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9 18:00:34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建筑艺术(下)

建筑艺术(下)试读: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4卷136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一、政治历史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32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二、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三、科技军事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32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四、社会民俗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36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二、民居建筑

北京四合院

中国古代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在此,我们分析一座最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形成年代比较长,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形制无论在应用上、结构布局上或是材料选用上,都已基本定型。当然,北京四合院的种类是很多的,有小型的一进的,也有复杂的多进的。甚至还有数条中轴线并列而多进的,在范围气势和占地诸方面,如一个大型的住宅群,往往北京四合院立体图还有花园。

最典型的就是这种三进四合院。这种建筑有一条严整的南北向中轴线。宅的入口多布置在东南角上,这完全符合民俗习性,因为人们对东和南有好感,有“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说。进门之后,迎面是一块影壁,壁上往往饰有精致的砖雕,影壁前多置一些盆栽花卉,使空间有生气。影壁在空间上还起到轴线转折的作用。从空间艺术上说,转弯抹角是一种含蓄的手法;但在古代,主要意图是为了避邪。据说转几个弯,煞气就不能进入宅内。影壁不让人们直接看见宅内的情形,家不露财,家丑也不可外扬。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观念在住宅建筑上的充分反映。

进入宅内,是一个小而狭的院子。南侧有一排朝北的房子,叫“倒座”,这是仆人住的房间。也可供来客过夜住,其他则堆放杂物。小院的北首有一垛墙,正中(宅的中轴线上)有一扇装饰华丽的门,叫垂花门,门内一个大院,即“四合院”的主院。主院是一个植有绿化、进深较深的庭院。庭院正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正房,中轴线贯穿其中,坐北朝南,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其两侧还带有东西耳房和小跨院。正前方的左右是厢房,那是晚辈住的地方。厢房则开间小,进深也浅。建筑之间有廊相连,雨天不走湿路。正房之后有小院,这里是第三进,一排房子坐北朝南,叫“罩房”,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屋等。整座宅子外围一般都不开窗,空间作内封闭,比较幽静。

古代封建礼教在住宅建筑上也有严格要求,如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内外分明。

从艺术来说,这种四合院建筑也很重视它的装饰。可以说,中国古代木构民居是古代民间艺术最丰富的一座“活的博物馆”。宅内的门窗、梁枋、檐柱等,都有雕刻等装饰。其他如隔扇、博古架、挂落、圆光罩等,不但是一件件的装饰品,而且使空间更有艺术情趣。通过这些部件、饰物,使室内空间虚虚实实,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从家族制度来说,北京四合院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扩张”。古时候,家族的发展不像今天这样都是独立的小家庭,而是大家族。按姓氏组成。如果家族人丁兴旺,有财有势,家宅可以向其四周无限扩展。建筑的门窗向宅内的院子方向开启,可以任意拼接,只要留出一个大门的位置,有一条通道即可。这种住宅形制,符合我国古代的家族型制及其发展。

江南水乡民居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及其民居。

江南,又称江东、江左,指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一带,或可简称为两江一湖地区。这里乃是鱼米之乡,气候宜人,地势旷奥,确实是一个宝地,有“画中游”之美誉。这里的人文历史也相当发达,钟灵毓秀。江南水乡民居,贵在“水”字,好多民居,临河而建,尤其是苏州、绍兴两地更为典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之词,正是说的这种景观。

我们取几座江南民居为例来分析。

一是苏州的东北街旧陈宅。这座建筑在苏州算是中等大小的住宅,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理想:南为大路,西有河道,东为邻舍,北是邻舍间的小路,开后门可以出入。

这座住宅的基本结构其实与北京四合院相仿(都是同一社会系统,就有同样的社会家族型制要求),中轴线布局,分进设置。这个住宅有东西两条中轴线,西轴为正轴,大门进去,一个院子,正对面是轿厅,转弯入内院为第二进,又是一个大厅,然后第三进,有东西披屋和小院,后面是最后进一,所以中轴线上有四进。东边有避弄,每进均有门可入此弄,在这里一可直通后门,二可直通边门。顺便说一下,有些人把这种避弄说成是空间艺术的原因,说是“小中见大”。其实这种避弄做法,当时有两种作用:一是防火,一旦失火,不会殃及左邻右舍;二是逢宾客在厅堂中,家中妇孺出入须避开厅堂走避弄。

这座建筑西侧临河,西南角有桥,真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水乡形态。但也有的临河民居,还有’ “水后门”,即屋后临水开一个门,外面有踏级可至河,或洗衣取水,或登舟出入,则更有水乡的生活情趣了。

二是苏州吴县西山东蔡镇的蔡宅。这座建筑虽处于村镇地区,但由于屋主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因此其布局仍是比较规整的,中轴线布局,西侧三进,东侧仅一进,自南到北为下房、书房(花厅)和厨房。中间两个院子,皆有种植,环境宜人。东西两路之间也设有避弄。西路后面两进设`楼房,这是前低后高的做法,符合风水之说。

有的苏州民居,宅的规模较大,多设花园,苏州民居凡有条件即造园,这是苏州的人文特点。

三是浙江绍兴市仓桥附近的某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临河民居。主楼二层三间,前有院子(天井),后为“水后门”,有一个似廊的空间,柱间设坐凳栏杆,在此可歇坐观景。有踏级可至河边,在此淘米,洗菜、洗衣等,而一般饮用水不在此取用。绍兴人喜欢吃“天落水”,即通过水落管将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注入大缸内,作为饮用水。一般的家庭在天井里有三四日大水缸。如遇久旱未雨,则只好用井水。

这个踏级除了盥洗外,还用来买卖鱼虾、蔬菜、瓜果之类,小船一面划一面叫卖,宅中人闻声下阶购买所需之物。这种方式充满着生活情趣。还有,这里是“后门”,外出用船只,就在此落船。上岸,所以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电影《林家铺子》最后结局是林老板带着女儿从这样的水后门逃走的。这又给江南水乡民居形态增添了许多文学色彩。

四是绍兴市题扇桥附近的一座民宅。宅主是手就艺人,属平民百姓,所以房子自由布局,但从建筑造型来看,却也十分得体。高低错落,无论比例、色彩、质地等,都比较完美。这家的宅舍分前、中、后三间,前面临街,是对外营业兼工作间,中部为生活空间,后面厨房临河。宅中有二层阁楼式的卧室,布局十分紧凑。从外形来看,东侧山墙的底层砌在柱外约一尺处,这样做既可以防止木柱受潮,又可以利用它来存放工具、杂物等。二层部分在木构架之间做立砖白粉山墙,看起来亲切舒展。这使人联想起欧洲有些民居,也是木构外露(如英国的都铎式),但它们的木构形式有许多斜撑,而中国的民居木构形式都是平直构件。

五是鄞县鄞江镇光溪桥边上的临水民居,一排好几家,临河处每家都设敞窗,其外设坐凳栏杆,借河生活,亦可休息、观景。这是典型的水乡人家生活形态的映照。它周围有桥及河埠(图之右端即河埠),交通发达。这些民居往往是前店后河,市井情趣甚浓。

六是山村民居。江浙一带,有山有水,除了上面说的临水民居,也有山村民居。山村民居的特点有二:一是宅居本身,由于地形有高低变化,因此建筑物往往也跟着高低错落,做得甚有情致。二是宅居周围的环境,小路弯弯,背山面阳,层次丰富。这里的人生活在田园牧歌的情趣之中,怡然自得;鸟语花香,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是我国古代的理想的生活境界。

浙江民居比较讲究质朴,他们多不喜欢大红大绿的建筑色调和奢华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多用石、石灰粉刷、木料等本色。木料的外表除了用油漆外,有好多也用桐油罩一层,作为保护,看起来木纹清晰,线条明确,形态秀美。日本的一些木构做法,可能受到浙江诸地的这种民居形态的影响。

皖南民居

皖南文化以徽州为典型代表,这里自古就有很发达的文化。皖南为丘陵地带,其自然特点就是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这里的人文特点有二:一是官僚多,封建礼教比较重;二是商贾多,素有“徽骆驼”之说。这里自古为高人雅士龙游豹隐之地,艺术文化很有特色。建筑以民居村落见长,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舍多为粉墙黛瓦,素朴秀雅,庭院布局更为精美。所以,皖南建筑在我国古代民居中一向负有盛名。此外,这里战争破坏较少,大的自然灾害也不多,因此尚保存有较多的明清时代的建筑,难能可贵。在此,介绍几个皖南民居、村落的构成要素。溪水 皖南建筑以溪为脉络,建筑缘溪而建,溪是生命线。这里的村舍皆与山水有机地结合,或背山临水,或枕水面山,或依山跨水,有“窗外青山槛外水,山山水水皆入宅”之美誉。例如,溪水穿村而过的有歙县的唐模、黟县的西递;溪水傍村而过的有黟县的屏山,休宁的临溪;村落附近有大溪、村落以内有小溪的有黟县的碧山、歙县的潜口等。艺术文化 皖南(以徽州为中心)自宋代以来,外出经商者甚多,致富而返,也附庸风雅,兴学建祠,繁荣当地的文化,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朱熹、戴震、罗聘、胡适、黄宾虹等。同时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留下了许多的砖雕、木刻、盆景等民间艺术品;还是艺术器物的产地,徽墨、宣纸,闻名天下。至于当地人所讲究的择宅风水之类,也不失为一种文化内涵。标志物 也许由于生态——人文、风水的原因,这里的村庄,村口溪边多植一片树林,曰“水口”。但如今这些林木保存的已不多了,十分可惜。村落的“水口”除了树林外,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唐模的路亭、休宁的牌坊、歙县棠樾的牌坊群、黟县碧山的塔等。路亭券门 皖南村镇内的街道比较狭小,而街道旁往往有小溪流过,淙淙流水,清澈可鉴,给空间带来活气。有的街巷在尽端处做出券门,使整个村镇有分有合有层次,更增添了生活气息。但这些券门在当时却是为了治安之需,必要时可以关闭(有人把守)。封闭的天井 皖南民居的天井是建筑的中心,也是宅舍的有机的生长点。皖南民居平面方正、紧凑、占地小,而有效使用面积大。建筑为封闭的内向空间,一般多为二层,木构架,空斗墙。考究的人家在底层的外墙内侧做木板壁,比较坚固,可以防止窃贼夜间挖壁洞。有的宅外墙上还写有“内有木城,勿用费心”是警告语,其实不一定有木板壁。

皖南民居的平面布局,一般是大门入口,里面一个天井,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宅舍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上楼有一圈廊,楼上与楼下空间布局相同。《黟县志》记载,“屋室地不能敞,唯寝与楼耳”。这种封闭的住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有关。

这种住宅,天井小而高,有“坐井观天”之感。但多数人家的天井都布置得极为高雅,里面有石池(既可观赏,又可防火),也有盆景,这是皖南黟县西递的胡宅中的天井布置。用石凳搁置花盆,粉墙上设漏窗,构图得体。外墙 皖南民居外形虽然封闭,但所谓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实中有虚,秀雅精美,自成一格。

福建土楼

据说美国人造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照片,发现我国福建西部一带有许多奇特的圆形建筑物,十分巨大,疑为大型的核反应装置。后来才弄明白这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民居形式,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福建闽西地区的这些奇特的民居多为圆环形,一圈房屋有三四层高,内有环形走廊,每家占几个开间。中间是圆形的院子,院子正中还有祖堂,可见是一令聚居的家族,有共同的祖宗。这种民宅建筑,大的直径达70余米。相对于汉族地区的民宅而言,这种形式确实很奇特。它的由来,还得追溯到魏晋时代。相传当时内乱外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侵,所谓“五胡乱华”。西晋王朝内部又自相争斗,酿成“八王之乱”。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陷都城洛阳,那里的百姓无论是有钱有势的还是平民百姓,皆纷纷南逃。有的大家族则举族南迁。但在南逃的过程中,他们一直难以落脚安居,因为经常被当地土著驱赶。后来好不容易逃到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处,总算定居下来了。然而,年复一年,死的死,走的走,也不知道这个家族原来是怎样的结构,难以论资排辈地居住,于是干脆造个圆形的大屋,大家住在里面,不分彼此。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经常要与当地土著发生矛盾,甚至斗殴,因此平时只好生活在宅内,务农时出去。土楼里储有大量的粮食、油盐、蔬菜等,几个月不外出也无妨。圆形建筑正适应了这种需要。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比较封闭的生活形态,他们的语言也自成一格。如今福建、台湾一带说的“客家话”,就是源于这种家族。据说客家话较接近古时候的语言,因为他们少与外界交往,所以相对地说更保持古时候的语言特征。闽西南靖县坎下的怀远楼 这是一座中型的圆形土楼。直径近40米,共有四层。这座楼的外环为穿斗式木结构,外围用夯土墙,上薄下厚,底层墙厚达1.3米。四层的用途是:底层为厨房、杂屋,二层作粮仓,三四层是起居及卧室。环的内侧有廊环通,设有四座楼梯(公用),分别设在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处。环内中心设圆形祖堂。祖堂内有一个半圆形的小天井。祖堂外环墙不开窗。墙外披屋,设各家的猪圈、鸡舍等杂屋。全楼仅有一个大门,位于宅南。底层不对外开窗,二层只开小小的窗洞。顶层在楼梯间位置伸出四个了望台作为防卫之用。整个土楼坚实雄伟,像一座大型的堡垒。福建永定县的聚奎楼 这是一座方形的土楼。这座建筑的平面布局;外围也是一圈住房,内环一圈走廊,四角均设有楼梯。中间是一圈杂屋,为各家的猪圈鸡舍,中心是天井。祖堂位于外环北侧,成坐北朝南之势。建筑的屋顶高低错落,正面以木板壁(上部)与土墙(下部)结合,造型上很有特色。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 是最大的圆型客家土楼,直径达70余米,高四层,房屋共有三百余间,内外共有四环,中心环亦为祖堂。

黄河流域的窑洞民居

我国黄河流域有大片深厚的黄土层,据说最深处可以挖下去200米。经过无数年的风风雨雨,流水冲刷,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土壁地沟。黄土节理垂直,正是挖洞居住的好去处。

窑洞民居沿黄河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黄土上挖窑洞,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窑洞上的较厚的黄土层,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一般的窑洞宽约3米,深约5米,有的大型窑洞深达20米。这种窑洞分前后室,前室用来作堂屋、厨房,后室为卧室。为了增加使用空间,有的窑洞在壁上再挖龛,设炕床。如果土质较好,还可以把洞扩大,成为与窑身垂直的支洞。有的一家住二三个窑洞,算是大户了。

有的窑洞土壁很高,则在窑洞之上再挖窑洞,为二层楼的窑洞,称“天窑”。天窑与地面之间用坡道或砖梯相连,也可以在室内挖洞上下直通。

窑洞式民居虽然建筑形式与其他民居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住宅的空间组合来看,仍不失传统民居格局。好多窑洞都用下沉式院子,三面或四面挖洞,其空间关系很像四合院住宅。

有些地方,窑洞式住宅和房屋式住宅混合,形成一个大院,楼梯布置在院子的西北角。从院子来说,仍保持传统四合院(应是三合院,其中东侧的房子已没有了)的形式。宅的大门仍置于院子的东南角上。如此看来,无论民居形式、材料等怎么变化,其本质却没有变,还是内院式的,这是出于家族形式和社会形态的原因。

四川民居

四川,旧称“巴蜀”。巴即巴山,重庆一带;蜀即成都一带。自从原西康省撤消后,其东部归入四川,曰“川西”,这里多为藏民,所以他们的民居与川中、川东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只说巴蜀地区的民居。

巴山巫峡,地势险峻,重庆一带,也多高低起伏,所以重庆市很少看到自行车。这一带的住宅,也顺地势而高低错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吊脚楼”。下页图是重庆市下伍街的一座民居,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坡地上建屋,其进深不能做大,所以用悬挑的办法使楼上的建筑进深加大。楼层挑出,既扩大了居室面积,又给楼下的出入口起到了雨棚的作用,造型也更为生动。这种建筑在重庆附近的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很多。部分民重庆下伍街民居居,由于地势陡峭,吊脚楼的撑柱做得很长,有的竟超过两层。还有的顺着陡坡层层造房子,一级级地向上出挑。住在顶层眺望长江景色,能产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绪。

四川蜀地(成都一带)是盆地,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民居形式也与长江中下游一带无多大差异。不过四川人的住宅,往往喜欢以天井的数量来计算规模,某家有几个天井,就能知道他家的大小了。

四川自然风景优美,其中的峨眉山、青城山风景更为动人。峨眉山一带的民居,借自然风景之光,别有情趣。著名建筑家徐尚志先生对这里的民居形态甚感兴趣,他用“飘逸”二字评论峨眉山民居,颇为精到。峨眉山脚下有些民居建有“冲楼”。这是建在宅舍高处的小书阁,结构简约,屋面四展,柱瘦壁薄,窗棂空透,凭窗远眺,心旷神怡,真可谓:“深者见物物亦深,浅者见物物亦浅。”

四川民居总是与高高低低的地形联系起来的。地形或平或陡,民居也随之分出不同的形式。大体来说,有六种做法:

一曰“台”。用于坡度比较陡的地方,像开凿梯田一样,把坡面一层层地削平,逐层升高,形成一个个宽广的平台,并建屋,一台一进,多进住宅就用多个这样的台。由此,建筑物便按等高线方向布置,一般选择面阳的山坡。大体川东、川南诸地,这种形式较多。

二曰“挑”。用于地形偏窄的地方,在楼层做挑楼或挑廊,以扩大室内空间。一般说城镇的住宅用这种形式的较多,特别是沿街的民宅。

三曰“拖”。用于山坡比较平坦的地方,将建筑物按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顺坡分级建造。这种做法一般用于民宅的厢房,屋顶呈阶梯状,也较好看。

四曰“坡”。其实它与“拖”差不多,房屋也按垂直于等高线方向顺坡建造,坡度比“拖”更平,仅将室内地面分出若干不同的高度,屋面保持连续的整体。

五曰“梭”。这是将房屋的屋顶向后拉长,形成前高后低的披屋。多用于厢房,可以一间梭下,也可以全部梭下。当厢房平行于等高线时,梭厢地面低于厢房地面,则可以梭下很远。这部分往往只用作堆放杂物、畜养牲口。

六曰“吊”。即上面所说的“吊脚楼”。

云南民居

云南一地,除了汉族,少数民族聚居,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德昂族、佤族等,称得上是民族大家庭了。在此,我们择选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来分析。白族民居 其实云南这么多少数民族,也许要数白族最为汉化了。从他们的住宅形式上来看,就能了解到这种现象。白族民居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一句说的是三合院加一块照壁,组成一个完整的宅舍;后一句说的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共有大小五个天井。这两种类型的民居,其大门基本上都设在宅的东南角上,一看就知道是模仿了北京四合院住宅。

白族文化很讲究色彩,他们的服饰,总是色彩鲜艳而又和谐,常用蓝、白、红、黑诸色组合,而且组合得和谐得体。这种色组在建筑上也反映出来,白墙、黑瓦、红柱、蓝边,构成鲜艳而又十分和谐的建筑色调。白族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这里风景极佳,有洱海、点苍山。“洱海四景”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风花雪月”是也。那碧蓝的洱海,远处是终年白雪皑皑的点苍山,近处鲜花盛开,红艳遍地。这几种色彩成了他们喜爱的色彩组合,所以在穿的、住的形态上,便潜移默化地追求着。

白族民居的照壁很有讲究。他们喜欢在正房的对面设一围墙,做成照壁,照壁分独脚照壁和三叠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璧,壁面等高,不分段,屋顶为庑殿式,这种照壁须有一定官品的人家才能用。三叠水照壁直分三段,中间较高,两边较低而且较狭。彝族民居 彝族位于云南的昆明、楚雄一带。他们的典型住宅形式是土掌房,这种建筑,屋顶用木楞(放得比较密),上铺柴草,再在上面抹泥巴。屋顶近乎平顶。下部的墙壁用木构,其外再用砖墙,泥灰粉刷。内部空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大门进去,两侧有厢房,其东一般为厨房,西为杂屋,中阅是过厅,其上有采光孔。后部为正屋,一般三开间,中间是堂屋,两边卧室,还有楼层,楼上多放粮食或其他宜干燥之物,在楼上可以外出至前部一层楼的屋顶,这里是用来晒物的。彝族民居中比嫩考究的也是瓦房,但其形式与土掌房差不多。傣族居民 云南一地,民居形式中要算傣族民居最有特色了。傣族聚居在云南的西南部,其中以西双版纳地区最为集中。这一带气候炎热而潮湿(属亚热带气候),仅有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大约出现在每年的5到10月,这段时间几乎天天下雨,因此他们的房子既要防雨又要防潮。

傣族民居由于其自然条件如此,所以一般都做尖尖的屋顶,而且把房子架高成楼(防潮湿),多数的傣族民居在楼上多做有外廊或平台。这种建筑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就称傣族竹楼,学名称“干阑式”。据考古学家研究,浙江诸地发掘出来的史前时代的建筑(遗址、遗物),也是这种形式。本书第一章已说到这种建筑形式。景颇族民居 景颇族多集中在云南西部瑞丽一带,这种住宅采用架高的形式,但屋顶的做法与傣族竹楼不同,多用草顶。这些地区虽然也是一年两季(雨季和旱季),但由于这里地处高原(平均海拔1500至2000米),所以气候没有西双版纳一带来得炎热。有时天很冷,建筑物需要保温。当然,由于这里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都比较落后,所以建筑物都比较简陋,就地取材,多少年来也没有很大的进步,尚接近于史前形态。佤族民居 佤族分布在云南的西南边境怒江、澜沧江一带,这里属横断山脉,交通十分不便,高山密林,与外界联系很少,仍过着靠山吃山的原始农业型的社会生活。这里的住宅,更有史前之味。从总的来看,其形式也是竹楼式的,但材料更原始,室内多数只是一个大空间,称“大房子”,屋顶上有一个男子雕像和燕子的雕像。男子雕像是他们的祖神,燕子是他们崇拜的鸟,有吉祥之意。

云南一地诸民族的民居,称得上是民居的“大观园”。如今有些地方以这种民居建成一处旅游参观场所,游人如织。

藏族民居

藏族分布在西藏及青海、甘肃一带,他们的住宅别具一格。西藏乃是“世界屋脊”,高原气候,因此其建筑就是要适应这种气候,创造出适合人居的空间。大多数的传统藏族民居,其形式多像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藏族的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主要房间朝南或东南,平面近乎正方形,外墙做得很厚实。这里雨水相当少,因此屋顶多为平顶。住宅内的房间用途,以四层楼的住宅为能其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为厨房、储藏室,三层为卧室,四层设经堂(藏人信佛教,神位的上面是不能住人或放别的东西的,所以须设在房子的顶层)。屋内有小天井贯通楼层,可用来采光、通风。底层一般不设窗,只开一些通气孔,二层的窗一般也比较小,三层以上的窗子略大。这种做法令人联想起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形象。原来这种上大下小的开窗形式是藏族建筑的一种特有形式。藏民家中的厕所都是“旱厕”,一般集中布置在院落一角朝向较差处,有的与建筑齐平,有的凸出在外,也有的另做一个小建筑,用天桥与住房相连,如图7—27所示。这种厕所不需要用水(这里的水很少),所以叫旱厕。大小便直通下面,粪便积起来作为肥料,臭气也熏不到宅中。这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等相符合的做法。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的特色,来自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这里的民居有几个特点:其一是用很厚的土墙,砖(或土)拱顶。墙上的门窗用细密的花格子装饰。其二是室内一般用地炕、灶台,土墙上设有拱形的壁龛,用壁毯、地毯作室内装饰,其内容多为葡萄之类,形象晶莹欲滴,可以乱真。其三是宅旁多设晾葡萄干的凉棚,用砖砌出漏空花纹(晾葡萄须干燥,有好的通风条件,但又不能直接让阳光照到)。其四,由于这里的气候温差甚大,阳光下有时十分炎热,因此多设院子,用大树或凉棚来遮荫,在此可以乘凉。

这里的人基本上都信伊斯兰教,所以他们的文化也多与伊斯兰文化相近,建筑文化也同样有这种特征,如屋顶用拱顶,墙上有拱形门窗,窗格和廊子等处用细密图案进行装饰等。这种建筑文化形态,与北京四合院或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文化形态就很不一样了。

蒙古包

内蒙古一带的许多牧民,因为放牧的关系,经常搬迁。什么地方草多,就搬到什么地方居住、放牧。有的整村整乡地迁徙,所以连学校也时迁时搬。这里的自然环境别有情态,绿茵草原,一望无际,“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环境条件决定了他们的住宅也别具一格。

毡包房,也称蒙古包,古人称“穹庐”,是一种圆形的房屋。相传这种建筑形式由来已久,《汉书》中说:“匈奴父子同穹庐卧。”《后汉书》中也说:“随水草放牧,居住无常,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毡包的形状,好似想象中的天穹宇宙,平面、屋顶都为圆形。具体的做法是先在地面上划一个圈(直径约4到6米),然后在圆周上立四尺左右高的柱子,使之纵横相连,变成一个网状的围护体骨架,并可收拢,拆装很方便。骨架的外面则包羊毛毡,再用骆驼皮条系住,以抗风寒。上面覆盖一个伞形的屋顶,也是装配式的,可以收起来。在包的顶端一般做成正圆的天孔,即天窗,能采光、开闭,也可以作为换气孔、排烟口。

右图是蒙古包的典型形式。左图是毡包。右图是用砖砌成的建筑,虽然固定了,但建筑形式仍是仿毡包的。这里的气候比较蒙古包寒冷,所以都要设暖炕,边上有炉灶、烟囱。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件、人文条件的不同,我国古代的民居的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其中可以总结出几个要点:一是以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展,越到边远的地方越与中心地带的建筑形式有差别,这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内向型的,有一个发达的统一的中心;二是以人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各地的民居形式都按各地的自然特征确定其形式,与西方相比,则其宗教成分较少;三是这种形式比较固定,成百上千年没有什么显著变化,形成固定的建筑文化。这说明中国封建文化具有强烈的传统性,不易被新的系统取代,所以现代住宅的形式与这些传统民居的形式。

皇家园林

在我国的诸皇家园林中,也许要算颐和园最为典型和完整。它至今仍保持着原貌,更为难能可贵。

颐和园一处,其实在历史上早已是个名胜之地。金代时为皇帝的行宫。到了明代,建有皇家园林,叫“好山园”,其中的山叫瓮山,湖叫西湖(在北京之西)。清康熙时,亦为皇帝的行宫。直到乾隆年间,皇帝要为他母亲做六十大寿,于是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上建造高达九层的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又整治并扩大西湖,并改名为昆明湖。整座园林之名,则改为“清漪园”。有人说,它有点像杭州的西湖,而乾隆皇帝则说“略师其意”。其实,乾隆酷爱杭州的西湖,颐和园仿之也在所难免。最典型的是那“西堤六桥”(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是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颐和园的西堤六桥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所不同的是颐和园为皇家园林,桥也具有皇家气。如其中的玉带桥,一看便知是皇家园林之物,若将它置于杭州西湖,显然格格不入。

到了1860年,园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此园,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规模甚大,面积达290公顷,其中四分之三是水面,陆地中包括平地和山峦。主峰万寿山高60余米。整个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朝廷宫室,包括东宫门、仁寿殿和一些居住、供应建筑等;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南湖和西湖;万寿山后山和后湖。朝廷宫室景区在颐和园东部,以建筑物为主。主要有仁寿殿,为主殿,是皇帝处理政事、召见群臣之处。乐寿堂是皇帝居住地。德和楼是大戏台,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在此看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小建筑,各自成院落。

第二个景区是万寿山前山,以万寿山上的最高建筑佛香阁为主,也是全园的主景。以这个建筑为中心,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南起湖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是金碧辉煌的排云门和排云殿,这是一组建筑。还有玉华、紫霄、云锦、芳辉四殿列于左右。这里本是大报恩延寿寺旧址,后来则成为慈禧太后接受百官朝贺之所。再上面建有一高台,壮丽无比,台上即佛香阁,供释迦牟尼佛像在其中。阁呈八角形平面,共四层,顶为攒尖顶,在此向南极目,一派气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在佛香阁之北,是一个藏式的寺院“智慧海”,然后便属后山景区了。在万寿山前山,还有一些建筑和景区值得一提。一是长廊,廊枋檐柱全是彩画,全长达728米,堪称世界第一。其次则是排云殿西侧建在半山腰上的“画中游”,在此眺望景物,宛若在图画中。其他如听鹂馆、寄澜堂等,不再细说。而其中的石舫(清宴舫),则是中西结合的形式,有人认为这个建筑有损于颐和园的整体风格,看它的那些罗马式的拱廊,确实与这里的整体建筑形式不同。

第三个景区是后山、后湖,包括苏州街、谐趣园。在万寿山后湖的对面,有一块狭长的地形,造了许多店铺屋宇,茶楼、酒馆、古玩店、书斋,凡江南文雅的市井街巷内容,几乎一应俱全,让皇帝在此过一把“江南”瘾。

在后湖景区,谐趣园称得上是颐和园中的“珍珠”。此园的构思确实与无锡寄畅园相似。谐趣园在整个颐和园的东北角,原名“惠山园”。此园从性质上说是皇帝的游乐场所,可和群臣玩射覆、投壶等游戏。园内有荷池,环池建有知春亭、知鱼桥、知春堂、兰亭、涵远堂、澄爽斋等,构园紧凑,疏密有致,虚实得体,确实有江南园林之艺术情趣。

最后是湖区。这里由大小三个湖(昆明湖、南湖、西湖)组成,除了西堤六桥,还有十七孔桥、铜牛、八角亭、龙王庙等处。总的来看,湖区景疏朗,则全园之景亦可谓疏密俱全,既有皇家之气,也有自然风韵。

承德的避暑山庄乃是清代帝王的行宫,即“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北,这里山峦苍翠,峰石怪异,又有水面,武烈河萦流其东,滦河横贯于南,山水交相辉映,早就是一处名胜。18世纪初,康熙皇帝来此亲自定点规划、布置,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建,历经五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初具规模。后来在乾隆时代又加以改建和扩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最终完成。

避暑山庄占地564公顷(比颐和园几乎大一倍)。庄园建成后,康熙、乾隆诸帝,每年夏天来此避暑,有时竟达半年之久,以致朝廷政务、接待宾客等也搬在这里。其实此地已近边关,临近北疆,有些军政之事,上下容易接应。这也正是康熙皇帝之良苦用心,一面避暑游赏,同时也带有军政的目的。

避暑山庄总体布局十分清晰而妥帖。整座园林分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及山区四部分。

宫殿区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宇廊轩,富丽壮观。山庄周围筑有虎皮石雉堞宫围墙,总长达10公里。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乾隆皇帝亲笔题匾。入丽正门,里面就是一组宫殿。宫殿前有广场,为康熙、乾隆检阅满清王室武艺的地方。广场后为宫门,上有“避暑山庄”匾,为康熙亲笔所书。入宫门是山庄的正殿楠木殿,又称“澹泊敬诚殿”。此殿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下有高大的石砌台基,整个大殿全部用楠木建成,以四十二根楠木为支柱。殿顶用灰色筒瓦,比较朴实。地面用磨光花斑石,天花板为捕木雕刻。整座建筑庄重肃穆,朴实无华。

楠木殿后面是“四知书屋”,再往后经王室宗庙“昭房”,便到达“烟波致赏”,是皇帝的寝宫。建筑面阔七间,中间设宝座,东为佛堂,西即为皇帝的寝宫。建筑的东西两边均设小院,为后妃住地,慈禧曾住在西边的小院内。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并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一年之后,他便在此宫下世了。

避暑山庄最美的是湖区。湖区先是“万壑松风殿”,殿前有庭院,遍植苍松翠柏,使景观显得密叶层层,深幽无比。康熙皇帝就在此批阅奏章。这里有山有水,景物丰富,风格统一,似江南园林,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欢。再往前便是“芝径云堤”一景,仿效了杭州西湖中苏堤的风格。堤端分三路,分别通向湖中三岛:一为“月色江声”,二为“采莲渡”,三为“如意洲”。

湖区的水心榭一景十分精彩,湖上架桥,桥上建有三座亭子式的建筑。桥下碧波,粼光闪闪。若逢夏日,在此赏景,可谓沁人心脾。“月色江声”这一小岛上绿树如长廊,还有“静寄山房”、“莹心堂”等,建筑小巧,空间多变,掩映在丛林之中,有江南园林之意象。如在月夜,山色空蒙,风声水声,声声清雅,柔和无比。

湖区中的烟雨楼更值得一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浙江嘉兴的南湖,上烟雨楼,见其景致极佳,就命人在避暑山庄仿建此楼。这座建筑为两层,下有石砌基础。楼的西侧有假山、翼亭。若逢夏日多雨,倚栏远眺,见远处丛林山峦,犹若烟霭,若隐若现。烟雨楼东边又有一岛,上有如塔似阁的三层建筑“上帝阁”,相传也是乾隆皇帝慕江南景物仿江苏镇江的金山寺而建,所以这一建筑又叫“金山亭”。人置亭中,见四野如画,美不胜收。

整个避暑山庄,可以说是由康熙皇帝一手策划、建设的,他还为这里的景题名,共题三十六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问想,天字咸畅,暖流喧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滴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雨,镜水云岭,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后来乾隆皇帝又在此基础上续题三十六景,但为了对祖父的崇敬,便改四字一景为三字一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宅,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茹香沜,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如今,避暑山庄基本上还以原来的形态存在着,这是值得欣幸的。

在诸多的皇家园林中,人们也许知道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中南海、御花园等,而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却少有人关注。乾隆花园位于北京故宫的外东路宁寿宫这组建筑的西北隅,是一座小巧而精致的皇家花园,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92),至乾隆四十一年(1796)建成,本名“宁寿宫西路花园”。由于这座花园是为乾隆皇帝六十大寿而建,并给他归政养尊之用,所以后人都称之为“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的总平面是南北向狭长形,正门在南面,叫“衍祺门”,门内是一道用湖石堆起来的山屏。屏后正前方是一座古朴典雅的轩厅,檐前有一株古楸树,每当春末夏初,花开满树,繁花似锦,故轩名“古华轩”。相传建园时古华轩原计划建在这株树的位置上,乾隆皇帝认为这一株古树迁不得,于是就把建筑物移后,大树保留了下来。轩前的西边有一亭,即禊赏亭。亭对面是湖石假山,山上有承露台,在林木掩映下,显现出精巧的雕栏。山下有洞,转弯抹角,在洞顶石孔中镶嵌着一个双层花瓦的漏窗。阳光透过此窗,照入洞中,光形变幻,犹如许多金鱼在游动。出洞便是一个别致的小斋,即“抑斋”,这是乾隆皇帝静坐养性之地。斋西游廊转折,围成一个小院,院中堆石筑亭,即“撷芳”。

古华轩北,有一道清水墙,中设一殿,卷棚式垂花门楼,显得文雅秀美。入门是一座三合院建筑,民居形式,显得淡雅朴实。北首正房,即“遂初堂”,东西两边为厢房。院中置秀石,植树数株,疏朗中显出文秀之美。

遂初堂后又是假山,山上有方亭,即“耸秀亭”。亭中观景,四周楼台亭阁历历在目。远处则是故宫,金碧辉煌的屋顶,间以葱郁的林木,似有飘然若仙的境界。山之北为“萃赏楼”,用廊与“延趣楼”相接,东南则是“三友轩”,取意松、竹、梅“岁寒三友”,表示性格高洁。

在这一组建筑的北面,又是假山。山正中一亭,形式特别,似五瓣梅花,即“碧螺亭”。亭顶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镶有紫色琉璃剪边,中央饰以白色梅花形宝顶,色彩绚丽,有皇家气。亭南有石桥,飞架于山上,与萃赏楼相接。山之北是“符望阁”,为园中最大之建筑,雕梁画栋,华美而庄重。

园中最后的建筑是“倦勤斋”,位于符望阁之北。在倦勤斋与符望阁所构成的院子之西,有一片弧形的墙。正中一个八角洞门,门内皆种竹,有一小巧玲珑的建筑掩映于竹丛,这就是“竹香馆”,形式秀巧,别具一格。

乾隆皇帝建造此园,刻意追求江南园林之神韵。从空间布局来说,似有此意,但建筑华丽,却又脱离不了宫廷气。

私家园林

所谓私家园林,其实就是宅院。在我国古代民居中,一方面讲究人际关系,注重伦理道德,宅舍多以对称中轴线分进布局;同时也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文化艺术的需求,多在宅舍一旁造园。园中建筑、林木、池山等,往往不对称,自由布局。这就叫东宅西园或前宅后园。如苏州的网师园、拙政园、留园等,都是如此。

若论我国古代的私家园林,则要数江南的“文人园”境界最高,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说。甚至皇家园林、

寺庙园林

等,也多取私家文人园之手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私家园林称得上是世界园林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私家文人园具有高度的形式美。这种园林的布局及构园原则有四:一是“小中见大”,划分景区,每区皆构图完整,各有特点。如上海豫园五个景区,都做到主次分明,虚实得体。二是叠山理水,都有章法,其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假山立峰,皆取其真意;池水则做出“来龙去脉”的活水,并且遵循“大池有汪洋之感,小池则有不尽之意”的原则。三是林木,原则为“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四是建筑物,其原则是与山水林木有机结合,形成变化而又和谐。堂、厅、轩、宅、亭、台、楼、阁以及墙垣、石舫、桥梁等,各不相同,形式多样,但风格统一。

文人之园,最重要的是园林意境。文人构园,其主题思想就在于求得人与自然的理想的关系,所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环境。这里的建筑物,除实用性外,还在于表现人的理想生活。建筑空间通透,与自然联成一体,室内可以操琴奏乐,司棋对弈,或吟诗作画,怡然自得。文人梅园,重在情态,情态来自生活的再现。“小桥流水人家”,时有山石、小径、亭舍,是江南水乡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也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品。园胜过画,它不但是立体的,而且人在画中;园胜过诗,“此时无声胜有声”,并且又是那么的形象化。因此,造园者须有诗情画意的修养。优秀的文人园,其景不但有画意,而且有诗情。在此列举几个典型的明清江南园林来赏析。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内的东北,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是御史王献臣的私家花园。占地六十余亩,从私家园林来说,其规模算大的。这里原是一片低洼的积水之地,但园主人却看准了这个地形,建造以水景为主的园林。园以水为主,楼台亭榭多临水而建,整个庭园犹如浮于水面之上,给人明净、幽逸之感。

园名“拙政”,取之晋代文人潘岳的《闲居赋》中句:“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养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是文人自我解嘲。相传初建时规模比现在还大,有三十一景。当时大画家文徵明与园,主人王献臣是好友,曾为此园作记并画图。王献臣的儿子不争气,父亲去世后赌博成性,一夜之间便把偌大一个拙政园输掉了,成为后人的话柄。明代崇祯四年(1631),拙政园东园荒废,被侍郎王心一买去,他叠山理水,建亭造楼,名“归田园居”。拙政园在清代,变化甚多。曾有一段时间做过朝廷“驻防兵将军府”,后来又落入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手中,吴三桂反清失败,拙政园又落入清官府。园景衰败,不若当年。乾隆三年(1738),为清太守蒋菜所有,作了一次大修,园的规模减小,改名“复园”。直到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改为忠王府。太平天国失败,被巡抚张三万改为八旗奉直会馆,恢复拙政园之名,但西部被张履谦割去,取名为“补园”,直到解放后,又并入拙政园。

拙政园之景,以水景为主,园分东、中、西三大部分。从园门进去,先是东园,即是王心一的归田园居旧址。这一部分后来衰败荒芜,一直到解放后,渐渐恢复旧貌,如今已成为一处开朗、明快的园林。中部乃是园的主体部分,水面占去三分之一以上,以池水为中心来构图,临水建有形式不同、布局有致的建筑。楼堂厅榭,多集中在园的南侧,北侧多山水林木。中部园区的入口在其东侧,叫东半亭(倚虹亭),亭前有小石桥,为明代原物。过小石桥不多远,为远香堂。这是拙政园中的主体建筑,四周有围廊,层次丰富;四周用长窗,故又称四面亭。取名“远香”,是因为它面临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清香满堂。宋代文人周敦颐有《爱莲说》,其中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故名“远香”,可见园主人的匠心。远香堂北有石铺平台,倚水而建,池水清澈,池中用土石垒成东西两座小山(岛),山间隔一小溪,溪上架桥。二小山与远香堂隔水相望,互为对景,并使水面层次分明。水随山转,含不尽之意,手法精到。小岛之西有亭叫“荷风四面亭”。亭四周皆荷,若逢仲夏,柳荫丛密,荷风拂面,清香四溢。亭柱上有一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亭为六角攒尖式,形态空透,秀美得体。亭西、南均有曲桥相通,可至见山楼、倚玉轩等处。在水池的西南,有一似船舫的建筑,即旱船,名曰“香洲”。旱船的下部为轩,上面为楼,造形雅致,比例得当,此建筑形式如画舫,内舱横梁上有文徵明亲笔所书“香洲”匾额。后舱的楼上,叫“澂观楼”,取意于《南史·宗少文传》:“老疾固至,名山恐难遍睹,惟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登上潋观楼,可赏全园景色。香洲之南为玉兰堂,这里是一处封闭式的庭院,相传明代画家文徵明在此作画。

在中部园区的东南部有几组建筑值得一说。枇杷园称得上是“园中园”。因多植枇杷,故名。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园林艺术手法(即层次)。若从园中向外看去,有林木、山丘、亭台,一层层地显现在圆洞之中。景贵有层次,不免让人联想起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一说南唐冯延巳作):“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枇杷园东北有一小庭院,即“海棠春坞”。因多植海棠,故名。除了海棠,还有一株奇树,今已亭亭如盖。其实这是长在一起的两株树,一为榆树,一为枸树,树干合抱而生,但枝叶分明。相传从前这里有一对青年恋人,死后在此入土,过不久便长出这两株合生的奇树,后人传为奇谈。

园中部的西端有廊,廊的中间有一圆洞门,曰“别有洞天”,这四个字更使园景增添不少幽逸、深邃之感,成为西部景物的主题。西部有一条长长的“水廊”(池水渗入廊下),曲曲折折,架于水上;人行其上,有凌波之趣。西部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这座建筑风格特别,一个建筑分南北两处,取两个名字。梁上有弯椽,四角带有耳室,中间是用银杏木雕成的玻璃屏风,从中间把厅一分为二,南为曼陀罗花馆,北为卅六鸳鸯馆。曼陀罗花或说为山茶花,这里从前有十八株山茶,皆为名种,其中最有名的叫“十八学士”,所以叫十八曼陀罗花馆。如今这里的山茶花是后来补种的。鸳鸯馆北临水池,池中原养鸳鸯,“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三十六对,望之烂若披锦”所以叫“卅六鸳鸯馆”。以前在此举行宴会,赏昆曲,四角的耳室则是演员化妆更衣之处。

西部景区有“留听阁”,取意于唐代诗人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阁前是水池,池中植荷。诗情画意,这是文人园的特征所在。据说有的诗迷还特地挑一个晚秋的雨天,到这里来听雨点洒在枯荷上的声音,感受一番萧瑟之意境。

西部景区北首有“倒影楼”,位于长廊北端。此楼临水而建,池水倒影,景观十分生动。倒影楼的楼下房间称“拜文揖沈之斋”,园主人崇拜两位明代大画家文徵明和沈周,故名。斋内壁上有此两位画家的画像和传记,还有文徵明所书《王氏拙政园记》和《补园记》石刻。狮子林 坐落在苏州市东北,距拙政园很近。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50)。这里原是菩提正宗寺,园在寺之北。相传园主人天如禅师为敬仰其师中峰和尚所建。当初是个小园,因为佛陀讲经说法叫“狮子吼”,其座叫狮子座,故园名狮子林。园中的假山,形如巨狮,其余散石,又如小狮,或跳或卧,形态生动。后来多有兴废,明代变为私家园林,寺废,园林扩大。但其中的宗教意境却没有完全消失。狮子林与画家倪云林(倪瓒)有关,他不但作《狮子林图卷》,还参与设计规划。全园结构合理,布局得当。南部多山石,西北多水面,东部多建筑,长廊四面贯通,高下曲折,层次丰富。

园内的假山最有特色,山石多峰,石洞高低曲折,连绵不断。入洞如到迷宫。石洞景多,有“桃源十八景”之称。这座大型假山全用湖石筑成,风格纹理统一,造型雄浑而又玲珑剔透。山中以“狮子峰”为主峰,其余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霄”诸峰。山石之间还有大树,古老苍劲,使山景更为生动自然。关于这座大假山,另有不同看法。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说,“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梁章钜《浪迹续谈》也认为,“余于吴郡园林,最多嫌狮子林之逼仄,殊闷人意”。戈裕良《履园丛集》说它“石洞皆界以条石,不算名手……要如真山洞壑一般,然后方称能事”。褒贬不一,似乎一般游人说它好的多,文人们则有的说它好,也有的说它不好。有人以为此山上下曲折多变,路时通时断,十分有趣。关于此假山,还有一段趣闻。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狮子林游玩,觉得此山有奇趣,游了好一阵子。有人请他为山边的一个亭子御题亭名,他取过笔来,漫不经心地写了“真有趣”三字。在旁的末科状元看了觉得太俗,但又不好说,于是他灵机一动,便婉转地对乾隆皇帝说,这“有”字写得最好,能否将“有”字赐与他。皇帝听了,复看三字,顿觉话中有话,于是便做个顺水人情,故此亭就命名“真趣”。今狮子林中的真趣亭,仍保留着这块御题“真趣”之匾。不过这也许是后来好事者编造出来的故事,其实“真趣”二字出自宋代诗人王禹偁的诗句:“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狮子林中还有一座建筑叫“燕誉堂”,此名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式燕且誉,好尔无射。”式,发语词;燕,古通宴;誉,古通豫,快活之意;射,厌倦之意。全句的意思是,在此举行宴会,使你不会觉得厌烦。这里本是园中之宴会厅,用“燕誉”比较含蓄,也显示其学识。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确实在此举行过御宴。另外,此园中还有一处小院式的建筑,叫“立雪堂”。这个名字也有典故。宋代文人游酢、杨时十分崇拜“二程”(即程颢、程颐)。一日,他们前往程颐宅邸去求教,程氏正睡着,他们就在门外等候。此时正下着大雪,两人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雪地上等候,程颐醒来时,地上的雪已齐膝了。成语“程门立雪”源此。书斋取名“立雪堂”,显然欲效斯志。网师园 位于苏州市内东南隅。此园不大,但品位极高。总平面布局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园与宅形成一体,东宅西园。宅的部分中轴线对称,多进式布局,符合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而园的部分则完全是自由布网狮园平面图局,是人生的自我演绎,是人与自然的理想和谐。

清代文人洪亮吉有诗云:“他日买鱼双艇子,定应先诣网师园。”(苏州人称渔翁为网师。)网师园位于苏州葑门附近的阔家头巷,是宋代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与南园及沧浪亭遥遥相望。清乾隆年间,园主人宋宗元在此造园。取名“网师”,表明园主人有渔隐之意。后来此园易主,为太仓瞿氏所有。钱大昕曾写过《网师园记》,其中有“光禄既殁,其园日就颓圮,乔木古石大半损失,唯池水一泓,尚清澈无恙。瞿君远村……买而有之,因其规模,别为结构,叠石种木,布置得宜,增添亭宇,易旧为新。”后来网师园又有兴衰。相传画家张善子、张大千兄弟曾借住过,还在园中豢养过一头小老虎,作为他们绘画的“模特”。殿春移前的假山旁,还刻有张大千的题字:“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

网师园规模不大,仅九亩地,但它很有名,可谓精致玲珑。园总体分三大部分:东部为住宅,中部为园的主体部分,西部为内园。

东部住宅入口置于轿厅之西,门上有一砖额,上书“网师小筑”。门甚小,“小中见大”,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园的一个手法。中部是园的主要部分。在这里,主体不是建筑,却是大水池。水池没有任何实物,是“无”,但又是“中心”。这正是中国观念形态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以虚为大。《老子》中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中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中国传统文人园往往以池(空虚)为中心,水是静的,透明清澈的。这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演绎了。现在有些人不懂这个深层哲理,想造一座中国传统园林,但池中却做雕塑、喷泉、水造型,由静变动,由虚变实,传统的观念无法体现了。

在大水池之西,缘廊有一个亭,高高耸立,形态明朗显著,名叫“月到风来亭”。此亭最宜夏秋时节赏月,得名于唐代文人韩愈的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亭前池水清可鉴人。池中不植荷,反射天光,映照倒影。亭后靠墙处设有一面大镜,反射出池景,所以人们说,在亭中可以看到“三个月亮”:一在天上,一在水中,还有一个在镜中(由池中之月反射到镜中)。

网师园中诸建筑其名皆有来历。园东南的“小山丛桂轩”,取自《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及庾信《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此建筑的前后,均有叠石,南侧有桂花树,苍秀雅致,每当秋日,桂花满院。园西南有“蹈和馆”,其名取自《周易》“履贞蹈和”,有珍重安吉之意,提倡节俭朴素,不尚奢华。这些都是中国园林养性修身之道。在园的东北,有“集虚斋”,这个名字取自《庄子》“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集虚斋的前面有一廊式的建筑,即“竹外一枝轩”。所谓“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这是苏轼的诗,使境界更高雅。

在月到风来亭之南,临大水池处有一座水榭;叫“濯缨水阁”。这是取《孟子·离娄》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书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话,告诫人们:高洁的人不会被人侮辱;有自取卑污者则必然被人侮辱。这就如水一样,水清,人洗帽子;水浊,人洗足。在阁中有一幅楹联很有意思,人称“怪联”: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对联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写,“曾三”指春秋时的曾参之语:“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指同时代颜渊的四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是指大禹爱惜光阴,“重寸之阴”;“陶分”是指晋代的陶侃,“当惜分阴”。这幅对联不但有情趣,而且还有教育意义。

网师园的内院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小园。此园的主体建筑是“殿春簃”,这是一个书斋,在这个幽静秀雅的环境里读书做文章,确实是个好去处。内院布置朴实无华,清秀文雅。20世纪70年代,以这个内院为形式,仿造一座精致小巧的中国古典园林,置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中,名叫“明轩”,遂使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从而也使网师园享誉四海。留园 位于苏州市西北阊门外的留园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最初为大官僚徐泰时的花园,称“东园”。清乾隆末年,为刘蓉峰所有,并加修葺,于嘉庆三年(1798)完成。此时其名为“寒碧山庄”,又名“华步小筑” (今园中尚留有小院墙上“华步小筑”四字)。后来人们习惯称为“刘园”。太平天国后,闾门外园林皆废,独留此园,故又叫“留园”,直到今天。

留园总面积达三十余亩,在总体上分四个景区。主体是中部,以原寒碧山庄为基础而成。东、北、西三部分则是后来加建的。中部以大水池为主,东南侧建筑较密集,西北侧以假山林木为主。

留园东部以建筑见长,用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的数个院子,与厅堂、亭廊、楼馆、斋轩有机地组合而成。西部以自然山林为主,用亭廊等小型建筑点缀其中,具有自然野趣。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的形态,给人以恬淡悠闲的情调,有陶然忘机之逸趣。

留园入口做得很精彩,它利用多变的建筑空间,在大小、方向、虚实、明暗上进行变化,在一条狭长的入口路上使你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艺术性。人口之路在“古木交柯”处为之一变。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庭院,庭中两株古木很高大,已伸出院子,有古朴之风。室内北墙上开有漏窗,窗外即留园的中心大水池。在此,先约略地给你窥视园中美景,让你产生进一步观赏的要求。然后从“古木交柯”至“绿荫”(这是一个小轩),转过屏风,北端是敞窗,可以在此饱览大水池之景。转过两个弯,这才到达明瑟楼和寒碧山房以及这两处建筑之北的临水大平台,算是真正到了留园的主景了。

然后,缘西廊到闻木樨香轩(其实是个亭)。每逢秋日,此处木樨(即桂花)香味四溢,沁人心脾。在轩中小憩,再沿廊向北转至北首的远翠阁,向东行至东部景区。

留园的东部,建筑物密集,但密中有疏。这里有两处大型建筑,一是五峰仙馆,以其院中有五座山峰(假山)而得名,这是取李白诗意而名之:“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中国传统的艺术多以意境为主,要以人的自我感受和品味,才能悟出其中之“真意”。另一处是“林泉耆硕之馆”,馆内门窗、挂落、家具等均精美无比。馆正中用银杏木雕成屏风和月洞,将空间一分为二,故亦称“鸳鸯厅”。馆北一个院子,正中树一巨石,即“冠云峰”。边上还有二小峰:瑞云峰、岫云峰,主次分明。院子的最北面是冠云楼,其边上还有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建筑,都是为这块珍贵的主峰而设的。

留园的冠云峰,相传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当年在采石过程中不幸将石掉入太湖,后来捞上来移入留园之中。峰高6.5米,清秀挺拔,有“皱、瘦、透、漏”的峰石之优点。取名“冠云”,是据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句:“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三峰之前还有一泓池水,水映山高,这又是一种构景手法。

留园东部的建筑,还有一些小空间、小院值得一说。

一是位于五峰仙馆东侧的揖峰轩和轩前的石林小院。“揖峰”出自宋代朱熹的《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前院子,各“石林小院”,取自宋代词人叶梦得家中之“石林小院”。院中有奇石,不但形态动人,而且置于院中,使揖峰轩与石林小院相互对照,掩映中有含蓄之感。院内还有“静中观”,是个半亭,似廊非廊,若按现代建筑空间理论来说,这是个“灰空间”。外国一些著名建筑师来此,喜出望外,赞叹不已。

二是位于五峰仙馆西侧的“汲古得绠处”。好多游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为何意。这是出于唐代韩愈的诗句:“汲古得修绠。”汉代的刘向(前77~前6)在《说苑》中借管仲之口说,“短绠不可以汲深井”,其意谓钻研古人的学问,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才能觅得“线索”,可以汲取深井之水(学问)。如今人们写文章写信,常用“绠短汲深”作谦询。此园小得不能再小了,但清净雅致,确实是个读书研习的好所在。

三是位于林泉耆硕之馆西侧的“还我读书处”。这里当然也是个书斋,其名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园主人不但很有文化素养,而且又仰慕古人的“渔樵耕读”的生活。

游人游完东部景区,从曲溪楼走到“古木交柯”处,若是第一次游留园的人,往往不知道该怎么走,而且多数仍向西,经“绿荫”一处,走到明瑟楼,但在此才发现这里已经来过了。可是出口在那里呢?笔者曾几次在此见有人问出口在何处。殊不知那个不为人注意的不大的门,才出得留园。这种处理手法,细想起来,其实也不是败笔,因为游园在“趣”,“开个玩笑”也能生趣。用诙谐之语来说:“留园”者,“留”你再游也!怡园 “苏州园林甲江南”,在苏州众多著名的明清园林中,怡园是最晚的一个古典园林了。位于苏州市中心,离观前街不远,建于清同治末、光绪初,距今也不过百余年,园主人为顾文彬,晚清文人俞樾有《怡园记》一篇,其中说:“顾子山方伯,既建春荫义庄,辟其东为园,以颐性养寿,是曰怡园。”相传为建此园,花了近二十万两银子,建造了七年才完成。园中诸景物,出于他的儿子顾承之手。顾承是当时的一位名画家,并又请著名画家任伯年等参与造园。如今这座园林仍保存基本如原来的格局。你若到怡园,必可品味出其中的诸多“画意”;但它不是“山水画”,而是“花鸟画”,都是一花一草、一石一木的“小册页”。

怡园之构园,从总体上看可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复廊”相隔,即两面为廊,中间一道墙,墙两边均有屋面、柱及坐凳,墙上设漏窗,使两边之景隔而不断,这是造园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园东部以建筑为主,西部以自然景物为主。

怡园入口小院,似一幅画,粉墙好比是宣纸,是一幅立体的花卉画,这就表明园的主题和特征,所以这个空间也就等于是“花鸟画陈列馆”的一个“序言厅”。从庭院进来,循廊曲折而行,至玉延亭,此处种植以竹为主,亭中刻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草书对联:“静坐参众妙,清淡适我情。”古代文人爱竹,竹形秀美,潇洒自如,又因为竹是空心的,比拟为虚心好学;竹有节,隐喻为“高风亮节”。相传东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借居别人空屋,院中没有竹,他不高兴,后来给他种上竹,他高兴了:“何可一日无此君!”后来“此君”就成了竹的代名词了。玉延亭边还有四时潇洒亭,亭后分两条走廊,向南入坡仙琴馆。据说园主人顾氏藏有苏东坡的古琴,并置在此馆。北窗外,有二石峰,似两个老人在侧耳听琴,故又名“石听琴室”。

由此继续南行,是一座四面亭,叫拜石轩,这是因为院中有奇石,叫“米颠拜石”。 “米颠”即宋代书画家米芾(105l—1107)之号。相传他爱石如痴,见奇石就拜,故有“米颠拜石”之称。这座建筑有两个名字,其南为岁寒草庐,院中植松柏、冬青、梅桩、方竹等。松、竹、梅被文人誉为“岁寒三友”,表现的也是文人之气质。

自四时潇洒亭西行,有阁,叫“留客处”,其名出自李白的“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诗句。其西便是玉虹亭,亭内壁上刻有元代画家吴仲圭(梅花道人)的竹枝石刻图。玉虹亭西有石舫,舫内陈设,一律石刻,别具一格。石舫以西便是怡园西部了。

怡园西部总体构图为:北部以山林为主,中间池水,南部以建筑为主。锁绿轩是西部的起点,轩掩映于林木之中。出月洞门,景色豁然开朗,假山奇石,蔚为壮观。假山上有六角亭,名“小沧浪”,亭居高,可观全园之景。亭后有三块奇石,称“屏风三叠”,造型富有画意。假山下有洞,洞内有石桌、石凳,洞顶有石钟乳,洞中空间奇特,又有石级可以登山,山顶有亭,名“螺髻亭”,其名出自《古今注》:“童子结发如螺髻。”自亭下山,又有一洞,名“慈云”。洞内有大慈大悲观音大士像。由此缘池边折向东,有金粟亭,然后向南过曲桥,则到池南的四面亭,这是园内的主体建筑。这一建筑也是个鸳鸯厅。北部叫藕香榭,夏日于此处观荷极佳。南半厅叫锄月轩。“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元萨都刺诗)锄月轩前有小院,院内置立峰,植花木,如牡丹、芍药、杉、桂、白皮松等。又因园东有梅,所以锄月轩一名梅花厅。

自藕香榭西行,有“碧梧栖凤”斋,斋两廊墙上有唐寅、米芾等名人书法石刻,古雅无比。然后是面壁亭,亭内有大镜,镜内镜外,景观层次更丰富。再往西便到旱船,名曰“画舫斋”。上有匾“舫斋赖有小溪山”,为黄庭坚诗句。旱船有楼,楼上称“松籁阁”。说到旱船,这里面六角亭有个建筑美学的趣题。多数旱船,往往是先过一石板桥而入“船”,好似“登舟”。上了“旱船”似在“船中”,然后欣赏“山光水色”。这就是一种境界,能领略到园林艺术之真趣。旱船之名也不俗,怡园中的叫画舫斋,狮子林中的叫石舫,拙政园中的叫香洲,广东顺德清晖园中的叫船厅,上海豫园中的叫亦舫,上海南翔古漪园中的叫不系舟,常州近园中的叫虚舟等。若讲其形式,则多为仿船,但不是一般的船,而是古代豪华的画肪。船前设平台,仿“船头”。上置石桌凳,就坐其间,甚至能使人联想起苏东坡的《赤壁赋意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旱船中的“内舱”,空间开敞,可赏两边景物,有闲适清雅之趣。又可登楼极目,更似在江中行。寄畅园 位于无锡市西的惠山东麓,锡山脚下。此园始建于明代,据《惠山秦园记》中说,这里“荫数亩者凡数百十章”,它早已是个古木成林的深幽之园了。元代在古刹惠山寺之北,建有两座僧舍:南隐、沤寓。这里环境秀美,山水俱丽,林木繁茂,又有禅房数间。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