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常见森林病虫及防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08:02:49

点击下载

作者:王龙,张金凤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木县常见森林病虫及防治

神木县常见森林病虫及防治试读:

前言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巩固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与内蒙古、山西毗邻,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南北长147 2km,东西宽95 km,总面积7635 km。神木县境内以明长城为界,地貌分为2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占县域面积的51%;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占全县面积的49%。

神木县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5.1℃。年平均无霜期169 d,年平均降水440.8 mm。

神木县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森林植物402种,森林覆盖率39.3%。

神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很多,截至目前发现的与林业有密切关系的昆虫计10个目、64科、

258种,其中天敌昆虫14科、30种;林木病害33种,蛛形纲蜱螨目1种,兔害1种,鼠害2种,有害植物12种。林业有害生物对全县森林植物构成严重危害。为了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我们编写了这本《神木县常见森林病虫及防治》。

本书共收编神木县常见林业病虫害52种,其中虫害34种,病害16种,森林益虫2种。书中对每一种森林病虫

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办法进行了叙述,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础知识,以达到正确选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的目的。

期望此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将来有更加全面介绍神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书面世。作者2015年10月第一章林木病虫害第一节林木病害一、松、杉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Pythium spp.,Fnsarium spp.,)1. 分布及危害

松、杉苗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幼苗立枯病,在全国各地苗圃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往往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易感此病的苗木中,以松、杉受害最为严重,此外还有白蜡、臭椿、枫、刺槐等苗木。幼苗得病后,地上部分虽死不倒,直立枯死。2. 症状

因发病时期不同,病苗可出现4种症状。(1)芽腐型:播种后、出苗前,种芽在土中被病菌侵染,引起种芽腐烂,地面表现为缺苗。(2)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2个月内,茎部未木质化以前,病菌从根颈侵入,使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幼苗倒伏而死。(3)顶腐型:幼苗出土后,遇阴雨天气,其嫩叶和茎部感病腐烂,常生出白色丝状物,往往先从幼苗顶端开始发病,然后蔓延至全株,茎、叶萎蔫腐烂。(4)立枯型:苗木木质化后,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腐烂,病苗立枯,但不倒伏。3. 病原

引起苗木立枯病的病原主要是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1)丝核菌: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丝核菌主要是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丝有横隔,粗8~14 μm,初期无色,多油点,呈锐角分枝,小枝与主枝相接处稍内缩,其上往往有横隔。老菌丝黄褐色,呈直角分枝,分枝与主枝相连处不溢缩。菌核的大小及形态不一,直径1~10 mm,褐色至近黑色,由大量浅褐色的菌丝紧密交织而成,内外颜色一致。

丝核菌喜含氮物质,最适宜在pH4.5~6.5的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 ℃,但在18~22 ℃时苗木发病最多。也有的苗木在30 ℃时发病快而多,高温有利于病菌的侵染。(2)镰刀菌:引起苗木立枯病的镰刀菌主要是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oll.),子座蓝色或杂生绿斑,革质,菌核状。分生孢子散生或生于假头状体、分生孢子座或黏分生孢子团中,群集时呈淡褐色至土黄色,或因子座色泽而呈蓝绿色至深褐色。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稍弯曲,两端较圆,基部在长轴的斜向有微小突起或稍有足形。有隔膜3~5个,3个隔膜的大小为(19~50)μm×(3.5~7)μm,5个隔膜的大小为(32~68)μm×(4~7)μm。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单生,褐色,球形或洋梨形,单细胞的大小为8 μm×8 μm,双细胞的为(9~16)μm×(6~10)μm,平滑或有小瘤。

镰刀菌分布广,多生长在表土层中,但有时可深达50 cm的土层中,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 ℃,但在23~28 ℃时苗木发病最多。(3)腐霉菌:引起苗木立枯病的腐霉菌主要是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腐霉菌的菌丝发达,直径2.8~7.3 μm。孢子囊条状,肥大而有瓣状分枝,直径4~20 μm。萌芽生泡囊,形成10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侧面有鞭毛2根,大小为(12~17)μm×(5~6)μm。藏卵器球形,直径为13~34 μm。卵孢子球形,表面平滑,直径12~24 μm。雄器有柄,每个藏卵器一般只与1个雄器交配。

腐霉菌喜水湿环境,耐微碱性,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 ℃,但一般在17~22 ℃时苗木发病最严重。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它们分别以菌核、厚膜孢子和卵孢子克服不良环境,可单独或同时侵害苗木。在苗木生长纤弱和环境条件适宜时,苗木立枯病一次病程只需3~6 h。在幼苗时期,可连续多次发病,而每次病程留下的死苗又是病菌的营养物质,病菌借以繁殖,造成流行。

松、杉苗立枯病的流行条件有以下方面:(1)前作是茄科等感病植物或者是老苗圃地连续培育松苗、杉苗3年以上容易发病,新垦生荒地1~2年不易发病。(2)苗圃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黏性重及土壤偏碱,容易发病。(3)种子质量差,雨天整地,床面不平或苗床太低,覆土过厚,易发生病害。(4)幼苗出土前,如遇低温多雨,易发生种芽腐烂;幼苗出土后,长期阴雨,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加上光照不足,幼苗细弱,易发病。(5)氮肥过多、苗木生长嫩弱容易发病,磷肥欠缺也易发病。施未经充分腐熟的基肥,既容易诱发地下虫害,又易在发酵时烧坏苗根、诱发病害。(6)苗木过密,后期容易发生病害。5. 防治办法(1)选好圃地:选择疏松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微酸性的苗圃地育苗;忌在蔬菜地上育苗,连年育松、杉苗容易发病的苗地,应轮作。(2)细致整地:圃地应深耕细整,床面要平整,中部略高,利于排水。(3)播种前土壤要消毒:用硫酸亚铁(黑矾),每亩施10~15 kg,研细,均匀撒在苗床上,再轻轻耙入表层土中。(4)科学施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但必须充分腐熟,并重施磷钾肥。(5)精选良种,适时播种,不要播种过密、覆土过厚,以便使种子顺利发芽,苗木生长健壮。(6)把好管理关,及时盖、撤草和排、灌水,注意除草。(7)化学防治:

1)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幼苗2~3次,间隔时间10~15 d,保护幼苗免遭病菌侵染。

2)幼苗发病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杀菌剂喷洒苗木,连喷2~3次,间隔时间为10~15 d;还可用1%~3%的黑矾(硫酸亚铁)液,以淋湿苗床土壤表层为度。由于硫酸亚铁对苗木有药害,施用后应喷清水洗苗。每隔10 d施药1次,共施2~3次。二、松落针病(Lophodermium pinastri〈Schrad.〉Chev.)1. 分布及危害

松落针病是世界上松类针叶常见的病害之一,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原始林,从幼苗至大树都有发生。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江苏、陕西、安徽、广东、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在陕西省神木县栏杆堡镇、神木镇等地发生。此病在油松、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赤松、黑松、马尾松、云南松、云杉等针叶上均有发生。病害严重时,整个树冠枯黄,提早落叶,影响生长。2. 症状

松落针病多侵染2年生针叶,个别1年生针叶也有受害。初期,病针上出现黄绿色斑纹,逐渐扩大为淡褐色,最后全针黄褐色。在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即性孢子器,在落地病针上产生若干黑色横线,其间黑色光泽的椭圆病斑是子囊盘,盘中央有一条纵向裂缝。遇湿时由里边挤出乳白色物,这是病菌的子囊孢子。3. 病原

引起松落针病的病原是松针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Pinastri 〈Schrad.〉Chev.],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类松半壳孢(Leptostroma pinastri Desness)。子囊盘为船形,有黑色子座,大小为(0.9~15)mm×(0.33~0.70)mm。子囊呈棍棒形,大小为(100~150)μm×(12~14)μm,内有子囊孢子8枚。子囊孢子无色,线形,顶端稍钝,尺寸为(85~140)μm×(1.5~2.0)μm,侧丝线形,略长于子囊,前端隆起,通常无隔。

子囊孢子萌发最低温度为1 ℃,最高温度为35 ℃,在20 ℃时萌发率最高。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地或树枝上的病针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形成子囊盘,4、5月份子囊孢子陆续成熟。在林间湿度大或有雨水的条件下,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露出乳白色的内含物——子囊群。子囊孢子从子囊内挤出后靠风传播,可连续3个月之久。子囊孢子萌发形成芽管,从气孔侵入,经2个月左右时间,才出现明显的症状。

由于子囊孢子成熟和传播时期较长,故在同一植株上能多次侵染。但由于本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力很差而无侵染力,故无再侵染发生。

密度大的林分发病较重。雨水多、林内湿度大有利于子囊孢子的放散与萌发,因而病害发生重。

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山高风大及土壤瘠薄地区,林内易干旱,长势不良或杂草丛生的幼林易得病。5. 防治办法(1)加强抚育,及时间伐,清理林内杂草,提高林木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2)营造混交林。混交林带中针叶树的初植密度不宜过大。(3)化学防治:在子囊孢子飞散传播时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喷50%退菌特500~800倍液,也可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每15 d喷1次,共喷2~3次。三、圆柏锈病(Gymnosporangium spp.)1. 分布及危害

圆柏(桧柏)锈病,在我国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神木镇发生。圆柏锈病几乎在有圆柏栽培的地方,只要同时有转主寄主存在,就可能发生病害。病害只对圆柏及其变种龙柏、塔柏、偃柏发生危害,对其生长似无重大影响,但对转主寄主梨、苹果、山楂等会造成落叶、落果,损失很大。2. 症状

圆柏锈病共有3种,即胶锈、球胶锈和梭胶锈。春季在被害枝条或针叶上生出黄褐色至棕褐色角状冬孢子堆。成熟的冬孢子堆经水浸即行膨胀为橘黄色胶状物,树上冬孢子堆多时,雨后全树如黄花盛开。(1)圆柏胶锈病。冬孢子堆生于圆柏刺状叶、绿色小枝或木质化小枝上,在叶上多生于叶面,初出现黄色小斑点,继而略为隆起,最后表皮开裂,咖啡色的冬孢子堆突出。初为半圆形,后成近圆锥形或扁楔形。小枝上冬孢子体的形状与叶上相似,常数个丛生于一处,受害的木质化小枝生冬孢子堆处,常略肿大呈梭形。(2)圆柏球胶锈病。为害圆柏的小枝,受害处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小瘿瘤。较大的瘿瘤可能是前一年遗留的,其中病菌尚未死亡,所以瘿瘤能继续发展,并产生新的冬孢子堆。(3)圆柏梭胶锈病。冬孢子堆生在圆柏较大的枝条上,受害枝条稍肿大呈长梭形,冬孢子堆突破表皮生出,肉桂色,楔形,单生,常互相连接,纵向成一长列。3. 病原(1)圆柏胶锈病(圆柏梨锈病)由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引起。冬孢子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双细胞,分隔处不溢缩,大小为(33~62)μm×(14~28)μm(叶上),(35~75)μm×(15~24)μm(绿枝上),(37~60)μm×(16~25)μm(木枝上)。每个细胞具2个芽孔,位于靠近分隔处。有时顶部也有1个芽孔,柄无色,极长。无夏孢子阶段。

精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主要寄生在梨属、木瓜属、山楂属的植物叶上。在叶上产生黄色向叶背隆起的病斑,病斑正面生瓶状精子器,背面生管状锈孢子器。病害有时发生在梨的叶柄、小枝和果实上。(2)圆柏球胶锈病(圆柏苹果锈病)由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引起。冬孢子堆于每年2~3月出现,紫褐色,高1.5~3 mm,宽2.5~5 mm,厚0.5~2 mm,常互相连接成鸡冠状。冬孢子有薄壁、厚壁2种,薄壁的冬孢子呈椭圆形,双细胞,分隔处略溢缩或不溢缩,大小为(34.6~57.6)μm×(16.6~25)μm。厚壁的冬孢子呈纺锤形,大小为(30.6~53.8)μm×(20.5~25.6)μm。冬孢子每个细胞的近隔膜处,有芽孔1~2个,有时顶端有1个芽孔。

精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生长在苹果属植物叶上,有时小枝及果实也能被害。(3)圆柏梭胶锈病(圆柏石楠锈病)由日本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aponicrcum Syd)引起。冬孢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也可呈梭形至长梭形,顶部圆或微尖,灰褐色,大小为(49~68)μm×(17~23)μm。每个细胞有2个芽孔,位于隔膜附近。

精子器及锈孢子器阶段生长在石楠属植物叶上。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夏季,苹果或梨叶片的锈斑上产生性孢子器;6月下旬,在叶片背面病斑出现锈孢子;7月,锈孢子放出,随风传播到圆柏嫩枝上,侵入嫩枝,并逐渐形成冬孢子堆;翌年4、5月份遇雨膨胀破裂,产生小孢子,随风传播,直接侵入或自气孔侵入转主寄主的幼叶,潜育期10 d左右。

胶锈不能侵染苹果,球胶锈不能侵染梨和木瓜。5. 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2)剪除菌源。在冬季剪除圆柏上的菌瘿和重病枝,集中烧毁。(3)在苹果和梨园周围5 km范围内,不种植圆柏、龙柏。(4)化学防治:

在苹果和梨展叶期喷1∶1∶200波尔多液;7~10月份往圆柏树枝上喷1∶1∶100波尔多液,喷2次,每隔半月喷1次;次年3~4月冬孢子堆成熟时,喷1∶1∶100波尔多液2次,每10 d喷1次;或喷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四、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et Towns.) Conn.]1. 分布及危害

根癌病,又叫冠瘿病,在我国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山东、重庆、四川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锦界镇、大柳塔镇等地发生。本病寄主很广,主要为害苹果属、梨属、蔷薇属、杨属、柳属、冷杉属、核桃属、丁香属、臭椿等300多种植物,苗木、幼树和大树均可发病。受害苗木或树木生长衰弱,如根茎和主干上的病瘤环干一周,则生长趋于停滞,叶片发黄早落,甚至死亡。2. 症状

此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有时也发生在主根、侧根和主干、枝条上,发病初期在被侵染处发生淡黄色的近圆形小瘤,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随着瘿瘤逐渐增大成了不规则块状,在大瘤上又出现许多小瘤,表面粗糙并龟裂,质地坚硬,后变深褐色,最后外皮脱落,露出许多突起状小木瘤。瘤的内部组织紊乱,混生有薄壁组织及维管束。3. 病原

根癌病由杆状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Conn]引起。杆状细菌大小为(1.0~3.0)μm×(0.4~0.8)μm,能游动,具有1~4根鞭毛。有些菌没有鞭毛,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在0~37 ℃均可生长,致死温度为50~52 ℃。酸碱度以pH7.3最适合,耐酸碱范围为pH3.6~10.5。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根癌细菌主要存活在癌瘤的表层和土壤中。在土壤寄主残体中可存活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两年内若遇不到适当寄主,即失去致病力和生活力。病菌主要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也可因采条、嫁接或耕作的农具,以及地下害虫传播。苗木、种条的运输往往能帮助病菌远距离传播。病菌由伤口侵入寄主,土壤接触处易遭受侵染。病菌侵入后开始在皮层组织内繁殖,刺激细胞加快分裂,形成癌瘤。自细菌侵入到出现症状,需数周至1年以上。病害适于在偏碱性的土壤和温度较高的砂壤土内发生,酸性和黏土重的土壤中很少发病。嫁接方式与发病也有关系,芽接比切接发病率低。不同种类的杨树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毛白杨发病率高,加杨和钻天杨苗木受害轻。5. 防治办法(1)严格检疫,发现病苗当即烧毁。在出圃前,对可疑苗木要用1%的硫酸铜液浸根5 min,用清水冲洗后再栽植。(2)选择无病区建立苗圃。如果圃地发生根癌病,则需与非寄生植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3)防止苗木产生各种伤口,以免遭病菌侵入。(4)对发病的病株,用刀切除病瘤,后用波尔多液涂抹伤口。(5)用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12份)涂敷病瘤,有防治作用。(6)土壤消毒,每亩施5~15 kg硫黄粉或硫酸亚铁、漂白粉,可防治根癌病。(7)防治地下害虫以防止其为害根部。五、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1. 分布及危害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柳腐烂病,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北、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杨、柳,另外还为害榆、桑、核桃等树木的枝干和嫩梢,引起枝干枯死焦梢,严重时可引起杨树大片死亡。2.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枝干和枝条上,表现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干腐型初期出现暗褐色微肿起的水渍状病斑,当寄主生长衰弱和空气湿度较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变软腐烂,手压之有褐色液体流出,有酒糟气味,后病组织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不断扩大,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以上部分枯死,患部树皮的韧皮部或内皮层呈褐色或暗褐色,糟乱如麻。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湿天气时,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枯梢型发生较少,病斑多发生在1~2年生幼树主干和大树枝条上,初期病部褐色,不呈水渍状,病斑发展很快,几天后环枝干一周,使病斑以上枝条枯死。此时病斑皮层外部橘黄色,相继出现散生小黑点,韧皮部变为黑褐色,易与木质部脱离。3. 病原

病原菌为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无性阶段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Pers.)Fr.]。病菌在寄主皮层中形成子座,子座形状不规则。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直径0.89~2.23 mm,高0.79~1.19 mm。分生孢子器多室,有一总孔口伸出子座外,颈长0.41~0.64 mm,孔口突破寄主表皮伸出表面。分生孢子单细胞,小而无色,肾形,大小为(0.8~1.4)μm×(3.7~6.8)μm。子囊壳为有长颈的烧瓶状,埋生在子座中,直径350~680 μm,高580~890μm。子囊呈棍棒状,中间略膨大。子囊孢子双行排列,形状与分生孢子相似,但较大,大小为(2.5~3.5)μm×(10.0~19.5)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的菌丝、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树上越冬。越冬后的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杨树干上,萌发产生芽管,由虫伤、日灼伤、冻裂伤口处侵入树皮。过冬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沿树干传播,或流到地面上与尘埃一起借风力传播,落到树干上萌发产生芽管,由伤口侵入树皮。病菌经腐生生活后生长繁殖,破坏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生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入夏时生出带有子囊壳的子座。每次侵染树皮,一般6~10 d就可发病。

本病每年4月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缓和,9月基本停止发展。平均气温在10~15 ℃有利于病害发展,平均气温20 ℃以上不利于病害发展。秋季气温下降也有利于病害发展,但由于树液流动缓慢,病菌生长也慢,病势不如春季发展快。

病害只为害生长衰弱的树木,在天然林中很少发生。人工林、防护林、行道树受害严重,新栽的幼树最易感病。

病害的发生与树种、树龄,以及林带结构、方位、密度等有密切关系。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的树,受害较重;整枝技术不良,强度修剪削弱树势,易诱发病害;防护林和片林的迎风面和边行,由于风沙袭击,发病较重。

郁闭度在0.7以下的片林发病重,小叶杨、钻天杨较抗病。

生长在低洼积水、土层瘠薄,易受虫害和机械伤害的树木,以及迎风方向、早春日灼严重的部位发病重。5. 防治办法(1)适地适树,合理混交,加强幼林管理,排涝抗旱,及时间伐。(2)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合理修剪,防止强度修剪。结合修枝,把死枝和已病的立木清除出林外。(3)涂刷白涂剂,防止日灼和冻害。(4)药物防治:早春先用小刀将病斑刺破,划破的范围为病斑与健康树皮交界处,然后涂10%的碱水或5%的退菌特,半月后再涂1次即可。六、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1. 分布及危害

杨树溃疡病,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河北、江苏、内蒙古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均有发生。除为害杨树外,还为害核桃、刺槐、苹果等树种。被害植株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枯梢,严重的整株死亡。2. 症状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干部和主枝上的重要病害,不仅为害苗木,也能为害大树。病菌多由皮孔侵入,在皮孔的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斑,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泡的大小不等,直径为0.5~2 cm,泡内充满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后,液体流出,遇空气变为黑褐色,病斑周围也呈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当病斑包围树干时,由于养分不能输送,将使树的上部枯死。有的病斑第二年继续扩大,后期病斑上有黑色针头状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一般光皮树种水泡明显,粗皮树种上仅使树皮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流出红褐色液体,不形成水泡。3. 病原

病原菌无性世代为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春季发生在病斑上,当年秋季形成分生孢子器,秋季发生的病斑则在翌年春季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暗色,球形,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单生或集生小黑点,大小为(97.0~233)μm×(97.0~184.3)μm,有明显的子座,后期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单孢,无色,大小为(19.4~29.1)μm×(5.0~7.0)μm。

有性世代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Mong.ex Fr.〉Ces.et do Not.],在秋季形成比分生孢子器稍大的圆形小点子——子囊腔。子座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近圆形,单生或丛生,内生1个至数个子囊腔。子囊腔呈扁圆形或洋梨形,黑褐色,具乳头状孔口,大小为(116.4~175.0)μm×(107.0~165.0)μm。子囊呈棒形,有短柄,壁双层、透明,顶壁稍厚,大小为(49.0~68.0)μm×(11.0~21.3)μm,内含孢子8个,中部成双行斜列,下为单列。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为(15.0~19.4)μm×(7.0~11.0)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在寄主植物的主干和枝上,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腔越冬,翌春孢子成熟,借降水和空气传播,由皮孔侵入,潜育期2个月左右,发病生水泡斑。分子孢子在生长季可多次侵染,4月开始发生,5~6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7~8月病势减缓,9月再次出现高峰,10月以后逐渐停止发展。

降雨多则病害发生严重,气温在20 ℃以下有利于病害发展。

林地低洼、排水不良,树势衰弱、密度过大,病情严重。

移植苗发病严重。

杨树品种不同,发病轻重不一样。通常,光皮杨树发病重于粗皮杨树;同一树种,树干阳面病情重于阴面。5. 防治办法(1)选择抗病树种。(2)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树木健康生长。(3)树干涂白,以防树干冻裂日灼,是防此病的关键。白涂剂的配制比例为:m(生石灰)∶m(食盐)∶m(水)=1∶0.3∶10。(4)化学防治:发病时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的浓碱水涂抹患部。涂前用刀在患部刻纵横交错的伤痕,涂药1~2次,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发病高峰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以防止病菌侵入。七、杨树灰斑病(Mycosphaerella mandshurica Miura)1. 分布及危害

杨树灰斑病,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发生。杨树从小苗到大树都能发病,该病以幼苗、幼树被害严重,使叶片提早脱落、嫩梢枯顶,或造成多顶苗,变成废苗。2. 症状

病害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水渍状病斑。病斑的颜色因树种而异,有绿褐色、灰绿色和锈褐色等。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的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幼苗顶梢和幼嫩枝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而下垂,俗称“黑脖子”。上部叶片全部死亡,病部易被风折断,由下边叶柄的休眠芽再生出小梢,使病苗成为无顶的多头苗。3. 病原

病原菌由东北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andshurica Miura)引起。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见到,无性世代为杨棒盘孢菌(Coryneum populinumBres)。当分生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盘宽40~160 μm,分生孢子梗褐色。分生孢子多胞,以4胞为多,大小为(25~40)μm×(6~11)μm。孢子在水滴中易萌发,两头细胞最易产生芽管,萌发温度为3~38 ℃,以23~27 ℃为最适宜。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是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可随风、雨传播落在新生的杨叶上,萌发生芽管并生附着胞,再由表皮细胞缝隙,或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叶内。潜育期5~10 d,发病2 h即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一年可多次发病。秋后,病菌随落叶在地表越冬,第二年春季,当温度、湿度适合时,再侵染新的叶片和嫩梢。

病害每年发生2次高峰,第一次在5月下旬,第二次在7月初。有些地方病害发生较晚,8月末开始发病,9月末基本停止。先出现叶斑病状,雨后病斑连片,形成大斑,在嫩梢上多发生为黑脖子病状。

小叶杨、青杨、钻天杨、箭杆杨感病重,黑杨、大青杨次之,新疆杨、银白杨不感病。

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温度的关系密切,每当湿度增大持续6~8 d后,发病率也随即增高。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病害极易发生而且严重。

苗床上1年生苗发病最重,2年生和3年生苗及萌发条也常发病,老龄杨树受害轻。5. 防治办法(1)扦插密度不要过大,当叶片密集时,可适当间苗或打底叶,以便通风降湿。(2)栽植新疆杨、银白杨等抗病品种。(3)及时除掉大树下带病的萌发枝条,以减少病菌来源。(4)化学防治:

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农药,每隔15 d喷1次,喷2~3次效果更好。八、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1. 分布及危害

杨叶锈病,也称黄粉病,因这种病害的病原菌的另一转主寄主是落叶松,所以又称落叶松杨锈病。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河南、青海、山西、陕西、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均有发生。这种病害可为害小叶杨、加杨、合作杨、箭杆杨及落叶松等树种。从幼苗到成龄大树都能为害,尤以苗木和幼树受害严重,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2. 症状

杨叶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落叶松。落叶松初发病时针叶上呈现短段淡绿色斑,病斑渐变为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泡,叶斑下面长出黄色粉堆,严重时针叶枯死。杨树初发病时叶的背面初生淡绿色小斑点,很快便出现橘黄色丘疹状斑,表皮破裂后露出橘黄色粉,为夏孢子堆。秋初于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铁锈色隆起斑,这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多数相连时,常使孢子堆周围叶片组织坏死。又因夏孢子堆是破表皮而外露的,给叶片造成大量破伤,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同时又使叶片大量失水,导致落叶、枯梢,以及下年放叶迟、叶片小等症状,会严重地影响生长量的增长。3. 病原

病原菌是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它是转主寄生的长循环型锈菌,在落叶松上产生精子和锈孢子,在杨树上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精子单胞,无色,球形,大小为1.2 μm×0.6 μm;锈孢子球形,鲜黄色,表面有细疣刺,大小为(27~36)μm×(18~24)μm。夏孢子呈卵形或长椭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细疣刺,大小为(28~36)μm×(16~24)μm。侧丝呈大头棒状,长40~70 μm。冬孢子单胞,褐黄色,圆筒形,大小为(20~47)μm×(9~10)μm。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子,突破表皮再生担孢子。担孢子堆锈黄色,粉状。单个担孢子球形,单胞,淡棕黄色,并带1个鸟嘴状突起,9~10 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落地病叶上越冬。翌年早春,冬孢子遇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孢子,并由气流传播到落叶松上,由气孔侵入,在针叶上产生性孢子及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落叶松,由气流传播到杨树叶片上萌发,由气孔侵入叶内,经7~15 d,在杨叶背面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复多次侵染杨树,故杨叶锈病在7~8月非常猖獗。到8月末后,在杨树病叶上产生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在病落叶上越冬。夏孢子越冬后,萌发率很低,仅为0.3%,故在侵染中无实际作用。

一般是苗木和幼树发病重,大树发病轻。对于被害杨树,病害一般是由树冠下部叶片先发病,再逐渐向上蔓延。5. 防治办法(1)要在圃地和杨树幼林内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2)避免杨树与落叶松混交,苗圃培育落叶松与杨树的幼苗要相隔一定距离。(3)选育抗病品种进行造林。(4)加强苗木管理,提高苗木抗病力。(5)药剂防治:叶片发病初期,可喷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喷65%的可湿性代森锌粉剂500倍液、0.3°Bé石硫合剂等都有效。根据发病轻重,每隔15d喷药1次,共喷2~3次可见效。九、杨苗黑斑病(Marssonina populicola Miura)1. 分布及危害

杨苗黑斑病,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江苏、陕西、新疆、江苏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发生。该病是北方地区杨苗的大害,它不仅引起杨苗早期落叶,还能造成育苗失败。2. 症状

病害发生在叶片上,自下部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生针刺状发亮的小斑点,2 d后,叶正面也出现黑色斑点,大小在 0.2~1.0 mm,5~6 d后病斑(叶正反两面)中央出现灰白色突起的小点,外缘呈黑色,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为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直径0.2~1 cm,中间生有乳白色突起的分生孢子盘。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干枯而脱落。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将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茎全死变黑,病苗扭曲不直。3. 病原

病原是褐斑盘二孢菌(Marssonina brunnea,异名为M.populicola Miura)。分生孢子盘位于病叶表皮下面,宽116~348 μm,厚46~58 μm。分生孢子梗呈棍棒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大小为(15.7~20.9)μm×(6.4~7.4)μm,中间有一分隔,分隔处不溢缩,形成2个不等大的细胞,上粗下尖,中间有数个油球。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在病残叶上越冬,翌年7月中旬靠雨水和灌溉水的反溅力传播。分生孢子传播到叶上,萌发后芽管由气孔钻入叶内,经3~4 d出现病状,5~6 d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月底、10月初停止发病。

病害发生与环境有关。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的年份,杨苗被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快且重。因此,在盛夏的雨后往往大发生。病害的发生与圃地前茬植物也有关。重茬地杨苗病情严重,重茬次数越多,病情越严重。留床苗密度大、通风透气条件差的,相对被害严重。病害还与树种有关,小叶杨、青杨等易患病,加拿大杨、新生杨较为抗病。5. 防治办法(1)选育抗病品种。(2)加强抚育管理,精耕细作,及时间苗,使幼苗生长健壮。(3)土壤消毒,换茬育苗。如需重茬,土壤要消毒,可用1%~23%的硫酸亚铁液,以4~5 kg/m于育苗前3~7 d浇入苗床。(4) 冬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5)化学防治:

幼苗生出2~3片真叶时,喷1∶1∶(125~170)的波尔多液,或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喷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每隔10~15 d喷1次,共喷2~3次。雨季喷药加0.3%的明胶(或豆粉汁、豆浆),以增加黏着性,防止冲刷。十、杏疔病(Polystigma deformans Syd.)1. 分布及危害

杏疔病,也称红肿病、杏黄病,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万镇等镇发生。该病为害杏、李等植物。发病枝叶枯死,严重发病时可引起整树一片枯黄,影响植株生长,降低果实产量。2. 症状

杏疔病为害新梢、叶片、花和果实。从一个芽抽生的枝叶每个叶片均染病,两侧的花芽亦多发病。初期病叶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厚,从叶柄开始,沿叶缘扩展。后叶脉呈暗红色,叶肉暗绿色。5月中旬,叶变黄增厚,坚硬如革质,在病叶两面散生许多小红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随后病叶逐渐变为赤黄色,质地变脆,并向背面卷曲。雨后或高温条件下,分生孢子器中涌现出大量橘黄色的胶状物,内含有分生孢子,干后形成分生孢子角。后期叶变黑,叶背出现散生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囊壳,病叶多挂在树上,很少脱落。病枝生长缓慢,短而粗,初为暗红色,后为黄绿色,病枝易干枯,病枝上的花多不易开放,花苞增大,花萼和花瓣不易脱落。果实发病,果面上发生淡黄色病斑,斑上产生红褐色小点,潮湿时有黄色黏液涌出,病果皱缩,干枯,脱落或挂在树上。3. 病原

由杏疔座霉(Polystigma deformans Syd.)所引起。分生孢子器椭圆形,埋生于子座中,具孔口,大小为(243.2~418)μm×(243.2~380)μm;分生孢子线形,弯曲,单胞,无色,不萌发,不侵染,大小为(33.6~37.1)μm×(1.1~2.2)μm;子囊壳近圆形,埋生于子座内,具孔口,多生在叶背面,直径为(252~315)μm×(239.4~327.6)μm;子囊棒状,内生8个子囊孢子,大小为(91~112)μm×(12.4~16.5)μm;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为(13~17)μm×(4~7)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春季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侵染危害。一般5月份出现症状,并产生分生孢子器。由于分生孢子器不能萌发,故无再侵染发生。10月病叶变黑,并产生子囊壳,以子囊壳越冬。5. 防治办法(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清除病组织。在冬、春季节剪除病梢、病芽、病叶,清除地面病叶、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药剂防治:从新梢发出2~3个叶片时,开始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1∶1.5∶200倍式波尔多液可起保护作用。十一、核桃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或Gloeosporium rufomaculans〈Berk.〉Thüm.)1. 分布及危害

核桃炭疽病,在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等省,在陕西省神木县神木镇、万镇等镇发生。主要为害核桃果实,引起落果;也危害叶,使叶枯黄脱落。2. 症状

果实上病斑初为褐色,后变黑色,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病斑上有许多褐色至黑色小点,有时成同心轮纹排列,湿度大时,病斑上小黑点呈粉红色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一个病果有一至十几个病斑,病斑扩大或连片后,全果发黑腐烂,果仁干缩,引起早期落果。

叶上病斑较少发生,病斑不规则。有的病斑沿叶缘四周扩展,有的沿主、侧脉两侧呈长条状扩展。发病严重时,引起全叶枯黄,脱落。湿度大时,病斑黑色小点上呈现粉红色黏液。3. 病原

病原为果生盘长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层的2~3层细胞之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密集于分生孢子盘上,分生孢子梗多细胞,细胞间断裂,散发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细胞,长圆形,无色,大小为(14.9~19.8)μm×(3.3~6.6)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果或病叶上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来源。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在温度27~28 ℃下,潜育期4~9 d。

发病轻重与湿度有密切关系,当年雨季早,雨水多则发病重,反之,则发病轻。栽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滩地或平地,株行距小,树冠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发病重,反之,栽于山坡,通风透光良好,栽培管理好,则发病轻。此外,发病的轻重与核桃的品种也有关,如“隔年”“大果”等较抗病,“阿克苏”“库车丰产薄壳”易感病。5. 防治办法(1)栽植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和修枝,园内要通风透光,合理密植。(3)在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处理,减少侵染来源。(4)化学防治:在核桃生长季节,根据天气及病情,可喷1∶1∶200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根据病情每半月左右喷1次,直至果收前。十二、核桃黑斑病(Xanthomonas juglandis 〈Pierce〉 Dowson)1. 分布及危害

核桃黑斑病,又称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黑,在我国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等省,在陕西省神木县马镇、万镇等镇发生。该病为害胡桃属的许多种。一般被害株率达60%~100%,果实被害率达30%~70%,严重者达90%以上,核仁减重40%~50%,出油率减少一半左右。2. 症状

病害发生在核桃的叶、嫩枝、花及果实上。在幼叶柄上也出现同样的病斑。后扩大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斑往往互相连接成大斑,使树叶早落。嫩枝上病斑狭长,褐色,稍凹陷,当病斑绕枝一圈时,造成枯梢。花序得病,先产生黑色水渍状斑,不展开,以后花轴也变黑,常弯曲,以至早落。病害在果实上,初生黑色小斑,呈水渍状,以后病斑迅速扩大变黑;幼果被害,深入果内,连同果仁黑腐早落;老果受侵时,病斑只限于外果皮。3. 病原

核桃黑斑病的病原为一种细菌[Xanthomonas juglandis〈Pieroe〉Dowson]所引起,菌体杆状,大小为(1.3~3.0)μm×(0.3~0.5)μm。极生鞭毛,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溶解明胶。菌落圆形,凸起,平滑,淡黄色,黏稠,有闪光。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 ℃,最高37 ℃,最低5~7 ℃,致死温度53~55 ℃,在pH 5.2~10.5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pH 6~8。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枝、病果、病芽和昆虫体上越冬,借风、雨、昆虫、带病花粉及人为活动传播,由气孔侵入。最初到细胞间,后至细胞中,主要侵害薄壁组织,偶尔也能侵害维管束,通过酶的作用使细胞结构破坏,甚至死亡。当年发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初次侵染来源数目的多少。蚜虫、蚂蚁、蜜蜂、柳干木蠹蛾、核桃举肢蛾等能携带细菌溢泌物和感病花粉到健康树上使之发病。

发病与雨水的关系很大,在雨水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干旱年份则病轻。侵染对温度的要求,叶子上为 4~30 ℃,果实上为5~27 ℃。潜育期的长短与寄主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果实内潜育期为5~34 d,在叶子中为8~10 d;在田间条件下,潜育期为10~15 d。

树势强发病少,老、弱树和受冻害的树及受旱的幼树发病重。幼树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或越冬防寒工作不及时,造成枯梢发病也重,容易全株死亡。5. 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抗寒能力。对于定植的幼苗,必须加强越冬防寒工作,避免发生冻害。(2)清除病枝、病叶、病果,以减少越冬菌源。(3)核桃举肢蛾等害虫发生严重时要及时防治,兼喷杀菌剂,以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4)染病的粗枝条和主干,用刀在病部纵划道,涂抹5°Bé石硫合剂。(5)化学防治:在发病严重地区,于发芽前喷一次2°Bé的石硫合剂。在生长期喷1~3次1∶0.5∶200的波尔多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幼果期各喷1次),喷0.4%硫酸铜效果较好,且不易发生药害。十三、枣锈病(Phakopsora ziziphi-vulgaris 〈P.Henn.〉 Diet.)1. 分布及危害

枣锈病,又称枣雾,在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的马镇、万镇、贺川、沙峁等镇发生。主要为害枣树、酸枣等植物。受害严重的植株,大量落叶,树势衰弱,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品质低劣,产量下降,甚至绝收。2. 症状

枣锈病发生于叶片上,严重发生时果面也会出现病斑和孢子堆。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以后逐渐形成暗黄色突起,即夏孢子堆。其形状不规则,直径0.5 mm,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叶片尖端和基部,密集在叶脉两侧的往往相互连成条状。夏孢子堆开始产生于叶片的表皮下,当其成熟后,表皮破裂,散放出黄粉状物,即夏孢子。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绿色小斑点,边缘不规则,使叶面呈现花叶状,后变灰,失去光泽,干枯,早期脱落。落叶先由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可全落,使枣果尚未长成即失水皱缩,不堪食用。冬孢子堆常在树叶脱落后发生于叶片正面,比夏孢子堆小,近圆形,直径0.2~0.5 mm,黑褐色稍突起,但不突破叶表皮。3. 病原

病原为枣层锈菌[Phakopsora ziziphi-vulgaris(p.Henn)Diet.]。夏孢子淡黄褐色,表面密生短刺,单胞,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4~26)μm×(12~20)μm。冬孢子结合成多层,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光滑,顶端壁厚,上部栗褐色,下部色淡,大小为(8~20)μm×(6~20)μm。4.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堆在病落叶上越冬,病菌也可以多年生菌丝在病芽中越冬。翌年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的叶片上,从叶片正面和背面直接侵入引起初次感染,发病后,又可多次再侵染。从高空外来的夏孢子,也是初侵染源之一。病害的潜育期为7~15 d。

通常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开始落叶,8~10月份夏孢子可以进行反复侵染,造成大量落叶。先从发病树冠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在病害流行期间,老嫩叶片均可染病。

枣锈病的发生与7~8月份降雨量多少密切相关:7月份的总降雨量达到200~300 mm的年份,枣锈病严重;枣区若地势低洼,枣行郁闭,枣锈病发生严重;枣树地间种高秆作物玉米、高粱等,枣锈病发生严重。枣树品种不同,感病情况明显不同。5. 防治办法(1)栽植抗病品种:在栽植时选用赞皇大枣、安徽小枣等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栽植时不宜过密,适当修剪稠密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积水,减小枣园湿度。冬季清扫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侵染源。(3)加强预测预报。7月上旬在枣林行间安装锈病孢子捕捉器(用载玻片涂甘油或凡士林,每2片为1组,涂甘油或凡士林的面向外,以绳固定,挂在枣林间,每5d观察1次),结合7月份降雨预报,测报枣锈病发生期和流行情况。一般捕到夏孢子的下一旬即发生锈病,7月份有大的降雨量则锈病可流行。(4)化学防治:

在7月上旬喷1∶1∶20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能有效地控制枣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如在流行年份需喷2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十四、枣裂果病1. 分布及危害

枣裂果病,在我国分布于河南、陕西等省,在陕西省神木县的马镇镇、万镇镇、沙峁镇、贺川镇均有发生。枣果接近成熟时,雨水较多,病害发生严重。2. 症状

果实将近成熟时,连日下雨,在果面纵向裂开一长缝,果肉稍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酸,不堪食用。果实开裂后,易引起炭疽等病原菌侵入,从而加速果实的腐烂变质。3. 病因

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夏季高温多雨,果实接近成熟时果皮变薄等因素导致。4. 防治方法(1)合理修剪,注意通风透光,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减少发病。(2)从7月下旬开始喷3000 ppm的氯化钙水溶液,以后每隔10~20 d再喷同样倍数的氯化钙溶液,直到采收,可有效地降低枣的裂果病。十五、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 Nakai]1. 分布及危害

槲寄生,在我国分布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浙江、河南、黑龙江、山西、陕西、江西、福建、湖北、江苏、青海等省(区),在陕西省神木县均有发生。寄生植物有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核桃、枫杨、山楂等。被害植株生长逐年衰弱,造成枯枝,严重者可引起整株枯死。

被槲寄生为害的树木,枝干上丛生寄生物的植株。由于植株的一部分水分与无机物盐类被寄生物夺走,并受其毒害作用,因此,落叶早发芽迟,不开花或延迟开花,易落果或不结果,严重时枝条或整株枯死。嫩枝初受害,仅受害处稍许胖大,以后则渐长成瘤状。由于吸根向下延伸,故而形成鸡腿瘤。2. 病原

病害由槲寄生属植物引起,该属植物均为绿色寄生性小灌木,二歧或三歧分枝;分枝处两节间几互相垂直。叶对生,常退化成鳞片。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单生或丛生于叶腋内或生于枝的节上,罕有顶生。雌花花冠与子房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缺或几无,柱头垫状。浆果肉质,中果皮有黏液,含槲寄生碱,对保护种子和使种子黏着于寄主体表有特殊功能。

全世界槲寄生属植物有30多种,我国约有14种,在陕西省神木县分布1种。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属于檀香目、桑寄生科,该寄生植株为常绿灌木,高约50 cm。枝圆筒形,黄绿色,为二叉分枝,叶近于无柄,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钝。花黄色,顶生,无柄,雌花1~3朵,雄花3~5朵,浆果,球形,有黏性,雌雄异株。

槲寄生果实成熟后,鸟类喜食,种子随鸟类粪便排泄出来,黏固在寄主枝干上,遇适宜的温、湿度萌发。萌发时胚轴延伸突破种皮,胚根伸出种皮后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盘,产生初生吸根,侵入树皮,穿过形成层达木质部。但初生吸根不直接钻入木质部,而是沿表皮下方生出侧根,环抱木质部,然后逐年从侧根分生出次生吸根钻入木质部的表层,其导管与寄主导管相连,吸取水分和矿物质,在吸根盘形成数日后即开始形成胚叶,发展茎叶部分,每年产生大量的种子进行传播危害。3. 防治办法

砍除被害枝条,是防治槲寄生的有效措施。砍除工作在秋冬树木落叶后进行,易发现寄生物。十六、菟丝子(Cuscuta spp.)1. 分布及危害

菟丝子属种子植物,全世界约有170种,我国有11种,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在陕西省神木县有2种,即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菟丝子主要为害草本植物,日本菟丝子为害杨、柳、刺槐、榆、枣、花椒等树种。被害植株被黄色、黄白色或橘黄色无叶细藤缠绕,枝叶紊乱不舒展,枝条因被寄生物缠绕,产生缢痕。幼苗被害后生长衰弱,进而全株枯死。3~4年生以上幼树被害后一般仅局部枝条枯死。2. 病原

菟丝子属于旋花科、菟丝子属,为纯寄生藤本植物,无根,借助吸器寄生于寄主上,吸取营养。茎细长,线形,黄色、白色或紫红色。花小,白色或淡红色,无梗或有短梗,成穗状、总状或簇生成头状的花序。蒴果球形或卵形,周裂或不规则破裂。种子1~4粒,无色。(1)菟丝子,又名中国菟丝子、黄丝、豆寄生、豆阎王、无根草、无叶藤。一年生寄生植物。丝状缠绕茎细弱,橙黄色,有吸盘附着寄主。无叶,花簇生,有总梗形成小伞状;苞片和小苞片成鳞片状;花冠白色,壶状或钟状,顶端5裂。花柱2个,柱头球形。朔果近球形,含种子2~4枚。种子卵形,淡褐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2)日本菟丝子,又称大菟丝子、金灯藤、飞来藤、大黄丝。一年生寄生草本,缠绕茎较粗,1~2 mm,橘红色,常具紫红色瘤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