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瘤生存到带瘤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12:09:40

点击下载

作者:谢建国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带瘤生存到带瘤生活

从带瘤生存到带瘤生活试读:

前言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为一种慢性疾病,因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的失常而引起。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边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弥漫至全身。目前已查明有100多种癌症,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能受到它的侵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癌症发病率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要高出这一速度。2005年,约有80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世界6000万死亡病人的13%,其中7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男子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按发生频度排列)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食道癌,造成妇女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按发生频度排列)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宫颈癌。有1/5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和乙肝病毒引起肝癌。如能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1/3的癌症可以治愈。主要通过不吸烟、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方式可预防约40%的癌症。

目前,综合治疗癌症取得了较大发展,其治疗方法也五花八门,但无论中医、西医的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传统治疗均以“以毒攻毒”为原则,在毒性和敏感性方面存在不可克服的自身缺陷,严格地说这些方法均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尚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真正有效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以尽可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对癌细胞以斩尽杀绝为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临证这些病人大多病重年迈,元气、免疫力极差,采取传统的“以毒攻毒”方法过度治疗,无的放矢,其结果可能是杀死一个癌细胞,同时杀死一百个好细胞,最终导致病人免疫细胞与癌细胞更严重的倒置,加速复发和转移,不仅杀瘤不成,而且反受其害,甚至加速死亡。美国科学家2008年10月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手术放化疗等方法在杀死大量癌细胞同时,也激活了那些沉睡中尚未工作的癌细胞,使其高效工作;呈几何形发展这个发现揭示了为什么采用“以毒攻毒”方法过度治疗,越治病情越重、越治肿瘤转移越快的病理机制。过度治疗对患者的伤害,已超过癌细胞对病人的伤害。犹如两军对垒,势均力敌,谁也很难吃掉对方,此时若硬打硬拼,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人死癌亡!治疗变成了助癌杀人。而若围而不打,就能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也能相对过上较长的和平日子。所以,面对人类目前尚无法攻克癌细胞的现实,治疗上不如与癌“和平共处”。在肿瘤治疗上,我基本不用所谓药效学研究已证实可明确杀死癌细胞的中药,如半枝莲、独角莲、白花蛇舌草等大毒之品。我认为这些所谓的抗癌药研究,没有把癌症作为一个全身疾病来研究,它只是从实验室角度得出的一个侧面的结论,往往是和临床的实际相悖的,这也是长期以来,此类所谓的抗癌药物及放化疗治疗难尽人意之原因所在。中山大学肿瘤研究中心曾益新院士的最新研究提示:在肿瘤放化疗中,普通的肿瘤细胞对治疗是敏感的,容易被消灭,但肿瘤干细胞却不易被消灭,它们就像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又长一茬,而肿瘤放化疗等治疗所引起的DNA损伤,会促进普通肿瘤细胞演变为肿瘤干细胞,而正常细胞又不断变异为癌细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我们,采取传统的“以毒攻毒”理念治疗肿瘤,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了!临床治疗肿瘤必须进行系统的整体调治。事实上,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其治疗方法目前而言都是以带病生存为原则,而为什么就偏偏对称之为“绝症”的癌症治疗就非要赶尽杀绝呢?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设计了肺癌1、2、3号方,肝癌1、2、3号方,肾癌1、2、3号方等。我们提出,在治疗恶性肿瘤上要以人为本,对于晚期癌肿不主张采用损伤元气、杀伤力极强的手术和放化疗等治疗,主张“带瘤生存”的新治疗原则。提出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治疗需系统有机整体把握。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在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缩小癌肿、抑制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以及放化疗增敏减毒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许多垂死的患者重新活下来,许多卧床的病人重新站起来,逐步实现了晚期癌肿病人从带瘤生存到带瘤生活。我们为此感到欣慰。

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研究生王燕、吴君、陈智颖、解侧红、邹明岐、朱峰、宁迎春、贾猛同学的积极参与与研究,得到了主任中药师孟凡珍、陈慧肃等的积极参与与整理,在此深表谢意!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及读者朋友雅正,不胜感激之至。解建国2008年8月于大连一、癌症的发生与早期预防发病原因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若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产生严重后果。恶性肿瘤又称癌症和恶性赘生物,可侵袭人体的任何部位,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广泛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人,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癌症通过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超越其边界生长并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扩散到其他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8年末在所有癌症死亡中,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乳癌占了大多数。见表1-1。表1-1

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积极进行治疗,约有三分之一癌症可以治愈。在日常生活中由癌症引起死亡的病例有许多也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在癌症晚期,也可通过带瘤生存方法治疗缓解病人的痛苦,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癌症对人类的严重威胁。癌症的病因虽然至今仍众说纷纭,但有两点各国科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80%以上的癌症与外部环境因素有关;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引发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物理因素

长期接触X线或其他放射性物质的人,患皮肤癌、肺癌及血癌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人。长期受紫外线、日光照射的人易患皮肤癌,特别是白种人、渔民和患有色素性干皮病的人。长期受热辐射的人也容易患癌症,如食道癌与经常进食热烫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化学因素

常接触镉、石棉、砷、煤焦油等易患肺癌;常接触砷、氯乙烯等易患肝癌;常接触甲醛、异丙醇、芥子气、石棉粉等易患鼻咽癌;从事制铝、制革、品红制造等行业易患膀胱癌;常接触氯乙烯、苯等易患白血病及淋巴瘤等。烟中含有尼古丁等100多种有毒及致癌物质,对健康构成多种危害,尤其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长期或反复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就增大了癌变的可能。生物因素

人体癌变的原因,包括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相关的例子有,细菌:幽门杆菌与胃癌;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乙型肝炎与肝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卡波希氏肉瘤;寄生虫:血吸虫病与膀胱癌。年龄因素

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到终止,机体在人生各阶段均有可能受到癌症的侵袭。各个年龄段的癌症有不同的特征:

1.儿童癌症常发生在淋巴系统、造血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等组织器官。(1)血液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脑瘤。(3)小儿肉瘤,如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4)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5)骨瘤。(6)肾母细胞瘤。

2.青壮年癌症多发生于呼吸及消化系统。(1)肺癌:长期吸烟者患病率较高,常见于中年人,临床表现有胸闷、胸痛、咳嗽、咳血等。(2)胃癌:多发于45岁左右的中年人,其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多见,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病程短。(3)大肠癌:大肠癌的发病年龄,30~50岁约占50%,30岁以下约占12%,临床表现有血便或黏液脓血便、大便习惯或大便形状改变、贫血等症状。(4)乳腺癌:好发于45~55岁的中年人,临床表现为乳房可触及肿块,乳房皮肤呈现“橘皮样变”等。

3.老年人患癌几率较青年人高。60~79岁是老年癌症的高发年龄,并且大多数的肿瘤发病危险性与年龄增长趋势成正相关。其原因主要与年迈体衰、免疫功能减退、组织细胞衰老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长期暴露在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等因素有关。癌症成了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主要有胃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饮食因素

生活中,有许多癌症是吃出来的。在我们每天的美食佳肴中,如果食之不当(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品味),很容易引发疾病。尤其是年轻一族往往是早餐不吃、半夜加餐,喜食膏粮厚味及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单纯追求味觉享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或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是一种典型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有吃咸菜的习惯,北方及东北地区有吃酸菜的习惯,咸菜等腌制品的味道可刺激食欲,但亚硝酸胺盐含量高,经常食用易致癌。如果食物取之不当(不健康的饮食出处及制作),对健康的危害也很大。例如,霉菌广泛活跃于自然界,它可以引发多种癌症,青霉、毛霉、黄曲霉素等的代谢产物许多都是毒力强大的致癌物,其中最危险的是黄曲霉素B1。这些致病物质主要与肝癌、肾癌和结肠癌有关,黄曲霉素最易引发肝癌,其毒力比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强数十倍。黄曲霉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花生酱、花生米、花生油等被污染机会较多,大米、玉米也较容易被污染。癌症的发生约有一半与此有关。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对预防癌症尤为重要。(注意:亚硝酸胺盐可以在人的胃中合成,多吃维生素C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盐的合成。所以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中医学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七情所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人的性格特征、生活实践和适应能力等称之为心理因素,均涵盖于七情之中。近年来现代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因遗传

目前的医学研究证明,绝大多数癌症不会遗传,但也有约15%左右的癌症可能与遗传相关。19世纪60年代,法国一位医生报告指出,他家族中的24位女性共有15人死于癌症,其中10人死于乳腺癌;家族第二代的5个子女中,有4人死于癌症。同一时期,美国一位叫戈尔的老太太死于胃癌后,后代有多名成员都死于同一疾病。这个家族余下的17人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有11人携带一种家族遗传性胃癌的突变基因,患上胃癌的几率达70%。迫不得已,家族中11名堂兄妹选择了在自己还未发病时就将胃完全切除。

癌症的家族性遗传有两种表现,即在一个家族中可出现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也可能出现多人患同一种癌症的现象。但这些也只能表明一种倾向,并不代表是绝对的遗传。我们认为,是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家族容易出现癌变现象。

有三种癌症最具遗传倾向:1.胃癌:这种癌症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有胃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几率高达50%。2.结肠癌:此种癌症与日常饮食习惯联系紧密,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有因多发性结肠息肉瘤导致的结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几率高达50%。3.乳腺癌:在家族中有母亲或姐妹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本人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女性高3~4倍。其他因素

如神经、内分泌系统状态及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某些病变本身虽不是癌,但却有转变为癌的倾向,而成为癌的发生基础,这些状况称为“癌前期病变”。常见的癌前期病变有以下几种:1.乳腺囊性小叶增生;2.黏膜白斑病;3.慢性溃疡;4.大肠多发性息肉病;5.肝硬化;6.伤后的病理状态有时也可成为肿瘤发生的诱因,如因外伤所致的成骨肉瘤。早期筛查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并开始实施慢性病行动计划,其中包括癌症行动计划。WHO联合诸多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强化对癌症的预防和控制;传播新知识、新观点,以促进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控制策略;制定科学标准和规划,早预防、早发现,科学治疗和关怀干预癌症病人;在世界各地广泛发展多部门癌症控制伙伴网络;加强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系统;提供技术援助,迅速而有效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最佳干预做法。十大症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下列十大症状,作为引起人们对癌症注意的警号:(1)身体任何部位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如颈部、乳腺或腹部的肿块。(2)身体任何部位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别是久治不愈者,如舌头、颊黏膜、皮肤等处。 (3)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4)中年以上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5)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或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6)便血,大便习惯或形状改变。(7)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8)无痛性尿血。(9)鼻衄、鼻塞、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10)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八大警号

WHO曾提出 “八大警号”可作为癌前征兆的参考:(1)可触及硬结或硬变,例如乳房、皮肤及舌部发现的硬结。(2)持续性消化不正常化。(3)疣(赘瘤)或黑痣有明显变化。 (4)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5)耳、鼻、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6)经期不正常,大出血、经期外出血。(7)伤口久不愈合,肿胀久久不消。(8)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癌症往往发病隐匿,早期不易被人察觉,即使有一些表现,也和一般慢性病相似,病人一般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检查,所以临床上所见的大多数病人不是早期癌症。癌症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以上“十大症状”和“八大警号”可为我们的早期筛查提供一定的帮助。癌症的早期发现,不但需要政府重视和医务人员细心普查,还需要病人自身提高警惕,发现之后及时就医。早期防治

多掌握一些关于癌症的病因、预防和干预措施方面的知识,通过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预防、早期发现以及癌症患者管理战略,可以减少癌症发病率及控制病情发展。根据国际癌症合作者2005年所作的一项研究,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预防措施

1.戒烟限酒:长期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高3~8倍,吸烟与食管癌、胃癌、肝癌、口腔癌等也密切相关。长期大量的饮酒会增加食道癌、大肠癌、肝癌的发生几率。因此,戒烟限酒对于癌症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多吃蔬菜水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WHO建议每天蔬果的摄入应为400~800克,也就是每天至少应吃下两盘蔬菜、两盘水果。图1-1

3.针对某些病毒接种疫苗,如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

4.对于易造成癌症的职业加强预防观念:尽可能减少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或选择较为安全的替代物),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自身防癌意识(工作时带好口罩,勤换洗衣服等)。

5.减少紫外线、电离辐射:放射工作者如果长期接触射线而又缺乏防护措施,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的几率较一般人高,尤其是X射线和CT等检查。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促成维生素D在体内的合成和钙的吸收,但是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皮肤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图1-2

6.坚持体育锻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脑力劳动已成为现代人主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的使用使人们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作为人体排毒三大器官之一的汗腺的工作日益减少,甚至逐渐退化,不利于健康。科学家们不断呼吁:生命在于运动!

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徒步运动,在我国大连,徒步大会也已顺利举办了8届。笔者建议大家,无论再忙,每天也要坚持徒步2个小时。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

7.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因素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长期的精神压抑、焦虑、紧张,这些精神因素就会形成一种慢性的持续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癌症的发生率。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预防癌症的发生。图1-3早发现 早治疗

如能早发现和早治疗,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发现即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前)发现它。要做到早发现,应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首先普及医学知识,帮助人们认识癌症早期征兆并针对这些症状尽早就医。这类症状可能包括:肿块、疼痛、食欲不振等。

其次做好筛查规划,适用于无症状的早期癌症或癌症前期患者。检测手段包括针对乳腺癌的乳房X线检查和用于宫颈癌的细胞学检测(子宫颈抹片)及内窥镜、CT、超声波等检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常规的体检,而在每年的健康体检中,均有一定比例的早期癌症病人被发现。

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一些最常见癌症,例如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宫颈癌,早期发现并根据最佳方法治疗后,有很高的治愈率。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疗。依靠各种成像技术(超声波、内窥镜或X线、CT、MRI等)和实验室(免疫、生化、活检等)检查作出准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但对晚期癌症患者,笔者建议带瘤生存,不宜再用手术、放化疗等“以毒攻毒”方法过度治疗。尤其是五脏癌肿,此时的治疗应在理念上完全转变到以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90%以上的癌症患者可实现从带瘤生存到带瘤生活这一质的转变,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治疗的晚期癌症甚至垂死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奇迹般地活过了原比自己症状轻的癌症患者。呼吸系统癌症的预防

通过前面对于肿瘤与饮食、营养状态、心理因素等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相应地掌握肿瘤的防治方法。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下面以肺癌为例介绍一下癌症防治。

提起肺癌,在 10年前似乎还是罕见的“绝症”,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却已俨然成了多发病、常见病。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有针对性做好防病工作。(1)分级预防

Ⅰ级预防是指针对病因的预防措施,旨在减少肺癌发病人数,控制肺癌的发病率。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吸烟和肺癌密切相关。1998年我国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显示,在吸烟致死疾病中,肺癌占到了15%。因此,吸烟者是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每日超过一包烟且烟龄超过30年者。此外,近年女性肺癌发病率上升速度反超男性,提示大气环境污染可能是“元凶”。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患肺癌的,特别是一级亲属,更要高度警惕,因为肺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同时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如果影像学上病灶有变化,应想到癌变的可能。

Ⅱ级预防是指尽可能筛查高危人群。防治疾病,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早诊断,早治疗”。但具体到每种病,其意义是不同的。比如肺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等到见症就医,往往是中晚期了。所以,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体检,化被动为主动,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所谓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指在大城市生活45岁以上、重度吸烟者(20支/日*20年)、接触有害物质等人群(近年来肺癌发病的年轻化现象已经很突出)和有10年以上的慢性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对其必须进行查痰、定期X线摄片等筛查。在简易方法检查中,若发现可疑情况,可再作进一步检查。在日本,40岁以上者筛查肺癌,每半年做一次肺部CT。立足我国国情,普通人群应每年拍一次胸片,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拍一次胸片,物质条件允许的地区,建议每年做一次肺部CT平扫。图1-4

Ⅲ级预防是指对确诊的肺癌病人采取及时、合理的医疗措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有效预防肺癌的复发和转移。虽然现代医学在飞速发展,但时至今日,根治肺癌仍有一定难度。各种抗癌方法虽层出不穷,但这些方法都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使癌患机体无法承受!这些方法的毒副作用常常胜过其疗效,如人们常说的“杀一个癌细胞赔一百个好细胞,许多癌患死于治疗中强大的毒副作用而非死于癌症”。因此,“带瘤生存”的治疗在目前医疗水平下,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最佳选择。我们应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1000余例,病人生存期明显长于采用手术、放化疗等疗法的病人,不仅挽回了许多垂死病人的生命,而且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2)纠正生活习惯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预防肺癌应做到以下几点:

戒烟。人在中青年时代,机体能有效地修复因吸烟引起的损害。戒烟早,机体需要修复的时间短,损害就少。因此,建议戒烟越早越好。

注意三类食物的摄取。肺癌至少与三类食物摄入过低有关: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豆类以及低硒饮食。

水果及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能削弱致癌物对人体的损害,抑制致癌物的游离基团形成;维生素A可以防止细胞发育障碍、癌变,具有延缓细胞角化的作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合成,具有阻断体内外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作用。因此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

大豆中至少5种物质具有营养神经、促进人体造血的功效,既可降脂、延缓衰老,又可预防癌症。

硒对癌细胞具有强亲和力,对癌细胞的能量供应具有截断功能。研究表明,癌患体内血硒含量比正常人低3~6倍,因此补充硒元素十分重要。食物中大蒜、海产品、蘑菇、芦笋、蛋类、谷物、芝麻等含硒比较多。但要注意,任何食物都具有两面性,过量的硒会导致中毒,每天硒摄入量应不超过300微克。

防止空气污染。肺癌的发病原因中不可忽略的就是大气污染,这涉及社会发展以及综合治理的问题,有些是个人难以改变的。这里强调一下生活环境的问题。例如一些家庭主妇在烹调的时候,有油煎炸炒的习惯,经常把油温烧得很高,而煎炸炒易造成空气中致癌物苯比芘的含量积聚增高。还有些市民经常在路边打牌及下棋,全然不知路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危害。(3)养生调摄,改善环境

肺癌得到有效治疗后要注意养生调摄,首先应脱离原来不良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坚决戒烟,避免食用烟熏、盐腌、醋制、霉变食物及烈性酒。

均衡饮食:荤素搭配、精细混食,不偏食、不忌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物如肥肉、虾、蟹、辣椒等;多吃清肺润肺食物如百合、炒杏仁、白果、梨、白(红)萝卜、葡萄、芦笋、核桃仁以及维生素A、C。

多食天然野生食品,如蘑菇、黑木耳和各种野菜,这些食物有助于清降肺气。合理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滋补品,如薏仁、红枣、人参、冬虫夏草等有直接或间接强身与抑癌作用的中药。烹饪时,油量不宜过多,宜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尽量少吃煎炸食品。

肺癌六大特征肺癌的死亡率在当今世界各国持续上升,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目前治疗水平所限(大多数治疗都是探索性的)。治疗理念普遍滞后,治疗方法虽多,但均属“以毒攻毒”,治疗上缺乏科学系统观念,总想将癌细胞斩尽杀绝,但往往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就能有效降低癌患死亡率而相对提高其生存率。所以,应密切注意以下有关肺癌的早期症状:

咳嗽:这里最常见的症状。咳痰,咯血,痰中带血丝,最有诊断意义。凡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不愈的,尤其是干咳、痰中带血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近期咳嗽声音或性质改变,均需注意不排除肺癌的存在。体检发现胸片异常的,如肺结核痊愈后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应每年随诊;若病灶增大,应进一步排查肺瘢痕癌的可能。若同部位反复发生肺炎,也要警惕肺癌,需定期检查,必要时行CT及增强CT详查。

由于肺癌早期即可出现转移,故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病灶出现。下列症状应引起警惕。

骨关节症状:骨关节肿胀痛,手指和脚趾末端膨大呈杵状指,严重者可影响四肢关节的活动。

肩背痛:在肺尖部生长的肺癌,易侵犯胸膜和胸壁、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而引起肩背痛,常常会被误认为软组织疾患,而贻误治疗。

声音嘶哑:转移灶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症状,应该高度重视。

头面部浮肿:提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可能,其中约有5%~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男性乳房肥大:男性肺癌患者约12%~23%会出现乳腺肥大,多数为双侧肥大,且出现时间比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早一年左右。

确诊肺癌的检查手段如一旦在体检时发现肺部有阴影而怀疑是肺癌后,就要当机立断完善检查,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获得最佳的预后成效。以下是肺癌确诊所需的检查:图1-5(1)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可查出常规胸片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国外相关研究提示,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能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而后再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多数能治愈,长期生存。其中对CT上有毛玻璃样、小结节样病灶的应引起高度警惕,与前史胸片相参照更有意义。胸部CT上新出现的异常阴影,应行进一步检查或随访,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2)PET—CT检查: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可作为胸部CT的补充,对于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作用。(3)痰找癌细胞: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非创伤性检查,具有确诊价值,特别适用于肺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痰的质量及其送检时间与癌细胞检出率密切相关。最好选用清晨漱口后第一口从肺深部咳出的痰液,且于1小时内检查,含血液的痰液更好。由于该项检查检出率并不高,故常需反复送检。(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此项检查特别适用于痰找癌细胞有阳性结果,而胸部CT却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情况。此外,它对于肺门附近病灶诊断率比较高,还可配合X线引导下肺活检、细针穿刺等进一步提高阳性率。(5)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检查:对于胸内占位病灶,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中心型者可获得高阳性率,对周围性病灶,经皮细针吸活检较适用。它虽属于损伤性检查方法,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认真,仍可作为首选方法。(6)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通常不用于诊断,只对诊断起辅助作用,常用于疾病的随访。消化系统癌症的预防

除肺癌以外,近几年来,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日益升高,有报道称已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致死人数的60%~75%,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到癌前病变,最终发展为胃癌,是一个缓慢、渐进的演变过程,早诊早治将获得十分理想的疗效。由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复杂,品种繁多,追求口味,人们的胃黏膜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冷热酸辣食物的刺激,而且中国人性格多有内向者,易于产生思虑忧郁,“忧思伤脾”,气机凝滞,导致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炎性改变,其中浅表性胃炎占80%,应注意日常呵护与预防。

警惕突发不明消瘦如出现不明原因的突然消瘦、食欲下降及长期腹痛等症状,都应高度警惕,需要注意排查消化系统病变的可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做胃镜及肠镜等检查。发现有症状,切勿偏听偏信、盲目服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确诊后再治疗。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中年人,需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二、癌症与营养防癌的蔬菜水果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能在早期注意饮食,减少外来的致癌因素,一定可以减少30%~40%的患癌率。所以,积极推动癌症的饮食预防是当务之急。苹果“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吃苹果蕴含着大学问,我们不可小视。经常吃苹果可以使肠道内的胆固醇含量减少,排便增多,减少直肠癌的发生。苹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富含的钾离子可以中和酸性体液中的酸根,从而降低体液酸性程度。据有关研究表明,苹果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图2-1橘子

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阻止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尤其是对食道癌、胃癌、肺癌、喉癌具有预防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显示,橘子还有降低肝癌、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的作用。除了橘子,防癌的水果还有猕猴桃、山楂、杏、梨、香蕉、草莓等。西兰花和白菜花

西兰花和白菜花都属于十字花科,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比较而言,西兰花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叶酸的含量远远超过白菜花,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出白菜花20%左右,是洋白菜的2~3倍,是番茄的5~6倍;叶酸含量是白菜花的2倍左右;胡萝卜素含量是白菜花的30多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高于白菜花。图2-2

菜花味甘性平,健脾养胃,滋肾壮骨,可用于久病虚损、脾胃虚弱者。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致癌物亚硝酸胺的形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维生素K可以预防血管壁因脆性大而破裂;黄酮类化合物又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萝卜硫素具有很强的防癌抗癌的功效,尤其对乳腺癌、直肠癌、胃癌等有预防作用。西兰花中萝卜硫素含量更高,科学家们已从西兰花中提取这种物质用于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另外,西兰花还具有杀死导致胃癌的幽门螺旋菌的功效。蘑菇图2-3

蘑菇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其含量高且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硒能够有选择性地杀伤和抑制肝癌细胞,对正常肝细胞却没有明显影响。补硒可以预防肝癌,但是人体内存储硒的能力很弱,因此需要经常食用含硒较高的食品,尤其是应酬较多、喜欢喝酒的人,更应该多吃点美味的蘑菇,补充硒元素,减轻肝脏的负担,保护肝脏。

此外,红薯可防结肠癌和乳腺癌,番茄可防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胡萝卜、南瓜可防肺癌,大蒜可防结肠癌,等等。各系统癌症的预防与蔬菜水果的关系

日常饮食中大量摄取蔬菜水果,可比不摄入蔬果的人减少50%的癌症发生率。

1.呼吸系统癌症与蔬菜水果的关系:欧洲1996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多食用山药、白萝卜、胡萝卜、番茄、柑橘、菠菜、青江菜、十字花科蔬菜等,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癌症的发生率。很多研究资料显示,多摄入蔬菜、水果与预防肺癌有密切关系。美国及荷兰的相关报告指出,多吃水果、绿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胡萝卜等,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几率。图2-4

2.消化系统癌症与蔬菜水果的关系:消化系统癌症包括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胰脏癌、胆囊癌、肝癌、大肠直肠癌等,据相关报告表明,多吃绿色以及黄绿色蔬菜,如菠菜、青江菜等,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生率;而常吃腌制的蔬菜,例如酸菜、酱菜、咸菜等,极易引发食道癌。日本相关研究报告指出,黄色、绿色蔬菜,如黄瓜、油菜、小青菜等,可以预防及降低食道癌的发生,中国、印度、伊朗、新加坡等国也都有类似的研究报告。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研究证实:多食生菜比食用一般烹煮过的蔬菜更有抑癌作用,大约可以降低20%~50%的癌症发病率。多吃蒜、洋葱、韭菜等辛香料食物,可以减少20%~60%的癌症发生率,尤其对于胃癌更是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十个国家共同研究蔬果与癌症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大量进食蔬菜水果可有效降低约30%~50%的胰腺癌发生率,使自身的健康更有保障。1989年日本的Kato研究报告指出,每天食用蔬果,或是每星期不少于三天食用蔬果,有预防细胞癌化的作用,尤其是水果以及香菇,可降低胆囊癌的发生几率。肝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且男性患病的几率高于女性,其主要原因和疲劳、生活压力有关。当然,男性患病率高也和较少食用蔬菜水果类食物有关,导致营养方面较不均衡。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应该从多吃蔬果开始。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如果能增加每星期的蔬果摄取量,就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生几率。每日食用至少一种以上的蔬菜水果,特别是杨桃、草莓等浆果类水果,可以降低直肠癌的发生几率。但是,若用罐头水果代替新鲜的水果,则反而增加患癌的几率。图2-5

3.泌尿生殖器系统癌症与蔬菜水果的关系:泌尿生殖器系统癌症包括肾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形体偏胖嗜食肥甘厚腻的人,患肾癌的几率就要比一般人高一些。保持合适的体重、多吃蔬菜水果,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上世纪90年代有许多研究报告指出,香蕉、豌豆、胡萝卜、卷心菜、菠菜等食物,可减少肾癌发生几率,而使身体健康。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近60个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蔬菜水果确实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生食又比熟食的效果好。单食洋葱就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早期的乳腺癌病患,如果有进食蔬果的习惯,其疗效会更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权威性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多吃绿色蔬菜、黄色蔬菜等,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几率,所以女性应该在日常的饮食中多注意蔬菜水果的食用量。美国医学家研究发现,多食用莴苣、胡萝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减少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意大利及瑞士医学研究显示,多吃胡萝卜、新鲜水果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几率。临床上,有许多事业有成、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士,因不幸染上宫颈癌而病逝,离开了所深爱的世界。而如果平时多吃绿色或深绿色蔬菜,例如绿花椰菜、菠菜等,就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几率。

4.内分泌系统癌症与蔬菜水果的关系: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癌症主要是甲状腺癌。饮食中如缺少碘的摄取,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几率。平时应该多食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可以有效降低患癌症的几率。蔬菜水果防癌机理

人体维生素的摄入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低脂、低热量的食物,且含有抗癌成分,尤其是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由β—胡萝卜素转换而成)还含有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纤维)、稀有矿物质(铁、硒等)及生物活素等内含物。通过蔬菜水果的摄入,不但补充了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预防了各种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并且能有效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降低癌症的发生几率。

蔬菜水果防癌机理详释于下:

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氧根基的产生、减低氧根基的DNA致癌突变作用;所含生物活素可以进一步产生去毒酵素,降低外来致癌物对细胞内DNA的损伤;甲基中的叶酸盐,可减少染色体破坏;含有的大量植物性纤维和非淀粉、类糖类,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减少肠道癌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生;低脂肪、低热量的蔬菜水果可以瘦身,这样可以避免肥胖,而肥胖也是导致癌症的一个因素;所含维生素A能够促进细胞成熟分化,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而且是目前极受重视的化学抗癌药。

蔬菜、水果、谷类及豆荚类食物,除含以上物质外,还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活力的微量元素:

葡萄糖盐基酸:在菜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能对抗动情激素代谢物、阻止乳癌演化的葡萄糖盐基酸。

蒜葱素:蒜葱素的抗氧化作用,能够解除致癌物对胃壁细胞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死亡率偏低的地区,人们多有嗜食洋葱、大蒜的习惯。

植物皂素:与胆酸及胆固醇结合,具有抗癌作用。豌豆、黄豆、四季豆等豆荚类,存在大量植物皂素,其中以黄豆中的含量最多。

植物类脂醇:根据美国医学家的动物实验发现,喂食大白鼠0.2%的麦胚脂醇,能降低发生因化学药物引发的肿瘤,证明植物类的脂醇确实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多酚素: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素,可阻止因亚硝酸盐引起的癌化病变及因化学致癌物所引发的肺癌。

类黄酮素:类黄酮素具有特殊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细胞排出致癌物的功能。其中,一种名叫芸春醇的物质,可抑制某些致癌物的活性,从而阻止肿瘤生长。

芬芳无色之结晶体:在黍豆、甜苜蓿中含量高。据有关动物实验发现,芬芳无色之结晶体确实能有效阻止化学物质引起的肿瘤,特别是胃癌及乳癌,并可快速驱除致癌物质。

吲哚:吲哚可增强氧化作用,并且加强治癌药物停留在细胞内的作用,据动物实验证实,其确实可减低因不良化学物所引发的大老鼠肿瘤。

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热量是增加患癌几率的原因之一,而蔬菜中除豆类外,几乎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及脂肪。根茎类蔬菜含有较高的热量,但大部分蔬菜的热量都不高,每100千克平均约25大卡。此外蔬菜中还含有大量维生素A、B、C、E及叶酸等,还有钾、磷、钙、铁、镁、硒等矿物质。这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大家都知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好处,但却很少知道蔬菜水果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化学成分是有别于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的,它可以用来对抗疾病,有防癌效果。科学研究发现,蔬菜水果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明显抑制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变,并具有以下几种特殊功能:诱导癌细胞分裂使其由恶性逐渐转为良性,并且不再分裂及成长;阻断癌细胞分裂使其由恶性转为良性,并且不再分裂及成长;促进癌细胞走向凋亡,控制其成长;借助抗氧化作用,使人体内无时无刻不在的自由基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基因,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阻断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的血液供应,抑制其生长,避免癌细胞转移;可抑制讯号传递系统,延后癌化过程及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与成长;可以降低雄性或雌性激素对细胞产生的作用,所以能够抑制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细胞成长;植物中的多糖可以增强T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产生干扰素、白介素、淋巴细胞并促进抗体产生,提高免疫力,干扰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成长;因为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刺激肠道蠕动,将体内毒素排出;低热量,易有饱腹感,有助于体重的控制,所以可有效预防癌症。另外,纤维素也具有减少食物的消化、降低胆固醇及血管硬化等功效。膳食纤维防癌机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缺乏健康观念,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是慢性疾病的最大帮凶,使机体更易产生问题。而且癌症不像感冒、急性胃肠炎只是一时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疾病,且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预防癌症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吃出健康,避免肥胖,并且要调整心态,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进一步建立起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预防癌症,低脂高纤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膳食纤维就是植物类食物中无法被肠道的消化酶消化吸收的纤维,这些物质有一少部分在肠道中会被细菌分解并产生一些热量,而大部分都会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包括果胶、海藻胶、半纤维质等,含此类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全谷类、蔬菜、水果、豆类等。非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包括木质素、树胶、纤维质、黏胶质等,含此类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豆类、根茎类、蔬菜、水果等。

20世纪70年代,一位在南非行医多年的英国外科医师Dr.Daniel Burkitt发表了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报告,指出许多慢性病如肠癌、胆结石以及心脏血管狭窄症等,多高发于白人较多的西方国家,很少发生于当地黑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当地黑人与白人在饮食上有所差别,黑人常吃的芋头与菜根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因此通便的次数较频繁;而白人进食多以肉类为主,常发生便秘的困扰。由此,他提出常食纤维素可以降低癌症发病几率的观点。

为了证实纤维素与癌症的关系,他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等,得到一致的结论:摄取多量的高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不但可预防直肠癌,而且可减少食道癌、乳癌、腺癌、胃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的发生。膳食纤维抑制癌症的原因

膳食纤维的功能:(1)保持体重;(2)预防便秘;(3)预防肠憩室炎;(4)降低血管硬化几率;(5)控制血糖上升速度;(6)减少胆固醇吸收;(7)降低癌症发生率。

相关研究表明,纤维质的防癌功效,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例如食物准备过程、储藏方式、发酵与否、水溶性或非水溶性等。因此,我们无法预估日常饮食中纤维质的实际功能。高纤食物所具有的防癌作用,还有赖多种其他微量成分的配合、互动。

关于纤维的防癌作用,下面主要从非水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来探讨:(1)非水溶性纤维能够将致癌物稀释。

非水溶性纤维包含木质素、纤维素,还有部分的半纤维素。这些物质并不会被肠内的细菌发酵分解,它吸收水分后,会使粪便体积增加,从而稀释致癌物的浓度。此外还能增加粪便量、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顺畅,从而避免便秘的发生。大便通畅,粪便等脏物质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就会减少,因此可减少致癌物质在肠内产生的机会,降低结肠癌、直肠癌等的发生率。(2)水溶性纤维可以改善肠内生态。

水溶性纤维包含黏质物、胶质、果胶以及部分的半纤维质。水溶性纤维的成分可以被大肠中的细菌发酵,而具有下列几方面防癌功效:

改善肠道细菌的生态,增加有益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增加粪便体积(甚至占一半体积)。

调节内分泌。研究证实,高纤饮食的女性,血中二氨基女性素数值较低,而粪便中有较高的动情激素含量;此外,细菌分解纤维后产生的木质素也具有抗动情激素的功用,这就可以说明高纤食物有预防妇科肿瘤的疗效。

在肠内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短键脂肪酸,后者具有维持大肠黏膜正常分化和抑制癌细胞生成的功能。

那么膳食纤维具体可以预防哪些癌症呢?是否有实验室及临床的证据?研究证实,膳食纤维对以下癌症确具预防作用:(1)肠道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前面已经讲过,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植物的细胞壁,含有果胶、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水性较强,可使粪便的体积增大,刺激肠道的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蓄积和再吸收,木质素和肠道中的化学物质有交换作用,能够吸附有毒物质包括致癌物,因此可以预防结肠、直肠癌。

美国癌症中心曾对2000位35岁以上有割除息肉病史的健康男女进行试验,主要是食用低脂高纤食物,外加一天5~8次的增加蔬菜水果的饮食。结果发现,食物中的脂肪与纤维素有相互作用,以高脂(30%全热量)高纤维(30g/天)食物为例,加钙的牛奶会降低大肠癌的罹患率;麦糠皮的纤维素可抵消脂肪对肠肿瘤的促进作用,并降低粪便毒物所产生的基因突变或稀释粪便中的胆酸,减少致癌率。(2)乳腺癌。上世纪90年代初Shankar等研究指出,纤维素与乳癌成因的关系非常紧密,比脂肪更明显。膳食纤维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尤其是谷类食物与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更是密切相关。

相关动物实验证实,以膳食纤维作为大白鼠的主食,可以使大白鼠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为高纤维食物降低了老鼠的性激素与其前趋物质,所以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患与荷尔蒙有关的癌症几率。另外,高纤维食物内含植物类雌激素及其他的动情激素,会竞争动情荷尔蒙的受体,从而减少致癌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1)常用粗粮类

常用粗粮类多是人们的主食,其中稻米是东方国家的主食,西方多以麦类为主食,而一些美洲国家则以玉米为主食。此外还有小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薏仁等谷类,均为常用粗粮。

谷类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所以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其中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因为谷类的食用量大,所以也提供了部分植物蛋白质的来源。另外,谷类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尤其在胚芽及麸皮中含量最多。在人类食谱中,五谷类中膳食纤维含量巨大。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讲究口感精细化,这导致食物加工过程的精细化,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的部分被清除。这样虽然食物口感精细,但营养成分缺失。其中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作用已为人们所熟知,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补充,但膳食纤维部分却往往被忽略。纤维素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食物残渣的排泄,使人体保持出入平衡,而精细食物是做不到的。因此,如果这样的饮食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影响健康。肿瘤对于正常的人体组织,犹如异物,阻碍正常的气血运行,如果此时仍不能有正确的饮食习惯,比如进食纤维减少,单纯追求高营养,而忽略了残渣及废物的排泄,就会使肿瘤发展加快,更早的出现压迫及梗阻症状。

常用粗粮类膳食纤维的含量(每100克)如表2-1:(2)豆类

我们所说的豆类就是豆科植物的种子,有上万种之多;而人类培育用作食物的豆类通常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豇豆、扁豆、利马豆、鹰嘴豆等十几种。豆粒集中并浓缩了非常优质的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大豆的蛋白质可达35%以上,比谷类高2~4倍。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豆和豆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豆类的另一个营养特点是它含有较高含量(15%~20%)的优质脂肪——大豆油。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了85%,特别是亚油酸——人类必需脂肪酸达到50%以上;豆类脂肪中的磷脂和维生素E都很高,这样的植物油不仅可以供给能量,还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豆类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和铁、钾、钙都是人类营养的较好来源。而大豆中对人类具有保健价值的其他成分如大豆异黄酮、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豆胶,甚至于过去认为无用的大豆皮纤维,现在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利用。但大豆皮纤维在食物的加工中多被剔除,其后果与前面提到的谷类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减少大豆的加工,少吃大豆的加工品。表2-2 豆类食品膳食纤维含量(每100克)一定量的脂肪摄入有益于健康

提到脂肪,人们很容易把它和肥肉、油脂等联系起来,认为脂肪是人类许多慢性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却很少想到脂肪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人身体中起什么作用。其实,对于机体来说脂肪也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脂肪还可以为食物增添风味和口感,提供味觉上的乐趣。所以,我们只需将饮食中的脂肪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不需要完全排除脂肪。一般而言,饮食脂肪量占每日饮食热量的20%~30%是最恰当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热量,女性约为1700~2000大卡,男性约为2100~2800大卡,那么每日所需的脂肪含量约40~70克。

如果要对每样食物中脂肪的含量进行仔细的计算是件很麻烦的事,其实最容易也最简单的控制脂肪的方式,就是遵循均衡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吃的健康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