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发现故事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1:36:43

点击下载

作者:冯来运,周成龙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发现故事卷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发现故事卷试读: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人们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科学教育,让我们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在新的世纪,随着高科技领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科普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纵观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对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使人们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之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认识科学,探索科学,是我们时代进步人人应尽的责任!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世界科普故事精华》,主要包括科学发明、科学幻想、科学探索、科学之谜等内容,能够使我们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本书涉及的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我们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中国篇

鲁班受草叶启发发明木工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发明家。有一次,鲁班被召进王宫,国王对他说:“给你三年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鲁班一听,心头一惊:“三年的时间,连砍木头都来不及,怎么能造宫殿呢?”但是,国王的话就是圣旨,鲁班只好应承下来。

那时候,伐木砍树使用的都是斧头。鲁班和徒弟开始伐木,一天,刚下过雨的山上,坡陡路滑,鲁班不小心身体一滑,便急忙抓住身边野草,这时只觉得一阵刺痛,手被野草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他仔细观察发现野草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小齿。他从中得到启发,请来铁匠仿照野草打了一块带齿的长铁片,在一颗大树上来回拉了起来,一下子把大树锯倒了。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

秦越人从小伙计苦学医术变神医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扁鹊。河北任邱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

秦越人,战国时期鄚(今河北任丘鄚州镇)人。出生在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家庭,从小天资聪慧,不满周岁就能呀呀学语,五六岁时能把听过的叙述出来。八九岁开始读私塾,诗书过目不忘。放学回来,常常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深得父母的喜爱。

秦越人虽然年幼,但却同情受苦受难的穷人。他每见到差役欺诈百姓,就愤愤不平。有一次,一伙官兵搜刮民财的时候,遭到一位老婆婆儿子的阻止。老婆婆的儿子被抓走了,还把老婆婆打得头破血流,推倒在地。正巧小越人下学路过这里,见状紧紧握着小拳头,恨自己力气小,不能抵御官兵,就急忙跑回家中,端了一碗白开水送给老人喝。“老奶奶,请喝口水巴。你的儿子会放出来的。”小越人安慰说。“孩子,谢谢你。这些官差依仗官府,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穷人没有活路啊!”老婆婆叹息着。

围观的人都夸小越人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喜欢他。

由于连年战争,老百姓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秦家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秦越人不能再上学了,父母含泪把十一二岁的他送到城内一家客店当了小伙计。

当时,民间有位医术高明的老医生,名叫长桑君,他常在鄚州一带走乡串村为人治病,每到城里就住在小越人所在的客店里。小越人和他慢慢地混熟了。每次长桑君一来,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他打水、扫地,把床铺叠得整整齐齐,长桑君很感激他,也很喜欢这个孩子。

长桑君一住下,房间里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给人治病的药材,病人一走,他就分类、整理。晚上,还把在民间搜集的偏方,一条条地写下来,进行研究,又制成药丸,终日忙忙碌碌。

小越人见长桑君每天摆弄这些草药,感到很神秘。他想,怎么这些草合到一起就能治病呢?他很纳闷,总是来观看。长桑君有时也拿些药草解释给小越人听。小越人都迷住了,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时间长了,长桑君见他聪颖勤快,才智过人,又对草药治病很感兴趣,就给他讲诊病的原理,病情的症状等一些医学上的问题。秦越人听了,都一一铭记在心中。

小越人耳濡目染,逐渐懂得了一些治病救人的知识,就更加热爱这个事业。客店的事一做完,他就到长桑君住的房间看他如何诊脉、下药、开方。有时候长桑君诊完了脉,小越人也摸摸病人的手腕。长桑君见。秦越人非常热爱这个事业,经常给他讲一些医理,并给他一些书看。小越人的医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

十年后,小越人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长桑君被秦越人学习不倦,肯求深钻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把他收为徒弟,并把自己毕生的医疗经验和心得传授给他。

后来,秦越人成了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尤其对脉诊和针炙有更深的研究。他遍游诸国,被他治好的疑难病症甚多,当时被人们称为“神医”。他死后留下《难经》一部,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武帝炼丹发明火药

你们知道吗?火药的发明,是由炼丹而来的。

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经常找来大臣,为他出谋划策。有个大臣建议说:“陛下,我听说有一种仙丹,吃了就能长命百岁。”汉武帝一听,高兴极了,连忙下令全国的巫师为他炼丹,可是,在炼丹过程中常常出现差错,引起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事故,有时甚至还炸伤很多人。原来,仙丹主要是用硫磺、硝石、朱砂混合,再加上蜂蜜来燃烧炼制的,其中,还含有毒性很强的水银。因此在炼丹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爆炸。

但是,这些巫师们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仍然不停地在炼制仙丹。一天傍晚,有个巫师因疲劳过度,就靠在炼丹炉旁睡着了,还做了很多噩梦。当他惊醒后,发现丹房起了大火,禁不住大叫一声:“不好,发生了火药事故!”于是,“火药”一词便传开了。

后来,火药引起了军事家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

张仲景10岁立志学医

张仲景(142—212)东汉时期医学家,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河南省南阳县),为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医学编写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东汉和平元年,张仲景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张仲景小的时候学习非常认真。他总是按时到学堂去上学,从不耽误。

一天,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到了上学的时候风雨仍然不减,爸爸和妈妈都说这么大的雨,不要去了。

可小仲景还是坚持戴着斗笠,顶着狂风暴雨到学堂上学,路上大风把他的斗笠不知吹向了何方,到了教室他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其他同学都没有来,先生没想到这么大的雨,还有人来上课,十分感动,单独为他上了一节课。

小仲景背诵课文流畅,回答问题积极,字写得工整。同学们十分佩服他,先生也非常喜欢他。

小仲景喜欢读书,特别爱读有关医学方面的书。要能济世活人,就要有知识,要有能力,张仲景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把救死扶伤,解救他人痛苦当做自己的责任和精神,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小仲景有个好朋友,常在一起玩。

一天,小伙伴得了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喝了巫师的神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很快就死去了。

小仲景伤心极了,他心想:要是我能医好他的病该多好啊!

从此,他发誓要学医,做一个能济世活人的良医。

通过这件事,小仲景学医的决心更坚定了,有一天,他悄悄来到同族长辈张伯祖家,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他的医德高、医术好、颇受大家的尊敬。小仲景把想学医的理想告诉了伯父。

伯父听后说道:“学医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哟,要记许许多多的药名,采集各种各样的药材,配制成千上万的药方,出诊更是辛苦,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深更半夜,还要冒一定的风险,你难道不怕吗?”“只要伯父肯收下我,什么苦我都不怕。”小仲景坚定地说。“那好,只要你不怕吃苦,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尽心教你,你可得认真地学哟,可不准半途而废哟!”伯父说。

张伯祖对还带着稚气但又充满灵气的小仲景打心眼儿喜欢。

从此,小仲景就跟着伯父走上了学医的道路。白天他坐在伯父身边,伯父给人看病,他就仔细地听,默默地记,到了晚上,他就把白天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整理成笔记,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

看见小仲景如此勤奋好学,张伯祖就决意将自己的所有行医本领教给他。

有一天,张伯祖写了“勤学古训,博采众方”的条幅送给侄儿并说:“我们行医,必须学习黄帝、扁鹊等前辈的医德、医术、医方,用古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这就是‘勤学古训’;常到民间去搜集各种良方,采集有效的药材,虚心向别人学习,这就是‘博采众方’。只有这样,你才能技高一筹,独树一帜。”

小仲景听了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后说:“侄儿一定牢记伯父的教诲,把这8个字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

小仲景回到家后,把这8个大字挂在自己的居室里,更加潜心学医了。

斗转星移,春来冬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小仲景逐渐成长起来了。

有一天,两位壮年男子抬着一个老人前来看病。这位老人高烧持续不退,腹痛难忍,张伯祖诊断后说:“病人大便秘结,热盛伤津,病已进入了肠胃,不通就要痛,必须给病人吃泄药,但病人身体如此虚弱,怎经得起呢?”说着转身用商量的口气问仲景。

仲景说:“侄儿在民间学了一种方法,倒可以试试。”

伯父连声说:“好!快试试看。”

说着就让张仲景去兑药给病人医治。

张仲景把兑好的蜂蜜水从病人的肛门慢慢地灌进去。蜂蜜水缓缓地流进大肠,肠壁受到了强烈地刺激,渐渐地蠕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病人忙说,想要大便,忙乎了一阵子,老人终于平静下来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儿子前来感谢师徒二人,说他的父亲已经痊愈了。这就是张仲景最早发明的灌肠法。

通过这件事,张伯祖对自己的徒弟更是喜欢,常在人前人后夸奖自己的爱徒,他也试着让张仲景独立诊治病人,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张仲景已初露头角。

张仲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经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终于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的医学成果而编写出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因为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被人们誉为“神医”。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神医。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人间。那一天,华妈妈正绣着花,突然就晕了过去,以后就一直卧床不起。华佗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给她治病,可那些大夫一看到华妈妈的病状,都摇摇头走了。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华妈妈不久便去世了。华佗很爱妈妈,他的死令他非常伤心,趴在坟头上哭了很久很久……正是在这一天,华佗暗暗地下定了一个决心:自己将来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本领高超的医生,救死扶伤,给天下所有的病人消除痛苦。

当时,在远处深山里有一座叫作“琼林寺”的庙宇,据说那里的长老医道十分高明。华佗安葬了妈妈之后,就决定到琼林寺去拜师学医。琼林寺离华佗位的村庄很远,当时的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只能徒步走到那里去。一路上,他爬山越岭,涉水穿林。鞋底磨破了,就拔些茅草编成草鞋,穿上继续走;干粮吃完了,就采些野果子充充饥,勒紧裤带再赶路;走困了,走乏了,就大地作床天作被,在草丛里、旷野上躺一会儿……就这样,他走啊走的,终于来到了琼林寺。琼林寺里的长老看见华佗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学医,心里十分感动,觉得他是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孩子,便收他做了徒弟。

一开始,长老只让华佗干一些杂活:给病人烧水啦、送饭啦、洗衣服啦……但不管活儿有多累有多脏,华佗,总是认认真真地去干,从来也不叫一声苦。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所以,他在干杂活的同时,总是十分留心观看长老是怎样给病人看病配药的,然后反复寻思、反复揣摩,并—一记在心里。

终于有一天,长老对华佗说:“孩子,你有志气,肯吃苦,又肯钻研,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大夫。从今天起,我就正式开始教你治病的方法。”华佗听了这番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他诚恳地对长老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医,做个好医生!”

长老赞许地点点头,把华佗领进了一间屋子。那间屋子里置放着好几个大书橱,书橱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医书。长老拍了拍华佗的肩膀,指点着这些书橱,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这可是一座大宝库呀!到了这里,你就得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地发掘宝藏,绝不可空手而归啊!”华佗连连点头说:“师傅,我会记住您的话,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读这些书!”从此以后,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认真跟长老学医,医术一天天高了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晚上,华佗仍然象往常一样在昏暗的油灯下攻读医书,正读得兴味盎然的时候,他的一位师弟突然撞开门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冲他喊道:“师兄,不好啦!不好啦!师傅突然昏过去啦!这可怎么办呀!”

华佗闻言一愣,暗暗叫了一声“糟糕”,扔下书本,拔腿就往外跑去。

到了师傅房里,只见师傅直挺挺地躺在一张床上,他脸色苍白,双目紧闭,一动也不动。几个师兄弟在一旁忙的团团转,有的还急哭了。华佗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他妈妈当年病重时的情景,心里一急,匆忙跑上去拉着师傅的手连连喊道:“师傅!师傅!您醒醒!”然而,师傅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这时,华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小心地拉起师傅的手,开始为师傅诊脉。不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安慰师兄弟们说道:“师傅的脉象平和有力,他没病,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大伙儿放心吧!”

他刚说完,师傅从床上坐起来了,乐呵呵地说:“哈哈,我没病,只是想考考你们,看来,只有华伦考试及格了。”

华佗回到房里,看见桌上一堆纸灰,不由吓了一跳。原来刚才急急忙忙出去,没收拾好书,桌上的医书被油灯烧成了灰烬。

华佗没有声张,他悄悄地把这几本看过的医书背诵着默写出来。他花了许多时间,把被烧的书全补齐了,橱里的书没有受到损失。后来,华佗长大了,他到处行医,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大医学家。

在东汉时期,华佗就能给病人做手术。但病人常因剧烈的疼痛,拳打脚踢,华佗只好把病人捆起来,可这样还是不行,病人一看见华佗手中的刀,就吓得大叫大闹。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华佗很是心疼,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受伤的青年来求医。华佗一看,病人的腿摔断了,因疼痛已昏迷了,于是便立即给他动手术。

病人因伤势严重,华佗来不及像往常那样捆住病人,就开始了手术。开始,华佗怕病人乱动,叫护送的人使劲按住病人的四肢,可是病人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华佗十分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仔细观察,闻出一股酒味,顿时恍然大悟:人醉了就会失去知觉,当然也不知疼痛啊!如果制造这样一种药,手术前让病人吃下去,不就可以减轻痛苦吗?后来他搜集许多草药,配成各种药方并亲自尝试,经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从此人们再也不会因为开刀而疼痛了。

张衡根据“浑天说”制成浑天仪

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汉安帝下诏,让中央和地方大臣举荐一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到京城里做官,当时任大司农的鲍德便举荐了张衡。汉安帝对张衡的才学也早有所闻,于是“公车特征”,把张衡接到京城洛阳,拜为“郎中”。

因此官并不费力,故张衡在公事之余开始研究《太玄经》等天文学,探讨天地的结构。

天地究竟是怎样的呢?当时有两种解释,一是盖天说,一是浑天说。

盖天说是一种很古老的学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就像一口大锅,把地扣在里面。后来为了合理地解释日月星辰的出没等天象,人们又把“天圆地方”说做了几次修正,制造出一套“七衡六间”令人难以捉摸的理论,但天盖在地上的基本认识并没有改变。

浑天说是一种新兴的学说,据说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来的,主张天包着地,天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这种学说解释天象比盖天说方便。比如晚上为什么看不见太阳?利用浑天说就能做出圆满的解释。但有时也会使浑天说陷入难堪的境地,如太阳和月亮是怎样转入地下的呢?浑天说就解释不通了。再加上盖天说比较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所以在浑、盖之争中,盖天说往往占上风。

张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这两种学说,最后认为浑天说比较合理。他对浑天说加以修正发挥,使浑天说成了当时最圆满的一种天体结构学说。

汉安帝听说张衡在天文上有高深的造诣,便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任命张衡为太史令。

张衡接任太史令以后,立即来到坐落在洛阳平昌门南的灵台(即为当时的天文台)。这座灵台是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建造的,高九丈,周围20丈,占地达4400平方米,有12个门,上下两层平台,平台间有坡道相连,气势雄伟壮观。这里的总领导者是灵台丞,属太史令管辖。下面有候气的,候风的,候星的,候日的等40多人,机构庞大,分工细密。

很快,张衡就发现,灵台的建筑虽然雄伟,但观天象的仪器却很陈旧,年久失修,不堪应用。他决定重新修造,特别是浑天仪,这是形象地体现浑天学说的一种重要的天文仪器,更应该好好地加以修改研制。“浑天仪”,类似于现在的天球仪,用精铜铸成,主体是一个球体,代表天球。球体可以绕天轴转动。天轴和球面有两个交点,一个是北天极,一个是南天极,在球的表面上列有28星宿和其他恒星。

球面上还有天球赤道圈和黄道圈,二者成24°夹角,分列有24节气。球体外面有两圆环,一个是地平圈,一个是子午圈(通过南北天极和天顶的圆环)。天轴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圈斜交成36°角,这也是浑天仪坐落处的洛阳地区的北极仰角及地理纬度。

历史上记载制造浑象最早的是西汉宣帝时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公元前73~公元前49年),至于他造的浑象是什么样子,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大概只是一个刻满星辰的大圆球,用人力转动圆球,就可以演示不同的天象。

张衡就在耿寿昌的基础上开始了辛勤地研究制造新的浑天仪的工作。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先做模型进行试验。模型是用竹子做的。他把竹子劈开,刮削成簿簿的竹蔑,在竹蔑上刻上度数,然后弯成圆环,用细针穿连起来,这样,一个简易的浑象模型就造成了。张衡把这个模型叫做“小浑”。他利用这个模型对照着天象,不断试验,不断调整模型的构造和竹蔑上的刻度,直到完全满意了,才叫人用精铜铸成正式仪器。

仪器制成了,为了使仪器自动运转,张衡叫人铸造了两把铜壶,壶底开孔,又巧妙地利用齿轮系统跟浑象联系起来。铜壶里注满水,水从壶底孔里流出,推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又带动浑象绕轴转动。张衡前后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到公元117年(安帝元初四年),一架用水力推动,可以自行运转的浑天仪终于诞生了!

张衡的浑天仪惊动了京都的学者,他们纷纷来到太史令官邸,争先恐后地参观张衡的杰作。浑天仪在制造房里放着。一走进制造房,就会看到在房子正中有一个直径足有四尺多的大铜球,放在一个精制的架子上,钢球上铸着二八八宿中外星官,闪光耀眼。铜球外面还有几道铜囵,加上复杂的漏水转动装置,气势磅礴,令人赞叹不已。铜球在漏壶的推动下缓缓地转动着。

学者们对浑天仪这巧妙的构造很是惊奇,但对其是否能准确地演示天象表示怀疑。有一位学者问张衡:“张太史,是否让它演示一下?”

张衡说:“我正想请各位大人鉴定一下仪器是否精确呢?天黑以后,可以把门窗关严,让屋里的人看不到外边的星空。你们可以分成两组,一组在屋里看着仪器,不断向外面报告仪器上所表示的天象情况,一组在屋外观察星空,看是否和屋里仪器上的情况相符。”

学者们很高兴,按照张衡的部署很快安排停当。

入夜,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不一会儿,屋里的人报告说:“月亮正在升起。”屋外的人也看到东南方向升起一弯明月。接着屋里的人又不断报告:某星已升起,某星已到中天,某星转入地下……,皆与屋外人看到的实际天象相合。

试验完毕,屋内外的人一起把张衡围了起来,纷纷向他祝贺,称赞道:“这真是巧夺天工的伟大发明啊!”

郭守敬制订《授时历》

元朝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过去,蒙古一直使用的历法误差很大,连农业上常常使用的节气也算不准。元朝征服江南以后,南北历法不一样,更容易造成紊乱。于是,元世祖决定统一制订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任命郭守敬主管编订历法的工作。

编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研究历法先要重视观测,而观测必须依靠仪表。可是已有的一架观察天象的大型浑天仪,已经陈旧不堪,得不到可靠的数据,于是郭守敬重新设计了一套新的仪器。他觉得原来的浑天仪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就创制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他制作的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出很多。有了好的仪器,还要进行精确的实地观测。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的建议。这个大胆的计划马上得到了元世祖的批准。

根据郭守敬的研究,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点,选派了14个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郭守敬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各地的观测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朝廷。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这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真实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而且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302年。

另外,《授时历》中为了对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进行改正,还创造了新的计算方法。

蔡伦发明造纸术

你们知道我们用的纸张是怎样制成的吗?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告诉你们,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蔡伦由于家境不好,15岁时被送到皇宫里做了太监。他很勤快、好学,得到了老太监的喜欢,所以一有空闲,老太监就教他读书、写字。

当时,人们都用竹简写字,但由于竹简表面不够平滑,墨迹很难沾上,每写一个字要反复上墨才行。蔡伦想:“竹简这么笨重、粗糙,难道就没有别的材料可以写字吗?”一次,太后赏给蔡伦一匹帛,老太监告诉他,帛也可以写字,叫帛书,但由于帛的价钱太贵,老百姓是用不起的。有一天,蔡伦在学堂里看见学生们在一个沙盘上写字,便上前打听,才知道竹简数量很少,帛又太贵,学生们只好用沙盘写字。看到这种情况,蔡伦决心要制造一种既轻便、便宜又容易书写的材料。他潜心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用旧麻、树皮、破渔网一起煮后,就成了纸浆,再经过拍打晾晒就成了可以写字用的纸,再后来,他从农妇“淘米”的方法中得到启发,用筐装纸浆放入水中,利用水的力量使纤维交织成形晒干后,纸就形成了。这样做出来的纸价格低廉而且表面平滑。

毕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中期时候的人,他常到家附近的书坊去学习印刷术,有一天,毕昇正在刻一部书稿,发现有很多字在文章中经常出现,就想:“如果刻出来的字可以拆开,再自由组合,不就方便多了吗?”

于是,毕昇立即动手,找出了3000个常见字,试着刻在小木板上。并按音把字归成十几类,每一类都按部首画排出顺序。但经过实验后,发现木活字质地软,容易吸水变形。印刷时墨水多了字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怎样才能找到一种既不吸水,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做字呢?毕昇为寻找新的材料绞尽脑汁。一天,毕昇见人用瓦罐烧水,猛然想到:如果用泥坯刻字,再进窖烧,不就可以制成不吸水的泥活字吗?

于是,他搭起了一座小窖,又用胶泥制成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5000多个字块,然后用窖烧制,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毕昇把活字版拼好,试印了300多张,每一张都清清楚楚,大家看了不禁拍手叫绝。活字印刷终于试验成功了!

葛洪木炭作笔石为纸

葛洪是我国东晋时的医学家、化学家。一千七百多年前,出生在江苏句容。

葛洪的祖辈世代做吴国的大臣,到西晋消灭吴国后,葛洪的家境日渐衰落。

他十三岁时失去父亲,后来仅剩下的一点儿家产又在战乱兵火中烧毁。

年少的葛洪早早地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清贫度日。

葛洪小的时候,曾经随父亲读过一些书,也识得一些字。但自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就再也没有钱供他买笔墨纸砚了。

家境好的孩子有笔有墨,可以坐在明亮的屋子中习字,可他却不能。

每当葛洪担着柴担从那些孩子家门前路过,他是多么渴望能有自己的笔墨,能写上几个字啊!然而;那只是心中的一个祈盼。

有一天,葛洪砍柴回家后,在灶间帮母亲烧柴做饭。饭熟火熄之后,他把灶膛里乌黑的木炭捡出来。他看看自己的手,也成了黑漆漆的了,按到干净的墙上,墙上便有了一个小墨手印。“噢!太好了,有办法了。”

他高兴地拍着两只小黑手,跑到母亲跟前。母亲纳闷在看着他问:“孩子,你这是高兴什么呀,什么有办法了?”葛洪走到灶膛边,拿起一块木炭,在母亲脚前的地上写道:“我要写字。”

他站起身来,对母亲说:“这就是好办法,我可以不花钱,不买笔墨就能写字了。”

从此以后,葛洪每次上山打柴都要带上些木炭,砍柴累了就往脚下的山岩上写,担柴回家就往路边的石头上写。

就这样,他的字愈写愈好,默写的文章愈来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留下的那些书已经不够葛洪读了,于是他就向邻里借书。

邻里的书读完了,他又千方百计,向城里的亲朋们借。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人,背着沉甸甸的书籍,往返在乡间城里的路上。

一个夏日的正午,葛洪刚从城里一个亲戚家借书回来,在路上碰到一个童年时的小伙伴。

那人是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看着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的葛洪,带着嘲讽的口吻说:“葛洪老弟,读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你看我这不读书的人不是比你过得好吗?”

葛洪对他微微一笑,回敬了他两句话:“污水中的泥鳅,不知四海的宽广;腐草中的萤火虫,哪能看到日月的光华。”

葛洪回到家,不顾旅途劳累,先砍柴,再帮母亲干完所有的家务,最后再坐下来读书。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又写得一手好文章。

葛洪当了几年中小官吏,后来官场不得意,他便潜心从事炼丹术和医学的研究。青少年时打下的扎实的文化功底,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

葛洪在化学、冶炼、药学方面都建树。

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学、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还很留心民间流行的一些简便的治病方法。

他把在广大的农村搜集到的验方,结合自己的医药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叫《时后备急方》。

这部书里的治病药方,都用的是容易得到的草药,又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是灵验有效,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他还撰写了许多好文章、好书,其中有介绍冶炼和制药的《抱朴子》;介绍各种疾病治疗冶炼的《金匮医方》等。

祖冲之5岁决心解开圆周之谜

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在范阳(今河北涞水)。祖父祖昌是当朝的大匠卿,主管建筑工程,并且对天文历法及数学有一定的研究。

祖父经常给祖冲之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其中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

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晚上,在那里他常同农村小孩们一起乘凉、玩耍。

天上星星闪烁,在祖冲之看来,这些星星很杂乱地散布着,而农村孩子们却能叫出星星的名称,如牛郎、织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时,祖冲之觉得自己实在知道得很少。

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5岁时,父亲教他学《论语》,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气得父亲又打又骂。可是他喜欢数学和天文。

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话似乎不对。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

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

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3的圆周长。

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再分12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然后再分24、48边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

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96边,得出3.14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计算出192边形、384边形……以求得更精确的结果。

当时,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笔和数码进行演算,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罗列小竹棍,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1丈的大圆,又在里边做了个正6边形,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

此时,祖冲之的儿子已13岁了,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两人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96边,结果比刘徽的少0.000002丈。

儿子对父亲说:“我们计算得很仔细,一定没错,可能是刘徽错了。”

祖冲之却摇摇头说:“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

于是,父子俩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证明刘徽是对的。

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直到结果完全相同才罢休。

祖冲之从12288边形,算到24567边形,两者相差仅0.0000001。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还可以继续算下去,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只好就此停止,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3.1415926,而小于3.1415927。

很多朋友知道了祖冲之计算的成绩,纷纷登门向他求教。之后,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355/113,约率是22/7。直到1000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

沈括完成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公元1031年,沈括出生在钱塘(今杭州)的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是个地方官,一直在外地任职。母亲识文断字是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她担负着培育幼年儿子的任务。

沈括从小聪颖过人,酷爱读书而且勤奋刻苦,在母亲的指导下,他遍读家中的藏书,对各门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

沈括少年时代随父亲走过许多地方。壮丽的山河,广阔的田野,一幅又一幅地在他的眼前展开,引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敏捷灵活的四川鸬鹚、锋牙利爪的南海鳄鱼,在沈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父旅行的少年时代不仅使沈括开阔了眼界,也使得他接触了社会,对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所了解。

沈括虽然博学广游,但由于童年和少年时兴趣广泛,家中所有藏书皆看均学,且均感兴趣,但并不精通。

在靠文章求取功名的时代,自然科学并不被人们看重,象医学甚至属于低贱的行业,因此沈括并未能通过士人之途而早露头角。

但沈括是官宦子弟,24岁时,他因父荫而得官为沭阳主簿。这为他进一步增加阅历,扩充见闻,取得科学技术第一手素材提供了好的条件,入仕后的沈括依旧勤学不止。

他在沭阳任职时,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地埋知识,亲自考察绘制图画治理了沭水河,消除了水患,使百姓安居乐业,深受上司赏识。

1062年,沈括中了进士第一名。几年后入京,在昭文馆编校书籍。

沈括在昭文馆利用时间和职务之便,阅读了大量馆藏书籍,尤其深入研究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学。

一个编校书籍的青年官员,在天文方面如此下苦功夫,不由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天,昭文馆的官长向沈括提出几个天文学的问题,如有关28宿、黄道经度、日月形状和日月食发生条件等,沈括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一作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丰富的天文学知识使沈括在进入昭文馆的当年,宋神宗就要他负责改造浑天仪。1072年,又指派他兼任提举司天监。司天监是中央政府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可是,当时监内的情况很糟,懂得天文的专门人才奇缺,可供观测的科学仪器也很匮乏。

不学无术的主要官员整天无所事事,于是,沈括便推荐了平民天文数学家卫朴入监修历。并起用了一批士人,为他们分5科进行技术培训,学成后分配在监内工作。

沈括与卫朴互取所长,通力合作,终于修成了《奉天历》。《奉天历》虽然比旧历有许多进步,可在修历的过程中,遭到了守旧派的百般阻挠,实测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使新历的精密程度大打折扣。然而,沈括在晚年提出了更为先进的“十二气历”。

晚年的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于是专心把一生对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天文、地理、数学、技术等诸方面的观察实践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造册出书,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最终完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不但在中国科学史上,而且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科学家李约瑟说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从小热爱科学,非常喜欢读关于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在他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淡》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每见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梦溪笔谈》。

店老板见这位少年在书架旁找来找去,心中暗暗纳闷:这么多经书他不买,这是要找什么?

店老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要买《梦溪笔谈》。店老板告诉他,现在人们都读四书五经,为的是考取功名,科学方面的书即使进货也没人买。宋应星只好沮丧地离开了文宝斋。

宋应星在往回走的路上,脑子中一直在想那本书,到哪去找?唉,找本书真难呀!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着头。

他一边走,一边想,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馃。

这时宋应星的心思从《梦溪笔谈》回到眼前,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捡米馃。

捡着捡着,眼前一亮,包米馃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忙向那人询问米馃是从哪儿买的,好去寻找这本书。

宋应星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馃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馃的废纸。

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掏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

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

宋应星急得搓着手在水池边转来转去,心痛地望着水池里的书,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

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

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

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订好。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

宋应星从《梦溪笔谈》这部科学著作中学到了天文、数学、植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写《天工开物》一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时珍看松辨茯苓

公元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的医学世家李家。

李家几代从医,祖父是个走街串巷的游医,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父亲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对医药学颇有研究。

幼年的李时珍身体瘦弱多病,但经过父亲的精心调治,10岁左右身体渐渐恢复,并越来越强壮。

李时珍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去附近山上采集草药,帮助父亲抄写药方,自幼就获得了许多药草知识,并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医生和医药知识的迫切需要。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明朝,一般殷实人家都让子弟读经书,作八股文,以便获取功名。

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常常被人看不起。李言闻也不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医药事业。在父亲的教导下,李时珍14岁那年考取了秀才。

但李时珍并不热心功名,相反他特别喜欢医药学,常常背着父亲攻读医药书,幸好父亲还算通情达理,不再强迫他去走光宗耀祖的仕途道路,于是李时珍就一心一意研究起医药来。

1532年,为了考察入药的植物,李时珍决定外出亲自采访药草。他与师弟庞宪同行,有时搭船,有时坐车,有时骑驴,有时徒步,到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他便住下来,寻访本地名医。

有一天,他们骑着驴,跑进一条山道,见两旁山谷里生满了松树,一个个身如鳞甲,叶似猪鬃,都是生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高大老松。他们边走边看,一会儿,李时珍开口说:“庞宪,你瞧,这里的松树同刚才见到的不一样,都长得干巴龇裂的。”

庞宪抬头,见前面树林里,果然有几棵松树,叶子都已凋黄,随口答道:“怕都是病松吧!”

李时珍摇摇头,说:“这不是平常的病松,那树根下面的土为什么都是泡的,我猜那里面有茯苓,我们过去挖起来看看。”

说着,李时珍下了驴,庞宪也从驴背上跳下来,从驮袋里抽出一根小鹤嘴锄,跟着师兄走进了松林。

李时珍围着树走了两圈,看了看土色,选定了一块地方,指给庞宪看,庞宪就用锄头使劲地挖。

那赶驴的这时从后面赶来,见庞宪力气小,挖得不深,便接过锄头掘了下去。

他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一颗有番薯大的褐皮茯苓来。

庞宪高兴地说道:“书上说,多年松脂化为茯苓,就是这个吧!”

李时珍看到松林里很多松树都已凋败,便指着这些松树对庞宪说:“这里的茯苓都是人种的,你瞧这一片全是。这里一定有种茯苓的人家。”

他们赶到镇上,寻了一家旅店住下。李时珍便带着庞宪出去寻访。走进了第一家,才问了一句“你们这里的茯苓近来收成还好吗?”那个老人本来是笑脸相迎,可一听他的话便变了脸色,用目光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冷冷地说:“那可不知道,我们早就不种这个了。”

李时珍—连问了几家,都是这个情形:大家见他打听茯苓,对他都没有什么好言好语。李时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得回到旅店,他百思不得其解。

店家从赶驴人那里,知道李时珍是个出来采访药草的医生,见他在药农家里碰了钉子回来,便笑着说:“你要问话,为什么不先说明你是干什么的,他们一定以为你是官府里派下来查茯苓的了。”

李时珍忙问什么原因,店家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这两年,京里的皇帝和大官大府都兴吃茯苓,说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却又不要小的要大的,让各地寻找。这里的官府要药农交大尺寸的,可是,大茯苓哪里随便会有?交不出,官府就几次三番地派人来催,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店家说到这里,笑道:“你赶上这个时候去问这个东西,谁还会回答你?现在我去替你说说,就没事了。”

经过店家说明,李时珍再去访问,果然,药农们对他便另是一番款待。李时珍要了解的事情,也都一一弄明白了。

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遍尝百草,寻访名医,搜集民间药方,并作了大量研究,撰写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最终成为明朝杰出的医学家。

李时珍遍尝百草著成《本草纲目》

我国流传最早的药书是汉代的《神农草本经》,它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古人研究药物的成果,记载了365种药物。从那以后到明代的1000多年里,本草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掌握的可以治病的药物逐渐增多,分类也日趋严密。

如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写了本《名医别录》,在《本草》原有基础上,补充了魏晋时期治病常用的药物365种,宋朝的刘翰、马志编著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亿编著的《嘉佑本草》,还增加了许多外国药物,其他如《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救荒本草》、《食物本草》、《海药本草》等,都从不同方面有所增益。特别是四川名医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采古今单方,收入经、史、百家中有关药物多达1558种,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以前最完备的药书。

但各种《本草》版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谬误之处。《证类本草》上将虚掌、南星这两个同种异名的药草,当作两种不同的药物记载;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将旋复花当作山姜;冠中爽(shi)的《本草衍义》中,把卷丹和百合混为一谈。

从《证类本草》问世,到李时珍时代已经过了400多年。在这400多年中,药物知识有了很大发展,医生和民间都发现了许多新药;由于矿业生产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矿物新药;同时,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从国外传来许多新药,叫做“番药”,这些新药在一些杂书上有零星记载,但错误百出,需要审定。

有一次,李时珍在行医中就因此遇到一件棘手的事。他被一户人家请去诊病,病人亲属说,患者得了点小病,请了一位铃医来看,服药后反而病情加重,上吐下泻,头晕目眩,奄奄待毙。李时珍将那位铃医的处方看了一遍,觉得处方对症,君、臣、佐、使药搭配得当,怎么会有如此结果呢?他觉得十分溪跷。

于是,李时珍叫病人亲属将药罐取来,倒出药渣,一味药一味药仔细查看。发现,原因是药铺将一味有毒的药物虎掌当作漏兰子卖给了病人。

病人亲属大怒,立即请李时珍一起到药铺兴师问罪。谁知道药铺老板拿出一部《本草》,振振有词地数落李时珍说:“你看,《本草》上写得清清楚楚,虎掌就是漏兰子,你连《本草》都未仔细研究过,还配拿郎中架子来教训我?”

李时珍接过那本《本草》一看,书上果然明明白白写着虎掌就是漏兰子。李时珍只得告诉药铺老板,说《本草》的版本很多,有的版本也难免没有错误。但是药铺老板就是不肯承认。

李时珍想,由于《本草》的混乱造成药物的混乱,即使我们的药方开得再好,药抓错了,也会弄巧成拙,甚至成为杀人帮凶。看来,重修《本草》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李言闻听了儿子的话,思考良久,方说:“修《本草》这个动议很好,但是工程太浩大了。重新编一部新《本草》,不仅要把历代《本草》和诸子百家的书籍研究透彻,还要把全国出产的药物一一重新考察清楚,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历代《本草》的修订,大多是朝廷出面修的。有的人虽是以个人名义修《本草》,那也是因为这些人有钱有势,得到朝廷扶持。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修成《本草》。”

李时珍听了父亲的话,更清楚了修《本草》的艰辛。他想:前人可以请求朝廷帮助修《本草》,我们也可以找机会上奏朝廷。即使朝廷不支持,我也仍然要重修“本草”,事在人为,谁也动摇不了我的决心。

此后,李时珍浪迹天涯采百药,效法神农尝百草,经历27个春秋,大半生的努力,集灵800多部内集,采用纲目体系,收录两千种药物,三易其稿始成《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遍天下写出地理学巨著

江苏省江阴县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岸,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四季气候怡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公元1586年,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出生在这里。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的祖上几代均是读书人,可他父亲徐有勉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游历祖国的山川河流,是当地著名的隐居学者。

徐霞客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感到特别乏味,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像父亲和那些古代旅行家一样,远走高飞,游历天下。

父亲房间有许多关于古代旅行家故事的书籍,徐霞客常悄悄地拿出来看,里面许多惊险、新奇的故事情节,令年幼的徐霞客着迷,他向往自己有一天也会经历那些惊险与新奇。

有一次,他竟将书带到学馆去看,先生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可他却在下面看得津津有味,先生发现后十分生气,对他说:“徐弘祖,你在看什么,像你这样不好好学圣人经文,在上课的时候看这些无聊的闲书,有希望求取功名吗?”

徐霞客理直气壮地说:“我长大后要做穆天子、司马迁、班固那样的人,游历天下。”先生对徐霞客的无礼感到十分气愤,向徐霞客的父亲陈述了徐霞客的无礼行为。父亲听后,没有打骂儿子,而是耐心地教导儿子说:“孩子,你还小,需要在学馆里学习,等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再去读其他的书籍,不是更好吗?”

徐霞客却固执地说:“父亲,孩儿对四书五经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些书实在太死板了。”

父亲听后脸色越来越难看,凭心而论,徐有勉更希望儿子走仕途之路,只有这条路,才能当官,才能光宗耀祖。可眼前的儿子却无心于功名利禄,这可真让徐有勉左右为难。

懂事的徐霞客看出父亲的心事,便对父亲说道:“好吧,父亲,我以后会用功读书的。”

转眼,徐霞客到了考秀才的年龄,他的地理、历史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兴趣越来越浓,但对经文八股却越来越淡漠,迫于父母之命,他到县城应试。

考试前,徐霞客游览了君山,并登上了望江楼。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他情不自禁的喊道:“多么雄奇壮观的景象啊!”

身后一位老人问道:“小伙子,你喜欢长江水?”

徐霞客连忙点点头。这位慈祥的老人给他讲了许多江岸景点的由来,他说:“蟠龙山是武则天登基时黄龙在山顶蟠了3天而得名,凤凰山是一位石匠从崖岩中凿出了玉凤凰……”

老人的故事娓娓动听。徐霞客见老人知道这么多事情,忙问:“老人家,听说长江水是从西蜀流出来的,是这样吗?”“书上说它是从岷山西北发源的,可那地方实在太远,还没听说过有谁到过那里。”老人平静地回答。“岷山西北真是长江的发源地吗?源头的景象一定更加令人神往,要是我能到那里去亲眼看看该有多好!”

徐霞客的心似乎已经飞向巍峨的山岭、奔流不息的江河,他暗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去长江的源头,我要游遍祖国的江河山川!”

考试结束了,徐霞客榜上无名。回到家里,虽然父亲仍然督促他继续读书,来年再考,可他对功名已没有兴趣了。

等父亲一出远门,他就到父亲的藏书楼,邀游在书海中,如饥似渴,孜孜不倦。

有一天,一位客人正和父亲谈游览太湖包山的经过,还说到了山上的林屋洞,客人便向父亲求教,道:“徐先生,听说书上记载,林屋洞很长,可以通向四方,不知是哪四方?”

父亲紧锁双眉一时记不得了,这时徐霞客连忙对客人说道:“大叔,你说的是《郡国志》吧?上面记载说,林屋洞东通王屋,西达峨嵋,南接罗浮,北连岱岳。”

父亲十分惊讶,想不到儿子对地理知识如此熟悉,简直是倒背如流。看来让儿子走仕途之路是白费心机了。

经过这件事后,徐有勉思量再三,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弘祖,你已经长大了,看得出你的心思不在功名上,父亲也不再勉强你,不过你选择的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又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路啊!”

徐霞客听完父亲的话,像见到了雨过天晴的太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信心十足地对父亲承诺道:“爸爸,只要能游历天下,再苦再累,儿也心甘情愿。”

从此,徐霞客告别了四书五经,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地理知识,这些知识为徐霞客游历祖国的山川河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霞客一生从事地理考察,写下了大量的日记,后整理造册出书,这就是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我国的地理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道婆改造三锭脚踏纺车

黄道婆出生在上海淞江乌泥泾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到海南岛的崖州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成了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50岁时,黄道婆回到了家乡,看见妇女仍然用红肿的手剥棉籽,男人依旧用小竹弓弹棉花,而且织出的布很粗糙,于是决定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她根据自己几十年来丰富的纺织经验,对家乡落后的纺织工具进行改造,把单锭手摇纺车改为三锭脚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

詹天佑12岁留美的故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的一个小乡村。父亲詹兴洪,祖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出身儒商世家,很有才学,居广东经商茶叶。鸦片战争爆发后,茶行破产,迁居南海县务农。

詹天佑,字眷诚,是詹家的长子,他小时候就喜欢玩弄机件。

有一天,詹天佑忽然对家中的西洋闹钟产生了兴趣,他想,这东西为什么能滴嗒滴嗒走个不停呢?为什么一到点铃就响呢?趁家里人不在,他决定打开这个匣子,看看其中的奥秘。

于是,詹天佑把闹钟搬到地板上,用螺丝刀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并按顺序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在地板上。

他一边拆,一边想,这个零件有什么用处,那个零件是怎样装上去的。就这样,他一直把整座钟拆到不能拆为止。然后,又凭着自己的记忆把所有的零件装起来。

就这样一直忙到天黑,他居然把闹钟装好了。当然,他从此弄懂了闹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经过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留美幼童班,到美国求学,寄宿在房东杰克家,杰克大叔又对他非常关照。

一天傍晚,几个同学在杰克的客厅里为一个花瓷瓶争论不休。

家庭条件优越的英国学生克莱恩固执地说:“这么细的质地,这么漂亮的花纹,必定是英国制造的。”“不对,这是中国制造的。”一位女同学说。

克莱恩虽然年龄小,却因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对中国抱有很深的偏见。他嚷道:“中国这么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制不出这样精美的瓷器,杀了我的头我也不信。”

同学们请詹天佑来鉴定。詹天佑面对克莱恩,半是嘲讽半是玩笑地说:“你是该杀头了!”他拿起花瓶翻过来,指着瓶底说:“这是中国明代的瓷器,烧制时间约在17世纪中叶,有款为证。”

同学争相传看花瓶瓶底的烧制时间,点头称是。

当花瓶传到克莱恩时,他不屑一顾地推开,武断地说:“这是印度文。”

同学们哄堂大笑。詹天佑笑得前俯后仰,并大声说:“克莱恩,你真伟大,能将中国汉字念成印度文吗?”

克莱恩有点恼羞成怒,讲话更尖刻了。他说:“中国的男人抽大烟,女人裹小脚,比印度还落后。在我们英国,中国人和黑鬼—样,愚蠢、懒惰……”

詹天佑被克莱恩的话语激怒了,他捏紧拳头,在克莱恩的眼前晃了晃,生气地说:“你——你敢再说!”

克莱恩仗着他人高体壮,骂不绝口:“中国人懒惰、愚蠢!”

詹天佑忍无可忍,挥去一拳,克莱恩被这一拳打得踉踉跄跄,后退了几步。然后,两人纠缠在一起,在地毯上滚作一团。

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女同学被吓得躲在客厅一角。

这时,房东杰克大叔走了出来。刚才客厅的争吵他已经听见。老杰克拿起花瓶,不紧不慢地说:“这个花瓶是30年我从中国带回来的。中国是远东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国家,她的人民勤劳勇敢。”

詹天佑听着杰克的话,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朝老杰克连连鞠躬,不停地说:“谢谢您,谢谢您!”

1881年,詹天佑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他学成回国,并负责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李四光15岁留日的故事

1889年,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镇,父亲是个教书先生,给他起的名字叫李仲揆。

李四光的家境贫寒,父亲教书挣的钱不能养活全家。李四光从小就很懂事,他一边在父亲教书的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上限)念书,一边帮助妈妈干许多家务劳动——带弟妹、挑水、砍柴、舂米。

艰苦的环境,不仅培养了他勤奋、努力学习的好习惯,而且造就了他坚强不屈、刻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李四光14岁时,父母决定送他到武昌高等小学考试,李四光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爸爸,我一定要参加考试,争取考上。”

父亲望着聪明伶俐的儿子,开心地笑了。

不久,李四光告别了父母兄妹,独自一人乘船去了武昌。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昌高等小学录取了。

提起这次考学,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呢。他在填写报名表时,由于疏忽,把年龄填在了姓名一栏里,又没有钱再买一张报名表,所以,他灵机一动,把“十”改成“李”,然后在四后面加上了一个“光”字,后来李四光也就成了他的学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