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16:18:24

点击下载

作者:洪维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

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大中专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化,近年来美学教学在各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美学教学不仅作为原来的哲学、中文、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地位得到了巩固,而且逐渐成为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其他各专业人文素养教育的公共选修课。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美学教学本身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其中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的问题,而教材的建设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学教育教材应该是适合特殊对象的实际需要的,在理论上要避免作学究式的阐述,而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加入“幼儿美育”章节,同时教材本身还应易于被一般读者所接受并能便于教学。另一方面,考虑到本教材的对象覆盖面(如大中专本科通用、职后培训、家长培训等)及学生自主学习等因素,还应对教学的内容作一些拓宽。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

1.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兼顾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美学知识作铺垫不但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训练出一种欣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良好眼光,而且能通过结合其他艺术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并懂得如何在将来的工作实际中让学前儿童在娱乐与游戏中接受美的启蒙,体验审美的愉悦,初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因此书中的许多例子都较贴近学生,“思考和练习”也照顾了选择性自主学习的需要。尽管理论上不图求之过深,但对历史与当前的研究成果作了相对全面的介绍。

2.用图文并茂带给读者良好的视觉效果,争取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美学知识学习的核心应该是美的欣赏(审美),而美学教材本身也应该注重审美实践。鉴于目前同类教材在插图方面的不足,本书采用了类似“图说”的形式,不但使例子更直观,形式更活泼,而且给教材以新的面孔,增加了它的艺术性与可赏性。对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我们用粗体字给以醒示,希望能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而在语言表达上本书也朝着通俗易懂的方向在努力。

3.从传统文化内容的介入入手,体现本书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立价值。尽管在现有的学前教育理论书中有“幼儿美育”一小部分内容,但对美学知识的介绍与对幼儿美育的探讨则是简略而粗浅的;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有多门艺术技能课程,但对所要涉及的美学理论的介绍也是不系统的。故在本书编写中我们注意了将“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介入为特点进行编写。书中所举的例子和插图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在第四、五章里也融合了这一思路,目的是使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相关著述,并采用了他人的一些网上图像资料,在此表示感谢。因囿于编者的学术水平与时间的不足,还存在一些疏漏与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美学的由来与发展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作为灵长类高等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的特征之一。追求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在群体社会中才有美的意识和对美的追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幼年时期。当原始人类还没有发明语言文字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朦胧的审美意识,有了原始的审美行为。如唱歌跳舞已经成为他们表达情绪与娱乐的方式,在制造工具与表达愿望的过程中萌生了雕塑与绘画的雏形等。在现今发现的原始时期的岩画里,我们可看到许多动物等绘画形象,见到原始人载歌载舞的生动场面。在世界各地原始人居住过的洞窟里,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遗留下的用来装饰自己的贝壳、兽牙以及石制工具上的装饰花纹等物。由此可见,追求美是世界不同人种祖先都具备的天性。广西左江岸花山崖画山顶洞人服饰

但把美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话题来探讨,则是在人类进入有语言和文字的文明社会以后的事情。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美的存在并开始在理论上对它作阐述。如毕达哥拉斯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的观点,唯心主义鼻祖柏拉图则首次提出 “美是什么”的问题,并对“美”与“美的”两个概念作了严格的区分。另外,作为欧洲美学思想奠基人的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对审美创造的研究,在他的《诗学》中建立了以艺术模仿说为核心的唯物主义美学观。亚里士多德孔子

在我国古代,最早为美下定义的是伍举。据《国语·楚语上》记载,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意思就是对百姓无害的才是美的。孔子弟子也在《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从“仁”的基点出发提出的许多诸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尽美矣,又尽善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触及“美”的观点。另外,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些先秦思想家也都从各自的哲学观点出发,对美有过一些有价值的论述。尽管以上这些观点不是系统化地对美进行论述,但至今仍能给我们以许多深刻的启迪。由此可见,美学思想的萌芽与对美的研究的历史在东西方都是源远流长的。鲍姆嘉通

然而创立一门独立学科来对美进行研究,至今却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750年,德国哈雷大学教授、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亚历山大·哥特利布·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 —1762)发表了题为“埃斯特惕卡”的著作(德文意思为“感性学”,我国译为“美学”),于是“美学”这一名称逐渐得到理论界的公认。继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在他们的著作中沿用了这一术语,并将“美学”视为哲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了它的理论体系。从此美学便从哲学和文艺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鲍姆嘉通也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是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类追求美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时代,而把美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却只有较短的历史。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存在着一个缺陷。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负责研究人类“知”即理性认识活动的学问有逻辑学,研究“意”即道德活动的学问有伦理学,而研究“情”即感性认识学问的却一直没有相应的学科。因此他认为应该建立一门新学科,这门新学科就是“美学”,也就是“感性学”的意思。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研究的内容不是一般的感性认识,而是研究人类感性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感性认识,即“完善的感性认识”。

尽管鲍姆嘉通创立了美学这门独立学科,并为其确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但真正开始建立起一套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则是康德。康德的系统学说主要反映在他于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继康德后,黑格尔又对康德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进一步完善了唯心主义美学体系并把它发展到了顶峰。

但从今天看,尽管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论述很详尽,但是由于他们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局限及研究方法与方向上的根本性错误,他们的著述还不能说具有真正的科学性质。而以后的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留下美学专著,然他们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和有关美的重要论述却为这门学科地位的真正确立奠定了基础,并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读这个体系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后,现代西方美学大致朝着哲学、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个方向发展,而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为主流,它们之间也常出现互相渗透、彼此包容的情况。

在我国,最早接受和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的要算是王国维。王国维、梁启超等还运用西方美学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某些现象。“五四”时期,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号召下,在李大钊、瞿秋白、鲁迅等一些学者的努力下,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研究的学科在中国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此后,朱光潜、周扬、蔡仪等学者对我国美学的研究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也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如戏曲美学、书法美学、旅游美学、服装美学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美学这门学科最简单的发展历史,也知道了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实美学的“年轻”,除了它的学科历史较短外,还表现在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它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范围,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所涉及的范围有多广?这些都是需要界定和解决的问题。由于美学是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主客观两方面内容,各个时代的美学家们对审美对象存在的范围和审美主体,即人的认识由于着眼点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争论。从鲍姆嘉通发表《美学》算起,国内外美学界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美以及它的规律

古希腊的柏拉图强调的就是要研究“美”本身,他认为美不是具体事物的美,而是使具体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本质性的东西,即所谓“理式”,“理式”是一切事物美的根源。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有一门独立地研究“完善的感性认识”的学科,他明确规定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但鲍姆嘉通并不排斥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在他看来美学研究的规律可以应用于艺术,因为“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在我国也有人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美学应当研究美和美的规律。但他们主张美学既要研究现实美,又要研究艺术美,但重点应当是现实美。因为艺术美是艺术学研究的重点,如美学把艺术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就会排斥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美的现象,这会割断美学与现实的联系,于美学本身的发展不利。二、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

这也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首提的说法。到了黑格尔那里就变得更为明确,在黑格尔看来,只有艺术才是真正的美,美学的正当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应当把它称作“美的艺术哲学”。黑格尔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美学》)19世纪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尽管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但在谈到美学研究对象时,他也认为美学是一门 “关于艺术的科学”。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则干脆将自己的美学著作名为《艺术哲学》。在我国,美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三、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审美心理

这种观点发端于以博克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派美学。19世纪末以来,西方以实验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等为代表的心理美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 “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认为,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心理的。他们所侧重研究的问题是“美感经验”,至于“什么样的事物才算是美”,也就是“美的本质是什么”则是次要的问题。那么何谓“美感经验”呢?美感经验就是人在欣赏美的事物时的心理活动。他们认为事物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是由于人的美感经验中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美学的最重要任务就在于分析这种美感经验。四、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他们认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要与客观世界发生一定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精神关系与物质关系,精神关系中又含有科学、伦理、审美等关系。美学就是通过艺术来研究这种审美关系的学科。只有在认识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艺术规律的特征才能得到揭示和理解。我国美学界有不少人赞同这一种意见。他们有的认为这一命题既包括审美主体,又包括审美客体,还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它较好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而较全面地概括了美学研究的对象。他们有的则认为: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从上述几种看法中我们可以知道,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的争论是与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边缘学科的发展、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审美实践的发展有着较大联系的。考虑到这些原因,借鉴目前国内一些理论著作的提法,我们认为,美学应当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人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学科。为此,本书第二章谈论的是“审美客体”,即对抽象的“美”的一些基本认识问题;第三章谈论的是“审美主体”,即人的“美感”产生的一些特性与规律;第四章谈论的是“审美活动”,即人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审美”关系;第五章谈论的是“审美教育”,着重论述了“美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希望能给读者粗浅地认识这门学科以及它的实践意义提供帮助。第三节 学习要点与要求

高尔基说过:“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的更好更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问题是我们是否善于去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而学一点美学理论能提高我们审美修养,帮助我们理性地去判断现实与艺术中的美,使我们的生活富有美的情趣,并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审美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有位作家说过:“众生是平等的……如果还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幸福的含金量,就是你用多大的心来享受当下的美—同样一个橘子,有人几口就囫囵吃完,有人先闭目嗅它的清香,提神,然后剥皮,很美的造型,一瓣一瓣地吃,慢慢地嚼,舒缓地咽……如果人生有什么不同,应该从对待一个橘子的态度里就可见吧。”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上面说的第二种人吧?接下来我们谈谈学习《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怎样学习才有好的效果?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掌握基本概念

对概念的掌握是学习任何理论知识的前提,因为理论中的判断和推理都是必须建筑在概念基础上的。由于本书是美学的通俗读本,所以我们力求在文字表达上做到浅显易懂,但有些专业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如不弄清其内涵就会造成后面学习的困难。如“审美主体”、“审美观照”、“优美”、“形式美”、“移情说”等这些概念都是在学习时要求我们掌握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把一些意思相联系的概念放在一起作一些比较,以免混淆。如“美术”、“美学”、“美育”, “美”、“美的”、“美感”,“审美”、“欣赏”、“审美观照”这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各自的含义,都是需要我们在学习时加以注意的。在了解了它与“审美”、“欣赏”的关系后,我们就可用自己通俗的语言来概括它,用简单的例子来诠释它。通过这些也就知道了学一些美学基本知识也并非难事。进而对类似“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照,进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人看花,觉得花很美)这样故弄玄虚的吓人文字就会感到可笑了。二、兼顾相关学科

美学脱胎于哲学,与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有着密切关系。明确这种关系,对我们理解美学的一些特性有好处。

哲学孕育了美学,美学在两百多年前一直是哲学的分支,早期的许多研究美的著名人物几乎都是哲学家,他们谈论美也是从哲学层面来展开的。直到今天,美学研究的许多观点与方法也必然要牵涉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审美客体与主体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哲学问题的延伸。但美学研究的对象要比哲学具体、特殊、丰富,这是哲学代替不了的。

伦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准则——道德现象的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它研究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研究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善与恶是它研究的基本问题。而美学在谈到社会美时也会涉及到美与善的关系,认为善是美的社会事物的基础。但美与善各自的特征是不同的,善的社会事物也会有其他的表现,但这不属美学研究范围。如恩格斯说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去看人类的情感问题。而美学所要研究的只是人类爱情具有的美的属性及与善相关联的问题,而其他婚姻中的道德不道德问题不属于它的研究范围。

心理学的历史要比美学短,它是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美学研究的审美心理活动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系,美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作依托。近代西方心理分析美学流派已成为美学主要流派。但美学研究的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美学研究的也不只是审美心理,所以不能以心理分析来替代美学的哲学分析,美学研究有它特殊的范围与方法。

艺术理论与美学相同的是它们都要研究艺术中的美,而且各类艺术理论的创立要早于美学,美学研究也依赖于人类的艺术实践,并经常以艺术理论中的论述为据。但人类追求美、欣赏美的活动历史则要比艺术活动早得多,美的现象也不只是存在于艺术领域。所以美学研究的视角要比艺术理论宽,它还要研究现实中的社会与自然领域里的美,它对艺术美的研究也不像艺术理论那样深透,它只要求对各艺术门类在欣赏与创作方面作一般性的研究。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特殊的教育学,顾名思义,它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教育规律。“幼儿美育”在学前教育学的书本里往往只是一个小的章节,而且论述较简单、粗略。本书的第五章是对这部分的具体化,但是它是美学系统里的一个章节,讨论的是特殊对象的审美意识的启蒙问题。虽然它要用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来研究问题,但并不全面牵涉幼儿教育问题。三、注重审美实践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而一个缺少艺术修养的人是不全面的、是有缺陷的。这里的艺术修养并不是光指掌握某种艺术技能,而主要是指能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各类艺术。懂一些美学知识不但能更好地享受艺术馈赠给我们的精美大餐,而且能深刻地去领略大自然的五光十色,并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有理性的认识。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对艺术完全是门外汉,平时不喜欢听音乐,也不会一样乐器,对书法、绘画的技巧一窍不通,那同样是有缺陷的。因为艺术审美需要依靠我们的敏感性,敏感性是一种审美经验。一般说,我们对某一艺术接触越多,对它的特性与技巧越熟悉,对它的敏感性也就越强,欣赏它时得到的精神愉悦也越多。社会上有些人为附庸风雅去听歌剧,结果把这种高雅的享受变成了“忍受”;有些人舍得花高价去看通俗性表演,却在欣赏优美的古典芭蕾《天鹅湖》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数舞台上有几只天鹅上。凡此种种,究其原因除了缺少美学理论修养外,主要是因长期无缘或无心去接触这些艺术使然。所以,平时多接触几种艺术,多参加一些艺术欣赏活动,多看一些介绍艺术表现技巧的书,这对学好美学,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对自然与社会美的欣赏,道理也是一样的。

注重审美实践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能把理论应用到审美实践中去,并在审美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生活中随时有许多美学选择题、问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可由我们自选来完成。只要有心,尽管你不可能成为美学理论家,但却可以成为一个美的鉴赏家和美的收藏家。20世纪30年代,萧红穿了一件红上衣去看鲁迅,她问鲁迅衣服漂亮不漂亮,鲁迅看了一会说:“不大漂亮…… 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 …… 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乱得很。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好……胖的人要穿竖格子。”萧红问:“周先生怎么晓得女人穿衣裳的事情?”鲁迅回答:“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在这里,鲁迅就是一个美的鉴赏家,这番对话就是鲁迅把美学知识应用于审美实践的一个例子。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言谈举止中着力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和人格,并用自己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教育对象,这也是一种审美实践,而且是一种高品位、高境界的审美实践。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美学是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学习美学知识对我们会有哪些帮助?第二章审美客体第一节 美的本质与特征一、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会遇到美,感觉到美,谈论到美,还在不断追求着美,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几乎都与美有关。但要回答什么是美,也就是说要对“美的本质是什么”进行理论概括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这也是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最难解决的理论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历史上中外美学家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许多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类看法。(一)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心灵(意识、情感、想象、直觉等)看成是美的本源: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认为美是主体的一种审美愉快。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不带功利目的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只有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美就是“直觉”阶段的价值,知觉并不反映客观世界,仅仅是心灵情感的产物。在我国的古代文献《礼记》中就有“美恶皆在其心”的说法。明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出发认为美的根源在审美主体的心中。如他认为:人没看花时,花与人的心一样是空寂无色的,无所谓美不美;是因为人看了花,花才美起来。解放前朱光潜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心借物的形象表现的情趣”。而情趣是主观的东西,其实就是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精神现象。(二)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存在于人以外的某种绝对观念看成为美的本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美是理念”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的美都起源于“单一的理念”,就是说“美本身”使“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继承发展了柏拉图的“美是理念”的观点,系统地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进行了论述,他把那种超越自然的“理念”(既绝对精神)看作为一切美的根源。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孔子从“天命”观出发提出“里仁为美”,把“仁”作为美的本源;老子把存在于自然之外的“道”作为至高无上的绝对精神,把“道”视作美的最高境界;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以“无为”来解释“道”,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些都属客观唯心主义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三)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美就在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美就在事物本身中,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为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世界的数,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提出了美的六条原则,认为“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的共同合作(彼此矫正、彼此约束)产生了美”。在他看来,直线不美、折线不美,蛇行曲线(S型)是最美的线条,因为它能表现动作。博克从人的审美感受出发,认为“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他说的物体的美的性质包括比较小的体积、光滑的表面、各部分融为一体、娇柔的造型、洁净明快的色彩等。认为是客观对象的这些性质决定了美的本质。

上述三大派在美的本质问题探讨和研究中,虽然都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但都不能令人普遍信服,因为他们都没有真正科学地解决美的本质问题。除此以外,也有人试图从其他角度来探讨和研究美的本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两位。

1.狄德罗 的“美是关系”说

狄德罗(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上承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兼顾到客观、主观、自然、社会诸种因素提出“美是关系”,认为“美”标记着存在物的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这就是“美在关系”的含义。他认为“一切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关系知觉的,就是美的。”也就是说,凡被称为美的东西都与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他还以高乃依的悲剧《贺拉斯》和莫里哀的《史嘉本的诡计》中的同一句“让他死吧!”为例来说明美与丑的存在是依据事物的所处的关系而定的。在《贺拉斯》中,老贺拉斯的两个孩子为国捐躯了。他的女儿告诉他剩下的一个兄弟也上阵了,很危险。老贺拉斯听了这句话,毫不犹豫地说“让他死吧!”这句不丑不美的话,从整体联系起来看,表现了老贺拉斯的爱国精神,因而是美的。而在《史嘉本的诡计》中,史嘉本和他的主人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史嘉本逃跑了,后来别人告诉他,他的主人一个人抵挡了三个强盗,很危急,要他去救主人。史嘉本不但不去救,反而说“让他死吧!”这句不丑不美的话,在这里表现了史嘉本丑恶的灵魂。这里狄德罗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美的相对性。但他的主要缺陷是把美看作是由心灵中“悟性”唤醒的一种关系,把美和美感混为一谈。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

车尔尼雪夫斯基(19世纪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在1855年发表的《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一文中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他认为凡是那种与人的生活(指人们“愿意过的”、“所喜欢过的”、“我们理解的”生活)相联系,能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或使我们联想到人的事物才是美的。“美是生活”肯定了美的客观实在性,也并不否定人的主观因素在美的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以“依照我们理解的生活”、“我们愿意过的生活”中的“理解”和“愿意”就把人的主观因素考虑在内了。他还认为美是生活,但不仅是指社会生活,而且还包括自然的生命。这样,他就与狄德罗一样,在解决美的本质时兼顾了客观、主观、自然、社会诸种因素,肯定了美的客观性,肯定了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突破。但他未能确切地回答什么是“愿意过的”、“所喜欢过的”、“我们理解的”生活,明显地带有主观主义色彩。(四)马克思主义“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领”的命题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的,他认为 “如果你对音乐没有鉴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的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的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马克思在《189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著名论断,为我们认识美的本质提供了一把钥匙。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谓的“人”是历史、社会、劳动三者相统一的产物,是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对象的、具有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社会化的人。所谓的 “本质力量”是指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自觉的创造活动的力量。它包括人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如体力、生命力和其他本能;也包括精神力量,如思想、智慧、意志、情感等。而“对象化”则是指人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目的的引导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本质力量,使产品成为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物质材料的统一,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和确证,人可以“在他所创造的产品上直观自身”。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黑格尔也曾解释过“对象化”,即“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进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美学》)在这里,小男孩抛石头的行为对象是河水,水中出现的圆圈就是小男孩的行为体现,即所谓的“对象化”。以后,普列汉诺夫的解释则是:原始狩猎部族喜欢用凶猛野兽皮、角来装饰自己,用它们的鲜血涂身,这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志”,“他是在暗示自己的灵巧和有力,因为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灵巧的人,因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力大的人。”(《没有地址的信》)

综上所述,所谓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客体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认,它是由主客观两部分因素构成的。二、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美的绝对性是指美是一种普遍永恒的绝对价值。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还有新古典主义、经验主义美学家和思想家大半自觉地接受“绝对美”的概念,认为美可以单从形式上显露出来,并可以形成公式,让人们普遍地、永恒地使用。如柏拉图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美本身”是永恒的。博克列举了物体美的“较小的体积”、“光滑的表面”等七个客观性质,并认为是客观对象的这些性质决定了美的本质。美的相对性是指美是丰富多样的,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客观方面)。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环境里的人审美标准会有所不同。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识到美本身的相对性。狄德罗的“美是关系”本身就是对美的相对性的一种论述。中国古代人们对人体美认识的变迁,如“唐肥汉瘦”也显示出封建社会中不同时代对女性美的相对标准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认为美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而存在的,美的事物固然与周围环境、条件有关,但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自身具有美的特点,符合美的规律。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与特定的环境中,各种具体事物与现象所体现的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相对美所表现出的时代、民族、阶级等局限性会逐步得到淡化,并朝着绝对美的方向发展、进化。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被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得到保护、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瞻仰就是很好的例子。三、美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了美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而客观存在的;美不是一种自然现象,也不是一种少数人私有的个别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美对人类不构成危害,相反具有对人有利、有用、有益的功利作用。这种功利作用主要是通过下面两点表现出来的。(一)形象性“美”是一类事物的普遍属性,“美的”则是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以上我们所讨论的“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具有“美的”性质的事物却都是有具体的形象的,我们的感官是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的。自然中、生活中、艺术中的美都通过一定的形、色、声等物质材料构成的可感形象表现出来。山水草木、花鸟虫鱼、天地万物皆有生动的形态;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影视、舞蹈、音乐、文学中的美,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才能被我们的视听感官所感知,或借助语言感性材料唤起表象被我们所感知;社会生活中,美的人体、美的产品、美的装饰、美的环境、美的人格(外化为美的语言、美的举止、美的行为)也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形象性是美的最显著特征。因此黑格尔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美学》)中国古代对“美”字的解释都与“羊”有关,一说“羊大为美”(《说文解字》),一说“羊人为美”(用羊身上的物来装饰身体的人是美的),这同样都说明美同具体事物属性相联系,是以具体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二)感染性

美的感染性与形象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直观的形象面前,我们会充满感情色彩;而美的形象尤其会令我们心情舒畅、流连忘返。人被美的形象感染,不仅是种顺耳悦目的简单生理反映,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在这过程中人的各种心理功能和谐运动而产生一种愉悦,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理上的共鸣。当人们置身于万紫千红、芳香扑鼻、蜂蝶环绕的鲜花丛中时,会被大自然那种神奇的美所感染、所陶醉,会感到心旷神怡;当人们面对那气势磅礴、巍然挺立的高山峻峰时,会被那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强烈震撼;当人们面对长空如洗、皓月当空,鲜荷亭亭、春水盈盈时,大自然无比丰富的、难以言尽的神奇的美随时都会敲动人的心弦,激起人的强烈共鸣和向往。社会事物的美也是如此,生活中,我们会被漂亮的容貌身材、高雅的谈吐举止所感动,会被自强不息、胸怀宽广、诚实守信、勤劳善良、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会被尊老爱幼、互信互助、见义勇为、爱国爱家的社会风尚所感动。而艺术家创造的诗歌、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建筑园林等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因为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又是以情感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比自然美与社会美更具感人的魅力。人们通过艺术作品获得认识、教育、娱乐、宣泄,都是因为首先受到作品美的感染的缘故。

简而言之,美是一种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美是一种能感染人并使人身心愉悦的形象,美是反映人智慧和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对人有功利作用的形象。

思考与练习

1.举例谈谈美的相对性的含义。

2.以下面这首诗为例,谈谈构成美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关系。琴 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第二节 美的构成

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美,它所呈现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研究它的各种特性,历史上许多美学理论家按照不同的前提和标准对它作过分类。如按照美的构成,把它分为形式美(外在美)、内容美(内在美)两类;按照美的形式法则类别,把它分为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怪诞与平凡等几类;按照美的存在形式,把它分为现实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按照美的时间状态,把它分为动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