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浅释与验案实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31 04:54:35

点击下载

作者:罗杰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农本草经》浅释与验案实录

《神农本草经》浅释与验案实录试读:

前言

《〈神农本草经〉浅释与验案实录》一书由罗杰坤副教授、邱新建博士共同主编,参加编写者均为胡随瑜传承工作室师生。全书由上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浅释、下篇验案实录两部分构成。

上篇以问答式,回答了如何阅读《本草经》、领悟《本草经》论药规律,并从中药新药研究的思路、程序等入手,分析了中药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某些疑点与难点。生动记述了传承工作室专家胡随瑜教授答疑解惑的教学实践。

下篇汇集了胡随瑜教授近三年间临床验案150例。按病证名分10节。每个病案除完整记录其治疗、康复过程外,均在按语中分析了胡随瑜教授选方用药的独到经验,诸如生石膏、细辛、熟地黄、金银花的大剂量使用;丹参与沙参、法半夏与夏枯草、桃仁与杏仁、百合与知母、牡丹皮与芍药药对的巧妙搭配,显示了通变化裁之妙用。

附录1跟师心得汇集了跟师者的学习心得,学生亲临其境,观察记录了所述病证的诊疗全过程,各抒己见,有感而作。既反映了跟师者心路,也为传承工作的教学相长提供了范例与经验。

本书体现了编著者重视经典传承,提倡读书与临证、传承与领悟相结合,详尽总结了中医临床经验与中医药创新的心得体会,也是出版本书之缘由。

在病案收集过程中,博士生王文波、易敏、周静,硕士生王胜、江菊、刘俊杰、齐明皓、何振宇、张怡歆、郑飘、周露、姚叶、崔曼、廖艳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愿他们在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中矢志不渝,学有所成。感谢王勇华、李朝仪老师协助摄影。编 者2017年9月

出版资助:《〈神农本草经〉浅释与验案实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项目资助。上篇 《本草经》浅释一、问曰:如何解读《本草经》书名的内涵?

答曰:这是一个涉及文献考据与中国医学历史的题目,因为《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药名均以马继兴辑本为蓝本)为医道之载籍中最古之作,且原书已佚。故此处只能就“神农”“本草”“经”三个名词作说文解字的浅析。

神农,传说中的古帝,又称炎帝,烈山氏,与伏羲、燧人同为三皇。相传神农氏教民众农耕,尝百草而治众病。故《历代名医图赞》载:“仰惟神农,植艺五谷,斯民有生,以化以育。虑及天伤,复尝草木,民到于今,悉沾其福。”(引自张岱《夜航船·卷十四·历代名医图赞》)。

冠“神农”之名的古籍仅为此书。《本草经》三百六十五味药,每药必经由祖先千锤百炼,反复验证而确立之。正如清·邹澍《本经续疏》云:“阴阳纾敛,期之以时日……何况取以研核物之形色气味,用以衡量人之强弱疾厄,自宜积岁月乃得要领,以故历数十年始增一物,更千百年得一会归。不然,周秦以上三百六十五味固托始神农,汉魏以下,迄于齐梁,药物已倍,何不闻又有神农耶?”由此可见,书冠“神农”至少有两义,一是首倡医药,记载了古圣(夏、商、周)治疗众病之艰难历程,非寻常本草之说或杂学所能比拟;二是托圣之名,借以确定书之神圣地位。

当然,“神农”虽说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也不同于神话虚构。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云:“神农尝草而作《本草经》,实无可考,其为开天明道之圣人所传无疑。张仲景,华元化起而述之,陶隐居之说不诬也。汉时去古未远,二公为医中之杰,遵所闻而记之,谓非神农所著可也,谓为神农所著亦可也。”“本草”一名始见于《汉书·郊祀志下》,但《汉书·艺文志》仅记黄帝内外经,无《本草经》。此说明《汉书》成书之时,班固、班昭兄妹可能尚未见过《本草经》原书,有待考证。

早在西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就有“本草待诏”之官职。“本草”实际上是一门学科的名称,也是相关著作的通用名称,即记录、研究药物的专著皆称本草,并沿用至今。《帝王世纪》载:“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至于本草的具体含义,正如五代·韩保升云:“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引自唐慎微《证类本草·卷第一》)。“经”,即经典。经者,径也,有路径之义。刘勰《文心雕龙》载:“圣哲彝训曰经。”在佛学经典中,视“经”为法本,为涌泉,为绳墨,为恒常(不变)等。说明经典之神圣与权威。《本草经》之所以以经名,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三百六十五味药是周秦以前世代祖先的实践经验与总结,才有“五药养其病”的归纳(五药是指草、木、虫、石、谷,见《周礼·天官》)。正如唐慎微云:“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辨,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

二是《本草经》文字精确,言简意赅。药止三百六十五味,每药主治不过三四证,及六七证而止,古圣洞悉所以然之妙,而得其长,此非世俗诸书所能及。文字统计佐证:《本草经》四卷共20 946字,每药字数少者仅11字,最多115字,平均50字左右。

总之,上古圣人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论草木、金石、禽兽之性,而合于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始有生生之术。二、问曰:《本草经》书名有哪些略称?本草图书代表作有哪些?

答曰:古籍中存在大量散见的《神农本草经》佚文,辑注者引用书名时,往往用以下略称。比如:《神农》《神农经》《神农四经》《神农本草》《神农本经》《神药经》《本草经》《本经》《本草》等。

有关《神农本草经》的古注及佚文传本是一个较复杂的医学史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家取材来源不尽相同。《神农本草经》非一人一代之作。包括了夏、商、周各代的医药实践经验与成果,成书不晚于战国末期,所以,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极大影响。如先秦古书《礼记》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记述。唐·孔颖达疏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法,又云: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孔氏之说足以说明《神农本草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神农本草经》被历代本草著作视为典范,因原本失传,原文辗转引用,或论述,或注疏,或补证,从而有不少古注本及佚文传本,形成一脉相承的传本系统。

以下简略图示历代相关的本草图书的代表著作,见图1,供查阅参考。图1 《本草经》传承略图三、问曰:如何解释《本草经》原书的失传与传承?

答曰:众所周知,《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可是,它却不像《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那样幸运地被广泛阅读。《本草经》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四世纪(战国时期)。著作者不详,前面提到清代陈修园的见解。原本失传后,古传本的佚文辗转抄录于各类本草及中医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籍中。《本草经》早期传承大概如下:公元前三、四世纪(战国时期)《本草经》原本出现→先秦最早注本《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名医别录》等记载365种药→《本草经集注》载730种药→公元九世纪唐代《新修本草》载850种药。完整的《本草经》药品目录可见于《本草纲目》序列第二卷、清·顾观光《神农本草经辑本》四卷及现代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等著作。

为了解释原本失传的缘由,我们不妨以《诗经》作对比,也许能从另一角度帮助理解一些问题(表1)。表1 两部经典著作比较

由此可见:①两部“经典”均非一人之作,均经数百年漫长岁月而成书,非短时期内完成,真可谓“百炼成钢”,也因此造就了学术的源头与经典的神圣。②《本草经》失传并非年代久远或文字变迁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范围、传承人及传承方式所决定。《诗经》先于《本草经》几百年,却能流传至今,而《本草经》经后世反复辑注,才得以重现,而且只有少数人重视传承,得之不易。③随着公元九世纪唐代官修本草的出现,尤其是明代《本草纲目》刊行后,《本草经》原著自然而然被疏远了。但《本草纲目》是综合性的本草巨著,完全有别于《本草经》。所以,应当重视《神农本草经》原著内容的学习与传承。四、问曰:如何理解《本草经》阅

读与中药学教材使用的关系?

答曰:《本草经》与中药学教材是两类完全不同的阅读材料,可以说功能各异,如果能理解前面已经提到的“经典”二字,那就有利于解答这一问题。

自唐代《新修本草》、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至其后各个年代均有大量的注、疏、补证等本草著作,但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经典。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任何称得上“经典”的著作,均包含古圣成己成物的智慧与境界。阅读时,应首先想到的是“经”,譬如《诗经》其义不仅在于所包含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是古贤根本智慧的提炼成果,可颂、可仿、可效,《本草经》也一样。

朱自清说:“做一个有相当教养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有接触的义务。”因为文化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阅读修养而来。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本草经》是专业著作,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这也不算错,只是最低限度应当明白本学科的“经典”与教材的差异何在。经典的神圣包含了历史、文化与专业,代表学有渊源,弃经典,学术就会断层,断层的学术如同没有父母的孤儿,生路更曲折,发展就会更加艰难。也不可能像背教材的条文,或翻阅药物手册那样去读《本草经》,因为很难有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本草经》被疏远,以致后来有些本草著作也已远离《本草经》原意。当然,也有不少时尚新说。有些新说代表科学发展的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实用价值,但不能因此而替代经典阅读。经典在心悟,教材与手册在便用,两者之间互补则强,替代则弱。当经典读到或多或少领悟时,就是古为今用成功之日,学术发展之时。五、问曰:《本草经》与中药学教材对比阅读有何体会?

答曰:《本草经》与中药学教材对比阅读体会以丹参、柴胡为例说明之。1.丹参《本草经》原文:一名郄蝉草,味苦微寒,无毒。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教材描述:入心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治月经不调,心腹疼痛等。

上述文字对比不难看出:《本草经》原文贯通人与物,并不拘泥于一病一症,有利于启迪思维。教材充分体现了使用归纳,非常便用,但也极易陷入对号入座的思考模式。具体解读如下:①丹参色赤,入心走血,气寒泻火,味苦除湿。心腹所指为心与小肠之区,心有邪则烦,腹有邪则满,水湿不下则幽幽如水走声响,泻小肠而湿热邪气可去,烦满皆除。丹参色味均与心相合,能引君火下行使土温水不泛,所以治寒热积聚,积聚散则癥瘕亦可破,具体病证则不言而喻。②丹参现代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可谓创新发展,几乎成了“活血化瘀”的代名词。尽管传统冠以“活血”二字的古方,如活血汤、活血饮、活血散、活血丹、活血通络汤、活血散瘀汤等17首方,无一使用丹参,但可从“破癥除瘕”“血药良剂”“功同四物”以及“治心包络血瘀”的论述中获得灵感,从而延伸出“活血化瘀”的用法。也因此,进一步推之,丹参的清心泻火,主心腹邪气,可能对呼吸、循环及精神情志有广泛的作用,仍有待探索。2.柴胡《本草经》原文:一名地薰,味苦平,无毒,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教材描述: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肝郁胁痛,月经不调等。

上述文字可见,《本草经》原文提出了去肠胃结气、推陈致新、轻身等药效作用,方向明确,却无具体病证的限定,教材则非常便利地指出临床使用三大范围,具体解读如下:①《诸病源候论·结气候》载:“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柴胡气平,禀中正之气,源于其特殊生长过程,即于仲冬根生白蒻,于仲春生苗,于仲夏极茂,于仲秋成实,应阳气始生而萌,至阴气既平而萎,恰合少阳之义,所以为半表半里和解之剂。柴胡独入少阳胆经,而心腹肠胃,五脏六腑,十一脏皆决于胆,柴胡性轻,升达胆气,胆气条达,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心腹肠胃结气皆散,被誉为“肠胃之剂”。②柴胡不容诸邪,能复正气,四时中每时一变,各有一新,又谓“时剂”。其功在气分,能引诸清气而阳道,在经主气,在脏主血,引脾气上行;散诸结气。配伍甚广,升提下陷有补中益气汤;三焦胆热头痛,胁痛有柴胡疏肝散;肝脾不调有逍遥散;月经不调有柴胡四物汤;情志不宁,动悸惊恐有柴胡龙牡汤;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有小柴胡汤等,临床应用无不与原文的“结气、邪气、积聚、推陈致新”有关,其意深远。

总之,《本草经》阅读关键在于充分理解经典与后世著作的差异及不同功能;阅读时不必拘泥某药治某病,或某病用某药,重在积累,在心悟。只有在对每一个术语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对每一味药的色形气味、寒热阴阳了如指掌时,才会领悟其中,也就可尽传承经典的义务了。六、问曰:怎样从《本草经》的三品了解生命、疾病与药草?

答曰:《本草经》卷一的内容丰富,但最难解的莫过于三品分类的用意。简言之,“养命应天,养性应人,治病应地”的三品分类包含古人认识生命与灾厄的无穷奥秘。可以想象,在命与天、性与人、病与地之间似各有其物,可使之通泰,从而起到安身延年、调养性情、驱邪愈病的作用。明·贾所学《药品化义·君臣佐使论》云:“(上药)当谓寅、卯、辰、巳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药)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物成熟时也;(下药)当谓戌、亥、子、丑之月,法万物枯藏时也。”。这从时节因果的角度理解三品药与疾病的关系,无疑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就物种而言,万物皆与天地同根,只因日久天长,物竞天择,才有今日多彩的生物世界。因此,人与物同源,只是顺其自然,各尽其用,在互补互助中求生存。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序》云:“盖天地亦物耳,惟其形体至大,则不能无生。其生人也,得其纯;其生动物也,得其杂;其生植物也,得其偏……而物之杂者、偏者,反能以其所得之性补之、救之”。假设在人、疾病、草木之间寻找切入点,那只有一个字具可能性,就是“气”,读者可以通过如下典籍中有关“气”的论述感受点滴,这也有利于理解《本草经》三品分类,如《庄子·知北游》云:“气者,人之根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明·张介宾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明·李梴云:“草木昆虫,尽皆得气之先,所以虽干枯陈朽,亦可以调脏腑,而治疾病,其气同也”。

经文虽短,却完全表明了生命、疾病、药草皆不离“气”。而气之正否,气之合否,气之烈否,尽在三品药中体现,它反映古圣在发现、记述和使用药物中成己成物的智慧,也就是人、物、疾病与天地高度相吻合的境界。假设用现代语言来描述“气”的作用,也许这就是能量的流通、转换与作用吧!七、问曰:如何理解《本草经》上、中、下品的基本含义?

答曰:这得首先温习《本草经》原文,分三段解析。1.上品药

药性纯正也。《本草经》原文:“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为了说明“养命应天”这一关键词,需先理解“应”字在此处之义,并非简单的人与药物相适应,而是人与自然在“气”与“德”方面的统一;也有师天地之义。建议有兴趣者可参考阅读《庄子》中的“齐物论”“山木”两篇。之后,再解读“无毒”二字。《周礼·天官冢宰》云:“聚毒药以供医事”,这里所言之“毒”,不能理解为对人体的毒害之义,《本草经》言“无毒”亦非指现代毒理学的“毒性”,而是针对药物的气味正偏而言的。清·石寿棠云:“药未有不偏离者也,以偏救偏,故名曰药”。明·张景岳云:“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盖气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本草经》从与谷食之气相同与否,悟到了上品药区分的标准是“久服多服不伤人”。也就是说,上品药气正似谷食,可充饥,因不属谷食,自然也不会当饭吃,只是可让食者处于节食状态维持生命,久之,就会产生轻身益气、延年的效果。这在《道藏》中的记述甚多,如灵芝、人参、石菖蒲、茯苓、石斛等。明白了“无毒”,再读“养命应天”就容易多了。《抱朴子内篇·仙药》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就是“养命”。应天是上药为君,与天道对应,是相对后面的人、地而言的,也是古代养生家主导的观念在认知本草方面的反映。归纳起来,对上述原文文献的理解可得出四种观点:①古人识别了药中之君120种;②其共性是无毒,养命应天;③判断上药的标准是久服多服不伤人;④通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轻身延年”的作用。2.中品药

药性杂广也。《本草经》原文:“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

这一段中如何理解“养性应人”是其关键。“养性”是调养性情的意思,也是针对人怀性情而言的。那么,性与情又当如何解呢?荀子云:“性者天之然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意思是:人有秉彝,本乎天性,人的“性”是先天赋予的,“情”只是个性特征的一种质朴的表现,“欲”则是受外境影响而产生的反应。“性”是个体本身固有的,所以有“性命”之称,可养不可亡,可调不可变,“性”调养好了,“情”的表达也就遂意了,实际上包含了古圣既治身病又治心病的观念,药物的作用也莫过如此。调养了性情,就能起到“遏病”的作用,遏有缓治之意,与下品治病不同,中品药有预防,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那怎样使用药物才能遏病?“斟酌其宜”,就是说,此类药气味有偏与不偏,有毒与无毒,调性情就要合情,因为选择余地很大,也可是补药,所以要先辨人之性情,后择同气之物以养之。中品药使用范围广泛,如麻黄、秦艽疗风,芍药、川芎除痹,通草、防己利窍,牡丹皮、紫菀、栀子、合欢皮安五脏等。3.下品药

药性烈疾也。《本草经》原文:“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理解此原文的关键是“应地”,陶弘景云:“地体收杀,故云应地”。也就是下品药有效法地的“收杀”之功,有祛除邪气之意。“治病”就是针对邪气而言的,《灵枢·刺节真邪》载:“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陶弘景云:“夫病之由来虽多端而皆关于邪,邪者不正之因,谓非人身之常理。”邪气种类虽多,但从性质分只有寒热两大类,从阴阳分,表现为“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两种形式。所以下品药虽多,无非是通过“除寒热,破积聚”而发挥治愈疾病的效果,如:附子、乌头、蜀椒之祛寒;连翘、夏枯草、贯众、蚤休、败酱草之清热;桃仁、大黄、虎掌、天雄、白头翁之破积聚等。

至于下品药多毒,乃是指“毒药攻邪”,用其偏性,恢复正气,不可单纯理解为“毒性”,正如清·黄宫绣云:“毒有法制以疗人病,则药虽毒,而不得以毒称。”也如清·郑寿全云:“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药是否以毒取效,还有配方、剂量、制法等因素的影响,不可不察。八、问曰:《本草经》三品分类揭示怎样的用药原则?

答曰:《本草经》三品分类方法在本草著作中沿用几千年,直至明朝才出现新的分类。三品药不是单纯的等级分类,而是药之甘苦,善恶不同性用也。北齐·徐之才云:“药有三品,病有三阶。药有甘苦,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亦异。”可见,三品的实质,是使用不同的分类,不仅体现了用药原则,也是临床价值的具体体现,值得深入探讨。现将三品药归类简析,如表2所示。表2 三品药归类简析表九、问曰:五行的最早记述及其与《本草经》识药有何关系?

答曰:这确实是个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还原上古时期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清·陈修园云:“盖欲读经者,读于无字处也。”简言之,读懂《本草经》不仅仅在字面上,而是要读懂古圣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认知每一味药。为此,从本草与五行的某些侧面,浅析《本草经》中识药思维,也许能为学习《本草经》提供一些帮助,甚至,从中萌发更新的思维,此处先说五行起源,再谈五行识药,这样概念完整、清晰些。

五行源于《尚书·洪范》,《洪范》是文章的篇名,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有只神龟自洛水出,背负天书,即天赐予圣人的文章,后人称为“洛书”。“洛书”的内容含洪范九畴,是治国安民的九条大法,其中第一条就是讲五行。应当说,上古时期的“宣传家们”为了抬高五行的地位,才有上述的故事,或托圣之名的宣扬。

五行原文三句:“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前两句一目了然,后句直译如下:向下润湿的水,它的味道是咸的,所以咸为水味;可以弯曲或伸直的木,它的味道是酸的;在熔化后可以依据不同要求而变形的金,它的味道是辣的;土地上生长的庄稼,它的味道都是甜的。可见原始的五行就是描述自然物质的分类及其不同性质。由于《洪范》原本出处可追溯到商末,后经西周、春秋、战国不同时期的增益,特别是后世诸家的注释,便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譬如,五行生克关系的论述,就是在五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被用来解释更多的生命与社会现象。所以,古圣用五行来识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早期五行识药主要是通过五行类比,药物的形、色、气、味等来表现的,待后文细说。十、问曰:如何理解《本草经》中的五行类比思维?

答曰:古圣格物用药是基于物以穷其性,病以求其理,豁然贯通,则天地所生之万物,人生所患之百病皆曰一致。取类比象就是格物最初的本义,五行类比就在其中。

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断它们之间在其他方面的吻合与联系。从神农论药而言,这种思维可用来解释已经取得的药效,或用于验证药物的其他未知的作用,更多是用前者。古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被今人简单地说成“感性认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原始、直观的联想是古人活跃在经验与哲学之间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包含了实践—思考—探索—归纳与结论的全过程。

本草原本不只是性味归经与升降浮沉的平面概念,其药性是由时空、形色、气味等多维因素构成。正如现代药物化学分析中的成分,不是平面,而是以立体结构形式存在。关于中药与五行的关系,清·张志聪云:“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可见,五行类比的内容极为丰富,为了便于理解,此处仅从五色的角度举例说明之,并非某药的全部内容。《本草经》中典型的一药多色,与五行五脏相配者,只有五色灵芝与五色石脂,综述如下:赤芝益心气,黑芝益肾气,青芝补肝气,白芝益肺气,黄芝益脾气,另有紫芝益精气。青石脂养肝胆气,白石脂养肺气,黑石脂养肾气,赤石脂养心气,黄石脂养脾气。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一药一色与五脏相应的描述。如:黄芪色黄,得土正味,专补脾胃;丹参色赤,走心,能逐心腹邪气;青皮色青,入肝疏泄之用;干地黄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其色黑走肾,更补肾水;沙参色白体轻,入肺,清和肺气。以上诸药,该以色或色味而治,其基础是先明脏腑之色,五行配五脏。这种模式,即使在中药复方中也可体现,如黄连解毒汤用黄色之黄连、黄芩、黄柏清胃;白虎汤用白色石膏清阳明经兼入肺,清而兼透。十一、问曰:药物的色、形、气、味皆可从五行类比中得到启发吗?

答曰:是的,药物的色、形、味皆可以五行类比。除上述的一药五色、一药一色外,也可以一物不同部位出现五色,从而使其具五行全备的特征,且与功效相关,举例如下。1.五加皮

青茎,白节,赤花,玄根,黄皮。此被古人形容为“色备五行,花叶五出,及五车星之精。”也因此被养生家誉为长生不老药。凡五加皮治心腹、益气、疗小儿五岁不能行,都与其色备五行有关。2.石菖蒲

叶青,花赤,节白,心黄,根黑。被誉为“五行德配”。《本草纲目》引《吕氏春秋》载:“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菖蒲生于水石之中,气味辛温,上合心肺,外通九窍,五脏在内,九窍在外,肝开窍二目,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二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二耳及二阴。菖蒲之所以补五脏,开九窍,高志不老,无不与五色德配五行五脏相关。3.木香

清·张志聪云:“五香者,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此以形之数应五。木香能通上下之气,和五脏,凡三焦气滞皆为要药。又得心气下交小肠,心气通则神魂定,所以久服不梦寤、魇寐。4.莲

莲藕在植物中可谓得天独厚,其不同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称,且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颜色。清·张志聪云:“莲生水中,茎直色青,具风木之象,花红,须黄,房白,子黑,得五运相生之气化,气味甘平。”因百病不离五运。所以莲能除百疾。从入药部位具体讲:莲肉除百疾,莲花驻颜色,莲须乌须固精,莲房解毒,莲心清心除热,荷叶除风消肿,荷蒂止血解毒等。实际上,也是五色五行所应。5.五味子

具五色五味。五色指茎青色,花黄,白子,生青熟紫;五味指皮肉甘酸,核辛苦,兼咸,酸味居多,色味皆应五行之气,本于先天之水,化生后天之木,故五脏相生,精气充足,能补不足。

总之,古圣用五行来归纳自然万物的起源与多样性的统一,这可从《尚书·洪范》得知。实际应用到中医药学时,就形成了五行学说。通过五行类比,充分发挥了它对认知、解释、归纳本草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五色所主,五气所能,五味所入等多维的本草概念,以非常直观、形象的描述方式,立象尽意,揭示药物的有效性及可能的机制,并用这一概念验证与指导临床。通过上述举例,希望读者更加了解古圣的思维方式,为阅读本草、学习应用中药提供参考。十二、问曰:如何理解《本草经》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答曰:正确理解《本草经》中同中有异的词义,是阅读《本草经》的关键问题。如果将每一个常用术语或词当作一个黑匣子,那么,每一个匣子都装满了不一样的信息,想了解它,就必须找到一把打开黑匣子的钥匙。可以通过归纳、举例的方式,初步认识这把钥匙。

言文一体、一词多义是《本草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最易被误读之处。《本草经》文体是古人的雅言实录,雅言不是指文雅,是指上古时期的标准语,即“普通话”的意思。实际上,是用当时流传的口语记录下来,就成了言文一体的文章。表达特征是以“语素”(词素)为单位,即具备汉语的特征。“语素”由一个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组成,成文非常简洁,绝无泛泛之词。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概念高度统一。一词多义极易被读者混淆,甚至误以为“千篇一律”或“虚而不实”。其实,一词多义的使用在汉语中是很普通的语言现象,在儒、道、佛经典中尤为多见。由于我们对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用词的差异学习较少,容易出现认识上的误差。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传统文化才能逐步加深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以下归纳《本草经》使用频率高的术语,见表3。表3 《本草经》论药使用频率高的术语及代表药名十三、问曰:《本草经》一词多义的术语有何规律?

答曰:这类术语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直接描述药物效果,另一类为药物所针对的具体病症名。无论哪一类,都可反复出现在不同药物中,《本草经》中每个术语的使用,都是依据具体药物的性能表述不同意义,可谓同中有异、虚而不假。像“轻身”一词用来描述132种药物的药效作用。从佛学观点看,每一词都具有“无住义”,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装满了不同信息的“黑匣子”。但绝非怪力乱神之说,其义切实。举例如下:1.“轻身”《韩非子·解老》载:“无势之谓轻”。“轻身”的同义词有轻快、轻捷、轻爽等,用以描述药物的作用。

在柴胡是指清气上升,阳气日强而轻身;

在车前子是土升水布,逐除有湿之身重;

在牛膝是血脉流通无滞而身轻;

在天门冬是肺清气充,气足身轻;

防风散湿,引清气上达而轻身。2.“明目”

一指药物作用。二指中医治法,凡具有祛风、清热、凉血、化瘀、养阴、补肝肾等作用的方药,以祛邪扶正、提高视力,治疗视物不清者,皆称明目。在不同药物各有所指,如:

在柴胡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奉,所以明目。

在人参是指五脏藏阴,得甘寒之助,则精气上注于目,而目明。

在黄连是指清心则肝邪泻,所以明目。

在牛蒡子是指气平清热,味辛散邪,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故明目。

在玄参是指益水可以滋肝,清心可以泻火,火平水旺,目可明。3.“延年”

原义是志高不老。肾藏志,只有气壮肾足才能志高不老。

在人参是指气足;

在甘草是和脾气;

在薯蓣是脾血旺,气血调和;

在何首乌是交通心肾,火降水升;

在茯苓是脾健不饥,气足延年。4.“主五脏”

包括治五脏、养五脏、补五脏、安五脏、利五脏、定五脏等。《本草经》描述药物对脏腑的作用多言五脏,而具体说心、肝、脾、肺、肾极少,只有五色灵芝、五色石脂、沙参等少数药。因为五脏属阴,为一整体,古人言本草非常讲究阴阳属性,而不是追求“单刀直入”之效。多数药物有顾此及彼的作用,正如陈修园云:“凡经言主五脏者,皆主阴之药也。”(引自《神农本草经读》)

在柏子仁是平肝益阴,阴足五脏安;

在肉苁蓉是甘温润阴故养五脏;

在人参是气寒清肺,肺清气旺而五脏皆补;

在泽泻是去湿,湿去脾健,阴血充而五脏得养;

在枳实是得阳明土气而主利五脏。5.“益力气”

益者,助也,增也。气力者得于天,充于谷,药用不离脾、肺、肾。

在菟丝子指气平,味辛甘,如脂膏,能补精血,气力得于天,充于谷,辛甘益脾胃而后天足,故能益气力;

在淫羊藿指气寒,寒益肾,辛润肺,肺主气,肾纳气,故益力气;

在芍药指气平益肺,肺清而益气。6.“邪气”

气之在人,和则气正,不和则为邪气。“和”是指阴阳二气处于平衡状态,升降出入协调一致。而气的有余或不足,阴阳偏盛,气机逆乱则是致病邪气。药物“除邪气”是从不同角度辅助正气。

在人参是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参益气,扶正气充,邪自不能留;

在龙胆是用其气味苦涩,涩类酸,酸入肝敛阳益阴,而使惊痫邪气除;

在桃核仁是指桃为肺果,其仁治肝,肝气和平,加之仁藏生气,所以能使邪气自散;

在木香是指交感天地之气,上下相通,地气四散而邪气除。7.“死肌”

原指偏枯不仁,或麻木不仁,《素问·痹论》载:“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王冰注:“不仁者,皮顽不知有无也。”就病因而言,包括风寒湿痹,血痹,恶疮等。就药物而言:

在术(白术、苍术)是指大风在身面,或湿邪侵犯肌肉,术性甘燥而主之;

在菊花是指菊禀金秋之气,气平则平木清火而治之;

在细辛是指痹在腠理而皮肤死肌,细辛一叶根生,叶柄直上,上交于太阳之药,故辛能治之;

在梅实(乌梅)是指血不灌溉而死肌,梅能和肝气,养肝血而治之。8.“止痛”

痛有三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

在吴茱萸是辛温则流利和散,气逆可下,胸腹诸痛可止;

在车前子是好生道旁,得土气之用;膀胱气闭则癃则痛,水道不利,土气行则水道通,不癃所以不痛;

在厚朴指气味厚而主降,腹胀满便硬者,浊气上冲头痛,治以厚朴而痛止;

在芍药是气平下降,味苦清心而走血(凡言芍药味酸者皆为讹传),凡邪气腹痛,小便不利,一切诸痛,用其主之;

在黄芪指甘能解毒,温能生肌,久败之痈疮,皆可使其排脓而止痛。9.“利九窍”

九窍是指上有耳目鼻口七阳窍,下部大小便两阴窍,九窍宜通不宜闭。

在远志气温益阳,阳主升发而利九窍;

在大枣阴和阳平,平胃气,甘满中,中气足,九窍通;

在蔓荆子是苦味清火而九窍利。10.“益精气”

广义的“精气”是战国时期的宋研、尹文提出的,原指构成万物的本原。《管子·内业篇》云:“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益精气”是指益精补髓之意。就本草而言:

在肉苁蓉是指甘温益肝肾,滋阴,精足气充也;

在石韦是指藏水天之精,上下相交,助肺肾之精气;

在地肤子是气味苦寒,治膀胱之热,热去而益水精也。11.“咳逆上气”

肺为金脏有声,任何引起肺气不降的病因都会出现咳逆上气。药物针对不同原因而起效。

在菖蒲是指润肺,肺润气降,而咳逆上气自平;

在牡桂是指寒气伤肺,肺伤气不降,温肺则气降咳止;

在当归是入肝养血,入心清火,火不克金而咳逆止;

在五味子是以酸益肝,木火收之而止咳逆;

在麻黄是治皮毛受寒,温散皮毛之寒而咳逆平。

以上说明古圣观天地万物,凝神生智,表达方式言简意赅,这从另一方面反映经典的神圣所在。所以,《本草经》用药的原则在于格物用药,而不是生搬硬套功效主治,正如张志聪所倡导的“物以穷其性”。但无论是一词多用,还是一药多用,均不可不解,也不可过解,不解则误以为言之无物,过解则易成臆测之患,不少曲解经文也多由此而来。

此外,即使是病名的应用,在不同药物中出现也有不同含义,如“乳难”一词,在滑石、贝母、泽泻、续断中是指分娩难,即难产。若在王不留行或其他地方,可指乳汁不下,或分泌不足。

总之,通过归纳举例,希望读者初步了解,打开《本草经》一词多义这个黑匣子的钥匙,就在每味药的“形色气味与寒热”之中,只要读者不溜之而过,通过静心、细心、耐心的阅读,一定能看到《本草经》的本来面目,传承其精神实质,此乃功德之举。十四、问曰:中药的品种有多少?

是否掌握中药数量越多越好?

答曰:历代本草著作、现代中药学及中药类工具书所载品种日渐增多,这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我国中药资源普查确定中药种类达12 807种。目前,国内实际销售品种为600~1100种,而临床日常使用的中药约200种。

临床上是否掌握中药品种越多越好,非也。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医名家、大家皆不以种类多取胜,而是在精研药性上下功夫的。例如: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13方,只用到90余种中药。

金·张洁古只用百品。

元·朱丹溪常用72药。

明·贾所学因厌弃某些本草著作的繁杂,才著《药品化义》,仅载13类,162药。

清·陆懋修说:起死回生只有四药(人参、附子、大黄、生石膏)。

现代吴佩衡说:中药有十大主师,即附子、干姜、肉桂、桂枝、麻黄、细辛、石膏、大黄、黄连、芒硝。

佛学经典谓,济世有五药。即胡椒、荜茇罗、余甘子、毗酼勒、诃子。

由此可见,临床医生使用中药完全不在品种多少,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少胜多。其诀窍无非是精准掌握药性、功效,尤其是一药多能的作用特征与配方之验。十五、问曰:如何理解中医的“百病生于气”,以及气的“升降出入”?

答曰:《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就人体而言,气者人身之宝,凡人五脏六腑,筋骨皮肉血脉,无不本气以为迭运。周流一身之气,顷刻无间,稍有或乖即为病矣,故谓“百病皆生于气”。朱丹溪谓气有余便是火,是指气过之极,每为人身大患。气之为病有气虚、气陷、气闭、气郁、气脱、气实等。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运动形式,也是维持生命活动及机体内外阴阳平衡的基础。《素问·六微旨大论》载:“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的中医学特定含义是:“升”指升其清阳,“降”指降其浊阴;“出”指浊气汗液,水谷糟粕等排出,“入”指空气、饮食等摄入。升降重在脏腑之间的转换与代谢,出入承载脏腑对自然界物质交换与代谢。故周学海《读医随笔》云:“升降者,里气与里气相回旋之道也;出入者,里气与外气相交接之道也。”就升降而言,起主导作用的脏腑是:脾升胃降,肝升肺降,心火降,肾水升等。又如叶天士云:“肺气从右而降,肝气从左而升,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十六、问曰:《本草经》以“气”论药的术语、代表药物有哪些?

答曰:“百病皆生于气”,所以气之病证复杂多样。又因气之源发于肾,出于肺,统于脾,护于表,行于里,所涉及五脏。这也有利于通过气之病证及与五脏的关系,对气药进行归类分析。《本草经》以“气”字相关论药的术语有60余个,其中单一术语使用10次以上的不下10个,如表4所示。常见气之病证与五脏相关代表药物,见表4、表5。表4 《本草经》以“气”论药常用术语及代表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心腹邪气”“益精气”“补中益气”均使用8次;“心腹结气”“定惊气”“益肾气”均使用5次;以及“解毒气”使用4次;“益心气”“短气”“除痹气”“邪结气聚”使用3次等多次使用的术语。气之见症及代表方见表5。表5 常见气之见症与治气之代表药物一览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