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老事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8 21:55:12

点击下载

作者:周达章,周娴华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宁波老事体

宁波老事体试读:

序言

很早就想写一些老宁波的事了。有了这个想法,于是就有意识地回忆不少本人经历过,至今仍留有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有目的地去采访至今尚有的一些线索,以及不少后人能记起来的事情。有些相关报道也曾见诸报端,但与本人所了解的这些事情的真相,有不少差异,甚至与事实相去甚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积累了不少材料,在采访和查证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素材。于是那些老宁波之人和事的轮廓就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条条老街,一块块老招牌,一位位老人,一件件老事体,就成了本书所写的故事。

一个城市的文化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蕴含着这个城市的精神。宁波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为特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史传久远、资源丰富、形态多样、积淀丰厚的城市文化。我想,把宁波过去发生过的有意义的事介绍给当今的宁波市民,尤其是那些对宁波的过去毫无印象的年轻人,让当代乃至今后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过去,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文化传承。我相信,老宁波的风土习俗、名胜掌故、饮食文化,特别是老宁波人不朽的创业精神,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读者在茶余饭后阅读本书,定能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这也是我写这些老事体的初衷之一。

这本书的原名叫“甬上风尘录”,后来总觉得这有点过于文绉绉。为了能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普通的市民接触到我所讲的故事,后在宁波出版社马玉娟社长的建议下,把书名改为如今的“宁波老事体”。近乎宁波老话的书名,或许更能让新一代的宁波人领会到宁波文化的亲近感。《宁波老事体》全书包括“

风土掌故

”“街巷名店”“饮食文化”“人物轶事”“过眼旧事”和“教育文化”六个方面内容,四十余篇文章,所写的人和事或许有人曾经讲到却不曾讲全,但大多是过去从未有人讲过的。就是这些宁波老事体,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宁波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多层次的城市文化。从所写的这些人和事中折射出老宁波人的一种精神,这里有面对曲折仍不懈追求的老宁波人的创业传奇,还有不少反映老宁波人诚实守信、刻苦敬业的故事。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凡涉及典故、史实的,必殚精竭虑,几经翻阅甬上诸多志书和文献古籍,力求史实的准确性。对于人物相关事情,哪怕只有一丝一缕的信息,也必追根刨底,四处寻访其至今尚在的后人,从儿孙辈,甚至玄孙辈,尽最大可能展现事情的本来面目。所以,书中所述细节,大多是相关人物的后人追忆之说。有时为了落实一个细节的真实性,我通过多方联系,多次赴杭州、上海乃至天津、北京找到其后人了解。调查采访的那些老宁波人的后辈,如今大多也已到耄耋之年,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在沪上的九十一岁高龄的周先生。当我在写《宁波史上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这篇文章时,为了帮我搞清楚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到丽水后那一段艰苦的办学情况,他不仅详细作了口述,事后还满满当当写了足有三张纸的书面材料,为完善这篇文章中所述部分细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认真执着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可以说,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宁波人认真办事的良好品质。

为了避免所写内容涉及面过于宽泛,我在取材时尽量将地域范围限制在宁波老城区中的海曙、江东、江北三区之内。而对那些历史跨度较大,涉及地域较广的事情和人物,为了叙述上的相对完整性,或出于交代因果关系等需要,在叙述中往往会将时间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

本书所述的老事体有不少来自于书中所述人物至今还健在的后人亲自撰写的文字材料,笔者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前提下,从本书的可读性考虑,在叙写中作了必要的处理、加工,但不夸张,更不失实。过去的事和人不好写,不能瞎编,更不应道听途说编造出一个故事来。这也是我在写这本书时所坚持的一个原则。只要条件允许,我一般都把写好的初稿发给有关后人审读补充,直至他们认可为止。书中很多文章的撰写完成,都得到了多方帮助。如在写《蜗寄庐和孙定观先生》一文时,我先是借与其小儿子孙诗闻先生是高中同学之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多次与孙先生在收藏书画之事上有过多次交往;后又得到了天一阁领导袁芳芳同志的大力帮助,收集到了孙先生捐赠给天一阁的古籍和书画目录;写成初稿后我又分别寄给他们审阅,经多次修改而成。也是通过袁芳芳同志的大力推荐和帮助,我联系上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古籍部的负责同志,为我查找徐时栋先生去世后捐赠给省图书馆的书目及其他相关资料提供了不少方便,由此也保证了《城西书院和水北阁》一文中所记述之人和事的可靠和真实。

写《城西书院和水北阁》一文,源于我与徐时栋先生后人的一段交往。因与徐时栋先生之玄孙徐春晖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一起同过事,与徐时栋先生的三子徐正垓先生也有过五六年的交往,对于了解徐时栋先生在城西草堂以及后来的水北阁藏书之事本身就有了不少了解。后又与徐正垓先生的第二个儿子徐芝龄先生有过十余年的接触,颇有印象。2012年夏天,本人又亲自采访时年八十有余的芝龄先生,了解核实水北阁所藏捐赠给浙江图书馆之事,对完成此文的写作确实帮助很大。回想起这一次的拜访,至今颇觉感动。由于是在火热的夏天,我匆匆忙忙记下他的口述,但徐先生十分仔细,凡发现我所记述的内容中有错字的,都一一为我纠正。这次拜访,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只可惜,在我写好这篇文章的初稿,打电话想请他审稿时,不料传来的却是他已做过百日的噩耗。从这件事中,我突然想到两点:其一,本人在不幸之中,应甚感荣幸,至少,在我与芝龄先生零零落落相处的日子里,探访到极其珍贵的有关徐时栋先生在水北阁的一些情况,正垓先生留守水北阁的不少往事,也许芝龄先生就是能叙述其祖上之书事的最后一个人了,遵从他所述的内容,我填补了不少过去从未有人想到和写到过的事情;其二,徐芝龄先生的突然过世使我感到,在五光十色的现代文化氛围中,对宁波往事的挖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甚至有抢救的必要!今天,《宁波老事体》得以出版,也是宁波出版社对这种文化抢救的自觉。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本书所写这些人和事在浩繁的宁波老事体中不过冰山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寻访,去挖掘。如有精力,我仍有信心去继续努力,去调查寻访,再接再厉去书写那些值得留给后人一读的事情。我也希望有志于挖掘和研究宁波地方文化的一些志士仁人,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宁波过去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和事写出来,共同做好宁波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是为序。周达章2014年3月风土掌故

1 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

作为宁波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鼓楼,是一座拱形的石构建筑。据说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是子城的南门。元朝末年,鼓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今天的鼓楼,是民国年间重修的。这样算来,鼓楼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够悠久了。抬头望去,三重檐牙高啄的城楼,建有长方体的钟楼,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能看到时钟(旧时鼓楼上挂着一只大铜钟,为报时用)。而鼓楼城墙中拱形的门洞,在两旁的绿树映衬下显得深邃难测,此中藏着不少古老传说,散发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浓浓的人文气息,“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鼓楼边头(旁边)有一家茶坊店。茶坊店边头住了一户人家:在鼓楼打更的吴老头一家。吴老头有个儿子叫吴萌,从小喜欢读书,常常到茶坊店里灶跟间(厨房),对着灶火看书。他平时还十分勤快,常常帮着老板娘干些扫扫地、端端茶水等零碎活。老板娘看着心里高兴,就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儿子一样看待,后来吴萌就拜老板娘为干娘了。

这茶坊每日一开门,就会有很多客人来喝早茶,可谓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有一年春夏之交,黎明前总会有一个穿白袍的青年书生来店里喝茶,但总是不到天亮就会离开。只见他每次都坐在角落头,一声不吭,只管闷头喝茶。读书人对着读书人,自然会心生好感,吴萌常常会特意上去,捧上一杯好茶,有讲呒讲地找他攀谈几句。但是这后生总是愁眉苦脸,闷声勿响,辰光一到,必定起身离开。任凭吴萌跟得咋快,一出门,后生就会不见踪影。但是每当他一来,吴萌还是好生招待,日子一久,后生就对他点点头,眯眯一笑,算是打招呼了。

那年七月十五清早,白衣书生来到店中,坐下后,更显得心事重重,一副愁云满面的样子。吴萌见了,心想这位常客不知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就上去问他。一开始,这位白衣客仍然闷声不响。在吴萌一再询问下,终于开口说:“兄弟,我看你是个热心人,我想求你一件事,勿晓得侬能否答应?”吴萌爽快地说:“侬讲吧,只要我能够办到,就一定替侬去办。”书生就说:“兄弟,今夜三更,你到鼓楼城门西侧第七块城墙砖处,只要看到一股小小的水流出来,你就赶快用红线把它套住,口中连念‘小小,小小’,要边说边跑,一直向东奔到通海的江河处,然后丢掉红线,这就帮了我一个大忙。”吴萌一听,心想这事好办,就满口应承下来。白衣书生还是再三叮咛:“兄弟,无论发生啥事体,一是你千万勿要慌;二是一定要准时。”吴萌满口应承。◎鼓楼沿

当日夜里,吴萌提早来到鼓楼西侧第七块城墙砖处等候。果然,三更一到,砖缝处流出来一小股清水。吴萌急忙用红线把它套住,口中连念“小小,小小”,边念边赶快向东门方向奔去。开始时吴萌奔得飞快,还没什么,但一到东门大街就快不起来了。大热天路边都有人在乘风凉,那时的东门大街路面还很狭窄,人一多,吴萌奔的速度就慢下来,后面就发出了哗哗的水流声。吴萌回头一看,吓得大惊失色,原来后面已经跟着一条两尺多高的水流。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忙向东门奔去,后面的水声才渐渐地轻下来。但是当他奔到东渡门时,发现城门紧闭。他连忙又奔到了灵桥门,城门还是紧闭着。最后他奔到了浩河水门,一看这里有河通江,有江通海,就赶快用力把红线丢向水门。只听见轰的一声,跟在身后的那股大水把水门冲开一个大洞,翻滚着重重白浪,沿着奉化江向东海方向流去,城里的大水也随之消失了。

此后,吴萌就再没见白衣书生来喝茶,一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日那天,白衣书生一清早又来了茶坊店。吴萌一见,连忙让座,倒茶。白衣书生入座后,贴耳小声地对吴萌说:“恩公,今天我特意前来感谢您的再造之恩。请你不要害怕,我本是一条千年白蛇,在镇明岭上修道,因造了鼓楼,又在城下被压了几百年,眼见我已经有能力去东海跳龙门,但只怕冲毁城墙,涂炭生灵,犯下天条,前功尽弃,所以要找一个忠诚之人为我边叫‘小小、小小’随时提醒我变小些,再变小些,边给我引路入江海。恩公您不负所托,替我办成了这件事情。我现在已被委派去奉化江铜盆浦,管理那儿的水域。今天特地来与恩公一别,以后必当重谢。”说后就匆匆离去,像一条白绸子,飘忽而去,一会儿就杳无踪影了。

又过了一年,店里来了对卖唱的祖孙俩。吴萌看着这个老头有点面熟,再一看老头还在向他眨眼睛呢。原来老头就是那白蛇所化!他低声对吴萌说:“这小娘(小女子)本是渔家女,因水怪掀翻渔船,父母溺水而死。是我将她救进龙宫。但她又不能长住水中,我看她生得一脸福相,所以送来与恩公结为秦晋之好。”吴萌家里一贫如洗,他虽见小娘生得水灵秀美,心里也蛮喜欢,但嘴上却说不出口。小白龙一见,知他已是心许,就约定三日后迎亲。

老板娘一听说干儿子三日后就要娶亲,真是满心欢喜。那日她停业一天,把店堂布置成结婚场地。吉时一到,只见从镇明路那边浩浩荡荡来了一行人,敲锣打鼓,鸣炮焚香,抬过来一杠杠嫁妆,围观的人连声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多金银财物、珍珠宝贝。千年白蛇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用这种方式重谢了恩公。

这美丽的传说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悠悠诉说着知恩图报的道理。◎重修后的鼓楼盛景

2 崇孝坊与孝闻街的传说

宁波城里有一条街叫孝闻街,旧时,这条街自中山西路起直至永丰路,南北走向,也不算太长,但颇有特色。此街由长七八尺、宽一尺多的坚实石条铺就,靠东边是一条内河。这条河不宽阔,一两丈光景,几经曲折能与西塘河、北斗河相通,倒为沿河居住的人家提供了不少方便。过去住在河边的大多是富裕人家,也有不少书香门第。著名藏书人家冯氏的跗伏室就在这里。就是在这条不长的街中,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美好的传说。

话说宋朝辰光,现在叫孝闻街的这个地方住着一位名叫杨庆的年轻人。杨庆从小就十分孝顺爹娘,成年后更是尽心侍奉,有啥好吃的东西总是最先想到爹娘,让他们先品尝,久而久之就成了那一带有名的孝子。杨庆家境贫困,经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随着杨庆长大,爹娘又积劳成疾。有一日,其爹咳得特别厉害,不久便卧床不起。杨庆没钱请医生来为爹治病,看着老爹骨瘦如柴,脸色蜡黄,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难过。屋里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给爹吃了,再这样下去爹的病就会更加严重,究竟怎么办好?孝顺的杨庆日思夜想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最后,杨庆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迅速拿起一把菜刀,狠狠心忍痛割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煮熟了喂给老爹吃。说来也奇怪,父亲自吃下那块肉后,病竟然一天天地好起来了,过了不久居然能下床活动了。看着老爹逐渐康复的身体,杨庆自然非常开心,割肉时的痛早就忘了。◎20世纪70年代的孝闻街

过了几年,其阿姆(母亲)也得了重病,病到连饭也咽勿落,仅靠薄粥和菜汤维持生命。看着阿姆奄奄一息,杨庆四处求医问药,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有一位好心的医生告诉他一个秘方,还神秘地说,这个药方需要子女的人肉焚灰做药引子。为报父母三春之晖,杨庆毫不犹豫地割下了自己的右乳,焚成灰,煎成汤给母亲喝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过了不久,杨庆阿姆的病居然也一天一天好了起来,慢慢地也能下床走路了。

杨庆割肉救双亲的孝行不知怎的让四方邻舍知道了,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得到了整条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宣和三年(1121),这件事情几经辗转上报到了当时的明州太守楼异那里。太守听了也十分感动,就决定建一座牌坊给予表彰,并在牌坊的横额上提笔写了 “崇孝”二字。到了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明州太守仇豫再次上报朝廷,对杨庆的孝道进行表彰。从此,杨庆割肉救双亲的事迹流传得更为广泛。

崇孝坊后来被人叫作“孝闻坊”,意思是讲孝顺故事的街坊。从此以后,老百姓就把这条临河小路叫作孝闻街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8年),因市政建设需要,填上了孝闻街边的河道,拓宽了街面,就成为现在孝闻街的模样了。

我国自古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杨庆割肉啖父的传说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当然也给现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学习榜样。故事是故事,也不是叫现代人就仿效杨生的做法,而是告诉人们不要忘本,要报答生你养你的父母,要报答为你成长提供平台的社会和国家。

3 天封塔、天封寺与地封塔

“天封塔,十八格,背来沙泥往上搭,贼拉儿子会做贼,阿拉儿子弗做贼。”这是一首在老宁波人耳里再也熟悉不过的民谣,但其中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至今还是没有人搞明白。不过有一点却是明白的,就是说天封塔与“沙泥”有关。据说最初在天封塔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垒一道墙,堆一层沙,这样一层一层地堆上去,才造成这座高十八丈,上下九层十八格,一明一暗交替向上的佛塔,成为旧时宁波城最高的标志物。

佛塔是佛教的重要建筑,塔基下一般都会有地宫,用以埋藏高僧的舍利和佛教法器等物。1982年天封塔修缮时,发现了天封塔基下的地宫,从地宫中挖掘出一座中国南宋时期的银殿模型,由此揭开了一段天封塔尘封的历史。

据有关资料,天封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塔,始建于唐朝武则天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年间,即公元695到696年间,天封塔就是从这两个年号中各取一字得名。建成至今,天封塔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几经劫难,屡建屡毁。有一种说法是,天封塔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彻底毁于兵火之中。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天封寺僧侣在天封塔点油灯时不慎失火,把整座佛塔中凡是木结构的都烧尽了。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后,又经元、明、清、民国直至宁波解放后多次修建,最重要的一次在1989年底竣工,按其地宫出土的浑银鎏金塔(模型)在原地基上建造,塔高51.5米,六角形,改上下九层十八格为七明七暗十四层,朱栏青瓦,飞檐翼角,角端悬垂铜铸风铃。由此,天封塔重拾了原塔古朴庄重、玲珑精巧的韵味。

天封塔,在老宁波人的印象中是一座损毁严重的砖塔,在20世纪60年代,年久失修的天封塔已严重倾斜,而且塔砖也逐渐风化驳落,于是市文物部门具体负责对塔身进行了维修,但由于经费不足,当时对维修文物的经验也欠缺,所以采取了用钢筋水泥浇筑给予巩固。经过近半年的维修保养,到竣工时,古朴的天封塔被修得面目全非,外形看似光滑,但俨然成为钢筋水泥浇制的建筑物,完全失去了文物的价值,为此,天封塔被降低了“身价”,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下子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未变。现在这座气派的佛塔的修建,得归功于天封塔塔基下地宫中所藏的器物。1982年,宁波市文物部门在对天封塔进行维修时,发现了尘封在地下800多年完好无损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纯银宫殿模型,银殿的屋檐下悬挂一块牌匾,上有“天封塔地宫殿”六个字。这六个字成为天封塔身份的有力佐证。◎上世纪40年代的天封塔

模型宫殿是座面阔三云驾雾,活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顶灵活现。银式建筑,由纯银打造,通体宫里还有6根 鎏金,高49.6厘米,长34厘刻有莲荷纹米,进深24.7厘米。屋顶为饰的立柱,9条屋脊,两头各饰有一只一起托起屋鱼形鸱吻,正中有一颗硕大顶。打造银的火焰宝珠。四根龙纹柱以殿的工匠们杉木为芯,外包银片。上面在宫门的板◎上世纪40年代的天封塔刻有两条龙,一上一下,腾上打造出十分繁复的蜂窝状纹饰。银殿下部有一个基座,还有围着银殿的围栏。基座上雕刻有双狮滚彩球的图案,表现出十分高超的工艺水平。

说到这里,那埋在天封塔基里的银殿,究竟是谁出资打造的呢?又是怎样把银殿放到地宫中去的呢?这些都可以从这座银殿模型的铭文中找到答案。在银殿模型的西墙上刻有7行共140个字的楷书铭文,说的是住在明州鄞县(今鄞州区)东渡门里、生姜桥西的赵允与他的妻子李氏及儿孙们共同出资,请银匠精心打造此模型,并将佛像、器物一起安放在天封塔的地宫里。铭文的结尾处还署有“绍兴十四,二月十五”,这说明了这座银殿制作的年代是在宋绍兴十四年(1144)。“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宋徽宗的第9个儿子赵构南逃至临安称帝,成为南宋的首位皇帝。然而,这位皇帝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向金兵议和,造成金兵不断南侵。绍兴十四年,一名普通的佛教信徒赵允看到数年间寺院沉寂败落,于是带领远近民众,打造了一批精美的佛教器物供入天封塔地宫内,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祈求幸福平安的心愿。

现在,不少宁波人已经不知道天封塔旁曾经还有占地数十亩的天封寺。这天封寺应该在南宋之前就建成了,在天封塔地宫文物中所留有的文字足以证明这一点。寺院建在塔的南边,有两座大殿,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雄宝殿尚在,因寺内很早就没有举办佛事了,因此尘封了多年,寺院里的佛像就处在蓬尘和蜘网之中,有不少佛像的色彩已经剥落。大概在1958年,该大殿被镇明区人民公社占用,后这里改造成镇明化纤厂。大殿的东边和南边都属天封寺寺产。东边原有一个小殿供有佛像,小殿的南边有一个80来平方米的小广场,广场三边分别建有两层楼房,楼下是寺院住持、管事等办公的地方,二楼是僧侣的住所。据有关文字记载,天封寺兴旺时寺内僧侣有数百人。通过走廊再往南,便是寺院后的库房和厨房。再往南有一高墙,墙内辟有一小门直通塔前街。在寺院南边有一块比较开阔的空地,20世纪30年代建有西式别墅一幢,并栽绿树不少,似乎是西式洋房配套的花园。而这一带的建筑用地,据有关资料说,原来也应属于天封寺,估计是天封塔的后一个大殿所在地,至于什么时候这些房子倒塌了,现已无从查起。但这座西式小别墅建造的年代倒是交代得十分清楚,在洋房主楼的右边,有一块用搪瓷材料特制的“建于民国十二年”字样。新中国成立后,天封寺除了空置的大殿之外,其他楼房略经改造后就成为宁波市灵塔小学。1962年,因办学需要,除小洋房之外,其他用房被拆除,在空地上又新建一幢拥有6个教室的教学楼。到了1972年,灵塔小学并入宁波市广济街小学,原教学用房划拨为宁波九中用房。直至九中搬迁至鄞州高教园区,这一地段由于城区改造被全部拆除。而今,除了新修建的天封塔◎重新修建后的天封塔雄姿之外,天封寺已无丝毫痕迹了,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那天封寺、天封塔究竟哪一个先建造?按佛教上的说法,应该先有寺后有塔,不过这也只能是一种猜想而已。

与天封塔有关的还不止天封寺,老宁波地图中还隐藏有一个更奇妙的事情。当你摊开清时宁波城区的街巷地图,就会发现开明街与解放路自北往南的间距由宽变窄,在到达天封塔旁边时,两条街路合在一起了,俗称开明街三角地。这一穿越几乎横穿了大半个宁波老城区。如果把这张地图倒挂起来,便是一座镶嵌在街巷网络上的斜塔。从天封塔最高处鸟瞰这一地区,按这几条街巷的走向所构筑的图形确确实实像塔。这就是宁波老人所说的“地封塔”。地封塔其实并非真塔,这一块地塔式的建筑群还隐含一个象形字,是宁波的简称“甬”字。清人徐兆昺的《四明谈助》中就称赞过明州城内地封塔的神奇。综观这一奇特的全貌,在这一“甬”字形的平面图中,有衙门、文庙还有新老城隍庙,建造在不同年代的宅第,以及先后形成的大街小巷。新宅老屋,混为一体,这一宏伟的宝塔形建筑群在全国来说,仅有宁波古明州城内这一处,这也成为宁波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绝”。

地封塔这个形似塔的街巷图,如今如果有人感兴趣,不妨按图索骥顺着由北往南的街巷去走一番。人们可以像爬天封塔一样,从地封塔的塔基处走起,沿着战船街走进去,经厂堂街、县前街、老实巷、小梁弄、丝户巷、新街、握兰巷,就可以通到地封塔的塔顶。如果你是横向穿越和义路、苍水街、府桥街、东大街、小梁街、大梁街、县学街、寿昌巷九条明街,以及间隔在其中的九条屋弄暗巷,几经曲径和拐弯之处,就像登天封塔一样,通过“明暗十八层”,由此一直可摸索到三角地的“塔尖”(即如今的宁波电视台大厦附近)。沿着这条路径走,如果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话,人们就能通行无阻,如今,因城区改造,不少街巷早已消失了,遗憾的我们只能在旧的街巷地图中去领略登地封塔的乐趣了。天封塔的古朴英姿尚在,地宫的遗物帮助人们一起解读天封塔的历史,天封寺已成为尘封的往事,地封塔则留给今人不少可以寻觅迷踪的缘由。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敞怀欢迎一代接一代的宁波人,我们理应保护好、运用好这一笔笔珍贵的历史遗存。

4 上灯夜、元宵节与落灯夜

大家都知道,宁波地区在农历正月十五也过元宵节,然而,对宁波人来说,整个正月里,除了春节和元宵,还有个灯节。老◎横穿城区的地塔形古建筑群(清)宁波都知道,“正月十二上灯夜”,“正月廿三落灯夜”,也就是对宁波人来讲,正月里几乎有半个月的日子里与灯有关。在这点灯的日子里,不仅孩子们开心,也有大人们积极参与,所以说,一直到落灯夜结束,宁波人的春节才算真正过完。

先说说“上灯夜”。也不知是谁定的规矩,正月十二是上灯夜,在这一夜里最高兴的就是小孩了。小顽、小娘,一个个手执彩灯,点上蜡烛,一摇一晃地走门串户,嘴上还念叨着:“上灯了,上灯了。”同个墙门里,但凡有一个小孩先点上了灯,别家的小孩就急得连饭也呒兴趣吃,嚷着要大人为他点上新做的,当然也有买来的彩灯。一旦点上灯,就风一样窜出家门,与早已在墙门院子里的小顽小娘一起叫着、唱着、疯着,摇曳着手执的灯,东一晃,西一摇,成群结队地乐。在院子里玩腻了,就一起走出大墙门,到大街小巷去玩,也是一样喊着、乐着。这时候,街巷弄堂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上灯夜是宁波人约定俗成的节日,也是春节里开始点灯的第一天。那一天孩子们手执的灯是簇新的,而且灯的样子也多,有荷花灯、白兔灯、金鱼灯,简单一些的是锣鼓灯。这些灯大多是自己做的,当然马路边卖日杂货、糖果的小店里,一时也会去行(进货)来各色的彩灯,趁这个节日也可多赚点钱。除了卖各色彩灯,这些店铺顺便也卖些小炮仗、拉炮、流星和兰花棒,都是些价钿不高的小玩意儿,正迎合过节时小孩们的心态。到了这个时候,一般家庭还是消费得起这些小东西的,做家长的也会顺着孩子们的心意,给他们买上流星、鞭炮之类的东西,凑个热闹。

上灯了,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们。他们不光要点灯,还要比谁的彩灯漂亮,谁的灯扎得大,谁的彩灯有新意。于是兔子灯不是光吊在一条线上晃动,会动脑筋的家长,就给兔子灯下边前后各安上一对小轮子,在兔子的嘴上穿一根麻线,灯中间照样可点蜡烛。孩子就可以拉着麻线在前面走,兔子灯则在孩子们后面跑,这时准会吸引一大群孩子围着看,个个露出羡慕的目光。有的家长会把拎的金鱼灯稍加改变,用一根细竹竿牢牢扎在金鱼灯的肚子中间,让红色的金鱼高高地在人群头上晃悠。更巧妙的还有,把金鱼灯的尾巴用根空心的管子与金鱼的大身连在一起,这样的鱼尾巴就不再是硬邦邦的了,而会随着小孩走路时的晃荡而左右摇晃。这一改变更惹得孩子们的心里直痒痒,于是回家吵着、叫着要大人们想方设法,变出一盏更新奇的灯来。孩子们这个不大的愿望,往往在过了上灯夜之后两三天内就能实现。

正月十五过元宵。这一天晚上,整个宁波城可热闹了。男女老少在吃完宁波汤团以后,就会和孩子们一起点起灯上街,加入到闹元宵的人群中去。几乎是家家户户,大人们都会拥着孩子们乐。马路上、小巷里到处是看不完的灯,最热闹的要算是宁波城隍庙前的县学街。城隍庙沿街到处都是人,人群顶上是高高举起的灯,人与人之间的缝隙中也是亮着的灯,地上拉的还是灯。天上地下,城里城外,闪耀的彩灯所发出的光亮,把黑夜照得如白昼一般,整个宁波城几乎成了一片灯的海洋。

在城隍庙里边,挤的人更多,也更热闹。城隍庙两边矮平房的屋檐下挂的是一串串的彩灯,戏台周边挂的是八盏漂亮的宫灯,城隍庙大殿里坐满了香客,据说是来坐夜的,祈祷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万事太平。不少香客是刚在初一、初二坐夜过的女人们,到了元宵夜,她们照样还来,就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盼头。在那游人如织、满城灯火、彻夜欢娱的热闹场面中,人们脸上折射出的都是一种对美好明天的期盼。

老底子宁波人过元宵节还有一个办灯会的习俗。宁波城内,月湖边上,无论巷陌、寺观、街市、桥头,尽皆张灯。宁波成了个不夜之城。逛灯市也就成为广大市民赏心悦目的事情。在甬上名人的诗词中,多有记载元宵夜点灯的盛事。如著名藏书家天一阁主人范钦在《上元诸彦集天一阁即事》中说:“ 阗城花月拥笙歌,仙客何当结 过。”明代沈明臣的《灯夕范司马安卿天一阁即事》中也写有“灯悬高树星河近”,说的也是元宵夜灯节盛况。更有清代全祖望在《双湖竹枝词》中说:“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遇牡丹灯。”这些历代诗词都是对宁波元宵灯会的精彩描述。

元宵之夜,不仅仅是灯的专利,更是五光十色的花炮的天地,此起彼伏的噼啪鞭炮声中,夹杂着一串串呼啸而上、直蹿云霄的花炮(如今叫烟花)。此时,人们仰望天空,欣赏另一番难以描绘的美景,一会儿是万紫千红,一会儿是百花齐放,一会儿是观音送子,一会儿是六畜兴旺,凡是人们所期盼的,都在花炮沉闷的巨响后,一幕幕展现在夜空之中,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按甬上的习俗,不仅是欢度春节的日子,也是一个团圆欢乐的日子,更是寄托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节日。人们重视它,无非是希望新的一年能过上好日子,所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宁波的元宵就是糯米汤团,从中也是讨一个团团圆圆的吉利寓意。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欢乐的人们已经度过了一段身心放松的日子,大多数人要准备开工了。老宁波人习惯很多,有不少店铺的老板们也很会做人,知道春节期间买东西的客人少,于是乐得做个人情,安排店里伙计在吃完年夜饭后就休假,一直休息到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然,那些卖鞭炮、玩具和各色糖果小吃的店铺则属例外,这是他们一年到头做买卖最能赚钱的日子,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如果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每年正月里玩灯的高潮,那么正月廿三落灯夜则是象征正月灯市的结束。这一晚以后点灯就结束了,但其热闹的情景也丝毫不让上灯夜。不过,那一夜玩灯的主角就全是小孩子了。

正月廿三那一天,太阳刚刚落山,各家各户还没有吃完饭,那些小孩就等不住了,重新拾起前些日子点过的灯,重新插上新的蜡烛,点上后又高兴地跳着去乐了。但是落灯夜要完成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孩子们拿着明晃晃的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边走,一边嘴上吆喝:“荷趋,大趋,赶到茅山吃草籽……”家家户户都是这样。那这样叫喊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一风俗传统其实叫作“赶老鼠老猫”,意思是经孩子们点着灯一阵吆喝之后,那些留在屋里角角落落的污秽之物都给扫除清爽了。为此,大人们往往还会指导小孩们在墙角、床下等屋子里的角角落落都用灯照一下,照得越周到越好。据说这样做后,一年之中家里就会干干净净,祛除病源了。这一习俗与原来过年前的“掸尘”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们开心,大人们放心。

旧时的孩童,天天盼望早点到正月过春节。因为那时不仅能穿上新衣裳,吃上好多好吃的东西,而且还能无拘无束、痛痛快快地玩,十余天点着彩灯玩的日子,正是他们一年之中最有意思的时光之一了。

5 灵桥门关帝庙庙会

凡听过或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住关羽这个人物,在史学家和文学家的眼中,关羽和诸葛亮都是“至忠之烈臣”。中国自古就有“文拜孔子,武拜关羽”的传统,拜孔子以求仁智,拜关公以求勇武,长此以往,关公便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全国许多地方都盖有关帝庙,是人们拜神祝福之地,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在宁波人的心中,关公也被列为至圣至忠之神,人们自发地盖起不少关帝庙。

老宁波城里的关帝庙,少说也有十四五个,光是在月湖周围就有五个,虽说香火不是很旺,但香客倒也不少。市内最大的关帝庙要数地处狮子街与君子街相交的东北隅,靠近九如里这个地方的灵桥门关帝庙了。老宁波说,这座关帝庙明朝永乐年间就在了,若真是如此,那它至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灵桥门关帝庙坐东北面南偏西,庙门颇大,一进门就是一个偌大的广场,广场中有一尊因香火熏绕日久而近似黑色的铸铁香炉,高一丈余。再朝北便是关帝庙的核心区,正中坐着的一个高十七八尺,阔六七尺的塑像,便是天下各地民众供奉的关老爷,凤眼、赤髯,威风不减当年。正面看过去,站在关公身后左侧的就是睁着核桃般大眼睛、黑脸黑髯、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周仓,正如平时人们所说的“周仓背大刀”。右侧的便是白盔白甲的关老爷的儿子关平。关公塑像十分逼真,右腿直接伸向身体右前边,另一条腿有力地蹬在正前方,左手托在左腿膝盖上,右手执一卷《春秋》,虽经历了这么多年,但威武之气从没减少,其目光逼真传神,俨然一个活的关老爷。

历史上关公其人其事广为流传,直至后人为其盖庙祭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在大江南北扎根,而且还远播到日本、韩国。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区别,各地都基于当地的习俗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他。不说远的,就是近在本土甬城,这么多的关帝庙纪念关公的规模也有很大区别。例如,在月湖陆殿桥边的关帝庙,可以说当初规模也不小,且全年香火不绝,来此叩拜、祈福的百姓委实不少。而同在月湖边花果园巷的关帝庙就小得多了。推开两扇庙门,迎面就可看到一尊关帝塑像 ,黝黑脸庞,想来也是被往日香火熏黑的。这位关帝菩萨就没有陆殿桥旁和灵桥门九如里的关帝庙中关帝的那种待遇了。灵桥门九如里关帝庙中的关老爷,受人纪念、祭拜的规模是老宁波城里其他关帝庙里的关帝都比不上的。

年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关公诞辰的那一天,虽是炎炎暑日,但关帝庙早早就热闹起来了,周边的民众、乡绅、经商的老板等等,都不约而同一大清早就挤进这座庙里,点烛燃香,虔诚地叩拜。香火从早晨一直燃至晚上,庙内香烟缭绕,烛光闪耀,来庙中祈拜的人群络绎不绝,几乎是年年如此。当然在日本兵进入宁波城那几年,这座关帝庙也和全国各地的关帝庙,沦落至同样的命运,国运坎坷,连关帝老爷也过上了寂寥的生活。

灵桥门关帝庙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其每三年一次的纪念活动特别的热闹和隆重,那就是老一辈宁波人记忆中的灵桥关帝庙庙会。

说到庙会,现在的人们也许会将之与商贸活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只是现代经商人促销的一种手段。老宁波的庙会,其实只是一种祝神的仪式。举办庙会时,人们照例先去祈拜,之后就是一场隆重的游行活动。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灵桥门关帝庙举办的那次庙会,无论是活动的规模,还是气氛热烈的程度,都是以往庙会所不能比拟的。

六月廿四那天一早,关帝庙内早已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一整个上午,关老爷就这样庄严地坐在那里,接受一群群男女老少虔诚的叩拜。庙内除了浓浓的香烟之外,时不时由吹行(旧时对从事吹奏民间乐器的人的一种称呼)吹奏一曲曲吉祥欢乐的传统曲子,为庙会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这种形式的活动一直要延到下午二时许。此后音乐停歇大概半个时辰,参加庙会游行的人们渐渐在庙内外聚集起来。过了下午三时半,一支由几百个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按照各人所承担的任务,打扮成不同的角色,在总指挥(当时叫头领)带领下有序地走出庙门,经狮子街,然后左拐进入药行街,开始最隆重热闹的游行活动。游行开始前,队伍前面就有二十个人,一手执火铳,一手拿一支长长的点燃的香,一个一个依次点燃铳中的火药捻子,过了一会儿,震天动地的“嘭嘭”巨响直蹿云霄。随着铳所发出的巨响,排在游行队伍之首的八人,分别抬起四面乾锣(过去民间庆典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巨大的特制铜锣),分成两排,一前一后共四对。每对人中,前面一位只是配合后面的敲锣手抬着锣,后面一位敲锣手,则是按照规矩,有节奏地敲打锣。这乾锣挂在经过特别修饰的一根雕刻有龙凤图案的木棍上,在乾锣前还有精工刺绣、上有龙凤图案的大红锦旗。铳炮声后,接着是一阵百子炮,随着噼噼啪啪不绝的鞭炮声,四面乾锣一齐敲响,锣声浑厚、响亮,在空中萦绕盘旋,慢慢地扩散至整条街巷,久久不会消逝。这是现在的人们很少听闻过的旋律,神奇、威武,可以引发千万种遐想。跟在乾锣后面的是丝竹演奏队伍,大约有三四十人之多,再后边就是甬上民间常见的“十番”(敲打乐器),这一阵混响的乐曲倍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乐器队伍后是一队由二十来人组成的高跷队。表演高跷的有小孩、青年,也有技术娴熟的中年人。各人扮演着旧时戏剧中的人物,有《西游记》中的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当然也少不了孙悟空;也有《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李逵等人物,还有不少是《三岔口》《隋唐演义》中的各种角色。高跷有高有低,低的仅二尺来高,高的那就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了,足有一丈半高。踏这么高的高跷表演的人旁边,常常有人执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为他们拨开横在马路上的电线、各色广告横幅等。当表演者累时,他们会及时递去竹竿,让他休息一会儿。高跷队之后是舞龙队,一般庙会只有两条布龙,而关帝庙庙会上则有六条布龙,黄色的,每条布龙足有三丈长,舞龙者身穿红色的衣裤,上衣的衣襟上镶有一条黄色的布条,算是跟龙的颜色协调呼应。舞龙者脚踏草鞋,个个都精神十足。六个领舞者都是彪形大汉,各执着一龙珠,在前面领头。后面跟着的十二位壮汉,以熟练的身手按着鼓点有节奏地变换动作,一点也不含糊。在统一的号令下,六条龙的动作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相互之间又都协调一致。

游行队伍中最精彩的表演是“台阁”,也有的叫“抬阁”。大家都知道,老早宁波姑娘出嫁时坐的是花轿,高档的如万工轿更是以工艺精湛而闻名。花轿是婚礼中不可少的,但它不过是可以在贳器行里租用的一种器具罢了,好比现在新娘穿的婚纱一样。而台阁则既有花轿的精致,更有花轿所没有的雄伟气势。一般的台阁不过三层,由十二人抬,而关帝庙庙会游行队伍中的台阁则有五层高,由二十个体强力壮的大汉来抬。每层都有化了妆的人物。底层的前后左右共有四个人物,第二、第三层各有三个人物,第四、第五层各有两个人物。最险峻的是站在第五层上的童男童女,两个孩童几乎是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着神话传说或戏剧人物的动作。男孩一般饰演红孩儿,女孩子则一般演仙姑。他们俩表演的最惊险的动作是“金鸡独立”,各自用一条腿站立在高耸的五层台阁之上,沿街观看游行的人们不禁发出一阵阵的惊叫声,同时又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而欢呼喝彩。

这台阁是由关帝庙庙祝向甬上商界筹集资金后,委托药行街上家具店里的工匠高手制作而成的。整个过程约三个多月时间,在一次游行结束后,只保留下面两层,上面三层分别拆下来保存在关帝庙的库房里。为了减轻重量,台阁全部采用福建产的杉木制成。福建杉树一般树径很大,有的甚至有三四十厘米那么大,高也可有二三十米。过去,福建产的杉木一般都被扎成巨大的木排,由海上漂流至浙江沿海,经甬江撑到灵桥附近扒沙行边的奉化江畔,所以,老底子宁波人的木材批发行都在奉化江边一带。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木材行才搬迁到下白沙甬江边。选用福建杉木主要还是因其木内含有一种砷,宁波人都叫砒霜,因此,这种杉木一般不会被虫蛀,从而得以长久保存。可惜,现在能见到的台阁都做得很粗糙,全没有当时精工细雕的模样,而关帝庙所藏的一副精致的台阁,因新中国成立后庙址改为他用,也不知由谁搬到哪里存放了,至今杳无音信,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庙会游行队伍的阵式设计确实是精彩纷呈,在台阁表演之后,伴随吹行们节奏清晰的吹吹打打,一队纱船应声而来,表演者是八位俊俏美丽的年轻姑娘。她们两手握着纱船的两边扶手,扭着纤细的身条,按着规定的舞步,舞动着八只小船,似在微波细浪中漫行,有时,又如在汹涌波浪中颠簸,形象逼真,引来了路两边围观人群的阵阵掌声。有时还会有人直呼表演者的名字,大概是认出了表演者中有某某人家的小娘。

游行队伍一直行到药行街的尽头,折南走开明街,然后再右转弯至县学街,经过城隍庙,一直到当时的县学大门后才陆续打道回府。游行中用到的一些主要物件,诸如台阁、铳、乾锣等送回至关帝庙,由专人收拾,藏在库房里以备后用。

三年一次的老宁波关帝庙庙会游行,真正是一路热闹鞭炮,一路欢庆民乐,一路精彩表演,一路兴高采烈的人们,无论从规模来说,还是从参与人数以及表演水平上说,都是今日宁海、奉化、镇海等地喜庆庙会所不能及的。表演者技艺精湛,观看者热情专注,这个时候,人们似乎并不是在祈拜、纪念关公菩萨这个神,而是在经受种种生活的艰辛之后,尽情释放内心的情感。

6 “相量盏”与过桥头

宁波有一种习俗,各家各户小毛头满月那一天,全家会十分隆重地举办庆贺活动,宁波人称 “做满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史来说,满月仅是一个小小的阶段,而宁波人却把这一天看得特别重要,庆贺活动也十分讲究,办满月酒是最常见的仪式,不管贫富,家家都免不了这一排场。至于满月酒的规模大小和宴请嘉宾人数的多少,则视各户人家的家境而定。办满月酒表面看来是大家热闹相聚,互表敬贺,而实质上讲的是一份“和睦”。刚满月的小毛头,是不可能懂得这一意义的,但家长的心思却全在这一份意思里,他们期盼小孩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祥和的环境,办满月酒就是表达这种期望而已。

婴孩满月那一天,还有一种习俗,看似再简单平凡不过,然而所寄寓的意思则更明显,这就是生孩子的那家主人要给邻舍隔壁送“相量盏”,也叫“商量盏”。何谓相量盏?说来倒也有一个程式。

满月那天,不管贫富人家,送相量盏是第一件要操办的事情。主人家早早在孩子满月前几天准备好了糯米、红糖。过去这两样对一般人家来说,也是不难办到的。孩子满月那天早上,主人家在灶跟间三眼大灶里满满当当煮一镬糯米饭,准备数十只预先洗刷得干干净净的蓝色边的白瓷小酒杯(过去也叫一量杯),待饭熟后用这小酒杯盛饭,盛满后再在上面放一块不大不小的红糖块,无非是借一个“甜”字。接着把一盏盏盛好糯米饭的小酒杯,整齐地放在大大的红色桶盘里,然后由出窠娘端着一户挨一户地送,保证每个邻家小孩都能吃到一杯。过去,一个大院子里常常住着十来户人家,小孩加起来得有二三十个,有时主人家烧一镬糯米饭还不够,往往要烧上两镬,甚至还得烧第三镬,反正要做到院子里的每个小孩都能吃到相量盏。其实,送相量盏也是求一份和睦,商商量量的意思,期盼的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邻里氛围。小小的一杯相量盏,吃的是甜甜的糯米饭,隐喻的却是“和谐”二字。只是,婴孩满月送相量盏的这种习俗,在现在的城市里早已见不到了,而办满月酒的习俗至今仍延续着。

小毛头满月那一天,除了办满月酒、送相量盏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叫作“过桥头”。满月当天,小毛头要穿好由外婆家送来的衣裤,戴上外婆家早已准备好的金或银项链后,由长辈(一般是父亲或娘舅)抱着去过桥头。按习惯做法,一般要过七个桥头。“过桥头”意在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成长,另有一种意思是借过桥多寓人生路上顺顺利利。现在不是有一句话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嘛,无非也是说人生的经历多之意。其实,老宁波人对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历来是十分重视的。

虽然老宁波的地域不是很大,即使包括各县、区在内也不过如此,但地域虽小,小毛头满月时的习俗却相当丰富,除了上面说的办满月酒、送相量盏、过桥头之外,还有不少习俗值得一提,如剃满月头,穿黄棉袄,送红蛋、长面,望外婆家等。更有一种说法:要由出窠娘抱着满月的小毛头外出串门走人家,走走左邻右舍,长大后胆子会更大。这种习俗的更深含意还是同上面讲的送相量盏一样——搞好邻里关系,按现在社会所说的,就是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7 吃好日酒与担灰结下饭

宁波人每逢喜事就十分好客,要遇上婚寿喜事那更是热闹非凡,各家都把它们当作家庭里的重大事情来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婚丧嫁娶各类习俗。但凡遇上红白喜事,家里就会摆上几桌,邀请亲朋好友,乃至邻舍隔壁同村里人一起来喝酒。流行这种习俗,据说是因为宁波人相信办酒水越热闹,这一家的家业越兴旺发达,因而这种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在宁波农村,甚至发展到一家有事办酒,全村人要吃上四五天,甚至吃上一个礼拜的。不管是结婚、祝寿,还是办丧事,都是这样。

吃好日酒,是吃结婚酒的一种老派说法。当今一些老宁波人还是会把吃结婚酒叫吃好日酒。吃好日酒时就得给一对新人送上一份贺礼。贺礼的多少,一视各家的家境好坏来定,二视送礼的人与办酒人家的关系亲疏而定。但不管怎样,吃酒送红包(即贺礼)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惯例。这种惯例随即延伸到送寿礼、丧礼,久而久之,便成为宁波人人际交往的常规。

凡送礼吃好日酒、吃寿宴的还有一个规矩,这就是据交往的亲疏关系来定赴宴的人数。一般亲戚关系的往往是全家门老老少少一齐出动去祝贺。一般朋友关系的则是一个人或一对夫妻赴宴。还有不少扯不上至亲关系,也非好友的,往往是一个人参加,特别是同村的或同一个墙门的邻舍隔壁,一般都只派一个人参加。主人排桌位时,对那些一个人赴宴的,就相对随意一些,甚至会出现一桌十个人相互都不认识的局面。但好在宁波人吃好日酒时有一个老习惯,就是会边吃边把分过来的菜肴留在碟子里放着,等到宴会结束时,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新的或者事先洗干净的手帕,把这些菜包在手帕里带回家去,这就是宁波老人们所说的担灰结下饭。由于餐桌上有这么一个习俗,所以在整个台面上不会因留下过多的菜肴造成浪费。

灰结下饭所担的一般都是可以个头计的食品,诸如蛋饺、蛋糕、肉丸子、熏鱼、鳗鲞、整只的大闸蟹、白斩鸡块、松花蛋、蚶子等。也有担回去点心的,如小笼包子(有保子保孙,多生贵子的吉祥寓意),如吃寿宴时的寿桃(寓意长命百岁)、油包(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如意糕等。等到宴席散时,赴宴的人各自将这些美食带回家中,可以让家人共享。形成这种习俗的主要原因,大概是老底子宁波人一般家境并不是很好,家里人很少甚至根本上不起馆子,所以遇上红白喜事,凡赴宴的就流行这种担灰结下饭的习惯。而且你担,他担,大家都担,一点也不会难为情或觉得有失体面,久而久之自然成了常例。有些人家凡是派出一个代表去吃好日酒前,家里的人就会说:“不要忘记灰结下饭担回来。”而那些小孩子更是昂首期盼着大人们吃酒水回家,就能有机会尝一尝酒水席上从来没有吃到过的美味佳肴。所以,凡有吃好日酒、寿宴,就有担灰结下饭的习惯,同一个圆台面上,十个食客,人人平等,各不吃亏。有时还会有一个桌长来分食,做到公正公平。十个人酒尽兴地喝,汤菜、羹等尽管吃,而各自的菜碟子上却是分来的佳肴越堆越多,到了酒席散时,各自拎着一包灰结下饭,高高兴兴、说说笑笑地离开主人家。到了家里,等着吃灰结下饭的大人、小孩又是一番热闹。

现在,人们上饭店吃饭提倡“光盘”行动。其实,老底子宁波人老早有这个习俗了,担灰结下饭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做法。

8 二月初二百花娘子生日

老宁波有句民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春雷惊醒,便会抬头而起,翱翔天际。同时,老底子宁波人又把二月初二当作百花娘子生日,即过完正月,第一个迎来的就是江南女子的节日。其实,有关百花娘子生日的具体日子,全国各地有不同说法,如在我国云南、广西一带,这日子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有地方定为二月十二。各地各有说法,也各有过法,没有统一的定规。老宁波的小娘们在二月初二百花娘子生日这一天,也有自己的过法,尤其是在农村,这一天可是小娘们十分高兴的日子。过去女子的社会地位不高,在农村做农活的都需要男劳力,女子的地位就更低了,如果一户人家一连生了几个小娘不养儿子的话,这家媳妇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在二月初二百花娘子生日这一天,不管城里的还是农村的女子,都把它当作十分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天下女子特别是一群小娘们能无拘无束,尽情释放长久被压抑的心情。

百花娘子生日,也叫作“花朝”,因此民间也有把那天的庆祝活动叫“花朝之庆”的。春天来临,春光缤纷,春色烂漫,百花依次盛开,争艳斗妍,以各种不同的容颜来打扮大地。是百花的玉容笑貌,为天下百姓增添了无尽的浪漫情趣。百花不仅以其活色生香娱人感官,更以其兴谢枯荣撩人情思,故人每有感触,或怨或喜,动辄形之吟诵,寄其心曲,有《红楼梦》里黛玉葬花之悲悲切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超脱闲逸,更有鉴湖女侠秋瑾“平生不藉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的自信。不过,以上咏花诗仅是他们各自面对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感悟,自然是情景交融,情理并兼的境界。

对广大妇女来说,大多还是直接对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表现出了一种欣喜之情。按传统习俗,二月初二那一天,妇女们都梳妆打扮得整整齐齐,怀着一颗祈求得到花神庇护之心,到附近庵堂庙宇燃香祈拜。她们往往是三五一队,四六一群结队去拜菩萨。她们的要求也不高,只求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度日,有些如婚后多年不能生育的,或身患疾疫久治不愈的,也有婚后生活不称心如意的等等,则会求菩萨保佑自己如愿。这一天是她们名正言顺求神拜佛的一天,是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一天,所以特别的轻松快活。对于旧社会广大女子来说,能等到这一天多不容易啊!

至于百花娘子生日这一天怎么过,则是没有定论的。上面这一种大多是结了婚的女人们的过法。对于大多数未婚的小娘来说,这一天可要疯一天了,尤其是在农村、山区的小娘们,她们会把自己打扮成一种花神,并展示此花的特质,如牡丹花的艳丽、茉莉花的淡雅、梅花的孤傲自居。然而,过去小娘总不太喜欢桃花和荷花,可能是因为桃花花期短,刚吐蕊开花,经不起一阵风吹雨打就即刻谢落了,故常常意喻命薄;荷花呢,终日泡在水池里经受烈日的暴晒,被看作是一种苦命相。但同样经受寒风冻霜折磨的梅花,还是得到小娘们的喜欢,可能是因为梅花所具有的一种内在气节,一种敢于和艰苦环境搏斗的凛然傲骨得到人们的赞许。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有自己的美丽传说。在这些传说中,以农历十二个月令所代表的花,与司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百花之美浑然天成,不可一一牵强比较。这十二个月令的花与花神,也因地区不同以及个人的喜爱而有不同,其中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正月梅花——江采苹,二月杏花——杨玉环,三月桃花——弋小娥,四月牡丹——丽娟,五月石榴——公孙氏,六月荷花——西施,七月玉簪花——李夫人,八月桂花——绿珠,九月菊花——梁红玉,十月芙蓉花——貂蝉,十一月山茶花——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甄宓。或许这十二个月的花神中,不少因地域文化之故,宁波人对其不是很熟悉,但对其中杨贵妃杨玉环,浣纱美女西施,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绝代佳人貂蝉和深明大义、为了民族和好而牺牲自我的王昭君还是比较熟悉的,不少还成为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在百花娘子生日这个特殊日子里,外向的小娘们毫不避讳地表达对自己喜爱的花神的敬慕,有个性的还故意以花神自居,花枝招展,细心装扮,并以此为荣;而性格相对内向的女孩,纵有自己心仪的花神,也只是暗自高兴而不声张、外露。不管外向的也好,内向的也罢,百花娘子生日这一天,小娘们对神和佛的礼拜都出自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摆脱因女儿身而遭受的不平。这样看来,二月初二百花娘子生日,外表上看来是热热闹闹,实质上却是女子对长久以来所遭遇的不平等而呐喊,是争取女子自由解放的情感释放。陆机在《文赋》中说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正是一个道理。这是由物境引发了内心触动,而将与之有某些联系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罢了。至于现在阿拉宁波的小娘们,早已淡忘了专属于女人们的这个节日,今非昔比,往昔女人所祈盼的,在现在妇女看来,本是早就拥有的,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有了,还何祈之有?余下也只需尽兴尽情快乐一天了。

9 正月初五请财神

每当正月初五来临,几乎整个宁波的夜空中又是一阵久久不息的鞭炮声,照内行人的说法,这算是请财神。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经商的、搞企业的、搞科研的,包括那些给人打工的,在那一日都从心底祈求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好收成,过去就叫发财。当然,这个“财”字不能简单划一地作解释,“发财”“发财”,按现代一般的说法,是提高收入。对于经商、搞企业的人来说,则是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利润。收入也好,利润也好,都直接与财相关。财来自哪里?照传统来说,是财神菩萨送来的,怪不得心目中的财神塑像总是双手合捧着一叠金元宝。这金元宝就是最显眼的财了。据说每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辰之日。怪不得多少年来,一直传承着正月初五那一天趁早请财神菩萨的习俗。在过完初四这一天,晚上时钟敲过十二下之后,满城又是盖天铺地的鞭炮声,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其实,在老底子宁波,并非以这种形式迎财神。宁波人有句话叫“闷声发大财”,还有一句叫“财勿露白,露白要出脚”,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所以请财神是在自己家里闷声不响地进行的。

在旧时宁波,几乎是每家每户请财神。每个人都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奔头,生活能更好一点。而那些老板们,胃口就更大了。历代历朝,不同阶层的人们对财产的渴望和追求从来没有变过。

老宁波人请财神与现代人的做派大不一样。首先是祈虔的程度不一样。有条件的人家,早在中堂屋供桌上摆好宣德炉焚起了檀香,熏得满室都是沁人的清香。初五凌晨开始,彻夜未睡等待着这一时辰来到的男女,会轻手轻脚来到布置得十分隆重的中堂间,一家之主点上三炷香,拜三拜后,顺手点上早已插在烛台上的大红蜡烛,然后又是三拜,边拜边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财神菩萨给家里带来好财运。供桌一般是一张八仙桌,桌子前面有一块大红色的绸缎桌帏,上面用金色丝线绣有福禄寿三位仙人(是一种当代人说的金银彩绣作品)。供桌上用红祭盘盛有四色供品——一条活的鲤鱼、一只还冒着热气的利市头(即猪头)、一只阉鸡,还加一盘生烤麸。四样祭品各隐含着吉利的寓意:鲤鱼跳龙门,讨个吉利;利市头表示大吉大利;至于阉鸡,即为雄鸡,其昂首鸣啼也是借个吉利;生烤麸则是讨个财富的“富”彩头。除了这一套陈规之外,八仙桌上的烛台下还分别压有一串串金色的元宝。这样的祭拜仪式一般要持续至五更头。然后,才能敞开大门,放三个大鞭炮,此时就是请财神仪式的高潮。整个祭祀过程中,是不允许大声说笑的,大家都屏气凝神,否则会被看作是对神的不恭。

至于做大生意的人家,请财神的气派可足了,这也是现代人所不理解的。其仪式之隆重,排场之大,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整个祭拜场地当然也是在中堂间,但摆式完全不一样:共有四张八仙桌子,前两张前后平放,后两张是叠起来的,然后,用大红的绸缎整整铺满四张桌子,正面一排挂十吊金元宝,中间是一张财神菩萨像。前面两张八仙桌上是八色供品,除了上面所说的四色供品之外,还有四个红祭盘,分别盛的是:一刀热气腾腾的猪肉,足有四五斤重,中间还要插上一把锋利的刀;一盘盐,象征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一盘老豆腐,象征的是田地;一盘长面,借它的细水长流,寓意财路深广。桌子左右是一对有钱人家自备的寿祀台,中间是一尊高高的香炉,插的香自然是精致加工、名贵的檀香。

要说这寿祀台,其实就是点蜡烛的器具,但放到现在来说,绝对是做工精致的艺术品。它分一台、二台、三台甚至于有五台,一台的寿祀台大概有尺半高,而五台寿祀台则有四五尺高。过去凡不属苦力的人家,一般都有一套小尺寸的寿祀台,至于四台、五台高的寿祀台,那必是大户人家所属。不过有些人家请财神若要用这种寿祀台,也可以上贳器店去租用。做寿祀台得先由上好的锡浇铸粗坯,然后由雕刻师父精雕细琢地进行深加工,雕的大多是民间传说或文学经典中的人物。高大而精致的寿祀台一般各有三个人物,如福禄寿星、刘关张等,也有三英战吕布等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每个人物都雕琢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甚至鬓眉、头发都刻得纤毫毕现,清清爽爽,一点也不含糊,各位人物的服饰也都刻得十分鲜明自然。雕完人物后就做背景,大多是松柏、牡丹花等。一副寿祀台,光从这些外在来看也足够精致了。只可惜,这种寿祀台大多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送交废品站收购,经熔炉全给化没了。

当然,点在这般精致的寿祀台里的蜡烛也非同一般,一般都有两三斤重,小的也有大半尺高,大的足有一尺半高,直径达二寸之粗。这样一对蜡烛,可以点上一整天不熄灭。而与其相匹配的檀香,也有一尺半长,几乎有一厘米粗。这些香烛价佃不菲,都可以在药行街、狮子街交会处老牌香烛店“老德馨”里买到。有时打个电话,买家要买些什么,老德馨店里的伙计都知道怎样配货,然后即刻送到。

所以旧时大户人家请财神,无论是摆设、供品,还是所用器具,乃至整个仪式中的气氛,都是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祈神的主人家的穿着都有讲究。

在过去,一般市民,乃至做苦力的在那一天也会举行请财神仪式,其程式规模自然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不管仪式是奢华还是简单,其出发点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祈求财神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带来财气,带来幸福。只可惜在旧社会,平头百姓哪怕用最大的诚心去求神,到头来还是饥寒交迫又一年,神哪里有能力让平头百姓过上富日子啊。

最后还得说一点,在过去,请财神绝不会乱放鞭炮,因为放鞭炮便会惊跑了财神,自然就发不了财,那还请什么财神。而现在,人们在正月初五狂放鞭炮,不知是真不知道请财神的规矩,还是即使知道,也都玩命地去凑个热闹,图个痛快,真是既劳民伤财,又影响别人休息,还严重污染了环境,落得处处不得人心,何苦呢!

10 吃祭灶果与烧灶马

农历十二月廿三过小年,这是宁波人长期以来的一个习俗。

这一习俗早在宋时就十分兴盛,以后历经元、明、清、民国,直至现在,人们还以各种方式来度过这一夜。旧时说,这一天是各家各户供奉的灶神菩萨上天奏事之日。一大早,家中的女主人就会在灶神菩萨面前供上一杯净茶(就是凡人还没喝过的刚烧开的茶水),点上三支香,拜上三拜,与此同时,还要在心里祈祷,求菩萨保佑在即将来到的新年里一家丰衣足食,过上太平日子。这是十二月廿三那一天要办的第一桩大事。

到了晚上,女主人又要在灶神菩萨面前,燃上三支香,点上一对三拜终蜡烛。这是一种比较短小的红蜡烛,之所以有这么个名字,意思是拜过三拜,蜡烛就点完了。然后,女主人还要在灶头上供一盆祭灶果,再次拜上三拜,口里要对灶神爷说上不少好话。据说是拜灶神爷时一定要说好话,否则,当灶神爷上天时,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他所在的那户人家待他不好的坏话,所以在那天各家各户的女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拍灶神爷的马屁,就是为了来年生活能更好。拍马屁的方法有很多,倒茶、供香、点蜡烛之外,家家户户还会供上一包祭灶果,据说菩萨吃了祭灶果,嘴里甜蜜心里高兴,升上天后自然会为主人家说好话,所以各家在祭祀灶神菩萨时都会准备好这种点心。

说到祭灶果,也神了,一包糕点内居然花样繁多,数量最多的是油果。这油果七八毫米粗,圆圆的约寸许长条,是发过酵的米粉做的,在油锅里氽好就会浮在沸腾着的油的表面,舀出来后拌上白砂糖,就成为大人、小孩喜欢吃的油果。一包祭灶果内还有黑交切、白交切,其实就是切成一片片的黑芝麻糖、白芝麻糖,不过切得薄薄的,脆甜可口。还有几个白麻球、红麻球,同样酥脆香甜。祭灶果包里还有一个相对较大的金黄色的大芝麻球,还有切成细长条状的白脚骨糖和黑脚骨糖。这两种糖都含有姜汁,与白交切、黑交切比较起来,多了一点辣味。这样加起来称作八色祭灶果,全是甜的,正是为了让灶神菩萨吃得满口甜甜的,等他升上天后,向玉皇大帝说上一口好话,保佑一家人平安幸福。

说到吃祭灶果,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小孩子了。每当这一天,小顽、小娘早早就在旁边虎视眈眈了,希望能早点请过灶神菩萨,然后分祭灶果吃。当大人吹熄蜡烛后,烛芯还在冒一股股青烟呢,那些小孩就等不住了,全都围到灶台边,一个个张着嘴瞪大了眼,急切地等着大人们从灶头上拿下盛着祭灶果的大盘子,然后一根根一点点地分。刚从大人手里分到一小堆祭灶果,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直往嘴里送,咯吱咯吱欢快地嚼起来,夹杂着嬉笑声。一包用厚草纸包的祭灶果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太不过瘾了,吃在嘴里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分上一点,所以说祭灶夜说到底还是小孩子们的节日。你想呀,过去一般平头百姓人家,买一包八色祭灶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此,小孩子们每当腊月过了月半,就早早地盼望着廿三祭灶夜的到来了。

十二月廿三,除了供祭灶果请灶神菩萨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叫“送灶马”,据说各家各户的灶神菩萨是骑着为他们准备好的灶头马飞上天去的。

用细细的竹篾先扎成一个马的大身,在形似马的躯体的竹框子上扎上一个马头(与跑马灯中所制作的马头差不多大小),糊上白色的棉纸,然后画上眼睛,再在马背上贴上彩色纸剪出来的马鞍,这便是灶头马了。整体类似于过去小囡坐的“座车”大小。一般人家都是到药行街与狮子街角子上一家专营香烛和祭祀用品的“老德馨”去买,普通的一顶灶头马要不了一角钱,做得精致的却要两三元钱。大街上的烟杂食品小店中也有卖,只是从外相看来差一点。更有自家做灶头马的。其实有了几根竹骨,一张白纸和零零星星的彩纸,要不了半个钟点,一匹栩栩如生的灶头马就能做成了。当然做灶头马也是十来岁小男孩十分乐做的事情。在祭灶夜之前十天半月,这些有心的小孩子,会到篾竹店去买几根削好的竹条,上文具店买来白色和彩色的纸,然后自己就动手做起来,不要半天时间准能做好一匹灶头马,届时还能得到父母的赞赏呢。

供完灶神菩萨,主人家就会在灶头上的神龛里请下灶神来,手执尚未燃完的香来到院子里烧灶头马。划上一根火柴在灶头马身上一点,整匹纸糊的连同竹骨扎成的灶头马就烧了起来,直到印着灶神的纸连同未烧完的香一起燃完,送灶神仪式就算完成了。

送走灶神后,还要重新在灶头贴一张新的灶神像。过了十二月初十,小贩就会走户串门来吆喝着卖这种木版水印的灶神像,两三分钱一张,便宜极了。但主人家却是虔诚地合着双手接过神像,恭恭敬敬地放到木板做的框子里待用。贴新的灶神像时又要点香、叩头,祈求来年的幸福。

11 石灰埠头与兑蚌壳

老底子宁波南塘河边上有一个石灰埠头,自下驾桥至新殿桥一段的塘河边,长年有一堆堆烧不完的螺蛳壳、黄蚬壳、河蚌壳、蚶子壳,远远望去看不见明火,只冒着细细几缕青烟,随风飘荡,宁波人叫此为煅灰。经煅烧后的蚌壳、螺蛳壳,待冷却后,经手轻轻一捏,就成了银灰色的粉末,经水拌和后就会发出丝丝的响声,掺拌的水就会即刻沸腾起来。几经搅拌,这一堆粉末就会变成灰白色的浆状物,烧蚌壳的人就会告诉你,这就叫石灰浆,拌上灰沙就可刷墙,等它干燥后,整个墙面就会变得雪白雪白,按书面上的说法,这烧成银灰色的蚌壳粉末叫做碳酸钙,俗称生石灰,拌过水的生石灰就叫熟石灰。

在南塘河边烧蚌壳的人家少说也有七八户,那么长的河塘边,这七八家主人雇了短工来煅烧。城内外的平民百姓吃了河鲜、海鲜所留下的蚌壳,聚积起来,变废物为有用之物,一点也不浪费,按现代人的说法,这叫做资源循环利用。

日子久了,老宁波人就管这一带河埠头叫石灰埠头。住在南塘街一带的老人们不但都叫过,而且还亲眼看见过煅烧蚌壳时的景况。蚌壳煅烧时,不仅可见缕缕青烟,如果你走近这些壳堆,就会感到有说不出是从哪里来的一阵阵热气,如果你握上钉耙往煅烧着的蚌壳堆里一扒,就会看到一堆炽热的殷红色的火光。据烧蚌壳的师傅说来,这温度是非常非常高的,他还会指着扒蚌壳的钉耙说,钉耙上已成焦黑的竹柄头,都是这暗火给烤焦的,所以,竹柄一个月里得换几次,说完,还会朝着石灰埠头边上长长的凉亭一指,让你看角落里堆着一捆捆锄头柄(竹柄)。

煅烧蚌壳的短工是十分辛苦的,一年四季都在塘河边过日子。在夏天,不但要耐着烈日的炙烤,行走在这一堆堆煅烧着的蚌壳间,如行走在火焰山一般炽热,那生活简直是在火上烤。更麻烦的是遇上下雨天,必须要用破铁皮把这一堆堆烧得火热的蚌壳盖上,否则经雨水一淋,整堆烧着的蚌壳就没有用了。所以煅烧蚌壳这活其实还得靠老天帮忙,每年的黄梅季节,一会儿雨一会儿太阳的,根本烧不成石灰,这些短工干脆就休息了。到了冬天,白天干活倒还好,在这一堆堆煅烧着的壳堆边行走,窝窝暖暖的,但晚上短工就睡凉亭里,仅凭几张竹篾挡挡寒风,这才叫过日子的艰辛。过去市郊农民生活清贫,农闲时往往都向老板来要这份苦活,赚点零头钱也可贴补家用,所以到这里来烧石灰的短工从不缺人。

一年四季在石灰埠头烧贝壳的原料来自何处呢?其实,老底子宁波人吃河鲜、海鲜后,往往会把饭桌上留下的蛳螺、蚌、牡蛎、圆蛤、蚶子的壳都挑出晒干,然后专门盛在一只竹箩里,并候着串门走巷收购贝壳的人上门收货。凡是听到“蛳螺蚌壳有勿?收蚌壳来”的叫喊声,大家就知道可以把这些积攒的蚌壳换零用钱了。过去,一个大墙门里十几户人家,你倒出来一点,他倒出来一点,合起也足够收购蚌壳的人挑上浅浅一担竹箩,卖得的钱虽然不多,但买的开心,卖的也开心。这买卖也成为老宁波人家的一件开心事。所以,在老宁波,这种专门的买卖之外,有时一些兑糖的小贩也兼顾这种小生意,一堆蚌壳往往能兑上几块甜甜蜜蜜的糯米白糖饼。尤其是各家的小孩,一听有“兑糖来兑糖”的吆喝声,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在院子角落里,搜出平时积攒的蚌壳兑糖吃。

要说南塘河一带被称作石灰埠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带是一个经营石灰的小市场。老宁波人都知道,宁波江东有一条马路叫“灰街”,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经营石灰买卖的商品街。莫看它从灵桥东堍起到老底子鄞穿汽车站为止,只有短短一段马路,但两边专门经营建筑材料的商店就有几百家,有卖青砖、龙骨砖、瓦片的,有卖椽子、龙骨的,也有专卖黄沙的,更多的则是经营石灰的。在这些店铺里外都堆着用篾白竹片编成的竹筐,里面全是用稻草裹着的一块块生石灰,也有在店门口的大木槽里经水拌和后的熟石灰。凡宁波人都知道这条街,如家里要做些土木工程的都会到那里买石灰。

然而,这段马路太短,要有大宗买卖的,就只能到石灰埠头边上的几家大石灰行。其实宁波不出产石灰,过去的石灰一直是由浙江富阳运过来的,所以把石灰也叫作“富阳灰”,据说富阳灰质量特别的好。这富阳灰从产地富阳,经钱塘江运至宁波甬江,再运到南塘河石灰埠头,需几经水路转运,这是现代人根本想不到的。

走水路除了是因为其他交通方式不发达之外,主要也是考虑运输成本。虽然有大的石灰街在城里,但其实这石灰莫看它平时无啥气味,但一遇上水就会产生高温,这在城里完全是不方便存放的,所以,在南门老街靠河边有好几家石灰行也就理在其中了。

从富阳长途跋涉运来的石灰,是老宁波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然而,从蛳螺蚌壳中煅烧石灰,由于成本低,质量也不差,所以石灰埠头的生意一直也很兴旺,尤其是对那些做无本生意只是修修补补的小项土木生活,往往就选择用蚌壳灰,这也是各取所需吧。

当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里人也更讲究生活质量了,石灰埠头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一段历史深处的记忆了。

饮食文化

12 冰糖甲鱼的传说

宁波有十大名菜,其中冰糖甲鱼名气最大,因其肉质鲜美肥腴,色泽黄亮,吃来软糯润口,甜酸香咸俱全,风味独特而脍炙人口。甲鱼肉性平、味甘,与冰糖同炖,具有滋阴凉血、补肾健骨、补虚益气、散结祛热等功能,因此更得宁波人的喜爱。

要说冰糖甲鱼的来历,还得从古时一段故事说起。据说那时宁波江左街有一家小酒铺,掌柜以烧冰糖甲鱼著称。一天,两位赴京赶考的外地客人途径宁波,就相约到这家酒楼饮酒,观赏江景。伙计问:“相公欲尝何菜?” 两位客人说:“凡是名菜,俱上桌供品尝便是。”两位客人见伙计最后端上来一盘菜, 鳌头上翘,晶莹透亮,清香扑鼻,便挟起品尝,一到嘴里便感受到绵糯香甜,滋味非同凡响。这两位食客赞不绝口,便问掌柜:“此菜何名?”掌柜见两位随身都带有赶考的行头,便灵机一动,暗送彩头道:“相公,此乃‘独占鳌头’是也!”事有凑巧,待到秋季揭榜,其中一位举人果真中了状元。他衣锦还乡,春风得意,特地重登甬江边这座小酒楼,指名要吃“独占鳌头”!状元老爷说着说着,兴头来了,就向店小二要来毛笔,执起笔来,写了“状元楼”三个大字。从此以后,这家小酒铺便有了儒雅的店名,并且因有了冰糖甲鱼这道名菜,久而久之,状元楼便名噪浙东,冰糖甲鱼也名扬天下了。◎冰糖甲鱼

时光流逝,随着人们对冰糖甲鱼这道菜的日益喜好,慢慢地各家菜馆都争着做起来了,不久也传到了平常百姓家,渐渐地成为招待客人的一道热菜。其实冰糖甲鱼这道菜并不难做,只要把握几道工序,大家都能烧出来。一般做法是:取半斤以上一斤半以下的甲鱼一只,将其仰放,排尽血后入九十度热水中浸泡;当甲鱼背壳上泛起白衣时捞出,在冷水中清除腹部等处的白膜,平时这也叫“退痧”,这道工序必须做彻底,否则会影响菜的质量。然后用刀开肚去内脏,斩去头尾、爪尖,然后均匀地斩成块。斩块有八开、六开、四开之分,尤以六开为佳。将甲鱼块放入锅中焯水,捞出再用清水洗净。接下去把锅烧热加入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葱结、姜片爆香,加适量的冰糖,推入甲鱼块,烹入黄酒加盖稍焖,再加清水,烧开三分钟后,改用小火加盖焖,待甲鱼块柔软无弹性时,加入调料,再加盖焖二十分钟左右,旺火收汁,一面晃锅一面舀起卤汁浇在甲鱼块上,再用中火并晃锅使芡油混合,至卤汁呈胶状,淋入熟猪油,晃锅,一道色味齐全的冰糖甲鱼就烧成了。民间平常百姓家来做,虽会省去好几道工序,但一样能烧得色味俱全。

最初品尝冰糖甲鱼的多为工商、金融、军政各界人士及各地来甬的客帮,小市民是不敢问津的。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因物资奇缺,除用于招待外客贵宾外,普通市民仍难以享用。八九十年代,饭店宾馆重又推出此菜,一时在喜筵餐桌上纷纷出现。但随着人们忌甜忌高蛋白食品等饮食习惯上的变化,加之甲鱼多为人工饲养,故近年问津者日少,此传统佳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百多年来,状元楼以冰糖甲鱼、锅烧鳗、活杀鳝背、雪菜黄鱼等十大名菜一直传承绵延,成为宁波饮食业界“六帮三馆”之首。应阿品(第一代)——胡常友(第二代)——蒋吉祥(第三代)这三代厨师都是烧冰糖甲鱼的好手。蒋吉祥新中国成立前曾在锦江楼、状元楼等老字号饭店掌厨,现住爱心敬老院。经过这三代人的努力,“状元楼”这块金字招牌一直屹立于宁波三江口,其正宗甬帮菜名扬四海。

冰糖甲鱼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也适宜体质衰弱、肝肾阴虚、营养不良之人。患慢性肝炎、糖尿病、肾炎水肿之人也都可食用。至于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后补食更是极佳选择。

甲鱼浑身都是宝,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名医别录》中称甲鱼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甲鱼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日用本草》认为,甲鱼血外敷能治◎烹饪冰糖甲鱼面瘫,也可除中风口渴,虚劳潮热,还可滋补潜阳、补血、消肿、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等症。甲鱼的脂肪可滋阴养阳,治疗白发。现代科学认为,甲鱼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食用之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今日状元楼大堂

每年四五月间,江南地区菜花盛开,正值甲鱼最为肥美之时,也是烹制冰糖甲鱼的最佳季节。作为宁波的传统名菜,冰糖甲鱼又是有美丽传说和多重药用价值的菜肴,作为宁波人,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并且让它永远流传下去。

13 蟹壳黄、咸光饼与和尚饼

要说旧时的宁波名小吃,除了上馆子坐着享受的美味点心之外,还有在大街小巷到处可看到、买到的清香酥口的大饼油条,卖这个的小铺子往往店面不大,名声却不小。价廉物美的大饼油条不仅是可口耐饥的早点,也是人们下半日头(下午)常常享用的不可省的充饥点心。除了中山东路一段热闹街面之外,这类大饼店几乎遍及市内外,尤其是在热闹的场所如菜场、影剧院的左邻右舍,航船埠头、浴室书场两旁,总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这些店除了卖大饼油条之外,一过午后,约两三点钟的光景,就开始做一些特别诱人的点心,这就是蟹壳黄(也叫葱油饼)、咸光饼与和尚饼。说到葱油饼,大家恐怕会想到当今小街上那些从外乡来宁波做小生意的人,就靠一个炉子、一张桌板等简易工具。同过去的正宗蟹壳黄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为什么把这种个头小小的饼叫蟹壳黄呢?原来这种小饼大小如蟹壳,色如蟹黄,由此而得名。这种叫法流行于江浙、福建及两广一带。但叫法一样,口味却大相径庭。甬上过去市面上卖的蟹壳黄无论配料还是加工过程、制作原料,都十分讲究。做蟹壳黄用的是上等面粉,配上酥油(酥油与面粉的分量要搭配得恰到好处),捏揉成一堆柔软的面团,然后拿老面酵和在一起,盖上一块白粗布,要经过四五个钟头的发酵,以增加饼的松软度。过后在制饼时,还要经过反复多次的搓、揉、捏,以便掺入的酥油能均匀地和在面团里。然后从经过多次捏揉后制成的面团里,切出一小块,再经过搓、拉,形成一条不到两厘米粗的长条,用拇指和食指用力一一摘下,这面团不过像小小的李子那么大。往摘成一堆堆的小小面团上撒上一些面粉,以防小面团粘在一起。接下去,把小面团用手掌用力压成面饼,再用擀面杖把它擀薄,接着往面饼上加一团由葱末和猪油粒做成的馅子,包成一个圆团,再用手掌一压,擀面杖来回擀上一阵子,就形成了扁圆形的饼子。最后在面饼上刷上一层冷水,撒上一把白芝麻,贴在烤炉的炉壁上。过不了几分钟,透着一股葱香的蟹壳黄就加工好了。拿着烫手的蟹壳黄一口咬下去,既酥又脆,含进嘴里咀嚼,一层层油酥纷纷掉下来,略带椒盐味的葱油饼就成了路人的美味了。这种做法,我们宁波人尤其讲究,经酥油和成的皮子一经烘烤就一层层的薄如蝉翼,有诗赞曰:“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而现在马路上有时可买到的葱油饼看似做法差不多,实则相差甚远,而且很不卫生,这与甬上老底子的葱油饼完全是两种货色。

说到甬上大饼店卖的另一种饼——咸光饼,则又是另一种滋味。顾名思义,在饼字前加上“咸”字,分明告诉我们这饼是咸的。咸光饼的表面光亮光亮的,没有一粒芝麻,没有一段葱,形似老式小囡坐的推车的轮子一般大小,直径十厘米不到一点。刚出炉的咸光饼一口咬下去,带有一些甜的椒盐味。一分钱买两只,一般壮汉会花三分钱买上六只,这对胃口小一些的人来说,足可以抵上一顿饭了。

据当时老成人(老人,长者,有经验的老年人)说,咸光饼名字的来历还与明朝时宁波人民抗击倭寇的一段历史有关。明朝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常有倭患,到了永乐年间,在浙东一带,倭寇先后侵犯象山、鄞州大嵩、宁波濒海一带乡村。为了巩固海防,宁波府专门在观城、余姚、临山等地建卫,又在定海、翁山、穿山、郭巨、大嵩、观城、龙山、昌国、石浦、爵溪等地修筑碉堡,镇海威武城也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

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的明朝军队,曾在宁波沿海一带抗击倭寇。这支部队自北方来,对宁波沿海一带的地形不是十分熟悉,但得到了宁波府地方武装力量的大力支持,没过几年就取得了显著战绩,维护了宁波沿海一带百姓的安定生活。

当时,那些长期遭受倭寇侵扰之苦的沿海百姓也纷纷自觉组织起来,与戚家军一起打击倭寇,保卫家乡。大家知道,宁波的地理特点是一边靠海一边倚山,漫长的海岸线上处处可以作为保家卫国的战场。再说战事发生往往很突然,在这么长的海岸线上光靠军队力量来防卫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要靠每村乃至每户的民防力量,甚至是极普通的村民,一起配合来协防。倭寇有时是驾着一大批海船来侵犯,也有零零星星几只小船来突袭的,所以在海防各个点上都有村民昼夜轮流守望,观察敌情。由于军事繁忙,士兵和乡里的村民往往都用咸光饼来充饥,他们把咸光饼用一种田野里生长的叫咸草的草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在巡察海防时饿了就可以吃。据说这种饼的名称还是由戚继光取的:“咸”在宁波话里是全、全部的意思;“光”就是完的意思,寓意即把倭寇全部吃光。

当然这也是一种传说,但是一分钱可以买两只的咸光饼,对于下层劳动人民如拉车的、挑担的等做重生活的人来说,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

同咸光饼一样,和尚饼也有一段民间传说。和尚饼的外形与咸光饼大不一样,它只比一只铜板大不了多少,出炉后高高隆起的样子好似和尚的头,故而得名。和尚饼略带些甜味,吃起来又脆又酥,满口生香。由于不像大饼、咸光饼那样是软软的还带有些水分,而是完完全全在炉子里烤干了的,因此,和尚饼可以保存好多日子,不会变质。过去不少人出远门带干粮,往往就是带这种和尚饼。把和尚饼作为赶路时充饥的干粮有两个好处,一是用一只干净的布袋来盛,过十天半月的也不会变质;二是这种饼不管放多久,吃起来照样松脆可口,不会吃腻。据说,过去一些上山进香的妇女、外出赶长途的汉子,还有化缘的和尚都喜欢拿此饼作为干粮。因此,大饼油条店在忙完早点的供应后,就开始做和尚饼,如果一天卖不完,就盛在大口玻璃瓶或马口铁做的铅皮箱里,待第二天再卖,完全不用担心变质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咸光饼、和尚饼在经历很长一段时期的兴盛后,慢慢地消失在市场上,只留在老一代宁波人的记忆里。然而,是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像奉化人做千层饼那样,不仅恢复了生产,而且从业的人数、生产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成为奉化市响当当的一个旅游品牌?当然,这在如今只不过是一个念想。

14 大有南货店与现做的鲜肉月饼

现在宁波市面上只在鼓楼对面有一家 (升)阳泰南货店,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前, 阳泰的排名至多称得上老三,大有、怡泰祥则比它有名气得多。

在繁华的药行街靠东头有一家甬上名气颇大的南货店,名叫“大有”。这家店所处地段很好,其对面是当时宁波最大的太和酱油店,东南边就是宁波的大世界小菜场,东头是灵桥路,所以店周围往来的人特别多,也就带来了商机。

大有南货店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业主为朱姓谨、慎两兄弟。要说大有之所以成为宁波南货店的老大,还得从这个店的经营说起。

大有的店面很有特点:一堵粉刷成淡黑色的高墙,中间是一道石库门,有两扇漆成黑色的包有铅皮的结实大门。石库门正上端近半尺左右的地方挂着一块店名横匾,匾的底色是蓝色的,“大有”二字用金箔贴成,金光闪耀。店名为什么取“大有”?据其后人介绍,“大有”出自《周易》之《彖》:“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为了彰显大有的经营特色,店堂里挂有一副“大名重宇宙,有美尽东南”的对联,正是这副绝妙的嵌字联,显示了创业者的壮志雄心。走进石库门就豁然开朗。宽阔的店堂两边设有角尺形高高的柜头,柜头里边各有一排整齐的货架。货架下边有一排整齐的大木桶,木桶里盛的是花色繁多的南北干货,有山西的红枣、黑枣,新疆、宁夏的核桃,福建的桂圆,广东的荔枝干,浙江、福建的洛笋等山货,藕粉、黑木耳、白木耳等,还有不少调料如茴香、桂皮、五香粉、咖喱粉、生粉,真◎旧时大有南货店门面是南北干货货足量多,一应俱全。

但大有之所以名气大,倒不在于它的南北货买卖,而是花色品种众多、富有特色的糕点,在左右两排的玻璃柜里头,那五颜六色的糕点让人目不暇接,品种之多是其他南货店难以企及的。玻璃柜头里整齐地放着一色尺把长八寸宽白底蓝边的搪瓷盘子,一只盘子盛一种糕点,一眼望去少说也有二十余种。除了有名的大有枕头蛋糕和梅花形圆蛋糕这种中西合璧的时尚点心之外,绝大部分是传统的糕点:粉麻片、千层酥、金钱饼、银钱饼、大吉饼、杏仁饼、花色蛋卷、橘红糕、枣泥糕、油果、黑交切、白交切、大小麻球、各色印糕等等,各具滋味,各有色彩,真正是琳琅满目,直惹得顾客欲罢不能,尤其是小孩,经过大有店门时,总要缠着大人进门去买一些。

大有长期雇着一帮制作糕点的大师父。店里所售卖的糕点,有各季节的时令糕点,也有长年供应的点心,还有专门配合各类节日的,制作都十分讲究。如每年清明,就供应上坟供祖宗的点心,有金钱饼、橘红糕、各色印糕,装在硬纸做的盒子里,盒子的盖子上印有色彩丰富的图案,还在显眼处印有“大有南货店”字样,旁边还有地址和电话号码。盒子有两种,一种做得高一些,一种低一些,这是根据顾客所买的货品分量来决定的。当然还有一种是再简便不过了,就是用厚粗草纸来包装的。实在要佩服店员的技术,左一折,右一折,不一会儿就叠成前后呈梯形的一个包,然后在上面放一张印有“大有”字样、红底黑字的招头纸。伙计们熟练地拉出挂在柜台上方粗细有别的麻线的线头,十字交叉一扎,再打个结,结的上头还留好刚刚能拎着走的线头,真是方便又经济。

到了立夏时,大有会精心制作一种品质较高的绿豆糕。制作绿豆糕的用料十分讲究,糯米粉里拌上绿豆沙,拌料的时候一般都用小车麻油,特别香,还拌有少量的红绿丝和瓜子仁,都是事先细细粉碎好的。料拌好后,用特制的刻有“绿豆糕”字样和花纹的印糕板来成形。最后,把印好的绿豆糕放在油光纸上,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放好,到顾客买时再上称、装盒。大有制作的绿豆糕,软绵可口,甜度适当,吃起来满嘴生香。尤其精彩的是在这一块块似麻将牌大小的绿豆糕中央,还隐隐透些黑,这就是大有绿豆糕制作的精巧之处:原来,这中间淡淡的一抹黑色是黑麻酥,在印糕过程中巧妙地嵌在里边,所以吃起来才会满口溢香。

到立秋时,店里又早早地做好了薄脆饼。过立秋时,宁波人除了大人小孩都要吃西瓜之外,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小桌子,放上四色糕点(其中一样就是薄脆饼),然后点上三支香,一对小拜宗蜡烛,祈求入秋后小孩健健康康。一般大人都会拉着小孩也拜三拜,以表虔诚。拜后,这薄脆饼也就成了孩子们的美食。薄脆饼不是拿来就可以张口吃的,一般的吃法是先把薄脆饼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拿一个大点的粗碗装起来,再用镬铲柄把小块饼碾成粉末,然后拌上少许在热镬里炒熟的萝卜子小粒子,等拌匀了才可用汤勺舀着吃。

迎合其他各种节日和时令制作的糕点那就更多了。清明有大吉饼,中秋节有花色月饼,重阳节有重阳糕,祭灶夜有祭灶果,春节前后要加工的糕点更是多得不得了。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大有月饼历来是甬上的名点珍品,花色之多也是别的南货店所够不上的:苔菜、百果、火腿、枣仁、杏仁、桃仁、豆沙(细沙)、松子、蛋黄等等之外,还有一种趁热吃、边做边卖的鲜肉月饼。每年到了中秋前一个月,大有店门口两旁的人行道上就会支上一眼炉灶,用生木炭生火。炉子上安着一个平底铁锅,好似现在做生煎包子的那种。炉子旁搭有一张桌板,月饼师傅就在这桌板上揉粉、包馅,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放在平底锅上烤。月饼师傅不时用平底铲拨一拨,以防烤焦了皮子,影响卖相,还时不时用平底铲敲打平底锅的锅沿,直敲得“得得得”响,清脆的响声招徕了不少顾客。随着月饼渐渐烤熟,一股股香气直接飘了出来,周围都是这香气。过去宁波人不爱吃广式月饼,不管老人、小孩一色吃的都是我们宁波的宁式月饼,鲜肉月饼正是宁式月饼中的一个品种。鲜肉月饼熟时,看起来金黄油润,吃起来皮层酥松,凡是吃过的个个都会啧啧称赞。所以,每当卖鲜肉月饼时,炉灶周围就全是顾客,大家排着长队,等着月饼一锅一锅地烤出来,秩序井然,鲜有插队之人。由于大有的鲜肉月饼用料讲究,配料精致,所以味道极好,烤月饼时满街飘扬的香气,更是招引来不少顾客。大有南货店门口这种热闹的场面,自然成了甬上难得的一道风景。

除了上面所讲的这些特色糕点之外,大有南货店还有不少自家制作的糖果、瓜子,如一粒粒裹着白雪般糖衣的糖花生、各色瓜子,尤其是大有的牛皮糖、酱油瓜子,都属市面上的极品。

由于大有经营的商品品种多、货源足,所以一直是宁波南货店中的头块牌子。20世纪50年代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大有成为公私合营的南货店,但仍不失其本色。遗憾的是在药行街拓宽改造时,大有的店面被拆,百年老店就湮没在市面上了。

15 蘑菇香干与芦稷汤果

说起宁波的小吃来,那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现在的小吃店,常常有装修一新的店面,讲究的室内音响效果,以及很有艺术性的店堂装饰,甚至连餐具都要讲究创新和艺术性,以此招徕生意。然而,在过去,卖小吃的小贩往往就挑一副担子,一头是加工点心的炉子锅子,一头是即将要加工成点心的半成品和碗、汤匙、竹筷等必备的杂用品。一入夜,才过初更,大概九十点钟光景,卖各色小吃的小贩挑起担子,一路吆喝着,走街串巷做起生意来,有卖面条、年糕、包子、面结等等的,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卖蘑菇香干的。一路走来,随着旺旺的炉火,缕缕清香透过铜锅的盖子冒出来。伴随这阵阵清香的是短促有力的吆喝声:“蘑菇香干来,卖蘑菇香干来呵。”这一长一短的吆喝声,常常打破夜的静寂,显得格外清脆。

如今说来,卖蘑菇香干也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这蘑菇香干应该是大豆制品的一种,它没有现在的嫩豆腐那么嫩,也没有现在能买到的老豆腐这么老、硬,且往往还带有一种卤水渍过的涩味,更不像现在常见的香干。现在能买到的楼茂记香干的滋味很不错,但这蘑菇香干的味道其实不知要比这好过多少倍。蘑菇香干的大小比现在瓶装的一种叫棋方酱豆腐(腐乳)稍大一些,约两厘米不到见方,一厘米厚。这豆腐十分特别,一口咬下去,嫩中却带有韧性,不像老豆腐一口吃下去就碎了,而豆汁的鲜味更不用说了。方方正正大小一样的香干一排排、一层层整整齐齐地没在铜锅的汁水里煮着,上面铺有花椒、桂皮、茴香等作料。它的香味没有茴香那般强烈,反正让人闻着感觉十分惬意。据那些常吃的老宁波人说来,放在锅里的汁水是现在人所称的高汤,由肉汁、鸡汁等调和在一起,但这种散发阵阵香气的汁水却无一滴油花。蘑菇香干不但味美,价也不高,如果拿出五分钱买一碗,就能尝到带汤的六块香干。也可以按块数买,一角钱就能买上十五块之多。其实,一碗蘑菇香干是够当夜宵了。卖香干的小贩先在浅浅的印有青花的粗坯平底陶瓷碗里舀上一瓢汁水,然后用他特制的一尺来长的竹筷往铜锅里夹香干,这筷子一头削得细而尖,两指一夹,一筷下去就捞上来两块。喜欢吃辣的买主,还可以在铁锅旁边的瓶子里舀上一汤匙的红辣酱。由于蘑菇香干着实好吃,所以小贩的生意一般是很好做,不过午夜,他一担两头所挑的货色就可卖得精光了。

这种挑着担子卖小吃的在过去着实不少,担子看上去像两把毛竹椅合二为一的模样,每一头都有两格。其中一头上面一格放锅子,下面一格就是小小的炉灶,在炉子下边还留有一些空间,刚好放做夜市用的生炭,有时还夹着一串柴爿。另一头上格放的是用淡黄色大白细布间隔着的一层一层豆腐干,下面一格放的是一叠叠的平底碗、汤匙和二十来双竹筷。灶头上有一个方柱体玻璃柜子,内有一盏煤油灯,不是很亮,但照照锅子里的豆腐干那是足够了。生意好的话,卖上一个晚上的蘑菇香干,除了成本,也能挣到好几元钱,这对做小本生意的小贩来说也不少了。如天天如此,日积月累,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只要他是诚实做生意。当然有时免不了会碰上几个不入流的地痞,那可能就得老老实实给他们吃上一碗,才会相安无事。

旧时,这种以挑着担子卖小吃为生的人为数不少。火热的芦稷汤果又是其中一种夜宵。一个样式的担子,一样的安排,只不过原料不一样,买卖对象也不一样。芦稷也叫高粱。高粱有不少品种,做芦稷汤果的原料是一种糯米芦稷。将这种芦稷磨成粉,然后捏成面团,再搓成细长的一条,然后一一用手指摘下,成一粒一粒的汤果,最后放在滚烫的开水里煮熟,口感绵软又糯。芦稷汤果的买主一般是做粗生活的,如干了夜班的杂工,肚子饿了,吃上一碗汤果抵饥是再好不过了。一样的平底粗碗,两勺加有糖和桂花的汤果,三分钱一碗,是价廉物美的夜宵,一般做劳工的也消费得起。吃完汤果,饱了肚子,回家一躺直到大天白亮(天亮),再开始新的一天的忙碌。

吃夜宵的有钱人吃味,讲风味,一般平民百姓只是求个温饱,身份两样,消费需求自然就两样。蘑菇香干、芦稷汤果这样的点心,正是平头百姓日常劳作中的小小点缀,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16 享有盛名的陈万兴包子馄饨店

过去,在中山路上西太平巷口有家面食店,专营馄饨包子、生煎馒头等各色面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管是在这家店的门口,还是在店堂里,顾客都挤得水泄不通,跑堂伙计在搬点心时,不是在走,简直是在小跑。这家如此受欢迎的面食店,就叫陈万兴包子馄饨店,平时人们一般都称它为陈万兴点心店,或干脆就直呼“陈万兴”。

说起陈万兴,其实是一家不大不小的点心店,临街约有三间店面宽,店堂是一层楼面,不过二十来平方米,只容得下八九张八仙桌。面北的店门倚东一边大约有两三米宽的地方是灶台,过去把这种灶台都称为老虎灶,生了火后,除了塞在灶膛里的柴爿之外,还有不断向灶门外吐着的金黄色火焰。灶面上依次排着四口大锅,其中两口大锅上各有一幢四五格叠在一起的蒸笼。四口大锅之间靠前的空隙处安有三个配有木盖的汤锅。这样的安排倒是很有点节能的味道。其实,过去大户人家都有三眼大灶,三口铁镬之间也会安两个汤锅,不管是烧饭或是做菜时,这两个汤锅里的水始终是滚烫的。当然,陈万兴灶台上的汤锅除了蒸小笼包子之外,还是下馄饨的地方。一般是按一客十只馄饨来计,放在用铁丝编织的网勺里,先放到汤锅里烫熟。当然如果客人多了,也会在大锅里下馄饨。灶台里边靠东南墙边的是一张大桌板,一头是师傅们在包包子、馄饨,另一头则放着轧面条的机器。与店堂相隔的也是一张长板桌。店面有一排由三尺高的砖墙支起的十扇玻璃窗,随着季节的变化,能任意方向开启。顾客一进店门便是店堂,靠三边的是六张木阿树做主体的八仙桌,桌面倒都是红花梨木。桌子四边一式摆着四根长凳。地面是由沾有些许油腻的青石板铺就的。店堂里仅有的两面粉刷得雪白的墙壁上,分别贴有两张印有旧式美女的月份牌。虽说整个店堂并不起眼,但来往的顾客却总是熙熙攘攘的,而且不少还是老常客。

真正让陈万兴享有盛名的是始终保持的经营特色和优质服务。他们经营的面食点心在全市同行中可以说是以质优取胜,尤其是小笼和生煎包子,可称得上是甬上面食一绝。大家都知道天津有狗不理,上海有南翔包子,陈万兴的小笼和生煎包子从皮子加工到肉馅配料以及制作手艺也都有自家的特色。其生煎的制作过程细致到了极致,所以做出的生煎是皮薄而底脆,肉多而汁鲜,色泽金黄,葱香四溢,一口咬下,浓郁的汤汁,鲜嫩的肉团,让你吃完很久仍口留余香。小笼包子的配料与生煎的一样,只是换了一种加工方式。他们的小笼包子上笼蒸的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一幢幢小包子出笼以后,皮面又细又白,一口咬下去,满包的汤汁,还有一团鲜嫩的肉馅。一不小心,滚烫的汁水可能会烫得你马上想要吐出来,但又舍不得吐,这样矛盾的境地,实在是因为小笼包的味道太好了。

除了小笼和生煎包之外,陈万兴的面点中出名的还有其各有特色的小馄饨。说到小馄饨,这是甬上各家面食店最常见的一种点心。然而凡尝过陈万兴小馄饨的顾客,那都是赞不绝口的。不少顾客常常是吃了一碗(十只)后觉得不过瘾,还会又要一客,有的胃口好的体壮力强的年轻人,甚至会一口气吃三客才肯罢休。陈万兴的小馄饨是自己擀的皮子,自己配的馅子。皮子几乎是透明的,薄如绉纱,中间透出一点粉红色的肉馅,盛在最普通不过的白瓷汤碗里,清澈的汤里撒着一层碧绿生青的葱花,还有嫩黄的蛋皮丝,又或再添少许紫菜虾皮,汤鲜味美,总能让人吃完后意犹未尽。

陈万兴的面条更有诱惑力,除了大众需求的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之外,还有大排面、小排面、熏鱼面、素食面、香菇面等等,花色品种有十几种之多。有些名称还特别有意思,譬如有一种面条叫鸳鸯面,听起来就够吸引人的。其实这种面是在光面上铺上五只小馄饨,上面撒一把葱花、蛋皮丝,青绿中有淡黄,犹如在清明过后,飘拂着柳丝的水塘里,真的有一对对鸳鸯在嬉戏,真是富有诗情画意。

陈万兴除了所经营的包子面条有特色之外,让人一等满意的服务态度着实令顾客赞不绝口。不管你是新客老客,当你一脚踏进门,那些侍候在门边的伙计就一律九十度鞠躬,然后亲自把你引至座位上,立马拉下披在肩上的白抹布,在桌子上揩一遍,然后就微笑等你点上点心,态度是一等的热情。不仅如此,这些堂倌还练就一身为不同顾客提供不同服务的好本领。过去凡生意好的点心店,南来北往的顾客也不少,更不要说宁波原本就是一个商埠,中山路又是甬上最热闹、商业也最发达的一条街,陈万兴处在这条街上,着实占了不少彩头。陈万兴老板很懂得这个道理,生意好了,顾客服务也要周到。比如,从广东来的客人是不喜欢紫菜虾皮的,西北来的客要的分量就多些;再比如有些人是不喜欢葱蒜的,那就要这些伙计们察言观色,见机而行,如此才能提供周到的服务。仅举一例来说,有位客人要了一碗小馄饨,就对跑堂的伙计说“免香”,其实他的意思是不要在汤里放上葱,有的也指葱蒜,本来很简单的一句“不要放葱”的话,用这文绉绉的说法,有时也会难为了这些小伙计。

陈万兴生意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年四季坚持外卖。整条中山路上有多少商家啊,本身就有了大需求量。中山路南北两边还有不少小弄堂。莫小看这些小弄堂,里边还有不少好房子,五间两弄的大宅不说,还有不少中西式洋房,那里住的不少都是做生意的老板,当然大多是普通居民。这些人家都是陈万兴的老客户。一个电话打到陈万兴店里,要上几样点心,店里的伙计就会如数送过来。过去有一种椭圆形双层的竹编幢篮子,长直径约五十厘米,短直径约三十厘米,最上层也是竹编的盖子,送点心时盖上盖子,外加一层厚厚的毛巾布,大概是为了保暖。送点心的伙计,就凭一双勤劳的脚,快快送去,快快回店,这档子服务,使陈万兴有了一大群老买主。

陈万兴包子馄饨店从早晨四点钟就开门营业,过了晚上十二时后常常还是顾客盈门,一般都要营业到深夜两点钟才关门歇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只要店门、店堂里还有明亮的电灯光,那几口蒸包子、下面条馄饨的大锅还在冒热气,你就还可以在陈万兴尝到美味的各色点心。在冬日严寒的天气里,店面外是缕缕的寒雾,一跑进店里,会有一阵温暖的气浪扑面而来,顿时感受到店堂里的温馨,再加上你能吃上自己喜好的面点,一种心满意足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陈万兴包子馄饨店的魅力所在。只可惜,20世纪80年代中山路拓宽改造之后,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陈万兴就销声匿迹了。但老宁波人,一想起往日曾经品尝过的那些富有特色的小笼、生煎、馄饨、面条,眼前又会浮现出满屋洋溢着葱香和弥漫着阵阵白色雾气的陈万兴包子馄饨店。

17 大众菜馆阿毛饭店

老宁波人几乎都知道,有一家大众口味的饭店,老板叫施阿毛,饭店就拿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在民间很有人缘的施毛记饭店。然而宁波人真正叫施毛记饭店的人不多,市民大多直呼其“阿毛饭店”。

阿毛饭店地处灵桥路浩河头船埠头对面,大沙泥街东头靠南边。四间开面三层楼房,在浩河头算是很气派了。店面全由杉木板子钉成,在二楼窗下,有五个直径一尺半大的圆形标志,白色的底子,上面是用正楷书写的黑字——“施毛记饭店”。四间开面靠西的一头是饭店的柜头,柜头成“L”形,靠东一头柜头,有一纱丝编的大食罩,食罩下的几个白色搪瓷大盘里盛的是利市头、白鹅、白鸡、熏鱼、白切牛肉等,鹅肝、鹅肫则是混放在一个盘里,每一个盘里都放得满满当当的。在食罩边上有一个厚厚的大砧板,一把宽阔又锋利的白刀上满是油腻。在靠南一边的柜头西,是一叠粗碗粗盆和酱油醋盏。在柜头后边靠墙的上边是一排货架,整整齐齐放着瓶装酒,下边则是老酒瓮。每瓮老酒上各插有一根竹子做的标签,上端写有各种老酒的名称。这些老酒等级分明,价格各异,花雕、善酿算是上品,一般顾客喝的是一到两年陈的普通老酒,也有只供船老大喝的最低档的一种黄酒,叫糟黄酒,一个铜板就能斟上一大碗。喜喝白酒的,就能喝到甬上自酿的高粱酒,也有五十四、五十五的酒精度,打开酒瓶就直冒出一股酒香,对大众劳力来说,是够上劲的了。浩河头是宁波城区中最大的一个船埠头,尽管已到了浩河的一个终端,但靠在这个埠头的却是甬上来自四方各乡的客人,也有从外海经甬江、奉化江而来,然后经澄浪堰车坝进到南塘河,再到浩河的,这么一来,浩河也称得上是通四海了。从四面八方来的船,载客为主,同时也有载货的航船,小的有脚划船乃至田庄船,大至百官船,可谓形形色色,各有千秋的船只,成为浩河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船多、船货多,人自然多。这里有通往南乡、西乡的客船,南可直达奉化大桥,西可经西塘河直达山河庄。每天有记不清的航船班头,更有数不清的客人,船来人往热闹非凡。船多来往乘客多,更有不少专等船到后抬轿、挑货的劳力。这些劳力,夏天时常是脖子上挂一条毛巾,光着上身,只穿一条裤衩,脚大多是光着的,最多穿着草鞋,忙着帮上船下船的客人挑担、背货。当然,有时也有不少财主、丫头、小姐一类人,船埠头边上凉着的几顶轿子就是专门为他们服务的。总之,一年四季浩河头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大串,其中也有成了阿毛饭店的常客的。不少客人跟饭店老板交往的日子长了,混得相当热络。船还未靠上埠头,人就站在船头,两手罩住张大嘴,直呼:“老板,弄一斤利市头,三斤老酒。”伙计也高声呼应:“好喽!”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为此,阿毛饭店的生意长年到头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阿毛饭店的客人绝大多数是平民百姓,除了船埠头这批你来我往的客人之外,也有不少住在灵桥路、大沙泥街、小沙泥街、狮子街一带的百姓,还有的是沿街商铺的老板们请的客人,吃的是百姓口味,大众菜肴,价廉物美,这就形成了一大帮常客。

当然,饭店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那是万万不可的。阿毛饭店生意兴隆,就是有它自己经营上的一套。大碗的肉,大盆的鱼,大碗的酒和饭。你看柜头上堆着的一幢幢碗、盆子,全是一个大字。客人来了也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边还大声讲话。这些干船帮活的不喝足不吃饱,怎么会有力气。

店堂里放着十来张八仙桌,每张桌子四边各放一根长凳。坐着堂吃的客人,有光着膀子的,也有披着衣服大声吆喝的,猜拳的猜拳,瞪大眼珠子争论的争论,整个店堂就是这样喧喧闹闹,人气极足。顾客们吃得开心,讲得高兴,真正是一爿满足大众消费的大众菜馆。

店堂靠西边的是架木头楼梯,旁边有一根扶手。爬楼梯上到二楼,也是这般忙碌,不同的是靠北边一排有三间雅座,照现在的说法是包厢。包厢里有一张够十人围坐的大圆台子,依台面放着十把木椅子,台子和椅子说不上是上品,但比起店堂上的,就要干净得多了。每间雅座角落边的茶几上还放着一只电风扇,条件要比楼下好得多,算是最好的待遇了。

阿毛饭店的菜肴,除了量足之外,其口味也比较重。一楼靠南边墙上挂的菜牌上,一式宁波大菜。大红烤(红烧猪肉)、红焖牛肉、芋艿鸭子、黄鳝糊辣、韭菜炒鳝丝、青炒鱼块、醋溜鹅块、糖醋排骨、熏鱼、青鱼头尾、咸菜黄鱼(当时这种菜也不算贵,是一种大众菜,而且黄鱼都是野生的)。当然,十分便宜的菜,如油渣豆腐、大白菜肉糊辣,一毛钱就是一大碗。更简单的就是油氽花生米、油氽豆瓣,堂客拿个盆子,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足够过酒(下酒)的了。阿毛饭店来的是大众客,吃的是大众菜,与宁波当时的东福园、状元楼、梅龙镇、唯一家相比,顾客们吃的就是一个热闹,一个实惠。

新中国成立后,阿毛饭店的生意照样是红红火火的。就是到了60年代,尽管当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货源紧张了,但生意照样很旺。然而,到了80年代,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老式航船被淘汰,机动船代替了人工摇、背纤的航船,不少船都不再靠在浩河头这个传统的埠头边,浩河头从此变得冷冷清清了。最终因为城市改造,自灵桥门至永宁桥一带的浩河被填埋成马路,客人少了,阿毛饭店的生意也逐渐清淡了。直至灵桥路拓宽改造,经历公私合营后的阿毛饭店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施阿毛至今也杳无音信。然而,当年曾经住在浩河头一带的老宁波人,一说起当年的阿毛饭店,准是一番眉飞色舞。说得尽管热烈,阿毛饭店毕竟已只装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街巷名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