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典藏书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4:02:41

点击下载

作者:马可·奥勒留 (Aurelinus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沉思录(典藏书架)

沉思录(典藏书架)试读:

译序

柏拉图说过:“唯有哲学家为城邦之主,城邦方有生之希望,得见天日。”也就是说,唯有精通哲学的君主方能建立“理想国”。在西方历史上,的确有一位精通哲学的皇帝,那就是本书著者——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121—180)。

奥勒留自幼即有志于哲学,渴望成为一个苏格拉底那样的哲学家,他常身着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长袍,模仿其生活方式。然而,命运将其推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奥勒留被罗马皇帝安东尼.派厄斯收为养子,十九岁便获恺撒称号,协助治理国家,此后青云直上,直至公元161年被推上帝位。他在《沉思录》中回顾一生时感慨:“这一切,都是因为神灵和命运的眷顾。”的确,奥勒留的一生是很得神灵和命运眷顾的;不过,他执政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外有异族入侵,内有军事叛乱,瘟疫、洪灾、干旱、地震亦频频降临,国势日衰。奥勒留在位的二十年,都在应付这些危机中度过。他尽忠竭智,夙兴夜寐,晚年更身先士卒,征战四方。但在戎马倥偬之中,奥勒留依然保持着对哲学的热爱,不断思考着人生真谛。本书的许多篇章即写就于征途。虽然他最终未能挽救帝国江河日下的颓势,但《沉思录》在历史长河中保持了比他的功业更为长久的光彩。

在哲学史上,奥勒留属于斯多葛派。斯多葛派为西方希腊化时期三大哲学流派之一,影响最为深远。它虽源自古希腊,但并非古希腊思想的主流,主要发展还是在古罗马时期。其代表人物,早中期多来自小亚细亚,后期主要来自罗马,较少希腊本土人士。古希腊思想的根基为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但随着城邦制度衰颓,被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罗马共和国及日后的罗马帝国取而代之了。个体如何在新的政治制度下安身立命,哲学如何在新的世界形势下生存发展,遂成为思想界的重大命题,斯多葛派由此机缘而进入鼎盛期。从公元前4世纪芝诺开派算起,到公元2世纪晚期衰落,前后延续长达五百多年,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早期的思想主流。此后余风不断,惠及后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于20世纪上半期借英美新人文主义传入中国,梁实秋、吴宓、林语堂等著名作家和学者皆受其影响,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思想潮流。

与其他希腊哲学流派一样,斯多葛派也有自然哲学。他们认为:宇宙最初只有火,然后其他的元素——气、水、土依次逐渐形成,最终将有一场宇宙大燃烧,于是一切又重新变成火,宇宙就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无穷。但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自然哲学,而是伦理学,晚期的斯多葛哲学家更转向思考具体的生活伦理。他们关注的是:在一个个体难以把握自身命运的广大世界里,如何让自己有限的一生发出善的光辉?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个体的生命只有与自然相和谐,才有可能达到至善。人要活得幸福,就必须顺应自然,服从命运,对痛苦不加抱怨。在斯多葛派看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唯有德行才是唯一的善,而所谓德行,即是与自然相一致。其他如财富、不幸、疾病、死亡等皆微不足道,人自应淡然处之。

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坦然承认自己受惠于爱比克泰德的《对话录》甚多。爱比克泰德也是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早年曾是奴隶,后获释为自由人。奥勒留身为皇帝,却自称为一个奴隶的私淑弟子,这恰恰说明他思想的超前。事实上,正是包括奥勒留在内的斯多葛派提出了“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的观念,认为人应该友爱,甚至要爱仇敌,并认为奴隶也可作为人类平等的一员。这些都对后来的基督教思想和17、18世纪出现的天赋人权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奥勒留认为,是同一个神在主宰着世界:

一切事物都是互有关联的,连接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因为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秩序地组成同一宇宙。只有一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一位共存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本是一体,遵循同一法则,有智性的生物中存在共同的理性,共同的真理,对于这些本源归一、共享同一理性的生灵而言,也就只有一个唯一的尽善尽美之境。(7.9)

人的理性也是神的一部分,万物来源于神,又复归于神:

你是作为这世界的一部分出现的。你从哪里来,就将到哪里去;或者可以说,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你将回到那创造你的宇宙理性之中。(4.14)

因此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遵从理性,合乎自然:

行事若能遵从理性,一心一意,坚定不渝,不急不躁,不随便分心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生命——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无所畏惧,如果你现在的行为合乎自然,你从小到大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幸福;谁也不能阻止你获得这样的幸福。(3.12)

在《沉思录》中,奥勒留设想了这样一个人之楷模:

无论命运将什么事情加诸于他,他都怀着崇敬接受;不玷污内心的神明,不让各种妄念搅扰它,而是使它保持宁静,规规矩矩地侍奉它,不说违背真理的话,不做违背正义的事。即使别人都不相信他的生活简朴、谦虚和满足,他也决不动怒,终其一生不偏离这条道路,循着这条路,他将获得纯粹、宁静,随时准备告别人世,没有任何勉强地接受命运的安排。(3.16)

可以说,自然、理性和德行,既是斯多葛哲学思想的精义所在,也是《沉思录》的关键词。《沉思录》原为奥勒留自我对话的记录,行文质朴,不尚雕琢,然而由于发诸内心,灵性内蕴,故充塞着一股浩然之气,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种深沉的崇高之美:

啊,宇宙,那与你的造化相和谐的万事万物,于我也是如此适宜。那于你恰如其时的一切事情,我就不会觉得会太早,或是太迟。啊,自然,你一年四季的恩赐,都是供我享用的果实。所有事物都是从你而来,因你而生,最后亦将复归于你。(4.23)

总之,牢牢记住吧:人生是何等短促,何等卑微:昨天像是一摊黏液,明天也不过是一具木乃伊、一堆灰尘。所以,在这短暂的有生之年,让自己过得合乎自然吧,怡然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就像一枚熟透之后即将坠地的橄榄,感激承托它的大地,感激生养它的枝干。(4.48)

文天祥的《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译者以为借之来喻奥勒留,是非常恰确的。《沉思录》每每涉及疾病、痛苦、欲望、死亡等人生的“严重时刻”。对这些问题,作者从不轻易下笔,而是凝神沉思,反复求诸内心,最后得出来自人生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洞见,如:

追求不可能的事情便是疯狂,但恶人做事不可能不疯狂。(5.17)

快了,快了,你很快就将化为灰尘、一具骷髅,只剩下一个名字,甚至连名字也不存在了;因为人的名字不过是一种声响连同它的回声。(5.33)

多么令人羞愧啊!你的身体还没有放弃战斗,灵魂倒先屈服了。(6.29)

自己站直,不要让别人扶持。(7.12)

这些人生哲理的警句和箴言被后世广泛传颂、引用,不少成了俗语,影响至今难以磨灭。

当然,本书也并非全无瑕疵,毕竟是写作于戎马生涯之中,无暇精心布局,篇章之间不免重复;而所阐述的哲学理论,尤其是宇宙论和伦理学,今日看来不太系统,也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未尝不是优点。正因为它出自内心,不加掩饰,所以我们方能窥见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经验为材料,沉思人生大义,领悟宇宙谜题,从中升华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其实,哲学原来并非如后世的哲学教科书那般呆板枯燥,而是一潭活水,流泻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间,由涉足其间的沉思者随手掬来,涤荡心胸。后世惑于经院哲学,以为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方为“哲学”,岂不知哲学不过在人的呼吸之间。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于一句话之中,于一小片断之间,皆可蕴神思灵光。钱钟书认为:“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排推消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采用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然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思想片段。……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只言片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七缀集》)此论极是。所以读《沉思录》,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条剖理析;也可以于闲暇之时,憩息之余,捡起来随意翻读。

自《沉思录》传世以来,各种语言的译本众多,仅英译一类,便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几个较为常见的英译本中,较Meric Casaubon之繁复流丽,George Long之古雅凝练,Jeremy Collier之浅近活泼,本书所用的Robin Hard英译本,系1997年出版,算是晚辈。在译者看来,这个译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出语平实,层次分明,意思明了。Robin Hard曾提及,他力图尝试的,正是在前人译本上寻求某种折中,让英译既能够呈现作者本意,同时也保留某些连贯上略嫌生硬、思绪较为飘忽的地方,让读者从英译中也能窥见希腊文原本的风格。《沉思录》记录的是这位帝王哲学家思绪的片断,没有严整的体系,在很多段落上有较多重复,某些地方指代也较为含糊。Robin Hard的译本力图保留这种“原始风貌”,不希望代古人捉笔,反对替奥勒留做哲学美文。身为译者,本书译文也尽量与之保持一致,无奈影中摹形,不知能保存几分,而且某些地方对于意思的把握受学识所限,难免过于“显豁”,或者失之“晦暗”。由于版权问题,此次出版所附的英文版并非Robin Hard译本。对此,译者感到十分遗憾。

目前中国内地已有何怀宏、朱汝庆二位的译本,堪称将奥勒留哲学精义泽被国人的“前锋”;梁实秋先生在近半个世纪前也曾将此书从C. R. Haines的英译本译成中文,近年由后人校订之后正式出版,通行宝岛坊间。在翻译过程中,以上三个中译本都是译者的案头必备,从中得益不少;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增加了不少注释,还参考了何、朱二位译本中的注释,尤其是梁实秋先生译本中详尽的注释,在此表示感谢。几位中文译者中,梁实秋先生是译坛泰斗,论及此书翻译,仍表示“平生翻译以此书最为吃力,亦以此书为受益最多”。本书译者因参阅中译、英译数种,或许有一二略胜之处,所谓事如积薪,后来居上,均得益于诸先行者,必须在此表示感念。目前国内的《沉思录》均转译自英译本,尚未有译自希腊文的文本问世。译者自知两道转译,不知会有多少遗漏与误解,奥勒留若泉下有知,不知当如何感慨!幸而《沉思录》是名垂千古的经典之作,化入中文,仍能感到其中精义熠熠生辉。

于2008年春夏,在各个中、英译本之间辗转流连,与古罗马人促膝对谈,倾听之,感悟之;向译界前人叩门请教,受益处、商榷处也时时可见。能有机缘以这种方式研读《沉思录》这部千古之作,实属幸事。作此短序,是为纪念。译者 识2008年5月

卷一

1.1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那里,我学到了高尚的品德和平和的性情。1.2

从我父亲的名声和我所能记得的他的言行中,我懂得了什么是谦虚和男子气概。1.3

从我的母亲那里,我学会了敬畏神明和慷慨仁爱,懂得了不仅要戒除恶行,也不要起恶念;她简朴的生活方式还教会我不事奢侈。1.4

我的曾祖父从不逼迫我去公学,而更看重家里的良师,让我逐渐懂得在求知上不能吝惜时间与金钱。1.5

我的老师教导我,在竞技场中既不要加入蓝队也不要加入绿队,在角斗场上既不要拥护轻盾的一派也不要拥护重盾的一派;要学会吃苦耐劳、清心寡欲;凡事要亲历亲为,不要干涉他人事务;不轻信谗言。1.6

从戴奥吉纳图斯,后来又研习了坦达西斯和马歇伊努斯;我在年轻时就开始尝试对话录,向往薄衾硬枕的生活,对与希腊哲学有关的一切都充满兴趣。1.7

拉斯蒂克斯让我意识到我的性格需要改进和磨练;让我懂得了不要热衷于诡辩,不要写故作玄虚的东西,不要讲陈词滥调,不要故意显示自己是个苦修者,或者摆出一副仁慈的样子来炫耀自己;学会了不追求辞藻华丽、音韵优美,不以辞害意;避免穿着出门的袍子在屋里走来走去这类举动;学会了写信时行文朴实,就像他自己从锡纽萨给我母亲写的信一样;对于冒犯我、伤害我的人,不必耿耿于怀,若对方有意和解,就与他们冰释前嫌;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认真阅读,不满足于表面的一知半解,不随便附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我也要感谢他从藏书中借给我爱比克泰德的《对话录》,使我得以了解这位哲学家的思想。1.8

从阿珀洛尼厄斯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意志自由和永不放弃;懂得了凡事除了依赖理性,别无他途;学会了即使在遭遇丧子之痛和久病折磨时也镇定如常;他也为我树立了榜样,既果敢坚毅,又亲切温和;我学会了在教导别人时循循善诱;他讲授各种哲学原理时流畅自然,很有一套,但却从不以此为傲,只把这些看做是微不足道的本领;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如何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又不必降低自己,丧失尊严,也不会漠然置之,视为理所应当。1.9

塞克斯特斯让我体会到一种仁爱气质,他是一个以慈爱方式管理家庭的榜样;他遵循自然的生活观念,庄重而不做作,对于朋友的利益考虑得细心周到;对无知的人和不讲道理的人也能保持耐心。在与人相处方面他堪称典范,和他交往比听任何奉承都要愉快,同时他也很受那些与他交往的人敬重。他头脑明晰,总能敏锐地把握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并加以安排。他从不发怒或流露出任何过分的情绪,似乎摆脱了一切激情,对身边的人总是那么温柔宽厚;他不吝赞美别人,但从不流于夸张;他知识渊博,但从不卖弄学问。1.10

从文法家亚历山大那里,我学会了不吹毛求疵;不去苛责那些在表达时文理不通、生造词语或发音错误的人,而是通过回答时重复正确的用法来灵活地暗示他;或者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和他一起证实该词的用法;或者和他一起讨论那件事而不是某个单独的词语,或者以别的方式巧妙地启发他学会正确的表达。1.11

弗朗特告诉我什么是暴君专制的凶残无道、喜怒无常和装腔作势。总之,那些所谓的上流人通常都不近人情。1.12

从柏拉图派的学者亚历山大那里,我懂得了不应该、也没必要总是以“我很忙”作为托词,以忙为借口来推卸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对他人的责任。1.13

从卡图勒斯时那样;对孩子要由衷地疼爱。1.14

我的兄长西维勒斯、赫尔维蒂厄斯、加图、戴昂、布鲁特斯,让我懂得了一视同仁,懂得了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是统治的根基,懂得了国家的统治乃是为了尊重国民的自由;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始终坚定不移地尊重哲学;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心存善念,信赖朋友;对于那些他不赞同的人,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朋友们也无须揣测他的意愿,因为他为人向来光明正大。1.15

从马克西默斯那里,我学会了自制,不因他人而动摇自己的意志;无论是疾病还是在其他的困境中都始终积极乐观;他的性格既亲切和蔼又庄重威严,两者结合得如此完满,足以成为我的表率;他做事勤恳,毫无怨言;他表里如一,从不口是心非,在任何行为中都不抱恶意;他从未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也没人听过他出语抱怨;他做事不匆忙,也不拖拉,也没有怅然若失或意志消沉的时候;他不去讨好他人,也不会表现得暴躁或者多疑;他心地仁厚,宽宏大量,而且为人正直;与其说他不曾背离正道,不如说他一直在正道上孜孜前行;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马克西默斯看低了自己,或者敢自夸说自己比他更好。此外,他也是一个极其幽默的人。1.16

在我的养父身上,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亲切和善,但对于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下来的事情,他又是那么果断坚决;他不图虚名,不在乎凡俗的荣耀;他热爱工作,能持之以恒;只要是有利于公众的建议,他都乐意倾听;他赏罚分明,不偏不倚;他行事张弛有度,懂得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放松;他不事男风;他重视别人的感受,不强求朋友必须与他一起吃饭,陪伴左右,若是他们有事不能脱身,就无须来见他;在商讨国家大事时,他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总是能耐心倾听,不会因满足于初步印象而就此止步;他重视朋友情谊,不三心二意,也不会沉迷不已;他乐天知足,时时处处显得愉快开朗;他富有远见,细微之处也能考虑周全,但却不以此自夸;他禁止在公共场合对他欢呼赞颂,也对一切谄媚深恶痛绝;他治国兢兢业业,精打细算,即使受到责难也不以为意;他敬神,但不迷信;他爱民,但不会不择手段地迎合、讨好民众;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洁身自好,不好新骛奇。

对于命运之神恩赐的生活享受,他欣然领受,从不大肆炫耀,而是自然地享受;如果这一切不再唾手可得,也不留恋渴求。没有人能说他是诡辩家、能说会道的家奴,或者卖弄学问的人,他思想成熟,性格完善,不受谗言所迷惑,能约束自己,也能管理他人。

除此之外,他只对真正的哲学家深怀敬意,那些自称哲学家的人则不在此列,而且他从不让自己受这些人的影响。他平易近人,性格随和,但绝不失分寸。他懂得适当地保重身体,又不过分贪生;他不太注重仪表,但不是不修边幅;由于自身的适当保养,他很少生病、吃药或额外调养。最令人敬佩的一点,是他一贯乐于提携英才,从不妒贤嫉能,对有一技之长,如拥有雄辩之才或法律、道德知识的人,他尽量使他们各得其所,享有名声;他遵循祖制,但并不让人觉得他墨守成规。另外,他不喜欢变动,很少突发奇想,总是长居故地,专注于同样的工作,在头痛病发作过去之后,他又很快恢复如初,精力充沛地处理日常事务。他很少有秘密,即使有也都是有关国家政务的;他对于建造公共建筑、分配公共财产非常谨慎精细,绝不铺张浪费,因为他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贪图虚名。

他不在不合时宜的时刻洗澡,不讲究宫殿的豪华、饮食的精美、衣着的华丽或是奴隶的美貌。他的袍子是在他的海滨别墅罗内姆做的,其他物品则来自拉努维阿姆。我们都知道他是怎样对待请求宽恕的塔斯丘佗的税吏的,他从来都是这样。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粗暴、无情和专横的影子,同时他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惯于温言软语的人,他事无巨细地计划所有事情,从容、镇定,有条有理,精力充沛,有始有终。和人们对苏格拉底的记载一样,他也善于享受但绝不沉溺,对这些东西很多人是软弱得既不能放弃,也做不到有节制地享受的。既有力量去承受,又能保持清醒,这是一个人灵魂完善、不可战胜的标志,正像马克西默斯在疾病中所表现的那样。1.17

感谢神明,我有好的祖辈、好的父母、好的姐妹、好的教师、好的伴侣、好的亲朋,几乎事事顺心;而且使我不致冒犯他们,虽然我的天性有可能让我做出这种事情,但幸亏神灵护佑,我还不曾经受这种考验。还要感谢神明:我早早地不再由祖父的爱妾抚养,因而我的青春花朵不至过早地受到损害,我直到成人甚至更晚才初近女色;感谢神明,有这么一位君王父亲来管教我,他去掉了我身上所有的虚骄,使我懂得即使没有卫兵守卫,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火把照明,没有雕像装饰,我们照样可以生活,而且身为统治者的儿子,如果要过普通人的那种生活,并不会因此降低他的身份,或是使他忽视自己为民众谋福利的责任。

感谢神明给了我这样一位兄弟,他的道德品格使我警醒,促使我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他的尊重和柔情又使我感到愉悦;感谢神明使我的孩子头脑清醒,四肢健全;也要感谢你们使我不精通修辞、诗歌和其他技艺,如果我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的话,可能会沉溺其中;感谢神明让我能迅速地给予那些指导过我的人以他们希望拥有的荣誉,因为他们那时还年轻,我完全可以日后再实现他们的愿望;感谢神明让我认识了阿珀洛尼厄斯、拉斯蒂克斯、马克西默斯,通过他们,我对按照自然生活,对那种依赖神灵及他们的恩赐、帮助和灵感而过的生活得到了清晰而巩固的印象,没有什么东西阻止我立即按照自然生活,然而我还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因为没有听从神灵的提醒(甚至是直接指示)而没有得以实现。

感谢神明,使我一直活到现在,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我从未迷恋过本尼迪克塔,让我的孩子有良师教导;感谢神明在梦中教会我治病的办法(尤其是治疗咯血和眩晕症),在加尔塔也向我显示过这种灵通;还要感谢神明,在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时,没有让我拜倒在任何诡辩家脚下,没有一味死读书本或沉迷于逻辑推理,也没有过度专注于探究天国的奥秘。

这一切,都是因为神灵和命运的眷顾。

卷二

(写于格兰河畔,与奎第族人征战中)2.1

每天开始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将会遇见某个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粗野的人、奸诈阴险的人、善嫉的人。他们之所以染上这些恶习,是因为不辨善恶。而我,是能够明辨善恶的,并且知道沾染这些恶习的人本性与我相似——我们不仅在血统上本自一源,而且共享同样的理智和神性——因此,他们中没有人能损害我,我也不会对我的同类发火,不会憎恨他们,因为我们注定要相互合作,就像我们的双手、双脚、上下眼皮、长在上下颚的两排牙齿。若我们相互对抗,便违反了自然;相互发怒和仇恨无疑就是相互作对。2.2

不论地位如何,我的存在,不过是一具肉体、一阵呼吸、一份能支配自己的能力。肉体是多么微不足道——只是一摊血、几根骨头、一团纠结的神经和血管罢了。呼吸呢,也不过是一缕空气,不停地变化,每时每刻都在排出、吸入。接下来,就只剩下支配能力了。丢开你的书吧,不要再虚耗精力,不能再这样了。假设你现在濒临死亡,那么好好想想吧:你已经垂垂老矣,不要再让自己成为奴隶,听凭操纵,像个木偶一样受各种冲动胡乱驱使,也不要再抱怨目前的处境,或者为将来忧虑。2.3

神明创造的一切都蕴涵着神性;命运也不与自然相悖,而与自然规律有着密切关联。万事万物都源于此;“必然性”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你所在的这整个宇宙(你是它的一部分)的安宁和谐也是如此。自然创造的一切以及维系运作自然的一切,都有利于自然的每一部分;宇宙依靠变化而得以存在,其中不单单是元素的变化,也包括由元素组成的事物的变化。懂得这些道理对你也就足够了,把它们当做行为准则吧。抛开你对书本的渴望,这样你就不必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死去,而是怀着真正的欢欣和对神明的虔敬、感激离开人世。2.4

记住,你已经拖延得太久了,神灵赋予你的恩典已经够多了,你却没有好好把握。现在是时候了,你要去思索你作为一分子的宇宙是怎样的;思索你从中流溢出来的宇宙是怎样的。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不用来消除思想上的困惑,这样的机会就再也没有了,再也不属于你,随着你的离世而永远地丧失了。2.5

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意志坚定,像一个罗马人、一个大丈夫那样,一丝不苟、保持尊严地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终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行事,心里不要存有其他念头。如果你把每件事都当做是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不再优柔寡断或者违背理性,也不再游移不定,一心只为自己考虑,抱怨命运安排给你的一切,那么,你是能做得到的。如果一个人想要过宁静、虔诚的生活,他需要做到的很少;因为对遵守这些戒律的人,神灵不会向他们要求更多。2.6

你做错了,你做错了,噢,我的灵魂,你再也没有机会享有荣耀。人的生命如此短暂,你的甚至已经近尾声,却没有让自己获得荣耀,而将幸福寄托在别人的灵魂之上。2.7

外部事物搅乱了你的心思吗?花点时间来学习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吧,不要再分心了。但你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行为弄得筋疲力尽的人也同样是愚蠢的,他们的一切冲动没有任何目标,说到底,他们的思想是懵懂的。2.8

如果一个人不能看清别人的灵魂,那也没有什么不妥;而很少留心自己内心动机的人,却注定不幸。2.9

你必须牢记这一点:什么是宇宙的本性?什么是自我的本性?二者之间有何关联?我是怎样的一个宇宙中的怎样一部分?无论你怎样说怎样做,没有人能阻止你追求符合自然,你自己原本就是它的一部分。2.10

在比较各种恶行时,西奥弗拉斯图斯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那样说(从某种通俗的角度来说,这种比较是允许的):由欲望而引起的过错比愤怒引起的过错更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当一个人愤怒时,他是由于某种痛苦或内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驱使而犯罪的人却是因为经不住快乐的诱惑,他的过错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应有的自制力。然后他又像哲学家一样正确地指出:为追求快乐而犯下的罪行比痛苦导致的罪行更不容宽恕。总之,如果有人因为受到伤害,由于痛苦而陷入愤怒,那么他还不失为一个人,而那些自己把持不住,在欲望驱使下做出恶事的人则不值得宽恕。2.11

让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种想法都像是即将辞世的人所做的最后一次吧。如果有神灵存在,离开人世并没有什么可怕,因为神灵不会令你作恶;如果他们确实不存在,或者他们不过问人间的事情,那么我又何必担心死后生活在一个没有神或没有天意主宰的宇宙呢?而神是确实存在的,他们也的确关心人世的事情,他们有能力保护人类不陷入真正的恶;至于其他的不善,神灵也会加以防范,使人们不致身受其害。如果一件事物不能使人变坏,它怎么会使他的生活变坏呢?宇宙的本性是不会让恶发生的,她不会这么疏忽,也不会即使知道却无力防止或加以矫正。她永远不会因为缺乏力量或技巧而犯下大错,使好事和坏事毫无差别地落在善人和恶人身上。无论善人恶人,都会经历死生、荣辱、贫富,它们本身并不让我们感到荣耀或者羞耻;因此这些事物既不善,也不恶。2.12

万事万物在飞逝而去,无论是它们在宇宙中的形体本身,还是它们留在时间里的记忆;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特别是那些以快乐诱惑我们、以痛苦恐吓我们的事物,以及浮华的名声,这一切都毫无价值,那么令人鄙视、肮脏、脆弱、转瞬即逝,需要我们的理性来甄别。也要认真想一想:那些凭借观点和言论获得名声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还要认清什么是死亡:如果单独地看待死亡本身,借助理性把它和附着于它的幻想分离开来,那么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转换;若是还害怕这种自然的转换,那就像小孩一样无知了。实际上,死亡是自然的运转,而且也有利于自然。要学会思考:人是怎样与神沟通的,借助自身的哪个部分来沟通,这一部分又是如何与神沟通的。2.13

没有比这更令人同情的了:有的人对什么都要弄个究竟,就像诗人写的那样,他们连土地下的事情都要刨根问底,还要琢磨邻人心里的想法,却不知道只要一心一意地供奉内心的神明就够了;这样就能保持心灵的纯洁,不因激情和轻率而犯错,也不会对神灵的安排和他人的作为感到不满。神灵的安排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比我们高明;而他人的行为也应当珍爱,因我们本性相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还值得我们怜悯,因为这些人不辨善恶——这样的缺陷和分不清黑色和白色没有什么两样。2.14

即使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你也应该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因此,生命的长短没有什么不同。此刻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正在逝去的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失去的不过是单纯的片刻;一个人不可能既失去过去,又失去未来——还没有经历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夺走呢?因此,请记住两点:第一,万事万物根本上都是一样的,在无穷无尽地循环往复,我们在一百年、两百年或无限的时间里看到的景象,都是同一回事;第二,长寿者和早夭者失去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因为只有此时此地的这一刻才可能被夺走,一个人只拥有现在,也就不可能失去他还尚未拥有的东西。2.15

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看法。犬儒派的摩尼穆斯所说的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价值也很明显,只要我们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2.16

人的灵魂会自我伤害,一种情况是,当它堕落成了宇宙的一个肿块、赘疣时,抱怨已经发生的事就是违反自然,因为一切个体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其次,在仇恨他人或试图伤害他人的时候,灵魂也会自我伤害,那些愤怒者的灵魂就是这样;第三,当灵魂沉溺于快乐或陷入痛苦的时候;第四,当企图掩饰什么,言行不真诚的时候;第五种情况是缺乏明确目标,漫无目的,这会使我们做事没有目标,考虑不周全,而甚至最小的事情也应该考虑到结果,对有理性的动物而言,遵循理性以及神圣的城邦和政府的法律便是我们的目标。2.17

在人类生活中,我们的一生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我们的实体在不断变化,我们的知觉是迟钝的,我们的身体是易朽的,我们的灵魂永无止息,我们的命运难以预测,我们的名声也是靠不住的。总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如同流水易逝,属于灵魂的宛若梦幻泡影,人生是一场战争,一段旅途,身后的名声也只会渐渐湮灭。那靠什么来保护、指引我们呢?只有一样东西——这便是哲学,它能保护我们的灵魂始终纯洁,免受伤害,不被痛苦和快乐所驱使;能让我们做事不再漫无目的,也不会存心欺瞒,别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影响不了我们;更进一步,我们因此能够对一切发生或者注定的事情欣然领受,就好像这一切自有源头,理所应当;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以一种愉快的心情等待死亡,因为这只是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如果元素本身在不断变化,变成其他事物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令人不快的,我们又何必恐惧这种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亡是合乎自然的,合乎自然的东西也就不是恶。

卷三

(写于卡农图姆)3.1

我们应当考虑的,不仅仅是生命正在消耗,时日无多,还应当想到,即使能够活得长久些,怎见得我们就有把握保持领悟事物的能力,仍然能够不断思考有关神和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已经开始迟钝,虽然他的呼吸、消化和体力各项功能还有,但完美地支配自身,明确自己的义务,分析感受到的各种现象,对于结束生命的时机做出明确判断3.2

同样值得我们细心留意的是:自然现象中附带产生的细节也有一种美妙的吸引力。例如,烤面包时面包表皮裂开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裂痕破坏了面包师的技艺,但对我们而言却不乏美感,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刺激食欲。还有无花果熟透就会裂开,橄榄成熟就要坠地腐烂,这都给果实增加了一种特殊的美。那饱满低垂的麦穗,狮子紧皱的眉头,野猪嘴里淌下来的白沫,以及很多别的东西,如果单独来看一点也不美,但由于这些是自然形成的细节,为它们所属的事物增添了美感,也使我们赏心悦目。所以,如果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深刻的洞察力,那么宇宙万物在他看来无一不使他愉悦,即使其中有的事物只是顺带出现的。这样的人在亲眼观察野兽张开血盆大口时,得到的快乐并不比观赏画家和雕刻家以此为题材的作品要少;他能从老年人那里看到一种特殊的成熟之美,也能以纯净的眼光欣赏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还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不见得人人都喜欢,只有真正熟稔自然及其造化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到其中的迷人之处。3.3

希波克拉蒂斯吧。如果那是一个新的生命,或许在它的世界里就不再有神明;如果那是一个无知无觉之乡,你也就不用再受痛苦和快乐支配,不必再当身体的奴隶,与理智和神性相比,这具臭皮囊实在不值一提,如同粪土。3.4

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的事情上,除非你所做的是出于共同的利益。不要总是琢磨别人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什么,想什么,算计什么,如果把注意力分散在诸如此类的事情上,会使我们难于专注于我们的支配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空想上,尤其要抑制我们的好奇心和恶意;你必须要训练自己保持这样的想法,一旦有人突然问起:“你在想什么?”你也能毫不犹豫地说真话:我在想什么。而且你的回答能清楚地表明:你所想的一切都是单纯和善良的,你是社会中不追求纵欲享乐的一分子,你也没有任何不满、嫉妒和猜疑的想法,或别的说出来会脸红的念头。

这样在行为上出类拔萃的人,实在配得上去做祭司或者侍奉神明。他按照内心的神性行事,不沾染享乐的恶习,不受痛苦的伤害,不会被冤屈,与一切恶行绝缘,在最伟大的较量中他堪称斗士;他不被任何激情左右,坚守正义,欣然领受命运的安排,除了在关系到众人利益的情况下,他从不过问别人的言行和思想;他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那份职责,时时记着整个宇宙分配给他的那一份;凡事恪尽职守,总是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命运对他的安排,因为命运将伴各人走完一生,各人的利益要靠自己把握。

他也牢记着,所有理性动物都是他的同类,应当关怀所有人,这才符合人的本性。不过,也不是所有意见都值得听从,只有那些生活合乎自然的人才足以为师。而对于那些生活不合自然规律的人,他们居家在外都做些什么,白天如何,晚上如何,与什么样的人鬼混,他也都一直留意。这些人连自己都不满意自己,对他们的称赞,他自然一点也不看重。3.5

做事不要违心,不要自私,不要轻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用华丽的言辞来装饰你的思想,也不要喋喋不休或好管闲事。而且,要让内心的神明督促你,做一个男子汉、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罗马人、一个统治者,安守你的岗位,一旦受到生活的召唤,也能够随时放弃,无须宣誓也无需别人的证言。同时保持乐观吧,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和安慰。总之,要自己站得顶天立地,而不是靠别人搀着扶着。3.6

在生活中,如果你能发现有什么胜过正义、真理、克制和勇气——也就是说,胜过你的理智,能让你合乎理性,不失尊严地对待不在你选择范围之内的命运的安排——我是说,如果你看到有什么能胜过这些,那就全身心追求、享受你所发现的稀世之宝吧。不过,如果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你心中的神明——它能制伏你一切的肉欲,检点你的思想,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摆脱感官的诱惑,虔心敬奉神灵,博爱济世——如果你发现其他东西与它相比都显得渺小、微不足道,那么就全心信奉你内心那份神赐予你的理性吧,因为一旦误入歧途,你就再也不能够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供奉那真正属于你的美德了。如果任由一切身外之物——例如众人的赞美、权势、财富或者享乐——来同这种合乎理性的、群体的利益抗衡,那是不对的。那些东西似乎能暂时满足我们,但会控制我们,将我们带入歧途。所以我说,你要只需径直选择那更好的东西,并且始终不渝——或许你会说,“对我有利的才算得上是好的”——好吧,如果它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有用,你当然可以坚持;但如果它只是对动物有用,那就要拒绝,并且毫不轻慢地坚持你的判断,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你必须确定对自己的判断有把握1。3.7

不要认为以下的事情对你有利:那些会让你违背诺言,行为不当,憎恨、猜疑和诅咒他人,做事不光明正大,或者怀有不可告人的欲望的事。因为那些极为看重自己的智慧并且相信自己有判断力的人,从不装腔作势、乱发牢骚,既不刻意独处,也不一定要混迹于众人之中;最重要的是,他一生从不殚精竭虑去追求什么,也不企图躲避什么,灵魂在他身体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还是短一些,他完全不在意。因为,即便必须马上离开人世,他也会高高兴兴地上路,就好像做别的事情一样体面自然。他一生看重的事情只有一件:永远做一个合乎理性的人,社会的一分子。3.8

在思想经受过磨练和彻底净化的人心里,你看不到任何溃烂、脓肿和疮疤;哪怕命运突然将他带走,他的生命也是完满无缺的,没有人能说他尚未演完自己的角色,没有念完台词便退场了。此外,他没有一点奴性,没有任何矫饰,他不过分依赖别人,也不孤高自许,他心里也没有任何不可告人、见不得光的念头。3.9

要尊重你的判断力。你的思想里没有出现不合乎自然和理性的想法,正是多亏了它;是它使你不至于做出草率的判断,使你对人友善,对神虔敬。3.10

抛开别的一切,好好把握这几条真理吧,还要记住:每个人的生命都只存在于此刻,此刻也在飞快地消逝,其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已经过去、永不复返,就是尚未到来、不可预料。生命如此渺小,我们生活的地盘不过是大地上一个小小角落,死后最长久的名声也微不足道,即使卑微的后人将这名声一代一代传颂下去,但他们也是很快就要死的,而且他们对自己都未必了解,更何况那些早已死去的人呢?3.11

除了上面所说的,还要补充一点:对于所见的事物,都要在心里界定或描述它,以便看清它的本质,加以归类,弄清它的整体如何,局部如何;然后给这事物一个确切的名称,分析它由什么元素组成(它将来又会转化成这些元素)。最有利于提升思想的事情,莫过于切实而有条理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要这样来看待它们:这事物对于宇宙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在宇宙中有何价值?对人类又有何价值?人乃是宇宙这一至高至圣城邦的公民,各个城邦犹如一个家庭。留给我印象的这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组成?它能存在多久?我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德性对待它?亲善、勇敢、真诚、忠贞、简朴、自足,还是别的什么?因此,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意识到:这是来自神的安排;这是命运之线网罗交织而成的机缘巧合;这些事或许是我的同类、我的亲戚、我的朋友造成的,他们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合乎他的本性,而我却知道。所以要公正而友善地对待他们,与此同时,尽管这些事情本身无所谓善或者恶,我还是应该据此判别这些人的价值。3.12

行事若能遵从理性,一心一意,坚定不渝,不急不躁,不随便分心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生命——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无所畏惧,如果你现在的行为合乎自然,你从小到大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幸福。谁也不能阻止你获得这样的幸福。3.13

就像医生总是要随时备好器具来应付紧急的手术,你也应该铭记一些原则,以便参透神界与人世的事情,这样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能结合神界与人世的关联来考虑;因为只有参照神界,你才能把人世的事情处理好,反之亦然。3.14

不要再放任自己,四处游荡了;因为你可能读不到自己的札记了,也不能再读古代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历史,或者你摘录出来准备晚年再读的书籍笔记。那么,抓紧时间吧,朝你的目标奔去,丢开无用的希望,如果你还在意自己的话,就赶快行动,趁这一切都还来得及。3.15

他们不知道这些词语包含着多少意思在里面:偷窃、播种、购买、保持宁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不是光靠眼睛就能看出来的,还需要另一种眼光(观察力)。3.16

肉体、灵魂、理智:感觉属于肉体,欲望属于灵魂,判断属于理智。靠感官来获得印象,除了人以外,这是连牛马牲畜也能做到的;人也都会受到种种欲望的驱使,只不过野兽和男妓,还有法勒里斯

卷四

4.1

当主宰我们内心的力量顺应自然时,就能运用天生的能力轻松自如地应付那些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因为它无须借助任何特定的物质;而它为了达到目标,也并不是毫无保留,如果它遇到什么阻碍,就会把对方转化为自己这种物质,就像火焰吞没落进它里面的东西一样。若是小小火苗,可能会被这些东西压灭,但若是熊熊烈火,则瞬间就能将堆在它上面的东西吞噬,燃烧殆尽,借助这些别的物质让火势更旺。4.2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有助于使生活的技艺尽善尽美。4.3

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山林,你也曾经全心向往这种生活。但这完全是一种庸俗的想法,因为你尽可以随时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去;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更无烦忧,尤其是如果这个人的内心海阔天空,他只消静心敛神,立刻就可以获得完全的宁静(所谓灵魂的宁静,我指的就是内心的秩序)。因此让你自己始终借助这种退隐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吧,使自己不断重生;而你内心的原则也只需简明扼要,运用起来足以澄净一切纷扰,当你回到退隐之前的那种生活时,心中不会再有任何怨怼。

是什么令你不满呢?是因为人心的邪恶吗?你心里须得记住这个道理:有理性的动物在这世上就是要互相依存的,宽容是正义的一部分,若有人作恶,他也并非本意如此;想想吧,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相互敌视、猜疑、仇恨、争斗中度过一生,最终难逃一死,灰飞烟灭;想想这些,你就不会有什么不满了。或者你对从宇宙中分配给你的那一份感到不满?那么你只要想一想,这世界的存在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是神造的,要么是原子组成的”,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证明这宇宙原本就是一个城邦。或者你的不满是出于肉体上的感情?那么想想看吧:一旦人的内心变得更谨慎,发现了它自己的力量,那么生命也就无所谓坎坷平顺了;至于那些所谓的痛苦和快乐,再好好想想你曾经听说的以及你所同意的那些道理吧。或许是对名声的热望让你感到苦恼?你看,世间的一切瞬间就会被忘却,你的过去和未来还不是全都流入了时间那个无边无际的深渊!赞美的言辞是多么空洞,在你面前演戏的那些人是多么善变与无知,名声的舞台又是多么狭小;我们居住的大地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点,你所在的地方又是这大地上何等微小的一个角落。弹丸之地,又能有几个赞美你的人呢?

那么,牢牢记住吧:退隐到实在的属于你的小天地里去,最重要的是不要紧张,不要过分忧虑,要保持心灵从容自在,要像一个人、一个有人性的人、一个公民、一个终有一死的人那样去看待事物。你最为倚重、经常奉行的箴言,应该包括以下两条:第一,外在事物与心灵无关,它们无欲无求地存在于心灵之外,一切的纷扰都来自内心;第二,你眼前所见的一切都瞬息万变,终将归于湮灭,要始终记着,你曾经见过多少这样的变化。“宇宙在不停地变化,生活只是我们的观念。”4.4

如果理智是人共有的,那么使我们成为理性动物的理性也是人所共有的;这样的话,那约束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的理性也是人所共有的。那么,我们所奉行的法则也是同样的;这样的话,我们就都是公民;这样的话,这世界也就是一个城邦。除了说它是一个共同的城邦,整个人类的这个组织还能是什么呢?因此,我们正是从这个共同的城邦获得了我们的智性、形成法律的能力;否则,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我身体里的土来源于自然中的土元素,水来自水元素,火来自火元素——没有什么是来自无,也没有什么能归于无——所以我们的理智原本也是有根源的。4.5

死,和生一样,都源于自然的奥秘,是同一些元素的组合与分解;绝不是什么应当羞耻的事情,既不违反理性动物的本性,与生命活动的规律也不冲突。4.6

有什么样的本性,便做出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必然的;如果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就好比希望无花果树没有苦涩的汁液。但无论如何要谨记:你和别人都会很快死去,不久之后你们的名字也将被后人忘记。4.7

不要有受到伤害的想法,不去想“我受到了伤害”;“我受到了伤害”的想法不见了,伤害也就消失了。4.8

凡无损于一个人的东西,也会无损于他的生活,无论从外面还是里面都伤害不了它。4.9

凡有益的事物都有一种本性,使它不得不如此。4.10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自有公道。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确实如此。我所指的不只是事物的因果关联,也是正义本身,仿佛事物的一切价值都自有安排,各得其所。既然已经开始了,就用心体会吧,无论做什么,都要记住像一个好人那样去做,参照你所认定的善的准绳去做。在一切行为上都要这样做。4.11

对事物的看法,不可依从那些做坏事的人,也不可按照他们希望你抱有的那种意见去评判;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看待它。4.12

应该把这两条规则谨记在心:第一,你所做的事情应该以合乎法律和众人的利益为唯一宗旨;第二,如果身边有人向你提出正确意见,纠正你的错误,那就改变你的意见。但唯一的前提必须是,你是出于公正或者众人的利益而改变意见,而不是仅凭一时高兴或者为了追求名声。4.13

你有理性吗?——我有。——既然有,那为什么不用呢?除了让理性发挥作用,你还希望别的东西吗?4.14

你是作为这世界的一部分出现的。你从哪里来,就将到哪里去;或者可以说,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你将回到那创造你的宇宙理性之中。4.15

那些滴在祭坛上的乳香,一滴是先滴下的,一滴是后滴下的,但它们不会因此有什么不同。4.16

只要你重新遵守原则、信奉理性,只消十天,曾经视你为野兽、猿猴的人就会敬你如神明。4.17

别以为你还能活上一万年。死亡已经在头顶窥伺着你。趁现在你还活着,趁你还能有所作为,好好做人吧。4.18

不去管邻人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时时处处只注意自己的行为正当、高贵和良善的人,他的心灵是多么坦然啊!不要窥探别人的内心的黑暗,不要左顾右盼,而只是笔直地一路奔向终点。4.19

有人一心渴望身后美名,却没有想到,那些记得他的人很快也要像他一样死去,这些人的子子孙孙很快也要死去,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名声开始还有一点火光,但最后终究要随着一代代人记忆的消失而熄灭。就算那些记住他的人永生不死,他的身后之名能够永恒,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无须说这对死者毫无意义,即便是对于还在世的人,除非出于其他目的,否则别人的赞美又有什么用呢?你拒绝了自然赋予你的天性,心里只挂念着死后别人会怎样议论你,是不明智的啊。4.20

每一件完美事物的美属于它本身,源于它本身,赞美不属于它的美的一部分,赞美并不能使一件事物变得更好或更坏。在我看来,那些平时被看做美的事物也是如此,例如一件实物或艺术作品。那些真正美的东西,难道还需要赞美吗?当然不,它需要的只是法则、真理、仁爱和谦逊。这些事物,哪一个是因为得到了赞扬就变得美了?或者遭到贬损就不美了呢?一块翡翠会因为无人赞美就不再美丽吗?或者像黄金、象牙、紫袍、竖琴、短剑、鲜花和树丛这些东西,难道因没人赞扬就会失去光彩吗?4.21

如果躯体死了,而灵魂却继续存在,大气怎么容纳得了这无数的灵魂呢?同样,大地又怎么容纳得了那些自古以来被埋葬的尸体呢?实际上,埋在地下的尸体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转化、分解,为别的尸体腾出空间,而灵魂也是如此,它在大气中存在一段时间之后,便要转化、消散,通过燃烧重新回到宇宙造物的法则中去,因此别的灵魂也就有了存在的空间。为什么躯体死后,灵魂不灭,这就是我们的解释。但我们不能只考虑被埋葬的尸体有多少,也要想想每天被我们自己和别的生物吃掉的动物该有多少。这数量是何等惊人哪,我们以动物为食,我们的身体便是它们的葬身之所!这些尸体不愁没有空间,因为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化成了血,在我们死后也随之进入大气,化为火。在这件事上我们如何才能探寻到真理呢?通过划分质料和因由。4.22

不要思绪纷乱,你的一切行为都应当合乎公道,你对事物的一切想法都应当体现你追求真理的决心。4.23

啊,宇宙,那与你的造化相和谐的万事万物,于我也是如此适宜。那于你恰如其时的一切事情,我就不会觉得会太早,或是太迟。啊,自然,你一年四季的恩赐,都是供我享用的果实。所有事物都是从你而来,因你而生,最后亦将复归于你。诗人说:“你这亲爱的西克洛普斯之城啊!”对于你,我不是也可以说:“你这亲爱的宙斯之城啊!”4.24

哲人说,若要保持心灵宁静,那就少做些事。但这样说不是更好吗?——只做必要的事情,只做合乎社会动物的理性的事情,只按照这种理性的要求去做。这样不仅能获得行事适当而带来的心灵宁静,也能获得由于少做事而产生的心灵宁静;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言行都是不必要的,如果有所节制,会有更多的闲暇、更少的烦恼。所以要时时问一问你自己:“这件事是不是有必要去做?”我们不仅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行为,也要抛弃不必要的想法;减少这些想法,没有必要的行为也就不会随之而来了。4.25

努力活得像一个好人那样,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对宇宙分配给你的那一份欣然领受?你的行为是否正直?待人是否仁爱?你对这一切是否满意?4.26

你已经看到事情的那一面了吗?那么也想想这一面。不要自寻烦恼,尽量过一种单纯的生活。有人犯了错吗?那他也是在害他自己。你遭遇了什么事情吗?不必介意,你经历的一切自始至终都是为你安排的,那是宇宙分配给你的命运。总而言之,人生短促,你要以审慎和正义的态度来好好把握现在。即使在放松时也须保持警醒。4.27

我们的这个宇宙,可以说它井然有序,也可以说它一团混乱,但其中仍然有某种秩序存在;如果宇宙中全无秩序,那么你内心的秩序从何而来?而且宇宙万物虽然各自独立,同时却彼此关联,和谐共处,难道能说宇宙中全无秩序么?4.28

一种丑恶的性格,一种懦弱的性格,一种顽固的性格,残酷的、野蛮的、愚蠢的、昏庸的、虚伪的、下流的、贪婪的、专横无道的。4.29

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有些什么一无所知,那他不过是这个宇宙中的局外人;如果一个人对这个宇宙中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他也同样是个局外人。这样的人,是一个逃避社会法则的逃兵,是一个心灵不开窍的瞎子,是一个无力依靠自己生活、一心指望别人的乞丐。这样的人是宇宙躯体上长出的一个脓疮,将他自己与我们共同本性的理性割裂开来,却不知道他与众人都正是这本性所造;这样的人是人类社会的一段残肢,他将自己的灵魂与一切理性动物的灵魂分离开来,自私而无用。4.30

这个人没有束袍,那个人没有书,但他们都是哲人;第三个浑身赤裸,说:“我手里没有面包,但我紧握着理性。”我呢,我从知识中得到了养分,却还没能把握住理性。4.31

珍惜你所学的技艺吧,安心地从事你的事业;信赖自己拥有的一切,全心全意信奉神明,就这样度过你的余生,不要让自己成为暴君或者奴隶。4.32

如果回想一下维斯佩申时代的人呢,不也都是这样吗?往日种种,了无踪迹。再看看所有朝代和国家吧,无论生前如何竭尽全力,功勋卓著,短暂的一生还不是很快走到头,死后化为元素?关键是想想那些你熟知的人吧,那些人只会追逐虚名,而不知道自己身上真正的责任,有一点虚名便沾沾自喜。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你做每件事都要以事情本身的价值来判断;如果不必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忙碌,也就不会失去信心或者轻易放弃。4.33

过去使用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废弃了,同样,那些被人们交口赞颂的名字到如今在某种意义上也被忘却了,例如卡米卢斯。过去的功勋很快就会消退,变成传说,不久也就完全被遗忘了。我提到的这些乃是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至于其他人,一旦咽了气,别人对他们就是“眼不见,心不念”了。归根结底,所谓的“名垂千古”是什么呢?只是虚无罢了。那么,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只有一件:思想公正,行为无私,为人诚实,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坦然愉快地接受,从不大惊小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命运的安排。4.34

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命运女神克罗托吧,让她为你纺出命运之线,把你的命运交给她来安排。4.35

一切都稍纵即逝,无论是记住这些的人,还是那被记住的一切。4.36

要不断地观察所有处于变化中的事物,养成这样的想法:宇宙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改变现存的事物,再创造新的事物取而代之。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种子,能够衍生新的事物,你可能只会想到那撒在大地上或子宫里的种子;但这样的想法实在太浅薄了。4.37

你不久就要死去,但还没有做到单纯朴素,了无牵挂,还没有摆脱外界疑虑的侵扰,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所谓智慧指的不过是一件事情:行为正直。4.38

琢磨一下别人是如何支配自己的吧,尤其是那些智者,看看他们力图避免的是什么,努力追求的是什么!4.39

那些被你视作恶的东西与别人支配他自己的能力无关,也与你周围事物的改变和转化无关。那么它们的根源何在呢?来自于你的判断力,是你将它们看做恶的。如果你不将它们看做是恶的,那一切都是好的。与这种判断力联系最密切的,是你那可怜的躯体,即使躯体被刀砍、被火烧、化脓、腐烂,也不能让你的判断力受到影响,妄下论断。也就是说,毫无差别地降临于好人和坏人身上的事情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如果一件事同样发生在那些违背自然生活的人和按照自然生活的人身上,那么这件事也就无所谓是顺应或是违逆自然。4.40

要始终这样想:宇宙乃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只有一个实体,也只有一个灵魂;一切事物都要归结到那个唯一的知觉,受那个唯一的冲动支配;现存的万事万物的总和正是那将来的一切的源头,其中错综复杂的各种联系正如同纵横交错的网。4.41

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人是一个拖着躯壳的小小灵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