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医生害了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8:22:23

点击下载

作者:华牧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医生害了你

别让医生害了你试读:

序言

自古以来,医生这个职业都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许多人对医生可能对其产生的伤害认识不足或者毫无知觉。当他们把自己的病躯毫无保留地交给医生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其中可能伴随的巨大风险。

据美国审计总署统计,全美国每年约有10.6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每年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病人达5~8万人。尽管国内在这方面没有权威报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相对医学技术并不领先的我国,医疗过程导致的死亡人数绝对不会比美国少。

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佳是医疗伤害的重要来源。这包含医生因为经济利益驱使所做的过度医疗、懒惰导致的治疗措施不积极、态度恶劣引起的患者精神伤害、粗心大意引起的操作失误,以及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不恰当地在病人身上进行的医学实验。良好的医疗道德永远只是相对的,要求任何医生在任何时候都像上帝或者天使般为病人服务有如天方夜谭。这意味着,任何医生,包括口碑很好的医生,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伤害者。

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技术不良的医生有可能对你产生伤害。诊断错误可能导致南辕北辙,不仅仅不能治愈疾病,甚至会加重病情。手术操作不精,轻则伤害你的健康组织,重则致死人命。医生在体力、精力方面的变化,可以引起在疾病诊断治疗水平方面能力的改变,劳累后的手术操作比精力充沛时效率肯定要差。医生像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情感上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医生在工作中的精度。因此,无论技术多么精湛的医生,也不敢保证绝对不犯错误,偶有疏忽,也可能成为一个夺命的“杀手”。

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医学理论具有太多的模糊性,这表现在正常和异常的标准模糊、疾病之间的界限模糊、生命现象的异常变化模糊、影响疾病的表现和演变的因素模糊四大方面。因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的可变性,这需要医生根据病人个体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不同的具体处理。

但是,医疗风险要求在法律、法规上对医生行为进行具体界定,因此不得不产生许多的标准。就今天太多的标准化而言,他们有着防范医疗风险的有益作用,但产生的弊病是损害了少数特殊情况下的病人利益,并且成为发生伤害时保护医生的挡箭牌。比如,在目前已经规定的化验项目完成后,输血染上疾病医生医院并不承担产生的后果。

许多有关健康的医学理论,是在片面的情况下得出的。一些推崇者为了耸人听闻或者出产科学“成果”,夸大某些行为方式的损害后果,忽略了人体在应付适度伤害时的有益作用,让人不必要地恐惧,从精神上折磨人体。像过度强调讲卫生等就是十分鲜明的例子。过度强调某一项行为方式的有利作用,忽略人体平衡的基本道理,以至于超强度体育锻炼造成全身慢性损伤,健康也相应地受到损害。

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们,大多数将经济利益作为最大追求,在规避医疗责任的前提下,不择手段,用尽魔术般的技巧来哄骗患者。什么“祖传秘方”、“气功大师”等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好演出道具。

本书通过让读者充分了解现代医学、中医的现实状况和能力,帮助读者客观地面对疾病,避免不切实际的虚幻要求。充分透析医疗行为中医生可能的行为方式、自我利益因素、医疗伤害产生的环节,帮助读者监督医疗的正规实施,避免医疗的伤害。本书还全面地揭露了江湖游医的骗术和陷阱,避免人们在求医过程中上当受骗。

可贵的是,本书通过对曾经非常流行和时髦的一些健康观念的另类剖析,说明伤害和保护这一对矛盾的互相转化,展示辩证的健康观念。充分认识人体本身的巨大潜力,在疾病发生时保持应该具有的自信和对本身抵御能力的挖掘。该不该看医生,怎样看医生,本书根据不同情况均给予了贴切和细致的指导意见。在本书最后一章,详细罗列了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帮助读者在医疗伤害发生后,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一章自愈——人体无时不在的医生人体是最好的医生

现代医学发现,许多疾病不经治疗都有自动痊愈的可能,即“自限性”。事实上,每一种疾病发生后,人体都有促使其向着痊愈方向发展的能力,只不过这种能力有大有小,和身体的状态及致病强度有关。

就当今自诩高度发达的医学水平而言,绝大多数治疗措施,仍然只是这种自愈能力的辅助手段。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许多疾病能够本能地自愈”,“患者自身同疾病斗争即是一种治疗,病因会因此清除”。

17世纪著名医学家托马斯·西登纳姆(T.Sydenham)被誉为是英国的希波克拉底,在当时批评医生大量滥用药物时,他精辟地总结出,“医生所能做的最好事情,是给人体以每一个能够发挥其自愈力的机会”。

当今许多学识丰富的医生都不得不承认,临床上真正由他们治好的病人比例并不是很大,这种情况在非手术科室尤为明显。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医生的作用,因为对病人的处理除了适当的治疗,还包括正确的诊断、预后估计以及安慰和护理。

人类可以追述有医生的历史,相对于整个进化过程来说十分短暂,现代医学的真正发展也只是在抗菌素发明以来的一百多年里。那么,在没有医生的时间里,人类是怎样对付疾病的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道理——大凡今天能够存在的一切生物,都是大自然筛选的结果,必然它们都有抵御周围环境中不利因素的能力,因为没有这种能力者早已被淘汰出局。

在众多疾病中,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人类每一次瘟疫的发生,幸存者均会对此种微生物产生强大的抵抗力,通过这一现象,人类发明了免疫接种,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发现,人体忍耐一些较轻的疾病,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人体在疾病痊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永远不可能被其他外在的力量取代。人体自身对疾病全方位、及时、精确地进行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当今医学水平暂时还无法达到。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体自身就包含有一个最好的“医生”。由于有这样一个无时不在的“优秀医生”,许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应该具有充分的自信。健康与平衡

人体是地球生命亿万年不断进化的产物,其复杂性和精确性远非当今最精密人造仪器设备所能相提并论。尽管今天我们在研究人体结构、人体生理机能变化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但离完全掌握人体的生命规律仍然相当遥远。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生命变化基本规律的认识。

古代中国,我们的祖先在对人体基本解剖结构都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按照朴素的辩证观点,提出“阴阳”、“五行”学说,总结出一整套粗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论。直到今天,这些理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阴阳互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医学对生命最基本的认识——平衡。

平衡意味着一定的量,不多也不能少,不高也不能低。人体的平衡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体与大自然外部环境的平衡。

生命活动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比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一定的氧气浓度等,而影响这些因素的外在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却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中维护内部环境的稳定,得益于人体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十分精确的调节手段。

下面是人体最基本的几个平衡调节。体温平衡

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温不尽相同,表层温度不稳定,各部位相差较大。深部温度比较恒定,通常波动幅度不超过1℃。我们经常说的体温指深部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

直肠温度平均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正常值比直肠温度低0.3℃,腋窝温度平均正常值比直肠温度低0.7℃。人体体温在清晨2~3时最低,午后2~6时最高,但相差不会超过1℃。女子在排卵后体温升高,一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但相差也在1℃以内。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人体一方面通过寒战,即我们俗称的“发抖”来产生热量(发抖的过程是肌肉不自主地规律性收缩),另一方面通过阻止散热来减少热量丢失,如皮肤毛孔收缩,即我们俗称的“起鸡皮疙瘩”。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皮肤血液流量增大,汗液增多,散发热量。狗因为没有汗腺,主要通过呼吸散发热量,所以夏天你看到狗总是在不断快速喘气。通过这些调节,人体始终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恒温条件。水平衡

在人体中,总重量达60%的部分是水,水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其平衡更加重要。当人体缺水时,神经系统会传递给大脑口渴的信号,促使增加饮水。当水过多时,通过我们的肾脏增加尿的排泄。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口渴时,皮肤会发干,特别是嘴唇。实际上,这是人体在减少皮肤蒸发,减少表皮水量,以满足重要脏器的水需要。氧气平衡

人体离不开氧气,这是因为食物转化为人体能量,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与氧反应(氧化)完成,称为“有氧代谢”,氧化反应产生能量最经济,也最完全——生出的废物最少。无氧代谢产生能量不经济,也不完全,主要用在缺氧时的辅助供能。

缺氧时,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增加氧气的摄入,如跑步后,氧气消耗太多,致使人体氧气不够,我们便会气喘吁吁;缺氧时,人体也通过无氧代谢来缓解部分能量需要,如跑步后肌肉的酸痛,就是因为无氧代谢导致局部乳酸生成过多所致。

缺氧也可通过增加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来弥补,长期生活在高原氧气稀薄地区的人面色变红,就是因为血中红血球变多所致。

氧气虽然重要,但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氧含量太高可以抑制我们的呼吸。在医院,许多呼吸不好的病人,对所吸入的氧气浓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这种时候可不是氧气浓度越高越好。能量平衡

身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就像机动车使用的燃油),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蕴藏的能。这些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并向体外散发。其余50%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存储于体内,供机体利用。

体内最重要的高能磷酸键化合物是三磷酸腺苷(ATP)。机体利用ATP去合成各种活性物质,细胞利用ATP去进行各种功能活动,肌肉利用ATP完成收缩及舒张过程等等。

当身体活动增加时,体内ATP消耗加快,使得血液中糖含量降低。血糖降低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促使人主动进食。当然,食物足够后,血糖升高,反过来刺激大脑产生厌食感,停止进食。

人体平衡及自我调节的功能无处不在,很难一一道来。这些例子所要表达的是,我们的机体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运转,其主要任务就是维护我们身体内外的平衡。我们的心跳,我们的呼吸,我们的消化、排泄、生殖、神经无不如此。平衡即意味着健康,一旦平衡打破了,失去正常的运作条件,机体就会受到伤害,就会产生疾病。

疾病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平衡失调:创伤是物理机械的外在力量与我们肉体所能承受力量之间的平衡失调,感染是病原微生物的强度与机体抵抗力之间的平衡失调。平衡是两极的对称,平衡失调,可因任何一极变化引起:同样身体状况,致病因素太强,疾病产生;同样的强度的致病因素,身体素质过低,疾病到来。

人体的平衡包括供给和需要的平衡。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有些看起来很好的东西,多了同样成为致病的因素:阳光美好,多了伤我们的皮肤;美味佳肴可口,多了伤我们的脾胃;少量的酒精使我们血脉通达,过量饮酒损害我们的肝脏和大脑神经;普通人用拳头轻轻捶击,会使我们的背部有舒适的感觉,若换成“拳王”拳击对手的力量,恐怕要脊柱断裂。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人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当外伤、感染等发生时,组织的损会启动自身修复系统。

以创伤为例:当创伤发生时(较小伤口),血管自行收缩而使出血自行停止(大的血管出血需要人工辅助,比如局部加压等)。不久,局部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从血管中渗出,这些白细胞能清除伤口中的细菌和坏死组织。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结成网状凝固,干燥后结成痂皮。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收缩使伤口缩小,从第三天起,伤口底部和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向伤口的血凝块内伸入,逐步填平伤口。

人体的自我修复过程称再生,再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再生的组织其结构和功能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另一类为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补,而由疤痕组织来代替,称不完全再生。前者主要为创伤小或再生能力较强者,后者多为创伤较大或再生能力弱者。

再生能力的强弱大小不一。表皮、黏膜、小血管、骨头等再生能力强,肌肉再生能力弱,神经特别是大的神经基本没有再生能力。

蚯蚓在截成两段后,一段可再生出头部和尾部;蜥蜴的尾巴可以完全再生。虽然人体自我修复比起低等动物来十分不够(我们不能自己长出一个新的肢体或头颅),但就我们今天的各种治疗措施,包括再植手术来说,人体自我修复仍然是依靠的关键。

人体细微的损伤随时都在发生,一次轻轻的挤压、一个小小的抓痕,都属于一定程度的损伤。为了应对损伤,人体的自我修复几乎二十四小时不断地在进行。人体的防御能力

人体防御外部环境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得以持续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人体的防御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高级神经系统(大脑)支配的社会行为

总的来说即趋利避害。这种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逐渐获得的。当被火烫过以后,脑子里形成的痛苦记忆会避免下一次的触摸。味道难受的东西,下一次会不愿意进食。

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有语言文字,并不是每一种有害的东西都必须亲自尝试才能知道。通过间接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并不曾体验过的感受。根据这些间接的感受,我们接纳对身体有用的东西,拒绝有害的物质和行为。这种能力的大小和一个人的经验、智力程度有关,受大脑自主支配。次级神经系统支配的保护反射

包括两种,即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是当一侧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的时候,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弯曲。比如,火烫一下手,被烫的整个上肢会不由自主地缩回。这种反射使我们尽快脱离伤害刺激。

如果伤害的强度较大,在同侧肢体弯曲的基础之上,对侧的肢体伸直,称为对侧伸肌反射。这种反射起维持我们身体平衡的作用,对侧肢体伸直可以支持更多的体重。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一下,马上会得到证实。这一类型的能力和人的主观意识无关。实验去除动物的大脑后,反射仍然存在。人体表皮的机械阻挡作用

人体表皮有阻挡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作用,是人体防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也有避免物理化学损伤的作用。不同部位的皮肤厚薄不一:脚底因为经常承受重力的摩擦较厚,暴露部位、劳动者的双手双肩可以增粗;皮肤对紫外线的阻挡能力根据颜色的深浅不一也不一样,颜色越深,阻挡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人被太阳晒黑,是人体通过增加皮肤黑色素,以阻挡过多紫外线伤害人体的调节手段。眼、耳、口、鼻、喉各自分泌物的防御功能

头部五官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内部相通,它们各自的分泌物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眼泪、唾液、痰液、耳屎、鼻涕等,均是人体对付外来入侵的手段之一。痰液和鼻涕是人体正常分泌物与异物的混合物,人体用咳嗽和喷嚏反射来排除它们。

当然,所有这些分泌物还有其他功能,比如眼泪润滑眼球、冲刷异物,唾液消化食物等。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敌”入侵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对“自己”和“非己”物质进行鉴别,对非己物质产生排斥效应,发挥保护作用。

免疫系统分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长或定居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细胞有许多种,各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粒细胞等;免疫分子则是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制造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在人体内除了血液循环外,还存在着淋巴循环,它可以把从血管中渗出的一些成分回收后送回血管,沿途经过许多免疫器官,过滤掉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癌细胞等。

免疫细胞可以吞噬或破坏进入体内的异物或老死、受损、异常的细胞。有的免疫细胞把细菌吞掉后牺牲,变成脓液;有的免疫细胞可以联合其他种类的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分子,向来自体内外的敌害冲杀;有的免疫细胞在发现外来入侵者时会释放出“抗体”,抗体与入侵者结合,标示出入侵者的存在,引来吞噬细胞将其消灭。

在人的一生中,免疫系统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12岁之前,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青年是免疫系统最完善的时期。进入中年以后,免疫器官尤其是胸腺逐渐衰退,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因而,中老年人的免疫力会有很大的衰退,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一些生活和饮食上的因素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比如许多免疫物质都在肝脏合成,许多入侵者也在肝脏被消灭,但是酗酒、服药、劳累、疾病等因素,都会破坏肝细胞,损害肝功能,使免疫力下降。

另外,情绪的大幅度波动,也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从而损害人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就容易被传染上各种流行疾病,也易患癌症。

免疫系统在给我们带来防御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相应的麻烦。这就好比在自己的土地上与敌人作战,可能会伤害我们的基础设施,比如建筑、桥梁等等;这也好比防盗门可以阻挡盗贼,同样可以在丢了钥匙的时候让它的主人进不了门。

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就在怎样才能克服人体对外来物质的抵制。每一项移植手术,后期在免疫抑制剂上所花费的代价远远超出手术本身。

过敏反应是因为免疫系统的作用过度所致——免疫系统对那些并不会伤害我们的物质进行了错误防御,因此也称“变态反应”。其他

眼睫毛、鼻毛也对微生物有一定机械阻挡作用,汗液有一定杀菌作用,阴道分泌物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人体的代偿和适应能力

在某一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身体通过调整该器官或其他器官的功能、结构及代谢予以补偿、代替,使之满足身体正常运转需要。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代偿”,它是机体一种重要的抗病功能。

代偿可分为功能代偿、结构代偿和代谢代偿三种形式。功能代偿

结构不变,功能增加。在高血压的早期,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阻力增大,心脏通过加强收缩的力量来克服增大了的阻力,以维持人体必需的对血液的需要。结构代偿

通过让器官、组织肥大来提高能力。长期的高血压使心肌肥大,使其收缩力加强;消化道狭窄时,狭窄以上部位扩张,肠壁肥厚;一边肾脏切除后,另一侧肥大。代谢代偿

通过生化过程来补偿代谢上的损伤。如缺氧时,糖的有氧代谢受阻,能量供应不足,此时通过另外的无氧方法——糖的酵解加强以补充能量。

功能、结构、代谢三种代偿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一般来说,功能代偿发生较快,长期功能代偿会造成结构的变化,因此,结构代偿出现得较晚。结构代偿能够使功能代偿持久增强,而代谢的变化则是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基础。

机体代偿能力反映机体储备能力的大小。人体各组织器官有着巨大的储备力量,如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及肺的通气量,只相当于剧烈运动时的1/10,因此,人体的代偿能力是很大的。积极锻炼身体能够增加身体的储备,同样也能提高疾病的代偿能力。

当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时,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这时机体往往改变自己功能、代谢或结构的一些特性,使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又达到统一。机体对环境的这种反应称为适应。

在日常生活中适应反应很常见,例如,长期进行体力劳动和锻炼,肌肉会肥大有力,心脏也肥厚,每次搏动输出的血液也较多,使机体更加适应体力劳动。又如进入高山地区,由于空气稀薄,会发生各种缺氧反应。以后通过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工具)增多,同时,组织内小的血管扩张,流入的血液增加,以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等,使机体逐渐适应缺氧的环境。

人体还有另外一种适应的手段,称为化生。它是组织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一种结构变为另外一种结构的方法,比如患慢性支气管炎、肾结石时,其组织管腔内面的上皮细胞会变为一种耐刺激的上皮细胞。疾病症状对人体的保护

当疾病发生后,经过代偿和适应仍然不能纠正平衡,人体开始相应产生一系列疾病症状。症状是患病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通常令人痛苦。

但症状却是机体防御疾病的重要一环,比如发热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腹泻排除病原体等。症状给人带来的痛苦感觉提供疾病信号,疾病信号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抵御疾病,比如自我对伤口的简单处理、脱离损害环境、求医等。

症状给人带来的痛苦感觉降低人体活动能力,强制局部或全身休息,以使人体把主要能量集中到对付疾病方面。

下面是几种常见症状简介。疼痛

·提供病变部位信号。

人体大多数疼痛往往直接反映病变的部位,如体表创伤、头部疾病等等;体内的疾病一般也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但在疾病早期有些可以表现为“牵涉痛”——心脏疾病左肩痛;阑尾炎早期上腹痛或脐周痛;胆道疾病右肩疼痛;急性胰腺炎左侧腰背部痛;尿路结石下腹部和会阴部痛。

·阻碍机体局部或全身活动,以强制病变部位或全身休息,促进疾病康复。

比如,腰扭伤的疼痛可以使你不敢随意运动腰部,以休息受伤的腰背肌肉、筋膜、韧带,假如用止痛药后,局部毫无反应,你可能在不自觉中继续损伤受伤组织。

·疼痛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吸引免疫物质流向病变部位,促进炎症消除和创伤修复。发烧

人体温度每增加1℃,抵抗力可以增加约一倍。在一定程度内,发热可以增加人体免疫能力,是人体防御疾病的一种方式。

部分专家认为,通常,小儿体温在38.5℃以下,成人在38℃以下一般不用退烧药。但如果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对机体组织将造成重大伤害,必须降低体温。物理方法降低体温简单易行,像通风、减少衣物、凉敷(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酒精外擦等。

民间和中医对一些病症通过发汗的方法治疗是有科学道理的。感冒通过盖厚被子、喝开水等让体温升高至出汗的程度,对杀伤感冒病毒应该有其中重要作用。但假如高热已经对人体本身造成伤害,我们还要紧闭门窗、盖厚厚的被子、穿厚厚的衣服,那就十分有害了。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从外界吸入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而排出体外。所以,一般痰多的咳嗽我们尽量不用镇咳药,但刺激引起的干咳影响休息和睡眠,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呕吐

呕吐可将有害的物质从胃里排除,从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碱中毒和营养障碍。腹泻

腹泻可以因为食物中毒、感染、非特异性炎症、药物及化学毒物饮食不当、消化不良,以及肝胆胰腺疾病等诸多因素引起。腹泻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在于,可以排除各种致病微生物、毒物、或刺激性物质,因此临床治疗腹泻常常以抗菌、去因为主,直接单一止泻十分少用。

但严重腹泻可以导致水及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吸收、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控制病因的前提下,给予适量直接止泻药物效果会更好。

一定程度的症状是人体保护自身的重要手段,对那些并不十分痛苦的症状,我们有理由忍耐。但较重的症状直接对身体产生伤害,则应该设法消除。

症状轻重不仅和疾病程度有关,与机体的耐受力也不无关联。既然症状是一种感觉,患者自身的感觉最为重要。判断症状轻重及是否需要处理的标准,绝不能按照其他人的主观臆断。看起来很轻的疾病,部分病人可有较重的反应,这时候,一味强调忍耐甚至对病人进行指责是不恰当的。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

炎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其定义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性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这说明,炎症反应是那些单细胞动物和其他无血管的多细胞动物所没有的能力。

炎症反应不同于免疫反应,后者主要在于识别异己、杀灭异己,而前者在于对一切损伤因子进行包围、消灭,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细胞,修复损伤。

发炎的过程主要为:损伤后局部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人体内白细胞向局部聚集并冲出血管。这些白细胞吞入细菌然后将其杀灭。发炎的表现往往局部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可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网状内皮细胞(淋巴结、脾脏等含有)增生、实质器官损害等。

炎症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害与机体抗损害反应的矛盾斗争过程。一般说来,炎症过程中的变质、代谢障碍、血液停滞、发炎的器官和其他器官的技能障碍等等,都属于不利于机体的损害性反应;而充血,代谢增强,渗出和白细胞的吞噬、组织增生、发热、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抗体形成增强等,则属于有利于机体的抗损害性反应。

炎症反应有利于清除消灭致病因子,稀释毒素,吞噬搬运坏死组织以利于再生和修复,使致病因子局限在局部而不致蔓延全身。第二章现代医学的局限年轻的科学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交通和信息的不畅,人类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故而形成了各个地域不同的民族医学。

发端于古希腊的欧美民族医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逐渐成长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接受,被称之为“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在我国又称为西医,但严格地讲,它们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现代医学只是指近代西医,并且吸收有世界各民族医学中科学的医学成分。

现代医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其真正的发展就是100多年的事情。早期的西医也如同我们的中医一样,大多选用植物药物和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有像放血、拔罐、导泻等简单操作,也有像助产、拔牙、正骨、拔障(白内障)、取石(膀胱结石)等稍微复杂一点的专业技巧。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细胞学、遗传学等一系列学科建立起来,为从微观上研究人体提供了基础,自此西医才开始了质的飞跃,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医学”。

抗生素的发明和大量生产,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开创了崭新天地,使现代医学真正成为非常实用的医学。

疫苗接种的广泛使用,为现代医学大规模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找到了非常有效的途径。

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的发展,不断提升了现代医学准确诊断疾病的能力:从20世纪初的X射线、心电图,到中期的电镜、内窥镜、超声诊断仪,再到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使诊断学逐步无痛化、精确化。

外科学的发展,更是显示了现代医学的巨大优势。麻醉药物的发明解决了手术的疼痛,无菌手术观念和抗菌素的发明,逐步解决了伤口感染难题。20世纪中叶以后的移植外科使外科学日益繁荣。

在过去100年里,外科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性质也发生了转变:20世纪初期,外科基本上是缝合和摘除,而现在已转变为精确的修复和无止境地替代。随着腔镜外科的出现,手术也向着精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人们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人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日益深入,为解决医学的重大问题,如肿瘤、免疫、遗传、组织再生、抗衰老、药物开发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基础科学研究已改变了人们对机体及其与疾病斗争的理解,进一步从本质上证实了基因是决定人类生、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不少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相关基因和病毒致病基因陆续被确定。基因工程也促进了新药物和新疗法的涌现。198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0年该计划正式启动。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于2003年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将成为现代生物学、医学用之不竭的源泉。

与此同时,免疫理论与技术也渗透和影响到整个医学领域,并且通过对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认识,促进了对人体整体性和有机联系的深入理解。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治疗帕金森氏病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带来了新希望。90年代后,人们更加重视脑科学研究中整合性观点的重要性,即认识到神经活动的多侧面、多层次性。

由此可见,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内分泌学等的发展,不仅深化了对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而且还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机体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现代医学已开始注意从生命物质运动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与整合方面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并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现代医学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创造了许多奇迹。当基因、克隆、微创等一个个新鲜的名词不断涌现的时候,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高深莫测的医学理论和新鲜的名词,一起使现代医学虚幻得高不可及,使普通大众产生出一种现代医学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错觉。

而另一方面,大家见到的却是自己身边仍然有那么多的疾病无法治愈,许多时候,面对疾病医生仍然是束手无策,比如像各种癌症、艾滋病、癫痫病等。许多人因此误以为,可能是自己接触到的医生能力有限或者医疗条件不够,于是迫切地追逐“神医”、“专家”,苦心地寻求“灵丹妙药”和“祖传秘方”。

当完全进入现代医学的殿堂以后,我们才发现,现代医学居然存在那么多不足、局限和无奈,人类在不少疾病面前,仍然显得十分可怜和无助:正常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还有无数秘密没有揭开;许多疾病病因病理不明;缺乏特异和早期敏感的诊断手段;治疗措施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就连普通感冒,现代医学也并不能真正将其治愈,所有的感冒治疗措施仅仅只是控制症状、缓解不适而已,根本无法改变感冒的自然病程。

对现代医学的客观状况认识不足,容易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虚幻的渴求。这也是许多人为什么容易病急乱投医、被欺骗的重要原因。

正确客观地认识现代医学的局限,能够使我们面对现实。有时候一定程度顺其自然的坦然心态,可以避免病急乱投医造成的金钱和健康损害。坦然才能乐观,乐观的心态从精神上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对疾病的康复意义,无论是古代传统医学还是当今现代医学,均给予了充分肯定。乐观的心态也能够使我们在无奈中充分享受生命曲折中的乐趣,笑对人生。人体之谜

现代医学是在以具体形态为中心,不断推理、演绎、求证的科学。了解正常情况下人体结构及功能,是解释疾病、治疗疾病的前提。

为了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现代医学诞生了解剖学。

解剖学最早开始于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但他们仅仅局限于动物的实验解剖。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的《医经》,其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及诸多脏器已有较详细而具体的记叙。但由于当时西欧正处于宗教统治的黑暗时期,禁止解剖人体,该书主要资料均来自动物解剖观察所得,故错误之处甚多。

文艺复兴时期的维扎里,从学生时代就冒着宗教迫害的危险,执著地从事人体解剖实验,终于完成了《人体构造》的巨著。本书较系统完善地介绍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构造,还勇敢地摆脱了盖伦权威的束缚,纠正了盖伦许多错误的论点,维扎里也因此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

继显微镜发明之后,意大利人马尔匹基用之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构造,使解剖学向着微观化发展,于是诞生了解剖学的分支组织胚胎学。

总的说来,由于尸体解剖的合法化,人体静止状态下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结构,至今被了解得十分透彻,几乎很少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人体活动状态下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结构,随着X射线、CT的发明也逐步得到部分了解。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使人体微观结构的认识一步步向“超微”或者“分子水平”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活体和尸体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性,这种了解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关于正常人体功能的研究,现代医学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个方面进行。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而生物化学则是研究人体生命中的化学现象。

生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实验性学科是从17世纪开始的。1628年,英国医生Harvey所著《心与血的运动》一书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有明确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Harvey证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并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他的结论是在几种动物身上应用活体解剖法通过多次实验而获得的。

在17~18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和物理学、化学的迅速进步,给生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应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证实了Harvey对循环系统的结构的推论;物质守衡和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的提出,以及燃烧和呼吸原理的阐明,就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到了19世纪,随着其他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理学实验研究也大量开展,累积了大量各器官生理功能的知识。

近30多年来,由于基础科学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生理学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及其调节机制、细胞跨膜信息传递的机制、基因水平的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使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

比较起人体结构的研究,人体功能更需要在活体的正常状况下才能展示出来。许多情况下,有创伤的人体实验是绝对被禁止的,因此,我们对人体功能的分析许多来源于动物实验。

但是,毕竟动物与人是有差别的,这种研究对象上的不尽一致,极大地妨碍了对人体正常功能的认识。相对于人体结构来说,我们对人体功能的了解欠缺巨大。特别是一些高级功能,比如脑,它的记忆功能、学习功能、中枢管理功能、梦的形成、精神因素对其刺激和影响等,直到今天仍然知之甚少。

生物化学在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进入真正发展的时期。取得的成就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各种维生素、酶等的发现到DNA、RNA蛋白质结构的研究,遗传密码的破译,到今天基因序列的排列、基因重组及基因工程、克隆等。

人体功能中的化学现象十分复杂,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各种蛋白质的构成就像浩瀚的宇宙,根本不知道边际在哪里。当今所掌握的人体化学知识,相对于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有一部名叫《物种》的科幻电影。其故事情节大概为:一种来自太空的神秘信号描绘出了一种未知生物体的基因组,一位疯狂的科学家按照这种描述合成了DNA,并在此DNA的基础上培育出生物体,结果它长得与运动女星娜塔莎非常像。

这种超越现代科技时空的大胆幻想,很容易使大众产生一些对现在生物化学能力的不切实际的评判。细胞基因就是DNA分子,它能指导氨基酸编码成蛋白质,合成这些人造蛋白质需要有合成长链(成千上万个)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能力。实际的状况是,今天现有的DNA合成技术能设法合成的基因只能编码几十个氨基酸,这太短了,根本不能生成有意义的蛋白质。合成一个单独的有生命的细胞,在今天仍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合成有生命的人体就更无法想象了。由我国生物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离人体结构的蛋白质相去甚远。

目前,非常时髦的基因工程即在试管内按人为的设计实施基因重组技术,只是在疫苗、激素、部分细胞因子的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重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许多医疗骗子利用这一科学名词,为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打上所谓“基因”、“高科技”旗号愚弄患者,骗取钱财。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杂交物种,但这些物种仅仅只是原有物种的一些变异而已。

克隆是当今最激动人心的一项高科技成果,绵羊“多利”的诞生成为人类生物科学进步的里程碑当之无愧,这项成果激发了人们对于疾病认识和治疗的无穷想象。与医学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克隆出我们出了毛病的器官,然后再移植上去。

不久前,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了“克隆人体全部器官成功”的报道,那一幅老鼠背上的耳朵画面确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事实上,在裸鼠背上率先复制出人耳朵的曹谊林教授本人也承认,这只耳朵只解决了组织器官的组织架构,复制出的耳朵没有神经,没有血管分布,没有器官应有的任何功能,只是一个摆设。

在目前许多关键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真正克隆人体组织和器官尚不可能。疾病机理上的困惑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致病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就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

病理学的发展,在人类探索和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的发展自然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制约。当人们还只能依赖肉眼和简单的放大镜观察事物时,便只能产生器官病理学;只有到了显微镜和细胞学问世以后,才有可能诞生细胞病理学。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特别是一系列有关新方法、新技术的相对建立,对病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病理学已不仅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而且深入到从分子水平、从人类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去认识疾病,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在病理学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但离完整解释疾病病因病机,其现实状况并不乐观。许多疾病,诸如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缔组织病等等,至今病因不明。

虽然已经知道某些因素可以导致各种恶性肿瘤,但是对于这些病因引发恶性肿瘤的具体环节,仍没有完全弄清楚,导致至今仍缺乏有效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有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体表疾病,如老年斑、扁平苔癣、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脱发等病因,仍然是一团迷雾。

命名为“综合征”的疾病,大多是疾病病因或者机理不清的一系列症状。目前,有关综合征的疾病数以万计,随便列举一下,就有肾病综合征、美尼尔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肆虐中国的“非典”,实际上应该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病因病机不明,治疗因此多采用对症处理。这些治疗在缓解疾病症状的同时,产生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症状的缓解虽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也会破坏疾病的自然进程,有时候是越治越重,甚至断绝了疾病自然痊愈的希望。诊断的现状与缺陷

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询问病史、检体诊断、实验诊断、X线诊断及其他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可谓洋洋洒洒,其项目众多,难以一一列举,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染色体检查、人类基因组的破译是当今最尖端的技术。

X线诊断从早期X透视、拍片到CT即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代表着现代医学最高级和权威的技术。其他诊断技术包括有心电图、超声波、心向量图、心音图、脑电图、红外线扫描、肌电图及纤维结肠镜等,其中超声波已经从A超(一维图像)发展到今天的B超(二维图像),B超也从光有黑白图像发展到了彩色、黑白并存。

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措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方便,但是,以目前最先进的影像检查手段来说,检查结果也只能提示病变可能是什么,或者说像什么病。即使是目前最尖端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染色体检查、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在人类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依然是有限的。

癌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其治疗效果绝不至于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现状。但没有一项早期敏感的检查手段,能够让我们在癌症萌芽期间就给我们提供准确诊断的信号。

常规的实验室诊断,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液生化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只能作为诊断参考。心电图、脑电图、红外线扫描这些听起来很现代的检查手段,临床意义也十分有限。

所有这些诊断仪器构成了西医庞大的辅助治疗系统,在增加疾病诊断正确率的同时,医疗成本也极大地提高,许多人由此看不起病,医务人员对它们的依赖性逐步加强,以至于许多医生离开了这些设备就看不了病。治疗的现状与缺陷

如果将痊愈定义为“完全恢复”——恢复正常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功能状态——那么,就当今医学能力来说,多数疾病无法达到。

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类风湿、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失眠、重症肌无力、癫痫病等等,均缺乏根治方法。细细统计一下,我们可能发现,80%左右的内科疾病和皮肤科疾病,根本无法完全痊愈。能够完全痊愈的疾病,如果机体抵抗力强,也可不经治疗而自行恢复。

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变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不少中老年人都患有一些退行性疾病,他们认为,只要治疗就能恢复到从前,但就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能力来说,这些慢性疾病病变过程实际上是完全不可逆的。

许多人对此不了解,更不理解,总以为所有的病变都可以逆转,因此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等无不如此。

在医学临床统计概念中,只要消除了症状体征,就可以称为“临床痊愈”,临床痊愈的病人,实际上病变组织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化。

疾病晚期多脏器功能衰竭,诸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现代医学完全茫然。最好的医生,用当今最好的设备,均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

各种恶性肿瘤至今仍无治愈的良策,化疗、放疗都有很大的副作用,介入治疗的效果还不能确定,外科手术切除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还将面对一系列风险。

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疯牛病、刚果热、猴痘、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的疾病不断涌现,至今仍未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

肥胖、脱发、近视、毒品成瘾介于疾病和非疾病之间,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目前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事实上,现代医学除了在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急救、预防接种这几方面有实实在在的完全效果以外,其他的治疗大多属于暂时控制、延缓病情之列。作用有限的“巨大进步”

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表现在抗生素、人工胰岛素、精神病药物、心脏病药物、疫苗、艾滋病药物、器官移植、X射线、脱氧核糖核酸(DNA)等方面。无疑,这些成就对于促进人类的健康作用十分巨大,但是,普通大众在受到这些“巨大成就”宣传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它作用“有限”的另一方面。抗生素

美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生刘易斯·托马斯所著《最年轻的科学》一书中告诉我们,直到他青年时代学医时为止,医学在治疗方面是完全无知的,唯一的本领是给病人吃治不好也治不坏的安慰剂,其效力相当于宗教仪式中的符咒。最高明的医生也不过是善于判断病的名称和解释病的后果罢了。一种病无论后果好坏,医生都无法改变它的行程。

医学之真正能够医治疾病,变得名副其实起来,是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人发明了磺胺药。这种药物对于化脓性咽喉炎、脊膜炎、淋病等有效,甚至用于某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英国人弗莱明1928年发明了青霉素,并在1943年得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大量应用以后,许多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诸如曾是不治之症的猩红热、化脓性咽喉炎、白喉、梅毒、淋病,以及各种结核病、败血病、肺炎、伤寒等,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1943年,俄国出生的生化学家瓦克斯曼博士发现另一种有效的抗菌素——链霉素,这种新药可以有效地治疗包括肺结核在内的一些疾病,不过毒性却大于青霉素。此后,在短短20余年内,人们又陆续地发现了氯霉素、金霉素等数十种各有功效的抗菌素。

青霉素能杀灭各种病菌,而且它对人体几乎没有毒性,除了极少数人对青霉素过敏。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直到今天,它仍是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几十年来,通过对青霉素结构的不断改变,创造出许多不同类型的青霉素来,如氨卞青霉素、先锋霉素即头孢类等。

抗生素的运用,是对现代医学的重大贡献,使得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基本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为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成功的保证。当今医生的处方中,抗生素占到了相当的比重。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仅充分地展示了它的神奇功效,同时,也逐步暴露出它的问题。

许多抗生素都有副作用,比如过敏可以造成死亡、肝肾损害,甚至致人死亡等。

由于生物具有适应环境进行变化的能力,许多细菌逐步产生耐药性,抗生素的效果逐步降低,比如青霉素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强大了,在1946年用40万单位就能控制的肺炎,现在可能要用到800万单位。

各种新的致病力增强的微生物不断出现,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不可预见的灾难,如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很难说不是因为抗生素乱用引起的病毒变异。

抗生素并不是对所有的微生物有效,称其为“抗菌素”倒是名副其实。病毒类、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病原体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找到疗效确切的药物。最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感冒,至今仍然停留在对症治疗的阶段。病毒性肝炎主要的治疗也只是护肝治疗。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很多部位都有细菌生存,如咽喉部、胃肠道、泌尿道等。这些细菌与机体之间呈现为共生关系,有时是井水不犯河水,更多的时候是相互有所需求,如大肠杆菌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吸收,肠球菌分解膳食纤维为结肠提供能量等等。

此外,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广泛的广谱抗生素)不仅可以杀死致病菌,同样能消灭正常菌群,它可以破坏人体正常菌群结构,导致新的疾病即并发症产生。人工胰岛素

1921年,多伦多大学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从狗的体内分离出活性物质——胰岛素。他们把这种物质注入一条患有糖尿病、濒临死亡的狗,这条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现了好转。

第二年,他们在一名垂危的14岁男孩身上尝试类似的实验。这名男孩的血糖水平几乎立刻就降了下来。随后,这种激素进入大规模生产。

但是,人工胰岛素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它只是一种暂时降低血糖的药物,无法修复人体胰岛的分泌功能。精神病药物

第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是1949年用于控制躁狂抑郁症的锂。50年代研制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等药物,后来又出现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这些药物同样只能暂时缓解疾病症状,并不能真正根治疾病。所有精神病人服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时候都离不开氯丙嗪,因此,有人将精神病医生戏称为“氯丙嗪医生”。心脏病药物

对心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脏病发作都成了可以治疗的疾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脏病药物急剧增加的结果。

但是,这些心脏病药物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结构变化的心脏。对于已经失去代偿能力的心脏病人,心脏病药物的治疗并不能达到根本改变心脏功能的效果。疫苗

从爱德华·詹纳1796年首次对天花施用疫苗取得成功,人类揭开了征服传染性疾病的序幕。现在,疫苗被用来控制脊髓灰质炎、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甲肝、乙肝、百日咳、破伤风等诸多曾经十分常见的疾病。

但由于细菌的变异,这些疫苗在预防这部分传染性疾病的效果上也不是万能的。比如,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产生的变种用常规的乙肝疫苗就没有预防效果。千万不要认为,接种了疫苗就可以万事大吉。器官移植

1954年,波士顿的医学家哈特韦尔·哈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为了避免出现身体排斥外来组织这个最大难题,这次手术是在一对双胞胎身上进行的,这是器官移植的首创。

1963年,医学家们在肺和肝脏移植方面进行了尝试。接着,南非的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医生和美国的诺曼·沙姆韦和登顿·库利医生相继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到70年代后期,环孢菌素这种能抑制身体攻击外来器官倾向的药物研制出来以后,器官移植成为常规疗法。

许多普通人对器官移植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就是只要移植成功了就会一劳永逸。事实上,当器官移植成功以后,人体免疫系统仍然不断地对移植进来的异物进行排斥反应,手术后必须要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生存。这些免疫抑制剂的费用不菲。

另一个误区就是不理解医学上“器官移植成功”的概念,以为成功就意味着长时间的生存。器官移植者的存活期是有限的,如异种心脏移植,生存时间极短,生存时间为数分钟至20天,但这也表示移植成功。

其中比较好的是肾移植,我国至1993年底,1年生存率从1984年的86.7%提高到93.7%,累计13594例次中,5年以上存活者只有1000多例,10年以上存活者只有200例,最长存活期也只有18年。至2001年,累计40393例,最长存活者(已经活了26年)只有3例。X射线

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在1895年对其妻子的左手骨骼拍照时,揭示出X射线的强大威力。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日常医疗。这种带有阴影的灰色照片,实际上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现在,医生们可以通过它观察骨折部位、肿瘤和肺部充血情况。

超声波、CT扫描、PE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也接踵而至,各种技术都可在无须进入身体内部的情况下,为体内器官提供不同的视图。但这些视图只是一个间接的影像,机器不同、操作者不同,对其结果的判断有一定差别。脱氧核糖核酸(DNA)

上世纪最大的发现是DNA。DNA发现始于1953年,当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绳梯结构。一个梯级就是一个遗传密码单位,它们集合在一起,包含了生命的所有信息。

现在,有关基因的知识正在改变医学的许多领域: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研制胰岛素、心脏病药物和生长激素等有用的蛋白。对基因在诱发癌症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使科学家研究新疗法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旨在寻找缺陷基因的筛选检查,能为多种疾病提供警报。

但基因工程涉及医学领域,只是在疫苗、激素、部分细胞因子的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重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人文精神渐行渐远

医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在面对病人的时候,要尊重病人各方面的需求,尊重病人安全的需求、尊严的需求、生物学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和行为需求。它把病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以病人的价值为中心。

在现代医学活动中,强调科学的定量资料,回避模糊性和多元化,对生命的价值和疾病的意义等问题进行回避。强调以疾病为本,而不是以病人为本。

比如,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明知道基本没有多大希望,不考虑病人及家属的经济利益,一味强调其十分渺茫的好转希望,一味给病人手术治疗,还美其名曰至少可以提供经验积累。这不仅仅给本已在痛苦中的病人增加更大的痛苦,还浪费病人更多的钱财。但这一切就现代医学的理念来说,却并不违反医疗原则。

对躯体慢性疾病的治疗上也存在着缺陷。只重视人体局部的病变,忽略了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有互相依存又互相生克的关系。临床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表不治本的对症方法,各种药物虽然能起到一时的、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但无法彻底治愈这类疾病。

病人长期依赖药物,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人体内日积月累,又伤及其他脏器,酿成新的疾病,旧病未愈,又添新病,“药源性疾病”泛滥成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