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04:48:29

点击下载

作者:沈满洪等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论作者:沈满洪等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2-01ISBN:9787509525494本书由中财数据网络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序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法宝”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不仅认真总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而且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崭新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国家、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上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创造。从理论层面上说,这三大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所作出的特有的重大理论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创新与发展的新境界,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篇章。从实践层面上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形式,应该说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说,它们是21世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法宝”,必将展现出中华文明发展所追求的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绿色、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生态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出版工程,它力图从新兴交叉学科视角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创新。因此,本论丛的每部著作,都是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某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双重探索,都有所创新。这就涉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很多,在此,仅把其中10个重大问题特意推出并加以简论,是为序。一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它必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高度概括。这是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含义。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观。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的内在统一。因为,在21世纪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无论是全面发展,还是协调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都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不可须臾分离的绿色发展,离开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即绿色发展就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言。当然,也就没有科学发展可言。由此,我们必然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发展属性和特征。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的理论内涵,不仅涵盖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而且涵盖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思想观念。如果说,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那么完全可以说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绿色经济的实质是经济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正是从“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意义上说,生态和谐协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哲学层面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经济学层面上,是生态自然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观有机统一的绿色经济发展观;在社会学层面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观。二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发展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又是什么呢?尤其“三大法宝”实践选择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是什么呢?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解决的首要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七大以后,传统或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当然也包括传统或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内,都仍然认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只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和利益,把非人类生命物种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利益,排斥在人的经济社会实践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之外。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是如此。西方学者有句名言:“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近几年来,学术界在阐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纠正了过去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的错误观念,认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和利益,人的发展是目的,即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这是理论上一大进步。一些著名学者和权威刊物发表文章说:“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也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注重生态价值和呵护好生态利益,归根到底为了人类利益,是为了更好坚持以人为本”。这种解说实际上是沿着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的思路来诠释建设生态文明,仍然没有摆脱工业文明发展的窠臼;把自然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和最大限度地占有物质财富的目的。“三大法宝”的伟大实践,就向这种单一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发出了挑战。理论与实践都充分表明,工业文明是反人性(社会)和反自然(生态)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经济是反人性(社会)和反自然(生态)的现代经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反人性(社会)和反自然(生态)的现代社会。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和发展绿色经济,是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崭新的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既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利益;又要保证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的生存健康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和利益。这就是“三大法宝”实践选择的两重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这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为导向的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宗旨。因此,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寻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人与人的发展问题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两者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确立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于是,我们把人和自然都是发展的终极目的的双重价值取向理论,运用到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来,不仅是经济智慧的升华,而且是生态智慧的升华;不仅是生存智慧的升华,而且是发展智慧的升华,必将引起包括新兴、交叉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会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三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必须也应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和经济和谐一体化的绿色经济形态。这是因为,绿色经济既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又是和谐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内在统一的全新的文明形态。从文明形态对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影响来说,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可以称之为“黑色文明”,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可以称之为“绿色文明”。因而,从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而言,工业文明的经济形态是“黑色经济”,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绿色经济。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这个新世纪的社会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文明或绿色文明,它们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社会形态,这个新世纪的经济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它们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首先,从绿色经济本质属性来看,我曾作过这样的概括:“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这就确认了绿色经济的生态经济属性,揭示了它的可持续经济的本质内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形态,是生态经济形态的现实象征与生动概括。其次,从现时代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绿色经济正在朝着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继农业文明的农业经济、工业文明的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之后的崭新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并且现实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再次,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演变的客观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形态,绿色经济是一种后工业经济形态;而包括信息经济在内的知识经济,既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突出表现,又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后工业经济,是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转型的经济形态,必然充当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黑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中介。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绿色经济重新界定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殖的可持续经济。正因如此,2009年11月,欧盟正式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其核心要素就是发展绿色经济,要在未来的10年内,将欧盟打造成为一个“绿色知识经济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必然也应当是绿色经济。我曾在一些论著中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的新论点,此论准确地反映了和谐社会的生态经济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经济特征。因此,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铸造绿色经济形态,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经济属性和可持续经济特征的最充分体现。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与生态经济本质的最充分表达。因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经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尤其是对于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正是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本质集中体现在人、社会、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可持续本质的社会。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人与自然相分裂、个人与社会相脱离、自然与社会互损而付出双重代价的基本特征的否定,是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双盛、个人与社会双强、社会与自然双赢,达到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至高境界,最终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真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旨。再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只能是也应该是符合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绿色经济;只有发展绿色经济,才能建设生态和谐与经济和谐相统一的和谐经济。从自然生态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从社会经济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明进步的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四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施生态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也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1)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文明形态,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四大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生态文明的这种总体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与根本目标,将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和大趋势。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内含着“四大和谐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性要求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2)从我国实践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大力提倡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使一些城市、地区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不仅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而且超越工业文明,正在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前进,这实质上体现了“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3)当然,从当今中国的总体上看,生态危机还在加深,它在本质上不仅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危机,而且是当代中国的生存危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的危机,真正缓解和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现代化的基本战略,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4)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四大和谐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根本目标和运作航标,就必须要求实施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体生态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它在本质上是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种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应当视为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用绿色崛起带动和平崛起,走绿色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内,就是实施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这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战略。五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即可称之为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随着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与相互融合而浑然一体。当今维系人类生命和非生命形式的这个濒临失衡的球体上,客观存在的只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当今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的有机整体,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的社会有机整体发展形态。这就决定了“三大法宝”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先,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生态文明之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必须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华文明建设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

其次,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经济同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经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分裂、社会与自然相互损的基础上;前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因此,绿色经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现代经济,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持续性的和谐经济。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等社会领域,各种要素及各个关系之间互相协调、相互融合的和谐发展状态。笔者曾把这种发展状态概括为: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人们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人自身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

由上可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相统一的现代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生态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生态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相统一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现代文明形态和经济社会状态,就标志现代中国跨入了生态文明社会。从国内外学术界对后工业社会的研究,生态文明社会可以概括为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

在1994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一书中,笔者明确提出:“生态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社会并列为人类社会文明递进的发展序列”。在2006年出版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生态社会是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揭示了绿色社会模式同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性。在国际上,许多学科学者的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主张同笔者的主张基本相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是西方生态学家试图以系统整体观和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为基础,来构造全盘改造工业文明社会的方案,提出了“最终建立一种无等级差别的理想的生态社会”的主张。生态自治主义者对后现代社会的设想是一个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上都消灭了统治、征服与压抑的绿色社会,是一个合作和谐的社会。英国学者伊恩·莫法特在《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景象,并称之为绿色社会模式。日本经济学家在1999年提出了生态发展的共生与社会发展的共生相统一的“生态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美国社会生态学者和生态社会主义学者,都设想了未来的生态社会的总体轮廓,提出了他们的生态社会观。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构想,就是构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模式,按照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人自身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总目标下,未来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蓝图,也就是绿色社会模式。这同笔者所说的绿色社会模式,不仅是生态社会模式的形象概括,而且是“四大和谐有机整体”的生态社会的绿色概括,是完全一致的。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奠基人查伦·斯普瑞特克在2006年作了“生态社会的分析和展望”的演讲,指出“生态社会的选择正在高涨,并且正在成功地融入主流”,他用现实事实说明转向“生态社会的紧迫性”,还对中国给予厚望:“参与到生态社会的世界观中去,中国的社区和地区就可能在种种超越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走向绿色未来的道路上成为典范。”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探索一个当今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并存的“三元文明结构”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超越发展,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国、生态文明富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把十几亿人口带进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即是生态(绿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在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高层次含义。六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战略任务;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用了近300年时间,才实现工业化,使10亿人口进入工业社会。而我国仅用了60年就阔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把13亿人口带进工业社会。但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要继续进行工业文明建设。就在此进程中,我们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就是说,我们要遵循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思想,即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进行工业文明建设,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发达国家是实现了工业化、建成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之后,才提出建设后工业文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建设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就要正视建设生态文明问题。这如实反映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背负着建设工业文明、实现工业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双重战略任务;既面临着克服、消除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的黑色弊端,将其改造成为绿色经济形态,又面临着构建与生态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的双重压力与双重应对。这是21世纪中国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特殊性。根据这种特殊性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我们找到了“三大法宝”,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应对双重压力和完成双重任务的时代步伐和客观进程。

正确认识和理解“三大法宝”尤其是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绿色经济同新型工业化的辩证关系,赋予新工业文明理论特质与新的实践导向,这是把中国经济切实转移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因为,(1)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是赋予了新工业文明的信息化内涵与信息经济的特征。新工业文明只有信息维度。这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只是表明工业化由大机器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生产力,这是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它缺乏生态内涵,使新型工业化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工业文明形态。(2)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难以克服传统工业化的弊端。这种弊端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方面,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在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方面,是贫富悬殊、缺乏经济社会公平。我们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的7年间,不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而且为富不仁、劳资对立、贫富差距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从学理上说,信息化是应当获得资源消耗低的效果,但是这7年间资源高消耗没有得到缓解。对此,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没改变我们在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老路上前行的步伐,没有达到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致性。(3)只有信息维度的新型工业化的主旨,主要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加以限制,不会改变工业文明整体的反人性、反生态性质和不可持续性,是不能使新型工业化直接成长为生态文明的。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本质上是建设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因此,在实践中推进新工业文明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与融合发展,这必须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综合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环节,使建设新工业文明纳入建设生态文明之中,使它成为中华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性文明形态。为此,我们必须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特质与实践导向重新界定。(4)按照“三大法宝”尤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赋予新型工业化生态内涵,确立新工业文明信息化维度和生态化维度的有机统一,开启新工业文明的生态视阈,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与生态化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前提。(5)笔者曾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从一个基本点升华为两个基本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生态化优化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生态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新工业文明不仅要大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而且要大力推进生态化与工业化融合。它不仅是实现工业化,建设高度发达工业文明的过程;而且是这种过程同信息化与生态化并行不悖且相互融合,从而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跃迁过程。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伟大革命,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一场攻坚战。首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表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由高昂代价的黑色经济发展方式向最低代价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最低代价的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理论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对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化”问题研究,可以说还没有破题。大家知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方针,时至今日,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基本实现而增长方式的转变没有实现,并且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强化,使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缺乏生态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彻底改变、超越工业文明发展的经济模式,形成生态文明发展的经济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思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其重大的难题。我们可以说,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能否取得最终成功,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地实现工业文明发展的经济模式向生态文明发展的经济模式转变。

其次,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及它的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全方位论证了生态是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的内生变量,探讨了生态发展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构建了最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这种模式的现实形态,也就是说,绿色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最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历史与现实都表明,工业文明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不可持续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在我国工业文明发展中,形成“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是目前我国最高代价生态外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实现形态。因此,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可以说是完全被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所浸透。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创造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这已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大标志着中华文明中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化”,就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经济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超越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其本质内涵应当是最低代价的、生态内生的生态经济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是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双赢发展模式。

再次,从学理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崭新经济形态,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现实的具体的实现形式,都具有多样性,其中最基本的形态,或者说主要经济技术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八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的第二次革命,即经济体制的生态革命。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所以呈现逆向运动,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窠臼,仍然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说,还是一个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以牺牲大多数平民百姓的利益(包括人的生命安全与心身健康)为代价而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经济体制,它实质上是建设工业文明的经济体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工业文明发展“体制化”的方向前行。所以,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工业文明发展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平民百姓利益的制度与机制,显得勉为其难和无能为力。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上是以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相分裂与对立为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指出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因此,当今世界各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当今有效需求不足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体制原因,而且更是生态资本有效供给不足的全球生态危机的体制原因。在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使我国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初步实现由贫穷向富裕的根本转变。但是,初步建立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没有克服当今世界各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这就是没有超越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相分裂与对立的根本特征,仍然是一种生态外生的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它还存在着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生态要素,以及市场主体的厂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发展的尖锐矛盾;从而经济运行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在创造物质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富裕的同时,消灭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资本有效供给不足、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正反两方面事实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同国家宏观调控与政府监督对经济社会的主导性调控作用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与内在机制,就能表现出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体制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一个根本方向。

因此,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生经济体制,这就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推进生态掠夺型的工业文明经济体制向生态发展型的生态文明经济体制转变。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反映经济学的真理,又能反映生态学真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发展绿色经济“体制化”的正确方向和重大任务,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重大任务。

早在10多年前,我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一书中批判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与主要弊端,深刻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生态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行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因此,实践“三大法宝”都内在要求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自身的根本缺陷,使之具有生态向度和人文向度及其统一性,真正建立起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才是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的崭新的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在理论上,尤其在实践上,这是个 21世纪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难题。九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一场彻底的生态革命,形成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与发展机制的全面生态化即全面绿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高度发达,把现代人类逼进了生态危机的深渊,现今全人类还处于大规模的生态灾难之中。它不仅吞噬着自然生态(即人身外的自然),而且毁坏着人体生态(即人自身的自然),使现存的人类生存方式具有毁灭性。这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反生态和反人性的集中表现。这种人类生存方式危机的深刻根源,就是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机制的反生态化和人性化。因此,当今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需要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推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实现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面绿化;其关键又在于现代经济领域里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生态革命,实现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全面绿化。生态革命要求现代经济社会活动必须按照反映自然生态规律的自然生态原则去实现世界系统运行的生态合理性,也就内在要求经济、科技、文教、政治、社会活动等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全面绿化,当代中国的生态革命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内部机制的生态化,形成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体系运行朝着人性化与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时代性扬弃和实践超越。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是生态化和人性化内在统一的现代文明、现代经济、现代社会。因此,实践“三大法宝”,都内在要求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机制的人性化与生态化,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体生态的和谐协调发展。

进行经济社会的彻底生态革命,不仅要用生态理性绿化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更重要的是而且首先是用生态理性绿化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思想观念的生态革命。近年来,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过程,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说:“是人们思想革故鼎新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在今日之中国,实践“三大法宝”的过程,确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过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这是首先要创新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说,应当是革工业文明思想观念之故,鼎生态文明思想观念之新。然而,不要说包括当代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当代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但人们的价值观、财富观、发展观、实现观还停留在工业文明社会,基本处于工业文明时代。正如美国学者H.梅多斯所说的:“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很难理解工业革命是如何深刻改变人类思想的,因为我们自己一直都在运用工业革命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因而需要一场彻底的思想观念生态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当务之急就是进行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其主旨是思维模式的生态革命。这就是从建设工业文明观念、思想、理论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树立和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发展观、实现观和政绩观,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朝着生态化与人性化方向发展。十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和严峻挑战,就是今日之中国“资本的逻辑”已差不多成为支配社会生活一切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是同“三大法宝”的“劳动的逻辑”相对立的,尤其是与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不相容。因此,如何克服、摆脱“资本的逻辑”的束缚,构建和谐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并推进当代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歌德巴赫”猜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就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建设工业文明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自由市场经济)来创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于是“资本霸权逻辑”就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性的社会经济属性。它们就完全被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性和反自然的本质特征所浸透,使反人性和反自然成为它们的内在特质。马克思曾经强调指出,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贪婪和惟利是图是他们的本性,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因此,资本的惟一价值取向,就是要使自身不断增殖,以赚钱为本,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赚钱发财的目的。这种资本的本性支配着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它们就围绕利润最大化这一核心运转,在这种“资本霸权逻辑”支配下,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发展,就必然以牺牲精神道德为代价,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牺牲人的生命安全与心身健康为代价,尤其是掠夺自然,破坏环境,蹂躏生态,成为“资本霸权逻辑”支配、主宰自然的必然逻辑。当今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文明在“资本霸权逻辑”的支配下,不仅发生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而且是生态经济社会极不公平、不和谐、极度片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可见,资本逻辑确实是与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社会和谐相对立的,资本的价值取向和生态的价值取向是相对抗的。

其次,当今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从排斥资本变为接纳资本,甚至允许资本扩张。在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人资本在数量可能超过国有资产;加之私营企业家也可以入党,以赚钱为主旨的人们无疑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这样“资本的逻辑”已差不多成为支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主导逻辑。从我国前段时期利用资本所带来的负效应来看,出现了许多企业见利忘义、惟利是图,道德滑坡,不择手段牟取非法暴利,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制造出癌症村越来越多等破坏经济和谐、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使我国发展陷入了“挤资源求发展”、“有发展无幸福”的困境。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实践中酿成的必然恶果,其罪魁祸首,就是“资本的逻辑”。2008年的山西溃坝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也正是“资本的逻辑”。因而,在我们面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世界难题,中国现代化事业尤其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扩张,发展私营资本经济,而在我国现阶段又难以消解、改变资本的本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又不能克服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反人性和反生态的特性,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

再次,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消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同我国工业文明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尖锐矛盾,这就必须把建设工业文明纳入建设生态文明的轨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私有经济,逐步克服、消除“资本霸权逻辑”。然而,今日之中国资本存在具有合理性,但不能认为只有等到资本的合理性完全丧失殆尽以后再去考虑超越资本。因此,“为了确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不能让资本权力无限地张扬,而是通过国家的调节,以缓解资本与社会的对抗。”这就是说,“在现阶段,我们需要资本,但必须限制资本的霸权,这就是基本结论。”所以,我们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利用资本与限制资本结合在一起,还要把利用资本与超越资本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利用、改造、限制、超越资本的“八字”方针。利用资本发展经济,使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改造资本就是利用资本绝对不能拜倒在资本的脚下而自由放任,而要逐步改变它的反人性和反生态性的负面影响;限制资本就是绝对不能任凭资本逻辑的横行霸道,不能让资本权力无限张扬,必须采取种种限制措施,把资本增殖、追求利润最大化,以“三个牺牲”为高昂代价降到最低限度;超越资本就是摆脱“资本的逻辑”束缚,逐步扬弃资本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使中华文明发展走向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最终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后,我还要指出的是,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引起多学科学者的极大兴趣,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不少著作,国家社科基金也立项了多项课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真正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的学者(如像陈学明教授那样)却是少数;多数学者没有真正认识生态文明本身所特有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甚至有些学者把西方经济学的环境污染治理思想,这种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理论表现,也归纳成为生态文明理论,这是把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混为一谈,在理论上是很不科学的。所以,我认为,在今日之中国,对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刚刚起步。因此,目前和今后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场硬战。虽然说,本论丛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它的出版,会为我国学术理论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有益的丰富的思想材料,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与日益发展。刘思华2010年11月于湖北恩施第一章生态文明论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是文明之魂,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自古以来,人类都是择水而居,人类文明都是因水而兴。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水文明史,就是一部如何处理人与水之间关系的历史。在21世纪,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水、能源、健康、农业、生物多样性这五大领域中,水问题则居首位。因此,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的具体表现。本章作为全书的引论,在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概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而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第一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如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是“城邦”一词的代称。简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整体进步状态。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结晶。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人、自然、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发展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协调发展秩序。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二、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兴起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工业文明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从而加速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是机械主义发展观。它认为: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做唯一目的。正是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造成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极其残酷的掠夺。工业文明暂时缓解了生产和人类需求的矛盾,却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潜在危机,甚至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在机械主义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大自然也在以生态规律作用的形式对人类实施报复和惩罚。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人口“爆炸”、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淡水匮乏、能源危机、海洋资源破坏、自然灾难增加、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等。正是在对工业文明不断反思的浪潮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是难以持续的。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则是人类从传统发展文明观向可持续发展文明观转变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得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思考变成各国的行动纲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序幕,这实际上是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

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从中国国情出发,颁布了旨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九五”计划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十五”计划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领域的阶段性目标,编制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专项计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并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生态文明的概念、理论由中国最早提出,但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构想,在四个方面区别于工业文明:首先,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志;其次,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再次,在社会价值上,它的归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自然被赋予了道德地位;最后,在社会结构上,它努力实现更加高级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要素

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因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主要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七个基本要素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组成单元,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1.生态文化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柱

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的繁荣为先导。在世界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共同可持续的整体发展观。生态文化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2.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生态产业作为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要求生态经济系统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来发展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3.生态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需要依赖消费教育来变革全社会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导人们从浪费型消费模式转向适度消费模式,从环境损害型消费模式转向环境保护型消费模式,从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转向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