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的眼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1:44:26

点击下载

作者:彭永强

出版社:线装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冰淇淋的眼泪

冰淇淋的眼泪试读:

刺猬、乌鸦或者萤火虫(代序)

刺猬貌丑,色衰,浑身是刺,不受人待见。但刺猬常被人们当作一种喻体,钱钟书先生就有过经典的论述,大抵说是:人为了摆脱自身孤独,就需要相聚在一起,可太接近了又不免彼此伤害,“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同刺猬。而依我个人的感受,我们同这个世界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只不过,我们每一个人是一只小刺猬,这个世界是一只庞大无比的刺猬,我们有意无意间刺痛了他人,并刺痛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巨大而锋利的刺,也同样毫不客气地戕害着我们。

作为一个并不成功的写作者,我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弱小而倔强的刺猬,尽管无力改变什么,却依然耸起那并不锐利的刺,向周遭的一切“宣战”。

乌鸦如刺猬一般貌丑,浑身乌黑,聒噪刺耳,可偏偏不自知,并有着“热爱唱歌”的习惯。关于乌鸦,在一首散文诗中,我曾经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在一个百花烂漫的四月,我喜欢听一只乌鸦在歌唱。

他们恼怒着你的刺耳,嘲笑着你的色彩与嗓音,可是,你依然在那里,站在榆树的最高枝头,唱着那些“动听”的歌。你兀自唱着,哪管画眉的诅咒与鹦鹉的诽谤……

你甚至不知道,还有一个人,躲在宏大时代的角落里,在聆听你毫无韵律的歌唱。

你在歌唱被遗忘了的好时光,你在歌唱蔷薇背后的利刺,你在歌唱被芬芳遮盖了的恶臭……在欢声笑语的十月,你无视鲜花,无视那些气势磅礴的语言,依旧唱着那些让许多人厌恶的调子。你的喑哑是那么的真实,与我的悲怆一起,在笑的海洋里,消失得无踪无迹。

我在“歌唱”乌鸦,或者说,我以为那只不自量力的乌鸦,就是我自己。

刺猬和乌鸦,皆不受人欢迎,甚至让人嫌恶,这并不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本意。故而,除却刺猬与乌鸦之外,在写作方面,我希望自身还能拥有另外的一个角色与身份:萤火虫。

萤火虫力量很小,光芒亦弱,仅能带来如豆的亮,它的作用在暗夜之中微乎其微,聊胜于无,但至少,它是亮着的,不管给黑暗里的精灵带来多少鼓励,多少慰藉,至少,它努力了,付出了,以一个默默无闻的行动者的姿态,有了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作为。《冰淇淋的眼泪》这本小书,既有刺猬的之“刺”,亦有乌鸦之“歌”,但我更希望的是,它能多些萤火虫的光亮,照向他人,照向世界,亦能照向自己。

值此付梓之际,略谈自己写作的初衷,尽管肤浅,却也真实。泛泛之谈,权作自序。丙申夏月于河南郑州第一辑情动时刻

那些暖暖的爱包围着我们,温润着我们,坐在爱的春风里,我们的心海怎能一片静谧,毫无波澜?情动时刻,爱意融融……乞丐的眼泪

那个乞丐年龄还很小,大约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他瘦瘦的、黑黑的,头发长到能遮盖住眼睛,脏而且乱,像一窝枯草。

他时常斜坐在离我家不远的那座天桥边。由于经过的次数多了,我渐渐地记住了他。他不像别的乞丐那样死乞白赖,只是头俯得低低的,前面放着一只破碗,里面零星地放着一些硬币。我路过时,偶尔也丢一些零钱给他,那时他总会抬起头,用大而无神的眼睛匆忙地看我一眼,仿佛在诉说着感激。

有一次,我看到他和另一个乞丐在打架,更确切地说,是他在挨另一个乞丐的打。那个乞丐比他高,也比他强壮,一拳打在了他的鼻子上,顿时鲜血喷了出来。这时,不少人围了上来,高一些的乞丐骂骂咧咧地走了。小乞丐垂下了眼,找了些旧报纸塞到鼻孔中。他不经意地抬了一下眼,我看到他的眼睛在喷火,而不是我猜想中的含着眼泪。

一天,下着小雨,一个醉汉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摇摇晃晃地驶过来,小乞丐慌慌张张地躲避着,可那自行车好像长了眼睛一样,不偏不倚地撞到了小乞丐身上。他跌倒了,脸痛苦地扭曲着,却一声不吭。醉汉却不依不饶,恨恨地叫着:“臭要饭的,你想死呀!想死也别往老子的车下钻,一身晦气……”醉汉喷着满嘴的酒气走了。小乞丐眼神愣愣的,痛苦、无奈、愤怒,却没有眼泪。此后,他的腿瘸了好长一段时间。

真正看到那个小乞丐的眼泪,是在一个初夏的傍晚。那天,一个疯女人在街道上来回奔跑着,每看到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她就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哭喊着:“儿子呀,我可找到你了!快跟妈回家吧!”只是,所有的孩子都不理她,有的慌不择路地跑开,有的朝她身上啐上一口唾沫……

当那个疯女人抱着小乞丐喊“儿子”的时候,小乞丐没有躲开,他和那个疯女人的眼中都涌出了泪水。

后来,我问小乞丐,是不是认识那个疯女人。他摇了摇头,说:“我只听说她儿子被汽车撞死了。我妈也是一个疯子,在我爸死的那一年疯的。后来,她就跑丢了,我也就成了乞丐。一看到那个疯子,我就想起我妈来……”引路人

柯蒙原本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是在三岁那年,他们居住的社区发生了一场火灾。柯蒙的父亲在火灾中去世,他自己也受了重伤,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柯蒙的生命虽然保住了,但是眼睛再也看不到东西。

柯蒙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他慢慢地长大了。柯蒙在一所盲人学校里读书,已经十四五岁的他开始思考起一些重大的问题来,譬如人生的价值,人活着的意义,等等。然而思索的结果反而让原来颇为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他感到像他这样一个盲人,只能给别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负担,带来痛苦,而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最为消沉的时候,他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仅仅是母亲的累赘……

一个浓雾弥漫的早晨,柯蒙像往常一样往学校赶去。他并不着急,因为那条路他已经走过了上千遍。在街道的拐角,一个沙哑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了起来:“这位小兄弟,麻烦你能不能给我带个路,我要去翠花街34号,可是这么大的雾,我什么也看不见。我刚刚来到这个城市,而且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柯蒙平生第一次遇到有人让他带路,慌乱之中急切地说:“哦,可是我是个盲人呀……”问路的人连忙道歉:“对……对不起,真是对不起,雾太大了,我什么也看不清,又急着赶往翠花街34号!”

这时,柯蒙惊喜地问道:“什么?你要去翠花街34号!我可以带你去,因为我家也在翠花街,是35号,那一带我熟悉得很,可以带你去!”

柯蒙第二次赶往学校的时候走得很快,不只是快要上课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心情很好,他终于发现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因为居然还有人需要自己的帮助。

回到家里,柯蒙兴奋地向母亲叙说着自己的经历。母亲开心地笑着,眼中却涌出了闪闪的泪花……

从那以后,柯蒙总会在上学的路上碰到一些不同的问路人,他们大多问的是自己很熟悉的地方,然后柯蒙就会兴高采烈地给他们带路。在得到那些人的感谢和夸奖后,柯蒙觉得快乐极了,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三十年后,母亲去世了。临死前,她告诉柯蒙,其实那些向他问路的人是自己拿钱雇来的。

已经是一名作家,写了数十本书的柯蒙惊呆了,因为那些带路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让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信心和价值,从而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可是,他居然没有发现,那个真正的领路人,原来是自己的母亲——是母亲在一直为他带路,陪他一起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半瓶香油

故事发生在1993年。那时离春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从香港海关到大陆的人特别多,因此,工作人员也格外忙碌。

一位老人吸引住了他们的眼光。他衣着朴素,随身仅带一个简易的旅行包,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左手里提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黄澄澄的液体。

一位工作人员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他:“这位先生,您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老人淡淡地说:“是香油。”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这位老人千里迢迢地赶往大陆,竟带着半瓶香油。“您这是为什么呢?”另一位女士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人脸上浮现出了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四十四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饭马上就要做好了,却发现家中没有了香油。她拿出一些零钱来,让我到不远处的一家卖油铺去打半斤香油。临走时,她还说:‘孩子,你跑快一点儿,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 ”

这时,泪水从他的眼角流出来。顿了一顿,老人接着说:“我刚走出家门,就碰到了一群穿军装的人,他们用枪逼着我,让我帮他们拉大炮。后来,为了活命,我就跟随着他们一起打仗。再后来,我随着军队到了台湾……这几十年,我得不到一点儿家中的消息。直到三年前,我才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他们说,我母亲在我走了之后就疯了,见人就说等着我打香油回家……”

老人的故事讲完了。所有的人都安静地听着,不少人眼中泛起了闪闪的泪光,老人早已是满脸的泪水。冰淇淋的眼泪

不久前,我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给我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听后很感动,就将它记录了下来。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倒也有滋有味。

可是,朋友渐渐地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耐心,他想过得更为激情更加精彩,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顾,要求到西部支教。

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所小学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教师,本村的,初中文化。朋友到来的第二天就正式讲课了,三、四、五年级在一起上课,讲得匆匆忙忙的。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很苦,工作也累,似乎有一些知难而退的意思。

但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本上说的冰淇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市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淋?”“冰淇淋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有奶油、巧克力等物,吃着凉凉的、甜甜的,是夏天最好的消暑食物……”他面对一群孩子瞪大的眼睛,忽然感到自己的解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是应该亲口尝一尝的。“老师,巧克力是什么呀?”他刚刚顿住,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眼睛,朋友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就匆匆应付了几句,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的。此后,朋友的心中再也安宁不下,城里的孩子整天在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热狗、火腿,玩着电脑游戏、变形金刚,而这一群山里的孩子,连冰淇淋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到县城去领一个邮包,正打算回去时,无意中发现了几家那个县城为数不多的冷饮店,他决定为班上的近二十个学生每人买一个冰淇淋带回去。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一家店里的老板讨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了一些破旧棉花包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

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还好,冰淇淋才稍微化了一些。他将冰淇淋分给了孩子们,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才稍稍多了一些安慰。

第二个星期,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都没有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泪水……”母亲的眼睛

迈克被打伤的消息传过来时,母亲就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她想起了昨天夜晚的那个噩梦:阴沉的天气,街道上的行人都是一张张灰色的面孔,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她猛然间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往日一脸朝气的儿子此刻满身的鲜血,在路面上扭曲着挣扎,嘴里有气无力地呻吟着。她想跑过去,可是腿怎么也抬不起来,像灌了满满的铅;她想要大声呼喊,想向所有的人大呼救命,然而她嘴巴张得很大,几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们。路人全都行色匆匆,都在心无旁骛地赶自己的路……

她的脑子里很乱很乱,像一团麻,毫无头绪,又像无数的蚂蚁爬来爬去,这群蚂蚁一边吵吵嚷嚷,一边急速地爬行,爬得她心慌意乱,爬得她步履蹒跚,爬得她上气不接下气。一向十分健康的她没想到到了紧要时刻,自己竟然如此虚弱……

迷迷糊糊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赶到医院的。在急诊室的门口,一位面容枯槁的女士拦住了她的去路,战战兢兢地问道:“请问,您是迈克的母亲吗?”等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她的神色更加惶然,声音更加低迷,卑怯地说:“真是对不起,是我的儿子约翰打伤了您儿子。据说伤得很重,医生正在抢救……而且,约翰也很愧疚,他吃了几十片安眠药,试图自杀,只是被他的一位老师发现了,现在也正在抢救……真是对不起,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您……”

迈克的母亲不久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送迈克来医院的老师告诉她的。原来,迈克和他的几位好朋友一起去盲人学校搞一个心理测试。原本他们对那个盲人学校的孩子非常熟悉,经常去那里帮忙,也在那里交了不少的朋友。可是,测试过程中,迈克不知道怎么回事,和一个六岁时因患眼疾而失明的学生约翰发生了口角。两个人刚开始只是争执了几句,后来都越来越生气,脾气都很暴躁的他们居然厮打了起来。盲眼的约翰不知道从哪里摸索到了一柄木棒,气急之中不知轻重地把木棒抡到了迈克的脑袋上……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空气似乎凝滞了,没有人说一句话,只听到窗外的噪声时不时地传过来,击打着人们的耳鼓,也击打着所有人的心灵。一位护士破门而入,大家都吓了一大跳,那位护士激动地说:“上帝保佑,约翰脱险了,而且,医生说,如果有人愿意捐献眼角膜给他,他的眼睛还可以复明呢……”

不少人松动了一下椅子,但是依然没有人说话。他们在等待,在等待另外一个孩子的消息……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位护士拖着沉重的脚步赶过来,对迈克的母亲说:“老人家,真的对不起,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我们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没能将您的儿子从死神那儿抢夺过来……夫人,请您保重,也让我们为您的儿子祈祷,让他在天国过得好一些……”

迈克的母亲再也抑制不住早已盈满眼眶的泪水,眼泪扑扑地落下来。“我苦命的孩子”,她叹息着,低泣着,幽怨而哀伤的眼神让人不觉间也湿了眼圈。所有的人都垂下了眼,沉默着……

又过了几个小时,医院的主管人员向迈克的母亲询问她儿子遗体的处理办法。她思索了片刻,而后满含着悲伤说:“我想这样更好一些,将迈克的眼角膜移植给约翰吧。”主管人员一时愣住了,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位妇人,迷惑不解地问:“您说什么?请再重复一遍好吗?”“将我儿子的眼角膜移植给约翰,我已经决定了!”她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这时,主管人员才发现这位妇人的眼睛中除了泪水之外,更有一些坚定得不容置疑的东西。

一星期后,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了,约翰又恢复了光明。一时间,迈克的母亲以德报怨的故事轰动了整座城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人们盛赞这位母亲的宽容与伟大,她不计前嫌的行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不厌其烦地收看电视台的采访节目,都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充满了敬佩与尊敬。其中最为感人的一个细节是这样的:

记者问:“尊敬的夫人,是什么力量让您作出了如此伟大的决定,把自己儿子的眼角膜献给了伤害你儿子的孩子呢?”

这位母亲犹豫了一会儿,方才缓缓说道:“是因为约翰的母亲,一位像我一样爱着儿子的母亲!事故出来之后,她找到我,尽管没有说几句话,但她的焦虑、愧疚、担心、无奈,还有期待与希望,全都透过她的眼睛表现了出来。她衰老的眼睛,她关切的眼睛,她负疚的眼睛……她渴望自己儿子平安,也渴望我的儿子平安的心情,透过那双眼睛已经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她即使不说一句话,我也明白她的心情,我为那双眼睛而感动,而震撼,我也想让约翰看看他母亲的那双眼睛……”

电视台的记者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眼睛里还是泛起了点点泪花,而台下的观众,早已是泪眼婆娑,唏嘘一片了……我们的小桃树

我第一次听说“桃子”这个词语是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那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我的父老乡亲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自上学后,我才慢慢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山里没有的东西……

小学五年的语文课都是由一位姓赵的老师给我们上的。赵老师那时五十多岁,一脸的皱纹,和那里的农民几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曾读过两年中学,就被村干部指定为我们十几个孩子的语文教师。

那次语文课,赵老师讲到“水果”这个词,就列举了一系列的水果名儿:苹果、桃子、香蕉、石榴……一家山外的亲戚来看我们时曾带来过苹果,那甜美的滋味几乎充满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发言说自己吃过苹果,苹果很甜,很脆,有很多水分,很好吃……

于是,大家纷纷讨论起来,讨论的结果是,我们都还没吃过桃子。这时,我的同桌突然站起来,问:“赵老师,你吃过桃子吗……”

老师笑了,说:“我吃过,桃子可以说是水果中最好吃的!如果有机会去县城,我一定给大家买桃子回来尝尝……”

孩子们一听,都高兴起来,可我心里想:“县城离这里都快二百里地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呢,我们要等到驴年马月啊……”

第二年春天,赵老师终于有机会去了一次县城,是代表我们乡参加全县教育会议的。我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老师给我们带回桃子,可是,赵老师却只带回来两个苹果。他用刀把苹果切成十几份,一个孩子分别了一小牙儿……“老师,你不是说桃子最好吃吗?怎么不带桃子?”其实我们都想问这个问题,一直忍着,只要最小的那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说出口。

老师脸上有些讪讪的,解释说,春天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又不好储存,市场上还没有桃子。

不久后的一天,赵老师满面欢喜地告诉我们:“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有个朋友来咱们这里看我,我让他给咱们带来一棵小桃树,两三年以后,咱们就能年年吃上桃子了!”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赵老师的朋友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棵小桃树!我们将那青翠的植物栽到教室门口。此后,我们这些孩子的情绪都高涨了起来,无论谁值日,哪怕不回家吃饭,也一定会到两里地之外的一条小河里打来水浇树。

第二年,小桃树开了三两粒花,粉粉的,嫩嫩的,尽管没有结果儿,我们的心里却分外得甜蜜。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小桃树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第三年,小桃树真的结果了!尽管只有五个,就已经足够我们这些孩子欢喜的了。我们更加细心地照料小桃树,可是,一场大风之后,桃子还是被刮掉了两个……到了农历六月,我们的桃子终于熟了!不大,比鸡蛋还略小一些,微黄,略略有些透红。摘桃子的那天,我们这些孩子都格外高兴,毕竟,这是我们亲手养大的小桃树啊!

老师把三个桃子分成十几份,一人一份。老师没吃,我们让他吃,他解释说:“等明年桃子结得多了,我再吃也不晚……”

我小心翼翼地把桃子放到嘴里,细心地咀嚼着,可是那桃子并不可口,没有丁点儿的甜意,甚至有些苦涩,有些硌牙。我强忍住反胃,把那口桃子咽了下去,心里嘀咕:这怎么会是最好吃的水果呢?我暗中观察其他孩子的脸色,也是满脸的惊诧,满脸的莫名其妙,但都把桃子咽了下去。

等我们回过神来,才发现赵老师一直再满含期待地望着我们,看着我们吃完,他才问:“好吃吗?”

我们面面相觑,静默了好一会儿,才异口同声地吐出两个字:“好吃!”

赵老师欣慰地笑了,我却再也忍不住,背过脸去,泪水终于涌了出来……

五年级结束的时候,我跟随外出打工的父亲到中部的一个小镇里读书,看到了外边的世界,也才尝到了桃子的正味儿,明白了因为气候、地域以及没有嫁接的原因,在我们那里是不大可能结出可口的果实来的……

离开山村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我回过一趟,俗世庞杂,竟然忘记了询问小桃树的状况。

不知道我们的小桃树是否还在茁壮成长……“恶霸”一样的好人

五奎是个“恶霸”。

刚开始爷爷说过这样的话。爷爷说这样的话是有原因的。爷爷和五奎一起做了一笔生意,两人一共挣了八千块钱,按照事先约定,爷爷应该分到四千块钱。可是,爷爷去五奎家拿钱的时候,五奎说钱在路上被劫匪抢了。

爷爷说:“钱是不是被抢跟我没关,我的四千块钱你得给我!”

五奎说:“我现在没钱,只能欠着,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爷爷愤懑地骂道:“恶霸!”

于是,五奎“恶霸”的名声便在远近村子里传播开来。因为大家都知道,五奎的钱分文没丢,他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武把式,一个人打倒七八个壮汉不在话下。

四年之后,爷爷去世了。

办丧事要用钱,爹爹又一向是个讲排场比阔气的人,花起钱来找不到方向。他来到五奎家,说:“五哥,你把欠我家的钱还我们吧!你叔老了,办事需要用钱……”

五奎眼皮动了动,说:“没钱。”

爹啐了一口唾沫:“恶霸!”

五奎气坏了,瞪大眼睛追了上来,爹见形势不妙,飞快地跑回了家。

后来,爹因为赌博被抓进了派出所,娘拖着病恹恹的身子到处张罗着借钱,实在筹不够了,才心惊胆战地找到五奎,央求着说:“五哥,你看孩子他爸出事儿了,你能不能把欠我家的钱还我们……”

五奎一脸冷漠,说:“那种人,就应该让他受受苦,别拿钱赎他!别说我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还你们!”

娘无声地退了回来,在心底骂了无数遍的“恶霸”、“畜生”。

那年我也十五岁了,既痛恨五奎伯的无耻,更痛恨爹的不争气。我对娘说:“娘,咱不借钱了,关仨月就关仨月吧!”

仨月之后,爹终于从拘留所出来了,瘦了一圈。

爹得知五奎不还钱还说风凉话时简直气炸了,大跳大骂着到五奎家挑衅。五奎不客气地一推,把爹爹推出几米远,后来幸亏淳朴的村民们拉住了双方……

三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爹娘高兴坏了。爹拉着我,到爷爷的墓地去上坟,他一边烧着纸钱,一边乐滋滋地说:“爹,你孙子考上大学了,我是没啥出息,不过我养了个儿子出息了……”

爹娘高兴之后,接着就开始发愁了。这些年,爹本来就没挣到多少钱,再加上花钱大手大脚,还偶尔去赌钱,娘根本管不住他,家里没攒下什么钱,连我读高中的学费也是七拼八凑借来的。

就在我们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际,五奎伯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那晚,五奎伯推开我家的门,爹娘看见五奎进来,都非常意外。五奎伯径直走到我身边,将一个存折递给我,说:“孩子,这是你的钱,你爷十年前为你存下的,你家的情况你自己也知道,你爷爷就留了一手……”

我接过五奎伯递过来的存折,是定期存款,连本带利一万多,户名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一时间,我热泪盈眶,这下,我四年的学费基本上就解决了。

这时,五奎伯转向我的爹妈,说:“兄弟,弟妹,知道为什么我不还你们钱吗?因为我压根就不欠你们的!这存折,是叔嘱咐我,让我代他孙子保存的。你们说我不还钱,说我是‘恶霸’,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爹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一把抓住五奎的手:“五哥,你……你不是恶霸,你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好人!”一套茶具

诺文沙开了一家饭店,由于诚实守信,头脑活络,再加上又高薪聘请了五六个有一手绝活的厨师,饭店一直生意兴隆,三五年下来也有了一些积蓄。

尽管腰包已经鼓了起来,诺文沙依旧十分节俭,一方面他家有着节俭的传统,另一方面,他深知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诺文沙虽然自己节俭,为人处世却从不吝啬,该花钱的时候,他从不心疼。譬如说,每年年终到各机关部门打点一下,邀请各个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来饭店聚聚,顺便再送上点儿交通费、小礼物……

这年年终,诺文沙为自己的贵宾们每人准备了一套紫砂茶具,做工精细,看上去古色古香的,价钱也基本可以接受,每套大约三百元。

聚会按照往年那般举行,该邀请的人都邀请到了,只差黑三儿了。要说这黑三儿,并不是什么显赫人物,既不是官员,也没有多大势力,可是,由于他膀大腰圆,又有点儿拼命三郎的劲头,还有一帮兄弟时不时地在街上闹点事儿,在城里也是个响当当的主儿。

宾客们都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离开后,诺文沙开始考虑黑三儿的事儿。他本打算亲自上门将交通费和那套茶具送上,一打听才知道,黑三儿居然被一个精神病人砍伤住进了医院。看望病人带茶具显然不太合适,诺文沙随即调整思路,也向黑三儿表示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事情总算圆满结束了,诺文沙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想起还剩下一套茶具,心头一动,决定孝敬给爸妈。爸妈也是喜欢喝茶的人,可一直连套像样的茶具都还没有呢!想到这里,诺文沙的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酸楚。

诺文沙把茶具拿给父亲的时候,父亲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接着紧张地问儿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见儿子再三表示没事,才最终放下心来,乐滋滋地接过那套茶具。诺文沙觉得有些惭愧,就借故赶紧溜了出来。

一个星期之内,爸妈竟然有五天都邀请了老朋友来家里品茶,每有客人来时,他们都兴致勃勃地把那套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茶具拿出来,向大家展示,并一再强调,是儿子花了好几百块专门买给他们的。那种骄傲幸福的表情,诺文沙无意间看到了,泪水在一刹那就涌了出来……

他送出了几十套茶具,那些人都拿得心安理得,有些人连“谢”字都懒得说一个,甚至有些人多少还有点儿不屑。而这套无意间遗漏给父母的茶具,却成了自己孝顺的证明,每想到这里,他都想苦笑一下,每次溢出来的,都是泪水……老师,我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我出生在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小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爬到高高的山冈上,看远处起伏延绵的山峦,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走出这些大山,看一看山外的世界。

那时,山村里没有几个读书的孩子,我是这些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思想最古怪的一个,总是拿一些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东西,去问给我们上课的那位五十多岁的老师。他好多次的回答都支支吾吾的,听得我一头雾水,若再追问,他就会把眼一瞪,用大而发黄的眼珠盯着我,恶狠狠的,我只好把问题吞回肚子里。

后来,村里来了一位女教师,她姓马,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自愿到我们那个小山村。以后的日子,我们就跟着马老师读书、认字。她懂得的知识很多,而且又特别地喜欢我向她提问题。那时,我一直记着“江”、“河”的概念,却不知其意。她对我说,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大江大河:长江风高浪险,黄河水流湍急,松花江妩媚动人。她还拿出自己的照片来,让我看她在江边的留影,告诉我水流因大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声音,溪水潺潺,河水哗哗,江水则像雷鸣一般……

我听得瞪大了眼睛,却丝毫想象不出水流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晚上,我问母亲,她只好将从数里之外打回的水,用水瓢舀起,高高倒下来,水落到了锅里。母亲问:“娃,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声音?”我迷惑了。后来问了马老师,她好久没有说一句话,最后才缓缓说:“等你长大了,见到了外面的世界,你就知道了……”

一天,一个男子到村里来找马老师,在村里住了几天。后来,我看见那男子怒气冲冲地走了,走时似乎还在嘟囔着“你后悔的时候就晚了”。过了几天,我们才知道,那男子是马老师的未婚夫,是来催促她回家结婚的,可是马老师说她舍不得这些可怜的孩子……

后来,我跟随亲戚到了河南的一个小县城读书。县城离黄河不远,空闲时,我总会找辆自行车,带上一本书去河边。看书累了,就欣赏那些追逐着嬉戏着的浪花,回想马老师给我讲解的情景,我真想高声呼喊:我见到水流了,听到了水流的声音,看到大江大河了!

再以后,我考上了一所滨海城市的大学,见到了大海。每次见到水域,见到惊涛骇浪或者波光涟漪,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马老师的话:等你长大了,走出大山,见到了外面的世界,你就知道了……

暑假里,我回了一趟小山村,才知道马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听乡亲们说,自从那男子走后,马老师一直都郁郁寡欢的。两三个月后,她去了县城一趟,回来后一直脸色苍白,一天,她晕倒在那间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医生说,她前不久做过堕胎手术,身体虚弱,患有贫血症,又没有足够的营养,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已经无药可救了……

站在老师的墓前,我满含眼泪,默默念叨:马老师,是您对我说,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作“水流”的声音,为了这种梦里幻想的声音,我追逐着,不懈地努力着……现在,我已经听到过水流的声音,已经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可您却长眠在狭仄的坟墓,长眠在干燥的黄土下……天下最美的母亲

小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里的老师都很喜欢他。只是每到开家长会的时候,小伟总是有些魂不舍守的,没有家长前来。老师们都感到纳闷,因为像他这般优秀的孩子,都是盼着开家长会的。这既是自己的骄傲,也给家人增光不少。

然而,家长会却成了小伟的心病。因为父亲一直忙着工作,只有到周末的时候才回家一次。即使是回到家里,也只是在母亲特别忙的时候才会放下手中的书本,帮母亲做一些事情。

母亲倒是对开家长会比较热心,特别是在小伟读小学的时候,每次家长会她都会早早地赶到,热心地同老师们交流。那时候,小伟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不仅学习成绩很好,懂事、活泼,而且还很有音乐特长,能够拉出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可是,到了中学以后,小伟不肯让母亲来学校参加家长会,因为母亲脸上的那道伤疤。那伤疤红一块紫一块的,没有丝毫光泽。而且,在伤疤的映衬下,母亲的眼睛看起来也是一只大一只小,很不谐调。

小伟觉得从自己记事的时候起,母亲的脸上就是这个模样。只是那时自己年龄还比较小,也没有觉得伤疤有多么难看,而且他的小学是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内读的,同学和老师都是他们熟悉的人,对母亲脸上的伤疤已经看习惯了,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但自从他考上中学,第一天母亲送他的时候,才注意到许多同学都在往母亲和自己这里瞧,有人不怀好意地笑着,有的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那一刻,小伟才感觉到母亲脸上伤疤的难看。而和母亲走在一起,似乎自己也成了一头奇怪的动物,成了同学们侧目甚至嘲笑的对象……

从那一天之后,小伟就再也不愿意和母亲走在一块儿,更不愿意母亲跑到学校去看望他。因此,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他都感到格外郁闷,每次都编织谎言蒙混过去。

初一那年的暑假,小伟去了外婆家。那是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山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树成荫,山坡上不知名的花草挤挤压压的,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姿色。清晨还能听到鸟儿清脆的歌唱。在繁忙的城市里待了几年,乍到山清水秀的乡村,小伟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这天,小伟帮外婆收拾家具。在一个箱子里,小伟看到一张照片——他能够认出其中一个人就是外婆,那是外婆40岁左右拍的。外婆的身边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小伟觉得照片上这位姑娘非常面熟,可就是想不起是谁。于是,他就拿着照片跑到外婆身边,指着照片上的人问:“外婆,这个人是谁呀?长得很漂亮呢……”

外婆瞅了瞅照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傻孩子,那是你母亲啊。那时,你母亲才19岁,长得像一朵花一样……”“可是,母亲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小伟按捺不住好奇,终于又问了一句。“那还不是为了你呀!为了救你让狼给抓的……”接着,外婆给他讲了十几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是小伟两岁多的时候,父母都在那个山脚下工作,爸爸在乡政府做会计,母亲在林场工作。那天中午,小伟睡着了。母亲就赶紧钻进厨房做中饭。

饭做了一半,母亲突然听到小伟啼哭的声音。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快步跑回屋子。一进屋子,她禁不住大吃一惊,原来有一条“大狗”正在对着孩子的脸嗅来嗅去。“滚!打死你!谁家的狗啊!”

母亲一边喊着,一边顺便把手里的擀面杖扬起来,想把“大狗”吓跑。就在“大狗”回头的一刹那,母亲惊叫了一声,她看到了“大狗”的眼睛里正放射着绿莹莹的光芒:那哪里是狗啊,分明是一匹纯正的狼……

狼似乎并没有特别在意来人,而是再次将嘴巴伸向孩子的脸孔。母亲再也顾不上自己的恐惧了,用擀面杖狠命地向狼砸去。这一记突袭,那匹狼,它掉转头扑了过去……

小伟听完,早已经泣不成声了,他后悔自己一直不理解母亲的苦衷,甚至背地里埋怨母亲屡屡伤害自己的自尊,让自己大失脸面。可是,对这一切,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

后来,小伟问母亲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母亲说,都过去了,还提那些做什么,现在咱们不是全都好好的吗?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哪怕你一直嫌弃我……

小伟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母亲:“母亲,您是天底下最美丽的母亲,我怎么会嫌弃您呢……”

不久,市里举行了一次作文比赛,小伟把自己的故事写了出来。写自己的内疚,写自己的忏悔,最后,他写道:“母亲啊,您永远是最美丽的,不管您脸上的伤疤有多么难看!”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这篇唯一的获一等奖的作文。朗读完毕,几乎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有许多人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又要开家长会了,小伟早早邀请母亲,要母亲去开会。家长会的前一天,语文老师交给了小伟一封信,让他转交给母亲。小伟答应了。

母亲打开信,刚刚看了几行,手就开始颤抖起来,声音也哽咽了:“谢谢,谢谢你们!我的好老师,我的好孩子们……”

信上写着:“母亲:我们请您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我们爱您,像小伟一样爱您!我们都知道,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信的最后,是全体老师和学生的签名。

泪水再次模糊了小伟的眼睛……真爱无言

住进宿舍不久,我们不时会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喂”了好几声,那端却无人应答。起初,我们猜想许是线路出了问题,就将电话挂了,等着铃声再次响起,但再试还是如此。

后来,我们还发现,每当接过莫名其妙的电话,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吴很快就会往家中打一个电话,而且,每次打电话他都像是说单口相声,一反常态、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自己的生活,说一切都好,不用挂念之类。

揭开这个谜底是在一个冬日的早晨。那天,我们一睁眼,发现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原来下了整整一夜的雪,北风还在疯狂地肆虐着。我们都拉了拉被角,继续享受温暖的被窝。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离电话最近的我接了电话:“喂,请问你找哪位?”无人说话。“你是谁呀?再不说我就挂了!”我有些不耐烦,大声地对着话筒说。

小吴光着身子跑过来,喊道:“别!别挂!是找我的!”

我分外惊诧,莫非他有特异功能不成?可他不由分说,就将话筒抢了去:“喂,啊,妈,是你呀!怎么又给我打电话了?我知道下雪了,天很冷,我穿的衣服厚着呢!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电话挂断后,小吴忙穿好衣服,接着,他用缓慢的语调对大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五年前。那时,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孩子生活,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母亲一面工作,一面还要照顾尚不懂事的儿子。有一天,母亲下班回来,看到房子着火了,冒着滚滚浓烟。她不顾一切地冲进了屋子……后来,母子两人都得救了,但那位母亲为了护着儿子,受伤很重,一直高烧不止,被抢救过来之后,她再也不能说话了……”

小吴停了一会儿,我们发现他已是满脸泪花了。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接着说:“那个孩子,就是我……”

原来,真正的爱,是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还钱“这墙还是邻村的徐泥匠给砌的呢。”娘时常会念叨这句话。

每当听娘说这句话,我都会记起徐泥匠的模样。他中等身材,脸上有些许皱纹。徐泥匠不爱说话,干起活来却一板一眼的,砌出的墙也平坦如砥,尽管用的是泥,却从来不会因风吹日晒开裂。

徐泥匠在我家干活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我仍然记得他第一次到我家那天,他在墙坯附近转了转,接过我递过去的水,喝了一口,说:“你们放心,如果我干的活儿恁不满意,恁不用付钱!”

五年前,我家翻新了房屋,徐泥匠砌的墙被推倒,垫进了新房根脚里。

娘仍时常念叨以前那堵墙,屡屡说:“咱家以前那房子的墙,还是徐泥匠给砌的……”

再说这话的时候,我听说徐泥匠已经领着儿子去了宁夏,在那里领了一班人,在做一些建筑、装修之类的小活儿。

在娘的念叨声中,我一步步考上初中,考上高中,后来,又念了大学。工作了三个月,赶上国庆长假,我带着五千块钱回了家。

我把这一叠钱放在爹娘面前:“爹,娘,你们供我上学辛苦了一辈子,这点儿钱,你们先拿着,买点儿吃的穿的吧……”

爹满面喜色,娘眼含热泪。

过了一会儿,娘恍然大悟似的,说:“孩啊,听说两天前徐泥匠回来了,你拿一千块钱去还他吧……”

我万分诧异:“徐泥匠都外出五六年了,咱什么时候问他借过钱啊?”

听我这么问,娘的脸上现出了几丝羞赧,说:“孩子,还记得十几年前徐泥匠给咱家砌墙吧,本来说好了是五十块钱的工钱,可是正好赶上你要交学费,娘实在借不到钱了,就想了个坏法儿,硬说他墙抹得不平,想扣他十块钱的工钱……”顿了一会儿,娘接着说,“可那徐泥匠是个硬性子,走的时候甩下一句话‘大妹子,你要觉得活儿干得不好,就不用给钱;要是觉得活儿还不错,等有钱你再给吧’……”

说到这里,娘脸上已有些泪花:“孩儿啊,那时家里确实穷,你又不能不上学,娘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昧良心的事儿……”

拿着一千块钱,我来到了徐泥匠家。他家也早已焕然一新,两层小楼亭亭玉立,明窗净几。

看到我来,徐泥匠有些惊诧,又有些欣喜,连忙招呼我进屋去坐。

我把一千块钱交到徐泥匠手上:“徐大伯,真是对您不住,您看,您给我们砌墙都十几年了,这会儿才把工钱给您!我连本带利都给您拿来了……”

见我如此说,徐泥匠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孩儿啊,我一直等恁来还钱啊!我知道,你们肯定会来的,你们要是不来,我心里还真是放不下,那一定是因为我活儿干得不好……”

然而,徐泥匠最终只收下五十块钱,他说:“咱也不差这五十块钱,咱收这钱,图的就是大伙儿觉得我这活干得还不赖……”

听了这话,我心头一阵战栗,接着,是一股持久的静谧。智者之桥

很早以前,两兄弟比邻而居。四十年来,他们一直是最好的邻居,一起劳作,一起分担生活中的困难,一起享用美味……

然而这天,由于一点儿小小的误会,两兄弟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分歧越来越大,经过几个星期的“冷战”之后,两人竟然因为一点儿小事情又大吵大闹一番。

一天清晨,有人敲响了哥哥约翰的门。约翰打开门来,发现是一个带着工具箱的木匠。“我想找一个短期的活儿。”木匠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问您有一些小的工作需要我给您帮忙吗?”“哦!是的。”哥哥约翰答道,“我正想请人帮我做活呢!你看,这条沟那边的田地,那里是我的邻居……实际上,他还是我的弟弟……我们两家之间有一条草甸,就在上个礼拜,他开推土机来,把这堤坝给挖开了,于是就有了这条沟!他这样做是为了激怒我,羞辱我。不过,我会比他做得更绝!你看到谷仓旁边的那堆木头了吧?我想在这里建上一道篱笆——一道两米高的篱笆,我再也不想看到他那张难看的脸……”

木匠说道:“先生,我想我已经理解了您的意图,请告诉我钉子和挖掘机在哪里,我干出的活儿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约翰因为有事要进城,因此,他帮着准备好原料和工具后,就匆匆离开家去了城里。木匠开始工作:测量、挖土、钉钉子……

日落时分,约翰从城里回来了,木匠也刚刚做完他的工作。约翰看到了木匠做的活儿,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惊诧得连手中的杯子都失手落地,一下子摔得粉碎——哪里有什么篱笆啊!那里只有一座新建的木桥,这座桥恰好将两兄弟家的田地连在一起……多么精巧的手艺啊!约翰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叹着……

就在这时,他的邻居——他的亲弟弟也走了过来,他的手早早地就伸了出来:“哥哥,您真是太宽宏大量了,不计较我的所作所为,还修了这座桥……”

兄弟两人在桥的正中间走到了一起,紧紧抓住对方的手,眼睛里都晃动着闪闪的泪光……当他们转过脸去时,见那木匠已经扛起了自己的工具箱……“先生,您等一下,我想让您在这里多待几天,我还有其他的活儿想请您帮忙!”哥哥约翰急切地喊道。“我非常愿意继续在这里待下去,”这木匠淡淡一笑,“不过,我还有更多的桥需要修呢!”寻找父亲

范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满面焦急,眼神中闪烁着几丝痛楚与不安。刚站到讲台上,她就迫不及待地说:“同学们,今天,我有件事情想请大家帮忙,我一个朋友的父亲走失了,他患有老年痴呆症,我希望大家放学回家的路上留意一下,帮忙找找他父亲,我朋友愿意拿出一万元作为酬谢……”

一听这话,教室里立即炸开了锅,这群正处青春期的孩子纷纷议论开来。还是班长吕小可最有主见,她站起来问道:“范老师,您这位朋友的父亲长什么样?有没有照片?我们也好有目的地去找啊……”

此话一出,得到同学们的一致附和。

范老师面有难色:“孩子们,这位父亲长相一般,身材中等,有些消瘦。他平时很节俭,连一张照片都没舍得照。这样的寻找的确有点难,我希望大家能跟遇到的老年人多交流一下,见到迷路的老年人主动问一下,说不定你们就能碰到这位父亲呢……”

顿了一顿,范老师接着说:“这位父亲很可敬,以前他们家里穷,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都给子女留着。表面上他非常严厉,可是孩子一旦有个头痛发烧,下再大的雨雪,他都会背着孩子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听到这,连班上最调皮最叛逆的林仲道也喃喃自语:“怎么越听越像我爸爸呢……”

这节课后,孩子们上学、回家、逛街、游玩时都多了一份任务,寻找那位走失的父亲。然而,由于没有照片,也没有更确切的描述,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只是见到神情迷茫或者有困难的老人主动走上前去询问,不是,就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有几个热心的孩子还把一些迷路的老人送到家……

半个月过去了,那位父亲仍然音讯全无。

这天晚上的班会上,范老师激动地说:“孩子们,首先我向你们道歉,两个星期前我让大家帮忙的事情,要寻找的那位父亲其实是再也找不到了,因为他已经在半年前去世了!”

孩子们一个个都惊愕不已,有些人甚至有了几丝愤怒的表情。

范老师笑了笑,接着说,“但是,我们这次‘寻找父亲’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半个月里,我们班的同学们帮助老人有200多人次,我们收到的表扬信比去年的总数还要多!”

这下子孩子们激动了,使劲儿鼓掌,给自己的老师,也给自己。“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班所有的同学,对自己父母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好多家长都打电话问我,你们给学生用了什么灵丹妙药,让他们一下子孝顺了许多?就在刚才,林仲道的父亲还来我的办公室,高兴地说,他家林仲道只用半个月的时间就长大了,他又找回了那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林仲道的脸红了,眼里却洋溢出喜悦的神采,同学们的眼睛里也都闪烁着欢欣的泪光,他们的掌声更热烈了!猎人梦

陈师尧正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讲的是苏东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用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着这首词,突然觉得体内有一股热气冉冉升起,自己仿佛正驰骋猎场,一箭射下去,一头猛虎轰然倒地……

学生们噼里啪啦的掌声打断了他浮想联翩的白日梦幻。陈师尧心底慨叹一声:唉,要是当一个猎人,整天与山林为伍,以禽兽为生,不用为学术成果奔波,不用为职称评定忙碌,狩猎深林里,悠然见南山,那该多好啊……

下课后,陈师尧回到家里,陪着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拉家常。“娘,我今天给学生们上课,讲到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突然想去当一个猎人!娘,你看,我拳头这么大,胳膊这么粗,眼睛也很尖,要当猎人的话,一定是个出色的猎手!”陈师尧声情并茂地说着,脸上满是对猎人的羡慕之色。他和母亲一向是无话不谈的。“这孩子,都四十多岁的人啦,还和小时候一个样啊,那么爱做梦……”娘呵呵一笑,皱纹荡起来,看着高高大大的儿子,心底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酸楚。

当夜,陈师尧居然真的做了一个猎人梦。

那是一个秋后的日子,他骑在一匹乌黑的骏马背上,与三五个伙伴同行,风呼呼地吹,并不寒冷。突然之间,草丛中一匹花鹿惊慌而逃,他纵马去追,同时拉弓搭箭,只听得嘭的一声脆响,那匹花鹿一个跟斗摔翻在地,颤巍巍地抽搐了几下……“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他突然记起了王维的诗,心头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感……“娘,昨天刚给你说了,我想当一个猎人,这不,夜里我就做梦了,我骑在马上,一箭射倒了一头花鹿。当个猎人,真够幸福的……”醒来之后,陈师尧向母亲讲述着那个意犹未尽的梦。他神情激越,眼睛里泛着异样的光彩。“哎呀,这孩子,竟是瞎想……”一向健谈的母亲竟然沉默了,眼里隐隐约约有些慌乱。她垂下了眼帘,似乎心底在剧烈地斗争着,但最终什么也说。

第三天的夜里,陈师尧竟然又做了一个猎人梦。

这一次,他是和一头豹子决斗。他和豹子斗智斗勇,坚持了十几分钟,最后,豹子矫健地扑向他,他沉着地闪开,与此同时,用手里的匕首划破了豹子的腹部……

醒来的时候,陈师尧几乎筋疲力尽了,却觉得分外得畅快,分外得高兴。“娘,真是奇怪啊!我今天又做了一个猎人的梦。梦中,我被一头豹子困住了,最后,我拼尽全力,才杀死了它……”陈师尧和往常一样,又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述说着自己的梦境。

想不到母亲听到这里,眼泪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涌了出来。

在儿子惊讶急促的追问下,过了好一会儿,母亲才缓缓地说:“师尧,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把你的身世告诉你了……你……你本来就是一个猎人的儿子。你家本在深山里,世代为猎,只是你两岁那年,你的亲爹死在老虎洞里……你亲娘再也不愿你继续当一个又苦又累又危险的猎人,就忍痛割爱,把你送给了不能生养的我。因为我住在城里,能给你提供较好的教育条件。而你亲娘,没过几年就追随你爹去了……”最后的家长会

从记事起到大学毕业,我一直都是父亲眼中的骄傲。我考取了重点大学,大学期间,又频频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父亲当然也屡屡作为“教子有方”者为人所羡慕。

我知道自己可以让父亲得到欣慰,但是有很多次,本可以给父亲更多的幸福感的,却被自己轻易地放弃了——这大抵是因为父亲相貌的缘故。原本父亲是一个长相颇为俊朗的男子,可在我两岁时,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医治了大半年才痊愈。由于脊椎萎缩,父亲的背有些驼,身材矮小了许多。

父亲的矮小驼背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有些自卑,因此每次的家长会我都缠着母亲参加,如果母亲真的很忙或者出差,我干脆就向老师撒谎,蒙混过关。数次之后,父亲似乎也习以为常了。

随着渐渐长大,我才明白自己年幼时的任性是多么自私,给父亲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更让自己不能心安的是,父亲的矮小完全是因我而起的:那是一个雨夜,两岁的我发了高烧,父亲抱着我赶往镇里的医院,雨伞无济于事,父亲只好把我裹在怀里,到医院时,父亲已经浑身湿透了。等我的高烧退下来,父亲也病倒了……

我22岁那年大学毕业,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学校院系的领导建议父亲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我也希望父亲能参加我最后一次的“家长会”,就打电话给他。开始时父亲一直不答应,见我诚恳,就说尽量赶来吧。

毕业典礼下午5点结束,我始终没有等到父亲。5点多的时候,我才接到父亲的电话,他满含歉意地说:“真是太不巧了,我坐的K786次车晚点了,到现在才到火车站,你来这儿陪我转转吧。”

送走父亲后,恰好碰到一位朋友送走母亲回校,我们一路闲聊。我说到K786晚点了,他很是惊讶,然后说:“绝对不会啊!我妈坐的就是那趟车,到咱们学校时离典礼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呢!”我一时语塞,什么都明白了,鼻子酸酸的……拆迁

庄大富第一次来到临河寨的时候,心里不由自主地一阵暗喜。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寨子位于市郊,交通发达,离市中心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更重要的是依山傍水,不远处就是百亩城湖,湖面烟波浩渺,鸥鸟翔集,波光粼粼,一碧万顷……

我要在这建高档别墅,让这里变成这座城市最受青睐的住宅区!庄大富在心底暗暗盘算,他感觉到一沓沓百元大钞正向着他汹涌而来。

庄大富历来雷厉风行,想到做到,他当天就跟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打了电话,副市长听了庄大富的豪言壮语很是赞许,决定要帮他拿下这块土地。

有副市长的鼎力支持,庄大富很快就拿到了土地批文。

眼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偏偏在拆迁上遇到了难题。一对年逾七旬的老夫妇,葛老头和葛老太,死活不愿意离开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小院。负责配合拆迁的政府官员先是好言相劝,见没有效果,又使用强力相逼,甚至扬言要派保安将他们强拉出屋子,强行拆迁……

庄大富不想把事情搞大,一天晚上,他带着自己的助理,找到软硬不吃的葛氏夫妇。按照庄大富的推测,这对老夫妇之所以不肯搬走,只不过想多要一些拆迁补偿费而已,多掏个三五万元,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葛大爷,葛大娘,我知道你们舍不得这个小院子,我会给你们补偿的,这是三万块钱,你们收下,不要对外人讲,拆迁费照样一分不少付给你们……”

庄大富说完把钱放在桌子上,然而,他意料中的情形并没出现。葛老头依然一脸冷漠,说:“你的钱我一分不要!我们老两口要在这里陪儿子,你们要真是想拆这房子,铲车得先从我身上碾过……”

庄大富这下没辙了,只得悻悻而归。

第二天,庄大富又去了葛家,却在离临河寨不到一公里处,被堵在了路上。原来那天正值孩子们报名上学,争先恐后的家长们早把学校门前围得水泄不通。

庄大富正在懊恼,突然听到一阵哭声:“天哪,我孩子都九岁了,今年又报不上名了,孩子学都上不成,我活着有什么用啊……”另一个妇女也在抹眼泪:“我女儿今年要考初中,可是学校离这里五六公里,十三四岁的孩子,怎让我放心得下……”

看到这里,庄大富心底一阵酸楚,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当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好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南方谋生,经过炼狱般的磨难,才有了今天……

思索了一会儿,庄大富掏出电话,拨了一串号码,斩钉截铁地说:“我决定不建别墅小区了,我要在临河寨建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建成这里最漂亮最实惠的学校……”

第二天,庄大富不建别墅建学校的新闻传遍了大街小巷,市里、省里甚至中央级媒体的记者纷纷来采访庄大富。

庄大富自始至终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想孩子们像我那样,想读书却没有书读!”

应付完记者,庄大富晃晃悠悠地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却见到难缠的葛氏夫妇正在办公室门口等他。

庄大富把这对老夫妇让进办公室。葛老头眼睛红红的,说:“庄老板,我们的房子,你拆吧,给孩子们建学校,你不给我钱我也愿意……”

庄大富觉得万分意外,正想问个究竟,那葛老太哽咽着说开了:“庄老板,你别怪我们不通情理,我儿子就埋在我们院子里,他死了二十多年了,那时候这边没学校,他是……到湖对面上学,过独木桥时掉进湖里淹死的……要是这边有学校,孩子他不会死啊……”说毕,她把拆迁协议书递了过来,协议书上赫然签着他们夫妇的名字!

庄大富忍了忍即将涌出的泪水,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原来,这拆迁并不难啊!”第二辑淡然有味

生活的真谛,不在于惊涛骇浪,不在于电闪雷鸣,而在于平淡的生活中坚守善良,坚守理想,坚守我们心底的纯真……一支曲子的快乐

住进医院的第一天,我便看到了那个脸色苍白但笑起来很阳光的孩子。他叫乐乐,大约十岁,生下来就有心脏病,两个月前又查出患有尿毒症,身子瘦瘦的。

然而,乐乐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苦。他精神很好,喜欢和所有人说话,爱笑,爱音乐,爱幻想,和我熟络之后,竟自告奋勇为我拉一曲小提琴《梁祝》。说实话,乐乐拉得并不好,但他很专注,很投入,也很自豪。我热情地夸奖了他,他高兴得扑到我怀里亲了我一口。可我心底却有涩涩的味道,我很清楚,留给乐乐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乐乐有个音乐老师,姓梁,每两天来一次,给乐乐讲授小提琴课程。每次上课之前,乐乐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要练熟上一堂课学的曲子,以便在博得老师的夸奖。乐乐的孩子气让我感动不已,而心里总是在嘀咕:还不知道这可怜的孩子能活多少天,即便学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那天傍晚,梁老师正在给乐乐上课,我闲着无事,就按照医生的嘱咐,到医院的花园散步。当我坐在石阶上休息的时候,忽然看到乐乐的父母在送梁老师回去,我听见那个苦命的母亲悲痛地说:“梁老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家乐乐这么好,不辞劳苦为他免费上课。可是,医生今天说了,乐乐最多还能活两个月,您要是忙的话,以后不来也是可以的……”

静默了好一会儿,梁老师才说:“大姐,说实在的,乐乐是否多学会一支曲子,对我们的生活和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他的生命不久就要结束……可是,多学会一支曲子,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啊!这意味着他多了一分快乐,多了一分自信,多了一分骄傲……我的这些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乐乐的父母在小声地啜泣,我不由得也震颤起来: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得失以及物质利益,却常常忽视了灵魂深处本该重视的东西,譬如教一个病危的孩子多拉一支曲子,譬如一支曲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