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15年第5期(电子杂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9:23:11

点击下载

作者:科幻世界杂志社

出版社:科幻世界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幻世界2015年第5期(电子杂志)

科幻世界2015年第5期(电子杂志)试读:

科学

虚拟现实:亦幻亦真的未来

文_赵 洋现实扭曲力场

现在轮到你进入太空了。扣好头盔,你发现自己置身于气闸舱中。身体轻轻地向前飘动,气闸舱门无声地滑开,前方是一间无重力绝尘室。快飘到天花板时,你下意识地低了低头,面罩外,你的双手缓缓撑住天花板作为缓冲。又以游泳的姿势穿过几个房间后,你终于置身于太空中了。没有地板,没有墙壁,没有天花板,只有冰冷、空虚、令人生畏的黑色虚空和四面八方的星辰,以及这个荒废的太空站飘浮的残片。

有那么一刻,你感到一阵惊慌失措,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进入永恒的黑暗。好在你不用为了生存而慌乱地寻找氧气,你的生命并未受到真正的威胁。这种紧张气氛大多是幻觉的产物。根源在头盔上,那并不是航天服上的头盔,而是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盔。本文开头的那段描述,来自第一批用该头盔玩某款太空冒险游戏的用户。

虚拟现实技术最早以“沉浸式电脑显示”的面貌出现,该设想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摄影师莫顿·海利希创造了“拱廊体验”,利用电影技术给观众营造了游览曼哈顿的想象之旅。他创造性地给座椅及扶手添加振动功能,让观众经历了一次妙趣横生的三维旅行——当观众在车流中改变速度时,甚至风速也跟着改变。为进一步增强现实感,汽车释放的烟雾及路边比萨店的气味也会适时地释放出来。这是第一次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被动式的虚拟现实体验。1962年,莫顿·海利希为“体验剧场”的传感刺激器申请了专利,他也因此赢得了“虚拟现实之父”的美誉。

在1965年的计算机图形处理研讨会上,时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处长的伊凡·苏泽兰作了题为《终极显示》的报告,提出用头盔显示装置观看计算机产生的虚拟图像,从计算机显示和人机交互的角度提出了模拟现实世界的思想。这个报告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基本方案,因此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里程碑。1968年,苏泽兰发明了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让虚拟现实设备具有了一定的便携性。此后,他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赞助,人机交互技术开始被用于航天员的操作训练上。虚拟现实头盔与触觉手套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家用小型虚拟头盔的期待,有不少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都涉及虚拟现实。虽然书籍热销、票房大卖,但实际产品仍不见踪影。直到90年代,才出现了一些面向大众的虚拟现实设备,如1991年,英国有一款名为“虚拟世界1000CS”的头戴式设备,极其笨重,人们戴着它就像罩着一台真空吸尘器一样。90年代初,孩之宝公司花费5900万美元和三年多的时间开发了名为“家庭虚拟现实系统”的控制台和头盔,后因市场反应不佳,不得不放弃这一项目。更多的时候,虚拟现实产品会因技术问题而失败。1996年,任天堂推出180美元的视频游戏机Virtual Boy,但消费者认为三维图形效果索然无味,虚拟现实头盔只显示单调的红色,且分辨率低,目镜震动,用起来让人头晕目眩、腰酸背痛,最终Virtual Boy只卖出不到80万套。

过去几十年,虚拟现实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是计算、显示和追踪能力达不到要求。虚拟现实是计算资源密集型技术,家用电脑、手机和游戏机完全无法应对,导致这项技术不够轻便。而且,由于缺乏高分辨率显示技术和精准的头戴式追踪设备,虚拟现实技术难以创造栩栩如生的虚拟体验。

不过,近年来随着高性能微处理器的突破,移动宽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和移动传感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大踏步前进,硬件设备的重量越来越轻,效果越来越逼真,造价也更便宜。从软件角度而言,家用虚拟现实设备已跨过了转折点。

2012年,虚拟现实头盔设备Oculus Rift通过众筹网站融资240万美元。一年以后,Facebook就以23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开发该头盔的公司。除了电子游戏公司争相与其合作,其他产业也迅速跟进:电影《零点》是第一部专门为Oculus Rift头盔拍摄的第一人称360度电影;摇滚乐队“酷玩”不久前发布了现场演出的虚拟现实版;一家公司在橄榄球传奇教练Mike Ditka的支持下启动运动员虚拟现实训练项目;福特的汽车工程师利用Rift检验新车设计的3D模型;万豪酒店推出了虚拟现实电话亭,潜在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体验环球之旅;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在防止网络攻击的网络可视化工具中利用Rift头盔。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军事训练、医疗保健、在线教育等众多领域一显身手,但最直接的当属价值千亿美元的游戏产业,玩家们十分乐意以新奇的方式体验游戏。虚拟现实三原则

虚拟现实是一种多通道的人机交互接口,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加速度感等多种感觉通道感知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也可以通过移动、语音、表情、手势及视线等最自然的方式和虚拟世界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有三大原则性特征: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

沉浸感 是指使用者可以全身心投入并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用者所见、所听、所闻、所触完全与真实环境中感受的一样,这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征。

沉浸感源自传统的全景画艺术,全景画是最早的沉浸式作品。目前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也是依照全景画的理念进行的。以体育比赛转播为例,电视观众虽然能够享受特写、回放和不同镜头视角,但却无法像体育场内的观众那样轻松地切换视野。在电视直播的特写镜头里,中锋带球过人,向着球门长驱直入,可几秒钟后,一个后卫队员闯进镜头活生生把球拦下。电视观众由于视角所限,往往会诧异这个后卫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但现场观众由于眼观全局,完全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借助全景化的虚拟现实技术,观看体育比赛转播会变得更加身临其境、全神贯注。

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方式是多元的,视觉只占全部信息来源的80%。传统虚拟现实一般只提供视觉模拟,沉浸感较弱,可以很容易分辨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这就要用到多感知技术,即除了具有视觉感知或听觉感知之外,还有味觉、触觉、嗅觉和运动感知等。在理想状况下,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人类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这样才能使用户真假难辨,全身心地投入虚拟环境中。

目前,已经有人在研究欺骗味觉和嗅觉的方法,如一个日本团队使用芳香扩散器来提升虚拟体验中的嗅觉,将芳香油变成怡人的香味。这种体验不久后能在一款美食虚拟现实应用中重现。据悉,该团队将啤酒味、肉汤味、香料味和水果味的液体制成气雾已经获得成功,眼下他们正在实验用营养酵母和香菇粉来让仿制牛排,重现真牛排的风味和鲜味。

伦敦城市大学的普适计算教授阿德里安·凯奥克更进一步,他希望能够摆脱化学手段,通过电子或磁性信号来刺激嗅觉和味觉。凯奥克制作了一种原型,通过电子方式在人脑中制造人工味觉。这是一块简陋的电路板,有金属部分伸出。把舌头放在金属部分上,通电后能明显感觉到酸味——甜、咸和苦味还在开发当中。电子化的气味更有难度。感知气味的嗅球位于鼻腔后部,探查起来会让人不舒服。凯奥克打算在嘴里放一块微型磁力线圈,制造脉冲磁场,产生电流,作用于嗅球。这种装置可以设计成类似护齿器那样的东西。

电子味觉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带动“电子食品”的开发。届时,人们将通过互联网传播味道。如数字化音乐一样,人们将使用技术来发明新的味道和全新的食品。

交互性 是指用户与虚拟场景中各种对象相互作用的能力。用户进入虚拟环境后,通过各式传感器与信息环境进行交互,用户进行各种操作,虚拟环境会作出相应的响应,如拿起虚拟环境中的一只篮球,可以感受到球的重量,球扔在地上还会弹跳等。

3D视觉成像技术能够让人看到逼真的立体画面,但却留下了“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不久前,日本发布的一项3D触觉技术则有望在将来让虚拟现实变得“触手可及”。 3D触觉技术通过视觉图像和戴在指尖的振动装置协同作用,欺骗人脑的感觉系统,使人产生切实触摸到虚拟物体的错觉。在按下虚拟“按钮”的同时,用户能感受到真实般的触感。

目前,研发者已经可以制作出硬币状、棒状、笔状或其他简单形状的外部设备。未来,该项技术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植入游戏控制器中,使玩家在游戏中作出推、拉、踢、打等动作时,能够亲身感受到来自控制器的实际阻力,强化游戏体验。此外,该技术还能在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协助医生进行远程遥控手术操作,或制作具备辅助导航功能的盲人手杖等。

另外一种交互性的应用,被称为“强化凝视”。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凝视着学生,学生的心跳会加速,能记住更多授课内容。但是,同时与教室中的几十位同学保持眼神交流是不可能的。现在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老师的虚拟化身显示在每个学生的显示屏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与虚拟老师的面孔进行眼神互动交流,觉得老师一直凝视着自己。在过去15年中,美国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对几百名学习者作过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学生认为自己一直是老师目光的焦点,他听课会更认真,成绩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

想象性 是指通过用户沉浸在“真实的”虚拟环境中,与虚拟环境进行各种交互作用,从综合集成的环境中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可以深化概念,萌发新意,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因此,虚拟现实不仅是一个用户与终端的接口,而且可使用户沉浸在此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产生新的构思。这种构思结果输入到系统中去,系统会将处理后的状态实时显示或由传感装置反馈给用户。如此反复,这是一个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

在电影《星际迷航》(2009)中,太空学校的少年们在虚拟的场景里上课。有了虚拟现实技术,物理老师讲到重力时,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月球和火星表面跳跃,真切地感受重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生物课上,如果学生要了解海底生物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创造出一片海洋,让孩子们在海底畅游,探索海底生态环境、地质构造及洋流变化等。总之,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在广泛的科目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从而巩固和加速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主动的交互与被动的灌输有本质的差别,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显然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校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如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拥有传统实验室难以比拟的优势。

在虚拟现实的“想象性”上投入最多的当属军方。美国国防部认为,虚拟现实将在武器系统性能评价、武器操纵训练及指挥大规模军事演习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为此,他们设计了战争综合演示厅计划、防务仿真交互网络计划、综合战役计划及虚拟座舱等应用环境,并在核武器实验及许多局部战争中进行了应用。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玩家化身未来战士意想不到的未来

下一代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用于家庭娱乐系统,还能广泛应用于健康科学、金融服务和制造业领域,帮助人们应对慢性疼痛、避免工伤事故、完善退休储蓄方案等。

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的麻醉学系合作,将患有慢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儿童置入虚拟仿真环境中,让他们的大脑摆脱不愉快的理疗和治愈方法。儿童使用“阿凡达”一样的电脑生成的替身,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戳气球,以此转移他们对身体痛苦信号的注意力。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类似的疗法,叫作“雪世界”。伴随着的音乐,病人可以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专注地向企鹅和乳齿象扔雪球,而不用想着疼痛的伤口和灼热的疗法。研究显示,这项技术非常有效,大大减少了强力麻醉药和其他易于使人上瘾的止痛药的需求。

即便是在减少种族歧视这样比较“软”的人文社科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也有妙招。一个人走近一面镜子,看到镜中的自己是一名白人男性。这时,突然有人按下按钮,镜中的形象变成了一名黑人女性。这种虚拟化身与本体的不一致会给当事人的种族态度造成一定影响。在运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如果你的化身是弱势群体或残障人士,你会体会到各种不便,也会更加了解这些人的不易。对这种角色的扮演会提升人们的同理心,而且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更愿意帮助别人。虚拟实境主题公园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宇宙”是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里发明的名词,目前正作为虚拟世界的通用名称而广为流传。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脑构造的世界将更加逼真,从而导致人们更有可能过度使用虚拟现实,因此有人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逃避现实表现担心。但是,这种逃避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其实,没人能证明优于现实人生的虚拟人生就一定是不好的。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沉浸式的虚拟世界来满足他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谁有权不让他这么做呢?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伊莱亚斯博士认为,逃避现实是一种自然机制,虽然很多社会都对逃避现实持消极态度,但其实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逃避现实。虚拟现实的魅力并不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在于它让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改变现实。从这一角度看,虚拟世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审视现实世界的新方法。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充满无数奇迹和可能性的平行宇宙。

1984年,威廉·吉布森在其科幻代表作《神经浪游者》中创造了“赛博空间”一词。最初,吉布森将赛博空间描述为一种“同感幻觉”,是一个略带贬义的概念。他认为,西方文化一直存在一种倾向,即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吉布森预言,媒体将不断融合并最终达到淹没人类的一个阈值点。赛博空间意味着把日常生活排斥在外的一种极端状况。有了这样一个空间,人们可以把自己完全包裹在媒体中,再也不用关心真实世界的大事小情。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亦幻亦真的未来仿佛不再遥远。【责任编辑:杨 枫】

惊奇档案

“挡不住的未来”系列之三

聪明的第二层皮肤(下)文_孔新人3D打印服装是由很多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

白雪覆盖群山,枫树林安静得像一只打瞌睡的白熊。我担任了第10次N2RT滑雪服适应测试任务,负责检测它的雪地指路功能。

我从没想过会当服装试穿员,我只想翱翔太空。小时候,我经常钻进爸爸的歼31战斗机的飞行服中,假装自己是一名光荣的星船伞兵。有一次,我在飞行服里睡着了,梦见它长出手和脚把我死死缠住……“李翔,遇到危险,滑雪服会自动向基地报警。”耳机里传来测试员的声音。N2RT滑雪服可不是救生包,它只安装了一对雪地安全气囊。我身上鼓起的也不是胸肌,而是缝在滑雪服内壁的八个调节体温的鹅绒保暖舱。但这一刻我却手心冒汗,胃里发酸,每次测试前我都会害怕。出发后,只有木兰织的新毛衣会贴身陪着我,只有那些漂亮的三角形花纹会在我心中滑动。

我的装备:

滑雪板、脱落器、滑雪杖×2

滑雪鞋×2

N2RT滑雪服×1

手套、帽子、远程通信太阳镜×1

真棒!坡道上的雪让我滑了起来。N2RT保暖性能出色,鹅绒保暖舱放出均衡的热气,太阳镜的耳机里传来清晰的指路提示:“左转,提速,放低重心,慢速右转。”每完成一个动作,滑雪服后背的新材料都发出表示一切顺利的嚓嚓摩擦声。

群山和白雪静静地注视着我,这是一次只属于智能服和我的雪地滑行。“别担心迷路,”测试员说,“它比上一款灵敏得多 ——”“好啦,中士,你说得够多了!”我切断了通信。

不过,我心里明白测试员说得很对,一件衣服可对付不了高山上的积雪严寒。我只有权选择一件衣服,它就是我的命运。N2RT不是超人战斗衣,更不是雪山救生服。嗯,我是说,假如我遇上了雪下碎冰,或者没有集中注意力,就会跌断胳膊,甚至永远被雪山埋葬。

一只松鼠无声地飞速掠过树枝,红色的大尾巴在右前方闪跳,似乎想把我引开。

—— 多奇异的寂静啊!HH高科技滑雪服

接下来的事发生得很快。脚下的白雪张开了一长条Z字形裂口,嘭!跌倒前一秒钟安全气囊自动打开了!咣!保暖舱像烟囱般包住了后颈。雪沸腾起来,山体在向上移动,就好像有一千架歼31从我头顶碾过。滑雪板和我被猛地扯开,我向前一扑……

阵阵轰响敲得我脑壳发痛,雪打着旋儿停了下来。雪巨人躺在我身上喘息,四周一片洁白。

不用伸手去摸我就知道,帽子、太阳镜、滑雪板和求生报警器都不知所踪。我被压在坡底,雪崩盖住了几十米宽的地域。安全气囊在雪中为我保留下了一个凹洞,但五分钟后,洞中这点氧气就会被我消耗干净。

即使有两千小时的雪山服装测试经验,现在的情形也太凶险了。我迷路了,找不到雪崩的出口,气温正在快速下降。我正费劲地扒着右边的雪,突然一股迎面而来的强力把我拉到了相反的方向,木兰织的那件毛衣一直勒进肩膀的肉里,每一个三角形都在可怕地抖动。

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手册上说什么来着?”

我想起了一条注意事项:智能服装在海陆空环境中均发挥出色,因为它能采集人类的复杂动作和环境信息,检测分析后作出判断。

我犹豫了三秒钟,然后解开了毛衣领口。拉动停止了,我的身体在震动中慢慢稳住,心跳也缓和下来。

那股奇怪的力量从背后托住我,拍拍我的左肩,收紧左腕袖口,又敲敲左侧的肋骨。“它在给我指路!”我马上开始朝左面挖。每扒开一些积雪,我就感觉那些三角形变得更热,肯定是毛衣里储存热量的微胶囊正在发热。

雪越来越亮,离雪堆出口很近了,但缺氧和低温让我四肢颤抖,我快要晕过去了。这时,毛衣领口突然紧紧把我裹住,一股神奇的力量从背后搂住我,把我向上推,逼我高高举起双臂。开头我有些眩晕,可我转眼就看到了枫树林,红尾巴小松鼠站在远处的树冠上,连身下的雪巨人也在呼吸融化。我双臂一撑,把腿从雪堆中拔了出来。

爸爸说过,一生中最棒的衣服只会有一件,“就像我的飞行服。”从前我不明白。现在我懂了:你有权选择一件衣服,但你穿上的每件衣服都将变成你的命运。

突然,整个世界都露出了微笑。

我低头一看,木兰送给我的3D打印毛衣上用电子墨水写着三个字:相信我。电影《星河战队》中的动力服一衣多能

1959年,二战退伍老兵罗伯特·海因莱因利用美军开始研制机械外骨骼战斗衣等未来服装的信息,创作了经典科幻小说《星船伞兵》。作品讲述富家少年乔尼经过艰苦又科学的新兵训练,得到了一件昂贵的多功能动力服,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星船伞兵的故事。在地球舰队和外星虫族的战斗中,乔尼渐渐迷上了外骨骼动力服,他和动力服不仅生死与共亲如一人,而且深知对方的秘密:动力服能轻松自如地复制人类动作,而乔尼则能以责任和命令来操纵它。

海因莱因设想的这个古典乌托邦非常乐观,那时,人类只需要一件衣服就能满足所有需求。这些聪明的第二层皮肤虽然只有一件,但功能灵活多样,在人和衣服之间催生出无比的信任和亲密。

比如《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的斗篷,就既能抵御寒冷,又能遮挡面容躲开敌人的邪恶目光,还能让双臂自由伸展,挥舞光剑。而《星船伞兵》里的“钢铁猩猩”动力服,既能放大或缩小人类肢体力量,也能自如控制弹跳动作,还能偷空扔两颗小型核弹,然后切换到战斗间隙的睡眠休息模式。据说,目前堪称“一衣多能”之最的人类服装,是宇航服和2018年即将服役的美军“超人战斗服”。宇航服采用了大量高精尖科技成果,平时穿戴舒适,受到攻击时能起防护作用。“超人战斗服”则是一台可穿戴的计算机,全身各类导航仪、感应仪、瞄准器都和头盔相连,信息显示在纳米头盔内部的中枢屏幕上。在不远的未来,首批火星移民肯定会拥有最“一衣多能”的服装。

穿上动力服,你就能跳过邻居家的房子,轻松着地。这是未来服装另一个绝妙之处:你无须刻意去控制它,无须驾驶、操纵、调整方向,只要穿上它就行了。2010年问世的Ping外衣就是个超前的例子,它是人类第一款能把动作转换成控制命令的智能服装。挽起袖子,解开拉链,摘掉头巾,戴上帽子 ——只要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就能刷新状态,或者自动连接好友。这件外衣的面料、拉链、头巾就是你的社交界面,能全方位记录你的手势和动作,发送给Facebook。假如再配上一副谷歌眼镜,就等于把搜索引擎也“穿”在了身上。只要穿上Ping外衣,网络社交成瘾者就会永远迷上它。

这种一衣多能、又不需要特意控制的衣服,其实最适合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你去滑雪,它会照料你绝不让你受冻。你腾空冲坡,它能让你抽出两秒钟偷拍森林里跳跃的一只红尾巴小松鼠,又不用担心发生意外。2014年,全球顶尖的滑雪运动服品牌HH推出了别出心裁的H2FLOW技术,它把绝缘层和气流通风系统结合在一起,让滑雪衫变得既防水又透气,既保暖又能协助救援。当滑雪者遇到意外天气或雪道坡度变化时,它调节体温的效率比普通滑雪服高出20%,八个鹅绒绝缘舱像烟囱般让暖空气沿脊柱上升,并扩散到外套的衣领后背。同时HH滑雪衫内置的RECCO救援系统能大大提高使用者在意外和雪崩时的生存几率,即使你被埋在雪堆中最深的一角,救援人员也能快速找到你。3D打印衣服

不过,假如显得傻乎乎的笨重动力服不是你的菜,或者你想送给喜欢的人一件神秘的时尚毛衣,那么,布满三角格子的3D打印服将是你的最佳选择。它们不需要经过特别测试,你也不用会画设计图纸,更不要剪刀针线,只要念念咒语,就能像织毛衣那样简单地做出一件3D衣服。

3D打印衣服并不神秘,只需要打印机、布料和一些能隐藏起来的电子设备即可。只要能天马行空地组合布料和电子装置,任何人都能在3D打印机的帮助下做出一件漂亮衣服。

现在,假设你恰好有一台3D打印机,做一件衣服的步骤是这样的:设计师设计好图纸,在CAD程序中建立服装的3D模型,将设计方案传输到打印机里,把打印机加热到230度,选择一款打印材料——比如纯棉、荧光布、防水面料,按下3D打印按钮。唔,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打印机会把模型分解成很多个三角片,把这些三角格子打印出来,再像拼图游戏一样拼接完整。于是,你就拿到了一件高度折叠的皱巴巴的成品。经过清洗和染色之后,你就能钻进一条神气漂亮的镂空树根状连衣裙里了。

3D打印技术专家预测,五到十年后,大部分休闲服装都可以轻松打印出来。二十年后,你大概会对着一台像洗衣机般张着大嘴的机器念念有词,一边把mp3、LED灯、运动传感器、酶、微波发生器或者什么像纳米一样有神力的微生物扔进那台机器里。按下“打印”按钮之后,只一杯咖啡的工夫,衣服就会打印出来,尽管被压缩得很厉害,却能穿到身上,还能打着褶子在你肚皮上摇来晃去。

虽然我们不能指望未来人人都会画服装设计图纸,而且还恰好很懂工程学电子学生物学,但是未来绝大多数人都能开口说话,所以,哪怕你只能像霍金教授那样用电子声说话,也能做出一件勉强能穿的家居服。你要说的话很简单,不是告诉电脑这里肥一点那里瘦一点,而是告诉电脑你打算怎样使用它。比如,你不能说“我要一件《饥饿游戏》一片中女主角穿的那种宫廷火焰黑天鹅裙,火再大点,羽毛再多点,肚子再瘦点”——打印机准会以为你是在给电烤箱下指令。你应该满不在乎地亮出你的度假计划,说出旅行中的特别需求:“滑雪,指路,看见小松鼠,摔倒,雪崩保护。”打印机点点头,接着你把一块纳米布料、GPS系统、八个鹅绒保暖舱、一对雪崩安全气囊、一台救生机、三条喷射管子和一小把压力感应器扔进打印机。烟雾腾起,你在打印机面前等待着,最后它吐出了一件皱巴巴的衣服,抖一抖,它简直就是雪山上的“美国队长”制服。你笑了。10分钟之后,你穿上它开始滑雪……

未来你能在家里3D打印很多不同风格的衣服。假设你想山寨打印美军的超人战斗服,应该念什么咒语呢?你得念“超人、刀枪不入、隐身、自动疗伤、穿墙术、瞬间移动、水上漂、通灵”。想想你得扔给打印机哪些神器?你得扔进去激光、红外线发生器、纳米粒子、头盔、微显示器、瞄准感应仪、化学药剂、生物呼吸面罩、通信器、护膝、智能止血带、卫星导航包,等等。30分钟后,你钻进去,变成了一个山寨超人大兵。

一门新的家居技艺就这样诞生了,它比踩缝纫机、织毛线衣更简单。你口述的产品特性会转化成数据,通过计算,安排物料投送、组件打印、拼装组合。在这条流水线上,每个元件都是按照你的心愿定制的。这种自己担任设计师,机器自动裁剪的高科技外皮,引诱着人类穿戴者钻进去,忘记它的人造痕迹,一步步与它形神合一。

只要你穿上它,你就会迷上它。只要你迷上它,你就会像星船伞兵一样脱不下它。烟雾连衣裙服装穿戴资格证

在人类最繁忙的机场跑道上,平均每30秒就有一次起飞或着陆提醒。因为飞机起飞前会调整翅膀,打开各类机械。但是,假如有人“驾驶”着一条飞机裙出门,谁来提醒你呢?动动脑筋,假如走在你左边的家伙一秒钟变格格,右边的家伙两秒钟毛虫变蝴蝶展开翅膀,而你只穿着普通棉T恤牛仔裤,你就会被打翻在地,变成一个无力适应潮流的倒霉蛋。

在人类最繁忙的都市CBD大道上,平均每6秒就有一辆汽车驶过。但是,假如有人穿着一件会隐身的“烟雾连衣裙”过马路,你可怎么办呢?喏,因为烟雾连衣裙非常害羞,所以只要监测到陌生人靠近、主人心跳加速,它就会腾起一股烟雾,把主人迅速隐没在迷离幽暗的烟尘中;而你的汽车也被烟雾包围,造成连环车祸。

这就是未来服装的麻烦所在:每件衣服都是来真的,一抬胳膊就能摔死一条狼犬,一冒烟就能熏瞎几盏交通灯。除此之外,操作按钮、电子组件对人体的影响,化学物质、气溶胶的副作用,服装回收的难题 ——都会延迟未来服装的到来。白皙的皮肤可能会被化学品腐蚀肿胀,漂亮的大眼睛会被烟熏变色,负责操作的舌头和脖子会粗得像大象腿,挨着隐藏电子装备和按键的身体部位会被磨得布满老茧和伤痕……

未来高科技服装必须有统一的安全标准,服装穿戴者必须有资格证,就像开车前要拿驾照、机场上要有起飞着陆提醒一样。

未来人类或许不会忘记海因莱因在《星船伞兵》一书里写下的关于未来服装的警示录:大兵乔尼在模拟训练时用动力服作了弊,为了成绩而不顾战友安危,他差点被开除出伞兵部队。团长说:“在真正的战斗中,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队友牺牲。”大兵乔尼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他穿的动力服将作为呈堂证供,证明他不配穿戴这件未来服装。

假想一下,未来每一件衣服的芯片里都隐藏着三句底层指令:

第一原则:不能随意变装,不能轻易动武,不能伤害人类。

第二原则:除非违背第一原则,否则应该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原则:在不违背第一原则和第二原则的情况下,由专门人员按程序回收,防止污染。

这不是洗涤说明,而是未来服装三定律。

谁能看清楚未来呢?也许,我们应该把三定律藏在更安全的地方。【 责任编辑:杨 枫】

别处之家—— 瑞士科幻博物馆一览

编 译_魏映雪 图片提供_别处之家官网和维基百科maison 创始人Pierre Versins

皮埃尔·维森 (Pierre Versins)

作家,评论家,科幻专家。二战时期被俘关押于奥斯维辛集中营,1952年移居瑞士,1957年创办Futopia俱乐部,同年出版《别处》杂志第一期,1976年5月1日创办别处之家。博物馆外观

瑞士一向以它令人惊叹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乘坐高铁奔行在群山之中,看雪山起伏,山下的湖泊倒映雪光,总会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童话中的仙境。但科幻迷们肯定想不到,在这个国家的西部,拥有一座科幻博物馆——别处之家。

别处之家由出生在法国阿维尼翁的皮埃尔·维森于1976年创建,位于瑞士伊韦尔东(Yverdon-les-Bains,是瑞士沃州内第二重要的城市,以温泉而闻名,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商业和旅游业中心)。作为一座主题为科幻和乌托邦的博物馆,别处之家拥有七万份相关藏品(书籍、艺术品、玩具等),其中不乏一些珍贵又有趣的藏品。有些藏品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博物馆中的交互平台,孩子们还可以同父母一起玩游戏,通过寻找隐藏在博物馆中的蛛丝马迹,获得通关密码。

在富有特色的“儒勒·凡尔纳空间”中,公众可以观赏到为数众多的有关凡尔纳的图文并茂的作品和文献,从中了解到这个多面文学大师丰富多彩的一生。除了书籍和杂志之外,凡尔纳空间中还拥有众多新颖的观展方式:想象中交通工具的模型、交互端口、令人惊叹的海报自动陈列架等。

博物馆开放时间和所需费用都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官网地址:http://www.ailleurs.ch/沃兹收藏中的杂志封面,1950年8月刊

别处之家的常设展馆可分为五个部分:系列馆藏(个人捐献的资料统一算作一个系列)、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儒勒·凡尔纳空间、未来记忆和图片档案馆。

在系列馆藏中,法国人让-米歇尔·玛歌收藏的凡尔纳系列和英国人安德鲁·沃兹捐赠的图片系列让人印象深刻。

让-米歇尔·马尔格是凡尔纳专家,他的收藏中有属于艾策尔家族的所有的凡尔纳小说。从开本大小来说,包括了超过110本不同纸质的8开本,300多个版本的18开本。从语言上说,有二十世纪至今的300多本发文本,400多本译文本。法国艾策尔家族的皮埃尔-儒勒·艾策尔是一位著名的凡尔纳迷,在编辑出版生涯中,他收藏了海量的凡尔纳小说。另一方面,收藏中还有其他的物品,玩具模型、海报、明信片,375本漫画和一些电影海报。

而安德鲁·沃兹主要收集科幻图片,他的收藏包括1400余幅绘画、漫画、剪报、插画和广告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世纪末的想象和因科技而衰落的未来景象。

未来记忆部分主要针对当代科幻,展馆布置非常具有后现代感,可以为游客带来双重体验。一方面,它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科幻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文学、漫画、电影、音乐四种不同的媒介来分类展示藏品,这样能够使得来自各个领域的行家在他们熟悉的领域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美学探讨。

别处之家的图片档案馆是世界上有关科幻及其相关事物的档案馆中首屈一指的,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科技、架空社会、乌托邦、反乌托邦、飞碟、外星球、灵学、特异功能学有关的图片和照片。馆藏的来源涵括古老的雕版画、杂志封面和照片。

从2014年11月16 日至 2015年05月31日,别处之家中还有“阿尔法积木(Alphabrick)”展览。在乐高公司、华纳兄弟和迪士尼的合作下,本次展览展示了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克鲁苏神话》作者)、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编剧兼导演)和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指环王》作者)脑海中幻想世界的模型。【 责任编辑:杨 枫】

《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日常

编 译_魏映雪

虽说塔尔斯是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一个小配角,但它在电影中大显神威,既可勇救美女宇航员(安妮·海瑟薇饰),又可卖萌耍宝,幽默感爆棚。电影上映后,它受到了许多影迷朋友的喜爱。电影制作团队更是趁热打铁,帮它在热门图片社交网站上申请了账号。机器人也时尚,让我们看看塔尔斯在社交网络上是怎样耍宝的……【 责任编辑:杨 枫】

银河奖征文

盲跃

文 _ 索何夫 图 _ 九代火影  

现在,一切都为时已晚。

当那片声势浩大的褐色涌浪冲破勘探营地外围的声波隔栅,开始吞噬这仅剩的一片净土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到底犯下了何等致命的错误:两天前,当队里派出去的侦察分队开始与他们失去联系时,他就应该意识到潜藏在这片看似宁静的林地与沼泽之后的凶险;当派出的侦察无人机第一次将远方那片蔓延到天际的黑色传送到登陆艇的屏幕上时,他们就应当为危险的到来作好准备。但是他们没有—— 一半源于过度的自大,一半出于自欺欺人的盲目乐观。他们用一个又一个乐观的“解释”与谎言自我安慰、自我麻痹,从而白白放弃了自我拯救的机会,直到事态最终变得无法挽回。

在附近的某些地方,抵抗仍然在进行着——就像已经落入掠食者爪牙之中的猎物仍要进行最后的挣扎一样,他的队员们同样也不愿自己成为这片黑色的盘中餐。在曾是营地边界的地方,爆炸与火光在凌晨时分青灰色的天穹下此起彼伏地闪现,其间还夹杂着愤怒或恐惧的呐喊。但他的理性无情地告诉他,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什么:这里完全没有绝处逢生所需要的条件。勘探队携带的燃料与弹药是有限的,而那片有生命的海洋却拥有无穷尽的力量;他们可以拖延一分钟、一小时,甚至是一天,但却无力逃脱那个注定将会到来的结局。

但他知道,至少还有一件事是他可以去做的。

他冲过一堆被点燃的物资,翻过一道用空板条箱匆匆搭成的胸墙——残留在附近的半透明黏液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守卫者所遭受的命运。一团黑色发现了他,随即开始凝聚成型,像一个浓缩的影子一样朝他猛扑过来。但是,他的动作比他的对手来得更快:在火焰的致命拥抱中,这团“影子”无声地颤抖着、抽搐着,最后变成了地面上冒着刺鼻浓烟的一小摊黑色,就像一个被造物主抽走了灵魂的怪物,重又变回了被创造前的原初状态。

他取得了一次胜利——当然,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胜利。对他们正在与之搏斗的海洋而言,蒸发掉一小滴水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损失,但这至少让他的计划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在考虑片刻后,他抛掉已经耗尽燃料的火焰喷射器,转身向营地的另一端冲去。要返回登陆舱显然已经不现实了,但他还有另一个机会:营地里共有两台能用的通信器,而其中一台恰好在昨天早上被他下令搬出了登陆舱。

当他冲向放着通信器的帐篷时,周遭的混乱与嘈杂正逐渐被死一般的寂静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被涌动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黑色洪流包围、压倒、吞噬,火焰与电灯的光芒也在逐渐熄灭。再过两个小时,黎明的第一抹曙光就会穿过不远处的峡谷、洒落在这片植被茂盛干涸的潟湖上,但他知道,自己是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一幕了。

他在黑暗中跌倒了一次,接着又被绊倒了二次。在他第三次摔倒时,一团冰凉的流质抓住了他的脚后跟,像传说中会吞噬海员的北海巨妖一样紧紧地纠缠着他,将他拖向身后那片饥肠辘辘的大海。

他试图抵抗,但却拗不过这压倒性的力量,绝望如同利爪般抓挠着他的心脏,掐住他的喉咙,但他残存的一丝理性仍然让他在狂乱的挣扎中采取了最后一个正确的应对动作:他抓住了挂在腰带上的那件东西,拔掉保险销,并抢在更多的黑色触手抓住他之前拉动了上面的金属拉环。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切至少结束得很快。

夜幕降临了。

在这颗永远不会被命名为地球的行星上,一切似乎都与平日没有任何差别。在赤道以南几公里的地方,一块永远不会被命名为“澳大利亚”的大陆正在地幔软流圈的推动下缓缓南行。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拍击着它的东部海岸,将大量水汽输送到那座永远不会被命名为“大分水岭”的山脉东侧。在它的无数颗姊妹行星上,这些宝贵的降水都孕育出了茂盛的维管植物群落,但在这里,占据了上千公里长的海岸的却是一片黯淡无光、黏稠压抑的流质,呈现着最深的海底般的黑色。

当夕阳最后一抹血色的余晖从地平线上消失后,安努仍在黑暗中醒着。对它而言,正在发生的这一幕没有任何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命中已经经历了上亿次行星自转,更是因为“昼夜交替”这个概念对它而言并不存在:它的躯体遍及这个世界,每片大陆上都遍布着它的耳目。每时每刻,它躯体的某些部分都会沐浴 在来自一亿五千万公里外的阳光之下,而其他的部分则隐没在低垂的夜幕之中,这些感官信号都会被生物电脉冲以光速传输、汇总,然后成为安努无比复杂的知觉的一部分。

在另外许多个因为偶然的量子事件而形成的、永远不会与这个宇宙产生丝毫交集的平行宇宙里,这颗行星上都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当然,还有同样多的其他平行宇宙,在那些地方,这颗行星在形成后的五十亿年中一直是一片死气沉沉的阴冷荒漠,或者成为被温室效应烘烤着的活地狱。但是,这个宇宙中的情形却与以上两者都有所不同:因为漫长的生命演化道路中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偶然与巧合,多细胞碳基生物从来都没在这里占据过主导位置,而在近一亿个恒星年里更是被排挤到了生态系统的边缘。如果某个智慧生物从这颗行星唯一的卫星上眺望它的话,那么他或者她将会发现,这颗星球表面的反照率要比它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同类低上十来个百分点:数以万亿计的黑色黏菌群落就像一层厚厚的毯子,严严实实地覆盖着除了两极以外的大部分陆地,甚至还将相当一部分浅海也纳入掌控之下。这个超巨型共生体源源不断地直接从阳光中汲取着热能,再用这些能量将搜集到的碳元素与从水体中电解产生的氢结合成各式各样的烃基化合物,持续不断地修复与扩张它庞大的躯体。不过,它并非这个世界的唯一住户:在这片黑色尚未触及的地方,仍然残存着高级的碳基生态系统——这个超级利维坦(1)需要通过它们来补充难以直接从空气与水中汲取的微量元素,并且将大气中的氧含量维持在适合生存的水平线上。总之,这颗行星的现状就像一幅专为表达“恐怖”这一概念的动态抽象画:有生命的黑暗主宰着一切,无比贪婪、无知无觉、毫无理性,一切行动仅仅听命于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吞噬、消化与繁衍。

当然,客观事实往往会与主观印象相去甚远。尽管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早在数十万个世纪之前,第一缕知性的光芒就已经悄然出现在了这片黑色之中。为了能更有效地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当时尚未成为绝对优势物种的黏菌群落开始尝试着通过某些成员的特化来实现那些不属于单细胞生命的复杂生理机制:它们没有神经系统,但却通过增加一部分成员的细胞液与细胞膜电导率,并将它们按照特殊方式排列起来而达成了类似的效果;它们没有肢体,于是一部分位于共生体边缘的成员便形成了用途繁多的伪足;它们没有眼睛、耳朵和鼻子,所以大批分布在群落表面的成员开始变得对周边环境中的热信号、空气震动和信息素越来越敏感。这一切发展最终产生了统一接收与处理信息的需要,促使越来越多的黏菌群落开始了进一步的融合,在那之后,安努就诞生了。

尽管安努的“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通过自然进化产生的生命体,但它得到这个名字却只是区区几个行星日之前的事——在那不寻常的一天里,一小群怪异的物体突然凭空出现在了离行星表面近万米高的空中,像一群流星一样以极快的速度坠向地表。

在总共五个这种物体中,一个很不巧地撞上了一条高耸的山脉,顿时被埋葬在撞击导致的可怕山崩中;一个摇晃着栽进了一处位于大陆边缘的活火山口,随即被熔融的玄武岩烧成了灰烬;还有两个则径直坠向了一座远离大陆的、安努无法触及的岛屿,自此不见踪迹;只有最后一个安全地降落在了大陆表面,并最终落进一片尚未被安努的躯体覆盖的咸水沼泽里。

刚开始时,安努并没有过分留意这些“流星”——没错,这东西确实和过去的那些流星有所不同,它不但在大气层内凭空出现,而且还在坠落的最后阶段大幅度降低了自身的速度,从而避免了摔个粉身碎骨的命运。但安努并没有天文学博士学位,也从来没机会进修相关课程,因此自然也就没法意识到这一系列反常现象的含义。直到这颗“流星”坠落地面整整一个行星日之后,一切才发生了变化。

在那天凌晨时分,两个用双足行走的生物——更确切地说,两个动作灵活、拥有一整套形状古怪、主要由碳酸钙构成的内骨骼的两足多细胞生物——离开了那颗“流星”的坠落地点,莽撞地接近了沼泽地边缘的蕨类林带,随即落入了安努设在那里的一处捕猎陷阱之中。

从整体上看,这两个来自流星中的生物,与安努曾经吞噬的亿万个碳基生命体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异,但在它捕获它们的过程中,这两个生物的反应却大大出乎它的意料——它们并没有像那些没有智慧的动物一样凭着本能一味逃跑,相反,这两个生物使用了某种能够喷射高温等离子体物质的器械,试图从它的攻击下保卫自己。尽管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吞噬的命运,但在那之前的冲突中,炽热的火焰还是摧毁了安努相当大的一块躯体——这种情况是它过去从未遇到过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安努隐蔽地、谨慎地渗入了那颗“流星”坠落的区域,随即对在它周围安营扎寨的一小群两足生物发起了出其不意的攻击。这一次,它没有直接将这些生物作为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来源消化了事,相反,它尽可能完整地捕获了它们(当然,这么做并不顺利),并对这些生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这又是一件它在过去数十万年里从未做过的事。

研究的结果让安努极为惊讶:尽管每一个这种两足生物都是孤立的个体,但它们却显然有着不输于它的智慧——这些自称“人类”的生物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行动,可以像它那样进行有条理的逻辑思维,甚至还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个词是从两足生物们的词汇库里借用过来的,在这之前,安努对“工具”没有半点概念),以弥补它们那结构固定、功能有限的肢体与器官的不足。

安努对摆弄多细胞生物的神经系统并不陌生——为了打发无穷尽的岁月,它一直将那些具备神经系统的本土动物作为自己的玩物,利用信息素和生物电信号操纵它们的一举一动。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同样可以应用在这些更加高级的两足动物身上。在多次尝试之后,安努逐渐掌握了控制这些新玩具的窍门。它不但可以利用精心编码的生物电信号控制它们的基本生理活动,还能通过分析这些生物的脑部活动来读取它们的记忆,吸收它们的知识。在俘虏这群生物后的第三天,安努已经利用从一个被称为“首席程序员”的雌性生物大脑中读出的知识控制了这颗由金属、硅化物结晶和其他一些无机化合物制成的人造“流星”里的计算机——那也是它无比漫长的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转折时刻。

仅仅在一天之内,这台神奇的机器教给它的知识就超过了它在过去一千个世纪中接收的信息的总和。它甚至利用计算机里的资料为自己起了个名字:安努。这是一个源自古巴比伦神话的与它非常般配的名字。是的,就像那位由远古人类臆想出来的天空之神一样,它无所不在、全知全能、唯我独尊,以至高无上的意志牢牢地掌握着这个世界的权柄。

但现在,它已经不再满足于此。

在一系列生物电脉冲的准确刺激下,胸腔中的肺叶逐渐收缩,轻轻地从气管中呼出一口气,这股空气穿过声带,流过鼻腔,再配合舌头、嘴唇、下颚与口腔的几个精巧动作,一连串用来代表特殊意义的声波便借由周遭的空气传播开来。这个女人端坐在她曾经的岗位上,语速平缓地用她的母语——也是这艘被称为“好小子-21”的登陆艇上的工作语言——重复着一小段话,正如她过去曾经在数十次演练中作过的那样。

当然,有一件事是和演练中不同的——她并没有打开通信台上的视频系统,也没有按规定开启录像设备。若非如此,收到这段通信信号的人将会看到此生中所见过的最为诡异的一幕:在这个女人的脑后、颈椎两侧和后背上,数十条犹如脉动着的血管般的黑色“绳索”穿透了那身肮脏不堪的天蓝色制服,随即隐没在她苍白的肌肤之下,看上去活像是拉动着操线木偶的绳索——当然,如果看到这一幕的人真这么想的话,可就完全想对了:虽然这个女人在生理学意义上仍然活着,但却已经与那些只会对刺激作出简单反应的低等无脊椎动物没什么两样了;她曾经是这支探险队中的通信员,但现在却已经失掉了头衔,甚至也没有了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依附于另一个生物体的器官……但是,那些与她对话的人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这里是‘好小子-21’,我们在着陆地点呼叫任何一个监听中心。”在第三十次呼叫结束一分钟后,通信员按下了控制面板最下方的按钮,用完全相同的平静语气开始第三十一次重复这段内容完全相同的话——这名通信员曾经是个脾气急躁的家伙,要是换在过去,连续三十次毫无结果的呼叫多半已经让她怒火冲天、满嘴粗话了。但安努却从来都不知道着急为何物,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漫长得望不到头的生命就已经教会了它耐心的美德。“着陆场已经成功开辟,没有人员伤亡。调查表明本地环境至少达到B级宜居,但附带的物资空投舱未能传跃成功,急需支援。任何监听中心听到后请尽快回答。”

没有反应。扩音器里传出的仍只是枯燥单调的白噪声。但安努一点都不急。通过这个女人的双眼(它不得不承认,这种生物结构极为精巧,拥有立体视觉的眼睛的确比它躯体表面的那些只能模糊地辨别光和影、基本无法分辨色彩的感光结构有效多了),它耐心地观察着位于通信平台一角的计时器,等待这一分钟结束。如果有必要的话,它可以把这个过程重复几千次,甚至上万次——毕竟,与预料中的美好前景相比,眼下这段短暂的等待根本算不上什么。

计时器显示屏上的时间还在缓慢地流逝着,几根长度和宽度全都相等的黑色小棒不断亮起、熄灭,组成一个又一个代表着数字的符号。数字和数学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令安努惊讶的一种——在接触这些概念之前,安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上,但现在,一扇明亮的窗户(这又是个它从俘虏的脑袋里搜出的人类概念)已经在它面前打开了。这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安努告诉自己,仅仅是如此的一艘小艇所携带的信息就已经如此令自己兴奋,整个世界的人类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计时器上的最后两个数字变成了50,随后又变成了51、52、53、54……对过去的安努而言,切分得如此精细的小段时间(人类的术语称之为“秒”,长度仅仅是一个行星日的八万六千四百分之一)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但考虑到人类短暂的寿命和他们紧凑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个物种会创造出一套如此精密的计时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个数字变成了58,然后是59。安努驾轻就熟地开始对它控制着的人体输入一系列电信号指令,准备进行下一次很可能仍旧徒劳无功的尝试……“这里是Ω-4通信中继站,我们已经收到了你的通信请求。”一个声音——假如安努对那些人类的记忆分析得没错的话,那应该是一个中年女性的声音,更确切地说,那是一段经过编码重组、由自动化通信中继站里的A.I.选择播放的录音——在通信员的手指碰到控制面板的一瞬间响了起来,“通信频段里刚才有些干扰,我现在已经为您转到了一个更稳定的频段。新的通信线路将于七点五秒后开通,请重复你的身份,谢谢。”“这里是‘好小子-21’,登陆艇编号UHG-2404,我们在着陆点呼叫监听中心。”那个女人的声音听上去倒是颇为清晰,但李连着试了几次,也没能在显示屏上调出图像来。“重复,着陆场已经成功开辟,没有人员伤亡。调查表明本地环境至少达到B级宜居,根据勘探委员会的授权证书,我们在此声明自己对降落地点及周边一切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优先收益权。听到后请尽快回答。”“这里是任务监听员4314,信号已收悉。”在第三次开启视频的努力失败之后,李终于通过任务管理器发现,对方压根儿就没有传输视频文件过来,“计算机正在确认你的身份,还有,你们为什么不按规定打开视频系统?”“通信台的摄像设备在我们的降落过程中因为某些……物理性损伤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面那个女人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听上去更像是正在报账单的餐厅服务生,而不是一名正处于充满未知危险的新世界中的勘探者,“我们目前缺乏有效的维修手段,好在声音信号仍然可以传输。”“好吧,登陆艇UHG-2404。”李清了清嗓子。在跃传监听中心干了整整六年,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故他可是见得多了,但没有哪一次让他感到像这样……不舒服过。李不太清楚该怎么描述自己的感觉,但他就是觉得脑口上像是塞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让他憋得发慌。“我们的记录里确实有你们这么一票人马,请报告身份代码……”“身份代码β-4404,Chad。”那女人的声音仍然静悄悄的——这是李所能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没错,她的声音听上去倒是没半点异常,但却像是少了些什么。不知为什么,这“缺少的部分”总是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身份代码正确,老大。”李的助手洛尔夫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打着呵欠说道。作为监听中心里资历最浅的员工,洛尔夫是所有人中摊上值夜班次数最多的——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下一个报名参加多元宇宙殖民项目、却达不到做开拓者的资格的傻瓜加入监听队伍为止。“让我瞧瞧……噢,对了,那艘登陆艇是上个月被送到K-59的五艘登陆艇之一,今天才第一次和我们联系。”他晃了晃脑袋,像吃药一样把放在监控台上的半杯冷咖啡倒下了肚,“我还以为那些家伙都已经挂了呢。”“显然还没有。”李耸了耸肩——他知道那个被称为K-59的世界:正如所有多元宇宙殖民项目的潜在目的地一样,那是一个在大约八到十亿年前因为某个已经不可考的重大量子事件而与“他们的”地球分道扬镳的姐妹世界。通过试探性开启的微型通道采集的气体与水体样本表明,那儿的氮-氧大气层完全可以支撑像人类这样的生物生存——当然,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氧气浓度都略微高了一点,湿度则低得有些过分,但总体而言没有什么大碍;当地生物的DNA双螺旋结构也大多是右旋而非左旋,与人类诞生的这个世界恰好一致。真正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无论是在采集到的大气还是水体样本中,检出的生物量都小得惊人:分析组的专家们没有发现花粉和依靠风力传播的种子,孢子、虫卵、细菌和其他活体微生物倒是都有,但数量和种类都很有限。当然,单次采样的结果往往并不精确,海陆位置、气候条件乃至某些特殊的地理特征都有可能影响到样本的检测结果。但对不同纬度进行连续采样后的平均值仍然低成这副德行,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李还记得,在随后的两天里,项目可行性评估委员会围绕着K-59是否适合移民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口水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十五年前葛留诺夫教授在全球物理学家年会上提出他的“等位世界跃传理论”,或是十五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组正式申请启动多元宇宙殖民项目时引发的大规模争论。值得庆幸(或者说不幸,这全看你对这事所持的态度)的是,K-59最终被判定为B级宜居,两百二十五名期盼已久的持有由勘探委员会根据《新宅地法》颁发的不动产所有权证书的志愿者,随即进入了五艘安装有化学能助推火箭的登陆舱,从相对“安全”的一万米高度进入了这个未知的世界。

然后他们就没了音讯。

对于这支探险队的消失,没有人觉得特别惊讶——尽管多元宇宙殖民项目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个年头,但殖民活动仍然极其困难、充满艰险:正如葛留诺夫教授整理出的公式所揭示的那样,直接从一侧“钻”开两个因为偶发事件而分离的平行世界间的空隙虽然是可行的(事实上,最初的那一批科学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验证了那些世界的存在),但却是一种极其不经济的做法,因为随着通道开启时间的延续,维持其存在的能耗将以近乎几何级数增长。一个只持续几十飞秒的、刚够让个把分子钻过来的通道所需的熵值,甚至还不够让一个寄生在鮟鱇鱼触须里的发光细菌点亮自己,但维持两个世界数百毫秒的接触(这是为执行一般发射任务制造的通道需要维持的时间)则必须投入相当于整个十九世纪人类烧掉的全部化石燃料总和的能量。一次持续数小时的通道开启更是耗费惊人——按照技术部那帮人的说法,即便是把这个宇宙中的每一个氢原子全都想尽办法聚变成铁原子,再把背景辐射统统算进去,所产生的能量也未必能让空间通道支撑如此之久。

当然,要想实现两个世界间的持续性联系并非不可能,否则李就只能另找一份工作了。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做的只是在完全相同的空间坐标上各安装一台通道发生设备、从双向而非单向“撑开”空间通道就可以了。但是,要安装这套设备,你就得先找到合适的地点,并且为这套设备准备好稳定的能源供应。而要完成这两件事,你就得先把一支先遣队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个环节上。“登陆艇UHG-2404,这里是监听中心,你的身份已经确认。”李清了清嗓子,尽可能地压下了心中那股隐约的不安感,“你们目前的状况如何?”“我们的情况不算太差,”登陆艇上的通信员继续用那种毫无起伏、照本宣科式的平静语调说道,“登陆艇和艇内搭载的装备基本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