个利己主义的要素:一是否认他人的自由;二是主张自己的自由超越它的法定领地。它因而摧毁了自我。专制则是死路一条。

人类并不是自私的动物,但人类却是自私的制造者,它表明了人的一种力量,那种甚至违背他做人法则的力量。自私是缺乏智慧的力量,它是被引入歧途的力量。一个人之所以堕落到自私自利的地步,是因为他对自己做人的本质与能量比较无知。这种无知与自私只会带来苦难,而一次次的遭受苦难和成年累月的经历可让他最终认识到他真正力量之所在,并且合法地去运用他这种力量。真正的文明智慧之人不可能自私自利,不可能指责他人自私,也不可能强迫他人无私的为自己做事。自私带来苦难

自私者渴求让他人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做事,他们相信这才是所有其他人要走的唯一正确道路。他的能量本应该在他自己的领地内自由释放,但他却愚昧地把这些能量浪费在他人的领地内。这就是说他否认别人拥有他们自己的能量,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做事。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思想行为自由,与他人的思想行为自由产生对抗,进而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苦难。因此,那些不断干涉他人的做法、燃烧不尽的狂热之火、骚动、争斗和悲哀,都将与他相伴。自私是被错用的能量。

无私者不会去干涉他人的思想行为自由,而且抛弃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通过抛弃思想行为中的自私自利,无私者认识到他无限的自由,但他却能够克制自己不去侵占他人的无限自由。他意识到他人选择的合法性,以及他人自由释放能量的权利。

尽管其他人可能会对这样的无私者进行干涉,但却无法给他造成任何烦恼和痛苦,因为他已大彻大悟,觉得别人应该有自己做事的自由,他不会希望别人以其他的方式对待自己。他意识到他唯一的职责和他全部的能量都在于正确地对待他人,他无需关心他人对待他的做法,那都是他人自己的事。因此对于无私者来说,恶意、嫉妒、诽谤、嫉恨、指责、谴责和压迫都不属于考虑之列,他不再和这些东西打交道,因此,当这些东西向他袭来时,他不会受到打搅与烦扰。这样一来,从罪恶中的解脱进而成了从痛苦中的解脱。无私的人是自由的,他永远摆脱了罪恶的奴役,他冲破了每一个枷锁。

14 工作的幸福与尊严

动就是生命”是一条与真理一起孕育出来的原则,而这条原则无法被过于频繁的重复,或者过于仔细的研究和实“劳践。劳动通常被视为一种获得安逸与享乐的令人讨厌的、甚至是丧失体面的手段。其实劳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劳动本身很高尚,可人们好多时候并不这么看。这条箴言里边所包含的课程需要铭记在心,并且非常透彻地去学习。

活动,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活动,都是生活的根本。生命的完全停止就是死亡,而死亡立刻被腐朽追随。安逸与死亡息息相关。活动越丰富,生活就越丰富。脑力劳动者、思想原创者、永不停息地进行脑力活动的人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生命力最持久的人。参加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园丁、永不停息地进行体力活动的人,其生命的持久性仅次于前者。不要害怕工作

心地纯洁、心态健康的人热爱工作,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巨大的幸福,他们从不抱怨“工作过量”。如果一个人过着高尚而纯洁的生活,他很难,几乎也不可能工作过量。让一个人垮掉的,其实是担忧、坏习惯、不知足和游手好闲,这是因为如果劳动是生命,那么懒惰必定是死亡,让我们在谈论工作过量之前先把懒惰这个罪恶除掉。

有些人害怕工作,把工作视为敌人;有些人担心干得太多,是自己日渐衰弱的原因,实际上他们必须懂得,工作是一位给予健康的好朋友;其他一些人为工作感到羞耻,他们把工作视为需要避开的下贱之事;内心纯洁、品行高尚的人,既不害怕工作,又不为工作感到羞耻,他们在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了尊严。没有哪一项必要的工作会让人变得下贱,然而如果一个人把他的工作看得很下贱,他已经被他自己奴性般的空虚所贬低,而非被他的工作所贬低。

人们每天都有体力的工作和脑力的工作要做,而这些工作则给人们以尊严。

害怕工作的懒惰之人,以及为工作感到羞耻的空虚之人,都走上了通向贫穷的道路,如果他们还没有到达贫穷的境地。热爱工作的勤奋之人,以及以工作为荣耀的有真正尊严的人,都走上了通向富裕的道路,如果他们还没有到达富裕的境地。懒惰之人正在播下贫穷与罪恶的种子;空虚之人正在播下羞辱与可耻的种子;勤奋之人正在播下富裕与美德的种子;有尊严的劳动者正在播下胜利与荣誉的种子;行动就是种子,人们将在适当的季节收获自己应得的果实。为你的工作感到欣喜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欲望,那就是靠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其实这是一种偷盗行为。企图不劳而获,就等于剥夺另外一个人的劳动成果;企图不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就得到大笔金钱,就等于偷走了本该属于另外一个辛勤劳动的人的金钱。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为我们的工作感到欣喜,让我们欢庆自己具有工作的力量和能力,让我们通过兢兢业业的劳动去增强那种力量和能力。

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它都是高尚的;而且如果我们用一种高尚的心灵去做好它,世人终将感觉到我们的高尚。具有美德的人,从不蔑视自己从事的任何劳动;坚持工作毫不退缩的人,始终如一、保持耐心、甚至贫贱不能移的人,最终必将品尝到他劳动的甜美果实。甚至在他劳动的时候,头顶上出现了失败的阴云,幸福也将与他相伴,这是因为“一个找到自己工作的人等于找到了幸福的源泉,让他不要再去寻找其他的幸福”。

15 良好礼节与文雅举止

求上进,驱除兽性,彻底消除猿人那种原始冲动和老虎的凶暴。所有的文化都倡导消除兽性。进化是一个去芜存精的过程,追而且社会法则就包含在进化法则之内。

教育是知识文化。学者致力于进化并完美他的知识;精神的虔诚者致力于进化并完美他的心灵。

当一个人渴望进入更高尚的境界,并努力去实现他的理想的时候,他就等于开始给他的本质去芜存精。一个人让内心越纯洁,让自己的品格越多地得到升华,他的外在举止就越温文尔雅。

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建立在合乎道德的基础之上,而且无法脱离宗教。不文明、不礼貌就意味着不完美,这是由于那种行为举止正是内心不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情,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他行为粗鲁,他就是一个粗鲁的人;如果他做事愚蠢,他就是一个愚蠢的人;如果他做事温文尔雅,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颇有风度的绅士。人们有时错误的认为,一个人在其粗鲁与野蛮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温柔而善良的心(尽管这样的人可能具有某些动物般的品德),这是因为外在的情形是内在的流露。正确地行事

佛解释说,通向完美的高尚之路有八层,而这八层中的一层就是正确行为或良好表现。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没能学会如何以一种善良、优雅与无私的精神去对待他人的人,实际上他也没能走上神圣人生的道路。

如果一个人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那么他将能让自己的行为得到升华;如果他让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升华,这就有助于他进一步进化自己的心灵。

粗鄙、野蛮和凶暴,可能对野兽来说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对于渴望在人类社会中可被人广泛接受的人(更不用说进入人类社会更高尚者行列的人)来说,将会立即清除掉他身上可能具有的这类野兽的特征。

所有这些有助于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事情——比如音乐、绘画、诗歌、文明礼貌——都是服务者,都是进步的使者。当一个人仿效畜生时,他就贬低了自己。让我们不要把愚昧误以为朴素,把粗俗误以为诚实。

内心的无私、善良和为他人着想,总是以温和、大度和高尚表露出来。假装举止优雅,以求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这种做法看似成功,实则不然。佯装与虚伪过不了多久便现原型;每个人的眼睛迟早会看穿佯装与虚伪者的肤浅,那些企图欺骗他人的人最终只能欺骗自己。

正如爱默生所说:“只为追求表面效果而做事情,将被人们视为是沽名钓誉;而为爱去做事情,人们将会觉得做事的人充满爱心。”讲究礼貌

具有良好教养的孩子,学会了在考虑自己幸福之前首先去考虑他人的幸福: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别人坐,把最好的水果让给别人吃,把最有趣的小栏报道让给别人读,等等。而且,他们还以正确的方式去做每件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无私与正确行为这二者不仅是礼节礼貌的基础,而且是一切道德、宗教和真正生活的基础:它们代表着力量与技能。自私的人是虚弱的,而且做事方面缺乏技能。无私是正确的思想方式,而讲究礼貌则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正如爱默生所说:“无论你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种做事方式,哪怕是简单到去煮一个鸡蛋也不例外。讲究礼貌,则是做事情的正确方式。”正确方式与错误方式

人们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想当然地认为更高层次的人生,是某种高高在上,脱离了普普通通的生活琐事的东西;而忽略生活琐事,或者干脆以一种草率的方式去对待它们,则表明头脑里想的“都是高层次的东西”。可事实上,它却表明头脑变得不严谨、不清醒或非常脆弱,而不是很严谨、很清醒及很坚强。对于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微小、琐碎,都有一种做它的正确方式,而且用正确方式去做它,可以省去许多摩擦、时间、烦恼,可以保存能量,培养优雅的气质和做事的技能,为生活增添幸福。

身经历中发现),每件工具都有其特殊的用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一种工具都不能被当成另外一种工具使用。通过把每种工具以正确的方式用到适合它用的地方,工匠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灵巧与能量。倘若一名学徒拒绝听从师傅的指教,坚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使用工具,把本该用这件工具做的事,用另外一件工具去做,那么到头来他的技能比非常笨拙的人好不到哪儿,而且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将注定成为一位失败者。

这个道理适用于人的一生。如果一个人乐于接受指导,努力学会如何去正确地、合法地做每一件事情,那么他将变得强大、有技能、明智,他会成为他自己、他的思想、行为的主宰。然而,如果他固执地迎合自己一时的冲动,我行我素,想当然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缺乏思考,拒绝他人的指教,那么这样一个人最终一事无成,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正确地做事

孔子一向对衣着、用餐、举止、言谈等一切所谓的生活琐碎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极力倡导人们遵守他所宣扬的高尚道德准则。他教育自己的弟子们,一个人若把任何有必要做的事情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则表明他的头脑愚蠢,思想庸俗。智慧注重自己的所有义务,而且把每件事情做得明智、周到、正确。

我们这个社会有它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不能随意破坏。比如,在我们的餐饮文化中,餐刀是切东西时用的,而餐叉则是吃东西时用的。如果一个人固执地要用餐刀吃东西,他就等于把餐具用在了不适当的地方。这看似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则影响到一个人的全面进步,而且会给人的生活造成混乱。

只要一个人在思想及行为上很不友善地对待他人,他就会被拒绝在天堂的门外,这是宇宙法则在起作用,并非法则方面出现的专制状况;他将遭受痛苦与不安,因为自私自利就意味着分裂与错乱。宇宙被正确所支撑,它建立于秩序之上,它要求正确做事,而智慧的寻求者则始终谨慎行事。他思想纯洁,说话温和,做事大度,他让自己的品性更加善良,让自己的精神更加高尚。

16 人生的信条

些在忠诚信仰方面脱离了正常轨道,并在寻求更高层次的人生方面被淘汰出局的人,往往缺乏宗教信仰,很容易掉进骄傲的那陷阱。要知道,这个陷阱在他们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在那些想像自己沐浴着伟大的精神光芒的人们中间,很少有人去攻击“信条”,不屑一顾地谈论“正统教派”(仿佛正统教派就是邪恶的代名词)。脱离正宗教派,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也都不包括脱离罪恶,实际上,它时常伴随着日益增大的辛酸与耻辱。观点的改变是一回事,而心灵的改变则是另一回事,让自己抛弃某些信条比较容易,而让自己摈弃一切罪恶却比较困难。

仇恨与骄傲,以及并不必要的传统与一致,都是需要避免的。需要我们鄙视的,是一个人的罪过,而不是另一个人的信条。

心态端正的人不会为自己比他人学识渊博而骄傲自大,不会想像着自己的精神境界要比其他人都高,也不会瞧不起那些依旧坚持他曾抛弃的信条的人们。

把“心胸狭窄”、“执迷不悟”、“自私自利”之类的词语加在他人身上,并不能表明自己思想开明、觉悟很高。世上没有哪个人希望这类词语被用在自己身上。那些真正信奉宗教的人,如果觉得某些词语用在自己身上会让自己遭受伤害的话,绝对不会在谈论他人时使用这些词语。爱让一切信条融汇于一起

那些学会了谦恭待人、充满爱心的人们,是真正的文明进步之人。他们从不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且能够热情为他人着想;他们毫不留情地谴责自己的过错,而且能够以宽容同情之心考虑他人的过错;他们不断地培养自己观察事物本质与规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能让他们看到他人身上的真理,以及他人信奉的宗教所蕴含的真理。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邻居具有不同的信仰,或者坚持一个比较正规的教条,而去谴责邻居们。他们能够忠实地按自己的信条,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也不会干涉或谴责邻居们按他们的信条履行他们的职责。这样一来,整个世界日趋完美与平和。

在各种各样的信条中,蕴含着一种永不褪色、永不改变的统一力量,而具有这种爱的他或她也便能够对这一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一个人倘若领悟宗教的真正精神,心灵达到至善至纯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够避开所有的勾心斗角,他也不会动辄责备他人;他也不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只有他自己的宗教(如果他属于某一宗教的话)值得赞颂;他也不会处心积虑地去证明只有他的宗教才是正确的,或者贬损其他宗教,设法证明那些宗教都是错误的。就像掌握了真理的人,不会一开口就不住地赞扬他自己或他的工作一样,谦虚、善良、智慧之人也不会声称他自己的宗教要比其他一切宗教更高级。他不会通过诋毁他人怀着神圣之心去信仰的宗教,来寻求抬高他自己信仰的宗教。阿育王的诏书

在谈及慈善仁爱时,没有什么能够比阿育王的第12诏书更明晰无误,更宽宏大量了。阿育王是信奉佛教的第一位印度统治者,他还是生活在公元前二世纪或三世纪的一位圣人。他一生致力于真理的传播,他颁布的诏书字里行间都可为此作证。下面这段文字就摘自他颁布的诏书:“我们不应该只去颂扬自己信奉的教派,同时贬低他人信奉的教派;与此相反,其他人信奉的教派值得获取怎样的尊重,我们就应当去那样尊重它们。我们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们自己教派的发展,同时也可让其他教派受益;倘若我们不这样做,那么我们在损害其他教派的同时,也使我们自己的教派遭受重创。无论是谁,当他靠着贬低他人的教派来抬高自己的教派时,他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出于对自己教派的深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教派名扬天下。殊不知,他这么做反倒会给他自己的教派带来更多的损害。”

这些都是智慧、神圣之语,它字里行间浸透着慈爱,那些渴望消除自身缺陷,而非摧毁其他教派的人们,应当对它认真思考。

阴暗的心理和根植内心深处的缪见,让人认为可以通过暴露自己眼中其他教派的“邪恶之处”,从而很好地促进自己教派的发展。常见的情况却是,这样的人总爱抱着这么一种思想:通过持续不断地贬低其他教派,他最终可能将那些教派统统消除,把所有的人都争取到他这一边。他一直殚精竭虑地去搞坏其他教派的名声,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给自己的教派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正如每当一个人诽谤他人时,他给自己的品格与前途造成了持久的损害一样,每当一个人诋毁另外一个教派时,他玷污并贬低了自己的教派。总爱攻击及谴责其他教派的人,正是在自己的教派被攻击及谴责时遭受最多痛苦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教派被指责为邪恶和虚伪的教派,那么他就应该约束好自己,让自己不去这样指责其他教派。如果自己的事业得到他人的好评与帮助,可以让自己感到十分欣慰的话,那么他也应该对他人的事业给予好评和帮助,最终可以达到双方均能受益的目标。借助这种方式,他将能够避免许多错误,不再遭受宗派主义者的争斗造成的惨痛,并让自己成为仁爱善良之人。一视同仁,避免不和

温和、仁爱之心可以让人避免产生盲目的强烈感情。要知道,盲目的强烈感情,可以让党派争斗、暴力、压迫、苦难的烈火一代代地燃烧。温和、仁爱为富有同情心的人所具有,它不会嘲弄任何事情,也不会贬低任何事情,更不会激发起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和憎恶。由于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温和、仁爱,那么他就彻底地掌握了以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掌握的伟大法则。他看到所有派别、所有宗教中好的一面,他可以让自己学到好的一面。

让真理的寻求者对世间所有教派能够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不和;让他去努力追寻仁爱,因为仁爱没有诽谤、中伤或指责。它根本不会让人想着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矛盾源于错误

真理不会自相矛盾。真理的本质是正确、真实和坚定不移的确信。为何不同的宗教和流派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息呢?这难道不是错误惹的祸吗?矛盾与争斗属于错误的范畴,因为错误可导致人们困惑不解,错误是自相矛盾的起源。假若基督说:“我的宗教是真实的,佛教是虚假的,”而且假若佛祖说:“基督教是虚假的,而佛教却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种不能协调的矛盾,因为这两个宗教不可能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假的。这样一种矛盾不可能源于真理,因而它必定源于错误。

然而,如果这两个宗教的教徒们现在都认为或都声称:“是的,矛盾的确源于错误,但错在对方及其宗教,我方和我们的宗教根本没有任何错误,”那么这只会激化矛盾。说到这儿,有人会不由自主地问:“错误究竟源自哪儿?真理又在何方?”难道不是这些人所接受的那种对待对方的心态,导致错误的产生吗?一旦他们转变了那种心态,用善意回报对方的敌对,难道他们将感触不到根本不会自相矛盾的真理吗?

把“我信奉的宗教是真实的,我邻居信奉的宗教是虚假的”这种话挂在嘴边的人,其实还根本没有发现他自己信奉的宗教中蕴含的真理,这是由于如果他真的发现了他的宗教中蕴含的真理,那么他也必将看到所有的宗教中蕴含的真理。既然在所有的宇宙现象背后只有一个真理,那么在所有的宗教流派背后也只有一个宗教,这是因为每一个宗教都包含着同样的道德教诲,而且所有伟大的宗教大师都给人们传授几乎一样的道理。真理是一颗纯洁之心

宣传宗教者布道时所说的一些训诫,在各种宗教中都可以找到。所有宗教大师及其许多信徒,都过着这些训诫所要求的那种生活,因为真理是一颗纯洁之心及一种无可指责的人生,而非一套教条和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教育人们纯洁心灵,追求神圣的生活,具有同情心、爱心和善意。它们都教育人们多做善事,放弃自私与罪恶。这些事情并非教条、理论和观点,它们是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实践的对象,需要追求的人生。人们不会为它们产生分歧,因为它们是被每一个宗派普遍认可的真理。那么他们会为什么产生分歧呢?为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思索和他们的理论。

人们只会为那些不真实的事情产生分歧,而不会为那些真实的事情产生分歧。他们只会为消除错误而斗争,而不会为消灭真理而斗争。所有宗教的真正实质,就是一个人必须首先停止与他人的争斗,而且应该学会用善意与爱心去对待他人,随后他才能够掌握真理。如果一个人深信他邻居信奉的宗教是虚假的,而且他有义务去竭尽全力破坏并消灭那种宗教的话,那么他如何能掌握真理呢?我们想让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如何去对待他人。所有的宗教都一样

真实的事物,无论在哪儿它总是真实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和虔诚的佛教徒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佛教中推崇的纯净之心、人生的虔诚、神圣的期待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在基督教中同样得到推崇。佛教教徒的善行与基督教教徒的善行并没有什么区别。不仅基督教教徒会为罪恶而自责,为错误的思想行为而懊悔,所有宗教的善男信女们也会这样。成为神圣之人需要同情之心,成为神圣之人还需要关爱之心。

所有的宗教都传授同样的基本真理,从这一点上来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然而,遗憾的是人们不去实践这些真理,反倒喜欢固执己见,在缺乏知识与经验的情况下对事情进行推测,而且正是在他们维护与传播自己的意见与推测的过程中,他们加入了相互对立的派别,并开始互相争斗。

谴责是迫害的开端。“我是对的而你是错的”这种思想,是仇恨的种子。正是由于播种了这粒种子,残酷迫害异端的情形愈演愈烈。决心发现宇宙真理的人,必须抛弃自私自利,浇灭谴责的仇恨烈火。他必须摈弃内心那种“所有其他人都错了”的思想,并且树立能够让人得到启蒙的思想——“如果真是有人错了,那就是我错了”。树立这种思想之后,他就可以摆脱罪恶,在生活中用关爱和善意对待他人,不主观地把他人分为三、六、九等,不加入相互对立的派别,做一个和平的缔造者,而非某一派别的一个好战、狂热分子。只要他仁爱善良地对待所有人,他终将和谐地融入到他们之中。他将理解宇宙真理,永恒的宗教,这是由于当错误与自私被摈弃时,真理方显本色,而宗教也将迎来大一统的局面。

17 法则是有条不紊的

衷于令人愉悦之事,是人性中的一个要素,它就像激情与欲望一样,需要被约束、引导,直至最终被转变。否则,迷信、蒙热昧、缺乏远见就在所难免。一个人只有超越时刻盼望奇迹出现的那种想法,方可觉察到法则那种有秩序的、永恒的、慈爱的本质。只有了解法则,才能快乐地去感受平和与确实。

如同一个孩子睁开双眼,满怀惊奇地看着这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沉醉于巨人和仙女的童话故事之中那样,一位成年人第一次睁开他思维的眼睛,看着精神世界的一切时,他会沉醉于奇思妙想或神奇之事。就像当一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时,他把童年时代的幼稚丢到身后,更为准确地懂得了他周围那些现象的相对性质那样,一个精神上日渐成熟,并且更加熟悉内在现实的人,最终会把孩子般惊奇的那个时代抛在身后,他终于接触到万事万物的法则,而且开始用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原则来支配自己的人生。法则有条不紊

法则是广泛适用的,是永恒的,尽管知识的广大领域还有待我们去发掘,但因果法则始终在起着支配作用。每一种新的发现,每一条被揭示出来的真理,都能够帮助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法则的美丽、稳定和至高无上。当我们了解到在自然界每一部分都起作用的法则不可亵渎、永恒不变时,会感到无比喜悦。这是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明白宇宙的运行法则也是同样的,因而它也能够被发现、被理解、被遵从。这是必然之事,因而它既给我们以希望,又给我们以快乐。时刻盼望奇迹出现的那种想法,其实是否认法则的存在,是想用一种随意的、反复无常的力量去取代法则。不要指望奇迹出现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故事讲述仁慈博爱的伟大导师们生活中的奇迹,可这些故事是由头脑未得到启蒙的那些人传播出来的,并非由这些伟大导师们本人传播出来的。

老子曾详细解释过不承认奇迹的至高法则,可他的学说中如今已经被掺杂进去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迹,以至于这种学说被搞得比迷信好不了多少。

后人甚至也给佛教的大师们的一生杜撰许多奇迹,可佛教的创始人却声称:“人们应当看到,因果报应法则支配着世间万事万物,一心想创造奇迹的信徒,其实并不懂得这一点”,而且创始人还补充说:“对奇迹的指望,要么是出于贪婪,要么是出于空虚。”

拉玛是印度教的一位大师,他1886年离开人世。拉玛在他的有生之年,被他的信徒认为是那个时代一个神的化身,人们争相传颂他一生各种各样的奇迹,如今许多神奇的传说与他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然而,据迈克斯·穆勒称,这些奇迹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为其作证,它缺乏事实依据,而且拉玛本人也对人们给他的人生杜撰出来的奇迹持批判态度。懂得法则有条不紊

随着人们越来越得到启蒙,奇迹与奇迹的创造将从宗教中被抹去,有条不紊的法则之美和遵守法则之庄严,将被展示出来,为人们熟知。那些指望创造奇迹,或制造星相上的或心理上的奇异现象的人们,那些怀着一颗好奇心想看无形之人或超自然之人的人们,那些立志要成为一位“大师”或一位“能人”的人们,都无法清楚地认识真理和至高无上的生活。

对事物产生的那种孩童般的好奇,必须被对事物的真知所取代。信徒要想走上通向真理之路,就需要有一颗谦恭之心。空虚自大则是真理之路上的障碍。正在培养善良、克制和爱心的人,已经走上了真理之路。真正大师的标志,并非不可思议的神奇和奇迹的创造,而是无限的耐心、无尽的关爱、一尘不染的纯洁和一颗与所有的人和平共处的善良之心。

18 争斗源于内心的自私

争诱发于内在的争斗。“精神上的争斗”要先于世间爆发的战争。当内在的精神和谐由于分裂和争斗而被破坏时,它将以战战争这种外在形式显现出来。没有这种内在的争斗,也就不会爆发战争;而在内在的和谐没有得到恢复之前,已经爆发的战争也不会停止。

战争包含着侵略与抵抗,在战斗打响之后,参战双方扮演着侵略者与抵抗者的角色。因此,那种借侵略手段去结束战争的努力只会制造战争。“我要毫不妥协地与战争精神作斗争”,一位先生不久前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并不知道抱着这种心态,他其实是在实践并强化着战争精神。

为反对战争而毫不妥协地斗争,实际上等于在制造战争。它不可能是为和平而战,因为所有的斗争都是在消灭和平。想靠谴责战争或与以牙还牙地对待战争,来结束战争,就像想灭火的时候去往火中扔柴火一样荒唐可笑。和平的精神

因此,那些真正的和平人士,并不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反战上,而是全力以赴去实践和平。因而那些站在某一派别的立场上,实施着攻击与防卫的人,应当对战争负责,因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作战。他不可能了解和平的真谛,因为他自己的内心从未达到平静祥和的境界。

真正的和平人士就是把纠纷和党派争斗的思想从头脑中彻底清除的人;就是既不进攻他人,也不处处防护自我的人;就是在内心世界能够与大家和平共处的人。这样的人,已经在他的内心铺好和平王国的基石;他是一位和平创造者,因为他与整个世界处于和平状态,并且在各种境况下都实践着和平精神。

和平的精神很美好,正如有人所说:“请过来,好好享受宁静的和平。”争吵、纠纷、党派争斗,所有这些都必定要被想与和平为伍的人永远抛弃。

只要人们纵容自己被狂热的激情支配,战争就将继续。只有当人们平息了内心的骚动,外在的惊骇才会消除。

自私是最大的敌人,是所有争斗的祸根,是许多伤痛的制造者。因此,我们祝愿立志要给世间带来和平的人,能够消除自私,能够驯服他狂热的激情,能够战胜自我。

19 将兄弟情谊发扬光大

关“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内容的作品及说教并不缺乏,而且它已经被许多新形成的社会作为一个主要的信念而接受。但我有们迫切需要着手做的,并不是四海之内的兄弟情谊,而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体现出来的、具体的兄弟情谊。这就是说,在对待同我们直接交往的人们时,我们需要接受一种宽宏大量的、仁爱的、友好的精神。我们还应该以这种精神去对待和我们发生矛盾、反对我们,甚至攻击我们的那些人,就像我们以这种精神对待那些关爱我们,并和我们保持一致的人们。

当我声称在这种具体的兄弟情谊没有被发扬之前,发扬四海之内的兄弟情谊只是无稽之谈时,我只是对一条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因为发扬四海之内的兄弟情谊是一个终点,一个目标,通向这个目标道路就是发扬具体的兄弟情谊。前者是崇高庄严、意义深远的成就,后者则是可以实现这种成就的途径。对兄弟情谊的错误宣传

我记得有次看过一份用大部分篇幅宣传四海之内兄弟情谊的报纸,它上面刊登的一篇主要文章——非常长的学术性文章——对这个话题做了说明。但刚刚翻阅了几页,我发现了这篇主要文章的作者写的另外一篇文章。他在那篇文章中,指责他自己社团内的兄弟们不尽职、不诚实,比较自私。他如果是指责他的敌人,我还不会感到吃惊,可他指责的却是名声本来很好的那些兄弟们。

一位作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曾经见过面的兄弟都不爱的话,那么他又怎么能够爱上从未见过的上帝呢?”同样,如果一个人对他认识的人都不关爱的话,那么他如何能够关爱他根本不认识的那些有着各种信仰、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们呢?

就四海之内的兄弟情谊撰写文章是一回事;而与自己的远亲近邻和平共处,并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却是另一回事。

一方面努力去宣传四海之内的兄弟情谊,另一方面却在我们的内心根植嫉妒、敌意、怨恨、邪恶或仇恨,这无疑是自欺欺人。这就等于我们只在口头上赞扬兄弟情谊,但在行动上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自欺欺人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我们在没有达到关爱与智慧的崇高境界之前,在任何时刻都很容易落入它的陷阱。将兄弟情谊付诸实践

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伙伴不坚持我们的观点,不信仰我们的宗教,或不像我们那样去看待问题,才导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目标还未实现。导致这种状态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恶意甚嚣尘上。如果我们因为别人没同自己保持一致,就憎恨他们、冷落他们或谴责他们,那么我们在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方面所说的或所做的,只是给自己挖的陷阱,只是在嘲笑自己的追求,大而言之,只是在世界舞台上上演一台闹剧。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把所有的仇恨和恶意,从我们的内心彻底清除。有些人接近我们是想试探我们,考验我们,让我们对他们充满善意。让我们关爱那些憎恨我们的人,宽宏大量地对待那些谴责我们或诋毁我们信条的人。总而言之,让我们通过在最需要兄弟情谊的地方去体现兄弟情谊,进而迈出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远大目标的第一步。当我们成功地在这些重要的具体场合体现出了兄弟情谊时,我们便会发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宏伟目标已不遥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