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6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2 04:28:0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6小时高清视频】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6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王峥嵘,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战派考研辅导专家。学术背景: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化学者陶东风教授。在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10余篇。长期从事考研试题研究与教学工作,对考试、考题、出题有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试题分析和考情分析能力,辅导经验十分丰富。

授课特点:授课紧扣大纲,直击考点,逻辑明确,善于深入浅出地将复杂内容简单化,便于理解记忆。将试题与考情系统联结,使考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收获最有用的考研知识信息。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新月社

2.孤岛文学

3.中国新诗派

4.新秧歌剧

5.“第四种剧本”

6.“女性诗歌”

7.“华盛顿大楼系列”

8.《黄金时代》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新性。

2.周作人散文的“闲话风”。

3.李金发诗歌《律》的情感与艺术。

附诗:

4.简述“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奂生性格的塑造和发展。

5.简述杨绛散文的基本特征。

6.以两位女作家的创作为例,简要阐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曹禺话剧的诗性特征。

2.简述“寻根文学”中阿城、韩少功、王安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新月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文学流派,需要重点备考,主要答出成立时间和地点、代表人物、代表刊物、文学风格等。【参考答案】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以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代表性的刊物。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追求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格,在创作主张与诗体风格方面都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特点。

2.孤岛文学【分析】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主要答出什么是“孤岛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与文学样式。【参考答案】“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后来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戏剧活动和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也较快,戏剧有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海国英雄》等,群众报告性文学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

3.中国新诗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诗歌流派,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极为深远。简要答出其得名原因、代表诗人、艺术主张等。【参考答案】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诗派,是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诗》的创办被认为是九叶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出版了《九叶集》,九叶诗派因此而得名。九叶诗派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新诗戏剧化”,在新诗写作中追求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主张“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九叶诗人的诗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4.新秧歌剧【分析】延安新秧歌运动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和思想文化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简要答出其产生原因、代表作品、工具化色彩。【参考答案】新秧歌运动于1943年在延安掀起序幕,它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延安新秧歌运动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直接的产物,文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秧歌剧承载着政治伦理表达的任务,同时获得延安民众的喜爱,可以看出新秧歌剧充分体现民间伦理诉求的事实。延安新秧歌剧的代表作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栽树》、《挑花篮》等。新秧歌剧作为改造传统秧歌剧的结果,是当时文学工具化的重要象征。

5.“第四种剧本”【分析】刘川1957年在《南京日报》上发表《第四种剧本》时提出:“三种剧本”是概念化地描写工、农、兵斗争生活的剧本,“第四种剧本”是不属于上面三个框子的非概念化的戏剧剧作。这一概念因此被沿用。简要答出得名原因、代表作家作品、艺术成就。【参考答案】“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被称作“第四种剧本”。主要代表作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第四种剧本”突破了“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干预生活,揭露矛盾和冲突。这对新中国现实主义话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女性诗歌”【分析】这道题考察当代诗歌方面内容,主要答出其产生的时代、代表作家作品和思想风格。【参考答案】80年代掀起的诗歌变革中,女性诗歌的崛起成为了变革中的主要脉流之一。女性诗歌一反过去女性话语缺席与半缺席的僵局,在当代诗歌的洪流中树立起自己的诗歌大旗。女诗人们呐喊、自白、奋力抗争,勇猛地冲破了男性织造的男权主义大网,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个体意识。代表作家与作品主要有伊蕾的《独身女人的卧室》和翟永明的大型组诗《女人》。

7.“华盛顿大楼系列”【分析】当代文学小说考察,简要答出其作者、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参考答案】“华盛顿大楼系列”是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的代表小说系列。陈映真是台湾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前期创作侧重描写小知识分子的生活现实和理想幻灭,充满人道主义情怀。1975年出狱后,陈映真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思想,对时代问题进行探索。最能代表他总体成就的,则是以《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为代表的作品,以《夜行货车》为代表,这系列小说每篇均完整独立,揭示了现代人性的异化以及对台湾现实和历史的思索,作品饱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8.《黄金时代》【分析】《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主要写出其作者、作品风格和时代意义。【参考答案】《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在1982年开始写作、经历十年写出的辉煌作品,是《时代三部曲》之一。它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三篇小说,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他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新性。【分析】鲁迅是现当代文学备考的重中之重,他的小说、杂文、散文都要积极准备,都可能出大题。本题即是一例。【参考答案】(1)融今人今事于历史故事中,以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

为了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鲁迅采用了古今贯通的写作手法,从史书上选取类似的古人古事,既以历史来批判现实,又用历史人物寄托理想,如《补天》中女娲胯下的古衣冠的小丈夫、《起死》中的现代巡警,都是为了讽喻现实而设。(2)将古人写活。《故事新编》着重于对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状态的扩展,寻找古人、今人思想感情上的相通之处,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人物的某些特征凸现出来,把古人写活了。《补天》中女娲气度宏伟的创造精神,《奔月》中羿创业之后的寂寞感和被欺骗之后的愤怒之火,在《故事新编》中都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刻画。(3)庄严与荒诞相结合。

在《故事新编》中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语调进行了相互补充、渗透与消解。如《补天》,一开篇是女娲造人、补天的非常宏大场景,渐渐地在女娲胯间开始出现了穿古衣冠的小丈夫,文章的最后,又出现了后人打着女娲的嫡派的旗号,在女娲肚皮上扎寨的荒诞场景,情节越来越悲凉。(4)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服务,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

油滑很像是戏剧舞台上丑角的插科打诨,有时穿插一些喜剧人物,有时满口现代生活的语言,如“OK”“古貌林”等等,这种“油滑”是鲁迅吸取戏曲艺术的历史经验而作的一种尝试与创造。这种写法不仅可以为“借古讽今”服务,而且也可以引导读者对历史人物作出相应的对比和评价。(5)风格从容、幽默与洒脱。《故事新编》写在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处在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骨子里含着刻骨的悲凉,但是文章的总体风格却比以往都更加从容、幽默和洒脱,这说明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有了某种超前性。《故事新编》语言狂放,想象奇诡,加上作者特有的风趣幽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2.周作人散文的“闲话风”。【分析】郁达夫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两人为最丰富、最伟大”,因此,二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参考答案】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取得卓著成就的一流作家,最能代表他散文的独有风格的是他的小品散文。他提倡“人的文学”,主张“生活的艺术”。在周作人笔下更多的是琐细而又不惹人注目的草木虫鱼之类的小题材,如喜欢写吃茶、喝酒之类闲适自在的生活,喜欢写苦雨、小船,写民风民俗,这一切平淡的人生琐屑构成了他散文中的艺术世界。作者全神贯注于对象之中,并细致入微地表现它们,从而使这类文章具有幽隽淡远的特有意趣。

同时,周作人的散文似乎是作者徐舒自在、从容不迫地信笔写出,毫无雕琢斧凿、刻意求工的痕迹,而在那率意写出的文字中,却有一种耐人品味的风神和韵味,可谓朴中有灵、平中见奇。他创作的小品散文是典型的茶余饭后的闲话散文、聊天式散文,读来让人感到平等、实在、亲切,有一种悠然、平和、恬淡的氛围,从而构成了周作人散文的平和冲淡的特有风格。《乌篷船》就是一篇体现作者冲淡风格的佳作。它以书信的方式展开,款款道来,自有一种亲切感。作者得知友人将去他的故乡绍兴旅行,并不是像普通向导似的逐个介绍游玩点,而是以最具水乡特色的乌篷船为中心来描叙故乡的风土人情,在作者心中“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在平淡的闲叙中,逐渐显示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情趣。简单的生活琐细,在周作人的笔下,注入了浓浓的情感和趣味,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可爱、近情,并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于淡泊中见新意,于冷静中见真情。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称赞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是对其“闲话”风格的高度评价。

3.李金发诗歌《律》的情感与艺术。

附诗:【分析】现当代诗歌分析题几乎每年都有涉及,主要考查考生的主观阅读鉴赏能力,规律性不是很强,需要考生多读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参考答案】

一首诗的容量不在乎其文字的多少或是篇幅的长短。有时,一首很短的小诗,乃包括了天罗地网般的内容,或以其张弛的力度而将人引入广阔的想象之中。李金发的诗《律》就是这样一首短小之作品,但却是情感与艺术巧妙结合的佳作。

诗歌《律》,上阙四句,下阙两句。上阙第一、二句是一种意境中“看”的描写,“月儿装上面幕,桐叶带了愁容,”这“面幕”二字是关键词眼,它将月儿拟人化了,画面即时活了起来:静谧的夜空,月儿笼罩着淡淡的清辉,仿佛靓丽的佳人,轻隐在薄纱之后,桐叶已无春时之碧绿,夏时之葱郁,已然满面风吹雨打的沧桑,像一个历经世事磨难的人流露出了人世沧桑的愁容。

紧接着两句是意境中“听”的描写,“我张耳细听”,听的是明月清辉下秋风一路走来的轻声软语,听窗外风儿吹着桐叶发出细细的“沙沙”声,听岁月如水缓缓流失的潺潺声,听……一切告诉我们的是那句话:“知道来的是秋天”。

上阙通过“看与听”两种意境的细腻描写,把我们带进自然之秋中。在对这些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也为后文作了铺垫。

下阙第一句“树儿这样消瘦,”用消瘦修饰树,运用拟人的手法,具体而又形象。下一句“你以为是我攀折了/他的叶子么?”意思即你以为是我带给这棵“树”的不幸而造成了他的消瘦么?一句反问,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含蓄的蕴涵,仿佛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将人引入一种深深的沉思中。这首诗最成功的运笔就在于尾句的反问句法,是作品的画龙点睛之处。

此诗通过对秋景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对秋天到来时树木萧条的刻画,揭示了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内心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启示我们要珍惜“光阴”。

4.简述“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奂生性格的塑造和发展。【分析】本题有些难度,是综合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写一位人物的流变史,考查考生的课外阅读量与分析能力。要说明陈奂生的性格变化,一定要把“陈奂生系列”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参考答案】“陈奂生系列小说”指的是高晓声的《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出国》等作品。主要写一个农民陈奂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表现出作者对农民的历史命运的关切。

陈奂生是一个勤劳、憨实、质朴的农民,在《漏斗户主》中,他长期被饥饿所纠缠着,并不懒惰却无法摆脱困境,对现实失望却又并不放弃努力。到了《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这个形象获得了特殊的艺术生命。《陈奂生上城》是这一“系列”中最为精彩的一篇。这里的陈奂生已不再为饥饿所累了,小说通过主人公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陈奂生转业》是顺势而来的,它是《陈奂生上城》结尾的一种扩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奂生转业的初步成功,又表明了陈奂生“工业化”的困境。奖金给他的愉悦和困惑乃至惊魂不定,是陈奂生在虚妄的世界中被现实击碎后的反应,他的精神优势出现了危机。在《种田大户》中陈奂生仍然难以摆脱自卑心理。他消除自我烦恼的办法是每每将自己降格处理:“我这个人运气不好,注定不会发财的”,“你别搭我这个倒霉人,我只配种田,别的都不是我做的。我这样的人要发财,那么天下谁个还该穷?”这种“降格处理”的办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精神疗法。

在高晓声笔下,陈奂生又戏剧性地出国了。《陈奂生出国》在技法上更为圆熟。高晓声得心应手地将他在异域的经验和中西方在观念与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移植到陈奂生身上。生活场景变了,而陈奂生依然故我。高晓声仍然关注陈奂生的命运,但他的创作心境比以前平和了,他“操纵”着的陈奂生愈来愈出“洋相”“滑稽相”,批判的锋芒也因此而钝化了。

5.简述杨绛散文的基本特征。【分析】杨绛是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杨绛散文的数量虽不多,但冷静从容、冲淡自如、深情款款,在新时期散文领域独树一帜,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参考答案】

杨绛散文充满了童心、爱心、真心,洋溢着人心、人情、人性,她把自己复杂的人生况味体验升华为散文创作,在文坛独树一帜,总体看来,其独到之处有以下几点:(1)杨绛的散文显示了她丰瞻的学识、

实在的生活体验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杨绛的人生经历使她在学识、生活历练、人格修为上极占优势,她能把深度的人性体验缓缓倾诉,洒脱而不失柔情,颇具大家风范,与所谓女性散文的“小家子气”绝缘。杨绛的学识、才情、人格修养渗透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自然率真地流露着,情是心灵深处点滴渗涌而出,思是人生体验百炼而生,情思相融,深远绵长。(2)杨绛的散文以平常心写平常事,谦和自然,淡泊宁静。

杨绛平和超脱,无论题材还是手法,她都能超越世俗,把审视的焦点放在平凡的生活中,信手拈事,随意写情,追求情感的自由和自然,情愫从容而富于情趣。以小见大是她常用的手法,无论是写文革还是忆亲朋,或是写自己都是如此。(3)杨绛的散文情真意浓而又淡淡如兰。

其文几乎篇篇关乎情:父女情、母女情、夫妻情、姐妹情、朋友情、世态人情……虽然她历经磨难,却传达出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它轻轻地拨动着人们最敏感的心弦,使读者不知不觉置身于温馨的氛围中,充满了感动。(4)杨绛散文的语言平实晓畅,幽默诙谐,自有神韵。

杨绛不事雕琢,尽去粉饰,很少故意选“眼”,很少发挥,更无故作高深的严肃,玩昧理性。一切都那么平易畅达。同时,作者淡泊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她有意无意间都在幽默调侃。这种充满喜剧性色彩的戏谑式语言在杨绛的散文中俯拾即是,那自在自然的洒脱情怀与生动自如的洒脱笔墨完美地结合到一处,令杨绛的散文韵味十足,掩卷仍不禁会心冥想。

6.以两位女作家的创作为例,简要阐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分析】女性文学的突起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考试也多有涉及,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加留意,多读一些代表性作品。【参考答案】20世纪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新中国一次次伟大的建设过程中曲折发展,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而80年代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女作家们摆脱了以往的观念束缚,开始从自我切身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将“人”的命运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敢于正视妇女面临的尖锐问题和复杂心态,也能够将女性的痛楚与不安、快乐与欢愉散落在家庭与社会的整体氛围当中思考描绘。

比如谌容的《人到中年》,塑造的是融中国女传统美德与新时期知识女性伟大品质于一身的形象,展示了时代女性于淡泊宁静的个性中蕴涵的坚强果毅,自我价值集中体现为在民主平等作风中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孜孜追求。小说中的陆文婷是一位中年女医生,面对生活里的种种苦难、困厄、不幸和烦恼,她总是以一种少女初恋般的热情肩担生活的重负,忍受生活的磨难,尽管身体垮下来,几乎丧失了生命,但最后战胜了病魔和死亡。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拒绝真心爱她的人,而是嫁给了代表金钱权势的他者,表明女性在改变存在境遇之后依然处于自我的迷失状态之中。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小说描写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

其它的女性文学作品还有铁凝的《麦积垛》、陈染的《私人空间》等等,尽管可能在表述女性观念与经验的具体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是都能够将女性置于非常具体的男欢女爱的实际场景中,表现出女性对日常行为和生命欲望的强烈感受,关注女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当代女性作家们的创作已经相当多元化和个性化,她们或者采用抒情的写法,或者采用现实的写法,已经完全可以大胆、自信、无畏地充分表达出自己对个性价值的追求了。

尽管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其仍然无法避免如下的带有焦躁矛盾心理的弊病:具有过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深邃的思想陈述坦白,没有整体的全局思维观念,运用泛滥的艺术描述技巧等等。女性文学特征中存在的这种焦躁矛盾心理,可能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情境下男性文学话语霸权占据的绝对优势,一方面来自于女性文学试图挑战男性文学话语霸权的渴望心理。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本身处于弱势当中苦苦挣扎,尚未形成稳定、健康而成熟的发展平衡期,但是这也绝对不能成为其随意进行文学表达的一个借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曹禺话剧的诗性特征。【分析】“鲁郭茅巴老曹”是现当代文学考试必考的的作家,可能涉及一到多人,往往出现大题,考生备考一定多加注意。曹禺在1935年给《雷雨》导演的一封信中,称“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因此研究者开始从“诗”的角度阐释曹禺的剧作。【参考答案】曹禺的话剧具有诗性特征。海德格尔认为,“凡艺术都是让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达而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要而言之,作品的“诗性”并不取决于其语言的华丽、韵律的整饬,而是主要体现在反映人的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询。作家只是以自己鲜活的生命感受力体察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关心的是人类的内在生命,而绝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这意味着,当我们说某位作家创作具有“诗性”的时候,是指其作品如实地呈现了“人”的生存状况,并在其中追问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曹禺的高明之处在于,当人们还在形而下的层面关注着物质的贫乏和国家的羸弱的时候,他却悄悄地肩负起了双重使命:在承担启蒙重任的同时,还以深邃的目光谛视着芸芸众生,关注着他们那骚动不宁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说,曹禺是现代中国作家中对“人”的处境最为关注的作家之一,在他早期剧作的创作意图中,对人的关注甚至多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正是曹禺的卓然独步之处。《雷雨》发表后,他屡次申明自己所写的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剧”。虽然在《雷雨》的表层符码中确实有着对封建家族和工厂主罪恶的揭露,但作品并未止于此,而有着更为深广的忧愤,那就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当同时代人还在做着主宰世界的梦的时候,曹禺却发现了人无法逃脱的苦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