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配对能消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09:13:54

点击下载

作者:纪清、王桂茂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穴位配对能消百病

穴位配对能消百病试读:

前言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与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各项功能的调控系统。

对于疾病,经络疗法有着独特的功效,这其中最方便的就是穴位按摩。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结聚于体表的部位,故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从而使身体保持健康。

穴位按摩可以选取某一个穴位按摩,也可选取多个穴位按摩,后者所起到的效果往往更为明显。不过,如何选取多个穴位,可不是功能相似那么简单,它涉及穴位配伍的问题。

穴位配伍是历代医家在行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由于经络存在表里、阴阳等各种关系,穴位配伍也有多种方式或思路,比如表里相配、阴阳相配、上下相配、前后相配等。其中的原理,本书都将一一为你举例讲述。

中医治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穴位治疗也不例外。本书对常见病症做了细致的辨证分析,结合穴位配伍,你可以在家自行选取恰当的穴位进行按摩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取穴按摩只能作为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本书所提供的按摩疗法也仅作为日常保健和辅助治疗之参考,并非医疗处方。一旦生病,请及时就医。编者本书使用说明第一章 按摩穴位巧搭配,效果加倍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病症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可以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穴位配伍,治疗效果更好

腧穴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腧穴不仅能够反映病症、协助诊断,还能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腧穴治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入门也算容易,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掌握常用腧穴所在部位及主治功效,就能帮助我们祛除疾病,保健养生。

使用单穴治病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取得更好的疗效,配伍就显得很有必要。

配穴是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病症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表里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左右配穴、远近配穴、俞募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章接下来的部分,主要对这几种配穴方法加以简单介绍,让你对穴位配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辅助疗效。上下相应,让气血更贯通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与腰部以下,或上肢与下肢腧穴相配合应用的方法。

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穴配足三里穴,牙痛取合谷穴配内庭穴,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穴配长强穴。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穴配公孙穴、外关穴配足临泣穴、后溪穴配申脉穴、列缺穴配照海穴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上取合谷穴

下取内庭穴

二穴相配,可清热消肿止痛,主治牙龈肿痛。合谷穴内庭穴前后相对,让功效更显著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也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如胃痛前取中脘穴、梁门穴,后取胃俞穴、胃仓穴;哮喘前取天突穴、膻中穴,后取肺俞穴、定喘穴等。

前取天突穴、膻中穴

后取肺俞穴、定喘穴

前后四穴相配主治哮喘、咳嗽。左右兼顾,让阴阳更平衡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穴、内关穴,胃痛取双侧胃俞穴、足三里穴等。

另外,左右不同名的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穴、地仓穴,配合右侧合谷穴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穴、曲鬓穴,配合右侧阳陵泉穴、侠溪穴等。

胃俞穴散胃腑之热

足三里穴调理脾胃

两穴双侧同取,既能止胃痛,又可调脾胃。胃俞穴足三里穴

颊车穴配地仓穴专治口眼歪斜,合谷穴通经活络

取左侧颊车穴、地仓穴,配右侧合谷穴能疏通面部经络,治疗面瘫。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表里配合,内外沟通更有效

表里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例如,肝病可选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

太冲穴疏肝理气

阳陵泉穴降浊除湿

表里相配能疏解肝脏压力,调理肝脏。太冲穴阳陵泉穴循经相应,经络疏通更快捷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多个腧穴相配进行治疗。

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穴,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穴、太渊穴。中府穴

中府穴、太渊穴、尺泽穴均为手太阴肺经腧穴,中府穴为肺经募穴,太渊穴为肺经原穴,尺泽穴为肺经合穴。三穴远近相配,可快速疏通肺经,主治肺病咳嗽。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增强刺激效果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

例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配足阳明经的内庭穴;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穴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穴等。

合谷穴和内庭穴均有

清热止痛的作用

两者分属手、足阳明经,同气相通,相配可增强按摩效果。合谷穴内庭穴

后溪穴和昆仑穴均可

治头痛、项强

两者分属手、足太阳经,同气相通,相配可增强按摩效果。后溪穴昆仑穴辨证配穴,对症治疗更有效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即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属于何证。

辨证论治不仅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学的灵魂。

对于经络穴位按摩治病,辨证选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临床上有许多病症,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辨别,此时就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确定病症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症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可取心、肾经的神门穴、太溪穴等腧穴。

另外,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如牙痛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可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取风池穴、外关穴,胃火牙痛取内庭穴、二间穴,肾虚牙痛取太溪穴、行间穴等。

风池穴、外关穴均

可疏风清热

两者相配可清三焦之热。风池穴外关穴

太溪穴补肾回阳

行间穴清肝经之热

两者相配可调理肝肾,治肾虚所致牙痛、目视不明。行间穴太溪穴常用取穴手法一看就懂

每个穴位都有固定的位置,寻找穴位的方法称为取穴方法。按摩疗效的好坏与取穴准确与否密切相关。

取穴方法,一般可分为骨度折量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经验取穴法等。一般多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经验取穴法。骨度折量定位法初学者不易掌握,但适当了解对取穴还是很有帮助的。【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以施术者本人或被施术人的手指作为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比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一夫法)、中指同身寸法和横指同身寸法。

拇指同身寸

以拇指指间关节的横向距离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位取穴,作横寸折算。

中指同身寸

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适用于四肢及脊背取穴,作横寸折算。

横指同身寸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作为定点,量取四指的横向宽度为3寸,适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取穴,作横寸折算。【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取穴,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

固定标志是指毛发、五官、手指、足趾等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印堂穴位于双眉的正中央;膻中穴位于左右乳头连线中点的凹陷处;大椎穴在俯首时最高的第7颈椎棘突下。

动作标志

动作标志是指关节、皮肤、肌肉在活动时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有时还包括肢体的动作。如张口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宫穴。【经验取穴法】

经验取穴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所指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处即为列缺穴;轻握拳,中指指尖处为劳宫穴等。【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古称“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这种分部折寸的尺度一般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以此为标准来量取穴位。

临床应用时常把取穴部位骨节两端的长度(尺寸)折成一定等分,每1等分为1寸,故有人又将其称为“指测等分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现在中医取穴最基础的手法,所有的取穴手法都是从骨度折量定位法中脱胎出来的,所以了解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这里列出了骨度折量定位法体表取穴的一些标准,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定位全身绝大多数穴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