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8 10:25:31

点击下载

作者:李名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试读:

独立电影的存在(代序)

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大家未曾看到的东西。但,也许正是因为还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因此它们更具有存在的意义。比如,这本书中所要谈及的作品,它们以电影的形式存在,被少数人所分享。

这些影像之所以弥足珍贵,全拜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所赐。因为也就是在许多年前,在这里,用这种方式,这样去表述的电影作品是不可以存在的。

我的童年,是十部革命样板戏的天下,电影都有点疯狂,如同那个时代。我们都以为电影本来就是那样的,好人和坏人泾渭分明。直到我进入电影学院第一次看国外影片,观看的是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当小侏儒钻进女人的裙子里,听到女人那几声“嗷嗷”的叫声,我惊呆了,才知道:喔,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我在电影学院即将毕业那会儿,第五代导演们都已经完成了各自的处女作。然而中国电影体制依旧遵循苏联的老一套,仅仅把电影当作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当时,只有在十六家国家电影制片厂才拥有拍摄影片的权利。

在毕业之前,我以一个摄影师的身份,参加了一部影片的筹备工作,但没有得到审核和通过,这部电影悲剧地下马。懵懵懂懂之时,我筹集了很少的钱,在西单的小胡同里,把自己家作为主要场景,用十四天时间,拍摄了我的处女作《妈妈》。我才发现,原来用自己的方式,也可以完成一部电影。于是我又接着拍摄了《北京杂种》、《东宫西宫》……那会儿,小帅、娄烨也相继完成《冬春的日子》、《苏州河》……再后来,小贾拍摄了《小武》,一批独立电影接踵而来……当然,这些作品无法进入国内院线,它们通常只能被一封封牛皮纸带装着,在少数人中传阅。这些被称为“地下导演”的人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寻找一切可以放映的地方。

而且在当时,胶片是一个大问题。我拍摄《妈妈》时用的是保定的过期胶片。拍摄《北京杂种》的胶片是杜可风一卷一卷从香港背过来的。而现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只要有冲动,拿着相机,甚至是手机,都可以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影像。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年轻人是幸运的。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依然面临艰辛。由于现实原因,很多独立电影依然无法在国内院线上映,只能流转于各个电影节。应亮、甘小二的影片,我就是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电影节看的;赵晔的电影我是在新加坡电影节看的……前几天,我和导演王笠人,还有本书的作者李名聚会。听王笠人讲述拍摄《刺青》时的困境,很让人难过。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样一些影片的存在,无疑源自这些年轻创作者们的顽强意志。如果你看一下这本书中谈及的影片,你就会发现,这些年轻人代表的当代独立的声音,并不弱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电影。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用艺术的再现传达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赢得了世界各地的掌声和奖项,也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尊敬,这一切源于他们对电影的痴迷。

电影,我常常想,它应该是一门有个性的艺术,虽然在整个人类的艺术发展史上也就出现了一百年。但是我们再也不想回到没有电影的时代。今天,它完全可以像作家的纸、笔,可以像画家的油彩、画布,让年轻的创作者能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些,让我这样一个悲观的人,感觉到还是会有希望的。因为,至少可以使电影这样一个工具,去进行自我的认识,去发现我们同情的人,去聆听这个时代的声音。张元2011.9.14 北京

李红旗:看待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李红旗LI HONGQI

李红旗

1976年1月13日出生于山东邹平。1995年毕业于山东滨州教育学院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9年开始发表诗歌及中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幸运儿》、《我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诗集《临床经验》。《好多大米》(2005年)是李红旗导演的第一部剧情片。作品年表

2005:《好多大米》

2005年第58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8:《黄金周》

入围2008年第52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8年第13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

2010:《寒假》

2010年第63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

2010年第4届韩国首尔数字电影节红变色龙奖李红旗瑞士展映海报《好多大米》海报《好多大米》(2005年)

影片档案

片名:好多大米

英文片名:So Much Rice

监制:朱文

制片人:丁朝晖

编剧、导演:李红旗

主演:韩东、张耀东、韩煦

摄影:于小韦

音乐:左小祖咒

语言:普通话

片长:78分钟电影介绍《好多大米》由著名作家韩东主演,左小祖咒配乐。影片讲述了对生活心不在焉的毛老师,在一次与女友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从自己的家庭中走失了,来到一个叫聊城的小城市寻找一个叫小何的“朋友”。在这个家庭中开始了另外的生活,并与小何共同经历了一场滑稽的爱情,最后背着一袋来历不明的大米走向下一场未知的故事。《黄金周》剧照《黄金周》(2008年)

影片档案

片名:黄金周

英文片名:Routine Holiday

出品: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出品人:宁才

监制:张律

制片主任:吴宇清

编剧、导演、剪辑:李红旗

主演:杨波、朵渔、小河、姚朗、窦卜

音乐:左小祖咒

摄影:李希

录音:贺斌

美术:伊小东、刘珂格式:35毫米

语言:普通话

片长:81分钟电影介绍“黄金周”假日,人们纷纷去旅游或者购物。

一个既不爱旅游也不爱购物的单身小伙子独自在家看电视打发时间。

后来有个孤独的朋友来找他玩。

他们很快发现:两个孤独的人呆在一起比独处更难以忍受。

时间不久,来了一个比他们俩更孤独的朋友。

接着,又来了一个。

当第四个孤独的朋友来到单身小伙子家以后,这些孤独的人就开始失控了。

李红旗,一个“社会主义”化的名字。他学油画、搞乐队、写诗、写小说直到拍电影,还乐此不疲。但他并不立志要成为一个电影导演,在他看来,拍电影跟写诗、写小说一样,都是找到了一个表达工具。李红旗:看待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好多大米》是你的长片处女作,在这之前,你拍过什么短片吗?

拍着玩拍过。

那就是自己因为好奇,闹着玩的拍了一些,没有作为正式的作品来看待。《好多大米》就是你的第一个正式、正规的作品了。

我拍《好多大米》的态度很认真,不像别人说的是玩票,自己玩自己我玩不起。

影片是用什么机器拍摄的?摄影和灯光、录音等怎么解决?

SONYPD150,是向影片的摄影于小韦借的。没有灯光,录音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学生。我这样一个低成本的影片无法像专业剧组一样。除了录音是专业的之外,其他从演员到摄影都是第一次做。灯光就是一个日光灯和一个台灯,后来日光灯没法用,就用一个台灯,用纸糊了一个灯罩,使得光源柔和一些。

作为一个处女作,完成之后,你对一部影片导演的驾驭、制作能力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吗?

拍摄之前很紧张。拍电影不像写小说那样,拿起笔就可以开始写,要靠演员来配合。演员就像一行一行的文字,来组建一个作品。之前想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际拍摄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比想像的还要多。《好多大米》犯了太多的错误——技术上的,人员协调上的等等,对我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经验。拍《黄金周》的时候我就很小心地尽量避免重复在《好多大米》里犯过的种种错误,但是犯了很多新的错误(笑)。犯错误很好,但是尽可能不要让自己犯相同的错误。《好多大米》花了多少资金拍摄完成?这些资金是怎么来的?

不到10万元,主要是跟一个好朋友借的,也就是影片的摄影于小韦。《好多大米》在制作上有点粗糙,比如录音和灯光以及摄影等,这些可以说是电影工业里一些很专业的环节。毛老师坐车从聊城去肥城的一段,声音突然没有了,是技术事故吗?

市面上出售的那个DVD版本,我没有完整地看完过,你说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做DVD的时候出现的技术故障。

影片已经发行过正版DVD,卖了多少张?你认为大概有多少人看过你的电影?

我没有具体去问。不会很多吧。

你说《好多大米》“只是一个玩笑,一个悲伤的玩笑。”为什么会是一个“悲伤的玩笑”?《好多大米》的准备不是很充分,也没想太多,还是靠写作的那种惯性思维去做。我没去想要拍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做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做减法,就是把我反对的、讨厌的电影里的那些因素我就统统去掉,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悲伤的玩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像超现实主义,布努埃尔的影片一样,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完整的意义,也很莫名其妙。生活本身就像一个玩笑一样。

也可以的。我是觉得,人所做的所有的事情,越严肃的事情越像对自身的一个嘲讽。不管是宗教还是政治,我想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到了最后更像是对出发点的一个嘲讽。我一点也不觉得人是这个世界上多么高贵的动物,恰恰相反,人最不懂得如何正当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可能,你希望自己的电影在电影院里公映吗?

当然了。既然是表达,我就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但也不会为了这个目的而刻意地去迎合什么。

影片有一些布努埃尔超现实主义的痕迹,其中毛老师的梦境是全片的精彩片段,你是怎么看待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幻想和反叙事?布努埃尔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

布努埃尔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导演,他没有烂片,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的智慧和对事物的理解力是我了解的导演里最出色的一个。我想超现实主义,不管是诗歌、绘画和电影,都展示了看待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你的第二部电影《黄金周》是用胶片制作的,影片投资有多少?是怎样找到投资的?

大约200万左右。在一次电影节上认识了现在《黄金周》的出品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宁才和监制张律,后来我们三个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没有目前这部影片。《黄金周》从片名来看好象是一部讽刺现实的影片,你能描述一下这部影片的大致内容吗?

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讽刺现实。大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黄金周假期,一个单身小伙子不爱旅游,不爱出门,整天在家看电视。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碰见一个熟人,这个人在家也很无聊,小伙子就去了他家。后来又来了一个人,几个人很偶然地聚在一起,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和《很多大米》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那会和《很多大米》一样荒诞、怪异吗?

没有。这个电影我努力避免上一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刻意的超现实成分,尽量自然而然地呈现。人物表现更像木偶,作为一个道具来“表演”。把《好多大米》里的一些令人发笑的噱头减少到最低,保持一种克制,努力讲一个正常的故事。《黄金周》是用胶片制作的,公映的机会大吗?

不知道。中国每年有三百多部影片制作完成,真正能进院线的可能就几十部。《黄金周》里面有一些什么样的演员?

基本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有表演经验。但是我了解他们,写剧本的时期就可以根据剧情在脑子里揣测他们的举止和表情。

那你为什么需要演员那种像道具、木偶一样生硬的感觉?

演员太逼真的(生活化的)表演我感觉会非常可笑,我觉得不严肃。别人会认为我影片里的表演不严肃,但是事实是我很严肃,可能我过于严肃了。

你认为DV和胶片的制作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的地方?

胶片要比DV复杂得多。制作《好多大米》的过程中我已经把DV的技术基本弄清楚了。拍胶片又要从头再来。一开始也打算用高清拍,但我算了一下,磁转胶的费用和直接用胶片拍的费用差不多。《黄金周》剧照《黄金周》剧照

如果说《好多大米》是一个手工业作品,那《黄金周》应该算一部工业制作了,在摄影、灯光、录音等问题上是怎么解决的?

这次技术上用的都是专业人员。这样能有一个最基本的技术保证。

你已经有两部作品了,有什么新的感受?

差不多吧,我又做了一个事情。

你对电影的热情似乎很大,想过成为一个像法国左岸派的作家导演一样,一边写作,一边拍摄电影吗?

我对电影的热情不是很高,但人要努力去做事情。世界上有两种导演,一种是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他需要表达出来,电影只是他的表达工具;另一种是热爱电影,立志要成为一个导演。我不属于后一种。

你写诗歌、小说,创作音乐、绘画,导演电影,是不是你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来叙述?

我没有更喜欢哪种形式。我从20岁起就开始不再只是凭兴趣去做事情,现在,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应该做什么。

作家电影是作家以摄影机代笔,结构、叙述、再现一个与文学(小说)作品完全不同的精神境地。作家电影是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卓越表现力的作家所拍摄的电影。影片常常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生活热点、社会话题等。也有深入表达人物内心精神世界,敏锐呈现细微情感这样的电影。你对作家电影怎样看待?像王朔、朱文、尹丽川、崔子恩、马原等作家都拍过电影,你怎么看待他们的作品?

我敬重所有严肃、努力的人。

有没有考虑过更多的电影计划,或者拍摄一些商业投资的电影?

走一步说一步吧。总之不管怎样都应该努力工作、自强不息。《黄金周》剧照

王笠人:我要恢复中国电影的传统

王笠人WANG LI REN

王笠人

王笠人,1970年出生,福建人。2006年初次编剧、导演的电影剧情片《草芥》入选2007年第36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并获哈尔伯特基金;2008年拍摄纪录片《戏班》;编剧、导演电影《刺青》于2009年在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进行世界首映,获2009年第六届中国独立影像展特别推介奖,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目前在筹备电影《草台班子》、《黄金城》、《南海姑娘》、《流浪艺人》、《国民玩偶》。作品年表

2006:《草芥》

2007年第4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最佳处女作奖

2008年中国新电影论坛最具电影语言探索奖

2008:《戏班》(纪录片)

2009:《刺青》

入围2009年第38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草芥》拍摄现场《草芥》海报《草芥》(2006年)

影片档案

片名:草芥

英文片名:Weed

制片人:王笠人

编剧、导演:王笠人

主演:麦子、李婉箐、李理、王晓华、徐皓峰

摄影:李肖夫

剪辑:王笠人、徐一诩、刘晨

音乐:麦子

声音:田凯

类型:剧情

语言:普通话

片长:120分钟

制作机构:十月电影创造社电影介绍《草芥》讲述了一群城市边缘人的“另一种生活”:一个搬家工人蚂蚁爱上了老板的邻居——蝴蝶,这个漂亮的女孩,却不得不在男朋友的挟迫下卖淫。后来,蚂蚁的哥们兔子向他借了二百元,瞒着蚂蚁以嫖客的身份把蝴蝶给睡了,再后来,就是蝴蝶与其男朋友的被捕,最终,在极深的绝望下,蚂蚁坠河而死。整部影片全部采用灰黄色镜头,苦涩的味道分外浓重,令人反思如何去认识一个人的生命,如何去看待、去关注身边那些微不足道的“草芥”们的生活。王笠人认为,“《草芥》初步确立了自己未来电影的风格,就是移动长镜头、纵深调度”。《刺青》海报《刺青》(2009年)

影片档案

片名:刺青

英文片名:Tattoo

编剧、导演:王笠人

主演:秦昊、付亨、周楚楚、王楷文、胡淑丽、应媛

摄影:李肖夫

剪辑:王笠人

格式:HDCAM

片长:108分钟电影介绍

青年雷子是小镇上的民兵,经常应付枯燥的民兵军事训练。他与阿花同居,整天无所事事,跟黑弟等几个兄弟一起混日子。青毛从监狱出来投靠雷子,并喜欢上活泼单纯的阿花。

这一群男人依靠阿花卖淫、设局敲诈嫖客的钱财、偷盗来维生,同时也为小镇的权势人物连老板组织推销产品。

小镇教堂的刘神甫企图教化雷子信奉基督教,被雷子一伙嬉笑和捉弄。雷子结识了刘神甫善良贤惠的女儿教师小萍,对她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严打”的运动开始了,连老板为了独吞钱财,勾结镇上的联防队员,设局捣毁了雷子的推销团队;雷子识破,带领弟兄们设局抢劫、绑架了连老板。青毛趁机挑唆、骗走阿花,借连老板之手杀死黑弟。青毛、阿花两人携带从连老板处抢来的钱出逃。雷子异常愤怒,用从山谷捡来的手枪,杀死母亲的情人,驾驶三轮摩托车追赶青毛和阿花……

王笠人是一个诗人导演,他对中国国民文化颇有自己的认识和见地,这在他的两部影片《草芥》和《刺青》当中可以看出。王笠人一直在艰难地拍摄他自己的影片,从他个人的拍摄经历上可以折射出中国独立电影的种种艰难和坎坷。王笠人:我要恢复中国电影的传统

你之前的短片《城市的精神漫游者》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

那也就是一部很典型的学生作业,讲一个城市边缘人的无聊的一天生活,说实在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懂,都是自己出的钱拍的,到后期剪辑了一版没钱剪,搁了两年,后来一看不行不想剪了,但对我意义重大,那是我第一次拍东西,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开始拍专题片、广告,再结合以前在电影学院学的一些东西,渐渐地琢磨出未来电影的基本形态。

你的长片处女作《草芥》从哪一年开始筹拍,前后一共用了多长的时间?《草芥》从2005年7月份开始筹备,之后到开拍前我们一直在看景,2006年1月1日拍摄,1月24日因为春节停拍,之后等到3月底又开始拍摄,第二次刚拍摄一天,因为打架拖延7天后继续拍摄,总共拍摄33天,到2006年11月后期最后完成。

影片获得了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资助,整个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在2007年5月,我在一个机房做后期,基本把自己的积蓄花完了,但我在8月底完成了一个初剪带,9月底查了鹿特丹电影节的网站把带子给他们寄了过去,10月份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副主席过来了,在中戏一个酒吧和我聊了两个小时,11月初他们通知我:他们通过从全球几百个电影项目中评选决定资助我的电影,我在这里再次感谢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去年我向很多朋友推荐鹿特丹电影节,他们都把自己的电影寄过去了。

影片采用什么设备、机器完成的?大约花费了多少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哪里?

影片用SONYPD150拍摄,DVCOM带子完成,前期拍摄不含人员费用大约花了10多万,大部分是我的积蓄,后期是鹿特丹的基金。

你之前学的是什么专业?1996年你在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专业的学习给你带来了何种改变或启发?

我上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硬件,在电影学院的学习只是赋予你学会怎样专业看或学电影,还有就是长期的学习给了你自学的能力,我从电影学院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所适从,就是写不出东西,慢慢地过了几年艰苦的日子,去社会上工作生活,又看了很多的好电影、书籍,逐渐地融会贯通。

移动长镜头和纵深调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弥补了镜头语言的不足。但这样也形成了你的一种电影风格。

移动长镜头和纵深调度也是有难度的镜头语言,我相信能够展现真实空间的长镜头是电影的真正意义所在,而长镜头也不是固定长镜头,电影是要讲究场面调度。对于我来说,在我前面的几部电影,更多考虑的是有意思的场面调度,电影失去了震撼力的场面调度,失去了空间、镜头转换,电影会失去一部分意义,镜头组接可以叙事渲染气氛,长镜头同样可以做到,这只是导演的一个选择。《草芥》剧照《草芥》拍摄现场《草芥》拍摄现场《草芥》的后期调色做成了一种极度压抑、阴郁的灰黄色色调,这种色调对你而言意味或暗示着什么?

这部电影就是弥漫着阴郁、绝望的气氛,以灰黄色调来烘托这种故事氛围,其实也是我自己对于中国现实、历史、人生的一种心绪观照。

我们都是非常理想化的一代,八十年代是思想活跃的时代。中国人刚刚从禁锢、封闭中解放出来,对突然涌进来的文化感到新奇。人们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吸收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思想也特别活跃激进,人也充满理想和激情。走到九十年代,反而这些激情就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实际、赤裸裸,人都变得特别痛苦,对国家、社会巨大的热情、梦想一下就都破灭了,特别迷茫。《草芥》剧照

我也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去慢慢消化理解八十年代,然后隔这么一个时间跨度后去观察、积累、理解,产生一种间离感。后来演变的文化思潮,比如摇滚就表达了一种特别伤感颓废的情绪。到了九十年代末,大部分青年就变得浑浑噩噩了。我有些同学以前很有理想,后来都与社会同流合污了,想挣钱的挣钱,想当官的当官,沉浸在吃喝玩乐之中。而到了现在,青年人对国家早期历史并不感兴趣,对社科、人文精神方面的了解甚少。《草芥》里的故事和你的个人生活和经历有着怎样的关联?

故事没有存在一些内在的关联,但精神的层面有一些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影《草芥》是我积累了多年的生活体验创作的。我是1991年上的大学,但实际上我是八九届的,考了两三年才考上大学,那时感到很屈辱,你要多花两年的时间去学同样很枯燥的东西,当时读书没有感到一点快乐,它只是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让你感到很大的压力,但你无从选择。

现在觉得人生要多经历些挫折。无有艰难,何来人杰?我经历过“文革”、看过武斗、游街、批判大会,这些东西给你不同的感官体验。人生阅历越多,越有利于判断力的形成,人需要一个立体、发散、开放性的思维,这对一个导演是很重要的。《草芥》里你扮演了一个具有五四时期诗人形象、穿着长袍、带着围巾的人。影片的结尾诗人卧轨自杀是不是暗指诗人海子?

准确地讲不是五四时期的形象,电影《草芥》中穿插了大量的诗歌。我也在尝试通过电影表达诗歌,通过诗歌把八十年代社会的精神状态放在现在这个社会状态,借此向中国诗歌界致敬。

高中的时候,那时会把席慕容、汪国真的诗抄在小本上,也算一种乐趣了。当然现在看这些诗都不好,软绵绵的没有力量,只是些小情调,无病呻吟。

八十年代中国诗歌界出现了一批我非常敬佩的诗人,比如海子为诗歌理想自杀了,食指为诗歌疯了,顾城杀了人然后自杀,这都是相当疯狂的行为。艺术需要一些疯狂。但我表达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许多人说我在影射海子,也有人说我对诗歌的状态描摹得不是特别准确,但我不是直接要指称谁,也不是要表现诗歌的具体内容,就是要表达一种诗歌的精神,一种为艺术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无拘无束,自由抗争,聚力呐喊。

影片的构图及场面调度体现出一种刻意为之的意境,但我觉得太刻意反而会破坏影像的真实感及人物的真实性。

中国电影太多那种伪现实主义的东西,真正电影化的场景很少,我就是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电影。影像不一定就是仅真实性一种,我们要探索电影语言的无限可能,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会拍摄一系列的电影,比如我现在福建跟着一个戏班拍摄纪录片体验生活,之后我去拍摄《草台班子》。看一个导演的创作,不是看他的一部电影,而是要看他系列作品中那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对我来说,这只是我目前在电影语言中想去突破的一个方面。《草芥》拍摄现场

你对独立电影是怎样理解的?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都不尽理想的状态下,你是怎样平衡这种关系的?

我想这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一起回答。

拍《草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影工业制作上的还是来自个体精神上的?

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中国大陆电影工业其实还是很落后(可能又说实话了,但愿没有人不高兴),一种是政策制度上的,一种是单纯制作层面的,另一种是实物建设上的。中国大陆电影要跟上世界电影潮流,一定要大刀阔斧去改革,而不要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要有一种宽容、自信的心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去完成一部电影,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前期你用数码的机器去拍摄,影像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比如我去新加坡参加电影节,看到台湾、印度的电影全是胶片拍摄,所幸的是,经过中国年轻电影导演的努力,这几年还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创作了很多真正有意义的电影。

电影最终还是个体精神的辐射,像第五代导演的激情是丧失了,现在有钱有名的。一个第五代导演曾对我说过,现在一个电影没有几百万是不可能拍的。可他们几百万的电影也不及人家几万拍的电影好。为什么?他们现在与社会接触很少,没有感受到中国的真实状态。他们早期是好的,但十几年没拍出好东西,提前进入老年状态,整天拍些大片,与商业社会融在一起。中国电影现在应该做的是启蒙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娱乐。社会应该批判性地推动,让它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不能去麻醉它。《草芥》里的“痛苦”似乎有被放大的迹象,有一种自我投射的影子,所以看起来会有些形而上,无法更真实、强烈地打动观众。

对于个体似乎被放大,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我觉得恰如其分。电影只是面对一部分观众,比如一些现代绘画,你要所有观众都能看懂那是不可能的,《草芥》也有不少观众特别喜欢,尤其是一些圈内的专业人士。

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批判,就像我们只有看到自己的弱点,感到彻底的痛苦,才能在批判中奋然前行。而我们现在的态度往往是漠视,是逃避,是压制。中国的历史让人感到特别压抑,想想因为一个案件就被株连九族,英雄被千刀万剐,这都是非常残酷的,历史总是十分惊人地巧合。我们要做的就是牢记这些惨痛的历史,让民族以后少一些苦难。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但也有很不好的地方,比方说专制、压抑、嗜杀,人与人之间非常残酷。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喜欢《三国演义》,这暴露了中国人对君主、对权谋的热情,类似的还有《孙子兵法》,这些都不知不觉地影响你。还有《水浒》里面的人讲义气,但嗜杀。《红楼梦》天天风花雪月,不关心国家大事,人都好像活在梦中一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什么都行,这也是一种幻想。儒家思想要重新回归,不能把传统文化全部打倒。找到痛苦的根源,才是真正的精神力量所在。

你的下一个电影计划是什么?是不是《刺青》?

对。

相比《草芥》,《刺青》似乎更注重于讲一个故事,这会是一个戏剧性冲突很强的电影吗?从《刺青》的故事梗概上来看,你还是一如既往地深情关注中国当下的小人物、“草芥”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方式。

我时时感觉生命的无常和轮回。人生如梦似戏,在苦难面前,我们永远沉痛,并永远与最大多数的苦难站在一起。在世界崩溃之前,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所有人有所有可能的命运,从命如草芥的流氓到志满意得的胜利者,谁都有可能成为流氓、草芥,摸准了窍门或找到了可能的通行证,谁都可能成为既得利益的社会新贵,这让我觉得很可怕。一种强势文化或制度对于身处乱局中人的侵蚀:纯真成为世故,生机盎然成为麻木不仁。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经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传奇、戏剧化的故事在现实中上演。于是身处文化传统断裂、思想信仰危机的普通人,在这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他们的命运如何?这两种人的命运联系起来,关注聚焦于他们,就是电影《刺青》的缘起。《刺青》剧照《刺青》剧照

除了《草芥》你还有一个“电影十年计划”——《草台班子》、《国民玩偶》、《美人迟暮》、《2002年的第一场雪》、《上海的女儿》、《苏曼殊》、《黄河青山》、《八千里路云和月》、《广陵散》。请详细说一说你理想中完美的电影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还是谈谈目前的工作更现实一点。为了修改电影《草台班子》剧本,以更真实地反映戏班的生活,我在福建拍摄一个纪录片《戏班》,我每天跟随戏班演出、生活,戏班的生活就是天天去乡下各个地方演出,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生活真的很艰苦,大冬天有时候就是铺些稻草睡在地板上。

跟随戏班一段时间了,确实收获很大,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回到北京后再创作一个电影剧本《流浪艺人》,与电影《草台班子》构成上下部作品。我下这么大功夫为一部未来的电影做准备,就是要恢复中国电影的传统,试图改变影视圈那种浮躁短视的浮华作风。

你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你希望中国电影有分级制度吗?

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家来说,我觉得电影根本就不需要审查,艺术家要保持人格独立,对社会现实要时刻批判使其保持清醒。艺术家本来就要有最后的道德底线,审查根本就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

但从中国的现实来看,我觉得如果电影要审查,那就要由法律来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不是由某些人说话来决定一部电影的命运,要以法治代替人治。分级制可能是一个好的尝试或开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以实际行动试图推进电影分级制度,我表示支持。

目前有不少导演用数码设备制作自己的电影,并在一些国际性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对“体制外”的这些电影你怎么看?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电影,导演要独立于权力体系之外,作为严肃的知识分子独立思考,不依附于外界的意志和压力。对社会制度、文化历史有独立的见解、思考,他们不是为特定的权力体系服务,而是为大的概念性虚拟形态之下的国家、民族做些事情,是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时间空间之外的存在。

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缺失,表现在钻营附庸于特定的权力体系,没有独立性与觉醒意识,让他们吃好玩好就OK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精神,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抗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附文《草芥》导演阐述(节选)

电影《草芥》是一部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在于将故事主人公庞杂的心态与心理的微妙变化,蕴涵于景象万千的优美意境中,烘托影片气势恢宏的文化韵味。

电影《草芥》的全部场景取自北京城内外,镜头穿梭浸润京味文化的胡同、城墙、牌坊,见证40多年北京历史的冷巷子、苏式建筑、村落,展现优美意境的池塘、铁路、古桥,浮现富有寄意的古长城、地下旅馆、废弃墓道,回味气势宏大的引桥、炼钢炉、祭台,这将直接确立影片丰富的历史、文化胸襟又有优美意境的视觉构造。

总之,电影《草芥》是大全景与近景的完善融会,对演员的表演是一次挑战,请求肢体语言的幽美和节奏的控制,同时不乏激情与投入,但要把握住分寸,要抑制感情的过火吐露,表演要做到不温不火,做到内心狂野表面冷淡。演员将加入剧中人物原型的生活体会。采取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联合,对非职业演员进行适当练习与排练,坚持非职业演员鲜活的生活质感,精确地实现剧本划定的任务。

电影《草芥》对镜头的要求是一首铿锵上口的韵律诗,所有的镜头每一格都要有所变化,精心部署各种变化的视觉元素,统一场景的拍摄要不重复,既要包容镜头的纪录丰富信息、描写事件进程之特长,又兼具前后镜头连接之匹配(包含颜色组成、光线明暗、运动方法)的特质。做好人物调度与镜头活动的协调,镜头运动要富于变化,或横移,或鸟瞰,或仰望,或遵守定向移动,相信其视觉效果将更为愉悦、丰富。这在我的电影风格的摸索里将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经验。

电影《草芥》有两种独特的视觉元素,拍摄的角度应是畸形的视角,窥视探头的存在,决定了影片一定会有一些俯拍镜头,这在镜头风格的把握上要加以恰当的加强。跟着人物内心的变异与扭曲,影片的后半部可能会有一些广角镜头加以夸大。

影调的后果主要依附天然风物和光线,人物造型、光线掌握和环境的抉择要衬托人物内心的抖动,从而正确渲染场景氛围和人物心理。由于本剧是低成本制作,要求对光线的细节掌握,准确盘算外景光线的时间和效果,将其魅力多档次、多视角地折射出来。

电影《草芥》进行同期录音,音响(同期声、配音和音乐)应踊跃参加剧作,更好地渲染影片气氛,烘托人物情绪变更。音乐光辉又博大,激昂又深厚,与唯美的画面、浑朴的文化底蕴、舒缓热闹的节奏构筑一段气势博大的视觉盛筵。《刺青》导演阐述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经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传奇、戏剧化的故事在现实中上演;身处文化传统断裂、思想信仰危机的普通人,在这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他们的命运如何?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从命如草芥的流氓到志满意得的胜利者;谁都有可能成为流氓、草芥,谁也都有可能成为既得利益的社会新贵。一种强势文化或制度对于身处乱局中人的侵蚀:纯真成为世故,生机盎然成为麻木不仁。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刻骨铭心的遭遇。电影《刺青》中每个人物都有一定的生活原型,它讲述的是中国一个最普通的小城镇几个小混混的故事,展示了底层社会许多鲜活生动的生活细节。20多年的社会变迁激起的动荡,撼动了很多人生活的基础,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电影《刺青》聚焦在中国一个很小的、看似很传统的城镇,其中的人物、故事、环境好像是一个标本。它关注的是生活处于困境中的边缘人物,深刻映照着中国社会基础的本来面貌。

潘剑林:独立电影需要正常的放映渠道

潘剑林PAN JIAN LIN

潘剑林

1969年出生于甘肃临洮。1992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经济法专业,后从事航空遥感、房地产、民航客货运输代理等职业。1999年开始自学电影并从事制片工作。作品年表

2002:《新娘》(纪录片)

2003年第8届香港独立电影节新亚洲力量影评人大奖

2004:《早安北京》

2004年第23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入围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

入围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竞赛单元

入围第2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数码竞赛单元

2007:《回家》(纪录片)

入围第4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竞赛单元

2007:《夜未央》(剧情&纪录片)

2008年中国新电影论坛最具精神探索奖

入围第1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竞赛单元

入围第10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

入围第2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

入围第4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多元探索单元

2008:《流氓的盛宴》

2008年第6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入围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BF电影发展基金剧本大奖

入围第1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PPP剧本发展计划

入围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

2008:《谁杀了我们的孩子》(纪录片)《夜未央》海报《早安北京》剧照《早安北京》(2004年)

影片档案

片名:早安北京

英文片名:Good morning BeiJing

出品人:陈蔚

制片:陈成立、赵旭、夏晓晖

策划:宝通、孙鹏、吴石友

编剧、导演:潘剑林

主演:孙鹏、陈南轩、贲慧、小磊、杨阳、赵旭、刘吉森、夏晓晖、宝通、田纪元

摄影:邹勤、彭哲、范淇、刘才云、吴石友

灯光:张学军

剪辑:张一凡

音乐:张维良、张健

格式:DV

语言:普通话

片长:84分钟电影介绍《早安北京》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男主角的女友被绑架,被歹徒勒索一万元。但他却宁愿付三千多元给私家侦探老朱去查个水落石出。另一个故事讲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嫖妓,却大耍暴力致使妓女的下体被撕破,结果赔了三千元就逃之夭夭。与潘剑林前作《新娘》一样,电影对女性与社会机制的荒谬作了深入且浓烈的探讨,对城市流浪者与外来暂住人口的生活的关注,在建构贴近民心而独特的世界观之余,反映出现代城市的众生相。《流氓的盛宴》(2008年)

影片档案

片名:流氓的盛宴

英文片名:Feast of Villains

制片人:王彧、张立军、张一凡

编剧:潘剑林、赵旭、赵金戈、周斌、孙鹏

导演:潘剑林

主演:赵金戈、周斌、孙鹏、周成、李庚、韩世强、管娜

摄影:张永钱、谢朋

美术:陈荣超

录音:李显峰

剪辑:张一凡

音乐:何淼树

类型:剧情

语言:普通话

片长:85分钟

制作机构:老潘电影工作室电影介绍

富贵和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在北京,寄居在一个托运站的院子里。富贵有一辆名为“幸福快递”的旧面包车,专门为物流公司送货。他夜以继日辛勤地劳作,期望能够早日治愈父亲的病。

昂贵的医疗费用迫使他的父亲出院,绝望的富贵决定前往遥远的南方卖掉他的肾脏……

当富贵回到北京时,父亲已经去世,可是火葬场规定必须要有死亡证明才能火化,富贵为了这个证明在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之间来回奔波……

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对潘剑林的影响很大,他还会经常学着《芙蓉镇》里的一句台词说:“活下去,像狗一样的活下去!”在潘剑林的影片当中似乎也能感受到主角在极端条件下的人性展现。潘剑林:独立电影需要正常的放映渠道

你拍电影之前的经历挺复杂的,专业是经济法,后来又从事航空遥感、房地产、民航客货运输代理等职业,最后是怎样想到要做电影的?

我刚毕业那会儿有一股做生意经商的风潮,普通年轻人的理想无非就是挣钱、升官。我本来应该是在检察院、法院上班,但感觉自己的自由个性又很不适应,做生意也是看什么挣钱就干什么。有一天我突然发觉忙忙碌碌的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思,心里特别空虚,就把自己的公司给卖了。后来认识了一个算命的宝通师傅,他家里有很多录像带,我从那里借了几盘,其中有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和贾樟柯的《小武》。我看完之后受到很大的震撼,从来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这些电影是那样的简单、清新、质朴、真实,但是直接刺激到你内心最柔软处。然后觉得这么简单、真实的电影我自己也能拍。后来自己就拍了一个16毫米胶片的短片叫《鳗鱼》,花了大概5万元钱。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连什么是剪辑点都不知道,也没见过胶片、摄影机长什么样,在刘浩导演的热心帮助下拉起一个班子就上了。那时候也没有DV的概念,觉得拍电影就是应该用胶片。《新娘》这部纪录片是一个什么样的片子?

我自己买了一个摄像机,经常出去拍一些素材什么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现暂住证这个事。很多外来民工经常因为没有这个证件被抓。后来遇到一个来北京打工的新郎,新娘因为充数被遣送回了老家,新郎就开始了到处寻找新娘的过程……暂住证也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政府的本意估计是一来认为民工衣衫褴褛影响市容,二来也担心民工出来犯事,暂住证能起到一个吓唬、阻止的作用。到后来这个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大,直至“孙志刚事件”的发生。《早安北京》剧照《早安北京》是你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请你说说当时拍片的一些过程。

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有一个私家侦探,也是本片的主演,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绑架案,叫我过来跟踪拍摄。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我就有意把这个做成剧情片。后来又增加了一条按摩女的线索,两条线索互不相干,想做成贾木许的《地球上的一夜》。《早安北京》曾经发行过DVD,片名被改成了《色劫》,包装成三级片的样子。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电影一开始就没有电影局的审批。出版商当时把一批片子,包括章明的《巫山云雨》都做成三级片的包装。后来我觉得名字也无所谓,“色劫”也起得挺好的,有色有劫,符合影片本身的内容。另一方面音像的发行在那个时期内能让这些独立电影起码有“合法”的、公开的渠道来和观众见面,而不是总在酒吧、咖啡馆小规模的放映。出版商利用他的商业目的和手段来促进发行保障自己的利益,独立导演能够有渠道让自己的电影和更多的观众见面,双方受益,我觉得挺好的。而现在,形势可能更加困难了,独立电影很难有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来流通。《夜未央》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影片,说实话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这部影片,但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部片子让我觉得电影的形式是可以随心所欲和花样翻新的。

我没有刻意去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目前我认为自己的资历、沉淀和积累还很匮乏,而电影艺术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那么多优秀的导演拍出了无数经典的影片,我们要找到电影艺术的突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拍电影的基础就是这个故事首先真正触动了我,我的作品必须能真正令我自己内心澎湃。后来有一个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关于她的故事,就是《夜未央》的故事原型。很多男人在性的方面没有去想过女人的感受,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去反省过这些,所以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于是决定把它拍出来。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带给男性一种反思。

在观众里面女性是持一种什么态度?认为很黄很暴力?

有很多种不同的态度、反应。有一些女性非常受不了,认为是对女性最大的侮辱、伤害,要找我算账。另外有一些人认为影片很成功地揭示了男性深层的性心理。再有一些人就完全无法理解影片中的人和事。我觉得这和每个人自己不同的生活、成长经历有关系。《夜未央》剧照《夜未央》剧照

你作为男人,你肯定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站在男性的立场,影片中体现出来的态度很有可能会让部分女性观众难以接受。

我的态度其实是最大程度的中立、客观、真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男人看了我的电影会有很深刻的触动的!这一点我绝对自信。

影片的表现形式观众是否乐于接受?

如果把这部影片拍成《撒玛利亚的女孩》,有故事,有很好看的画面,我想在商业上会有更好的效果,我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我想最大限度地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就选择了这种半剧情半纪录、我认为能够达到我目的的结构方式。《夜未央》成功入选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2007年第2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并做了公开放映,似乎是官方电影艺术机构的一个大胆的动作。因为我觉得影片“很毒很地下”。

他们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觉得很诧异,但他们的观念其实也是很开放的,完全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出发。我挺高兴的,因为我的作品还是第一次通过官方机构的渠道在电影院里和观众见面。那天放映反响很强烈,效果非常好。希望以后官方能够有更多这样的艺术交流活动。《夜未央》剧照

说到《夜未央》,我想和你谈谈关于电影表现形式的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三次电影艺术的运动,电影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元素越来越多元,似乎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可能被大家所接受。

电影的表现形式是顺应自然潮流的,没法强求。新浪潮有新浪潮的形式,库斯杜里卡有他不同于任何一个导演的独立风格,佐杜洛夫斯基的《圣山》、《圣血》也是非常的另类。但是不管哪种形式,我认为好的艺术电影的标准就是真诚地揭示我们的世界和人类本性的真实,促使我们发现自己的弱点,让人性回归善良。当今世界电影的趋势我认为是直抵人的内心,回到质朴的一种状态,形式也回归到一种相对简单的、真实的状态。像比利时达内兄弟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孩子》。

你的影片似乎都有一种纪录片的性质,你很喜欢纪录片吗?

我很喜欢真实的状态。纪录片里的“表演”具备那些专业演员表演不出来的一种真实感。我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非职业演员出演的。

你怎样看待第六代导演?比如张元吸毒、贾樟柯获金狮、王全安获金熊等等。

张元吸毒我认为是他解除压力、满足欲望的一种个人方式,就像有人喜欢吸烟、喝酒,有人喜欢打麻将、下棋。只不过我觉得毒品对人身体的危害确实很大,还是尽量不要接触的好。我的生活原则就是任何事情只要不妨碍别人,不伤害他人,不拖累家人朋友,一个人有权利去自由处置自己的生活。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得金狮奖,我觉得是贾樟柯电影事业十多年来终成正果的证明。

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也非常不错。两部影片的获奖提升了整个亚洲电影的世界地位和威望,也掀起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电影的关注和热潮。之前能在海外发行的也就是李安、侯孝贤、王家卫等少数导演的电影。

你比较欣赏哪些导演?

太多啦,塔尔科夫斯基、赫尔措格、法斯宾德、库斯杜里卡、侯孝贤、李安等。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你对其他哪些艺术形式最感兴趣?

对绘画、音乐比较喜欢。《流氓的盛宴》是如何参加国外电影节的一些剧本计划、基金的?《流氓的盛宴》剧本入选了2007年釜山国际电影节PPP计划,同时获得了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剧本基金。

我们是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故事梗概、剧本、导演简介、影像作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资料发过去的,很简单。我的剧本是从全世界350多个剧本里选出来的28个计划之一,奖金为1万欧元。

海外的各种电影节几乎是国内独立电影人必去的地方,拿奖也几乎是衡量一个电影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砝码,你怎样看待国外的电影节呢?

电影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入选的电影做了一个良好的推广和宣传。我个人认为他们的评奖都是比较公正、客观的,当然也很难说哪部电影最好,毕竟电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人的欣赏品位都不太一样,就像有人喜欢凡高,有人喜欢莫奈。只能说明这一届的评委对这一年的电影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评定奖项。

张艺谋、陈凯歌早几年前就开始遭到很多观众的质疑甚至谩骂,你怎样看待现在的第五代导演?

每一个创作者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思考,不同表达的需要。不能说张艺谋就只能拍《秋菊打官司》,陈凯歌就只能拍《黄土地》,只要是真诚地在做一个东西就很好了。电影之外的争论和谩骂没有太多意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生活的经历不一样,对作品的解读、理解肯定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我发现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都很短暂,一旦成名之后就开始复制之前的作品,想像力持续下降。而国外的很多艺术家一生都是在探讨艺术的未知性,也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伯格曼、安东尼奥尼、法斯宾德等。

李安成为华语电影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做到了平衡的极致,你喜欢他的作品吗?

除了《绿巨人》不喜欢之外其他的作品都很好。我个人认为李安自身并没有刻意强调做一个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是评论家后来给导演加上的。

你是怎样理解独立电影的?你认为目前中国的独立电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和处境?

我从来不考虑什么独立不独立,地上还是地下,也不在乎是胶片还是磁带,高清还是DV,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很满足了。

我觉得独立电影最大的困境还是在国内的推广和发行吧,这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扶持,我相信通过独立电影的创作能够锻炼出很多优秀的导演的。潘剑林工作照附文《夜未央》导演阐述

经过几千年男权社会的文化积淀,男女在对待自身性欲望上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不平等的:男性能够更自由地表达和实现他们的性欲望,而女性则更习惯于压抑自己。男性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比女性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他们据此制造出一种男女的双重道德标准,要求女性更收敛、压抑自己的需要,甚至对自己的性欲感到羞耻、惭愧,而男性却不必如此。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性伴侣,似乎是成功、成熟的标志;而如果一个女人有很多性伴侣,却是无耻、堕落的标志。女性不断受到男性性暴力的威胁,不断地提醒她们所处的低下地位,不断因为其扮演的女性角色而受到惩罚……

记录真实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因为越真实风险越大,无论对记录者还是被记录者。社会的目光都投向金钱、权力、娱乐、名人和流行时尚,人们宁愿隐藏自己的痛苦而随波逐流。我们这个年代迫切需要这种计划——去探索人们良知中的内在空间与时间。

我的工作就是面对真实,而真实往往是不幸的;只有在电影里,你可以逃离所有的现实,放下一切虚伪,摊开人性全部的软弱。《流氓的盛宴》导演阐述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生活着无数像富贵这样的小人物,每当灾难降临时他们很难产生出智慧和力量进行周旋和对抗,只能凭借壮实的筋骨和麻木的神经默默承受,就像一条遍体鳞伤神情滞钝的野狗望着这个世界。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了一个空间,却从不曾理解这个空间意味着什么,只是无望地退却,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角里,神经质地保护自己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李睿珺:80后新锐导演

李睿珺LI RUI JUN

李睿珺

1983年出生于甘肃高台。14岁起开始学习绘画及音乐;2003年毕业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至2006年初一直在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等做影视编导工作;2006年独立制片、编剧、导演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夏至》,该片获得了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影片特别奖,并入围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诸多电影节。《老驴头》是其第二部作品,入围2010年的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2011年亮相法国第13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作品年表

2006:《夏至》

2007年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影片特别奖

入围第31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新导演单元竞赛

入围第2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

入围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未来电影单元

2010:《老驴头》

2010年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大奖

入围2010年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

2011年第40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Dioraphte奖第二名)《夏至》海报《夏至》剧照《夏至》(2006年)

影片档案

片名:夏至

英文片名:The Summer Solstice

制片人:李睿琪、李睿珺

编剧、导演:李睿珺

主演:郑辉、宋金阳、张敏、多日娜、黄明强、潘亮亮、李睿琪、范红芳

外联制片:刘晓希

生活制片:韩斯琴格日勒

美术:沈浩

摄影:刘乾军

摄影助理:王宇

录音:肖翔

录音助理:梁斌

灯光:徐明

灯光助理:陈利

剪辑:李睿珺、张林

音乐:李睿珺

萧演奏:李睿珺

场记:李林

化妆:董蔓

英文字幕:孙鹏、张敏电影介绍

炎热的夏日里胡杨经过不懈努力来到了北京,他企图融入这个精神与梦想的圣地。他与人合开公司,却不幸破产,只好选择了出家,但出家也并未如愿,就在这时,他与从四川来北京寻找丈夫的弟妹杨华相遇,他们居住在狭窄的屋子里,一同寻找着弟弟胡涛,不料两人发生关系。不久,胡杨接到老家的报丧电话,回去为父亲奔丧。在老家由两人的暧昧关系引来的家族会议因杨华怀孕作罢。两人总算顺利完婚,但不安现状的胡杨又回到北京寻梦。世界充满了偶然,数月后的一个深夜,当他满怀着惊喜从北京归来,竟不知这远离北京的小镇的夏天同样躁热压抑……《老驴头》海报《老驴头》(2010年)

影片档案

片名:老驴头

英文片名:The Old Donkey

监制:崔子恩、张献民

制片人:曾雯雯、李睿琪

编剧、导演:李睿珺

主演:马新春、张敏

文学策划:彭韬

摄影:杨瑾

录音:娄堃

美术:李睿珺

剪辑:张君、李睿珺

灯光:杨瑾、李睿琪

类型:剧情/纪录片

语言:普通话

后期制作:手工电影作坊、新线视觉、影弟工作室

联合摄制:李睿珺电影工作室、影弟工作室电影介绍

73岁的马老汉腿脚不便还患有严重的哮喘和心脏病,常骑一头毛驴作为代步工具,村里人都叫他“老驴头”。

老驴头有三儿两女,依靠耕种两亩地维持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小孩和荒芜的土地。政府决定进行土地改革,让有耕种能力的人集中土地连片机械化作业,无耕种能力的人拿土地转包金,或外出打工,或为农场主打工。村里的首富张永福承包了大片土地,但老驴头的两亩地夹在中间,老驴头不愿意把土地转包给张永福,因为这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没有土地,给地主打长工、受剥削的经历。春天快要到了,张永福想强行把老驴头的地和自己的两大片地犁成一片。老驴头知道后每天在地里看守,不久他发现自家祖坟快被沙漠掩埋了,儿子们都不愿意管。土地是老驴头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希望,而即将被沙漠掩埋的祖坟是他的先辈、后代以及他自己的归宿。面对生与死,老驴头选择了终日独自治理祖坟边的沙漠。春天到了,老驴头去世了,三个儿子争抢着为他办了一场热闹的葬礼……

采访李睿珺的时候,他住在北京海淀区挂甲屯的一个胡同里,那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地区。李睿珺的屋子狭小、逼仄,宛如中国独立电影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到三十岁的李睿珺迄今已经完成了两部独立作品,我们可以期待他更加成熟的独立电影。李睿珺:80后新锐导演

你之前就读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为何选择在那里上学?读的专业和电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这个学校是直属国家广电部的一所专业影视院校。我从小学画画,对美术、音乐比较感兴趣,但是家人不太同意,认为还是应该读文科或理科,将来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初中的时候特别偏科,后来我父亲就逐渐同意我去学美术、音乐,期间逐渐学习了美声、钢琴、萨克斯等,当时的目标是考取美院或音乐学院。由于音乐和美术成绩都不错,难以取舍。后来误打误撞,我们当地来了一个中央电视台的剧组,让我们班的学生去当演员,我觉得拍戏挺有意思的。后来我们班主任拿了一份这个学院的招生简章给我,由于我有美术基础,就报考了影视广告专业。

我总觉得广告导演没有电影导演来得过瘾,但我们系主任曾经对我说:“广告是60秒讲一个故事,电影是90分钟讲一个故事,如果你能在60秒内讲好一个故事,那么在90分钟内讲好一个故事还不容易?”我想这个就是广告专业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吧。

你最初对电影的热爱源自于哪里?

自从上了大学开始我就打定了要拍电影的决心,经常泡在图书馆看一些电影方面的书,看大量的影碟。学校也有一些导演的课程。

我曾经接受过美术、音乐等艺术训练,而电影是综合艺术,可以把我喜欢的艺术形式都包括进去,这也是我选择电影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电影在表达某些东西的时候会更直接、更有力量!这也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

你学习电影的方式?

主要还是通过自学,拉片,看专业的电影书。我没有接受过正儿八经的电影训练。

你在24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你的导演处女作,很多像你这般年纪的、想要做电影的人可能还处于茫然无措之中。

我和很多80后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我可能是比较固执。我始终没有放弃对电影的热爱,我这种人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那种,要么我撞死在南墙脚下,要么把南墙撞倒,总而言之我一定要过去。

如果做一样事情,你有强大的决心你就能做成。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你也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去解决掉。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了,那说明你对这个东西还不够热爱。

我最初的想法是先找一个工作,这样在糊口的同时积累一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和人员的积累之后再投资拍摄自己想拍摄的影片。我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会给我投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如此这样下去我一辈子都没法做电影。后来我就把电视台的工作辞了,进了一个剧组学习。这个剧组让我非常失望,三四天的时间一无所获……有的只是让我明白了中国有那么多导演,为什么只有少数人的作品能够叫得响,而且得到一些国际电影节的认可。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真正爱电影,而且他们是用“心”在拍电影,而不是仅仅掌握了一门技术或做着一个驾轻就熟的工作。

请讲述一下《夏至》整个影片从构思、剧本、联系资金这些过程。

最初我是想拍一个年度跨越特别大的戏,但是考虑到资金的因素一直没有办法实现。后来通过朋友找到一个加拿大的投资商,他来投钱我来做编导,等到人员都准备齐的时候投资商又失去联系了。后来又找了国内的投资商,同样在开拍前投资出了问题。此时工作人员的档期都已经定下来了,我爸妈就给我筹了一些钱,于是就把剧本进行删减修改,变成一个在有限资金内可以实施的本子。在我爸妈的支持下,电影开拍了。整个影片拍摄行程是15天,实际拍摄时间是9天半。电影分别在北京和四川一个古镇拍摄,因为资金比较紧张,后期没法做,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最后东借西凑才把后期给做完。

影片完成之后我觉得不满意,所以就没有送去参加电影节什么的。有一个朋友看过之后认为还不错,建议拿到电影节试一试,我想再丑的孩子总是要出门见人的,后来就送到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在那个电影节上《夏至》获得了最佳影片特别奖。在国内第一次放映是在宋庄的第2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上。《夏至》剧照《夏至》剧照

你在影片当中担任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一人身兼数职,你如何把握创作的正常进行?

制片人主要还是我的哥哥李睿琪在担任。我没有副导演,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解决,我甚至连订盒饭、住宿、叫工作人员起床等都需要自己去安排。

影片的音乐也是我自己写的,我也没有更多的钱请别人来作曲。另外我比较了解影片的内容,能更好地把握影片的气氛。《夏至》到目前为止已经入围了包括鹿特丹在内的多个国际电影节,初次参加电影节有什么样的感受?

其实我每次去参加电影节都没想过自己的电影会获奖什么的,尽管《夏至》在电影节上的反响还不错,但是我深知这部电影存在很多的问题。我首次参加的电影节是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特别奖,这个奖励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导演,你不用过多担心观众是否能够真正看懂你的电影,也不要犹豫,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用直觉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我相信最后观众会明白的。接下来的第31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我没有出席。然后就是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在这里没有国别只有电影。由于时间冲突,有一些电影节我没法出席,所以柏林电影节就没有参加。接下来也收到了一些其他电影节的邀请。独立电影相对比较自我,其实电影节就是给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另外提供一个与其他国家导演交流的机会。《夏至》拍摄现场“夏至”是指炎热将至之时,影片当中也充斥着聒噪的蝉鸣声,你是想用这个来表达你对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和矛盾吗?

我是想借由影片中大量的蝉鸣来传达当今中国一种极度浮躁的状态,“夏至”是想代表“浮躁”的终止,但是“夏至”的意义远不至此……

在电影的海报以及影片当中曾经出现过天安门的场景,在影片里面代表怎样的含义?

我认为现在的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身上不可避免会有那个时代遗留的痕迹和影子。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和历史一刀两断,这是一种延续和伸展。天安门对于世界代表中国,对于中国代表历史,代表制度,代表权利,代表时代,代表首都,对于个人它代表的含义就更多元了,对于它的意义我不想做太多阐述,在今天它是梦想的圣地,同时又是梦想的漩涡……

影片到了下半部分突然转到两个女人同性恋的情感以及女性自私的占有和对男人本能的排斥,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艺术就是这样,不同的人看总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同性恋的电影,或许有人又认为它是别的什么电影,它是什么电影并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部电影我无法用几句简单的文字就能将它阐释清楚,否则我就去写小说了。关于电影中表象的故事脉络只是一个隐喻罢了。

你的下一个电影计划是什么?

我的下一部长片叫《月亮》。

在遥远的地方,有很多陌生的人群,与我们息息相关。生活对于我们不只是眼前这些景象,还有很多卑微的故事等我们去发现、去咀嚼、去改变……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消失的年代。信息时代的今天,变革似乎成了发展的主题,而传统则成为它的首要挑战对象,人们错将传统误解为保守,于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变得不再“保守”。就在这所谓的转变瞬间,我们不知有多少积累传承了千年的文明,转眼间像尘土一样被风吹走,也许从此它们再也无法聚拢,从此消失。不要让所有的文明都变成历史,不要让现在缔造的文明覆盖原有的文明,不要让这个“56个民族是一家”的国家有一天去博物馆寻找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和展现的主题。

你是怎样理解独立电影的?你认为目前中国的独立电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和处境?

很多事物传到中国来都变味了。就像摇滚乐,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黑暗、愤世嫉俗的东西,其实摇滚是一种自由精神。而独立电影仅仅是一种制作方式,争取更大的表达自由。

有些中国所谓的独立电影人认为独立电影就应该糙,制作粗糙便成了独立电影的代名词。我的影片采用高清、同期立体声,就是希望即使是小成本影片也要注重影片的成片质量。

独立电影对我而言就是一种自由精神。

关于中国独立电影面临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独立电影从第六代导演开始,到目前为止十多年了,现在大家做独立电影还是以前那个套路,这么多年没有任何变化和突破,我们能否做出与之前有所不同的独立电影,这就是当下独立电影所面临的问题。

关于独立电影的处境,其实大家看一下贾樟柯导演的《狗的状态》就能感觉到中国的独立电影是什么处境了。

中国无论是大片、中片,还是小片,无一例外都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很多低成本的独立制片往往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发行和推广,你认为独立电影该如何良性地发展下去?

首先应该注重影像的质量。当然艺术作品就是要求变,作为电影要做各种新的尝试和探索,看看电影是否能够有新的可能性。作为电影工业的良性发展来说制作的精良是很重要的。

从市场角度来说,独立电影也应该去做一些宣传和推广,不能说做了宣传就商业化,就媚俗了,总之不能把电影给做死。

台湾导演杨德昌经常在影院给自己的影片做签售,还有比如国内的各种首映式、导演见面会等推广方式都很好。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电视对人们的冲击特别大,要把观众拉回到电影院,是非常难的。尤其是独立电影就更难了,由于资金等先决条件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但是电影艺术的传达过程是建立在导演、电影作品本身、影院、观众的基础之上的,如何让这个系统在自己的电影作品传达过程中完整起来?先决条件是从作品本身的质量出发。

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都不尽理想的状态下,你怎样坚持自己的电影观点和立场?

我认为也没有多大的冲突和矛盾。电影终归要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你的作品,无论导演想要做什么样的尝试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留住观众。如果有观众看了十分钟就走开了,那么你的思想如何传达给观众,又如何引起观众的思考?

我的电影观点是简单但又充满哲理,大众能够接受。只是不同层次的观众理解的深度不一样而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前提是能够让更多的观众在不打瞌睡的情况下看完你的电影,其次再考虑别的问题。

我的电影立场是不拍无病呻吟的电影。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时候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的好多独立电影导演的作品都担负了很重的社会责任的担子,反映了好多社会现实问题,这不应该是电影担负的。后来我告诉他,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个人的电影观念问题,我认为我的电影不能只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的作品,这样我觉得太过奢侈了,我的电影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里边。它能够替我或更多的人审视自己的过去、当下或未来的状态,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自我。第二个原因是,在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媒体不能完全发挥媒体应有的作用,这份责任自然落到了一些独立电影人的肩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独立电影主题都那么沉重的原因。有人说中国的独立导演反动、不爱国、崇洋媚外、老是反映社会阴暗面、边缘的问题。其实如果一个导演的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越尖锐,说明这个导演越有爱国情怀,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愿意听好听的话了……我的电影立场说到这里,不知道是否说明白了?

你希望中国电影有分级制度吗?

中国电影一定要分级。从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谈到电影应该做到党和政府的喉舌,然而到目前为止电影已经不再具备那个功能,转而由报纸、电视来充当这一工具。目前应该把电影解放出来,大家都明白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产业问题。中国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对于电影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对于电影的审查制度以及电影的分级问题,其实应该由比我更具话语权的导演来呼吁,但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的导演们都在忙着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宣传自己的大片,忙着挣钱。这需要更多的电影人来集体呼吁,逐渐改善目前的电影环境。

你最欣赏的导演是哪一位?你从他的身上或影片本身得到怎样的启发或感悟?

安东尼奥尼。他的影片多在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一些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都会有某些共同的想法和观点,我非常喜欢他影片里传达出来的那种氛围和情绪。他的电影把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内心的东西展现得很好,这也是他的电影最让我着迷的地方。

电影是什么?

是一个表达和记录的载体。这是我目前的认识。或许随着我社会阅历的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对电影是什么有一个别样的认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认为电影就是一个表达和记录的载体。

你认为现在的中国和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里,影片展现的社会问题就是当下中国的好多现实问题。电影真的很有意思。现在中国正在试图造就一个强大的“中国梦”……附文《夏至》导演阐述

21世纪中国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们全力奔跑在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他们在看似波澜不惊却又暗流涌动的现实生活河流中冲刷沉淀,一路走来回首望去,精心构建的一切瞬间便坍塌在固守的传统道德面前,面对变化中的一切,他们极力抗争却又无力改变和扭转时局,面对现实是该固守还是随波逐流?彷徨、焦虑、躁动、沉默、敏感、冷漠,在耀眼的阳光下与充满悬念的生活中同样是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有承诺、有责任、有逃避、有反抗也有成长……他们曾试图改变却被改变,原始的、变化的、传统的、现代的——所有的一切充斥在这个看似开阔却又封闭的空间里,使人陷落,他们就此渡过了自己的青春,生活的主题迷失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里,没完没了,就像在夏至即将来到不停歇鸣叫的蝉……

影片以情感变化为出口来描绘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神经质的,急速转型的新世界以及个人的茫然与无所适从,人们生活在一个复杂浮躁的空间内压抑扭曲,迷失与陷落,以此形成对当下的社会讽喻……《老驴头》导演阐述

我的电影《老驴头》的故事,其实就是村里爷爷奶奶们晚年生活的缩影。老驴头用一生来完成自己作为儿子、父亲、爷爷的义务和责任,用一生来证明自己是个劳动者,但是巨变的时代潮流要将这一劳动者的身份清零。如今,老驴头面对即将被沙漠掩埋的祖坟时,面临再一次失去自己的土地时,他选择了独自治理祖坟边的沙漠,尽自己作为儿子、孙子的义务和责任。生活中一些原本美好的东西就像老驴头家的祖坟一样,正在被快速移动的沙漠所掩埋、沙化,人们的内心世界就像荒漠一样荒芜。老驴头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的命运像他一生所经历的两个不同时代一样天翻地覆……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老人在作为父亲和爷爷后又如何做回儿子乃至孙子的故事。《老驴头》剧照

杨瑾:我的影片和我一样安静

杨瑾YANG JIN

杨瑾

1982年出生,山西平陆人。曾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就读,学习电视摄像。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教育专业。现在是一名独立电影工作者,经营自己的工作室——手工电影作坊。作品年表

2004:《一只花奶牛》

2005年第19届瑞士弗里堡电影节文化奖、唐吉可德奖

2005年第7届印度新德里亚洲电影节亚洲电影网络促进奖

2005年第6届北京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最佳导演奖

2008:《二冬》

入围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二冬》剧照《一只花奶牛》海报《一只花奶牛》(2004年)

影片档案

片名:一只花奶牛

英文片名:The Black And White Milk Cow

制片人:崔子恩

编剧、导演:杨瑾

主演:杨大哲、杨冬晶、关乱仓

副导演:张君

摄 影:杨瑾

录 音:武刚

剪 辑:司徒知夏

格式:DVCAM

类型:剧情

片长:97分钟

生产:杨瑾DV工作室影片介绍

杨家沟村位于曹川镇东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由于小学教师年老不能教书,村长找回在县城读高中的侄子杨晋生。杨晋生家境贫寒,父亲为供其子上学卖血,染上艾滋病去世。杨晋生不能自食其力,只有老祖母为依,只好在村里做一名教师。镇教育局拖欠工资,村长讨回一头花奶牛。花奶牛成为村中小学的宝物,孩子们十分稀罕,杨晋生用产下的牛奶卖钱为学生订书买报。他还想攒够了钱把学校的房子修一修,再为学校添几套桌椅。由于杨晋生经常照顾学生杨晓凤,杨晓凤对他产生爱慕,常帮老师洗衣做饭。某夜大雨,杨晋生为抢救漏雨教室里的桌椅,被压在一堆砖木下。杨晓凤用怀孕的花奶牛拉压在杨晋生腿上的椽木,后来奶牛难产死去。杨晓凤因其父亲在煤矿上砸坏了腰而外出务工。在另一个大雨之夜,杨晋生看着杨晓凤留下的书信。第二日天晴,杨晋生背着老祖母来到山上,眺望埋在对面山坡上的父亲。《二冬》剧照《二冬》(2008年)

影片档案

片名:二冬

英文片名:Erdong

制片人:崔子恩、朱日坤、张君

编剧、导演:杨瑾

主演:白李军、杨明娟

摄影:司徒知夏

美术:许晓力

录音:冯喆

剪辑:杨瑾、马赛

片长:150分钟

制作机构:手工电影作坊Hl Film电影介绍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传说中有一个叫“卖儿石”的大石头。一些因家中贫困或其他原因生了孩子却想把孩子卖掉的人常聚在这块石头旁等待买家。

一年冬天,二月了还下着雪。杨四郎从外地打工回来路经卖儿石时捡回一个男婴,取名“二冬”。杨四郎不久便离开人世,儿子由妻子杨氏抚养成人。长大的二冬生性顽劣,在母亲的娇纵之下更是顽劣不化。二冬开始不断地给母亲闯祸,玩猎枪、打架、骑摩托车。杨氏把他送到外地的教会学校,二冬从那里逃了出来,带着一个叫杨嫦娥的女孩子私奔。二冬开始体验生活的不易,在杨嫦娥怀孕之后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完成婚事。他开始承担生活,寻找生活,但生活在乡镇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变得难以琢磨。

采访杨瑾的时候,他说话的声音很小,语速很慢,回答的内容也比较直接、简洁。杨瑾的人和他的电影一样,十分单纯、安静,有些像音乐人张楚。杨瑾拍摄电影的目的就是讲一个故事,讲现阶段当下的故事,用影像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杨瑾:我的影片和我一样安静

你出生在什么地方?你在多大的时候开始喜欢上电影?你最初对电影的热爱源自于哪里?

我出生于山西运城。高中的时候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就进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习电视摄像,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学的时候才逐渐喜欢上电影。

我对电影的热爱来自于故事、小说,我希望把属于想象的文学变成可视的影像。

在中国你认为最好的学习电影的学校是哪个?

从资源上来说还是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与传媒学院近年出了不少优秀的导演。

有应亮、韩杰、宁浩等。《一只花奶牛》改编于王新军的小说《一头花奶牛》,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

当时我还在上学,原本是一个学生作业,我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我能把这个电影实现。而这个剧本的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比较适合我当时的状况和能力。《一头花奶牛》的小说作者是王新军,被评论界认为是“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当中的代表人物。我给他打过几次电话说明自己还是一个学生,想把小说改编成一个电影,他很快就同意了。他也没有提出要求支付改编的费用。我很感激他。

影片是在你的家乡拍摄的吧?家人和乡亲们都特别热心、支持你做这个电影吗?

是的。我的家乡在山西运城的杨家沟,整个村子里的人家都姓杨,都是沾亲带故的。演员也都是父老乡亲,也没有什么报酬,都是义务帮忙。

影片花了多少钱完成的?这些资金是怎么来的?

花了一万元,钱是影片的制片人崔子恩老师在北京爱之行健康教育研究所申请的。那个研究所主要是关注艾滋病的,我在影片当中就把男主角的父亲改成死于艾滋病。后期在一个同学(司徒知夏)家里用电脑剪辑出来的。

影片是用什么机器拍摄的,剧组都有哪些成员?

机器是SONYPD190。剧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摄影和录音员。后来影片的主演要去考研,拍了一天就走了。最后是录音的那个人变成了主演,原定的摄影成了录音,我一个人既做导演也做摄影。整个成员都挪了一个位。

影片的录音特别好,没有过多的杂音,现场是怎么做的?

录音就是直接从摄像机里插一个外置话筒,举一个竿。录音效果好是因为当地特别安静。

你之前拍过一些纪录片,《一只花奶牛》也很像是一部纪录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

和演员有很大的关系,镜头太近了,演员的表演会很假,我只好把镜头放远一些。拍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效果也很好,就确定下来采用这种风格。

你对你的演员有所要求和指导吗?

我会给他们讲明白这一场戏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心态就好了。我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完成台词,表演上没有苛刻的要求,不过幸好影片的对白是方言,弥补了一些表演上的不足。

你在22岁时就完成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你有成就感吗?

我没觉得有什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的师哥师姐比我要有成就感。不过和同龄人比起来还是有些满足感的。

我很喜欢《一只花奶牛》那种安静的摄影、平淡的对话,在把故事情节压缩到最低的同时默默提升情感。特别是那些演员,很可爱可亲可敬,很朴实。

在瑞士电影节上我的影片的获奖理由就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安静的叙事”,很多新导演在做第一部影片的时候很喜欢玩一些花哨的技巧。影片的平静也和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在特别熟的人面前也特别闹,在不熟的人面前显得安静。我在拍片的过程中,状态挺好,心情很安静。

我很喜欢影片的构图和色彩,后期调了色吗?我看起来很有胶片的感觉。

剪辑师以前做过一些纪录片,比较有经验。调色都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慢慢调出来的。

影片快到结尾的地方有一个段落用了一些特技,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本来是想拍主角见到他父亲的一个梦,后来没拍好。

影片结尾的一行字幕是:严厉打击非法抢劫中国邮政储蓄。为什么要加上这么一条中国特色的标语到里面?

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镇子上曾经发生过一起爆炸抢劫邮政储蓄所的案件,但是案件一直都没破。只是一个纪念,和影片没有任何联系。

处女作是2004年的作品了,后来又拍了一部《二冬》?《二冬》是一个关于农村青年寻找自我的故事。

剧本是你自己写的吗?

剧本里的故事都是我的家乡亲戚朋友讲给我听的,什么打架、打猎什么的。我根据这些材料,再通过我的想象,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二冬》花了多少钱?

六万。这一次剧组的人比较多,资金也比较充裕,还有用车。

这笔资金是怎么来的?

我自己干活挣的钱。

影片在国内或国外发行过吗?在国内是否做过一些放映?

在美国、法国发行过。国内只在很少的几个独立电影展放映过。《二冬》剧照《二冬》剧照

你认为十万元以内的一些超低成本的文艺片、艺术片该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或推广?

我觉得十万元之内的影片更多的是一种练习。对于这些小成本影片我没有更多商业上的期待,我的影片只能是展现我的能力、潜力的一种方式。

推广目前只能靠独立影展,南京的、北京的等。独立影展的推广范围和程度也很有限。

你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你希望中国电影有分级制度吗?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不应该存在,只要分级制度就行了。真正合理的是,一个导演拍完了电影,爱看就看,不爱看就别看。各种影片有各种不一样的观众。我不希望有任何约束的制度。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有固定的工作吗?

我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收入。偶尔从朋友那里接一点活。

你最欣赏的导演是哪一位,你从他的身上或影片本身得到怎样的启发或感悟?

我最近比较欣赏今村昌平。日本电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经有一大批先锋艺术电影冒出,现在的电影几乎都先锋不过去了。日本电影取得的艺术成就要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水平。我个人特别喜欢日本影片一本正经的叙事,还有就是影片当中总能透露出一种坚定的民族气质。

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展现、再现生活的一种方式。附文《二冬》导演阐述

关于母亲

每个人都曾为了自己的出生而哭泣。但是我却完全不知道母亲生我时的样子,以及我是怎样出生的。为此,我在儿时常为此偷偷地哭泣。

儿时,父母工作不在同一地。我和母亲还有刚出生的妹妹生活在乡镇。母亲在供销社卖收音机和五金电器,和我们家要好的一家有个小女儿(我叫她萍萍姐),她是我儿时的玩伴。母亲有事没事就和那家人坐在院子里说闲话,而且不止一次说到生孩子,说到我不是母亲所生,是从黄河里用网捞鱼一样捞上来的。我明明知道他们是在开玩笑,但是我却很在乎他们这么说,于是我还和他们争论,其结果是我输了。

我明知道萍萍姐现在的妈不是她亲妈。她的亲妈是我的表姑(村里的辈份比较大,并不是很老),我表姑生下她一看是女孩,要是养着会罚钱,而且表姑夫也在公社当差,会影响到他的仕途,就打算扔掉。是我的父亲不让他们扔,送给了萍萍姐现在的妈,我们两家的关系也就更好了。父亲说过他那天夜里走了十几里山路也没有害怕,还亲眼让我看过他平时用的一个黑色的上面写着“上海”的旧式皮革包,说他当时就是用这个包装着萍萍姐走了十几里山路没有害怕。我明明知道萍萍姐现在的妈不是他的亲妈,但是我不能说,我怕伤了我们的友谊。

当然,在场的小孩还有我的不会说话的妹妹。为了证明我是亲生的,好像只有证明妹妹不是亲生的了。但是我明明记得母亲生妹妹时我是在场的。那是一个夜里,母亲躺在里间的床上,我进去看了又看,也等不到孩子的出生。后来,老姨把我安排到外屋睡觉,我睡不着,趴在床边看里屋有什么动静。后来可能是夜深了,我睡着了,梦里很吵。第二天醒来就跑去里间看孩子生下来没有,一眼就看见一个小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我脱了鞋要上床和孩子玩,母亲不让,说我身上有风,对孩子不好。只让我站在床下看,还让我猜是小妹妹还是小弟弟。我隐约地感到母亲已经不属于我一个人了。我疼爱我的妹妹,即使她经常躺在母亲的怀里。我不能说妹妹不是亲生的,于是我只能一口咬定我是亲生的。但这样的论点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大人们就能说服我,他们把打捞我的时间、地点以及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我想他们只是等到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双眼噙满了眼泪才又扯到别的话题上的。我从没在他们面前流过一滴眼泪,但是我认输了,我经常在夜晚的被子里偷偷地哭泣。有一次被萍萍姐发现了,她安慰我:你就是亲生的。但是她拿不出任何证据。

在我的成长中,我一直怀疑我是不是亲生的。加上母亲更加偏爱妹妹,我曾一度怀疑我的母亲到底爱不爱我。萍萍姐早已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的身世也不再是什么秘密。她还和自己的亲妈有了来往,只是她说她更爱自己一直以来的母亲和父亲。要是我不是亲生的,早就有人来认了。就算没人来认,母亲见我长大成人也会告诉我实情。一直以来,母亲什么都没有告诉我,这说明我就是她亲生的。

关于农村青年二冬

如果我的父亲不是在城里工作,而是在农村当一名农民的话,那么,我注定也会是农村的一名青年。每当我面对村里的堂弟表妹,我总会这么想。

他们总是想通过我了解更多的城里的故事,而且还要显出“其实还是农村最好”的表情。就像他们并不了解我的世界一样,我对他们的生活也只能靠他们的讲述,加上我有限的想象来建构。他们一个个辍学,在村子里游荡,对将来的生活一无所知,或许注定又将像叔辈们一样在田地里劳作;然而他们却又都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他们开心、无忧无虑、质朴,这是我所不及的。于是我经常回家乡,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有时羡慕他们,就像他们有时羡慕我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个个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个,也都结婚生子。我也更少地回去,偶尔回去,也只是了解很少一部分他们的生活。但仅靠那点了解,我知道他们生活得很苦,他们要用更年轻的肩膀扛起生活的担子。他们的言语中多少已经有了点沧桑,多少已带有对生活的无奈。但是他们依然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就像海子那句诗:大婶拉过两位小堂弟/站在我面前/象两截黑炭/目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他们有更多更强的生命力。

在电影中我们需要那样的目光。

关于变化中的城乡

二冬所在的乡镇是我儿时生长的地方,那里有我许多的回忆。但是现在已经面目全非。政府决定在那个边远的山区发展工矿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铝厂、电厂多了起来;煤矿、铝石坑随处可见;原来种地的人们搞起了运输;四川的矿工、东北的妹子挤进镇子里。一派繁荣的景象下面是一个混乱的现实。这给一直生活在封闭状态下的二冬们一个巨大的压力。

老人们只能叹息地说:这个社会太乱了!

关于剧情片和纪录片

我喜欢纪录片大于剧情片,但纪录片却太过于残酷。对于被拍摄者,对于观众,对于自己都太过残酷。我曾用纪录的方式拍过他们的生活,但那只能是一种表象。到达不了真实,到达不了内心。我希望到达一种真实,或许那只是一种想象;我希望达到一种内心的交流,或许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于是我又爱剧情片大于纪录片。我要写剧本,让他们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自己扮演自己、自己演绎自己的生活、自己讲自己的故事)。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故事,还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故事是我编着玩的,它只是一个故事。但我要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一个现实。

无法抹去的现实。《二冬》剧照《二冬》剧照

韩杰:电影应该是好看的

韩杰HAN JIE

韩杰

1977年出生,山西太原人,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制作专业。曾经担任贾樟柯《世界》(2004年)、《三峡好人》(2006年)、《无用》(2007年)的副导演。2006年,韩杰执导个人首部长片《赖小子》,该片荣获第35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过年》海报作品年表

2002:《过年》(短片)

2002年第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生作品专业组最佳短片奖

入围2003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

2006:《赖小子》

2006年第35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

2006年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数码竞赛片最佳影片银奖

入围2006年第8届台北电影节

入围2006年第8届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6年意大利米兰电影节

入围2006年第2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6年第7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7年第1届韩国首尔国际数字电影节

2011:《Hello!树先生》

2011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

2011年第9届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赖小子》海报《赖小子》(2006年)

影片档案

片名:赖小子

英文片名:Walking on the Wild Side

监制:贾樟柯

策划:余力为、朱炯

编剧、导演:韩杰

主演:白培将、郭乾、侯京、贺小丹

摄影:徐伟、李红建

美术:刘强

录音:贝贝、陈汀

音乐:胜子

剪辑:张一凡

类型:剧情

格式:胶片

片长:90分钟

出品公司:西河制作(中国香港)、小卢米艾尔电影公司(法国)电影介绍

喜平和镇上的两个铁哥们儿流流、二宝终日无所事事地开着拉煤的卡车,游荡在这个小镇。流流泡了镇上的女学生光秀,被光秀的同桌小四打伤,于是偷来煤厂父亲的钱,当着喜平、二宝的面拍在饭桌上,说:“弟兄们,没事儿,咱们有的是钱,打死一条半条人命根本没事,有我呢!”

在校园共青团团歌的伴奏下,喜平抢先用铁棒挥向小四的脑袋,鲜血映红了在场学生的脸。学校的学生东东来报信,他告诉喜平,小四出人命了,公安局正抓人呢。三人上路了,他们逃亡,没有方向,没有明天,只有青春炽热的身体。

他们愤怒,堕落,背叛……

在去阳泉的路上,喜平和流流抢劫出租车司机。慌乱中,喜平用偷来的枪打中了兄弟的胸口。

喜平回到家乡,流流死了,可学校的小四没死。喜平不知道,自己的青春就这样结束了。《赖小子》是贾樟柯在法国创办小卢米艾尔电影公司以来投资并担任监制的首部作品。该片获得第35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评委会对该片的导演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另外,该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国著名影评人,伦敦、温哥华电影节选片人汤尼·雷恩表示,这几年中国电影很活跃,但新出现的中国导演只能获得区域性认同,韩杰的出现延续了贾樟柯、王小帅等人开拓的国际影响。《Hello!树先生》(2011年)

影片档案

片名:Hello!树先生

英文片名:Hello!Mr.Shu

监制:贾樟柯

编剧、导演:韩杰

演员:王宝强、谭卓、何洁、李京怡、王亚彬、王大治、刘博

摄影:黎耀辉电影介绍

乡村青年“树”有一天突然看到自己能够挣钱,过上城里人的“未来生活”。在神奇的前景召唤下,他经历了一段有趣的冒险,最后成了预言家。

影片带有魔幻色彩,讲述了行走在城市与农村的年轻人树先生,能够预见未来,但偏偏无法预测自己的感情,于是产生了很多幽默的情节,也巧妙地呈现了当代社会的现实。

韩杰的最新影片《Hello!树先生》由王宝强主演,韩杰表示,影片既会顾及商业元素,也会坚持对人文的关怀。至于影片中的商业元素,韩杰希望做到吸引观众而不是迎合观众,他认为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很好的榜样——既有艺术性又好看。韩杰:电影应该是好看的

你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我爸在山西一个县城当工人,我在一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后来我在我奶奶家住着,爷爷是个乡镇老干部,工作上他是个好干部,家庭里他不是个好爷爷。他对整个家庭有仇恨意识,尤其对我奶奶,他让我害怕,无形中也激发了我的仇恨意识。后来我跟再婚的父亲一起居住,体验到了自我被家庭忽视的生活状态,所以慢慢喜欢独处,经常觉得自己身处世外,遇到有事情的时候我都自己做主,自然也就喜欢观察这个世界。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是个珍贵的财富,它让我学会静观这个世界。后来再也受不了这个家庭,我给在省城太原的亲妈写信,我想离开父亲家。那封信酝酿了好几个星期,写得非常感人并且成熟,当时我无意识,这个评价是我亲妈后来说的。写完后偷偷骑着我叔结婚时买的新自行车(他很少舍得骑)到了镇上没过脑子就把那封信塞进了邮筒,塞进去以后我才开始发毛,这可是决定我生命的一封信呀!那是我第一次写信、寄信。后来我还是偷偷跟着来接我的亲妈到了省城太原生活。我后来才发现城市的人其实活得很累,他们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在城市里我学会了适应,也更加学会怎样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请谈谈《赖小子》的创作初衷。那是你自己曾经的生活是吧?《赖小子》这部电影不是我曾经的生活,我也不是赖小子。我只是从小时候生活的记忆里找了一些看到和听到的素材,然后编写到当下社会生活背景的一个故事中来。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差不多26岁,正处于强烈地经验青春,并且还在回味的阶段。动笔之前问自己,写什么呢?写个热血沸腾的吧。于是,几个曾经让我印象深刻的赖小子的脸就在我脑海里跳跃起来。我借他们给自己的青春做个回顾,也顺便以此来弥补我精神上所缺失的那部分东西。《赖小子》剧照《赖小子》剧照《赖小子》在鹿特丹的获奖对你意味着什么?

简单地说,它意味着老资格的电影人士对你的嘉奖,他们给了我一个荣誉,这个荣誉会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后取得了成绩。广义上来说,其实获奖会让一个导演的创作方向无形中偏离本来的无意识状态,我真不希望过早获得奖项,人们会拿这个说你,说事儿,慢慢地将我定义。这个定义像一个咒一样,我有些烦,有些怕,怕我失去我的“童真”……可还是失去了。我希望在我再也拍不动电影也就是退休状态的时候,才会有某个电影节能给我唯一的一个奖项——终身成就奖,以此来嘉奖我一生对电影创作的贡献。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创作道路?

这个行业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你的创作不停地被这些磁场改变方向。以前我很较劲,坚持不让外界来干扰,让我的创作100%出自我的心血,可现在看来我做不到。我只能做两手准备的状态,一方面拍片商和观众喜欢看的,一方面拍我自己想拍的。这两点都可以算作创作吧?毕竟电影是个无中生有的事情。

再说到创作,我觉得创作不可能照着一个方向走下去,每一个导演都在求变。我自己希望在求变的过程里能有一个眼界的提升,就像佛家故事里讲的,从小看山即是山,水即是水;长大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等老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能否谈谈哪些电影或者导演对你有重要的影响?

这个话题几天都说不完。小时候在乡下的露天广场看了《红高粱》,激动得不得了,全镇的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说什么的都有。姜文特像我们学校看大门的一个单身汉,我一看到他就能想起姜文,那汉子劲,让我觉得“我爷爷”这个人有那么大的能量和勇气敢于向世人挑战。当他那个能量遇到“我奶奶”巩俐发生的化学作用的时候,张艺谋导演想泼洒的那股“骚”劲也就出来了,这股“骚”劲一直跟随我的思想长大,我想这些东西无形中启蒙了我对电影的向往。1995年的时候看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激动,还是那股关于生命的“骚”劲儿!再到上大学时,电影史老师给我们看特吕弗的《四百击》,我的眼界被再次打开,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长大的过程里逐渐被社会所塑造后的悲剧。其他很多导演和电影也让我着迷,太多了!有时想,不拍电影时做一个影迷也是很幸福的。

你认为对于年轻导演来说,现实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怎么样解决它?

我在现实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不能说真话,一说真话,你的创作就不自由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尽管去拍。

然而,不一定是年轻导演才有这些现实问题。这个民族明哲保身的传统还是在很多年轻人身上传承下来了,他们自然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会找着一条安全的路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对于那种公路化的青春游走似乎特别有感情?

不是特别有感情。对于任何一个将要拍摄的电影都要有感情和激情。但是,题材在前,感情在后。不管什么题材都是理性在前的,感情是很不靠谱的,当一个让你激动的意念或者一个创意在脑海里跳出来时,要把这个东西写成剧本,必须要用理性来梳理它。它不是单靠一个简单的感情就能够制造出一部电影的。

青春本来就是游动的,不着边际的。公路的形式很像人生的旅程,在这个旅程里,他们发现了自己,并且成长。这个形式感是我用理性赋予的,有了这个形式,作者的感情也就显现了。

你怎样看待“风格”?

风格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有了自己的眼光和视角,你电影的风格便自然呈现出你自己的风格,如果没有自己的眼光,你的风格可能是一个集天下之大成的风格。

虽然在粗糙的生活空间中,但是你似乎并不放弃“精致”“好看”二词?

你说的“粗糙的生活空间”是指在这部电影里吧?如果是,我认同。但我不认为这部电影“精致”,当初也没想让它精致。“好看”是应该的,也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电影是自己表达思想意识的一个载体,但电影不应该成为一部哲学书。电影不能只是拍给自己看的,是要跟观众去沟通的。沟通就需要用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种,有时需要用到“精致”,但有时需要用到“粗糙”,总之要“好看”,但好看不意味着谄媚、卖弄和浮浅。这就是我对自己拍摄电影的要求。

你对商业电影怎么看?

我有空也会看商业电影,像《巴比塔》就很好看。中国的商业片太落后了,都在学好莱坞,表面上学得还像模像样的,但一点文化自信都没有。相比而言,《疯狂的石头》算成功的一种模式,他在西式快餐里加入了中国味道,中西结合了。

商业电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除了思考也得娱乐啊。《赖小子》剧照《赖小子》剧照

你认为数码影像技术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这种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吗?

绝对是决定性的!当今世界的很多元素都数字化了,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通过数字技术得到了重生。我没必要多说,这种变革大家都适应并且认可了。

你如何看待可能的中国电影新浪潮?你觉得会发生吗?

电影浪潮跟社会的政治及思想变革有很大的关联。每一次大的政治运动或思想运动过后,必然带来艺术创作新的浪潮。艺术是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附文《过年》导演阐述

这个故事多半是真实的,它发生在我儿时一个叫小斌的朋友身上。他曾被一个有权有势的人误解,因打架而被无辜地判处十五天拘留。

2002年春节前五六天,我开车带着自己的DV机来到那个儿时的故乡,看着人们为过年而忙碌着,每个人都为跨越新的年轮做着准备。严冬的冷酷似乎无力阻挡社会前进的巨轮,整个县城异常沸腾……一种记录生命的欲望和浓浓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我找到了好朋友“小斌”做帮手,又找来几位当地的哥们儿,他们毅然放弃忙碌的生活,热情地和我制作出了这部半故事半纪录体的短片。我非常感动,虽然他们都是业余的。

通过这个短小而简单的故事,我着重想讲述在无情的时代浪潮下,有些人无力地、苟延残喘地活着……有无业青年、农村家庭、游荡于社会边缘的人、开煤窑的小老板、基层干部、人民警察、还有背井离乡的天涯歌女……他们这些人的生存现状。

人生存在很多神秘的选择,有时选择又是无奈的。片中主人公小斌和歌女同样面临着无奈的选择。就像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的:“人是被毫无选择地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他不得不选择,他要是逃避,这也还是选择。”《赖小子》导演阐述

故事中的喜平、流流、二宝在生活中确有其人。十五年前我上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