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历史典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09:33:3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历史典要

新版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历史典要试读:

内容提要

北京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北京小平原”上,位于华北平原北端,面积16,800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化古都。

中国部分

涿鹿之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祖先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追溯到5000年以前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涿鹿之战,即黄帝对蚩尤的战争。

据史书记载,黄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从小就很聪明、能干,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逐步解体的时期,私有制、阶级有了初步发展。氏族公社不断扩大或合并,逐渐形成部落。黄帝最早居住在陕西北部,后成为黄河流域一个有名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定居下来。当时在黄河流域西北部有一个首领叫炎帝的部落,同一个首领叫蚩尤的九黎族部落发生了冲突,斗争结果是炎帝被打败了。于是炎帝带领他的部落成员逃到了涿鹿,与黄帝部落合并,结成部落联盟,黄帝、炎帝担任正副首领,这就是炎黄部落,是中华民族的雏形。

炎黄部落合并后,九黎族部落自恃强悍,经常前来骚扰。为了解除九黎族部落的威胁,一场新的大战开始了。

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人头、兽身、长着四眼六臂的怪物。他有81个弟兄,个个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凶猛异常。黄帝更是异常,他一个头颅上长着四张脸,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他住在天廷中央,总管春夏秋冬。他拥有以虎豹熊罴命名的几支精锐部队,还有用玉石磨制的,在当时是很厉害的石刀石斧作武器。

大战开始,蚩尤和他的81位弟兄主动出击,黄帝则调动虎豹熊罴,狮貔貅各路军队,还请来四方天兵神将助战,杀向蚩尤。双方厮杀成一团,难分难解。黄帝命大将应龙拦截江河,以大水冲淹蚩尤,蚩尤则请来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对付。黄帝又命随军出征的女儿、名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使狂风暴雨无影无踪。刹时烈日当空,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安,四散逃命。蚩尤眼看就要战败,便使了一个绝招:他和他的弟兄张开大口吐雾,使大地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抬头不辨东西南北,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而蚩尤的军队却能时隐时现,运动自如。黄帝命人制作一辆指南车,用以辨别方向,并集中力量向蚩尤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最后打败蚩尤军仅并活捉了蚩尤,将他杀死,带到涿鹿埋葬。

黄帝还领导他的部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许多发明创造。他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他制造车船,方便了交通。他领导族人修房屋,驯家畜,种五谷,改变游猎生活方式。他和神医歧伯研究出一套治病方法,被后人编成医书《黄帝内经》沿传至今。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用来做衣服,改变了过去冬披兽皮、夏围树叶的原始蒙昧的生活,被后人尊称为“先蚕姑娘”。黄帝还命仓颌创造了象形文字;命伶伦用竹子做成十二音符的乐器,配成乐曲;命隶首制定了度、量、衡。

此后,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等部落,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以炎黄族为主体的部落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国各族人民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

大禹治水

相传大约在5000年前,我国曾发生过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值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面向茫茫大水,人们束手无策,只得逃到山上躲避。为解除水患,部落联盟首领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决定推举鲧去完成排水任务。由于鲧采取“堙”、“障”等堵截的办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好,洪水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舜当部落联盟首领。他巡视治水情况,发现鲧对治水无能为力,耽误了大事,就给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选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精明能干,办事认真。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和涂山氏的一位姑娘结婚,但他觉得治水大事刻不容缓,便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来到治水工地。

大禹请来长者和同他父亲鲧一同治水的人,商量治水办法。他们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认为采取堵截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根据地势高低,顺着水流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大禹根据大家的意见,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继续加固和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过去“堵塞”为“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为便于治水,大禹把整个地域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9个大州。大禹亲自带领27万治水群众,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劳动。他不仅指挥整个治水工程,而且身先士卒,同群众一起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

由于长期的辛勤劳动,他手上长满了老茧,小腿上的汗毛也全磨光了。长年泡在水里的脚指甲也脱落了,更可贵的是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在大禹领导下,经过13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顺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主体河流疏通后,又疏通各地的支流,让水流入主河道,从而制服了洪水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事业。在治水的同时,大禹还带领治水大军帮助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使大家安居乐业。

商朝的灭亡

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和贵族在酒池边上尽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纣王特别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纣王用一种炮烙的残酷刑罚来惩治那些反对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铜柱烧热后,强迫人在铜柱上爬,掉下来被熊熊燃烧的炭火活活烧死。

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启对他说:“我们这样拼命喝酒,败坏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我们的百姓、大臣们都做出偷窃奸邪的坏事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得偷偷离开他。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不敢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进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70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

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三岁时就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了下来,把他抚养成人。

孔子年少时就很爱礼节,读书很用功。他非常崇拜周朝初年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推崇的六艺,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30岁,名声便大了起来。

当时有许多人愿意拜他为师,他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里去学礼。经过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让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公子做了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又从司空做了司寇。

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同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犯我边境,是想侵占我土地。这次约我们去会盟,我们要提高警惕,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能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也以礼相迎。在互赠礼品之后,举行盛大宴会。在宴会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只见一队队武士手持戈矛剑戟,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杀气腾腾,虽有左右司马护卫,但鲁定公仍吓得面如土色。孔子见状,快步登上台阶,向齐国礼官高声喊道:“两国君主举行友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你还不把他们赶走!”那位礼官只好下令武士们退下。武士们不听,他们要看齐景公的态度行事。齐景公自觉理亏,只好挥手叫他们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鲁国取得了外交胜利。会后齐景公又决定把从鲁国侵占来的汾阳(今山西阳曲西北)地方的三块土地归还给鲁国。孔子因护卫国君有功,更加得到鲁定公的信任。

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黎钮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就劝齐景公选80名歌女送给鲁定公。鲁定公接受了这班歌女,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劝他,他躲着孔子。孔子认为留在鲁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就领着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到别处去推行他那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去了。

孔子热心政治活动。他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有机会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忙着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尊敬他却不重用他。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他专心一志在家里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相传他有门徒3000多人,比较有名的有72人。他编了好多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孔子死后,他的门徒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而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7个诸侯国中,秦国是比较落后的。有一天,在秦国京城的南门外,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竖立着,周围站满了人。担任左庶长(秦国官名,相当于中原各国的卿)的商鞅当众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他10金(秦以一镒为一金,一镒合24两)。人们听了,议论纷纷,都不相信有这样的便宜事,谁也没去动它。商鞅又下令说,谁要是搬了,增加到五倍,赏他50金。这时,一个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我来扛”就不费力气地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叫人赏他50金。围观的人都惊呆了,不由自主地说:“左庶长说话是算数的。”

商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得从头讲起。商勒(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原名公列鞅,后因他在秦国变法有功,封于商地(今陕西商县),后人叫他商鞅。当时的秦国,因远在西方,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比,比较落后,经常受到强国的欺负。比如秦国河西地区大片肥沃土地就被魏国强占了。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使秦国强盛起来,便下令求贤,广聚“有能出奇计强秦者”。这时在魏国怀才不遇、有志难以施展的商鞅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就来到秦国。他三次晋见秦孝公,对他说,“要使秦国富强起来,必须实行变法,一方面要奖励英勇善战的将士,同时还要制定新的法令,做到依法办事,赏罚分明”。秦孝公很赞成商鞅的主张。可是一些朝廷大臣却竭力反对。甘龙说:“圣人不改变民俗就可以统治,智者不变更制度就可以治国。”商鞅驳斥他说:“治国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必须因时因事而异。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一味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没有恪守古制,却能使国家强盛;夏桀、殷纣倒是死守古法,没有变革,却灭国了。可见,反古法者,无可非议;因循守旧的人却不值得赞扬。”他劝说秦孝公不要犹豫,要下定决心,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遵守旧习惯和老规矩。秦孝公很快颁布了新法。新法令规定: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一律以战功的大小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老百姓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因懒惰而贫穷的应入官府做奴婢。

新法实行后,效果十分显著,农业生产发展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秦国很快摘掉了落后帽子,并打败了曾欺负过它的魏国。秦孝公更加信任商鞅,在公元前362年提升他为大良造(相当于相兼将军)。两年后,商鞅又开始了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奖励垦荒;健全地方行政机构,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规定刑无等级,不管普通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凡是违法者,一律依法治罪。并建议迁都咸阳,以便向东发展。

商秧实行新法触犯了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不敢公开抵制,便由太子驷的两个师傅唆使太子故意违犯新法。可是商鞅不畏权势,坚决维护新法。他狠狠地把太子批了一顿,又给两个教唆犯治了重罪。这样,其他王公贵族再也不敢触犯新法了。

刘邦约法三章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或前257年~前195年),字季,沛县丰乡(今江苏省丰县)人,曾做过亭长。亭是县下面最小的行政单位,十里一亭。

有一次,刘邦押着一批民夫到骊山去,一路上民夫不断开小差,刘邦估计到达骊山时,这批民夫会逃跑完的。一天夜里,他叫民夫们都吃饱饭,喝足酒,然后对大家说:“你们干脆都逃走吧,我也准备逃亡了!”说罢,把民夫全部放了。有十几个壮丁看到刘邦如此仗义,不愿离开他,表示要跟他一块去逃亡。

他们一行人乘着黑夜往前逃去。走着,走着,前方探路的人突然跑了回来。向刘邦报告说:“不好了,前面……路上……有……有一条大蛇!”刘邦此时已经醉醺醺的,他乘着酒性说:“壮士走路,怕什么蛇!”他拔出宝剑,壮着胆子,冲上去一剑把蛇砍成两段。壮士们看到他如此勇敢,更加佩服他了。后来,有人把刘邦斩蛇的事,加油添醋地编成一段迷信故事:刘邦斩蛇走了之后,有个老婆婆在死蛇旁边放声痛哭。有人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的儿子被人杀了。”又问:“你的儿子被谁杀了?”她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他变成一条蛇,躺在路当中,结果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我怎能不哭呢!”说完,老婆婆就不见了。编造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刘邦是“真龙天子”,以增加他的号召力,使人们更加拥护他。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许多郡县的老百姓纷纷响应。刘邦的老朋友、在沛县当文书的萧何和当监狱官的曹参,打发刘邦的连襟樊哙把逃亡在外的刘邦找了回来。他们经过一番商量,杀了沛县县令,推举刘邦为沛公,在沛县起兵反秦。刘邦根据“白帝、赤帝”的故事,以赤帝的儿子自居,他树起书有“刘”字的赤色旗帜,在沛县一带招兵买马,很快就拥有二三千人。但是刘邦觉得自己力量不足,就带领人马投奔了项梁,开始和项梁并肩作战。

项梁在定陶牺牲后,楚怀王命令项羽北上救赵,派刘邦带兵西进,攻打咸阳,并约定:谁先打进咸阳,平定关中,就封他在关中做王。刘邦带兵一路西进,在高阳采纳郦食其的意见,攻下陈留,解决了军粮不足的问题,又诱使南阳郡守投降,并封其为殷侯,这样,军队前进的阻力减少了。从此,刘邦军队所到之处,秦军纷纷投降,刘邦顺利向咸阳推进。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进了武关。十月,打到灞上,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就乘了素车白马,带着玉玺,向刘邦投降。

过了几天,刘邦召集各县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灞上,对大家说:“你们已经吃尽了秦朝的苦头,什么诽谤一下朝政就满门抄斩啦,私下议论一下时势就要杀头啦,这样太残暴了。现在,我只和大家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要偿命;第二,打伤人要制罪;第三,偷盗的要判罪。除了这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我是替父老们除害来的,决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并把我的话转告百姓们。”

老百姓听说刘邦对他们如此宽大仁慈,争先恐后地拿着牛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士兵。刘邦再三推辞说:“仓库里有的是粮食,乡亲们何必破费呢?”老百姓看到刘邦如此爱护他们,都希望他能够永远在关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统治。

汉武帝削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是汉景帝的儿子,按次序排列,他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个皇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继秦始皇之后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政治家。

汉武帝亲政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问题。西汉建国70多年来虽经高祖、吕后及文、景两帝对异姓王和同姓王的不断打击和削弱,但郡国王侯仍有不小的势力。例如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刘武,出行时千乘方骑,完全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他自作弩弓数千万,府库金银“且有钜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些诸侯王有的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横行霸道。例如武帝的异母弟弟江都王刘非,私造宫馆,招四方豪杰,生活骄奢腐化。他的儿子刘建为了邯郸梁蚡的女儿与刘非争风吃醋,结果刘建霸占了梁女,还派人杀了梁蚡。汉王朝管司法的廷尉不敢审理这一案件。很明显,这些独霸一方的诸侯王仍是西汉中央政权不小的威胁。同时,他们的横行不法,也给各地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因此,要巩固西汉政权,缓和阶级矛盾,继续对诸侯王进行打击和削弱,仍为汉武帝政治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用颁布“推恩令”的巧妙办法,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系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其他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结果,许多大诸侯王国,都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由郡来管辖的小侯国。这些小侯国不再享有政治上的权威,只能收租税。这样,便很自然地使许多诸侯王国的势力大大削弱。例如梁国被一分为五,长沙王分为十六等等。这一法令遭到了大诸侯国强有力的反抗,以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为首的一些诸侯王勾结起来,准备联合向京城进攻,阴谋篡夺汉武帝的帝位。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他们的阴谋败露,汉武帝经过大臣和诸侯王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逮捕刘安,刘安闻风自杀。淮南国和衡山国被废除,改为直接由中央直辖的郡。此后,汉武帝又制定了“附益法”和“阿党法”,专门打击那些对朝廷不忠而又一味和诸侯王结成逆党的分子。从此以后,诸侯王的势力一落千丈,中央政权的威胁根本解除了。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又一次借故诸侯献给皇帝的贡金成色和分量不足,夺爵106人。以后诸侯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削弱诸侯王的同时,汉武帝还对不法的地方豪强进行了打击。他派出许多严于执法的官吏,锄诛不法豪强。还派出一批刺吏,专门检察各地方豪强的情况,限制豪强的不法行动。经过这些措施,地方豪强势力受到遏制,社会比以前安定了。此外,汉武帝还在兵制和中央行政制度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使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强盛起来。

隋炀帝三下江都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残暴雨又奢侈的皇帝。

隋朝初年,经过隋文帝的一番整顿改革,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并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这项工程十分浩大,每月要征调200多万民工,从江南运送奇材异石。许多民工活活累死在运送途中。隋炀帝又下令在洛阳西郊建造一个大花园,叫“西苑”。西苑周围有200多里,苑内有海。为把西苑点缀得四季如春,冬天用彩绫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水面上,供皇帝观赏。

与此同时,隋炀帝又下令征发河南、河北各地民工100多万人,开凿一条从西苑到淮水的运河,叫“通济渠”,沟通了洛水、黄河、淮河,然后接上邗沟通向长江。接着,大运河又向南北两头延伸。向北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入黄河,直到琢郡。在长江以南开凿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到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前后用了不到5年时间,一条长四五千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条大河的大运河全部完工了。大运河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祖国的统一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公元605年秋天,他带着20几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巡游。隋炀帝和萧后分乘两条四层高的大龙船,船上有宫殿和上百间宫室,都装饰得金碧辉煌。接着就是宫妃、文武官员以及卫士们乘坐的大船,总共有上万条船只在大运河上排开,从船头到尾船连接起来,竟有200里长。在岸上拉纤的纤夫就达80000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气势非凡。随炀帝在船上饮酒作乐,沿途500里内的老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美味的食品吃不了,就挖坑埋掉。在江都住了4个月,隋炀帝又要回洛阳,为了装饰一个仪仗队,就动用人工几十万,钱财耗费更是大得惊人。

以后,隋炀帝又两次巡游江都。他巡游一次,沿途百姓就要遭一次殃。而许多官吏为了升官晋爵,向皇帝争献厚礼,拼命搜刮老百姓,而且发了大财。

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隋朝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全国各地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魏征诤谏

魏征(公元580~643年)是唐朝初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人。隋朝末年参加瓦岗军。后来随同李密投奔唐朝,做辅佐太子的官。那时候,他几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恨透了他。

玄武门事变以后,李世民派人找来魏征,沉着脸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拔是非?”在场大臣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只见魏征神色自如,不慌不忙地说:“可惜先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结果。”大臣们听了更加紧张。没想到李世民倒转怒为喜。他器重魏征的正直,不但不处分他,还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不久,他们手下的人惟恐受到株连,人人自危。为安定人心,李世民宣布大赦:凡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前与故太子和齐王有关系的人一律无罪,如有人再告发,就要反坐,受到惩罚。但人们还是不放心。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一带进行安抚,途中碰到州县官员押送两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魏征不避嫌疑,同副使商量后命令将他们释放了,李世民夸奖他做事能以国家为重。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征兵。有人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个头大,也可以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魏征将诏书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训斥魏征为何扣发他的诏书,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体强壮,但不满18岁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承担呢?陛下的诏书上清楚地写着征召18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18岁的也应征,这岂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好半天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他立即下诏,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并提升魏征担任太子太师的职务。

贞观中期以后,朝廷大臣都尽力歌颂太平盛世,魏征却给太宗上了一道奏章,指出他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唐太宗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戒鉴。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何脸面和你相见呢?”

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毫不客气,唐太宗对他既尊敬又害怕。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一只小鹞子,看见魏征走来,怕魏征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见,向唐太宗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中了。

魏征死后,唐太宗为表彰他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准备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不同意。太宗决定:尊重魏征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魏征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葬。

武则天任人唯才

徐进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时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骆宾王替他写了一篇《讨武盟檄》。武则天叫人把这篇檄文念给她听。武则天没有计较文中对她强烈的人身攻击,反而被骆宾王的才气深深吸引,满口称赞写得好。她问这是出自何人之手,当有人回答是出自骆宾王之手时,武则天说:“这样的人才让他流落民间,这是宰相的过错。”这个故事说明,武则天是非常重视人才的。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参政和执政前后的50多年里,重贤任能,积极发展生产,使贞观盛世仍在继续,对于后来开元盛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武则天在唐高宗去世后复杂的斗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才干。本文着重介绍她在位期间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首先,武则天想出很多办法来发掘人才。她鼓励地方官推荐人才,还允许人们自己推荐自己。选才不拘资格,不拘门第。据统计,在贞观年间,有进士205人,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55年中,进士就增至1000多人。公元690年(天授元年)2月,武则天还在洛成殿亲自考试贡士,表示皇帝的重视,从此开始了“殿试”这种制度。过去的科举,只是选拔有文才的人,武则天专门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过去各州选送举人进京,总是把举人安排在向皇帝进贡的贡物后面,武则天把这种顺序改过来,先进举人,后进贡物,表示她对人才的重视。

其次,武则天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她以修书为名,广泛召集有文才的读书人到宫里来,让他们对朝廷提出意见,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章,协助宰相工作。她听说有个叫王及善的人很有才能,本想派他去滑州当刺史,当她和王及善谈话后发现他很有政治眼光,就改变了主意,留作内史。再如狄仁杰,在高宗执政时当过大理丞,曾在一年中处理积压的案件17000多个,而且依法断得公道。武则天执政后,任他为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之一。由于武则天善于选拔人才,在她当政时期,人才济济,像李良嗣、狄仁杰、姚崇这些武则天选拔出来的宰相,都是历史上的“贤相”。

武则天还利用直言敢谏的大臣,来加强对皇亲国戚及其宠爱的人的控制。武则天曾封她的侄子武承嗣做魏王,还任命他为宰相,可是武承嗣并不因此满足,还想当太子做皇帝。当大臣李昭德看到武承嗣权势太重,野心勃勃,就建议武则天采取防范措施,武则天立即下诏,免去武承嗣宰相职务。

武则天在唐太宗去世以后十分动荡的岁月里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着巩固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鉴真东渡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十分密切,从公元630年~公元894年,日本派出遣唐史(赴唐的使者)共14次,每次都在100人以上,最多一次有650人。很多日本留学生进入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有的还留在唐朝做官。唐朝也派使者到日本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鉴真。

鉴真(公元687~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鉴真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从小受信奉佛教的父亲的影响,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他悉心钻研,佛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在长安受的具足戒(一种表示接受师父戒条的佛教仪式)标志着他的学问已经达到高深的程度,有了讲授戒律的资格。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使他45岁时,就成为名扬四方的高僧,由他授戒的门徒达400多人。

当时的日本,因受唐朝影响,大力提倡佛教。公元742年,日本派到中国学习佛教的两位僧徒荣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赴日传授戒律,鉴真见他们心诚意切,就决定带领他的僧徒东渡日本。在他们准备就绪开船远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发生海盗事件,沿海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道航和如海发生纠纷,惊动了官府,没收了他们的船只,致使这次东渡失去机会。此后,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均未成功。

公元748年,61岁的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们于6月的一天出发,中途遇到大风浪,避风于一个小岛,直到10月才继续启航,不久,又遇狂风大浪,船上的人呕吐不止,淡水喝完了,只得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在海上漂泊了14天,船却漂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川(今海南崖县)。然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先是荣睿患病去世,接着鉴真双目失明,不久跟随鉴真多年的一个弟子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他回到扬州及着手准备第六次东渡。

公元752年,日本派出由藤原清河大使率领的第10次遣唐使,向唐玄宗提出正式邀鉴真去日本传戒的请求。同年10月,鉴真和他的弟子共24人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次年到达日本九州岛,东渡终于成功了。鉴真从接受邀请第一次东渡到东渡成功,历时12年,经五次挫折,艰难行程数千里,先后有36人献出了生命。此时,鉴真已经65岁了。

公元754年2月,鉴真一行到达日本奈良,震动了日本各界,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日本天皇把授戒的大权交给鉴真。鉴真在东大寺设起戒坛,给天皇、皇后及皇太子授戒。此后,又在天皇赐给他的一块土地上建造了一座新寺院,名“唐招提寺”,整个建筑反映了唐朝的特点,成为当时日本最有影响的寺院。

鉴真还带去了许多药方和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帖等,对日本的医学和美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鉴真在日本度过了10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了。日本将他葬在“唐招提寺”,世世代代纪念他。

靖康之变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宗泽被迫退兵。宋徽宗回到汴京。父子皇帝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无事了,仍然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不作任何防御的准备。各地救援的宋军,也被他遣散回去了。

李纲看到这种情形,几次上书朝廷,请求加强军备,防止金军进犯。但朝中投降派当权,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处处排挤他。不久,李纲被迫离开京城。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8月,金太宗果然出动大军,命令宗翰、宗望为左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向北宋进军。得到金军南进的消息后,各地宋军自动起来保卫汴京,但投降派一心想求和,便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金军来到黄河北岸,发现南岸有十几万宋军,不敢渡河,就把战鼓集中起来,整整敲了一夜,南岸的宋军以为金军就要渡河,吓得都逃跑了。

金军渡过黄河以后,宗翰派使臣和宋军谈判提出划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地区划归金国。软弱无能的宋钦宗对金军百依百顺,立即派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之事,还下诏给那里的军民,命令他们开城降金。河北、河东的人民对朝廷割地降金的决定非常气愤,掀起了反投降、反割地的斗争。结果聂昌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被绛州人民杀死。耿南仲和全国使臣来到卫州(今河南省汲县),金国使臣听说卫州人民要活捉他,吓得连忙逃走,耿南仲也不敢再提割地的事了。

金军来到汴京城下,城中守军本来就不多,宋钦宗还阻止抗战派官员组织的抵抗,他还相信一个自称懂“六甲法”(一种编造出来的法术)的名叫郭京的人,让他用法术来击退金军,结果汴京很快被金军攻破了。

城破后,城中军民要和敌人进行巷战,宋钦宗却派宰相何栗到金营去求和。何栗到了金营,宗翰、宗望假意对他说:“我们不想灭掉宋朝,只要叫你们皇帝来商量割地的问题,我们就退兵。”当昏庸的宋钦宗带领几个大臣来到金营后,金军马上就变卦了,提出要废掉宋钦宗的帝号,另立一位宋国国君。宋钦宗回到汴京城里,又气又吓,放声大哭,后悔当初不该听投降派的话,但为时已晚。金军派人进城,查封了府库,勒索黄金1000万锭、白银2000万锭、绢1000万匹。宋钦宗还被迫派官员帮助金军到皇亲国戚、官吏等家里彻底查抄了20多天,抄去大量金银、文物,金军仍嫌不足,杀了4名宋朝官员。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春,金军扣押了宋钦宗,宋徽宗并把他们押送到了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宋徽宗和宋钦宗,把二帝连同皇后、妃子、公主以及亲王、大臣等3000多人,押送到金国当奴隶。这样,北宋王朝灭亡了。这次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金军退走时,在汴京的宋朝皇族中,只有康王赵构,逃脱了这场灾难。在宋朝官员拥立下,赵构继承了王位,改年号为建炎。他重建的宋朝,历史上叫南宋。

成吉思汗之死

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公元1161~1227年),名铁木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曾一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建立了统一的大蒙古国。本文介绍的是他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国家的治理和汗位继承的故事。

西夏投降以后,成吉思汗从六盘山避暑地移到清水县的西江(今甘肃省清水县)避暑。这时天气炎热,年老体衰的成吉思汗连年征战,已很疲劳,此时又染上了斑疹伤寒,病情一天天严重。他估计自己活不长了,于是把窝阔台、拖雷和其他儿子叫到身边,沉重地说:“我的病情很重,眼看无法医治了。你们当中需要有一个人来继承汗位,支持这个坚实的宝座。如果你们个个都想当大汗,当大王,互不相让的话,就会得到‘一头蛇和多头蛇’故事中那条多头蛇的下场。”

这个“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是成吉思汗经常对儿子们讲的:在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卷地的夜晚,一条多头蛇为了御寒,想钻进洞去。可是,这条蛇身上的每一个头都想先钻进去,互不相让,争斗了一夜。结果,这条多头蛇竟冻死在洞口。而另一条一头蛇却很顺利地爬进洞里,度过了严冬。成吉思汗用这个故事来教育他的儿子们要同心协力,服从指挥。

窝阔台等人听了成吉思汗的话,都跪在地上说:“我们俯首听从您的命令和吩咐。”成吉思汗说:“很好。如果你们想过幸福的生活,享受权力和富贵,就应该拥护窝阔台继承我的汗位。因为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有雄才大略,他在你们中间尤为出众。我想让他统率全军和百姓,立他为我的继承人,不知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个意见?”他的儿子异口同声说:“谁有权力反对您的意见?谁又有能力拒绝它?”成吉思汗接着说:“假如你们的愿望和你们的话是一致的,你们必须立下文书,我死后你们要承认窝阔台为汗,把他的话当作肉体的灵魂,不准更改今天当着我的面决定的意见,更不许违反我的法令。”窝阔台等弟兄们遵照他们父亲的圣训,立下了拥护窝阔台继承汗位的文书。

汗位继承的问题解决了,但成吉思汗的病情却愈来愈恶化。临死前,他对拖雷和诸大将嘱咐了他思考很久的灭亡金国的方略:“金朝的精兵在潼关。潼关南据华山,北靠大河,难以一下子攻破。如能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同意,然后出兵直捣开封。潼关数十万金兵必然千里赴援,虽赶到开封,然兵疲马乏,不能作战,开封城指日可破。”后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略,终于在公元1234年灭掉了金国。

成吉思汗又嘱咐左右诸将,在他死后要严密封锁消息,等西夏国王来朝拜时把他杀掉,再把西夏都城的居民全部杀光。后来,诸将都按成吉思汗的嘱咐办了。公元1227年秋天,成吉思汗在清水县西江去世,终年68岁。

朱元璋严惩贪吏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年轻时讨过饭,当过和尚,亲眼看到各地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元朝朝廷放任不管,弄得民怨沸腾,到处揭竿而起。他深深懂得“官逼民反”的道理。明朝建国后不久,明太祖朱元璋想出了一个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他让各府、州、县在所在衙门的左边,修一座小庙,里面供奉土地神。在衙门大堂公座的左边,悬挂一个人皮楦满草的袋子,叫“皮草囊”。这座小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人们叫它“皮场庙”。

用这种办法来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看起来的确有些残酷,但也说明了明太祖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心情。他从元朝的灭亡中总结出一条经验,他说:“元朝因宽容放纵贪官污吏,把江山丢掉了,如今我得了天下,若不用严刑峻法便不足以矫正积弊!”他建国之后,多次严申惩治贪官之令,法令十分森严。法令规定官吏贪污80贯钱(每贯一千文钱,约折银一两)的便绞死示众,然后剥皮楦草,做成人形袋子,挂在当地衙门的公堂上,以儆效尤。明太祖还颁布一道命令,允许乡里老人(里甲中负责民事纠纷的人)有参议政事的权利。如发现当地官吏有害民之处,可以到衙门去当面规劝。规劝不听,就上告朝廷,朝廷即捉拿审讯。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派人对全国官吏进行考查,杀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郭桓案”。郭桓在洪武十七年五月当户部尚书,在收缴浙西秋粮时,和地方官黄文通、奸吏边源等勾结,合伙贪污。郭桓利用自己是征收赋税最高主管官吏的有利条件,隐瞒了上述几桩大贪污罪行。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手也越伸越长,竟然把军用粮库里的三年积蓄盗卖一空。当时全国除京师应天外,总共有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他利用职权和12个布政使司的官吏勾结起来,盗卖仓库里的粮食。还和管理贮存金银钱钞的府库官员合伙偷盗金银和钱钞。如果把郭桓贪污盗窃的金银钱钞折成粮食,加上他合伙贪污的粮食700万石,总共达2400余万石精粮,这个数字和当时全国的秋粮实征总数几乎相等。

这个案子使明太祖大为震惊,更使他吃惊的是,在审案中又发现这个案子和户部侍郎胡益、王道亨,礼部尚书赵冒,兵部侍郎王忠,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侍郎麦志德等以及整个六部上下官员几乎都有联系。他像从睡梦中惊醒,突然发现朝廷大小官员都是些贪婪之徒,便狠了狠心,吐出了一个“杀”字,下令把赵冒、王惠迪、主犯郭桓以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员都杀了,江南不少富户也牵连被杀,总共杀了几万人。

戚继光抗倭

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他出生于将门之家。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在长达12年的抗倭生涯中,率领军队转战东南沿海各地,历经无数次战役,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1562年,戚继光在挫败进犯浙江的倭寇之后,率部入闽剿倭。狡猾的倭寇扎营在福建宁德边的横屿上。小岛四面环水,退潮时尽是泥沼。倭寇凭借有利地形,在岛上又修筑了坚固的工事,陆军难以进攻,水军也无法靠近。为了消灭这股敌人,戚继光察看地形后,制定了陆军进攻的方案。他命令战士们在海水退潮时快速地在烂泥上铺上稻草,冲上横屿。天降神兵,倭寇毫无准备,经过短暂的激战,敌人被戚家军全歼,倭寇盘踞3年的横屿一举收复。戚家军从此威名远扬,倭寇称戚家军为“戚虎”。

李自成过河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来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消灭官军,解放受苦的群众。当时正值初冬,河水尚未上冻,滔滔河水挡住了去路,大军只得住下。第二天,闯王派人去河边察看河水上冻没有,见没有上冻。第三天派人去看,还是没有上冻。到了第四天,闯王又派两人去察看,两人见河水仍未上冻,很是着急,就在河边谈开了。一个说:“咱们闯王为解救百姓痛苦,要东渡黄河,可黄河老不上冻,他急得吃不下,睡不好。”另一个说:“得想个办法呀,否则他会更着急的。”他俩的谈话被河边的渔夫听到了,渔夫说:“有办法,一定要让闯王过河,你们回去就说黄河已经上冻了。”闯王听了两个人的报告,马上带领大军出发,但来到黄河边,只听得黄河水哗哗响,并没有上冻。再一看,上游河面上船连船、板接板,一座宽阔的浮桥出现在河面上。正感奇怪,来了几位船夫,他们说:“听说闯王要东渡黄河,为民除害,我们联合船夫和村民,连夜搭成了这座浮桥,请闯王带领大军过河吧!”于是,闯王谢过船夫,带领大军过河打天下去了。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本名李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祖辈种田,家境贫寒,21岁时到银川当过驿卒,后又到甘肃当守边士兵,受到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1627年,农民王二在陕西白水起义。次年高迎祥率众响应,李自成也参加了起义队伍。他勇敢善战,屡建战功。公元1635年,明王朝派洪承畴镇压起义军,为了冲破官军包围,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各路起义军的90多个将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