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慕颜歌全新力作:善良很贵,我劝你善良,也要有锋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7:16:00

点击下载

作者:慕颜歌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慕颜歌全新力作:善良很贵,我劝你善良,也要有锋芒!)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慕颜歌全新力作:善良很贵,我劝你善良,也要有锋芒!)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慕颜歌全新力作:善良很贵,我劝你善良,也要有锋芒!)作者:慕颜歌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07-01ISBN:9787505747753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黑羊效应:缺爱的人最容易善良01 有的时候,善良是绝望的掩饰

有的时候,善良会成为缺爱、自卑、懦弱、孤独、偏执、经常被孤立和欺负的代名词,如果不是因为编辑过《黑羊效应》一书,我很难把善良的意思与这些心理学名词直接关联起来。直到出了《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一书后,我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暴力与欺凌,有无数在黑暗中的人,他们在职场上被上级欺压、下级欺骗;在家里被抱怨责骂,甚至殴打;在朋友圈里害怕得罪人而不敢拒绝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压抑无处诉说,因为没有人相信,甚至没人愿意听,于是才有了各种因为自己无力反抗导致的抑郁、失眠、孤僻甚至自杀等。各种来自社会关系导致的灾难层出不穷,全都因为我们无底线的善良,让社会给了我们无尽的绝望。各种自杀事件曝光后,很多网友纷纷讲述自己经历或者见证过的各种欺凌事件。加害者发泄完毕就忘记了自己造下的一切罪孽,留下受害者在永远没有尽头的屈辱里寻找自救之道。

作为一个喝过半瓶农药、割过几次手腕的人,是深深知道一个被欺凌的人,处在怎样的绝望里的。然而,更难过的是不被很多人理解,那些人会轻飘飘地为人着想,会轻飘飘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会轻飘飘地觉得这都多大点事啊,承受力太差了,甚至打着“我这不都为你好吗,你怎么就不记得我的好”的旗号安慰人。记打不记好,因为痛的、苦的不是你们。你们只记得你们受的苦,即使你的苦与真正地被你们欺凌的人相比毫不足道,你还是会在别人表达痛苦时暴跳如雷。可是,无论你的表达多么夸张、敏感甚至是在说假话,都无法打动他们,因为只有他们感觉到的才是真实的。

本书不想讨论那些受害者被人以爱的名义理直气壮地伤害后的无尽煎熬,只单纯地说说,为什么很多人在遭受了侮辱和欺凌后,默默地选择了自杀。线性思维的人,不懂得事态的复杂性,所以以为导致一种结果的原因是单一的,处理问题的模式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单一化。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受害者的自我救赎的勇气,只用来自杀(或抑郁、忧伤、孤僻和肉体自残),而不是反抗呢?02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反抗

人的大脑有一套模式反应机制,大脑的认知能力是极有局限性的,很多事情重复过一定次数之后,你就再也不会尝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这种习得性无助其实就是“绝望”。“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塞利格曼找来了三条狗,第一条狗不进行任何训练,只是将其捆住一阵,然后松绑;第二条狗则在被绑后,对其进行一定痛楚感的电击,但与此同时,塞利格曼会训练它推动杠杆,停止电击;而第三条狗在被绑后也接受电击和推杠杆训练,和第二条狗不同的是,第三条狗边上的杠杆只是个摆设,无法终止电击。实验结束后,前两条狗都很快恢复到了平常状态,而第三条狗却陷入了严重的消沉抑郁症中。

当它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去做,都无法改变当下的处境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绝望之中,自此消沉、抑郁、一蹶不振。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结论,塞利格曼又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他把两群狗放入吊床中,对它们进行短暂但是会带来痛楚感的电击,第一群狗可以通过碰触按钮来停止电击;而第二群狗要面对的是一个没有任何作用的按钮。做完了这一切后,塞利格曼把这两群狗放到小房间里,然后用栅栏挡住。当房间地板通电之后,第一群狗很快越过栅栏逃出电击范围,尽管第二群狗明明亲眼看见了第一群狗的成功逃脱,依然躺在原地,被动地忍受电击的痛苦。

动物如是,人也如此。当一个人进行同样的努力,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看不到希望时,也会选择放弃,忍受那些看起来很容易就摆脱的苦难。他只知道以前的努力都徒劳无功,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当下的处境,却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多试一次或很多次。

我想,如果这个实验再增加一个环节就更好了。

增加几群狗,一群狗按两次才能停止电击,一群狗按三次……以此实验到狗狗再也不愿意按下去,以此测验大脑模式化的临界点,那会相当有意义。

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要自我设限?

我们常用的一个词叫浅尝辄止,为什么会浅尝辄止,那些关于成功的理念如坚持、永不言弃等为什么不是大脑的主要模式而是变态模式,为什么在我们极度想改变自己的方面尤其如此?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想改变的“坏”习惯,就是无法下定决心去改变?是我们真的没有自控力,还是我们内心根本不相信那样做就会改变?

答案当然是后者,你尝试过,没有用,内心早就认为毫无改变的可能——深深的绝望感让你不想再重复那些已经被验证过多次的没有用的努力。03 但我们为什么会用绝望来限制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用绝望来限制自己行为的可能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绝望后就不再尝试”,接受命运的摆布,是一种很正常/常见的做法。因为生命短暂,所以人成了速度至上的动物,大脑被设定成了一些固定反应模式,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相似的问题,比如更容易记住图像,比如一切都会规律化,模式匹配化。要进行模式匹配,又要考虑时间问题——不想在同一件无味无用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那么,尝试就有了次数限制。一般情况下,试上几次仍然毫无进展或新发现的努力,会被告知到了止损临界点,再进行下去有50%的可能仍然是失败,继续努力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于是更多的情况是:我们都尝试过了,也不是只尝试了一次,而是一试再试试了好多次,才带着不甘和犹豫不决放弃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浅尝辄止是我们的最优策略,所以一旦开始了某些自我设限,那这些设限就是终身特点,如影随形。所以,一些你不得不承认的悲伤现实是:

很多创伤,尤其是长期性的创伤是无法痊愈的。长期的折磨会使大脑神经元改变,长期的人际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局限,所以弗洛伊德才一再强调童年创伤。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小时候断了一条腿,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残疾人,任何时候都如此,和年纪无关。04那些不敢不善良的人,经历了什么?

如果我们留意过那些过度善良的人的生活的话,会在他们的成长史里,发现他们有过大量的被伤害时无人帮助,甚至被落井下石的经历。一个女孩被学校流氓欺负了,回到家里被暴打了一顿,原因是家人觉得她丢了人;另一个孩子做家务时受了伤,家人让他跪在地上,认为他很可能故意偷懒;一个人刚得了重病,发现伴侣出轨准备离婚……这和那些无法停止被电击的狗一样,在过去某段经历里,完全没有摆脱伤害的可能。而比狗狗更可怜的是,他们要面对的加害者往往在年龄、体格、道德制高点等很多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和威胁,使得他们陷入了一种既无法求助,也无法自行救赎的境地里。

其实,心理崩溃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我期望与实际行为的严重冲突。当一个人彻底放弃自己,自我期望彻底消失,妥协、自残和自杀就不过是驾轻就熟的一个解脱过程,为的是从此灵魂不用在无爱的、暴力和强权的“无间道”里无尽地煎熬。

一个人如果绝望透顶,那么,让他努力去改变环境,就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即使改变或逃脱的机会近在咫尺,也会视若无睹,因为对他们来说,被欺凌固然很痛苦,但与反抗或逃脱可能导致更剧烈的痛苦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宁愿忍受当下的痛苦,忍受相对不那么暴烈的痛苦。因此,指望处于绝望状态的人突然“开悟”,主动尝试些什么,无异于天方夜谭。“出身论”很有用,“童年创伤论”很有用,那些渴望不劳而获的人,那些付出感强烈的人,无疑都是绝望的懒惰者。05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

你的绝望感和无助感,泛化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和价值,很容易就感觉生无可恋。

你被欺凌时,除了肉体和精神上被双重虐待外,还有加害人对你人格的羞辱、贬低和否定。无论是有意识的羞辱、贬低和否定,还是为了正当化自己的暴行而进行的无意识选择,都会导致受害人在遇到困境时,更容易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应该妥协、屈服,甚至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相信加害者灌输的一切,相信自己遭到的一切折磨,都是自己咎由自取的……在这种归因模式中,受害者完全失去自我肯定的能力。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尤其如此,因为女孩已经从性别上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在这种状态下,受害者唯一能够清晰感受到的,就是自己是一切的罪魁祸首。有个女孩经历了全家人近十年的羞辱后,成年多年,还是一副无论家里出什么事,都是自己错的心态,而她家的一个姐妹,因为自小甚得父亲宠爱,享受到的是刻意的放纵,则无论家里出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差别立见。

一个对自己和环境都处于彻底失控状态的人,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们胆小、怯懦、自闭,不愿意劳动,不愿意面对这个世界,却不得不面对世界强加的诸多不公和欺凌,没有能力从自己完全不愿意再面对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与自闭、抑郁和自残相比,继续在别人的要求里活下去才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一个充满痛苦而且自己又无法把握命运的世界。

这些受害者能否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呢?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之所以说是理论上的,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受害人都不具备这些条件),让他们与加害者隔离,不再让那些加害人接近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们学习新的处理方法,他们是有可能恢复一些生命热情的。但是,他们需要远离加害者,需要帮助,仅是不让他们再受伤是不够的。

塞利格曼的第二个实验是将蜷缩在地上忍受电击的狗抱起来,带着它穿过栅栏,进入没有电击的环境中。反复两次后,再对狗进行电击时,它就会跃过栅栏,尽快抵达没有电击的环境里。所以,一个无助的绝望的受害人,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改变环境的方法,成功克服环境制约的经验会增强他们内心的控制感,增强他们的生命热情和生活技能。所以上面所讲的女孩,在离家多年后,在远离施害者以后,慢慢地学会了肯定自己,也终于知道自己经历了一番怎样的不堪。

但是,一般情况下,受害人都没有远离加害人的条件。

没有谁会立刻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倘若你不幸成为那无辜的“黑羊”,最好方式是“人穷就得多读书和挣钱”,然而这个建议对一个长期处于懦弱中的绝望懒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那些加害者会疯狂阻止你的自救,除非你愿意以最激烈的方式抗争。

这就是《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一书出版的意义:一直孤独而无助的你,或正在经历孤独无助的你,希望你懂得,这个世界就算不能立刻给你勇敢、坚强和快乐,但至少你还有可能拥有。多看一本书,就能多拥有一分合理拒绝、适度反抗的力量。第一章善良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

无论如何都不能一次次地妥协,你放弃一次,就会发现还能放弃一些其他东西,以后就会放弃更多,如同慢性毒药,有些东西第一次发生就已经彻底改变了。别把生活过成一部“大型妥协剧”

年少时的我们,唯一不肯妥协的一件事,就是妥协。——绿亦歌

有人说,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也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其实,这些都是没有营养的“心灵鸡汤”,你在调侃自己是“佛系主义”的时候,难道不曾感到一阵自我厌恶,甚至感到是对佛陀的亵渎吗?看了几篇“心灵鸡汤”类文章后,很多人感觉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打游戏输了再也不想摔鼠标,砸键盘了;被领导骂、被家里人抱怨也不生气了;被同事羞辱、被朋友欺骗也无所谓了。我们告诉自己,不必为世俗的生活而烦恼不休,也不必为“诗和远方”而纠结挣扎。

其实,这都是懒人给自己找的理由。懒汉们如果连自己的组织都找不到,稀里糊涂找到“佛家”,那真是懒到家了。前面是墙,后面无退路,干脆懒洋洋原地躺好,心想做了未必成功,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不会失去,干脆就什么都不做好了。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转发诸如标题为《运气不好都是因为你杀生,所以你要放生积福》这样的文章,还颇得好友认可。文章里大肆渲染的观点是:猪是条命,你怎么忍心吃;兔那么乖,你怎么忍心吃;白菜那么可爱,你怎么忍心吃;谷子里藏着下一代的生命,你怎么忍心吃?

这种“单一归因思维”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无能找理由。善良是“一口好锅”,诸如道德绑架、心理疾病和生活问题等“原料”都可以甩给它。如果好吃懒做,不想靠自己就活得很漂亮也算善良的话,我觉得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等待戈多也是很善良的。他们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着戈多的到来,为了消磨时间,他们东拉西扯地找话题、讲故事,做着各种无聊的事情,还错把路过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天快黑时,一个小孩走过来,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天快黑时,这个小孩又来了,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等到树叶黄了,又绿了,等到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他们还在等待。天黑时,那个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彩票梦还是要做的,万一大风吹来了呢?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很多女生玩过《恋与制作人》这款手游,里面的白起就是女孩子们心中的完美情人,既是成功人士,又拥有“来自星星的超能力”,爱玩的女生就会在上面投入很多金钱。但现实中的完美情人并不存在。大多数女生遇到的都是普通人。一位网友说,一个女孩儿去相亲,相亲对象是一位博士,女孩儿问他30岁了有多少存款,他只能悄悄地结账离席了。要知道,这个问题对于男性来说一直是“敏感话题”,不是带来否定或侮辱,就是带来不甘心。我们知道,一般读到博士的人,都特别能出成果和吃苦耐劳,自然也成了导师一直想霸占着的“个人资产”,而被一再延迟毕业。

出身寒门的莘莘学子一般家里多有拖累,不是有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就是有卧病在床或有不良习惯的父母。他一度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很笨,达不到学校的毕业标准。但后来他发现,自己之所以被导师“绑”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他“深受导师赏识”,而是因为比起其他人来,他更渴望也更需要那一个学位。导师抓住他的“弱点”,便一直以此为由拖着他不放。

有句话说得好,盲目的原谅与同情是对恶的纵容,对善良的亵渎。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会继续待在舒适区里守着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安全感,直到被别人逼得没有退路时才会考虑要不要反抗。就像这位博士,因为自己太善良,所以一直被导师无故拖着,不能顺利拿到那个学位。

所以,如果拼命证明自己优秀、善良,都没法让你得到认可,甚至被无视的话,不妨试试证明自己很普通,并在适当的时候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像我自己,以前在父母面前是孝女,在家里是中流砥柱,在公司里是“扛把子”,在朋友面前是仗剑走天涯的“剑客”,在恋人面前是完美女神,啥问题都能解决还一无所求。我努力证明自己很优秀,结果却是,在很多情况下被无视。所以只能“白天强作欢颜,夜晚以泪洗面”,所有的痛苦只能独自忍受。当我自从决心活出自我后,日子好过多了,我也学会了一些事:

第一,我学会了有选择性的“倾听”。很多人要求你要善解人意,要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对别人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

可是,那些成天到处倾诉自己的经历,或散布“八卦消息”的人,不过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罢了。他们经常在你面前说一些对身边的人或事抱怨的话,比如:“有些人一点规矩都没有,买个豆浆也要插队,有个人还插到我前面来了,这些人怎么这么没素质?”“如果我不砍价,不知道浪费多少钱,这东西在××批发市场才多少钱……”“做××真是太辛苦了,不管到哪儿都得盯着,稍不注意就出问题……”“你看那个女人家庭条件那么好,学历又高,讲一堂课就能挣七八千块,但还不是经常挨老公打……”“钱再多有什么用,你看××得了肺癌没半年就走了……”

倘若这些人懂得收敛自我,适可而止,我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但他们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只要看见熟人就想唠叨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有事情要忙,他们还拉着不放,非要你听他们倾诉,那就非常令人讨厌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一旦发现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或者握有某些“资源”,就会不停地找你,觉得你“人好,爱帮助人”。而一旦你不帮他们,他们就会说“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连同事这么点的忙都不帮,你真是太吝啬了”。更有甚者,他们会把这件事情当作新闻一样散布出去,让大家都了解你是一个“格局不够大”的人。

他们觉得好的一切,如果你不认同,你人品有问题!

他们觉得坏的一切,如果你不反对,你人品有问题!

他们自己适应不了社会,但却逼你用他们那套行不通的方式适应社会,如果你不听,你人品有问题!

……

总之,跟这样的人交流就是人生的灾难。所以,你要懂得,并不是每个找你倾诉的人都值得你用心对待。如果这种倾诉让你觉得浪费时间,请你不要太顾及面子,而不敢说“不”。

第二,我学会了适当的“不解风情”。所谓的“善解风情”,就是在别人谈论某个话题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接话题,给别人带去快乐,让别人觉得舒服。可是,如果是一些无聊的话题,都要时刻满足对方的话,你一定会活得很累。

还有一种“善解风情”是要懂得讨好别人,比如要记得领导的生日,同事的爱好,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一份惊喜,以求自己能够在职场混得更好一点。我不太喜欢记别人的生日,甚至我自己的生日也往往要家人提醒。家人知道我这毛病,经常提醒我。但就算头天提醒了,第二天我仍然会忘记。以至于我母亲总是很伤心:“我昨天告诉过你啊……”

我也不喜欢无效的社交。所以,那些对我来说没有意义的事,后来我一律拒绝参加了,比如去参加某些无聊的聚会,去见一些无趣的人。

世间明明有那么多的美好和有趣,你非要在那些无聊的事物和人面前妥协,以满足对方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自虐”。

自从我学会这两招后,整个人都快乐了很多。

生活中,有很多人希望你妥协,希望你满足他们的期待,实际上,这只是他们自私的表现。在固化的思维模式之下,我们选择了用妥协来让对方感到快乐。可是,如果你的一次次妥协,换来的是别人对你的无视,甚至侵占你的时间,阻止你去做自己要做的事,那么,这时的你不必做到事事“善解人意”。你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要求,从而去终止这段伤害行为。

该拒绝时就拒绝,你越妥协,就越不会有退路。你不必勉强自己和所有人都合得来

│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你们有多合得来,而在于你们如何处理彼此的合不来。——列夫·托尔斯泰

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朋友的番外,孩子的前传,父母的续篇。所以,大环境下的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性格的主显基因。很多“坏人”未必真的坏,但绝对能随时败坏掉你一天的好心情,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不过是因为你更好欺负。原因可能有伦理上的,比如他是你的父母、长辈、上司或年龄比你大,又比如他是你的孩子、晚辈、下属或年龄比你小;也可能是舆论上的,比如“男人不能打女人”等。总之,如果他在某方面看起来比你“强大”,比如个子比你高,脾气比你差,嘴巴比你贱……只要有一样让你“看起来不占优势”,你就有可能被欺负。

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中的“恶魔”藏在哪副皮囊之下。

这个世界的“无理取闹”之处在于对好人太过苛刻,但对于坏人,却又过于宽容。网络上流传这样一段话:“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律;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政策;你跟他讲政策,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律。”总之,这类“恶魔”总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样子。而他们之所以敢这么蛮不讲理,不过是因为吃定了你,并且一定要每次都吃定你,才能证明他们虚弱的存在感。

我想缓解一下和父亲的关系,虽然我内心十分厌恶他,但是既然必须要一起生活,还是尽量友好相处点吧,于是我主动和父亲聊天,希望通过我现在已经做到的小小成绩来安抚他一世没有满意过的心。我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他基本没有抚养过我,不知道我的学习情况)讲给他听,过程如下:

我:“老爹,我当年上初三就赚了200多块稿费。”

他:“人家××6岁挣的稿费比你一个月工资都多。”

我:“我在北大时的导师是××,全国都有名。”

他:“人家××的老师在你上学时都当教授了。”

我:“我认识××校长、××局长、××首富、一个月都排不上号的名医、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

他:“我的L老师,哪个不认识,就你认识那几个人,给人家洗脚都不配……”

父女俩交流不下去了,原本是想让他高兴一点,结果一场“和解会”搞成了“对骂战”,彼此不欢而散。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他不能从暴力上打过我,就想从嘴上胜过我,为了否定而否定。

我本来打算与他和解,结果换来的是真的合不来。

有位大师曾对我说,好人需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只需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无法对纯粹之恶进行追责,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在舆论不负责任的加持之下,将摧毁人之为人的信条。这类变态恶人,属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蛀虫”,其存在并不以成人与否为准,而只以“是否作案、是否被缉拿”为标志。追问没有用,譬如是什么人间悲剧造就了这类“恶魔”,他们的人性一面在哪儿,如何才能给他们以关爱……这类问题似乎是没有答案的。

法律和道德,不该有特赦。

2018年12月3日,湖南省沅江市发生一起凶杀案,12岁的少年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面对亲人的痛苦和疑惑,他显得若无其事,从嘴里挤出了4个字。他承认自己错了,但不是什么大错:“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12岁少年杀母的所作所为,不是挑战了禁忌,而是摧毁了禁忌。

他不能被划归为禽兽范畴,因为自然界禽兽同类相杀相食尽管普遍,却都要限定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食物短缺、生态链崩溃)才能成立。他也不能被划归为人类范畴,因为人类应是有最低底线的,面对至亲不至于痛下杀手。他却像屠宰牲口一样杀了母亲,还在家欣然地待着,淡定地扯着谎……那么,他是什么?

是的,他是“恶魔”。同样,一个成年人,打着教育的旗号,欺负一个毫无反抗之力的孩子,他心安理得地对弱者施暴,并不是什么“严父”的苦心或善良,而是“恶魔”的本性。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女主人公小时候家里很穷,她的母亲好不容易攒了点学费,却被她的父亲偷偷拿去借给一个欠了赌债的朋友。大年三十,明明说好晚上陪全家人一起守岁,到晚上7点多时,她的父亲却约朋友打麻将去了……真的很难说,这样的一个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在他们身上,我相信都有“恶魔”的一面。

我的父亲,在我胳膊被摔断时,不是带我去看医生,而是逼我跪着然后扇我耳光,并且打到我不哭为止;在我的脚被烧红的烙铁烫伤时,不是在听我倾诉后给我找药,而是指责我娇气,只想找借口偷懒;在我被学校里的同学诬陷而遭老师人格侮辱时,不是安抚我受伤的心,而是挖苦我懦弱。至于什么时候看我不顺眼就揍上一顿的事,几乎是“家常便饭”了。那时,我的背上常常布满了青紫的斑痕。哪怕是我左眼受伤差点瞎掉时,他也依然无动于衷,觉得我小题大做了。他的理由是:这样可以让我变得坚强。

后来说起这些事时,他竟然说他从来没有打过我。是的,施害人可以忘记自己犯下的罪行,因为痛的不是他。受害人却不会,因为我是那样一步一步地在心惊胆战和打骂交加的折磨中熬过来的。《琅琊榜》中的男主人公林殊见静妃,静妃替其把脉后,泪流满面:“要解这火寒之毒,是得挫骨抽筋,穿心扒皮……这九死一生,别人看着的,却只是你的一脸冷漠淡然,心智超绝,得麒麟才子者得天下,可是,有谁真正知道,你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是的,你们大约会看见一个或外表冷漠或阳光乐观的我,但是怎么会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也许,外表“光风霁月”的你,也如此。

张小娴说,就算亲情,也是不平等的。要是你拥有爱你的父母,这份爱,被你浪掷了,还是会为你守候,永不会死心。然而,当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父母狠狠把他丢开,许多年后想要再爱这个孩子,却不一定如愿。孩子是会死心的。这份亲情,在他最想要、在他幼小孤单偷偷饮泣的长夜里没有给他,是不能奢望以后可以赎回来的。

我从来不反对善良。但我坚决反对,打着“为别人好,出发点是善良的”的旗号,去委屈伤害甚至摧残别人,成全你自以为是的善良。真正的善良,是让身边的人平时自由而快乐,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全力以赴。我只会喜欢喜欢我的人,只会善待善待我的人,我很难关心很多自以为对我好的人,虽然我会承担责任。不过,如果他们受苦了,我只能像同情普通人一样同情他们,像看见别的孩子骨折时哇哇大哭,我也会感觉他很痛然后泪流满面一样。

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权利对另一个公平的个体无故加以罪罚,同样,我也不想如此对待自己和他人。所以,如果那些“恶魔”们打骂你,说自己也有苦衷,你完全可以骄傲地说,对不起,你不值得被原谅。

自己还在溺水的人,是无法救人上岸的。愿你善良,且有力量和锋芒。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我善良不代表我必须自虐

│ 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周立波“善良”的人往往习惯“追究自己”,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却没有想过,其实别人并不需要我们的检讨和自责。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因为我们虽然长着不同的脸,但都有一颗自卑的心。

其实,一个人会怎么样表现自己,取决于他“被看见”的经验和运用知识或技巧让自己“被看见”的能力。如果别人喜欢你的最真实的一切,你就会真实地活着;如果别人只能看到你的某一面,你就会执着于这一面的存在方式;如果你怎样做都很难被看见,你就会练就察言观色的高级本领,为迎合任何人的心理诉求,随时调整自己刷存在感的方式……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着被看见、被听见,但是,社会和家庭无一例外地教导我们,要看别人想要的东西,说别人想听的话,满足别人的需求后,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一旦某些需要和欲望被阻断,我们自己或周边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给我们灌输这样一条信念:你没有满足别人的什么期望,所以才在这段关系里受到了伤害,你伤得活该。所以你要“向内的观察”,也就是说“要反省自己的过失,一切都是你不够好导致的”。

这是社会特有的自上而下、多点连接的关系依赖产生的结果。

必须要洞察得足够多,拥有更多可以依赖的关系,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分配权,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被看见”……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极其特殊的“自省文化”——大家都打着“反求诸己”“向内的观察”的旗号来“消灭”我们的自我意识。是的,只要我们和外界有了摩擦,那一定是我们自己错了,我们“要追究的是自己”。

在“追究自己”形成的主流文化里,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单向对外而不是对内,为了对外,甚至不惜消灭自我意识。即使有专门“向内的观察”之修行的佛教,也如此。所以龙应台的一段话才那样地打动人: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奇怪的上下级关系、奇怪的夫妻关系、奇怪的医患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不自在的人际关系,无一不是这种“族类意识”洪流中的产品。

当你被逼着一直看外面,而不是看自己时,没有办法不是压抑的。

当所有关系带来的伤害都成了你自己的罪过时,你没有办法不委屈。

从来没有人告诉你,一切都不是你的错,至少不只是你的错。

真正的向内的观察是:照见自己在关系里的渴望与压抑,照见那些所谓“妄想颠倒”的念头背后的本质。

当你能坦然地对内时,才有可能真正愉快地对外。

因此,向内的观察不是让你去看自己的不完美,而是让你知道自己原本完美,是环境使你的有些认知方法处于盲人摸象状态,不能真正地看到全部,所以你的某些心智反应模式或行为逻辑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非常容易让自己受伤。

是“向上负责和向外负责”的整体环境,让你迷失了自己。

你并没有错,只是大家都困在了自己里。

我们的主流文化让大家都困在了自己里。

记得看过一个关于医患纠纷的例子:

一个在纽约某医院工作了三年的护士玛丽,因为气候异常,住院病人激增,忙乱中发错了药,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事故。不过医院管理部门还是展开了严厉的问责行动。他们从护理部电脑中调出最近一段时间病历记录,发现“由玛丽负责的区域病人增加了30%,而护士人手并没有增加”,玛丽工作量加大,劳累过度才犯了错,人员调配失误,这是原因之一。

随后又问及人力资源部,得知玛丽的孩子刚满两岁,上幼儿园不适应,整夜哭闹,影响了玛丽晚上的休息。调查人员询问后认为“医院的心理专家没有对她进行帮助,失职”。

管理部门甚至问责制药厂。谁也不想发错药,一个熟练的护士是不太容易轻易弄混药品的。于是,管理部门把玛丽发错的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几种常用药的外观、颜色相似,容易混淆,便要求制药厂改变常用药片外包装,或改变药的形状,减少护士对药物的误识。

随后,医院心理专家专门拜访了精神紧张的玛丽,让她不用担心病人赔偿问题,保险公司会解决,还与玛丽夫妻探讨如何照顾孩子,并向社区申请给予她10小时的义工帮助。玛丽下夜班,义工照顾孩子,以保证她能充分休息。同时医院特别批准她“放几天假,帮助女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呢?

领导大概率先会劈头盖脸地训斥玛丽:“你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医院没错还天天被人揪斗呢,你这不是给咱们医院找麻烦吗?”然后,护理部召开紧急会议,最终,本着对患者负责、对护理部负责、对医院负责的态度,扣发玛丽当月奖金,全院通报批评。

再然后,如果患者刁蛮,定然滋事生非,媒体也会以此大做文章,义正词严地批判:“忙就可以出错吗?如果这样的话,主刀医生忙,就可以给病人切错地方了吗?麻醉师忙,就可以给病人用错剂量了吗?教师忙,就可以给学生讲错知识了吗?司机忙,就可以给乘客拉错地点了吗?……”

甚至可能有类似《护士只顾自己的孩子,却给病人发错药》这样的新闻报道纷纷出来,将矛头直指护士本人。缺乏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的精神,是很难让我们主观能动性地去看别人“看见”中的情怀的。

很多所谓的“向内的观察”,野蛮地逼我们承认:因为欲求不满而产生的怨与恨都是错的,仿佛我们不应该有爱恨情仇;仿佛我们不应当生而为人;仿佛我们没有任何资格感觉自我的存在一样,但这不过是对生命本质需求的极不尊重罢了——你要知道,如果我们不选择喜怒哀乐,爱恨纠缠,我们就不会选择生命。

既然已经入了生命的局,顺从生命,是超越生命桎梏的唯一办法。

如果真有一种所谓的“能够重塑自我人格,到达内在圆满、思维通透”的方法——那这种方法,恐怕只有奇人异士或经历起伏跌宕的人,才有可能修得,进入一个“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伪通透境界。可其间有多少是无奈接受的,有多少是真正放下的,恐怕只有那些自称很有修为的人自己知道。

而一个令人不得不叹息的真相是:我们最缺少的恰恰是“向内的观察”。

真正的内省是每一分每一秒里随时抽离,看自己这个点阵集合体的肉体的执着点、痛点以及释放点。但这需要我们彻底梳理自己,重建认知逻辑,而不是去听信什么单一学科,或某个名头虽大却只有半调子专业知识的“专家”的鸡肋式安慰。

你首先应该看见自己,而不是追究自己,不是在你受伤后做人生的“差评师”,跟着别人说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是应该学会看清“我”这个本体是如何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存在的。你在那段关系里真正需要的什么,那里的恩怨牵念,为何会让你欢喜让你忧。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已婚还是未婚……也无论你是上级还是部下,为父母,为子女,还是为伴侣,所有关系里的痛与快乐,都在照见你的伤口。是的,包括快乐都在告诉你自己对关系的依赖,都在告诉你要化解自我与外在的冲突。

所以,你需要看见的是你自己,别再单向地关注世界,别再随大流式地用“消灭自己”的方式赢得“关注”,别再跟自己过不去。我们是自己的亲历者,解放自己的路,丝毫无法假手他人。我们可以善良,但是我们不能总受了外伤还受内伤。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善念,但我们的柔软不能成为别人任意糟蹋的底线。

自己在岸上,才能救水里的人。真正的善良只与原则有关,和无私奉献多少无关。不要和自己做敌人,不要活在别人的砧板上与牙齿里。你配得起对自己的善待,也值得拥有他人的善意,不要虐待自己,否则别人只会更狠地虐待你。有些人误会你,你没必要费力去解释

│ 你会误会我,不过因为你不想了解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了解你呢,误会着吧。

只有知道原因与过程,才能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生活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细节无限累加而成的,但我们却无法知道每一段密集的细节。为了让生活变得秩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让一切都在掌握中,我们对行为总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归因冲动。

只有知道原因与过程,才能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所以,能不能控制结果很重要。

但是,如果结果完全不可控,如果一定要受伤,那是不是还会选择接受某种伤害?比如,你知道自己注定要失恋,是和一个成功人士甜蜜地爱一段后失恋呢?还是和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青年谈一场不甜蜜的恋爱后失恋呢?若有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你肯定会选前者吧。

一般来说,那些成功人士有更多的责任心——这是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基本品质,而普通青年可能会缺乏责任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女人爱一个成功人士时,潜意识里可能都没有完全在意过物质。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品质本身,也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本能,经由长期的习惯养成,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在完全失去外在依托后,用时间来检验,他们依然会更招人喜爱,因为他们会更勇敢、坚强、乐观和负责,而这能极大地给女人安全感。

有些时候,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可惜,大多时候我们只知道全部信息中的某些片段,永远无法控制结果,也没有选择,比如被误会、被伤害,等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一切,谁更能接受,更能适应,谁就会变得更优秀。

记得一个姑娘给我讲过一个“奇葩”误会。

有一次,她和第一任男朋友刚搬了住处。打扫卫生的时候,他们从床底下扫出一盒安全套来,大约有六七个。虽然他们非常亲密,基本不用这东西,但出于节约心理,他们俩也没有扔,放在了抽屉里。分手一年以后的某次重逢,第一任男友说,你知道,我爱你爱得毫无尊严。她很奇怪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她感觉搬家半年后,男友突然冷淡了,或者不爱回家了。她觉得他已经变心了,受不了两个人长久的沉默,于是选择了分手。

虽然中间经历过多次分分合合,两人也打算结婚,但是,她觉得自己始终没有得到完整的爱,她不会要一段无爱的婚姻,在打算登记的前一夜,收拾行装,趁他睡着后离开了。

他说,我那时觉得你就是我的妻子,但是,我不能忍受,我的妻子跟别人上床了,只要一想到这个,就恨不得杀死你和那个男人。经过无限的痛苦纠结后,我选择了放弃男性尊严,想着只要和你在一起就好。

她非常费解,心想自己跟男友在一起那段时间,根本没有接触过其他男人。男友不爱自己就罢了,何必还污蔑自己。“都这时候了,就别装了吧,”他抽了根烟道,“你知道吗,半年后,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盒安全套,但我们两个是不用的。我只是不想说,不代表我不知道。”

她努力解释实际情况,但他说,那只是她编造的一个不成立的荒谬理由。是的,他完全不记得当初的状况了,无论她再怎么解释,他就是认为她出轨了,只是不承认而已。即使她想和好,最后也还是不欢而散了。

她自嘲道,还是不恋爱了吧,因为好像只会收获被误解和伤害。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

阳台上,一个女人想把前一天晾的衣服收回来,但她不知道晒干了没有。由于刚洗完手,手上沾了水,她无法用手试探衣服是否干了。于是,她用脸去蹭衣服。这时,楼下一个男人看到了这一幕,他瞬间愣住了。因为他看到:她在用鼻子如痴如醉地闻一条男士内裤。她看到了他注视自己的目光,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脸贴着的是一条内裤,她好害羞……那天晚上,这个男人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婆:“咱家楼上有一个女人,专门喜欢闻她老公的内裤。今天下午,她正在闻的时候,被我看到了。”人们观察到的,往往只是全部信息中的一个片段。但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片段就是事实的全部。他们因此得出结论,并自认为自己的结论是对的。有很多人一遭到误解,就想努力解释清楚实际状况,其结果不过两个,一是变成祥林嫂式的倾诉狂,二是引发争端,轻则发生争吵,重则发生流血事件。我们浪费了那么多力气去解释,不过是一颗脆弱的心渴望得到信任罢了。

人的思维能力、人生阅历、感官功能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局限性,成熟的人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盲目地下结论、不迅速地下结论,始终保持一种“我需要获取更多信息”的谦卑态度;二是说话做事留有余地,即使有100%的把握,也只表达出90%,给自己留下10%的余地。

被误会几乎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如果一定会遭遇被误解和被伤害,你只需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情绪出口——而这些几乎造成了绝大部分的关系被伤害。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言说的悲伤,假如你眼光足够高远,你就会放下或超越这些纯粹的情绪困扰,做更重要的事。像一位智者说的:现状无法马上改变,你也无法马上改变别人对你的认知,普通人只能在本能的情绪里挣扎,无法释怀;而智慧的人懂得本能,虽然也会悲伤,但会超越悲伤。

尽一切可能不要让自己留下伤心和遗憾。你只需要记住,被误解和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态。我相信,有时候,经历些山河岁月,会更好。

别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求别人相信自己的人品上,真善恶我自知,不能证明真伪的我不必全知,是非对错,任由他人评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撕掉你身上的“好欺负”标签

│ 你主动随便对一个人好,知道的说你人好,不知道的说你好欺负。对别人最好的那个人,往往是最好欺负的人。天地间的男人女人,往往总是欺负对他最好的那个人。

当我们为自己贴上一个认知标签时,我们的某部分就会变成标签中那个样子。

在我们的环境里,往往只能是事件改变人而人改变不了事件,皆因所有人都是处在各种事件之中而形成了马克思所言的“一个人是其自身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包括我们的观念和认知。我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是我们面对的一种社会事件及其相关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有一个错误的定义或知觉,对我们面对的社会环境有理解偏差,接着我们就会以对这种环境的不准确理解为基础做出新的解释体系和相应的行为,使我们的活动向我们的理解偏差靠近。

其实,我们是自己观念的产物。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心中有佛,念是佛念,见是佛见,行是佛行,见与不见无非自性。期望确认效果起作用时,我们会将感知的世界里的某种期望,通过行为明显地表达出来,或者在我们的心中秘密地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符合自己的期望。

这在心理学上叫“行为确认”,这种确认会使我们从他人身上诱导出他们对我们的标签认知,从而使他们确认我们的标签后,就能创造出一个公共现实。即:如果我用某种行为对待某人,便会用表现出我内心里期望得到的标签,于是他们便会得出一些简单粗暴的结论:大家会说,没错,他就是那样的人。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用善良或以善良的名义包装自己很软弱很好欺负时,差不多大家都会欺负你。

网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大意是:每一个你不想要的现在,都是过去懒惰的自己导致的。上司屡次拿我的“终身大事”进行说教,在他看来,我这个“优质女”之所以被剩下,纯粹是因为我玩世不恭,逃避婚姻牢笼,故意不嫁。如果我愿意,分分钟就嫁出去了。由于他过于关注我的“终身大事”,以至于我有时候怀疑他是不是想要我嫁给他。但是当他再次对我进行洗脑时,很快就被我的逻辑思维打败了。一次吃完饭,他给我封了个“人间妖孽”的称号后,就再没烦过我了。

虽然我在辩论上以绝对的优势把他彻底碾压了下去,但事后也会非常悲伤。我并非他所说的排斥婚姻的人,相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渴望真爱,希望寻着一个才气纵横、文采彪炳、思想亘绝古今的人来爱我,但是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真是让我不甘心,像我这么聪明有趣的“才女”,难道不可爱吗?没办法,那些成功人士似乎要的是盘靓条顺的,我只好认命了。

每当现实挫折来临,只能独自去扛时,我便会怨恨生活不公,竟然连一桩婚姻也不肯成全我。我们那儿的姑娘非常好嫁,绝大部分同龄姑娘都嫁了个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家。连五十几的驼背女都能嫁个不错的人家,像我这种正值美好年华,蕙质兰心且不图物质的好姑娘,竟然嫁不出去,难道果真是造化弄人?

不过,我发现,我以为的并不是事实真相,每一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的现在,不过是过往的选择导致的。换句话说,我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过去的自己让我变成这个样子的。

就结婚这事儿来说吧,虽然我很羡慕那些长相不一定比我好,却拥有美好婚姻的姑娘,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曾经的自己一度不屑于那些美好的婚姻。我曾下定决心,绝不嫁给我们当地的人,后来下定决心绝不找一个要我生孩子的人,再后来又下定决心绝不找一个××的人……

事实上,并不是我没有遇上优秀的对象,只是因为我曾经给自己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比如几年前,在上海有两套房且自己开广告公司的男生,非常殷切地要娶我,我却因为“没有感觉”“不想生孩子”“他妈妈皮肤黑”等奇葩原因夜半逃离。

有过两次不成熟的恋爱经历后,我才遇上了于我来说正式的第一任男朋友。那些曾经能给我相对殷实生活的男生,我总是看不上,一旦看上了,开始违心地交往,最后会不堪忍受而逃跑。其实,在现在看来,人家并没有什么让我无法忍受的缺点……那些无法在一起的原因,大概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我手机的通讯录里只有五个联系人。是的,我渴望与世隔绝,也选择了与世隔绝,所以,我才成了一个剩女。

事实是,我是首先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嫁不出去的剩女,才真的嫁不出去的。

我母亲习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受人欺负的人,结果她的一生真的如此了。由于是遗腹女,从小没父亲,所以她没有得到很多的家庭温暖。外婆是个脾气温和的人,在管教我母亲上基本无能为力,只能靠我母亲的舅舅去管教。舅舅虽然勤劳,但在育人方面,基本上只剩打骂了。所以我母亲就被教育成了一个同样重男轻女的人,认为女人就该挨打才能教育出来。

从小被教育不准乱说话的她最大的“本事”之一,就是一开口就会得罪人。以至于家里的小外甥一见她便说:“外婆你别说话……”从小到大,身边的人不是和她吵过架打过架,就是正在吵架和正在打架。母亲被父亲打是常态,经常被打得躺在床上,真应了她一辈子都被欺负的自我评价。

前一阵子她来我家住时,也天天和我吵架。原因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习惯了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就会习惯性地认为事物就是那样子的,而懒得思考真相,察看现实。

想着她来深圳不易,又没有吃过什么新鲜稀奇的东西,所以我便买了只波士顿大龙虾取悦她。见我提着大盒子,她问我买的是什么,我说:“龙虾。”她说她在广州的某个邻居养了好几亩池塘的龙虾,长得非常大,起码有三寸长,比她见过的最大的虾还大。我对她说,她说的是小龙虾,不要把小龙虾和龙虾混为一谈。她不听我的话,只说她真的见过那种钳子很大的龙虾,并且很贵,要卖几十块一斤。我气得把盒子塞给她,对她说:“你见没见过,自己打开盒子看看就知道了!”

所以,一旦将事物贴上某个标签,先入为主的概念会使你失去最起码的探索精神和追求真相的能力。人也如此,一旦给自己贴上了某个标签,很多时候,你就活成了那个标签。

标签是一种封闭式思维,如果你给自己贴了“善良”“好欺负”这类容易被人强势对待的标签的话,越快撕掉越好。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认为,当我们注意到某人的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同,而又没有努力去了解和理解背后的故事时,就容易对别人做出极端的评价,这也是歧视的根源——未能看到他人完整的一面。封闭式的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就是标签化,常常会把别人的差异看作不可饶恕的愚昧和错误,并因此常常愤愤不平,甚至觉得他人不可理喻,这既造成了人际矛盾,也给我们增加了无端的痛苦——太多的标签会让我们执着地认为生活只应该有一种可能——我们喜欢的那种“可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