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力量:站在人性的角度设计商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9:20:0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洁的力量:站在人性的角度设计商业

简洁的力量:站在人性的角度设计商业试读:

前言

通常我们理解的简洁或极简都局限于设计或生活方式,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认为的,但我认为“简洁”适用的范围其实可以更广,它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完全适用于我们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或许可以教会你一些不一样的经营管理方法,改变大家过去陈旧的思维方式,用“简洁”的视角重新解读和审视未来趋势,在产品设计、营销传播、组织经营管理上不断创新。

我希望写一本纯粹的好书,通过这本书用文字感动读者,并且可以通过文字的交流给读者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启发!

2009年冬天,我接受网易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的邀请,去丹麦参加气候大会,期间参加了哥本哈根6万人环保大游行。这次活动真实触动了我对个体欲望的思考,从那时起就产生了想写点什么的想法,但开始并没有想过写书,只是零零星星地写了一些随笔和阅读笔记。随着一年一年相关话题阅读量的增加,竟然逐渐形成了一个关于简洁的知识体系。可能是职业的原因,这些文字大部分是关于商业的思考。2016年,和亿邦动力网的总编鹏雷聊起这些看法,他问我想不想把这些文字整理成一本书出版,他来联络出版社。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说实话,如果当初我能够了解把一些零散的知识整理成一本书的工作量如此之大而且如此艰辛,要花掉整整一年中几乎所有的个人时间,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勇气答应鹏雷做这件事。但此刻,当全书已经截稿,我已经从褪了一层皮的状态中走出来的时候,还是十分感谢这个过程,因为它让我第一次如此严谨而认真地对待一个课题、对待每一个文字,因为我知道,它将面对千千万万双挑剔的眼睛!

就在我写这篇序的时候,中国很多城市的雾霾都在爆表,甚至影响到航班的正常飞行,此刻我正因为雾霾的原因在候机楼等待延误了三个小时的航班。有人说工业化是人类不可逆的悲剧,充斥着肮脏和贪婪,人类的欲望永远没有穷尽。工业革命后的人类社会就如开了外挂一样用指数级的速度飞奔,所有的人、企业、国家都被强行拉上了这趟高速列车。

基于上述经历,让我十分强烈地感觉到,简洁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关注的话题。我自己手里的苹果手机内存从两年前的16GB换成了如今的128GB,而这128GB的空间也即将被各种App塞满,这迫使我不得不删除一些不常用的软件来为一些新增加的软件让路。App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同时App所需要的容量也逐年增加。试想以此速度发展下去,再大容量的手机也难于装下人类无限制增长的欲望。

每年我们产出800万首新歌、200万本新书、4万件新产品,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功能和信息发展,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生活是否会被复杂和无尽的选择所占据?这并非想象,因为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我有个双鱼座的朋友,这个星座有个特点,就是对于选择比较纠结。在这个一年有4万件新产品诞生的时代,对于他来说,买东西不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信息的高速发展让所有产品通过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然而到底选择哪一家?做出这个决定却是个痛苦的过程,往往人们会遇到“这家评价好,但是那家价格低”“这家有促销,但是那家折扣大”的窘境。信息透明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加速了供应端之间的竞争,让价格和利润更透明;但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和那个双鱼座的朋友一样患上了选择恐惧症。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这场信息革命致使每天无数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充斥在我们的脑海中。信息和产品的几何级增长让我们开始不安,我们开始担心自己的成长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无论是作为公司还是个人,我们都在追求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设计、最新的理论,生怕自己错过了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作为个体能够追赶和掌握的程度。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赶上时代高速发展的步伐,如今即使是把过去24小时内被发明和创造的新事物审视一遍也需要花费一个人至少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复杂所困扰,大量的碎片信息、无效人脉,手机里大量的微信群你真正看的有几个?手机里数千个联系人你真正联系的有几个?生活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打断。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内心深处正在呼唤简洁。

作为个人来说,我们期望简单的生活和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当下复杂对消费者的困扰。在复杂和无止境的功能增加中去竞争,只会变得越来越艰难,企业需要另辟蹊径。我们看到谷歌、苹果、无印良品等化繁为简的企业,很具有前瞻性地开始引领商业上的简洁变革,而它们取得的商业成功也让我们更加坚定,简洁会引领一场商业的革命。可以预见,未来复杂仍然会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照这样的趋势下去,简洁注定会成为一门产业,并且是具有成长性的产业。

而本书,是通过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提倡用简洁的方法来服务消费者,并产生经济价值。科技促使我们往前走,但是往往我们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走,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增加功能,那我们也必须跟进;大家都在运用最新科技,那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创新是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科技化还是人性化?如果说是为了科技化,那我们已经做到了,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的速度,较过去而言已经到了以秒为单位衡量的程度,一项技术被发明和创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被商业化。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科技化的生活吗?也许并非如此。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说:“设计的目的不是让世界更加科技化,而是如何让世界重新变得更加人性化。”人性化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根本,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别人在做什么,而是这件事情本应该怎么做。

本书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在商业的各个环节上应该如何用简洁,当你明白应该如何用最简洁的方法做到时,就能够利用少的资源,在不同的环节中最大化地创造价值。简洁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这种价值是外部的客户价值,还是内部的企业价值,简洁法则都可以往下挖掘,找出其本质,并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它。简洁法则不仅仅存在于设计和产品层面,也可以渗透到商业的方方面面。

无论你是设计师还是创业者,抑或是与大多数人一样受到“无尽复杂”困扰的人,都将在本书中得到启发。本书给你带来的简洁法则将绕开商业背后的浮华,去寻找更本质的东西。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供应链、组织设计、决策等多个层次上追溯本源、反思常识。

改变世界和创新并不都需要绝顶聪明,有时候只需要比别人多一些思考。第1章简洁风暴极致的高深即简单。——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第1节简洁印象北欧简洁:北欧人简洁生活的智慧

2009年12月,网易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我发出邀请,邀我去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的活动。作为一名时尚行业的从业者,却一直对环保有着一种情节,所以当接到邀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同行的,除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官员,还有时任网易副总编后创办了雪球财经的方三文、新晋影后李冰冰以及时尚集团的孟主编等,一行13人辗转十几个小时,途径阿姆斯特丹后到达哥本哈根。

在飞往哥本哈根的飞机上,三文兄就坐在我旁边,一路极少说话,一直头也不抬地看他的电子书,而我不禁想起郭沫若在游遍北欧诸国之后赞美哥本哈根的诗句“北欧风物今观遍,民情最美数丹京”,还有安徒生童话、美人鱼雕像、环保之都……这座被称为“北欧巴黎”的神秘之都,到底有着怎样的浪漫?第一次去丹麦,内心免不了兴奋和好奇!

入关的时候发生一个小插曲。入境官员——一个长得消瘦的欧洲小伙子用流利的英语问我去哥本哈根做什么。我平时英语并不好,好在之前和网易开会时提到过climate change,我就说了那两个单词,小伙子笑了笑说“OK,thank you!”之后顺利过关。

抵达的第二天,我就参加了6万人的大游行。哥本哈根这个并不大的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塞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环保者们组成的游行队伍,我们一行人也拉着一条大横幅跟着人群在大街小巷里穿行。在浩瀚的人群里以及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下,确实能感受到那种由群体散发出的气场张力,整个过程令我非常震撼,第一次触动了我对于个体欲望的思考:在一个无限制消耗的世界里,什么时候我们的欲望才能满足?若一个人足够富裕,就一定要无底线地奢靡和浪费?什么才是个体真正可以获得的幸福?

之后的几天,参加了一些论坛活动,主办方安排了我们一行人在丹麦及瑞典进行观光旅行。来之前我就有个疑问:为何联合国要把这届大会开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观光的过程,我逐渐找到了答案。这次旅行应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西方繁荣社会的想象,丹麦和瑞典均是富裕的国家,人均收入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但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满大街行驶的都是1.6L排量以下的车,建筑、室内装修以及生活细节无不奉行简单实用的原则。看来,这届气候大会选择哥本哈根可谓用心良苦。

当然,这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哥本哈根。之前游历欧洲其他地区的时候,就钟情欧洲各地的建筑艺术,而哥本哈根的建筑又别有特色,既不同于欧洲中世纪华丽的外墙装饰和雕刻,又和国内千篇一律的黑白灰且越来越高大上的住宅小区不同,哥本哈根的房子,朴实无华,但外观都涂了鲜亮的颜色,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丹麦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的房子大多数不高,但窗子都很大,临街的整面墙几乎被窗子占满。一条街道上的房子,除了外墙颜色不同,其他的看上去并无二致,好像他们也并不在意“撞”房子。这样的建筑风格非但不会单调,反而更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丹麦民居挪威布吕根小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大部分北欧的建筑大约会有这样一些特点:(1)大窗户。北欧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大窗户为的是更好地采光。(2)大色块。外观除了常见的黑白灰,还会运用比较跳跃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但都是纯色,目的是让单调的冬日多一些点缀。屋内装修大多采用白色或浅色系,也是出于采光的考虑。整体不会过于跳脱和多元,会保持色调与装饰风格极简化的视觉统一。(3)房顶多为坡顶。漫长的冬季,下雪的日子特别多,坡顶没那么容易积雪。与房子之间三角形的结构,也有保暖的功效。(4)极简装修。室内装修非常简单,注重实用性,功能区的划分并不明显,比如现在国内常用的三室两厅结构,两个厅通常是一体的,只是在使用上有所区分,这也是源自北欧设计。室内多数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

这些特点使得北欧的建筑物看起来特别简洁明了,别具一格,同时又不失功能性。北欧的建筑艺术在实用和好看上面找到了平衡点。

除了哥本哈根的房子,2014年当我再一次到丹麦的时候,另一个震撼到我的建筑是丹麦的水族馆The Blue Planet(蓝色星球)。The Blue Planet(蓝色星球)

蓝色星球是丹麦最大的水族馆。蓝色星球整体结构采用的是旋涡状的设计,就像海水形成的漩涡,非常符合水族馆的主题。整个建筑外观并没有很复杂的图案,只是点线面之间的变化,颜色也只有一种,而且和地面完美结合,融合了环境,这样既环保又非常有设计感,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个设计的精妙。

蓝色星球里面的结构也延续了整体设计,只是线和面的变化,但是无论从观赏性还是从实用性上来说,都非常完美。The Blue Planet(蓝色星球)里面

蓝色星球不仅是丹麦最大的水族馆,也是北欧最大的,于2013年3月22日全面完工,由丹麦著名的设计公司3XN设计。在北欧宁静的天空下,搭配上这种简洁的风格,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建筑与自然天然一体,结合得如此美妙。

北欧人的简洁主义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也深深印刻在每一个角落。

或许对于国人来说,家居上的北欧极简主义更为大家所熟知。国内大名鼎鼎的家居品牌宜家采用的简洁风格,即来自北欧国家瑞典。

北欧式的家居在外观设计上,非常明朗、流畅,基本都是使用线和面结合的形态,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细致,且注重实用性。流畅的线条设计,又使得家具造型简单而纯粹,非常有设计感。

而在材质上,北欧人喜欢使用天然材料,比如木材。他们注重材料的原始色彩和质感,这使得家具非常独特,且能和自然融合。北欧室内设计风格

简洁、实用、环保的理念渗透在北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地,这种审美也就成为主流。如今不仅在北欧,全世界都对北欧的设计风格极度认同,国内许多建筑及装修风格,都源自北欧设计。

2009年那一次的北欧之行使我初识简洁,“纯净”是北欧式简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这种纯净就好比北欧的天空一样令人陶醉,我彻底迷上了北欧的极简,以至于后来我装修办公室和住房,无不将北欧的极简风格融入其中。但那时的简洁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日式简洁:精神上的纯粹追求

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的时间,由于工作关系,需要频繁地去日本考察,尤其是后面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去一两次。开始只是奔波于东京的各大百货公司和商业街,捕捉各种可能影响中国市场的时尚信息。之后逐渐开始利用闲暇的时间游览一些名胜古迹。2009年我接受邀请去参加稻盛和夫老先生创办的盛和塾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大会,被主办方安排到京都郊外的一座禅修寺,从而深度接触了日本禅宗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精髓,之后每到日本必留出足够的时间遍访日本各地的寺庙以及与禅宗文化相关的人文风情。

日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民族,准确地说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对于别人好的东西,从来都是积极学习并很快融会贯通。这个国家是个复杂的融合体,有些它能极简到近乎无的状态,有些它也能烦琐到让人诧异。比如日本的园林,可以简单到只有看似随意摆放的几块石头;而日本的和服,要正确穿上去,其烦琐程度可能会令任何一个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而日本的简洁或者烦琐的背后,无不体现着禅宗思想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就是说,日本的简洁之风更多的是禅宗简洁的延伸。与北欧极简风格不同,日式的极简,不仅仅是素净和纯真,更多是对意义和本质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日式的简洁让我看到了简洁的另外一面。

禅宗通过静悟和修禅的方式达到的是一种澄明与自在。禅宗美学在日本设计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其是以智慧之美,用一种简洁纯净的方式,为生活创造出智慧之境。

禅宗美学所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洁,崇尚简单即美。日本兼具艺术家、设计师及建筑师身份的川明幸一(Kawana)博士曾说:“简洁就是运用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日本禅宗的美学在园林设计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日本禅宗的园林风格源于中国,尤其是汉唐的园林之风,但为了体现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禅宗园林开始摈弃汉唐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出一幅枯山水庭园的景象,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渐渐的,这种园林发展臻于极致,那些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

1.日式极简之——建筑

在日本期间,曾经去洛北最大的寺院——大德寺体验了一次日本茶道。

刚进去的时候,说实话并不是很习惯,低矮的门房,走道和茶室里面阴暗的光线。但是当坐定了,开始点火煮水泡茶,看到僧人满怀敬意的态度,心就静下来了。我在中国喝了十几年的茶,钟情于岩茶、绿茶、普洱等各类中国茶种,从茶的口味上来说,对于日式抹茶一直不是特别认可,但是日式茶道,确实能让人入定,专注于品茶的过程,心无杂念。大德寺外观大德寺茶室大德寺园林(枯山水)

而大德寺最吸引我的却是它的建筑和园林。大德寺始建于日本镰仓年间(公元1325年),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开山祖师为大灯国师。后经战乱被焚,据说著名的一休大师(就是动画片里聪明的一休)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还保存着一休的遗墨。寺内共有21座塔头,拥有茶室、庭园、门画等文化财产。和国内很多金碧辉煌的寺庙不同,大德寺非常简单,主要是茶室(也叫禅室),茶室的布置也是非常简洁,打开门就能看到庭院,是典型的日本园林枯山水的设计,很幽静。

日本给人的印象永远是带着禅意的,日本建筑也一样,淡泊而宁静。无论是各种商用或艺术性的建筑,还是民居,总体感觉都是简洁明了,但又寓意深远。和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各自又有不同的深层意义。

日本的建筑大家研究最多的是禅宗寺庙,虽然寺庙并不能简单地以极简来概括,它里面包含的工艺和学问是博大精深的,但日本寺庙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洁而干净的,这和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相似——极简并不是所有的东西越少越好,而是通过各种方法,让呈现出来的最终面貌是简洁的,让人感觉到舒服,或者是容易掌握的。日本金阁寺日本名古屋城

受禅宗思想影响最深的建筑是日本住宅,其大都偏向于榻榻米式的功能式设计。日本住宅的第一个特点是布局简单,注重功能性。常见的日本住宅都是只有一个大的空间,布局自由,灵活无碍,结构很简单,仅有地板、柱子和屋顶三部分,基本上没有隔墙,全都是开放式的、自然地构成一体化的假设型的建筑物。与北欧的室内设计中功能区划分不明显一样,日本住宅也会有一些功能模糊的区域,比如玄关处,是给进入房子里的人脱鞋放包的地方,是屋子里和屋子外的一个接合空间,虽然形式简单、空间单纯,但作用却不小。日本住宅(室内)

日式住宅的第二个特点是对自然材料(尤其是木材)的完美应用和钟爱。常见的日本住宅,基本上都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而且很注重材料的本身特性,强调其自然的特质,不会在材料上加入很多的装饰。这和日本民族追求自然之美有关,他们倾向于欣赏一种朴素、纯净的美。

极简的装饰,是日本住宅的第三个特点。几乎没有任何装饰,通过整体的协调性和材料的自然形态,让整个空间看起来并不显得单调。建筑外面,根据环境的特点,与周围其他建筑或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而建筑物里面,也没有任何刻意的装饰,多强调其功能性,装饰和点缀较少,造型简洁,多为直线条,造型简洁,豪华、奢侈的风格几乎不可能在日式家居中出现。

禅意,是日本建筑的一个比较有符号性的特点。其实严格说来,什么是禅学,并没有定论,可能连日本人也解释不清楚何为禅,或者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在建筑中融入禅学的概念。但禅宗审美观对日本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无论在建筑上还是其他事物上,不经意间都会表现出来自然、简洁、空灵的感觉。

日本建筑的极简风格,形成的原因细究起来很复杂,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在延续汉唐文化的同时吸收了许多西方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象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日本建筑的风格与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因素也是分不开的。考虑到现实问题,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普遍物资匮乏,让人们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会尽量就地取材,而且以实用性为最大目的,要做到少而精,在装饰上不能浪费,且应尽量从材料本身入手,比如对木纹装饰和几何形状的运用,这就形成了现在的极简但看起来很和谐的风格。

2.日式极简之——和伞

除了建筑,还有一样物品有着烦琐的工序但呈现的是极简之美,那就是日本的和伞。对于日本和伞,是后来有想法写这本书时注意到的。有一次去日本,还专门去找过东京宝庆寺附近的一家名叫日吉屋的和伞商店,这家商店成立于江户时代晚期,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家商店是东京目前唯一营业的和伞专卖店,是全日本仅存少数几家营业的和伞店铺之一。日吉屋·和伞制作松田和伞店

和伞是日本的传统伞具,样子其实和我们的油纸伞差不多,据传也是由中国传过去的,经过吸收改良,成为后来的和伞。

和伞的制作过程很是复杂,而且要求工艺很精湛,制作和伞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工艺复杂。虽然制作过程很复杂,但和伞看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一些竹子支撑着纸(或油纸),达到使用的功能性,看起来也很美。而这恰恰最好地阐释了极简之美。简洁的精髓在于事物看起来很美,或使用的时候觉得很简便,要达到这个效果,背后经过了非常用心且非常复杂的工艺和设计。

无论是日本的建筑还是物品,都在最大化地追求意境,去除无关紧要的杂念,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比起北欧的简洁,日式的简洁更强调意义的存在。万事都要寻求其最根本的意义,接近事物的本质。

詹姆斯·克劳力(James Crowley)和桑德拉·克劳力(Sandra Crowley)在《侘寂》(Wabi-Sabi Style)一书中这样评价日本的美学观:“日本人认为赘述无须思考,且毫无创意可言。超越浓墨重彩与繁复的装饰,返璞归真,简单得体,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简单就是美。少用色——有节制地、优雅地用色,画面会更清爽,更美。”第2节简洁思潮席卷世界

事物的发展并非凭空而来,大都是依据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而来,简洁也是一样。关于简洁的起源,我们无法做出准确考证,但为何这种风格在北欧和日本被发扬光大并传播到全世界?我做了长时间的探究和思考,希望能从两个不同区域和民族的生活及艺术细节中找到答案。

当然,作为简洁风格的代表,北欧式简洁和日本式简洁,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差异。北欧简洁VS日式简洁:功能型与精神型简洁的不同呈现

1.共性

1)外观的简洁

顾名思义,就是用尽量少的材料、资源、元素来设计或者制作作品,即追求简洁的造型或者更少的装饰,使作品表现出来更简洁,这是最直观的。无论是北欧的冷色调,还是日本的尽量少的修饰,都是在外观上追求简洁。

2)实用性

北欧简洁风格或者日本简洁风格,不管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源于追求更好用的初衷,都归结于功能的实用性,用更少的资源做出更好的东西。运用到各种领域,如建筑、室内设计、服装等,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造型简洁、实用,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的协调性。这种设计表现为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同时需要相应物件的搭配,才能显示出美感。这种设计虽然看起来很简单,没有过多无用的装饰,但是功能一点都不少,甚至更好用。

3)材质本来特色的表现

两种简洁风格,都非常注重材质本身的特点,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在室内装潢的设计中,简洁风格对于木材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注重表现木材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日式风格中,木材的使用更多。地板、桌椅、饰品等,都结合木材原有的特点和纹路,只改变结构,不改变其色彩。

4)简洁不失格调

尽管材料简单、元素少,但在看似简单的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品质,而不是简单粗陋。简洁的设计通常是含蓄的,但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简洁、实用、省钱,是现代简洁风格的基本特点,将设计元素、色彩、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同时,会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更高,对功能的诉求也非常强烈。这种设计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对精致与个性的追求,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简洁并不是简单或者粗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通过思路的延展得出的创新设计,是指简单而有品位,在设计的细节上精准把握每一个局部和装饰,在制造过程中要求精工细作,以达到呈现出来简洁而不失美感和品位的作品。

2.差异

1)张扬与克制

以家居设计为例,北欧风格与日本风格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对色彩的运用。

同样是简洁的设计,大多数北欧风格的家居,色彩是比较丰富的,饱和度相对较高且张扬。“多彩”并不是说色彩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好“度”。北欧的设计以冷色调为基调,也有大面积黑白灰的运用,但在北欧风格的家居中,会用大面积的亮色形成视觉冲击,从而让人感觉到色彩对比的强烈性,快速抓到视觉中心,使整体设计更明朗,层次感更丰富。

这种视觉冲击与讲究和谐统一的日本原木色系氛围完全不同。

日式设计中色彩是严谨、克制的,一般不会有太多的颜色,其所用更多的是白、灰、原木色,追求的是整体的协调统一,不会有很强烈的色彩冲击,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安静。日式设计中,运用白色也会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处理为米白,使得整体更加柔和。

同样,在材质的使用上,北欧家居无论是硬装还是软装,材质的选择上都更加多元化,除了大量木材的运用,还有不少其他材质,比如织物、金属、亚克力、玻璃、棉布、石材等。北欧家居更注重自由和多元化的体验,在制作工艺上,会保留材质原来的面貌,如下图用来装饰的树枝和床头的木板。

日式家居设计在材料上的选择也相对克制,大部分以木质和纯棉为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舒适、安静。在日本简洁风格中,强调恰到好处,所以尽管使用木质材料,但是都会经过一定的处理,以融入整体。

2)包容与内敛

北欧的简洁风格是相对于欧洲古典风格而言的。北欧简洁更注重实用性而非装饰,体现北欧民族的自由奔放。严格来说,北欧的简洁风格并没有很典型的符号特征,只是一种感觉,更像是一种改良,更具包容性。比如在北欧风格的家居里面,加一件高端艺术品,或者摆一块粗犷的木雕,感觉都不会突兀。这种风格既有传统的演变,也有时尚的元素。总之,北欧的简洁是开朗,带着外向、面对所有人的精神。

而日本的简洁则内敛空寂,更多关注内心。日式的简洁,带有东方的禅意,更加纯粹、克制、自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是日式简洁非常重要的特点,在日本风格的家居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设定好的,不能多也不能少。极具收纳意识的日本人,在设计家居时,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藏起来,只摆放一些沙盘、盆栽类的装饰品,偶尔出现一件别的物品,例如小孩子的玩具等,都会显得格外突兀。

3)功能与精神

北欧简洁始于对自然环境以及传统工艺的继承,是源于机器生产便利的工艺要求,是技术的。简洁是北欧人对自然和手工作传统理解的表达,而不是他们刻意去追求的风格。此外,北欧的设计更理性,从根本上就是为了大众而产生,是为了让更广大的人群能用到更好用的东西,功能性更突出,即doing more with less。所以,北欧简洁风格的核心是功能主义,一切都是为了功能性,一切的线条、色彩搭配、材质的使用,是通过简单形式获得制造的便利及功能的最大化,是希望人们把精力从装饰上移开,聚焦于物件本身。

而日本的简洁始于信仰上的追求,相对比较内省。日本的简洁起源于禅宗,不完全是功能上的,更多的时候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日本文化是深深受象征意义影响的,因此更强调意境,让人想融入其中。这和日本的禅宗精神是分不开的,禅文化提倡节约、简朴、谦逊、不铺张浪费。日本的简洁是希望人们连物件本身都“忘掉”,只着眼于日常生活。

日式的简洁会用复杂的手段去塑造一个简洁的造型,简洁是其在造型上想去追求的一种状态。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认为,日本的极简主义其实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极简或简洁,而是来自日本民族的虚空概念。简洁背后的思考:为什么简洁会流行?

1.北欧简洁:功能性简洁

北欧简洁风格的形成并非偶然。北欧纬度高,日照少,采光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冬季漫长难熬,经常下雪,极度寒冷,建筑和其他生活用品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功能性和便利性。所以北欧简洁风格,是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是为了让使用者省力、省心。

北欧是个经济很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高,但在北欧文化里,人们对生活、对家居、对各种生活杂货都比较珍视,从不主张奢华浪费,因此,“尽量长时间地使用”是北欧人的生活信条。由于北欧地区处于北极圈附近,气候非常寒冷,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长达半年之久的“极夜”,生活节奏很慢,因此,北欧人在家居色彩的选择上,经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鲜艳的纯色,而在功能上,更追求实用和舒适。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北欧风格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相比,其融合了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设计艺术语言。北欧人口密度小,自然资源丰富,有绵延而清新的森林、丰富而平静的湖泊、狭长曲折的海湾,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北欧人的审美与自然分不开,设计的灵感也多数来源于自然,这也形成了北欧设计风格独有的特点——简洁、环保,追求实用性。

最早的极简风格应当就是出现在北欧。前文提到过,北欧的极简主题建筑风格是源自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因此极简风格其实早就存在于北欧,只是并没有人提出这个学说来描述这种艺术风格。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爆发,英国人用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活力,但早期的时候机械化程度并不高,而且大量产品仍保留了英国皇家追求奢华装饰的特点,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手工反复打磨的产品美感相差甚远,手工制作的精髓被机器粗糙地模仿,并且不再具有原本精美的造型。这种情况的日益严重,引发了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对原有的传统手工文化的精细、优雅的怀念,和对粗制滥造的机械制造的批判。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拉金斯(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他们提倡产品设计和制造应该注重审美,不应盲目追随机械制造,同时平衡创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现代主义风格概念的起源。

说到现代主义风格,不得不提的就是包豪斯(Bauhaus)学派。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学院,由W·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继承了拉金斯莫里斯的理念,提倡突破传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同时又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最重要的是关注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让设计更能够迎合工业化生产所能创造的结构之美。

包豪斯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纳粹的镇压,于1933年正式宣布解体,存在不过短短十四年,却对于现代工业设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并且推动了现代主义的发展。

包豪斯学校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提出了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理念。他认为,设计应该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做到最大程度的简洁。这在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的各国得到了人们的一致推崇。

20世纪30年代以后,受包豪斯学派影响,在艺术作品的设计,以及建筑和室内设计上,现代主义风格越来越突出:其一是高纯色彩的大胆运用,跳跃而凸显个性;其二是造型简洁、实用,表现为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同时需要相应物件的搭配,才能显示出美感;其三是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材质本身的形式美。

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军事目的而开发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战后为家具及建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家具及建筑的设计更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可塑性。此时,北欧经济高速发展,物质及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北欧的生活环境及文化影响,北欧人依然重视产品的实用性,简单自然的审美观依旧传承。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业设计”浪潮中,北欧风格的简洁被推到极致。北欧设计以人性化出名,先功能后美学,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宁静自然的北欧现代生活方式,是北欧设计的源泉。加之米兰家具展的举办,为北欧的文化输出提供了契机,曾经是落后国家的北欧各国迅速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并成为设计领域的领头羊。北欧的简洁风格得以形成并发扬。

所以,即便在20世纪70年代北欧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具有典型北欧风格的宜家家居(IKEA)依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它的简单实用、大方美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其大规模生产、研发新材料工艺、平板包装的策略,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具有极强设计感的产品能够以平价销售,让设计更平民化。

1973年宜家首次打入北欧圈以外的瑞士市场,1985年进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北欧设计师不断在国际上获奖,加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传递更快速便捷,北欧现代设计越来越受到追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推崇,发展出了简洁主义。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简洁主义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其特色是将设计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对功能的诉求也非常强烈,即在看似简单的设计中,必须体现高品质,同时又具备实用性。因此,简洁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简洁、实用、省钱,是现代简洁风格的基本特点,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20世纪初以来,以简洁著称于世的北欧风格逐渐形成,对后来的极简主义、后现代等风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业设计浪潮中,北欧风格的简洁从建筑领域逐渐应用到工业领域,并在工业设计上被推到极致。

如今,“风格即生活”的北欧设计理念无处不在,斯堪的纳维亚家具目前受到全世界各地的欢迎与重视。甚至在设计界流传着一句话“全世界设计师都可以设计北欧风格的东西,但那不是真正的北欧设计核心”,这足以说明北欧风格的深远影响。

2.日本简洁:精神简洁

日本极简风格的形成,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是个岛国,资源紧缺,但人口众多,因此习惯在生活中使用尽量少的资源完成目标。自古以来,日本自然资源的稀缺及处于火山地震带的地理位置,导致生存空间狭小,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资源短缺让日本人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尊重、崇尚自然的美德。在长期的生活中,日本人养成了简朴、节约的生活习惯。这一点在日本的住宅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极简风格的源头,不得不追溯到日本禅宗的发展。

日本禅宗美学非常强调欣赏自然的朴实之美。他们从禅宗中悟出了“返璞归真”,更强调简单质朴的物质、简洁朴素的颜色,通过人的心灵来感受物体,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第三,善于学习。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善于吸取各国文化精华。日本的现代设计风格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在传统风格当中,吸取了西方功能主义的精髓,强调实用性、功能性与形式的结合,形成了简洁实用,具有文化韵味的设计风格。

北欧和日本两种简洁的风格起源于不同的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共同之处。北欧的简洁更像一个火柴人,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基本的形态,多一笔是画蛇添足,少一笔又显不出人物的意义。日本的简洁更强调精神上的纯粹,意义单一毫无杂念。无论是哪种简洁,都与环境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风格的发展都由环境造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似乎复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那些能在复杂环境下用简洁方式解决问题的企业,最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简洁之风已经开始由设计界向商业蔓延。设计时代:设计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无论是北欧的简洁还是日式的简洁,都昭示着一个趋势:设计的时代正在到来。简洁思维下的设计价值,在这个时代将影响未来的商业。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充足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情感上的满足,而设计是将情感融入产品的最好方式。

从发展趋势来看,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功能阶段:很容易理解,在功能阶段,产品所承载的主要职能是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就好比之前的功能手机只要能够打电话和发短信就可以了。在功能阶段,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交互设计没有太多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能用,至于好不好用,是另外的问题。(2)情感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品不仅承载了功能的属性,还被要求具备情感的属性。因为产品变多了,客户只会选择最能够引发他们情感共鸣的产品。因此情感的融入越来越重要,设计开始被重视。(3)反思阶段: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当生存需要和尊重需要逐渐被满足,且无限接近自我实现需要的时候,人们开始反思,哪些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产品真正的意义在哪里?

这是一个从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任何市场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就国内市场而言,我们正处于情感阶段到反思阶段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处在产品的功能属性从多到少的阶段。日式简洁和北欧简洁,之所以在沉寂了这么多年的当下集中爆发,并非没有道理。无论是宜家、无印良品,还是苹果公司,这些以简洁著称的企业,都是在最近几年得以高速发展的。

苹果的第一代手机也很简洁,但第一代手机并未产生预期的大流行,在那个以功能为主要需求的时代里,毕竟要求人们为额外的审美付钱,有点不太实际。随着发展,人们可以支付得起更多了,此时产品的附加功能越多就显得越有价值,于是从功能阶段过渡到了情感阶段。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生存,而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简单粗暴的功能属性和越来越多的附加价值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开始追求更舒服的体验和更好的视觉冲击感。

于是设计的价值不断被放大,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经过设计的产品,设计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这种对设计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方面,在体验和交互以及公司管理上,大家都在通过设计从粗放式向着精细化前进,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

但充斥市场的各种产品,经过设计的也不在少数,人们的选择又面临新的困扰。曾经以多品牌战略取胜的宝洁,近几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在过去的几年中,宝洁的业务量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曾经宝洁引以为豪的多品类多品牌,现在已经成为限制宝洁增长的最大障碍。随便走进一家超市,宝洁的产品总能够占满大部分日化用品货架,可是随之而来也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困惑。比如,我发现在某超市佳洁士竟然一共有56种不同的牙膏,而且有的牙膏名字很长,比如“佳洁士专业临床牙龈保护激爽洁净薄荷牙膏”,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么长的名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所谓设计的时代,并不是简单地对于产品外观进行美化,而是在人们对产品实用性、审美及好用的要求下,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如果这种设计能够充分考虑人性,简化需求,简洁呈现,告诉消费者什么才是真正需要的,那一定是未来尚未流行的趋势。

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简洁之风盛行,设计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简洁而好用的设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第2章简洁商业创造力的获得不一定要向前看,在我们身后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原研哉第1节简洁与商业

我是一个商业从业者,所有的艺术特质,都希望在商业中找到影子。当开始迷恋北欧的极简和日本的禅宗的时候,我会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这种从事物本质出发用极少的元素来构建功能的造物方式,是否会改变未来的商业,尤其是在信息和产品功能泛滥的当下社会中?遥控器的演变——单用途VS多功能

上图是两个常见的遥控器,也许大部分家庭使用的还是左边的这种,但因我家里有两个特殊成员,所以用上了右侧的。母亲不认识字,但却喜欢看家庭主题的连续剧;儿子才两岁半也不识字,却喜欢看动画片。所以,之前家里还是索尼电视机的时候,我每天都需要帮他们打开电视、选台或者切换信号源,而我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只能望电视兴叹。这种状况直到家里换了小米电视机才结束,现在他们两个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独立打开电视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那么,给你以上两种遥控器,你会作何选择?面对所谓的功能性和美观的矛盾,也许很多人为求得安全感而选择功能性而放弃美观。

如果让我来做选择,我会选择按键少的遥控器,因为其使用起来会更简单。虽然损失了部分功能,但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情况下,美和便捷也是一种功能,不是吗?

科技的发展,正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愈加纷繁复杂,需要做出选择的东西越来越多,终究,人们会厌倦这种复杂,渴望简单的生活。如若想要获得生活方式上的简洁,想要减少不必要的选择和学习的时间,就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简洁的原则应用在商业上并非易事。企业不愿凡事从简,他们害怕顾客认为他们的产品内涵不够丰富,功能不够强大,这种顾虑导致他们屈服于所谓“多总比少好”的思想。而当下消费者的苦恼已经不在于选择不够,而在于选择过多,可能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趋势,依然在进行多元化和所谓的“附加价值”的探索。

在这种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更加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地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因而,更加向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环境。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烦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洁的居室空间。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洁主义。而这种设计界的流行,正在“跨界”到商业上,影响到设计以外的各行各业。

2006年,《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大卫·波格(David Pogue)在加州蒙特利(Monterey)举办的TED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就提出这么一个观点——简单创造销售。他提出,简洁有一则经济学悖论:如果产品每年减少10%的功能,且增加10%的价格,这个产品会有市场吗?答案是有。看起来这是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可是苹果的iPod就是这么做的,越做越小,功能越做越单一,价格却越来越贵、iPod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越卖越火。不管是iPod还是iPhone,与其他产品相比,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更简单,但价格更昂贵。这个现象给了商业信心,原来简洁和设计都是可以卖钱的,并不是只有堆砌功能才能卖出高价格,简洁易用的产品同样可以产生溢价。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能证明“简单创造销售”并非一句空话,而是正在成为一种趋势。David Pogue 演讲视频传送门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校长前田·约翰说:“大多数人都想要更多,因为大家都觉得越多就越安全。”因此产品通常会被强加许多其他功能。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如果能满足他们多个需求,就会觉得更有吸引力一些。但是消费者把这样的产品买回去以后,会发现其实多出来的功能从来没有使用过,那这个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宣传点,在购买行为发生后,就不再有效了。前田发现:“从欲望的角度来说,你想要更多;但是从每天使用的角度来说,你想要更少。”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也许是不理性的,但长期来讲,消费者最终是理性的,他不会再购买这些附加功能没有用处的产品,除非这个产品的主要功能做得非常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消费市场是否追求简洁朴素的问题,其实就是追求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的问题。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简洁的重要性。商业市场有很多关于“简单”的承诺,比如花旗银行推出“简单”信用卡、福特汽车秉持“坚持定价简单化”的理念、利盟打印机(Lexmark)郑重承诺要简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然而人们对于“简洁”的意义存在根本性的误解或曲解。许多人将简洁与简陋混为一谈,认为简洁就是过度简化事物和规避复杂,其中甚至隐含欺骗或误导的意味。简单易用就意味着便宜吗?尽其所能就意味着贵吗?不一定。简洁是取简单易用和尽其所能的平衡点,并不是以偷懒或规避复杂问题为出发点。Google搜索的界面看起来就非常简单,用户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而实际上要完成这样的一个效果,背后是十万人的技术投入。简洁是一种直达事物本质的智慧,通过从简使事物变得简明扼要、清晰明了。

做更简洁好用的商品,是必然的趋势。那些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简单的产品设计,人们不仅愿意购买,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喜爱。可以预见,未来的科技依旧会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如此发展下去,“简单”注定是会成为最具成长性的产业。苹果公司以及无印良品、宜家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正是因为他们创造并生产出了简单而好用的产品。

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消费时代背景下,极简主义成为精神世界的一片绿洲,吸引着渴望返璞归真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青年与精英阶层开始选择简洁的生活方式。“如果可以,我想购买简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秉持的理念。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空间,以期获得一种解脱,是极简主义兴起的内在需求。

越来越多类似宜家和无印良品的企业及产品受到追捧,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推崇简洁的生活方式,喜欢使用简洁好用的产品。人们会希望,每天做选择的时间越来越少,使用一件新产品的学习时间不要太长,直接去适合我的风格的店铺,这样我能减少时间的浪费,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更有价值的事情。

简洁即将成为流行的趋势,而科技只会继续复杂,采用简单的策略来突出自己的产品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按钮太多的遥控器、功能繁复的电子用品、必须读过数十页使用手册才会安装的软件……复杂科技越来越让人不满,因此,市场的风向逐渐转变,简单的力量已经势不可挡。设计简洁的iPhone、操作简易的Google是简洁能卖钱的最佳范例。

就可预见的未来而言,“简洁”注定会成为一门产业,并且是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