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21:21:02

点击下载

作者:陈少毅

出版社:树上微出版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论道

老子论道试读: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什么是“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译】老子告诉大家:给“道”取名为什么取“道”这个名字呢?我觉得我要讲的这个东西,最合适的,可以用“道”字,但是我说的“道”,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道”;用“道”字做名字,“道”字是可以做名字的,但是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字;(平常意义上的名字是特指具体物或人,但是“道”这个名字表述的不仅仅是物或人,还有规律、原则、方法、作用等等),(所以我用道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平常名字的意思);“道”它在天地开始的时候就有,道是万物的本源,没有名字怎么行呢?“道”它是万物之母,必须要有个名字。(这时“道”就有了两个含义了,万物之母和万物的本源)(我讲“道”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去研究“道”的内部奥秘,而是常常有意识的观察“道”的外表。万物的本源、万物之母是同一个东西,用这两种思维方法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得到的认知是不同的。但是同一个东西怎么能取两个名字,因此我给它取名叫“道”。(为什么要研究“道”呢?)“道”有玄之又玄非常神秘的奥秘,揭开“道”的玄妙奥秘,是揭开宇宙一切玄妙奥秘的大门。(这就是我要论“道”的原因,因为只有认识了“道”的玄妙奥秘,才能认识宇宙的奥秘。)【感悟】《道德经》的第一部分,是“五千言”的一个总论。第一章是进入《道德经》的大门,是《道德经》灵魂所在。《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道”,如何理解“道”,用什么方法认识“道”,认识“道”有什么用处,认识“道”的重要性。作为全书的开始,老子全章就讲了一个字“道”。因为道德经全书的精髓就是“道”,不能真正理解“道”,就不能正确理解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是给道取名字。本章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1、老子用“道”这个字的出处“道”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道”。暗示他讲的道和《易经》中所讲的道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因为在当时老子那个年代,“道”字的使用已经是很普遍的了。2、用“道”做名字,这个名字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字“道”应该是有名字的,但是“道”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字。平常意义上的名字是特指具体物或人,但是“道”这个名字表述的不只是物或人,还有规律、原则、方法、作用等等);所以道德经中的“道”有多个意思,这个从道德经中可以得到应证。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说明取道这个名字的来源。老子用道这个名字表示了多层含义,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字,所以老子说“非常名”。3、为什么要取名?因为“道”它在天地开始的时候就有,没有名称怎么行,“道”它是万物之母,必须要有名字,因此我给万物之母取名叫“道”。我给万物的本源取名叫“道”。同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的两种叫法,从存在上、物质上、组成上看是万物之母,从起源上看,时间上看是万物的本源,实际讲的是同一个东西。4、什么是“道”“道”是万物之母,即“道”是最小的物质单元。“道”是万物的本源,即一开始就有,最原始。5、“道”存在的时间“道”它在天地开始的时候就有,宇宙万物开始于“道”,“道”最久远。“道”是万物的本源。“道”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6、对“道”的认识方法既要认识“道”的外表,也有认识“道”的内部奥秘。仅仅认识“道”的外表是不够的,认识“道”的内部奥秘才能认识“道”的本质,才是认识“道”的目的。这是老子认识论的哲学思想,认识外表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质才是认识的目的。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是只认识了事物的外表而没有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结果就是上当受骗,被人蒙蔽,出现了认识的错误和偏差。7、“道”很玄妙“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感知,无法说清,因此“道”很玄妙,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研究。这里老子并不是说,道不能说,而是说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并不是有些“神仙”解释的那样,一说就不灵了,一说就不是道了,从而把道“神话”,认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能言说,因为我是“神仙”。8、认识“道”的重要性认识“道”是揭开宇宙一切奥秘的大门,只有认识了“道”的奥秘,才能认识宇宙万物的奥秘,所以认识“道”很重要。《易经》中用的“道”字的意思表达和老子的“道”字的意思表达不完全相同,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阴和阳;老子的“道”是阴阳相抱合二为一,阴和阳是不能分开的,并且“道”有两个层次的含义。(这个我后面会给大家解释)9、老子的“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物。如“道”是万物之母;二是指规律、规则、原则、方法、作用等等,如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即天遵循的规律和规则、地遵循的规律和规则、人遵循的规律和规则。万物遵循的规律和规则就是“道”;老子将人和物区分开来,人遵循的规律和规则——人之道就是“德”。在这里老子是借用了“德”字,而不是当时德字的意思。10、老子的“道”字与“德”字是同一个意思。老子说:“道”分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道之道,所有这些道,都属于自然之道。老子把人之道从自然之道中提取出来,人之道就是“德”,这样“道”与“德”就联系到了一起,也就是说物之道是“道”,人之道是老子借用了“德”字,老子道德经中通篇都是讲,以“道”论“德”,以“物”论“人”。从这一点上看,《老子》实际就是一部《道经》。11、《道德经》中用了76个“道”,44个“德”《老子》的通篇中较少用到“德”字,原因就是“德”就是人之道,《老子》的通篇中讲的就是“道”与“德”,所以我认为《道德经》并不能分成道经篇和德经篇两部分,这样就违背了老子的本意,没有真正理解《老子》,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中通篇都是讲以“道”论“德”,全文讲的都是道与德,道和德是分不开的。《老子》没有那一部分专门讲“道”,也没有那一部分专门讲“德”,老子的论证方法是以“道”论“德”,以“物”论“人”。后人从第三十八章开始分成德篇,仅仅就是这一章用了十个德字。而没有任何显示,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论德的意思表示,后面各章仍然是以“道”论“德”。从第十四章中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wēi)。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为一。”我们再来理解“名?可名,非常名”就理解老子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了。12、老子为什么把“道,可道,非常道,”放到《道德经》的第一句在老子当时的历史环境中,“道”字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道家、儒家等等各家,都在普遍使用,为什么放到第一句来解释,就是因为老子的“道”和当时各派中的道都有所不同,为了使后人能够准确理解《道德经》,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人们理解他说的“道”,不是大家(各家各派)平常说的那个“道”。要不解释清楚,后文就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13、老子“非常道”的真实意思老子“非常道”的真实意思就是暗指我说的“道”和《易经》中的“道”是有区别的,意思完全不相同,但老子又不好明说,因为当时周朝奉行的是《易经》,所以老子说和平常说的道不同,说明《老子》中的“道”和《易经》中的“道”,意思表达不同。当时万物的本源是应该是阴阳说和五行说,可老子的万物本源是道,这在当时是大罪,《易经》中的“道”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和阴是可分的。可是老子的道是负阴而抱阳,阴和阳是不可分的,是二合一的。两者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第二章 道的规律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意译】老子告诉大家:道的规律天下人都知道喜欢美与憎恶丑,喜欢善与憎恶,但是大家要知道,善过头了就不是善了,善与恶是相对相生的。所以,有与无相对相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对显现,高与下相对相倾,音与声相对相和,前与后相对相随等等等等,于是我总结出“相对变化”是天下普遍存在的规律,是“道”的基本规律,是“道”的第一规律。(按照道的规律)圣人就是:要做无为的事(就是要做那些没有违背道的规律的事),要行不言的教(就是要讲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话,)。对万物来说,都要遵循“相对变化”的规律无一例外(人也不例外)。“道”生了万物,自己却看不见了,“道”始终处在变化的状态中,是不会停止的,是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的。说明道具有永恒运动性。(对圣人来说就是)功成了而不停留在成功上。我认为只有这样,不怜惜在乎功名,功名才能永久的保留。【感悟】1、总结出“道”的第一个规律,老子在第二章中用了举例和列举的方法,给我们总结出了,“道”的基本规律、“道”的第一规律是“相对变化”。称为第一规律是老子所讲的,诸多道的规律中的第一个。在后面第三十九章可以得到印证。2、同时也体现出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为后文打下了理论基础。“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为的是那些没有违背道的“相对变化”规律的事,为的是那些没有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而这样以来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不能做到的事。真正理解老子思想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做那些不符合道的规律的事,并不是不作事。3、告诉人们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有了美就会厌恶丑,居高了就会向低处走,功高就要隐退的人生哲理。4、根据道的这一规律,老子告诉我们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种族的生。我们要活在当下,要活的精彩,不要追究长生,死是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规律。5、道根据这一规律,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负阴抱阳或负阳抱阴,一会儿阳,一会儿阴,如此旋转周而复始,循环变化,永不停息。6、老子的哲学思想:“相对变化”是老子“相对论”的哲学思想。从物的“相对变化”规律,揭示出人的“相对变化”规律,从事务的“相对变化”规律,揭示出社会的“相对变化”规律。“相对论”在2500年前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了,只是当时没有这个词而已。7、老子的哲学思想:从“相对变化”透射出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前与后、大与小、阴与阳等等都是辩证的又是统一的,变化过程就是辩证的统一。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有中有无、无中有有;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等等等变化状态的辩证统一思想。美过了丑就来了,丑过了美就来了;善过了恶就来了,恶过了善就来了;难过了易就来了,易过了难就来了;乐过了悲就来了,悲过了乐就来了;阴过了阳就来了,阳过了阴就来了;等等等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的哲学思想,“辩证统一”。“辩证统一”在2500年前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了。8、什么是圣人(圣君)。圣人(圣君)就是要做无为的事(就是要做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事),要行不言的教(就是要讲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话,)。老子在下一章就给大家讲了,那些是该做的事,那些是不该做的事。9、老子的论证思想模型(1)一对的两个方面的相对变化关系模型A与B是一对的两个方面,A与B的变化关系是从A发展变化到B,A与B的变化关系模型是:对A与B这两个方面进行选择,根据道的规律,A是变化的开始,是在变化的途中,是有生机的,是活的。B是变化的结束,是固化的,是死的。所以选择A是上策,选择B是下策。下面我们就以老子的思想模型来看老子的选择。对弱与强,变化关系是由弱变强,选择弱是上策,选择强是下策。对美与丑,变化关系是由丑变美,选择美是上策,选择丑是下策。对无与有,变化关系是从无到有,选择无是上策,选择有是下策。对虚与实,变化关系是从虚到实,选择虚是上策,选择实是下策。对易与难,变化关系是从易到难,选择易是上策,选择难是下策。对生与死,变化关系是从生到死,选择生是上策,选择死是下策。对幼与老,变化关系是从幼到老,选择幼是上策,选择老是下策。对爱与憎,变化关系是从爱到憎,选择爱是上策,选择憎是下策。对贫与富,变化关系是从贫到富,选择贫是上策,选择富是下策。对贱与贵,变化关系是从贱到贵,选择贱是上策,选择贵是下策。对好与坏,变化关系是从好到坏,选择好是上策,选择坏是下策。对优与劣,变化关系是从优到劣,选择优是上策,选择劣是下策。对明与暗,变化关系是从明到暗,选择明是上策,选择暗是下策。对白与黑,变化关系是从白到黑,选择白是上策,选择黑是下策。对阴与阳,变化关系是从阴到阳,选择阴是上策,选择阳是下策。对恩与怨,变化关系是从恩到怨,选择恩是上策,选择怨是下策。对小与大,变化关系是从小到大,选择小是上策,选择大是下策。对慢与快,变化关系是从慢到快,选择慢是上策,选择快是下策。对轻与重,变化关系是从轻到重,选择轻是上策,选择重是下策。对缓与急,变化关系是从缓到急,选择缓是上策,选择急是下策。对善与恶,变化关系是从善到恶,选择善是上策,选择恶是下策。对真与假,变化关系是从真到假,选择真是上策,选择假是下策。对正与反,变化关系是从正到反,选择正是上策,选择反是下策。对乐与悲,变化关系是从乐到悲,选择乐是上策,选择悲是下策。对喜与厌,变化关系是从喜到厌,选择喜是上策,选择厌是下策。对曲与直,变化关系是从曲到直,选择曲是上策,选择直是下策。对为与不为,变化关系是从为到不为,选择为是上策,选择不为是下策。对不争与争,变化关系是从不争到争,选择不争是上策,选择争是下策。对不敢与敢,变化关系是从不敢到敢,选择不敢是上策,选择敢是下策。对不畏与畏,变化关系是从不畏到畏,选择不畏是上策,选择畏是下策。对不言与言,变化关系是从不言到言,选择不言是上策,选择言是下策。对不病与病,变化关系是从不病到病,选择不病是上策,选择病是下策。对不知与知,变化关系是从不知到知,选择不知是上策,选择知是下策。对不智与智,变化关系是从不智到智,选择不智是上策,选择智是下策。对顺与不顺,变化关系是从顺到不顺,选择顺是上策,选择不顺是下策。对不怒与怒,变化关系是从不怒到怒,选择不怒是上策,选择怒是下策。对学与不学,变化关系是从不学到学,选择学是上策,选择不学是下策。对不欲与欲,变化关系是从不欲到欲,选择不欲是上策,选择欲是下策。对不贵与贵,变化关系是从不贵到贵,选择不贵是上策,选择贵是下策。对不克与克,变化关系是从不克到克,选择不克是上策,选择克是下策。对仁与不仁,变化关系是从仁到不仁,选择仁是上策,选择不仁是下策。对德与不德,变化关系是从德到不德,选择德是上策,选择不德是下策。以上是《道德经》中所有的一对辩证关系中两个方面的选择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关系,再看《道德经》时你就可以正确理解《道德经》了。(2)有关联的两对辩证关系的选择模型两对辩证关系就有了四个方面,就有四种选择方法,选择模型就有四个方案。下面我们就用老子的这个模型,看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表达。两对分别是:无与有,选择无是上策,为与不为,选择为是上策,两对放到一起选择的结果:选择“无为”是上策,这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选择。老子所说的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无不为是做那些违背自然的事、违背道的规律的事。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一种选择。“无为而治”就是选择上德而治理国家,是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这样天下就自然的到了治理。选择无不为是中策,(老子所说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做那些不自以为是的事,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事。)选择有为是中策,(老子所说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做那些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那些自己认为没有违背道的规律的事。)选择有不为是下策。(老子所说的下德,为之而不以为,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事。)因此老子的选择是上策“无为”。这就是老子的真实意思表达,“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在无与有和不为与为要选择无为才是上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选择无不为是中策。无为就是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自以为是的事。无为是一种选择,选择无为最后的结果就是无不为,意思是选择“无为”是上策,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最后达到的结果是可做的事越来越少,最后达到感觉无事可做。这是老子的两个思想模型,这是老子的工具,这是老子认识问题的方法,也是老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这两个思维模型,再看《道德经》就很好理解了,就能真正理解《道德经》,就能正确理解《道德经》,不信你试试。10、老子辩证统一的一元论哲学思想辩证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辩证关系的统一和对立的规律。辩证关系两元,是两元的统一和对立,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比如真与假,有真也有假,真是纯真,假是纯假,真和假是既是辩证的,既是相互统一,又是相互对立。《易经》中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易经》中的辩证统一规律是三元论,即阴、阳、和阴阳,三元,《易经》中阴是阴是一元,阳是阳是一元,而阴阳又是一元,阴和阳的变化规律是既有辩证又有统一,是阴阳的相互作用。比如真与假,有真,有假,又有非真非假或又真又假。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元论,是辩证关系同时生,同时存在,同时相互变化,同时向辩证关系发展变化,不存在单独的辩证关系,比如世界上每一种性质都有其辩证关系,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等。这些性质相互辩证,却都在道中,因此它们相互成就,不可分离,如果离开其中一方,就不会有另一方了。辩证关系是相对相生的,不可分离的。所以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元论的,是辩证的统一,是辩证关系的相互变化,相辅相成,相互统一。辩证的双方不可分离,不存在单独的一方。就像辩证关系的双方互为对方的影子,相互变化就像旋转的太极图,阴强阳就弱,阳强阴就弱,相辅相成,相互变化,永不停息。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祸与福相互辩证又相互转化。老子的思想中只有辩证的统一,没有对立的统一,相对的变化关系都是统一的,是一元的,不能单独的存在,是在变化中存在。比如真与假,真就是假,假就是真,真是假的影子,假是真的影子,二者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永不停息。就像你从任何角度去观察太极图,你永远看不到全然的阴,也永远看不到全然的阳。11、老子辩证统一的思想,不要给辩证的双方设定固定的标准,因为辩证的双方都在随时发生变化,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遵循自然的规律。比如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等等都没有固定的标准。确定了标准就是违背自然,都是违背天道。我们通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符合老子的辩证统一思想。

第三章 治理天下的原则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译】老子告诉大家:不过高的崇尚贤才,这样就可以使人民不会产生争名的思想。不要攀比去看重稀贵之物,这样可以使人民不会产生做盗贼的欲望。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这样就可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要有过高的,不合时际的目标和目的,没有过高的欲望,使那些"智者"(领导者)不敢为所欲为。(圣君)在无与有和不为与为之间选择无为(上策),不做自以为是的事,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社会和国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到治理。(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无与有和为与不为这两对之间选择无为,无为是上策。)【感悟】本章老子通过讲述对圣人、对官、对民的要求,讲述如何治理天下。1、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这里老子的意思就是:打消百姓心中对统治阶级的成见和不满,满足百姓生活的基本温饱需求,(因为在老子那个年代,当时的现状是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非常穷困。)避免百姓产生过高的不合时宜的需求欲望,提高百姓的自足自立能力。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这里很多人都认为老子在愚民,实际上老子的思想是为民而不是愚民。2、老子提出的对管理者的要求是: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为所欲为。3、老子认为的圣人(圣君)是:不要争名,不要贪欲,这样才可以成为圣人(圣君)。4、统治者和官吏要想管理好社会和国家那就是:要选择“为民”而不用选择愚民。5、老子对人民的要求是:无知无欲。这里很多人对老子产生误解,容易把“常使民无知无欲”,当成愚民,以为老子提倡的是愚民政策。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老子这里的“知”,指的不是知识、智慧的意思,而是想象中的东西,虚无缥缈中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老子所说的“无知”,不是愚痴,而是不要那些想象中的东西,虚无缥缈中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老子这里的“无欲”并不是指没有欲望,而是指不要有贪欲和私欲,老子认为贪欲和私欲是过分的欲望。一般的欲望是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当你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你会很快乐,很幸福。但是贪欲和私欲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贪欲是会永远膨胀的。这种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当你有了这种欲望,你就永远都得不到快乐和幸福。所以你只有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活,量力而行,自然而然的活,这样就会活的轻松、踏实、愉快、幸福。而不会活的那么累,活的那么辛苦,活的那么虚荣。所以,老子的“无知无欲”是对人民必需的要求,跟政治没有关系,跟统治阶级也没有关系。想想我们今天的人们,按照老子的思想活了吗?一家三口住着几十平的小家,生活的很温馨、很快乐、很幸福自从和朋友攀比想买个大房子,买个别墅,于是到处借钱再加贷款,终于如愿,买了套大房子,买了个别墅,可是自从住进了大房子,住进了别墅,由于要还借款,还有还月供,和周围和家庭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矛盾。从此成了房子的奴隶,生活的很辛苦,生活的很累。大房子住上了,别墅住上了,请问您活的轻松吗?您活的踏实吗?您活的愉快吗?您活的幸福吗?有些人挣了10万,想100万,挣了100万想1000万,挣了1000万还想一个亿,富豪们由于整天的拼搏,父母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子女顾不上。金钱不就是一串数字,为了这串数字多添上一个零,可是付出的代价是亲情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友情没有了。根据老子的理论,金钱的数量和幸福指数是成反比的,因为大多数人的欲望,不是一般意义的欲望所得,而是贪欲和私欲所得。请问富豪们,您过的轻松吗?您活的踏实吗?您活的愉快吗?您活的幸福吗?官员们当了科长,想处长,当了处长还想厅长,这要看你的官欲是一般意义的欲望吗?是否是贪欲和私欲所得,是否是人民给予的?官员们您过的轻松吗?您活的踏实吗?您活的愉快吗?您活的幸福吗?6、本章体现出老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治理天下的原则很简单,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没有。7、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做那些遵循道的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事,天下人都做到了,国家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治理。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国家就得到了治理,这怎么可能?老子如此睿智的人,怎么可能提出这样的思想,要正确理解老子的思想。

第四章 万物的本源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译】老子告诉大家:万物的本源道就像是“存在”和“存在”围成的虚空,道始终在来来回回的永不停息的循环运动,由于实在围成了虚空才使道具有了作用。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我们好像永远也认识不清。究其根源,道就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道好像自己挫去了自己的锐气,自己解散了自己的芬芳,自己揉和了自己的光芒,自己与尘埃混在一起随风飘荡。追其形状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看不见、摸不着。我只知道,道是万物之母,但是我不知道谁是它的后代,又好像觉得它存在于天地之前(因此,道是万物的本源)。【感悟】本章和第一章遥相呼应,第一章讲了什么是道,这一章进一步讲道是什么?层层深入。1、道就像是“存在”和“存在”围成的虚空,道始终在来来回回的永不停息的循环运动,由于实在围成了虚空才使道具有了作用。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我们好像永远也认识不清。究其根源,道就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道好像是虚无的,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摸不着。老子告诉我们道是我们人无法感知的。到后面第十一章,老子又进一步论述了关于道的有和无,存在和虚空。2、道是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本源。这一章是老子对第一章的进一步详尽的论述。3、道存在于天地之前,说明道是最久远的。4、道只能理解,不能验证,所以老子说我不知道谁是它的后代,也就是不知道它生成了什么。老子告诉我们:道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知,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那样,道不可说,道没法说。5、通过“我不知道谁是它的后代”说明老子不认可《易经》中所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道德经中也没有这部分表述。《易经》中有一阴一阳之为道,说明道在《易经》中就是“太极”,“太极”中的阴和阳是可分的,有单独的阳,也有单独的阴,还有阴和阳的统一,是三元的。老子的道也是太极,也是由阴阳构成,但是老子的阴阳是不能分的、是统一的,没有单独的阴,也没有单独的阳,是一元的。这恰恰说明了老子虽然是道家,但是和当时的道家思想不能苟同,有自己独道的思想和哲学。因此老子道德经中没有《易经》中的占卜、卦爻和卦象。6、本章体现出老子的大道思想与当时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同,或者说有冲突。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道,可是道家的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运动相生。这在当时的社会这是杀头的大罪。道家的阴阳说:万事有阴阳,万物有阴阳。阴阳乃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融合作用构成万事万物。世间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生化而来。道家的阴和阳,有很多中表现形式,比如:白天与黑夜、夏天与冬天、男人与女人、阳面与阴面、大山与江河等等等等。你会发现只有这些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二体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孕育新的世间万物。而这些也只是表面上你能看到的,你看不到的还有很多。现代文明中的电脑就是因为无意中运用了阴阳二气的原理发展起来,变换无穷演变至今。而老子的阴阳是辩证统一的思想,阴和阳是不可分的,阴和阳是统一体,没有单独的阴,也没有单独的阳。老子辩证统一哲学思想是一元论的,而道家阴阳说的辩证统一思想是三元论的,即有阴、有阳、还有阴和阳。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个阴阳统一体的道,演变演化而来。并不是由阴和阳演化而来。7、通过本章可以看出,对于“道”,老子所知道的是:“道是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本源,“道是虚无的,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摸不着,“道存在于天帝之前,说明道是最久远的,道是旋转运动的。老子所不知道的是:“谁是它的子”。老子为后人提供了研究“道”的方向,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的方法。8、道的四大精神(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挫其锐:自己挫去了自己的其锐气。老子是在要求我们:挫去自己锋锐,不要伤害万物,不称王争霸,不傲气凌人,不自持功高。解其纷:自己解散了自己的芬芳。老子是在要求我们:化解自己纷乱的思绪,除去过多的私欲和妄想,解脱纠缠不清的邪念。和其光:自己揉和了自己的光芒。老子是在要求我们:自我调和光芒,掩其光华避其锋芒,不高傲自大,不高高在上。同其尘:自己同尘唉在一起随风飘荡。老子是在要求我们: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与民相容相合,要与人民一起共同生活和共发展,不要脱离人民,与人民共存。作为领导者要顺民意,知民情,惠民生。9、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培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种精神,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章 和顺是天道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意译】老子告诉大家:根据道的规律和老子的思想模型,通过古代刍狗的典故,老子的提出和顺是天道的思想。天地如果选择不仁,是因为,天地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如果违背规律把万物当"刍狗"一样看待,天地就会天崩地裂,就会发生台风狂风,发生地震火山。)圣人如果选择不仁,是因为,圣人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百姓就会不拥戴他,反对他,社会就不太平,就会起来造反。)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这就是老子的宇宙)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对我们人来说,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应自然。老子在告诉大家顺应自然就会和顺。【感悟】刍狗的典故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作用类似现代的花圈。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亦作"刍狗"。1、这一章写的很“酷”,体现了老子的大气,“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说明大家对仁爱的错误认识。这一章充分体现了老子思想家、哲学家的风范,通过对仁爱的认识,体现出了老子的辩证思想。2、老子认为顺应自然就会和顺。老子的“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不同,孔子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老子的“仁”是对人品行、品性的要求,“仁”是顺应自然,不要影响他人,不要要求他人,不要强求他人。不仁就是影响他人、要求他人、强求他人,不仁就是违背自然。所以在老子看来,仁和不仁的发展变化是由仁发展到不仁的,老子的仁并不是仁爱、仁慈。3、老子说天地不仁是因为他把万物当玩物,影响了万物,强加了万物,没有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圣人不仁是因为他把百姓当玩物,影响了百姓,要求了百姓,没有遵循道的规律。4、老子认为,你只要生爱就会生恨,你只要给予就会所取,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你只要爱或者给予,就影响了别人,就违背了规律,所以老子认为顺应自然就会和顺。体现了老子要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哲学思想。5、老子在告诫大家对孩子不要溺爱,过分的溺爱就会生恨,就会不孝,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孩子要进行慈爱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对你的爱不会尊重,不肖一顾,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你的溺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样培养的孩子会由爱生恨的,最终走向对父母和长辈的不孝。6、老子在告诉大家,授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的道理。7、老子在告诫商人,不要光追逐利益,要记住回报社会。8、老子在告诫君主,不要光向人民所取,要记住关心百姓。体现出老子“天下为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9、老子的仁和孔子的仁有着本质的区别,孔子和老子无法相比,老子是站在宇宙的高度认识人和人类社会,孔子是站在人类社会当中认识人类社会,站的高度不同,思想意识不同。孔子在人类社会中认识人类社会就永远看不清,摸不透,抹不平,摆不平。孔子既要保持封建的等级制度,又要使人们都有仁、义、礼、智、信。这怎么可能达到。就是那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10、老子认为治国不能制定太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尤其不能制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法律法规制度,这些制度法规束缚了百姓,影响了百姓,强求了百姓,更不能制定违背道的规律的法律法规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制度影响了百姓顺和的生活,百姓是不会拥戴这样的政府,百姓生活的不和顺,天下就不会太平了。

第六章 道产生万物的特点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译】老子通过一个朴素的远古神话告诉大家:谷神和玄牝为生养之神,她可称为是原始的母体。万物都从这原始母体之门产生,可以说他是万物的本根。他绵绵不绝产生万物,好似死亡但实际永存,但是她的作用和影响是无穷无尽的。(老子用古神比作他的道,道之所以不死,永不停息的运动,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母的道它能生生不息的产生不同的道,绵绵不绝的产生万物,万物之母的道好似死亡,但实际永存,但是她的作用和影响是无穷无尽的。)老子通过这个神话故事是要告诉大家生与死的关系,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生,死是个体死,生是宗族生,没有个体的死,就影响了宗族生,影响了种族的繁衍。只有这样万物才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感悟】1、老子通过这个神话故事是要告诉人们生与死的关系是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生,生与死一样遵循道的“相对变化”第一规律。2、老子告诉我们万物有共同的生成之母。采用譬喻的方式,“谷神玄牝”是万物共同的生成之母。万物总在生成的事实,表明万物的背后有某个永不枯竭的生之成者。这就是万物之母的“道”,与前面第四章遥相呼应。3、关于万物生成本元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对于自然秩序合理性的不同理解,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如何处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老子清静微妙,但又高深莫测。4、本章老子通过谷神的神话故事告诉大家,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万物的生与死是永恒的,万物的生与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永不停息,体现了老子对“生与死”循环往复的哲学思想。5、老子通过万物的生与死,来论证人的生和死,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生,死是个体死,生是宗族生,没有个体的死,就影响了宗族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世代相传。6、道是万物的本源,道是产生万物的本质,老子不认为有女娲造人的想象,不认为有盘古开天的传说,不认为有上帝创世的神话,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根源。反映了老子是无神论者,是辩证唯物主义者。7、对孩子从小就要建立无神论思想,不要相信有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上帝创世、鬼神的传说等等等等唯心主义思想,建立唯物主义思想。

第七章 人生的意义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意译】老子告诉大家:天长地久的道理,论证长生的意义。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够保持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强求去维持一种生存的状态,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圣君)如果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这样反而成了人群的先人;如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这样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长存。不正是因为他无私、无邪、无欲,所以,这样反而可以使他得到的更多,更富有,更高尚。【感悟】本章老子用天长地久的道理,讲长生的意义。1、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就是无所谓(无私)。体现了老子“大无谓”,“大无私”的思想境界。2、老子告诉我们为人也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做,违背自然就会适得其反。舍去时可能会得到,追逐时反而得不到。3、舍去利益和追逐名利就是这个道理。体现了老子“舍与得”的辩证哲学思想。4、放下一个自私的小我,成就一个无小私的大我。用天地永恒的境界,成就人生的意义。5、做到无我,才能有我。无我就是我有他,有我就是他有我,的辩证思想。6、不自生才能长生,这是天地的境界。不要太在意长生,才能做到长生。这是老子对长生的辩证思想。也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与当时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同。7、老子告诉我们长生的方法就是“不自生”。本章老子通过“天长地久”的道理告诉我们长生的方法就是“不自生”。透射出老子对待人生的态度即“无所谓”和“不自生”,只有做到了“无所谓”和“不自生”,顺应自然才能实现长生。8、老子的长生并不是活的长,活的久,而是要活的自然,活的顺心,活的开心。是顺心的长,开心的长,而不是岁数的长。9、老子的长生思想老子的长生思想:保持一种自然的心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逐长生,那样会适得其反。长生并不是活的长久,而是要活的自然,活的自我,活的顺心,活的开心。长是顺心的长,开心的长,而不是岁数的长。长生的方法就是:无所谓、不自生、不折腾,顺其自然,使自己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态,就能实现长生。10、人生的意义在于:无私、无邪、无欲。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说: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三、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总书记讲的太好了,做的太对了,这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美国人为发展汽车工业,给地球大气带来铅污染,人类将永远承受铅对人类的危害,并且是永远也得不到治理,这是个沉痛的教训。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是整个人类的大事,是全人类都应该遵守的。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提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通过破坏环境带来的利益,可能将来花十倍百倍的钱也治理不好,可能使人类千秋万代受到危害,美国给世界造成的铅污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破坏生态环境就是人类自己在加速自己的灭亡。

第八章 人生的品德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译】最大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水的这一特点最接近于道。水的(拟人化)品德是:善于择下而居,心底善良而宽广,给予深厚的仁爱,言语平实又有信用,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水的基本品德:水善于选择低洼的地方,心要善于选择广大渊博的地方,结交善于选择仁义的人交往,说话善于选择有信用的话说,为政善于选择无为而治,做事善于选择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做,行动善于选择合适的时候。水它做到了这些不就是它不争嘛,所以它无忧。【感悟】本章老子通过讲水的哲学,给大家讲人生的哲学,以物论人。1、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就是像水一样,处于低下与世无争,顺势而行,顺应自然,易于清静方能太平。2、老子告诉我们水的品德:善于择处下而居,心地善良而宽广,与人交往仁慈爱护,言语平实又有信用,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是因为它不争,所以它无忧。3、老子告诉我们水的哲学:水的特点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没有它到不了的地方,善处低位;水喜欢静,平静如水却深不可测;无论你怎么取用,取之不竭;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老子通过讲水的哲学,透射出人生哲学,人就要像水一样生。4、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就是像水一样“不争”。“不争”是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5、本章老子通过“柔弱”、“处下”、“不争”的思想,来论证人生。6、水的特点最接近于“道”老子这里所说的“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唯物论、辩证法,就是指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为人处事的基本规律。大家知道,水有形却无状,谁也说不清水是什么形状,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状。它有时弱得好像没有自己的性格,它有时柔得好像不存在自己的形态,它有时又坚硬的刚强无比。在老子看来,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德,就像水一样。水的作用是能够滋润万物,使它们尽情生长,而又不与万物争功夺利,始终保持着平静。水是最温柔、最善良的东西,它所具有的宽广胸怀和毫无所求、甘居人下的德行,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质。这正是我们人类最应效法的德性。水既具有柔弱和上善的品德,同时又具有不受任何阻碍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水在没有路的时候,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开辟出新的道路。水生生不息,动静适度,具有团队精神。你看它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无论清浊,汇成江河湖海;不仅自身生化不已,而且能与万物相合,滋养万物;与天地融为一体,无生有化,循环往复,以“上善”之德造福万物。老子用水的品德说明人的品德。7、老子倡导人们学习水的“七个善德”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要使孩子养成水的品德。

第九章 人生的行为准则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意译】老子告诉大家:人生的行为准则手里拿着再多的财富,也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腰里揣着再锋利的佩剑,也不能保你长命。(原因是你的私欲太重)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感悟】生活就是人的行为过程,即人生的过程。老子告诉大家:生活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1、行为准则。(1)不要贪图富贵,私欲太重。(2)不要锋芒毕露,过于张扬。(3)不要金玉满堂,还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4)不要富贵而骄横,这是自埋祸殃。(5)不要功成邀功,要功成而身退。这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本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功成身退”的为官思想。2、本章老子最后的总结是“功成身退”,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3、老子认为自己有很多财富了,就应该知道回报,不要贪得无厌,这样就产生了私欲、贪欲,私欲、贪欲太重的人会折寿的,你就是腰佩利剑,也不能保你长命。4、老子认为财富多了,就会锋芒毕露,到处张扬,这样富贵就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还贪得无厌,要知道适可而止,否则会守不住的。富贵而骄横,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埋下了祸殃。功成了也不要邀功,功成了就要知道身退,这样才能益养晚年。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翻开世界历史看看,多少功臣不的善终,这都是违背了道的这一规律。5、老子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固执和执着过度,不要私欲太重,过度了就会引来祸患。6、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培养“适度欲望”做任何事都要注意适度,平时就要随时进行教育,“适度欲望”教育需要长期进行,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很难的过程,从小就要给他她种下“适度”的种子,到大了才能把握住“度”。更不能放任孩子,使他形成贪欲。

第十章 人生的境界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意译】老子告诉大家:人生的境界如果你不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如果你不保持圆融气质柔顺随和,能像婴儿那样柔和吗?如果你不保持清理幽深而明澈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如果你不保持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利私利吗?如果你不保持天门开阖,能像慈母一样繁衍后代吗?如果你不保持明白四达,能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能用睿智去看带事物吗?对于你生养的牲畜,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养了它并不仗恃,长大了而不宰杀它,这可以说是最大的德。【感悟】老子紧接上一章进一步给大家论述人生。老子通过列举的方法,最后总结出人生的最高境界。1、人生的境界:(1)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2)保持圆融气质柔顺随和;(3)保持清理幽深而明澈自体;(4)保持爱民治国;(5)保持天门开阖;(6)保持明白四达;2、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像蓄养牲畜那样(对于你生养的牲畜,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养了它并不仗恃,长大了而不宰杀它)对待人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是最大的“德”。这就是老子的人生观,“像蓄养牲畜那样对待人生”,这就是老子的人生哲学。本章是第十章,老子第一次用到“德”字,充分验证了老子讲的“德”就是人之道,老子为了把人之道从物之道中区分开来,引入了“德”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一个意思,“德”就是“道”,“德”是“人之道”。《道德经》整篇就是以“道”论“德”,以物论人,因此《道德经》准确的讲应该叫《道经》,根本就没有《德经》篇。3、人的一生就是选择的一生人的一生就是选择的一生,就是根据道的规律选择的一生,人的一生要遇到无数次岔路口,都面临着无数次选择,选择了上策你就行的容易,选择了下策你就行的不易。所以选择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人的一生是一个波,是一个不规则的正玄波,时儿上,时儿下,波动是自然的作用,也是自己的选择,但最终是您的选择。如果您的一生都能选择正确,您的一生就将是一条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绚丽的波。人生的结果就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命无关,与天无关,更与上帝无关。你的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因为选择是你自己选择的、决定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自作自受”的一生。4、孩子是生命的起点,是人生的初期,从小就要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选择思想,这样他她的一生就将是一条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绚丽的波。孩子背会了多少诗,学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了多少正确的选择思想。知识人的一生都能够学习,但是思想一但形成就很难改了。

第十一章 人生的追求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译】老子告诉大家:车轮有三十根辐条汇集于车轴而造出了车轮,有了其中的虚空,才发挥了车轮的作用;糅和陶土制作器皿,有了器皿内的虚空,才发挥了器皿的作用;建造房屋开凿门窗,房屋有了门窗和四壁内的虚空,才发挥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给人提供便利,是因为它营造的"无",使"有"才发挥了作用。【感悟】本章老子通过举例的方法,引入"有"与"无",通过对"有"与"无"的论述,进一步感悟人生。1、"有"与"无"的关系是"有"营造了"无","无"使"有"有了作用和用途。2、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无","有"就失去了用处。3、这里的"有"指的是客观实在,这里的"无"是指虚空。所以这里老子讲的是“实在”与“虚空”的关系。4、老子通过举例轮子、杯子、房子,却得出了一个意义很超越的哲学思想,即“实在”与“虚空”的微妙关系、辩证关系。“实在”构建了“虚空”,“虚空”使“实在”有了用途。5、老子通过论物告诉大家:人生要遵从道的客观规律,不要只注重“实在”,忘记了“虚空”的作用;不要只务实而不务虚;不要只追逐名利,忘记了适可而止,忘记了隐身而退,这样的人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不完美的人生,是达不到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6、人生的追求是既要务实又要务虚,才是完美的人生,不要只追逐名利,忘记了适可而止,忘记了隐身而退,这是不完美的人生,是有瑕疵的人生。7、通过本章体现出老子“实在”与“虚空”,"有"与"无"的辩证思想,人生既要务实又要务虚。在这里老子的有就是客观实在,老子的无就是虚空,就是什么也没有,但是老子给大家论证的很清楚,有没有无,就没有作用,无使有具有了作用,无是有围成的空间,没有有这个无就没有意义,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不统一都没有意义了。8、人生的追求:既要务实又要务虚,既要有物质的需求又要有精神的可望,不要只追逐名利,而忘记了责任。9、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给孩子建立私有的概念,我的、他的,我的是我的,他的是他的,哥哥的就是哥哥,姐姐的就是姐姐的,不能把他人的拿来成为自己的。只有给孩子建立了私有的概念,才能给孩子培养无私的思想。不要只知道自己的需要,还要让他知道别人也需要,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需要,而侵犯了他人的需要,侵犯他人的需要就是自私。从小培养孩子无私的精神,只有形成和建立了无私思想的孩子,将来才能成大器。看看世界上的所有伟人,是不是都具有无私的优秀品德。这种品德的培养是在孩子3到5岁时培养建立和形成,超过5岁他的思想已经形成,那时再培养就很难改变了。这就是中国的老话说的“3岁看大,5岁看老”。

第十二章 处世观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译】老子告诉大家:处世观。芬芳的五色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五音使人听觉失灵;繁杂的五味使人味觉无味;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单单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做,有所不做,要有所选择。【感悟】老子通过前面的论述,到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他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即他的处世观。这一章老子用列举的方法,哪些是不可做的事,哪些是可以做的事,归纳出处世观。1、老子的处世观(1)不可做的事:看那些使人眼花缭乱的缤纷五色;(2)不可做的事:听那些使人听觉失灵的嘈杂五音;(3)不可做的事:尝那些使人味觉失去感觉繁杂的五味;(4)不可做的事:做那些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的纵情猎掠;(5)不可做的事:得那些使人行为不轨的稀有的物品;(6)可以做的事:得那些使人维持生计的必须物品。你做到了,做可做的事,遵循规律的事,不做不可做的事,违背规律的事,你就是圣人(圣君)。2、为人处世要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要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你才能成为圣人(圣君)。3、老子的处世观: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4、老子通过揭露权贵们奢嗜的生活,要抛弃奢嗜的生活,回归朴素的生活,不要只追求物质生活,更要追求精神生活,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就会使人欲望大增,从而走向堕落。5、从小教育孩子那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那些事是可以做的,那些事是不可以做的,逐渐形成他的处世观,最终形成老子所说的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的处世观。

第十三章 人生观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译】老子告诉大家:人生观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这是因为:就其对人身心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的惊扰程度更大。得宠的时候惊喜难安,受辱的时候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为什么说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呢?这是因为:我们之所以会看重大患,是因为我们有身家不可大患的顾虑,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身家都置之度外了,那么,还会有什么私已的大患可以干扰到我们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掌管天下。【感悟】老子通过前面的论述,到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认识,即他的人生观。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对身心安宁的惊扰程度,得宠大于受辱。2、老子告诉我们人生就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过程。惊扰的越小,身心就越安宁、越安静。所以老子的思想:人的一生就是静心的一生。3、老子告诉我们的人生观:将自己的身家置之度外,无视惊扰才能入静,只有做到了入静一生方能得道。4、老子告诉我们可以弘扬的人生观: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掌管天下。体现了老子的爱民思想。5、老子通过得宠与受辱给大家论述了得与失的关系。得与失的影响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与失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不要只追求得,也不要顾虑失,只有你不顾忌得失了,你的身心才能达到入静。心静就是忘我,忘我才能做到心静。6、“静”就是人之道的最高境界。因此道家讲的是“静”。7、老子认为人的一生,没必要太重视和计较大患,当你把身家都置之度外时,还有什么比身家更重要的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和当时的道家思想是相违背的或者说是不同的,易经主要讲的就是占卜和卦爻,可是老子却说“何为,贵大患若身?”这里充分说明了老子对占卜和卦爻的看法。因此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几乎没有讲占卜和卦爻。8、老子的人生哲学:心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都不能使人心静,得宠与受辱相比,得宠更大的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使人更难心静,所以更难得道。只有不去计较得失,将自己得身家置之度外,你才能得道。人的一生,没必要太重视和计较大患,当你把身家都置之度外时,还有什么比身家更重要的,这样你的心就能做到静。人的一生就是静心得一生,心静就是忘我,忘我才能做到心静。人的一生是无私的一生,是为他人活的一生,当你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你就是一个好的君主,就可以守护天下;当你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你就是一个好的君王,就可以掌管天下。这里表现出老子爱民的情怀,慈爱的品德。9、老子的人生观就是“静心”。人的一生就是“静心”的一生,人的一生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静心”。10、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要主意培养孩子的性格和气质,俗话说“性格决定人生”,从小就要主意对孩子性格和气质的培养,性格培养要在1到3岁进行培养,到三岁以后孩子的性格就形成了,性格一旦形成几乎就很难更改,这就是俗话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到大了就很难培养了,这也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孩子只有形成了好的性格和气质,将来才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建立崇高的人生关。11、老子的思想:民为邦本,民稳邦兴;邦为民依,邦强民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