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阅读·享阅科学之美系列我的信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02:16:59

点击下载

作者:李传江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好阅读·享阅科学之美系列我的信念

美好阅读·享阅科学之美系列我的信念试读:

前言

阅读智慧 感受美好

任时光荏苒,沧海变幻,阅读一直是人类获得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

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媒介众多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广播、电视、网络;视觉的、听觉的……但唯有捧着书本阅读,在获取信息和知识之外,还能带给人们富含智慧的美好感受。

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到银河系之外,在一切我们能看到的地方,甚至是那些我们看不到的、触不可及的神秘地带,每一个美妙的细节,都被人类用各种文字记录在书中。人们记下了一颗种子发出嫩芽,绽放花朵,再传播出新的种子的生命轮回;记下了一只来自亚洲的小夜莺,飞越群山峻岭,往意大利南部过冬的行迹;还有一粒灰尘,是如何在人群中、旷野中,甚至是大气层之上旅行的。当然,人们更不会忘记属于自己的篇章,壮丽如踏上喜马拉雅山、南极大陆和月球的伟大之路,细微如探索原子核内部的神秘能量。还有那些只属于人类智慧的美妙思考:为什么数字能包含世间所有秘密,是什么牵动着宇宙中所有的行星……

你一定会问,你说的是一本科学书吗?是的,但也不全是。这本书里没有枯燥的数字、定理和公式,更没有令人头疼的习题与眼花缭乱的图表。这里有的是一些有趣、好玩、富有智慧的故事。比如一株植物是如何躲过重重危险,最终成为参天大树的;游戏一般的折纸技艺,是怎样帮助航天飞机飞上太空的;为什么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繁华,但动物和星光却不愿意出现了;还有空山雨后的百合花,沙漠星空下的小王子……在这套书里,科学不再只是数字和符号,而是拥有灵魂的动植物,波澜壮阔的宇宙,还有我们最美丽也最不堪重负的地球。

也许你又要问了,那这些故事,都是真懂科学的人写的吗?当然是的。这些故事的作者,既有居里夫人、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也有鲁迅、梅特林克这样的文学家,有伊林、高士奇这样的科普作家,也有像法布尔、普里什文这样的大自然中的行者。这些作品有历经了时间考验的经典名篇,也有来自目前活跃在科学前沿的作者们创作的有趣新文章。

这不是一套十分刻板、严格的科学读本,而是一套有意思、有审美、有智慧的书。希望这套书能满足你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美妙文字的畅想。第一辑生命的歌10分钟了解地球史李龙臣导读

李龙臣,1936年生于湖南,优秀科普工作者,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钱学森指导下创办了航天系统的第一份科技刊物。参与创办了《宇航学报》和《航天》。《10分钟了解地球史》将地球近46亿年的历程缩影为46年,让我们从人类的视角,直观地了解地球从婴儿到成人的岁月里所经历的演变。5岁之前的地球,正处于形成时期,是一个无法孕育生命的星球,经过不断的外部撞击、摩擦,才形成了大气,产生了水分,为孕育出生命体做了准备。5~7岁的地球,在原始海洋里诞生了生命。之后,地球进入了青年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始生命不停孕育,大陆板块离散聚合。在多年的复杂变化后,地球终于到了稳定的中年,40岁以后地球渐渐趋于平静,臭氧层的诞生为海洋生物走向陆地提供了可能性,随后各种生物不断诞生、进化、灭绝,新的物种不断产生。哺乳类出现时,地球已经快44岁了,按作者的压缩比例,从最早出现的北非拉密达猿人到现在,一共也才18天的时间;而在最近120秒内,人类使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将数十亿年的地球历史,置换为我们生命等量的时间值,用便于感知的时间线来盘点地球历史,生动有趣,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自己生活的星球。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

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按比例压缩为100年,那么地球现在刚过46岁,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地球这前半生的历程。

0~5岁,地球常遭受小伙伴的撞击,撞击点的温度高达16000℃,铁、镍等金属熔解,沉入中心,一些物质蒸发,形成地球的原始大气,80%是水蒸气,其余为一氧化碳和氮。以水蒸气为主要成分的大气引起很强的温室效应,很快就使整个地球的温度达到12000℃,岩石熔解,使地球表面形成岩浆海。岩浆海反过来控制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一次,一个达半个地球直径的伙伴,斜刺里猛撞地球,将地球的一部分撞得粉碎。后来,一些碎片落回地球,另一些则集合成月球。

地球逐渐长大后,撞击她的伙伴也减少了,温度逐渐降低,表面岩浆冷却为地壳,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则凝聚成水,降落到地球表面,形成原始海洋和江河。与此同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将原始大气上层的水蒸气分解为氧和氢。氢气逃入太空,氧气则留在大气中。

5~7岁,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蛋白质和核酸,并各自发展自我复制机制。不久,蛋白质和核酸结合共生,原始生命诞生。

7~27岁,原始生命在海洋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地壳和地幔的板块运动,到27岁时,形成巨大的“盘古大陆”。

27~40岁,生命形态逐渐进化,超级大陆也同样离合聚散。

40~40.5岁,海洋中出现被视为动物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夭折殆尽。

40.5~42岁,多细胞生物爆炸性地增加,诞生巴杰斯页岩动物群,但在41岁前灭绝。在41.2岁前诞生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鱼。由于海洋中植物不断放出氧气,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生成臭氧,在大气层上层形成臭氧层,阻隔太阳紫外线射向地面,使大陆成为生命可以存活和发展的新天地。同时,由于海洋中植物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使海洋植物在地球41岁多时首先登陆,随后迅速繁殖,统治了地球,使地球成为绿色行星(据信由于地壳的变动,大量植物被埋于地下,成为煤炭资源)。

42~43岁,昆虫随植物之后登陆。一些鱼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也由鳃呼吸改为肺呼吸,在地球42.4岁前,经河流向大陆发展。一些两栖动物演化为爬行动物。

43~44岁,哺乳类爬行动物在43.5岁前出现,但除一个分支进化为哺乳动物(形似老鼠)外,其余在43.65岁前由于火山活动而几乎灭绝了。同时,96%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也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而死亡(据认为,因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动而被大量埋于地下的动物尸体,形成了地球的石油资源)。大约在43.82岁时出现恐龙,随后大量繁殖。

44~45岁,是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在陆地上有全长超过20米的食草恐龙和12米长的食肉恐龙,海洋中有长颈龙、鱼龙,空中有翼龙。恐龙是迄今统治地球最长久的动物。

45~45.5岁,大约在45.45岁前不久,地球遭受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的猛烈撞击,引起环境剧变,即形成约3秒钟的“撞击冬天”,使恐龙灭绝。同时有70%的物种灭绝了。洞穴生活和夜行性的哺乳动物,幸运地度过了“撞击冬天”,随即大量繁殖,一分支迁居到树上的哺乳类,成为原始的灵长类,形似松鼠。

在45.52岁以前,在当时与欧洲相连的北美洲,一种假熊猴进化为最早的猿类,形似大猪。

45.95岁前,也就是离现在约18天,北非的拉密达猿人与黑猩猩分立发展,随后直立行走,与其他类人猿产生巨大区别。

9天多以前,非洲的巧人开始制作“二级工具”,用来撕开腐肉和取出骨髓,成为直立原人。

6天以前,直立原人开始用火来防御食肉动物的侵袭,同时用作夜间照明、取暖和煮熟食物。

4天以前,直立原人开始从非洲向欧、亚和美洲大陆迁移。

4~1小时前,智人开始用标枪和弓箭狩猎,并绘制壁画和用黏土捏制野牛等动物塑像。

42分钟前,人类开始播种,因而开始定居。

22分钟前,人类开始冶铜,随后又开始冶铁。接着又开始物质交换等商业活动,因而出现城市,成为商业、政治、宗教和军事中心。

12分钟前,中国人开始修筑万里长城。

7分钟前,中国人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2分半钟前,葡萄牙人乘船绕地球一周。

半分钟前,人类发展了航空事业,乘气球、飞艇和飞机飞上蓝天。在最近的两分钟内,虽然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人口也几次翻番,在不到1秒钟以前,地球上的总人口已超过60亿。玻璃棺材[德国]柏吉尔导读

时间轮回,神秘的大自然始终如一地孕育着无数生命,千百年以后呢?《玻璃棺材》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自然的发展变化,尤其详细解读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开头首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当蜘蛛正在捕食苍蝇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天气的炎热,“一大滴松脂从树上落下来,刚巧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都埋葬在里面”。几千年以后,沧海桑田,世界发生了变化,松脂化为琥珀。一个穷苦的渔夫带着他的儿子在海边拾取了这颗裹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把它当作宝物出售给“有学问的人”。文章节选自德国科普作家柏吉尔(1804—1882)的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属于科普小品文。因为文章是用写童话的笔调写就的,表现形式新颖活泼,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柏吉尔也常常以拟人、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描述天体运行规律,揭示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奥秘等,作为科学与文艺的结晶——《乌拉·波拉故事集》很受青少年欢迎,许多科学家都是在这本书的吸引下,从小立志投身于科学研究的。

小朋友,我们今天要讲玻璃棺材的故事!

乌拉·波拉,这是个“格林童话”,我们都听过了,那是讲白雪公主被矮人放在玻璃棺材里!

可是我告诉你们,我这个故事是你们没有听过的。在我讲的玻璃棺材里,没有白雪公主,也没有别的美丽姑娘。这个棺材就放在我的大橱里。停一会儿,你们可以亲自去看看里面究竟躺着什么东西。但是你们首先必须听听这个故事,我们不能够见了团子只挖馅儿吃啊。

我们的故事开始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上万年了!在一个美丽的夏天,太阳从蔚蓝的天空中暖暖地照下来。海在很远的地方怒吼,叶在树顶上发出飒飒的响声。在这附近就是个巨大的森林。

一只小小的苍蝇生着柔嫩的翅膀,趁着太阳,在花草中间快乐地飞舞。不知怎么一来,她突然展开翅膀,嗡嗡地穿过了草地,向森林飞去了。森林里都是些高大的松树,直插云霄;太阳正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我们这只小苍蝇在一株大树干上休息。她伸起腿来刷刷她的翅膀,擦擦她的长着红眼睛的脑袋,因为她飞行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正在这时候,忽然有个可怕的蜘蛛,划着长长的腿,慢慢地爬过来,想把这只苍蝇捉来当一顿美味的午餐。他小心地搬动着他的长腿(要搬动这八条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慢慢地沿着树干下来,离小苍蝇越爬越近了。

蜘蛛把这个事情仔细地盘算了一下。“啊呀!”他想,“这位小姑娘的身上可吃的东西并不多!如果折去一双绿翅膀和一堆胡须,剩下来的就很少了。不过总比没有好。要是我不小心,给她凸出的圆眼睛看见,让她飞走,那么我的午餐就落了空,说不定得饿这么一天呢。”

小苍蝇太爱打扮,她不住地刷着她的绿纱翅膀,身体前弯后袅,像小猫一样舐着自己,一点也不注意那个怀着恶意偷偷跑进来的敌人。正当蜘蛛已经可以把苍蝇弄到手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

中午的酷热威逼着整个森林,老松树上渗出了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中闪闪地发出金黄色的光彩。忽然有一大滴松脂从树上落下来,刚巧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都埋葬在里面。

苍蝇的新装和蜘蛛的午餐都完结了。他们一齐淹没在老树的黏稠的黄色泪珠里,起初还前俯后仰地挣扎一下,后来就不动了。

新鲜的松脂继续落下来,盖在原来的上面,最后积成很厚的一团,把一对昆虫包裹在里面,像是个透明的棺材。

世界的历史在悄悄地一页一页翻过去,凡是不得不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发生了。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一转瞬都成过去,许多新的夏天,以及几千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都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被埋藏在一滴松脂里面,而这一滴松脂悬挂在早已在泥土里烂掉了的老松树上。

后来又有变故发生了,陆地渐渐沉下去,大量的海水涌上现今波罗的海怒吼的地方,渐渐逼近这个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向树干冲刷,甚至把它们连根拔起,森林已无法生存了。树木都一株株安葬在水的坟墓里,海风在树顶唱着粗野的歌;老树干滚到海水里,发出呜咽的声音。

这说明了在波罗的海咆哮的地方,是个大森林。至于那挂着松脂球的老树干当然也被波浪所吞没,海沙所掩覆,终于完全污烂了。只剩下那颗松脂球还掩埋在沙土下面。

又是千余年过去了。偶然海面吹过一阵猛烈的大风,澎湃的怒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了岸上。一个穷苦的渔民带着他的儿子在海滩上走来走去,想寻找几千年前老松树在烈日下面所掉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松脂。这种松脂现在已成了黄色的化石,人们叫它“琥珀”,他们利用它来串成珠链或镶成耳环,十分宝贵。

孩子赤了脚,在沙土底下踢着了什么东西,就把它掘起来。“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道,“我已经找到一颗。我想它该值十八块钱吧。”

他的父亲就把琥珀拿过来揩去了泥沙,把它放在太阳光里照着。“好运气,孩子!”他欢天喜地地说,“有两个小东西被关在这个玻璃棺材里,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格赖夫斯瓦的有学问的人都愿意出金币来向我们收买呢。琥珀里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那是个宝贝!”

在格赖夫斯瓦的有学问的人果然把这个玻璃棺材收买了下来,后来它又辗转流传到老乌拉·波拉的手里,现在我们大家来看吧。看那只蜘蛛和那只苍蝇还是躺在里面,正像几千年前他们临死的时候一样。苍蝇小姐在太阳光里坐在树干上刷她的新装,凶狠的蜘蛛正想猎获一顿午餐。你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和他们怎样直挺着腿死去。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在黏稠的松脂里面怎样无可奈何地挣扎着,因为在他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我们可以从此推想到底发生在近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像发生在目前的一样,并且我们还可以从此知道,就是在那个时代,世界上也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了。是的,这个世界实在是很老很老了。人类舞台的形成[美国]房龙导读《人类舞台的形成》选自《人类的故事》一书。作者房龙(1882—1944),是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人类的故事》出版于1921年,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以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为尺度,介绍了各主要民族、国家的兴亡,使历史知识像文学故事一样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本文选自该书第一章,介绍了我们居住的星球由一个“燃烧着的物质构成的巨大球体”到“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岩石”表面形成固体,然后出现山谷、海洋,“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漂浮在海上”,进而慢慢地出现灌木、大树、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的演进过程。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介乎类人猿与猴子之间”的人类始祖登上了自己的舞台,他们有“像手一样的爪”,学会了“使身体在两条后腿上保持平衡”。作为大师级的文化普及者,房龙以浅近易懂的语言,对地球的形成演变和人类的进化等问题,择其要点加以描述,节奏明快、线索清晰、匠心独具。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底下。

我们是谁?

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去向何方?虽然进展缓慢,但由于坚忍不拔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这个问号越来越推向那条隐约可辨的界线,我们希望越过这条界线找到问题的答案。

可是我们离出发点还没走多远。

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仍然很少。不过我们已经可以(以相当精确的程度)推测出许多事情来了。

在这一章里,我将告诉你们(尽可能简要地)人类最初出现的舞台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我们以这一段直线的长度来代表生物可能在我们这颗行星上存在的时间,那么在它底下的那一小段线就表示人(或者多少类似于人的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年代。

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但却是最先用智力征服自然力的动物。这就是为什么比起猫、狗或马等其他任何动物来,我们有必要把研究人类放在优先的地位,虽然就这些动物本身来说,它们也各有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历史发展过程。

最初,我们栖息其上的这颗行星(就我们现在所知),是一个由燃烧着的物质构成的巨大球体,是辽阔无边的空间海洋里的一片小小的烟云。渐渐地,在几百万年时间的长河里,它的表面为自身所烧毁,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岩石。这些没有生命的坚固的花岗岩,经雨水的不断冲刷,日积月累,受到磨损,它的碎屑由雨水带至山谷,这些山谷当时处在蒸气蒙蒙的地球的悬崖峭壁之间。

最后,阳光穿过云层,照临大地,分布在这颗小小行星上的一些小水坑扩展成了东西两半球的大海洋。

于是,有一天,奇迹出现了。那些已经死灭了的东西产生了生命。

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漂浮在海上。

在整整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东飘西荡,随波逐流。但是在此期间,这个有生命的细胞的某些习性得到了发展,使它可能相当顺利地在这个荒凉的地球上生存了下来。其中某些细胞在黝黑的池塘湖底深得其乐,在从山顶冲下的淤泥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们终于成为一棵棵植物。而另一些细胞则喜欢活动并且长出了有节的奇特的腿,像蝎子似的开始在植物和形同水母的淡绿色的物体之间沿着海底爬行。还有一些细胞(上面覆盖着鳞片)在觅食时要借着游泳动作从一个地方游动到另一个地方,逐渐成为聚居在海洋里的为数众多的鱼类。

这时,植物的数量也增多了,海底已没有可供它们生长的更多的地盘,它们只好离开海底寻找新的住地,总算在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边安下了新居。潮汐一天两次以盐水浸泡它们,在其余的时间里,(1)这些植物则充分利用它们这个不惬意的环境,努力在笼罩着地球的稀薄的空气中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锻炼之后,它们学会了如何像过去生活在水中那样舒舒服服地生活在空气里。它们的茎干长粗了,成了灌木和大树。最后,它们学会了如何以芬芳的花朵来吸引忙碌的蜜蜂和鸟儿,将种子带向四方,直至整个地球铺满了绿油油的牧场,或是在参天的大树下形成凉爽的阴影。

某些鱼类这时也离开海洋,它们已经学会像用鳃一样用肺进行呼吸。我们称这些生物为两栖生物,两栖生物的意思就是说这种生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同样也能在陆上生活。从你们走过的路旁跳过的第一只青蛙就能向你们表明这种两栖生物在陆上和水中左右逢源的欢欣心情。

一旦离开水面,这些动物渐渐地越来越习惯于过陆地生活,有些就变成了爬行动物(像蜥蜴一样爬行的生物),它们与昆虫共享丛林的寂静。这些动物发展了四肢以便能够比较迅速地穿越松软的泥土。它们的躯体也愈来愈大,直至整个世界布满了这些庞然大物(不少生物学手册把这种动物列为鱼龙、斑龙和雷龙),这种古生物长达三十(2)至四十英尺,假如与大象玩耍在一起,就如同一头老猫与它的小猫嬉戏。

这种爬行动物科的某些动物开始在树顶上生活,当时这些树木的高度常常超过一百英尺。对这些在树顶生活的爬行动物来说,虽然原先用作步行的四肢不再有多大用处,但作为能够从一个枝头迅疾地跳到另一个枝头的器官,却还大有用武之地。于是,它们把皮肤的一部分变成类似降落伞一样的东西,伸展在躯体的两侧与前腿的小脚趾之间,在这种翅膜上面渐渐长出了羽毛,尾巴也具有了操舵装置的功能,能够在树丛之间飞来飞去,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

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在一个短时期内全部死亡绝迹。我们还不知道原因何在,可能是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也可能是由于硕大无比的躯体既不能游泳,也不便曳步和爬行,它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高大的蕨类植物和树木,因无法攫取而饿死。不管是什么原因,存在了百万年的巨大的爬行动物的王国,一去不复返了。

此后,世界被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占领,它们都是爬行动物的后代,但与它们的祖先有着相当重大的差别,因为它们用母亲的“乳房”哺育孩子,因此,被现代科学称为“哺乳动物”。它们脱掉了鱼类的鳞片,也不承袭鸟类的羽毛,而是以毛发蔽体。不管怎样,这些动物发展了另外一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们的种族大大优越于其他的动物。这个物种的雌性把幼体的卵藏在体内直至孵化,而其他的生物,到那时为止,都让它们的孩子处于寒暑的威胁和野兽的侵袭之下。哺乳动物长期把幼儿留在身边保护它们,直到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击退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幼小的哺乳动物才有更好的机会得以生存下来,它们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你们曾经观察过老猫怎样教它的小猫洗脸、捉老鼠、照顾自己,那么你们也就会明白这些道理了。

关于哺乳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得很多,没有必要再多加介绍。这类动物到处都是,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家庭里,它们都是你们日常生活中的伴侣,至于一些不常见的哺乳动物,你们也能在动物园的铁栏杆后面看到。

然后,人类来到了突然脱离深邃莫测、兴亡更替的漫长的生物进程,开始用理智来掌握自己种族的命运的界口。

其中特别有一头哺乳动物似乎在发现食物和住处方面的才能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同类。它学会了使用前肢捕捉猎物,通过实践,发展了像手一样的爪。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它还学会了靠两条后腿使身体保持平衡(这是一个困难的动作,每个新生的孩子还必须重学,尽管人类已经直立地生活了一百多万年了)。

这种介乎类人猿与猴子之间,但比这两者都高级的生物,成了最能干的猎手,能够到处生活。为了安全起见,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外出活动,还学会了用奇特的呼噜声对接近危险的幼儿发出警告。经过亿万年之后,开始用喉音进行交谈。

说来也许你们不会相信,上面讲到的这头动物就是你们最初的类似于人的祖先。——刘缘子 译

————————————————————

(1) 惬(qiè)意:舒适。

(2) 1英尺约等于0.3米。用火颂周国兴导读

人类认识火、征服火、利用火的过程,与人类自己的成长紧密相连。“火的使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了火,人类能够更好地抵御严寒、烧制食物,由此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人的智力水平在利用火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人的身体结构因为食用熟食而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用火烧制陶瓷、加工新式的围猎武器、改造交通工具,人类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原始人对火的征服和掌握,为今天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第一个最伟大的胜利”。《用火颂》一文用简洁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人类与火之间的故事,从把火视为“凶神恶煞的妖魔”,到竭尽全力保护火种;从最初的盗火者,到后来的“驯火者”;从神话传说,到发射火箭……尽管过程曲折,但每一次的受伤与不断尝试,都一步步奠定了人类自身走向文明的基石。“人征服了火,火磨炼了人”,作者对火的礼赞,其实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只要有人,任何世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你见过野外篝火上飘动的火苗吗?漆黑的夜空,殷红的火苗,将激起你多少富有诗意的遐想,把你引向遥远的过去……

你见过炼钢炉里飞溅的钢花吗?熊熊的炉火,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看到它,你会激动、振奋、自豪,满怀信心地奔向未来……自然界里最伟大的元素。

火!

原始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推动历史前进的武器。

然而,火,这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自然力,曾经一度困扰过我们远祖的心境。

人类从诞生时日起,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毒虫猛兽、饥饱无定,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存。更有那席卷一切的野火!——在原始人眼里,也许它是最凶恶的妖魔。

自然界里何处没有火的生成?火山爆发,熔岩四溢,犹如一条条火龙,直流奔泻,吞噬着它所触及的一切;雷电触发的林火,腐叶、煤层的自燃,也经常引起燎原火势……在这一片浓烟弥漫之中,火舌翻滚,烧得野兽四处逃窜,生气蓬勃的密林,顷刻间化为一片焦土余灰。

面对这奇妙的、似乎拥有无限魔力的怪物,我们的祖先不知所措、惊恐万状。

但是,勇于探索的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成长,经过漫长岁月的摸索和实践,终于征服和掌握了火。

人怎样征服了火?这是一个迄今尚未完全搞清楚的课题。

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他们的恐惧和胆怯,使他们偶尔来到浩劫后的火场。烧焦的野物发出阵阵的香味,刺激了他们的食欲,纵然吱吱发响的烧肉烫痛了他们的手指,然而那味美的享受使他们久久不想离去。

也许,他们会捡起一段仍在冒着火苗的树枝,仿佛捉住了一头“怪兽”,他们会感到惊异;即将熄灭的火花,又犹如幽灵一般,化作缕缕青烟散失在天空,他们会感到难以捉摸。火的温暖(如果不是太烫的话)、火的光亮,会激起他们运用贫乏的想象力去探索、去揣想……经过无数次的摸索、试验和漫长岁月的经验累积,人终于认识到,火不仅有它可怖的一点,更有它有利的一面,于是人们掌握了火。

如果说,最初的石器制作,使得人类远祖摆脱了动物王国的束缚,那么对火的征服,就使人变成巨人!

人类对火的征服,大概是在气温较低的地区首先实现的,很可能是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最初冰期的降临,加速了这一过程。

在现有的考古学资料中,还未找到直立人(以前称为“猿人”)的前辈——南猿(旧译为“南方古猿”)使用火的痕迹。就目前所知而言,人类最早用火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元谋人和西侯度遗址的主人生活的时代。在埋藏他们遗骸或文化遗物的层位里,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烧骨,不少科学家认为他们是最早用火的人。这意味着,在我国大陆上发现了人类用火的最早遗迹!至于他们对火已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待于发现更多的证据来加以说明。

到了距今五十万至一百多万年前,原始人已在洞穴里留下了炉灶的遗迹。例如法国南部的艾斯卡尔洞、匈牙利的维脱斯佐洛斯人遗址和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等。站在这些昔日的洞穴之家的门口,你仿佛可以闻到烧烤鹿腿的香味……正是从这些遗址的堆积物中,传来了珍贵的信息,直立人不仅是自然界中伟大的“盗火者”,而且已发展成能管理火堆、保存火种的了不起的“驯火者”!

在原始人的生活中,火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对火种的保存也愈来愈成为群体内最为关切的大事。

根据现代民族志资料记载,前不久,不少部落,如非洲中部的卑格米人、安达曼人等还都不懂得人工取火的办法。他们还是照许多万年前的老办法,长期地保存着那星星火种或熊熊烈焰,永不让它熄灭。不少原始部落在迁徙时,首先搬运的是火种,最为重要的事是保护火种。

解放前云南的苦聪人,对火种的保护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他们的小孩,从四五岁时起就会让火“阴燃”以保存火种;平时他们所住的芭蕉棚里从不断人,为的是看管火堆不让它熄灭,特别是碰上了风雨之夜,这时一家人坐起来,个个用赤裸裸的身体围住火塘,保护着摇曳着的火苗……许多苦聪老人至今在他们胸前还留着黑赤赤的疤痕,这是慌忙中护着火种时被烤坏的!其实他们早已学会摩擦取火了,可是对火的精心保护仍然如此。至于我们那些尚不会取火的原始祖先,他们对火种的珍惜和爱护更不知要达到何种程度呢!我们只要看看北京人的遗址就可知晓了,他们留下的灰烬层厚达六米,中间夹杂了大量的烧石和烧骨,由此可见北京人对火堆的维持和对火种的保护确是煞费苦心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长期使用自然火的过程中,人增长了才智,变得更加聪明,直立人的子孙们发现并掌握了人工制取火种,尤其是摩擦取火的方法。

摩擦取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人为地实现了由机械运动到热能的转化。

火的使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熟食开始了。

熟食扩大了食物的种类。例如,正是火被广泛利用之后,鱼类和海鲜才变成人们日常的食物。熟食也增加了食物的可食部分,尤其是肉食,经过火的烧烤之后,不仅去除了腥臊,使之味美和更富营养,而且还软化了食物,使之易于咀嚼,便于肠胃消化吸收。从而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

熟食增强了人的体质,为身体发育,特别是脑髓的发育提供了更多的原料;熟食减弱了咀嚼机能,使得牙齿变小,颌部缩短,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原始人注意到,即使最凶猛的野兽也怕火,于是火逐渐被用来防御猛兽的袭击,解除了对人类生存最大的威胁。他们还利用火来驱逐洞穴里的野兽,为自己争得居住的场所。

在直立人时期,火用来围猎的证据来自西班牙安布隆山谷,在距今四十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很多受到不同程度燃烧的东西,木炭和灰烬等稀稀拉拉地散布了一大片。还有许多被肢解了的象类骨骸,伴随着很多石器。不难推测,古象群被直立人用火驱赶到这昔日的泥沼中,被困陷猎杀了。

火给人以温暖,帮助人类度过严寒,火还可以驱除洞穴里的潮气,改善居住的条件。

火带来光明,增添了人们斗争的勇气;火给人以光亮、延长白日,增加人的劳动时间。

火本身也是劳动工具和武器,不仅可以用来围猎,还用来加工其他的工具和武器,例如,木矛的尖部,经过火烧之后再冷却,会变得坚硬;人们将石块先用火烧再用冷水泼,会使它们崩散,分裂成合乎制作各种石器用的碎石片;人们曾用火烧焦树干,然后用石斧刨空它,制造出独木舟,有了舟和渔网,人们把生产领域扩展到广大水域。原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了火。所谓的“刀耕火种”,虽然十分粗放,但它对人们定居下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在物理化学变化方面最早的运用,也是借助于火而实现的——这里说的是陶器的发明。过去用石头、骨头制造工具,只是把原有材料改变形式而已,而人们通过烧制陶器却改变了制陶器的原料——黏土的性质,创造出自然界里从未有过的新材料。陶器的发明又为人类的定居生活提供了盛水、煮东西和储藏食物的条件;有了煮东西的器皿,从而又把熟食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原始制陶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陶器质量跟火候大有关系,由此发明了陶窑。陶窑将人类用火的本领提到了新的高度,而改进了的陶窑能获得更高的炉温,终于导致了金属的冶炼,出现了金属工具,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正是借助于火的利用,加之又发明了住所和衣服,人们适应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向过去未曾生活过的地区扩散,闯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1970年发现了一个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北纬70°的印迪吉尔盆地比里勒克河左岸,证明了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人们已到达了北极圈!

人们通过对火的掌握和运用,度过了人类历史的蒙昧时代,进入了从制陶术开始的野蛮时代。以后在金属冶炼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发明了铁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火!

对它的征服,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第一个最伟大的胜利。

原始人对火的征服和掌握,为今天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关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界这个伟大胜利的愉快记忆,至今还存在于不少民族的古老传说和神话里,存在于各种崇拜火的宗教活动中。

古希腊神话中,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从天庭里偷来了火种,受到众神之王宙斯的严厉惩罚,这是人与自然斗争的反映。我国古代则有燧人氏的传说,说是圣者燧人氏偶然看到有个鸟在啄树干,冒出了火花,由此得到启发而发明钻木取火。这个故事,不似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盗火而受难那么严酷,却更带有古代现实生活的烙印。普罗米修斯和燧人氏是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是对人类最初征服火的一曲颂歌。今天人类对火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峰,炉火通红,火箭飞翔,人造星球遨游太空,唱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新的凯歌!

人征服了火,火磨炼了人,人成了星际间最有才华的理智生物——人在,火种是不会熄灭的,只要有人,任何世间奇迹都可以创造!狼孩的启示周国兴导读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语言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有关“狼孩”的研究和调查最能说明这一问题。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三十个小孩是在野地里长大的,其中二十个为猛兽所抚育,而“狼孩”艰难地回归人类群体的故事最具代表,也最为轰动。《狼孩的启示》一文,以“印度狼孩”被发现、受训回归、早逝的过程为例,兼及其他几个驯化狼孩的实例,告诉我们,“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脑获得了迅速发展。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把这一切放大到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则足以证明“没有劳动,也就没有可能实现从猿到人的转变”。

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竟然发生了:狼、熊和豹之类的猛兽,居然能抚育人类的幼童!“印度狼孩”一事就曾轰动一时,让我们通过这一事例,来谈谈它能给人以什么启示。

那还是在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事件。据美国《自然史》杂志1976年4月号刊登的一篇书评说,“狼孩”的发现者、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他和妻子一起如何努力把这两个像狼的女孩转化为人的经过,书中还附有美国人类学家津格的评论。

像印度“狼孩”这种野兽抚育人类幼童的事例绝不止一件。1875年,著名的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所著的生物分类著作中,就记载了关于野兽抚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的被狼哺育长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的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以及1672年在伊朗发现的为绵羊所哺育的小孩。据传我国古籍中也记载过有关“狼孩”的事例。

最近上海《少年报》编辑部知识组的同志,还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资料——据伊拉克《笛子报》1978年第339期报道:

一批医生和心理学教授正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去研究一个曾在猴群中生活过的男孩。

这个男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发现的。发现时,他全身赤裸,身体大部分长着毛,用四肢爬行、跳跃。村民们经过一段紧张的追赶,才把他抓住。他先被送到一家精神病医院,现在住在肯尼亚的一家医院里。

人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约翰”。已确定他现年八岁,是在森林中与家人失散或是家里人全部遭难后独自留下的。猴子们见到他很高兴,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并保护他免受其他动物的伤害。

在被发现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学习了两脚行走,由于回到人类社会中生活,性情也变得温顺了。但是,他至今还不会说话。起初他只吃香蕉,慢慢地他已习惯吃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

关于被遗弃在森林里长大的小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797年法国大革命时代,猎人从森林里找到了一个十七岁的男孩,由于长久隔绝于人类社会之外,找到他时已变成“野兽般的孩子”。这一发现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这个野男孩死于四十岁。据说经过长期人为的训练,他终于被“驯化”了,“失尽了他的动物行为”。1976年出版的《阿威龙的野男孩》一书,介绍了这个野男孩被发现的概况。

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三十个小孩是在野地里长大的,其中二十个为猛兽所抚育:五个是熊、一个是豹、十四个是狼哺育的,其中最著名的即本文开首讲的印度“狼孩”。

人们会问:这些“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和正常的孩子有些什么不同?

据记载,本文提及的印度“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点钟,她们像狼似的引颈长嗥。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间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辛格的妻子去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之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两年后她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说话:四年内只学会六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时才学会四十五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她也开始怕黑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辛格估计,卡玛拉死时已有十六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往往通过对高等类人猿的观察和实验,来探索人类语言、智力及许多社会行为和习性的形成过程,而人类儿童与动物共同生活的意外事例,却提供了少有的机会,通过对这一类特殊情况下的人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到很有价值的资料。

首先,“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野兽的区别也毁灭了。

这里也应当指出,“狼孩”本身毕竟是人类千世万代遗传下来的后辈,因此当“狼孩”回到了人类社会中,必然会逐渐恢复人类特有的习性。印度“狼孩”尽管似乎成了野兽般的生物,但她死时已接近于人了。而辛格夫妇所豢养的那些家狗从没有学会直立行走,更没有学会说话。

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上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克,九个月的婴儿脑重560克,两岁半到三岁的儿童脑重增至900~1011克,七岁儿童约为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这说明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脑获得了迅速发展。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行走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狼孩”由于在动物中长大,错过了这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她们的智力水平远远比不上同年岁的正常儿童。

再次,正如个体发育史是它的种系发展史简短的重演一样,人类幼儿智力的成长过程也反映了从猿到人漫长历程中人的智力的发展历史。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狼孩”未能学会直立,不得不用四肢爬行,使得她们的发言器官——喉头和声带的运用受到阻碍,发不出音节分明的语言。更重要的是,由于脱离人类社会,印度“狼孩”自然不会有产生语言的需要。此外,她们总是四肢爬行,面部朝下,只得从下方摄取印象,不可能使头脑获得较其他四脚动物更多的印象,这一切根本地阻滞了她们智力的发展。“狼孩”的事例从反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起源过程中如果没有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人类祖先就不可能实现由猿到人的转变,而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却又离不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所以狼孩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没有劳动,也就没有可能实现从猿到人的转变!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导语

大自然变幻多姿,充满静谧和喧闹,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其乐无穷的声音世界。科学小品文《你一定会听见的》主要通过对“聪明人”和“木头人”的对比,启发读者只要用心听,用心感受,就能体会生活中令人醉心的奇妙,就能发现许多被我们忽略的内容。文章首先写了三种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接着又写了三种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向读者展示了自然界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而后用“你当然知道……”一句,从对声音的“列举”转入对声音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探讨。“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接下来,从正反两个方面谈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会听,有选择地听,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成长。文章的结尾部分新颖别致,别出心裁地建议读者做“声音游戏”,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描述,巧妙地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本文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阅读时仿佛感到作者在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娓娓道来。作者桂文亚(1949— )生于台北市,美国《世界日报》儿童版主编,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特约编审,出版的主要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长着翅膀游英国》《美丽眼睛看世界》。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的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你听过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如果你问,这都是想象的声音吗?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泼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能听见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等着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说得明白一些,只要你不是聋子,只要你两只耳朵好好地贴在脸侧,打你出生那一刻哇哇大哭起,你就在听,就不得不听。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打喷嚏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灯,上楼梯,电话铃的响声,还有弟弟被打屁股的声音。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不会听见呢?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人有眼睛,观六路;人有耳朵,听八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时,它们竟然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叫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声音,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受“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了吗?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了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把玻璃纸揉成一团,然后聆听它缓缓舒展的声音。

听一听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

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录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首歌或一段话,仔细听一听。

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你欢笑。昨天在哪里顾均正导读

昨天、今天和明天,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时间交换,看似那么自然,那么没有痕迹,也似乎没什么道理可循。可是昨天和明天到底在哪里呢?这篇文章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做了形象又生动的探讨和阐释。作者首先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告诉读者“时间和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没有行星间的运动,就没有昼夜交替和季节更换,何谈时间呢?不仅如此,“时间和光也有密切关系”,光投射到一个地方形成影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经过了光的传递的,对于动作的发出者而言,这种动作却已是过去时。文章结尾,作者还通过科学畅想向读者展示了时间的魅力,当拥有超光速的速度之后,人们就能完成一次奇妙的“穿越”之旅。作者顾均正(1902—1980),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他的作品反对为单纯追求趣味而猎奇,多数文章与现实联系密切,把自己的情意写进去,通过形象的说明,和读者一起思考和释疑,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代表作有《不怕逆风》《电子姑娘》《科学之惊异》,译作《乌拉·波拉故事集》等。

昨天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想一想的。

现在先来说个比喻。例如你乘沪杭列车从上海出发到杭州去,当你到了松江的时候,你向前一望,杭州还没有看见;你向后一望,上海已经不见了。试问这时候上海和杭州在哪里?是不是你已离开上海,上海就突然消失了?你一来到杭州,杭州就突然出现了?或者上海在你离开以后,还是继续存在着;杭州在你没有达到的时候,也早就有了?

同样,在你昨天到明天的一页生活史里,当你今天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昨天和明天究竟在哪里呢?是不是你今天早上一觉醒来,昨天就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你今天晚上睡过一夜,明天就突然出现了?或者,昨天在你离开以后,还是继续存在着?明天在你没有碰到的时候,也早就有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第一应该知道:时间和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虽然不能说时间就是运动,但至少没有了运动,我们就不会有时间的感觉。假如有一天一切事物都突然停止了运动,试问你用什么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你看钟表,钟表停止了;你看太阳,太阳停止了。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下,所有的生物都不再生长,所有的无生物都不再起化学变化,一切都保持着原来的状态,永远这样地继续下去,这岂不是只有现在,没有了将来吗?这岂不是没有运动,就没有了时间吗?

物体起了变化,我们是怎样知道的呢?第一是物体在空中起了位置的变化;第二是物体在变化中不断地靠着日光或灯光的媒介,把它的像映到我们的眼睛里来。于是我们才知道有运动,才知道有时间,所以时间和光也有密切关系。

据科学家的测算,光每秒钟要走30万千米的路。现在我们不妨来想一想,例如我此刻在写这篇文章,这件事情传到一个最近的恒星人那里(人马座)要四年多时间。假如四年后那个人看到了这道光,在他想来,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现在的;但是在我想来,觉得这事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再就两年前的某一天说,这时候,在我觉得这是一件过去了的事情,而在他却觉得是一件将来的事情。可见不但是昨天的事情还存在在什么地方,就是十年百年千年前的事情,也还存在在什么地方;不但明天的事也存在在什么地方,就是十年百年千年后的事情,也存在在什么地方了。

这样看来,那么昨天和上海一样,你虽离开它,然而它却还是存在在那里。从前有一个科学家,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他以为假使有人能比光走得更快,那么他一定可以追上前去,回头来看见许多颠倒的事情,他能够看见自己由壮年变回到少年,由少年变回婴儿。

他还能够看到古代的战场,许多死了的士兵都从血泊中站起来,弹丸从他们的胸中飞出,射回到敌人的枪杆里去,一切都像倒映的活动电影一般。这时候假使他站定下来,那么他一定可以看见二次大战再重演一次,自己再由婴儿变成少年,由少年变作青年,一直到回到自己站定的地点为止。这虽然只是一个想象,但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昨天在哪里”这个有趣的问题。字是怎么来的鲁迅导语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人们借助文字来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早期的文字,都是图画形式的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发展到后期,除汉字外,都成为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我国古代把独体字叫作“文”,把合体字叫作“字”,如今则联合起来叫作“文字”,而“字”则成为对文字基本个体的称谓。上古时代的人类祖先们在尚未发明文字之前,借助结绳、刻楔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为文字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但它们并不是文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我国的汉字大体经历了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伏羲文王画八卦、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发展阶段。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门外文谈》,由易到难,为我们介绍了汉字如何借助图画来表意,复杂的汉字如何突破象形,向着会意、指示等方向发展,进而有了形声字的出现等汉字演进的历程。汉字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的魅力,也随之呈现在我们面前。

照《易经》说,书契之前明明是结绳;我们那里的乡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得忘记时,也常常说:“裤带上打一个结!”那么,我们的古圣人,是否也用一条长绳,有一件事就打一个结呢?恐怕是不行的。只有几个结还记得,一多可就糟了。或者那正是伏羲皇上的“八卦”之流,三条绳一组,都不打结是“乾”,中间各打一结是“坤”罢,恐怕也不对,八组尚可,六十四组就难记,何况还会有五百一十二组呢。只有在秘鲁还有存留的“打结字”,用一条横绳,挂上许多直绳,拉来拉去的结起来,网不像网,倒似乎还可以表现较多的意思。我们上古的结绳,恐怕也是如此的罢。但它虽然被书契掉换,又不是书契的祖宗,我们也不妨暂且不去管它了。(1)

夏禹的“峋嵝碑”是道士们假造的;现在我们能在实物上看见的最古的文字,只有商朝的甲骨和钟鼎文。但这些,都已经很进步了。几乎找不出一个原始形态。只在铜器上,有时还可以看见一点写实的图形,如鹿,如象,而从这图形上,又能发现和文字相关的线索: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

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的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现在上海墙壁上的香烟和电影的广告画,尚且常有人张着嘴巴看,在少见多怪的原始社会里,有了这么个奇迹,那轰动一时,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一面看,知道了野牛这东西,原来可以用线条移在别的平面上,同时仿佛也认识了一个“牛”字,一面也佩服这作者的才能,但没有人请他作自传赚钱,所以姓氏也就淹没了。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