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管理精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4:25:00

点击下载

作者:张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的管理精义

论语的管理精义试读:

导读

记忆不是把人们带回过去,而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环境,更好地开创未来;共同记忆也不是让人们按照固定模式思考和行动,而是帮助人们建立起共同文本和深层知识结构,更好地相互理解。经典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既是一代代重新出发的起点,又是一次次再度创造的线索。《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浓缩着更为丰富的共同记忆元素,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能为人们多角度反思当下、探索未来,提供不竭动力和充分可能。

在解读《论语》的多元视角中,不应忽视管理视角。只要有组织,就有管理;即便没组织,只要资源稀缺,个人也要有管理。对个人而言,如果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么,没有管理的人生注定过不好。对组织而言,管理并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涉及权利安排、权力运用和责任归属;管理不能只考虑效率,更要关注合法性和合理性。这种包括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在内的广义管理,早已深深嵌入《论语》丰富意义的结构之中;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组织,不管多么久远的过去,抑或可持续的将来,《论语》的管理蕴意都不会因各种可能想见的理由而消失。《论语》里既有自我管理,也有组织管理,特别是其中涉及人及其关系的内涵,更是历久弥新。管理既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后者才是管理赖以存在的前提。人与物的关系可能变化很快,也许今非昔比,但人与人关系中的内在相通性或相似性,远超过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差异性。“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孔子本人的理想、孔子的学生们的职业选择、《论语》中所列举的各种典型的人和事,不仅体现着孔子在那个时代对管理事业的孜孜以求,更昭示着“以人为本”这个管理永恒主题的跨时空意义。

孔子本人的职业理想,就是要像周公姬旦那样,做一名辅佐“君王”,实现诸侯国乃至“天下”和谐发展的真正管理者。这个理想虽没能实现,但并不妨碍孔子将他对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追求和探索,转化为那个时代的管理研究和管理教育,并培养出许多优秀管理者。孔子的著名弟子,大都有在诸侯国或大家族里做管理的经历。诸侯国相当于那时的公共部门组织,大家族则类似于当时的私人部门组织;这两类组织虽然性质不同,但其管理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以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为前提。不首先管理好自我,便难以管理好组织。这正是从“做人”到做管理的必由之路。要学管理,必先学“做人”;没有私德,无以陶冶和保证公德,也无法合理、合法地运用管理知识和技能。在《论语》文本中,孔子用各种类型的管理者和生动具体的管理事例,反复阐述了这个基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政治不等于管理,管理更不同于政治。对《论语》的政治解读,当然不能代替管理解读。且不说当时的诸侯国和大家族里有管理,即便个人和家庭也离不开管理;仅就诸侯国事务而言,管理与政治也有根本区别。当时诸侯国的管理更具有职业导向性,非常强调职业规范的恪守、岗位职责的履行、具体职能的实现和共同利益的创造;管理者可以选择为这个诸侯国做管理,也完全可以选择从这个诸侯国离职,去为另外的诸侯国提供管理服务。孔子周游列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要选择符合儒家管理之道的服务对象。这无不体现着超越政治的职业管理倾向。也许不宜否定《论语》中有政治,但不能因政治而抹杀管理。

既然讲管理,就不能没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论语》中,出现频次极高的“君子”一词,既指有位者,又指有德者,也指有才者。这三者的结合,就是那个时代的管理者。“君子”与“君王”相对。“君王”专指通过掌握硬实力,如武力和财力,而获得权力的人,像当时的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他们属于委托人;“君子”则是通过自身的德行、知识和能力等软实力而得到授权的人,像当时诸侯国里的“大臣”或大家族里的“家臣”,属于代理人,具有职业管理者的性质。孔子致力于培养的正是“君子”这种具有代理人性质的职业管理者。相应地,“小人”一词,并非专指道德意义上的“坏人”,在当时的语境下,主要指生产者、劳动者或平民,是被管理者的代名词。

在君子作为管理者、小人作为被管理者的情境下,《论语》中不断提到的“为政”、“从政”、“仕”、“事君”、“为邦”等,便呈现出清晰而明确的管理含义。严格来说,孔子时代的“政”并不等于今天的“政治”,反倒具有更直接的“管理”内涵。例如,《论语》中涉及“问政”时,不限于诸侯国,还包括像第十三篇第12章“仲弓为季氏宰,问政”的内容。仲弓作为季氏家族里的管理者或“家臣”,要向孔子咨询的显然不是泛化的政治问题,而是具体的管理事务。

如果将君子看作管理者,将小人看作被管理者,将国君和大家族主人看作委托人或授权者,将“为政”或“仕”视为做管理,将“士”看成学管理的人,那么,《论语》中所蕴藏的丰富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便立刻展现了出来。从这个视角来阅读《论语》,便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在面对面聆听孔子讲管理,书中那些发问者,恍惚间成了读者自己。《论语》全部二十篇的内容,都围绕着独具特色的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展开。管理之道是儒家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政以德”。其中“德”不仅指个人私德,更指职业公德,尤其强调“仁爱”与“智慧”的统一,即“中庸之德”。中庸是儒家管理之道的至高境界。管理之道渗透于管理模式之中,并通过管理者素质体现出来。

儒家管理模式包括三个方面,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体现为管理过程,而“有耻且格”则是管理目标。儒家管理模式非常强调管理者个人私德和职业公德的感召力量,同时也突出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的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就是教育。管理者由内而外地修养自身,恪守规范,实施管理,并不是要求被管理者被动服从,而是引导被管理者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主动学习,积极行动。以管理模式为主线,《论语》系统阐述了由职业规范、管理公德、管理职责、管理公正、管理方法、管理评价、管理原则等要素构成的儒家管理体系。

当然,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需要借助管理者素质才能最终落到实处。管理者素质的训练和提升,是儒家管理教育和管理者培养的核心主题。在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下,管理者素质包括三个层次,即“做人”和私德、职业规范和公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做人”是基础,达不到“做人”要求,难以做管理;但做管理也不能等同于“做人”,做管理还有自身独特的职业规范和专业知识要求。符合儒家管理素质要求的管理者,应该实现“做人”和做管理的统一。

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构成理解《论语》篇章结构的三个基本维度。基于此,《论语》的二十篇内容便呈现出清晰的内在逻辑。《论语》的第一篇可以视为导论,专讲管理学习,将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融入对管理者素质训练和提升的具体要求之中,系统概述了儒家管理体系及其学习方式。《论语》第二篇到第四篇的内容,可以看作是提出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并将管理之道和管理者素质要求同这种管理模式的具体内涵和特征结合起来,构建起儒家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第二篇提出儒家管理模式,并重点阐述“为政以德”中有关“德”的具体内涵;第三篇重点说明“齐之以礼”中“礼”的本质及其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第四篇围绕“仁”阐明管理者如何通过履行职责的表率行为,实现“有耻且格”的管理目标。《论语》第五篇到第十八篇的内容,可以看成是运用各种典型管理案例,对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不同侧面及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解说。其中,第五篇至第十篇从讲管理评价开始,引申出对管理者素质及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的具体要求,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管理者素质的“迂回式”管理途径,并以此为基础强调软实力对于管理的重要性,最后以孔子为典范,详细讲解管理者如何在行为上率先垂范,践行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第十一篇至第十五篇强调指出,在儒家管理模式下,管理就是教育,衡量管理成功的标准不在于当下事功,而在于培养既符合社会规范又追求共同利益的人,而且,在发挥管理的教育功能时,管理公正最重要,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管理公德,并在日常管理行为上切实体现出来;第十六篇至第十八篇侧重于讲解在管理体制不良的环境中,管理者如何在恪守职业规范和管理公德前提下主动寻求改变。《论语》第十九篇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对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概括,通过引用孔子的学生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和子贡的言论,既重温了孔子的管理思想,又体现出学生们对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理解、传承和发扬。《论语》第二十篇的内容,可以视为对儒家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的全面总结,最终提炼出三类管理原则,即管理者选择管理服务对象的原则,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原则以及管理者自我反思的原则。这三类原则整合在一起,构成了儒家管理原则体系。这既是对儒家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的系统总结,也在整部《论语》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儒家管理体系的实际操作具有了可行的依据。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是《论语》的最大特色,也是《论语》具有恒久魅力的根本原因。不管在哪个时代,也不管在什么地方,包括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在内的广义管理,都是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私人生活还是公共生活,皆离不开管理。本书尝试对《论语》进行管理解读,恰是要还原《论语》原本就有的那个生动而贴近生活实际的管理侧面,以期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论语》所具有的管理价值,尤其是它对启迪当下、创造未来的现实意义。《论语》的管理解读,不仅不会损害《论语》的其他侧面及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反而会让这座共同记忆的宝藏更加熠熠生辉、魅力无穷。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层层叠叠的多元解读,使《论语》成为经典之中的经典,无时无刻不在关切、启发和指引着每一种情境下人们的切实行动。

本书依照“本篇导读、原文、字词释义、今文意译、分析解读、管理精义”的体例,逐篇逐章对《论语》进行管理解读。本书以凤凰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朱熹《四书集注》作为原文出处;涉及“字词释义”,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并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的许慎《说文解字》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康熙字典》。

另外,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论语》原文的意义和背景,作者也参阅了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译》等著述。各类参考资料均列入书后的“主要参考书目”中。《论语》本文没有变,但时代在变,组织和管理在变,看《论语》的人和视角也在变;倘若离开了相对稳定的共同记忆,则无以理解和把握变化中的现实。在此谨向所有研究和注解过《论语》的前辈以及那些正在致力于从不同角度阅读和理解《论语》的同道,致以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学而第一

本篇导读《论语》共二十篇,开篇讲学习,意在告诫人们:管理者并非天生,也不能仅凭个人经验就可以成功实施管理,管理者必须学习。

本篇第1章开宗明义,提出一种融个体学习“三境界”与团队学习“三境界”为一体的管理学习模式。

第2章到第5章具体说明,这种独特的管理学习模式,首先要用到学“做人”上去,学“做人”是管理学习的起点。其中,第2章阐明“做人”的根本在孝悌;第3章强调指出,“做人”绝不能流于言辞形式;第4章将一般意义上的“做人”落实到管理情境中,提出管理职业规范的三方面内涵,即忠、信、习;第5章以诸侯国管理为例,进一步阐明,有了“做人”的基础,遵循管理职业规范,哪怕是大国管理,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第6章到第10章讲解在学“做人”和学管理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程序、方法和原则。其中,第6章总结学“做人”和学管理过程中,个体亲历学习所应遵循的程序,并阐述学“做人”与学管理之间的关系;第7章概括个体榜样学习的基本要求;第8章针对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转换,突出团队学习对于学“做人”和学管理的意义;第9章说明团队学习中,共同信念赖以形成的前提;第10章以孔子本人为例,进一步说明,学“做人”对学管理的基础作用,当“做人”达到一定境界时,别人自然愿意和你分享管理知识及体会,管理学习范围将得到拓展,管理学习有效性也会不断提高。

第11章到第13章将“做人”学习和管理学习与社会规范的学习联系起来,解释管理学习之所以要融入社会规范之中的原因。其中,第11章借讲“孝”来体现“仁”这一基本社会规范;第12章直接讲“礼”这一基本社会规范,对达到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第13章不仅讲解“义”这一基本社会规范的作用,而且突出强调仁、义、礼这些基本社会规范对于“做人”和做管理的意义。

第14章到第15章提出学习态度上的具体要求。其中,第14章重点讲解管理学习的“非功利化”态度;第15章着重分析管理学习的“精益求精”态度。

第16章作为本篇的结尾,明确管理学习的目的,即认识人性和理解他人。

本篇作为《论语》的开篇,重在讲解学习的基本模式、特点、方法、内容、态度和目的。在《论语》学习中,只有真正理解了本篇所讲的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始于“做人”的管理学习特点,学“做人”和学管理所应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以仁、义、礼等基本社会规范为核心的学习内容,非功利化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认识人性和理解他人的学习目的,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论语》其他篇章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也才能更自觉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因此,本篇可以视为《论语》的导论,它不仅为人们打开管理学习的大门,而且是整部《论语》思想内涵和知识体系的概括。①②③④⑤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⑥⑦⑧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字词释义】

①学:在金文中表示儿童在学习算数,这里意指通过读书、听课等获得知识的过程,可以引申为知识学习。

②习: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在日光下飞翔,本义指小鸟反复练习飞翔,在这里引申为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形成能力的过程。

③说:同“悦”,指发自内心的喜悦。

④朋: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朋”的字形像两串玉或贝连在一起,古代以玉或贝做货币,“朋”字本义即指货币,后引申为同类、同门等,在这里是志同道合者的意思。

⑤远方:在这里并不特指地理意义上的遥远,而是指一种超越了传统的血缘或亲戚的亲疏远近关系,由志向或愿景联系起来的共同体关系,其意应为“五湖四海”。

⑥乐: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丝弦绷附在木上的样子,本义既指乐器,又指乐器发出的和声,这里指由大家的共鸣所产生的共同快乐。

⑦愠:这里是愤怒、怨恨的意思。

⑧君子:其中“君”是会意字,由尹和口上下组合而成,尹表示掌握权力者,口表示发号施令,“君”本义指下命令的人;“子”在这里是对有知识的人的尊称。因此,君子特指因有知识和能力而获得权力并下命令的人,即管理者,尤其是指与“君王”相对的、带有职业性质的管理者,如大臣。在接下来的各篇章中,君子都可以理解为这种代理人意义上的管理者,而周天子、各诸侯国国君以及大家族的主人,则是当时条件下的委托人。孔子所强调的管理学习主体和所要培养的管理者,都是“君子”这种代理人意义上的管理者。【今文意译】

孔子说:“不仅要进行知识学习,更要学以致用、反复实践,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样才会有心得,有了心得,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不仅要注重个体学习,还要进行团队学习,只有在志同道合者构成的团队中,通过交流和分享,才能经由共鸣而达到共同快乐;在团队学习中,不仅会有共鸣,可能还会有分歧,但不能因分歧或一时不被理解而迁怒于人,只有这样,才符合作为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分析解读】

本章讲学习模式。在孔子这段话里,“学”和“习”代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说“学”的目的是获得知识,侧重于读书、听课,那么,“习”的目的则是形成能力,侧重于运用、实践,是一种“干中学”的方式。经“学”而得到的知识本身并不等于能力,只有借助“习”,在知识运用和反复实践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才会有心得,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所在。有了建立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心得,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由此可见,孔子第一句话讲了个体学习的三种境界,即知识获得、能力形成、因心得而喜悦。

但是,若仅满足于个体学习,将会有很大的潜在风险。首先,个体获得的知识,不一定确实可靠;其次,闭门造车式的知识运用是否有效,难以检验;再次,个体心得和喜悦,只是自我陶醉也未可知。个体层次上的学习固然是一切学习的起点,但为了检验个体学习效果,修正个体学习偏差,提升个体学习境界,则必须由个体学习上升到团队学习。只有在团队层次的学习中,个体的知识、能力、心得,才能得到分享、检验、修正、完善和提升。为此,孔子在讲完个体学习三境界后,马上转到讲团队学习上来。

在第二句话中,“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专指有着共同志向或愿景的志同道合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并不一定要有血缘或亲戚关系,只要有共同志向,追求共同愿景,都可以加入到团队中,这正是“远方”的含义所在。在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团队里,经过交流、分享和切磋,才能产生共识和共鸣,而有了这种共识和共鸣,才有可能激发出团队层次的共同快乐。这也正体现了“乐”和“悦”的本质区别。

当然,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在团队学习中,除了有共识和共鸣,也还会有分歧和矛盾;毕竟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经验阅历等各不相同,在团队交流、分享和切磋中,产生观点上的分歧乃至冲突,在所难免。问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孔子的第三句话,恰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讲的。在团队学习中,当分歧和矛盾出现时,应遵循对知识、对观点而不对人的原则,将人与知识、观点区别开来,不能因在知识和观点上不被人理解而恼怒,这才达到做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孔子的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了团队学习的三种境界,即以共同愿景为基础的团队建设,基于共识和共鸣的共同快乐,针对分歧和矛盾的正确态度。

概括地说,孔子在这段话中,讲解了以个体学习三境界和团队学习三境界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其中,个体学习关键在于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团队学习则重在求同和存异的平衡。管理精义

学习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管理者不能仅满足于个体学习,更要致力于建设超越个体学习的团队和组织学习机制。为此,儒家所倡导的融个体学习三境界和团队学习三境界为一体的学习模式,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①②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③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字词释义】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名若。

②弟:同“悌”,敬爱、友爱的意思。

③道:是会意字,表示人在行走,本义指道路,这里可以引申为管理所遵循的核心思想和指导原则,即“管理之道”。管理之道是儒家管理体系中最高意义上的思想和原则,引领并决定着管理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及其实施和运用。【今文意译】

有子说:“在做人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很少冒犯上级;不冒犯上级,自然就不会聚众闹事。管理者要从根本处着手学习,本源确立了,管理之道才能源远流长。孝和悌,难道不是做人的根本吗?”【分析解读】

上章阐述了学习模式,但并没有言明这种学习模式应首先用到学什么上面。本章用孔子学生有子的话,明确指出,儒家管理之道应首先从“做人”开始学习。

有子这段话的要旨在于,学管理要先学“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在“孝悌”。管理之道立于“做人”,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掌握管理权力的人,在“做人”上靠不住,就极有可能滥用权力,甚至犯上作乱,贻害无穷。但有子为什么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呢?“做人”中的“人”,是社会人而非自然人,社会的基础在于组织,每一个社会人得以社会化的过程都在组织中完成。在传统农业社会,家庭组织既是基本的生活单元,也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构成了社会的基础细胞,以至于“国”和“社会”本身都是家庭化的。“国”是“家天下之王国”,“社会”是由错综复杂的血缘或亲戚关系交织而成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在家庭中完成,而且社会人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也主要在广义的家庭中进行。

家庭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主要靠两重亲情关系来维系,一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二是子女之间的关系。从子女本身成长或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学会处理这两重关系,处理前一种关系要恪守“孝”,处理后一种关系要遵循“悌”。处理好了这两重关系,一个人就能在家庭里立得住,并成为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中的社会人。这样的社会人,即便离开自己的家庭,到君王家或别人家里工作,也无外乎面临类似的两重关系,即上下级关系和平级间关系。因此,在农业社会,“做人”就体现在处理好特定关系,并成为特定关系中的“人”。这也可以称为“关系人或私人”。

另外,由于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社会分工和交换不够发达,基于分工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各类生产经验和技艺都依靠父子相承、师徒相授的方式来学习。人们要学手艺或技艺,都要找师傅,而师傅并没有职业义务必须给别人传授手艺或技艺,因此,要想获得师傅的认可,则必须像孝敬父母一样对待师傅,这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所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农业社会非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格化”传授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做人”的根本在孝悌。管理精义“做人”对管理者和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人”的内涵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在今天商业文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做人”的内涵。

今天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基本单元已不再是家庭组织,而是法人组织,像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都是法人组织,甚至现代以生活为核心的家庭,也成为法人组织。简而言之,现代家庭赖以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婚姻法》和男女双方平等缔结的婚姻契约。现代人的出生、社会化及职业发展过程,已主要不是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家庭中完成,而是在各类法人组织中进行,如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现代法人组织与传统家庭组织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家庭组织依赖于自然的血缘关系,而法人组织赖以成立的前提,则是社会的法律规则和组织的治理规则。今天若仍将“做人”的内涵局限于处理“孝悌”关系,则远远不够。

在法治社会和法人组织中,强调的是公私区分,要尽量清晰地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相应地,“做人”也就不能仅体现在私人空间中处理各类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公共领域里认识规则、尊重规则、恪守规则,以及理解规则下人人平等的基本准则。因此,现代“做人”,其首要内涵是社会法律规则下的社会公民和组织治理规则下的组织公民,其次才是社会伦理规范下的特定关系中的私人;同时,现代“做人”又集中体现为如何平衡公民意识和私人关系的艺术。“做人”乃管理之本。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做人”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平衡公民意识与私人关系,既不能以私害公,也不能以公侵私,而要使两者相得益彰、和谐发展。①②③④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字词释义】

①巧:本义指技艺、技能,可以引申为在某方面有技艺、有技巧,工于或善于某方面活动。

②令:本义指发布命令,可以引申为使、让,善于做某事。

③色:在篆文中是会意字,本义指脸上的颜色、神情、气色,这里可以引申为看别人脸色、逢迎别人、做表面文章等意思。

④仁:是会意字,表示爱自己和他人,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仁”字在《论语》中反复出现,是儒家社会规范和管理原则的根基所在。“仁”的内涵,一方面强调“人之为人”的前提,是“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没有脱离这种关系状态而孤立存在的个体意义上的人,也即“人的本质是社会人”,因此,“做人”的根本就在于认识并处理好这种关系;另一方面,则突出了这种关系的本质内涵是“爱”,这里的“爱”不是空泛的,而是非常具体的“父母兄弟之爱”,即亲情,以这种亲情关系为模板,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爱”的实质内涵,并切实地践行它。因此,“做人”要从孝悌这种切实可行处入手,然后才能理解并遵行人与人之间更为广泛的关系准则。正是这两方面内涵,刻画出“仁”在儒家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今文意译】

孔子说:“那些工于辞令、善于逢迎的人,其实很少有孝悌仁爱之心。”【分析解读】

上章用有子的话,说明学管理要从学“做人”开始,而“做人”的根本在孝悌。那么,怎样做才符合孝悌的要求呢?本章先着重说明不符合孝悌要求的表现是什么。

孔子这句话,虽然直接讲的是,孝悌仁爱并不体现在花言巧语、表面形式中,但同时也隐含着孝悌仁爱要从日常行为入手的内在含义。既然孝悌仁爱不在口头和书面的“言”以及相应的表面形式,那自然就与日常生活中踏实而具体的“行”联在一起,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无外乎言行两个方面。孝悌仁爱总是体现在切实的日常行动上。管理精义

管理离不开语言,但管理者要慎用语言这一重要管理工具。既然管理者总要与人打交道,而与人打交道又不能不用语言;那么,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必须牢记“言为心声”这一基本原则,以“仁爱”之心来使用语言,真正做到“言之有情理,形与实相符”;否则,语言这个管理工具运用得再娴熟,也不过是“耍嘴皮子,忽悠人”而已。也许正因为如此,儒家才更强调管理者的训练和培养应从日常行动入手,以“做人”为基础。①②③④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⑤⑥不信乎?传不习乎?”【字词释义】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

②身:本义指人的躯体,也可以引申为本人、自己、亲自及其行为、行动的意思。

③忠:从字形上看,“忠”为“中”在“心”里。根据《中庸》的解释,“天命之谓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因此,“中”也就是“本性”的意思;而“本性”以及在“本性”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形成的德行、知识和能力,要充分地发挥出来,还必须有环境和平台,这也就是个人所承担的职责;特别是那些已经或将要成为管理者的人,包括德行、知识和能力在内的广义“本性”与“职责”的匹配尤为重要。基于此,“忠”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尽己尽责”,其中“尽己”意为充分发挥本性及相应的德行、知识和能力,“尽责”则是以广义本性来切实履行职责:两者相互匹配,缺一不可,无本性不足以担当职责,无职责又难以发挥本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忠”的原意,并非指对特定个人(如君王或上司)的忠,而是对自己的本性和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的忠。但后来强化了“君权神授”,既然君王受命于天,代表天来行使权力,而本性也不过来自于“天命”,那么,忠于本性也就意味着忠于“天命”在人间的代理人——君王,更何况作为本性赖以发挥的平台——职责,也是君王赋予的。由此,“忠”的含义便从原来的“尽己尽责”,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忠于君王”。

④朋友:“同类为朋”,“同志为友”;朋友意指志趣相同者,这里可以引申为同事、同僚的意思。

⑤信:本义是以“言”立“人”,言语真实,不虚假,这里的意思即“诚信”。

⑥传:在这里是“传授、传达”的意思。一方面可以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上级传达的命令。【今文意译】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作为管理者,在替委托人进行谋划和实施管理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尽己尽责?在与同事交往合作过程中,是否恪守了诚实守信原则?老师传授的管理道理和知识、上级传达的命令和分配的任务,是否都付诸行动、落到实处?”【分析解读】

上章用孔子的话,讲了仁爱不能流于言辞形式,本章则用曾子的话进一步说明,仁爱如何体现在日常管理行为之中。

曾子每日反思的三方面内容,即忠、信、习,既是一个整体,也与孝悌一脉相承,可以视为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在管理行为上的体现。在家中事父母的“孝”,与在外面履行职责的“忠”,本质上是一致的,尤其当“忠”的含义后来演变成“忠君”之后,“孝”父母与“忠”长上,更是近乎同义;同样,在家中处理兄弟关系的“悌”,与在外面处理同事关系的“信”,本出于一源,“悌”之友爱,其核心也在于诚信。因此,忠信本质上就是孝悌外推而来的、更为一般的做管理的职业规范。

另外,“习”的含义在于付诸行动,无论是孝悌还是忠信,只有切实体现在行动上,才能证明是真孝悌、真忠信。对父母、老师、长上所教诲、传授、传达的道理、知识、命令而言,只有自觉付诸行动而不是当成耳旁风,流于口头和表面,才能表明是真相信、真接受、真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习”可以看作对孝悌和忠信的落实和检验。忠、信、习构成儒家做管理的职业规范体系。管理精义

在组织中,管理者作为代理人,接受来自委托人的授权,其职责在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管理,对组织的整体绩效负责,为委托人及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创造价值。为了克服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既要设计组织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又要依赖组织外部的管理者共同体所形成的声誉传播和监督机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将管理职业规范内化为管理者的敬业精神,落实到具体管理行为中,激发管理者自觉摒弃机会主义行为的内在动机。只有将组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共同体的声誉传播和监督机制、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作为一种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曾子所强调的“忠、信、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组织中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知识和信息壁垒,日常管理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便有组织内外部机制设计,管理者仍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内在敬业精神和内部工作动机,实现自我约束。“忠、信、习”的基本内涵,在于“尽己尽责”“诚实守信”“身体力行”,而这恰是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题中之义。①②③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字词释义】

①道: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②千乘之国:春秋时期,诸侯国的主要军事装备是战车,战车的数量可以体现国家大小、国力强弱,有千辆战车的诸侯国可以称为大国。

③敬:是会意字,由表示做事的“文”和表示谨慎、警惕的“苟”组合而成,含义为“谨慎做事”。

④时:在这里是时令、季节的意思。【今文意译】

孔子说:“即便治理大诸侯国,其基本原则也无外乎是:谨慎做事并讲求诚信,节约开支且体恤国民,在征用民力从事公共项目建设时,要考虑时令季节因素,将其安排在农闲时进行。”【分析解读】

上章用曾子的话,讲解管理的职业规范,本章则借助诸侯国管理的道理,进一步阐明管理职业规范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孔子这段话表明,即便管理大国,其重要前提仍是贯彻管理的职业规范。其中“敬事而信”,体现的正是“忠信”两个字,“敬事”就是谨慎做事,体现的是“尽己尽责”,而“信”则是诚信;只有以“忠信”为基础,才能将“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反过来,只有真正做到“体恤国民”“节约开支”和“不违农时”,也才说明管理者具有“忠信”之心。

由此可见,谨慎做事、讲求诚信,体现的是“忠信”这两项职业规范,而节约开支、体恤国民、不违农时,则体现的是“习”这一职业规范。孔子正是用诸侯国管理的五项具体要求——谨慎做事、讲求诚信、节约开支、体恤国民、不违农时,来进一步概括管理职业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管理精义

管理者敬业精神的培养,应优先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管理之道以“做人”为本,而“做人”贵“行”不贵“言”。只有将“做人”切实付诸日常行动和管理实践之中,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各类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在有利于组织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这正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所在。①②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③④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字词释义】

①谨:这里是谨慎、小心而又郑重、恭敬的意思,其含义与“敬”相近。

②亲:这里用作动词,是亲近、接近的意思。

③馀:这里是富裕、剩下的意思。

④文:这里泛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基础知识,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这些都是当时的管理者所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由此,“文”也可以引申为管理知识和技能。【今文意译】

孔子说:“作为学管理的学生,如果能够做到在家里和家外都恪守孝悌原则,对父母长上尊重,对兄弟同事友爱,谨慎做事、讲求诚信,对人们都敬重、体贴,这才表明真正学会了‘做人’,也才能切实践行管理规范。只有在行动上学会了‘做人’,并恪守管理规范,才有能力,也有可能来学习各类管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读】

在上章,孔子通过举诸侯国管理的实例,说明管理职业规范对做管理的基础作用。本章又回到管理教育主题,详细解说管理学习的三层次内涵,即“做人”和私德、职业规范和公德、管理知识和技能。

首先,在孔子这段话中,“入则孝,出则悌”可以作整体理解,即在家里要讲孝悌,出门在外也要讲孝悌。这实际上指的是学“做人”,要着力培养的是个人私德。

其次,“谨而信”与上章“敬事而信”本质上一样,说的都是谨慎做事、恪守诚信,体现的则是“忠信”。这恰是管理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在管理职业中的具体表现,其精神实质与孝悌一脉相承。“泛爱众”是对孝悌的合理外推,将家里的亲情关系外推到更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内涵仍是“爱”。因此,“谨而信,泛爱众”实际上指的是学习管理规范,要着力培养的是职业公德。

第三,无论是个人私德还是职业公德,强调的都是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只有当行动上切实践行了“做人”和做管理的规范要求,才有可能进一步学好各类管理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意义。管理精义

管理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做人”和职业规范教育;管理者的培养也不宜采取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的方式,还应该着重强调在各种社会实践和点滴日常行为中磨炼。管理工作并非靠管理者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而是结合广泛的人力和各种资源,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整体和长远价值的综合型工作;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组织、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负责。管理者所承担的这种广泛责任,无不体现在各种复杂的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等关系的处理之中。因此,没有广义的“做人”理念及对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坚守,要想学习、领会并有效运用各类管理知识和技能则非常困难。严格来说,管理者不是学出来的,而是修炼成的。①②③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字词释义】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

②贤贤:贤字的本义指贤能的人;在这里第一个贤字是动词,意思是“尊贤”,第二个贤字为名词,即“贤人”;两个贤字连用,意指“以贤为贤,尊重贤人”。这里的“贤贤易色”,与本篇第3章中“巧言令色”的意思正好相反,强调向贤人学习,不尚虚名,不做表面文章。

③致:本义表示“送到”,在这里引申为“用、竭尽”的意思。【今文意译】

子夏说:“追求贤能,不尚虚名,向贤人学习,不做表面文章;对待父母,能竭心尽力;服务国君,能全力以赴;与同事交往,能恪守诚信、言行一致。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管理,我认为他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管理的真谛。”【分析解读】

本章用子夏的话,进一步阐述了上章孔子关于学管理要从学“做人”开始的观点。

在子夏这段话中,“贤贤易色”实际上讲的是学“做人”和学管理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学“做人”和学管理,除了上几章讲过的要从日常行为中体会、磨砺以外,还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用别人在“做人”和做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来克服自身的不足,即改变自己体会不深、只看重表面功夫的不恰当做法,这也就是“易色”的含义所在。如果说自己在日常行动中磨砺体会,是一种学“做人”和学管理上的亲历学习方式的话,那么,向“贤人”学习,就是一种榜样学习方式。在学“做人”和学管理上,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补充,不可偏废。

子夏在这段话里,既谈到了榜样学习,又强调了在“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这些日常行动中进行的亲历学习。通过这两种学习,最终所要达到的就是“做人”和做管理的根本要求,即孝悌、忠信。子夏甚至极而言之,如果通过这两种学习,达到了“做人”和做管理的孝悌、忠信要求,即便不学管理知识和技能,也能胜任管理工作。管理精义

就管理工作而言,管理者的“做人”可能比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关于“做人”的学习,在个体层次上,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亲身体验,二是榜样模仿。只有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人们才能深切体会,并身体力行“做人”的日常要求。不存在所谓抽象意义上“做人”的大道理或大事业。①②③④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⑤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字词释义】

①重:本义指厚重,这里意指行为的庄重严谨。

②威:本义指威力、权势,也可以引申为威信、威望。

③固:本义指四周密闭,没有缝隙,也可以引申为牢固、坚固等意思。

④主:这里是动词,以忠信为主、为根本的意思。

⑤惮:这里是害怕、畏惧的意思。【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如果在日常管理行为上不庄重严谨,就不可能有威信,即便学过管理知识,也无法通过有效运用,变成牢固的管理能力。因此,管理者应以尽己尽责、诚实守信为根本,注重团队学习;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正可以取长补短。在学习中不要担心犯错误,只有发现和改正错误,才能不断进步。”【分析解读】

本章用孔子的话,再次阐述“忠信”是管理规范之本的道理,并在上章关于两种个体层次学习方式介绍的基础上,将管理学习提升到团队层次,强调学习的本质在于“试错”。

以“忠信”为本的行为,是管理知识和技能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失去了立基于“忠信”的庄重严谨,管理者在组织中难以赢得信任,更不要说有威信了。没有信任,管理知识的运用就不会产生效果;没有管理知识的持续有效运用,管理者也就难以建立起坚实而牢固的能力基础。

另外,在孔子这段话里,“无友不如己”的含义,并非要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比较,只有找那些水平比自己高的团队成员才能学到东西。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换位思考后就不难发现,其他团队成员若也想找比自己水平高的成员去学习,那你又如何能找到水平比自己高的团队伙伴呢?这岂不是意味着大家都不愿意与水平比自己低的人组成团队吗?果真如此,还有团队伙伴或“友”吗?其实,“无友不如己”这句话,恰是要淡化比较,强调每个团队成员各有所长,而异质化的专长本身就是不可比较的。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没有一个团队成员完全像自己一样”。在管理学习背景下,这种理解也许更恰当一些。管理精义

管理学习不仅限于个体层次的亲历学习和榜样学习,还包括团队层次的学习。为了有效开展团队学习,一方面必须强化异质型团队建设,让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人组成团队,以更有效地推动团队学习。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学习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学习中出错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分析、反思和改正错误;尤其是在团队学习中,异质化知识和技能的碰撞,更容易产生各种新观点、新方法,当然,“犯错”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若不能形成宽容错误的团队氛围,人们可能因为有其他团队成员在场而更担心犯错误,这就会大大限制个人和团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团队学习中,管理者更应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建设一种宽容氛围,让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做到“过则勿惮改”。①②③④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字词释义】

①终:本义指到头、终了、最后,这里意指生命的结束。

②远:本义指空间距离长、遥远,也可以引申为时间长久、久远的意思。

③德:本义指道德、品行,引申为信念、心愿。这里意指信念。

④厚:本义指山陵很厚或上下的距离大,这里引申为笃实、宽厚的意思。【今文意译】

曾子说:“如果能够慎重地对待生命的终结,认真地治办丧事,而且能够追溯思考遥远的过去,真诚地进行祭祀,人们的信念就会笃实坚定。”【分析解读】

上面第6章到第8章,讲了学管理要从学“做人”开始,而学“做人”重在日常行为上的学习和体会,这不仅限于个体层次的亲历学习和榜样学习,还要在团队层次开展互动式的“试错”学习。虽然日常事情上的磨炼有助于人们切实体会“做人”的道理,但其弊病在于,容易将学习者的视野局限于具体事功,养成功利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另外,在团队学习中,若团队成员都过于看重眼前,只想从对方那里获得当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不关心团队的长远发展,那么,团队学习也难以为继,甚至有无可能建立团队学习机制,都值得怀疑。因此,无论是个体学习还是团队学习,都必须超越眼前的功利性,树立长远眼光和团队共同信念。这正是本章要说明的核心问题。

曾子这句话说的是,如何使人们超越功利性,形成坚定信念。中国古代社会相对缺乏超越的宗教信仰,在引导人们从日常事务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形成共同信念的时候,往往借助对生命和祖先的敬畏乃至崇拜。“慎终追远”恰是一种激发人们共同信念的方式。

只有建立起笃实坚定的信念,人们在学“做人”中才能既不脱离日常具体事务,又能从中体悟出具有超越含义的“做人”道理,从而跳出狭隘的眼前事功,形成非功利化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儒家所追求的不离世俗日用,又超越眼前功利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正是基于共同的信念追求,团队学习机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人们也才能在团队学习中摆脱个人的患得患失,关心团队的整体及长远发展,并超越眼前的“利弊”而深究“是非”本身,真正做到在团队学习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管理精义

曾子这句话可以在“慎终追远”前面加上“君子”两字,也即“君子慎终追远”,而“民德归厚矣”。当管理者真正具有长远战略眼光,重视并从行为上体现出追求共同信念时,组织成员的信念才能够坚定,组织共享愿景才能为人们所坚信。管理实践固然离不开绩效和功利追求,但如果没有信念和愿景的引领、提升,个人、团队和组织都难以实现自我超越,不仅有效的个体和团队学习难以为继,即便绩效也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信念和愿景恰是管理者和管理实践得以自我超越的动力源泉。①②③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④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字词释义】

①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

③政: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指匡正、纠正,可以引申为政事、法令以及涉及国家管理的事务,也可推广至一般组织的管理。因此,孔子时代的“政”可理解为“管理或命令”的意思。

④抑:在这里用作连词,或者、还是的意思。【今文意译】

子禽问子贡:“先生每到一个诸侯国,都要了解该国的管理,这到底是先生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讲的呢?”

子贡说:“先生的‘做人’已达到极高境界,他的行为,表现得平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自然就赢得认可和尊重,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先生分享他们的管理经验。即便其中有些是先生要求的,但这与别人所要求的情况完全不同,大家都心甘情愿地与先生交流分享。”【分析解读】

本章通过孔子本人的例子,进一步阐明“做人”与做管理之间的关系。

子禽和子贡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孔子身体力行,以“做人”为先,不断求取各种管理知识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孔子极其谦虚好学,虽然他在鲁国亲身从事管理实践的时间并不长,却通过广泛了解各个诸侯国的管理模式,积累起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案例。孔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既昭示着“做人”在学管理乃至学其他各种知识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体现出广泛学习别人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孔子讲“做人”、谈管理,都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说教。讲“做人”,一定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出发,具体而实在;谈管理,总是直接触及国家事务,从政策措施的方方面面着手,详尽而明确。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他自己在“做人”上身体力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极富感召力的“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模式,这正是他在“做人”上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善于调查研究,每到一个诸侯国,都要广泛听取和详细了解该国的管理事务,从而积累了极其丰富而又鲜活的管理案例和间接管理经验。正是这两个方面,为孔子的管理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精义

首先,“做人”不仅对于自己亲身从事管理实践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获取管理间接经验,学习和借鉴别人管理心得的基本前提,没有“做人”这个前提,别人没有义务一定要和你分享他的经验体会。

其次,“做人”贵在持之以恒,并形成独特而又为人们所认可的风格。“做人”风格是“做人”境界的自然体现,并非人为强求的结果。对管理者而言,个体的“做人”风格,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也会影响团队和组织独特风格的形成,可见独特风格也正是团队文化和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个人、团队和组织,正是靠独特的风格来影响和吸引他人,进而形成团队和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最后,对于实践中的管理者而言,向其他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学习是一个持续过程。如果说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时间阶段的话,那么,管理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多元、无止境的过程。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该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不断学习其他组织的最佳管理实践,从而兼收并蓄,形成自己以及所在组织的独特管理风格。当管理者形成了独特的“做人”风格,并匹配上独特的管理风格之后,才可以说达到了“做人”与做管理相统一的境界。①②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字词释义】

①志:本义是意念,心意所向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志愿、志向。

②道:这里指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今文意译】

孔子说:“父亲在世,关键在于观察儿子的志向追求;父亲去世,关键在于观察儿子的行为表现;若长时间不改变做儿子应该恪守的对待父亲的行为规范,这才能称为孝。”【分析解读】

本章看似讲孝,实则讲仁。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状态的仁,其核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并外推而来的“爱”,因此,对父母的孝,就是仁的集中体现。这也正是“亲亲为仁”的含义所在。孔子在这里,并非抽象地谈论作为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仁,而是用日常行为中最能体现仁的孝,更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仁的内涵及其在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孔子这段话,如果超越作为父子之间关系准则的孝,而从仁这个更一般的角度来理解,应该是指,人们在处理与长上的关系时,不能将对长上的尊重流于一时的形式,而是既要体现在志向追求的精神层面,又要注重日常做事的行为层面;既要看长上在场时的言辞,又要看长上不在场时的做法;只有持久地做到无论是志向追求还是行为表现,无论长上在场与不在场,都能严格恪守相应的社会规范,这才是仁的真正体现。

如果将这段话放到管理情境下来理解,就意味着管理者在处理与上级或委托人的关系时,应始终恪守“忠”这个最基本的管理规范。“忠”就是管理情境下仁的具体表现,它也意味着管理者的志向追求和管理行为要符合上级或委托人以及组织的愿景和规范要求。另外,管理者的尽己尽责而又符合规范要求的志向和行为,还不能只是一时或短期的表现,也不能仅考虑上级或委托人在场或有明确要求的情况,而应该将它变成长期自觉的追求,这样才真正达到了管理情境中仁的要求。管理精义

作为下级的管理者,在处理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时,不仅强调行为上的尊重和服从,还要在志向追求上相匹配以及在行为上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上下级关系而言,志向追求相匹配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一方面下级的工作自然会方向明确,不需要上级时时提醒和事无巨细的指导,即便上级不在场、不要求、不指示,下级也自然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另一方面,即便在技术层面或具体工作细节上产生争执甚至冲突,也不会妨碍上下级的有效合作关系及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反而会激发下级在不偏离大方向的前提下自觉地持续改进工作。

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在处理与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时,以利益为基础的激励机制设计固然重要,但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不对称,单纯基于利益的激励相容机制不一定能有效实施。因此,除了基于利益的激励机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基于共同志向追求的激励机制,并将两者有机协调起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委托—代理关系中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长期和谐以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不容否认的是,任何组织的发展,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和困境,仅考虑利益相容的激励,当遇到困境暂无利益,甚至这种无利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那可能就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的解体、合作的终结。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仅有利益相容的激励,还有信念或志向相容的激励,则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将成为可能。①②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字词释义】

①礼: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指履行祭神求福之事,可以引申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礼是儒家管理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社会规范的具体体现;它代表着维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将仁所要求的基于亲情的爱,具体化为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形式。因此,如果说仁是礼的内在精神要求,那么,礼就是仁的外在具体表现,也即通过各种具体的行为准则来体现仁。

②和:是形声字,本义表示声音相应,这里引申为和谐、和睦。【今文意译】

有子说:“社会规范的作用,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历史上的管理之道,就在于崇尚社会规范,无论家里的私事还是国家的公务,都依据社会规范来处理。但是,即便如此,也有行不通或处理不当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味地追求关系和谐,而忘记了社会规范这一根本原则;没有社会规范约束的和谐,自然就行不通了。”【分析解读】

上章用孔子的话,说明了学管理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是仁,本章则用有子的话,解释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礼。

有子这段话,突出强调了作为社会规范具体表现形式的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它规范着小到家庭私人生活,大到国家公共管理中的行为,是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缺少了这种为人们所共同遵循的社会规范,家庭和社会将难以凝聚在一起,更不要说实现可持续发展了。这也正是有子用“先王之道”来说明礼的重要性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规范具体表现形式的礼,也是渗透在家庭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