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外识内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09:44:30

点击下载

作者:韩学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观外识内疾

观外识内疾试读:

前言

中医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可见其特殊地位和作用。《难经·六十一难》将医生分为神、圣、工、巧四类,“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代医家将望诊灵活用于临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家喻户晓,如《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告知其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蔡桓公不信,以为扁鹊邀功、危言耸听,后因病入膏肓不治而亡。东汉·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提及张仲景望眉断病之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王仲宣为汉代七大才子之一,无视张仲景的劝告,也未曾服用其配制的药物,40岁时暴病而亡,临终时告知家人悔其当初未听劝阻,为时已晚。这些鲜活的故事在民众中广泛流传至今。

当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医学仪器及检测方法及水平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客观,提升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但查出的疾病大多为既发疾病,或者恶性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时只能事倍功半,治疗不当只能加快死亡。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已迈向康庄大道,因此百姓更关注如何养生保健,如何不生病、少生病,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防微杜渐。

本人行医近30年,临床诊病坚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同时结合现代检测手段。在临证为病人诊脉时,留意患者手部或面部的异常表现,发现一些外部特征与其内在疾病有惊人的关系。在此之后,我更加关注病人的手、面、目、鼻、人中、口唇及舌等部位的异常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联系。随着观察病例的增多,我的推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与相关仪器及指标检测,如与心脏血管造影、核磁、CT、胃镜等对照发现:很多疾病的早期,一些表征的颜色、形态都会出现异常变化,而这种诊病方法有助于临床中既快又准地判断和把握疾病,得出更加有效的诊疗方案。2012年8月和2014年1月,本人有幸受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的邀请,先后两次为广大民众讲解了临床望手、面、舌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节目播出之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同时也得到百姓的高度关注,很多病人不远千里来京求诊,甚至有些患者从国外来求医,门诊量剧增,再次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也让我发现了许多难得的珍贵病例,因此萌发了将自己近30年的望诊经验归纳提炼成书,与同道共享的想法,并有幸得到前辈的支持与指导。在我的同事及学生的协助下整理成《观外识内疾》一书,希望能对中医同行临床诊病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为广大百姓提供一些疾病早期预警的方法。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望诊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望诊临床经验集锦。图文并茂,形象易懂,所见即所得,内容实用。附录兼顾大众需求,对部分中医名词进行解释并针对涉及病证介绍食疗方。

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承蒙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拨冗赐序,对此书的临证实用价值予以肯定,在此深表感谢。

感谢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监制张丽大姐作序以资鼓励。

感谢恩师沈绍功教授近20年的培养和教育,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家学无私传授,并在繁忙的诊务之际亲自作序。

编写小组由谭勇博士、王丽颖博士、我的学生刘兴方硕士、刘大胜硕士、信富荣硕士及王凤徒弟和我的先生张印生研究员等组成,感谢王燕平研究员以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林丽开主任对本书的指导及审定,同时也感谢患者给予的支持。

本书末附一光盘,内容浓缩了《观外识内疾》之精华,以生动的视频、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展示了面诊、舌诊、手诊要领,内容源于临床,科学实用,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是我最大的心愿。

因本人能力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错误和纰漏,请同行多提宝贵意见。韩学杰2014年6月16日于北京第一部分望诊基本理论第一章“望而知之谓之神”第一节 望诊的理论渊源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诊,而望诊居四诊之首,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诊,是指医生通过对人体表面部位及排泄物的观察,判断人体健康或疾患状况的诊断方法。早在《难经·六十一难》中就有:“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即强调熟练地掌握望诊在临床辨证中的重要性。清代名医林之翰在《四诊抉微·凡例》中亦言:“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因此,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最高。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望诊经验,创立了独特的望诊理论。纵观望诊的历史,我们通过时间顺序,将望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秦奠定了望诊的理论基础;汉唐时期望诊经验飞速发展;宋元时期望诊经验的鼎盛发展;明清时期望诊著作颇丰;现代望诊的全面兴起。

一、先秦奠基了望诊的理论基础

古代中医学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逐步完善中医药知识,积累了早期的望诊识病经验,促进了望诊理论的形成。《周礼·天官》中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正是通过观察人体气色和闻气味、声音,观察脏腑的形态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方面的内容,古书《山海经》中也有一些如蛊、疫、疠、疥、肿、疽、心痛等常见疾病名称的记载。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对这些疾病的观察及病名的确立和鉴别,都是依靠望诊实现的。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也诞生了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巨著。《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望诊的意义、方法、内容等均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是中医学望诊的理论基石。其中不仅强调整体望诊,还重视局部与分泌物的望诊,并且总结了诸如“形神合一”“五色理论”“五形之人”及“颜面对应五脏”等对神、色、形、态的望诊方法,又强调望诊与闻、问、切三诊的合参,奠定了中医学望诊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汉唐时期望诊经验飞速发展

汉唐时期,随着东汉的张仲景和华佗、两晋的王叔和与葛洪、隋唐的巢元方与孙思邈等一批著名医学家的涌现,中医学的望诊理论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成为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西汉淳于意著有我国第一部医案——《诊籍》。虽已佚失,但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仍有对疽、气疝、热病气、肾痹、肺伤等20多种病的记载,其中对很多疾病精于望诊。外科鼻祖华佗对望诊也尤为重视。王叔和《脉经》中尚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的记载,孙思邈编纂的《华佗神医秘传》中更有“论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的记载。东汉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有运用望诊的记载,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中有:太阳病“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有“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等望鼻头色泽的记载。晋代王叔和在《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中提到:“病人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另外,《脉诀》中设有“五脏之色”“察色观病生死候歌”“产难生死歌”“小儿外证十五候歌”专门讨论望诊的思想和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详细叙述了天花、伤寒、瘟疫、痢疾等流行病的流行情况与症状的观察。另外,其最早发现的舌下脉络诊法也对中医望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著名的医药大家孙思邈对望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夫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者,终为未尽要妙也。”所以在《千金翼方》中设立“色脉”卷,并以诊气色法,冠其篇首。以上诸多医家对望诊的研究和发展使望诊的经验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三、宋元时期望诊经验的鼎盛发展

宋元期间,望诊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金元四大家”在其著作中对望诊均有涉及,并多有发挥。中国医学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就是在这个历史阶段问世的。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在该阶段得到了迅速发展。

素有“哑科”之称的儿科,由于患儿不能自诉疾病,或言者不足信,所以望诊在儿科的临床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圣手”钱乙在儿科诊断上善于望诊,望而诊之,即知病之愈后吉凶。另外他还提出了儿科诊断中,根据面部和目部的神色来诊察和区别五脏疾病的思想。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分有“面上证”和“目内证”分别讨论,这也是最早的把五色望诊的思想应用到目部的记录。南宋另一部儿科著作《幼幼新书》中刘昉更是将望诊重点阐述,如在讨论五脏受惊的面部表现时提到:“脾脏受惊候,起发际;其色微青,即传于肝;若至眉心,其色渐赤,即传于心;若至鼻柱,其色必白,若分两耳,黑气连之,即生惊风。”在这一时期,一些医家在继承了《黄帝内经》望诊理论和面部色诊理论的同时,还多有发挥。如朱震亨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指出:“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其脏腑疾病必然表现于外在体表的观点成为中医理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明清时期望诊著作颇丰

明清时期,望诊的研究受到医家的普遍关注,很多医学专著均设专门篇章来讨论望诊,望诊较以前有了更快的发展。

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有《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论》和《望闻问切订》篇,认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主张“望而切之以相合”,“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张介宾的《景岳全书·阴阳篇》有“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提出根据脉象辨阴阳虚实等。值得一提的是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十分强调望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认为:“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体现了望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另外,汪宏的《望诊遵经》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有“诊法常以平旦”“明堂周身部位”“五色分应五脏”“色以润泽为本”等阐述了望诊的要领、原则、方法以及人体生理、气色表象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前人的望诊经验。下卷为“目分脏腑部位”“望舌诊法提纲”“诊鼻望法提纲”“诊头望法提纲”等62论,系统论述了身体各部位的望诊内容及其对望诊的诊断意义,有较强的实用性。该书是对古人望诊经验的全面总结,提高了望诊的准确性,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中医望诊专著。

五、现代望诊的全面兴起

民国时期,因为“扬西抑中”思潮的影响,中医学中仅有舌诊有所发展。其中以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与邵江彬的《三十六舌歌诀及图解》最为出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很多中医望诊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时期,陈泽霖与陈梅芳编著了第一部较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舌诊的专著——《舌诊研究》;顾亦棣等编著的《中医诊法图谱》是较早一部运用现代摄影技术来阐明望诊经验的图谱类专著;张树生等编著的《中华医学望诊大全》博采古今望诊精华,探讨百家望诊经验,从理论基础到各科实践,从整体望诊到分部望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掘。福建中医研究所杨春波整理的《几种中医简易诊断法》中共收载19种病、46种民间常用的简易诊断方法,其中绝大部分属望诊内容。第二节 望诊的优势及目的

中医望诊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见微知著”的诊病思维模式。医者通过对患者神、色、形、态等方面的观察和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的了解及判断,进一步推理内在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并结合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的疾病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西医注重看病,中医着重看人。所谓看人,就是医者要从患者的神色、形态、体质、居住地、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方面考虑患者的疾病,使天、地、人三者相参。因此中医望诊更加具有独立性、针对性、科学性及早期性。

人体的五官分应五脏,局部对应脏腑、对应周身。人体的脏器疾患信息会有规律地映射在体表的相关部位,这种映射是分层次的,而且每个脏器疾患的信息可以有序地映射在不同区域,人体各有关部位的敏感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只要掌握了人体脏器疾患信息的映射规律和表现特点,就可以通过对一些典型映射区域如面、耳、舌等的观察,判断出相应脏器的健康状况。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中医迥然有别于西医的独特疾病诊断体系。

我们在临证时注重患者的眼神:通过观察患者走入诊室的神色,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如患者大步流星、目不斜视地走向医生,非常礼貌地向医生打招呼,这样的人通常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性格开朗,在工作中能力很强,肯担责任,任劳任怨,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性情急躁,且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嘱其放松情绪,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为首选。另一类患者,就医时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眼神飘忽不定,此类患者性格内向,心思太重,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和工作中人际关系欠和谐,遇事爱钻牛角尖,欠缺豁达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容易肝气郁滞、肝胃失和,临床易患胃肠疾病及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疏肝解郁法为其首选法则。另外,还可根据患者面部颜色和形态来判断,同时也应重视舌诊和手诊,判断患者五脏的盛衰,从而对其疾病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中医望诊在临床中更能把握住患者的疾病特点,使治疗更加个性化,另外对一些情志精神类疾病可以给出更佳的治疗方案。尤其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恶性肿瘤等终身性疾病或一些疑难杂症,可以确定较好的调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这些都是中医望诊在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优势所在。

一、早期预警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主要优势之一。“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除了人们熟知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外,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原序中就记载着东汉末年医圣张机(字仲景)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诊病的故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能够看到望诊在疾病早期预测中的重要性。一些疾病在早期萌芽阶段,可能由于病变较轻,症状较少甚至没有症状,但身体却向病态转变。此时,身体的一些外在器官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二、早期诊断

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西医诊断未发现器质性改变,或者病理改变较轻、不需要采取治疗手段。而中医可根据身体外在表现,推测疾病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控制疾病,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状态:

1.健康态“健康态”一般指日常生活中身体无不适感,精神愉悦轻松的状态。具体表现有吃得香、睡眠好、大便通畅、精神清爽四种身体状态。具备这些状态,说明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遵守作息、戒烟限酒,同时注意调整心态,使心态平衡,正确地对待自己,善待别人,是保持身体健康态的必要条件。

2.欲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即现在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健康与疾病的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可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此时,机体已经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较少、较轻的阶段,如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欲病未病态向健康态转化,则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3.既病未传态“既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仍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未病”思想。提示此时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既病未传态”的治疗原则。

4.既病传变态“既病传变态”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阶段,本阶段疾病已经传变入里或传入其他脏腑,病情逐渐加重,并发症已经显现。此时多属于疾病的后期或晚期。应当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早期防治

通过早期望诊,得到疾病的第一手资料,再根据其病因病机,给出合理的调理方案,达到早期防治的目的。在早期防治中,又可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的。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早期,即“健康态”“欲病未病态”,注意提前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要做到未病先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调畅情志,避免七情损伤;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③生活规律,注意饮食;④调整阴阳,顺应四时。

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疾病已经发生,即“既病未传态”“已病传变态”,此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疾病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传变,累及其他脏腑。同时,配合医生治疗,放松精神压力,调整饮食,保证休息,以求尽早康复。

3.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的状态,机体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要注意调摄,均衡饮食,加强锻炼,防止疾病复发。

总之,在临床诊病过程中,中医望诊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宜粗不宜细。过细则晦涩难懂,不宜掌握,更难以运用于临床。二是望诊应当配合闻诊、问诊、切诊共同使用,同时应借鉴西医的检查报告,诸诊合参,切不可拘泥于某一诊法,否则易引起谬误。第二章观外识内疾的内涵及奥秘第一节 手与脏腑的关系

手部望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有记载。《灵枢·经脉》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手与脏腑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联系起来。清代医家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卷一·脏腑易知·手心主说》中记载:“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其包络为君主之外卫,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何以系之以手,盖以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手三阳之脉,散络心包,是手与心主合,故心包络称‘手心主’,五脏加此一脏实六脏也。”人体的十二经脉,每一条阴经都配一条阳经,而这相配的经脉循行在手指、足趾时,又互相衔接起来,使它们所属的内脏也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内脏有了异变,立即经由相关经络在手上有所反映,由里及表。12条经络中有6条经络运行到手指尖:从胸部沿着上肢的阴面走向手指的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从手指沿着上肢的阳面,走向头部的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之三阴、三阳经脉,从脏走手,从手走脏,把手和体内各脏腑紧密地联系起来。人的双手上有12条正经,86个经穴和224个奇穴,手部集中体现了与体内所有器官均有关系的穴位。图2-1 手太阳经、少阴、阳明循行图

因此,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手上部位和脏腑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临床上将手掌的部位、色泽、形态变化合参,有助于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以及病势的顺逆,提醒人们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措施,但切记不能过于机械拘泥。第二节 面与脏腑的关系

面部是诸阳脉汇聚之处,五脏六腑的健康与否都会在面部有所体现。由于面部气血丰富,皮肤薄嫩,所以反映体内疾病最为灵敏。因此,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的强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映。一方面是脏腑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脏腑的病变,会间接通过心而反映于面部。

同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及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分布到面部,其余的阴经通过表里两经的经别相合而上注头面,奇经八脉也循头面,使面部与全身的脏腑、肢节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可见,不仅心之华在面,其他脏腑之精气,也通过经络上荣于头面。因此,面部是人身各部气血的汇聚之所,是全身脏腑、肢节、经络反映的中心。从《黄帝内经》开始便有面部五部配五脏的记载,在《素问·刺热》中记载:“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图2-2 面部脏腑经络循行图《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而“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可见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中记载:“夫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合言之,而气色之见不可离,分论之,而气色之辨不可混。”气属阳,色属阴,故气色不可离,但气尤为重要。“气至色不至则生,色至气不至则死”,因为“色随气华”“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四诊抉微·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气藏则生,气泄则死。再就神与色的关系而论,则“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病则交病”(《医门法律·望色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总之,望面也是察其精、气、神,失去神、气,不论何色,皆属危重。

由上述可知,望面部不仅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而且可以判断病邪的性质及其所在的脏腑经络,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所以《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提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这里的色,主要指的就是“面色”。第三节 目与脏腑的关系《灵枢·大惑论》中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可以说目为肝之官,心之使,阴阳之所会,宗脉之所聚,营卫魂魄之所常营,神气之所生,气之清明者也。总之,目与五脏六腑经络筋骨精神气血,都有密切的联系,观察五脏六腑的变化,对某些病证的诊断,可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十分重视察目,《灵枢·邪客》篇曰:“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灵枢·大惑论》认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后世医家据此发展为五轮学说,《秘传眼科龙木论》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并以此观察相应脏腑的病变。据《黄帝内经》所述,因肝属风主筋,所以黑睛被称为“风轮”,属肝与胆;心主血脉,故内外眦的血络被称为“血轮”,属心与小肠;因脾主肌肉,所以眼睑被称为“肉轮”,属脾与胃;肺主气,其色白,故白睛被称为“气轮”,属肺与大肠;因肾属水,主骨生髓,所以瞳孔被称为“水轮”,属肾与膀胱。《银海精微·五轮八廓总论》中记载:“大抵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要系,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五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眦;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人。”

据《黄帝内经》记载,直接与眼目有联系的经脉有:足太阳、阳明、少阳,手太阳、少阳,手少阴,足厥阴,任脉、督脉等。经筋则有:足太阳、阳明、少阳,手太阳、少阳,且太阳为上睑,阳明为下睑,少阳结于目眦为外维。因此,通过诊目,也可以知道一些脏腑内在病变。第四节 鼻与脏腑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可见,鼻与脏腑中的肺相对应。

鼻为肺窍,外象属土,故亦为脾所主。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以经络言,则手足阳明之经,手太阳之脉,足太阳之筋,足阳明之筋,皆与鼻有直接联系。又宗气走于鼻而为嗅,宗气虽藏于胸中,而与五脏皆相关。鼻既为气之门户,呼吸之间,贯乎经络,五脏六腑,无不毕达,四肢百骸,无不周遍,所以观鼻亦可诊整体的病变。《灵枢·五色》中提到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也总结了明堂五色诊的经验,其原理和原则,与面部五色诊一致。所以《望诊遵经·诊鼻望法提纲》曰:“分其部位,则脏腑六部之提纲是已;辨其气色,则阴阳十法之提纲是已。其相乘之理,合之部位可推也;其相应之理,合之气色可推也。”

中医学认为,鼻是体表的一个器官,与肺、脾、胆、肾、心等脏腑都有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所以,望面诊病时,观察鼻部周围颜色变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之官;肺气上接气道通于鼻,构成肺系,肺气充满则能与鼻共司呼吸,助发音,知香臭;肺系是否有病可以从鼻上反映出来,鼻部的变化也可以判断肺系是否健康。

脾分布于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鼻为血脉聚集之处,而脾脏具有统血、生血的功能,其功能的正常运行需靠脾气升清的功能协助;脾经有病,则头面诸窍,包括鼻在内的“九窍”均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脾失健运便九窍不利。

肾分布在两外耳道口连线与鼻中线的交叉点处。鼻司呼吸,依靠肾气协助,其中肺主呼出,而肾主纳入。肾不纳气则引发哮喘;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则鼻易为风寒所袭,可表现为多嚏。

心分布于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鼻主嗅觉,需要心经的协助,也可以说心主嗅。心主脉,鼻为血脉聚集之处,心的健康与否可以影响和导致鼻病。

肝分布于鼻梁最高点之下方,两颧连线与鼻正中线交叉点,心穴与脾穴连线之中点。如果肝出现问题,会在这个位置有所反映。胆分布于内眦之下,肝穴外侧。胆经之气上通于脑,下通于鼻窍,胆热移脑则可影响鼻,发生鼻渊。

因此,鼻与脏腑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第五节 人中与脏腑的关系

人中是面部连接鼻与口唇的重要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贯注的要地,如手阳明大肠经“交人中”,足阳明胃经也行人中部位,如“还出挟口,环唇”。足厥阴肝经“环唇内”,冲任二脉循行也与人中相近,而督脉经气则直贯人中。因此,人中为人体经气汇聚之地,脏腑经络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人中。督脉为阳经之海,其气与肾通,故人中尤可反映阳气的存亡和肾气的盛衰。概括而言,人中是反映肾、命门阳气的重要部位。

人中可反映男女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的情况。从全息角度来看,人中与子宫在形态学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因子宫形态异常与中肾旁管发育异常有关,而中肾旁管形成的时期,恰好是上唇(人中)形成的时期(胚胎生长的第6~7周),如果此时胚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则中肾旁管的形成和上唇的形成,均可能遭受同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态上的同步变异。因此,人中的改变可以反映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状况。

其实,人中的作用不止于此。我们最熟悉的是紧急情况下,如人昏迷不醒,可掐人中使其复苏,它是急救的常用穴位。人中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灌注的要地,与经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经脉直接循行于人中。由于经脉的络属关系,使人中与经脉及其相应的脏腑联系起来。所以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变化,可通过人中形态、色泽的改变反映出来。《灵枢·经脉》中说:“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脉经》中说:“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发痈;微黑者,有热;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形色外诊简摩》中记载:“凡急痛暴厥,人中青者,为血实,宜决之。”又说:“凡中风,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中的色泽和形态来判断身体的病变。第六节 口唇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如《黄帝内经》中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之华在唇,且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所以脾胃的病变可以反映在唇部。

口唇为齿之垣,肌肉之本,脾之官。脾主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灵枢·阴阳清浊》篇中记载:“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提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口以开阖为用,为心之外候。口唇又为声音之扇,称为飞门。以其开合运动,声音从口出,饮食从口入,四通五达,为脏腑之要冲。以经络言,则足阳明胃之脉夹口环唇,足阳明之筋上夹口,手阳明大肠之脉夹口交人中,足厥阴肝之脉,环唇内,冲脉络唇口,任脉至承浆,督脉上颐环唇。故望口唇不但可诊脾胃之盛衰,推而广之,亦可诊全身脏腑经络之常变。所以,唇之形色变化,肌肉荣枯,皮之薄厚等都可测知其有关脏腑的功能状态。

口唇诊法也不外观察色泽、润燥、形态。其五色五诊,与面色相同,而且口唇之皮薄色显易见,望诊更为方便。第七节 舌与脏腑的关系

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构成。临床上舌象的变化错综复杂,但若能得其要领,执简驭繁,也是不难掌握的。因为无论舌象如何变化多端,总不外乎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苔色、苔质等几方面情况的组合,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及临床意义,就可一通百通,灵活运用。由于舌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沈绍功教授在临床诊病中将舌诊作为“金指标”,他认为舌诊最为客观,根据舌质分清寒热,根据舌苔分清虚实,临证时易于掌握和分辨。

舌体为苗窍之一,故与脏器有特殊关系。如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而且《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认为:“夫舌为心窍,其伸缩展转,则筋之所为,肝之用也。其尖上红粒细于粟者,心气挟命门真火而鼓起者也。其正面白色软刺如毫毛者,肺气挟命门真火而生出者也。”另外,舌居于口腔之中,与食道相连,故与胃也有直接连属关系。

从中医角度讲,舌象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五脏六腑的病变。首先,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和舌头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上。《黄帝内经》曾有相应记载,《灵枢·脉度》篇中提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经脉》中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望诊遵经·望舌诊法提纲》曰:舌本在下,舌尖在上,舌中为内,舌边为外,左病者应在左,右病者应在右。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1337年)认为:“心之别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肝脉络于舌本。”

因此,望舌是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项,舌体通过经络与许多内在脏器相联系,通过望舌可知脏腑的病变。第三章手诊

一、手诊的理论依据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在人体的其他部位都会有反应。《丹溪心法》记载:“盖有诸内者形诸外。”《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此病矣。”

手部望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患者手部的色泽、形态变化,诊察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手相”源同流异,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强调的是手部望诊只是中医望诊的一个小分支,临床诊断时必须四诊合参,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手与脏腑的联系,主要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联系起来。人的双手有十二正经的86个经穴和224个奇穴,集中了与体内所有器官均有关系的穴位。例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最终一支沿着鱼际的边沿,出拇指内侧端(少商穴),一支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足少阴肾经的支脉从肺出,络心,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联系了肾、膀胱、肝、肺、心、喉、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止于手指,出属心包,向下通过膈肌,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因此,通过手部的色泽形态变化,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以及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身体内部有无异常都可由经、穴传递到手的各部位。疾病的信号更会通过神经、血管和经络反应到指掌的不同部位,而指掌某个部位的色泽形态改变,其中特异性和规律性的改变,都是望手诊病的依据。

二、手诊的历史沿革

手部望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有记载。《灵枢·经脉》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清代《小儿推拿广意》中更是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辨色歌》指出:“紫色红伤寒,青惊白色疳,黑纹因中恶,黄色困脾端。”《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指出:“内劳宫属火,揉之发汗。小天心,揉之清肾水……指上三关,推之通血气发汗。”

现代中医学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西医学理论和生物全息理论,将主要脏腑与手掌上的部位一一对应,在定性的基础上强化了定位,可以同时得出中、西医两个诊断结果,使手诊得到飞速发展,其正确性、实用性和普及性大大提高,如刘剑峰创立“气色形态”手诊法,基本要素为“位”和“相”,位是脏腑器官在手上的反应部位,相是该反应部位上气色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观部位

前文中提到手与脏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相联系,分别通过十二正经的86个经穴和224个奇穴,联系了心、肺、脾、肝、肾、膀胱、喉、舌等器官。因此,手掌部位能够对应体内脏腑,预测体内脏腑存在的病变。

一、当代常用的手诊分区法

针对手诊中脏腑与手部区域对应的问题,众位医家有不同见解。

刘剑锋认为人体器官的分布规律是:以大拇指侧即手的桡侧,代表身体的左侧;小指侧即尺侧,代表身体右侧。手中指的方向代表头及身体的上部,手掌根部的方向,代表身体的下部及脏器的下部。整个分布规律,基本上是以上应上,手掌上部对应身体上部器官。以下应下,手掌下部,对应和反映人体下部的情况。

蔡洪光在其《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中提出三种定位方法,分别为:手掌体质定位、手掌三焦定位、手掌九宫定位。

手掌体质定位即根据人体的酸碱度,在手掌上加以区分和认识,以观察到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保养的状况。一般碱性身体的人多数是阳气过盛,机能亢进,易患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脑出血和糖尿病;酸性体质的人,多属机能下降,阴气过盛,患低血压、气喘、胃下垂或癌症。而分区主要根据手掌中的掌纹线。

手掌三焦定位也是根据手掌的几条主要的掌纹线分区。上焦区一般是头脑线和感情线连线到手指根部,表示人体胸部以上的部分,主要表现心肺和头面五官的疾病;中焦区一般是上焦线和拇指靠小指源平衡的这条线的范围,也是两个手指的宽度,相当于人体胸以下和肚脐之间,主要反映肝胆、脾胃、大肠和消化系统疾病;下焦区一般是中焦线以下与腕横纹之间的区域,主要反映肚脐以下内脏的疾病,如: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腰腿关节。如果上中下颜色不一样,就反映身体上中下的平衡问题。上焦区比较红就代表热,中焦区比较暗就代表瘀,下焦区比较白就代表寒。上面喉咙痛,下面手脚冻。

手掌九宫定位就是将手掌按照九宫格布局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宫九个区域。分别代表人体的内分泌区、泌尿生殖区、腰腿区、肝胆区、素质区、头面区、胸肺区、肚腹区、消化区。再根据不同部位的表现,观察相应区域可能患有的疾病。

二、首次提出手诊三焦纵向定位法

在临床诊病中,手诊中脏腑定位不宜分得过细,过细不易观察使用,不仅百姓不易学习,医学专业人员也很难掌握,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因此,首次将手诊区域简单地分为上、中、下三焦。这与之前蔡洪光提出的手诊三焦分区法又有明显的不同。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本人首次将手按照纵向划分,分为上、中、下三焦。将食指与中指指缝间向腕横纹做垂直线,靠近拇指方向的区域为上焦,对应心肺;无名指与小指指缝间向腕横纹做垂直线,靠近小指方向的区域为下焦,对应肾、膀胱、大小肠及生殖系统;两线中间的区域为中焦,对应脾、胃、肝、胆等消化器官。

上焦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及生殖系统。

临证时,根据手掌不同部位颜色及形态的变化,判断相应脏腑器官的寒热虚实,简单明了,并且临床中观察到的手掌变化与病人检查化验结果高度吻合,因此,充分掌握手诊方法,并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能够较好、较快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图3-1 手部望诊三焦分区图第二节 察颜色

望色泽,是观察患者手掌的颜色和光泽。据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的理论,五脏应五色是: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四诊抉微》则说:“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素问·三部九候论》认为:“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可见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望诊遵经》中记载:“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因此,临床望手部颜色非常重要。

一、常色

正常健康人手掌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色泽光润,掌肉富有弹性,若与此有差距,就预示着五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二、观手掌颜色

1.红色

病位在心。多提示热证、急性疾病。临床多见心脑血管疾病及血脂出现异常,或者患者体内出现热证,如发热、心肺热盛,体内积热等证。

若见大小鱼际红,多因痰热内盛,可见于高血压病患者;若见大小鱼际红且伴指腹部发红,多因痰瘀互结,热毒内蕴,可见于中风病患者;若见大小鱼际有红点,连接成片状,多因热毒内蕴并逐渐发展,可见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患者;若见大鱼际红、拇指根部中间小血管隐现,多因痰热内盛,瘀血阻于心脉,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若见大鱼际红、瘪、皱褶,多因心气亏虚,可见于心肌梗死或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若见手部汗出,多因气阴两虚。若见小鱼际发红,多因肝胆热盛、胃肠积热或阴虚火旺,可见于胆囊炎、胆结石、便秘等胃肠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另外,掌色红多为肝阳亢盛之体,手掌过红预示其性格暴躁,主要因痰热上扰清窍,有中风及心梗的危险。

若见手掌大小鱼际色淡,多因心肺气虚、阳虚,可见于心肺功能不足的患者,或疾病属于初期阶段,或久病即将痊愈,或疾病恢复期;若见大小鱼际颜色深红,“深浓为太过”,多因体内热盛,如平时我们常见到的“肝掌”,其大小鱼际都很红,同时伴有许多深红色的斑点,主要因为肝火旺盛。若见常年大便干燥,则小鱼际也会出现类似的颜色,多因胃肠热盛,还可能伴有腹腔内有充血性炎症,西医认为体内雌性激素增多也是引起朱砂掌的原因之一。另外个别妊娠妇女、体内维生素缺乏、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砷中毒等也可出现朱砂掌。

2.黄色

病位在脾胃、肝胆。若见手掌呈现明显的黄色,提示肝胆有疾患,特别是患有“黄疸”的患者更为明显。但少数也有是遗传原因造成:一般父母血型为AB型与O型相结合的患者,其皮肤易呈现较黄的颜色,从体质讲也易患肝胆及血液方面的疾患。

若见手掌中焦位置偏黄,多因脾胃虚弱;中焦色黄且伴有手心发冷,多因脾胃虚寒;中焦色黄伴有青色,多因寒邪凝滞中焦,多有怕冷、腹泻、腹痛之症,女性除见胃肠功能较弱外还伴有痛经;中焦发黄的同时小鱼际出现红点,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瘀滞,可见于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若见全掌发黄,多因肝胆湿热壅滞,预示全消化系统如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或溃疡,或者胆囊的梗阻(急性胰腺炎、胰腺癌、胆囊癌)等肝胆疾患,这类病人一般伴有胆红素升高。

3.青色

病位在肝,多提示肝气郁结。如出现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疾患,常见身体疼痛、呼吸困难、缺氧、中毒、瘀血等症。

若见大鱼际部位发青,多因瘀血内阻,经脉不通,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传导阻滞、心肌炎后遗症、心脏搭桥支架术后、瓣膜置换及安装起搏器术后的患者;若伴有小血管隐现,多因寒邪凝滞、经脉不通,可见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腰腿关节痛的患者;“鱼青则胃中寒”,若见大便溏稀,鱼际会有暗青色浮起;若见大鱼际根部青筋突起,多因寒邪客于经脉,可见于急性肠炎或严重腹泻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若见中焦色青,多因气血瘀滞,可见于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的患者;若见下焦色青,多因肾阳虚衰,寒凝经脉,可见于泌尿系统或良性或恶性肿瘤患者,病人易出现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女性易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若见小鱼际色青,多因寒凝肠胃,多见于腹泻、腹痛或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积水、肾囊肿等;若见指腹部发青,多因中下焦血脉循行不畅,可见腹胀、腹凉腰以下冷痛、静脉曲张等病症;若掌指第一关节肥厚,多伴有全身血脉循环不畅;若见中指第一关节肥厚伴色青,多见于痰瘀互结,经脉瘀阻,可见于高血压病、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以及脑动脉硬化的患者。

青紫色常见于手掌的皮下血管处。若见手部皮下有青色血管出现,多预示体内瘀血过重,说明患者体内的血液黏稠、毛细血管变细、血中含氧量降低、血脂异常、血中酸性较高等,影响了血液循环,末梢血流不畅,造成了患者四肢发凉、头晕等症。

这些患者要少吃一些酸、甜、油腻的食物。因为这几类食物进入体内,易造成体内(特别是血液中)酸性成分升高,使血液黏稠、流通不畅,甚者还会造成血栓。所以手部的皮肤出现有明显的青色、青灰色、青暗色、青紫色、紫红色的血管,说明患者身体相应部分有瘀血征象,瘀滞的程度视其颜色的不同而区分。颜色为红色说明血液瘀滞较轻,颜色越青、越暗、越深,说明血液瘀滞越严重。

4.黑色

病位在肾,多为青色的进一步发展。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后、疾病发展的末期。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慢性疾患、肝肾衰竭、五脏衰竭。

若见整个手掌(特别是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皮肤表面上有一层黑色或黑灰色,多因患者正处于病变的急性期,每天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不出体外,积聚在体内,病人容易出现疲劳或精神不佳,表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若见全手掌呈现黑色,多见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后、疾病发展末期的患者,此时患者易出现肝肾衰竭甚至五脏衰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