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8:48:29

点击下载

作者:《最畅销中外名著名家导读本》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试读: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人,谁小时候没有听过白娘子、嫦娥的故事呢?正是这些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无论我们将来走向何方,身居何处,总会想起小时候听过的这些美丽的民间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像是一股涓涓溪流,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田,鼓舞我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民间故事是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文学作品,被人们口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其中包括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等。故事赞扬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篇篇故事都堪称精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最广为流传的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大多取材于生活,但并不局限于现实环境,而是天马行空地发挥创造。比如孟姜女的故事,不仅讴歌了孟姜女的坚贞不屈,也反映了秦国的暴政,而梁祝的故事是唯一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传说,被誉为爱情故事中的千古绝唱之作。《白蛇传》讲了一个小牧童救了一条小白蛇,这条小白蛇知恩图报,幻化成人形,与小牧童结为夫妇。后来收妖降魔的法海和尚发现了她,把她打回原形并压在雷峰塔下。这个故事在唐朝时期已经形成,后来几经演绎,内容更为丰富。故事赞扬了知恩图报等一些古老朴素的道德观念。

翻开本书,你一定会爱不释手,你会被书中故事的魅力所吸引。

导读

遥远的灯塔

小时候读过很多民间故事,或者是以省份而论的民间故事,或者是以民族而论的民间故事,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差不多是我最早读到的文学书,我早期接受的许多教育,差不多都来自于民间故事。比如说善恶观,比如说敬畏感,造孽感(犯罪感),羞耻心,畏惧感,正义感。小时候,倚靠在母亲的臂弯里,听她讲过很多很多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犹如遥远的灯塔一样,一直照耀着我的人生之路。

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不敢骂人。母亲给我讲过一个骂人作孽的故事。那个媳妇因为骂公公而被龙抓上了天。我在《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中,所写的都是母亲给我讲民间故事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我觉得人都需要有所敬畏才行。如同信仰一样,民间故事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值得敬畏的东西。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口头性,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人进行再创造和加工。所以,它基本上都是集体创作。反映的是基层人民的生活,愿望,理想,表达的是集体的智慧和经验。然而也有很多人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让它们发扬光大。比较典型的是格林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卡尔维诺整理的(意大利民间故事)。世界上还有很多大作家都做过此项工作,如叶芝。我相信,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受过民间故事的影响。阅读它们,就是感受温暖和光芒。【第一篇】牛郎织女

相传,天帝有六个女儿,她们都跟随母亲王母娘娘一起学习纺纱织布。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个姐姐的年龄渐渐大了,也各自有了各自的事情,尽管天天坐在纺车前,却心不在焉,手艺一般。只有她们最小的妹妹,专心学习,手艺尤为出色。她所织出的布总是花样繁多,美丽逼真,她织的绢总是又轻又软,很是舒服。让人称奇的是,她还能够织出层层叠叠的云彩,这些云彩随着时间和节气的变换而变化,颜色时而洁白无瑕,时而又红红火火;形状则时而像蘑菇,时而又像各种奇特动物;她所织出来的衣服,竟然是浑然一体,根本找不出任何缝制的痕迹,被称作是无缝天衣。

见她织布的手艺竟然这样了得,王母娘娘高兴地说:“不用给她起别的名字,就叫她织女吧!”自此之后,人们就叫她织女。

天帝的六个女儿都非常漂亮,不过要数织女最美丽。

美丽的织女天天坐在天宫里的织布机前,纺织那些美丽的布。透过织布机前面的窗子望去,远处是一条闪着亮光的银河。如果沿着银河一直走下去,途经几里地,向银河的对岸看去,就能够看到那热闹喧嚣的世界——人间。

在人间,有一个看牛的牧童,天天牧牛,他的名字叫牛郎。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他只好跟着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哥哥对他还算不错,只可惜要天天去外面干活,没时间参与家中的事情。他的嫂子则是个非常狠心的人,每天都逼着牛郎干重活儿,只给他吃一些米糠饼、野菜团子,甚至有时候连糠菜都不让他吃饱。那头天天被牛郎放牧的老牛,同情他的遭遇,常常为他伤心流泪。

有一天,牛郎的嫂子对他哥哥说:“现在牛郎已经长大了,活儿干得不多,饭量却不小,还是和他分家单过吧!”牛郎的哥哥难为情地说:“分家可以,可是这个家要怎么分呢?共有三间房子,需要给他一间吧!五亩地至少要分给他一亩吧!”嫂子一听丈夫的话,没好气地说道:“我才不会把房子和地给他呢!顶多那头老牛让他牵走,反正牛也已经很老了,拉不动犁,干不动农活了。”哥哥没有办法,只能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牛郎和哥嫂很快分了家,除了一头老牛,牛郎什么都没有分到。

由于没有房子住,老牛带着牛郎去一个石洞中住下了,那里没有地种,老牛就帮着牛郎一起开垦荒地。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所种下的庄稼长势特别好,头一年就获得了非常喜人的收成。老牛还帮着牛郎驮木头、运砖瓦,盖起了三间房子。只用了两年的时间,牛郎就变得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很不错了。

白天,牛郎就到山中牧牛、干活,晚上,他就回到家中,和老牛说说话,商量一下事情,当然除了老牛,这个家里也没有别人了。这样冷清的生活,的确很寂寞,不过幸好牛郎已经过惯了寂寞清苦的生活,并不觉得怎么样,而老牛却总想要帮牛郎成个家。

突然有一天,老牛开口说话了,对牛郎说道:“牛郎啊,你年纪不小了,应该成个家了!”

老牛算是牛郎最亲密的伙伴,他能够这样关心牛郎,牛郎自然是非常感激,但牛郎叹息着说:“我的老朋友啊!难道你还不知道咱们的这个家吗?虽然说目前我们还都有些吃喝,可照实说,还是太穷了,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我牛郎呢?”

老牛却不以为然,很乐观地说:“人既不能太高看自己,也不能小瞧自己,一定要保持信心。只要你愿意按照我的办法去做,就一定会有姑娘肯嫁给你做妻子的。”

老牛的话,不用说,牛郎当然会听了!

于是,老牛接着说:“在天庭上,有六个仙女,她们明天中午将要去银河北面的一个水塘中洗澡。其中要属年龄最小的仙女心灵手巧、漂亮,心地也最善良。她会纺线、织布,还能做饭,重要的是不怕吃苦。你只需要提前躲在池塘岸边的树丛后面等着,等到她们下水洗澡的时候,你就偷偷将她的衣服拿走。记得她穿着红色的仙衣。”

没过多久,仙女们就陆续来了,她们轻轻脱下纱罗衣裳,跳进清流当中,牛郎瞅准时机,从芦苇丛偷偷跑了出来,拿走其中红色的仙衣。见到有人来了,仙女们纷纷慌乱地穿上自己的衣服,像飞鸟一般飞走了。剩下那个丢了衣服的仙女,就是织女。她看见自己的仙衣竟然被一个小伙子抢走,于是又羞又急,可却没有办法。这时候,牛郎走上前去求婚,请求她做自己的妻子。织女听后,红着脸答应了。

每天,牛郎去田间耕田种地,织女留在家里纺纱织布。他们夫妇十分恩爱,既不缺吃,也不缺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织女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非常伶俐可爱。织女高兴地对牛郎说:“人间的生活,有着人间的欢乐,我愿意永远都生活在人间,和你一直白头到老。”牛郎听后非常高兴,说道:“多亏了老牛的帮忙,咱们才能够过上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真希望咱们能够永远相亲相爱,不分离。”

就在他们夫妇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灾难却悄然降临了。

天帝和王母娘娘已经知道织女留在人间,并嫁给牛郎做妻子的消息,他们火冒三丈,立即派遣天兵天将,去捉织女回天庭领罪。

这一天,同往常一样,牛郎去外面耕地,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耍,织女坐在织布机前织绢。忽然有一群天兵天将闯到织女的跟前,不由分说,就要押解织女返回天庭。织女心里清楚这场灾难是躲不过去了,就说道:“可不可以稍等一会儿,让我看看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天神才不会答应她的这些请求呢!不由分说,就带着织女回到了天庭。

牛郎回到家中,看见妻子不在,只听见两个孩子哭,他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妻子。忙问孩子:“妈妈去哪儿了?”孩子只是一个劲儿地哭,牛郎焦急地来到牛棚,老牛告诉他,天帝已经知道这个消息,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押回天庭了。

得知这个消息,牛郎悲痛万分,立即找来一根扁担,两个箩筐,让孩子坐到箩筐里,自己挑着去追赶。可是他挑着儿女,行走的速度很慢,不过他相信只要能够渡过银河,就能一直追到天庭上去,还怕找不到妻子吗?可他挑着担子,费尽千辛万苦来到银河的时候,却找不到银河的影子。原来王母娘娘担心牛郎渡过银河,就命令掌管银河的天神将银河搬到天上去了。牛郎接近不了银河,自然就没有办法追赶上织女了。没办法,牛郎只好挑着一双儿女回到自己的家里,另想办法。

回到家中,牛郎看见织布机上的绢还没有织完,就想起织女不会回来了。孩子也不停地哭着要妈妈,一听到孩子的哭声,牛郎就撕心裂肺地难过。

见牛郎和两个孩子哭得伤心,老牛就说:“牛郎啊,你已经照顾了我很多年,我也快要死了,记得等我死后,你把我的皮披到身上,就能够上天去了。”

说完这些话,老牛就闭上眼睛死了。牛郎按照老牛所说的去做,将牛皮披在身上,果然开始腾云驾雾了。于是,他挑着儿女,披上牛皮,继续去追赶织女。

当牛郎升到天空后,他在星星中间穿来穿去,没过多久,那熟悉的银河就在不远处了,似乎连隔着河的织女也能看清楚。牛郎很高兴,坐在箩筐中的孩子更加高兴,不停伸出小手招呼妈妈。隔着银河的织女看见丈夫和两个孩子来了,也激动地伸出手来和他们打招呼。

但谁能想到,当牛郎来到银河边,准备渡河的时候,突然一个无形的东西将他的去路挡住了。原来看到牛郎赶来,王母娘娘害怕他会生出麻烦,索性将头上的一根银簪子拔出来,向银河中划去,顿时银河就变成不可逾越的天河了。

自此,牛郎只能够在天河的这边望着,织女也无奈地在天河那边招手。尽管他们很想要诉说对彼此的思念,却因为相隔太远听不见。他们后来想出一个好办法:牛郎将写好的信件,捆在牛鞭子上面,抛给对方,织女把写好的信放在织布的梭中,隔着银河投掷过来。

望着银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织女哭得声嘶力竭。看着织女,牛郎和孩子们也哭得死去活来。那一声接着一声的“妈妈”催人泪下,就连在旁边观望的仙女、天神们也为此伤心难过。见到此情此景的王母娘娘于心不忍,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还准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见。

从此以后,牛郎和他的儿女们就住在天上,隔着银河,同织女相望。直到今天,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间,我们也能看到在银河两边,有两颗非常明亮的星星,那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在牛郎星的前后还各有一颗小星,与牛郎星排成了一条直线,当然那两颗小星就是牛郎肩上所挑着的孩子啦。在距离牛郎星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还有四颗星,排成了平行四边形,据说这就是织女抛给牛郎的织布梭。而在距离织女星不远的地方,还有三颗星,排成了等腰三角形的样子,这当然就是牛郎抛给织女的牛鞭子喽!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会有无数的喜鹊飞来搭成一座横贯银河的鹊桥。牛郎和织女一家人就在这搭成的鹊桥上相会。这一天,人间很多地方还会下起细雨,传说那就是牛郎和织女的泪水。相传,如果人们在葡萄架下静静聆听,就能够听到奏鸣的仙乐,以及织女和牛郎的情话。姑娘们则会相约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去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祈求自己也能够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求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这就是“七夕乞巧节”的来历。【第二篇】孟姜女

相传在秦朝,孟老汉和姜老汉是仅有一墙之隔的邻居。有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下了一颗葫芦籽,天天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一天天长大,从墙头爬过去,在姜老汉的院子里结下一个很大的葫芦,足足有几十斤重。等到葫芦成熟之后,姜老汉用刀切开葫芦,突然发现里面竟躺着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为此,孟老汉和姜老汉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都争吵着说这个孩子应该属于自己。这样的争吵足足进行了三天三夜,最后经过村里人调解,女孩归两家共有,轮流居住在两家,并取名叫做“孟姜女”。

转眼间,孟姜女长大成人了,方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孟姜女是个心地好,知书达理,通晓音律、作画、文章的好女孩。

在这个时候,秦始皇正到处抓夫征兵修长城,有一个叫做万喜良的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当他跑得口干舌燥,想要找点儿水喝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人喊马叫的声音,不出所料一定又是在抓人哩。看来要跑也来不及了,他跳过旁边的一堵院墙,正好落在孟家的后花园。此时恰逢孟姜女和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被丝瓜架下藏着的这个人吓了一跳,差点儿叫出声来,万喜良赶紧从里面钻出来,上前作揖哀求:“小姐,拜托你千万别喊,我无意冒犯,我是逃难来到这里的,快救救我吧!”

孟姜女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白面书生,模样还非常俊秀,就和丫环一起回去报告。不一会儿,孟老汉赶来花园对万喜良进行盘问,打听他的家乡住址,姓甚名谁,又为何落魄到此。万喜良统统诚实地作出回答。孟员外见他挺老实,也很有礼貌,就同意让他暂时躲藏在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孟家老两口觉得他一表人才,就跟女儿商量招他为婿,万喜良也很快答应,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择了良辰吉日,请来亲朋好友,摆出酒席,大家欢喜地闹了一天。可是好景不长,小两口成亲没几天,就突然有一伙衙役闯进来,不由分说,将万喜良抓走了。

明明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可孟姜女还是整天盼着万喜良能回来。但人没盼回来,连信儿都没有。实在放心不下的孟姜女,连续几夜为丈夫赶制出棉衣,想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看到她如此坚定,家人也只好同意。孟姜女辞别二老,一路向北,穿过重重山峦,跨过条条大河,寻夫去了。

孟姜女肚子饿了,就啃带来的冰凉馍馍;渴了,就趴到河边,喝口凉水;累了,就坐在路边歇脚。不知道走了多少天,她遇到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就问:“这儿距离长城还有多远呢?”老伯伯说:“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在幽州的北面才是长城。”听到这么遥远的距离,孟姜女心想:“就算长城在天边,我也要去寻找我的丈夫。”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孟姜女都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一天傍晚,她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看到不远处有座破庙,就想去将就一宿。幸好破庙很大,只是那半人高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让人看着心里发慌。不过,她实在太累了,已经顾不得这些,随便找个旮旯就睡下了。她梦见自己正和丈夫看书,忽然响起一阵砸门的声音,一帮抓人的衙役闯了进来。她一下子惊醒,原来是破庙的门窗被风吹开了。看到天色已经微亮,她又背起行囊上路了。

这一天,她走得筋疲力尽,竟然昏倒了。等到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一位老大娘正忙活着给她擀面,沏红糖姜水。孟姜女觉得身体出了点儿汗,也好受了很多,就想要挣扎着起来赶路。可是老大娘却含着泪花拉着她说:“孩子啊,看看你的脚,都成了血疙瘩,身子也像火炭一样,我怎么能够让你走啊!”

没办法,孟姜女又在老大娘家住了两天,没等病好利索,就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念叨着:“这是个多好的媳妇啊!老天爷,你就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姜女终于来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向修长城的民工们打听着:“您知道万喜良在哪儿吗?”可是问了一个又一个,人家都说不知道。就这样打听了很多民工,她才在好心民工的带领下,去寻找和万喜良一起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道:“各位大哥,你们是和万喜良一起修长城的吗?”

大伙儿说:“是的!”

孟姜女激动地继续问道:“那万喜良呢?”

大伙儿你看我,我看你,都含着泪花不说话。见到这种场景,孟姜女脑袋“嗡”的一下,她瞪着大眼睛问道:“求求你们,快告诉我,万喜良呢?”看到瞒不过去了,大伙就支支吾吾地说:“万喜良……上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疲劳加上饥饿……死了!”“啊?!那尸首呢?”“唉,死的人太多了,根本埋不过来,监工吩咐我们填到长城里了!”

没等大伙儿把话说完,孟姜女就拍着长城,痛哭起来,只哭得在场的所有民工,个个落泪。孟姜女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突然在她的哭声中,一声“哗啦啦”的巨响,长城竟像天崩地裂一样倒塌了一大段,成堆的人骨露了出来。可是这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才是自己的丈夫呢?很快她就通过自己亲手为丈夫做的衣服,认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守着丈夫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正在她哭着的时候,秦始皇带领大队人马,从这里路过。听说孟姜女把城墙哭倒了,火冒三丈,气的差点儿跳起来。他带领三军来到山下,准备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当他看到眼前这个眉清目秀、年轻漂亮的孟姜女时,立即产生了霸占她的想法。可他却不知道,孟姜女怎么会同意呢!

秦始皇可不会知难而退,他立即差遣几个老婆婆和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前去劝说,可孟姜女仍然是宁死不从,秦始皇决定亲自出面。看见他,孟姜女气得牙根都痒痒,真想一头撞死在这个昏君面前,可是转念一想,丈夫的仇还没报,那些堆积成山的白骨怎么能就这样冤死呢!

看见孟姜女没有说话,秦始皇以为她同意了,就高兴地说:“你说吧,有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就是金山银山都没问题。”

孟姜女想了想,说:“我不要金山银山,我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微笑着说:“不要说三件事,就是三十件事,我也依你,说吧!”孟姜女说:“第一件,你要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秦始皇催促说:“好!好!快说第二件!”“第二件,就是你要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着灵车走,还要率领文武百官一起来送葬。”

这样的要求,秦始皇怎么能够答应呢,忙说:“不行!我堂堂皇帝,怎么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呢!还是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说:“第二件如果不答应,就没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对方的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答应。

孟姜女又说:“第三件就是,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哈哈大笑,说:“这当然容易,我都依你!”

秦始皇立即派人给万喜良立碑、修坟,准备孝服等物件。出殡当天,万喜良的灵车在前面行驶,秦始皇披麻戴孝,紧跟在后面,真当了一回孝子。发丧完毕,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去游海吧!”这让秦始皇喜出望外,可正当他高兴的时候,忽然“扑通”一声,孟姜女跳进了大海。

秦始皇急得大喊:“快,来人啊!给我下海捞上来!”

可打捞的人刚下海,就被一阵巨浪掀翻了。这大浪可不是凑巧出现的,那是有来头的。原来龙王爷和小龙女都非常同情孟姜女的遭遇,见到她跳海,就赶紧将她接到龙宫中去了。并随后差遣虾兵蟹将,掀起巨浪,幸亏秦始皇逃跑及时,否则也会一同被卷进大海里呢。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传颂开了,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坟建庙,并取名叫做“姜女庙”。【第三篇】女娲补天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躯体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为一片混沌的天地带来了生机。后来盘古去世,人类的始祖女娲就出现了。传说女娲独自行走在原野上,看着那蜿蜒起伏的群山、繁盛茂密的花草树木、川流不息的河水,她发现尽管这个世界很美,却感到孤独和寂寞。女娲黯然神伤地坐在河边,不断地问自己,怎么才能使自己没有孤寂感呢?忽然,一叶花瓣飘落在清澈的河水里,宁静的河水一下子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打破了原先的平静。见此情景,女娲怦然心动。对!是生物,如果有了生物这个世界就会热闹起来,从此就没有孤独和寂寞。想到这儿,女娲便决定造一些生物。

她马上就动手了。她在正月初一的时候创造出鸡,初二的时候创造出狗,初三的时候创造出羊,初四的时候创造出猪……等到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和了一大堆泥,然后仿照自己的样子捏造出一个小泥人。她把泥人放在地上,泥人居然活了起来,并且还唧唧喳喳地对女娲说话。女娲开心极了。接下来,她又捏了许许多多个小泥人,世界变得热闹起来。但是,毕竟世界太大了,女娲这样一个一个地捏,既慢又累,于是她就从地上随便捡起一根绳子,沾满泥浆,向和好的黄泥抡去,结果那些大团小粒的黄泥全都飞溅起来,落到地上,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活人。女娲发现她的新方法既轻松又迅速,所以她使劲地抡绳子,直到世界到处都有了密密麻麻的人。

女娲微笑地看着自己造出来的这些人,心中的孤独寂寞荡然无存。她伸了一下腰,锤了锤自己的背,打算四处走着,看看自己造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有一天,女娲走到一个地方,发现这里没有欢声笑语的人,感到十分奇怪。等仔细查看时,她发现原来人们都躺在了地上。她便呼唤这些人,可是他们居然毫无反应,于是女娲就用手去拨动那些人,可是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原来这些人都已经老死了,他们皮肤松弛、满脸皱纹、头发花白。这时,女娲突然心中感到一阵忧虑,原来人是会衰老的啊,那我不是要永远不停地辛苦造人吗?可我辛苦造人,人还是会死亡,到底怎么才能让人永远地繁衍下去呢?

最后,女娲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把人分为男女,然后又让男女婚配,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婚姻制度就是女娲建立的,因此,女娲又被人们称为“婚姻女神”。

然而,这样幸福的生活并没有延续多久,人类就迎来了一场灾难。因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合,他们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打到地上,闹得鸡犬不宁。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而气急败坏的共工竟用自己的脑袋去撞西方的不周山。结果不周山崩塌了,这座撑天的大柱被折断了,天穹的四周也被撞毁,半边的天都塌了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就连大地都被震出很多裂缝,使得天不能再遮盖万物,地也不能承载万物了。更不幸的是,燃烧着的熊熊大火,从裂缝中爆发出来,将人们的房屋和农作物都烧着了,汹涌不断的洪水也开始不断地奔流,将两岸都漫过去,地上其他的缝隙中也不停地喷涌出地下的流水,将大地淹没。人们昔日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更为可怕的事情,那些凶猛的野兽也趁机出来伤人,凶暴的鸷鸟高高盘旋在空中,瞅准机会就会用锋利的爪子将那些跑不动的老人和孩子抓走。

人类陷入了可怕的灾难里。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在水深火热中奔走哭泣,备受煎熬,女娲痛苦万分,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决定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将天补上。

于是,女娲来到黄河边,她挑选了许多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块,然后架好火炉,把五色石放到炉中进行熔化,接着又用这些熔化的液体将天上的洞补上。女娲不断地补啊补啊,整整用了九天九夜的时间,才将天空补好。五色云霞出现在天边,大地也放晴了,人类欢呼起来,女娲欣慰地笑了。如今我们看到的雨过天晴后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就而成的。

天空虽然补好了,并且比以前更加灿烂绚丽,可是女娲还是不放心。于是,她又跑到东海,从东海捉来一只万年巨龟,并将它的四足斩下来,用它们当做擎天柱,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天地的四方。接下来她又将兴风作浪、不做好事的黑龙杀死,再将大量的芦葭烧成灰,把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填平。这样,女娲才放下心来。

经过女娲的一番辛劳之后,天地间的这场灾祸终于平息了,恶禽猛兽全都被诛杀干净,人们终于摆脱了灾难,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就连所有存活着的禽兽虫蛇,也纷纷隐藏起爪牙和毒蛰,性情变得温顺驯良。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拯救了人类,并为人类再次创造了幸福的生活环境。

尽管这场灾难过去了,但却留下了它的痕迹。从此以后,天空就向西北方向倾斜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太阳、月亮和繁星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还有,因为大地也向东南方塌陷了,从此河水就朝着东南方流去。因此有诗句云: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类是女娲创造出来的,也是女娲拯救的,因此上至九天云霄,下至黄泉路上,女娲的丰功伟绩都被永世颂扬着。她的光辉照耀着万物,她的伟绩为万世敬仰。传说女娲所乘坐的雷车,也是由长着翅膀的应龙驾驭着,旁边还有青色的虬龙一起帮着驾驶。女娲的手中还拿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瑞应宝物,坐着用萝图特制的席子,车身上也环绕着金黄色的云气,前方有白龙开路,后面跟着无足而飞的腾蛇,引导那四方浮游在云中的鬼神荣登九天,进入到众神所居住的灵门,朝见天帝。然而,女娲总是端庄而不失威严地静坐在那里,从来不夸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从不宣传自己的名声。于是,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女娲娘娘”。伟大、善良的“女娲娘娘”永远被人们铭记在了心中。【第四篇】精卫填海

相传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做女娃,非常乖巧可爱,就连黄帝见了,也都不由自主地去称赞她,炎帝更是把她当做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

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女娃就自己玩耍,不过一直以来她都特别希望能够去一次东海——那个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看,可总是由于父亲公事太忙而耽搁。这一天,女娃没有告诉父亲,就一个人偷偷驾驶着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突然,海上刮起了狂风,掀起了巨浪,像小山的海浪狠狠地将女娃的小船掀翻,可怜的女娃落入到海水中,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永远都没有办法回来了。尽管炎帝因为失去女儿而伤心不已,但是却没法让女儿死而复生,只能捶胸顿足地痛哭不止!

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变成了一只小鸟儿,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还会不断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因此,人们称这只鸟儿为“精卫”。

精卫对夺取她年轻生命的大海非常痛恨,她决定要给自己报仇。因此,她开始一刻也不停歇地从她所居住的发鸠山上衔起一粒粒小石子,展翅高飞,直到东海,扔进那汹涌的波涛中,接着不停地盘旋悲鸣。石子、树枝统统都被她投掷进去,目的就是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面对精卫的行为,嘲笑着说:“小鸟儿,算了吧,你就是这样干上一百万年,也甭想把我填平!”

在高空中,精卫坚定地回答说:“即使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直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一定会将你填平的!”“为什么你会如此恨我呢?”“因为你将我年轻的生命夺去了,将来的岁月里,你还会夺走更多的无辜生命。只要我坚持干下去,总有一天会将你填为平地的,你就等着瞧吧!”

精卫不断地飞翔着、鸣叫着离开了大海,接着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就这样,她不停地衔啊、扔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停息过。后来,有一只海燕从东海飞过的时候,看见了精卫。起初对她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可当他知道事情原委后,就被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打动,与其结成了夫妻,并生出很多的小鸟儿,其中的雌鸟长得很像精卫,雄的则非常像海燕。和他们的妈妈一样,小精卫们也不断地去衔来石子填海。一直到今天,她们都没有停止过这项工作。

精卫鸟们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都受到了人们的无比尊敬。晋代诗人陶潜曾经在诗文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以此来赞扬精卫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人们对精卫的感情中,不但有同情,更有钦佩的成分,精卫鸟还有其他的名字,例如“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人们还为她在东海的边上立了一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后世的人们经常会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来比喻仁人志士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第五篇】嫦娥奔月

从前,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嫦娥。嫦娥是个勤劳、淳朴又十分活泼的女孩。最重要的是,她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她总是帮助村里的人们,因此大家都非常喜爱这个嫦娥姑娘。美丽的嫦娥和村里的一个小伙子恋爱了,这个小伙子叫做后羿。后羿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有一项别人都望尘莫及的好本领,那就是射箭百发百中。

有一天,嫦娥和村里几个非常要好的女伴去村边的小河洗衣服。可是谁料到,那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正在此处闲逛。他看到美若天仙的嫦娥立即就动了邪念。于是,河伯就一抹脸,将自己变成一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并厚着脸皮来和嫦娥搭讪。看到来者不善,不怀好意,善良的嫦娥吓坏了,她急忙躲开,其他的几个女伴也都纷纷跑开了。可河伯一看嫦娥要走,就将狰狞的真面目露了出来,想要强行将嫦娥抢到水下去。就在这危急关头,后羿赶到了,他见自己的心上人受到侮辱,顿时气得剑眉倒竖,怒发冲冠,于是拉弓搭箭,只听见“嗖”的一声,河伯的一只眼睛就被射瞎了。被射中眼睛的河伯顿时松手放了嫦娥,他一把捂住眼睛,痛得乱叫,跳进了河中。

由于这件事在嫦娥和后羿的心中都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嫦娥就和后羿商量结婚的事情。他们都一致认为还是早点结婚的好,以免今后夜长梦多,再遭受河伯的报复。于是,二人便在乡亲们的祝福中结婚了。婚后,二人生活恩恩爱爱,过得非常幸福、美满。当然,他们小两口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自己初建家庭的幸福快乐中,两颗善良的心走到一起后仍然是想着乡亲,一心为乡亲做好事。

就在这一年,天空中突然出现十个太阳,火辣辣的将大地烤的直冒烟,海水已经干枯,树木、庄稼也都枯死了。眼看老百姓就没有办法生活了。这件事让后羿很担心,他决定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全都射下来,将百姓拯救出火海。于是,原本就技艺精湛的后羿更加苦练射箭技术,他天天都挥汗如雨地坚持练习。然而,就在后羿为民着想的这段日子里,阴险的河伯却对后羿的恨每日俱增,经常对练功的后羿进行骚扰。河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一箭之仇,更要将他贪恋的美女嫦娥抢到手才肯罢休。由于这种不利的局面,后羿被分心了,他每天都感到十分烦躁。

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一位大仙给了他一丸仙药,并叮嘱他说,河伯报仇心切,他将会面临一场大祸,不过要是将这丸仙药吃下去,就能够摆脱掉人间的磨难和烦恼,升入到天上的月宫中去;可是,这样的好事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在天空的月宫中,必须独自承受孤独和寂寞的煎熬。听到这位大仙的话以后,后羿的心绪更乱了。他一回到家中,就将仙人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给妻子嫦娥,说完后便疲倦地睡着了。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得知这件事情后,嫦娥总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经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嫦娥很痛苦。她对丈夫后羿是那么深爱,根本就不愿意使他遭受任何的磨难和折磨,何况这些麻烦也是由自己引起的。可她又想到自己丈夫的身上还背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经受着烧烤之灾的乡亲们急需他的拯救。善良的嫦娥心中很明白,邪恶的河伯是永远不会放过自己的,为了能够得到她,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究竟如何是好呢?嫦娥陷入了痛苦和矛盾中。

想着,想着,嫦娥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为了能够让河伯对自己死心,也为了让丈夫能够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帮助百姓,完成射掉九个太阳的任务,她决心牺牲自己。一旦主意打定,嫦娥就立即将丈夫找来的仙药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后羿醒过来,发现嫦娥心神不定,脸上还浮现出非常神奇的红光,顿时,他心生诧异,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嫦娥深情地望着丈夫,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自己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眼睛里含着泪水嘱咐丈夫,一定要好好珍重自己,并诚恳地请求丈夫原谅她不能够再尽妻子的义务。这些缠绵的话还没有说完,她就感觉到心中有些恍惚,身子也一下子变得很轻,接着,竟然双脚离地飞了起来,向天上飞去,不过她还是回头高声地喊道:“我亲爱的夫君,后羿,永别了,你可一定要保重啊!”

越飞越高,嫦娥来到了月亮上,在那个寂寞、冷清的广寒宫中做了一名月中仙女。不过,这里并没有什么亲人,也没有什么欢笑,只有一只聪明机灵、惹人怜爱的玉兔跟她相依为命,听她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当然除了玉兔,还有那总是在不断砍桂树却无法将其砍倒的吴刚相陪伴。

自从善良的嫦娥牺牲自己,飞到寒冷的月宫中后,后羿就将这种痛苦和惆怅幻化成为一种力量。后羿非常理解妻子的苦心,知道她是为了自己和百姓才做出这样的举动。他苦练射箭本领,最终战胜了河伯,射掉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嫦娥和后羿这种为了乡亲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就连天帝听说后也很感动,立即封后羿为天将,并定中秋佳节之日让他们重逢。从此之后,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当然,天帝并没有忘记地上的人们,同时他还规定,在每月十五月亮一圆的时候,让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第六篇】后羿射日

传说在世界还很年轻的时候,天空曾经同时出现过十个太阳。东方天帝的妻子就是这十个太阳的母亲。母亲经常将他们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中洗澡,每当洗完澡之后,他们就会像小鸟儿那样在一棵大树上栖息。当然,太阳可不是什么小鸟儿,他们之所以栖息在树上,那是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就是只鸟儿。比较矮的树枝上栖息着九个太阳,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的树梢上。每个夜晚更换一次。

当预示着黎明的曙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上的那轮太阳,就会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就这样,轮流替换,每天都会有一个太阳被换到天空上,给大地上的万物带来光明和热量。

在那个时候,大地上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就如同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他们没有偏见没有斗争,彼此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动物会将他们的宝宝安心地放在窝里,不用担心受到人类的伤害。农民也会将谷物堆放在田野中,而不用担心会有动物起偷盗之心。总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祥和安宁。人们和动物常常会感恩太阳带给他们的时辰、光明和快乐。

就这样,幸福的生活缓缓地前进着。

但是,谁也想不到,突然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要是兄弟十人能够同时去天空中周游,该是多么有趣啊。于是,他们兄弟十个就商量好,趁黎明到来的时候,他们一起爬上两轮车。那天,就在黎明的曙光刚刚来临的时候,十个太阳便一起爬上车,踏上穿越天空的征程。能够一起穿越天空,十个太阳开心极了,可大地上的人们和动物却遭殃了。因为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就像是十个火团似的,放出炙热无比的热量烘烤着大地。

很快,森林就着起了大火,大火烧死许多动物,森林变得一片漆黑。而那些在大火中幸存的动物,由于受到惊吓,也纷纷蹿到人群中,发疯似的寻找食物,还伤害曾经和他们和睦相处的善良的人们。

后来,大地烤焦了,河流也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儿都死去了,水中的怪物也悄悄地爬上岸偷窃食物,还有很多人和动物被渴死。农作物和果园全部都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有些人由于出门觅食,而被太阳活活烤死;还有一些人被饥饿的野兽吃掉了。人们再也没有幸福了,动物和人也反目成仇,他们彼此伤害和追杀。在一片火海里,人们苦苦地挣扎和煎熬着,他们哭天喊地,寻求活下去的希望。可是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啊!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年轻英俊叫后羿的英雄。后羿是一个很厉害的神箭手,他的箭法非常了得,可以说是百发百中。而当他看到身边发生的一切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人们所遇到的苦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决定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将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下来,还给人们从前那平静安宁的生活。

后羿说做就做。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九十九个峡谷,到了东海的边上。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是一片茫茫的大海。后羿将上万斤的弓弩拉开后,搭上千斤重的利箭,瞄准天上那火辣辣的太阳中的一个,嗖地一下就将箭射出去了,第一个太阳被射中了,他落进了大海里。接着,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嗖的一声又射了出去,天上的两个太阳同时被射中了,他们应声落下,也掉进了茫茫的海水里。就这样,一会儿工夫,后羿就射掉了三个太阳。此时,天空中就只剩下七个太阳了,他们又怕又惊地瞪大红彤彤的眼睛。比起十个太阳,七个太阳的热量已经减少了很多,可是后羿仍然感觉焦热难耐。于是,他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支箭。不料,这支箭更有力,竟然同时击落了天上的四个太阳。顿时,天上其他的太阳被吓得全身直抖,围在一起紧紧旋转。不过,后羿一不做二不休,他鼓足劲,一支箭接着一支箭地射出去,没有一个打偏的,共射掉九个太阳。被箭射中的九个太阳当然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了。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到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也慢慢地消失了。于是,大地变得越来越暗,越来越凉爽,直到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的光芒,后羿才罢休。

天上剩下的这个太阳简直是害怕极了,他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用非常快的速度躲进大海中,不敢出来。

这下子可糟了,天上没有太阳,变得一片黑暗。万物也无法得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都趁机出来扰乱人类的生活。人们苦苦请求天帝,让他将第十个太阳请出来,只有这样人类万物才可以顺利地繁衍下去。

天帝接受他们的请求。在这些黑暗持续很久后的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随后露出海面。

看到太阳的光辉,人们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这个时刻的到来。

从此以后,这个太阳每天都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来,穿越天空给人间以温暖,禾苗也因此得到生长,万物也因此能够生存下去。

由于射杀太阳,拯救了人间万物,后羿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了天将的职位。【第七篇】年兽

在上古时期,中国有一只可怕的怪兽,眼若铜铃,头长触角,来去如风,嗷叫时会发出“年……”的声音,因此得名年兽。年兽体型庞大,相貌狰狞,凶残异常,专门吃人,而且胃口奇大,一次要吃下几十个人,被他害死的人数不胜数,真是可恶至极。然而,尽管老百姓都对年兽又恨又怕,却苦于无制服之法,只能任其迫害。

相传,这年兽平时散居在深山密林中,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蹿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不过,一般只在天黑时出现,等到鸡鸣破晓,就又返回山林中去了。因此,这可怕的一夜便被人们视为关煞,称作“年关”。

这一年,又到了年兽下山祸害人类的时间,老百姓经过一番商量,最后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在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然后将灶火熄灭,把厨房收拾干净,再把鸡舍牛栏全都拴牢,并把宅院的大门死死关住。等做完这一切后,大家便躲在家里吃“年夜饭”。

由于凶吉未卜,故而这顿晚餐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味。所以人们将“年夜饭”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尽情用餐,以示和睦团圆。不过,在吃饭前,各家各户都要先拜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能够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晚饭之后,谁也不敢睡觉,大家挤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拉拉家常,为的是放松精神,互相壮胆。

不久,天色暗了下来。年兽蹿出深山老林,一路嗷叫着,凶猛地奔向人类聚集的村落,准备像往常一样肆虐一番。但这时,家家户户早已紧闭宅门,街上也瞧不见一个人影儿,四周无声无息,只有年兽的嗷叫声在黑暗中回荡。

年兽在村落里转了大半个晚上,却毫无所获。他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凑近农户的院门前,啃些芝麻秆充饥。再过些时辰,天将破晓,公鸡引颈长鸣,凶残而又愚蠢的年兽只得怏怏掉头,空腹而归。

人们幸运地熬过了“年关”,个个欣喜不已。有的跪拜在地,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有的打开大门,同邻里亲友互相作揖道喜,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有的燃放爆竹庆祝。一时间,人间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此后,依着这套办法,老百姓倒也平安地过了好多年。渐渐地,大家也就对年兽放松了警惕。然而,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又猖獗起来,竟然蹿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几乎吃光了全村的人。

万幸的是,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逃过一劫。还有几个小孩子也幸免无事。原来,当时那几个小孩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玩耍,火光闪耀,竹子燃烧后发出“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正好转到此处,被火光和爆响声吓得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这时,人们才知道,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声。于是,到了第二年的岁末年首,家家户户都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果然,年兽被吓得根本不敢靠近,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危害过村民和牲畜了。

后来,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第八篇】仓颉造字

汉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仓颉的人创造了文字。那时候,黄帝统治着大地,仓颉正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不过,在黄帝时期,当官并不是一件威风的事情,官员和普通百姓是一样的,都要各司其职。而仓颉的职责就是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粮库里粮食的多少。仓颉十分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没工作多久,他就把圈里的牲口数和粮库里的粮食斤两烂熟于心了。可是事情总是变化和发展的。随着牲口的繁殖和粮食的增收,那些数目和斤两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如果仅是依靠脑子去记忆,那是根本记不住的。可这怎么办啊?仓颉犯难了!当时的社会连文字都没有,更别说纸和笔了。

于是,仓颉就开始冥思苦想。他最先想到的办法是在一条长绳上打上结,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不同种类的牲口和粮食,再用所打的绳子的结数代表数目。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办法很好用,可是时间长了,就不行了。因为如果只是增加数目,那就只能在绳子上继续打结,这很简单。然而当需要减数的时候,解开绳结可就很麻烦了。于是,仓颉又想了第二个办法,即在绳子上打圈圈,然后把各种各样的贝壳挂在绳子的圈圈上,来表示它所代表的牲口数和粮食斤两,增加的时候就挂上一个贝壳,减少的时候就取下一个贝壳。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方便,仓颉一连使用了好几年。

就这样,能干的仓颉受到了黄帝的器重,黄帝交给仓颉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比如每一年祭祀的次数、每一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数的增长等等。由于管理的事情多了,光靠着在绳子上挂贝壳已经不够用了,仓颉再一次发愁了。到底该怎么办才能准确无误呢?仓颉整日思考着。

有一天,仓颉去参加一场集体的狩猎活动,当他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看见好几个老人正在为到底往哪条路上走而争辩不休。其中一个老人要往东边去,说那边有羚羊;另一个老人要往北边走,说北边可以追到一群野鹿;第三个说要往西边走,说那边会有几只老虎。仓颉感到很好奇,老人怎么会知道哪边有什么呢?他询问过后才明白,原来老人是根据野兽在地上留下的脚印才知道的。忽然,仓颉恍然大悟。一种脚印代表着一种野兽,那一种符号不是也可以代表一种东西呢?想到这儿,仓颉高兴地跑回家去,他开始创造各种符号。因为只要把符号创造出来,就能代表他所管理的东西了。最后,仓颉创造了各种符号,他所管理的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

黄帝后来得知了此事,他大大地赞赏了仓颉一番,并且命令仓颉把这种办法传授给各个部落。仓颉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他不再认真地创造符号。他既看不起别人,造字也马马虎虎了。

后来,这些不好的行为传到了黄帝那里。黄帝十分恼火,黄帝怎么能容得下自己的臣民变坏呢?可是毕竟仓颉很聪明,并且立下了许多功劳,黄帝并不想降罪给仓颉,他只想让仓颉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可该怎么做呢?黄帝召见了最年长的老人商讨此事。这个老人已经一百多岁了,他那又长又白的胡子上打了一百多个结呢。老人捋着胡子想了想,最后告诉黄帝他愿意独自去找仓颉。黄帝欣然答应了。

老人来到仓颉正在教字的部落,他默默无声地坐在最后面,认认真真地听仓颉讲解。当仓颉讲完的时候,其他的人都离去了,只有老人还留在原地一动不动。仓颉心中好奇,便上前问道:“已经讲完了,您为什么还坐在这里呢?”

老人说:“仓颉,你造的字现在是家喻户晓啊!可我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有好几个字还是糊涂得很呢,想请你再教教我啊?”

仓颉看老人如此大年纪了,还这样敬重自己,于是心中一番欣喜,高兴地说:“好吧,你说什么字呢?”“‘马’、‘骡’、‘驴’。这几个字是不是都有四条腿啊?可我发现‘牛’却只有一条尾巴。可牛也是有四条腿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啊?”老人问道。

哎呀!仓颉感到脸上一阵发热,原来自己在创造“鱼”字的时候,写成了“牛”字,而造“牛”字的时候又写成了“鱼”字。唉!都是自己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才会颠倒呀!

老人继续说:“‘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啊!所以该读成出门时的‘出’字,而你却教大家读成‘重’字。其实,两座山放在一起是‘出’字,这才应该读‘重’字,而你却读成‘出’字。这几个字我百思不得其解啊!所以只好前来向你请教了!”

仓颉已经无地自容了,他的脸羞得通红通红。他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大错了。因为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改都无法改啊!他急忙跪在老人面前,痛哭流涕。

这时,老人拉起仓颉的手,和蔼地说:“你能创造文字,把我们每一代的事情流传下来,这是天大的功劳,你也会流芳千古啊!仓颉,所以你不可以骄傲自满。”

仓颉听取了老人的劝诫,从此以后,认真创造每一个字。他不仅反复推敲字义,而且还四处征求别人的意见,以保证不再出现任何差错。只有大家都一致认同的,他才会把字定下来,然后传给每一个部落。

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后,天下发生了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白天下粟如雨,夜晚的时候听到了鬼哭魂嚎声。可为什么会下粟如雨呢?据说是因为仓颉创造了文字,文字可以达意,记录事情,大自然也想要庆祝一番。可是为什么会鬼哭魂嚎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以后,民智开启,于是狡诈、争夺权力的恶性从此诞生了,天下失去了太平,鬼也不得安宁了,所以就哭了。【第九篇】田螺姑娘

晋朝时,侯官县(今福州)有一个叫谢瑞的孤儿。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好心的邻居们可怜他,为他送饭、送衣服,将他养大成人的。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想再给邻居们添麻烦,就自己在山坡旁搭了一间屋子,开始独立生活。

谢瑞忠厚老实,又能吃苦耐劳,靠着给地主种田为生,小日子倒也过得马马虎虎。只是由于家里一贫如洗,没有姑娘肯嫁给他。不过,谢瑞并没有因此沮丧,每天依旧辛勤地耕作,早出晚归。

一天,他去田里劳动,忽然看到地上有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可谓世间少有。他心里感到好奇,就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兴冲冲地带回家,精心地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清晨,谢瑞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去地里劳动,到了天黑时分才回家。可是,令他意外的是,灶上竟放着香喷喷的米饭,壶里的热水正滋滋地冒着热气,不但如此,厨房里还摆了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他想,也许是邻居见他太辛苦,就好心地帮他烧火煮饭吧?但是,邻居家都过得很苦,不可能做出这么丰盛的菜呀?这时,他的肚子饿得直打鼓,索性不去想这些,先吃饱了再说。

之后,一连几天,家里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形。谢瑞心里过意不去,就去向邻居道谢。他走了许多家,邻居们却都说不是他们做的,有的还打趣道:“你暗地里娶了妻子,把她藏在家里,为你烧火煮饭,却不肯承认,搞什么神秘嘛!”

谢瑞越想越觉得这事情奇怪,于是决定亲自去查个水落石出。第二天,鸡叫头遍,他照例扛着锄头走出家门,装作去田地里劳动的样子。到外面转了一会儿,他就悄悄地折回家,想看一看是谁在好心帮助他。

果然,他刚走到家门口附近,就看到自家屋顶的烟囱已经炊烟袅袅。于是,他加快脚步,要赶回去亲眼看个究竟。然而,当他蹑手蹑脚,贴近门缝往里看时,却发现家里毫无动静。推门一看,桌上饭菜飘香,灶中的火仍在熊熊燃烧,滚烫的开水在锅里沸腾着,只是不见这热心的烧饭人。

谢瑞更加觉得蹊跷,又过了一天,他故伎重施,又早早地出门,然后躲在屋檐下,全神贯注地盯着家里的一切。这会儿,烟囱里的炊烟还未升起,四周静悄悄地。谢端把眼睛凑近门缝,屏息敛气,耐心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从水缸里出来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奇怪的是,她身上的衣裳并没有湿润。只见这姑娘缓缓来到厨房,轻巧地收拾起厨房,然后就生火做菜煮饭。

屋外的谢瑞把这情形看得真真切切。他连忙推开门,奔到水缸边,发现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拿起空壳,惊奇地看了又看,然后走到灶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年轻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饭?”

姑娘没想到谢瑞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不由大吃一惊,又听他盘问自己的来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张小脸也涨得通红。这时,年轻姑娘慌慌忙忙想跑到水缸中,却被挡住了去路。谢瑞一再追问,年轻姑娘没有办法,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他。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水素女,是奉天帝之命下凡来帮助谢瑞的。

水素女说道:“天帝知你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是同情,又见你克勤克俭,安分守己,因此派我下凡,专门为你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想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娶个好妻子,那时我再回到天庭复命。可是,如今我的身份已经暴露,不能再继续留在人间了。”

谢端听完水素女的一番话,感谢万分,心里也很懊悔,再三盛情挽留水素女。但水素女去意已决,不肯留下。

临走前,水素女又对谢端说:“我走以后,你的处境可能会艰苦一些,但你只要辛勤干活,多打鱼,多砍柴,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这个田螺壳你且留下,用它来贮藏粮食,可以保证家中谷米永远都不会用完。”正说话间,屋外忽然狂风大作,接着下起了大雨,在雨水空蒙之中,水素女讲完最后一句话,便飘然而去。

后来,谢瑞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水素女留下的旧螺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不久,他娶了妻子,并向仕途发展,最后当上了县令。他特意在当地立了一座庙,就是今天的素女祠。每逢节日,谢瑞就和家人去庙里烧香祭祀,以感念水素女的恩德。【第十篇】张良拾履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著名谋士,他为汉高祖刘邦的统一大业立过汗马功劳,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张良原是贵族后裔,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韩王的相国,家族显赫家境富裕。但是后来秦始皇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相继灭掉了六国。韩国灭亡了,张良也家破人亡。国恨家仇让张良决心杀掉秦始皇以报仇雪恨。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知秦始皇东巡,他便带着一位大力士埋伏在半路上,准备借机刺杀秦始皇,不料计划失败,张良和大力士只得分头逃窜。由于这次刺杀未遂,张良成了被悬榜通缉的要犯。从那以后,孤身一人的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躲在下邳,静候风声。但是,被历史选中的人注定是不会被遗忘的。张良的传奇人生就是从那儿开始的,著名的“张良拾履”的故事也就发生在那里。

一天清晨,张良到镇东的石桥上散步,他看到一位白发长胡子的布衣老头儿正搭着腿坐在桥头上,只见这老头儿一只脚一上一下地晃荡着,看上去一副安然悠闲的样子。见此情景,张良压根就没有理会,他继续向前走自己的路。可是,当他从那老头儿身边经过时,却见对方故意把脚往里一缩,于是,脚上的鞋便掉到了桥下。

这时,那老头儿回过头来,冲着张良傲慢地说道:“小子,你下去帮我把鞋捡起来!”

当时,张良一听,心中就有些生气,甚至想挥拳打他一下,明明是你自己将鞋子故意掉到桥下的,为何要我捡起呢?但见对方年老体衰,张良不忍下手,他克制住自己的怒气,走到桥下捡起了老头儿的鞋子。可谁知,当张良捧着鞋递给老头儿的时候,老头儿不但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说:“喏,替我把鞋穿上。”

张良一愣,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心想:这老头儿真是过分,我好心帮他把鞋捡上来,他却得寸进尺,竟让我帮着把鞋穿上,真是岂有此理。不过,转念间他又这样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不如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于是张良索性半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帮老人穿好鞋。

随后,那老头儿才慢吞吞地站起来,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见他走起路来又快又有劲,心里暗暗吃惊,默然目送对方离去。可那老头儿走出了五百步远后,却忽然转过身子,又返回到桥上,他对着张良赞许道:“你这小子有出息,倒是可以教导一番啊。”

张良是个聪明人,心中马上就知道这老头儿肯定是有来历的,他就赶紧躬身拜了拜,说道:“学生愿听老师教导!”那老头儿捋一捋胡子,微笑着说:“好,五日后,天亮时分,你到桥头来见我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