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1 07:15:24

点击下载

作者:谢普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试读:

前言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

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快乐是性格的闪亮点

有一只小白兔快乐地奔跑在森林中,在路上它碰到一只正在卷大麻的长颈鹿。

小白兔对长颈鹿说:“长颈鹿呀长颈鹿,你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的事呢?看看这片森林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奔跑吧。”

长颈鹿看看大麻烟,看看小白兔,于是把大麻烟向身后一扔,跟着小白兔在森林中奔跑,后来它们遇到一只正在准备吸古柯碱的大象。

小白兔对大象说:“大象呀大象,你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的事呢?看看这片森林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奔跑吧!”

大象看看古柯碱,看看小白兔,于是把古柯碱向身后一扔,跟着小白兔和长颈鹿在森林中奔跑起来。

后来,它们遇到一只正在准备注射海洛因的狮子。

小白兔对狮子说:“狮子呀狮子,你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的事呢?看看这片森林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奔跑吧!”

狮子看看针筒,看看小白兔,于是把针筒向身后一扔,冲过去把小白兔狠揍了一顿。

大象和长颈鹿吓得直发抖:“你为什么要打小白兔呢?它这么好心,关心我们的健康,又叫我们接近大自然呀。”

狮子生气地说:“这个混蛋兔子,每次吃了快乐丸,就拉着我像白痴一样在森林里乱跑。”

这虽然是一则寓言故事,但其中的寓意却是深远的。

我们总是这样说:快乐无处不在。但谁会那么自信,说自己与快乐常伴呢?谁没有烦恼和忧愁、孤独与无助呢?当夜幕降临,当你又可以紧闭房门回到属于自己的那间小屋,就应该很满足。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乐土,没有外边喧闹的声音,有的只是你自己那怦怦的心跳;这里没有异样的眼光,有的只是你自己满足的笑容,你可以不理会任何人,可以勇敢地做真实的你自己。

生活到处充满着美丽的奇迹,只要我们挺起胸膛。

德国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被称为“交响曲之父”,他的许多作品至今还被音乐界奉为经典。然而,他的长相却在及格线以下:骨骼发育不好,个子很矮,更要命的是他的背后有一大块突起——是个驼背。

身体的缺陷无疑影响了他的婚姻,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位天才音乐家都是孤身一人。也真是天赐良缘,一次,门德尔松去汉堡一个朋友家小住,朋友的女儿弗美姬是个美丽的姑娘。门德尔松深深地爱上了她,但又自惭形秽,迟迟不敢开口。终于,他鼓足勇气几次试图接近姑娘,但姑娘都找借口跑开了。

门德尔松明白姑娘逃避的是什么,他知道如果就此放弃,一场美满的婚姻可能离他而去。过了一些日子,他又勇敢地敲开了弗美姬的房门,开口问道:“你真的相信婚姻是上帝决定的吗?”“是的,我相信。”姑娘羞答答地回答。

门德尔松又说:“对,我也相信,每个男孩子在出生时,上帝就告诉他,哪个女孩子将来会同他结婚。我出生时,上帝为我指出了那个女孩子,并说你的妻子将是个驼背。我大声喊道:‘上帝,一个女孩子驼背对她太残酷了,让我来替她做驼背,让她是个美丽的姑娘吧’!”

弗美姬惊异地抬起头,她久久地望着门德尔松那双明亮、智慧、深情的眼睛,向他伸出了自己的纤纤素手。后来,她成了门德尔松的妻子,伴随门德尔松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生理和精神上的“驼背”:长相丑陋、身体残疾、下岗、失恋、奋斗半生依然默默无闻……有的人屈服于这种“驼背”,向环境和自我的局限低头,结果他们到死还是“驼背”;有的人像门德尔松一样,把“驼背”作为进取的起点、超越别人的理由,挺起胸走向花红柳绿的远方,最后,他们彻底走出了“驼背”,变成了爱情、人格、事业上的巨人。

生活就像是一所学校,你可以努力地去学习,尽情的挥洒,在平凡的生活中,你也可以学习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当我们责怪人生中的缺憾和不完美的同时,其实,另一方面,它又给你打开了另一扇智能的窗。当我们看待生命时,不要透过世俗眼光,要用最真实的眼光来反省自己,现在的一切,是我想要的吗?当你遇到挫折、困顿时,你又是如何面对自己,而你愿意花时间来重新认识自己吗?

一位哲人说:“人生好比刺绣,要看正面,也要看背面。”有时候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并采取逆向思考的方式,或许你会因此有很多不同的创意产生,当我们不看它的正面,而是反着看、倒着看、侧着看、坐着看、站着看时,很多新的思维可能由此诞生。

人生也是如此,当你失意时,千万不要只看到负面的,有时候失败与挫折只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惟有通过这一层层的体验,你才能看见成功的果实。凡事皆有正反面,正面代表着亮丽和光明,反面代表着丑陋与黑暗,就好像祸福相倚的道理一样,当你用正面看的时候,也要学会反着看;惟有用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人生,你才不会有一隅之见的遗憾。人生不会都是美丽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人生中有很多美丽皆是由很多的不美丽所促成的。

不管你的人生是什么样子?你都要微笑以对。生命并不悲哀,只不过其中有悲哀的日子;生命也并不可笑,只是它给了你一些你想要的,也同时给了你一些不想要的。也许我们也可以说,生命是既悲哀又可笑,或者是既不悲哀也不可笑,只是我们给了生命悲哀与可笑的因素。

人生本就如此,不知足与知足,像相互依存的一对孪生兄弟,我们要去平衡这对矛盾体,如果平衡得好,你将有所发展。如果你偏重前一种的不知足,就会滋生不满情绪,有时甚至将不满情绪带到工作当中,这将会影响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

我们周围,有很多人过得很不快乐,他们抱怨、烦闷,殊不知他们在错过月亮的同时,也错过了星星。其实,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对而言,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我们应首先承认和肯定自己,认认真真地投入到自己的人生角色中去,真正把自己当成社会这个大舞台的一份子,来演绎自己快乐的人生。

亮出自己的本色

独立,是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成功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包括独立的经济能力、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维等等。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掩饰自己,尤其当我们在公众场合或者从事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时,表演的痕迹就愈加明显。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这么做呢?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信,还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成功以支撑我们保持自己的本色。

贝蒂·福特成为美国第一夫人时,她就以坦白率真而闻名。当那些紧追不舍、到处挖掘新闻素材的记者问到她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时,她总是直率而坦白地回答。有一次,一个冒失的记者甚至问她和丈夫做爱的次数,她竟能从容不迫地回答:“尽我所能的多。”另外,她从不隐瞒有关她早期精神崩溃及服用药物、酒精等不怎么“光彩”的过去。福特夫人这种坦诚的个性赢得了美国人民广泛的喜爱。

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过程。教皇保罗八世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而且身体肥胖,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身世,也不避讳肥胖的身体缺陷。在他当上教皇后,有一次去拜访罗马的一所大监狱,在他祝福那些犯人时,他坦诚地说他这一次到监狱是为了探望他的侄子。很多人认为他是耶稣的化身,除了他知道怎样分享别人苦乐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保持本色,从不刻意掩饰。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便认识到这一点,也未必马上就能确定适合自己的那种特性。因为人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人是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地显露个性、塑造个性和形成个性的。所以,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比如,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个模仿期,尤其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模仿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秉性,也是我们的能力之一。在涉世和从业之初,模仿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因为模仿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模仿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帝是以多样性来塑造这个世界的。造物主生你,是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任何雷同,都会使其中的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你可以模仿别人,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独特之处,造就自我,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

那么,如何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创造自己的个性魅力呢?

要积极塑造自我。人生不像草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是有能动性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自我的过程。所以,你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地行动,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塑造自我,使你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接受真实的自我。这种接受包括一切缺陷、过失、短处、毛病以及我们的优势与长处,做到自我承受。当然,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这些弱点和缺陷是属于自己,但并不等于自己。有了缺点,并且知道自己的缺点,会使我们改正缺点的努力更具有针对性,也使我们自我进步的努力更有意义。

脱下面具。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处在表现自己和保护自己的冲突之中。一方面,渴望得到尊重,要求我们表现自我;另一方面,为保护隐私、维护自身安全等的需要,又让我们不敢真实地展现自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有相适应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需要个人的努力,用成功来证实自我,保持自我。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对个性最高的赞美。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完美的个性,才能做到真正的独一无二。

燃起生命的激情

史密斯说过:“人格不是凭空想便能形成的。必须好好地拿着铁锤,用铸模把它铸出来。”也许人格没有固定的诠释,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格是高贵的,是用精神誊写的。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他的人格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永恒地印刻在世人的心间。其实陶渊明的闪光人格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水分子,诸如此类的人物举不胜举,忠心耿耿的屈原、刚正无私的包拯、清正廉洁的海瑞、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等,无不显示出独特的高尚人格。“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用他那炽热的生命激情留下了流芳千古的美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用他手中的如椽大笔,迎接一切的挑战,他的人格魅力将会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多愁善感的弱女子李清照,竟然也能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追忆这位失败了的英雄。

人格的力量甚至能令敌对者拜服。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与英国人势不两立,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英夷恨不能啖起肉,寝其皮。然而,在英国最具规模的蜡像馆,在世界伟人的阵列中,林则徐的蜡像竟然巍巍而立。与他势不两立的敌人,竟然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由自主地拜倒在他的灵像前。

一位哲人这样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作为后盾,或只是掐着手指生活,那么何谈生命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没有金子般的人格作为生命的基石,那么何谈活着的意义?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生活中的道理来说,人格给人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也只有在高贵人格的支撑下,才能写出‘大写的人字’。”

这位哲人的人格也一定是伟大的,因为只有自己亲身感受,才能写出这样的话语,也只有这样写并这样想的人才能演绎好人格的魅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下,人格的魅力被推升到一个高度——一种崇高的品德素养,精神境界集中凝练的高度。

因为有其独特的内涵,使得人格的意义也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以人格担保自己的言行,那么,人格在社会中的份量将更为重要,并能使社会处于安定之中。但这样的人格是内在的,而不是作为飘缈的承诺的,因为人格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精神的东西。

假若你是一只雄鹰,人格便是飞腾万里的翼;假若你是一棵参天大树,人格就是坚韧挺拔的根;假若你是一艘巨轮,人格就是助你远渡重洋叱咤于茫茫大海之间的舵。

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是不可阻挡的。无论你是雄鹰或是参天大树,失去了人格,雄鹰终要跌落,大树终要枯萎。换而言之,没有了人格,生命将是悲惨的,人生将是黯淡的,一切都将是荒芜的。

如果说人生像一本书,人格就是书中最具哲理的名言,最为真诚的故事。如果说人生像一首歌,人格就是那最美妙的音符,最有激情的韵律。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人格就是梦中最美好的情景,最幸福的微笑。感受人格,感受人格的魅力,让我们拥有它,发扬它,我们的人生也许从此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绚丽。

何时出手最合适

古时候有一个关于毛驴的故事:一匹毛驴幸运地得到了两堆草料,然而幸运却毁了这可怜的家伙,它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犹豫着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这样,守着近在嘴边的食物,这匹毛驴竟然活活饿死了。

从毛驴的教训中可以看出,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也难以得到别人的信任。那些总是犹豫不决的人,世上没什么东西能帮助他们形成快速决断的行动习惯。

因此,一个人试图面面俱到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的。决策就是决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就要尽力执行,就算有时候会犯错,也比那种事事求平衡,总是思来想去,拖延不决的习惯要好。当我们致力于形成一种快速决策的习惯时,哪怕在最初这种做法显得有些机械,它也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信心。由此,一个人将会获得一种全新的独立精神。

一份调查过2500名事业失败者的报告显示,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迟疑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几乎高居所有失败原因的榜首;而另一份分析数百名成功企业家的报告显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个性,即使改变初衷也会慢慢来。累积财富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地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又习惯于朝令夕改,一日数变。

果断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是指一个人能适时地做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彻底地实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上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果断是成大事者积累成功的资本。

威廉·菲浦斯,一个来自美国缅因州的牧羊男孩,有一天,他刚跟造船木匠学完手艺,正在波士顿大街上闲逛,偶然听到了几个水手在谈论一艘在巴哈马岛附近海域沉没的西班牙船的事情。据水手们说,船上载有大量的钱财。男孩下定决心要找到那艘沉船,并且立刻就开始了行动。在历尽千难万险之后,他终于成功地找到了那批遗失的宝藏。

水手们只是在空发议论,而这个年轻人却是实干。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决策能力的人。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特质,具有常人所缺乏的那种洞察力。他能在别人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形下,发现好的东西:能够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快速而坚决地抓住机遇。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能秉持果断的个性,那么就能有效地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渺无头绪,不但分散了与困难做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销蚀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果断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则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摆脱对立动机的冲突,克服犹豫和动摇,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基础上拟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以取得克服困难的最大效果。

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果断的个性可以使我们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等做出正确的改变,使其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优柔寡断者,一到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就惊惶失措,无所适从。他们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做出决策,而是左顾右盼,等待观望,以致坐失良机,常常被飞速发展的情势远远抛在后面。

有些人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种种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担心今天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决断,明天也许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以致对今日的决断发生怀疑。许多优柔寡断的人,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快速决策和异常大胆使许多成功人士度过了危机和难关,而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父亲试图用金钱赎回在战争中被敌军俘虏的两个儿子。这个父亲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和一笔赎金来救儿子。但他被告知,只能以这种方式救回一个儿子,他必须选择救哪一个。这个慈爱而饱受折磨的父亲,非常渴望救出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他无法决定救出哪一个,牺牲哪一个。这样,他一直处于两难抉择的巨大痛苦中,结果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处决了。

而快速决策常常能带来明显的有利结果。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其最醒目的个性之一,即是迅速达成确切决定的个性。福特先生的这一个性出名到背上顽固不通的骂名。也就是这一个性使得他在所有顾问的反对下,仍一意孤行,继续制造他有名的T型车种。

也许福特先生在改变这一项决定的时候拖了太久,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他的坚定不移,为他赚得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早在T型车有必要改变造型之前,已使他成为汽车大王。无疑地,福特先生决心之坚定,已几近刚愎自用的程度,但是这一个性还是比迟疑下决定又朝令夕改来得好。

所以,对你的成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到你、破坏你的力量、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犹豫,绝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犹豫不决。

一位名人说过:“对于一个不能利用机遇的人而言,机遇又算作什么呢?”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能够发现机遇,并能及时把握机遇的人。

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名叫詹姆士·雷德的摄影师的经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一天,他偶然从一张德文报纸上读到了一条消息,说波西米亚的艺术家发现了一项新的工艺,就是用一种先进的仪器对底片进行润色,这样可以去掉作品中的瑕疵。詹姆士马上到波西米亚聘请了一名艺术家,并迅速把这项新技艺引入到了自己的摄影业之中,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第一时间里抓住了这个机遇,并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它,他马上为自己的新摄影技术做广告,并且拓展了业务。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摄影展上,终于赢得了美国最有名的一项摄影奖。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一个有关遇事果断决定的一个很好的注脚。托马斯·库克为了去莱斯特参加一个戒酒会议,要徒步行走15里地。就在他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劝说铁路公司为这些与会者专门开一列车?结果是他最先开展了铁路短途客运业务。后来托马斯·库克成为一个全美大公司的老板,而这个公司就是源于当初托马斯独自走那15里路的奇思妙想。同样15里路,好多人都走过,其中也许还会有其他一些人有过这个念头,但是托马斯·库克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把它迅速付诸了实践。

当然,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在决断之前需要从各方面来加以权衡和考虑,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常识和知识,进行最后的判断。但一旦打定主意,就绝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给自己回头考虑、准备后退的余地。一旦决策,就要断绝自己的后路。只有这样做,才能养成坚决果断的习惯,既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同时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赖。有了这种习惯后,在最初的时候,也许会时常做出错误的决策,但由此获得的自信等种种卓越品质,足以弥补错误决策有可能带来的损失。

果断决策的力量,与一个人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成功的目的地。

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并不多。况且,任何事情,总不能等待形势完全明朗时才做决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谋”还要“善断”,要放弃在事前追求“万全之策”的想法。实际上,事前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结果却常常是一个真正有把握的办法也拿不出来。

果断的个性,是在克服胆怯和懦弱的过程中实现的。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特别是在情况紧急时,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地采取决定并且执行决定。比如在军事行动中就需要这样,因为战机常在分秒之间,抓住战机就必须果断。

平时注意养成干脆利落、斩钉截铁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育果断的个性。无论什么事情,要做就坚决做。生活中不少事情确实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遇上这样的小事,就不必考虑再三,大可当机立断。否则,连日常的生活琐事也是不干脆,拖泥带水,又怎能够培养果断的性格呢?

查尔斯·古德曾是一个收藏家,虽然也算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但并不富有。一次,他以500美元的价格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个自动联结器的专利。那个汽车自动联结器的发明人坚持说:如果这个发明被投入市场的话,作为发明人,他必须要在查尔斯的工厂里担任要职。查尔斯·古德知道,政府专利局已经给70种不同型号的汽车自动联结器发布了专利。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手中这个自动联结器与市面上的任意一款都截然不同,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个无价之宝。除了铁路业的扩张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他手里这个发明的应用前景。更重要的是,查尔斯·古德有着非凡的决断力,他是那种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尽最大力量利用它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付钱给了那个发明人,并签了一份书面协议来保证他能在自己的工厂里得到一个职位。后来,查尔斯·古德利用这个汽车自动联结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相似的一个例子是纽约州州长科内尔的事迹。科内尔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创办了全美地区通信组织,这个组织已经为他赚了将近50万美元,并且后来每一个接受这个组织的人也赚了大把的钞票。他是从一个不怎么富有的人手中,以2000美元的价格把这个发明买下来的。如果科内尔像其他人一样忽视了这项发明的话,那个发明家就会灰心失望,也许就会放弃把这个发明公之于众的努力。可以这样说,其他人不是没有看到这样的前景,他们只是没有科内尔那样的决断能力而已。

所以说,直觉和行动,敏锐独到的眼光,果断的个性,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都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应具备的素质。

果断敏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的多。站在河边,呆着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

信念制造卓越

在诺曼·卡曾斯所写的《病理的解剖》一书中,记述了一则关于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故事:

他们会面的日子,定在卡萨尔斯九十大寿前不久。卡曾斯说,他实在不忍看那老人所过的日子。他是那么衰老,加上严重的关节炎,不得不让人协助穿衣服。呼吸很费劲,看得出患有肺气肿;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头不时地往前颠;双手有些肿胀,十根手指像鹰爪般地钩曲着。从外表看来,他实在是老态龙钟。

就在吃早餐前,他贴近钢琴,那是他擅长的几种乐器之一。很吃力地,他才扶坐上钢琴凳,颤抖地把那钩曲肿胀的手指抬到琴键上。

刹那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卡萨尔斯突然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透出飞扬的神采,而身体也跟着开始摇动并弹奏起来,仿佛是一位健康的、强壮的、柔软的钢琴家。卡曾斯描述说:“他的手指缓缓地舒展移向琴键,好像迎向阳光的树枝嫩芽,他的脊背直挺挺的,呼吸也似乎顺畅起来。”弹奏钢琴的念头,完完全全地改变了他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他弹奏的音符是那么的纯熟灵巧,丝丝入扣;随之他奏起布拉姆斯的协奏曲,手指在琴键上像游鱼轻快地滑着。“他整个身子像被音乐融解,”卡曾斯写道,“不再僵直和佝偻,代之的是柔软和优雅,不再为关节炎所苦。”在他演奏完毕,离座而起时,跟他当初就座弹奏时全然不同。他站得更挺,看来更高,走起路来也不再拖着地。他飞快地走向餐桌,大口地吃着,然后走出家门。漫步在海滩的清风中。

信念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人人可以支取,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念像一张早已安置好的滤网,过滤我们所看的世界,信念也像脑子的指挥中枢,指挥我们的大脑。卡萨尔斯热爱音乐和艺术,不仅使他的人生美丽、高贵,并且仍每日带给他神奇。就因为他相信音乐的神奇力量,使他的改变让人匪夷所思,就是信念;让他每日从一个疲惫的老人化为活泼精灵的,也是信念。是信念让他年轻,让他快乐得活下去。

斯-图尔特·米尔曾说过:“一个有信念的人,所发出来的力量,不下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这也就是为何信念能开启卓越之门的缘故。当我们内心相信某一件事时,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所以,若能好好控制信念,它就能发挥极大的力量,开创美好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像信念这样,影响我们如此巨大。人类的历史,根本就可以说是信念的历史。像孔子、老子、爱迪生或爱因斯坦等人,他们何尝不是改变历史,也改变我们信念的人?

威尔医生做过一次研究,结果显示服药者的效果是和他对药效的信念成正比。他发现能让注射安非他命(兴奋剂)的人平静,注射巴比妥盐(镇定剂)的人兴奋。“药的神奇之处是在使用者的心理,不是药物本身。”他下结论道。

威尔医生的研究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影响结果最大的是信念。信念不断地把信息传给脑子和神经系统,造成期望的结果。所以,如果你相信会成功,信念就会鼓舞你达成;如果你相信会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

既然这两种信念都有很大力量,那么我们该拥有哪种信念?如何去培养它呢?卓越的第一步,就是知道我们的信念是可选择的,事实上,信念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束缚你的信念,也可以选择支持你的信念。卓越的要诀就在于,选择能引导你成功的信念,丢掉会扯你后腿的信念。“人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至此,信念就很容易解释了。它是预先形成、预先组成的认知系统,以始终如一的方式,过滤一切到我们脑中的信息。那么信念来自何方?为何有人拥有推向成功的信念,而其他人拥有失败的信念?如果我们打算效法那些推向卓越的信念,首先就得找出它的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环境。孕育成功的良性循环与孕育失败的恶性循环,其分别就在于环境。监禁生活最可怕的,不是每日的挫折和剥夺,而是这种环境会孕育失败信念和使梦想幻灭。如果你看到的都是失败,都是绝望,要想在内心形成追求成功的储忆,实在是难如登天。如果你生长在一个富裕且成功的环境中,你很容易去模仿富裕和成功;如果你生长在贫穷和绝望的环境中,你大半的模仿可能是贫穷和绝望。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很少有人能够不因社会环境的偏差而表达出公正的意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连公正的想法都没有。”

第二个来源是偶发事件。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必然发生一些永难磨灭的事件。如亲人不幸去世,“非典”突然来临等。对许多人而言,那一刻的景象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同样地,另有许多经验使我们永铭心内,难以忘怀。它们会影响我们的信念,改变我们的人生。

第三个来源是经由知识传播。知识是打破藩篱最佳的方法之一,不论你的环境是何等的艰难,如果你读了成功人士的事迹,便能产生信念,助你成功。卡尔文博士是一位黑人政治学家,曾在纽约时报上提到,当他还是个青少年时,美国棒球联盟第一位黑人球员罗宾逊对他一生的影响。他说:“从他那里,我得到鼓舞,他的事迹提升了我的眼界。”这其实就是信念的力量。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学得信念。相信自己能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际去做一次。如果能够成功,就很容易建立再成功的信念。

建立信念之道,便是在内心建立一个经验,假想愿望已经实现。当外界的环境无法让你生气勃勃,你只要把现在的状况假想成你想要的,然后把自己融入其中,就可改变你的心境、信心和行为了。

现在,让我们由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假设你从一开始,便有很高的期望,甚至于每根神经都相信自己会成功,那么你会发挥多少潜能?可能不少。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做法?你会抱着懒懒散散、无精打采的做事态度吗?你肯定不会。这时你会兴奋、有干劲、满怀成功希望、做得又快又好。如果是这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必然是一个良性循环,成功滋生成功,不断产生更多成功的过程,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让你产生更多的信心,并有冲劲去追求更上一层的成功。

林肯曾有过几次竞选失败的经历,但是他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终于走向人生最辉煌的极致。秘诀就在于他让自己处于被成功鼓舞,拒绝臣服于失败之下的信念。由于他的成功,他的人生得以改写,美国的历史也从此得以改写。

身经百战方能成功

伏尔泰说过:“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这是最好理解又是最难做到的。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往往不是只看他敢不敢去死,而是看他敢不敢活下去。由于缺乏一点勇气,许多有用的人才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成功越近的地方,往往留下的遗憾越多。英雄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能延续最后5分钟的勇气而已。

来看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他的面相欠雅观,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后,便在街头当起了小混混。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下去。如果这样下去,岂不是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别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索着。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企业去发展,学历和文凭是不可逾越的高山;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旦成功,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做演员的潜质,不仅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也没有一丝“天赋”的迹象。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内心驱动力,促使他认为,做一名演员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绝不放弃,一定要成功!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被拒绝一次,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

两年一晃过去了,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两年来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绝。他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配做赌徒、酒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换一个方法?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两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的机会。因此,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普遍的反映都是,剧本还可以,但让他当男主角,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再一次被拒绝了。

虽然不断地被拒绝,但他仍然坚持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他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被你的精神所感动了。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作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了。机会来之不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的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世界顶尖动作巨星史泰龙。他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如果史泰龙当初只是“想”成功,在茶余饭后做做明星梦,消遣一下,他就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如果说史泰龙的成功得益于“坚韧地求人”,那么战国时的大纵横家苏秦的成功,则得益于“坚韧地求己”。为了把成功的必要性变成必然性,其勇气和决心已到了自虐的程度。时至今日,挂六国相印的名利已如浮云飘逝,而“锥刺股”的精神毅力,却流传千古。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了。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自恃学业有成后,苏秦便迫不及待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没办法再撑下去,于是他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与乞儿无异。落魄景象,溢于言表,令人同情。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说:“按我们周人的传统,应该是安分于自己的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现在却好,放弃这种最根本的事业,去卖弄口舌,落得如此下场,真是活该!”

此情此景,令苏秦无地自容,惭愧而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他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苦读。他想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决心埋首读书,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来取得尊贵的地位,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挑出一本《阴符经》用心钻研。

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倦难当,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随后便猛然惊醒,原来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当看到是书案上放着的一把锥子时,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绝招——用锥子猛刺大腿(锥刺股的典故由此而来)。以后每当打瞌睡时,就用锥子照自己的大腿来一下子,让自己猛然痛醒,以保持苦读状态。

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惨不忍睹。家人见状,心有不忍,劝他说:“你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自虐啊!”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唯如此,才能催我苦读!”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了“揣”、“摩”两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于是苏秦开始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一个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智慧者。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避开或者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扬或者加强自己的优势,不断地摆脱心灵的羁绊,你就不会淹没在他人的光辉里,心中的太阳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情绪的心灵秘境

在一次橄榄球比赛中,怀俄明大学抢占先机,将夏威夷大学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到中场时,比数为22∶0,夏大一分未得,几乎已是溃不成军。

可以想得,到中场休息时,夏大球员进入球员休息室是何等的沮丧。教练托迈眼睛扫过这群垂头丧气的大孩子,心里十分明白,除非他们心态改变,否则下半场不可能扭转败局。

这时,托迈拿出一张海报,上面贴满了多年来他搜集的剪报文章,每一篇都是从落后到最终赢得最后胜利的故事。球员们看过这些报道后,信心在一点一滴的恢复。下半场,夏大球员个个如猛虎出笼,掌握全场,使怀大未得一分,终场以27∶22大获全胜。

同理,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这就是心态产生的力量。

安东尼·罗宾说:“心态可以说是发生在我们体内几百万条神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内的感受。我们大部分的心态都是直觉的。对于跟自己有关事物所做的反应,就叫做心态,可能会是进取的、有为的,也可能是颓丧的、受抑制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制它。在追求人生目标上,会有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差别就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心态上。”

人生所追求的,大半会和心态有些连带关系。渴望爱情就是一种心态。当我们从周围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讯号送到脑部,因而产生的感觉和状态。至于自信、尊敬,也都是从我们内心产生的状态。或许,你想有钱,其实你根本就不在乎金钱的多少,你要的是金钱所能带来的爱情、自信、无拘无束以及其他。所以,追求爱情、追求快乐、追求主宰自己人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态。

要引导心态,做出你期望结果的第一个要诀,就是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千百年来,人类就对各种情绪改变所造成的结果感到好奇,尝试过禁食、药物、仪式、音乐、性爱、食物、催眠等实验,发现各有其效,也各有其限制。

事实上,所有的行为都是发自心态的结果,当我们处在进取和颓丧两种不同心态时,自然会有不同的信息传送和行为表达了。每天在你周围发生不同的情况,你是用什么角度来看?如何来看?你对自己怎么说?如何说话?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做出不同的行为来。例如:当你的爱人每天都半夜回家,你是怎么对待他的?这时你的行为几乎全看你的心态而定,而你的心态又决定于内心是如何来看待他迟归的理由。

改变自己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比如说你可以调整一下呼吸;你也可以决定要注意什么,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注意;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些方法,日后若是觉得有什么不顺的事情而使情绪低落时便可派得上用场,要永远把注意力放在最能使你奋发的情绪上。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心态,他们企图借着猛吃、猛喝、猛睡、抽烟及喝茶等方法,可是都没有效果。因为这些不仅不能使他们的内心真正的振奋起来,相反会有可能把他们的人生带入一个毁灭的悲剧中。乍看之下,这些方式似乎并没什么多大害处,不过它的结果是经过积累的,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开始侵蚀我们,等到发觉了已为时太晚。这也正是猫王何以因吸毒过量致死的原因。就好像是一只不幸掉进冷水锅里的青蛙,慢慢被煮熟到死。如果青蛙是掉在一锅热水里的话,很可能会烫得它马上就跳出来,然而不幸的是,那锅冷水是慢慢加热上去的,待它发现有危险时已难以脱身。

奔向成功的旅程也是如此,一开始你就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态,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就难以控制情绪。什么是不当的心态呢?就是该做而不做,不该做而去做。当你不幸正处于这种心态时,请别给自己找借口,马上竭尽一切力量改变这种心态,一刻也不要迟疑。

我们必须经常让自己处在朝气蓬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心态,如果你想节食,就不要存着不会成功的心态,因为这种心态只会使你丧气、使你烦恼。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有很好的表现,希望能力更能充分展现,那就得看你当时所处的心态,如果是处在极佳的心态,哪怕是平常不认为自己有多大能力,但那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能会令大家都瞪大了眼睛。那些记单词有困难的人不是他们的记忆力不好。事实上,他们记词会有困难,一来是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二来是他们的心智和情绪心态不稳。不过当他们处在某种心态时,就能很清楚地记住所见过的词。如果你改变他们这种心态后,他们记单词的能力就会打折扣,可是让他们重回那种心态就又能记得很好。

由于动作能够很快地改变我们的感受,因此只要我们随时做出一个有效的动作,就可以想出很多改变心态的方法。

数年前,安东尼·罗宾在加拿大曾学过一套很有用的方法——怎样空手劈断木板。

按正常步骤来说,要能够劈断木板差不多花上一年半或两年的时间,才能有此功力,而安东尼·罗宾从未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只不过了解了师父的信念、集中注意力方式和劈断木板时的状态。整个说起来,就是知道了他怎样运用身体的方式,因此便也能劈断木板。

罗宾一次又一次地学习师父的身体状态,同时全神贯注,完全相信自己能够劈断木板。就在差不多的时候,这位教练喊了一声“劈”,那块木板登时被罗宾劈成两半,接着罗宾又劈断两块、三块乃至于四块叠成的木板。你可知罗宾是怎么能做到这件事的吗?第一,他提高对自己的期望,一点也不怀疑地相信自己能劈断木板,而这在以前他是连想都不敢想的;第二,通过情绪的改变,他抛开先前自我设限的想法,而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这件事;第三,他使用了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了这件工作。

这件事使得安东尼·罗宾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随之便运用同样的方法和信念,做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做的事,克服了一些先前觉得害怕的事。

在随后的数年中,他也把这套方法教给其他的人,其中包括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告诉他们好好记住这个他们过去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对自己重新有个新的认识。

这套方法后来又被他制作成录像带,成为“激发心灵潜力”研讨会中的一门课程。

当学员们在上这节课时,往往不到三十分钟便能借此方法克服恐惧,学会如何超越以往阻碍他们人生发展的心理障碍。从劈断木板这件事上他们学会如何以这次经验为鉴,让自己有信心去追求人生中任何想追求的目标。一个七尺之躯的大男人,以为靠着自己的力气便能劈断木板,结果因为没用安东尼·罗宾那套方法而灰溜溜地回去了,随之又见另一位只有那大男人一半身高的小女人因用了那套方法,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时间里,劈断那块先前没被那个大男人劈断的木板,这情景让人看得实在是觉得再惊讶不过了。

激励可以令人愉悦,要想使自己处在愉快的心态中,就得知道如何使自己觉得愉快。听音乐是一个能很快改变心态的好方法,因为轻松愉快的旋律可以使你精神处于放松状态;看书可能也是一个能让你觉得愉悦的方法,因为它能使你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教你一些有启发性的东西,很可能马上用在你的身上。循着这种思路来考虑,你会感到许多会使你觉得愉快的方法。如出门旅游、进游泳池嬉水、参加一次舞会、看一部喜剧电影、找人下一盘棋、听听有教育意义的录音带、洗个澡、与家人共进晚餐和聊天、搂搂孩子、和老婆温存一下、找朋友谈天说地一番、独自一个人想些新点子或新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的,当然你可能还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不妨来一个各取所好,只要它们能给你带来愉快的感觉就好。

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一个酷寒的冬天早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新堆了一处处的雪堆。约翰把车停好,旁边正是好不容易从雪堆中清除出来的唯一出入口。

但就在这时,另一辆车子却直接停在铲过雪的人行道上。这下害得他不得不绕过车子,在深及膝盖的雪地中行走。“这个人真是缺乏公德心!”约翰一边念叨着,一边气恼着。好不容易走到购物中心前的入口后,他跺跺脚抖落裤子上的雪,然后转头愤恨地再蹬一眼停在车旁的另一部车子。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位行动不便,双臂拄着拐杖的妇人,举步维艰地往前走着。她走得很慢,一步一步地穿过滑溜溜的人行道,最后停在那辆车子旁边,打开车门,好不容易跌坐在前座上,车子这才开走。

他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顿时对自己刚才的抱怨觉得不好意思。心里的怨气和懊恼,当然也像他裤管上的雪一样溶化了。

前后才几秒钟的时间,约翰的态度就改变了。到底是什么使他改变呢?情况并没有改变,车子还是阻碍了人行道,他还是必须踏进厚厚的雪堆里,唯一改变的是他的心情。

直到他看到那个跛脚的妇人和她的困境,他才恍然大悟!了解是他改变了心态,内心的不悦和批评也才慢慢冰释。

研究显示,怡然自得的人更能承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斗争。密歇根大学对美国人的幸福观所进行的调查,突出了健康的自尊心的重要:对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友谊或收入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

研究结果指出,认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和对自己满意的人当中,20%感到很快乐,对人生充满希望,快乐的人生充满希望,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抱着积极的态度。积极的人更健康,更少病痛。乐观的人即使生病,复原也快。研究人员还发现,快乐的人往往是性格外向的人,伊利诺斯大学在学生毕业四年后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结婚的机会多,工作上更有成就。

卡耐基先生说过:“人生是我们的思想所造成。”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会有不同的行为。环境是中性的,我们唯一可以牢牢掌控的就是自己的心态。

在一个人际关系讨论会上,教师对与会人员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处?”结果举手的人非常少。然后,教师又请他们写出三件最令他们生气的事。回答结果显示:99%的人认为,生活中的牢骚都是因为别人的关系。由此看来,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绝不能要求别人依照自己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假设你在路上开车时,有一个小男孩站在路边向你挥手,车子经过他时,他竟拿东西丢你的车,你赫然听到一声“啪”的声音!这下才知道原来他用石头砸你的车子。

于是你猛然刹车,怒冲冲地走出车外,朝这个男孩子走去,越走越气,心里盘算着,你一定要把他狠狠教训一通,然后再带到他父母面前,并叫他们赔偿你的损失。

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时,你心中的怒气正好达到顶点。

他站在你面前害怕得哭个不停,抬头抽泣说:“我实在很抱歉,但是我想不出其他方法可以使你停车。”然后用手指着路边草坪上躺着的人,又说道,“我小弟病得很严重,请你救救他吧?”这时,你心中的那股怨气会怎么样呢?它将会如火焰上的冰柱般迅速溶解了吧。为什么?因为现在你了解了这个男孩子用石头砸你车子的原因,所以你原谅他了,心中的愤怒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在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因为别人的干扰,或浪费时间而生气;在路上时,你可能碰到别人的车开得太快或太慢,或太靠近你了,或挡在你的面前;在家里,家人之中也不免出现层出不穷的冲突和争吵。

如果你以任其发生发展的态度,面对这一连串的生活插曲,你会发现生活将是不间断的情绪冲击和创伤的累积。消极的生活态度除了会使你感到痛苦外,也会使你闷出病来。

所以如果你能觉悟到生活的环境、机遇和他人,都是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对这些外在因素的态度,这才是明智之法。而且如果你抱着去了解别人心态的想法,你一定能化解大部分的不愉快,同时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里无不在随时呐喊着:“请你来了解我。”

例如,你上了一天班,既忙且烦的事情搞得你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才熬到下班。当你开车回到家时,看到孩子的三轮车停在车道中间。你只好下车将它抬到路边,口里喃喃自语道:“早跟这些小鬼讲过几十遍了,叫他们不要把三轮车放在车道中间。”停好车子后,踏着沉重的步履走进屋里,将门用力一摔,这时,你最想听到什么样的话?

或者你遇到这种情况,妻子向你抱怨:“我无法再呆在这个屋子里了,东西总是乱七八糟地堆着。小孩子吵个不停,每天都做着单调的工作,我不要浪费时间了。”你该怎么回答?

如果你想维持彼此间愉快的关系。面对这样的抱怨,你必须和对方沟通,让他知道你了解并尊重她有权利这么想。你不说出来,她怎么会知道你的想法呢?不要忘记了一句话:“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如果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很难跟妻子愉快相处,无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工作的进展可能缓慢,也无法和你周围的人缔结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时,你必须随时记住这个原则,并努力去做。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或有时你可能会忘记,但是尽力去做。当你初尝果实时,你就能获得莫大的鼓励。

要达到彼此了解的效果,并没有一定的方式。如果真的有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分离、家庭破裂、斗争或暴力犯罪的事件发生了。不过,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那么至少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

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是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人类世界也一样,让你坚持到底的,往往是那些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处处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很难成为强者,成为大人物。

如果有人暂时处于困境,千万不要因此而幸灾乐祸,逆境常常造就英才,那些做出惊天业绩的人,往往都是历尽坎坷而最终没有向命运低下头颅的人。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南极的背面是北极,失败的背面就是成功。与其让自己沉浸在忧伤、愤怒中不能自拔,不如换一种乐观向上的心境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用自己出色的业绩来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要忘记,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

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简历时,梦中时常出现的一幕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

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却不敢看了,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

故事中的病人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凯利医生——终于有机会回报萦绕于心的恩情了。我们无法确切感受凯利医生当时的心路历程,但从那“医药费:一满杯牛奶”中,我们还是读出了这样的信息:一杯牛奶,永世恩情;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