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7 16:32:09

点击下载

作者:清心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作者:清心排版:清茉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ISBN:9787518015771本书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容提要

王阳明心学是我国两千年来最为精妙、最为神奇的智慧结晶,本书以王阳明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用通俗的语言分别从做事、修心、立志、行动、态度等方面,针对社会不断飞速发展,人们内心中所感知的苦闷、失落、孤独、矛盾等诸多问题,给出了一张张心灵良方,让读者可以轻松领悟王阳明心学的智慧精髓,从而让心灵变得逐渐强大起来,获得一种愉悦的人生。序

在久远的1508年,在贵州龙场一片荒芜的山林之中,一位中年男子在静寂的黑夜之中,安静地坐在石棺里。他忘记了时间、空间,忘记了自己。那时的他万念俱灰,唯有一灵独存。当他继续将整个身心透入其中,只觉得那独存的一灵也不存在了。他的身心变得虚明透彻,无始无终,无增无减,不生不灭的天地宇宙也连为一片,融为一体。此时此刻,他只觉得天地万物是由自我本性而流出。

终于他大彻大悟,认识了真正的“自我”掌控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此世界上的名利是非、荣辱得失,甚至于生死都再也无法将他束缚,他成了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他就是中国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过去的五百年中,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是王阳明的忠实粉丝。在1513年,日本的了庵桂梧将心学带到日本。结果300年后,日本通过发动“明治维新”,摇身一变成为了地球村里的强国。

有人说人性如同一把双刃剑,就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它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也可以成为你的敌人。而有人说,人性更像是一匹马,如果你不了解它的习性,它就会将你摔下马背;但是如果你可以掌握它的习性,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它,让它带着你尽情奔驰在人生的路上,越奔越快,越奔越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还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拥有无限的潜力,但是我们依然无法驾驭真实的那个自我。我们抱怨,抱怨没有机会,抱怨怀才不遇,抱怨自己的资历浅薄,其实这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自己不愿意活在当下,不愿意面对现实。

当我们真正面对现实,当我们学会了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就可以掌控一切,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态。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不是财富,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一种心灵的高度,是一种扫尽尘埃、处处光明的境界。就像一个人乘坐飞机超越雷雨交加云层,云层之下,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可是云层之上的世界处处充满阳光,丝毫不受下面云层的影响。

我们的心灵就如同那架飞机,当它飞行在下面的云层之时,就会有乌云,有暴雨,那时候的我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温暖。但是,当我们的心灵飞跃了那个云层,突破了闪电、乌云以及暴雨,我们就会发现,云层之上,万里晴空,一片灿烂,那是一种久违的自由境界,是我们追寻了许久的世界。

王阳明认为,只要我们的心能够真正安静下来,就会保持在一种不动的状态,就可以顺应万物之自然,就可以在万事万物中发挥良知的妙用。在他看来,我们的心本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只要我们学会了掌控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看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可以将事情做得非常完美。

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挫折、赞誉以及诋毁,只要我们可以不再自我束缚,只要我们让心安静下来,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事情,就可以将不可思议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相信你自己,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蕴含着无穷的潜能,只要我们摒弃掉私欲、物欲,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内心,掌握这个世界。编著者2015年6月  第一章 要做事儿,先修心1.新唯“心”主义:一切皆由心生

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年谱》

无论置身在怎样的困难环境之中,只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坦然淡定的状态,就可以从容地面对错综复杂的人与事,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应对。

王阳明尽管天资聪慧,但是少年时期的他豪迈不羁,行为放逸,而且特别喜欢跟人们开一些没有原则的玩笑,在家人和朋友眼中,他就是一个顽皮、无拘无束的小青年。从小特立独行的王阳明没少让父亲费心,在他17岁的时候,父亲为了束缚一下他那不羁的个性,命令他去江西迎娶自己的妻子。

洞房花烛夜,新婚燕尔时,他却一个人优哉游哉地跑去了铁柱宫和道士一起畅谈养生之道,彻夜未归。王阳明向来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拘礼法的约束。比如,他在京城的私塾读书,上课期间竟然翘课去和街上的小伙伴玩什么军事游戏,惹得父亲动怒,对他一番教训,但是他依然玩心不改。结婚后的王阳明在岳父家住了一年。当时他觉得自己的书法不是很好,于是乎每日在岳父的府邸之中练习书法,开始他只是按照古人的书法去临摹,但是后来他发现如此临摹最终也只是追求一个形似罢了。从那之后,他每次下笔,必要先仔细琢磨,然后凝神屏息,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去体会字的深意,然后才下笔。时间久了,他悟出想要练好字,就必须从心中获得启示,只有心中有了精神,字才会拥有精气神。

第二年,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在中途的广信拜访了当时的儒学大家娄谅。娄谅对理学颇有研究,两个人相谈甚欢。娄谅告诉他人生很严肃,圣人必可学而至的道理。于是王阳明回到家乡便开始奋发图强,但是在余姚他很快就又恢复了舞文弄墨的兴趣,和周围的人一起建立诗社,喝酒对诗。

当时王阳明的辞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文风自然流畅,文字富于变化,不仅豪迈跌宕,更是大气磅礴。时光飞逝,王阳明在辞章的研究中度过了一年之久。1492年,他的爷爷王伦去世,他的父亲返乡办理丧失。爷爷自幼将王阳明视为掌上明珠,爷爷的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同一般。但是世事无常,人在一生当中总要面对一些永远都不想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王阳明的父亲在家守孝三年,命令王阳明好好学习科考的学术,准备参加科举。

王阳明从小就立下志向要成为圣人,但在大家眼中他不过是喜爱辞章罢了,其实他是想以辞章来影响天下之人。科举是大明朝所有学生必须要走的路,因为在那个年代除了科举,读书人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途径来施展自己的抱负。王阳明在父亲的督促之下,也开始了对科举考试学问的钻研,到了晚上他就将爷爷留下的那些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整理归类,然后一点点细读,经常是读起来就忘记了时间,等到回过神来,竟然发现已经是夜半时分。

王阳明的辞章尽管在长辈那里深得赞叹,但是平日他豪放不羁,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嬉笑怒骂,简单率直,从来就不会墨守成规,其实就是一个不太听话的孩子。但是他永远都不会走寻常路,而别人永远都摸不清他想什么。第二天与大家见面,所有的人都发现王阳明这个不羁的孩子竟然一夜之间变得有些不认识了。原来,王阳明不仅正襟危坐,而且探讨学问相当严肃,再也不与大家开玩笑了,而且话语也变得少了。

平日里那个喜欢饶舌嬉戏的孩子突然之间变得严谨而沉默,这样一来,大家倒是都觉得奇怪而且有些不好意思,还有一些人在心中暗自发笑。但是就在此时,王阳明一脸严肃并一丝不苟地正色回敬各位长辈说:“过去的自己放任不羁,现在知道错了。春秋时期卫国的蘧瑗到了49岁才知道自己的错误,而我自己还不过20岁,现在知道悔过还不算晚吧。”

从此,王阳明始终都保持着严谨的作风,没有发生变化。后来在平定朱宸濠叛乱之时,面对十万火急的军情,他始终从容不迫,就算是被宁王追杀也都保持着冷静,最终活捉宁王,取得胜利。一切皆由心生,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在于掌握自己的心灵状态,只要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只要可以摒弃那些纷纭的杂念,就可以驾驭自己的内心,体验到那种可控的成功感觉。

一个人心若清净了,这世界就变得清净了。如果心是阴暗的,这世界也变成阴暗的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心境,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变化而来。2.不会自我调节,注定被Pass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传习录》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如想成功必定要修炼自己的身心,纵观天下,无论是圣贤还是成功之士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面对任何事情进行自我调节,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王阳明尽管出生在书香门第,用现在的话说算是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加官二代,但是他这一生却充满了坎坷,通往圣贤的路上命运并未曾因为他的出身而对他有一丁点的偏爱。13岁那年,王阳明的母亲郑氏去世,幼年丧母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而是志存高远,早早地便立下了做圣贤之人的宏图大志。

一次王阳明问私塾的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大事?”当塾师告诉他“读书登第”之时,他却说“登第”并不算是什么天下的首要大事,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登第”,而是应该成为“圣贤”。塾师听后大为吃惊,而他的父亲听后一笑置之,觉得这是小孩子的一时笑言罢了,当不得真。但是王阳明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以圣贤之路为中心,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圣贤。

在明朝的时候,科举是莘莘学子唯一进入仕途的道路,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所以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以科举考试为一生的目标。而王阳明尽管天资聪明却在仕途之路上并没有那么顺利。从20岁开始他就走上了科举考试的独木桥上,可是很不幸,自从21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之后,从此接连失利,一直到1499年才得以进士及第。

22岁的时候,王明阳进士没有考中,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便取笑他道:“你这次虽然没有中状元,但是下次科举一定会中状元,不妨试一试为下次科举中状元作个状元赋吧!”如果换成其他人,面对如此的羞辱之举或许会恼羞成怒,但是王阳明一脸坦然,挥笔完成了状元赋。“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这就是他面对科举考试落地的态度。不要说在明朝了,就算是现代人,我想也极少有人可以从容面对高考落榜的不幸吧。

对于王阳明而言,无论是科举高中还是落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哪种结果只要因结果而动心才是一种耻辱。王阳明认为,科举考试的失败与否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失败,而因为失败带给人的那种挫折感而直接导致人内心中的苦闷与烦恼才算是真正的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讲,如果不经历失败,如果不经历磨难很难能够悟到人生中的那些道理,王明阳在将近十年的科举考试之路中并不是将科举作为自己的目标,而是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始终按照个人的理想发展才能,增长知识,这为他在后来的圣贤之路奠定了基础。

正德二年也就是1507年的春天,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宦官刘瑾而被流放到贵州龙场做驿丞。驿丞在现在来说就是地方的一个小招待所而已,这也意味着王阳明已经被除去了所有的官职,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很不幸了吧,但是更为不幸的是,他所流放的贵州龙场地处偏远,据资料记载,龙场所处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荆棘,那里不仅瘴疠肆虐,而且毒蛇野兽遍地都是,生存在那里对于来自京都的人而言可谓是九死一生。

龙场位于贵州的西北地区,那里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少有汉人,就算是能遇到一两个汉人不是逃犯就是杀人狂徒,所以被贬到龙场无异于是一场生死历练。王明阳几经磨难到达龙场之后,却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没有办法,他只有与手下的弟兄顾不上旅途的辛劳立刻动手搭建草棚,而那草棚不过到他的肩膀而已,如此的恶劣环境对于一个官二代和富二代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死考验,更是一种内心与精神的残酷折磨。

孟子早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想大概一个人真正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能真正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于王阳明而言,此时此景他早已经别无选择。

要么郁郁而终在这荒山野岭,要么振作起来咬牙坚持,王阳明将孟子的那句话每天在心里默念数遍,他想象如果是圣贤之人在这样的环境又该如何自处,如此一来,他便在这穷山恶水之中超然物外,还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石棺,日日在里边静坐参究,渐渐觉得胸中豁然,而眼前的生死荣辱以及个人的得失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终于在一天恍然大悟,心中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原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自我调节从古至今都是适应社会生活与工作的一项最基本功能。不能自我调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会终日将时间与精力耗费在一些小事与无聊的事情之中,自然也就与成功无缘。3.卓绝的头脑比不过强大的内心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心即是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创立心学的核心思想所在。按照王阳明的心学,道理其实都在心中,世间并无存在心外的事物和道理,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内心,潜意识中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才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有一天,王阳明同一位朋友一起在南镇的山间游玩,朋友看到山岩中的花树就问道:“天下既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这深山之中兀自花开花落,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的回答可以说十分巧妙,他说:“你未看到花时,这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到山中见到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便明白起来,便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对于王阳明来讲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他觉得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王阳明在一首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直至叶叶外头寻。”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健康,快乐,更能让我们收获成功。这种力量原本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在生活中这种强大的力量被欲望所遮蔽,如果可以将这些遮蔽的物欲清除,去感受内心的这种力量,那么这股潜能就将产生无穷的力量。

在明朝,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在那场浩浩荡荡的反刘瑾运动中,王阳明也算是其中一个。就在一些大臣入狱之后,他给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写了一封非常委婉的信。信中说,入狱的那些人触犯了皇帝,所以应该接受处罚。但是,那也是他们的职责,国家有了事情,他们不站出来说一说,岂不是失职了,皇帝如果要那样的臣子又有什么用处?他们说对了,皇帝可以照做;如果说错了嘛,皇帝也可以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多担待他们。现在,皇帝对这些人使用酷刑,这不是相当于挡了大臣们的言路吗,这样下去谁还敢再说真话呢?

从表面看,王阳明的这封信并不像蒋钦他们一样言辞激烈,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刘瑾,可是当刘瑾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发现王阳明这简直是绵里藏针。王阳明在信中所说的,大臣们被施以酷刑,以后就不会有人说真话了。而大臣们所说的不就是刘瑾的事情吗,这分明是赤裸裸对刘瑾这个邪恶之徒的批驳。

刘瑾最终将王阳明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众所周知,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凡进去的人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出来。就在那年的冬季,王阳明被刘瑾在午门之外赏赐了四十廷杖,四十廷杖对于一个人来讲原本就是九死一生,何况刘瑾要求王阳明脱掉裤子执行廷杖。四十廷杖之后王阳明早已经是气息奄奄,可以说离死亡已经不远了。面对皮开肉绽的王阳明,刘瑾下令拖进大牢,从此王阳明开始了锦衣卫大牢中的艰苦生活。

锦衣卫的牢房在当时被称为“诏狱”,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而且还有各种无法想象的酷刑,但是王阳明却在大牢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监牢中不知道过了多久,王阳明才缓缓睁开眼睛,他发现自己还活着。当他清醒过来之后,看着自己身处的环境,想起了自己走过的追逐圣贤的路途,想到了司马迁,想到了孔夫子,想到了屈原,这些古代圣贤的事例一个个涌现到自己的脑海之中。由此他的圣贤情怀充溢到脑海和心里,并写下狱中诗。

在锦衣卫的大牢中,王阳明并没有后悔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情,身在糟糕的监狱之中,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圣贤之路,心里更加豁然光明起来,于是他在狱中开始讲学,讲圣贤之学。锦衣卫的大牢可是九死一生的地方,但是王阳明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大的内心,将这恶劣的大牢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历练之地。就这样,他在锦衣卫的大狱之中待了足足五六个月,最后朝廷裁决将他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王明阳在恶劣的“诏狱”中之所以能成就一个奇迹,靠的并不是他卓越而聪明的头脑,真正依靠的是他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意志,以及他对圣贤追逐的笃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这样强大的力量,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我们面对事情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试想一想,如果王阳明面对锦衣卫那种人间炼狱般的大牢,一味沉浸在失望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那么他的生命或许早就在“诏狱”之中郁郁而终了。

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不如意,只要排除来自内心的那种消极意识,就可以获得积极的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4.心灵自然纯粹,才能创造奇迹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皆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传习录》

心外无物,假如每一个人都可以像王明阳先生那样拥有对财、色、名、利等的认知和想法,都像不想做盗贼一样剔除自己内心的杂念,那么心就归于寂然不动的境界,也就让心灵归于自然纯粹了,就算是各种情绪困扰,心中也是一片淡泊宁静,自然也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所有的事情,创造出人生的奇迹。

早年的王阳明就已为自己立下了圣贤之志,在1502年王阳明从九华山回京复命之后,便开始了他所追求的“第一德业”。所谓第一德业,就是远离尘寰,一心一意,潜心修道。王阳明从小就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只要说到就必须做到。所以回京之后他立刻给皇帝写了一份辞职报告,以养病为由要求回老家休养。

当时的王阳明不过是身居六品的芝麻绿豆小官,在皇帝那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当然也就很快得到了批准。于是,王阳明马不停蹄回到家乡。他当然不是回到家中居住,而是跑到了会稽山上的洞中开始了他的潜心修道大业。

王阳明认为,心性修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自己内心中的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只要有一点杂念留在心中,那么这点杂念就会慢慢扩大,最终引起杂念纷纭,乃至滋生祸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奇迹都是在一种内心纯粹的状态下完成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海拔8611米的山峰上,登山队员以不带氧气瓶征服山峰为奋斗目标,结果到了临界点只有一个登山队员创造了奇迹。这位登山队员说,决定成败的并不是依靠身体的强壮,而是看能否克服心里极度需要氧气的欲念,在到达6500米的空气忍受临界点之时,想要不借助氧气继续攀登,心中必须要不能有一丝的杂念和欲望,否则只能以失败告终。

据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记载,王阳明在会稽山修道,差点殒命于此。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洞中,终日与佛、道两家修学精髓为伴,当然有时候会觉得凄苦无依,也就是说王阳明在洞中也要经历独处寂寞极限,而他最终日夜勤修,练得一颗不动之心,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天地之空虚同体,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的传奇境界。

王阳明就这样在洞中静坐修道,让自己的内心归于纯粹,以致最后修炼到可以进入物我两忘、天地消泯的光明境地,而这些可以说为他日后在龙场悟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某一天,王阳明正在洞中静坐修心,忽然睁开双眼对家童说,现在有几个友人来山中探访,赶快顺着哪一条山路去迎接。家童听后自然是半信半疑,但是走到半路果真就接到了那几个访客,访客听后也大为吃惊,都觉得王阳明都快修成神仙了。当然王阳明也为自己练就的这些特异功能而沾沾自喜,但是没有多久他开始幡然醒悟,用他自己话说:“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然后便开始放弃这些修道中的副产品,又开始了静坐修道。

随着山中修道的时间愈来愈久,王阳明远离尘世,遗世独立的定境之乐也就越来越强,这也让王阳明感到了从来都没有过的自在和欢愉。当然时间长了之后,他便也开始有了出世的想法,此想法一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在世的老祖母和父亲,心中不免有了一些纠结。远离喧嚣的尘世,此时的王阳明就像是高空中飞行的风筝,但是孝亲之念却牢牢地系在他的身上。又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在某一日顿悟:“此孝弟一念生于孩提,若此念可取,断灭种性矣。”于是收拾好铺盖头也不回地下山而去。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只有澄清了心中的各种欲望,让心灵归于自然纯粹,才可以将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才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天下任何的事物发展皆是由小到大,不利因素当然也是如此,如果不在微小之时加以节制,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王阳明从少年时期便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在追寻圣贤的路上,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可撼动、不容更改的目标,那就是成为圣贤之人。为此,他修身养性,远离尘世,静坐修道,去杂念,让心留存满腔诚意。可以说,他的心清澈虚明,活泼得如同一泓清泉,对世间一切毫无执着,心与天合一,知与行合一,将生命提升到了心无所碍、神奇莫测的境界。

心灵自然纯粹才能主宰自己的一生,也只有心灵纯粹才可创造人类的奇迹,才可以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任何事情,并淡然处之。5.表面迎合不如内在契合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

很多人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出于各种原因只是表面迎合,而内心之中却存在着另一种想法和认知。其实这种情况皆是因为心被私欲阻断,不再是知行的本体,也可以说没有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能行。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世间万物,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理先天地而生,而这些在人的言行中则表现为仁义礼智等道德伦理方面,所以人们应该“格物致理”。王阳明看了朱熹的这些理论之后,便叫上一位姓钱的同学对着一片竹子“格”了起来,他们希望能从这片竹林中得到万事万物的道理。于是两个人开始面对竹林静坐,并且日夜不分。当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那位姓钱的同学终于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病倒了。

王阳明面对着竹子静坐,眼睛紧紧盯着一棵竹子,只见眼前的那棵竹子像碗口那么粗,竹叶疏松,直指天际。凝视之中,王阳明认真思考的是竹子背后的道理,他想到了竹子的作用,想到了竹子的药理,想到了竹子的优美与雅致,总之以竹子为中心,他几乎想到了所有相关的题目。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感觉一棵竹子就能做一篇很长的文章,但是此时的他只觉得头昏目眩,几乎就要晕倒了。他想,难道真的如孔子所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但是他又想到禅宗,因为禅宗的师傅们向来都是静坐悟道的,难道这圣人之路就这么难以求得吗?就在第七天,王阳明实在无法坚持了,于是跟姓钱的同学一样,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生病在床。

格竹子一事很长时间都在王阳明的朋友同学之间被传为笑料,但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产生了一些怀疑。要知道,王阳明从小对学问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15岁的时候因为学习兵法,就敢一个人独自骑马考察边关。这也说明,他对学问,对做事,对人从来都不会盲从,自然也就不会表面迎合。所以面对朱熹的理论,他选择的是让自己去探索求知其中的真理。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研究军事。他家是诗书世家,家里经常会有访客,这对于王阳明来讲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只要有人来了,他就可以拿着花生、瓜子等招待来访者,招待来访者之时,他就会兴致极好地跟人家大谈兵法,并用瓜子和花生摆出各种两军对垒的情形,往往谈起来就把一切都忘记了。慢慢地,他对军事研究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通过这件事,也表明了王阳明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如果是表面迎合,任谁都不会这样执着痴迷。当然如果王阳明只是表面迎合,自然也不会成为我国伟大的圣贤之人。

有时候我们很想认真地去做一件事,但是周围的人对你想做的事情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多种多样,冷嘲热讽纷至沓来,极少会有人支持。在这些非议面前,在这些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前,很多人选择的是退缩,从此失去做事情的勇气和激情,即便再提及那件事也不过是表面迎合。对于王阳明来讲,自从小时候开始立志当圣人之后,父亲、老师对他的这些想法便嗤之以鼻,更不要说别人的看法了。按照现在的观点,王阳明在明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青年,从格竹子这件啼笑皆非的事情上,就可见一斑。但是王阳明向来就是一个行为举止奇特的青年,他对这些外界的言论也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对自己追求的圣贤之路,也从来都不会表面迎合,而是身心积极契合,无论在何种境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将这一志向忘记,而是将这圣贤的理想时刻放在心中,努力追求,从不舍弃和犹豫。

1488年,王明阳身负父亲的嘱托,去江西迎娶自己的妻子,结婚之后他住在岳父家,发现自己的字写得还不能达到圣人的境地,于是在岳父家的一年半时间,开始潜心学习书法,每日勤加练习,后来王阳明也成了一代书法大家,并且自成一体,成为后人所敬仰学习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面对一些人和事,有一些无聊的杂念,有一些闲言碎语实在是稀疏平常之事,只要让心回归于宁静的状态,摒弃掉那些私心杂念,抱着积极肯定的态度,相信人生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6.世风起,心灯不灭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静心录》

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便立下了做圣人的大志,他一生勤于读书,并渴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他的道路却走得异常艰难,初入仕途便遭到刘瑾的打击报复,被贬龙场三年,九死一生,受尽人间磨难。也正是因此,王阳明方可悟道人生的真智慧,形成自己的心学,成为一代圣贤之人。

1506年的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老皇帝朱祐樘去世,小皇帝朱厚照登基。其实这对于一个朝廷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关键的问题所在是朱厚照登基,以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从此借着皇帝的宠信开始了宦官弄权,以致弄得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当时无论是政府公务员还是民间,都将这八位太监称为“八虎”。可想而知,这几个太监是何等的厉害。

据资料记载,刘瑾是一个极其阴险狡狯之人,而且心狠手辣。因为刘瑾带着皇帝每每寻欢作乐而不理朝政,老皇帝朱祐樘去世时为小皇帝选定的九位顾命大臣联合上疏决意要将以刘瑾为首的“八虎”除之而后快,刘瑾得知此消息便连夜觐见皇帝,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跟小皇帝玩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将一切责任推给了王岳,从此皇帝将东西两厂交给了“八虎”管理。刘瑾对于那些上疏弹劾他的大臣便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打击报复。

朝中大臣从此不敢说话,但是世间的正义还是不能完全被打压的。当时的两名言官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上疏皇帝直言不讳地说必须将“八虎”处死,自然这两位言官也就落入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站了出来,上疏皇帝说,言官乃一个国家与民间联结的枢纽,所以不能杀,也不能打入大牢,尽管书信委婉平和,但是语气也是相当犀利,眼中不揉沙子的刘瑾看到上疏立即将王阳明拖到午门外廷杖四十并打入锦衣卫大牢。

其实在那种情况之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上疏的结果是什么,但是王阳明为什么还敢于挺身斗虎呢?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立志做圣贤的志向,他觉得如果是圣贤之人此时也必将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但是他换来的是牢狱之灾,是锦衣卫大牢的九死一生。王阳明对此并不后悔,在锦衣卫的大牢中他甚至为别人讲圣贤之路,并将大牢那恶劣的环境作为自己通往圣贤之路的一种考验。终于他迎来了朝廷的处罚,从此可以离开牢狱,但是面对他的却是一场比锦衣卫大牢更要严峻的考验。

尽管最后王阳明没有被处决,而是被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但是刘瑾是一个有仇必报的小人,哪里能这样让王阳明就此离开,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杀死王阳明。在王阳明离开锦衣卫大牢奔赴家乡的路上,他察觉到有人跟踪,深知这是与刘瑾的一场生死对决,善于兵法的王阳明于是一路之上不按照常理出牌,偶尔夜行,偶尔日行,偶尔走大路,偶尔走小路,全无规律可循。

钱塘江就在眼前,而王阳明的家乡余姚也就在眼前,可是此时的锦衣卫追杀已经从暗处跳到了明处,暗杀变为明杀。王阳明看着滚滚流淌的江水,他感觉世风日下,自己或许真的不能逃过此劫,于是在钱塘江畔赋诗一首,并将自己的外衣与鞋子脱到江边,纵深跳进了湍急的江水,而锦衣卫追到江边看到他的鞋帽认定他已跳江自杀才算停止了追杀。王阳明生在浙江,水性自然也不错,但是那个时候他真的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生死,人或许被逼到万般无奈的境地之时,都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是幸运的,被商船救起,只是那个时候他的死讯已经传到了家中,浙江的官员也跑到江边悼念他这个挺身斗虎的文弱书生。

商船顺水而下,从浙江到达福建境内,而王阳明也就开始了自己弃船走路向贵州龙场进发的日子。但是此时的王阳明早已经不再是国家六品的公务员,也不再是什么官二代,经过了锦衣卫的大牢,经过了一路锦衣卫的追杀,他早已经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很多人都想问,王阳明为了朝廷,落得个这下场,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后悔吗?当然不是,王阳明经过刘瑾的追杀险些丧命钱塘江,现在的他心中想的是做一个山外之人,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专心修学悟道。就在这个时候,曾经与他彻夜长谈的一位大师告诉他,他的父亲尚在朝廷为官,如果他如此做个闲云野鹤之人,刘瑾若是找个罪名将其全家处斩也不是没有可能。王阳明听后毅然再次踏上奔赴龙场的路途,他从此将这所有的艰难险阻看作圣贤道路上的种种磨炼,尽管朝廷中有“八虎”作乱,但是他却坚信自己的圣贤之路,并不因此而泄气,并不因此而气馁,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淡然面对龙场的再一次生死考验。

做人做事,其实外界的环境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之中对梦想的那份执着追求。不放弃不抛弃,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曙光。  第二章 每一次磨炼都能让你更强大1.千里马不会生在庭院里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传习录》

无论做什么,人都必须在事情上多多磨炼自己才能受益。如果只是想着停留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不在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炼,那么遇到事情就会慌乱,最终不会成功。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志向高远,不受传统私塾教育的束缚,在15岁那年便突然离开,家人四处寻找,终不得踪迹。王阳明的父亲知道自己这个另类儿子喜欢玩,也就没有当作一回事。果然一个月之后,王阳明一身侠客打扮回到家中。原来当时正值明朝灭了元朝,但是蒙古的一些势力一直在北方对明朝边界进行骚扰,不仅侵犯了甘州,而且明朝领将还在对战中丧生。王阳明觉得圣人就应该保卫国家,保卫边境,不能让人民受到外敌的欺负,所以一个人索性去了边关进行考察。

居庸关是大明朝抵御北方入侵最关键的边塞,当王阳明登上巍峨的居庸关,看到连绵的长城,顿时豪情万丈,感慨万千。他对边关不仅实地进行考察,而且去了解边关的驻防情况,并跟居住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少年们一起骑马射箭。当他考察结束回到家之后,便将自己考察的结果交给了父亲,并让父亲交给皇帝,当然父亲并没有采纳。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就此灰心,而是经常想尽一切办法将兵法实践,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说王阳明是明朝时代的另类青年,那么他的另类只是向着一个目标进发,就是做圣人。边关考察,格竹子,逃婚,另类庄园,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践行自己的知行合一。从小到大,他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就算是他在后来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面对断粮,面对瘴疠,面对野兽,面对随时都可能到来的死亡,都不曾放弃。他坦然面对死亡,淡然面对恶劣的环境,在龙场还为自己做了一副石棺,每天躺在里边,体验死亡,这自然也是另类的体验,但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表达。

对于另类,说的直白点就是特立独行。12岁立志做圣人,28岁考取功名,他从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官二代,看作是富二代,也从没有将自己置身于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中。一个人考察边关,痴迷于修道研究以及佛教之中,这些都是他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性格、为后来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在奠定基础。

就在王阳明仕途之中一路平坦、而自己的学说也迎来了诸多青年学子热捧和追随的时候,他的人生却迎来了一场变动。这场变动让他经历了生死,受尽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这场变动就是他在刘瑾发难朝中官员,进行疯狂报复的时候,他作为六品官员原本可以不说、不动,但是他心中怀着圣人的梦想,所以他决定在那个时刻站出来,践行自己的圣人之道。要说他对上疏皇帝要面临的结果不知道,我想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政府之中,老臣们被迫辞职回乡,剩下的人人自危,面对刘瑾的心狠手辣,谁还敢出来说话。王阳明对自己上疏自然也知道要承担怎样的后果。但是想要做圣人,就要有正义感,就要坚持正道,并勇于担当,王阳明对此从来都没有后悔,也没有退缩,他甚至将自己的牢狱之灾,看作对生命的超越,并在诗中说:“我心良匪石”,表明自己的志向,坚持走圣贤之路。

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一匹千里马被饲养在后院之中,每日衣食无忧。王阳明就是明朝的千里马,他尽管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但是他选择的是走出家门,在生活与工作中历练自己,磨炼心智,追求自己做圣人的理想。2.磨炼是人生中的一座座丰碑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传习录》

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都经历了一番苦痛挣扎。人生需要磨炼,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真正懂得,才能真正成长,对王阳明来说,这些也都不例外。

王阳明在弘治末年的时候,在山中修行后复出,继续走在仕途之路中。他选择做了山东乡试的主考官、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等职位。也就是在这期间,他开始了自己讲学收徒的生涯,弘扬自己“必为圣贤”的志向,并劝那些沉溺于辞章之中的莘莘学子,鼓舞志气学习圣贤精神,并致力于“身心之学”。“身心之学”其实就是一门让人内心变得强大的学问,当然它也是一种以理性为自己立法的学问,这门学问可以让人们自己建立自己的生命意义,让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王阳明12岁时立志做圣贤之人,到悟道复出已经年至三十有余。这一路走来的可以说是曲曲折折,从最初的沉溺于侠客之行,而后沉溺于骑射之中,接下来考科举之时沉溺于辞章之中,步入仕途却沉溺于神仙的修行之中以致辞官归隐,最后又一次沉溺于佛学之中。其心路历程真可谓是丰富多彩,难以尽述。

二十几年的历程,王阳明所走的圣贤之路着实属于摸石头过河,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走,该怎么学,甚至也没有人告诉他这条圣贤之路到底走到哪里才算是到了尽头,但是王阳明就是这么执着地坚持着。就如同朱熹学说中的格物之学,今天格这个,明天格那个,却不知道到底要格到何时才算是终点。想想现实生活之中那些追逐梦想的人,为了完成心中的梦想,不也是这样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世界上的成功没有是一帆风顺的,也不会有人告诉你该如何走向成功,所谓的成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获得的。

王阳明为了实现自己立下的宏伟大志,一路这样艰辛地走来,近乎将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弃官归隐,在洞中修道归来,才对圣贤之路有了一些非常明确的想法、做法。

成功的机会总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就在王阳明迷茫之际,他遇到了湛若水。说起湛若水不得不提陆九渊,陆九渊乃是心学的创始人,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宇宙与人生这样的大问题了。某一日,他在古书之中看到将宇宙解释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随即恍然大悟道:“宇宙内事,乃吾内事;吾分内事,乃宇宙分内事。”随后写下一句话:“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因为我的心与宇宙乃本同一,所以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的学说。他认为,一个人就算是没有读过很多书,就算是不去格物,只要将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清扫干净,就算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在天地之间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

陆九渊的心学对于彷徨之中的王阳明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让他更加坚定了圣贤之路,也让他的心看到了光明,这为他在后来的寻梦之路上打下了基础。有人说,谁愿意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会充满坎坷,如果一切都是风平浪静那不是很好吗?干吗要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但是人想要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能够真正懂得呢?

磨炼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一笔永远都无法被拿走的财富,青春可以逝去,容颜可以老去,但是经历的磨炼却永远都在那里,那些磨炼就像是人生中的一座座丰碑,当你走过去了,当你站在高高的山巅,你才会发现那些磨炼在人生的路上散发着最美的光芒。王阳明在1507年的春天,被割去所有官职,踏上了山高水远的贬谪之路。一路上他逃过刘瑾的追杀,在福建行走在苍茫的大山之中,可想而知是如何的狼狈不堪。

如果说狼狈不堪是最坏的境遇,那么接下来的简直就是生死考验。王阳明奔走在山林之中,饥寒交迫,却无处投宿,好不容易看到一座寺庙,岂料那和尚竟然丝毫没有出家人的慈悲之心,毅然将他赶走。无奈之下的王阳明在黑夜之中继续赶路,好不容遇到一间残垣断壁的土地庙,于是进去之后便呼呼大睡,却哪里知道这破庙本是一只老虎的容身之所。夜半回家,老虎看到熟睡的王阳明,便开始狂吼,以示抗议,怎料熟睡之中的他硬是一动没动,无奈之下老虎摇摇尾巴让出了自己的地盘。

第二天,和尚见他毫发未损,于是请回庙中恭敬款待,也就是在这里,他与逃婚之夜的道士偶遇,自此打消了自己隐归山林的想法,随即在墙上留下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一个人只有在磨炼之中才能修炼自己的身心,才能淡然面对所有的事情。如果没有经过磨炼,遇到事情很难保持平静,也就不会处理好事情,更不要说有所成就了。3.火的洗礼——让泥巴成为陶瓷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传习录》

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得起磨炼的人,只有身心经历过艰苦奋斗历程,才能磨炼出坚韧与毅力,才能在这平凡的世界中成就自己的不平凡。

1508年的春天,王阳明带着几个随从终于抵达了处在贵州西北部的龙场,龙场驿站被漫山的荆棘包围,在这里等着王阳明的是肆虐的瘴疠,是随处出没的野兽和毒蛇。这里与锦衣卫的诏狱比起来好不到哪里去,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实在属于一个语言不通的荒蛮之地。就算是能遇到一两个懂汉语的人,多半也是逃犯之类的亡命之徒,而他作为龙场的驿丞却只有管理的权利,并没有居住的权利。就算是小小的龙场驿站,那么的破败不堪,那么的不堪入目,王阳明作为朝廷被贬的官员都没有资格居住在这里。

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的王阳明面对着驿站,所能选择的只能是立刻在附近找块空地搭建个草棚作为自己暂时的居所。据资料记载,王阳明搭建的草棚不过到肩膀的高度,人进去只能躬身,可想而知环境是如何恶劣。此时的王阳明其实是被政府剥夺了所有的官职,所谓驿丞,用现代话来讲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招待所所长,更何况这招待所还在路少人稀的荒芜大山之中。

很多人都在想,王阳明干吗非得要到龙场这么一个穷山恶水之地,不是在钱塘江边已经被锦衣卫认定跳江自杀了吗,何必还要自讨苦吃呢。按照现代人的思维,这最多也就是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失踪案件,何况在大明朝没有便捷的通讯,没有顺畅的交通,他大可以一头扎在哪个地方做一辈子的隐士,不就可以免去这龙场之苦了吗。

古往今来,人最难割舍的就是亲情,王阳明也不例外。他深知自己的父亲依然在朝为官,如果他就此隐退,那么谁又敢保证心狠手辣的刘瑾不会找个理由去残害他的家人呢?面对刘瑾以前的种种恶性,这种可能性简直是太可能发生了。王阳明心中也明白,这龙场是他这一辈子都无法躲避的地方,他只能选择面对,无法逃避。一个人在明白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之时,勇气会瞬间增加,所谓的一些磨难,只要有勇气面对,就可以战胜。

王阳明为了更好地生存,就在驿站的附近找到一个山洞,尽管山洞之中阴暗潮湿,但是比起茅草屋要强百倍,还可以抵挡这里频繁而至的雨水。毕竟王阳明不是从小生活在这大山之中,所以他选择山洞之后却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纰漏,那就是没有为山洞安装一个门。就在某一日的深夜,在他们熟睡之时,一只狗熊闯进洞中,尽管有惊无险,这也让王阳明见识到了在这深山之中想要生存下去的诸多法则。他开始打造石门,开垦土地,可以说是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除此之外,他还按照药书所说采集植物消除瘴气之毒,并且为了帮助仆人和自己寻找一些生活的乐子,还将自己搭建的茅草屋以及寻找到的几个山洞起了很多文雅的名字。“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等雅致的名字成为窝棚以及山洞的名称。如果说这些是他在内心上的自我调节,那么现实中,他还为自己的仆人用白话吟唱家乡的小曲,跳最狂热的舞蹈,来驱逐大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面对这种残酷环境的沮丧。

在龙场驿站,王阳明第一次陷入这一生的回忆之中。他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石棺,在潮湿的岩洞之中,在清冷的暗夜之中,他看到11岁的自己用毋庸置疑的口吻脱口而出:“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在京城之中,少年的他面对状元父亲,面对一丝不苟的私塾老师说:“唯有圣贤,方是天下第一等大事。”在江西的上饶,已经是青年的他坚定了自己成为圣贤的志向。21岁,作为新科举子,他面对竹子,七天七夜,结果格竹子未成功,却两眼一黑,栽在地上。那一年,身在仕途之中的他在九华山访遍奇人异士,深深地被佛道学说吸引,回到京城毅然弃官归山作了一个隐修者,而最后幡然醒悟:此并非圣人之道也。之后,他依然回到京师,有幸认识了湛若水,从而恍然大悟,并进入心学的研究之中,不可自拔……

这一幕幕就像是云彩般在王阳明的心中飘过,却又像是镜花水月般消失于无形之中。他感觉到自己每一次面对严重打击倒下去之后,再以顽强的姿势站起来之时,自己的内心其实是要比以前要强大了许多。

人或许只有被逼入绝境之中,才能体会那种柳暗花明,才能明白那种峰回路转,就像是美丽的陶瓷制品,只有泥巴经历了火的洗礼,才可以成就自己,才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一生。4.你要配得起所受的苦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顺生录·年谱二》

在王阳明的心中,良知是要从千回百转的磨难之中方能得来,而古往今来的圣贤之人,乃至于伟大的成功者无一不是从千百次的磨砺之中持之以恒才最终取得胜利的。

世人在遇到艰难阻碍之时,大多数都是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害怕经历这些磨难,更无法面对那些阻碍,而忽略了磨难对于生活与自己成长的意义。王阳明生在官宦之家,用现代的话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但是面对两次科举的落榜,面对人生之中的种种不顺利,从来都是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在他的心中埋藏的是更为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对于这些挫折和磨难,总是不为所动,淡然接受。

在龙场,他面对自己搭建的不及肩膀高的草棚,曾经赋诗曰:“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面对龙场的水土不服,面对大山之中肆虐的瘴疠,面对着随行之人的沮丧与病痛,王阳明不仅自己砍柴烧饭,打理日常琐碎,更为随行之人吟诗歌唱,鼓舞他们的精神,让他们忘掉苦痛的环境以及疾病带来的疼痛。环境是如此的艰难,却也是如此的独特。他思索如若是圣贤之人,身处这样的环境又该怎样想,怎样做?

在这样的磨难之中,他领悟到,将自己与这万物融为一体,并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这万物万事,所谓一切皆由心生。在缥缈的雾霭之中,在一副石棺之中,他安静坐在那里,细想平生及平生所经历之事,不过是镜花水月。在这绝境之中,在这无所依傍、无所希望的绝地,他想到了佛学的达摩祖师。此情此景,对于王阳明来说,是一切都归于零的状态,什么荣辱得失,什么生死,就算是死在这里,也不过是化为一小堆死灰槁木,成为这瘴气肆虐的深山之中的一抔黄土。如此想来,死又何惧;如此想来,这荒芜的边瘴之地又如何?

岩洞之中的烛光就像是时光长河之中的点点星光,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过了几时,王阳明的心中有一丝光亮慢慢地显露出来,那光就像是星火燎原。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风,依照风月。此一瞬间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当王阳明历尽了19年的千辛万苦,历尽了生死场中的角逐,寻遍天涯海角,终于在这特殊的环境之中醒悟。“理”就在我心中!我为何如此愚钝,天地圣贤的道路并不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也无需存在万物之中,天与人原本就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要分?随心而动,随着而行,万法自然。这不就是圣贤之道吗!存天理,去人欲,这天理不就是人欲吗!随着一声大笑划破长空,更打碎了这夜间之中大山深处的宁静。随从看着石棺之中的王阳明,个个惊诧不已,觉得他肯定是疯了,但是只有王阳明心中明白,此生追寻的圣贤之路终于畅通无阻。

37岁的王阳明在这瘴疠与野兽横行的深山之中,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光,早就不是那个当年的风华少年,从小天资聪慧的他,也曾经有着非常辉煌的仕途,也曾经有着非常好的出身,当然也有着令诸多人羡慕不已的成就,可是这一切终还是离他而去。在这龙场,他住草棚,睡岩洞,开垦荒地,陪属下玩乐,硬是将这荒芜之地化为了自己的桃花源。这正如当初他来龙场之前大声吟诵的一样:“天下之大,虽离家万里,何处不可往!何事不可为!”

在龙场这生死的绝境之中,王阳明不仅摆脱了对环境的依赖,更超越了生死祸福的纠缠与威胁,这让他在龙场悟道之中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而对于生死的认知他也已经融入了人生的境界之中,并落实到了生命的真实体验之中。他用事实证明心与理合一,证明知行合一。在龙场的经历,对于王阳明的一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当然也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心态,让他从悲愤与凄凉之中转向从容,无论他研究的心学还是生活都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原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圆满的,都可以自足其性,根本无须向心外去求什么。什么乱世,什么挫折,什么昏君,什么沉浮,全部都在心外,都不能对人心中的圆满与自在有所伤害。自此,王阳明随遇而安,心如平镜,就算是深处险境、绝境、逆境,都可以以一种罕见的平静而处之。后来的王阳明平叛军、战倭寇、开堂讲学,无论做什么都是内心波澜不惊,他对得起自己深处逆境和绝境之中的坚持,他所受的苦终于也功成圆满。

逆境、挫折与磨难都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智,都可以让一个人成熟。如果在逆境之中选择逃避,选择沉沦,那么就算是受了苦到头来也是一事无成。做人要经得起考验,要在逆境中学会坦然面对,才可以对得起人生中的那些挫折,才可以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5.耐心其实是一种悟性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

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功夫。”——《传习录》

无论修身养性,还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人只有踏踏实实地用功,才可将内心的杂念清除干净,才能看到光明。在人生的路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耐心,就算是很多都可以成功的事情也会办砸。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他看到的世界更大,更光明了起来,如今的王阳明早已经适应了龙场这块瘴疠肆虐,虎虫横行的土地。他开始自己的讲学事业,并开始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在他刚来龙场之时,这里的老驿丞曾经告诫他的第一件事便是不能与陌生人说话,这陌生人也就是指当地的土著人,他觉得当地的土著人与他们这些中原之人原本就不是同类,这些土著族一旦发起火来,就跟魔鬼差不多,很是要命,关键是他们看上去时时刻刻都在发火,所以不能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龙场的土著人,他们对于这位有气无力的中原人表现出了莫大的好奇。在他们的眼中,王阳明有时候非常勤奋,是一个正常之人。但是有时候他却是行为诡异之人。原来土著人看到王阳明种田、生火做饭、修造山洞实属正常,但是偶尔这个弱不禁风的中原人却像是一个神经病,要么自言自语,要么就在树林里瞎转悠,要么就是在空地之中一动不动地静坐着,觉得他实在是个怪人。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土著人认为他比这山中的瘴疠和虎虫还要可拍;但是有时候看到王阳明在树林中与他们相遇,和蔼可亲地打招呼,又觉得他非常好。

时间久了,王阳明便连比划带说话地教给这些土著族如何耕种田地,如何种植粮食,还教他们修建房屋与水利,闲暇之余还为他们的小孩子看看手相,为妇女们把把脉,为老人们做寿衣。如此一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在王阳明的帮助下,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住上了舒舒服服、像模像样的房子。在这过程中王阳明发现,这里的少数民族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笨,只要稍加指点,他们就会建造起属于自己的又美观又漂亮的新房子,而且这些房子还带着诸多的当地民族特色,煞是美丽。

不久之后,这些少数民族在当地一些人的组织之下,开始砍伐树木,挑土搬石头,在向阳方向的山坡之上修建起一所大房子。一个月之后,房子拔地而起,看上去大方漂亮。这些少数民族在建设完成之后邀请王阳明去参观。王阳明进入院落,发现整个宅院设计得非常合理,不仅有书房,还有亭院与主屋,除此之外还有花园与小路,可以说是错落别致,堪比江南的雅致园林。参观完之后,土著族人跟王阳明说这是给他专门修盖的。王阳明看着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还有那一双双真诚的眼睛,被深深感动,欣然收下这份大礼,并取名为“龙岗书院”。

从此王阳明开始了他在龙场讲学的生涯,他邀请这些土著族人来听课,并且将周边那些喜欢读书的年轻人都吸引了过来,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听王阳明讲课,因为他讲课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有时候会在户外,有时候会在空旷的山谷之中。他讲述的课程不仅有孔子周游列国的辛苦,更有孟子的果敢,庄子的洒脱以及荀子的睿智,除了这些,他还将自己的追寻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圣人,做人不可以自我贬低,自我否定。做事,做人都需要耐心,方可修行好身心,成就好事业。他还告诉学生们,富贵犹如尘沙,浮名如同飞絮。

在偏僻的龙场,在瘴疠与虎虫横行的大山之中,王阳明在附近妇孺皆知,而到龙岗书院前来求学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佛家说境随心转,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其实环境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坚持与耐心,王阳明凭借自己的耐心与对梦想的坚持,将龙场打造成为附近的人文中心。

耐心能使一个人平静,耐心不会遇事急躁,烦恼,耐心能保持活力,能让一个人拥有平静如水的心境,做任何事情越是心急火燎越是不能完成好,越是心平气和就越是能把事情做完美,所以耐心更是一种悟性,凡事欲速而不达,只有拥有了耐心,才能以最好的心态去创造生活的奇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