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中医名家十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19:00:01

点击下载

作者:朱惠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谈“心”:中医名家十讲

谈“心”:中医名家十讲试读:

前言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叫特鲁多(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的医生,他的墓志铭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 ten, To com fort always”。对这句话最常见的中文翻译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词句简短扼要,饱含着对临床心理疏导的深刻理解,帮助着一代一代医学人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和肿瘤与心理障碍共病的患者打交道。我发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30%~50%的患者存在着抑郁症状,而且抑郁常同时伴有焦虑等症状。多年的临床实践,让我越来越领悟到这个道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患者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同时,作为一名高校的育人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中医药宝库中挖掘资源,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模式。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定义。从心理学流派的发展来看,各理论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其目的都是运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亦是如此。西方心理学各理论流派都是在历史的浪潮中不断产生、发展、继承、演变、再创新的,是各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产物。换言之,不同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都有其助人特色,其理论和技术都有针对其时代和文化的适应性。

对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而言,我们在过去的实践当中,较常用的是西方的理论,习惯于用西方的咨询和治疗方式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但若不加变化调整,自然不妥。反观西方高校,其心理健康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剑桥、牛津等大学不断根据现在大学生实际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重新创建和更新着理论及技术。

因此,在中国运用西方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和方法时,借鉴其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是很有意义的,但需要注意,是“借鉴”而非单纯的“拿来”!

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在努力构建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模式,我们的工作定位是,着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两大方面,将已有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技术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结合,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的大学生,让中医服务于高校心理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不断凝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宝库中寻找资源,结合西方方法和理论展开具体研究和实践,我们努力朝着以下三方面发展。

1.“道、学、技”并进,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心身智慧

正如《周易·系辞》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心理学是传统医学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分支。中医原创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中医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神形合一”的整体观,《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生气通天论》则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形神俱备,身心健康,精神饱满,可活到“尽终天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医道是一种艺术,是治愈人类身和心的艺术。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通过文献梳理和统筹,专业队伍研究和实践,深入挖掘整理中医文化下的育人育心的哲学观(道)、理论(学)和方法(技),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2.“源、联、用”深入,致力于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和中西融合“源”指的是来源,即源于中医心理学的道学技;“联”指的是联结,即对接西方主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理论和技术;“用”指的是将本土的理论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应用。我们聚焦中医药文化下心理健康内容的现代话语诠释,并初步探索服务大学生的实践路径,为今后构建本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理论实践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举个例子,近几年来,我们将“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试”运用于大学生新生心理测试,中医学的个性类型、体质、体型分类最早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五态人”“五形人”,论述较为系统完备。“五态人”基于阴阳的多少,把人分为五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与阴阳和平之人。原文记载了对五态人之神情、性格、举止、体质及治疗等。这五种不同人格类型都与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太阳之人是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的,多急躁易怒、有进取心、主观固执,自信大胆,精力旺盛,喜争好斗;太阴之人则是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胆小不喜欢冒险,过分敏感,沉默寡言,优柔寡断,固执迟钝,保守,自私等。

几年下来,通过对比我校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测试结果与SCL-90结果,发现SCL-90测试筛查出来的学生大多属太阴人格,二者有重合,但有部分不交叉,两者可互相借鉴。太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有研究表明,太阴和既往自杀意念、近一年自杀意念和未来自杀可能性均存在显著相关,与抑郁、孤独等相对负面的生活事件相关性较显著。

可以说,五态人格测试是从中医阴阳的大道衍发出来,形成了系统理论,即“学”,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取得了全国常模,最后形成了技术工具,有“技”,是一个完整的本土化过程。有理论基础即有“源”,和科学测量方法对接即有“联”,在大学生中运用即有“用”,比较成熟。

3.“明、行、证”完善,构建切实有效的本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明”指的是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应不偏不倚地理解西方和本土心理理论和方法在特殊时代和学术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缘由,了解其应用的经验。“行”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现实,进行应用实践,“证”指的是实践验证评估,无论是理论还是具体实践方法,均需在行动中研究,面向服务群体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调整,这样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本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意味着中国同世界关系更为紧密,本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探索不仅是中国需要,未来也理应造福世界。

我们的工作总体而言还在探索阶段,有很多部分需要去完善和发展,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理论思想。为此,我们特意将近几年来受邀到我校的知名专家有关演讲辑录成书,借此丰厚基础,扎实底座。

这本书里,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中医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庆其老师解析了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思想,分析了中医体质和心理气质的内涵与外延,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在养生中的作用,还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部主任、主任医师王振老师一起辨析了中医郁症和西医抑郁症的异同;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针对临床中的心理本土化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委会名誉会长、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王克勤教授阐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学科概念及基础理论框架;《中医神志病学》《精神心理疾病历代名家验案选粹》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曲丽芳教授详细阐述了心主神明与心智成长的关系;我国第一个中医学心身整体辨识的标准化工具、本土人格测验“五态人格测验”和“五五体质检测”创建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杨秋莉研究员介绍了五态心身的辨识与调养工作;1995年起即从事心身相关问题研究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兆健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中医心理情志治疗的内容;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常委并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科创始人张伯华教授介绍了自己对中医情志治疗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专家不仅是临床上治病救人的名医,亦是教学上言传身教的名师,他们不仅有宽阔的理论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心中,不仅有心理、有中医,更有着对文化的深深热爱。每一次演讲,我不仅看到他们承担了分享学术成果的使命,更看到了他们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如今,涓涓热情就藏在本书的字字句句中。中医心理可以是一种视野,也可以是一种思维方法,更可以是一门技术,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中国中医心理的发展带来崭新的推动力,能给当前的学生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医学工作者一些新思路,更希望能借此书唤起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书的特点在于,集合各专家之所长,溯古及今,对中医心理“道”“学”“技”三方面均有涉猎,且对演讲过程中专家的精辟论点进行了完整的保留。由于本书根据演讲录整理而成,部分专家思想难以进行全面展现,读者阅后难免有意犹未尽之感,推荐读者另寻个人专著研读。

在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的殷切关怀下,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眼看本书即将付梓,整理过程中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指导和关爱,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中医心理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道专家、临床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朱惠蓉第一讲积基树本中医心理学科学概念及基础理论框架主讲人◎王克勤主讲人介绍王克勤,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所荣誉研究员,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委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资深编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获得者。步入杏林已55载,致力于中医心理学研究30余年,构筑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是学科创建的带头人之一。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从其理论渊源来看,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甚至之前。《黄帝内经》及先秦诸子百家典籍中,就已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因此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从学科的创建来说,始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2009年底,该学科才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下来。所以从学科的确立来说,中医心理学被确认十年还不到,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一、中医心理学学科创建的历史回顾

首先,我要对学科的创建,和大家共同回顾一下历史。

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提法,也就是中医心理学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王米渠教授首先提出来的。那时“文革”刚结束,才迎来科学的春天,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出这个观点是需要勇气的。我那时虽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只是保守地提出“中医神主学说”。学科的创建,则是始于1985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同心协力创建中医心理学新学科的决议,并立即组织以王米渠、王克勤、朱文峰、张六通为主编的17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编写《中医心理学》统编教材,以适应中医院校中医心理学教学需求。随着这次盛会的召开和教材的编写,启动了中医心理学新学科的建设。之后每隔1~2年便举办1次全国性学术活动,并出版《中医心理学论丛》等学术刊物,同时积极申请筹建全国性学术组织。经过不懈努力,于1992年批准成立以王克勤为主任委员,杜怀堂、朱文峰、张六通为副主任委员,王米渠为秘书长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心理学研究委员会,至此,中医心理学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为了使中医心理学这一新学科得到官方的确认,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心理学泰斗薛崇成老先生的积极努力下,200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学科论证会。此后经过积极申请,于2006年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将中医心理学推向了世界。2007年再次召开了“中医心理学学科论证会”,终于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认定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因此,2009年是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二、中医心理学的学科概念

自从王米渠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中医心理学学科概念后,经过几十年来专家学者们的不断完善,现已基本确定下来。几年前,我有幸以课题组专家顾问的身份,参与了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杨秋莉教授主持的2008年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的制订”工作。该课题组经多次专家咨询,综合了专家们的建议,对中医心理学的名词进行了规范,并通过了验收。

该项目首先对中医心理学的学科概念进行规范,明确为:“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阐释人的心理现象,探索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影响,指导养生保健及临床疾病防治的新学科。”

关于这个学科概念的内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强调了中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什么特点?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继承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精华;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因此说,中医心理学是本土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这是与西方心理学有着不同的学科特色。(2)概括了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大方面。其中,理论研究包括中医心理学发展史及文献研究、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我和杨秋莉教授合作编写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已经于2013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理论研究还包括中医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要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分化出心理疾病的相关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进行充实和完善。在临床研究方面,有中医心理诊断以及心理测量评估的研究,这里既有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也有心理学特有的量表问卷。薛老和杨秋莉教授立足于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在《黄帝内经》基础上研发的“五态人格测量”,已填补了我国本土化心理测量的空白。临床研究既要对中医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发掘,还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疗法,如汪卫东教授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张伯华教授的情志顺势疗法等。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于应用,因此还应进行中医心理养生学、中医心理护理学,以及针对与心理相关的一些疾病,如情志病、神志病、心身疾病、睡眠障碍等临床治疗的中医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张孝娟教授等主编的《中医临床心理学》,于2006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为中医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中医心理学的学科概念,明确了中医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心身健康服务。三、中医心理学继承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华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继承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心理学这门学科,但是在先贤的很多典籍中都蕴涵宝贵的心理学思想。我们在创建这个学科的时候,努力把这些思想的精华吸取进来。(一)中国古代的“人贵论”思想

人类到底“贵”在哪?从古代先贤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贵在于这几方面:一是“有辨”;二是“有义”;三是“有志”。这不恰恰就是心理学研究的认知、情感、意志吗?人贵就贵在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心理素质上,所以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基本上规范了中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二)中国古代的“形神论”思想

古代先贤大多提出了“形神合一”的理念,如老子的“营魄抱一”、墨子的“形与知处”、庄子的“形体保神”、荀子的“形具神生”、范缜的“形质神用”等。这些都是中医心理学“形神合一”生命整体观指导思想的理论渊源。(三)中国古代的“主心说”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心主神明论”的渊源所在。在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以后,基本上古代人都认为人的思虑器官在心。主心说的实质是什么?《淮南子》提出:“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即关键不在于心的形体,而在于心所藏之神,神是心之宝。王守仁更明确指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是知觉处便是心”“心者身之主宰”(《传习录》)。什么是身之主宰呢?是神。所以主心说的实质强调的是神。现在有学者提出“脑髓说”,认为主心说不科学。实际上这个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就是器质的脑和脏象之心的争论,但在神主宰生命这一观点上是统一的。(四)中国传统的“象思维”

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阐述,充分应用了“象思维”。这个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并对东方人的思想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象思维”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易经》学中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就是天地万物之“象”的模型,由此变化“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说“立象以尽意”,讲的就是当某些事情还无法说清楚时,可以借用“象”来说明。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中国古代的高度文明。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就是象思维。例如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心理学,秉承了这一原创思维,其核心概念,如“神”“心”等,都是“象”的概念。(五)中国古代的“情欲论”思想

中国古代“情欲论”思想的精华,是中医心理学情志理论的重要内容。《礼记》“欲、恶者,心之大端也”,指出了情志活动的两极性;孟子“性感于物而动,则缘于情而为四端”、荀子“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说出了性与情的关系,情是人性的体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荀子“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强调了心在情志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论衡》所说“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明确了人的情志活动与“欲求”实现与否的关系。这些论述都是中医心理学情志理论的重要观点。(六)中国古代的“志意论”思想《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涉及认知、情志方面阐述得比较多,相对意志这方面说得较少。对于中医心理学的意志学说,我们主要是从古代先贤典籍中的“志意论”思想精华整理而来。其中包括意和志概念的界定、意志过程,以及意志与情感、认知的关系,意志的动力作用、意志的培养等。尤其强调了意志过程由心神主导,并借用先贤“志者,心之所之”“意者,心之所发”之义,将中医心理学的意志学说概括为“心之意志论”。(七)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

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概念,其内涵属于中国古代“人性”的范畴,因而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医心理学人格学说的重要内容。《论语》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了人格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各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从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其“狂”“狷”“中行”的个性划分,正是中医心理学按阴阳多少进行人格分类的雏形。刘劭《人物志》的“禀气阴阳,性有柔刚”“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物生有形,形有精神”等论述,蕴含着人格与体质相关的思想,这是中医心理学人格学说的重要观点,所以将这一学说称为“人格体质论”。(八)中国古代的“睡梦论”思想

古代先贤对睡梦论述的很深刻。墨子的“梦,卧而以为然也”“卧,知无知也”,强调了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人睡着了仍有意识活动,但不同于觉醒状态下的自主意识,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无知”意识。荀子说得更形象,他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从神和魂的关系阐述了梦的心理本质。“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神监控着魂的活动,白日魂随神行于外“使之则谋”,夜睡后“心卧”神归舍,放松了对魂的监控,于是失控的魂“偷则自行”,便产生了不被心神所知的“梦幻游行”。古代还有很多关于梦的分类,比如《周礼》的“六梦”等。这些都对中医心理学睡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四、中医心理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心理学,所以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于《黄帝内经》,包括“天人相应”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都是运用中医理论进行阐述的。(一)基本概念的中医阐释

1.神的概念

神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这是一个象思维的概念,在古代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说文解字》释“神”谓“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最初指的是人格化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天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有所提高,认识到天地自然变化的主宰者是“阴阳”,故《易经》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后来又认识到阴阳变化是有规律的,由此神的概念上升到主宰着天地万物变化的自然界固有规律的哲学范畴,脱下了人格化天神的神秘外衣。《黄帝内经》所论之神,就是脱去神秘外衣的主宰天、地、人变化的客观规律。《黄帝内经》将神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天地之神:天地之神是什么?清代徐灏笺注为“天地生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即主宰天地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天地之神,就是主导天地变化的阴阳,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虽无形,但其变化有象可查,整个自然界有条不紊地变化,这种变化的主导就是天地之神。(2)人身之神:人的生命活动是十分复杂的,但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是由人身之神主宰的。宇宙是个大天地,其自然变化由天地之神主宰着;人身是一小天地,其生命活动是由人身之神主宰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在体外可表现变化万千的生命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人身之神主导的生命活动而产生的,因此通过这些“象”,我们可以了解这个“神”。我仿着天地之神的概念,总结出人身这一小天地之神为“人身生万象,象有主之者曰神”。因此,人身之神在广义上又指生命的象征,故《黄帝内经》提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身之神所主宰的生命活动,既包括以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为特征的生理性活动,也包括以精神意识思维为特征的心理性活动,而心理性活动又是狭义的人身之神。中医心理学所运用的神的概念主要是狭义的,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活动,是属于心理层面的神。

人身之神,按其层次和职能,又有神、魂、魄、意、志“五神”之分;按其源之于先天、后天,又有元神和识神之别。

2.五神

1)神

五神中之神,是人身之总神,“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此神藏之于心,即所谓“心藏神”。《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此神又象征着由父母之精相互媾和而新生的生命。

2)魂《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在神的统领之下亦步亦趋的较低层次的神。往来是什么意思?往是以往,来是未来,“往来”包括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魂随着神进行着清醒状态下的意识活动,包括着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谋划。而在夜卧时,神归舍于心,控制魂的能力减弱了,魂摆脱神的监控“偷则自行”,便产生了“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的不同于清醒状态下的不自知的特殊意识活动。此即荀子所言:“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魂藏之于肝,与所伴随的神皆属于“阳神”,而神为阳中之阳,魂为阳中之阴也。

3)魄《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者生之本,所以“并精出入”就是说生命一诞生,魄即随着精而来,因此魄具有先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个“出入”,具有指向性。出,由内向外,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外向的动作行为,比如婴儿生下来就会手足舞动,会哭和叫等;入,由外入内,指的是由外在刺激而产生的本能的感知,比如痛、痒等。此即《类经》所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藏之于肺,并精而属阴,故有“魂为阳神而魄为阴神”之说。

4)意、志《灵枢·本神》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是认知范畴的意和志,指记忆和记忆的存储。《灵枢·本脏》又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这显然不是由外向内指向的认知范畴的意志,而是由内向外指向的调控精神魂魄、情志活动及身体对外环境适应性的神,是属于意志范畴的。意与志又有所区别,《类经》说:“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脾藏意、肾藏志,意志是在心神统领下行使调控人体心理、行为和生理活动的较高层次的神,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

3.元神

1)元神概念的提出

元神是针对识神而提出的概念。元,具有初始、本原之义。元神,即初始本原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神。识,具有认识、识别之义。识神,即思虑之神、欲神,是生后发展起来的后天之神。《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狭义之神即是识神,虽然没明确提出元神的概念,但是在有关的论述中,却已有先天之神的内涵。例如,“两精相搏谓之神”,这个神就是先天与生俱来的。人一生下来的神就是先天之神,这是生前在受精卵着床形成胚胎之时,元神就已经注入了,即《黄帝内经》所说“神气舍心……乃成为人。”

元神的概念首见于道家的典籍中,是道家在丹道修炼实践中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阴符经》首先提出了“不神”的概念,说“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意思是说,一般的人只能了解思虑、情欲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之神,但却觉察不到更深奥的非意识活动之神。这个神是修道之人在修炼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觉察到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因其不同于思虑之神,故称为“不神”。直到唐代,《太乙金华宗旨》中将此神命名为“元神”后,在道家典籍中才广泛应用起来。到了宋代,对元神的理解更进一步深入,张伯端在《清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明确指出:“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天所染气禀之性也。”这里已明确指出了元神、识神的本质区别。“元神”概念引入中医学的时间,从目前文献来看最早应是明代的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辛夷》条中提到了“脑为元神之府”。以后张介宾也在《类经》中提到了元神,他说:“人身之神,唯心所主……外如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类,孰匪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明确地在中医学领域中提出元神、识神概念的是清末民初的张锡纯,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中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

2)如何认识元神

首先,我们要承认元神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常人在一般状态下没有觉察到,但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如在内丹修炼过程中是可以体会到的,而且也是可以重复的。人们只要进入到“恬淡虚无”状态后,元神就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如《脉望》所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武术汇宗》也说:“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在气功的修炼过程中,真正进入气功态后,在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的状态下,元神就出现了。

其次,要认识元神和识神的关系。元神和识神都是人身之神,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元神是无思无虑,识神是有思有虑;元神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虚灵,识神是生后日渐发展起来的并被后天所染的灵而不虚。人出生后,元神虽与生俱来,但随着后天的成长,识神逐渐发展起来了,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熏陶下,长知识了,有思想了,能思虑了,有欲望了,识神也就膨胀了,就把元神屏蔽了。生后识神日强而压抑、屏蔽元神,此即张伯端所言:“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质性彰”。因此,元神和识神两者之间,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

元神源于先天,是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神。如何认识“先天”呢?对于先天,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凡是诞生之前与生命有关的一切都应视为先天。生身父母所赋予和遗传的一切固然属于先天,但父母所秉受祖辈的所赐也会遗传,也应视为先天。以此上溯至祖先,乃至人类的始祖,甚至再往前可以追溯到生命的起源,这些辈辈遗传的基因,如同永存于太虚中的灵光,都应视为先天。正如《性命圭旨全书》中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元从太虚中来者,不仅仅是父母,而且至生命的起源,在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个印记都是存在的,所以说元神可以追溯到生命之根。探究元神之本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多学科的协作,至少涉及遗传学、人类学、进化论等。

当今对元神有这么几种看法,列出来有助于对元神的进一步认识:(1)从佛学角度探讨元神,认为佛学“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中,前六识是属于识神范畴,当修到最高层次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时,识神完全被屏蔽,则元神出现。(2)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有人认为元神相当于潜意识。但我们认为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潜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但还没有脱离意识的范畴,而元神则是与生俱来的带有明显自然属性的“原生无意识”。(3)孙泽先教授《归根心理学》,将元神视为“归根意识”,强调其先天的自然属性。(4)有人从驱动力学说提出,元神是强大的“原始内驱力源”,人的生命在不自觉中被它所左右,这是人生命的潜能之所在。可以认为,元神是生命所具有的本能活动的能源,如人所具有的自稳调节能力、患病机体的自愈康复能力、紧急状况下的避害趋利能力、无为而无不为的开悟能力等。(5)还有人从“基因”“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及“人类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及其规律”来理解元神。(6)潘毅教授在2012年曾撰文说:“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与生俱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动自存的内在机制及规律,可视为人类祖祖辈辈为适应自然、适应社会、调试自身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属性的精神印记。”这个论述,将元神的来源、产生及重要作用等都进行了说明。

3)如何开发元神

元神对人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发人体内的生理潜能,调节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使之阴平阳秘,从而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既然元神对人的生命,对人的身心健康这么重要,怎么开发元神呢?我曾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9期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中医心理学应当重视元神的研究和开发”的论文,对这一问题有所阐述。根据古代道家、佛家修炼过程中的经验,开发元神的基本原则就是抑制识神。随着识神的膨胀,欲望越来越大,屏蔽了元神,所以开发元神就要逆之而行。基本原则就是控制欲念来解放元神,“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这个时候元神就出现了。开发元神的传统方法有儒家的修德、道家的修道、佛家的修禅。儒家修德也是修身养性的办法,通过修德,把欲念、欲望控制到最低的限度,使得元神获得解放。道家修道、佛家修禅,也是把识神、欲神控制住,让元神获得解放。另外还有气功修炼,正确指导下的气功修炼也可以解放元神。当今要解放元神,不能人人都去修道、修禅,这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所以中医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开发适应现代生活和临床使用的技术手段来解放元神、开发潜能,以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二)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心理学将阴阳五行学说充分运用到阐述其重要理论及指导临床应用中。

1.阐释“天地-社会-人”的整体观

阴阳,概括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扩展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社会和谐的“三才整体观”,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的“三才整体论”。

五行,将人的生命系统划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有内在联系的子系统,应用中国古代的象思维,把天地人整合在五行系统中。人的生命五行系统不是封闭在人体内,而是开放的,是与天地自然、社会密切联系着的。系统内同气相通,系统间生克乘侮,这是中医心理学“三才整体论”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心理学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如情志疗法、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

2.阐释“五脏情志”学说《黄帝内经》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这是中医心理学“五脏情志论”的理论基础。运用五行学说,将五脏与五志联系起来,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这就是“情志-内脏”相关理论。

3.阐释“阴阳睡梦”学说

昼夜的阴阳变化、卫气的阴阳出入、心神的阴阳动静,这就是睡眠产生的阴阳机制。梦的发生和梦象,也都与阴阳五行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4.中医心理学人格分类的理论依据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分类,是按阴阳五行划分的。按阴阳多少可分为“阴阳五态人”,即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按五行特征又可分为“阴阳二十五人”,即《黄帝内经》所说:“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三)脏象学说的运用

脏象学说是象思维在中医理论中的最突出体现。何为“藏象”?唐代王冰注曰“脏,藏也”“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从表露于外的“象”以了解藏于内的“脏”。因此,中医学所说的脏,不是解剖所见的脏,而是藏象之脏。在中医心理学中,运用脏象学说最主要的就是“心”的脏象。

中医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是“心主神明论”。而这个心是什么?是脏象之心。心的脏象,内容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是心主血脉,另一就是心主神明。在心理学中我们要研究的主要是“心主神明”这个象,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关于心主神明的内涵,在《灵枢·邪客》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就是说,心是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心神既主导了生理活动,也主导了精神活动,因此心主神明,就是主导了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心身活动皆在“心神”的主导之下,这就是中医心理学“心身相关”一元论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说,心主神明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着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即《黄帝内经》所说的“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2)主导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知)过程,即《黄帝内经》所说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将审查于物而心生”。(3)主导情志活动,即《儒门事亲》所述的:“五志所发,皆从心造”,《类经》所述的:“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4)主导意志过程,即“志者,心之所之也”“意者,心之所发也”。五、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很重要,这是中医心理学新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其研究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核心理论、心理现象的中医学阐释等。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应涵盖以上全部内容。框架的构建,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该框架的构建,明确了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形神合一论和三才整体论,其核心理论是心主神明论,对心理过程的阐释是心神认知(感知)论、五脏情志论、心之意志论,此外还有阐述睡梦心理的阴阳睡梦论,阐述个性特征的人格体质论。(一)形神合一论

整体观是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形神合一论阐述的是生命本体的整体观,形神合一论通过对形神关系的阐述,强调精神活动的物质性及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而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

1.形神概念

这里所说的“形”,不仅是指宏观的形体,更重要的是指微观的形质精和气;这里所说的“神”,是人身之神,强调的是生命之“主”。“神”是一个象思维的概念,有标本之别,神之本是生命之主,神之标是生命现象,这就是我所总结的“人身生万象,象有主之者曰神”的概念。

2.形神关系

形神合一论所阐述的形神关系是,神本于形(精)而生,依附于形而存,但神又为形之主,驾驭着形气而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如张介宾所言:“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因此从形神合一论来阐释生命的特征,就是《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形与神俱”,而死亡则是“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3.形神合一论的临床意义

形神合一的观点对于中医学在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都相当重要。因为神为生命之主,所以中医学在望、闻、问、切四诊中,都特别重视对神的辨识。在临床治疗时,也特别注重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所以《黄帝内经》强调“粗守形,上守神”,始终要把治神放在首要的位置,即《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既然生命是形神合一的,所以养生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养神,二是养形。但神为形之主,因此养生应把调心养神放在首位。(二)三才整体论

三才整体论,是将人的形神合一生命体开放到所生存的外环境中,去探讨人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与天地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关系,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社会和谐的宇宙整体观。这是运用《易经》的“三才”学说来阐述这一命题的,所以称为“三才整体论”。三才,指天、地、人而言,在《易经》八卦中以上、下、中三爻为代表符号,上为天、下为地,人居天地之中,展示的是人与天地相应的宇宙模型。但这个模型未能体现出阴阳变化,因此是一个不完善的静态的模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将三才皆加以阴阳变化,则这一模型的三爻变成了六爻,从而形成了能反映天地人三才阴阳运动变化的64卦动态模型,即“三才之道”。此即《易传·说卦》所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显然,三才之道中的人道已不是个体的人,而是具有不同人性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因此,三才之道所整合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整体观。以下我们主要讲一讲天道、地道、人道阴阳变化对心理层面的影响。

1.天道阴阳变化与心理

天道的阴阳变化主要指日月运行、星移斗转而致昼夜晨昏、月之盈亏、四时更迭、五运六气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影响人体的阴阳气血变化,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影响着睡眠的生物钟,也对一天情绪的起落有一定的影响。月之盈亏的阴阳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月圆之时是人体血气最旺盛的时候,血气方刚之时情绪容易激动不易控制,往往会出现一些越轨的行为,因此有的国家把月圆之夜称为“魔鬼之夜”。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四时阴阳变化影响人体气血阴阳,必然会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因此《黄帝内经》提出要“四气调神”。五运六气是关于60年一甲子的大周期的阴阳变化,在《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中所记载的不同干支年的病候中,都有不同的情志异常病证。而异常天气变化所发生的天灾,是造成心理创伤很重要的原因。异常的天象变化,影响着动物的行为,因此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人提出,由于在此时认知能力可能会受到干扰,所以对重大事情不宜进行决策。

2.地道阴阳变化与心理

地道的阴阳变化,主要体现在水土刚柔,因此《易经》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水土刚柔与地域方位、地势高下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水土柔刚不同,人的体质禀赋有所差异,其气质和性格也会各有不同特点。《素问·异法方宜论》讲到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由于水土刚柔燥湿不同,人们的体质不同,其发病也多不同,因而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也随之而异。这里虽然没有谈到气质,但根据“形神合一”的理论,其气质在不同地域肯定也有所差异。“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为刚燥之地,人的性格豪放、粗犷,性情豪爽耿直;东南为阴柔之地,人的气质也是阴柔的,做事显得比较精细,说话的声音也比较纤柔。这种差异在人文方面也得以体现,比如昆曲、越剧,与秦腔、梆子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西北的《黄土高坡》和东南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两首完全不同风格的曲调,就是“地道柔刚”对心理影响在气质方面的反映。

3.人道阴阳变化与心理“人道”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含义。在佛学中,人道是指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回中三善道之一;在伦理学中,指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在人文学中,则指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和权益的道德,也就是所说的“人道主义”。在中国古代,男女阴阳交合之道,也被叫作人道。《易经》三才说里面所提的人道是和天道、地道相对应的概念,也是阴阳之道。《黄帝内经》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道虽无形,但知天文可明天之道,知地理可明地之道,知人事可明人之道,因此,此处人道是指人事而言,即人情事理,泛指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易经》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儒家思想在“三才”人道中的体现,是借用了人性中的“仁”和“义”这对矛盾而又统一的概念,来表述人道也有阴阳变化。

人道的阴阳变化,体现在大至社会变革、战争祸乱,小至个人生活事件、人际关系世态炎凉等社会人事诸因素。这些原本就是心理应激的最重要的应激源,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大喜大悲、恐惧思虑,或忧愁郁怒等不良精神情绪,都会严重地影响心身健康,也影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社会中不同的人文环境也在影响着人的心理。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的熏染等,都影响着后天气质和人格塑造;音色世界,也在影响着人的心理。早在《礼记·乐记》中,就详细论述了音乐对心理的调适作用。音乐通过对意志的影响,可以灭国也可以兴邦,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鼓舞人的志气,建立了汉天下;一首《国际歌》鼓舞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抗日时期鼓舞着全民的抗日斗志,因其激奋人心的旋律,作为国歌在当今仍鼓舞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进。色彩世界对人心理的影响,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据报道,英国伦敦曾建了一座黑色的桥,由于黑色是使人忧郁、恐惧的消极色彩,所以自建起来后在这座桥上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后来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将桥身的颜色换成蓝色后,跳桥自杀的人明显减少了。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切忌幽闭室内,要多出去看看辽阔的大海、蔚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坪和森林,这样的环境和色彩,能使人心情豁然开朗,解除抑郁。音乐、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成为中医心理治疗中音乐疗法和色彩疗法的理论依据,也开创了中医心理学的音乐养生和环境养生。(三)心主神明论

心主神明论,是运用心的脏象,一元化的阐述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调控整合,从心理学层面更强调了心神对精神活动的主导作用,以及心身相互影响的机制。心主神明论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1.心的概念

关于心的概念,我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这个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脏象之心。其概念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融进了更多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中医学,儒学、佛学、道学,也都把心纳入到精神范畴。

2.心主神明的实质

心主神明的实质,就是在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脏象之心,行使“神为生命之主”的作用。这个“生命之主”的作用,实际是藏之于心的神所行使的。心藏神,心为神所依附之形,神为心所发挥之用,两者之间是“形质神用”的关系,正如范缜在《神灭论》中所描述的“舍利无刃,舍刃无利”的利与刃的关系。心之用即心所藏的神的作用,简称心神,或仅以“心”代之。

3.心主神明的内涵

心主神明的内涵包括两大方面,即“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点:(1)心神主导、调控脏腑功能:此即《黄帝内经》所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2)心神主导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后面所要阐述的“心神认知论”“心神感知论”。(3)心神主导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表现于外就是情志,因此情志过程也是由心神主导的,此即《类经》所说的“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4)心神主导意志行为:意志的产生源自于动机,即心中的打算,而意志支配的行为是由心神所主,包括随意运动和语言行为,因此“心之意志”。(5)心神总领众神:心神为众神最高统帅,魂魄、意志都是在心神统领之下进行的各有分工的精神活动。此即喻昌《医门法律》所言:“心……总统魂魄,兼赅意志。”

4.心主神明的临床意义

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心主神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我的临床理念——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1)治病先治人:对于疾病,我们应当看到这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件,人应当是这个事件的主体,因此临床诊治时,不应当只见病不见人,只针对病原而忽略了人,应以人为主体进行治疗,重视调动人体的自稳调节和抗病御邪能力。(2)治人先治心:治人怎么治?人是形神合一的有机统一整体,神为形之主,主导着人的生命活动,人的自稳调节和抗病御邪功能皆由神所主导,所以要重视治神。神藏于心,心主神明,所以治神即治心。(四)心神认知论

心神认知论是中医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1.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在哲学范畴认知理论又称为“认识论”。认知在中国古代称谓“知虑”,或简称为“知”。这个“知”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见闻之知”,即看到的、听到的“知”,实际上就是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另一是“德性之知”,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见闻之知又可分为“真知”与“常知”,真知是指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过的直接经验;常知则不是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的,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认知的高级阶段又称为“虑”。虑是思虑的意思,就是思维、思考已经感知的东西,将其形成概念。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虑”的认识很深刻,又将其分为“思”和“虑”两个层次。思就是思考,反复深入思考即“深思为虑”,进一步又认为“思虑久后睿自然生”。但“睿”尚不能视为“智”,只有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个认识是正确的,方可认为是智,即所谓“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2.认知的产生

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主体是指人必须要具有的正常的认知器官,包括感知器官和思虑器官。目、舌、耳、鼻、身是感知器官,而思虑器官现在大多认为是大脑,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定位于心,即孟子所言“心之官则思”。认知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这虽然是客体,但却是认识的源泉,认知过程没有这一客体是不能进行的,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除此之外,认知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主体与客体要互相接触,即所谓“接物”“任物”,既要有物可接,也要有物能接,如此方能如荀子所说“精合感应”“外物感心而来应也”。

3.认知过程《灵枢·本神》篇详细阐述了人的认知过程,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一认知过程从“任物”开始,最后又落实到“处物”,既强调了认知过程的物质第一性,又强调了认知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因此这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段论述,将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任物、意、志、思、虑、智6个层次,阐述了感知→印象→经验积累→概念形成→创造性思维→理论指导实践的认知全过程,强调了心为任物之所,认知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进行,因此界定心为认知过程的中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一过程。(1)“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有担任、担当的意思。在认知过程中,心一开始就担当对外界客观事物感知,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官来接受外物的信息。五官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只有传入到心以后才能产生感知。(2)“心有所忆谓之意”:忆,记忆、记录。外部信息通过感官传到心后,心将其记录下来而形成了这个事物的映象,当感官脱离这一事物后,这个映象在心里还存在着,这就是印象。此时所产生的印象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可称为表象。我们从中医角度也可以叫作心象、意象,这就是心有所忆之“意”。(3)“意之所存谓之志”:志者,誌也,记在心里而不忘却。这是在“意”的基础上,将心中感知所形成的映象存储起来,再次接收就再存储,积累将越来越多,相当于感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阶段。(4)“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思虑、思维,这是由感性认识跃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物之极谓之变”,在“志”的基础上,随着存储材料的增加,心神可充分的对其进行加工,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这个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称之谓“思”;这时的认知过程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是表象,而是深入到本质了,因此称之为“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