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9 06:46:42

点击下载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试读:

中文版序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后,在本校附属精神病院作临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儿童教育的研究,后成为弱智儿童学校的主任教师。没过多久,蒙台梭利又进罗马大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并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如英国教育家赞誉她是“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认为,“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这般举目众知的教育家并不多见。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界、世界观、宗教上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教育之外,别无他选。”从蒙台梭利成名至今,世界各国的孩子已经和正在通过她的著作所传播的理念,接受着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自主教育。迄今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译成37个国家的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设立了蒙台梭利培训机构,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班和学前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幼儿园的青睐。Ⅱ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儿童发展有一个“胚胎期”。即人有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成人应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以尽量排除不利于生命力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

儿童发展有一个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她还通过观察,总结出儿童所具有的各种敏感期,以此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的参考,促进幼儿的心理正常发展,以免延误时机,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障碍。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是“心理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另一个是个性形成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蒙台梭利认为,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他们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Ⅲ

为了让中国读者全面了解蒙台梭利的思想,学习与借鉴她所总结的教育方法,我们推出了这套《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原版翻译教材》。《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博士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本书是她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全球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传授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本书向人们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通过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孩子能发展自己的秩序意识和逻辑思维。《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蒙台梭利博士在美国传授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父母和教师的要求而写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册。该手册向人们传授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技术,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从蒙台梭利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至今,所有蒙台梭利教室的教具都极为相似,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何对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他们的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成长。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对每个孩子的施教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在学习中自己冒必要的风险。它是蒙台梭利方法的全面传授,堪称父母、教师和教育家的必备手册。《童年的秘密》,阐述了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是一个最富爱心的教育家对儿童发育与成长特征的最生动刻画。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发现孩子》,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博士的封笔之作,是集她思想和方法大成之作。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受欢迎、并且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书。在本书中,我们处处能见到她那至今仍显得超前又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的;教育不应该再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等等。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会长克劳德·克莱蒙特这样评价此书:“如果我称本书为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著作,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我却无法说出有哪本书对人类的未来福祉比这本书更有价值。”

自序

如果说前言是一篇能向读者交待全书内容的点睛之笔,那我愿选择不用语言,而用一些人物形象来举例阐明这本将要走进千家万户的手册,这些家庭都养育着一个个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因此,在这里作为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我想提一提海伦·凯勒和安妮·苏利文夫人,对于我个人的实际生活而言,她们是我的老师;对于世人来讲,她们是教育奇迹活生生的证明。

事实上,海伦·凯勒是人类普遍现象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实例,她证实了人们可以通过感知教育来解放人类被禁锢的灵魂。教育方法的基础就在于此,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对此有一个简明而清晰的概念。

如果单凭感觉教育就足以使海伦·凯勒成为一位具有非凡修养的女性和作家的话,那么有谁比她能更好地证明这种基于感觉的教育方法的强大力量?如果海伦·凯勒是靠自己超乎寻常的天赋获得了一种崇高的世界观,那么有谁比她能够更好地证明在人类内心的最深处,还存在有时刻准备自我展示的灵魂?

海伦,把你的心紧紧贴近孩子们吧!因为他们比所有其他人都更能理解你。他们是你的小弟小妹。当他们静静地用带子蒙住眼睛,用他们的小手触摸这个世界时,他们的意识中升腾起一种非常深切的感觉,他们幸福地欢呼着:“我用我的手看到了世界。”在那个时候,只有他们能够完全理解你曾经历过的神秘而充满戏剧性的灵魂。当孩子们静静地呆在黑暗之中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在自由地扩展,他们的智力能量成倍地增长,他们没有事先学过就会读会写了,几乎就是直觉所致。他们,也只有他们,能够理解你这种在学习的光明大道上所达到的心醉神迷的境界。玛利亚·蒙台梭利

英文版前言

这本书作为总结蒙氏幼儿教育方法的一本实用指南,出版于50年前,它是应美国成千上万的对此深感兴趣的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而撰写的。

蒙台梭利博士被美国公众称为“非凡的教育工作者”,她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窟建立了一个“儿童之家”,开创了学前教育的先河。当美国的教育者在讨论她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幼儿园里4~5岁的孩子时,她正研究如何教育两岁半大小的孩子。她最畅销的书《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第一版在四天内就售出了5000册)被许多外行读者和教师们认为太过理论化,丝毫没有考虑到那些有着同蒙台梭利最小的学生一样大小的孩子的母亲们的需要。教师们也渴望能有一本直接的、关于如何运用备受争论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实践指南。

这本手册提供了在“儿童之家”运用得很成功的教学用具和教育方法的具体信息。它提出了一大群孩子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途径。那些曾经从妇女杂志的文章中间接了解到蒙台梭利观点的母亲们和教师们非常希望从她本人那里得到权威的论述。大多数读者对“母亲的故事”、“蒙台梭利给美国家庭提出的实用建议”等非常感兴趣。本手册还简洁阐明了蒙台梭利那些对当代读者、父母或教育工作者非常有用的基本思想。

蒙台梭利把这本手册献给安妮·玛茜·苏利文和海伦·凯勒,她们给她的新教育学带来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团队精神的精华。安妮·苏利文排除了海伦·凯勒在求知道路上的障碍。为了适应和针对海伦的多重障碍,她把自己的教学重点从认知上转移到实验上。蒙台梭利致力于完善安妮·苏利文塑造的教育理念:老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老师,他有着更丰富的含义。

毋庸置疑,蒙台梭利所称谓的“非教师”或“女导演”式的教育工作者在美国的学校中还没有出现。负责检查儿童思想状况的美国儿童研究运动没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经典的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也没有做到。蒙台梭利直率地承认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卢梭曾极大地影响了她对老师的转换观念的观点,但她聪明地提出让孩子们学会去爱老师,而不是害怕她,这种提法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蒙台梭利主张本着为自己的利益和为达到自己所要求的成功标准的目的去学习,也就是让学习来满足孩子自身的需要。“帮我让我自己做”——这是她在罗马贫民窟里观察过无数个孩子而获得的信息,这一点孩子们从来没有明说过。

在玛利亚·蒙台梭利还是一位临床医师时,她就开始了对教育的研究。长期以来,她一直都很关注几乎被大家都忽视了的卫生学和学校实习教学之间的关系。这位年纪轻轻的临床医师在教育发育迟缓的孩子身上取得的成功促使她又花了7年的时间对人类学和心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是她为教育正常儿童所做的准备工作。

蒙台梭利在教育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非凡影响,虽然她的见识并不是仅由其本身的正确性证明有效的。她的医学背景、她对科学方法的了解、她所主张的环境对有机体发展至关重要的观点等等,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又考虑到老师和孩子的新角色,就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

在新理念中,老师少了一些主导权,她只是应孩子的学习需要为其准备环境,孩子的发展自由度将取决于老师的准备情况。蒙台梭利把本书中所描述的“教学用具”作为通过孩子根据兴趣所致自由进行练习而达到那种感性、活力和智慧发展的一种手段。这当中的很多东西是从她的法国医学前辈爱德华·塞昆那里继承来的。尽管诸多门徒和崇拜者都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用具上,但蒙台梭利还是认为,教学用具只有结合整个学习环境才能发挥其有效性。

作为教育环境的准备者和调解者,老师首先要是一个观察者。蒙台梭利认识到大人的精确观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够自主去做的事情。对于任何有机体的实验研究来说,观察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因为“实验科学总是观察的科学,即使是为被仔细地观察而由实验引起的现象。一个人来到有机体的栖息地,试着不去打扰它们以准确地了解它们的活动。”S·S·麦克卢尔形象地把蒙台梭利描述为“一个像自然学家观察蜜蜂一样观察儿童的女性。”

在蒙台梭利的“非教师”观念中,她把观察作为首要的教学用具。她本人的医学背景使她确信,发觉孩子行为的细微差别是极其重要的,孩子的行为暗示着大人相应的反应。1913年在罗马的第一堂培训课上,蒙台梭利反复强调了观察的作用。显然,她相信观察技能是教育中极为常用的技能。在1913年的训练课上,蒙台梭利没有向学生们介绍如何获得观察灵敏性的具体技巧。“你在儿童之家观察孩子们的同时,也是在工作和努力学习一些新东西,这些东西我给不了你,你的助手也给不了你,其他任何人都给不了你。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让你洞察孩子们不动声色地显示出来的那些关于什么是重要事情、什么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灵敏性,那么你必须努力让自己去具备这种能力。”她接着说,“谁可以使你们能够正确地观察这些现象?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就像孩子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进行自我发展一样。”她还说,“大家都很清楚,在我的方法中,老师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位教师,因此,老师必须懂得怎样去观察”。

由于老师的任务是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地学习,由于每个孩子各自机体的内在法则不同,他们各自的需要和发育的时期和速度也就相应地不同,如果老师不了解孩子行为和习性上的千变万化,就不能有效地行使其职责,发挥其作用。根据蒙台梭利的规定,不懂得观察的老师是不能从事教育行业的。

蒙台梭利的“非教师”观念回应了她所接触的每一个孩子提供给她的暗示。但蒙台梭利所说的“孩子”这个词并不表示泛泛的意义,而是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孩子的“特性”就是蒙台梭利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的关注点。

蒙台梭利将老师的角色与她所谓的“工作的组织”结合在一起,她并没有将“工作”和“玩耍”这两个词对立起来。对她而言,“工作”意味着“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并使它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蒙台梭利而言,同样也对于杜威而言,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和发育。“……我们应当注意到,孩子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有主动性,他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凭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蒙台梭利提出,教育者的箴言应该是“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一个给孩子提供自由条件的老师通常也会给孩子设置一些限制。老师必须去引导孩子,但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无处不在。“因此,老师应当随时准备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老师要用间接的方式保持住孩子的求知热情。蒙台梭利认为,如果老师能够对孩子本能的行为和活动保持一种关注、尊重、耐心和不带任何审判的态度,她就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蒙台梭利是在提议一种完全不同于福禄贝尔学派和裴斯泰洛齐学派的教学职责。她本人受过的医学培训将她放在了洛克、伊塔德和塞昆的神经生理学传统的阵营上。她否决了那些没有经验的教师作为一个过滤一切赞扬、责备和动机的过滤器式的传统职责。她否决了老师作为母亲的唯一替代者,作为孩子们有困难时、害怕时或胜利时不可避免的求助对象这种角色。相反,老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大姐姐,公正无私地关注并确保自己实施职责的安全和时机。在回应孩子的个别需要时,老师决不能让自己介入到孩子及其实践之间。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天生就具有那些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才能获得的特殊品质,而对此有过度热切渴望的老师只会将孩子天生具有的这些品质根除。

在蒙台梭利看来,尊重孩子意味着尊重孩子独处而不受干扰,尊重孩子进行独立的尝试性探索。蒙台梭利认为,过去的老师常常给孩子锻造反映自己本身需要的情感镣铐。蒙台梭利不否认大多数幼儿教师的这种“当母亲”倾向,也不为此感到悲痛。她只是认为成熟的克制是孩子成长的最真实的、有价值的能力。“友善包括了解别人的愿望,适应它们,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意愿。”

老师决定着孩子自由发展所受到的限制。老师在孩子求知道路上的媒介才能决定孩子自由权力的运用。“我们给这个生命……提供必要的成长手段,做完这些,我们必须谦恭地等待他的成长。”

作为一个无私的观察者,老师可以自主地任由孩子在求知的道路上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承担风险。她的任务要求她尊重她所负责的孩子的个人风格,而不是把自己的风格温柔地强加于他们。蒙台梭利提醒我们,特性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以及注意力的持久程度都不同,他们处理教学用具的方式也不同。根据自己身体和气质构成的不同,每个孩子对颜色、形状和质地也有不同的反应。孩子们经过不同的途径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控制,这些途径是有经验的大人间接地为他们准备的。

由于利用了达尔文根据环境来发展和适应的观点,这些落在美国大地的思想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人类学》中非常明显地利用了达尔文的这一思想。

在阅读了蒙台梭利这本被广泛誉为“奇迹”的著作之后,成百上千的美国教育工作者前往罗马去观摩这位医师教育者的工作。大量有关蒙台梭利职业的和通俗的观摩见闻充盈着美国的舆论。在1913年那次有70位美国教师参加的培训班之后,蒙台梭利在S·S·麦克卢尔——大名鼎鼎的“丑闻”杂志的前任发行者——的怂恿下来到了美国。她来美国后不久,《手册》一书就亮相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所引起的思潮想必今天的读者仍然记忆犹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那几年是教育周期中的忙乱时期,那时的美国幼儿园正处在转型期,传统的福禄贝尔幼儿园思想正在衰退。“儿童研究运动”几乎走到了它的尽头,提高教育效率成为了当务之急。教育工作者们寻求“科学”,幼儿教师寻求“专业”。

在经历过传统幼儿园多愁善感和模糊不清的符号主义后,蒙台梭利所坚持的“真实生活”活动作为一股清新之气在1914年打动了很多美国父母。生活在现代拥挤城市环境中的孩子们在传统教育中那些诸如折纸和摆弄福禄贝尔玩具的活动中所反应的仍是100年前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内容。

在蒙台梭利看来,没有哪一类环境特别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手册》中描述的环境也不是一个固定的类型,而是“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呈现多样化。”

蒙台梭利关于“教学用具”的主张显得很是彻底。人们可以推断出,在她的教育课程中,孩子的身心发展几乎是自动完成的。但是她提供的用于运动神经训练和感知训练的教学用具应该被看成是能够引发一系列变化的引子。世上不能只有一条学习之路,也不能只有一条教学之路。蒙台梭利并不是抽象地谈论“孩子”,而是在谈论由孩子的现实状况而引发的传统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孩子们创立了教育方法,是孩子们根本地改变了教师的性质”。蒙台梭利提出的将“感知教育”作为孩子早期教育中心任务的观念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热潮。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蒙台梭利关于最适合和最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活动的看法忽略了很多文化决定因素:她明显沉醉于源于人体测量学的测量法(从她那些关于计步器的讨论可以看得出来),人体测量学是她早期从事研究的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她那些关于意大利儿童反应的描写作为一个并不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叙述也许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考虑到50年来的品味和表述方法上的变化,我们仍能从《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找到关于儿童学习目的性的一种持久的洞察:“培养和保护孩子精神活动的教育方法不只与学校和老师有关,它是一个涉及家庭的普遍问题,而且与母亲休戚相关。”

平等一直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儿童自主权的运用是大人工作组织的看得见的补充。她强调“文明的整个历史就是一个尝试劳动组织和获得自由的历史”。蒙台梭利所说的劳动包括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其成功地控制让它们变得对孩子有益。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她的教学用具并不是提供实践的素材,而是让那些实践素材有序化。“实际上,教学用具并不给孩子提供精神的‘内容’,而是提供了该内容的有序组织。”

这种组织能够起到的作用性质一旦给定,蒙台梭利就不会把满足孩子需要(根据他的程度计划)的物理环境的重要性和教师新角色的重要性分开。现代技术提供了许多可以扩展蒙台梭利所说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教学用具可以通过可编程学习器材的方式来扩充,以满足美国学校课程的需要。当今“学习理论”和“儿童成长”的研究者正在对蒙台梭利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很有希望能够设计出最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环境和预防儿童智障的教学技术。

现在或将来的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措施都不能忽视蒙台梭利关于儿童自主和“非教学”大人所确保的工作组织相结合的观点。蒙台梭利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都存在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法上“转变”的因素。在对《手册》中所论述的教学用具的优点和局限性讨论得筋疲力尽很久以后,蒙台梭利关于教师角色的观点依然保持新颖。是老师创造那种在蒙台梭利看来是每个孩子天生有权拥有的自主权。给孩子自由,让他通过自身努力来学习是幼儿早期教育的真正出发点和目的。南希·麦考梅克·拉姆布斯克于纽约育婴堂

PART 1 蒙台梭利系统的发现与发展

最早的儿童之家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开始,收容3岁以上的幼儿。来参观的人们看到4岁左右的孩子就能读、写,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常常问孩子:“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会不解地看着询问者,并回答道:“教?!没人教我们!是我们自己学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改革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身上。单单研究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是不够的,时代已经发生了。要我也反对自己被推崇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事实上我所从事的不过是研究儿童,搜集并发表他们所提供给我的信息,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学法。我充其量只是孩子的代言人。在我四十年的经验中,刚开始时我旨在帮助心智发展迟缓的儿童,从医学与心理角度去研究他们。当我从新的观点切入,设法与潜意识的心智进行合作时,发现他们仍具有相当潜力,于是决定将实验拓展到正常儿童身上。

最早的儿童之家开始于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收容3岁以上的幼儿。来参观的人们看到4岁左右的孩子就能读、能写时,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常常这样问孩子:“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会不解地看着问话者,并回答道:“教?!没人教我们!是我们自己学的。”于是,在报纸上开始充斥着“自然习得的文化”之类的新闻,心理学家则相信他们一定是一些天赋优异的儿童。有一段时间我也相信这种说法可能是真的。过了一段时间我才醒悟,以往大部分的宝贵光阴被白白浪费掉了,孩子的发展也严重受阻,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教育非得等到6岁以后才有可能。

读和写是学习的基础,缺少它们就不可能学习其他科目。如同人不会说话,也很难学习其他东西一样。“写字”一般都认为是一件枯燥的活儿,只适合于大孩子,而我则让4岁左右的孩子认字母,将从前用于智能不足孩子身上的实验应用于正常孩子身上。我发现,仅仅向孩子呈现差异较大的字母,过了几天,孩子就没有什么印象了;而当我请人将字母刻在木板上,让孩子顺着沟纹临摹时,他们很快就能认得了。即使是智能不足的孩子,凭借这种教具的帮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也能写一点字母了。从这一实验我了解到,对于尚未完全发展的儿童,触觉经验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于是我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字母让他们能用指尖去触摸感受。当这些正常孩子得到这些帮助之后,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大约是九月中旬以后开始学习这些字母的,年底就可以写圣诞卡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会如此神速!孩子开始问更多的问题,想更深入地了解字母,例如它们的发音;好像孩子的体内装了一个吸尘器,想把这些字母全吸进去。这种表现实在惊人,但也容易解释。这些字母实际上是一种刺激,图解了早已存于孩子心中的语言,并能帮助他分析自己所讲的话。

当孩子想到一个生字,里面有些字母的读音超出了他所学的,很自然的他就要提出来问。他有一种想要知道更多知识的内在渴望,然后会着手拼出他已会说的字。不管多难或多长的字,他都可以进行听写。孩子可以从拼音字盒里挑出所需要的字母,照着老师念诵的音拼出该字。当老师很快地念一遍过去,再转回来时,孩子就已经用活动字母把字拼好了。对4岁的小娃儿,老师只要念一遍就够了,而对7岁或更大的孩子,老师反而要多重复几次才能让他掌握正确的音。这明显是由于特殊敏感期在起作用,即心智如同柔软的蜡一样,它对某些刺激具有相当敏感性,等过了这一时期,这种敏感性就消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孩子就要进入书写阶段了。由于孩子已了解到“字”是由许多声音组成的,借助拼音盒的练习活动,孩子便能分析并组合出单字了。加上他也熟悉了各个字母的形状,因为他已一遍又一遍地接触过它们多次,所以他骤然间便能开始书写,如同2岁时进入“说话爆发期”的表现一样。一旦整个心理结构成形,时机就成熟了,全语言时期就来到了,就不必像传统学校一样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孩子们了。一旦孩子开始写出一、两个字,他很快就会写其他字,不久就会写所有他会说的字了。他从此将不断地写,而这也不是为了完成冷酷的义务,而是出于一种内在灼热的渴望。他利用任何到手的工具来书写,包括用粉笔写在墙上或走道上,只要有空间,不管合适、不合适,他都会去写,因此,我们可能发现到处有字,有时在面包上也有。一些穷困、不识字的母亲,因供不起纸与笔,常来学校寻求协助,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于是我们提供给孩子纸笔。因此,我们常发现孩子回到家仍写个不停,甚至写到睡着了,笔仍在手上。

起初我们为孩子设计一种特别线条的纸,它有双倍的空间,然后渐渐缩小。不久我们发现他们在任何格式的线条上都可以写得很流利。甚至有的孩子喜欢把字写得像印刷的铅字一样小。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写得很漂亮,甚至比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得还好。他们手写出来的字形都很接近,因为他们所触摸的是同样的字母,因而同样的字形已形成于他们肌肉的记忆中。

到这一阶段这些孩子已能书写,但仍不会阅读。乍听起来觉得这好像很荒谬,但仔细想想并不荒谬。一般的观念是,孩子应先会读再会写,而我们的孩子则是先在脑子里分析“字”里蕴含的声音,然后用活动的拼音字母把该“字”排出来,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每个字母都连带一个声音。这种将字母与语言连结起来的能力出现于孩子的敏感期。随着语言不停地倍增,他们现在又能用“手”的书写来表达,而不仅仅是用“口”的说话来表达了。但他到此为止还不能阅读。我们原以为障碍是来自于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差异。当我们正想介绍不同的字体给孩子以克服这个障碍时,孩子突然间自己就会阅读了,任何字体对他来讲都无困难,甚至那种只有在月历上才能找到的哥德体。后来我们明白了,那是因为在开始拼字五个月以后,孩子心中又有了另一种渴望,他极其希望了解那些字的意义。他的行为如同科学家研究史前碑文一样,经过仔细观察、比较,想从这些未识的符号中找出其中的意义来。一般新的火焰在孩子胸中燃烧。父母常抱怨无法阻止孩子与他们一起散步时停下来,去一一拼读店家外面的招牌或广告。当孩子将近6岁时,他就几乎已能阅读每一本故事书了。

还有另一类学习,它不如语言学习那样容易解释,那就是数学。对于数学,我们有三种理念:

1.算数:数字的科学。

2.代数:抽象的数字。

3.几何:抽象的抽象。

凭借与孩子相处的经验,我们把这三者一起给予了孩子,时间也早得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发现这种“三合一”的给予方式相当有效,诚如在一个支点上求得平衡不如三角支撑来得稳固一样。例如在介绍“数量”时,我们将“个”、“十”、“百”、“千”以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来呈现,数学教具的设计也常常呈现出这三种特性。幼儿在学习数与几何时表现得相当有兴趣,且十分热衷。不久,这些量的抽象性与彼此的关系便可用代数方式来表达了。这又是另一项令人惊奇的发现。因为刚开始时孩子并不像学语言那样有兴趣,我们很自然会说孩子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因为后者既枯燥又抽象。事实上这是我们的偏见,我们所知的也仅限于四则运算,且在1~10以内。正是孩子揭示出其事实的真相,当较大的孩子(约5~6岁)在学十进位系统时,他们十分热衷,所运算的数都是十以上。出乎我们意料的是,4岁的孩子也想要学,且相当投入。我们也将代数与几何纳入数学。如果这些是以具体的实物来操作,孩子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最近,有个孩子在学会三项式(a+b+c)之后,他则自言自语道,既然可以用a与b,应该也可以用其他的字母吧!由此可见孩子是不愿被限制的。

这一生动的令人激动的发展,如同语言一样,并没有任何先期征兆,我们无法追溯其由来,只好将其归因于一种早期的特殊倾向。据我们观察,孩子不仅对要求有高度准确性的活动感兴趣,还相当热衷,而且越复杂兴趣越浓。这种要求准确性的活动不仅在动作中出现,也在具有操弄性的工作上,或在花卉、昆虫的观察研究里得到体现。这种追求准确、深入细节的要求是一种天然倾向,而且还会向数量方面发展。因为算数是一种抽象的活动,这样也就把准确性带到了抽象层面。孩子由具体的实物开始,渐渐,迈向抽象的“数”,然后进入更抽象的代数阶段。在他工作过的三个领域中,实物、抽象、代数,都会遇到准确性的问题,由于十分着迷,会使他充分明了这些“单位”的游戏。大哲学家兼物理学家巴斯卡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他也潜心研究过数学,他认为人类的心智具有数学的特性,人类的进步就是循此发展的。他的这种说法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为在传统学校的老师,数学是最令人反感的科目。现在连幼儿都能证明巴斯卡的观点是对的了。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他的话,他认为整个人类的行为都是围绕环境发展的,而且这种活动趋于愈来愈精确。这种精确性只能藉由心智来完成,由此证明我们的心智的确具有数学的特质。追溯历史,人类的心智就是在致力于改善环境,并用来解释他周围的事物及其所产生的现象。要成就这些,就需要先正确地了解这些事物,并以追求精准为目标。由此可见,早在200年以前,巴斯卡就发现了这个准确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之一。

有人提到了孩子学习中的疲劳问题。我们观察的6岁以下的孩子就提供了活生生的事实。在传统学校里,孩子很快就疲倦了,而且难以再教导,所以提早入学是一件残酷的事。爱护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们什么都不要做,只要在那儿玩耍、睡觉即可。但我们观察的迹象显示,孩子实际上深深厌恶这种作息模式,他会以各种顽皮的方式表示激烈抗议。在我们与3~6岁、甚至更小的孩子相处的经验中,不仅没有发现他们有学习疲劳问题,反而显得更加精神。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会带来疲劳,例如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我们的上下颚、牙床、舌头会不停地工作,这样会带来更新的能量;健身运动也能为我们带来活力,并不使我们感到疲劳。孩子的心智发展也是这样,他不仅看起来不疲劳,实际上通过心智的活动更使他们获得了力量与健康。造物者赐给孩子的天性本来是要他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但我们的社会反而利用玩耍、睡觉的方式在他们的“敏感期”摒弃了这些。孩子是无法停止吸收、也无法停止活动的,即便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收,他也只好凭借玩具来满足了。

心理学家说,孩子必须游戏,因为借着游戏能使他趋于完善。他们也承认孩子是在吸收一个特殊的环境,然后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缔造一座历史性的桥梁。他们的结论是:我们只须观察,不要打扰他们。孩子就是借着游戏与生活来吸收现实,不需提供帮助,任凭他们自己玩。但是,孩子如何在如此复杂的世界里吸收文化呢?难道就是玩玩具、塑沙堡吗?由此可见,在这方面存在着相当的矛盾,我们一面说在吸收期与孩子的沟通很重要,一面又说要让他独自玩耍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能力,怎么理解?!

真正合乎逻辑的是,如果3~6岁的孩子确实有一种自然倾向可以吸收文化、可以学习,我们就应把握时机,在环境中配备合适的设施与活动来让孩子探索,让他一步一步地吸收文化。当我们在他的环境中放置器材,容许他模仿周围的成人,让他在3岁前就开始发展的能力更趋成熟时,我们就是在帮助他适应现今的文化。我们给予他的东西不单单是纯玩具,也不会拿娃娃、玩具兵或各种玩偶当诱饵。孩子会喜欢哪一种?当蒙台梭利教具一摆出来,孩子们便争先取用,其热切程度至今仍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饥渴的心灵曾被撇在孤寂的环境中,他们感到既茫然又无助,如今当发现有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的器具时,他们便简直像饥饿的狮子一样扑上去,吞食一切能让他们成长的东西。就这样,孩子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文明,并承击人类的文化。

面对孩子如此巨大的内在能量,在我们了解了其对人类的重要性后,我们就必须留心观察,寻找合适的途径来帮助他们。与其盲目相信游戏的魔力,我们宁可信任孩子。既然对我们的直觉已有了认知,我们就必须创造一个实用的科学,以帮助孩子运用这一能量。

PART 2 由观察发展出来的方法

这个爆发不是任何教育方法所引起的,因为“方法”那时还不存在;心理学追踪、研究它,才建立了方法,是孩子内在爆发后产生的“结果”。报纸的头条把它标为:“人类心灵的发现”。——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早期实验最先引起社会公众注意的就是孩子“书写爆发”现象。它不仅只是一个孩子书写的爆发,还是他内在潜能的爆发。我一座山表面看上去十分稳定,似乎永不会改变,但其内在则可能蕴藏着岩浆、火焰,它总有一天会穿透地壳爆发出来。透过检验爆发出来的火焰、烟硝与其他不知名的物质,研究人员便能了解地球的内在成分。我们所说的“爆发”也是如此。它之所以会发生,正因环境中没有什么桎梏它的因素。穷困、无知、缺乏老师,还没有课本,也没有教条,其背景几乎是一片空白。正因为一无所有,孩子的灵魂才得以无拘无束地展现。在此所有的障碍无形中都不见了,也没有人知道障碍到底是什么。不过对此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一爆发并不是由任何教育方法所引起的,因为那时“方法”并不存在;只是随着心理学对它的追踪、研究,才建立了方法。它是由孩子内在爆发所产生的“结果”。为此有些报纸的头条把它标为:“人类心灵的发现”。

随之产生的科学也不是建立在直观思维,而是直接的知觉上。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显示孩子的心智在相当幼小的时期就可以吸收文化,而且只是凭借他自己的活动来吸收;另一类是个性的发展要及早开始。虽然老一辈教育家觉得对孩子实行这种教育还太小,但他们错了,因为他们认为是成人把孩子的性格教好的。实际上把邪恶转为良善是一辈子的事。3~6岁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阻碍的话,每个孩子都会依自己的法则去发展。

孩子之所以能集中心思于他脑子里的事,就是因为在前一个时期(0~3岁)他从环境所吸收的一切。任何他所获得的东西都会留在脑子里盘桓酝酿,书写的爆发就是由于他先前学会了口语、说话。语言的敏感期在五岁半到6岁间开始式微,只有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书写才会使他兴奋,并乐此不疲,他到了八、九岁就没有这样的热情了。可以看得出,孩子动用书写器官是经过间接预备的,“间接预备”这一概念已成为蒙台梭利方法的一部分。我们已经知道,造物者就是在胚胎期作了间接的预备,它在器官未成熟之前是不发出命令的。单单模仿或强迫服从是没有用的,必须先有内在的预备,服从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预备好的环境”,使他的心灵在其中得以自由施展。

在语言发展方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口语方面的进展似乎就是照着文法的顺序进行的,即由声音、音节到名词、形容词、副词、连接词、动词与介系词等。所以我们认为,在第二个时期也应按照文法的顺序来帮助他,由此我们的语言教学就是在教他们文法。文法应该在3岁时就教给孩子,甚至在读、写之前就开始。按照通常的看法,这样做似乎是荒谬的,但事实上这时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十分热切,年龄更大的孩子反而不如他们。文法毕竟是语言的架构,孩子需要吸收它,并从中受益。

我请的老师受教育不多,他们发现孩子十分渴望学单字,孩子认识多少,就可以写多少。而当老师的字库用尽后,他们又到我这里来以学得更多的字。于是我们想试验看,他们是否能接受深一些的文化术语,如多边形、梯形等不同几何图形的名词,以及其他类似难度的字。孩子竟然能很轻松地一天就学会了。然后我们向他们介绍科学实验器材,如温度计、气压计等;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名词,如花瓣、花托、雄蕾、雌蕾等。他们还热衷地学,想跟我们学习更多。3~6岁是一个对字汇无止境渴求的阶段,无论多长或多复杂的字汇,无论动物学、地理学以及其他等等,他都表现出极大兴趣。困难点反而是在老师身上,他们对那些名词十分陌生,很难记住它们的意义。

孩子对实物的概念,已渐渐能超越眼前的限制而表现得具有想像力。他们在游戏当中把桌子当房子,椅子当马,能幻想仙女或仙境的轮廓;如果身体有地球仪的话,他们还能想像美国或世界的景象。当一批6岁的孩子在一起讨论地球仪时,有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跑过来说:“让我看一下!这是世界吧?哇!现在我知道我叔叔环绕世界三次是怎么回事了!”他已了解到他们手头的地球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

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也想要看看大孩子们正在玩的地球仪。他们正在讨论美洲,没人注意他,直到他也插入讨论。“纽约在哪里?”他突然问道,他们便指给他看。他又问:“荷兰在哪里?”在他们把荷兰指给他看之后,他接着指着地球仪上蓝蓝的部分说:“那么这一块一定是海。我爸爸一年去美国两次,住在纽约。当他出发以后,妈妈就对我说爸爸正在海上。过了一阵子,妈妈又说他已经在纽约了,再过一阵他又到了海上,还说过不久我们要去鹿特丹接他。”在此之前他已听过很多很多关于美国的事,现在终于发现它在那里,所以感觉非常快乐。在他的心智地图上又找到了一个定位点,如同原先在外界物理环境中找到一个定位点一样。在建立他的心智世界过程中,他先从家里的长辈那儿收集了许多字汇,再用他的想像力将其拼凑起来。眼下6岁以下孩子的想像力,一般都耗在玩具或虚幻故事上,我们的确可以让他们想像真实的事物,把他们放在与环境更精确的关系上。

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另一个熟知的特征是,总爱问问题,总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大人应把它当作一件有趣的事,不要感到厌烦,因为我们正面对一颗求知的心。同时要注意,孩子也无法接受冗长的解释,他们只需给出简单的答案,尽可能用实物来说明,如同用地球仪来回应孩子的地理问题一样。

老师要做好特别的准备,因为不是单单通过逻辑思考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在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待3~6岁孩子的心智,我们必须要有很大的机智与灵敏。很庆幸的是,孩子从环境学的比从老师那儿学的要多,老师只需站在一旁,在孩子有要求时给予帮助就够了。

下面当我们触及孩子的性格与道德教育这类重要问题时,也须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它。我们只能协助孩子性格的建立,性格是无法教的。6岁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到这时性格就已经形成了,它不是由于外在的榜样或压力,而是靠他的本性形成的。出生后有三年时间十分重要,正如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有许多影响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那时性格已显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否有障碍,是否是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发展的。如果孩子在怀孕、胚胎、出生与产后的完整过程中都受到科学的照顾,到了3岁他必是个很模范的个体,但这种结果几乎难以实现,因为有太多的障碍因素会影响他的发展。

如果性格的缺陷是由于产后的因素所致,它还不像胚胎期那么严重,而胚胎期的问题又不如成孕时那么严重。如果是产后的缺陷,还可以在3~6岁期间治愈,因为这是调适与修正的时期。但如果心智或生理的缺陷是由于出生时受到了惊吓,或是由于更早的原因,就难以矫正了。像白痴、癫痫、瘫痪这类疾病都是官能性的,我们对此无能为力。面对于非官能性的问题,如果在6岁以前治疗的话,就有可能治好,否则问题不仅存在,还会更严重。在一个6岁的孩子身上可能累积了许多本不是属于他的性格,它们是从后天的经验中得来的。一个在3~6岁期间被疏忽的孩子,到了7~12岁该发展道德良心时,可能就会有问题。它或者显得智力不足,或者缺乏道德品格或学习能力,他成了一个满是伤痕的人,只能背负着以往心灵受到打击的记号。

在我们学校里,以及其他现代化的学校,每个孩子都有生理状况记录,我们可以了解每个孩子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并据此作出处置的判断。我们会询问他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孩子出生时父母的年龄;怀胎期间母亲有否经历过意外事件,神经是否受过创伤;生产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因难产而窒息等。在家庭生活方面,我们也关心父母或保姆是否很严厉,或孩子是否有受惊吓的记录。填这个问卷十分有必要,因为几乎所有孩子到我们这里来时,都带着怪异或顽皮的性格,我们必须对此追根溯源,只有在进行了解后才能给予治疗。

这些脱离常态的偏差行为会逐渐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坚强的孩子会采取敌对的态度;另一类是较懦弱的孩子,他们只好屈服于淫威之下。坚强的孩子随时会发脾气、反抗、破坏、贪得无厌地占有、自私、心不在焉、胡思乱想或做白日梦。这些孩子时常大喊大叫或吵闹,爱戏弄或虐待小动物,总是馋嘴好吃。懦弱的小孩则显得比较被动,其偏差行为表现为消极性,如慢吞吞的、发呆、以哭泣的方式要挟、凡事依赖、怕陌生人、总是缠着大人;经常要人陪他,但很快又觉得无聊、疲累;他们甚至有撒谎、偷窃的毛病,以此作为重要的自我防卫形式。

甚至还有些疾病会伴随这些症状出现,其源头是心理问题,我们不可将之与真正的生理疾病混淆。如有的缺乏食欲,有厌食症;有的则刚好相反,有贪食症,造成不消化或消化不良;常做噩梦、怕黑,以致影响生理健康,并引起贫血症。这些症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其病源是心理引起的。

小孩如有这些毛病,尤其表现得十分激烈,对做父母的来讲会感到十分不幸,他们对待孩子就像烫手的山芋,能送到托儿所或幼儿园去最好。这样虽然父母健在,他们仍像孤儿一样。有的父母会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如掌掴、责骂、不准吃饭就赶上床,这样孩子可能变本加厉,或转为消极的抵抗。之后父母可能又改为采取劝服的方式,或动之以情,问他“你为什么使妈咪伤心?”这些都没有效。对于消极、退缩型的孩子,父母倾向于任凭他们行事,做妈妈的可能还认为他们的孩子很乖、很听话。当他总是缠着她,没有她陪伴就不肯睡觉时,她还认为这是他很爱妈妈的表征。但不久她就会发现,她的孩子在走路与说话方面的发展要比别人的孩子迟缓。他虽然健康,但很胆小、食欲不佳,要一直靠讲故事来哄他。她只能安慰自己说,这是个神经质的小孩,将来可能是个诗人或圣贤,但过不了多久,她就需要请医生开药方了。

我们早期的学校之所以出名,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消极症状都不见了,关键就在一件事上,我们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为他们预备的环境中,完成他们的实验(或工作),这些“工作”能滋养他们饥饿已久的心灵。一旦兴趣引发出来,孩子就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其专注性可以从一个工作转移到下一个工作。当孩子已经能靠着兴趣的吸引,达到专心的程度,消极的症状就一个个地消失了。杂乱的变得有秩序;被动的以及捣乱的成了协助者。由此证明这些消极的性格不是其本性,而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建议做母亲的要给予孩子感兴趣的工作,当他开始工作以后,不要任意打断他。给糖果、严酷的态度、药物都没有用,我们对惹麻烦的孩子绝不能感情用事,更不可称他白痴。当他需要心灵的食物时,那些作法都没有助益。智慧是人的天然本质,所以人对心灵食物的需求甚于物质的食物。人不像动物,他必须在生活与相关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行为,如果照着这一路径来安排他的生活,一切就没问题了。

PART 3 新式教育

身为一个教育家,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力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孩子发展所必须的。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进行创造的人应该是孩子,不是大人。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让人清楚了解的事,一般人的想法还是认定大人才是创造者。——玛利亚·蒙台梭利过去的讨论中,教育应始于出生的理念一直是大家热衷的主题,尽管对于如何教的问题尚未有人论及。这个问题看上去像在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显得不太注重实际,至少不像孩子的健康需要那么具体。

例如,有些医生替1岁以下的孩子设计了一所特别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孩子将接受一些手和脚的运动课程,以为他们日后要用到手脚的日常活动做准备。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做法,它完全没有考虑到娇弱的新生儿可能会因此而受到运动的伤害,况且新生儿要学的事情实在已经够多的了。当然我们也不要对他施予太过小心的保护,不让新生儿做任何活动。只要我们在引导新生儿活动时,能对以下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即如果我们不以上述特别学校的教育方法作为新生儿的教育,那我们就能往前走。大人在帮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大人绝对不应该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而是应该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

肢体运动应该发自于孩子内在的意愿,且应由孩子内在的生命来安排。除非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否则孩子的肌肉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因为身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他自我意愿的表达。我们只能静待孩子自身的内在生命来加以安排。对此,我们可以借用各种方法,并勉励自己去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之所以需要这些方法,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直接和孩子沟通,无法真正明白孩子的需要。当然它们必须建立于观察所得的确实性上。

一般来说我们常常认为,孩子是一个身体不能自主或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哭起来就吵得每个人都不得安宁的麻烦家伙。在孩子的头一年里,我们就是用以上态度对待他的,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那种认为人的人格在婴儿期就已经存在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任何阻挠孩子成长的事情,都会对孩子日后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此一问题不仅在教育上极其重要,对人类发展史也举足轻重。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应该试着从一些难以捉摸的行为去观察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找出生命最初几个月可以作出分辨的模式。

教育学家将小孩子和只有几岁大的幼儿定义为“软蜡”(cera molle),意思是指,这时期的孩子可以加以适当的塑造。教育学家软蜡的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认为孩子必须由他来塑造。与此相反,孩子必须塑造他自己,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念,因为孩子是非常能够自动自发的,这可以从孩子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各种方式来确认。而大人——这个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大师,却有可能盲目、粗鲁、又不适当地介入,把孩子开始在自己的“软蜡”上画出的轮廓破坏掉。就是把大人的这种干扰行为称之为邪恶,一点也不为过。

即使大人并非有心要这么做,他们事实上会对孩子悉心费力地在内心建构起来的东西肆意破坏。在大人不加注意的时候,孩子会重新开始他的建构工作,可是大人会再一次地将之破坏殆尽。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孩子完全投降为止,他从此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可见,在孩子这段如此敏感的时期,教育是何等重要——事实上,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比接下来的任何时期都要重要。为了避免成为阻碍孩子正常发展的阻力,大人一定要保持顺应的态度,绝对不能盲目地、不合时宜地干预孩子。我们都知道地狱魔鬼与天神的不同:天神的力量是用来创造的,而魔鬼的力量则是用于毁灭的。身为一个教育家,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力去了解孩子,并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孩子发展所必须的。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做出创造的人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大人。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让人作出清楚了解的事,因为一般人的想法还是认定大人才是创造者。因此,我们应抛却自以为万能的幻觉,以此来洗净自己的罪过。

迈开这一步之后,我们接着应试着去更加了解孩子的人格。不论我们所教育的是新生儿还是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教育者的首要责任应是去觉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我们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够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也照着做准不会错。当我们正在吃晚餐时,孩子却在另一个房间里哭哭啼啼,那是因为他被单独隔离在一边了,显然我们对成人就不会用如此不尊重的态度而把他一个人关在房子里。我们应该像对待任何其他人一样,让孩子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而且应感到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应该乐于见到孩子,并让孩子和我们亲近。

有一些人相信,让孩子与大人一起吃大人吃的食物,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事实上我们实在不必为此太担心。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可能让孩子受到了伤害,而我们却对此已感到顺其自然了。我们应认识到,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我们就伤害了孩子,而我们常常这样做了却未向孩子致歉。

孩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我们想象不到孩子可以观察得到的事物,孩子都看到了。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还以为一定要用鲜艳的颜色、夸张的手势和高分贝的声音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有很强的观察力,可以吸收许多的影像,不光是东西的影像,还包括动作的影像。孩子所吸收的除了事物的影像之外,还有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许多东西,在我们还未注意到的时候,孩子就已经做了许多的观察与吸收。

举例来说,有一个刚1个月的婴儿,出生以后还未踏出过房子到外面去一步,这个婴儿在这期间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他的爸爸,另一个是他的叔叔,而且他们两人从未曾同时出现过。有一天,婴儿看见爸爸和叔叔在一起,他惊奇地看着其中一个,然后再转头看另一个,就这样看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大人也趁此机会很安静地站在婴儿面前,让他有时间仔细观察。相反,假若两人离开了房间,或是说话分散了婴儿的注意力,恐怕再也不会有让这个婴儿印象如此深刻的体验了。当这两个男人最后离开时,他们也是慢慢走开的,好让婴儿有时间对他们分别观察,让婴儿确信爸爸和叔叔是两个不同的人。在我们看来,爸爸和叔叔所做的是,通过帮助孩子建构他的内在能力,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还有一些例子,也是和还不会说话或走路的孩子有关的。在饭厅里,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看到了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他一边看着画,还一边做出假装吃东西的样子。当时这个婴儿本来还在喝奶,由于他曾经看过大人吃水果的样子便模仿起来。抱婴儿的大人看见孩子模仿的那么开心又很有兴趣的样子,就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婴儿兴趣索然才离开。这个大人真是我们所称的“教育家”!孩子借着模仿大人的动作在进行内在的练习,而这个大人正好容许了孩子去完成这项活动。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小孩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雕像后,立刻跳起舞来。因为孩子曾经看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知道雕像的姿势就是跳舞的动作。

孩子会对房间里的某些特定东西特别感兴趣。如果有人把原本不在房间里的东西放在房间里,孩子马上就会发现,还会追问那是什么东西。有一个小女孩有一天被带到外面去玩,她在墙边发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让她印象非常深刻,从此小女孩每次出门,一定要停下来看看石头才行。

毫无疑问,孩子喜欢光亮和花朵,也爱观看动物;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是敏锐的观察家,他们可以将看到的东西按照次序存放在大脑里。孩子经常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观察欲望。例如,当大人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会仔细注意大人的嘴形,但是我们往往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非得大声吼或叫出孩子的名字不可。实际上没此必要,而我们做出假装讲话的样子,嘴唇做出微小而明显的动作,孩子都会变得非常专注。这个举动就会让孩子着迷,因为他的内在正在发展一种必须要完成任务的意识——此时孩子开始对语言敏锐了起来。如果你把一个四个月大的孩子抱近到一个只动唇却不出声的人身边,孩子就会非常好奇地看着那个人。很显然,孩子观察他人唇形的变化能激励他对语言的模仿力,这正与他的内在发展相符。

让我们把话题转向较大的孩子身上。我曾经有机会观察过几个日本爸爸,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孩子的了解更胜于我们。有一位爸爸一天带着他2岁大的儿子在散步,他儿子突然一屁股就坐在了路边。这位爸爸没有大声斥喝:“地上很脏——快起来!”而是耐心地等儿子自己爬起来后继续走。这位爸爸收起了长者那种不可一世的姿态,而表现出尊重孩子的行为,这正是一位教育家的所为。我还见过一位日本爸爸,他把两脚张得开开的,让他的孩子在中间穿来跑去。这位可怜的爸爸在做这种姿势时,甚至还保持着一副尊严的样子。我十分钦佩一些人从育儿中,或是从传统的教养方法里所得到的智慧,而我们却似乎只是急着教导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大人。

我在米兰街头遇到过一位正牵着孩子过马路的妈妈,这位妈妈还曾经上过我们的蒙台梭利学校课程。当时教堂的钟声正好响了,孩子就停下脚步,想听完钟声再走,可是妈妈却不顾孩子听到钟响后的喜悦心情,就责怪孩子,并催促他赶快走。由此可见,要说服成人对孩子保持被动的态度,虽然不容易,确是绝对必要的做法。每个成人都必须了解孩子的需要,同时要抑制自己成为孩子生命塑造者的虚荣心态。我们绝对有必要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从事内在生命的自我教育。

我们目前似乎只注意到孩子对新鲜空气和阳光的需要,这两样东西的确不可或缺,但它们只对身体有益。但是,即便亮丽的阳光洒满了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灵里却连一丝光线也没有,这就是因为成人用他的力量盲目无知地摧毁了孩子特有的——缓慢、脆弱且重要的内在建构工作。

成人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任何帮助。倘若我们想要拟订一项育儿原则的话,必须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将是首要的一项。因为孩子在成长期间必须要学会模仿大人的很多行为举止,如果孩子不能观察到该怎么做,就不能学得好,正如失聪的人没有办法学会讲话一样。当我们要求大人愿意延长孩子在自己身边的时间,允许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时,他们总是感到有所困难,但事实上这样做不必花一毛钱的,它完全仰赖成人情绪上的调整。一个不会仿效大人行为的孩子,一个不会开口问问题的孩子,他简直就像只有灵魂存在着。然而由于过去形成的偏见,我们提出的大人应该长时间陪在孩子身边的原则不太被人接受。所谓的健康科学往往蛮横残忍地认定孩子需要很多睡眠,像植物人似的。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呢?如果我们让孩子在我们身边,一直到孩子想睡了才去睡,我们将发现孩子其实不需要睡那么长的时间。

坚持让孩子早早上床的偏见在北欧地区非常盛行,虽然这种偏见实在是缺乏根据,但我们却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它。有一次一个孩子过来对我说,他很想看一样经常听人谈起的非常漂亮的东西——星星。原来这个孩子从来就没有看过星星,因为他很早就得上床睡觉。由此可见,这个被规定要提早睡觉的孩子一定会觉得自己在从事内在建构工作时实在太累,因为他得被迫和大人进行拉锯战,正是大人摧毁了他的建构过程,坚持要他去睡。

耶稣基督要我们学会宽容:“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多此一举地把已熄灭的蜡烛再弄熄。”我们可以将这条宽容的原则借用到教育上:“不要毁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对于正在教导处于建构自我过程的孩子的老师而言,这是一项最重大的责任。

我们所持的基本教育观念是,我们绝对不能变成孩子发展的障碍。明白必须做的事,既不是很简单,也不是很难,最困难的是,要了解有哪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无益的偏见必须去除,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PART 4 我们的“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玛利亚·蒙台梭利些年来,儿童的生活条件有了非常显著改善。任何文明国家,尤其是英国,都有统计表明:婴幼儿的夭折率在不断下降。近

与这种婴幼儿夭折率下降相关的是儿童身体发育条件的改善,现代儿童的身体更健康,体格更健壮。正是科学的传播和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如此显著的益处。母亲们逐渐接受了现代卫生学要求的条条框框,并把它们实际应用于抚养孩子的实践中。很多新的社会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并进一步得到完善,它们的宗旨就是为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儿童提供帮助和保护。

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种族就诞生了,他们身体发育更好,体格更加健壮,而且能够抵抗各种逐渐加剧的疾病侵袭。

科学怎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科学只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准则,这些准则能让孩子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生活,保证身体各种机能的运行有一个正常的秩序和一个指导性的规律。比如,科学提倡了母乳喂养,废除了襁褓的使用,提倡给孩子洗浴,建议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和运动,提倡给孩子穿着朴素简短的衣服,保证孩子充足和安稳的睡眠。这些科学准则还告诉我们,孩子的食量要合理地适应其生理需求。

然而,科学还是未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全新的改变。母亲们还是忙不迭地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依然由她们给穿衣,一如以前那样吃喝,那样生活。

我的论点就是,同样的身体行为,如果是盲目地、毫无秩序地进行,就会导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秩序地、合理地进行,就会给人以力量和生气。

也许科学的最大进步就是让我们误以为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

我们只需仔细掂量并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难道只是那个在我们的照料下成长和发育得如此健壮的小小躯壳吗?他们的命运难道就仅仅满足于有一个健康的躯体?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的命运与我们豢养的小动物的命运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只是我们吃得好一些,甚至可以吃我们豢养的动物。

显然,人类的命运远不止如此,照料孩子所涵盖的范围比生理卫生学涉及的范围要广得多。给孩子洗澡、用婴儿车带孩子到公园里去等等,这些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履行了一个“人类母亲”的使命。鸡妈妈将自己的小鸡聚集在一起玩耍,猫妈妈用舌头舔自己的小猫,慷慨地给它们温柔的照顾和呵护,这些与人类母亲所给予自己孩子的照料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不行,如果人类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仅限于此的话,那她的心思就白费了,她会感觉自己内心一个更高的渴望被抑制了,而她还是一位人类的母亲!

孩子的成长不仅在身体上,更在于精神上,母亲渴望了解自己心爱的孩子神秘的精神成长之旅,看他慢慢成为一个“全人”。

显然,科学并没有停止其发展步伐,相反,它只是刚刚迈出了前行的第一步,因为迄今为止,科学还停留在只是关注人们身体的健康成长阶段。无论如何,它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发扬它以前努力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和拯救孩子生命这一积极探索的精神,它未来的使命是加强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从中受益,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生活。本着同样的积极探索精神,科学还将指引智慧、性格和那些隐藏于奇异的人类精神胚胎中的潜在创造力的发展。由于孩子的身体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食物和氧气,所以,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生理工程,即成长工程,精神也必须从外部环境汲取由它自身“成长规律”决定的发展所需要的养料。我们不能否认成长现象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骨骼的坚固、整个身体的成长、大脑细微构造的完善和牙齿的形成等所有这些都是生理器官的真实劳动,同样也是器官在发育期间所经历的必要转化。

这些努力与人类在所谓的外部劳动,也就是在“社会生产”中所做的向前推进大不相同,这种“社会生产”可以是在人类进行学习的学校中,也可以是在人类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财富和改变自己周围环境的社会中。

然而,说它们都是“劳动”这也不对。其实,在最重大的几个生理发育过程中,器官至少能够执行某些外部任务,有时还能完成程度过高、难度过大以至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的成长任务,例如过度的劳累损伤,单就这一个原因就可以让人精疲力竭甚至枯萎死亡。

人总能通过利用他人的劳动来避免“外部劳动”,但人绝不可能逃避自己内心的思想劳动。除了大自然强加的生和死,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完成自己的思想劳动。这种艰难的、不可避免的劳动是“儿童的劳动”。

我们说小孩子应该多休息,指的只是劳动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意思是说,孩子不要把精力都花在那些能够看得见的、并且单靠他们微薄的力量对自己或他人都不能带来有益贡献的外部劳动上。

因此,我们这些主张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孩子也不是在休息,他是在进行一种神秘的思想劳动,以完成“自我形成”的目的。他在为成为一个人而劳动,要长大成人,单是身材长大是不够的,还必须确立具备本质的运动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并且智力的发育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孩子需要具备的功能分成两类:

1.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获得平衡力,学会走路和协调肢体的动作。

2.感觉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感受他周围的环境,通过对其不断的观察、比较和评价,为自己的智力发育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逐渐熟悉周围环境并发展自己的智力。同时,孩子也在锻炼使用语言的能力,他面对的不仅是发音动作所产生的运动神经问题、发音和语句等,而且还要理解名称和语言句法的构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刚刚移居到一个陌生国度的人,他不知道这个国家出产什么,也不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概貌、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对这个国家的语言更是一无所知,那么在他与该国的居民共事之前,他必须要做大量的适应工作。这个适应工作只能靠他自己去做,没有别人可以代替他。他必须自己去观察,去了解,然后形成自己的评价,他还要通过勤奋学习和长期练习,逐渐掌握该国的语言。

那么孩子们又怎样呢?这个来到新世界的“移居者”,如此羸弱,在各部分器官发育完全之前却要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如此复杂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孩子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帮助去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至于孩子的精神发育,我发现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当初那个孩子的生命只能听天由命、任其发展,而我们面对儿童的高死亡率却束手无策的时期。

我们必须利用科学而理性的手段来帮助孩子完成“身体适应”这种内在劳动,它决不同于任何“外在劳动或产品”。

这个正是我提出婴幼儿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里阐述的某些原则和实际应用的技术并不是通用的,而是特别针对3~7岁的孩子,这也就是说,它们能满足儿童性格形成时期的教育需要。

我的教育方法在内容上和目标上都是科学的。它将有助于取得更高层次的进步,而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和生理方面的进步。它还将尽力补充卫生学已经进行的课程,使其更加完整,以前的卫生学仅仅是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论述。

如果今天我们有关于正常儿童中出现神经衰弱、语言障碍、感知推理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个性等情况的统计数据,那么将这些数据与具有同样资质、但经过几年理性教育的孩子身上出现上述病理的统计数据做一下比较,这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多半情况下,我们都会发现,这些统计数据和现今表明儿童死亡率下降和身体发育改善的数据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房间和一个花园,孩子们就是这间房子的主人。带有遮蔽处的花园是最理想的,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它底下玩耍或休息,也可以把他们的桌子带到外面,在上面进行工作或吃饭。这样孩子几乎完全生活在露天下。同时,由于有蔽荫处,孩子也可以免受曝晒和雨淋之苦。

学校最主要的房间通常是孩子们进行“脑力劳动”的房间,也是惟一可以由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房间。根据资金和位置情况,也可以在这间主室周围增建一些小一点的房间,比如洗澡间、小餐厅、小客厅或公共休息室、一个用于手工劳作的房间、小健身房和洗手间等。

这些房间内部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适合于孩子们,而不是大人。这些装置不仅包括专为孩子的智力发育而配置的教学用具,而且还有经营一个小型家庭所需的全套装置。房间里的家具要很轻,这样孩子们可以将它们挪来挪去,家具一定要漆成浅色的,孩子们可以用水和肥皂清洗它们。房间里还要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的低桌子——正方形的、矩形的、圆形的,它们有大的,也有小的。

矩形的桌子是最普遍的,因为二三个孩子可以一起清洗它。椅子最好是用木制的小椅,但也可以有一些柳条做的小扶手椅和沙发。

劳作间内有两件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是敞开着的长橱柜(参见图1)。橱柜要很低,这样,个儿小的孩子也可以在上面摆放一些诸如小毯子、花儿之类的小物品。橱柜里摆放着教学用具,它们都是孩子们的共同财产。

另一件必不可少的家具是带有二三排小抽屉的衣柜,每个抽屉上都配有一个明亮的把手(或是与抽屉底色对比很明显的某种颜色的把手)和一个写着小朋友名字的小卡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抽屉,可以在里面存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参见图2)。

房间的墙上都挂满了黑板,黑板要挂得低些,这样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写字,或画一些令人喜欢的带有艺术性的画,这些画应不时地有所更换,正好可以用作背景。孩子们画中所描绘的主题有小朋友、家庭、自然风景、各种花和水果等,更常见的是能反映他们听到的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画面。孩子们进行劳作的房间内始终摆放有观赏性植物和开着花儿的植物。

劳作间内配置的另一个部分是各种颜色的小块地毯,有红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绿色的和褐色的等等。孩子们随意地把小地毯放在地板上,坐在上面,用教学用具做练习。这样的房间比一般的教室要大些,这不仅是因为小桌子和独立的椅子占了更多的地方,而且因为房间里要留出大部分的空地,以便孩子们随意丢放小地毯以在上面劳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